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竞技服务范文

体育竞技服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体育竞技服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体育竞技服务

篇1

(一)金融本身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基本特点是“以钱生钱”),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个平台。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能够引导社会上庞大、分散和无序的资本自动流向那些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从而产出最大的生产力。

(二)中国当前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依然是我们“世界工厂”的地位

这个名词明确告诉我们,无论是经济的增长率还是劳动力的就业率都仰仗于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而金融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第一,活跃的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巨大的融资平台,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要,使企业获得长期资本,确保企业的生产动力。第二,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发行交易公司股票或债券等虚拟资本,作为发行主体的企业能够筹集到常规积累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的充足资本,并带动技术、劳力及其他自然资源的配置,通过产权重组和股权的置换、分割、减持、购并等虚拟资本的运作,优化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三,分散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通过资本运营和企业产权制度多元化重组等与虚拟资本相关的运作,控股企业的资金会更加雄厚,决策的透明化和科学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伴随着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加快,从而不断增强避险和抗险能力。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实现金融业长远发展的保证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其长远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实体经济。从银行和证券业的角度来看,我国银行的盈利模式依旧依赖于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商业银行贷款主要还是面向实体经济中的众多企业。因而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企业的盈利状况决定了银行的资本收益率,决定着银行的利润。股票和证券市场更是直接产生于企业的融资行为,以股票、债券为代表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的信用状况。宏观经济形势好,实体经济越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较高,货币信用状况就比较宽松,利率水平也会比较低, 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红火;反之,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低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金融是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

二、当前我国金融不能充分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因

(一)资本总是逐利的,对于金融业来说,不必通过巨大的劳动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是最大的追求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从而不受金融业的重视。在虚拟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业越来越显示出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金融精英们通过创造金融衍生产品等各种投机行为,获取了天价的利润,同时又完全割断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联系。金融投机就像吸血行为一样将资金带离实体经济,当大部分资源都流向虚拟经济时能够用于实体经济的资源自然就相应减少,实体经济就失去了循环发展的动力。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金融业过度逐利的反例,值得各国政府警觉。

(二)当前中国的金融业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分配错位的问题

一方面是各种各样的“炒”,还有众多垄断性的国企财大气粗;另一方面却是众多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嗷嗷待哺,温州金融危机倒下的众多企业就是鲜明的例证。这个问题的源头就在于中国畸形的金融体系。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金融业也不可例外带着转轨的特征,一种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混合的特征。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为国有经济输血的功能,又处在行业的垄断地位,行政力量取代市场成为资本的主导,利率的非市场化确保国企以极低的利率从银行取得贷款和银行获取暴利;另一方面却是众多中小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不得不承担比民间高利贷还要高的利率。例证就是2011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是3.5%,而1―3年的贷款利率却高达6.65%,这当中就有高达3%的利差。而这个利差是由国家规定的,国家给银行较高的利差,银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就可以赚更多的钱。在资金紧张情况下,银行议价能力提高,资金市场进入卖方市场,为获得有限的信贷资金,中小企业还必须被迫接受利率高达30%-50%的上浮幅度。尽管如此,银行信贷资金仍然主要流向了政府投资的项目和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贷大户、贷垄断”现象突出,中小企业借贷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三)金融业之所以不能充分服务实体经济,最根本的源头还在于我国金融制度建设的落后性,金融行政垄断力量强大,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国金融垄断最大问题便是银行业的垄断,而银行的垄断实际便是行政权力的垄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国有控股的银行资产占国内90% 以上的份额,存款、贷款比重分别在80%和70% 以上,企业获得资金必须从这些国有银行借贷。联系上面论点也就不难发现,中国的金融业为何不能服务好实体经济了。如果说银行业的垄断还只能说是抽象行政垄断,那么证监会、银监会就是裸的具体行政垄断。证监会发审委的股票发行审批制度就是最大的行政垄断,发审委如何审查那些动辄部级的超级国企,只能利用其手中的权力来阻止中小企业上市,使众多效率低下的国企用天价股圈走股民的血汗钱。目前中国的G D P和就业当中有2/3以上是由民营和外资企业贡献的,国有企业仅贡献了不足1/3,众多中小企业因为IPO审批制度失去了从证券市场上融资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证监会的行政垄断对于实体经济根本就是百害而无一利。这个根源性的问题不解决,金融便不能充分服务于实体经济了。

三、金融业改革措施

(一)金融业改革最根本在于打破国有金融的垄断,依靠体制内外金融制度的调整

1.体制内金融制度的调整。第一,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我国目前的政策性银行仅有3家,远远不能满足众多行业的融资需求。应当根据新的经济形势,设立新的政策性银行。第二,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加快自己的市场化步伐,完善银行监管法规,通过组织体系重构,内部管理强化,使国有商业银行追赶市场经济的步伐。第三,取消发审委,取消IPO审批制度,使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

