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

高中音乐教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音乐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音乐教育

篇1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 存在问题 改革思路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有这样一种观点: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是非学不可,而音乐是可学可不学的。中考、高考的课程规定在客观上助长了这种认识的扩大。其实,音乐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是每个学生都应当学习、掌握并且灵活运用的。下面我就在素质教育条件下,音乐教育的作用、存在问题及改革的思路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和音乐教育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而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再来看一下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唱、器乐演奏等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各种器官都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并且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对学生缓减紧张的学习压力有一定的效果。

其次,音乐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声乐或器乐作品,借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和有关事物的联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感,促进时间知觉的发展。音乐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授过程中,学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乐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身体的协调动作、肌肉反映上去感觉、体验节奏,并运用到乐理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节奏意识和身体协调意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复合型、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课堂上的经典作品和德育内容不感兴趣。在现行的教材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且既贴近现实生活又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的音乐作品。教材的编排有的还不够生动、活泼,艺术技巧也过分深奥,使学生对其兴趣不浓。由于流行音乐的传播无所不至,演唱技巧没有约束,音像商品铺天盖地,学生迷恋流行音乐,而对学校音乐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2.家庭、社会对学生音乐学习的两极取向。

目前,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较为极端的价值取向:一种是过于重视。有些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不论孩子自身条件如何,都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另一种是不太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看待。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无法像其它文理科课程考试一样,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学生就更不把音乐课放在心上。

3.对音乐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长期以来,对音乐课就是一门唱唱跳跳的娱乐课的观点还是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学生和家长。但是,音乐教学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任何美育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慧敏能力、感受力和永恒心的培养,特别是对联想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可取代的。

4.在升学考试课程缝隙中艰难生存的音乐教育。

几乎所有的中学都把升学率看成学校声誉和生命力的标志。中学的音乐课也大多变成一种点缀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正因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在学习任务繁重的今天,学生们不愿意,也没有时间在音乐学习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不论他们是否喜欢音乐。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下,学生们必然会功利地选择学什么,不学什么。正因为这样,音乐课就显得无足轻重。

三、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适应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特点,更新中学音乐教材的内容。

目前学校用的音乐教材在取材上以经典作品为多,但我们必须承认,流行音乐代表了一种音乐风格,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面对流行音乐的思潮,可以试试合二为一的“中庸”之道,在教材中注意吸纳一定数量的通俗音乐,还可引进一些学生喜欢的“校园歌曲”。这些歌曲大多旋律优美、节奏多变、篇幅短小、风格新颖,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兴趣普遍较高,从而激发上课积极性。

2.为音乐教师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

篇2

关键词:高中教育;传统;音乐文化;融合

当下高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也就是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均衡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音乐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对电子音乐、说唱音乐、布鲁斯音乐等兴趣超过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学产生之初,音乐与政治、文学、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诗经》等一些早期的诗歌都是需要谱乐唱和的。中国传统音乐品种多样特,包含民间歌曲、曲艺音乐、舞蹈音乐、民间乐曲等,如此具有多样性的传统音乐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把这份文化财富保留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值得自豪的一部分。

1 高中音乐教育融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

首先,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加强高中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的融合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最好媒介。传统音乐中有值得我们保留的珍贵的财富,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保留下来。再次,选择传统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经历时代的的变迁、发展和融合,以致于今天的这种面貌,教育只是传播、传承文化的手段之一,这就需要在庞大的音乐文化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加以学习和教育,并且在高中教育中要选择主流的音乐文化来学习和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创新传统音乐文化。音乐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不是停滞不前的。传统音乐通过创新,不如把传统音乐与当代流行音乐相结合,提高人们对传统音乐的关注度,并具有先择性和批判性的改革,构建一种新的音乐文化教育体系,以适应当下高中音乐教育的环境。

2 如何在高中教育中融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一)构建新的音乐艺术审视标准。

高中音乐教育不仅仅只是对音乐本身的教育,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价值,对于整个社会文明有着推动的作用。现代音乐教育强调多方位的、多层次的教育,是在强调个人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为这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输送人才资源。高中教育中合理的教材修订对音乐教育本身起着至关重要的左营,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教育的定位,制定出符合高中学生水平的教材,切实提高我国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具有综合音乐素养的音乐人才。这同时也要求这些音乐课程必须适应改革的需求,较过去相对简单单一的教学模式的教材,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与高中教育的融合,构建一种多面的教育模式,才能在当代教育中独树一帜,完成高中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

