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会计实操培训实践范文

会计实操培训实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会计实操培训实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会计实操培训实践

篇1

【摘 要】当前中职会计教学大多沿用重理论轻实操,从课本到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会计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缺乏系统性,实践工作能力更是缺乏,学了会计不会做账成为普遍现象,在新形势下,学过会计能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比率很低。如何提高中职会计教学效果,培养合格会计从业人员,探索新的会计教学方法,构建系统性、直观性会计教学模式是当前会计教学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有效教学;直观性

面对会计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我们应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和会计知识结构、特点、会计工作流程、要求等,对会计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式、方法、会计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找到问题破解的关键点,提出会计教学,从而提高中职会计教学效果。

一、当前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现在中职学校很多都开有会计课程,一些与经济相关的专业如金融、市场营销、文秘、物流、商务英语、酒店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也会开会计课程,一般就是会计基础,当成这些专业的辅课程。会计专业自然要开会计课程,会计专业开的课程除会计基础外大多会加上会计法规、经济法、会计电算化等课程,还有语数英等与会计专业教学关联度较低的课程。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报普通高中,造成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深的讲不了,浅的又不够,会计教学课程很难设置,再加上师资、教学资源、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影响,会计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照课本读完,就算完成任务,质量也不高。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考不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很大一部分就算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但一旦到企业就适应不了,不会做账、不会报税,更不会做报表,会计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2.会计教学偏重理论授课,与社会需求脱节

现在中职教育都在提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校很难找到对应的企业开展合作,种种原因,往往使中职会计教学目标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距较远。一是由于缺乏深入调研和认识,导致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没有按照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工作能力组织教学,课程标准与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资格标准衔接不紧密,学了会计但不接受考前培训学生很难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中职会计毕业后仍没有资格和能力从事会计工作;二是会计教学方法简单,脱离实际,能力培养有限。教学上大多仍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从课本到课本,重理论轻实操,学生对会计知识不理解,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和“背”这些环节。虽然也讲到实训课及实践课,但多数是做书面作业,真实情境下的会计技能教学开展得很少。

二、会计教学探讨与构建有效会计教学对策

1.从中职学生情况出发,按会计工作特点,理顺会计课程设置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方法,是一种技术活,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它既讲究技术方法,又讲究实际操作。所以学好会计既要理解掌握会计基本原理、会计方法等,又要会利用方法、原理去处理实际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会计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学好理论是为了实际的操作。

面对中职生,由于受学生学习专注度和理解能力的影响,会计课程必须结合实际设置好,学习好会计知识是基础,这必须保证,所以理论、原理的讲解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课时安排;学好理论和原理是为了能做会计,会操作,能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实训实操的课也必须跟上,而且面对中职生,实操有直观的特点,反过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科学的课程设置是会计教学质量提高,达到不同培养目标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应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果。在会计教学上,我们往往很容易把会计当成一门理论课来上,重理论讲解,照本宣科,按照讲解,练习,考核的环节讲授会计。结果显而易见,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听着就累,对中职生来说,本来学习专注度就较底,课堂很容易变成教师在讲,学生在听,但学生不知道教师讲什么,对牛弹琴的不良状况就在所难免,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会计不只是纯理论课,它还是一门实操课,与我们的经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讲授内容时,可加入一些直观的东西,具体的东西,变抽象为直观、具体,更贴近我们的经济活动,使学生更有兴趣,更易理解。如在讲授会计账簿的种类时,可以用课件、投影等形式把账簿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就引到了账簿图片上来,同时与书上的内容和格式一一对比讲解。这样抽象的东西就直观、具体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来,学习效果就更好。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在实训室上课,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账簿。这样学起来,课堂就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3.系统设计实操课,真账实习要推广