2.体制外金融制度的改革。第一,应该建立民间资本的内生金融机制。放开民营银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第二,积极支持金融组织创新,建立与完善我国国有融资体制外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管理制度, 适当降低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条件,大力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二是积极支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如城乡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以弥补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空缺。三是引进外资银行及兴办中外合资银行,增加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第三,扩大上市公司规模,扩大企业证券市场的规模。

(二)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利率市场化,减少管制存贷款利率在金融市场上的比例

将利率决定权下放给银行,银行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优化服务和信贷结构,根据企业的信用和发展状况,评价风险结构,通过不同的风险定价体系,向企业发放不同利率的贷款。

(三)民间融资已成燎原之势

央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2010年,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已超过2.4万亿元,占当时借贷市场比重5%以上。以温州为例,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在这种情况下“堵不如疏”,国家应当承认民间融资的合法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民间融资透明化,同时进行适度的监管,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减低民间借贷潜藏的信用风险,确保资本充分服务于实体经济。

篇2

1.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哈尔滨商业大学体育学院自2007年开始招收体育经济专业。目前,在校的4个年级有学生150多人。已经毕业的3届学生有83人,就业率为93%。本着“面向现代体育服务业,立足龙江,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思想,精心设计体育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现代体育服务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黑龙江体育经济专业特色培养,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重理论、强技能、显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了适应现代体育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开设了经济、管理、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等相关学科的课程。其次,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教学,使学生学会几项体育技能,如网球、羽毛球、游泳等体育技能课程。再次,为彰显黑龙江体育经济专业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又开设了滑冰课、滑雪课,同时每年的雪季学院都组织学生到滑雪场实习,了解滑雪场的运营与管理。

1.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把体育经济专业办出特色,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经过近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体育经济专业教师层次逐步提高。体育经济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教授3人,副教授4,讲师9人;1人获得博士学位,9人获得硕士学位。

1.3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逐步提升。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而且承担着科研任务。体育学院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自2007年体育经济专业开始招生以来,共立项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省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从体育经济专业开始招生这7年的发展来看,学院为教师从事科研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使体育经济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体育经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1.4实践教学有所突破。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体育经济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体育经济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我院与毛毛体育用品商店、哈尔滨体育学院帽儿山滑雪场等企业联合办学,共建了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校外实习搭建了平台。其次,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各项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再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如演讲比赛、创业大赛、活动策划大赛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

2.体育经济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庞杂重复内容多重点不突出。面向现代体育服务业体育经济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熟悉我国经济政策法规,熟练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能够在市场开发、体育管理、体育产业营销等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过于强调既要懂经济,又要懂管理,还要掌握体育、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这种思想的带动下,课程设置过多,其中公共课达到了1021学时,学科共同课达到了920学时,专业课是695学时,内容涉及到体育、管理、经济、金融、军事、法律、计算机等60余门课程,形成重点不重、特色不特,重复内容较多的状况。精品课程建设和体现黑龙江体育经济特色专业的教材更是没有列入到专业建设中。

2.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笼统宽泛,人才规格要求模糊不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和规格要求的关键。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哈尔滨商业大学校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规格要求,是按照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介绍》中的要求,结合哈商大自身的办学实际而确定。致使许多老师困惑不清,学生迷惘不明,处于模糊状态。其主要根源是对此新专业设置评估论证缺泛科学定位和认识不足。

2.3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建设缓慢,科研水平有待提高。整体知识结构不够优化,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和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点。哈尔滨商业大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教师结构不够合理。2)缺乏“双师型”和高水平的名师。3)缺泛新兴项目的教材与教法。其主要原因是教师负担较重,压力较大,奖励机制不完善。多数年轻教师要准备考博进修,许多中年教师要准备申报科研课题晋职晋级。在主客观上造成教师负担较重而精力投入不足,理论教学与指导实践活动缺泛经历。

2.4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基地建设相当薄弱,针对性实效性不佳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是:实践教学课时数安排较少;时间较短;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单一,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数量少,有的基地共建合作目的性不强,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多是放任自流,缺乏指导教师,有的对实践成绩评定过于粗糙简单;实践教学模式和计划缺乏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和专业研究实践教学体系,计划性和实效性不强。

3.关于体育经济专业建设的思考

3.1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精品课和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实现体育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合并和重组,优化体育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加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尝试采用分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元切入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生生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推陈出新,提高课程的实用价值。同时我院应该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同时以精品课建设为契机,突出特色,鼓励教师编写能体现体育经济专业特色的教材。

3.2重视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建设重点,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师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通过优化工作条件和提高教师福利,培养、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形成了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气氛活跃、学风严谨的教师队伍。其次,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的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水平,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再次,采取多渠道对外交流方式,提高我院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凝练专业科学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团队建设。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要注重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梯次合理的体育经济专业学术研究团队。

篇3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云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罗洁(1955—),男,北京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

一、 教育云发展的基本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当前,从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有以下一些基本趋势。

第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正从普及期走向整合期,如何将日益广泛存在的硬件设施、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各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和应用到广大一线教师的例常化教学行为中,推进信息化教学方式,并深刻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使得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向常规化方向发展。

