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综合素质测评范文

初中综合素质测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综合素质测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综合素质测评

篇1

【关键词】初中综合素质评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85-02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教育评价的新发展,它是以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素质和综合素质

广义上的素质是指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综合素质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是个体道德、情感、意识、智慧、身体等多方面素质的有机结合,由多种复杂的成分构成。付旭明认为综合素质指的是凡通过学生学业考试不便、不能测试的,但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核心的素养。这些素质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培养、通过考试不能或者不便测试的,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素质。[1]

(二)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

陈玉琨在其《教育评价学》的书中指出,“评价”在我国的文字中是评定标准的简称。从本质上来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2]

综合素质评价个人认为就是主体从多方面对个体的综合素质进行价值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从而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身的优点与缺点,进而为个体以后发展和进步提供依据。

(三)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则是基于对综合素质的理解,是各地区使用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的维度有学习能力、道德品质、合作沟通、审美情趣、体育与健康等方面。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能促进初中生在德、智、体、美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001年,国家教育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强调教师对其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分析,主要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家长参与评价。随后,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关于中小学生的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而且对每个方面的范围都作了说明。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的提出打破了长期以来“唯分数论”的理念,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落实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初中提高日常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进一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身心健康等非学业考试课程的发展;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各方评价主体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与态度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等。(1)自我评价。即学生写出自我描述评语,并提供荣誉证书等可作评价依据的参考材料。自我评价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培养自我教育和自我认识的能力,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由于当前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和实施的力度不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和发挥不足,大多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体系没有具体落实。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仍属于初步阶段,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几乎是一无所知。(2)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是评定教师根据收集学生的资料对其评价,教师评价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由于目前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了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致使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偏向,仍旧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进行综合素质评价。(3)家长评价。家长评价可以使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而现实中,家长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仅属于表面现象,而且认识的途径仅仅是通过学生、教师的言语对其有所了解。

关于各主体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态度,无论是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大多数都是赞成和支持综合素质评价的。当然,仍有一部分家长和教师不支持该做法,他们认为一方面学生在中考期间,没有真正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另一方面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的步骤比较繁杂,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二)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问题

1.评价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评价各主体的质疑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一。无论是学生自评还是互评,或教师评价,因各自所处位置与各方关系的局限性都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家长、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有待提高。“分数论”已在人们的大脑中根深蒂固。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关心不足。当前由于广泛追求升学率、趋同性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学校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标准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为主。

学生综合评价的结果更加受到社会的质疑。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课程活动大多数都以考试为主,导致学生课外活动开展的不够广泛,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造成学生的许多过程记录、资料证据不能真实地获得。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高利害性的,公平、公正能否得到保证。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被应用到高中招生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决定了众多初中毕业生的前途,恐有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随意记录的举动。

2.对评价结果的思考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具体行为进行评价。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考试的依据之一,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命运,这使家长和学生,有的甚至是学校本身都十分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了提高学生的评价成绩,各种走后门或学校走过场搞形式等现象络绎不绝,这就导致了综合评价的信息会失去它的价值作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就得不到保证。

目前,初中生的教学依旧围绕着中考这个中心展开活动。这样的根本原因导致了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没有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向学生提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于学生没有接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当然也不能通过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一定能全面发展这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三、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体系

1.加强培训与宣传

培训的对象包括各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人员、各班级综合素质评价人员。通过各层次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标准、意义以及方法,提高评价者和管理者的素质、水平以及责任感,确保评价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提高各主体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为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过程监控和过程管理

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对于所有参与评价的相关人员应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的评价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综合素质评价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为了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应该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

3.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度

学校作为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主体,必须加强学校的管理机制。第一,建立和完善学校评价组织,培养一支良好素质的评价队伍,并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从而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公正。其次,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无论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是在具体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诚实守信教都应成为首要的指标与原则。同时,建立有效的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制约制度和诚信制度。

