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文学的美学价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学的美学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学的美学价值

篇1

南朝时期以注重文学形式创新为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思潮,根源于当时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引发的对语言价值的探索,玄学和佛教哲学的建构都倚重于语言策略(经典再诠释、清谈、译经、梵呗唱导等

)。受其影响,当时文人形成了重视文学语言形式审美价值的文学本体观念,认为文学是“言之业”,文学创新的关键是语言形式的创新。这种形式主义美学倾向促进了诗的近体化与赋、文的骈化,以

及文体研究的深入、形式批评范畴的形成,并促成了中国古代诗文创作与批评中的形式美学传统。

南朝时期的作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方面都有凸现形式的倾向。齐梁及隋唐以来,以讫近代,由于儒

家宗经载道文学观的影响,对上述倾向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晚近以来的文学史研究者多称之为“形式主义”①,并持否定态度。在文体、语言形式日益受到文学研究重视的今天,如何从文学本体意识

建构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现象?如何评价所谓“形式主义”?这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的②。本文认为,南朝“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导致新的文学本体论形成的哲学、语言学背景。玄学

的勃兴和佛教的本土化进程,导致了哲学家从经典语言再诠释入手的对此前儒家哲学的颠覆。汉译佛经,重建经典,清谈玄理,梵呗唱导等促使文士空前重视语言。“文”、“笔”之辩,“四声”的理

论概括在创作中运用等现象,标志着经学的载道、史学的叙述等功能从文学语言中分离出去,语言的审美功能、文学的本体得以澄清,形成了文学为“言之业”的观念。这必然以理念和经验的方式去影

响当时和后来,促成诗、赋、文的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形式美学传统。

一 南朝文学形式美学倾向的哲学基础

弄清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的成因和它导致的结果,是重新认识这一现象的关键所在。概括而言,其形成受到了玄学哲学在思维上的语言策略和南朝后期儒、玄、佛合流趋势中,佛经翻译对语言

与文体的探索风气的直接影响,因而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变革的背景。

众所周知,东晋南朝时期,社会文化较西晋有很大的变化。从根本上说,先秦以来中国哲学在实践中体味哲理的思维方式,在玄学哲学中发生了趋向于形而上学的转变。正是这一转变,使具体的社

会规范与人间秩序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和追问,世界万物的终极性问题被凸现出来。汤用彤曾指出,从汉末到魏晋,思想和议论从“具体人事”到“抽象玄理”的演进是学问演进的必然趋势③。宇宙万

物、社会伦常等实体性问题不再是哲学家关注的中心,宇宙的本原与终极的依据就成了核心话题,而“有”与“无”、“言”与“意”就成了思想史的关键性词语。思想界形成了热衷于探讨宇宙本原等

形而上问题的风气。依照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哲学思想的形而上学倾向,必然会引发人们对于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的重新认知。

这一时期士人思想空前活跃,挣脱了一尊儒学与一统帝国文化统治的十字转换思维角度,从群体转向个体,从共性转向个性……生动地显示了时人对于宇宙间物质多样性法则的特殊注意。这种致思

趋向,引发了人们对于两汉以来掩蔽于经学羽翼,桎梏于儒学一统格局的文化各门类的全新认识,从而推动文学、艺术乃至史学进入本体独立发展的轨道④。玄学哲学的语言策略,即玄学家通过对传统

经典的重新诠释活动而完成对玄学哲学体系的建构。玄学家大多借助于对经典(儒家经典如《论语》、《周易》等,道家经典如《老子》、《庄子》等)的再诠释而阐明己说。玄学在对儒、道思想和佛

教思想的批判与调和中,发展了文士的语言逻辑思辨能力,并把语言从业已僵化的形式(儒家经典章句注疏)和内容(礼教)中彻底解放出来,使之成为玄学体认世界和自身的重要媒介。梅洛?庞蒂说:

“只有通过语言的媒介,我才能把握住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实存。”⑤玄学家正是借助于语言这一媒介,经过对经典语义层面的颠覆,进行对传统哲学观的改造。

玄学清谈的形而上学特征,导致哲学对语言问题的高度关注;后期玄学甚至发展到不重视谈论的内容,而专注于其语言形式⑥。谈者出言须“辞约而旨达”,言语特别注重简约,要能片言析理⑦。

玄学不再是处于原创阶段的思想,真诚的哲理思索意味逐渐淡化,更多的是作为语言训练式的思辨游戏和表达人生态度的文学演练。

东晋以后的援佛入玄和佛教的进一步本土化,使“礼教”与“性情”之争、儒学与玄学之争终于以彼此和解告终,推动大规模的汉译佛经以及梵呗诵经活动。宋文帝立儒、玄、文、史四馆;宋明帝

立儒、道、文、史、阴阳五部。齐武帝、梁武帝等君主都推崇佛教,支持译经、说法及唱导诵赞活动⑧,上层文人如谢灵运、颜延之、沈约、王融、张融等都热心参与。译经文体常在不失原义的前提下

,采用汉文学的形式⑨。梵呗与唱导歌赞,俱为佛法传入以后产生的宗教诗歌,它们的句式略同于佛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据载南朝时有些唱导师在斋会上从事唱导,竞能连续咏唱出一长串

五、七言歌赞。他们宣唱的歌辞体制铺张恢廓,声音贯若连珠,往往达到使听者忘倦的程度,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⑩。这从声韵、词汇、语法、及文体风格等诸多方面影响及于文学文体11。

玄学哲学所使用“寄言出意”、“得意忘言”的方法,是通过有限的言象世界把握无限的世界本体。佛教本土化的关键也倚重于语言策略12。南朝文人主要以诠释、谈说、论辩、译经、著述等语言

活动为策略对“有无”、“形神”等命题进行逻辑推论。可见思想界的革命实际上是从语言的革命开始,又是以语言功能的分化与廓清为终结的。在这一人潮流中,以诗赋为主的文学的本体特点,从语

言形式的角度得到了越来越明晰的界定。文学语言没有了载道宗经、叙事记言的种种束缚,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于是形成了以文学语言形式的

探索为焦点的“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确立了语言形式在文学艺术中的主导地位。沈约、王融、刘勰、钟嵘、萧绎、箫纲等人以文学语言形式的演变为尺度考察、评价此前及当时的文学,并建立了

以形式为主要视点的文学观,并提出了对诗赋创作的具体要求。

二 形式美学观照下的

文学观、语言观

南朝哲学思维的语言策略,促使文士在创作中对语言潜在表现功能的进一步发掘。在先秦学术的“自家争鸣”和秦汉以来文学创作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受玄学思辨及佛经的转译等风气的影响,南

朝文人对语言和社会文化、思想情感的表达之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汉语的语法特点、表现功能在和梵文的对比中更加明确。

玄学讲“寄言出意”,佛教也以为“非言无以畅义”。“言意”关系是重要的玄学命题。王弼、荀粲一派及佛家虽认为语言只不过是表达手段,但意的表达义不得不依靠语言。所以他们虽然在理论

上讲“得意忘言”、“不落言筌”,认为“名”“言”皆非实相,但实际仍很重视语言。欧阳建、王导等主言能尽意论的一派则充分肯定语言对哲学实践的重要性,认为是语言给了人认知世界的契机。

欧阳建《言尽意论》云:

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鉴识显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

与为二矣。

这段话十分精辟地说明了语言和思想情感的依存关系:理得于心,非言不畅,二者犹如形影,不能分割。王导“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这是东晋南朝文人清谈经常涉及

的论题。

南朝后期佛教盛行,语言问题也是僧人及文士探讨的重要问题。僧肇曰:“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是以对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13慧远亦云:“非言无

以畅一诣之感。”14释僧从佛经翻译的经验出发,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了上述问题。其《梵汉译经同异记》云:

夫神理无声,因言辞以写意;言辞无迹,缘文字以图音。故字为言蹄,言为理筌;音义合符,不可偏失。是以文字应用,弥纶宇宙。虽迹系翰墨,而理契乎神。15

作者从语言运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结论,十分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在人认识世界中“弥纶宁宙”的重大作用。

受上述语言重要性的表述启发,南朝文学观和语言观的建构呈现出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首先,文学为“言之业”,语言形式的创新是文学创新的关键。南齐张融《海赋序》云:“盖言之用也,情矣形乎!使天(夫)形寅(演)内敷,情敷外寅(演)者,言之业也。”16张融认为,文学

语言的作用,就是给情感以表现形式。作家的创作就是为所抒发的情感寻找适当的表现形式。文学为“言之业”,即语言形式为文学本体的核心要素。

其次,语言形式的创新,是文体创新的关键。张融谓“大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正当使常有其体。”17张氏自谓“吾昔嗜僧言,多肆法辩”,故“属辞多出,比事不羁,不阡不陌,非途非路

耳。”因为受玄佛语言观之启发、影响而善于创为新体,故其著文作诗方可“文体英绝,变而屡奇”18。

刘勰批评南朝辞人一味追求文学语言形式的创新:“自近代词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字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

耳”(《文心雕龙?定势》)。由此反观,可见近代文人好奇求新的关键在于语言姿态、体式的创新,即所谓颠倒文句等手段。这些手段正是佛经译文文体的特点,受其启发,近代辞人才在诗赋创作中追

求句法的伸缩自如、句中语序的灵活性及语言的反正好奇等。

刘勰对语言形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有正面的论述:“物沿耳目,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王元化指出:

所谓“物沿耳目,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是对于语言与思想关系问题的根本观点。他在分析具体作品时,也同样贯彻了这种主张。《物色篇》称《诗经》“皎日慧星,一言穷理

,参差沃若,两字穷形”,清楚地说明了语言文字是可以穷理穷形的。……从言尽意观点出发,必然认为文学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9

刘勰显然也是十分重视语言形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这也与南朝文学本体观念日益清晰化的背景相一致。而其观点的来源仍然是玄学的言能尽意论。

再次,诗、赋、骈文的语言形式技巧主要围绕“骈偶”的修辞手段展开。联语在楚辞体中即已形成,但正式从形式技巧理论的角度提出这一概念则是在南朝。沈约论诗赋格律的安排技巧说:“一简

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20“一简之内”“两句之中”即指联而言。又说:“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

……”21“十字之文”,则是五言诗的

“联”。一联中子句的语词单位及组合方式十分灵活,富于弹性。

除此之外,诗、赋、骈文创作中以修辞为造句中心。句中语序比较灵活,其词序随表达需要而定22。造句也很强调节奏,追求语言本身的音乐性,以诵读是否上口为准23。这样在表达效果的统帅下

,形成丰富多彩的句型模式。

因为更多地来自于创作实践,所以南朝形式主义文学语言观带有浓厚经验性和实践色彩,常常体现在为文的篇法、句法、字法、笔法、格律、词藻等具体规范的表述当中,很少象西方形式美学那样

将文学语言技巧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从世界观的高度概括语言的审美本质。但这只是中国形式美学自身的特点所在。

三 形式美学倾向在文学创作中的实践

以上简单说明了南朝士人对于文学语言形式的探索,这是文学创作凸现形式的主要基点。诗、赋、骈文等的语体模式的建构,实际上就是汉语诗性表现潜质的逐步澄清。前人认为,形式主义的弊病

是大多数作品“内容的空泛病态”和“形式的堆砌浮肿”24,这是对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在字句本身的形式上求超越前人”,“几乎全力用来努力于裁对隶事出有因的工整”25。因而在创作上

,尤其是在艺术形式的革新上超越了前人。

如果分析形式主义思潮造成的诗、赋及骈文在整体上的艺术创新和境界的提升,就会发现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南朝诗歌是近体诗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齐梁诗歌的格律化、骈偶化等形式美

