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会计实务要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新增内容,在考试中可能出现在单选题、多选题中,在计算分析题中也有可能出现。
重要考点1: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房屋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是否属于投资性房地产,并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区分。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自用建筑物(属于固定资产)和自用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属于存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重要考点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但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1.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期末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一样进行处理,不必特别掌握。
2.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将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收入。考生应特别注意掌握。
3.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通过利润分配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重要考点3:房地产的转换。
1.成本模式下不论是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还是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均按对应账户结转,结转过程中不产生损益。
2.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应注意区分转换方向。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自用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将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第六章金融资产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新增内容,虽然与以前所学的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有相同的内容,但其确认的种类与计量方法有很大的区别,考生应引起充分注意。2007年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2008年可能出现主观题。
重要考点1:金融资产的分类。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重要考点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不计入金融资产成本,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考生要注意这与其他3类金融资产均不相同;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分别应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也不计入金融资产成本,这一点与其他3类金融资产处理相同。
2.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处置时将该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累计发生额转入“投资收益”科目。考生要注意将该部分内容与投资性房地产结合学习。
重要考点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取得时注意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比较学习,考生应特别注意资产负债表日这一时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和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1.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注意按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债券面值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倒挤差额确定利息调整数。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应明确计算思路。首先按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确定应收利息;再按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确定投资收益,最后挤出本期摊销的利息调整数。其中考生应特别注意熟练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3.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转出,按重分类日公允价值转入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等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的时候再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科目中。
重要考点4:贷款和应收款项只需注意以摊余成本来计量即可。
重要考点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考生要注意区分是属于股票投资还是属于债券投资。对于股票投资应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比较学习;对于债券投资应与持有至到期投资比较学习。
1.股票投资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处置时将该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资本公积科目累计发生额转入“投资收益”科目。考生要注意将该部分内容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对比学习。
2.债券投资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论在取得时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均可以比照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进行学习。
重要考点6: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和处理。
1.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以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2.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待其价值回升时可以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问题属于较为复杂内容,考生要注意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在持有期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正常的波动,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计入资本公积即可。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大幅的、持续性的下跌时,则应判断是否需要提减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冲减资产减值损失。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
本章内容与原会计准则比较有很大变化,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章,特别容易与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结合出主观题,尤其是以综合题方式出现。考生应特别注意: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
重要考点1:初始计量按合并时和非合并时产生长期股权投资两种情况进行划分,甚至于再将合并时产生长期股权投资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两种情况,分别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初始计量这一新内容貌似复杂,但其实还只是两种情况:一是按账面价值,二是按公允价值。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投出的资产价值与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通过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来调整,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与投资相关的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管理费用。
2.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均按公允价值。但仍应注意下列问题:
(1)以不同资产对外进行投资会因其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产生不同的损益,以固定资产进行投资,产生损益确认营业外收入;以商品进行投资,产生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以金融资产进行投资,产生损益确认投资收益。
(2)与投资相关的税费,一般而言税费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但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重要考点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考生要注意区分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熟练把握投资时、被投资方宣告净利润时、被投资方宣告分配股利时、被投资方发生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企业的会计处理。两种方法的比较见表1。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章内容虽与原会计准则比较有很大变化,也相对比较重要,但内容比较简单,本章知识点多以客观题形式考查,但也可以与其他章节结合出现主观题。
重要考点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少量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即,以补价除以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较高方的交换资产公允价值之和,若比例小于25%,则认定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若比例高于25%(含25%),则认定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
重要考点2:确定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公允价值模式,另一种是账面价值模式。
1.模式的选择。当同时符合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出资产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两个条件时,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来处理。其他情况,应采用账面价值模式来处理。考生要注意理解商业实质的判断。
2.在账面价值模式下,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的基础,不产生损益。
3.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的基础。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则也可以直接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期损益会因换出资产不同也会不同,如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当期损益为营业外收支,如换出资产为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当期损益为投资收益,如换出资产为库存商品当期损益为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如换出资产为原材料当期损益为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涉及补价的,支付补价在上述计价基础上加补价,收到补价在上述计价基础上减补价。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发生的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应在上述计价基础上加相关税费。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涉及存货的,换出方作为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方作为采购,计算进项税额。在上述计价基础上加销项税额或减进项税额。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多项资产时,先确定换入的多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再按比例确定每一项资产入账价值。计算比例时,如果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思路来处理,比例也按公允价值计算;如果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采用账面价值模式的思路来处理,比例也按账面价值计算。
第九章资产减值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新增内容,2007年考试中出了一道综合题,2008年考试中出客观题的可能性较大。
重要考点1:期末必须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包括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这两类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除此外的其他资产都应在存在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
重要考点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以确定的可收回金额和资产的账面价值比较,若可收回金额低于原账面价值,则差额为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适用《资产减值》准则的资产,一旦计提减值准备后,即使价值回升,也不得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重要考点3: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这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考生应重点掌握。
1.资产组的确定。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资产组应当由创造现金流入的相关资产组成。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因此,资产组能否独立产生现金流入是认定资产组的最关键因素。资产组一经确定后,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章 负 债
本章内容相对简单,考生应注意与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存货、收入等内容结合比照学习。本章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出现,也可能在职工薪酬和应付债券内容中涉及计算题。
重要考点1:应付职工薪酬中的特殊内容
1.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为生产产品服务计入的薪酬“生产成本”科目、车间管理人员薪酬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人员薪酬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专设销售结构人员薪酬计入“销售费用”科目、工程人员薪酬计入“在建工程”科目、研发人员薪酬计入“研发支出”科目),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利发放给职工的,并同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2.辞退福利同时满足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且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这两项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辞退工作满足辞退福利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1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1年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3.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在授予日一般不进行会计处理。但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通常在授予日不能行权,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在可行权日之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重要考点2:应付债券
1.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结合学习应付债券中的一般公司债券。注意发行债券时确定利息调整数;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应付(计)利息,按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利息费用,两者差额确定为摊销的利息调整。
2.可转换债券的特殊处理思路
(1)发行可转换债券时要对发行价格进行分拆,分为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其中按照票面利率和面值计算每期利息、债券的面值,按照不附转换权的债券利率来折现,折现后的价值即为负债的公允价值,即负债成份。再按照发行价格减去负债的公允价值计算得出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在未行使转换权利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处理相同。
(3)可转换债券转股时,结清应付债券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账面余额,转入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其中股本只反映股票面值,剩余部分均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第十一章 债务重组
本章内容与原债务重组准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考生应予以特别注意。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与其他有关章节如存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等相结合在计算分析题甚至综合题出现。在学习时应分别从债权人角度和债务人角度来具体分析。
重要考点1:关于债务重组债务人会计处理,考生应首先把握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这一总体原则。即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现金价值或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或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或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重组利得。然后根据不同债务重组形式分别掌握债务人的特殊处理要求。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重要考点2:关于债务重组债权人会计处理,考生只需要把握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的损失确认为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并以公允价值确定相关资产的入账价值。
第十二章 或有事项
由于2006年新会计准则在原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亏损合同和重组业务,本章内容也随之变化。主要考查对或有事项的判断,但未决诉讼等内容比较容易与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相结合出主观题。
重要考点1: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及计量
1.预计负债的确认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现时义务;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如果上述3个条件有任何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不能确认为预计负债,而应作为或有负债。在确认预计负债时,应借:“营业外支出(罚款等)” 、“管理费用(诉讼费等)”、“销售费用(保修费等)”;贷:“预计负债” 。
2.预计负债的计量应以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为标准,不考虑预期可获得补偿。具体来说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则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即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连续范围,或者虽然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但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同,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期望值。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不调整预计负债金额。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重要考点2: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的会计处理。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时,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规定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合同存在标的资产的,应当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此时,企业通常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第十三章 收 入
虽然本章内容单独在考试中出现分值并不是很大,但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内容比较容易和会计差错更正、利润表、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结合考查,以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要考点1:在把握商品销售收入确认、计量一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售后回购等特殊销售商品业务的会计处理。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重要条件,考生应重点理解虽然通常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随之转移,也不能确认收入。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是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另一重要条件,考生应重点理解如果商品售出后,企业仍保留与该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或仍可以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则说明此项销售商品交易没有完成,销售不能成立,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售后回购就是典型例子。
3.通常情况下,企业应按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是,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通常分期超过3年的认为具有融资性质),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为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考生要注意与固定资产对应学习。
4.考生要注意区分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处理。商业折扣不影响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直接根据发票价格计量收入;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收入确认时不考虑现金折扣,按合同总价款全额计量收入,当现金折扣以后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销售折让发生时,应直接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退回发生时,也应直接冲减退回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但需要注意的是,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一般而言,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交易,企业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企业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6.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企业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并确认与退货相关的负债的,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全额确认收入,当期末将估计可能退回的部分冲减收入,待退货期满时再根据实际退货情况进一步进行调整;企业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通常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再确认收入。