4.加强对家长的宣传

综合素质评价也要面向家长和社会,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1.确定合适的评价内容

各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中规定的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等六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具体化,在坚持科学性、适应性、全面性原则下,使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可行性。

2.确定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评价标准是整个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质量,需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在确定评价标准的同时应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在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发展性、合理性原则,既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也要注意终结性评价。要合理地做到对学生的过去和现状的评价。

3.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综合素质评价的一般都是以班级作为单位进行,由于综合素质的工作量及复杂程度比较大,大部分主体实施的方法都是主观评定,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因此,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提高评价的工作效率,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减少工作误差。我们应该积极将现代信息化手段运用到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

(三)合理呈现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用等级还是用传统的综合性评语来评价各有利弊,采用了等级加综合评语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四)创设综合素质评价的环境

1.基本保障

在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要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力和物力各个方面到位。各教育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和社会人士要积极组织宣传和培训的工作,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操作程序,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及时反馈评价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教育部门应对各学校的硬件设备采取定期检查,以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

2.公平与诚信保障

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开是保证综合素质评价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措施。负责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人员应及时公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过程和结果,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学校应建立诚信保障制度、监督人员,层层签订诚信协议书,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宣传、监督和评价并及时反馈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

注释:

[1]付旭明.对综合素质评价几个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5,(04):14.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参考文献:

[1]赵德成.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7).

[2]张寒梅.中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

篇2

为深化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逐步建立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决定实施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基础信息进行测评,逐步建立反映我县教育发展的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是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是加强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决策的需要。实施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也是我县教育质量评价和管理制度的重要创新,对于促进我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整体状况,以最简明有效的方式来反映学校或地区的学生成长综合素质、反映教育质量的状况,以发现成绩、比较差距、找出问题、寻找原因、寻求对策为具体目标指向,为制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关教育政策、教学对策提供科学测评依据,引导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逐步建立我县的教育数据中心。

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指导思想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科学测评,提高教育决策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和谐发展。

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依法测评原则。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必须以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为依据,以求通过科学测评准确把握全县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为各级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和建议。

(二)科学性原则。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从测评内容的选择、标准的制订、工具的研发,到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报告的撰写与,整个过程都要保持高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导向性原则。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不用于评价学校、教师、学生,只是通过测评数据和测评结果的,科学诊断我县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帮助寻求解决方案,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管理的规律,引导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对象和内容

本次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对象为我县初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同时搜集与学生成长有关方面的信息(如父母、教师、学校甚至社区情况等信息)。根据我县基础教育质量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内外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经验,现阶段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重点领域包括六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人际或社会素质、学习能力、成长环境。

三、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的和运用

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由我局统一公布,各学校和有关业务部门要充分运用好评测结果,指导和改进我县基础教育工作。

(一)促进教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提供的丰富、科学、准确的信息、数据,促进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切实促进我县基础教育决策和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从终结性走向过程性,从模糊性走向精细化。

(二)促进教育质量的有效改进。各学校和教育督导、教研部门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仅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质量模式,依据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中反映出的教育中存在问题,把教育督导和教研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帮助教师反思教育行为的有效性,指导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上来。

四、加强对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组织领导

实施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是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取的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措施,各有关学校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直接指导,在县教育局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篇3

作为初中学科教学组成部分的思想品德课,兼有帮助学生提升传统“双基”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等多重任务。在各地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中,对该课程的任务有不少相通、相融的规定要求,我们要找准它们在评价内容、方式、效能、目标上的交集。以《南通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及实施细则》为例,我们既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现测评标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要求,又要显现两者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目标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不仅仅体现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维度上,在其他5个维度中也有相应的反映。如“交流与合作”中的“团队精神”、“沟通分享”规定,“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中的“学习习惯”,“运动与健康”中的“身心健康”等就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养成目标。较之其他学科,思想品德课在更多维度、更大范围上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有着相似性,这为二者的有机相融提供了更有效的切合点。当然,思想品德课也有其作为学科设置的独特要求,我们在分清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交集关系的同时,要保持它的独立学科特点,不能将二者完全等同。

