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联网专业技术培训范文

物联网专业技术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联网专业技术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物联网专业技术培训

篇1

关键词:物联网 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与共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49

1 行业背景

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物联网”成为全球瞩目的关键词,新生事物一旦出现,发展是势不可挡的。物联网是世界信息化发展新的推进,是互联网应用的推广和深化,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目标是实现一个智慧化的世界,让生活更舒适、生产更高效。信息的交互,不再局限于人与人。预计到2020年,500亿个智能物体(smart things)将连接到网上(人均6个),物联网试图实现人类居住空间的“可知、可思、可控”。可知,知道周围的情况;可思,能够对知道的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综合与决策;可控,能够根据感知信息及智能分析对周围进行优化响应与影响。互联网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时代”,而物联网的使命则是要把人类带入“智慧时代”。

物联网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近两年发展速度迅猛,在201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预计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各省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进展,把物联网相关产业和技术运用纳入省“十二五规划”,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受政府政策推动作用的影响,国内已有50多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并有28个城市出台具体建设规划及行动方案,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产业规模巨大、带动力强,已成为国际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物联网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9个重点发展领域,分别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必将有大大小小的科技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进入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在深圳第十三届高交会上专家指出,物联网产值将为互联网30倍,未来人才需求量巨大。

目前,物联网产业市场特征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发展估计还有一段时间。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不是单靠行业、教育、政府哪一方面能够推动的,必须是国家政府主导驱动产业发展、行业应用引导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行业(如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家居)优先带动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必将有大大小小的科技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进入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市场力量正在加快进入物联网产业。

2 物联网人才需求

产业规模的高速扩展必然带来人才的短缺。更何况物联网专业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寻找多学科都懂的高复合型人才难上加难。通过广泛物联网相关企业调研了解到,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仅占30%,需要大量的项目工程实施及维护人员。物联网人才资源紧缺,呈“金字塔结构”的人才资源结构,塔顶部分由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底部是众多技术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组成应用、服务团队。因此,需要培养大量具有物联网技术能力、应用创新能力、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全球范围内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渐渐成为热门专业,也给教育带来了巨大机遇。截至2012年,全国本科已有近百所、高职有近70所开设,各类院校纷纷申报物联网新专业的情况还在继续,物联网教育市场逐渐变大、变热。

3 物联网教育面临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瞬息万变,也给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带来许多困难,人才培养方案总是不能完善、适应社会需求方面总是不尽人意。各类院校的物联网专业大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上开设的。计算机类专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市场接轨不够,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突出。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有所脱节;培养学生社会认可度不够;教学实践环节差,技能训练不够;师资培训投入不够,师资培养缺乏针对性、连续性、有效性;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完善与加强;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多数局限于向企业输送“实习人员”;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没有起到推动专业发展应有的作用。

蒸蒸日上的物联网产业给物联网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物联网专业培养带来新的挑战。物联网应用是跨专业、跨学科、高难度、深层次的应用,需要计算机、电子电工、通信、自动控制、软件、管理工程等多个学科的融合。因此,物联网专业教育对师资要求高,由于跨专业,跨学科,需要学习、补充新知识,师资培养有一个较长周期。物联网工程实践性强,对实验设备要求高,学生培养成本高,培养成熟的技术人员周期变长。目前物联网专业教育处在四缺状态,缺教材、缺师资、缺设备、缺经验。

因此,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再按照传统模式,很难做到更好,并且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探索校企合作与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

4 校企合作与共建模式

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而物联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和经验要求很高,物联网人才市场需求虽然很大,但综合人才却十分缺乏。为弥补物联网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需要培养大量具有物联网技术能力、应用创新能力、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信息类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加快物联网人才的培养。

4.1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领域广博、技术精深,各高职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和学校自身特色,实施校企合作与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进行广泛的物联网人才需求调研,校企共同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抽取出高职学生能胜任的岗位职业能力,按照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2 共同参与培养过程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确定教学实施安排。理论课原则上在校内由专职教师完成。校企共同实施实践教学部分;企业给学校师生提供实践实训机会;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对学生学习及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学生毕业后优先到该企业就业。

4.3 校企共建实验室

整合教育资源,集中校内优势资源,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建立校外企业实践基地、校内技术公关研究室。校企共建物联网实验实训室,除满足专业教学外,重点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和行业优势。协商物联网企业将部分体验设备放在学校,学校给企业冠名。企业不用占场地,学校还能用于教学。共建国内某行业领先水平的实验实训室,企业承揽相关项目时,可带客户来学校参观。也可以为教师、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4.4 师资队伍共建

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研究型工程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定期组织老师参加物联网相关培训。安排老师到物联网企业锻炼是很好的举措;企业为学校提供机会让老师在企业挂职锻炼,并为企业发展建设提供规划策划、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配合企业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新职工岗前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新技能新技术培训和技能大赛赛前培训等。学校可邀请或聘任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特聘教授或实习指导教师,为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等提供建设性意见。通过师资队伍共建,使老师能把握市场、提高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也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整体水平。

4.5 共同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校企共同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企业科研项目论证、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校企双方就有资源互补优势的研发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并联合向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申请相应的科学技术研究经费。

4.6 共同实施企业项目

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使物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紧缺状况凸显,各种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逐渐铺开,物联网工程实施人手不够。学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学校可选派老师和一些优秀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实施过程,独立承担或协助完成相应的任务。以项目的实施驱动校企合作的深入。为企业解决了廉价劳动力问题,学生、老师也得到了锻炼,对学校、学生、企业都是有益的。

5 结束语

篇2

生活中,蔬菜是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蔬菜产业也在农业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蔬菜的产量和品种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蔬菜产业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农产品效益提升的重要支柱,其中,蔬菜育苗在蔬菜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现代育苗技术,传统育苗占地时间长、出苗率低、用工大,既增加了蔬菜生产成本,又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为提高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加快蔬菜育苗集约化、工厂化建设,向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做现代农业的先行者。

记者了解到,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济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是济南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山东省蔬菜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公司主要业务是集约化蔬菜育苗、农资技术服务、蔬菜种植,现有员工3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人。“我们是这一领域的领头羊,拥有大规模的育苗基地,目前拥有500亩土地,8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育苗温室,年培育蔬菜种苗量超过1亿株。”董事长韩吉书说,“安信种苗率先应用物联网智能技术,实时在线动态监测蔬菜育苗过程和蔬菜种苗长势,实现对蔬菜种苗生产场所指数的‘管、控、营’一体化,实现了产量、质量双重保证。”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作为蔬菜育苗的知名企业,安信种苗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安信种苗全国首创25节点育苗法,激发种子潜能,提高作物产量。“为提高育苗品质,我们非常重视科研创新,已获批14项专利、5项著作权,并率先投资研发蔬菜集约化育苗物联网智能应用技术、育苗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韩董事长说,“我们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获得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科研支持,每年国内外相关专家都会定期来安信公司交流、学习与培训。”并且安信有四大统一原则来保护农户的最大利益,即统一定期技术培训、统一育苗农资供求、统一栽培跟踪服务、统一种苗安全运输。