学特征为近体诗之奠基。这方面已有论著专门探讨26,兹不辞费。此处拟以赋为例说明在形式主义文学思潮在形式的创新和意境的提升方面取得的实绩。

《文心雕龙?诠赋》对赋的文体风格进行了理论概括:“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丽辞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主张赋

要睹物兴情,语言形式要“巧丽”。其实到刘勰的时代,赋的抒情化,与言辞形式的“巧丽”倾向已很明显。可视为对理论探索的回应。具体说,就是赋的骈偶化、律化和诗化现象。关于前两种倾向,

前人有明确的表述。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三国六朝之赋,一代工于一代。辞愈上则情愈短而味愈浅……至晋陆士衡辈《文赋》等作,已用俳体。流至潘岳,首尾绝俳。迨沈休文等出,四声

八病起,而俳体又入于律矣。徐庾继出,又复隔句对联,以为骈四俪六,簇事对偶,以为博物洽闻;有辞无情,义亡体失。”赋至南朝而辞愈工,是正确的,而就此认为一定是“辞愈工则情愈短”,却

不尽然。南朝的一些赋在状物抒情方面的细腻、深切程度明显超过汉魏,而且在体制形式上的变革也完全不同于汉魏,日趋精致与新奇。前人不能摆脱载道宗经、讽谏美刺的文学思想的局限,所以在评

价南朝文学时,对其有所指责是可以理解的。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赋》云:“夫俳赋尚辞,而失于情,故读之者无兴起之趣,不可以言则已”。《群书备考?赋》也说南朝赋“比偶为工,新声竞爽,

词赋之漫衍,陆、谢、江、鲍之波渐也”。这时赋的创作在用典、句法、声律等形式因素上用力,并逐渐波及到赋的字句锤炼,谋篇布局。清王芑孙《读赋卮言?谋篇》云:“赋最重发端。汉魏晋三朝,

意思朴略,颇同轨辙,齐梁间始有标新立异者。”程廷祚《骚赋论》指出南朝赋的精于炼字说:“宋齐以下,义取其纤,词尚其巧,奏新声于士女杂坐之列,演角觚于椎髻左之场。”这些近乎反面的

评价,恰恰说明南朝赋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竭尽才力和勇于创新。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望今制奇,参古定法。”27正是在这种变通的形式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南朝赋的文学境界与艺术感染力也较汉魏时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南北朝

的抒情小赋大多具有“诗化”的倾向,追求情境契合和意境的营造28,这都是形式主义倾向的必然产物。

在审美标准多元化的今天,文学研究也应适应时展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视角。载道宗经不再是今天文学研究者必须要恪守的惟一的批评标准。因此对南朝文学的形式主义倾向,应给予重新评

价。形式主义美学家英国的克莱夫?贝尔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的根本性质”。“对纯形式的观赏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如痴如狂的,并感到自己完全超脱了与生活有关的一切观念……可以

假设说,使我们产生审美的感情是由创造形式的艺术家通过我们观赏的形式传导给我们的”29。形式是审美活动的起始点,形式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当我们面对南朝诗、赋及骈文等文学作品时,首

先打动我们的正是那雕绘满眼、音韵流利的纯形式的美。形式主义美学只强调“有意味的形式”,虽然有其片面性30,但对研究南朝及后世作家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艺术本体的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一种寄寓着作家美感的精神的外化形态。古罗马美学家普罗提诺认为,石块与石雕的不同不是“石料”本身,而是艺术家赋予了石头以理式(形式),形式中已注入了艺术家的

创造和生气,本身就是美的显现31。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说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对当时文士来说,因

为生活体验的相对贫弱,若从内容方面追求“新变”,不啻登天之难。因此他们把注意力和才力倾注于形式创新这相对易于达成的一途,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就这一点来说,此时文士努力追

求的,实际上是一个可以等同于“文学”概念的“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文学,在当时达到使“世俗喜其忘倦”的程度,说明了文学一旦摆脱了束缚之后散发的巨大魅力。

四 形式美学对文体探索的影响

南朝的文学的形式美倾向的重要价值,还表现为对文体研究的影响。当时大多数重要文人都参与文体问题讨论,更加细致地辨别和探索文学文体的实质问题。这种风气的形成,除了文体自身日趋丰

富的原因之外,南朝佛经翻译对译经语言形式和译经文体的理论对文人论文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首先,文体分类方面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代表性的著作来看,《文选》的分文体为三十七类,是在总结前人文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32。《文心雕龙》则将文体分为三

十五种,各种之下,子类繁多,共论及文体七十八类之多,分析十分细致33。比起此前《独断》、《典论?论文》、《文赋》等文体分类理论,要完备得多。这与当时文学文体与应用文体的发展状况是相

适应的。

其次,对各种文体的特征、演变的研究更加深入。《文心雕龙》五十篇,其中文体论部分占二十篇,详论文体三十三种。以其论证之详尽、之赅备而言,《文心雕龙》的文体论可谓我国古代文体论

发展的高峰。更为重要的是,此时还出现了专论某一文体的文体论专书(如《诗品》的专论诗歌即是)和专论某种文体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的专论(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等)。从研究的视角来

看,既有对文体问题的共时性研究,以明确不同文体之间的异同;也有对同一文体的历时性研究,探索文体演变中关键性因素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规律。这些论著在论文体方面都已涉及到现代文体学的许

多核心内容,表现得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再次,对文学文体的语体风格的描述更清晰,对其创作规律的总结更系统。当时文学文体主要有诗、赋及其它各体文章。对诗、赋、骈文文体语言形式特征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语言形式的“文”“

质”构成方面。王运熙先生指出:文与质在中国中古时期是一对重要的文学概念,绝大多数场合指作品语言的文华与质朴和以此为基础的作品整体风貌。南朝刘勰、钟嵘均主张作品应以文质兼备为理想

标准,其具体化则是文采与明朗刚健的风骨相结合。萧统、萧纲、萧绎等人虽更重视文采,主张“诗赋欲丽”,但均以文质彬彬为批评标准34。诗赋欲丽之说,发端于曹丕,到南朝时有了更为丰富的内

涵,成为各代文学批评语境中的主流话语35。西晋以来形成的译经文体理论探索至南朝时期走向成熟,普遍为僧众及文士认可,佛经传译对译经文体的讨论也主要集中在文质问题上。如鸠摩罗什谈译经

即云“两释异音,交辩文质”36。慧皎评安世高所译文体“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而不倦焉”37。慧远论译经文体亦云:“静寻由来,以求其体,则知圣人依方设训,文质殊体。若以文应

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令文质有体,义无所越。”38这些关于文质问题的深层次讨论,影响到文坛上不同流派对诗歌语言形式及表现艺术的讨论39。南朝梁代文坛即有趋新、守旧与折

衷之别40。其差异也表现在他们对于魏晋以来形成的诗歌的“丽”的文体特征有不同的看法,也即文质问题的看法。趋新派以萧纲、萧绎、徐陵、庾信等为代表,追求形式华美,讲究声律、对偶,注意

篇章结构,喜欢摆脱常规,自出“新意”。守旧派以萧衍、裴子野、刘之遴等为代表,主张诗歌创作要熔铸经典语言,追求典雅壮丽的风格。折衷派则以刘勰为代表,主张应“资故实”、“酌新声”,

“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括乎雅俗之际”(《文心雕龙?通变》),撷取两派之长,避免其短,写出既“典”且“华”的作品。

“丽”本是主要偏重诗赋形式的,根据当时文人的表述来看,它具体指“文翰”、“文采”、“采藻”、“声”、“体裁”等语言形式的特征。如刘勰说“宋代逸才,辞翰林萃”(《文心雕龙?才略

》),特指文采;沈约说“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飙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宋书?谢灵运传论》),特指语体和声韵;萧子显则云“颜、谢并起,乃各擅奇;休、鲍后出,咸亦标世。朱蓝

共妍,不相祖述”(《齐书?文学传论》),则指词藻而言。此外如江淹的《杂体诗序》、裴子野的《雕虫论》等都细致地讨论了诗歌文体或语言形式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形式主义思潮对文体的关注还体现在新文体的创造方面。以诗歌为例,南朝文士普遍认为“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故十分注意于对诗歌表现艺术的努力探索,在诗体上不断创新:从个

体风格方面说,有所谓“何逊体”、“吴均体”等;从语言形式方面,有所谓“永明体”、“宫体”,可谓新体叠出。这方面前人所论甚为详赡,兹不赘述。

由上所述之文体分类、文学文体特征研究以及文体风格描述的细化趋势来看,形式主义美学倾向所引发的文体探索在深度和广度上,无疑是超越前代的。五形式批评范畴的建立南朝文学的形式主义

美学倾向的影响,还表现为这一时期文学批评方面形式批评范畴的建立。换言之,就是文学批评实践和理论从基本方法和范畴的建构方面,在不割裂形式与社会文化内容的前提下,普遍表现出对文学语

言形式的重视。和西方形式主义批评过分倚重文学作品语言结构的静态、孤立分析的方法相比41,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整体观。

首先,建立了释名彰义,原始表末,敷理举统,考镜源流的文体研究模式。在东汉以来文体大备的情况下,晋代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和李充的《翰林论》在分别文章体制风格的基础上探讨各体

文章源流。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文心雕龙》42,依其《序志》所述,其著作动机是不满于当时“文体解散”,“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的局面,想弥补论文体“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的缺陷。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通过对文体及作家的分析综合对相关文体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原始以表末”的描述。不仅如此,其批评标准主要也是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前提下,侧重于形

式与结构。其批评方法则是《别录》及《汉书?艺文志》以来形成的“考镜源流”的方法43。钟嵘《诗品》的著述动机,也主要是不满于魏晋以来论文“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的情况,而要品第古今

诗人的高下及其诗体风格的源流。钟氏所用的批评方法,主要有比较批评法、历史批评法、摘句法、本事批评法、知人论世批评法、形象喻示批评法等44。而其批评的标准,也是在重视诗歌内容的前提

下,强调其形式及艺术表现手法。《诗品》品第诗家,多用“体”、“文体”、“辞”、“语”、“辞采”等范畴,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就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现代意味。

其次,形成了以句法为核心的文体批评标准。以《文心雕龙》为例,如《明诗篇》云:

故铺观列代……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至于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巨细或殊,情理同致。

刘勰立足当时系统总结了此前以诗歌的句式特点为准讨论诗体的理论,并用之于批评实践,表现出重视诗歌语言的形式批评理念。《乐府篇》论音乐和歌词的配合,指出增损歌词、确定句法对于乐

府诗的意义,认为乐府“声来被辞,辞繁难节”,歌辞形式因素很重要45。《诠赋篇》探讨赋的源流也十分重视赋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因素。这种代表着一代风气的形式主义,在其创作论和批评论中表现

得更为突出,如《情采篇》论述文学作品构成说:“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从“文”的本义来看,“情文”、“形文”和“声文

”均侧重于语言形式的概念46。

此外,《熔裁》、《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炼字》等篇,还详细论述了文学创作中形式和结构的问题,包括语词搭配、句法结构、调声制韵、隶事用典

结构剪裁等多方面。构建了从总结语言运用出发揭示文学创作常法的颇具现代特点的理论模式。亦以文学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即所谓形文、声文和情文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出发点。

再次,树立了以语言形式为标准的文学与非文学的观念。中国古代文学与非文学的存在着交叉现象,仅凭内容很难划分其界限。贯穿整个中古时期的“文”、“笔”之辨的核心,是作品语言的有韵

与否47。这个主要从语言形式为出发点探讨文学与非文学界限的尝试,既照顾到古代文学的实际,解决了文体划分的难题,同时也表现出形式为先的文学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

总之,形式是一切认知和审美活动的起始点,一定的内容总是会外在地表现为特定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就是文学作品的本体显现。从这一角度看,南朝文学批评思

