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篇1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教与学是教育当中永久的主题,在探讨教与学关系的过程中,有很多层次和角度可以选择,而涉及到音乐教育中教与学的逻辑关系,选择就相对复杂,因为音乐这门艺术门类,在艺术的范畴中更加讲究感悟和技巧,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完全倒向任何一个方向,比如极端的都是在教或者都是在学。教与学的研究必须明确关系问题以及关系背后两者之间的具体内涵,文章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思路展开研究。

【关键词】教与学;音乐教育;逻辑关系;音乐艺术

音乐教育中的教与学的主体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均是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是教学的模式造就了教与学关系上的不同,研究教与学的关系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音乐教育本身的特质,其属性是什么,在于什么当口,有什么样的特殊性,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我们所认识的音乐教育简单地说就是音乐艺术的传授和音乐技巧的表达,在艺术的海洋里,这样的关系是永远无止境的,一首曲子和一首曲子背后的演奏技巧都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的无止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每一个指法的变换、每一种意境的传导、每一个情节的感悟都会影响到音乐教育,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更加关注于音乐教育的课堂气氛,关注于音乐教育的形式规模。注重音乐教育在教与学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够充分说明在这个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哪个层面,学生理解的是哪个层面,我们都希望能够在这种关系模式下找到一种固定的内容。

一、音乐教育中的教

我们说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在涉及到音乐教育的内容当中,需要我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音乐教育中需要我们能够更为认真地对待音乐教育的特点,把握好音乐教育中出现的种种思路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名音乐教师都应该具备相应的教学品质和教学个性,如何拿捏音乐教育中的种种观念和问题,如何把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音乐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和思考相应的问题,音乐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关系型内涵都体现在教师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上。通过上述的认识和基于对音乐教育中教与学的理解,我们认为音乐教育中的教应该把握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教师要将音乐教育视为一个过程,视为我们需要不断丰富和理解的逻辑起点,音乐是什么教师理解得最清楚,那么需要让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就需要把握好整个教学的过程。其二,音乐教育除了传授技法外,还需要加大力度来正视音乐教育中感官上的问题,作为一门艺术的表达如何疏导给音乐教育就成为了音乐教学当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三,音乐教育更加需要与学形成互动,不仅仅包括技巧,还有对音乐的理解和意识。

二、音乐教育中的学

音乐教育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理解能力、基本功、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教学的进度都取决于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决定了音乐教育中教学的各种困难和方式方法,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在音乐教育中,教学的主体性内容能够比较倾向于理解教学的真正用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根据教师的教学用意来进行完善和研究,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收这种引导并理解教学的过程,这可能是体现教与学两者间逻辑的重要内涵。首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更加确切地把握好学习的内容,比如在音乐教育中接受老师对音乐作品作家的理解,谈论和讲述音乐过程中出现的关系音乐教育中的作者认识、作品赏析,能够更为具体和能动地认清在音乐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意图。其次,在教师的作品演奏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教师在演奏过程中的意境营造,付出了什么样的态度和意识,拿捏出了怎么样的思维和影响,在整个教学态度上,出现了什么样的考量和思考,在整个演奏过程中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这些都是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内容。最后,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加需要人情自身的学习定位,如何具体地体察一个学习性的内容,如何把握好自身的音乐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疑难问题,是否依然还是需要不断的演练基础还是应该在个性培养上有所突破,种种内容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些意图的重要性,是我们整体研究教与学关系的重要基础。

三、音乐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实际上在音乐教育中教与学的这对逻辑关系中,音乐教育中的教更加注重的是教学的内涵,而学生的学更加注重的是理解,在音乐这门艺术的总结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增加整个音乐教与学关系方面的认识,能够更加深刻和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内涵,更加切实地认识到教与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教与学的关系总结下来有两条明确的主线,都是围绕着音乐这个教学的主体来说明的。我们可以将教与学看成是一种配套的关系,教的过程需要教学的技巧性内涵,学的过程需要教学的理解性感悟。教与学围绕着双方的关系充分做出了说明,定位在教与学的平衡互动之上,即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的资源和环境,考虑到学生的素质和接受能力,明确两者关系间的各种出处,定位好音乐教育教与学的本质特征,只有教有所指、学有所向,才能真正地形成关系互动的良性循环,只有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文音乐教与学思维模式的转换与创新——以扬琴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

