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级会计与实务范文

初级会计与实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级会计与实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级会计与实务

篇1

2008年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教材《初级会计实务》与2007年相比没有实质的变化。《初级会计实务》一共七章,包括以下四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求考生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和对象,企业会计要素及其主要特征,企业资产、负债要素的分类,企业会计等式,账户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结构,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分录及其编制,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对账、结账和错账更正方法;熟悉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和设置原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种类,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会计电算化;了解事业单位会计要素,账户与会计科目、账户和账簿的联系与区别,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部分由第二章资产、第三章负债、第四章所有者权益、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构成,该部分内容比较多,其中“第二章资产”、第三章负债、“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考生应特别注意理解这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该部分是全书的重难点。

第二章资产,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清查,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存货成本的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清查,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无形资产的概念、内容及确认条件,其他资产的核算;了解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三章负债,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其核算,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的核算;熟悉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应交税费的内容,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熟悉利润分配的内容,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概念及内容。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掌握收入的特点和分类,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确定,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账务处理,费用的特点和主要内容,费用的账务处理,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利润的构成内容,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应交所得税的计算,掌握结转本年利润的核算;熟悉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劳务开始并完成于同一会计期间、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等情况下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政府补助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形式,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

第三部分是第六章财务报表,也是重要的考核点之一,该部分内容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关系密切。考生应掌握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组成,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及其编制;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了解财务报表的分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第四部分是第七章成本核算,是去年教材新增的一章,也是新增的考核点。考生应掌握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生产成本的核算,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生产成本分析;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了解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二、教材各章考题类型、分值及历年考情分析总结

(一)考题类型及其分值 初级会计实务考题类型分为客观性题目和主观性题目两大类,其中客观性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注意判断错误倒扣分);主观试题部分包括计算分析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综合题(2小题,共20分)。

(二)历年各章考点归纳和考情分析总结 第一章总论,历年的考核点主要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资产、负债、收入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和特征,帐户记录的试算,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的关系及其平行登记,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分类、填制要求和审核内容,记账凭证的编制,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明细账的格式,会计对账的内容、平行登记的主要内容;错帐查找与更正的方法、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此外,与有关各章相结合的考核点是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项目内容。本章考题涉及题型主要为客观性题目,但也出现过主观性题目(考核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和错账的三种更正方法)。本章考试分数在5-20分左右(2007年本章考试分值为5分)。

第二章资产,历年的考核点主要是:现金清查的方法及其短缺和溢余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及对未达账项的调整方法,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现金股利和利息、期末计量及其处置的会计处理;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及其相关账务处理;材料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其会计处理,周转材料――包装物的生产领用和出售的实际成本的确定和会计处理及其摊销方法,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及其会计处理,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确定、账户设置及其账务处理,存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会计处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和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范围及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外购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四种方法及其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核算内容和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的具体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和减值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处置和减值的核算等。此外,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核算还经常结合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内容出跨章节综合题进行考察。从历年试题分析看,本章是重点的一章,历来都是容易出计算分析题和大的综合题的地方。其分值在历年考题中一般占30分左右。

第三章负债,历年的考核点是:负债的定义,导致负债总额变化的内容,流动负债包括的内容,短期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应付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发生、偿还、转销的会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内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委托加工物资负担的消费税的会计处理,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其他应付款”科目

核算的内容;长期借款利息和按面值发行的债券利息的处理原则及其会计处理,此外,存货、固定资产、收入核算常结合本章应交税费、长期借款等内容,进行跨章节核算考察。从历年试题分析看,本章试题类型全面,本章考试分数为8-15分左右(2007年为15分,出了应付职工薪酬综合题8分)。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历年的考核点是: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化的事项确定,实收资本或股本入账价值的确定,资本公积的内容、发行股票时“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确定,留存收益的构成及计算,盈余公积的提取及其会计处理,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计算、未分配利润的计算等。从近历年试题看,2004、2005年本章考试分数为15分左右,2006年本章考试分数为1分,2007年本章考试分数为5分。本章主观题目考察利润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时,常结合本章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内容。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历年的考核点是: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出现),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法的应用)的会计处理(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现金折扣的处理,已发出但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的核算,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核算,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内容,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原则,先征后返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的核算内容(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期末无余额的损益类账户,影响营业利润的因素和影响利润总额的因素,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和净利润的计算(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章常和利润表相结合出综合题。本章也是历年试题中考核的重点。题型涉及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本章考试分数2004年为15分,2005年为28分,2006年为36分,2007年为22分。