想中有意凸现形式的倾向是具有科学性的。

东晋南朝时期的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的实质是思想、哲学的剧变所引发的对于语言功能的自觉意识,其具体表现是诗、赋、文的骈偶化、律化倾向;形式主义思潮的结果是文学的语言质素被充分地呈

现,本体得到确立。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曼?雅格布逊的话说:“形式主义”“这种说法造成一种不变的、完美的教条的错觉,这个含糊不清和令人不解的标签,是那些对分析语言的诗歌功能

进行诋毁的人提出来的。”48南朝形式主义文学思想是有其自身价值的,不应否定或漠视它。

注释:

①形式主义(formalism)这个概念,是由瑞士语言哲学家索绪尔首先提出的,受其语言哲学的影响,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俄国形成形式主义美学思潮。其代表人物雅格布逊等人认为“文学性”

是指文字中的形式与语言结构,他们致力于论证这个“文学性”,以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这一流派的思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迅速传到欧洲各国,出现了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等重要的美学和批

评流派。这一流派的主张虽有偏颇,但对于文学本体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特指创作中过分注重形式技巧的唯美主义倾向,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形式主义”略

有不问。

②就笔者所见,一般的文学史著作和相关论著对此大都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袁济喜从美学角度出发提出形式美的论点,并且对其价值有明确的评价。见袁著《六朝美学》第九章“形式美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58页。赵《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章“中国形式美学与‘道'”对中国形式美学的理论形态作了简要概括。但

因论题所限,对于南朝形式美学的成因、具体内容、重要影响等尚未作专门研究。

③参汤用彤《读人物志》,《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葛兆光《玄意幽远——公元三世纪的思想转变》,《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340贝。

⑤转引自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页。

⑥汤用彤认为玄学的发展可以粗略分为四期:“(一)正始时期,在理论上多以《周易》、《老子》为根据,用何晏、王弼作代表。(二)元康时期,在思想上多受《庄子》学的影响,‘激烈派'的

思想流行。(三)永嘉时期,至少一部分人士上承正始时期‘温和派'的态度,而有‘新庄学',以向秀、郭象为代表。(四)东晋时期,亦可称‘佛学时期'。”见《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304页。

⑦如《世说新语?赏誉篇》注引《晋阳秋》说:“乐广善以约言厌人心,其所不知,默如也。太尉王夷甫、光禄大夫裴叔则能清言,常曰:‘与乐君言,觉其简至,吾等皆烦。'”

⑧参方立天《梁武帝萧衍与佛教》,刊《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4集。

⑨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⑩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1参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翻译文学与佛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重印本,第197—201页;陈寅恪《四声三问》,收《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2《持世经?本事品》说:“善知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文辞、章句。”龙树《大智度论》云:“是若波罗蜜因语言文字章句可得其义,是故佛以般若经卷殷勤嘱累阿难……语言能持义如是,

若失语言,则义不可得。”

13见《般若无知论》,《肇论吴中集解》。

14《与隐士刘遗民等书》,《广弘明集》卷二十七上。15见《出三藏记集》卷一。

16见《南齐书》本传,引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四十一“校勘记”引黄侃校记。此段文字的解释参郁沅、张明高之说。见所编《魏晋南北朝文论选》张融条之“附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289页。

17张融《门律自序》,见《南齐书?张融传》,引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

18《南齐书?张融传》引张融语。

19见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附录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0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引文据中华书局标点本。21沈约《答陆厥书》,见《南齐书?陆厥传》。

22郭绍虞《骈文文法初探》,收《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88—419页。

23参启功《汉语现象论丛》,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2页。

242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

26详参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1996年版。

27《文心雕龙?通变?赞》。

28参拙文《南朝赋的诗化倾向的文体学思考》,刊《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

29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页。30参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211页。

31普罗提诺《九章集》第一部分第二节,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38页。

32穆克宏《萧统〈文选〉三题》,《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33罗宗强《刘勰文体论识微》,刊《文心雕龙学刊》第6辑。

34参王运熙《文质论与中国中古文学批评》,刊《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35参张方《说丽》,见其《中国诗学的基本观念》,东方

出版社1999年版,第73—86页。36僧睿《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八。

37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一,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38《大智度论钞序》,《出三藏记集》卷十。

39蒋述卓指出佛经翻译于东晋刘宋为盛,对于译经文体的讨论也有偏于质(直译)、偏于文(意译)、折中(文质相兼)三派之别,梁代文论三派与此有关。见其《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

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40周勋初《梁代文论三派述要》,载《中华文史论从》第5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

41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美学》第六章、第七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2除《文心雕龙》之外,刘宋傅亮的《续文章志》、邱渊之的《文章录》、颜峻的《诗例录》、沈约的《宋世文章志》与《文苑》、任《文章始》、张率《文衡》、姚察的《续文章志》等,均以选

文录诗、以立范式为目的。由此也可看出南朝人对文学语言形式的重视。43傅刚曾以“始”、“源”、“本”为关键词,对《文心雕龙》中使用“考镜源流”的方法探讨文体的实践进行总结,得14例,

说明“考镜源流”是刘勰论文体的主要方法。参傅著《〈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

44参曹旭《诗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41—167页。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概括钟氏批评方法为:品第高下、推寻源流、较量同异、博喻意象

、知人论世、寻章摘句六种。其中对推寻源流的方法及其对后世诗文批评的影响论述尤详。

45参杨明师《释〈文心雕龙?乐府〉中的几个问题——兼谈刘勰的思想方法》,刊《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46参张法令《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第七章“文与形式及其深入:中西审美对象结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175页。

47逯钦立《说文笔》,收其《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2—371页。

篇2

一、突出形象,独显特色

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借助文学形象将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英语文学翻译经过自己对原文的了解和他们所掌握的英语表达技巧,对原文进行二次的创作,将原文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不同的翻译者会翻译出不一样的作品,不同的翻译内容表现出了原文多角度的美学内涵。有的翻译者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反映在翻译作品里,有的翻译者只是简单的进行探究,不同的翻译方法表现出原文不一样的特征,文学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译文,是将译者真实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不去追究表达方式的差异,不去追究是否与原文内容一样,文学翻译是一种美学体验,将美学的不同面展现出来。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依据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展现作品的价值,有的译文简单明了,有的译文荡气回肠,有的译文温馨和煦。翻译者依据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和对原文的了解来翻译文学作品,不管翻译者会翻译出怎样的译文,他们都体现了不一样的翻译特色和对文学的感知水平。

二、传达美感,彰显价值

英语文学翻译是借助文字将作品的艺术特色尽情的表现在作品中。所有的文学作品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翻译的美学意义也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展现。译者翻译风格的不同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美学感受,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有属于自己的特征表现在里面,作品的美学价值表现在译文中,通过译文来彰显原文的美学价值,传达原文的内在美感。作品的魅力都需要用心去感受,《读书论》是英国学者佛朗西斯.培根著名的散文代表作,国内有许多的翻译版本,王佐良先生翻译的作品最具有影响力。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come best,from those that are leared.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谋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三、优化变量,引领定势

在相同的环境下,要想使用已有的办法快速的处理问题可以借助思维定势的作用。当情景出现改变以后,定势不会影响新办法的使用,如果思维定势不积极的话,创造性思维就会被发散,实现不了精准的转达。译者精准的翻译,可以真实的反应出作者的心声,译者一定要较好的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翻译不单单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它反映出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通过不一样的思维定势反映出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会表现出语言表达上的区别,还会对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作者的文化风格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语境会给语言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每个单词都有很多的含义,语境不同翻译的意思也会不同,一定要将思维定势掌握好,词与词之间要保持意义的连贯。

四、创造灵感,体现意境

在文学作品里面,作品美学价值的表现是通过意境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情感需要意境进行烘托,因此,意境是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核心表现形式。译者在翻译文章的时候,如果没有将作品的意境充分的展现出来,他们翻译的作品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翻译作品,因此,原文的语境是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作品创造环境的反应是通过语境来实现的。译者不能直观的感受到原文的语境,只有经过不断的推测、揣摩原文的词语才能感受语境,译者在翻译原文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带着美学观点去感受原文的语境,这样原文的创造性语境才能得到显现,译者翻译出来的文章才能与原文更加相似。比如,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u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fragrance of theirblossms。从词义上翻译:桂花公园因有许多的桂花而得名,多彩的桂花开放会使公园里充满花香。如果模糊的进行翻译效果就会不同,金桂花芳香扑鼻,紫砂桂花味浓通透,桂花公园里所有的桂花竞相开放,当游人走进公园里就会有进入人间仙境的感觉。译文不但要表现出原文的含义,还要将原文的意境展现出来,译文不能只从表面含义进行翻译,这样翻译的文章会非常的枯燥,缺失美感。

五、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在开展英语文学翻译时,基本上是和其它形式的文学体系翻译是一致的。其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把原著中的情感体现出来,这也正是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追求的美学价值。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步骤,能够体现出英语文学美学价值。

第一,由于不同国家之间会存在有一定的文化坐,这样会对文学思想产生一定的差异性,这样的一种差异性会导致在进行翻译时所表达 的情感也有区别。所以,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要对文学作品的类型进行区分。比如:诗歌、小说、散文等。这些不同的文学类型都会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所以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要能够把握住不同文学类型来进行情感的还原。同时还需要注重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的情感,要对所其作品中感情的形式美进行体现。比如:我们在进行培根先生的《读书论》这个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对其作品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从这部文学作品的一段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tric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我们可以总结出,其作者在进行创作的风格是一种较为细腻的风格,而且在其情感表达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较为淡然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就需要针对作者的这一个特征来进行翻译。对于这段原文,从当前许多的翻译版本中,我们可以发现王佐良先生所采用的古文翻译,让整段文字得到了升华,并且从其翻译的译文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的细腻情感,让其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内容显的更加典雅,有效地提高了这部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我们通过对许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作品中之所有被大家都关注与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文学作品中能够向读者展示出一定的文学韵味以及优雅的意境。所以,我们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把握住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意境。通过把作品中所包含的意境进行表现,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中文翻译过程中,要认真地对其意境进行揣摩,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来进行意境的表达。让其作品的文学意境能够以我们较为熟悉的方式进行表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其作品中所具备的文学意境,让读者体会到其作品中的蕴藏的美。同时,我们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要把英语原著中的韵律进行表现。要能够让读者像在阅读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时的那种感受,感受到英语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韵律之美。所以,在进行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把原著作品中的句式、气势、形式等能够体现英语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内容,尽可能地按照我国的审美来进行翻译,这样才能让我国的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感受到作者进行创作时的情感以及审美,充分地体现出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篇3

关键词: 审美价值 译者 翻译规范读者

一、引言

实用翻译美学是伴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而诞生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任务是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探讨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帮助读者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提高解决语际转换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别能力(傅仲选,1993:2)。从翻译美学的观点看,翻译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有两个:译者和读者,审美客体也有两个即原文和译文。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由作者创造的,同时又由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实现。根据我们对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的分析,影响原文的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再次实现的因素应该主要包括译者、翻译规范和读者。

二、译者:原文的审美主体和译文审美价值的创造者

译者是原文的审美主体,翻译的过程首先是译者接受原文信息的过程。但是译者决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原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去积极地参与(傅仲选,1993:118)。在翻译审美活动中,译者的审美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译者对原文审美构成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决定着对它的表达,并最终决定译文的审美品质。译者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到翻译审美活动中,对原文进行审美感知、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然后通过一种联想唤起已有的生活与社会经历和经验,将原文中的审美价值具体化,从而转化为译文。

法国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说过“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米盖尔,1965:156)。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会刺激审美主体的想象和理解的活动,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审美愉悦。作为译文读者的审美对象的译文也应该具有这种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品质。例如:

1)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

The main street of Hibiscus was not big.Paved with flagstones it was wedged between a dozen shops and a few scores of houses.(吕俊,2001:58)

译者转换了视角,把“铺子和住家紧紧夹着街”变成“it was wedged between a dozen shops and a few scores of houses”。这个译文十分生动形象,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原文审美价值的转化。译文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也会很容易被激发,从而在译文读者那里实现译文的审美价值。

2)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Science means honest,solid knowledge,allowing not an iota of falsehood,and it involves Herculean effort and grueling toil.