重要考点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劳务收入确认、计量处理可按下图思路分析处理:
在劳务收入的确认、计量中考生应重点掌握完工百分比法,其中完工进度应按下列处理方法确定。
重要考点3:建造合同收入及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应比照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处理,并熟悉“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工程结算”等账户核算内容。
第十四章 借款费用
本章内容与原借款费用准则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区分为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和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考生应给予特别注意。其中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既可能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又可能是主观题的一部分,但一般会围绕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重要考点1: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及处理原则。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包括3个时点的确定,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暂停资本化时点的确定和终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重要考点2: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考生要注意区分借款属于专门借款还是属于一般借款,分别采用下列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凡是以前曾经学习过旧借款费用准则的考生注意,现在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与原会计准则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完全相同,可以比照学习。
第十五章 所得税
本章内容是中级会计考试的重点章节,客观题主要集中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和计算上,计算分析题主要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税费、所得税费用的计算等问题。本章甚至于还很可能作为综合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资产、收入、或有事项、借款费用、会计政策变更、差错更正等问题结合。考生应重点掌握。
重要考点1:明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总体思路,确定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的基本程序:第1步:按税法要求计算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这一内容与考生以前所学完全相同;第2步是所得税会计中的核心内容,确认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判断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第3步: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确定当期发生额,即递延所得税,最后倒挤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重要考点2: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1.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由于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在资产确认、计量上存在众多差异,考生应特别注意各资产减值准备问题、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价问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价问题、无形资产确认计量问题等确定暂时性差异。
重要考点3: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零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例如筹建期间的开办费)
2.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会计处理上,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处理相同,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财务水平,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问题;实务;对策
0 引言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起步发展较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真正的开始发展。随时时间的推移,会计电算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软件以其便捷性的优点得到推广。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找出会计电算化业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对会计电算化实务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1 当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计算机知识不全面;内部控制存有漏洞,难以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1.1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
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快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和意义。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也发展了几十年,但是还是有部分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企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提供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服务。同时,企业在会计软件的更新维护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支持力度不够,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建设及网站建设的缺乏全面的统筹,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2 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计算机知识不全面
企业内部从事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工作人员,都是做专业的财务人员出身,比如报税人员、出纳、会计等,他们经过短期的培训上岗,只是掌握了专业的会计知识,精通核算,缺乏计算机应用操作的基础知识,不能解决计算机日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电脑系统出现问题,他们不能及时解决,耽误工作。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又没有会计方面的知识,所以在企业中缺少既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复合型的人才。
1.3 内部控制存有漏洞,难以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企业内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计算机系统对整个企业的账务进行集中处理。传统的会计内部的监控关系、责任范围发生改变,所以需要建立新的内控制度来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化系统处在网络环境下,可能会受到非法攻击,导致企业内部信息的泄露,所以,要采用计算机安全技术来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
1.4 基础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基础及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基础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一套十分完善、全面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策略,还必须具有完整、格式规范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核算规程是不是规范合理,会计制度是不是完善,基础的会计数据是不是精确、完整等。采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事先设置好业务的操作流程,所以要求数据的输入以及相关的业务都规范化进行操作,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顺利进行。所以,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会计数据的精准性及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如果会计数据不精准、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时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
2 解决当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会计电算化思想认识
由于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没有足够的认识,认识比较狭隘,所以要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的认识。采用会计电算化处理财务数据,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及时性与准确性。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并且存储时间很长,数据处理的速度快、准确性高,并自动运算和处理,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管理及时提供准信息,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二,集中化与自动化。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只有数据录入采用手工的工作方式,其他部分的工作均由财务软件自动按程序运行,尤其在处理会计信息时,集中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另外,计算机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重复记录。
第三,规范化与标准化。由于会计软件的功能较完善,符合国家的《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在从数据输入及输出、登记会计账簿、填制会计凭证、编制财务报告等方面都更加标准。第三,信息存储的科学性和电子化,
会计档案等资料的保管非常重要,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等信息的保存和备份数据非常容易,并且方便数据的检索。
2.2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操作水平
目前,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计算机的操作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会计知识,对于计算机只能简单应用,不能处理较复杂的计算机故障,不能应对一些突发状况。因此,要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需求,编制制定培训的内容,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外,还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选派人员进修,全面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2.3 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电算化保障能力
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用计算机系统处理业务及相关的数据,因此对于基础性的工作要求很高。第一,对于会计信息的输入、整理方面都有规范化的统一要求,为了使电算化处理能够高效的进行操作,需要会计信息数据输入的格式规范,并且要有规律性,输入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信息应当以代码化为标准,代码规范,原始信息准确无误,符合网络环境下的硬件与软件要求,并且要和财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相符合;第二,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程度,根据岗位职责及职位高低的不同,设置程序密码,一定要明确规定计算机设备维护、信息保管等方面的职责,保证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高度统一。第三,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依托,所以一定要做好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的维护、升级工作,保证财务软件的及时更新,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2.4 加强基础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作用发挥
加强财务系统的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务数据的精确性。
管理人员要引进现代的先进管理办法,具有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不断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会计电算化的近期及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组织工作人员落实计划内工作,调整会计以及整个企业内部的机构人员设置和岗位分工情况,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的目标要求。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所以会计电算化要求财务数据的规范及标准,在输入电脑中时,采用代码,方便电脑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处理。一定要注意使用的代码和财政部中规定的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中一致,发挥网络的优势。另外,还要求工作人员工作中认真负责,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奖罚结果直接和工作挂钩。另外,还要定期复制拷贝全部的电算化信息档案,进行储存及妥善保管,利于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管理的实现。
2.5 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安全程度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处于网络环境下,所以信息会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制度,电磁屏蔽财务系统中应用的计算机,采取措施应对电磁辐射。第二,工作人员采取分级授权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软件水平,让系统的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行。第三,建立备份机制。对于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要及时备份,系统通过利用身份授权、信息加密存储和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方式,提高系统的网络安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
3 结束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论述了企业电算化管理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导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正视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会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层次,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军.对高职,《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
关键词:电位法 快速检测 叶菜类 有机磷农药 农药残留
一、前言
叶菜类蔬菜,其生长周期短,是人体每天必需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人类对叶菜类蔬菜食用叶片或全株,对其食用量大,且难以通过去皮等方式清除残留农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危及人体的肝、肾等重要器官和神经系统;农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如肌肉麻木、咳嗽等,甚至会诱发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所以人们对叶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尤为关注。
二、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及检验分析方法
由于农药残留对人类及其他生物危害极大,我国对有机磷农药实行严格管理,规定了食品中各种农药的MRL值(即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来衡量食品中农药是否超过标准。现在,国家标准已对124种中的106种农药施行相关管理标准,由此形成了我国农药残留管理标准体系[1]。
对农残最高限量的监控,相应的检验方法有三条思路:一是制定单一组分的配套检验方法,二是研究适于现场分析的快速检验方法,三是研究多组分系统分析方法。
目前我国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以及快速测定方法——酶抑制法。
本研究依据酶抑制原理[2],以乙酰胆碱酯酶为检测用酶,建立快速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电位法, 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 比较,检验该法对农药的最低检测限(LDC)是否可以达到MRL限值要求,对该方法检测农残的灵敏度作评价,同时与常规的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相比较,以研究电位法是否可以作为新型的快速现场检测方法。
三、实验操作与数据
1、 实验原理
本研究以蝇头中活性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为检测用酶,乙酰胆碱为底物;有机磷农药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3-4],依据酶抑制原理,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时,与底物乙酰胆碱作用生成的乙酸量相应减少,酶被抑制程度与反应体系的产酸减少量呈线性相关;使用雷磁PHS-3C精密pH计,检测反应前后pH值变化,应用正交函数原理及SPSS软件处理数据,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最低残留限量并获取其线性方程及灵敏度,以电位法来建立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
2 、 实验样品
叶菜类:生菜、小白菜
非叶菜类:生姜、大蒜
3、 仪器与设备
5 、 试验方法 (电位法)
本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采用电位法快速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 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比较,检测和评价该方法对于农残检测的最低检测限(LDC)及灵敏度。
第二,检测蔬菜样液对酶的抑制率,与常规的分光光度法比较灵敏度。
5.1 确定最佳试验条件
假设室温对最佳因素条件影响不显著,按梯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并使用正交实验确定本方法最佳的测定条件为酶量为0.10ml,室温反应时间为10min,农药用量6ml,55℃水浴反应35min、灭活时间为3min。
试验证明,室温对试验的结果有影响但不显著,假设成立。
5.2 确定不同农药的酶抑制灵敏度
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做曲线拟合及回归分析,以抑制率对农药浓度的负对数作工作曲线,如图1:
同样方法,分别计算出氧化乐果、乐果、敌敌畏的抑制率,见表3;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及回归分析,以抑制率对农药浓度的负对数做工作曲线,得出线性方程、灵敏度和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
注:y为抑制率;x为农药浓度的负对数
对于同一种乙酰胆碱酯酶,当农药溶液浓度达到抑制酶活的程度时,其抑制率将≥50%。由表4可知,所测农药浓度与对酶抑制率的相关系数都在0.91以上,相关性较好,电位法满足对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要求。
由表4可知,电位法可检测的氧化乐果、乐果、敌敌畏最低检测限(LDC)分别为:5.56×e– 6 mg/kg、8.04×e– 4mg/kg、3.997×e– 4 mg/kg。而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氧化乐果≤0.20mg/kg、乐果≤1.00mg/kg、敌敌畏≤0.20mg/kg[9]。电位法所能检测的农药的最低检测限(LDC)达到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用电位法快速测定农药残留的方法可行。
5.3 确定本方法适用的蔬菜种类
将两种叶菜类和两种非叶菜类蔬菜,剪成1cm左右见方的碎块,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加入0.5μg/ml的农药溶液分别处理,结果如表5所示:
当蔬菜样品提取液对酶的抑制率≥50%时,表示蔬菜中含有有机磷农药存在。实际试验中,加入同剂量同浓度的农药溶液,在叶菜类中三种农药都可检出,证明电位法作为快速测定叶菜类中农药残留的方法可行。
5.4 分光光度法对比
有机磷农药对412nm波长的紫外可见光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可反映待测样品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的程度,按照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可计算出抑制率,通过该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农药,两种测定方法每组实验均为两次平行操作,结果取平均值。
分光光度法检测出的抑制率≥50%,证明有农药残留存在并可检出。当氧乐果、乐果、敌敌畏浓度为0.5μg/ml时,使用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农残,抑制率均≥50%;在电位法的快速测定中,测得的三种农药残留抑制率均≥50%。两组实验对比说明,在同一个水平上,电位法和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同样可行。
受条件限制,本实验测试农药种类不够广泛,就检测的三种农药而言,在同一农药残留浓度上两种方法灵敏度不相上下,至于其它种类的农药,则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六、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电位法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测定农药残留的方法可行性和灵敏度都较好,在这三种农药中,其LDC都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完全可以满足实际检测的需要。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电位法可检测含农残的叶菜类蔬菜包括:生菜、小白菜、麦菜、油菜、包菜、芥菜等,而对非叶菜类蔬菜中的农残检出力低。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非叶菜类蔬菜中含有破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物质,如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白萝卜中的硫氰酸盐,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等。
本实验作为方法学的探讨,证实了利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技术在时间、成本、速度等方面都比传统仪器分析方法有明显优势的电位法作为叶菜类蔬菜中农残的快速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将促使其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领域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标准出版社.农药残留国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62.