会计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也讲到实训课及实践课,认识到了实操的重要性,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会错误把课堂的练习和书面作业当成实操,真实情境下的会计技能教学开展得很少,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就与社会需求脱节。如我们在学习填制记账凭证时,很多就是把做会记分录当成了填制记账凭证的实训,其实会计分录只是明确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科目和相关金额,只是辅助填制记账凭证的一步。如果我们不填写真实的记账凭证,我们其实只是学习了一步,最关键的一步还没做。根据什么填,格式怎样,如何编号、如何填写每一栏,我们不练的话怎么会呢。那我们又如何在实际工作填记账凭证呢。所以实操是必要的,是会计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必经过程。就像我们学开车一样,笔试通过了不代表我们会开车,只有开车练才会开车。

4.加强双师型会计教师的培养

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有效教学;校企合作;直观性

面对会计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我们应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和会计知识结构、特点、会计工作流程、要求等,对会计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式、方法、校企合作、会计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找到问题破解的关键点,提出会计教学,从而提高中职会计教学效果。

1.当前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令人担忧。现在中职学校很多都开有会计课程,一些与经济相关的专业如金融、市场营销、文秘、物流、商务英语、酒店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也会开会计课程,一般就是会计基础,当成这些专业的辅课程。会计专业自然要开会计课程,会计专业开的课程除会计基础外大多会加上会计法规、经济法、会计电算化等课程,还有语数英等与会计专业教学关联度较低的课程。

就拿会计基础课程来说,当前多数学校对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教学课程安排没有不同,比如都是用一个学期一周安排2节或3课学完,其实学会计,会计基础是很重要的,是学会计的基础,课程设置目标不同,讲得详略是不同的,要求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不同的,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上述这种课程设置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学过后只会一些皮毛,根本就不了解会计是什么,做账就更不可能了。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报普通高中,造成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深的讲不了,浅的又不够,会计教学课程很难设置,再加上师资、教学资源、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影响,会计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照课本读完,就算完成任务,质量也不高。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考不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很大一部分就算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但一旦到企业就适应不了,不会做账、不会报税,更不会做报表,会计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2)会计教学偏重理论授课,与社会需求脱节,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不符,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限。

现在中职教育都在提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校很难找到对应的企业开展合作,种种原因,往往使中职会计教学目标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距较远。一是由于缺乏深入调研和认识,导致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没有按照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工作能力组织教学,课程标准与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资格标准衔接不紧密,学了会计但不接受考前培训学生很难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中职会计毕业后仍没有资格和能力从事会计工作;二是会计教学方法简单,脱离实际,能力培养有限。教学上大多仍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从课本到课本,重理论轻实操,学生对会计知识不理解,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和“背”这些环节。虽然也讲到实训课及实践课,但多数是做书面作业,真实情境下的会计技能教学开展得很少,就算有也只是某个小环节,如填记账凭证等,但填记账凭证之前的原始凭证又如何做呢?它与记账凭证有何关联?记账凭证做好后又如何登记各种账簿?等等,它们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只做其一,而不做其他,不进行系统的实操,我们永远会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中。其实,会计职业技能、会计操作技能培训与现实会计岗位要求相去较远,对知识没有系统性掌握,操作能力就更谈不上,一到企业实际工作,就根本不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与企业要求不符,毕业生就业能力自然就有限。

(3)学生考核机制传统,仍以学生理论考试为主,误导学生只重理论,不重技能、不重训练,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2.会计教学探讨与构建有效会计教学对策

针对当前中职会计教学存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破解呢?

(1)从中职学生情况出发,按会计工作特点,理顺会计课程设置。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为了鼓励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职生还实行了免学费政策。这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确实发展很快,一大批校舍宽广、设施先进、师资雄厚的上规模上档次的职业学校发展起来了,中职生的数量也快速增加。但受普高热的影响,优质生源大多去了普高,中职生的生源质量下降。生源质量的下降,中职生的学习专注度普遍不高,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不高。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方法,是一种技术活,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它既讲究技术方法,又讲究实际操作。所以学好会计既要理解掌握会计基本原理、会计方法等,又要会利用方法、原理去处理实际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会计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学好理论是为了实际的操作。