二、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助推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结合教材设定的教学主题或学生的思想实际,创设学生课外活动的载体。这种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既可以是学生个体活动,也可以是小组、班级等集体活动。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能进一步加深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从而为综合素质测评中进行自评和互评提供更多的事实依据,也能有效增强学生评价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

教师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测评结果生成所倚重的环节。因此,在学科教学改革中,我们不仅要强调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设置,更要落实对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记录。整合教师的过程性记录才能形成较为准确的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对学生的过程性发展能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这种助推力不仅来自于综评制度对任课教师的规范性要求,更源自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肩负起参与学生道德品质过程性记录与评价的责任,因为这本身也是学科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内在要求。

三、以综合素质测评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

1.对思想品德课育人功效的重新审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功效既涵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基本能力的训练和提升,也担负着在品德素养等方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效能。在学科教学中,思想品德课要体现一定的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的要求,因为应试本身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综合素养提升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不该去为“有德无才”寻找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开展应包含“双基”目标的达成要求。

2.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校本研究。各地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中的任何维度要求无一不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同样,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也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框定的内容。如果我们不能将教材与生活实际有效整合,必然会影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应倾向于选择和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关系密切的校本化材料,用能给学生带来真实情感体验的生活情境充实、丰富、完善教学内容。

3.对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的变革思考。传统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呼吸不到自由学习的空气,学生的求知欲望正是在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单一接受中逐渐磨灭的。因此,无论从形式或是从内容上讲,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正确定位师生关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本身也兼有“学习者”的角色,师生、生生应在互助学习中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升道德品质、升华生命质量、实现共同成长。总之,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我们要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自我促进者、学习行为的自我调节者、学习评价的自我考量者。

篇4

【导语】

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2017年我市制定了《南京市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试行)》,并宣布从2017级学生开始,在初中毕业时增加艺术素质测评并和中考挂钩。

根据规定,2017级学生明年就将参加测评。这个测评究竟怎么测?市教育局对此进行解读,明确艺术素质测评将分为过程性和终结性两个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在校参加艺术课程学习、参与艺术社团活动、发展艺术特长的情况综合评定。每学期满分100分,其中音乐、美术两科各50分。过程性评价由考生所在学校组织实施,时间段为初一上学期至初三上学期共5个学期。终结性评价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以机考的形式检验学生应知应会的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满分100分,其中音乐、美术两科各50分。终结性评价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区教育局组织实施,考试时间为初三下学期的3月份。,艺术素质测评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5个学期的平均分+附加分)占6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40%。两部分成绩相加,90分以上为A等,75—89分为B等,60(含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C等以上为合格,D等为不合格。

根据规定,艺术素质测评成绩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六项指标中的“审美与表现”评价相挂钩,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合格(C等以上)等同于“审美与表现”的B级,即可报考指标生志愿和第一批次录取学校。如需报考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艺术特长生,则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必须达到B等以上。

另据了解,学生有艺术特长也可以加分,但必须以学生初中阶段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活动情况为依据,社会艺术考级、非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艺术竞赛的证书和名次不能作为艺术特长测评及加分的依据。艺术特长加分在初三下学期一次性进行,按照国家、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展演分别加5分、4分、3分、2分,校级展演加1分,总加分不得超过10分。

篇5

今年是我县实施与新课程配套的初中毕业考试的第二年,为了做好*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根据金华市教育局(金市教基[*]5号)文件精神,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改革提供条件。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县*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顺利进行,决定成立武义县*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校获得“A”等级的学生进行审核认定。

组长:高江洪

副组长:傅伟徐正跃潘泉清

成员:朱鸿飞方育荷方志明

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各初中都应建立综合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本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同时,各初中每个毕业班要建立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负责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工作。

三、评价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以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活动记录、学习作品、特长潜能、奖惩情况等,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

四、评价原则

1、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作用,全程、全面记录、反映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