译者从“艰苦的”这样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联想到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赫克拉勒斯,而用其同根形容词,形象地说明“艰苦的”一词的生动具体的含义,也让译文读者有更具体形象的感受。

3)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那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We lean against the green railing of the ship,silently looking at this splendid marriage of the sea and sky;we cherish no other thoughts;we are intoxicated;we are transported into the crystal heaven.(张培基,1980:40)

原文“海天”并列,译时又难以分译,译者从这种海天交融、浑然不辨的完美结合联想到“完美的婚姻”般的天地之合,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联想。生动的译文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读者也能很容易获得审美愉悦感。

三、翻译规范:影响审美价值传递的一个客观因素

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不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在受着一些翻译规范的制约。直译与意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总是倾向于一边。我们知道在经过许多年的争论之后,人们基本上取得了一个共同的认识,直译与意译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一味地采取直译或意译,那就势必会造成原作审美价值的遗失。试看下面的例子。

4)Ware his gift,that is a Greek gift.

有人直译为:小心他的礼物,那是个希腊人的礼物。恐怕有许多读者在读了这个译文后会感到不理解,他们也就无从去实现译文的审美价值。对于这样的审美客体过于含蓄的例子,译者应采取意译的方法,找出异质同构的审美同质体,然后作些必要的处理,以给读者提供理解的路标,读者便能根据这样的客体进行审美活动,最终也能像原文读者那样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愉悦。

“希腊人的礼物”一说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指的是希腊人在攻打特洛亚城时有意给敌方留下的藏有伏兵的木马。遇到这类蕴涵深厚文化背景的词句,译者在翻译时应作些相应的处理,以帮助读者理解。这时意译的翻译方法更加可取,如译成“包藏杀机的礼物”或“不怀好意的礼物”。

5)Georgiana,the eldest,with her black ringlets,her flashing eyes,her noble aquiline profile;her swan-like neck,and sloping shoulders,was orientally dazzling.(A.Huxley:Come Yellow)

大小姐乔治亚娜乌发盘起,双眸明亮,侧面望去,高高的鼻梁,显得颇为高贵,加上白天鹅似的柔颈,下削的玉楼,活脱脱一个令人炫目的东方美人(孙致礼译)。

这里描写了一个颇有几分东方美人特征的西方美人,值得注意的是“aquiline”一词。该词常跟“nose”搭配,意为“鹰钩鼻”。在英语中,人们常用“an aquiline nose”来烘托一个人的高贵;但在汉语中,“鹰钩鼻”往往跟阴险奸诈有联系。所以,我们在翻译这句话时,就要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切不可将“aquiline”直译为“鹰钩鼻”,而要根据“aquiline”的形象特征,将其灵活地意译为“高高的鼻梁”,就不会损害原文所描写的美女形象,也不会影响原文的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的再次实现。

6)Hygeia herself would have fallen sick under such a regimen;and how much more this poor old nervous victims.

按照这样的养生之道,别说可怜的心惊胆战的老太太了,就连健康女神哈奇亚也会害病。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把“Hygeia”简单地译为“哈奇亚”,国内读者就会感到茫然不解,不知哈奇亚为何神或为何动物。一般西方人知道“Hageia”是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为了使译文读者跟原文读者的感受达到等效,不影响译文读者的审美活动,宜将“Hygeia”的基本特征显示出来,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加上“健康女神”四个字。

以上几例并非是说只有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才能很好地传递原文的审美价值。其实许多纯粹的直译由于长期使用,已经完全融入译语,成为其中一部分,甚至时隔一两代后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其外语直译的本源(杜争鸣,2000)。比如,“武装到牙齿”、“一石二鸟”、“酒神赞歌”、“圣餐”、“蜜月”、“列入黑名单”、“象牙塔”、“门户开放政策”、“先锋派”、“三位一体”、“大写的我”、“洗礼”、“超人”、“柏油路”等,对于这些词语,如果译者仍旧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整个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中译者要想把原文的审美价值完完全全地转化到译文中去,并使译文读者真正地体会到原文的审美价值,译者就要认真考虑译者自身、翻译规范和读者这三方面的影响,从而保证原文的审美价值不会在语言的转换中遗失。

参考文献:

[1]米盖尔・杜夫海纳著.孙非译.美学与哲学[M].台北:五洲出版社,1965:156.

[2]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18.

[3]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1).

[4]杜争鸣.论意译、直译、不译的社会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涵义[C].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23.

[5]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62.

篇4

摘 要:文章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从英美文学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语境价值、素材价值、文化背景价值、创作价值、审美价值等方面,对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进行相关研究,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18-01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社会对人才的英语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教学理念的束缚以及教学方法应用不当等问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迟迟得不到明显提升。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完成了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培养,因此,到了大学阶段,其学习的侧重点应该放在英语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上。基于现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英语阅读内容的整体脉络和思想情感,提升大学生的文章领悟能力、拓宽英语知识视野,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英美文学既是优秀的文学读物,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素材,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一、英美文学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在遣词造句上也同汉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运用的典型代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让大学生从英美文学中体会更加丰富的语言、语法,了解英语的使用技巧,这对提高大学生英语运用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英美文学中包含着许多原汁原味的语言资料,这与大学生在英语教材或其他译文中接触的语言资料有所不同,英美文学中的语言更加自然,也更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例如,俚语是英语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但大学生在教材中接触的绝大多数是正式语言,很少有俚语,而在英美文学中,俚语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大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资料的研究,分析英语的表达习惯以及文化特点。

二、英美文学具有重要的语境价值

对于语言的理解不能仅从单独的词义上进行分析,还要通过一定的语境进行判断。语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如说话的环境,说话者的身份、语气、地位,对方的身份等。只有理解了这些因素,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的直接语义以及间接语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大学生根据语境分析语义的情况非常普遍。而英美文学是一个巨大的语境资源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段落让大学生分析说话人的真正含义,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

三、英美文学具有重要的素材价值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许多大学生习惯于采用初高中时期形成的学习方法进行机械的单词记忆和语法训练,而缺少必要的听说训练。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英美文学中寻找素材,并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英语听说材料。例如《Pride and Prejudice》作为英国古典名著,其内容简单优美、语言生动风趣,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场景,让大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英美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背景价值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脱胎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英美文学自然也不例外。英美文学中所包含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非常丰富,比如人们能够从《Jane Eyre》中看到19世纪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从《Gone With the Wind》中了解南北战争时期美国人民的生活状态,从《The Great Gatsby》中看到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百态,等等。而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大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进一步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习惯和社会风俗,从而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系统有效。

五、英美文学具有重要的创作价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英语写作与汉语写作一样,要想让文章变得优美、丰富,就应该不断地积累素材,并通过咀嚼、消化变成自己的内容。英美文学是大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大学生通过阅读英文原著,不仅能够扩大单词量,还能拓展写作思路。比如,在写作中可以套用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或者引用其中的观点,从而让文章变得更加地道、更有说服力。

六、英美文学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或者提高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发现自身价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W,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对英语的运用技巧进行欣赏、鉴别,还可以让大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进而对美学、教育有一个新的认识。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英美文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实现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的一体化也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英美文学在课堂中的引入,实现英语知识与文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英美文学素养,加强对大学生的教学指导,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小冰.浅谈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的一体化[J].海外英语,2016(19).

篇5

[关键词]英美文学;高校英语教学;情感态度;激趣性教学;文化移情

1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学习地道的英文用法和语境文化

通过英语文学学习英语是语言学习有效途径之一。英美文学包含英美当代小说、诗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很大一部分英文文学能够被作为教学材料使用,其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人文情怀能够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在我国,高校英文教学主要采用读和写两种方式,特别是在基础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教学的重点,其重要程度远远超出了口语训练,利用英美文学进行教学是目前高校需要积极采用的教学方式。首先,英文文学中采用的语言比较文学化,和口语形成鲜明的对比,比较讲究措辞和语法。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充分表现了英文的多样性,展示了大量英文的书面用法,体现出了英文严谨的句式逻辑。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英文的语音、词汇、俗语的用法,并且在文学语境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英语,英美文学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多语境的选择以及表达模式的范本,使学生能够全面、整体地学习英语。其次,英美文化的学习符合我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并且国际上提倡的“全语言”学习将会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全语言”指的是生成性、创造性的语言,是把语言放置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利用英美文化进行高校英语教学就充分表现了“全语言”的教学要求,能够完整地表现教学的整体性、交往性与创生性特征。利用英美文学进行教学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语言本身,还因为文学教学能够通过鲜活的语境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化。我国大多数的高校英语教学比较封闭、死板,但是文学教学则能够活跃教学模式,改变僵化的教学体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西方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使用习惯。

(2)构建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与稳定心理

利用英美文学进行英语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来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稳定心理。情感态度贯穿学生英文学习的始终,决定了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例如在学生朗读英文课文出现怯场情况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去克服这种不良心态。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英美文学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英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认识到英语学习是心理认知的过程,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但要将这份积极性长久地延续下去,就需要学生把学习对象、目的和方式作为心理选择的一部分。采用英美文学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保持这份积极性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体验才行,而英美文学中的很多情节能够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放松心情,完全进入到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思想当中。英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动态的文化,大学生对外界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对这种好奇心充分加以利用,所以用文学作品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有利于构建学生稳定的心理体验。

(3)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增强西方文化理解

英美文化是英美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英美作品来感受西方的情感、逻辑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学习英语中自觉地形成西方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有效提高。近年来,英美文化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手段。文化来源于生活,中国学生没法切身实地地深入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习俗,但是可以通过英美文学中各种典故、故事、语言、逻辑等来间接地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内涵,并且英美文学中所涵盖的文化内容不是表象的文化,而是具有西方文化特点的文化内容,可以说,英美文学作品是中国学生看西方的眼睛。学生通过英美文学来进一步学习英语,能够使原本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变得感性、活力。而且用于英美教学中的英美文学大多是由文学大家所写,他们具有博大的胸怀以及独特的思想,他们的人文情怀通过文学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不仅可以学习英语知识,还能够建立自己的人文情怀,从而对人类存在、社会公平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用途径

(1)英语教学对英美文学内容的选择

上文所讲,英美文学是学生学习地道英文和培养西方逻辑的最佳对象,为了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满足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在英美文化的选择上不仅要表现教学目的,还需要充分表现英文自身的特点。所以在高校英文教学中,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吴伟仁的《英美文学史选读》、龙文佩的《美国文学选读》来进行教学,这些书专业性较强,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我们可以选用经典英语作家的英文作品来进行教学,例如柯南道尔的FavoriteSherlockHolmesDetectiveStories(福尔摩斯探案集)、怀特的Charlotte’sWeb(夏洛特的网),学生大多都已经阅读过中文版,所以英文版读起来并不算困难。

(2)在英文教学中运用英美文学教学,能够让学生

感受到英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文情怀,其特有的情感态度和一定的张力,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英语学习中脱离出来,产生美学想象,从而获得愉悦的内心体验,从而主动地去学习。英语教学中文学导入一般为可理解性导入,一种是知识性的理解,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掌握其词汇、语法的用法;二是情感态度的理解,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感受西方的思想文化,并且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借助英美文学实现文化移情与思维启迪

英语学习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学习西方的文化和逻辑思维。西方社会最根本最具有特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包含在英文文学作品当中,所以教师在采用英美文学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缩短学生的文化差距,让学生能够进入到西方文化的语境当中;其次,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更好地掌握西方文化的情感,

3结语

随着英语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也是对英语课程教学着重提出的要求。语言和文化二者密不可分,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时,教师需要采用英美文学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文化背景,学习英美人民地道的英语使用方法和西方的逻辑思想,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季青.解析文学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37-38.