第六章财务报表,历年的考核点是:资产负债表的内容、结构及各项目填列的方法;(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综合题出现),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及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综合题出现)。2007年本章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考察了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内容、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内容。本章综合和汇总了前面所有章节的内容,是初级会计实务中的重点章节。从历年考试试题中可以看出,本章内容在考试中占重要地位。本章试题类型涉及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15分左右。在综合性题目考察中多以本章内容为命题对象。2007年本章综合题考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分值为12分。

第七章成本核算,是2007年教材新增的一章,2007年以前有关成本、费用是在收入、费用和利润一章。历年试题的考核点是:应当计人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费用、生产成本科目余额的核算、产品成本科目的核算、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计算、成本计算的方法等。这些考题都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2007年本章试题类型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和计算分析题。2007年本章考了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分配方法(多选题),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单选题)和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应用(计算分析题)。2007年本章试题所占分数为8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以前第二章资产、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六章会计报表,这三章内容的题量占全书的80%左右,是历年的“题仓”。2007年第三章负债由历年的10分增加到15分,第七章成本核算的试题出了8分。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考生应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这几章的内容。

三、教材各章命题规律总结及2008年命题趋势预测

通过对历年考题进行统计,可以发现。试题中的客观题都是45个题目,分值都是60分,这些客观题涉及面非常广,几乎覆盖了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由于客观题所占分数较高,考生应认真分析近几年的试题,掌握教材中客观题的考点。

从历年考题的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来看,主要考核会计要素涉及到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和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近几年综合题部分都是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出现,都是与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相结合的。重点突出是近几年考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试题在兼顾“面”的同时,考察的多是主要的知识点。教材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和利润”及会计报表,每年都是考核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试题分值也较高,考生应重点掌握。

由于2007年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2008年新的命题点,考生复习时应特别予以关注。以近几年考题为基础,预计2008年出题点:

第一章“总论”是基础章节。考生应从以下方面人手:(1)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2)从会计要素出发,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六大类,掌握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3)会计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方法。(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5)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种类、填制要求及其审核的主要内容。(6)账簿的分类、格式及其登记要求。(7)对账的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8)错账区找的方法(包括差数法、尾数法、除2法和除9法)和错账更正的方法(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9)常用的主要账务处理程序(包括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实施会计电算化对软硬件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资产,构成全书的重点,也是重要的考点。考生应关注:(1)现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现金的使用范围、限额和收支的具体规定);银行存款的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和作用);其他货币资金的组成内容等。(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期末计量和处置等核算内容和会计处理。这是2007年教材发生较大变化的地方。(3)应收款项的内容、核算及其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注意计提坏帐准备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这也是2007年教材变化较大的地方。(4)企业取得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及期末结存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其会计处理;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采用毛利率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的日常核算;包装物的核算内容及其会计处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委托加工物资的会计处理;存货盘盈、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及其会计处理。(5)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及其有关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2007年长期股权投资在教材中已作较

大调整,并且2007年试卷中考了一道5分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计算分析题。(6)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分类;固定资产核算有关账户的设置;外购固定资产和建造固定资产两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其会计处理;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折旧的计提范围和方法;固定资产后续支出(2007年教材有变化);固定资产出售、报废和毁损的环节及其会计处理;固定资产清查和减值的核算。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对于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是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通过的会计科目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确认及构成内容;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处置和减值的核算。2007年无形资产的核算变化较大,2007年考了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核算。