(二)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音乐这种特殊性能深入到人类情感深处,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在心灵上的共鸣。电子教学设备是现代化教育中常见的教育设施之一,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特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并引导学生在情感上的感染,进而使学生发现其中的内涵和哲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单纯给学生讲解音乐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这里具体化,比如在课堂上把一些抽象的节奏、音程、和弦、和声等通过多媒体具体地直观地展现出来。这些具体的图文、声像资源得到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理解而不费力,学习音乐在乐队的伴奏下更楸普娴难莩效果。本来枯燥无味的音乐课程在各种新的方法下展现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方式,教师把枯燥的内容转变为唱、听、看融为一体,真实的还原这个多彩丰富的音乐世界高中教育中重视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种教育模式西方也存在,这种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多元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除了中国其他历史发展悠久的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已经开始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对西方的盲目推崇的历史已经过去,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印度、泰国等也开始意识到本土文化的珍贵之处,并开始渐渐摒弃西方异族思想。我国在高中教育上对传统音乐的教育也开始了新纪元,在大力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开阔学生视野,建立起对自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和多元化的价值观。

(三)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的关系。

篇3

(1)强化高中音乐的功能性音乐教师通过分析音乐教育的功能以及目标,形成自己的课堂导入模块。例如,将课堂导入模块设成“音乐鉴赏的时机”“音乐究竟给了我们什么”等,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开展之前就对课堂内容有了一定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2)积极打造音乐校园通过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充分调查,分析出音乐播放的布置,应从上下课的铃声、间操时间、活动课、考试前后以及就寝之前等方面入手,这些时间学生多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即使有少数紧张的学生的存在,也会因为听到音乐逐渐放松下来,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也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成立具有“疗伤”作用的音乐场所我们可以根据音乐具有的不同特性,研究出学生的身心状况,并可联合心理咨询人员成立具有“疗伤”作用的音乐场所。例如,学生在心情比较压抑的时候,可进入这一音乐场所进行大声嘶吼,宣泄情绪;在学习中遇到障碍缺乏信心时,可到此听上一曲具有激励作用的音乐作品,从而再次燃起自身学习的动力。(4)适当地设立一些“表演”日我国高中阶段学生严重缺少个性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多振奋人心的传统曲目以及当代流行歌曲不常在校园场合出现。因此,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升旗、唱国歌仪式,也可以定期进行全班式或全校式的“表演”日,通过这些音乐手段,提升高中生的自信及音乐能力,同时也使集体意识得到强化。

2.高中生的基本音乐教育

(1)提高高中音乐课堂“亲和力”根据我国当前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长久以来的课堂状况,教师应积极构建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音乐教师应学会“放下身段”,建立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打造出相对宽松且具有“亲和力”的高中音乐课堂。(2)提高高中生音乐课堂的“参与度”根据新课改要求,音乐教师应在课堂中设计出活泼、多变的课堂活动,打破传统音乐课堂单纯唱歌、欣赏音乐的局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3)加强音乐课学科内的知识整合以及课外知识的延伸对学科内的整合是新课改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因此教师要予以重视。例如,可将唱歌与音乐鉴赏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此外,适当地进行与学科外知识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音乐课堂中多鼓励学生创作一些优美的歌词,这样将有助于提高语文写作的水平。(4)加强对学生音乐评价的“多元度”新时代的音乐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理念,因此要充分考虑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并加以结合地对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实行多元化评价。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及心态变化,使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到多元化的评价中,实现自评、互评。

3.高中音乐课的实际教学

篇4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通俗音乐;运用

一、前言

音乐在人类文化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文化需求。通俗音乐是音乐文化体系的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亲和力与影响力,深受人们的喜爱。音乐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音乐教学时,应充分认识通俗音乐的重要性,并根据现代音乐教学、音乐教育的实际要求,将通俗音乐有效地融入高中音乐教育中。因此,本文对高中音乐教育中的通俗音乐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通俗音乐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1.通俗音乐的概念分析。所谓通俗,指的是易于人们理解,因此,通俗音乐的流行具有很强的流通性。通俗音乐主要包括拉丁美洲的伦巴、爵士乐、摇滚乐、世界流行的地方性音乐、音乐剧以及电影歌曲等。

2.通俗音乐的特点分析。通俗音乐最显著的特点是接地气,即通俗音乐都是就地取材,通俗音乐中蕴含就业、工作、学习、恋爱等,为通俗音乐的流传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众人群广是通俗音乐的另一特点,通俗音乐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非常强的娱乐性,通俗的歌词、欢快的旋律、较窄的音域,非常容易学习和掌握,在节奏方面,通俗音乐的音调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在演出形式方面更加强调群众性。