公司以引进优良品种、培育无病壮苗、技术推广示范、咨询服务为己任,以基地为依托,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等方面,为基层菜农做了大量工作。“安信种苗无病虫害、苗子壮、根系发达,定植在棚里坐果率高,质量非常好,安信专业且周到的服务团队,能为我们解决很多难题,我们的收入也很客观。”崔寨的村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安信培育的种苗现已带动农户种植蔬菜25万亩,使农户年均收入增加5500元。

篇3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08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认真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计划。大篷车是流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动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民们对这种流动的多媒体课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情。在车上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别的环境里学习农业知识、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新鲜又灵活生动,许多农民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在灵活教授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基地培训,增强农民的动手力。为此,我站以“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载体,在培训机制上推行合作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下乡,抓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培训、引导作用。学校把市柑桔所创办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市农科所创办的良繁基地、市种子管理站创办的农业示范场等作为学员实习基地,以便农民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并切实掌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从各个方面,满足返乡农民的需要,培养出适合新农村、新社会的优秀农业人才。

创新培训机制对接返乡农民

篇4

1辽宁省畜牧技g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辽宁省设立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1个,市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14个,县(市、区)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77个,乡(镇)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703个,已经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归同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省、市、县三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有1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达48%,大专以上学历的达68%。

2当前我省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现代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及饲养方式的快速转变,从整个畜牧技术推广体系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弱化。二是技术推广工作还不够“接地气”。

2.2原因分析

一是饲料、兽药、养殖设施设备等相关企业做了点对点的售后服务工作,且规模养殖场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客观上对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需求少了。二是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人、财、物薄弱。表现为:人少事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性不高;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少数一些单位光有“吃饭钱”,没有“干活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服务手段、方式单一。三是对现有畜牧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引进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篇5

关键词:员工 培训 意义 内容 作用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组织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人力资源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员工培训就是不断开发和培训高素质人才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面临全球化、高质量、高效益的市场经济挑战中,企业的竞争主要依靠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本,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此,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培训,使员工知识、技能明显提高和改善,以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

1.1 增强员工岗位胜任能力

员工培训能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与任务,更好地胜任现在及未来的工作任务。员工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培训员工创造性地提升工作或服务能力,取得更好的绩效,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得到高效运转。

1.2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员工培训是打造企业的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培训使员工素质、职业能力提高并增强,可直接改善企业工作质量。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使员工掌握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搞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能大大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目的更重要的是实现高级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培训不断地教给员工新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能适应或能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这不仅能使员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而且使员工能得到精神上的成就感。

1.4 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员工培训是一项满足企业和员工双方需求的行为。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才要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就需要时时“充电”,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增强自身竞争力。所以说,培训不仅有利于企业,更有利于个人,参与培训,不仅是对企业的支持,也是在享受一种福利,是企业给员工最好的福利。

2 员工培训工作的内容

企业的发展是全方位的,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全体员工进行分级、分层次培训,以提高团队的职业化能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员工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2.1 员工培训工作的基本内容

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岗位培训。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被视为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岗位培训大致分为两种:新员工人职培训和在职员工培训。

2.2 新员工培训

目的在于让新员工了解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概况、企业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文明礼仪、企业文化等培育企业素养的教育,作用在于让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中。培训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各部门主管讲解各部分职责内容、各种基本制度;进行团队训练,如拓展训练;讲授人际交往知识,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集体活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2.3 员工岗位培训

目的在于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和技能。如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安全生产规程规范,增强员工安全操作知识;岗位业务培训,提高员工劳动技能水平;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和操作知识水平;职业素养教育,向职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培训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此外,采取轮岗培训、师带徒一带一培训等方法也是岗位培训的有效形式。

2.4 建立人才梯级结构为目的的分级培训

分级培训是具有针对性的因人施教,能开发员工能力,适应企业管理需求,每级培训主要包括公用管理、集中管理、项目管控等板块。如熟悉工作流程、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一级基础培训,学有专攻、提升专业素养的二级专业培训,培养领导力、提升创新力的三级提高培训。即按照“基层补需、中层补专、高层训能”的三级培训思路,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管理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效益的提升,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2.5 扩大培训覆盖面的全员培训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形式,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培训。如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更新其经营理念,开阔其经营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规范持证上岗工作。加强现代化、信息化培训,提升员工使用互联网等用于交流、收集信息工具的能力,使企业工作绩效系统高效运转。如电脑、QQ群、0A协同平台、即时通、电子办公系统等,提高工作绩效。

3 施工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特点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企业业务需要,进行员工岗位培训,即相关技术或业务培训。

3.1 全员安全培训

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全员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在建项目经理部要利用各种机会,采取不同形式对员工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普及培训。一是要严格执行“三级”教育制度,项目经理部要做到全员进场前的安全培训教育;技术交底中的安全教育;重大危险源的重点培训。二是各项目经理部要做好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取证(复证)和安全、质检、试验等各类管理人员取证培训工作,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规定,并建立健全取证培训人员的台账。三是对涉及从事人身安全和施工安全的施工人员,要加强安全操作规程与技能的培训,严禁各类违章施工作业,确保安全施工。

3.2 工程项目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

施工企业要把培训重点放到项目经理部。通过开发一些适合企业的微课程。首先应加大对项目经理部各类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强化培训力度,进行以项目经理、施工技术管理、合同成本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综合管理等为分类的岗位实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其次,各单位还应重视注册类资质证书考证培训辅导,合理安排施工生产与取证培训,积极做好符合相关报考条件人员的考前培训工作。

3.3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施工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一是针对公司业务施工技术的特点,做好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二是针对隧道、桥梁、高速公路等施工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组织开办专题性施工技术培训班。三是适时选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工程类专业知识。四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优秀企业参观学习或外培。五是根据本企业主营业务发展方向,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式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六是定期组织公司范围内的技术交流会,以会代训,通过技术经验的分享、交流和总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技能。

3.4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提升培训,以加强互动交流、召开技术交流的方式,不断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和领导水平。一是选送人员参加上级安排的委外培训;二是开展职业经理人核心课程内容的综合培训和企业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三是适时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中高层和后备管理人员,通过考试攻读MBA硕士学位等,使中高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的能力。

3.5 掌握现代施工高端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培训

针对高铁、高速公路、桥梁、城市轨道、港口码头等建筑领域的发展,结合公司实际需要,鼓励符合技师、高级技师报考条件的人员积极参加报考施工新领域新技术的培训,力争提高通过率,使其结构和总量趋于合理,尽快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高端技能或稀缺人才队伍,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3.6 复合人才培训

略。

4 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形式及要求

员工培训工作在注重针对性的前提下,必须体现出系统性和前瞻性。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要根据企业现状及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

4.1 在员工培训方式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

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在培训的内容上体现不同的深度。要拉开梯次,采用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培训。采取灵活、生动、活泼、易于被职工接受的方式。紧密联系实际,形成教、学双方良性互动。员工培训计划要有创新。制定涵盖企业所有员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职工培训授课者的选择要创新。专门培训师的选择固然非常重要,但企业内部领导以及内部员工成为培训师在相互的认同上更为亲近。

4.2 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培训

略。

4.3 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

略。

4.4 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

公司要整合培训资源,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培训搞好相关专业培训。通过加大对部门和项目部内部培训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实施,突出项目建设工程施工中应知应会知识,施工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篇6