[2] 纪淑娟,赵丽丽,冯辉.一种快速检测农产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J].农药,2000,39(10):17~18.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手工账务处理; 同步; 中职; 专业业务技能; 实训
1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已经在各行业普及,要求财会专业学生要与时俱进,在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同时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方法。要实现上面的要求,就有必要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将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
(1)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会计工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方式步入了电子化、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内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会计发展的方向,是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掌握了会计知识,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不等于掌握了电算化账务处理。所以,会计工作人员有必要从两种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去全面掌握。
(3)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最后会计综合实训课教学中,较多进行手工化账务处理的教学,不大重视同时进行电算化综合实训,电算化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另行教学,而没有真正纳入到最后的综合实训课中。因此,就会使学生在对这两种方法产生认知上的偏见,认为只要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学了电算化知识,就能两手都会。或认为,普及电算化了,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已无必要。可见,在综合实训教学时没有对手工和电算化同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掌握和运用这两种知识与技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今后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看,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时,有必要对两种账务处理同样给予足够的重视:① 处理的对象是相同的; ② 处理的内容都主要围绕账、证、表三大内容进行;③ 处理流程基本类似:建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所不同的是手工账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理,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由过去单一的管理发展成为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因此,应将两种账务处理实训同步进行,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利弊,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升华。
通过实际的对比操作,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技能,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没有过时,它对实现电算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电算化的强大优势,体会到实现电算化对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会计知识进行探索和创新,做到两手都懂,做好两手准备,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实施
要实现两种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综合教学,首先,要做好相关的组织、计划工作,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财务软件、专业指导教师等。实训教材资料最好由教研室根据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的要求组织确定。其次,做好实训前的动员,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总体安排、要求、措施,明确责任、任务、进度等情况,使学生感到仿佛处在真正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在具体教学中,要随时注意两种账务处理的相互比较,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共性和区别,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通过同步实训对比,使学生明白会计电算化是传统手工化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原理和基本程序,即会计核算仍然要经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基本过程,其核算结果应是完全一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运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以算盘或计算器为运算工具,以笔墨为书写工具,通过纯手工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慢、准确率、效率低。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媒介,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准确度高。
(2) 数据处理过程不同。手工会计的技术方法虽然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但其基本方法、原理和操作步骤都没有本质改变。而会计电算化由于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算速度快,整个核算(运算)过程形成了一体化,是在传统手工会计基础上实现的一次技术飞跃。
(3) 信息存放方式不同。手工会计是将会计信息数据以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为载体进行书面记录并保存,占用空间大,需要重复抄录,容易出错。在会计电算化中,除原始凭证以纸质文件保存外,其他均是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存放会计信息数据的载体,占用空间小,查找方便,而且,数据只需录入一次,杜绝了重复抄录产生的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4) 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应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各种账簿,即通过先将原始凭证的数据填入到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的数据逐笔登记到账簿的方式完成。而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的内在功能和应用软件,将会计信息序时存放在凭证库中,最终完成信息的组织过程。
(5) 数据处理起点不同。手工会计条件下,数据处理的起点是原始凭证;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是以记账凭证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起点。
(6) 账务处理核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环境中,账务处理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在凭证、账簿和报表中记录、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环境中,账务处理转变为数据处理,将手工处理过程简化为将有关数据从“凭证临时文件”转移到“流水账文件”中存放。
(7) 查询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查询方式通过手工完成,查询速度慢,查询结果单一,特别是扩展和延伸的分析查询几乎难以实现。而会计电算化则不同,查询过程简单明了,查询速度快,查询量大,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综合运算查出用户所需的各种指标数据结果。
3小结
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综合实训教学,比只进行传统手工账务实训教学会遇到更大的困难,需要安排较多的教学时间,但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是可以实现的。运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耀武. 会计电算化[M]. 修订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摘要:本文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力图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研究了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路径和改革指向,并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对构建先进性、职业性、科学性,特色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研究结论。
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构建新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打破学科性课程的约束,从“能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目标出发,以“学生愿意学、教师教得轻松、教学效果好”为原则,以制定课程标准为载体,优化、整合、建立能适应职业教育特色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本文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整合,以及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提出自己的看法。
1.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优化的基本要求
1.1 把握五年制高职的本质特征
五年制高职是属于初中后学制五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名“职”、字“五年一贯”是五年制高职的本质内涵。因此,在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应把握“职”字、认知“高”字,用好“五年一贯”。
把握“职”字。就是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应牢牢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培养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
认知“高”字。就是构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体现为“三高”特征: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线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主要是高新知识技术性教育,前沿性技术、知识掌握程度高,专业复合性强;教学模式上产学研结合程度高,教科研能力强。
用好“五年一贯”。与高中后高职教育相比较,五年制高职具有三个优势:一是“五年一贯”具有统筹安排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的系统优势,使中职和高职相贯通,既能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格要求,又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二是具有“年龄优势”,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只要正确引导,很容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现场、综合、反复训练”三大特点,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三是“门槛低”,是初中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社会性的特点,需要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系统构架。
1.2 把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特征
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会计专业知识本质上是国家财经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的掌握、解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具备较高的解读能力、理解能力、要运用能力。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型的专业教育路径,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建立在基本知识熟练把握的基础之上。
二是综合素质要求高。会计岗位是单位的财经管理层面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责任素质、协作精神、会计职业道德。
三是就业岗位群宽泛。在会计岗位群的基础上,也可以面向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岗位群就业,与财经类其他专业交叉性比较强,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既要有精度,又要有宽泛广度。
四是专业复合能力强。学生应具有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常见财经应用文和一般信函能力、会计电算处理能力、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力、财经制度文件阅读理解能力、会计岗位执行运用能力、对国际通行财经惯例的了解和初步运用能力等。
2.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路径
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最关键的是,对每门课程要明确三个要点:一是课程功能(课程性质 、培养目标);二是课程改革指向(改什么?怎样改?);三是课程教学任务(知识、技能、素质)。为此,我认为在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过程中应依据下列路径进行。
第一步是课程性质选择:是项目课程?还是学科课程?是以项目为主课程?还是以学科为主课程?技能训练为主?还是知识掌握为主?通过选择明确课程性质和特征。选择的依据是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地位和功能、知识与技能的融合顺序、与工作岗位的密切度。
一般来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基础的地位和功能,主要是为专业主干课程服务,“知识---技能”型融合顺序的,则一般是以学科为主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主干的地位和功能,与工作岗位的密切度高,“技能---知识”型融合顺序的,则一般是以项目为主的课程,可以作为项目课程开发。
第二步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向问题。即回答课程存在什么问题?明确改什么;课改的主要指向是什么?明确怎样改。
第三步是明确定课程新目标。即该课程教学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标准规定。我们认为确定某个课程的目标确定原则是“三以两体现”:以课程定位为基础,以专业从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高等”?“中等”?),体现课程改革指向,体现课程教学的总体任务。
第四步确定课程教学新内容体系。我们认为某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确定下列几个方面内容:
(1)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技能教学训练体系。(2)以认知为原则,建立分层的知识体系(基本知识、扩展知识、理论链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3)以职业从业基本技能构建技能教学训练体系。(4)实施方法与手段。(5)考核要求与质量控制。
3.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明确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后,如何优化整合,最关键的是明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我们认为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3.1 及时适应会计改革
面对我国会计改革,如何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适应之,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首要指向,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容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
3.2 知识系统与专业能力的融合
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适应高职教学的教学目标。
3.3 特色性问题
力求符合财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突出重点。
3.4 会计从业资格考核结合问题
将会计从业资格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建立不同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3.5 项目课程的开发领域问题
会计专业项目课程在哪一个课程系统或哪一门课程中开发,或某门课程的特定部分等,需要细致研究。我们认为,会计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中。
4.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
4.1.1 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因此,本课程的定位为:“一个认同、两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
一个认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问题,并通过认同,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四个目标:基础会计课程应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专业技术等四个教学目标。
4.1.2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由于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知识性、专业性理论太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重视会计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和把握,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与专业能力的训练的有机结合。(2)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的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选择性不明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3)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4)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弱,考核评价方式不易创新。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指向:(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知识把握、理论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相益结合的教学要求。(2)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4)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
4.1.3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1)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出纳岗位——会计记账岗位——会计理论和知识基础”等模块群设计教学单元,依据初级会计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基础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2)具体教学内容项目的选择和编排顺序一是按照“认知会计职业、训练会计出纳基本技能、理解会计专门方法、运用会计专门方法、记账员能力培养、初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3)根据会计人员岗位的工作需要,在学习该课程后,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参加“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4.2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2.1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知识教学目标是:在正确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能熟练处理小中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能认知大企业特殊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能会查找上市公司的特别业务的会计处理政策、制度、办法。
本课程的技能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从事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中小企业各会计岗位的会计事项处理。