第二,自2005年以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有效性已清晰地演化成三个层次信息化建设环节,一是高可用性的区域级信息化支撑基础平台/设施/环境,二是有效的校本信息化整体推进体系,三是广大教师及学生群体的个体化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深,前两类环节的作用正日益凸现。

第三,从信息技术和教育系统耦合的整体要素来看,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正成为深化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重要突破点,而打造在线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在线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正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路标。

第四,信息化建设推进模式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更强调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要整体考虑,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顶层设计”的概念源于工程学领域,是大型工程技术项目建设中的一种设计理念和科学决策模式。这一设计理念强调从实际需求出发,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自高端开始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

教育云的发展正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上述需求特征所决定的。

(二)云计算及其发展

云计算的发展适应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当前特征阶段的需求。IBM 公司于2007 年底宣布了云计算计划,云计算概念开始出现在大众面前。在IBM技术白皮书《Cloud Computing》中对“云计算”进行了定义:云计算一词用来同时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者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一个云计算的平台按需进行动态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取消服务等。云计算平台中的服务器可以是物理的服务器,也可以是虚拟的服务器。“云应用”使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以及功能强劲的服务器来执行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服务。任何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合适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以及一个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访问一个云计算应用程序。因此,云计算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描述了基础设施,用来构造应用程序,另一方面描述了建立在这种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应用。

云计算未来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构建与应用程序紧密结合的大规模底层基础设施,使得应用能够扩展到很大的规模,另一个是通过构建新型的云计算应用程序,在网络上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第一个发展趋势能够从现有的云计算研究状况中体现出来。而在云计算应用的构造上,很多新型的社会服务型网络,如Facebook等已经体现了这个发展趋势。在研究上则开始注重如何通过云计算基础平台将多个业务融合起来。基于此,云计算创造出了新的层次性的服务模式,提供IaaS(设施作为服务)、PaaS(平台作为服务)和SaaS(软件应用作为服务)等不同的服务模式(见图1), 并结合第三方应用扩展SaaS。在云计算的环境之下,一切都是服务,软件是服务,平台是云平台的服务,基础架构是云架构的服务。

①IaaS模式:Amazon对外提供效能计算和存储租用服务,包括存储空间、带宽、CPU 资源以及月租费。月租费与电话月租费类似,存储空间、带宽按容量收费,CPU根据运算量时长收费,如弹性计算云EC2让用户自行选择服务器配置来按需付费。②Google的云计算平台主要采用PaaS模式,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按需收费。③SaaS模式:AT&T推出基于EMC Atmos数据存储基础架构的“Synaptic Storage as a Service”。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进行访问,使用AT&T的网络云来保存、分布和找回数据。

云计算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廉价的应用和方便接入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个人把自己的信息处理迁移到“云”上,可以建构区域性的云服务设施为学校提供云服务。云计算模式为学校提供了合适的借鉴方案,教育机构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的相关任务将可以选用云计算服务来完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提供经济的在线教育软件服务。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都可以在云中,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云即可实现文档、表格、课件的编辑,编辑完成后的文件直接存放在云中。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系统等可以采用云计算服务模式。

2. 整合教育资源。云计算模式最小化了终端设备的需求,在一个云计算环境中,不仅是课堂,个人电脑、实验室都可以从“云”中获得,在“云”中存储,让所有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解决教学资源需求持续增长与教育投入增长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又可以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优质的受教育机会。

3. 创设网络学习平台。随着云计算模式的逐渐发展和普及,学校、教育机构和个人的信息处理会逐渐迁移到“云”上,这将对网络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云计算将有助于构建学校教学环境、群体学习环境、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环境;学习者则可以通过云计算提供的环境、资源和服务,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实现网络学习。

4.节约硬件设备的投入成本。云计算扩展性非常强,多个学校可以将现有的硬件资源共同加入到一个“云”中,减少单个学校在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5. 云存储中心更安全可靠。由于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各个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可靠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使用云计算服务时,有技术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助保存数据,有强大的技术管理团队来帮助管理提交的数据和程序,可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三)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现状

自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以来,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基础设施、教育管理、海量资源汇聚与服务、教师研修支撑、学生学习与发展、新课程实施与管理、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工作,给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架构图见图2。

1. 搭建覆盖各中小学校的基础网络。网络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北京市建成了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等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连通了每个区县。基础教育中布局调整保留的19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网络节点进入每一间教室。

2.整体规划、构架规范化的基础教育数据体系(CMIS与学生卡)。北京市从2000年开始规划、构建市、区县、学校等三级管理信息系统,中小学生的基本数据信息全部录入。2005年全市中考、高考报名实现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对接。自2006年起全市为中小学生陆续免费发放学生IC卡140万张,推行“小升初”、“中招”持卡入学注册工作,在规范招生行为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全市基础教育数据体系的建成为学生自主选课、学业质量监控、社会实践的实施与评估、综合素质评价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 2 北京教育信息网网络架构