关键词:物联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4-0181-03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信息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联网行业如雨后春笋,成为新型信息技术行业中的一支主力军,造成物联网工程方向的人才严重缺乏。如今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物联网工程方向的专业,主要为物联网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为推动科技发展打造物联网精英。然而,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还尚未形成高等院校、企业、毕业生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物联网企业通过招聘,但很难招到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意识到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毕业生没有动手能力,也无实践经验,最终导致就业率非常低。那么高校物联网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效果,和物联网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的守旧与落后,缺少专业与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如今,大多数高校物联网工程类专业还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实验室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大受到限制,最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产生很大的影响,无法适合物联网企业的需求。针对物联网企业招人难以及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看出很多高校的高等教育与企业实际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鉴于此,本人针对此问题,以我校为例,依托校企合作,进行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培养出“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专业人才,既有利于为物联网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也拓宽了物联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物联网专业建设

物联网专业经过多年建设,现已成为我校的品牌专业之一,建有“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现代通信实验实训中心”以及“中央财政支持楼宇智能化专业实训基地”等。另外,学校还拥有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现代物联网实验实训中心”和“软件实训中心”是我院与多个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实验实训中心,并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该中心引进了目前社会上先进的物联网设备(福建新大陆产品),及教学用软件(青岛东信科技产品),从而做到了“学生在校所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与社会使用同步”,开创了教学(理论+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就业零距离的教学模式。目前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物联网技术的主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还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物联网技术企业严重缺乏产品技术支持,产品技术维护维修等一线岗位应用型人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更新发展,网络设备的使用量逐年增多,社会急需大量的网络设备维护人员以及物联网方向的技术人员,这为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为适应市场需求,我院抓住此契机,在2011年,物联网专业与多个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并获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开始招生,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旨在培养物联网应用及其设备维护方向技术人才。

2.1前期调研等情况

我校物联网专业先后派出三批骨干教师赴南京、无锡、北京进行物联网行业情况的学习和调研,并参加中国物联网行业协会举办的会议。并且在2012年12月,由专业带头人带队,先后去无锡贝浮特通信有限公司考察,就无线通信产品的研发等问题达成合作意向,随后赴江苏经贸职业学院和南京邮电大学参观物联网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学习并交流经验,为我校与相关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合作共建实验室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实验室建设

在已建设的实验室中,其中包含网络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楼宇智能化实验室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一些实验室,其中网络实验室能实现网络系统的仿真、设计,为物联网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演示平台,提高动手能力与设计能力;软件实验室与物联网实验室为我校与多个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专为我院开设物联网方向提供服务,学生在此实验室可开展物联网设备的维护及优化实习实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另外,目前已具备的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等也为现有专业包括后期物联网方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学校以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楼宇智能化实训基地为平台。2012年以来,经过与多个物联网相关公司的反复沟通和深入交流,现已就共建专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合作就业等达成共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了框架协议。同时,合作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其中有已有物联网以及相关公司已决定在2015届毕业生中招收学员进行培训,并在我校开始开班授课,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为该公司物联网技术储备人才,并计划在以后每届接收物联网专业毕业生约几十人左右。

2.3师资队伍

目前电子、计算机等专业方向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爱岗敬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共五十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十几人。物联网技术作为综合型专业方向可整合我系师资资源进行课程教育。2013年,先后派出多批教师去多家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参加技术培训与暑期社会实践与企业挂职锻炼,物联网专业教育的核心团队已初步形成。同时,结合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合作关系,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物联网一些专业课程教育,这也符合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建立“校企互聘互管”的制度,一线专业教师进入企业锻炼,承担企业的项目与产品的研发以及社会服务项目,必须到学校科研处签订相关的协议备案,作为后期晋升高一级职称评审以及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兼职教师的考核管理纳入企业管理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考核制度与评聘制度等。物联网方向的设立将为地方及周边省市培养高级应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满足合肥市及安徽省物联网人才需求,而且可以覆盖长三角经济圈甚至全国乃至全球。

3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建设

全力发挥物联网行业(中国物联网行业协会)、物联网企业(多家物联网设备有限公司)优势,同时,将学校的人才输出、技能培训、研发、技术服务等功能充分挖掘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实现共赢局面,形成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合作教学模式,搭建校企合作组织机制,制定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物联网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本科四年制和高职三年制两类,三年制是在四年制的基础之上,缩减部分公共课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下面以本科四年制为例,重点讲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四年制采用“3+1”的培养方式,其中3年在校集中学习,主要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以及专业工程基础知识三方面的知识、锻炼工程技术能力以及培养综合素质。另外,累计1年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并做毕业设计,重点培养、锻炼和应用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和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能力。前四学期“重基础”,完成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强化数理基础模块和注重专业基础模块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方法、创新工具的掌握;让学生更早了解工程背景,为专业后续模块学习和工程能力培养打好基础。第五、六学期开始进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即一方面使学生深入学习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让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课程设计、项目训练、专业实习等环节,将物联网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专业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第七、八学期“强工程”,学生利用一年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实训、毕业实习和做毕业设计(论文),通过上述工程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来源于企业。

3.3校企合作,进行项目课程的开发与改革

要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归根结底要在课程中去落实,要在教材中去落实,要在教学过程中去落实。根据我校物联网专业教师于2014年去南京参加全国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论文发现,很多高校的物联网专业的都没有一个合适的课程体系,体系的建立没有依据;针对这种课程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我校以课程项目开发与改革作为突破口,实施教学内涵的建设。在进行物联网行业市场需求调研时,组织企业的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进行多方位的课程项目的开发。以工作就业为主线贯穿整个课程的设置,以职业能力发展、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出发点编写课程内容,以物联网服务为载体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完成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体现“理实一体”的教学原则,另外,学生一边完成教学项目一边构建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其职业能力。最后让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年,进入相关物联网企业各项目组,进行项目训练,实地锻炼。

3.4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实训基地。而物联网设备的投入非常大,仅仅依靠学校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物联网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种重要的解决办法。我院物联网专业与广州粤嵌、福建新大陆等多家物联网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物联网实验室,在该实验室,学生可完成初步技能训练、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特殊训练等功能。

3.5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制定了相关措施,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实践、社会服务、培训考证等相关途径往“双师型”教师转型,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物联网方向的师资队伍由本校“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组成。另外,学校制定了企业兼职教师管理方法,做到有章可循;制定了企业兼职教师的任职条件、聘用程序、管理要求及教学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企业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为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出谋划策。

4总结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能否深入、长效的开展,要依据良好的合作机制与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各种平台为基础,不断创新,与外部企业搭建各类校企合作平台,引进多家大型物联网企业加入校内实训基地的合作共建,通过学院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等多方共同制订实践教学计划,以企业产品发展设计实训项目,充分显示实训基地的应用功能,积极培养“卓越物联网工程师”,大力发展各项教学的内涵建设,最终打造出以物联网专业为核心的特色办学模式,并向其他专业辐射,实现与物联网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轨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秋华.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8).

[2]李如平.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32):7267-7270.

[3]张雷霆.对高职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9).

[4]李如平,张玉荣,吴房胜.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1(5):15-18.

[5]楼一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J].职教论坛,2005(10).

[6]彭洋.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D].南京大学,2012.

[7]邵玉斌,龙华,刘增力,等.通信工程教学实践环节中仿真技术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9(20).

[8]褚丽莉.新形势下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25-127.

[9]李俊杰.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侨大学,2009.

[10]黄忠国,彭熙,贺建民,等.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2).