[2]季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分析与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职音乐;素质教育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艺术成为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这也促使了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具有实践意义。中职教师要积极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与深意,探索一条适合中职音乐教育的有效路径,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模式的顺利进行。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及目标

“和而不同”的理念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国古人所提倡。音乐很好地诠释了“和而不同”理念。不同国家、不同名族,在日益频繁的交流过程中,产生了多元文化生态体系。音乐正是多元文化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基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共识,从而拓宽文化的视域,实现外域文化艺术的欣赏与理解。中职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音乐欣赏与理解,是学生突破音乐思维实现文化思维的转换的重要过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实现学生通过音乐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的音乐元素,从而实现文化元素的构成认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既实现学生的外域音乐视域的拓宽,也实现学生对国际文化及国际关系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其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是被动的接受外域文化和外域音乐,而是通过认知性的理解和分析外域文化和外域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既理性的学习外域文化和外域音乐,也能够感性的吸收外域文化和外域音乐。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方法

1.创新中职音乐教育理念,培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识

音乐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音乐教育多年来所欠缺的。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更加明显,不同民族的音乐、不同国家的音乐逐渐被社会所包容、接纳、认识,但是我国音乐教育缺乏创新的教育理念,缺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识。中职学生对音乐的缺乏深刻的理解,对外域音乐缺乏理性的认知,然而,中职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更加充满兴趣和好奇。因此,中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多元文化音乐的特点,创新音乐教育理念,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中职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认知意识。多元文化认知意识要从教师的教育开始,教师要有多元文化音乐认知意识,提升教育意识,通过国内外音乐文化的差异表现,吸引学生对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喜爱,过滤劣质的音乐文化作品。

2.设置科学的多元文化课程,积极强化多元文化音乐意识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就必须遵守多元文化的发展规律,秉承多元文化音乐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使学生接受科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是盲目地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而是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课程设置,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相融合,既教学基本的音乐原理,也要教会学生世界大同的音乐语言。音乐是一种艺术的交流语言,是国际化背景下的一种民族自信的表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的要达到学生具备音乐文化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及辨别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国家文化认同感。同时,教师要通过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共同语言表达,告诉学生其它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只不过是另外一种音乐艺术的表达,也要通过音乐的学习掌握和理解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发展规律。另外,教师还要开拓学生音乐视野,通过设置选修音乐课,了解宗教音乐、民族音乐及其它音乐形式和文化形式。

3.加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融合体系

中职音乐教育要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切不可舍本逐末,忽视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下的中职音乐教育要遵循多元文化发展规律,强化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同时,中职音乐教师也要积极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融合体系,积极地借鉴其它国家和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点。另外,其它国家和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模式也值得我国中职音乐教师学习和借鉴。中职音乐教育要实现兼容并蓄,不断地汲取其它国家及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点,实现我国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融合体系的构建是要以“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引进来,即引进其它国家及其它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模式,为我所用;走出去,即通过创新与创造,不断地创造属于我国特色的音乐文化、符合我国特点的音乐文化,从而影响世界。

三、结语

音乐不分国籍、不分民族、不分肤色,是世界的语言,是“和而不同”理念的体现。中职音乐教育作为中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音乐背景下,中职音乐教育要集思广益,充分利用音乐的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音乐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学习,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及创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我国社会发展创造优秀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孟晓聪.浅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祖国,2016(11):242.

[2]钟启迪.浅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智富时代,2016(4).

[3]于江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4):256-256.

[4]刘菲.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7(18).

[5]王莉娜.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价值探析[J].北方音乐,2017(2):178-178.