3. 创新资源服务模式(北京市中小学资源平台)。北京市创新资源建设机制,采用“教师先选择,财政后付费”的政府采购优化模式,极大丰富资源内容,提高资源品质;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有效避免了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该平台2005年底开通运行。截止到2009年12月,平台已拥有条目类资源482054条,服务频道17个,资源总数超过360万条,注册用户超过48万人,基本覆盖了全市一线教师,日访问量平均超过万人,月下载量平均超过1.5T。同时拥有85033种、99多万册数字图书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涵盖了600余种主流教育教学期刊的期刊库,提供220万种文献资料的文献传递系统向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

4. 搭建网络研修平台(北京市教师研修网)。2007年,随着高中课改在全市的推进,北京市面向全体教师开通了教师研修网,该网站整合了课改相关机构的专业服务,向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及教研机构提供新课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提供针对教师个体研修的个性化服务,为教师群体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的交流服务平台。平台的开通受到了广大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的欢迎,截止到2009年底,平台已建成覆盖中小学27个学科的专题讨论区;建成专家、名师和个人博客4000余个;并依托平台陆续开展网上音视频互动教研活动32次,开展专题讨论33次,发表作品2万余篇。

5. 实现高中阶段综合管理与评价。为帮助高中学校顺利进入新课程改革、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程序、实现综合素质评价、学分制管理及学生自主选课,2007年全市统一规划、设计、开发了普通高中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北京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和新课程管理平台两套管理平台。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通过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制度,旨在引导和促进每个学生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新课程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建立电子化的选课、排课系统及教学管理系统,为北京市高中学校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程序、实现学分制管理及学生自主选课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创设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课改对于学生社会实践及研究性学习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充分利用本市丰富的社会资源服务教育教学,于2008年1月开始全面启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该项目整合利用北京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学校集体组织或学生个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等创造条件,进而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7. 探索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科学、客观地监控北京市义务教育各个学段在常态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实施高标准、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决策与管理提供符合实际的意见,进一步通过反馈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多样化的发展,引导社会逐步形成正确的教与学质量观,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北京市于2003年启动“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项目,建立“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2009年开始实施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并依托该系统,完成了全市9个区县65000名学生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测试。

8.探索建立首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北京数字学校。北京数字学校(Beijing Digital School ,简称:BDS)是将传统教育模式与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建立起一种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环境,探索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衔接,构建信息时代背景下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建立一套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整合现有教育平台,通过网络实现课程点播、同步课程直播、互动英语、拓展资源等内容学习,建立学生、教师和家长学习、交流、讨论、共享的虚拟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所需的教育服务。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名师同步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指导意见》,进行管理机制创新,突破学校、区域界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本区县乃至更大范围内共享,使学习将不再局限于学校、局限于书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任何介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泛在学习。

(四)北京基础教育云

进一步推进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要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和发挥现有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积累,使现有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更加有效地发挥在教育教学、管理、教研等基础教育关键业务中;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开展大规模、深层次的资源、系统及跨越组织边界的整合和服务,并在总体发展追求上向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成长服务转变,为学生打造融合课堂内外的信息化支撑环境,培养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云计算为聚合海量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研/教学在线服务、促进各业务系统功能的整合与协作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因此,打造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已成为推进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探索新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推进模式新机遇,通过北京基础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全程化活动支持提供一体化的、便捷的应用空间。

二、 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

架构及描述

图3显示的是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架构图。该图以现有云计算的服务类型分类,将构建中的北京基础教育云服务分解到三个层次上,即IaaS、PaaS、SaaS三个层次,并将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所对应的服务以及云计算特征典型的服务融合其中。下面逐步说明北京基础教育云架构中的内涵。

在IaaS层,云所提供的是教育信息建设基础架构及其对基础架构的服务。通过基础架构,可实现对服务器、存储器及网络的虚拟化管理,从而可自动地管理和动态地分配、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回收资源。基于这一基础架构,可实现性价比好、可靠性高、扩展能力强、按需使用的弹性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撑设施。为使得云计算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于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创建高可用性的、稳定的云服务环境,在IaaS层提供海量教育数据服务和绿色安全教育保障服务。在海量教育数据服务部分,提供多级数据存储、系统备份和恢复等服务,以实现对海量教育数据的可靠、稳定的存储与应用。绿色安全教育保障服务要在绿色信息空间创建、病毒防护、流程监控与控制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为安全、高可用性的教育云平台环境提供基础支撑。