4.2.2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目前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二是课堂教学的效果普遍较低。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日新月异,会计处理事项和处理原则含量膨胀,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作为教学内容已经无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急需解决的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优化一套适应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课改的主要指向是,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按照下列级次建立分层的知识体系:
必须熟练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小中企业为基础的日常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主体内容。也是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认知的扩展知识和技能,以中型、大型企业特殊的、非日常经济事项会计处理;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补充内容,可作选择的考核内容。
链接的知识和技能,以上市公司为基础的特别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政策、制度、办法。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提示内容,不做考核。
4.3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3.1 课程定位
《成本会计实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掌握中小企业日常成本计算和核算,技能目标是学生能运用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具备在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能力。
4.3.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目前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性强,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较差;职业教育的特征不明显,能力训练体系不足,与成本核算实务岗位工作任务有差距,项目特征不明显。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指向是依托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实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课程改造。具体讲,按照成本计算的难易程度和认知规律,根据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特点,设计七个成本核算教学活动案例引入成本核算项目,实现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项目主要有:(1)生产单一产品企业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是简单的生产单一产品企业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是成本核算、成本要素、成本核算基本流程、企业类别及特点等。(2)生产单一产品企业跨月完工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生产成本在完工成本与在产品分配的核算流程;知识点: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在完工在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 (3)生产两种以上产品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流程;知识点: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等。(4)品种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品种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品种法的特点、适应性等。(5)分批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分批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分批的特点、适应性等。(6)分步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分批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分批法的特点、适应性等。(7)成本报表信息与分析。案例引出成本报表的编制与信息分析基本流程;知识点:成本报表的种类、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成本报表信息解读等。
4.4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4.1 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形成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重要模块。其功能是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念,并加以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般记账人员提升为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预测、决策的能力。
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侧重体现资金角度的综合管理,但从目前五年制高职就业岗位要求看,短期内还不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队伍,因此本课程设计上针对一般会计岗位要求,而非直接培养财务经理,目的是让学生能领会财务管理要求,更好的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信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平台。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配合、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2)应当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管理活动的实际问题,具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4.4.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实务课程在职业教育范畴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的选择问题、教学难度与效果问题、能力训练的内容体系问题等。为此,我们针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对财务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一是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工作任务要求,重点以资金管理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建立基本知识、扩展知识、链接知识组成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知识结构。
二是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日常业务为依据,运用案例引导模式构建财务管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江苏职教网.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Excel软件;会计专业教学;教学方法;课程开发;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8-1859-03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的教学中,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不少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但是这些操作很多都是处于验证性实验这一层次。学生所做的学习,主要是根据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把预先设计好的数据输入软件中,进行验证,方法较单一。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软件可以做些什么,也会一些基本的操作,对企业的正常业务处理基本能胜任。但只要企业环境变化,需要主动进行设置,大多数毕业生便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了。因此,有必要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学习,而选择综合的案例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Excel在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中致力于组合综合性的案例,这对于突破原有教学手段,探索如何缩短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实习和现实的差距、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Excel软件应用”是一门融理论与实践操作为一体并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子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初级会计电算化”两门主干课程的分解和综合的子课程,可以融合在这两门主干课程中讲授,也可以开设专门的选修课供会计类专业的学生选修。通过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复杂会计的问题,为今后学习及从事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是利用EXCEL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把Excel的知识和会计的专业知识紧密融合起来,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先掌握会计、计算机基础等知识。
“Excel软件应用”是以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利用EXCEL各项基本功能来解决会计日常工作中的技术性问题,提高其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职业岗位技能和专业拓展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将Excel强大的表格功能、数据处理功能、绘图功能、函数功能等应用于繁琐而复杂的会计日常工作,掌握利用EXCEL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的技巧,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使日常会计工作复杂的问题能够处理起来更方便简单和快捷,从而培养既精通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又精通计算机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Excel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具有其他应用软件所没有的优势,它不仅提供了数据输入、输出等一般的数据处理功能,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计算、分析功能,利用Excel VBA还能开发用户界面,使应用程序界面更加人性化。本课程试图通过对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技巧和方法的指导,为学习者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 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以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基于工作过程的主导思想,以知识的实用性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应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EXCEL的基本操作出发,以常用的财务管理决策内容为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和实践操作,学生掌握利用EXCEL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的基本操作技能。
3 课程的设计思路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EXCEL概论、EXCEL图形图标操作、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EXCEL数据清单操作、EXCEL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EXCEL在财务估价中的应用、EXCEL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EXCEL在筹资决策中的应用及EXCEL在营运资本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为主要学习内容,总共分为九个学习项目。以EXCEL的基本操作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能力目标实现为核心,采用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做一体化。
4 课程的内容
Excel是Office系列软件中创建和维护电子表格的应用软件,不仅具有强大的制表和绘图功能,而且还内置了数学、财务、统计和工程等多种函数,同时 也提供了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多种方法和工具。它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广泛地运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统计、单位经营决策、工程概预算等多个方面。课程内容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确定理论深度,在内容的选择上依照简练和实用的原则,技能训练的目的性很强。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模块一介绍Excel在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管理中的应用;模块二介绍Excel在会计凭证制作、日记账和分类账创建及会计报表编制这三大会计处理流程中的运用;模块三和模块四主要选取工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范例介绍Excel的应用。课程以会计实务中的常见工作任务为例,详细介绍利用Excel解决会计实务中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例如:使用Excel快捷键和单元格设定来快速录入财务数据,根据现行财务账目建立电子版的账目,利用公式或操作技巧高效地汇总和核对财务数据,根据系统导出的数据汇总报表,根据系统要求建立符合导入要求的数据列表,根据财务基础数据建立现金流量表、负债表等系列报表。学习者可以按照教学内容中的操作步骤,对照范例文件进行实际操作,迅速掌握利用Excel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方法和诀窍,最终开发、建立自己的会计管理系统。
模块化教学内容下设计多个教学案例和任务,例如: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表、产品进销存表、现金流量表、用Excel来进行凭证管理、收款收据套打、固定资产和折旧明细表、资产负债表、人事资薪数据制作、固定资产管理功能、存货的ABC分类管理、现金流量表的自动生成、应收/应付票据管理、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与预测、营销销售业绩的因素分析、价格和销量的相关分析、月份/广告投入等因素对销量的影响分析、不同促销方式对销量的影响分析、人事资薪数据的循环使用等。内容采用“情境再现提出任务任务分析解决方案操作步骤效果展示”的案例教学式来编写,针对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正确高效使用Excel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课程改革中注重Excel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充分体现Excel在财经实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兼顾Excel使用方法技巧介绍和应用思路启发,设计多种活动案例,注重点面结合,以落实课程的目标。
Excel软件的实验实训学习案例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不同应用能力的需要,分为课内实验和拓展实训两部分。拓展实训的案例主要考虑到将来学生就业面对的行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来设计,比如:报表分析、成本会计、出纳工作等方面需要用到Excel软件的实训内容,还可以根据需要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小企业会计等方面的拓展实训。
5 课程的教学方法
5.1 案例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对项目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解剖、总结,然后由学生仿照案例的解决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教学的各阶段,通过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通过互相学习,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和会计管理功能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相应岗位技能。
5.2 课堂演示的方法
教师为每一案例内容精心制作了电子教案、幻灯片等教学课件,以及便于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实例公式、函数、模型,随堂演示,条理清晰,并在Excel开发环境中演示实例作品的运行效果。在上新课前,对上节课的案例知识要点进行回顾、讲述本节课的案例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点讲解过程中,通过将案例的知识点和问题逐一引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5.3 互动式教学法
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视为等待老师去点燃的炭火,而不是让老师去填充的容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案例任务里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发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并请学生到教师机上编写和演示操作,指出系统给出错误的原因,帮助排错,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4 任务驱动教学法
利用各模块分解的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授课首先给出本项目任务,针对任务讲授相关知识点,然后利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宽范围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5.5 现场教学的方法
依托企业,强化实训。让具有丰富项目开发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现场教学。授课内容包括对某些知识点扩展,新技术的应用,当前模型开发的重点等。在现在的职业教育中也许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对真实环境和真实情节的模拟,让学生体验到现场企业环境的氛围,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开发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Excel计算软件,比如:员工预测系统、员工工作量绩分软件、员工综合素质测评软件、员工奖金及荣誉奖励评审系统、产品出入库及结算软件、督导评优及管理软件等,体会在工作岗位上的所学知识的运用。
6 过程评价为主导的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目标与任务能否落实的重要保证,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的设计都应该围绕着课程的目标而展开,既要评价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也要评价学生逐渐形成的能力和养成的素质。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方式,这一评价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形成多种评价方式。在案例式教学中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因此注意对日常教学工作中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整个教学成绩中的比重。
本课程各项目任务的完成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即上次任务完成的内容下次任务要用,所以学生每个项目的成绩教师要有及时的评分和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7 结束语
“Excel软件应用”课程的内容以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充分考虑了企业对高技能会计人才的需要。课程的建设思路非常清晰,重视项目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先进,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同时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的财务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不同类型的Excel技能,在财务报表中综合运用各种函数,互相配合,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准确性更高。案例教学效果十分良好,能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特别是通过设计出有实用价值的Excel会计模型软件,使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工作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斌,黄浩.《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学习情境创设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
[2] 邱德君,张晓坤.浅议EXCEL电子表格在管理会计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3] 梁婷婷,曲蕾蕾,刘艳萍.Excel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5).