篇3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着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

精品源自英语科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结语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让人们重新认识全球化、重新认识音乐文化、重新认识本土音乐、重新认识世界音乐,培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地球村民”。虽然已有很多优秀的学者认识到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危害并作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深受其影响及多种原因目前还不尽人意。但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既可以保持全球音乐教育的互相依赖,又可以保持全球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时代趋势,给予我们的音乐教育很大的启示,相信我们的音乐教育会朝着“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方向发展。

篇4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 问题 改革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对应的音乐教育方式。它不以掌握专业音乐艺术技能为目的,培养的不是音乐艺术的从业者,而是音乐艺术的高水平受众:它重视学生音乐素养、音乐理念和音乐品味的陶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性、普及型的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鉴赏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提高未来社会劳动力的素质与能力,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高校对公共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据2005年对全国48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全国还有很多高校并未开设此类课程,在已开设的高校中选修音乐的大学生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两成。”可见有些高校决策层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公共音乐教育。有的院校至今还未设立公共音乐教育领导机构或管理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但是挂靠在别的部门下,没有自主权。甚至形同虚设,致使公共音乐教育的领导机构、管理队伍不健全,公共音乐教育难于落到实处。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但“并不是根据学生的程度和需求开设的,而是根据学校师资的条件所开设的课程,”“许多的音乐选修课是由音乐学院(系)的专业教师兼职代课。”究其原因,还是观念上认为专业音乐教育与公共音乐教育区别不大,甚至认为公共音乐教育只是专业音乐教育的附属物。因此,忽略了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经常重此轻彼,并不能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与教学研究。除此之外,还有些高校把办艺术“校团”的出发点局限于为本校争奖项和荣誉,挤占本应用于面对全体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场地、设备和经费,颠倒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社团活动来代替公共音乐课程。 

 

2、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界定不清楚 

面向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化音乐教育和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要求等方面都不同。然而,我国目前的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法教材等方面缺乏专门化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仍然存有专业化音乐教育的色彩和倾向。 

 

3、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据2006年对大连5所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27.5%的学生选学音乐课是为了补习中学阶段所扔掉的课程:有49.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还有23%的学生想学习一些音乐知识,用以方便以后工作,迎合社会潮流,应付各种场合的需要。”该调查同时显示,“学生普遍存在重实践课程,轻理论课程:重声乐课程,轻器乐课程:重流行歌曲演唱,轻声乐基本训练等现象。高校学生对音乐素质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讲存在偏差。”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没办法真正得到提高。

二、改革方案 

 

1、更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理念,充分认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用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音乐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大改善思想道德教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将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时代背景,理解多种题材、体裁、风格与形式,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演唱演奏技巧,还会接触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群体及地区、民族,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地理、民族学、人类学及其他艺术等领域。这些知识将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大学生认识世界多元化,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与热爱,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陶养其心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2、完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政策法规与机构建设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政策法规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机构建设的参照和有力保证。它使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意图,通过教育法令和规章得以全面实施,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有法可依。按章办事。 

其次,学校应当设有一位校级领导主管学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工作,设置专人管理、有固定的经费投入、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并制订相应的管理目标。管理机构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负责人制订每年的活动计划。保证公共音乐教育课堂的各项实践活动常年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明确教育评估内容,采用网上评教、同行互评、专家督导组评价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 

 

篇5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重要性;误区;对策

幼儿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儿童系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促进祖国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音乐教育也与时俱进,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希望通过变革来满足儿童自身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但是变革后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使得幼儿园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误区,如:教师对音乐教育认识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音乐教学的形式与过程,而忽视学生对音乐教学相关内容的体验与实践;又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体现儿童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教师与儿童的互动交流等等,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需引起相关部门和幼儿教师的重视,针对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解决,进而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为此,本文着重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对今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有所帮助。

一、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儿童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音乐教育也是一门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儿童接受幼儿园的其他学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儿童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再者,幼儿园进行音乐教育的开展并非毫无根据,是教育专家通过对学前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以及儿童发展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而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编订,对儿童的教育总的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幼儿园要注意儿童的音乐教育,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积极避免进入教育误区。

二、目前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儿童,音乐教育对其自身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幼儿园教师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音乐教育认识存在不足,往往将音乐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看待,忽视了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忽视了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其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教学误区,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上课效率,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实践