[2]阎耀斌,李昂.基于现状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知识的融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125-126.

[3]张茹.浅谈英语阅读与英美文学课的一体化教学[J].赤子,2014(11):54-55.

篇6

关键词:多元价值 学术精神 英美文学

一、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充实的需求。关注到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文学艺术的交流和沟通模式成为人们选择了解世界文化的最佳通道,也成为能够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学术性途径。关注到英美文学研究的相关工作在我国社会进行如火如荼的现象,针对研究学术工作进行新观点和新模式的探讨成为未来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下,我国社会英美文学研究的工作体系逐渐的壮大,众多的研究学者和相关的理论也成就了越来越好的势头。但是,在多元价值背景下的学术精神和研究工作体系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关对策的分析,以此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价值的提升。

二、理论概述

(一)学术精神概述

学术精神是研究学术工作的主要支柱,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能够为研究学者提供良好的精神力量,成为能够准确表达和展现研究学者意志、情怀、智慧等众多方面精神元素的重要途径。关注到学术精神的重要性,展开对学术精神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术精神是影响研究学者了解研究主要目的和本质的途径,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设计能够正确、规范地认识到实际研究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学术精神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引导研究学者的精神和思维逻辑,实现对精神文化的一种渲染和补给。在我国,学术精神具备严谨的研究工作指导意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研究学者向自由的研究体系逐渐的过渡,成为具有坚定学术信仰的专业工作人员。成功的研究学者都具备深刻理解学术精神的能力,并且愿意为学术精神努力工作和奋斗[1]。

(二)文学研究概述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文学行业的不断进步,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背景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事业的革新与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背景体现出众多的元素变化差异,由于人们对于利益和情感兴趣的转变呈现出的不同理解和需求,会影响实际的文学工作发展。在此背景下进行相关文学意义的研究呈现出巨大的工作价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研究也促进了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往来沟通需求。针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以此同时还必须关注到研究学者自身对知识的渴求,秉承着严谨的态度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诠释,是成就文学研究工作成绩和质量的唯一途径[2]。

三、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现状

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的现状呈现出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的情况。关注到我国对英美文学研究工作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很多具备相关文学造诣和学术认知能力的人员在“”期间受到了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闭门造车的情况。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英美文学的研究和讨论工作,对于实际的文学内容进行批评和评价的势态也发展的越来越清晰。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呈现出基础理论储备不足的情况,许多研究的内容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缺失,影响了实际的研究结果。正因为我国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空白,就需要工作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进而实现对文学研究工作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关注到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当下还划分成众多派别,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与完善,才能够达成更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体现[3]。

(二)我国英美文学研究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还存在实际的问题,需要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够掌握应对的相关对策和建议,进而实现对英美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加深与完善。 在当下多元价值背景的体系下存在的英美文学研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学者素养缺失

首先,影响英美文学研究工作质量的问题来源于研究学者的素养问题。由于研究学者实际的知识储备存在一定的缺失,文学的素养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足,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化的理解视角,进一步造成研究出现粗枝大叶的问题。关注到英美文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经典之作和思维独特的文学艺术家,因此,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要求也就非常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和哲学知识。而上述的研究工作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要求非常高,部分研究学者的职业素养呈现出缺失的问题,影响了实际的研究工作质量[4]。

2.研究学者研究倾向偏差

其次,由于一些研究学者的研究倾向性存在问题和偏差,也会影响实际的研究工作质量,导致工作的具体开展出现问题。因为一些研究学者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就导致实际的研究工作出现了回避问题和躲避困难的现象,而且在这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喜新厌旧的情况,也就导致我国社会实际对于英文文学的研究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也导致具体的作品分析呈现出缺失的情况。例如,庞德的作品《诗宴》等诸如此类的文章存在晦涩难懂的情况,额外还存在文化和语言背景差异的影响,导致实际的研究工作开展出现了极大的困难,也导致实际的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研究工作质量也存在很大问题[5]。

3.研究学者缺乏创新性

再者,影响英美文学研究工作出现问题的元素还存在研究学者的思维模式存在守旧情况,对于很多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创新意识不足的态度,严重地影响了研究工作的质量。在英美文学研究工作的体系当中,由于研究学者对创新能力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了实际研究结构出现同化的现象。创新的意识和发展理念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研究学者需要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经验,通过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对相关知识节点和内容的掌握,以及后期的丰富。英美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思想理念成功的为我国文学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对文学研究成功的进一步完善[6]。

四、多元价值背景下治理英美文学研究体系促进发展

(一)研究体系学术治理

在多元价值体系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英美文学研究环境的治理,主要是完善治学的理念,希望能够通过对学术精神的完善实现更高的价值体系追求,并且丰富我国当下的文学研究框架及内容。目前,我国文学研究工作的从业者,以及向往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在思想本质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认识缺失问题,会导致实际的工作理念出现偏差。整治学术环境是未来完善文学研究工作道德秩序和体系的重要途径,通过良好的基础认知能够实现对相关工作内容的整合,促进学术精神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二)研究体系发展完善

研究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得到认知和整合,关注到多元价值背景的影响,完善文学研究的工作体系呈现出非常重要的价值。研究工作体系的完善包括众多的内容,不单单指实际的工作内容和结构框架存在问题,还涉及对研究人员个人素质的培养和完善。提升研究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够影响整个体系的发展,人员是工作体系的基础元素之一。创新的理念需要从每个细节入手,进而实现对文学研究质量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是了解国际社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科学途径,对于文学研究工作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文学内容中,还涉及、文化和艺术审美等众多元素。因此,丰富文学研究体系是未来文学研究工作的重点拓展内容之一[7]。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针对当下我国对英美文学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剖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面对当下学术研究的整体环境和精神理念发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对策建议的提出和完善,希望能够科学有效的提升英美文学的研究体系,实现对当下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随着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社会维度的多角度变化和革新转型,都将影响整体的社会价值转变,多元化的价值体系空间对于当下社会的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整体社会体制发生的巨大革新转变情况,以及实际的工作内容完善需求,需要对英美文学研究的工作内容提出具体的改革要求。重视对研究学者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评定,为英美文学研究体系下的研究学者提供良好的学术精神环境成为未来工作发展的重点,也是树立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维屏.多元价值背景下的学术精神与英美文学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4(3):1-4,77.

[2] 许章润.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5-72,177.

[3] 谭晓渝.基于多元价值背景的英美文学与学术精神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2):125-127.

[4] 王雪玲.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95.

[5] 王弋璇.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郭继德先生访谈录[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02:1-14.

篇7

关键词: 文艺理论 美学 道德引导价值

一切文学艺术只要以真善美作为其反映内容和表现方法,就必然会与道德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会体现和张扬道德观念,而中国文化中“诗言志”、“文以载道”的思想传统,使得文艺与道德、美学与伦理学的结合更为紧密。由此,借助文学艺术的美来提高个体的人格素质、道德修养是可行的,也就是说道德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教育方式与文艺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新时代中,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作为知识产业的基础,已被置于突出的地位,现在重新提出和探讨德育问题,应该说也是一件很有必要、很迫切的事。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在道德教育方面,一般不外乎两种形式,即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是没有专门的道德学科,在我国德育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开展的。而这并不意味这就是德育的唯一有效途径,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认为,各科教学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历史学科中的历史伟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学理论中的英雄人物的高贵品格,数学中的严谨,美学中的求真、向善、爱美,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某种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古往今来,有效的道德传播都注意充分发挥文艺作为载体的力量,单纯的道德说教往往难以奏效,而实现道德教育与文艺教育的融合,符合道德引导和文艺发展的规律。课程教学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因此,对课程教学特别是文艺理论和美学等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引导价值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讨论之前,我们先从以下几点入手。

1.文艺的本质和功能。文艺是美的化身,是依靠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和传播知识的,认识、审美及教育是它的主要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寓于生动形象和具体事件之中的思想、精神与道德形态而加以实现的。这也是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不同之处。具体来讲,这种区别既表现在反映对象上又表现在目的与成果上。首先,文艺所反映的生活主要是生活中的美,当然也有丑,而这里丑是在审美的语境中审视;其次,它把全部生活中的美提炼、升华为艺术的美加以表现;最后,这两者都以美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来完成它自身的任务。这样看来它除了自己本身的教育学生掌握文艺的知识、原理和技能的任务外,运用它其中蕴含的弥足珍贵的道德养料和资源对道德的引导、培育也是其自身的法则和规律使然,而并不是人为地强加给它的额外负担。

2.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等本源性的问题。从人文学科家族中各个学科的紧密的内部关系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文学艺术自身与道德具有血肉关联的一体化特征。文艺是人们构筑精神文明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文艺作品一经问世,就凝结着作家、艺术家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是他们思想感情的表达和流露,其中必然凝聚着他们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感悟。它本身就包含思想、精神和道德,而且是思想与精神的升华,更是美与善的体现,这是因为“文艺主要是写人,写人的社会生活,那么,道德情感、道德意识,本身就是文艺所必须反映的重要内容之一”。[2]也就是说,只要是真正的文艺,只要是优秀的作品,就都应当具有促进德性的性质,也就能够起到强化人的精神的作用。反之,这是真正优秀的作品的基本素养,也只有这样,文艺作品才会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可,才能在历史的和时代的艺术画廊中留下辉煌的成就,否则,面对时代的变迁和新的时代及社会的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它留下的除了思想的嚣尘和精神的沉渣外,将一无所有。

3.文艺学科道德引导的优越性。艺术是通过美的中介、美的享受使受教育者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达到认识、教育的目的,产生情感的共鸣。尤其是美学类课程,借助于美的形态,通过美育来进行道德的辅佐教育,使审美感、艺术感、道德感融为一体,理智、意志和情感共同作用,使人在接受教育时完全消除戒备、乏味、枯燥的学习心理,而借助“以美启真”、“以美化德”来诱导受众、感化受众。这就为文艺课程中开展道德教育创造了条件。首先借助于艺术中情感的因素能增强道德观念的吸引力,更能唤起主体内在的、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怀,使个体的狭隘的欲念和功利心在瞬间得到净化。同时,借助审美的因素,还可以消除接受者在以往的以纯粹理论灌输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枯燥、乏味而产生的抵触心理,而其则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来加以引导和约束来。这一切使得其在道德引导上具有轻松自由自在、润物无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征;还有,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在教学对象上,大多都是一些层次比较高的群体,这类课程也大多在教育教学的中高级阶段才真正开设,而这一类人群在接受教育之前,在自己的世界已经形成一套价值观念,在给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就更不能用道德说教的方式。其次,在实现道德教育的途径中,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还可以通过情境去实现,而这情景不用精心去创造,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学科。很简单地就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的作用,从而为此转化为道德行为提供前提保证。最后,文艺总是来源于一定时代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们的道德生活。文学是写人、人的心灵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学科,而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故而,道德是文学不可或缺的内部要素。反过来,道德作为文化现象,当然与作为精神文化的艺术的关系更为紧密。