面对中职生,由于受学生学习专注度和理解能力的影响,会计课程必须结合实际设置好,学习好会计知识是基础,这必须保证,所以理论、原理的讲解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课时安排;学好理论和原理是为了能做会计,会操作,能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实训实操的课也必须跟上,而且面对中职生,实操有直观的特点,反过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会计课程设置上,一要课时充足,二要科学合理,把讲解、练习、实操课程科学安排好,把该讲的讲透,应理解的理解,该做会做。同时在课程设置时还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比如非会计专业的学会计,目的是了解会计,他们学了后可能不会做会计工作,学会计只是一种知识的补充,那么针对他们我们只要讲述知识和原理就够了,那课时安排、课程就相对简单。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会计教学质量提高,达到不同培养目标的基础。

(2)课堂教学中,应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果。在会计教学上,我们往往很容易把会计当成一门理论课来上,重理论讲解,照本宣科,按照讲解,练习,考核的环节讲授会计。结果显而易见,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听着就累,对中职生来说,本来学习专注度就较底,课堂很容易变成教师在讲,学生在听,但学生不知道教师讲什么,对牛弹琴的不良状况就在所难免,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会计不只是纯理论课,它还是一门实操课,与我们的经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讲授内容时,可加入一些直观的东西,具体的东西,变抽象为直观、具体,更贴近我们的经济活动,使学生更有兴趣,更易理解。如在讲授会计账簿的种类时,可以用课件、投影等形式把账簿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就引到了账簿图片上来,同时与书上的内容和格式一一对比讲解。这样抽象的东西就直观、具体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来,学习效果就更好。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在实训室上课,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账簿。这样学起来,课堂就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3)系统设计实操课,真账实习要推广。会计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也讲到实训课及实践课,认识到了实操的重要性,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会错误把课堂的练习和书面作业当成实操,真实情境下的会计技能教学开展得很少,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就与社会需求脱节。如我们在学习填制记账凭证时,很多就是把做会记分录当成了填制记账凭证的实训,其实会计分录只是明确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科目和相关金额,只是辅助填制记账凭证的一步。如果我们不填写真实的记账凭证,我们其实只是学习了一步,最关键的一步还没做。根据什么填,格式怎样,如何编号、如何填写每一栏,我们不练的话怎么会呢。那我们又如何在实际工作填记账凭证呢。所以实操是必要的,是会计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必经过程。就像我们学开车一样,笔试通过了不代表我们会开车,只有开车练才会开车。

会计实操要系统化,体现整个会计工作流程,要一环扣一环,实操的经济业务、数据必须是高度仿真,数据之间的关系必须是体现各会计数据的关联性。实操资料必须有企业的基本情况,部门人员的设置、产品的种类、销各环节、每天的业务,经济来往的部门等,还要提供仿真的单据、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税务申报表等,实操内容要包含基础设置、账簿设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汇总、记账、费用归集与分配、成本计算、试算平衡、结账、做报表、报税等环节,要让各环节环环相扣,各业务程序不能遗漏。

会计实操资料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去取得:一是外购,按照会计实操的要求选购会计实操资料,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要由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或会计专业人员参加选购,否则我们的实操训练又会不贴实际而流于形式。二是合作开发,由专业公司和学校一起开发,这种方法更能结合学校实际和现实要求,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开发,能使教师的实训经验更丰富,对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学校开发成本,但这不是重点。

会计实操,要推广真账实训,建立真账实训室,有条件的可以建成全真的生产型实践基地,可以对外服务,让学校的实训基地更贴近社会,更接地气。应在帮助会计老师改进教学理念的同时,统筹参与并指导专业部的会计教育工作,帮助形成有教育资源优势的教师、场所、环境等,建立优质会计实训基地,为会计教育创造一流的教育教学条件。