2、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等应事先向学生公布,评价结果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其中各类获得“A”等级学生名单必须在校内公示。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学校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五、评价办法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由“综合评语”和“评定等第”两种呈现方式。

1、综合评语:综合评语(模块一)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并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提出建议。

综合评语应当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册”反映的情况,由初三班主任撰写,学校领导审核。

2、评定等第:主要对能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测评项目分为三个模块:

模块二:探究与实践(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科竞赛、创造发明等);

模块三:劳动与技能(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验操作等);

模块四:审美与表现(音乐与美术课程、艺术特长等)。

综合素质模块二至模块四的评定结果以等第方式呈现,一般分为A、P、E三等(分别代表优良、合格、待合格)。P、E等均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A等由学校列出名单上报武义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组织专门人员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审核与认定,以确保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各校对E等第要严格控制。

综合素质等第认定的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条件,同时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

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实施请参照附件《金华市*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六、评价程序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评价细则,自我评定。

2、同学互评:由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认定。

3、学校评定:根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综合“学生成长记录册”内容、举证材料,在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确定学生等第。

4、反馈公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以反馈意见表的形式,将评定结果与学生家长见面,学校设立公示栏,对“A”等的学生予以公示,同时学校设立意见箱,接受举报,公示时间一般为5天。

5、结果确认:各初中将各类获“A”等第的学生情况,送交县教育局综合素质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后,填写《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汇总表》一式两份,一份学校存档,一份送交县招生办。

篇6

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1日至22日。在此期间,考生可通过衢州教育网首页链接点击进入《衢州市区中考志愿填报网》进行填报。考生初次填报后,在截止期内仍可登录志愿填报网对自己所报的学校志愿进行修改。

6月22日18时整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系统关闭后,一律不再接受考生的志愿填报或修改。

为使广大考生了解、熟悉网上填报志愿操作流程,6月2日至3日,市区各初中学校可组织考生进行一次网上填报志愿的模拟练习。

模拟填报只是为了让考生熟悉网上填报志愿的操作流程,所有模拟填报的志愿信息在模拟练习结束后将全部清空。

市区各高中段学校招生实行一个录取批次。其中,普通高中可报4个志愿;职高实行“专业 + 学校”为1个志愿的方式,可报6个志愿(每个学校的志愿不能超过2个),普高和职高结合共可报10个平行志愿(A、B、C、D、E、F、G、H、I、J)。

可报考的普通高中学校志愿有10个: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高级中学、衢州三中、杜泽中学、大洲中学、菁才中学、华茂外国语学校、仲尼中学、信安中学。

可报考的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如下:

特别提醒

①衢州中专、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江区职业中专实施志愿招生和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衢州市翔宇中专实施学校自主招生。

②填报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时,考生及家长要仔细咨询学校的收费标准和政策,填报后一旦被录取一律不得反悔。

③各民办学校自主招生不能录取已被其他学校正式录取的考生。

④10个平行志愿中,每位考生填报普通高中学校的志愿不能超过4个,超过4个普通高中的考生志愿视作无效。

⑤报考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高级中学、衢州三中的考生,其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且不少于2个A;报考其他普通高中学校的考生,其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报考中职类学校考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等级不作统一要求。

⑥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高级中学、衢州三中一律不得录取在校就读的初中复读生。因此,凡在校就读的初中复读生一律不得填报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高级中学、衢州三中四个学校中的任何一个,否则该考生志愿视作无效。

⑦填报衢州中专、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江区职业中专志愿的,需填报招生学校所设专业名称代码(每校可选填2个专业),所有职高志愿不能超过6个,超过6个职高志愿的视作无效。

篇7

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

体育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之中,进行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按满分7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测评工作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照三科满分共3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

篇8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一)2009年全市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制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根据《*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和《*市教育局关于暂停中职春季招生的通知》(衢市教职成〔20*〕246号)的相关规定,全市初中毕业生均应参加学业考试(免试录取的初中毕业生除外),考试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全市继续实行中考体育加试并列入学业考试范围。学业考试的科目、分值和时间表详见PDF附件。