第三章负债,在2007年试卷中增加了考题分值,考生应关注:(1)短期借款利息处理原则和会计处理。2007年教材对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改为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不再通过“预提费用”科目核算。(2)不带息应付票据发生、偿还和转销的会计处理。(3)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会计处理。(4)应付职工薪酬是2007年教材流动负债变化最大的内容,包括应付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内容,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和具体发放职工薪酬。2007年综合题考核了这部分内容,分值为8分。(5)一般纳税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税的会计处理;企业出售不动产时计算应交的营业税的处理;其他应交税费的处理。(6)其他应付款包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7)长期借款的利息的处理原则及其会计处理;按面值发行的债券,其发行、计提利息和还本付息的会计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期借款”科目下设“本金”和“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也是2007年教材变化较大的地方。2007年教材在实收资本中增加了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会计处理。在资本公积的构成内容中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指其他资本公积)。需注意的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分别“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在盈余公积中,公司制企业只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考生应关注:(1)实收资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2)资本公积的概念、构成内容和科目设置、会计处理;(3)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容及其会计处理。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考生应关注:(1)收入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和会计处理;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计量原则及其会计处理。(2)费用的概念、特征、内容及其核算,期间费用包括的内容和会计处理。(3)政府补助的概念、特征及其主要形式;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及其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原则和会计处理。这部分是2007年教材新增的内容。(4)利润的构成和计算方法;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和会计处理;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及其会计处理。

第六章财务报表,考生应关注:(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项目及其编制方法;(2)利润表的概念及其编制,考生应将其与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结合起来;(3)现金流量表。这是2007年教材增加的报表,考生应明确现金、现金流量和现金等价物的概念,明确现金流量表内现金流量的分类和内容,掌握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直接法的原理。

篇2

【关键词】出纳岗位课程、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主要有: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等,为此,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岗位目标的要求,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出纳会计实务》课程开发与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标

《出纳会计实务》课程是与出纳岗位直接对应的岗位课程,是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等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熟悉财经法规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内容,掌握从事出纳工作所需要的现金管理、银行结算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办理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业务等,具备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文明服务的良好职业道德,使其毕业就能胜任出纳岗位,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懂专业、会管理、上岗即能胜任出纳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召开行业专家、企业会计人员访谈会,分析会计职业能力构成,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经过会计专业建设理事会成员的多次论证,对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构建《出纳会计实务》学习领域。

课程内容设计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与行业企业会计人员共同分析出纳岗位需求,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第二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目标,对出纳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细化、归纳和排序,制定满足出纳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第三步针对出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纳岗位核心能力,确定课程内容。同时将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资格等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出纳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教学内容和行业标准结合起来。出纳岗位核心能力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出纳岗位核心能力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增值税转型等财经法律法规不断出台,跟踪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和理念,更新课程内容和课程参考资料,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及经济发展同步更新,保证学生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理念,从而保证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组织与安排

教学的组织安排按学生认知规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技能由单一到综合进行设计,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个学习任务,将出纳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加强岗位综合技能的训练。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分为5个项目:认知出纳岗位、库存现金的核算与管理、银行存款的核算与管理、银行结算、出纳其他基本技能等。每个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项目1 认知出纳岗位,从带领学生到财务科出纳岗位参观开始,了解出纳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熟悉出纳工作内容,掌握出纳岗位的基本理论。项目2和3 现金、银行存款收支业务,联系生活中现金收款实例,以任务驱动创设情境,训练出纳的收付款技能;对抽象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则以社会真实案例组织教学,强化对货币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项目4 银行结算,采用模拟出纳岗位工作环境,分角色扮演出纳、财务科长及银行柜员等,完成结算业务的办理,将出纳岗位理论知识与技能操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项目5 出纳其他基本技能,贯穿整个日常教学,主要由兼职教师授课,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专业人士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以库存现金的核算与管理为例说明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现金收付业务理论认知。本项目的能力目标是能够识读、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现金日记账;准确办理现金收支业务等。为完成该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填制要求;现金收支业务基本流程;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等。本项目分三个学习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库存现金的核算与管理学习任务构建