重形式轻实践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误区之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课堂效率的提高。形式和实践都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式和时间的合理处理对提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师对教育认识存在片面化,以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重形式而轻实践,忽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与儿童缺乏应有的互动

儿童是幼儿园音乐教学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其却成为了教育面临的主要误区,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开展,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技能训练与音乐表现的处理存在问题音乐技能训练和音乐表现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教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儿童音乐技能的训练,而忽视音乐表现的重要性,使这两者的关系成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急需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有效解决对策

(一)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关键,是解决教学误区的主要掌控者。要想解决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误区,幼儿园要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幼儿园要加强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认识,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处理形式与实践、训练技能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合理处理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与实践、训练技能与音乐表现的关系是解决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式与实践并重,加强儿童对知识的理解。音乐是一门学科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同时也应组织教育活动,使儿童有技能表演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三)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68-02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不是天生的,而是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是需要逐步培养起来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基本理解和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影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因素

1.老师。老师对幼儿的音乐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完整的音乐课活动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与音乐素质的好坏。首先,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是为幼儿全面发展而做准备的,幼儿早期音乐教育具有启蒙作用,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创造力,满足幼儿的审美需要。其次,教学方法也是具有一定的作用,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幼儿的音乐知识大都是从老师教学获得的,幼儿自身正处于逐渐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在乎他人的观点的时期,教师多表扬幼儿,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环境。环境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也有着重大影响。首先是幼儿园面对的社会环境,例如北京奥运的举行,幼儿园可以开展与奥运有关的活动,听有关奥运的歌曲,利用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有利条件,在另一面给幼儿音乐教育。又如家长给予的学习环境,家长自身文化水平高,对教育会更加重视,提供很好的一个学习环境。家庭的经济收入对音乐教育也有很大关系等,一些环境因素对音乐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幼儿音乐教育,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音乐作品。音乐作品自身也有一些因素的影响。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它是一门通过声乐发出的特殊的艺术,而作为艺术的音乐对幼儿的身心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幼儿园所选的音乐作品比较陈旧,缺乏创新,适合幼儿音乐教育作品较少,大多是流行歌曲,这些又不适合音乐教育,不符合幼儿音乐教育的理念。没有幼儿喜欢的作品会让幼儿渐渐失去对音乐的喜爱,让他们失去对音乐的兴趣,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幼儿音乐培养的可能。

4.幼儿自身。如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如果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幼儿会更加主动参加音乐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作为学习音乐的主体,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兴趣,有利于更好的幼儿音乐教育。又如幼儿的心理因素,幼儿的能力决定了他们心理活动的水平,他们的心理好坏,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音乐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心理和生理。

二、目前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没有从正确客观的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只是从片面的角度看待音乐教育,这是错误的。如,在教学中仅是从一个角度来看待让音乐教育失去了基本的功能作用。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境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过分重视结果。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功能认识不清,只是重视单一的传授知识功能,过分重视结果,忽视对音乐教育过程的引导,音乐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学科模式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作用,音乐教育被认为是直接传授相关音乐知识技能技巧和知识的活动,没有注重对音乐的体验,没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一旦过分重视学科教育,这些将制约着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使他们得不到全面发展。

3.环境差异对幼儿音乐教育影响甚大。幼儿园的环境也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幼儿园教育差异极大,尤其是东部中部西部的城市,一般东部地区幼儿教育较为完善,而西部地区甚至缺少幼儿园。再者,农村和城市的差异,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教育设施较好,农村则较为落后,资金的投入差异大。另外老师水平也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三、幼儿音乐教育的培养方略

1.应该先理清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的关系。幼儿园作为教学的场所,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应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学的单一功能。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操作艺术材料,并在主动参与听辨、唱歌、韵律、敲击、欣赏等的活动中去体验、去实践,从而获得有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注重情感的积累和生活的体验,培养孩子的音乐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这些比获得单纯的音乐知识更重要。