图3 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体系架构

在PaaS层,云所提供的服务来源于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前平台与系统的共性基础需求之中,这一层将为上层SaaS服务提供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包括应用整合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数据互操作引擎服务、应用互操作框架服务)、教育基础服务(海量资源汇聚与共享服务、测评服务)、云通用服务(实时流媒体服务、云存储(盘)服务、云消息服务)等。其中,应用整合服务为上层云服务提供不同层面的整合能力,是促进SaaS类云服务有效整合的基础。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提供用户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上层云服务全系统漫游的基础,以提升用户应用云服务开展教育教学的用户体验;数据互操作引擎服务提供的是SaaS类云服务中各类服务之间数据互操作的基础,以实现各类SaaS类云服务之间的数据有效流转;应用互操作框架服务提供SaaS类云服务功能集成的能力,为SaaS类云服务提供功能集成和关联的能力。教育基础服务和云通用服务虽然具有SaaS类云服务的特征(即它们能够直接为教育用户使用),但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来看,这类服务更应融合到教育云更上层的其他服务中,并被其他服务编程应用,如教师备课服务、教师研修服务、在线学习服务等。教育基础服务中包含海量资源汇聚与共享服务,该服务提供从其他应用汇聚资源的功能(如从SaaS类教师研修云服务中来的生成性资源、从学生在线学习中来的学生提交的可共享资源等),并支持海量汇聚的资源在其他SaaS类服务中的应用(如SaaS中的教师备课服务)。教育基础服务中包含测评服务,测评服务可以为各类其他需要评价的SaaS类服务提供支撑。云通用服务包括实时流媒体服务、云存储服务、云消息服务,其中,实时流媒体服务提供实时交互功能,可以整合和内嵌在所有需要有效交互的SaaS类服务中,如教师研修服务、家校互动服务、在线协作活动等;云存储服务提供给教育用户个体或群体(指组服务)利用云的服务能力开展数据存储、数据交换、移动教学/学习的支持能力,可以为SaaS类的各类服务所使用。

在SaaS层,依据教育系统中的各类用户,提供具有岗位特征及各类角色特征的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包括管理类服务、教学类服务、教研类服务、学习类服务以及促进教育开放的各类服务等。当前,像CMIS类、社会大课堂类、教师研修网类、综合管理与评价类等应用都是此类服务。当然,在云服务环境下,这类应用将充分应用教育云所提供的IaaS和PaaS类云服务的能力,在服务规模的可扩展性、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服务与其他各类相关云服务的可整合性等方面将大为提升。

除了上述方面之外,有效的教育云支撑离不开促进云服务规范生成、保障云服务有效运转的支持服务等方面。因此,在构建北京基础教育云的过程中,在教育云建构的相关规范(包括技术规范和服务规范等)、教育云的建设机制与组织保障机制、教育云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教育云用户管理与授权体系等方面形成与云设施部署、云服务提供相配套的保障条件建设,构建跨组织、跨领域的协作环境。

在上述各级云服务的基础上,最终将为教育相关的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主动的服务(这需要充分在各个SaaS类云服务的生成中,充分应用云消息服务所带来的潜能),这里用户包括管理者/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等。

三、 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

(基础教育云)工程

教育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各类基础云服务的成熟与完善。伴随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一些IaaS和PaaS类服务已经成熟,如以CMIS所带动的基础数据体系、以教育资源网建设所带动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以中小学数字校园及CMIS应用所带动的数据互操作引擎服务等,为构建北京教育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结合北京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以为打造适应学生在线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云服务为主导,推进基础教育云工程的开展,并以此为契机构建适应北京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云。相关服务如图4所示。

图4 以学生学习服务为主体的教育云(Bjlearning-Cloud)

从总体规划上来看,Bjlearning-Cloud是以创建为学生学习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云,通过这一教育云服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选课、在线听课、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评测等贯穿学生学习业务全过程的学习支撑功能,同时,为学生提供主题丰富的、适应学生认知特征需要的、交互性强、适用性好的在线数字化学习资源。将这一学习支持功能延伸到教学、教研、管理、家校互动等环节——允许学校、教师个体开课;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允许学生的选课成绩成为其学校学籍中的有效部分;允许学生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的选择、辅导等。图4所示的各项功能是紧紧围绕上述功能而设定的,这些功能以SaaS形式对外提供。

下面对上述服务构成进行简要的描述。

学习和测评服务:在线注册与选课,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在云中注册;注册者可以选择系统中开设的各种实时类课程或在线资源浏览类课程;学习者在学习所选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与参与同一门课程学习的学生或课程开设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者完成某一主题、某一课程的学习后,可以进行与课程单元或课程相配套的作业与考试;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过程,从而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追迹与评价,并依据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情况进行适应性的反馈,包括有效的、针对性的资源推送等。

教学服务:提供学校或教师开展在线课程的支撑功能,包括在线备课,允许教师课程准备过程中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建议以优化在线课程设计,系统支持快速的备课资源导入与整合功能;在线教学,允许教师利用云流媒体服务开展实时在线教学,且支持多种模式的在线课堂交互;在线辅导允许课程教师回答选课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以灵活的、多样化的方式支持在线辅导;评价与反馈功能支持课程教师对学习者学习状况的检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教研服务:使教师能够有效地驾驭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教研服务提供给教师群体以网络教研活动支持、协作电子备课、在线听评课等功能,以群体教师的智慧促进教育云服务中教师在线授课能力及创建在线课程能力的提高。