4.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中道德价值观的体现。中国文论中讲“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讲“仁善、信义”,它可以宽泛运用于艺术评论和社会人事评论;在诗歌理论中,有“诗言志”。如《毛诗序》中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钟嵘《诗品序》中有:“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作品作为“物之感人”的产物,既是对“物”德世界的再现,又是对“人”德心灵的表现。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也是强调《诗》具有使“君子”成人的道德教化功用。在美术理论中讲“品行、情操”,在戏曲中的“脸谱”,在音乐和其他中的“人性关爱”、“爱国情怀”等。在古代美学理论中,“美”本身就同“善”有着密切的关联。“美善合一”。而且在古代美学中,善是比美更高的范畴,善就是伦理学中的道德,从孔子评“《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又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就可说明问题。孔子诗学中“思无邪”,在后来的《毛诗序》中提出的“教以化之”的理论,都认为艺术就具有“经夫妇、成孝敬、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3]的道德感染功用。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之所以要将诗人从他的理想国度中驱逐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人“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培养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4]其实也是伦理批评的表现。道家美学的“天人合一”的环境道德价值观都是从正面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角度着眼的,虽表现方式不同,但最终就是对人性或教育的一种引导价值,目的都是引导人性的向善、艺术的升华、人伦的至善至美。

从以上几个问题的探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艺理论与道德教育之间天然的联系。现如今,在人类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急速飞跃、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今天,利用文艺本身的种种特质,对于受众,无论是处在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还是中级阶段的中学生或是高级阶段的大学生的道德的意识的培养、道德认识提高、道德意志锻炼及道德信念的坚固、道德行为引导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所以,正确地把握和应用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教学过程的这些特性,对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运用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

1.发挥文艺的隐渠道作用,提高学生对社会主导的道德价值的认知。认知是行动的前提,只有从思想上认识,才会在行动上有所表现。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期准备,也是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的基础。学生的道德认知愈深,其道德情感就会愈强烈。而这种情感就会形成其道德行为的内心驱动力,构成道德行为的动机,也是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基础。文艺是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成果,是精神世界的生产力,它其中蕴藏的丰富的、宝贵的文艺理论家对世界、对人生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挖掘和提炼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把其通过隐性的渠道输送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艺术确实能为我们提供道德知识,这与它的内在价值密切相关,美学亦如此”[5]。关于这一点上文已做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言。社会主导价值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共同的需要与追求,人的存在不仅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而且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一个社会人,那么,他的行为举止就得符合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社会属性。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社会,所以每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都应体现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只有充分认识到哪些事该做,对社会有利,哪些事情做了不仅会危害社会还会使自身陷入绝境,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实现追求和理想的金钥匙,才能为自身和谐地融入社会提供保证,才能保证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大学生来说,现在的大学生总体的道德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还有一些同学在道德价值判断上有界限模糊、道德意识淡薄,尤其表现在自视清高,在是非与善恶面前没有判断力、原则性匮乏,缺少一定的奉献精神,诚信度降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勤俭节约被视为过时等,这就需要我们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针对此类问题的道德教育。大量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显性和隐性双管齐下,才会收到预期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2.发挥文艺的隐渠道作用,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文艺理论课的基本目的是教学生掌握文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受教育者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去解读人生,从中还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培养自身高尚的品德水平,这是文艺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文艺理论总是以作品呈现的,作为文艺活动的三极之一的文艺作品又必然会通过欣赏者的消费陶冶、丰富、升华、激发、改造和提高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主题精神状态,从而达到为接受者注入积极思想因素,使之加深道德的体会,铸就高尚的情操,激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在文艺理论课教学中,本身就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将情感体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这就会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就拿音乐艺术来说,音乐作为人类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情感的艺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音乐的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义勇军进行曲》、《中国军魂》、《共青团之歌》、《勇敢地心》,都是人们情感表达的真实写照,当后人们在传唱这些经典歌曲的时候,当然会被其中隐含的精神实质而感动,这就是艺术中的“情感共鸣”。试回想,“5·12”地震的时候,被埋在废墟下的孩子齐声唱着国歌、唱着《团结就是力量》,难道唤不起个体的良知、责任和使命?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不被感动和震撼,歌曲给废墟下的孩子们带来了精神慰藉,带来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也唤起了全社会的道德情感;又如,北京奥运会升旗仪式那一刻国歌响彻鸟巢时的震撼,奥运健儿奋力拼搏的精神,以此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文艺作品课中塑造的伟人形象、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好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生动、形象、充满激情的教学方式去打动学生,使教材内容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他们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感内容丰富,有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等。其中,集体主义情感可以缓解个体的集体意识淡薄的弊病,义务感和责任感可以影响责任心欠缺的个体,自尊、羞耻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防止个体做出有悖于社会道德的不良行为等。需要补充说明的事,这里的“情感教育”只是作为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的补充作用,仅此而已。

3.发挥文艺的隐渠道作用,有助于引导受教育者对道德行为的实践。不论什么样的教育,其目的最终都是指导实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是教育工作发挥了实质性的应有的社会作用。否则,一切前期的教育都可视之为空谈,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也不例外。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最终都要在道德行为中体现和检验。文艺理论中的道德思想和情感,文艺作品中的具有良好道德品格的典型形象都能起到引导学生有实践道德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在传授文艺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课,让受教育者走进生活,初步体验和内化道德认知;再进入实训实习等职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感悟和强化道德认知;最后在职业实践中将已有的道德认知、信念和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知道自己怎么做,而且准备这样做,让受教育者在实际的生活中认识和明白作为一个讲道德、讲文明的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是光荣的事情、是会得到人们赞扬和褒奖的善举。这样也能够把道德知识真正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要求。当然,道德实践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让我们也要向文艺作品里描写和歌颂的英雄人物那样,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要从身边的小事,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行事中时刻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座右铭提醒自己和鞭笞自己。

综上所述,由于包括道德和文艺等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性质、目标的一致性,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等学科教学中自觉进行道德引导,充分发挥艺术美等各种审美形态对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必将对学生乃至于更大范围的公民素质的提升,对学校和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等都产生切实而持久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何西来,杜书瀛.新时期文学与道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于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边城》;牧歌传统;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61-02

成书于1934年的《边城》,是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边城》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排名第二位。《边城》之所以能有如此震撼的传播效果和文学地位,与作者秉承的牧歌文学传统不无关系。

一、牧歌是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传统

牧歌,有两种基本的解释,一种是牧童、牧人所唱的歌谣;另一种泛指田园生活。当它作为民歌的一种类别而存在的时候,指的是流行于我国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区域的即兴所至的歌曲,内容多以游牧、爱情、赞美家乡为主,具有音调开阔悠长、节奏自由欢快的特点,有些地方甚至伴以自弹乐器。但本文中所探讨的牧歌,则是从田园生活这一概念里延伸生发而出的特指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特定术语。

有“牧歌之父”之称的古希腊诗人提奥克里图斯(约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240年),是古希腊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以西西里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为题材,熔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既热情歌颂美好的田园生活,又抒写他们的动人恋情,为同代人所钦佩、模仿。尽管提奥克里图斯因为先后留居于西西里僭主希厄仑和埃及国王托勒密的宫廷甚久,其作品不免沾染了宫廷气息,甚至部分作品有歌颂帝王王妃、粉饰太平之嫌。但恩格斯谈到他的作品时,还是不无夸赞地说,提奥克里图斯“曾经歌颂了他们同时代人――牧人奴隶的田园诗式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幻想”。与他同时代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提奥克里图斯的影响下也创作了10余首牧歌。如果说提奥克里图斯和维吉尔的创作是牧歌文学传统的源头的话,那么,以维吉尔为典范的意大利作家桑那扎罗在1504年出版的小说《阿卡狄亚》和以提奥克里图斯为楷模的德国诗人格斯讷在1756年出版的《田园诗》,则掀起了西方文学史上牧歌文学的一个高峰。大约到了19世纪,以诗人海涅为论敌的德国诗人普拉滕于1834年出版了《牧歌与田园诗》,标志着牧歌文学传统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当然,其重要的价值在于对牧歌文学传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反思。

梳理牧歌文学传统的发展流变,远在古希腊时代,诗人们用它所表现的只是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浪漫主义文学中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直到后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占据半壁江山时,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牧歌并没有因此而走向衰落,恰恰相反的是,它在崇尚经验和写实的写作环境中存活下来,其涵义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尤其在如何更好地表现城市生活的虚无荒诞与乡村生活淳朴诗意时,牧歌文学传统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万千读者回归自然、回归乡土、回归质朴生活的永恒愿望。这是有关牧歌文学传统的基本常识。

沈从文的《边城》正是秉承了牧歌文学传统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沈从文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摹出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们指出一条明路。小说正是通过湘西边地纯情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写出了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描绘出了一幅平和宁静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都市文明里尔虞我诈的否定与反抗。

二、《边城》的牧歌传统是作者的经历、成长环境、文学认知的综合体现

沈从文出生在风光如画的湘西小城凤凰,他自幼聪颖顽皮,依恋山水以至于经常逃学,且甘心承受教师和家长的体罚。他14岁高小毕业后就按当地风俗参军,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过早地面对社会的残酷和周围生活的困苦。反过来讲,这些经历让他对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社会状况较为熟悉,对那条绵延几千里的沅水流域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乡村民俗也了如指掌。毫无疑问,这些经历促使他形成了对民间事物独特的审美能力,并最终成为他后来从事写作的优势。

在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有两篇文章便于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些相关信息,即《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和《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沈从文在这里所指的“大书”,就是自然之书。他把自然当作一本书来缓慢阅读,正好印证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观念和美学追求。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里,他坦言:“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诸如逃学之类的人生经历,是沈从文有别于其它作家的独特资源。

《边城》的牧歌传统,除了与作者的出身、经历、气质有关,还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边城》的写作是 “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九日完成”,而这正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潮流分野日趋明显、小说流派连续涌现的时候。当时,文坛上有两种主要的创作潮流:一N是努力运用的社会理论观察剖析中国社会,揭示阶级的对立与对抗;一种则是从文化和道德的层面入视,艺术独立意识浓厚,注重道德与文化的健康与纯正,探究社会与人生。沈从文恰恰属于后者,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边城》的出现,恰到好处地证明牧歌式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甚至说,沈从文的《边城》和后来梁实秋在抗战时期写下的那些雅致小品文,就是这一文学现象的有力例证。

三、《边城》秉承牧歌传统所呈现的美学价值

沈从文的美学观念,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一些散文作品中。在《烛虚》《云南看云集》中,他谈论美学与哲学。通过《水云》《潜浮》等文章可以看出,在沈从文看来,“人性”之外,还有“神性”概念的存在。他说:“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这是他思想意识里泛神论的一种流露,其实这更接近于一种“美”“爱”“神”三者一体的思想。如此说来,贯穿于沈从文思想意识深处的“神性”,也就是最高意义的人性。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一文说道,可把文字和语言的表现“当作一种抒情看待”,“因为其实本质不过是一种抒情”。从人性的角度拓展来看,《边城》秉承牧歌传统所呈现的美学价值,主要在于完美地展现了乐园与挽歌的抒情意义。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乐园与挽歌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生命意象,而《边城》却将这两者统一在一部作品里,实属完美。

构筑一方乌托邦式的乐园,是写作《边城》时沈从文的内心冲动。他曾说过,要在《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乐园构想,建立在人性善良的基础之上,并且投射在人物性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同时,在牧歌式的文学中,哀怨凄楚的挽歌是其组成部分之一。从早期流传的牧歌中可以得知,牧羊人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比如说失败的爱情、粗暴的主人、朋友的死去,等等。而生活中的这些悲苦便是哀歌的来源,且在后来发展成为文学传统之一种。同为京派作家的且深受沈从文影响的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一文中写道:“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东西,一种痛惜情绪的怀旧。”汪曾祺用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蕴藏于《边城》文字背后的挽歌气息。对于这种忧伤的“挽歌气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现实的层面上,有诗意爱情与势利婚姻的冲突,也有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启悟与暗示,更有着人物关系之间难以沟通的误会,而这些都在加速着悲剧的发生;在象征的层面上,《边城》的桃花源意象和《圣经》中大洪水意象不谋而合,使其具有原型意义――尽管沈从文把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塑造成一个“美”和“爱”的化身,但却又是以发生在她身上的爱情悲剧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甚至说,当叙述到翠翠的母亲时,就已经隐隐暗示了翠翠的悲剧。