2.老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适合幼儿的音乐教育,运用符合时代新的元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不要有固定的思维,经常以固定的思维教学会钳制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模仿多了,孩子就渐渐缺失了创造力,不利于将来的成长。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繁荣,让幼儿自己动手创造音乐,利用乐器,从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感受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能力。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通过动手活动,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例如,让幼儿试着弹钢琴,或许他们不懂得是什么意思,但通过接触,音乐特定的声音,会吸引着他们,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有了印象,当他们再一次听到钢琴声时,会唤醒他们在脑中的记忆,让他们想再一次弹钢琴。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逐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

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起先并不是那么明显,但对幼儿的成长自始至终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让幼儿学会音乐的审美、理解、体验、享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刘俊平.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大观周刊,2011,(6).

篇7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化全球本土化音乐教育本土知识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篇8

论文摘要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篇9

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这个问题一向被认为是“难的”(柏拉图语)。它的确可以算作是哲学和人文科学中的歌德巴赫猜想。因此,人们对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理解也确实存在困难。那么,这个“难”的根源是什么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归纳以便于理解对这一提法产生模糊认识的原因。

首先,“审美”一词的中外文内涵可能引发理解歧义。“审美”一词外文为“aesthetic”,除“审美”外,还有“美的”“感性的”等等含义,即“审美”和“美”“感性”是同一个词,用法相当宽泛,使用起来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审美”一词就中文辞书来讲,具有“领会、辨别事物与艺术的美”的意思。“领会”一词是一个很玄妙的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审美”一词理解上的含糊。

其次,“审美”一词来自哲学术语还是普通口语其含义的深浅度也是不同的。把它当作哲学术语,“审美”一词的理解必然要建立在审美关系基础上,并且要对审美主客体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强调主客体统一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但“对那些未受过系统哲学训练的人来说它多半还是一个陌生的技术词汇”。结果,给人的印象是,“以审美为核心”不同于音乐教育。“它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变量,或者说是对音乐教育的一种学究式的说法”。而口语中的“审美”更多地是体现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再次,“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的新课题,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弄清楚其确切内涵确实比较困难。此外,随着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综合艺术课程理念的提倡,“审美”一词更多地跨领域使用,导致人们习惯于对其只在共性意义上把握,往往会狭义地理解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极其复杂也必然导致其使用混乱”

此外,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的忽视,似乎非得用音乐的外在功能来说明音乐的价值才能使人们得以重视,使得音乐教育本该具有的独立理论品格不够鲜明,这也是导致对这一提法陌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人们对待音乐审美教育所采取的理论视角不同,如:一些人采取美育的视角,按照美育本质的经典理论来理解,必然重视情感教育,在实践中表现为偏于审美主体对音乐客体的偏主观性、个性、创造性的阐释;另一些人采取美学视角,必然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其内涵不完全局限于情感教育,以及人们对待“什么是美”所持的不同美学立场也必然产生理解差异。

当然,彻底剖析人们对“以审美为核心”困感之迷犹如“审美”问题本身一样是非常困难的,笔者所作的粗浅归纳旨在为了进一步探讨“以审美为核心”基本内涵作一些铺垫。为了揭示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我们还必须对其提出背景作一些分析。其分析如下:

首先,从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曾先后经历过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强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期间的“演中心”与“唱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强调音乐教育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可以这样说,以往的音乐教育除了不强调自身的美育功能外,其他教育功能都强调过了。当然,即便这样,人们也承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打着美育的幌子而已。美育的本质和中心地位被笑眯眯地置换了。兜了这么一大圈,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必须回归其美育本位。

其次,从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角度来看,建国初,受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影响,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接受其美育观。根据苏联奥夫相尼柯夫等主编的《简明美学辞典》对“美育”的解释可看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属论”,即美育可包含在德、智、体等之内,实质上等于否定美育的独立地位与作用。这种观点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如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育确乎必须重视,但是不必另立一项,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里头”。毋庸置疑,学习苏联虽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使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的美育获得独立地位。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六大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实践一时红红火火。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非艺术化”、“专业化”的不良倾向。此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又席卷我国,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要具备的,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世纪之交,美国教育家雷默“音乐审美教育理论”传入我国,受到表情主义美学思想影响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得到确立。