篇7

关键词:资源库建设;软件技术;资源共享

一、资源库建设背景

当前,国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正朝着移动化、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尚不成熟。近年来,国外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我们提供诸多借鉴经验,因此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

移动互联网产业高速增长,迫切需要高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为适应国家对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标准及企业对员工专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及新技术,高职院校应积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建设共享型移动互联网方向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同时,为满足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教学资源库须涵盖校企,实现资源的全社会共享。

二、资源库建设意义

1.带动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将带动专业其他方向课程建设的发展。因此,建设好教学资源库,必将促进一个专业及专业群体的发展,带动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2.推进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可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其课程及资源开发能力,提高现代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满足自主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需要。因此,资源库的建设能够高效推进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支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面向社会开放优质教学资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从业人员和社会广大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支持体系,并通过有效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服务机制,促进高职教育和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满足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支持产业经济发展

教学资源库能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支持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三、资源库建设内容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课程、素材三级资源和拓展服务部分,拓展服务部分包括职业资格认证、校企合作两个功能模块。

1.专业方向教学资源建设

借助于专业资源的全面展示,为用户提供专业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应操作方法。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介绍、行业标准、专业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办学条件等。

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专业方向所有专业课程及学习单元学习包,将源于企业的项目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通过专业课程整体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学习指南、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演示录像、任务工单、学生手册、虚拟实训、维修资料、教学案例、教学评价方案的全面展示与集中提供,为用户提供“做中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案例及操作方法。

3.素材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覆盖Android、IOS、Window Phone三大主流移动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素材教学资源是专业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资源的素材提供地,按照媒体类型分类,应用场景分为电商类移动应用、旅游类移动应用、教育类移动应用、交通类移动应用、娱乐类移动应用等。

4.拓展服务模块建设

网络平台上嵌入职业资格认证、校企合作平台模块,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功能,为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人员提供信息支持。

(1)职业资格认证模块。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高职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相结合,提供既满足高职移动应用与开发的专业能力要求,又符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教学资源,促进“双证书”制的实施。

(2)校企合作平台模块。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展示移动应用开发专业领域中的国内外著名企业及其技术标准、项目案例、技术培训教学资源等,满足企业品牌宣传、客户培训、员工终身学习、高技能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需求。

四、资源建设架构

资源架构要面向用户,强化应用,构建长效反馈驱动机制,打造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共享与重构。以“学习”为中心,按照个体职业成长路径,面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培训和认证服务;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最新理念,全面支持专业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向同类高职院校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规范和课程资源支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对优质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和应用,可以有效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督促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带动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特别是它能为新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专业基础平台,以带动专业技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软件技术专业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申小中.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

篇8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被迫返乡,如何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二、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08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认真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计划。大篷车是流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动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民们对这种流动的多媒体课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情。在车上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别的环境里学习农业知识、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新鲜又灵活生动,许多农民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在灵活教授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基地培训,增强农民的动手力。为此,我站以“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载体,在培训机制上推行合作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下乡,抓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培训、引导作用。学校把市柑桔所创办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市农科所创办的良繁基地、市种子管理站创办的农业示范场等作为学员实习基地,以便农民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并切实掌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从各个方面,满足返乡农民的需要,培养出适合新农村、新社会的优秀农业人才。

创新培训机制对接返乡农民

篇9

关键词:推广体系;服务体系;调研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7)06-0075-04

1 现状

“十二五”以来,武汉市蔬菜产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至2015年底,全市涉及蔬菜生产的乡镇68个,基地总面积达到67 700.5 hm2,其中规模化、标准化基地所占比例达到90.5%,高效设施蔬菜面积占比达到15%;主要“菜篮子”产品自给率达到74.5%以上;基地蔬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菜价稳定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处于中下游水平;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年均提高2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收入水平位列副省级城市第7位。这些成就的取得,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该市比较健全的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1 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已基本建立起政府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社区互助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以及涉农企业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的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市、区、乡(镇)拥有314名蔬菜技术人员常年活跃在公益性推广第一线,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32.80%,专科学历占49.04%,中专占15.61%,中专以下占2.55%;高级职称占17.83%,中级占35.35%,初级占41.72%,初级以下占5.10%;年龄50岁以上占25.80%,36~49岁占60.06%,35岁以下占11.15%。同时,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完善运行机制,探索调动各类社会化技术服务主体参与技术推广的积极性。目前,华中农业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教育、科研机构协同如意、东方神农、广地等国内知名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到全市蔬菜科技的推广服务中。“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培育并认定的蔬菜科技型专业服务组织116个,国家级蔬菜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以上蔬菜科技型产业龙头企业83家,占总数127家的65.35%。

1.2 主要经验

①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市级示范亮点 “十二五”时期,武汉市由财政部门牵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按照集中资金、重点投入的原则,择优确定了《蔬菜标准园创建》、《速生叶菜优质安全生产示范与推广》、《七万亩设施蔬菜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钢架大棚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示范推广》、《设施蔬菜周年生产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市级重点示范项目,并确保每年安排专项补贴资金35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在市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下,各区政府落配套政策,按照市区财政1∶1的比例,安排了配套资金,同时引导和带动社会投入资金每年约700万元,有效扩大了蔬菜技术推广的资金规模。“十二五”时期,重点打造了东西湖西北部、江夏107国道、蔡甸318国道、黄陂东部、汉南汉洪线及新洲凤刘-刘大公路沿线等“十大”蔬菜示范片带,重点建设了东西湖、新洲、江夏3个现代蔬菜种植示范园,集中新建了

4 669 hm2设施蔬菜基地。

②充分发挥公益性推广服务 “十二五”时期,武汉市公益性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主要由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牵头负责,业务上指导全市6个新城区蔬菜技术推广机构开展工作,乡(镇)一级推广部门经过 2005 年改革后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退出事业编制。全市6个新城区先后与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部门协作组建“专家大院”,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负责项目的立项和技术指导服务。市财政局与技术依托单位、技术依托单位与区蔬菜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分别签订项目实施协议;区蔬菜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与所涉及的企业、合作社或农户签订项目实施协议,形成了蔬菜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与科研、教育单位的有机结合和多部门、多层次的协作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组织菜农观摩、培训学习,开通12316“三农”热线服务,建立专家顾问咨询QQ和微信互动平台,组织科技下乡、发放技术资料或明白纸,进行媒体宣传,免费试用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等公益性活动,为全市广大菜农、蔬菜企业和合作社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十二五”以来,通过科技合作、项目推动,重点示范推广了新品种108个,平均667 m2产量增长20%以上,667 m2产值增加800元以上;总结推广了高效特色模式58个;示范推广了新技术46项;通过推广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全市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化肥使用量每年减少10%左右,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③不断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和实用技术 “十二五”期间,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组织技术人员大力开展深入企业和农户生产一线的调查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精品实用技术。汇编出版了《设施蔬菜实用技术》、《设施蔬菜集成技术手册》等科普丛书;在《Scientia Horticulturae》、《中国农技推广》、《湖北农业科学》、《长江蔬菜》等国内外科技杂志上48篇。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获部、省、市级农业科技进步奖、推广奖18项,其中,《武汉市蔬菜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蔬菜烟粉虱、豆野螟、芦笋茎枯病预测预报与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分别获得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无公害苋菜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大白菜秧栽培技术规程》获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的“质量技术监督科技成果三等奖”。