项目

任务名称

能力训练项目

参考学时

学习任务1

现金收入业务

识读原始凭证;填制原始凭证;现金收款业务基本流程;填制收款凭证;办理现金送存银行手续。

4

学习任务2

现金支付业务

识读、审核现金支付业务原始凭证;现金支付业务基本流程;办理费用报销;填制付款凭证。

4

学习任务3

现金日记账的登记与核对

开设、登记现金日记账;现金清查及处理;规范办理结账。

4

(2)用单项案例操练出纳收、付款业务。采用分组讨论(每组3-4人)、学生发言等方法,对于给定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分角色扮演出纳员、采购员、报销人员等,完成现金收、付款手续的办理,相关凭证的填制及日记账的登记工作,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3)用综合案例强化收、付款业务办理能力。事先布置任务,给定现金收取、费用报销等业务的原始凭证,由学生识读并审核凭证,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措施,模拟出纳等相关人员完成出纳收、付款业务的办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法,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校内的学习任务与出纳岗位工作内容基本一致,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另外,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课外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出纳岗位技能大赛、学生社团活动、专家讲座以及相关证书培训等,课外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充分尊重学生的天赋及特点,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四、课程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一)改革考核主体。针对《出纳会计实务》课程技能强的特点,建立校内成绩考核和行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主体由教师、学生及银行柜员组成。

(二)改革考试内容。采取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其中,技能考核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理论考核在期末进行。为了强化出纳岗位技能,将出纳技能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单项技能点,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形成了一系列测评标准,如财务数字书写测评标准、提取现金测评标准(见表2)等。

(三)改革考核方式。建立项目考核与期末课程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强调过程考核,采用"理论+行业+技能"的考试模式,形成一整套的教学评价办法。其中,项目考核占60%,由单项技能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两部分组成。单项技能考核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出纳岗位必备技能点的掌握情况;综合能力考核是在每个项目或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进行的,主要考核学生出纳岗位的职业能力。期末理论考评,以卷面笔答为主占40%。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掌握技能的主动性。

表2 提取现金测评标准

项目

提取现金

测评条件

(1)黑色签字笔一支。(2)空白现金支票一张。(3)支付密码器一部。(4)财务专用章一枚。(5)个人名章一枚。(6)红色印台一个。(7)不小于橡胶印垫一块。(8)计时器一只。

测评题目

(1)口述起付标准。(2)口述办理提现业务应当加以防范的事项。(3)2013年10月26日,烟台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提取备用金6,800元,填制现金支票一张(含用印)。

测评标准

内容

标准描述

起付标准

100元

防范事项

(1)将密码单独记载、分别携带或保存;在银行内,将密码填入现金支票的密码区。(2)办理期间对有意关注接近自己的人员,加以重点防范。(3)将现金装入牢固的包袋内;不使用塑料袋等不牢固的物品携带现金。离开银行前,对银行外界的安全状况进行确认,必要时请求银行工作人员协助安全离开。(4)办理数额较大的提现业务,应事先向所在单位提出安全出行措施请求,或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提出护送请求。

办理流程

(1) (1)将填写完整的现金支票交银行柜员。(2)银行柜员对现金支票进行核验无误后,将所要提取的现金清点后交给提款人。(3)对接到的现金数量、真伪,就地复检。(4)复检无误后,妥善收存。

支票版面

支票文字内容,填写正确、规范、完整;版面整洁、无涂改。

支票印模

用印位置正确;印章完整、清晰、无印迹洇渗。

用时

自填写开始,至用印完毕终止,完成时间≤2分。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出纳岗位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分组探究相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及建议;探究

一、会计师事务所在绩效评价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政府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信息互通不足,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不强

会计师事务所要落实好财政收入绩效评价工作,首先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真实、可靠、有效的绩效信息,这是保障绩效评价准确性的关键。但是结合当前的第三方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情况来看,其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政府提供财政绩效信息时,出于某些因素考虑,提供信息不全或者信息不完善、信息虚假的情况,丧失了绩效评价的意义,使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评价工作难以有效开展[1]。相关政府部门是绩效信息的提供者,但是一些政府部门存在垄断绩效信息的行为,使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不足。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绩效评价失准,政府在接受第三方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响应度不足,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拒绝对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相关信息,甚至提供不实绩效信息的情况,导致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绩效评价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究其原因是因为第三方评价机构缺乏独立性,因此,在参与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和影响。政府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干预者,丧失了财政收入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会计事务所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三方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绩效评价实用性不强的又一重要原因,结合当前会计事务所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绩效评价只是针对事后评价,这种评价缺乏全面性,容易导致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绩效信息的认识不足。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应针对绩效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一是事前的评价,其二是事中的评价,其三是事后的评价。事前评价包括两部分,分别是拟定绩效的目标以及对目标的论证;事中评价主要是对运行过程的监督和把控;事后评价是针对结果的评价。只有三部分综合评价,才能保证绩效评价的全面性。