(4)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其实,现在大部分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严重滞后于会计实操教学的需要。有些实训室还是一些摆设,主要是一些硬件、设备的建设,实训室没有实际的内容,就是有也是一些不贴实际的东西,加上实训室自我封闭、实训教师脱离会计实践等现实问题,在自建的实训室的实操实际效果均不好。受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影响,学生出去实习,也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真实的会计业务单据给在校生或会计学员做练习,因此学校会计实操受到严重制约。怎么破解呢?最有效的方法是学校会计实训、实操要走校企合作之路,引进专业会计服务公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训服务公司,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和场所,企业提供服务的对象(企业),学校和合作企业实现双赢,构建一个既对外服务又服务于学生实训的基地,合作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学校会计实训资料的编写和实训要求,并根据政策的变化不断调整实训的要求,合作企业还可以参与推荐优秀学员到企业工作,解决会计专业最难的课题――实现教学、生产实践对接。现代学徒制也可以在这里实现。

篇3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高职;会计;探究

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得到推广,就反馈的效果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可喜的一面主要是:在教学形式上,会计教学做到了与“岗位工作过程”相融合;令人担忧的一面是: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动手能力值得商榷。实践表明,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依托的物理平台较为容易,但在突破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思想束缚,以及培育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的学习生态则存在着难度。不少同行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单纯理解为,将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合二为一。然而,在消除时空维度下的割裂感所建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之间的板块式衔接,而是作为统一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资源共享和相互渗透的状态。本文将在问题导向下,对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1当前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1.1教师能力整合相对滞后这里的“相对滞后”是与理实一体化物理平台的搭建速度而言的,随着物理平台的搭建形成,接下来便面临着整合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能力的任务,然而任务的完成并不顺利。具体表现在:(1)部分任课教师的会计理论水平与实操水平间存在差异,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会“就轻避重”。(2)部分任课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难以做到双管齐下。所有这些都表明,教师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1.2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短板

目前,适应于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十分残缺,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由笔者参编教材的体会可得,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下所开展的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仍主要以传统的“章、节”版教材为蓝本,这就直接弱化了教材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再者,即使有意将实训版块植入到教材中去,在教学实践中仍难以做到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操能力训练相融合,其主要归因于理论知识与所对应的实操训练要求之间缺乏紧密的逻辑关联。

1.3教学组织过程较为随意

这里将视角转移到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场,无论是笔者的观摩体验还是笔者的教学体会,都促使自身感知到:目前在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组织过程较为随意。这一问题的形成需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解释,教师因能力整合问题和可适用的教材残缺问题所致,在教学方面难以将理论与实操知识自然连贯地融合起来,这就给学生形成了课程知识的杂乱感。受到这种主观感受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方面便会因个体差异性而出现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的景象。

1.4教学效果反馈失真

教学效果反馈构成了会计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效果反馈分别从理论测试和实操考核中获得。随着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之后,这就为教学效果反馈带来了问题,即教学效果反馈面临失真的危险。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是板块式衔接,而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有机融合。那么,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下,传统视域下的教学效果反馈机制显然是难以适应的。

2完善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措施

2.1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

教师的专业能力构成了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因素,而且其作为“自变量”将直接影响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因变量)。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强他们形成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并在该理念导引下整体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涵养和会计实操能力。从解决当前的教学短板入手,应重点提升任课教师的会计实操能力。提升途径依次为:(1)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以课程标准为参照一一对应强化自己的实操能力;(2)在校本要求下对自身的会计实操能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在熟练掌握会计实操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将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建立联系,最终从整体上把握好理实一体化会计教学的节奏。通过笔者的实践可知,前者依赖于熟能生巧的原理,而后者则需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这里笔者还需强调,在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时需要把握好度,应从授业有专攻的角度去对待会计任课教师,应防止教师因依附于理实一体化平台所带来的“劳动异化”局面的发生。