④积极引导社会化技术推广服务 为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武汉市积极引导科研、教育机构、企业等广泛参与技术推广服务。2014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东西湖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协议,在东西湖区成立“博士工作站”,建立了“互联网+健康蔬菜”信息平台,示范推广了设施蔬菜新品种67个,展示了新技术10项,推广了高效茬口模式6种,成功用高效钼肥和纽翠绿腐植酸有机肥解决了汇春合作社蔬菜基地莴苣叶片黄化、生长停滞的问题;成功解决了天下先合作社番茄青枯病和溃疡病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武汉市新增的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35家中,90%以上成立了研发机构,60%以上的企业科研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的科研奖励。这些新型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和吸收,然后再指导生产基地种植户应用,既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技术推广效果十分明显。2016年,全市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的人均工资性收入7 626元,同比增长13.1%。

⑤重视专业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重在基层的原则,全市每年组织开展蔬菜行业技术骨干市级技术培训2 000人次。同时积极整合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倍增计划、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民绿色证书工程、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各类资源,加强对菜农和实用人才的培训,平均每年参训人数达到11 950人次。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省内外交流等途径,有效提高了蔬菜技术推广人员和菜农的科技素质,不仅培养了一批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员和经纪人。

2 主要问题

2.1 “双重管理”体制下,公益性推广服务难以发挥高效高能

武汉市各级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一直以来处于垂直的上级业务领导与同级的政府行政领导的“双重管理”中,上级推广机构对下级推广机构的业务工作没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业务工作往往受同级政府中心工作的影响,导致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缺乏协调配合,服务范围狭窄,功能弱化,效率不高。

2.2 “项目推动”机制下,公益性推广服务难以满足科技受体的现实需求

“项目推动”作为公益性推广服务的主渠道,其实施内容和服务范围主要体现政府的意志,各级技术推广服务部门通过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强制执行,所推广的技术往往不太重视农产品市场需要和种植户的现实需求,动辄百万以上的示范项目往往成本太高,门槛太高,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企业外,大部分种植户往往只能望洋兴叹。

2.3 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的软件和硬件条件相对落后

一是提升技术推广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缺乏。技术人员的业务指导范围抽象,工作的指标和工作任务也没有具体的量化,尤其是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中,科技受体未能发挥关键作用。

二是年龄结构偏老化、职称偏低。调查数据显示,全市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中,35岁以下的仅占11.15%,50岁以上的却占23.95%,具有初级职称的有131人,占比41.72%,没有职称的有16人,占比5.1%,且主要集中在基层。

三是工作硬件条件相对较差。全市仅有黄陂区开通了技术服务网站,新洲区、汉南区甚至没有技术服务的专用交通工具。

2.4 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技术推广服务发展滞后

一是市场化服务组织内部缺乏高素质专业科技人员,技术服务效能难以提升;二是许多企业服务意识淡薄,投机心理严重,没有对农户进行科技服务的能力;三是国家目前针对技术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四是蔬菜生产经营的小型化和分散化,导致市场化技术服务组织的覆盖领域与服务范围十分有限,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3 对策建议

3.1 以优化配置全市技术推广资源为重点,实现“三权”垂直管理

根据政府公益性推广服务的特点,建议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筹全市蔬菜技术推广人员的“人、财、物”管理,在全市范围内按区域产业特色建立综合区域服务工作站,并争取8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下沉至各综合区域服务站,负责一线的推广服务工作。各地域综合区域服务站根据农业人口、耕地面积等指标确定该区技术推广服务的体制内名额,将其纳入市财局预算,统筹发放工资。公益性推广活动以项目为载体,逐步建立核心示范区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户间的科技扩散关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接受率,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相比p重管理,垂直管理的好处,一是让区域站的工作重心可以避免受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干扰;二是有利于集中整合与优化配置全市的技术推广资源,使推广服务工作更加区域化、专业化。

3.2 以科技受体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探索区域差异化的推广策略

根据《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2012-2020年)》,“十大蔬菜基地”将重点布局在“适宜发展区”,面积66 700 hm2,分别为新洲凤凰刘集-刘集大埠蔬菜基地、黄陂东部蔬菜基地、黄陂西北部蔬菜基地、江夏法泗金口水生菜基地、江夏107国道及纸贺公路蔬菜基地、蔡甸张湾-索河蔬菜基地、蔡甸318国道蔬菜基地、东西湖西北部蔬菜基地、汉南汉洪线蔬菜基地和新洲徐古、东西湖如意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这些蔬菜基地土质肥沃、水量充足、交通便利、设施条件较好、蔬菜商品性高,且大多数为优选的规模化经营业主,有利于采取市场化有偿的蔬菜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其他地区,尤其是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配套缺乏,农业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农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许多企业难以进入的区域则适宜采用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推广模式。

3.3 以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为目标,加速“互联网+”平台建设,带动科研、教学机构参与技术推广服务

一是加速建立市级“互联网+蔬菜”云平台,从生产到销售各个关键环节为全市企业和农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技术服务,让企业和农户切身感受到互联网给他们带来的效果和实惠。目前来看,农资资讯,精准气象,蔬菜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应用,农产品销售市场是“互联网+蔬菜”下企业和农户最直接的

需求。

二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积极承担推广服务工作。在管理层面给予教育、科研机构更多的自,通过改革科技成果验收、评价制度,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奖惩制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技术推广提供优质的技术源。

3.4 以市场化有偿推广服务为驱动力,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处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应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市场化有偿推广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弥补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中的“政府失灵”。

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稳妥地将国家基层蔬菜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蔬菜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技术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到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中来。

二是强化政府对蔬菜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税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科技项目的倾斜,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辐射带动能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Vegetable

Technology Promotion in 12th Five-year Plan in Wuhan City

YANG Xinhua, ZHNAG Kai, DENG Dehong

( Wu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430012 )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echnical

service resources,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technical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motion of market-oriented paid services, by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vegetable

篇10

关键词:科教扶贫;教育发展;职业培训;技术进步;内生发展动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4-0005-005

“十三五”时期是加快农村脱贫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路径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为了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扶贫开发必须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技和教育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式扶贫转变。科教扶贫是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的结合,指的是通过发展教育和依靠科技进步转变贫困地区的发展方式,扶持弱势群体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一种反贫困举措。科教的发展带来劳动力素质的增强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脱贫减贫成效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科教扶贫是坚持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推进贫困地区的科教扶贫,对于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创造性、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贫困地区科教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穷在“天”、困在“路”、贫在“人”。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差,支柱产业弱,经济落后,信息闭塞,贫困人口重视教育和科技的观念薄弱,科教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繁重的家务农活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家庭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对孩子采取“放养”方式,“重养不重教”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家庭教育缺失,厌学、逃学和辍学比重十分大。调查显示,贫困县村小、教学点学生厌学比例达35%,乡镇中心校学生逃学比例达36.8%,学习被动比例高达67.5%。[1]另一方面,由于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以及教育投入超出贫困家庭承受能力、毕业后就业难等现实问题的存在,贫困家庭不愿意支付高昂的教育成本来获取较低的教育回报,从而陷入“贫困―教育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就业难收入低―贫困”的恶性循环。[2]同时,贫困地区群众普遍存在“等、靠、要”的观念,学习新技术和探求发展新方式的积极性低,安于现状、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和顽固守旧的观念意识使得贫困人口难以走出贫困陷阱。当前,我国在科教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财政投入与教育资源不足、人才短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科教扶贫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须予以解决。