(三)省教研室编制的《2009年*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和学业评价的依据,是试卷质量分析评价和各地复习的主要依据。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考核,严格控制考试试题难度,适当控制题量,既反对单纯考核机械记忆的内容,又要杜绝技巧性、竞赛类的偏题、难题,学业考试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75左右。

(四)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由市招生委员会、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命题、组考、阅卷等考务工作由市招办会同教研室组织实施,试卷卷首统一冠以“*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市卷)”。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分别由基教处、职成教处会同招办组织实施。市区(含*区、衢江区,下同)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阅卷,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网上阅卷。学业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补考,由县(市、区)自行命题,初中学校组织考试和阅卷。

(五)考试要有利于方便学生和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社会·政治》科目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英语科目安排听力测试;数学和科学科目的考试允许使用符合教学要求的计算器,根据浙教基〔20*〕233号和浙教基〔20*〕109号文件精神,要求使用列入省教育厅教学用书目录的科学计算器。

(六)2009年全市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仍按照衢市教基〔20*〕273号文件精神执行;往届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原毕业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加上考生所在村(社区)现实表现证明为准。各地各初中学校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结合实际完善具体测评方案,努力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评价应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作用,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等应事先向学生公布,评价结果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其中获得“A”等级的学生名单须在校内公示。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的,学校应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申诉,并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要加强组织管理,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并指导与督促所属初中学校认真完成评价工作,完成所属学校各类获得“A”等级学生的认定工作,接受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处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初中学校要成立评价工作委员会,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评价政策、实施细则和要求完成本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个初中毕业班要建立测评工作小组,完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工作。各地要从加快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高度出发,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探究与实践类”模块中“实验操作”分项和“劳动与技术类”模块中“信息技术”分项的考核,充分发挥综合素质测评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中的作用。各地各校应在2009年4月底前完成应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三、高中招生计划制定及录取办法

(一)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适者录取的原则,改变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招生中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又要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要衡量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总体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某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

(二)合理安排普职招生计划。各县(市、区)要统筹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安排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时,要以实际初升高比率为基础,按1:1的比例来安排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招生计划,确保今年高中段招生职普比达到1:1。各县(市、区)高中段学校招生方案和招生计划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财政、物价等部门联合编制,并于2009年3月25日前上报市教育局,经市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市直属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学校提出初步意见,于3月25日前分别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和职业成人教育处审核,经市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要求升入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且在此基础上获得2A以上;要求升入其余普高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高中阶段学校在达到综合素质测评等第要求的考生中,根据其志愿、学业考试成绩、综合评语和《学生成长记录册》,进行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继续实行普通高中招生多元化录取。2009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仍分免试录取、特长生录取、招生指标分配录取、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定向录取、统招录取五类。

1.免试录取:

(1)免试录取对象及比例:凡20*年9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期间,在发明创造、科学研究、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可免试进入省重点中学。录取比例控制在该校招生计划数的5%以内,未招足的指标并入各招生学校的统招计划。

(2)免试录取的条件:

①被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模范人物;

②参加市及以上比赛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标准的学生;

③获小发明、小创造省二等奖及以上或*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证书的学生;

④在*省初中数学、自然科学竞赛,*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全国中小学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中获省一等奖以上的学生;

其中③、④二条中两人及两人以上的获奖项目,只限第一作者。

(3)免试录取的程序:各初中学校依据上述条件,在学生本人申请、任课教师推荐的基础上,经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名单。高中学校应认真审查推荐学生的材料,并可通过面试、研究性学习成果答辩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的正式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在2009年6月10前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市教育局备案。

2.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

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招生由招生学校于2009年3月25日前提出方案(含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办法、专业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专业测试时间、地点等),报招生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并在本校网站上公示。体、艺特长生的学业成绩应不低于招生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60%,专业成绩由各招生学校组织力量进行考核测试,接受当地教育局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测试结果应及时公布,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专业测试成绩符合要求的学生名单应于6月10日前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招生人数列入各招生学校的整体招生计划,未招足的指标并入各招生学校的统招计划。