2.2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

教师固然存在着教学能动性,而且许多青年教师对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抱有极大的兴趣,但从教学模式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着眼,当前还需加紧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编写。笔者已经参与了该项教材的编写工作,从中得出这样几点体会:(1)教材在编写前需要明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哪里,只有明确了这种优越性才能为教材的编写提供画龙点睛之笔。(2)教材在编写中时常面临这样的困扰,即为了防止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形成简单的板块衔接,在教材体例设计中过于纠结理论板块与实训板块的排序问题。笔者建议,应以“点到为止”作为会计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的原则,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线,以简明的文字阐述会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容量以够用为标准。因为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所以理论教学应服务于实操训练,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并不一定从各自排序中得到体现,而可以从理论知识阐述所依托的工作情景中得到体现。

2.3建立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随着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出现,便要求能为会计乃至专业群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参照。因此,目前还需建立标准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这里的标准化属于程序标准化,意在解决当前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所出现的随意性问题,而且该标准化分别存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两个方面之中。就教师教学程序标准化而言,规定了教师会计教学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的时间比例(建议:低年级为3∶2、高年级为2∶3),以及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相互轮换的节奏控制要求。在学生学习程序标准化方面,主要规定了课前预习要求、课堂实操强度等内容。在具体执行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时,应将教与学作为整体去对待。笔者通过实践上述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感知到,如何在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进行合理切换,目前仍需花大力气去思考和优化。毕竟,若是先理论教学、再实操训练,这只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维度进行了转换,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4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建立起首尾照应的闭环形态,所以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便成为应有之义。与工科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相比,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笔者尝试从原则层面和整体视域下去探析教学评价问题。从目前与同事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解入手,创新的重点应放置在评价模块的增添环节,优化的重点应放置在已有模块内部评价指标的调整环节。建议,在会计职教理念导引下可增添“任务驱动下学生实操能力”板块,该板块与传统实操考核不同,该板块更加突出学生围绕岗位问题自主完成实操任务,教学评价的核心在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迁移能力。对已有教学模块内部指标进行调整的方向为,应提高学生评价所占权重,并配合以问卷调查去了解学生参与会计理实一体化学习的获得感,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给予多维度考核。总之,在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时,必须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形成照应,并能为今后助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问题域。另外,还可以通过参加会计比赛去检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鼓励师生参加会计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会计技能大赛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技能大赛是对多门学科的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多项实践技能,比如点钞、翻打传票、会计电算化等方面,以大赛为引领,在职业院校中形成“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促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良好效果。最后指出,在推动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中,还需要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价值。当然与传统的校外顶岗实习不同,能否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迁移至企业内部,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则值得尝试。还有,在整合教师能力时企业财务骨干参与其中,作为培训师去提升任课教师的实操能力,这也发挥着校企合作的优势。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对于会计理实一体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操为载体,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训,开启“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把企业最真实、最具体的会计实务、电算化应用,移植到教学、实训中,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会计信息化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3小结

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动手能力值得商榷。从现状调研中可知,目前存在教师能力整合相对滞后、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短板、教学组织过程较为随意、教学效果反馈失真等4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之间或多或少形成了因果关系,直接影响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看作一个系统,则在完善该系统时需要从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建立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这4个方面入手去破解现有的问题。本文也十分重视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但该教学模式应区别于现行的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黄娟蜀.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2(9).

[2]胡晓玲.“把企业搬进课堂”的高职会计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0).

篇4

关键词:高职教师;会计职业能力;途径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及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个道理在我们都懂。那现在我们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如何呢?如何提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更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一、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知识更新及继续教育

由于个人工作繁重及学校的不重视,有些高职会计教师不重视会计知识的更新,永远都是一本教材上一门课程,照本宣科,谈不上知识更新。即便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在职会计人员每年都应参与会计继续教育,由于有的会计教师没有会计证就没资格参加当地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培训,即使有的教师有资格参加,但由于有的高校不重视也不愿意承担任何培训费用,有些教师也会选择不参加继续教育,这些都会导致会计教师跟不上新会计准则、新财税法规的更新步伐。

(二)普遍缺少会计专业实操能力。

高职会计教师主要来源于会计专业的研究生,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会计学生读书期间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实践和锻炼,即使他们踏上教师岗位,很多企业也不愿意接受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会计实践或挂职锻炼,所以高职会计教师普遍缺少会计专业实操能力,对于有会计工作经历的教师,由于不经常进行实践操作,会计实操能力也会慢慢减退。