(一)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展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且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在技术培训方面,贫困地区人才培育机制存在欠缺,劳动力素质较低。一是职业培训发展落后,职业院校少、师资匮乏、地方政府对职业培训的重视和投入不足,且贫困地区职业培训培养模式单一,培训内容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不一致,难以解决贫困地区专业性人才短缺问题。二是技术培训少、成效差。贫困地区存在培训资源分散、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甚至是“假培训”坑农害农等问题,技术培训难以满足贫困地区群众需求,农民和工人很难获得真正适用的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引进方面,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工资水平低、收入不稳定,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无法对外来优秀人才形成吸引力,也难以留住本地人才。人才短缺阻碍贫困地区治理水平的提高,制约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造成贫困地区发展后劲不足,从而难以实现贫困地区的高水平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如重庆黔江区为推动扶贫开发,大量种植红心猕猴桃,但由于缺乏专业防治人才和技术,2013年猕猴桃大面积出现溃疡病,业主和农民损失惨重。如2014年甘肃省向贫困地区投入扶贫资金600多亿元,但贫困地区金融人才、互联网人才少,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的作用难以发挥。

(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基础教育发展落后,贫困家庭子女无法接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教育扶贫的作用难以发挥,造成贫困群体的固化和贫困的代际传递。一是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学校数量少,服务半径大,且学校寄宿条件不完备,“上学远、上学难”问题严重。如湖北恩施州一半以上的小学服务半径超过4公里,初中服务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且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许多贫困学生因为离校太远及食宿问题,导致家庭负担加重甚至辍学。二是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办学环境差。许多学校校舍面积不够,食宿、医疗、卫生、安全等生活设施匮乏,学生活动场地、图书馆、实验室等办学设施严重不足,课桌椅老化,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仪器设备陈旧,电脑、宽带、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缺乏。[3]调查显示,贫困县村小、教学点中,超过95%的学校没有医务室,70%的学校没有开水供应,三分之一的学校没有开设音体美课程和综合实践,50%的学校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4]三是贫困地区师资匮乏。由于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差、生活补助低,大量年轻教师流失,数据显示,超过60%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需要承担三门及以上的教学任务。[5]同时,由于人才流失和教师培训“形式化”,贫困地区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

(三)贫困地区科技发展基础薄弱,缺乏科技发展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新技术引进和转化速度慢,科技成果难以入村到户。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水利设施和交通道路建设严重不足,电脑、电视、广播、手机等信息设备普及度不高,物流体系和互联网平台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对科研机构、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优惠政策落实程度低,科技配套服务缺失,科技信息不畅,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且产学研脱节,造成科技研发积极性低、科技的传播和推广难度大。调研数据显示,广西有15%的村未通公路,村民仍处于“出门靠走”状态。秦巴山片区甘肃境内,52.27%的行政村未通水泥路,11.3%的行政村未完成农网改造,85%的行政村未通有线电视。在对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调查中,87%的受访企业认为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特别是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片区内中小企业对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融资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需求最为迫切。[6]

(四)促进贫困地区科学技术的吸收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建立并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科教扶贫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使科学技术能够进村入户,“落地生根”。在科教扶贫“硬环境”建设方面,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配套资金的足额落实,定期调整更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农业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建设并完善贫困地区的物流配送、邮政、供销合作等配套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在贫困地区的普及,帮助贫困地区建立数字化的招商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和农业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使贫困地区能够及时、便利地获取信息服务,实现信息交流的规范化。在科教扶贫“软环境”建设方面,要完善贫困地区科技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科技发展软环境。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构建完整的资金保障、科技应用与推广、专利指导与申请、技术普及与信息化等面向科技的配套服务体系,为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信息咨询、贷款融资等服务。要完善竞争机制和科技奖励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力度,通过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等措施提高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产学研重点项目,将教育科研优势与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进行对接,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常态化、科学化和实效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优势。[12]

(五)加大财政对科教扶贫投入,加强对扶贫资金监管和整合,改变扶贫资金“碎片化”局面,提升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贫困地区的科教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科教扶贫资金倍增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对科教扶贫项目的补助标准,从而为贫困地区的科教发展提供稳定充足的资金。[13]二是要创新科教扶贫投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统筹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类主体的力量,通过设立创投基金等技术创新投融资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激励、完善科教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引导各市场主体参与贫困地区的科教扶贫,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三是要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整合各部门投入的扶贫资金,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的原则对扶贫资金进行综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14]四是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建立健全资金使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督机制,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防止资金的贪污和流失,杜绝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等问题;要尊重和发挥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管理监督权,充分发挥扶贫资源的效用,使扶贫资源真正落实到贫困人口,真正用于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六)完善科教扶贫的工作机制,健全扶贫信息服务与区域协作平台,促进贫困学生的精准识别,加大金融扶贫与科教扶贫的联动。要进一步推进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和完善贫困户的动态信息网络系统,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如甘肃省通过建设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贫困信息、主要措施、任务节奏、考核评估“四项精准对接”,为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提供了依据。[15]要做好贫困学生及贫困学生家庭识别建档工作,加大助学体制精准扶贫的力度,建立长效的扶贫助学资金,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推动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大对各级各类残疾学生扶助力度。要创新科技扶贫开发模式,建立资金竞争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发展科技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建立并完善对口扶贫协作机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富裕地区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智力帮扶。同时,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技教育发展的金融支持;要建立并完善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过桥贷款、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15],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推动脱贫内生动能形成。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15.

[2]王如鹏.实现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的路径及制度选择[J].理论探讨,2013,(2):163-166.

[3]凌茹等.农村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89-92.

[4]李小云,唐丽霞,等.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77-82.

[5]光明教育.农村教师困境调查:工资平均2500元生存环境不乐观[N].光明日报,2015-04-30.

[6]刘冬梅,郭强,等.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特征与需求研究――以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6,(1):144-149.

[7]韩立生.深入基层 服务三农――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显成效[J].安徽经济,2014,(3):32-34.

[8]王荣党.反贫困视角下效率与公平的历史归结和中国情结[J].江淮论坛,2014,(1):10-14.

[9] 朱东国,熊鹏. 社区参与视角的红色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模式研究――以韶山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 (2):125-131.

[10]辜胜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包容性增长[J].中国国情国力,2015,(9):9-10.

[11]辜胜阻,李睿,杨艺贤.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全国同步小康的对策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5,(4):63-67.

[12]宋振东,董贵成.论钱学森关于科技和文艺相互作用的思想[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8-41.

[13]柴葳.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N].中国教育报,2016-03-03.