3.会计事务所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绩效评价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化能力要求较高,而且绩效评价人才是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但是结合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实力来看,专业化人才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社会上这方面的人才相对较为缺乏;另一方面,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在评价的过程中缺乏对绩效评价人才的培训工作,导致绩效评价工作者对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不足,影响绩效评价的效果。

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措施

1.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加强对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有利于加强对财政支出资金的监控以及管理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因此应该重视对财政支出资金的绩效评价。首先,为了提升第三方绩效评价的效率,应该重视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这是保证第三方评价精确性的前提。其次,为防止相关政府人员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过多干预评价,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政府在第三方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干预行为,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评价工作可以正常开展、不受干扰;最后,作为政府部门在接受第三方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评价工作的严肃性,主动提供给第三方机构相关的财政收入绩效信息,这是保证第三方评价的真实性、科学性的前提[2]。政府可以开拓信息公开渠道,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官方平台展示真实、客观的绩效信息,使会计事务所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2.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做好对全过程的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在如今的政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第三方评价机构应该尽量参与到针对全过程的评价,以前采取的评价模式只针对事后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把控。参与到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评价要首先进行事前评价,对绩效目标进行拟设,并且对其进行论证,主要评价预算工作是否合理。同时还要评价其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事中进行跟踪,做好绩效运行过程的把控,评价其资金利用情况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是否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事后评价需要对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果进行评价,判断财政支出是否达到绩效目标。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力求对全过程进行绩效评

3.重视吸纳和培养绩效评价人才,打造专业团队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绩效评价人才,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要提升自己的绩效评价能力,需要重视培养专业化的绩效评价人才,打造专业的绩效评价团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会计师事所应该重视绩效评价人才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吸纳外部人才,提升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实力,这是提升其业务能力的关键,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3]。另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应重视鼓励高校开设绩效评价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绩效评价人才,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为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业务拓展提供相关支持。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要定期做好对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而提升其业务能力。

4.做好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充分运用

只有合理运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也是作为判断其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在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结束后,国家财政部门应做好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为了使财政支出透明化,可以将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公开,从而发挥社会公众对财政监督的作用,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财政支出的透明化发展。财政绩效评价结果在向社会公开的过程中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首先不能违反相应的保密条例。另外,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建立问责机制,将其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另外,其也可以作为下一年预算的重要参考。

篇4

一、会计智能与物联网及其技术架构

(一)会计智能 目前,国内鲜有学者对会计智能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此尝试进行探讨。按照知识阈值理论,智能由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知识数量决定,一个机器或系统有智能是因为它具有可运用的知识,该理论认为“智能就是在巨大的搜索空间中迅速找到一个满意解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智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对象具有灵敏准确的感知能力(知识的获取);具有正确的思维与判断能力(知识的分析);具有行之有效的执行和决策能力(知识的运用)。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的智慧,建立具有知识获取、分析和运用能力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寻求解决复杂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人工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会计信息系统论将现代会计方法体系与电子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认为会计是一个提供经济信息的系统,试图揭示会计的本质。会计信息系统论突出了现代会计的功能性作用,体现了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实际应用。根据会计信息系统论,现代会计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其将在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后,向智能化方向前进。可以说,会计智能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人工智能或商务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范畴。据上所述,本文认为会计智能是会计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技术获取、分析、运用会计信息或知识的能力。会计智能实质上就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具体而言,会计智能就是以智能方式获取会计信息,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形成财务报告,提出经营管理建议,并通过网络、通信等手段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二)物联网及其技术架构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最早由ITU(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明确提出,之后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2009年IBM公司总裁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基于物联网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战略,受到了美国政府的积极回应;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制订了物联网战略发展计划;在我国,总理于2009年提出了“感知中国”,并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目前,学界和业界还尚未对物联网的定义形成一致说法。我国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欧盟等都曾对物联网的定义进行过阐述。通常认为物联网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各种物体信息,并通过数据交换、通信等技术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定位和管理的网络。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扩展起来的网络,具有智能化、网络化等特征。物联网从本质上讲是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物联网融合了感知、网络、通信等人工智能技术。从技术架构上看,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感知层主要是通过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标签、二维码标签、GPS定位系统等感知终端来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网络层主要是将从感知层获取到的数据或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应用层主要是通过商业模式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服务或平台,实现物联网与用户之间的对接,满足用户的各种实际需求,达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目的。物联网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7月我国首部物联网蓝皮书《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20l1)》综合分析了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优势,认为我国物联网上游的技术和产业已基本成熟,下游的应用已广泛存在,产业链条已经初步形成,预言我国将进入前景无限广阔的物联网时代。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实际应用,会计智能化程度将得到提高。