牧歌文学创作中,乐园和挽歌是其基本框架,而乡土和传统的有机融入为牧歌文学增添了纵深的文化背景。在《边城》中,沈从文不仅展示了龙舟竞渡、对歌、傩辞等独具特色的地方风俗,也在故事的行进中穿插了提亲、陪嫁等苗族风俗,使得《边城》的乡土色彩极为深厚。特别是关于端午节的描写,几乎占了整个作品的三分之一。这些关于端午节民风民俗的描写,既推动了翠翠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也烘托了《边城》承继牧歌文学传统的氛围。

此外,小说《边城》里的梦幻成分强化了作品的牧歌性质。从《边城》表现的内容及超现实的创作方法来看,它的故事是建立在梦幻的基础之上。沈从文说过,小说创作应该包含“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两部分,在小说创作中必须要把“人事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而《边城》正好w现了他的这一理论主张,所运用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一半是“梦”,一半是理想的“现实”。从整个小说来看,他并没有对当时的湘西现实社会进行精雕细琢,人物与故事的设计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超越。此外,作者在行文当中有意识地消解着当时存在于现实当中的种种对立因素,既无阶级的对立,也无经济利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有的则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和同舟共济,因此,《边城》里的“边城”,自然而然地升华成一个自然和谐、归真返朴的理想境界,如同存活于古代牧歌里的一处恬静美好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篇9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理念价值;传承构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引领性是指由大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对社会在经济、精神、人才方面的引领作用。从知识的角度看,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人才培养来看,大学承担着精英人才培养的使命;从大学本身来看,大学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大学最具有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人文精神。因此,引领性是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体现, 是大学办校的理念宗旨。大学审美文化引领性理念使得大学生更加具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道德感强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由于大众审美文化本身很难自主、自觉地形精神的机制,所以就特别需要外部力量的引领。这种引领更重要的是入乎其中,激活、提升大众审美文化的精神属性和价值意义。当一批批具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当新的审美文化理论融进社会的时候,自然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的经济、人文精神产生积极作用。

二、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构建传统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总是围绕着感性形式、理性精神、超越功利、审美愉悦,以求共鸣、神韵、意境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升华。然而,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理念被颠覆,大学校园里的庸俗化现象,大学办学的功利化追求,特别是大学生游戏人生的态度等等,都足以说明大学生审美文化人文理念被消解。梳理或重建大学审美文化理念,要求大学生要在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集体与个体、大学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审美文化理念。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综合了人的自由性、创造性、超越性、目的性的特征,大学审美文化理论创新以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把实践作为创新的基础和理念的重要内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总是在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关系中展开,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由此而产生真、善、美。

大学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和当代实践的感性倾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审美实践的健康发展。超越性是对当下的反思批判,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是在传统的文化形式和现今的文化状态下有所创新,创造新的审美文化载体和形式,以此来表达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理想。超越性本质上是要靠主体自我去超越功利和世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创新理念正是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种办学理念和实践理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仍以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社会精英。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为审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大学理论研究者的反思和独创精神,是大学审美文化理念创新的关键和希望。

第二,在审美文化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中,构建以追求和谐美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审美文化理念。泰戈尔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现了美,并给出结论:“美是梵性的和谐真理的感性显现。”各种美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秩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以多种要素相互并存为前提,以相互作用为关键,以相互融合为目的;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有序、协调、平衡统一、完美的状态;和谐还是一种超越,超越世俗的欲望,超越生命本身的限制,超越人格完善的境界。如今我们强调和谐,是因为我们缺少和谐,现在的审美文化只强调娱乐、和利益,只是一种所谓的美,没有真、善的基础,不是和谐的美、真正的美。

马克思说过:“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追求美,就是追求和谐,追求进步,追求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和谐美的追求才能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大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索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和谐的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情感中融入理智的真与感性的善,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传承所谓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渗透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子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总和,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和价值。[2]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审美、大学生与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从审美文化的方面来看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表现在:第一,审美理想是当代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够指引当代审美之路的发展方向;引导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强化美学的道德价值;指导审美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美的理想目标。

《列子》以“心凝神释”为审美理想,《淮南子》以“真人之游”为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都以“美的自由人生”为人生目标。第二,审美观念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制约大学生对美的创造,规定大学生立美和审美的方向,因而必然成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念直接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3](P141)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审美观念。第三,审美趣味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生活的价值。在精英审美文化群中,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史记”和“诗骚”传统审美趣味。晚清时期,小说这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也开始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到了时期,新文学则成了当时“高雅的审美趣味”。不管怎么演变,审美趣味都反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和现象表现一种富有情感的、具有个性的主观偏见和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传承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高雅倾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被世俗的大众审美文化同化。

其次,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上,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审美使人直面自己的灵魂,从而将自己的全部心灵秘密揭示出来,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4](P134)审美,是人与他人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默契达到彼此深切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结, 反映了时代人物的形象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审美活动,达到自身关照,实现自身的净化。审美文化不只是对具体、现实现象的反映,而且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与终极价值。审美文化的价值同时表征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性与引领性不仅标志着对世界文化体悟的程度,也标志着人关于存在本质的最高哲学的理解。人通过审美认知世界,直观自身,体现人的价值。

四、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构建大学审美文化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随着大众审美文化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动荡。国家危难之时,大学生会挺身而出,吹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号角,当受到大众审美文化商业性、娱乐性、功利性的冲击,大学生又涌动着“一切向钱看”的暗流。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在政治信念与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与自我价值、心理意志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更多地是要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使自身提高的发展的同时引领大众审美文化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第一,大学审美文化人文价值观的构建。在人文性理念的引导下构建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大学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很受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人文主义教育原则,并造就了一个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群体阶层。[5]根据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进人的精神升华和自由发展为本的特性,可以得出结论:人文价值是满足人探索生活意义,追求理想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文价值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为人文价值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对大学文化的其他价值起导向、统摄、促进的作用。

人文价值产生于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人文价值指向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价值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人性完满、人的自由发展。人文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认识和把握物质生活对人的意义就体现出人文价值;当自然科学显现人类的精神追求并应用于理想生存境界的创造时,也就体现出人文价值。

第二,大学审美文化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构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P130)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众审美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个角落,“兽兽门”、“校花门”等事件早已把道德、人格尊严、审美标准抛在脑后,唯一的目的就是名利的收获。这些对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消解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思维,大学审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浅薄、淡化。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审美文化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又怎能实现引领大众的理念?“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学审美文化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引领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使大众审美文化消解、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大学审美文化能够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因为大学是一个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很高的教育机构,它能主动地从管理上防范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蔓延与恶化。[6](P49)大学成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够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大学审美文化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创新性和超越性的理念引领着大众审美文化走向积极健康,实现其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 J].唯实, 2002(7).

[3]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篇10

数学美育与数学文化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全面开发数学的美育价值,可以充分认识数学的德育价值、精神力量价值和思想创新价值。

一、数学美能够激发创造激情,发挥数学的思想创新价值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看如下例子。

众所周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之形式是如此简洁、优美、匀称,它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就双曲线而言,平面内的点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 )的绝对值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如图1:

按定义可得:

,转化为方程即

,此可作双曲线方程。但它不符合简单性原则。故方程可化为

即 。我们说,此方程简单多了。但是,双曲线具有对称性,它表示的方程也该有对称性。于是,由于 >0,故令 ,即得 ,此式是如此简洁优美。

至此,我们清楚知道,一开始选择“2c”、“2a”正是为了追求简单性,而产生b是人为制造的,但实践证明,b正好是双曲线虚半轴长,又具有鲜明几何意义。为何称为标准方程呢?应该说,对于同一个双曲线,建立不同的坐标系就可得到不同方程,其中若不规定一个作为标准,那人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如此教学,通过深挖教材中数学美的因素,既能阐明问题的本质,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思想创新意识。

二、以美启智能提高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精神力量价值

如二项式展开显示出很强的对称形式,注意到 就可以写出:

在这个式子中,a与b的位置交换结果是不变的。把这个式子的右端系数按n=1,2…排列出来就是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

用不着计算,就可以根据对称性及上排的数字写出下排的数字来,一直写下去。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便可以体验数学的形式之美,方法之妙,进而使之产生一种理智的好奇心,在提高学生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数学美育价值在数学教育中的主要表现

1、审视数学美,启迪问题解决的思路

美的观点一旦与数学问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特征相结合,人们就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审美直觉,从而确定解题的总体思路和入手方向。因此,数学美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启迪思维,引导人们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

例1:已知: ,

, ,

求 的值。

经过认真观察对比,可知22,42,62是方程:

的3个根。可得方程:

由韦达定理可得

从命题外在形式美的特征得到启示,找到了美的解法,这绝不是巧合,而是在和谐美指引下的必然结果。

2、挖掘数学美,简化问题解决的捷径

例2:已知:x,y,z ,且x+y+z=6,求f(x,y,z)= 的最大值。

数学中的数、式、形有着优美的结构,呈现出许多秩序美,对称美的形式。挖掘到本题中条件 x+y+z=6,对于x,y,z,是均衡的,亦即是对称。又因为结论 是由字母次数依次递增,存在着秩序美的形式。考虑到诸多方面的美,利用不等式 致使已知条件出现秩序美的结论,由此,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具有秩序美的形式:

依据均值不等式有: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即x=1,y=2,z=3时成立,故而f(x,y,z)的最大值为f(1,2,3)=108。

本题的解决挖掘了秩序美这一特征,从而找到了简化问题的解决的捷径。

数学的文化价值需要我们用一种数学的头脑去感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用一种数学的思维去感悟。数学作为训练人们思维的有效工具,在培养组织才能、敏感性、直观性和洞察力方面是再恰当不过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指引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德育价值、思想创新价值、精神力量价值和美育价值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道德、思想素养,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 张顺燕,数学的美与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汪先理.数学中的美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5

篇11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活动;英美文学元素;价值;策略

一、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引入英美文学元素的价值

英美文学元素引入高职英语教学活动就是英美文学元素和高职英语进行一体化的过程,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是英美文学元素传播的重要途径,英美文学元素也能够促进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整体来看,英美文学元素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水平和促进高职学生英语交流的应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价值

英美文学是高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语言材料资源,英美文学是一种体现在文字上的语言艺术,英语口语又是对英美文学进行塑造的重要工具。英美文学能够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从各个方面来展示整个英美世界的各种文化元素。英美文学是英语口语的精炼、整合,它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表达人物情感、事物的变化等,并且英美文学中使用的英语单词都是非常恰当、华丽和优美的,这些优点能够让高职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的时候吸收应用,从而让学生在英语表达上更加贴近英美人们的生活,也能够让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够更强。所以说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价值。

(二)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恰当的语境价值

英美文学都是在描述一定的情节或是进行情感表达,所以英语单词在英美文学中应用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作为背景的。现在很多的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都是在死记硬背,根本没有结合单词应用的语境进行记忆和掌握,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非常的低,学生掌握好的单词很容易忘记,另一方面学生掌握好的单词在具体英语交流中不知道怎么应用。但是在英美文学中学习英语单词就会改变这种缺陷,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提供的英语使用语境重复的学习英语单词,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好英语单词,学生在语境中掌握的单词也会在英语交流中进行应用。