3.招生指标分配录取:

为继续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扶持薄弱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和2009年工作的相关要求,继续加大推行省级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改革试验。2009年*一中、*二中、*三中、*高级中学、龙游中学、江山中学、常山一中、开化中学等省重点中学应拿出60%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初中毕业生数和办学水平等因素分解到各初中;根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各地计划内录取工作统一进行,实行分校录取。各县(市)省重点中学指令性计划招生指标分配方案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备案。

4.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定向录取:

*一中继续作为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学校,面向全市定向招收初中毕业生,招生名额列入该校2009年度招生指令性计划。具体招生办法另行下文通知。

5.统招录取:

统招录取是录取的主要形式,主要依据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择优录取。当最低录取分数线出现并列分而超过计划招生数时,按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从高到低录取;如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仍相同,则按考生综合素质测评项目获A等第数量从多到少录取。

(五)高中招生加分政策。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军区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驻浙部队干部随军随调配偶子女就业就学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7〕62号)、《*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的通知》(浙教考〔2009〕2号)要求,进一步规范中考加分政策,对继续保留的身份类加分和体育竞赛类获奖加分,具体规定如下:

1.下列考生,可加5分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

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三名优胜者[市(地)级体育竞赛指市运会、市青少年体育传统项目运动会比赛或由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列入计划的各类体育比赛。其中由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列入计划的各类体育比赛获奖证书上应盖有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印章。所有比赛不足4队(人)递减一名记成绩,作加分依据;市中小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比赛暨体传校比赛两赛合一记成绩,作加分依据。下同]。

2.下列考生,可加10分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

(1)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台胞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2)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二名优胜者。

3.下列考生,可加15分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

(1)获市(地)级体育竞赛第一名优胜者;

(2)获省级体育竞赛四至六名优胜者[省级体育竞赛指省运会比赛或由省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的体育竞赛。其中由省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的体育竞赛获奖证书上应盖有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印章,所有比赛不足7队(人)递减一名记成绩作加分依据,下同]。

4.下列考生,可加20分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

(1)获国家、省级体育竞赛前三名优胜者;

(2)驻地部队团以上干部、荣立二等功或三等战功以上、被大军区级以上或省级(含省级)以上表彰、因公牺牲或致残(六级以上)、从事飞行或舰艇等艰苦工作、驻海岛部队的军人子女。

凡获得多项优惠加分的考生,以最高分为限,各项不得累加。各类获奖证书的有效期限为20*年9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各县(市、区)教育局须在6月10日前完成辖区内初中毕业生加分名单审核工作并在学校和所在县(市、区)教育网上公示,同时报我局招生办备案公示。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制定控制重复教育的政策措施,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所有往届初中毕业生均以社会考生身份单独报名参加学业考试,高中学校优先录取应届初中毕业生。自2009年开始,省重点中学不得录取在校就读的初中复读生。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一)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制度,明确程序,细化环节,规范操作。要及时做好相关的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各级教研室要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和指导。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二)要严肃考风、考纪,切实做好考试各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要切实做好文化课命(审)题人员的资格认定和培训工作,命题人员与审题人员要严格分开,不得“命审合一”。命题期间,命题组织单位要与每个参与命题的人员(命题人员、审题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合约,并对保密合约进行公证。施考期间尤其是体育考试期间,要加强监考工作,加强对考点的巡视与管理,防止发生各种泄密、舞弊事件。作文阅卷要坚持三人独立阅卷制度;对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主观性试题,阅卷前要充分估计学生的答卷情况,统一评分标准;阅卷后要组织复查,努力避免阅卷差错。要加强对考生的安全教育,制订安全防范预案和应急预案,周密部署,严格管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杜绝考试过程中发生师生伤害事故。