(三)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较低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备职业技能的人才,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较低,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主要是给学生讲授会计理论知识及会计实践操作,往往忽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增强高职会计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核算方法等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这就要求会计教师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会计教学的内容能及时更新。我们有的高职会计教师备课、上课就是一本教材,其它的任何参考资料也没有,没有及时获取新知识,补充新内容的习惯,纯粹照本宣科。如果教师的知识陈旧、落后,那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会计教师知识的更新,需要教师本身的自我学习,会计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会计专业相关新知识、新法规的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从而更好的为会计教育服务。

(二)会计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是具有会计实践经验的,通过与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结对子,建立教学业务上的师徒关系,可以帮助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快速成长,同时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为会计教师提供实践平台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会计工作容易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财务机密等,哪怕是学校的合作企业也不太欢迎会计教师挂职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会计教师提供可靠稳定的实践平台。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与企业共同投资建立财务服务公司,进一步为会计教师挂职锻炼提供保障。

(四)加强高职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我们许多高职会计教师理论知识更新缓慢,普遍缺少会计实操能力,我们更应该重视高职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第一,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在具有会计从业证的教师参加每年当地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如果没有会计从业证的教师,要求参加从业证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同时鼓励会计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考试、计算机资格考试,这对增强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有很大帮助。

第二,不定期选派会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实践。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不定期选派会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会计实务实践,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服务公司这类单位最好。这些单位涉及会计业务多而广,如果会计教师能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工作中来,就能积累大量的会计实践经验,这无疑是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好方式。

第三,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最新会计知识。现在网络是传播知识的最快途径,会计法规、会计核算方法等更新较快,为了第一时间补充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会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网络上与其他会计人员讨论、交流、学习、获取会计最新资讯。

第四,学校要高度重视、支持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高职会计教师继续教育很重要,学校应高度重视,建议把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化,学校承担继续教育培训费,在培训期间适当减少会计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创造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条件。

(五)提高高职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

作为从事会计教育的教师除了传授会计知识,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提高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第一,学校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制的相关课程,会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种真实案例,巧妙将会计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得到一次又一次思想精神上的洗礼,让学生明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制的重要性。第二,举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的宣誓仪式。在学生踏出校门,步入社会,再一次给学生上一堂特别的课程。针对即将踏上会计工作岗位的学生,举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的宣誓仪式,让学生永远记住这一刻,也让学生明白从事会计工作的神圣使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为了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从业人才,高职会计教师需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继续教育,不定期参加会计实践工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不能忽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教育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会计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田佳.浅谈高职教育实训教学[J].教育科学,2008,(21)

[2] 孙爱玲.关于大学会计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会计之友.2002,(5).

篇5

【关键词】青年教师 专业技能 会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39-02

会计专业技能包括有会计手工账务、电算化、传票翻打、点钞、珠算、信息化录入等。省教育厅、财政厅对会计专业技能及竞赛的重视及支持,为职业院校发展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会计专业技能竞赛逐渐规范化,也吸引了众多会计学子的竞技热情,更引导专业教学走向财企一线、对接实际岗位。

一 专业技能与教师发展的密切联系

在专业技能引领下,专业教学模式应走进企业、走向发展前沿。以学生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加强技能辐射,这对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职业素养、知识、技能“三位一体”的专业技能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素质、知识、技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通过会计专业技能的学习,加快会计初学者了解、熟悉、掌握会计准则步伐,考查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构建职业素养、知识、技能“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而对青年教师而言,专业发展是保证和拓展该教师群体生存发展的大事,要给予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技能业务水平。教师的工作不再只是关注过去、面向已有的知识领域,而是要面向学生的未来,与学生一起在教育活动中创造学生的素养和知识体系。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2.完善专业技能在财企校交流中的中介作用