[4] 邹冉.基于Excel的成本会计教学手段革新[J].财会月刊,2012(24).
[5] 姚.EXCEL应用于会计教学模块设计初探[J].绿色财会,2012(8).
关键词:项目课程;财务会计;项目教学
引言
项目教学是指布置一个实践性强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和具体计划,并逐步实施完成。这种任务式的学习,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导致的学生上理论课没兴趣、上实践课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而且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究问题,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因此,通过项目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树立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工作实践,对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达到理解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项目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
1.项目课程的内涵
项目课程旨在如何改变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建立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职业课程。项目课程模式强调课程和教学必须与具体的职业活动过程相联系,并能反映为完成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完整的程序。项目课程的特征主要是: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围绕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组织教学,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
2.项目课程视角下教学管理的重构
财务会计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法,建立在抽象理论基础上,注重会计方法的讲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学生主要采取记忆的方式应付考试,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无从下手、对于会计工作的岗位毫不知情。但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不再沿着单一的路径进行,而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呈网状拓展开来。这种非线性关系,既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同时在信息碰撞过程中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范围,推动课堂教学向着更高的教学效能目标演进。
传统教育的课堂管理属于权威性管理,教师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属于监控者、管理者,这种形式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课程教学过
程中,教师由监控者转化为引导者、组织者、咨询服务者,通过问题或者任务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与提升,在探索和应用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3.项目课程背景下财务会计教学法的革新
项目教学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强调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为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倡导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针对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项目课程设计,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3.1 演示教学方式
将难以表达清楚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和实务操作过程,利用会计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讲解,通过演示,收到直观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训室的各种设备和软件,应用多媒体、投影、电脑、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操作流程及业务要点。
3.2 实物引导法
在课堂上,教师发放凭证、账簿、报表等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缩短书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3.3 互动教学方式
互动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同时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互动合作的教学活动中,只要学习目的明确,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就能使学生充分快速吸收、掌握和运用知识。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共享、信息快速传递功能和多媒体交互,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出信息或接受信息,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达到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有机统一。
3.4 案例研讨教学法
现代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由被动型学习改为投入型学习,由教师选用或自行设计相关会计案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案例教学是丰富教学方案和内容的重要举措。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其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在相应的案例教学中,应参照会计实务需要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将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整理。会计案例的选择要反映会计职业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涉及某一特定单位或组织的经济利益。
3.5 情景教学法
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对未参加过会计实践活动的学生来讲较为抽象,仿真模拟会计实践通过模拟企业的真实运作过程,要求每个学生依不同的岗位独立或协作完成企业业务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能够使学生仿佛身临工作岗位,使学生洞察经营活动的规律,置身于真实的职业氛围之中;同时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并参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掌握对会计资料在各岗位之间的获取、传递等过程。
3.6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训分开教学,不仅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还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教学资源,延长了学时。财会专业的教学必须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会计工作任务驱动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依托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能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7 构建模糊化课堂
项目课程建立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基础之上。课前学生要为项目的实施做各方面的准备包括查阅各种信息和资料、见习相关仪器和设备、熟悉相关环境和场地、进行初步决策和计划,为课堂上项目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课后所有同学在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的同时,绝大部分同学还要对已经完成项目进行总结和反思,部分没能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的同学还要继续完成相应的任务。将项目课程课堂向课前、课后拓展延伸,模糊了课堂的时间节点、模糊了课上和课下教学内容、模糊了课内和课外的师生行为,即构建模糊化课堂要灵活应用项目教学法项目课程模式打破了原有课程的学科体系,重构了以任务为中心的工作体系。
4.结论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设计、选择、组织并学习会计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方面,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职业素养,从事会计专业工作的态度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项目名称:项目理念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SGH12537
参考文献:
目前,企业界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要求的能力素质依次是:实际操作能力(90%),协调能力(42%),创新能力(32%),组织能力(14%),交际能力和辨别能力(8%)(张练,2004)。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必须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这一需要,而制约专业素养的两个重要环节就是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目前本科会计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从课程设置来看
现在的会计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科学性,专业面偏窄。高校整体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目前不少学校为了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增加大量的外语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的课时,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但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没有直接关系;专业基础课指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比如经济学、管理学的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拓展知识面;专业课对学生来讲最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选修课主要依据学生兴趣而设,多为专业的前沿领域内容或交叉学科内容,对于本科教育来讲,更多的起到开拓视野的目的,学时也较少。
目前在会计本科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是:
1.专业课时设置不合理,导致必要知识点覆盖不完整。比如成本会计、审计学等重要课程往往只有40课时左右,许多知识点不能完整传授;另外一些比如商业会计等课程,因为核算内容简单,业务流程较为单一,应压缩课时,但有些学校却同等对待,导致最后变成财务会计课程的翻版。
2.课程体系不健全,规划不合理。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应具备适应社会各行业需求的能力,众所周知,企业和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截然不同,但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完全按照企业会计人才的目标来设置,甚至根本就没有预算会计类的课程,导致许多事业单位会计所需课程缺失。
3.因人设课的情况也较普遍。有些课没有教师上,就少设置点甚至不设置,有些课程上课的教师较多,就多设置一点。正是由于这种课程配置的不合理和随机性,会计相关的专业课课时就显得比较紧张,几乎挤不出课时来增设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程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课程。
(二)从课程内容来看
大都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且对于知识的讲解趋于表面化,很少深入论述理论知识的合理性和恰当性,大量的准则和规章制度作为学生职业生涯必须牢记的知识,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现在的会计教育逐渐加大对实务操作的重视,但是对于实务操作的原理却讲得很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从教材选用来看
从现时会计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来看,教材内容上也显得比较单薄,知识容量很小,内容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新科技、新技术在教材中很少有体现,比如电子商务技术在教材中很少有体现,教材水平参差不齐,重复编写的现象严重。
二、本科会计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教育方式包括会计教学手段和会计教学方法。
(一)会计教学手段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正规会计教育,在教育手段上基本是单向传播式的传统教育。这种单向传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以专家的身份将知识讲给学生听,学生将其收到的信息转化为记忆,通过不断地重复、预习、练习使这种记忆得到强化,再经过进一步的整合,从而形成庞大的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主导者,学习内容、学习阶段、学习周期都是教师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学习的主动性丧失殆尽。
(二)会计教学方法
高校会计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多是以课堂传授为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式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很少有教师与学生就某一会计问题或与会计相关的内容进行广泛的讨论。在知识考核上,教师也很少考虑学生想学的内容,大多是按照计划授课,按教学大纲出题考试。这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只了解原理,却不懂应用,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三、改革本科会计教育模式的一些设想
(一)会计教育内容的改革
教育内容是会计教育事业的关键环节。无论其他环节建设多么到位,没有科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改革都是一句空话。因此,实施会计教育建设,必须做好教育内容的改革工作。
1.合理安排课程设置。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大量削减重复的,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无用的课程,提高利用的效率,从实际出发,开设适当的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课程。在研究新方案时,应按照会计学知识的内在关系,探索出一个可行的新思路,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借以将财务会计学的知识结构系统化,并将能力培养的要求有效地融入这种课程结构及教育内容之中。而且这些知识结构的设计要多方论证,适当征求学生的意见。
主要体现在:(1)合并相近或相似课程。比如《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内容框架大体相同,可以合并为《会计学》。在一个学习阶段学习,一部分讲理论,一部分讲实务。(2)合并课程中的重复内容。比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中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及作业成本法内容。(3)结合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增设行业会计课程,不能局限于工业企业会计。比如增设《预算会计》、《金融会计》、《基建工程会计》、《农业会计》等。课时可以在20-30课时。(4)增设前沿课程。主要体现在选修课程。可以增设《会计理论前沿》、《会计实务前沿》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师应由资历比较深厚、从业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担任,比如聘请知名企业的CFO或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会计师等。