还有,从把握当今的时代特征角度来看,目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受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教育改革影响,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性、基础性、终身性,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包含作为创新意识中的重要因素――想象力在内的审美力与认知力、意志力、体力就成为一个人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以培养审美力为己任的美育因而也就获得了重要地位并再次被写入教育方针。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就不足为怪了。

以上从中外、当代几个视角,大致以历史为序,对“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作一些初步分析,为我们理解其基本内涵提供了重要的“语境”。那么,“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正确贯彻教育方针的角度来看。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突出加强美育。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权威文献,就必须首先提出体现贯彻美育的明确主张。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改变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对美育漠视的顽固认识。当然,教育方针不等于教育规律,合理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反映教育规律。因此,这种主张首先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2 从遵循音乐教育规律角度来看,“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音乐教育由“音乐”和“教育”两个词组复合而成的概念的内涵已基本表述清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音乐的特殊规律。由于以往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导致“非艺术化”教学倾向严重,同时不正确地强调音乐的特殊性规律,导致“专业化”教学突出等问题。因此,鉴于音乐在本质上就是审美的,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是认识之必然。

3 从音乐教育功能角度来看。通常认为,音乐教育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健体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突出审美功能,如果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都不把审美放在首位,那么,加强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样,也就更谈不上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

4 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角度来看,美育的传统表述是情感教育,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层含义就必然是要注重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因此,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情感体验途径和机会。再者,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据《辞海》解释,“美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审美意识,狭义专指审美感受,即人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在狭义层面上使用,强调偏主观感受与体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当地淡化一些纯技术性的机械式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是可以的,也是务实的。

篇10

论文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转贴于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篇11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化 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着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当作非音乐成分来对待,因而拒绝承认它在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茵伽尔登认为情感品格是“在音乐作品声音构成物自身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其非独立的因素”。即它在音乐作品本体构成中以非声音因素而存在,是属于音乐作品自身的一种特性,说它是什么音乐之外的东西,显然不能成立。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一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陷入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一种客观的、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活动变为了简单的--对应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一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固化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一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审美中的理解活动与科学思维中求知的理性认识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而且表现在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上。情感并不是客体的物理属性,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以认识。

篇12

一、音乐人类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

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也被称为“民族音乐学”,最早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它是“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研究人类音乐文化,把音乐学与人类学结合起来,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的一门学科。”

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予以审视和研究,提倡文化相对论,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并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多元化,“从文化上去理解人类的各种音乐行为,并理解音乐在人类生活中与社会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艺术、宗教、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因此,音乐人类学突破了西方传统音乐学理论的局限,将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广阔的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这种研究音乐文化的新视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扩展了音乐教育的研究实践领域,让很多人都意识到音乐教育的质量应该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来提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二、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音乐教育体制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也都是以西方的文化知识观为基础的。我们引进了西方的作曲技术、记谱法以及音乐教育理念,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它的科学性、进步性以及严谨性。然而,这种过多注重西方音乐传授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学生学习“别人”不了解“自己”,对我国的传统音乐以及非西方音乐文化知之甚少,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用西方音乐的标准来衡量其他音乐文化,普遍认为有和?的音乐才是优美的、高级的,从而得出部分中国传统音乐是低级的、缺乏可听性的结论。这样的思想意识严重阻碍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传统音乐在与西方音乐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平等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国的音乐教育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衡量音乐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一点也是受到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五线谱的出现和引入让我们看到西方音乐注重理性、讲究逻辑,将音符之间的关系量化,这也是西方记谱法的优点,它可以使不同的人在演奏或演唱同一个作品时,不会出现节奏上的大相径庭,从而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及音乐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保障;中国传统音乐追求意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为主,用文字来“描述”音乐的记谱方法更是体现了较强的即兴性,为演奏者或演唱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想象和创作空间。这种文化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对西方的音乐教育模式不能一味模仿,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到西方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表演技术的重要性,更应该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文化内涵的能力,毕竟技术是音乐表达的手段并非音乐本身,过分注重技术层面的培养,势必会导致学生音乐文化内涵的缺失。