专业技能是链接校财行企的重要沟通桥梁,也是教学成果的直接反馈,更是行企前沿资讯的一线标准。专业技能发展也要在完善专业教学模式建设下,建立财行企专业为主体的交流平台,不断进行专业开发和补充,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密切企业、行业、专业三者关系,提升专业辐射服务功能,发挥专业示范作用。从会计从业能力出发,以会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双基”,以会计手工账务和电脑账务处理的核心技能为“二核”,以语言交际能力、会计信息化能力和会计实践操作能力为“三能力”,建立以“双基二核三能力”为引领的“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作为财企校的中间媒介,担当了重要角色,为专业教学走向奠定了基础。

二 专业技能助推教师、教学发展

会计教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会计实操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也逐渐被大家重视。

1.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技能动手能力差。职高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持久力,学习的动力不足,特别体现在小技能的训练中。如珠算、小键盘、点钞项目,刚开始学习时效果较突出,随着课程能力要求的提高,学生渐渐出现疲惫状态,因此多方式的考核和课堂测试形式就随之衍伸出来。

第二,模拟企业环境的实操训练项目薄弱。基于实训基地、会计行业性质等原因,记账公司等企业接受的实习学生也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模拟企业环境进行实操训练。而在实操过程中,由于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少、学生对工作流程的不熟悉等问题,计划中的模拟实操也流于形式。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培训显然是提升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但怎么培训、培训内容有哪些、谁来培训,都是专业技能培训中的难题,针对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青年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方法也值得商榷。

第一,专业技能的提炼。以会计专业为例,哪些属于会计专业必备技能,哪些又是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技能?因此,专业技能的梳理是首要的,这需要青年教师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

会计专业技能包括会计手工账务、电算化、传票翻打、点钞、珠算、信息化录入等。其中,会计手工账务处理是企业实操的基础,也是学生与教师较为薄弱的环节,由于需要前沿的资讯与动态不断来充实和变更,因此这部分培训需求也最为迫切。

第二,培训形式与内容。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由于培训对象是教师,时间段上就能分为两部分,一是平时课务之外的零散时间,再就是寒暑假的连续时间段。专业技能强弱关乎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实效,因此培训应该是零散加连续且有质量保证的。换句话说,就是充实课余生活。

培训内容围绕会计专业技能进行,侧重会计实务处理,与会计技能大赛内容衔接。

第三,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机制,将企业拥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家请进校园,对教师教学、实训进行指导,以点带面,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继续深化专业教师下企业,实现校企的人才交流、技术互助与信息共享。将企业第一手资料作为技能竞赛的材料,进行竞赛软件的开发与测试,普及到每一位学生,摒弃精英教育模式,使全体学生受益。

三 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吸收专业新元素是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拓展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完善的培训机制是提高师资质量的有效途径。

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及普及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要让其能渔、会渔,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针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是一两次就能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需长久并与时俱进的训练。

3.加强会计技能团队建设

技能比赛仅仅是展示高水平的舞台,而技能竞赛所引领的专业发展方向应走向日常教学。会计技能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师与学生技能提升的关键,还在于日常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上。教练团队必须转型为教学团队,会计技能竞赛组织方也应不断探究会计实务操作流程和技巧,以模拟企业为依托,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以教学实践为纽带,将知识、方法、技能有机融合,使教、学、做相结合。

4.竞赛平台的搭建

技能要出成效,竞赛是最能提升效果的方法之一。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不应局限于学生之间的比赛,也应扩展到教师之间、师生间,通过竞赛知己知彼,提升自我发展空间。

5.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

会计专业技能与实践生产息息相关,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是会计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会计教师教学实践中技能发展走向的引领。

会计技能的提高是专业建设的走向,教赛结合,强化职业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专业教学发展;围绕技能提升、能力本位重构技能竞赛方向,创新双赢机制,在技能竞赛平台上,提升教师质量,实现教学引领示范辐射的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奇、王媚莎、李庭华.职业技能竞赛对优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及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2]汪姬珏.以技能大赛引导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