2.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现代教育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会计教育也不例外。这种要求体现在会计学教学内容上,应当以培养学生财务会计的系统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泛开展案例教学,开设会计模拟实习课,以及校外实习等,加强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3.抓好教材建设。会计学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实验等教材的配套建设,通过发动学科专家和主讲教师自行编写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在教材编写之前,必须明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系统观出发,着眼于整体来建设部分项目,必须打破高校教学对固定书本和教材的过分依赖,要适当引入会计领域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在企业应用的典型案例;要将作为导读导教的教科书与大量的指导阅读书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留好“接口”,便于修改和重新组合内容。教材的形式应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便于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反映会计学课程的特色。同时,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也要做好统一规划,避免教材的重复编写。
(二)情景教学方式的设计
1.情景教学方式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情景教学方式的学习阶段设计
以综合专题的形式,即在初步学习了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知识后,从现有的教学课程安排来看,应在学习完《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等课程之后。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要点,能够进行独立的制单、编制审核凭证、帐簿记录等工作。
课时设置在30-40学时左右,可以独立成课或与会计实验课结合。
3.教学条件设计
(1)要求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或实验设备。具备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实验条件。
(2)事先要求学生复习或预习相应的知识点,同时相关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要分配给学生。
4.情景教学过程
(1)设置分析对象(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背景资料,可以由多媒体设备显示。比如主要产品概况、当期主要经营行为的介绍等。
(2)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讲解主要的知识点和关键操作环节。
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可以只占课程内容的大约四分之一,讲解重点可以放在:专题的框架结构、重点和难点讲解;准则和其他会计制度的规定;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书章节,以备学生课后阅读。然后布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3)学生进行职责分工,分别担当不同角色。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出纳、会计、审核、主管人员等。不同人员承担不同职责,需要完成不同任务。教师留给学生的任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任务;一种是小组任务。在个人任务中,注重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是类似于我们注重强调的刚刚所学的具体知识和问题。在小组任务中,可以将四至五个学生分为一组,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以财务会计核算为例,这种项目既可以是某一完整任务,比如从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收回资金,也可以是专题任务,比如某种主要产品的成本核算。一个任务完成后,在下一个任务学生互换角色,以达到不同内容练习的目的。这种任务要求大家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成,不允许搭便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在工作中与人沟通和协调能力。
(4)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情景教学中,不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情景的设计者和教学结果的评价者。因此,教师在情景教学结束后,要根据适当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比如是否正确的核算业务,会计核算程序能否得到有效执行);个人职责的胜任情况;协作配合情况;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对会计职业的认知和感受等。据此,给出合理的成绩。
情景教学不同于案例教学,其信息量更大,学生参予更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由于企业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高校由于实习经费、实习单位财务保密等原因,实践锻炼越来越困难,这样,只能把实践环节搬到课堂,通过尽量接近实际情况的情景教学来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式
预算管理是单位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编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并以单位内部控制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内部会计控制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预算管理,发挥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一、建立统一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企业加强管理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因此,我们应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建立约束管理者的制衡机制
强化单位内控,关键在于单位管理者制度是否与单位控制制度统一起来。
(二)建立以“防”为主的控制体系
对单位有关人员的业务活动,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
(三)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
单位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项业务除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外,还必须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检查,及时发现漏洞和处理问题。
(四)建立以“查”为主的治理机制
以现有的单位核算中心为基础,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
(五)加强资金管理,以严理财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单位资金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结算中心及财务管理制度。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式
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多重会计控制防线,主要包括:
(一)分工控制
单位应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会计与出纳分离;授权进行与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执行与审核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执行与记录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保管与记录某项财产的职务分离。
(二)授权控制
单位内部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未经授权和批准,就不能接触这些经济业务。既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也明确了他们应承担的责任。使经济业务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授权控制有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两种形式。一般授权是对办理一般经济业务权力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特殊授权是当某项经济业务超出一般授权范围时,所给予的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
(三)会计系统控制
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包括: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经专人复核后,经过规范的凭证传递程序,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账。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作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四)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或用款计划,井通过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由相关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预算的编制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执行过程中,允许经过授权对预算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应当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控制无预算的支出。
(五)财产保全控制
指为了确保单位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对于单位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授权专人进行保管,建立定期清点制度,保证财产物资账实相符。
(六)风险控制
单位必须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七)内部报告控制
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间性和针对性。
(八)电子技术控制
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但同时也要加强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等安全方面的控制。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实务要点
(一)货币资金控制
1.一般现金收入应采用连续编号的“现金收据”进行控制,有条件的使用收银机,收据由交款员、出纳员、负责人共同签章,存根妥善保管。
2.每天收入的款项,应全部存入银行,“送款单”要及时交会计人员审核,并据以记账。
3.邮寄收款采用“邮寄收款清单”来控制,先由收发人员登记收受日期、汇款单位和个人名称、地址、款项数额,并随时送交出纳员签收。
4.支出款项除零星小额外,一般都应用银行支票支付。严禁签发无记名、空白支票。签发支票的图章必须由相关责任人分别保管,不得由出纳员一人包办。
5.一切款项支付,应采取“付款单”控制。“付款单”除应附有原始收据或发票外,还必须经领导审批,经办人员在凭单上签名盖章。
6.支付工资须编制工资表,经负责人审核后,方可支付。发放时,应由领款人签章.工资标准若有变动,须有劳资部门文件;工时、产量记录一定要有班组、车间负责人的审签。
7.日常零星开支可实行备用金制度进行控制,并要求经营人员定期列具清单,进行报销。
8.出纳员的工作要与登记分类账的工作分开,尤其是出纳员不得接近客户明细账,以防挪用、侵占公款。
9.设置专人或由总账会计按月根据银行对账单与有关账簿进行核对,编制调节表,不要由出纳员担任此项工作。
(二)采购业务控制
1.采购业务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主要通过各部门填制“请购单”进行控制,会计部门首先依据“请购单”核对库存和预算,无误后筹资付款,以控制盲目采购。
2太宗定货应采用“定货单”方式控制。采购人员经过货比三家后,将购货名称、价格,数量及其他条件填入“定货单”上,一份送供应单位按时送货,一份留存备查。如有巨额货物购进时,应以公开招标方式办理。
3.向个体工商户或农民采购物品,采用“双发票”控制。除交易市场统一开据发票外,应附有详尽说明的个人收款收据,以防虚假。
4.采购货物送到时,应由保管部门验收,并填制“入库单”,由验收人及负责人签章,一份留备登账,一份交采购部门。
5.采购部门根据定货单,入库单和供应单位的发票,相互核对无误后,送交会计部门,出纳、会计据以付款登记。
6.领用物品凭审签的“出库单”。财会部门应随时核算账面余额与实存量是否相符,以杜绝监守自盗。
(三)销售业务控制
1.一般单位应设专业销售机构负责销售业务,主要通过“定货单”进行销售控制。
2.所有销货,均应采用统一发票,发票由会计部门统一管理,并采用定期复核制度,以杜绝大头小尾或销售不给发票的弊端。
3.现销交易,应由营业员、出纳员和会计人员三者通过“收银票”控制,各司其职,互相牵制。
4.经手销货人员,不得参与销货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防私收账款,挪用现金或捏造客户,虚增资产。
5.赊销业务、销售折让和折扣以及坏账处理,须经主要领导的书面核准,方可办理,以防经办或收款人员私情减让或隐瞒货款弊端的发生。
(四)资产的会计控制
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保管、维护和记录,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情况下采用永续盘存制,会计部门的分类账要定期与仓库、行政设备部门的实物账相稽核。限制非授权人员触动和处置,防止发生盗窃、损失和伪造、篡改记录的行为。对资产的会计责任、维护保管责任要划分清楚,以揭发可能存在的损失浪费现象或盗窃行为。对于重要资产(包括会计凭证和记录),要规定必要的防护措施,定期检查和保险,以确保安全。对于某些技术资产,应禁止非指定人员操作,防止设备损坏和技术资料失密。
(五)会计记录控制
会计记录控制是整个会计控制的核心,包括可靠的凭证制度,完整的簿记制度,严格的核对制度,科学的预算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等。
1.可靠的凭证制度.其基本要求是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种类齐全是要求一切经济业务都要通过合法的原始凭证加以反映,不应使某一活动处于凭证的监督之外;内容完整指凭证具有良好的设计格式,不仅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还须能反映出几个部门共同处理的手续。连续编号指所有凭证都应顺序编号,防止伪造和销毁,以掩饰劣迹行为。所有凭证要按月装订成册,妥善归档保管。
2.完整的簿记制度.是指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依据设署的科目建立账户,并遵守会计原则进行核算和登记账簿,做到不重不漏,明晰可靠.同时还可按责任会计的账户分类,将其经营成果与有关负责决策人加以记载,不仅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更重要的是达到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
3.严格的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与报表之间的核对。通过核对,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4.科学的预算制度。如将现金收支予以列表规划,便可揭发截留收入的舞弊行为,制约篡改现金支出的记录、盗用公款的企图。
5.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事业单位应在国家制订的会计准则的指导下,从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并以书面的形式予以规定。这样,既能协调工作,又能相互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田莉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J].上诲会计,2000,(6).
[3]张俊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J].会计研究,2001.(5).