管理服务:为促进教育云服务中学生学习的有效开展而进行的相关管理服务,其基本功能包括教育管理,教育云中的课程应该能够和学习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进行对接和编排;课程资源管理提供对教育云中课程资源统一管理、质量保证和从组织管理角度的有效评价等功能,以保证教育云服务中课程类资源的权威性、时效性和有效性;课程评价管理提供对教育云中所开设课程的全程质量监控与管理功能,包括课程的开设、实时课程质量的评价与反馈、在线课程资源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以促进教育云中课程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优化。

拓展服务:为促进教育云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的有效推进和应用,提供相关的拓展服务,包括家校互动服务,将学习者的学校表现从学校延伸到教育云上,促进家长依据学习者的教育情况、学习情况从教育云的课程和在线资源中进行教育和学习发展的支持,提供学习者自我测评基础上的家校互动评价;博客系统提供教育云中各类用户依据主题、学习者群体、家长群体、学生发展成长知识分类等各种类型的分类,形成有效的互动社区,促进教育云服务中各类资源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教育用户的开放交流;公共服务提供如公共信息、教育云服务发展等动态、公共类的信息,以促进全市范围内教育信息的统一门户公众,为广大学习者、家长和社会服务。

通过上述各类云服务的提供,最终能够实现灵活的用户、课程管理及设置,实现各类课程的开设、在线学习管理及评价。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快速传播与充分共享,有效促进交流与协作,满足广大师生对有效学习资源的需求。通过上述教育云服务的组织与实施,最终为全市范围内的教育用户提供资源互补、均衡发展的云应用环境,带动全市范围内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要保障上述云服务环境持久、健康、生态化的运行,必须解决与教育云服务建设相配套的相关问题(如图3所示)。当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云服务环境还应该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

1. 学习资源标准研究与建设

(1)研究制定北京教育学习资源的元数据标准;

(2)研究制定北京教育视频资源格式与技术标准;

(3)研究制定北京教育学习资源评估标准;

(4)研究制定北京教育学习资源分类标准;

(5)研究制定北京基础教育在线学习评估模型。

2. 学习资源优化与建设

按照教师与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别组织建设一批有针对性的优质学习资源。

教师学习资源内容:

(1)精品课例。提供各学科的优质视频课例,可依托基教研中心征集、评选并整理一批课例,供广大教师学习参考。

(2)专题课程。根据一线教师需求,由信息中心组织策划、拍摄一系列高质量的专题培训课程,具体包括新入职教师基础培训系列、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巧系列、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提升系列、网管教师工作技能提升系列等。

(3)名校名师资源。由信息中心负责购买、征集、录制一批世界及北京地区名校名师的课程资源,供广大教师借鉴学习。

(4)研修培训资源。依托教研中心、教育学院,整合已有的研修培训资源,在学习平台上统一呈现出来,供教师使用。

(5)交流资源。由一线教师自主拍摄的教育教学类短视频资源,由教师上传后经审批在平台上,供教师交流研讨。

学生学习资源内容:

(1)同步课程。择优委托部分区县选择名校承担同步课程的组织与录制工作,按照几个大版本的教材制作主要学科(小学:语、数、外;中学:语、数、外、物、化、生)的同步课程。内容以课堂实录为主,辅以作业与评测。供广大学生、家长学习参考。

(2)网修课程(支持学分认证)。由课程中心、教研中心合作完成高中阶段的5门左右网络课标选修课的制作,内容包括课程说明、课程讲解、课后练习、参考资料、评测题库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并在按要求完成学习后,获得该课程的相应学分。

(3)主题串讲。由信息中心、教研中心合作,针对学生在各主要学科学习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围绕考试,邀请名师进行重点讲解,该类讲座以主题划分,如小学数学分数的问题,中学物理做功的问题,中学数学因式分解的问题等。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专题复习课,由名师进行中考、高考前的复习串讲。此类资源力求精干、精品,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在线答疑。由市教委牵头,各区县参与,定期(如每周一次)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在线交流答疑。答疑安排可在每学年始时排定,每周依次安排不同学科及年级的答疑内容,在中考、高考期间可以密集地安排几场有针对性的考前咨询答疑。将排定的答疑时间表通过网站及多种渠道向学生、家长公布,请他们根据需求参加相应场次的答疑活动。信息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3. 运行服务机制研究与建设

为了保障学习与服务平台的顺畅、持续良性运转,建议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负责平台的技术支持、内容维护及平台服务,同时由市教委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以激励师生的参与共享。

(1)配套政策的研究与制定

教师在线研修的相关要求及工作量计量的研究与政策制定;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的研究与制定;学生在线学习的相关要求及配套政策研究与制定;学习与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经费保障研究;学习与服务平台运行维护及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2)服务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创新管理体制,采取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组建专业团队,承担平台的建设策划、内容维护、技术支持、用户服务及部分课程制作的工作,确保平台服务质量,推动平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F·德鲁克. 知识管理:未来人力资源开发核心[M]. 杨开峰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 [英]B·伯恩斯坦. 论教育知识的分类和架构[A].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蔡文彬.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D].杭州:浙江大学,2008.

[4] 曹鹏.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发展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3):73~75.

[5] 陈全,邓倩妮.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9):2562~2566.

[6] 邓志鸿,唐世渭等.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5)):730~737.