二、基于物联网的会计智能化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核算和实行监督,即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收集、确认、处理和传送各类会计信息,反映客观的经济管理活动,并通过指导、控制、调节等手段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持。如今,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把整个地球连接成了一个智慧的信息网络,为会计信息的自动收集、处理和传递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物联网将使会计信息获取、分析和运用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会计核算智能化和会计监督智能化。

篇5

关键词:团购;手续费;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一、团购网发展历程

团购网最早起源于美国的Groupon网站,该网站2008年11月建立,仅用1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无名小卒华丽蜕变成为身价13.5亿美元的天之骄子。2010年1月,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上线,成功复制了Groupon的经营模式,自此之后,团购网站进入了“井喷式”发展。然而,不足一年的时间,风靡一时的团购网站便弊端层出,“团跑跑”事件层出不穷,团购网遭遇信任危机。《2012年度中国网络团购市场数据检测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团购网站累计诞生总数高达6,177家,累计关闭3,482家,死亡率高达56%,团购网在“网购速死论”的氛围中走的异常艰辛,纷纷在洗牌重整、裁员瘦身的过程中求发展。值得庆幸的是,经历多方面的竞争和考验,团购行业凤凰涅后浴火重生,迎来新一轮的春天。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领团网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团购市场(含聚划算)成交规模达到了348.85亿元,比2011同比增长61%,与其兴起的2010年25亿元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

二、团购网运作模式

团购网站为团购成员和特约商家牵线搭桥,同商家签订代销协议后把产品信息放至网络上,消费者直接在网上进行购买,将交易款项支付给团购网站。如果购买数量低于最低限额,则团购失败,团购网站将全部款项退还给消费者;如果购买数量达到团购最低限额,团购成功,网站将全部交易款扣除一定手续费后划拨给签约商户。

目前,各类团购网站几乎都选择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合作,交易款项不再直接转给团购网,消费者可以通过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工具付款给团购网站,款项直接到达对方账户,团购网则按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技术服务费即手续费。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外合作有直接到账和中介交易担保两种方式,团购网可以自行选择合作方式。目前,多数团购网站都采用直接到账的付款方式。团购网站业务往来如图1所示。(图1)

三、网络团购业务相关会计处理

(一)收取的消费者交易款项。当前我国团购活动基本都采用向商户收取手续费的方式,虽然雷同于委托代销业务,但和传统的委托代销有着不同之处。传统的委托代销业务商品的所有权和风险均转移给受托方,而网络团购业务中受托方团购网站作为中介并不参与商品实物的周转,商品所有权和风险并未转移,因此不能按照委托代销业务来处理。

团购业务中,如果团购活动失败,团购网站将承担向消费者返还交易款项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团购网;如果团购活动成功,团购网站将承担向商户划转交易款项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同样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团购网。因此,无论团购活动是否成功,都应该将团购网所收交易款确认为负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