(三)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素材价值

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到的英语知识需要大量的重复应用和练习,但是因为我们的母语和国语都是汉语,所以高职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运用和练习。英美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机会,高职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中的语言交流语境和场景,学生还可以通过朗读英美文学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语言交流练习。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作品中拥有大量的口语对白,学生可以进行大声的朗读从而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学生还可以进行话剧表演,学生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语言交流、对白,这样增加了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机会。另外,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心得体会,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还会主动的用英语把自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感触写下来,这样学生就拥有了更多的英语书写练习的机会。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学元素的策略探讨

(一)让学生懂得英美文学元素在学习高职英语中的重要性

英语能够在整个世界中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这就说明它拥有较强的生命力,英美文学作品就是对英语生命力顽强的重要解读。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英美文化和英美人们的思维逻辑习惯,这些对学生学好高职英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要积极的为学生讲述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英美文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美思维逻辑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高职英语的认知和应用等等。例如,高职英语老师可以让那些在学习中学习英美文学的学生为学生们讲解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信服和认可。

(二)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分阶段制定学习目标

当前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仅仅体现在英语试卷的高分,这种传统的教学目标根本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所以,高职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英美文学元素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目标也应该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正确应用英美文学元素。另外,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元素的引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分阶段的制定学习目标。英美文学作品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学习的时候老师要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向,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学习英美文学作品,这样才能让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他们选取适合他们自己能力水平的英美文学作品。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同一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但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任务。

(三)积极探索高职英语课堂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在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上,老师要为学生选取那些比较有时代感、趣味性的英美文学作品,这些选取的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兴趣去学习,而且让学生学习中更加契合生活实际。另外,选取的英美文学作品也要和高职学生的专业相契合,学生可以学习到英美先进的技术,还能够掌握好工作实际运用比较多的英语知识。例如:在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选取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尽量选取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文学作品。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老师也要积极的进行丰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看书、读书,这种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觉非常的枯燥,从而让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现在科技正在进步,教学形式有科学的力量作为后盾会越来越丰富,老师要积极的进行挖掘、开发。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丰富教学形式,这种拥有声、图、像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会让学生非常的感兴趣。在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则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英美影片。最后,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虽然是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但是也要突出学生的主题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时刻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例如:在阅读《麦琪的礼物》这个作品的时候,老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积极的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四)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学习中要重视作品的选取

高职英语学习中并不是什么样的英美文学作品都可以学习,学生在选取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选取那些与学生相适应的作品。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一刀切的学习同一个英美文学作品会致使部分学生不适应。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作品的选取,对于那些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选取的作品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英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要选取难度系数较低的作品。再者在英美文学作品题材的选择上,尽量照顾到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教材内容相关同时篇幅适中、情节丰富、词汇多样的文学作品。另外,老师也要经常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学习,例如《都市报告》、《警察和赞美诗》等等,这样的文学作品,会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文学的精彩以及文学带来的诸多益处。

三、结语

篇12

论文关键词:英美新批评派;有机形式主义;统一性;真实性

一、英美新批评派的历史渊源

新批评派是20世纪20至50年代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一支批评流派,得名于美国梵德比尔大学文学教师约·兰塞姆(JohnCroweRansom)1941年所著论文集《新批评》。这部文集赞扬托·斯·艾略特等人以文字分析为主的批评方法和批评见解,称之为“新批评”,以别于l9世纪以来学院派的传统批评。兰塞姆在书中用“新批评”来指称T.S.艾略特、I.A.瑞恰慈和I.温特斯三位批评家,但后来“新批评”的帽子却落在了兰塞姆和他的几个学生的头上,进而成为一个方便的标签,用来标志一大群观点各异甚至互相矛盾的批评家。现在一般公认的新批评家是兰塞姆、艾伦·塔特(AllenTate)、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Brooks)、罗伯特·潘·沃伦(RobertPennWarren),以及稍后—些的韦姆萨特(William K.Wimsatt)和雷内·韦勒克(ReneWellek)。“新批评”这个词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美国文论家乔·艾·斯宾岗(JoelEliasSpingarn)于1911年出版的《新批评》(TheNewCriti—cism)一书中提出的。斯宾岗的“新批评”指的是克罗齐美学。第二次就是出自于美国约·兰塞姆所著论文集《新批评》。它是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派别。这个派别一、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取得主导地位。第三次是五十年代法国出现的“新批评”。它是指当时法国文学理论领域内纷纷涌现的各种学派(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的总称。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从欧洲大陆进口的各种新潮学说的风行,以及欧美各种社会运动的勃兴,新批评逐渐失去了往日受人瞩目的光彩。

二、英美新批评派在中国的误解误判

新批评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就被引介到中国文学中来,八十年代更有系统的翻译和评论。但由于新批评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强烈的批评和反对,所以迄今为止,新批评仍然没有在中国文学批评界产生过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新批评派成员众多,主张庞杂,从国内有关新批评的一般的论述来看,新批评被认为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文论,它专注于文本本身的细读分析,把作品看成是一个自足、封闭的体系,割裂作品与作者、读者乃至社会历史的联系,甚至不要作者、读者和社会历史研究。尽管只要认真读一读新批评的论著,这种误解和歪曲就会不攻自破,但强加在新批评之上的错误印象却始终摆脱不掉。不论新批评在英美的兴衰荣辱如何,新批评在热衷追逐西方话语的中国文坛的确没有多少正面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新批评在”新时期”的文坛中主要局限于理论探讨的范围,运用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对当下的文学现实做出切实评判的批评家寥寥无几。

在反对新批评的声音中,还有一种奇怪的论点,就是认为新批评只适用于短小的诗文,不能对长篇巨制进行条分缕析的细读和评价。新批评的实干家们没有用他们的理论方法做过长篇小说的分析研究,但他们的经典论著给广大文学读者提供了分析原则和方法的良好示范。从新批评将文学作品看成一个“有机体”的观点出发,考察长篇作品的“统一性”、“连贯性”,分析其情节结构、修辞手法,探求作品意图,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说都是可行的。新批评的当事人对这种批评方式的潜力充满着信心和期待,正如韦勒克所说:“我们应想到世界文学的无穷宝藏在用许多种语言对我们讲话,大声要求我们去诠释和评价”。误解和误读只是导致新批评在当代文坛遭受冷落的一个因素。各种新兴的理论流派对新批评的攻击责难也很多,并且在很多新派理论家的眼中,新批评是一种过时、偏颇、必须要超越的批评流派。这个背景对中国的接受者来说,多少影响了他们运用新批评的兴趣。

三、英美新批评派的价值

新批评派从象征派的美学观点出发,把作品看成独立的、客观的象征物,是与外界绝缘的自给自足的有机体,称为“有机形式主义”。在文学标准的问题上,新批评家们坚持“有机论”(organicism)的观点。他们认为,一部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具有一定连贯性和完整性的语言结构,其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作品的全部意思正是这种“语境”(context)的产物。“有机论”的观点使新批评家拒绝了对作品做“形式”和“内容”这样传统的二分法。在他们看来,所谓“形式”正是作品的生命所在,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作品的意思。形式就是意味,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从有机论出发,新批评反对图解概念的作品,而要求主题找到恰当的象征体、“客观对应物”。与“有机论”紧密相连的,是新批评对文学作品“真实性”、“合理性”(ocherence)的要求。如果诗人、小说家讲话的方式得当,叙述得成功,那么作品所传达的经验便会合情合理,整部作品也就具有了真实性。

新批评派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批评的任务是对作品的文字进行分析,探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隐密的关系,称为“字义分析”。象征主义为他们提供了美学理论,字义分析是他们进行评论的具体方法。新批评的“细读法”(closereading)常常能够帮助读者深刻把握即使是晦涩难解的作品,也能够在对作者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成功地解读其作品,发掘其深刻的内涵。

篇13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价值;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96-01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再学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 教学,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近年来笔者在实施多媒体教学中有得有失,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对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1、能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感知规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生的学生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几何画板》软件是一个平面几何工具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几何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的。

3、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在具体对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图象或图示,使过去只有“特殊才能”的数学家才能观察和想象到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联想,能够促使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和不同思维形式的整合,这不仅能促使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为向逻辑思维过渡奠定基础。例如在进行平移与旋转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大,而且生动直观,把抽象的说教变为了生动的直观演示,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描绘静态或动态的图形与图像,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可以将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难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为学生形象、直观、简洁地接受,为学生呈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经验背景,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4、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进行的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能使其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抽象形象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5、可以帮助数学走向生活。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数学问题,可以创设逼真的数学问题情境,比用文本形式呈现的数学问题更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活动性。以录象、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丰富、虚拟、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来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多媒体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1、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但并不排除有些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因此不必动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演示。比如: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再充分运用模型调动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接认识到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与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

2、不能忽视或轻视言语的作用。有些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看图说话式的直观教学,不注意学生意会形象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高层次发展。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符号语言鲜明的表达所建立的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类比,虽然没有使用直观教具,也都是数学直观。

3、不能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快速呈现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由计算机呈现。结果是计算机不是帮助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数学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展示图形教学时,全部图形也不宜一次出现。实践证明,需要展示思考过程的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基本阶段。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为数学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合理的运用这种手段将会给数学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余地,为培养学生数学的各种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和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王 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济南:科技信息,2009(24).

篇14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现状

(一)重技能学习,忽视了音乐的人文内涵

学校之间为了生源的抢夺,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纷纷打出“音乐特色牌”,以学校开展的音乐特色课程为招生噱头,给学生教授乐器技能,一时间音乐教室俨然成为了乐器培训班,把音乐教育视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教育,而忽略了音乐的人文内涵。所谓学习艺术应该是艺技双修,只有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技能学习,充分感受、理解音乐的内涵美,将技能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称之为音乐艺术,如果学习音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技能的展示,而缺乏一定的音乐修养,演奏出来的音乐也是缺乏灵魂,无法直击人们的心灵,沦为“技能的展示”,而不能称之为艺术。

(二)把音乐教育等同于娱乐消遣活动

人们对音乐的观念认识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认为音乐并非生活的必需品,充其量是一种兴趣爱好,把音乐视为生活的调味剂,娱乐消遣的活动之一,这种对音乐的看法是很肤浅的,人们应该对音乐学习有更深的认识也理解。高校音乐教育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音乐学习所涉及的学科广而深,音乐课程的设置不仅包含音乐史、音乐创作、音乐批判等课堂内容,同时还会涉及到历史学、人类学、现代科学技术等学科内容,音乐学习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艺术修养,更是全方位的培养了学生的人文修养。

(三)音乐教育存在德育化的倾向

在我国,音乐教育往往渗透了一定的道德教化,把音乐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固然,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操和修养,但音乐中体现的德育功能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审美,而不是为了德育效应强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审美能力是道德观念形成的最初动力,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审美能力,他的心灵自然会接收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接受与美相关联的道德观念,音乐教育中的道德功能是如此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靠强行的道德灌输。

二、高校音乐教育审美价值取向的着眼点

高校音?方逃?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美育的方式进行实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一)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音乐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传授,音乐教育更能体现出人文色彩,欣赏和创新是音乐学习的真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的教学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教学,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存在不同的差异性,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用心挖掘学生内在的音乐潜能,因材施教,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调动起学生对音乐审美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从感官、认知、情感上都能获得更深刻的美的体验。

(二)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在应试教育之下,学校以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作为课程设计的标准,为学生安排“最合适”的音乐学习,全然不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同一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固化的思维模式,对音乐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是操作方式皆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展现和保持自己的个性,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师要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敢于对音乐作品提出科学的批判,只有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学生的音乐经验才能得到积累,音乐之路才能走得长远。

(三)关注时展,改革音乐教育模式,接受先进的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