[7] 朵珊珊.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方法[J].信息化研究,2011,(3):1213~1214.

[8] 黄倩.浅谈信息检索前沿发展的几个问题[J].大众文艺,2009,(19)):228~229.

[9] 黎春兰,邓仲华.论云计算的价值[J].图书与情报,2009,(4):42~46.

[10] 李贵成.浅议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内涵及关系[J].重庆图情研究,2007,(2):6~21.

篇4

关键词:体验经济;服务创新;园林景区;广州番禺宝墨园

一、景区服务创新的相关理论概述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二世(B.Josehp Pinei 11)和詹姆斯・古尔摩(James H.Gilmore),于1999年出版的《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中提出,继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之后,人类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根据派恩和古尔摩的观点:体验主要分为四种: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离(Escape)和审美(Estheticism)。

二、基于体验理论的园林景区核心价值初探

(一)园林景区可提供体验分析

消费者购买景区产品是为获得享受和体验,感受景区所提供的服务。结合体验经济理论,罗伯特提出的旅游动机类型及园林景区土地、水体、植物、建筑的要素特点,笔者认为,园林景区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以下的体验(见图1):

1.满足文化需求,提供教育、审美体验;

2.满足生理、人的需求,提供娱乐、逃离体验。

三、宝墨园基于园林景区核心价值挖掘的服务创新分析

(一)宝墨园简介

宝墨园,番禺新八景之一。位于广州番禺沙湾。始建于清末民初,毁于上世纪50年代,1995年重建。经过十多年,分4期建设,现在的宝墨园不但是一个构思独特、风景优美的大型仿古园林,而且是一座文化内涵丰富、古代藏品珍稀的艺术宫殿。不但在珠三角地区知名度很高,而且在港澳地区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

(二)宝墨园提供的景点产品

经实地考察,宝墨园提供的景点产品主要有:

1.园林建筑游览;

2.包拯主题展览;

3.珍贵文物展览;

4.内湖游船服务;

5.画舫粤剧表演;

6.餐饮服务。

(三)宝墨园基于产品核心价值的服务创新策略

在2007年对宝墨园进行调研所得的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其他的资料研究,以宝墨园为典型,重点阐述和分析近几年来,在景区服务创新方面,珠三角的园林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结合园林主题,在节日推出大型表演节目,以突显其娱乐和教育价值

在这方面,以包拯为主题的现代仿古园林宝墨园走在了珠三角园林景区的前列。多年来,几乎每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宝墨园都精心打造一台结合沙湾的传统民俗或者水乡特色的,充满节日气氛的大型歌舞表演。表演融合歌、戏剧、舞蹈甚至特效技术于一体,同时糅合观众的参与环节。歌舞表演让景区的气氛热闹,歌舞表演内容生动有趣,带给了游客欢乐与笑声,使游客在景区内得到更加丰富的“娱乐”和“审美”体验。另外,一些表演还融合传统文化或民间传说进行,对游客也是一种“教育”的体验。

2.结合园林景区古典和文化内涵深厚的优势,举办相关书画、文物展览、文化风俗展览甚至花鸟鱼虫类展览,提供教育价值

建园至今,以包拯的廉政精神为园区主题的宝墨园都设有包拯的展览馆,介绍包拯的事迹。宝墨园内还设有赵泰来藏品馆,常年向游客展示我国古代珍贵的文物。

另外,除了日常的展览外,宝墨园不定期地开展新颖的展览,例如牡丹展等。

这种手法主要为游客提供“审美”和“教育”的体验。通过艺术品、花卉等的展览,为游客提供接触美好事物的机会,为游客提供美的享受;展品本身又带有历史故事或其他一些知识,例如生物知识等,给游客一个学习相关知识的体验,使游览的过程不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

3.承办各种比赛或节目、剧组拍摄外景,增强逃离体验

园林景区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很多剧组拍摄外景的天然基地,例如节目《粤韵风华》、选美项目“美在花城” 等。

电视与景区的合作,除了景区获得无形的宣传外,游客也有一定的收获。剧组的取景无形中增加了游客的新鲜感。有的游客会因为得知电视剧或者节目如何取景,如何拍摄感到有趣,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得到“教育”的体验。有的游客会因为拍摄场景,仿佛回到剧中的年代,从而有更深的远离原来的生活压力的感觉,达到“逃离”的体验。

4.结合景区设施,开设游客亲身参与的活动,把娱乐体验进行到底

这类活动又细分为长久性的和临时性的。

长久性的例如宝墨园的捞鱼等活动的开展,一直是景区吸引游客的秘密武器。宝墨园开发出捞鱼的活动具有相当的创新性。园区每天投放近万尾观赏鱼鱼苗到园内特设的小河道中,供游客到河道中捞鱼。这种设计一方面增加了景区内游客能亲身参与的项目,同时,游客欢笑捞鱼的景象又成为景区内一大景观,有效地增加游客获得的体验价值 。