(三)要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从培养人的高度出发,坚持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课时,不得过早结束新课;严禁节假日集中补课、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保障学生休息活动时间;不得擅自编印或要求学生订购各种形式的考试说明和复习资料,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测管理,不得进行区域性的“抽测”、统考;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得只抓少数“尖子”学生,特别要防止在考试复习阶段放弃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更不允许强迫这些学生提前离校放任自流;要加强教师培训管理,提高教师职业素养;要落实“减负”责任,加大对各类违规教学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统一高中招生加分标准。为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制定的高中招生加分标准,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不得自行制定加分项目和加分值。

(五)做好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考试结束后,各地要做好试卷的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并于2009年7月底前提交相关材料报市教育局教研室。

(六)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培训制度和监控评估制度等,确保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杜绝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全市各初、高中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意愿;高中段学校招生宣传必须征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在县(市、区)教育局的统一组织和初中学校的支持配合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宣传,切实保证初中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篇9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适应高考改革,我市将开齐开足各学段艺术课程,全面推行初中毕业升学艺术科目考试。我市将加强艺术教育,配齐配强教师队伍,同时建立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引导每一位学生掌握1项艺术特长。并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和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新高考”的重要参考,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客观、真实、全面记录学生高中阶段发展状况,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据悉,我市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学招生录取体系。

高中招生办法也将改革。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建国介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简单开办“创新班”,也不是着重培养少数学生。

篇10

日 期时 间科目分值备 注6月25日上午8:30—10:30120分钟语文12011:10—12:0050分钟历史50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下午15:00—16:0060分钟物理7016:40—17:3050分钟化学506月26日上午8:30—10:10100分钟数学12010:50—11:5060分钟思想品德70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下午15:00—16:40100分钟英语120笔试100分,听力20分2017年全省中招文化课考试仍为单科考试方案,全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英语听力考试采用光盘播放,各考点要统一配备相关设备。各学科考试时间和分值见《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方案》。

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

体育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之中,进行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按满分7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测评工作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篇11

日 期时 间科目分值备 注6月25日上午8:30—10:30120分钟语文12011:10—12:0050分钟历史50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下午15:00—16:0060分钟物理7016:40—17:3050分钟化学506月26日上午8:30—10:10100分钟数学12010:50—11:5060分钟思想品德70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下午15:00—16:40100分钟英语120笔试100分,听力20分2017年全省中招文化课考试仍为单科考试方案,全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英语听力考试采用光盘播放,各考点要统一配备相关设备。各学科考试时间和分值见《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方案》。

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

体育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之中,进行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按满分7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测评工作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篇12

日 期时 间科目分值备 注6月25日上午8:30—10:30120分钟语文12011:10—12:0050分钟历史50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下午15:00—16:0060分钟物理7016:40—17:3050分钟化学506月26日上午8:30—10:10100分钟数学12010:50—11:5060分钟思想品德70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下午15:00—16:40100分钟英语120笔试100分,听力20分2017年全省中招文化课考试仍为单科考试方案,全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英语听力考试采用光盘播放,各考点要统一配备相关设备。各学科考试时间和分值见《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方案》。

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

体育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之中,进行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按满分7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测评工作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篇13

日 期时 间科目分值备 注6月25日上午8:30—10:30120分钟语文12011:10—12:0050分钟历史50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下午15:00—16:0060分钟物理7016:40—17:3050分钟化学506月26日上午8:30—10:10100分钟数学12010:50—11:5060分钟思想品德70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下午15:00—16:40100分钟英语120笔试100分,听力20分2017年全省中招文化课考试仍为单科考试方案,全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英语听力考试采用光盘播放,各考点要统一配备相关设备。各学科考试时间和分值见《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方案》。

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

体育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之中,进行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按满分7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测评工作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篇14

河南郑州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安阳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焦作 鹤壁 新乡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2017河南中招文化课考试仍为单科考试方案,全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英语听力考试采用光盘播放,各考点要统一配备相关设备。各学科考试时间和分值见《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方案》。

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

体育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之中,进行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按满分7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测评工作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照三科满分共3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