篇11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日益看重对产业技术专精尖人才的看重。围绕实施企业“订单式”的培养创新人才这一任务,如何实现高等院校尤其是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民办高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民办院校“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没有创新意识,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没有创新的实践成果,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订单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保证。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的:“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例,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与建设介绍如下:

一、“双师型”教师的自身能力

“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胜任本专业三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并熟练掌握相关课程的内容;能胜任与所教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的指导;能够编写相关课程教材;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途径

1.创建条件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积极创造条件对在职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建系8年来,已组建了一支以专职专任教师为主,外聘专任教师为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格局。系内的专职专任教师都是青年教师,其主体是学习型或学习研究型,因为他们走的是大学本科或本科加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然后到我校任教的模式,没有社会和生产实践的经历,创新能力、实践经验和教师素质本身受到限制。近几年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过校企合作,全系90%青年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并得到了企业的培训,如我校与北大青鸟合作,由北大青鸟对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在初级程序员、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三个模块进行培训,从而使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90%都取得了师资培训证书,并获得了北大青鸟教师任教资格。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得到了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海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乐辰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实际项目培训。大连华信、中软国际,北京达内还为教师提供新技术培训,如物联网、云计算、手机移动开发软件应用等,教师们掌握了这些新技术后,能及时更新知识,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始终站在新技术的前沿。去年暑假,大连华信还接待了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二十几名教师参观华信公司,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为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提供了和企业交流的学习机会。

2. 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

在“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许多专业课是由企业调进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教师需要充分参与其中,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可以壮大师资队伍,实行学校教学与企业技术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的担任兼职教师,对学校来说,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项目、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加强学校与市场的联系、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针对性。

正是因为这样,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到校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并安排系内青年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课程设计教学,在此期间青年教师主要任务是向企业工程师学习,同时完成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通过这些工作,青年教师初步获得了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利于实施项目案例教学

项目案例教学是以实践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来说要高一些,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实践开发的经验。“双师型”教师对项目开发的流程有充分的了解和经验,有利于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项目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朱杰 《考试周刊》2013年 第47期。

2.浅析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易伟 李翠翠 汪筱苏 《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 第7期

篇12

一、前言

中国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课堂“灌输式”教学目前仍是主流方式,实践与设计环节严重缺乏,改革已势在必行。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应用技术大学应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存在诸多困难,有必要与行业企业在校内共建体验式实践教育基地,将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引入校园,实现校内外实习基地接轨和互动,以改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效能与质量。体验式教育的生成与发展建立在构建主义基础之上[1],注重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通过亲身体验,使受教育者获得新认知、新经验和新技能,非常适合学生工程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体验式实践教育基地和技术体验课程体系建设应尽早提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议事日程。

二、卓越计划与技术体验教育

1.卓越计划。卓越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应用技术大学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应该努力突出卓越计划的特点,着重改革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加大综合性实验比重,增强工程训练力度,让学生深入行业企业,学习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检测控制方法以及操作技能,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流程、技术标准以及测试规范,着重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行业企业急需的卓越应用技术人才。

2.技术体验实践教育。应用技术大学实施卓越计划应着眼于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体来讲,就是培养卓越的现场工程师或应用工程师[2],要求熟悉行业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典型产品,能够适应行业企业相关岗位工作,具有与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这样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校内工程实训和一般化企业实践活动是难以完成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技术体验实践教育方式,让学生置身于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境之中,通过亲身感受、亲自体验以及实际工程项目训练,树立现代工程理念,提升工程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培养效果。

三、电子信息技术体验式教育基地建设

实践教育基地通常有校内和校外之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常指在合作企业建立的实习基地,它既是学生开展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专业素质培养的场所,也是高校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开展应用研究、开发技术及推广新技术的场所,对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注重经济效益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由于企业实践教育基地不能够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难以达成校企共赢目标,企业对建立企业实践基地逐渐变得消极,致使高校毕业生的技术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应用技术大学与企业在校内共建体验式教育基地,实现校内外实践教育的无缝对接,可以将行业企业技术开发及应用推广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以及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企业的教育资源与高校的教育资源融为一体,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测试规范、研发流程、技术团队等),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都是非常必要的。

2013年以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UTE)借助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与中兴通信股份公司、贝加莱自动化公司以及京津地区的多家现代电子信息企业合作,率先建立了移动通信网络,智能交通监控网络、工业以太网(POWERLINK)、车联网技术、汽车电子检测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等多个电子信息技术体验式教育基地。这些体验式教育基地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集行业技术体验、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三种功能于一身,不仅适应于电子信息技术体验课程教学要求,也能够满足行业技术培训要求;二是按照行业企业实际进行场地布局、设备配置以及文化氛围营造体验式教育基地,使受训者如同置身于现代企业之中,以利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体验;三是适应系统化技术体验教育,便于行业技术展演与专业技能训练交替,实行课堂理论教学与技术体验教育协同推进,实现行业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联合指导。

四、电子信息技术体验课程体系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UTE)的电子信息技术体验课程体系由初级体验、分项体验和综合体验三种类型的技术体验课程构成,以下结合电子信息专业具体说明各类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初级体验课程。初级体验课程系面向全体电子信息类学生开设的行业认知课程,属于第一阶段技术体验式教育作为《专业概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多种教育资源(视频、动画、图片、模型、实物等)相结合的形式,展示行业概况、典型工艺、典型设备、典型技术、典型产品、典型岗位,介绍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等,并安排若干操作体验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全面了解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充分了解这些岗位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从业人员应具有的技能,帮助学生增强专业兴趣,把握专业学习方向,引导他们制订专业学习计划(选修)乃至职业发展规划。

2.分项体验课程。分项体验课程系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属于第二阶段技术体验式教育,可与相应的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相互配合(与其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或独立开设的实践类课程)。针对当前行业企业相关岗位采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科学划分教学单元模块,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技术技能训练。针对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学生,分项体验课程可划分为单片机应用技术、FPGA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移动通信网络、工业控制网络、智能交通网络、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教学模块,使学生在各种专业训练项目中,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体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3.综合体验课程。综合体验课程系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属于第三阶段技术体验式教育,在修完主要专业技术课程或某专业技术课程群教学完成之后进行,着重于培养行业企业相关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综合能力。综合体验课程大量引入行业企业典型工程案例,所设置的训练项目具有综合度较高的特点,不仅注重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感受行业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以及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针对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学生,系统体验课程可以选择某种典型电子信息处理或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为训练项目,例如智能交通监控网络中的车库管理子系统、智能家居中的门禁监控子系统,车联网系统中WIFI网络子系统等,让若干名学生遵照CDIO理念[3],协作完成某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联调以及设计文档的整理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一系列工程化工作。

篇13

 

“互联网+工业”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与“工业互联网”、“工业4.0”的内涵一致。目前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联手工业企业开始了中国版“工业互联网”实践,“互联网+工业”的大幕已拉开。哈尔滨市的工业如果继续以传统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必将在信息时代失去竞争力。只有积极建设“互联网+工业”发展模式,哈尔滨市的工业企业才能紧跟时展步伐,创新生产模式,开创全市工业创新创业新局面。

 

一、哈尔滨市“互联网+工业”发展现状

 

(一)企业互联网建设现状

 

哈尔滨市企业互联网应用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今年最近的一次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市有超八成工业企业有网络建设,但企业对互联网的使用程度深浅不一。能够应用互联网技术,跨越了企业和行业的边界,达到“互联网+”水平的企业不足一成。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互联网应用的边缘,还需进一步挖掘,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二)企业“互联网+工业”转型进展情况

 