三、音乐人类学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学习,打破了唯西方音乐理论为真理的局面。音乐人类学的理念可以使人们挣脱这种思想上的束缚,从新的角度来认识我们身边那些被忽视和遗忘的音乐文化。其次,音乐人类学方法对在我国开展世界音乐教育有着重大意义,音乐人类学主张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倡平等的文化价值观,这种开阔的学术视野使得更多的音乐文化进入音乐教育的领域,从而促进了以文化价值导向为依据来设置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使同学们能够领略来自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不同音乐文化的风采。

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体现了人们的思想由“民族自我中心”的偏见发展为“人类为宇宙中心”的观念,对音乐的研究对象由“非西方民族音乐”发展为“全人类音乐”,并反映出学科背景及西方人的学科观念由“西方看世界”发展为由“世界看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人们开始注重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对音乐的认识已经摆脱了“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束缚,体现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特点,对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音乐文化价值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篇13

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大多数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面向学生实施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只是由于国家没有对多元音乐教育的开展程度提出硬性规定,因此,各个地区中小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总体而言,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开设情况较好,在二、三线城市则开设不是很好。以内蒙古包头地区来说,市区中小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开设较好,而下辖的旗县中,音乐教育的普及情况都不是很好,因此,这些地区中小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开展情况令人堪忧。笔者对包头市区的东河区公园小学、青山区一机三小、钢铁大街四小以及第二中学、二十四中学、二十九中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跟踪考察,发现这一地区的中小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重心依然受“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体制承袭前苏联的音乐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目前的高等音乐院校的实际教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在这样的高等音乐教育模式培养下走上工作岗位的,长期的耳濡目染使得这些教师在个人的音乐观中都是倾向于“欧洲古典音乐”的高雅,认为其他地区乃至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都低俗或落后的。在这样的音乐观指导下,即使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大比重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内容,但是教师依然选择以自身较为熟悉的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有的教师甚至会将自身的狭隘音乐文化观强加给还没有成熟音乐审美能力的小学生和中学生,致使学生在音乐文化观的养成期就被先入为主地灌入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音乐文化思想,进而阻止学生形成“宽容、宽泛”的适合现代社会的多元音乐文化观。

在笔者跟踪走访的某些学校,学生对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这些西方音乐史中的经典作曲家都有着无限都崇敬之情,更有学生对于这些音乐大家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音乐教材中所涵盖的内容。但是当问及非洲音乐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相关内容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连教材中涉及的内容都不能说清楚,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还表现出对这些音乐内容的不屑之情,这让笔者内心不由产生极大的担忧。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尚且对不发达地区的音乐抱有这样的态度,怎么能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后能有一个理性的多元音乐文化观?除此以外,笔者还有更深层次的担忧: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多元音乐文化观能不能形成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音乐教育始终只是一种“点缀性”教育,即便是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学生,依然不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笔者认为,国人大多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意义,更加不能领会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其实,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有句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的性格狭隘、偏执,那么这个人即便又再深厚的文化知识积淀,这个人也很难在专业上有大的成就,有的甚至由于性格的原因而在文化知识上学有所成后依然误入歧途,这样的学生在当今的社会中已不是一两个个案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中多元音乐文化知识比重较小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可以说是一项音乐计划,是一个多民族音乐教育模式,涉及到音乐课程中一个广阔领域内音乐文化的教授。200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成为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起点、新希望。《课标》中多个部分涉及到了多元文化,如《音乐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第九条,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指出:“理解多元文化,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从以上《课标》内容不难看出,在中小学开设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其意义是巨大的,然而,据笔者了解,在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里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实际教学比重很低,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一带而过地带领学生学习。

我国中小学的专职音乐教师大多都是“科班”出身,自身的高等音乐教育经历使其在审美形态上会自觉以西方音乐的艺术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己。这就使得教师在备课阶段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先入为主地选择西洋“高雅”音乐艺术为教学内容的重心,而对于大纲上要求必须将的非欧洲以外的音乐品种则会以介绍性和浏览性讲解为主,教学内容的侧重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制约其产生多元音乐文化的思维和音乐观。