三、通俗音乐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充分认识通俗音乐的重要性。现阶段,高中生喜欢的流行歌手众多,如TFBOYS、王菲、陈奕迅、邓紫棋等,近几年歌手比赛节目众多,如中国梦之声、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各种比赛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通俗音乐的影响可谓势不可挡。通俗音乐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多以表达感情为主,例如:讽刺社会现象、描写人生感悟等,采用生活化、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更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打动听众的心。但是,高中生的审美品位不一,艺术化、商品化的通俗音乐会对高中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通俗音乐的重要性,用通俗音乐的力量引导学生,根据高中学生的兴趣,选择具有教学意义以及激发学生动力的通俗音乐,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优选歌曲。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的不同点在于轻松、易懂,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中生在学习考试、生活压力的重负下,通俗音乐不拘一格、通俗易懂的音乐风格,为高中生填补空虚以及发泄愤懑等感情提供了途径。但是,通俗音乐良莠不齐,高中音乐教师应该从众多通俗音乐中挑选适合学生的音乐。在选择通俗音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选择具有文化涵养的通俗音乐,高中生虽然喜欢通俗音乐,但是并不了解通俗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为了丰富高中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应该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通俗音乐;其二,挖掘歌曲的精髓,以《长恨歌》为例,《长恨歌》是黄自先生的代表作,描述的是杨玉环和唐明皇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高中音乐教师以《长恨歌》为导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歌曲的讨论中,然后结合白居易的《长恨歌》,让学生更加理解《长恨歌》的内涵与精髓;其三,选择表达正能量、优秀的流行歌曲,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正能量,如《飞得更高》的歌词“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引,能够让学生真正认识歌曲的内涵与价值,使其明白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应该乐观、坚强,积极向上。

3.提高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职业素养是提高通俗音乐教学效果的基础,因此,应该加强对高中音乐教师关于通俗音乐知识的综合培训,使其了解通俗音乐的作者及代表作品,如校园音乐代表歌手有崔健、老狼等,流行歌手有筷子兄弟、羽泉、邓紫棋等,教师应把握好尺度,将通俗音乐应用在高中音乐教育中,让通俗音乐成为授课的有力助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俗音乐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通俗、易懂。通俗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研究通俗音乐的价值、唱法等,采用各种有效对策,正确地将通俗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流行音乐资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向。

参考文献:

[1]王海敏.试论通俗音乐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15(7):14-15.

[2]杨名莉.论高中生在通俗音乐审美中的情感宣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8):121-122.

篇5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意义;情感教育;审美能力

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关键节点,高中音乐教育更是广泛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与诸位同仁探讨。

一、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渗透情感教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开展高中音乐教育,对于情感教育目标的渗透具有现实意义。以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为例,每一首选入教材的音乐作品,无一不蕴含着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球之歌》让学生感悟到不仅人类拥有生命,大自然同样拥有生命,我们应当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感恩的心》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我们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拥抱父母、拥抱同学、拥抱社会;《沃尔塔瓦河》让学生感受到捷克人民不畏、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鼓舞着他们的斗志。凡此种种,在高中音乐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进行赘述。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音乐教育对于渗透情感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教育元素,于不知不觉间渗透情感教育目标,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进行。

二、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实施美育教学的基本途径,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启迪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它所蕴含的美感能量是多方面的,包括立意美、情感美、音韵美、曲调美、形式美、伴奏美等等。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不同教育方法,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审美能力。例如:鉴赏《赶摆路上》音乐作品,从不同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领略不同的艺术之美。从立意美角度而言,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傣族人民无限欢乐、幸福的生活之美;从情感美角度而言,表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向上的情感之美;从音律美角度而言,旋律以“5612”构成,节奏灵活多变,代表了我国民间音调的特色之美;从曲调美角度而言,作品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具有傣族民族风味之美;从形式美角度而言,体现了女生三声部合唱形式之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中音乐擦亮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当发挥音乐作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独到审美趣味的小小音乐家。

三、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的永恒课题。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都非常关注人才创新能力高低问题,这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实践证明:高中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大有裨益,音乐创作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对创新思维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上学期教学结束之后,考虑到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学期的音乐教育,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假期作业:6人一组,任选形式,为学校新编一首校歌。相比较于留几张试卷,这种作业形式更加灵活,更符合学生的口味,同时也避免了互相抄袭情况的出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运用创新创造能力,开阔思路,思考用什么样的音乐形式、音乐手段表现校园,这不仅加深了对课上所学音乐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了用音乐创造美的能力,体现了学习致用的教学理念。本学期入学伊始,当请学生自由展示创作成果时,他们一个个都兴致高涨。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促使教学改革工作者愈发关注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纵观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音乐不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即便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最终由于各方面的不重视、不配合,影响了教育质量。如何转变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的不利局面,全面发挥音乐对于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依旧有待全体音乐教师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慧玲.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7(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