一是“互联网+工业”转型正逐步启动。在运用“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市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积极开启“互联网+工业”行动规划,但也有一些企业存在困难,暂时放弃转型。在已经开始转型升级“互联网+工业”的企业中,近一半的企业已经开始投资或计划引入技术,三分之一的企业开始试用并学习消化技术,一成多的企业已建立完备并正式投入使用。二是食品制造业等9个行业的企业走在转型前列。在已经开始转型的企业中,食品制造业企业;医药制造业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企业较多已经运用“互联网+工业”转型升级。

 

(三)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固有模式难以打破使企业转型受阻。传统经营模式改造升级难度大是制约当前企业转型的重要原因。多数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不能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将固有模式与“互联网+”转型升级相结合,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生产力,不会或不敢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没有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与线上的冲突问题。二是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制约了企业转型。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缺乏专业的平台管理人才等问题制约哈尔滨市“互联网+工业”的转型升级。三是达到跨行业经营的企业比例偏低。哈尔滨市只有一成多的企业实现了跨行业经营,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原有业务上,无法应用互联网技术跨越企业和行业的边界,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限制了企业转型“互联网+工业”的发展。

 

二、先进城市实施“互联网+工业”发展的做法借鉴

 

(一)深圳市促进互联网与设计、制造过程融合

 

以智能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敏捷制造为方向,对传统企业设计、生产流程进行再造;推广应用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以及虚拟设计制造等信息技术,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推广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实现工艺设计、加工制造、过程协同、质量控制、物料配送和产品管理等生产制造环节的要素配置、过程组织等的信息交互、集成协作,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升生产制造水平和效能。

 

(二)济南市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化制造产业链

 

推动装备、汽车、建筑、家电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托互联网,建设上下游协作管理系统,实现物料、财务等信息共享和实时交互。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开展跨区域的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品牌推广,建立国际化的全球产业链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加入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体系,提高产品配套能力。

 

三、促进哈尔滨市“互联网+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形成制造业网络化生态体系,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实现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兼顾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企业的实际需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重点,推动企业两化融合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与协同创新升级。

 

(二)促进互联网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

 

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在资源配置层面,围绕外部协作、内部计划、及时响应等关键环节推进智慧化,提高企业市场响应效率;在管理决策层面,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围绕产品市场与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建立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应用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管理、计算机决策支持、数据挖掘、商业智能、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全流程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和决策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互联网+工业”人才建设

 

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智力资源,建立“互联网+工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本市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鼓励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适用性大学生、研究生人才。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和产业工人队伍。

 

(四)加大“互联网+工业”投融资力度

 

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发展符合企业“互联网+工业”发展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适当加大投融资力度,发挥国家财政、金融机构、社会团体、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多方面积极性,采取财政支持、金融贷款、股权融资、技术入股、权益融资、租赁融资、债务融资等多种方式投融资。

篇14

关键词:“互联网+”;设备管理;探研

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为生产的主要承载体,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情况、故障状态等是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设备的管理和合理使用也是企业提高产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因此随着现代企业深化发展,如何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及手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产活动中非常关键的环节。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他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自此,各种行业的发展开始真正地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进入研究和摸索的时期。作为现代制造主要承载体的设备,其管理也势必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有所突破。如何将互联网的技术溶入设备管理中,从而提高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水平,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把故障预防水平和设备故障排除率大幅度提高,如何促进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升级,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当前设备管理的状况

在我国现有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多样化,所以设备的管理水平也是良莠不齐。但从管理方式来看,企业对设备的管理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静态统计式的管理模式,即设备的基本情况、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都需要设备的使用者在设备管理登记册中记录,再上交班组或车间。因此这种静态统计式的管理使得设备的变化信息大大滞后,同时也出现一些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设备状态不清的情况。

2“互联网+”设备管理模式

建立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设备管理模式是解决传统静态管理模式的必由之路。变静态为动态,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在当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计算机管理、传感技术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等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动态、时时性等特点,将设备管理放置到互联网状态下,实现在生产企业内部设备状况的实时共享。2.1搭建。“互联网+”设备管理的信息平台信息流的实现需要将设备、计算机和使用管理人员联系起来。因此需要构建以设备监控与管理的信息平台,其面向用户,实现设备基本信息,生命周期维护、故障预警和故障维修的综合平台。如图1所示。2.2主要功能构建。(1)设备信息管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对设备建立信息档案。档案中详细记录设备的出产日期,设备的功能属性,设备的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保养周期,设备出现过的故障情况,维修情况,当前的使用状态,并可利用影像记录典型维修过程。使用者通过设备专属条码或编号可以在信息平台中时时查询设备的具体情况。通过GPS定位,即可查询设备所在车间和所占工位。(2)构建设备工作任务卡。设备的工作任务包括:定期保养、正常工作、待机和维修等。在不同的工作任务周期,针对相应的工作内容,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上机处理任务的人员依据工作任务卡完成即定的工作。(3)定期保养提醒。要保证设备能顺利、高效地参与生产活动,设备的预防维护是必要环节。不同的设备,设备中的不同零件,根据使用周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失效,因此系统将全部生产设备的计划保养和常规保养任务纳入设备管理平台进行集中管理,根据时间设置,到点提醒,跟踪执行进度以及完成情况,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调整或变更。(4)维修管理跟踪。建立故障诊断维修专家系统,将故障点、故障的诊断与识别、解决方案相关联,利用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对设备进行运行监控,根据设备的异常点或故障情况自行初步诊断,发出报警信号,并同时生成初步的维修任务书,直接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的电脑终端或手机终端,实现实时响应,在最短时间里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5)配件、备件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一些易损件需要长期有储备,建立配件、备件管理,基于设备运行维护和设备的维修频次,对配件、备件的数量进行跟踪,以及进库、出库管理,库存不足预警,优化采购及库存饱有量,保证配件、备件能及时采购合理补充。(6)任务追踪管理。根据任务情况,自工作任务后自动追踪设备使用、保养、维修时,工作人员的占机时长,任务完成状态等信息,进而优化额定工作时间,核算工人的工时数,并可为同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2.3外延功能构建。(1)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通过图片、文字或影像等信息传输,与设备生产企业互联,对设备出现本企业维修人员无法解决的故障时,启动远程故障诊断机制,让设备生产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故障分析,提出解决方案。(2)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可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可自行通过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设备使用技术培训资料等资源进行深入学习或讨论,在当前设备更新快,新技术、新产品快速更新的环境下,及时的提升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

3面临的困难

“互联网+”行动计划还只在起步阶段,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实业中的使用还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比如信息平台的搭建必须是在硬件设计完善的前提下,而对于设备管理来说,传统的设备多是单机工作,对信息特别是使用情况和故障信息的提取必须完成设备的升级改造,为信息的收集提供必要的信号源,这是一项集传感、监测、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综合的技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应用案例,还需要加大力度开发与研究。同时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互联网技术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在企业中专门从事互联网使用和维护的一般为专业的IT人士,而管理和维修人员多数对设备熟悉,对互联网技术比较薄弱,他们基本只懂简单的应用互联网,但并不能将互联网技术与自己的工作完美的结合,最终影响互联网技术在设备管理上的应用效果。这方面的技术设备的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是有待提高的。

4结束语

不论当前的技术条件是否充足,“互联网+”的模式将是未来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研“互联网+”设备管理体系有利于推进“互联网+”的实际应用,为设备管理者和维修人员提供了创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思维。

作者:邓岐杏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5-03-06.

[2]方东红,岳鑫隆,王野.高校设备管理与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267-27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