(二)与签约商户之间的往来核算。虽然团购活动中消费者付款后商品的所有权和风险都转移给了消费者,但如果协议中涉及到过期退款,则相当于附加了退货权,即使货款已经收到,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收入存在不确定性,收入确认条件中的交易相关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条件就不能满足。因此,收到团购款后一次性确认全部收入和团购期限结束后才确认收入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目前,多数团购网站在团购活动结束后并非一次性向商户支付所有代收交易款,而是采取分阶段支付的方式。可以根据团购代销协议,在团购结束时首次支付团购商户一定比例(如50%)的款项,借记“预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并按照支付比例确定团购网站自己的代销收入,借记“预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消费者消费达到一定比例(如50%)时,再次支付给商户一定比例的款项(如30%),确定团购网站的代销收入,会计处理同首次支付。团购活动消费期限结束后,如果该团购活动不支持过期退款,剩余款项中已消费的款项由团购网支付给团购商户,未消费的款项归团购网所有,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会计处理为借记“预收账款”,贷记“营业外收入”;如果该团购活动支持过期退款,未消费的款项退还消费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借记“预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三)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的手续费。对于团购网站来说,代销业务是其主营业务,商户向团购网支付的代销手续费是其主营业务收入,团购网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的手续费是其在代销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因此应该计入“销售费用”,借记“销售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四)邀请好友返利及评价返利。多数团购网站在成立之初,都会以邀请好友返利的营销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具体规则是该网站会员邀请好友注册并参加团购活动,每邀请成功一人次给邀请者的账号返还一定金额。评价返利则是向对团购商品进行评价的消费者账号返还一定金额,所返还金额可以在以后的团购活动中充抵现金。目前部分团购网站为了规避异常消费行为,取消了邀请好友返利的优惠活动,不过仍有很多网站以此作为促进消费的手段。

返利行为并未造成银行存款的减少,且所返金额是否被消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形成了团购网的一项预计负债。当提供返利时,借记“销售费用”,贷记“预计负债”,消费者使用返利进行团购时,借记“预计负债”(所用返利金额)、“银行存款(除返利外的剩余交易款)”,贷记“预收账款”。

四、团购网业务会计处理示例

结合上面的分析,本文通过举例来说明团购网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为了更清晰的反映上述分析内容,假设本例团购网站对每笔团购业务的收入费用均进行独立核算。

例:2013年5月26日,某团购网接受W蛋糕房委托,以80元的价格销售原价200元的儿童节蛋糕1个,2013年5月31日团购结束,团购券有效期为2013年6月1日至6月30日,该团购活动支持过期退款。至团购结束日,共700人下单,支付56,000元,其中500元使用的是消费者往期返利。截至6月30日,660人进店消费,40人选择退款,该活动中有100人邀请好友150人次成功消费,邀请好友返利每人次返5元,400人对团购商品进行评价,评价返利每人1元。该团购网与支付宝进行合作,签约手续费为交易金额的2%,对商户分三阶段(按照本文第三部分所划分阶段)划拨团购款和收取手续费,手续费率5%。会计处理如下:

(1)团购活动阶段(5月26日至5月31日)

①团购结束日,根据该团购的付款订单总金额,做以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55500

预计负债 500

贷:预收账款 56000

②根据交易金额和与支付宝的服务协议,计提第三方支付平台手续费:

借:销售费用 1120(56000×2%)

贷:银行存款 1120

③团购结束时支付给蛋糕房50%的团购款,并确认网站的手续费收入:

借:预收账款 2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0(28000×5%)

银行存款 26600

(2)消费者消费阶段(6月1日至6月30日)

①消费比例达到50%(350人)时,支付蛋糕房30%的团购款,确认手续费收入:

借:预收账款 16800(56000×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40

银行存款 15960

②截至6月30日,共660人消费团购券,划拨款项给蛋糕房,确认手续费手续:

借:预收账款 8000(660×80-700×80%×8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

银行存款 7600

(3)团购券有效期截止日(6月30日)

①对未进行消费的40名消费者,将款项退还至其支付宝账户

借:预收账款 3200

贷:银行存款 3200

如果该团购活动不支持国企退款,则款项归团购网所有:

借:预收账款 3200

贷:营业外收入 3200

②对于邀请好友返利和评价返利,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销售费用 1150(150×5+400×1)

贷:预计负债 1150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宁,陈双双.浅议网络团购业务的确认计量及会计处理方法[J].商业会计,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