三、对教学目的理解偏颇,以一概全地认识教学目标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地和任务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片面地观点:一些人往往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地知识技能看作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地目的和目标,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培养音乐特长生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则习惯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饭后甜点”,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是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还有一些人则喜欢把整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移植成音乐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谈论素质教育的时候,很多人更喜欢人为地、空洞地拔高音乐教育,这种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本质特征认识不足所致,以上几种对音乐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认识都不能全面地定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就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于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来说,以上三种观点都难以正确把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如果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为高等院校输送专业后备人才的话,那对其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仅能在学生的知识架构上对其丰富和完善,并不会对学生成为音乐特长生产生特别显性的效果;而过分地夸大音乐教育的意义实际上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设置了难以实现的目标,让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以音乐本身的美为教学目的,还要额外地为其强加一些哲学或道德方面的东西,这些都违背了我们对中小学生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初衷。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从这个定位不难看出,中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后备的音乐特长生,也不是为了做其他学科学习后的“饭后甜点”,它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为目的和目标的,综合人文素养在音乐方面的表现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唱、会跳、会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他唱的、跳的、弹的是什么,要让孩子在唱、跳、弹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受到承载不同音乐类型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小至我国少数民族,大至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品种和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传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不同音乐的美,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较为客观、理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多样化的音乐品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多元的音乐文化观,进而促进其形成宽容的为人处世态度。

四、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认识不足

自我国开始音乐教育体制形成至今,人们提到外国音乐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里的“外国音乐”就是“欧洲音乐”,虽然在流行音乐在我国盛行之后,人们不仅仅是把外国音乐看待成欧洲古典音乐,还有的喜欢流行音乐的人会觉得欧洲的流行音乐也比较经典,但是只要一提及欧洲以外地区的音乐类型,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些地区的音乐都是又“土”、又“落后”,且难以入耳的音乐,所以对这些地区的音乐缺乏兴趣,有的人甚至认为这些又“土”、又“落后”,且难以入耳的音乐就是在世界上消失了也不足为奇。这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国人对多元音乐教育重视不够,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重视不足引起的。

笔者认为,有些艺术品个性极强,不可替代,不同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的群众基础或者文化圈而存在,总是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音乐艺术价值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民族性或国际性的强弱,而是取决于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成就的高低。那种认为只有世界性好或只有民族性好的观点,都否定了多元文化所取得的成就,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洛秦在《音乐与文化》艺术中指出:“抽象、普遍、理性的启蒙人并不存在于所有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中:认识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民族的人、观念的人、意识的人,而且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具体的、不能复制的。人类的各种文化,社会和民族没有价值上的差别,只是观念、行为和由之产生的具体物品不同:音乐中体现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音乐。”音乐文化包含了一种其他文化与艺术不可替代的形式,包含其他物质不可构建的思维基础。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认识不足,就会导致某一个处于多数民族的某一个音乐品种以非常态的方式发展,而处于少数民族的音乐品种则会因为受众越来越少而不能以常态的方式继续传播与传承。

五、结语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容,但是各个地区的融入程度参差不齐,以包头市区的几所学校为例,已经淡化了之前教育中的“欧洲中心论”的观念,也适当地融入了内蒙古地区特有的民族音乐,但是以内蒙地区的民间音乐来说,仍然存在狭义的多元音乐文化分布不均的现状,这将是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需教育界同仁共同关注。

篇14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化 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着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当作非音乐成分来对待,因而拒绝承认它在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茵伽尔登认为情感品格是“在音乐作品声音构成物自身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其非独立的因素”。即它在音乐作品本体构成中以非声音因素而存在,是属于音乐作品自身的一种特性,说它是什么音乐之外的东西,显然不能成立。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一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陷入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一种客观的、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活动变为了简单的--对应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一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固化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一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审美中的理解活动与科学思维中求知的理性认识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而且表现在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上。情感并不是客体的物理属性,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