【关键词】职业能力 培养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16-02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跨行业、无边界,职业流动加快,转岗、换岗越来越普遍,对职业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有些职业院校存在技能至上和片面追求简单就业的倾向,从而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培养的学生后劲不足。另外,有些职业院校侧重专业课程改革,忽视职业基本能力培养,导致职业基本能力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的边缘境地。
一 职业基本能力的内涵
国内外对职业基本能力内涵的界定不统一,国外把职业基本能力称为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普通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 Skills)、核心能力(Core Skills)、可迁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等。我国把职业基本能力称为职业通用能力。目前,有的研究认为职业基本能力是发现、成功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的普适性能力,有的研究又把知识、能力和素质混同,职业基本能力研究视角的不同造成其内涵界定的不同。因而,对其内涵的研究仍然还没有形成严谨、完善的体系。
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认为职业通用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德国职业能力理论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时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美国SCANS提出的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和工作场所能力。
我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9月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课题报告中,对职业技能做出三个层面的划分:(1)专业特定技能,(2)行业通用技能,(3)所有行业都需要的关键技能,即核心能力技能,并将核心能力分为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八项能力。国内学者们也对职业基本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对职业基本能力的内涵界定:职业基本能力是任何职业中都需要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普适性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岗位技能基础的一般性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岗位的迁移而迁移,是种内化的综合能力,不易模仿,需要不断学习提升。
二 职业基本能力的结构要素
本文构建了“企业看重、教师认同、学生欠缺”的职业基本能力结构,其中包括几大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项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汉语言口头表达、汉语言书面表达以及英语口头表达等能力
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语言交流、思想沟通和关系协调的过程,与人交往就必然要进行语言的表达与思想、情绪的沟通。另外,还需要较熟练、流畅地使用一、二门外国语。
2.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现代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和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能力
目前学生在操作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上十分欠缺。其主
要表现是:不会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简单的硬件系统故障不能排除,基本的办公软件应用未能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外设的使用基本不会。
3.社交能力包括基本礼仪能力和沟通能力
比如,我们会经常看到乘电梯时一拥而上、穿着拖鞋进教室、上课时随意接电话、教室里大口吃早餐等各种各样的不文明现象。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强调讲文明懂礼貌,然而大学里却没有礼仪的课程,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
4.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是由拥有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以及不同知识的人员所组成的,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团队协作能力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协作能力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三 职业基本能力培养的途径
1.构建提升职业基本能力的课程体系
第一,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应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基本能力的“隐性”特征决定了其存在难以测量性,因而,其培养和测量应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与公共基础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有机融合,并与专业课模块衔接和补充。并不是课程的集合,而是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优化。职业基本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必须突破传统的学科和专业限制,构建能力本位的体系,根据行业协会、本地企业需求,以项目为载体,将问题或考核要点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职业基本能力进行测评,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确保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因而,将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与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课程有机融合,并与专业课模块形成衔接和补充,它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依托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程,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重新设置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开设面向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职业认知与学习规划,以及贯穿两年的人文素质训练、英语听说、综合英语。这些课程的实现目标是使一年级的新生规划未来职业和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技能要求、反复练习、总结考核、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开设英语实务课,侧重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重新设置公共选修课,开设职业发展模块,包括汉语言、英语、计算机等类型,不仅可满足就业学生职业基本能力的需求,还可以满足考研、出国的需求。如通过开设应用文写作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经济应用文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方法,获取必备的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总体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为今后就业后更好地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行业需求,开设银行实务英语、会计实务英语、旅游实务英语、会展实务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等英语课程;针对出国和实际英语交流需求,开设出国际交流英语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
凭借真实场景的模拟训练,开设实践性课程,训练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如职业礼仪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自行组成8~10人小组完成时长约8分钟的礼仪视频,不仅可以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职场基本礼仪技能,而且还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加强课程建设
第一,注重课程内容整合和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面向职业活动和工作实际,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实用性、职业性。教学内容可以模块化,也可以是任务导向化,而不必片面追求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如应用文写作涉及的文种很多,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一一讲授,需要根据职业领域或岗位需要,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模拟公务活动情景的文书,如请示、函(复函)、会议纪要、通知;结合求职所需的文种,如推荐信、求职信、简历;结合校园学习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文种,如策划文书、邀请函、请柬、致辞、演讲稿;结合就业工作岗位的文种,如经济合同、劳动合同。再如平面设计与应用可按照任务导向化思路设置课程内容:设计个性化界面、设计画框、设计包装、制作百叶窗、设计海报、处理婚纱照、创意图像合成、特效制作等几大类任务,这些任务与实际生活和工作情景很贴近,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创作才能。
第二,转变教学实施方式和考核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实施方式,形成以任务实施、项目实施、模块化实施的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实施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论知识点的考核方式,通过考核学生全过程的学习效果,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统一起来,达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如应用文写作,可采取模块化考核和综合训练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在课堂和课后的反复训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训练,以及依据工作情景,通过团队协作,综合运用多种文种解决工作问题达到综合训练目的。再如职业礼仪测试采用团队礼仪情景视频考核和多媒体教室观看视频纠错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熟练掌握职场的基本礼仪。另外,平面设计与应用课程可以根据学生按照每次任务要求所创作的作品来考核学生。
四 结束语
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把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培养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加强课程校本教材建设,增强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智武、陈珠琳、吴光皎.浅谈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8(26):252~254
[2]唐朝莉、谭宏.试析职业通用能力的课程评价标准[J].经济研究导刊,2009(4):253~254
不会集思广益的人,是一个不明智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难以做成;不善于听取朋友意见的人,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终归也成就不了什么事业;如果事事都听取别人的意见,毫无半点自己主见的人,同样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实践经验证明的结论是: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由繁而简就接近真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实习自我鉴定五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会计实习自我鉴定1根据学校的实习计划安排,我从三月底到六月中旬,到嵊泗县市场局实习。嵊泗县市场局共有干部职工75名,下设办公室、财务科、市场管理部和菜园、嵊山、黄龙市场管理所。主要职责是担负全县菜市场的管理工作。
一、实习岗位:三月底到五月底在财务科实习,六月初到六月中旬在市场管理部实习。
二、实习过程:
1.市场局财务科仅有两个人,一个科长,一个出纳,而教导我的是科长刘阿姨,刚到财务科,科长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做的会计凭证,还教我记账。
虽说记账看上去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必须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擦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职责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必须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而已,这是关系到一个单位的账务,是每一个单位以后制定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账记好了,接下来就是结账,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日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账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器都按到手酸,并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器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科长刘阿姨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明白要将账本涂改成什么样貌。
除了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其余时间有空的话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先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熟知每项业务要怎样和银行联系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的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益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当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操作本事。
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能够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以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淌若将这些理论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下头是我经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总以为自我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能够,正如象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会计人员,应当总没事了,此刻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他一切都为零。
其次,就是会计的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账凭证,记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等。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终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越错越烦,越烦越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去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趣味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所以,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市场管理部是市场部的一个重要部门,它有正式职工15名,市场协管人员20名,我跟着市场管理部的方经理了解熟悉整个市场服务、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和过程。
并对市场周围非法摊位进行撤消。可是往往情景却不尽人意,比如说经营者的物品摆放情景,有些经营者东西往往乱摆乱放,多次劝说也没什么效果,其中有2点原因:(1)经营者往往研究自身利益,而不重视市场管理整体的需要,有一种只顾自我,不顾全局的思想。(2)我们市场部能够供给的摊位数量不能满足经营户的实际需要。在市场局实习期间,经常能看到我们管理部门与经营户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一方面说明经营户有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避免这些情景的出现,应当多动动脑筋。
三、几点体会
1.经过实习,我感受到自我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财务科实习的时候,是刘阿姨带着我做报表算账的,让我明白自我所掌握的知识是如此的少,所懂得的知识往往都是一知半解。
在市场管理部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说跟我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可是在里面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如何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应当说是大有学问,大有文章可做。
2.深刻的明白花钱易,赚钱难的道理。
那些经营者,每一天起早摸黑,疲备不堪,再加上每个摊位的摊位费这么高,还要看生意好坏,让我体验到,赚钱是多么的不容易,不仅仅经营者如此,连我们的市场协管员,每一天也是很早上班,很晚才回家,并且只能照顾下岗失业职工,收入也很低。
3.此刻就业很难,就比方说:摊位竞标,有一次参加竞标的经营户有120家,而实际摊位只能够供给80个;
在市场局工作的几个大学生,每个月也就几百块钱的收入,只能够勉强解决自我的吃饭问题,可见此刻的就业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4.中专即将毕业,应对以后的道路,我该何去何从经过这次的实习,应对面的接触社会,使我清醒得认识到,仅有加倍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会计实习自我鉴定2学校为了加强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大家安排了一项分散实习,有关会计岗位的实地实习。基于学校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实习。实习期间先了解公司的总体情景,然后跟着出纳学习,最终跟会计实习。实习的目的:把所学两年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找出差距,看应如何处理所发现的问题。鉴定一下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不扎实的地方,找出需要重新巩固的知识,学会了和同事沟通,以及在社会工作中应当如何为人处事。实习的资料:先了解公司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机构的设置情景,公司的规模、学习;最终是跟着会计实习,看会计如何处理业务。实习的心得体会:刚到单位时,感觉同事们都很随和,很好相处,感觉社会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么险恶,对社会又充满了信心。公司的指导人给我耐心讲解了有关公司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使我认识到对一个大公司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认识了解一下,至于内部具体的细节是怎样也弄不清楚的。先对公司有个大概了解,再对自我的岗位工作有所认识,要明白公司设那个岗位的目的,要到达预期的效果,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在财务部跟随出纳实习时,先了解公司的财务制度,国家对库存现金的规定,以及收、付现金需要遵循的程序。看着出
纳工作自我也很是高兴。出纳收到收到收款单据时审核手续是否齐全,然后收款,点两遍现金,然后向交款人说明金额,并分币种放好。若需要找零钱也需点两遍,然后在原始单据上盖现金收讫章,留下记账联,将其他的交给对方。然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这一程序和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一样,要分清职责,按规定处理业务。
其实很简单,只是没有实际操作过,可是我们一样能够做好,要对自我有信心,相信自我能做好,给自我一个机会会比她们做的更熟练、更出色。对于如何签发支票,作废的收据、填错的支票怎样处理又回顾了一下,有些细节上的东西以前学时没太注意,等到实际操作上就要犯错误了,签发支票、收据等都要异常信心,要有耐心,不能浮躁,会计其实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看我们如何对待了,我本人比较喜欢计算,喜欢数字,喜欢把一堆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的井井有条,所以我对会计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喜欢做会计。跟随会计实习时,会计告诉我公司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该公司以冶金设计等为主,需要遵守好多国家的政策法规,该公司比较正规。刚跟随会计实习时,会计不是很高兴我去实习,可能是怕我添乱吧,帮不上她的忙,还要弄乱东西,之后由于我的耐心等待,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会计态度缓和了,让我看她处理业务,还给我看了公司的凭证,原始单据,以及明细帐和总帐等,让我鉴定了出纳的理论与实际的不一样处以及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的不一样处。
理论知识不是很牢固,有好多地方都很模糊,不知具体该如何做,还需要翻看以前所学的,要把它深入扎根不是很容易啊,还得靠以后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上去把它扎在心里。会计教给我如何和人们沟通,好多时候都要自我去确定,去决定该如何做,在社会上只能依靠一个人,那就是自我,不要指望别人帮你做点什么,要看看你能帮别人做什么。有一点遗憾的就是实习期间没有涉及到有关报税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了,应当能学到好多知识,毕竟以前的会计岗位主角模拟实验中没有涉及到太多的有关税的问题,而在公司中,对会计而言,税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实习期间还是学了不少社会知识,要多感激实习指导人、公司出纳、会计的关照和帮忙以及实习指导教师的细心教导,耐心讲解。发现的问题和提议:在此次会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习工作中,确实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让我们对这两年半的会计学习有个鉴定,当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出纳看似简单的工作若不细心还是不能胜任的。出纳的工作不难,但有些步骤是必须要遵守的,有时出纳为了省事就省略几步,在工作中这也是很常见的,看是否会影响职责分担以及业务处理是否顺利,若无影响的话,那样做还能提高效率的,若有影响,则需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操作。跟随会计实习,需要提出一点,公司员工也代表公司的形象,以人为本,在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外还要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紧张而温馨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才会比较愉快,效率才会有所提高。还要给实习生以及外界人员留一个好印象,对公司的顺利发展应当会很有利的。我们还未步入社会,好多事情尤其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具体处理过,不知会不会做好,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自我要足够了解,要有深层次的认识,有的工作能够直接说我能够做到、能够做好,但有的工作心里不是很有底时就要好好客观衡量自我,看能否完成,不可夸下海口也不可低估自我的本事,埋没自我。综上所述,在这次实习期间到达了预定的目的,很多的会计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学会了社会知识,对我们不久的就业很有帮忙。
经过这次实习,对出纳、会计等岗位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我找到了自我专业知识的漏洞,对好多基础性的知识不是很肯定,需要重新回顾、学习。对会计岗位人员要求的耐心、细致有了切实的体会,对于自我浮躁的心里也需要调整,把心态整理好,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才能清楚自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明白自我需要努力的方向。学会了人与人沟通需要必须的技巧。这次实习为我们步入社会奠下了基础,为我们就业找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计实习自我鉴定3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以下是我的毕业实习报告鉴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成为了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我们会计专业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的挑战,作为一名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技能并且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本事,就成为了我目前的迫切任务。会计实习是我从大学学校走入社会的第一个舞台。为了将有关会计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结构体系变为自身的职业素质,避免纸上谈兵。所以,我选择在武汉国信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实习,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我实习的公司是武汉国信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经汉阳区财政局特许审批,取得《记账许可证》资格,以承接记账、税务申报税收筹划企业内部审计、财务咨询、公司事务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性会计服务公司。我公司注重软、硬件建设,拥有各种必备的办公设施,使用正版财务软件为客户供给服务,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本公司制定有规范的合同、严格的管理制度,依据《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等规定从事记账和纳税申报服务,不做假账。为客户把握财税政策,帮忙企业做好合理税务筹划,规避财务风险,合理合法的企业谋求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我所学的是针对于公司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以及供给每月抄税、报税、纳税服务,和会计咨询以及一些代办业务。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所以,能够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标。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了在我所在的实习企业进行了有目的实习。在此之前,我认真学习了《会计法》以及财政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作为过渡的新的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因为这些大学法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重大举措。
经过这次实习,我对会计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以前,我总以为自我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当没问题了。此刻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
其次,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并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终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20__年2月22号我怀着激动地心境来到公司上班,看到同事们都在忙忙碌碌的做事,氛围十分的好。第一天我们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景,本公司是月底先打电话给客户收取原始凭证,通知一般纳税人在月底之前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进项发票月末前持发票的抵扣联去税务局进行认证,当月认证当月必须抵扣,未认证的发票从开票日期至180天内有效。然后根据当地税务规定的的抄税时限(次月的1-5日)。
将已经开具使用的发票信息抄入到金税卡中并携带金税卡去国税局抄税。最终在15号之前报国税和地税,之后就开始做账务处理。
经过差不多2个月的学习,我基本上学会了公司的整个流程。首先,从客户那里取得原始单据回来,我们开始粘贴原始凭证,粘贴原始凭证也有很多技巧,怎样粘贴的好看、整齐,等到时候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很美观。由于我们公司用的是速达财务软件,下一步我们就是在电脑上做账。账做完之后我们能够查看明细账和总账,然后经过速达直接生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会计实习自我鉴定4在刚进入到公司的时候我是十分的兴奋,更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所以更是怀抱着一颗十分渴望的心在应对自我的工作,对于任何不懂的地方都会十分及时地去询问,去研究答案,就是期望自我能够尽快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成熟起来,将那些不会的工作上的点都掌握下来。其实每一天的工作大部分还是与在学校期间学习到的会计的知识是相通的,可是还是会由于一些在书本上为研究到的现实问题,以及公司的对口性还是需要去学习很多的东西,可是大致上的理论都是相通的。也正是如此的工作环境与情景才真正的让我感受到在大学时教师讲授的那些理论知识还是有较大的用处,至少在理解上还是比较容易的。
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所完成的工作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研究学习,经过对公司的管理要求,岗位的职责,甚至过往的工作留本,来真正的感悟到自我所处的岗位的工作情景,也在每一天慢慢的学习中更多的掌握到自我的知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魅力。虽然在平时工作的时候都是交由我一些简单的事项,可是在工作的期间我也是有从其中得到不少的感悟,更多的明白生活还是需要更多的去下功夫,去做出更多的努力。
也是经过这一次的实习我真正的明白不管是任何的时候都是需要学习,为了要将工作完成好便是必须要怀抱着该有的真诚的态度,仅有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收获到自我想要的一切。当然对于我的这份会计的工作也是让我真正的明白数据精准的重要性,在我的哦工作过程中也是有出现十分多的差错,而领导那精准的眼睛更是能够快准狠的指出我的错误,这才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所以作为毕业生的我更是需要加倍努力地去学习,更是在自身本事上不断地去提升自我,争取在往后的生活中做到十分努力的进行。
这一场的实习体验,让我真正的感受到职场对于个人本事的要求,所以在我真正的毕业之前,我还是需要更加努力地去提升自我,当然也需要十分努力地让自我去成长,更是在生活中去做到最大程度的努力,争取能够以更加优秀的我去应对未来的职场生活。
会计实习自我鉴定5会计是个讲究经验的职业,工作经验是求职时的优势,为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经过学校和朋友的努力,在巩义市豫龙耐材实业有限公司获得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实习机会。实习期间努力将自我在学会计实习报告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学习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我的许多不足之处会计实习报告。
巩义市豫龙耐材实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原新城---河南省巩义市。南倚嵩山,北望黄河,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贯穿全境,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主营业务为研制、生产和销售定型、不定形耐火材料,功能耐火材料及配套机构,并承担各种热工设备耐火材料设计安装、施工服务等整体承包业务。
公司创立于1993年,是中国优质硅砖出口企业,具备高铝砖,硅砖等耐火材料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经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下设耐火材料分厂,耐磨材料分厂等。年产各种定型,不定型制品20余万吨。
豫龙实业以服务于全球高温工业,为客户供给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己任,以执行一个合同,树一座丰碑为经营理念,期望经过全员努力,把豫龙建成客户信赖、社会尊重的国际耐材企业。
很荣兴的有机会在巩义市豫龙耐材实业有限公司实习!实习对于大学生是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好机会,也是我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所迈出的试探性一步。我很快的融入到这个有青春活力的团队里面,即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交了很多的朋友!
该单位是采用电脑记账,采用的是金蝶财务软件。此次实习,我主要岗位是会计,所以主要实习了公司的会计科目及会计处理。同时对出纳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了解。在实习中,我参与了整个2到4月全部的会计工作,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有亲自动手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事业单位会计流程,应前辈的教诲还认真学习了《公司法》、《税法》《会计法》,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类学校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使用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我,虚心向财务人员会计实习报告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资料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
1、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及要点;
2、记账凭证的填写及审核要点;
3、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及对账;
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
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
从而进一步巩固自我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更让我感到感动的是,领导让公司的前辈教会我处理公司的综合事物。例如营业执照的办理。税务登记的有关事项。一般纳税人的申请。以及如何进行企业合法节税的运用。
在这个学习和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可是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一样,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仅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这次实习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如何贯彻新的会计政策,新旧政策如何过渡,一些特殊的帐户如何会计处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一个月里用眼睛看,不懂的请教领导同事,让我对会计实习报告这些问题有了必须的解答,到达了这次实习的目的。除了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外,我还看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公司是如何运做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业务的过程,规章制度执行情景,企业的管理等等。另外我也看到公司存在的一些漏洞,例如内部控制情景,其中主要包括现金收支制度执行情景,公司在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方面也不容乐观。然而在现实的小规模私营企业这种情景可能普遍存在。作为一名会计实务人员,经过这次实习也更加让我看清自我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实务本事,应变本事,心理素质,适应本事等等。除此之外拥有一颗上进心,进取心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在其他时间多给自我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向他人请教。人际沟通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会计实习报告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立刻就要进入社会的我们也要面临正式的实习了,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们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