除了这种日常可以开展的互动游览项目外,在一些节日,宝墨园组织游客一起过节,就是临时性的活动。例如宝墨园利用园中知名的玫瑰园,在2009年情人节组织“百万玫瑰表情意”活动,为到园林中游玩的情侣们提供一个浪漫的场所。

参与性的游览项目主要为游客提供“娱乐”和“逃离”体验。参与项目的游客在参与有趣的活动中获得快乐。游客通过参加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参与的项目,能够暂时忘却自己原来的生活场景,时空转移一般地融入到园林景区的场景中,从而获得从现实中暂时“逃离”出来的体验。

5.在细节上创新,维护园区古典风格主题,强调逃离体验

服务创新并非都是激进式创新,现实中更多是渐进式的服务改进,景区在服务概念和服务场景上的细节创新往往能让景区凸显自身独特的主题风格。在笔者以往采访宝墨园的管理者的时候,我们发现景区在策划大型表演的时候,无论从整个故事的传统文化味道还是表演是演员的服装、道具以及舞台背景都与宝墨园的高雅的文化氛围和气息相匹配。这样,通过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表演,让游客更容易感觉回到古代。

另外,为了让这种逃离的感觉更强烈,景区还在另一些细节上下功夫。例如宝墨园内的洗手间的装饰、景区内的纪念品店选址以及商店的装饰、商店售卖的纪念品等都很有传统沙湾特色,古色古香。这些细节上小小的用心,收获的效果不仅是小小的,可以让景区的主题表达更趋于完美。这些细节上的服务创新向游客提供了更“真实”的“逃离”体验。

四、宝墨园服务创新的启示及园林景区未来服务创新的建议

(一)景区服务创新的启示

宝墨园取得的良好成绩背后,有着很多因素。但紧紧围绕园林景区为顾客提供的四种核心价值开展的服务创新应该是功不可没的。从上文的分析中,景区的一系列创新活动,都是以为游客提供上述几种核心价值为中心。同时,可以看到这些活动通常不只是提供一种价值,更多的情况是巧妙地揉合了多种体验价值的。(见图2)。

(二)园林景区未来服务创新的建议

笔者发现,在目前的创新手法下,园林景区普遍在审美价值的创新上有不足。这里并不是说园林景区的景色不够秀美,正如罗丹所说的:“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此,笔者提出的建议是:加强游客的审美需要引导。笔者认为园林景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深入挖掘、用心包装园区的历史沉淀,或者当中的主题内容

很多的园林景区有其独特的历史故事,园区可以梳理好这些史实或者背后包含的风俗文化,将其包装起来,形成鲜明的主题特色。

2.更人性化的引导

正如上文说到的,审美是需要引导的。例如引导游客欣赏园林的建筑艺术,景区可以在一些地方设立观赏平台。景区可以引导游客站在这个平台上,透过固定的取景框(或者以方向标取代)向指定的方向望去。游客会通过指引看到指定的建筑工艺,例如屋顶的泥塑。然后旁边的解说词生动地解释这组泥塑诉说的故事,甚至是背后的故事,有条件的景区,甚至可以有电子解说,以触摸屏的形式,向游客进行声音解说,这样可以吸引游客的注意,让他们停下脚步,感受到比别人更多的美好,获得更多的价值。

结语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珠三角的各个园林景区,大多在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服务创新,希望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珠三角的众多园林景区中,宝墨园使用的创新方法相对成熟和典型。笔者的分析希望对珠三角的园林景区服务创新有一点点借鉴的意义。当然,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特殊的条件和特点,景区的管理者要结合园林自身因素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石培华编著.《新经济条件下的朝阳产业》.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279-284

[2][美]B.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Ⅱ),[美]詹姆斯・H.吉尔摩(James H.Gilmore)著.夏业良,鲁炜等译.《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33

篇5

关键词 精益服务;烟农;立体评价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76-01

烟叶生产被誉为烟草行业“第一车间”,是整个行业的基础,而烟农作为烟叶生产的直接主体,其素质和数量的稳定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1],目前,烟农普遍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加之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劳动力价格攀升,导致烟叶生产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烟叶质量差异性和波动性大,同时,随着近年来烤烟比较效益降低[2],以及外界影响因素的增加,稳定烟农队伍和稳定种植规模面临空前压力,烟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基于此,石林烟区建立基于烟农立体评价的精益服务,提升对烟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稳定烟农队伍,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1 精益服务概述

精益服务理论来源于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理念,是精益生产理念在理论层面的推展和应用层面的延伸[3]。2013年,国家烟草总公司在全行业推行精益管理,笔者认为,对于烟草公司烤烟生产工作的精益管理最终要落脚于对烤烟生产主体――烟农的精益服务上。烟农精益服务是提升烟叶质量的重要手段[4]。烟农的精益服务有助于切实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实现烟叶质量管理由单一的收购环节管理向烟叶生产全过程、全覆盖管理的转变;烟农精益服务是提升烟农满意度的有效策略。近年来由于烤烟比较效益降低、工序繁琐等因素影响,烟农满意度提升困难,在这种背景下,烟草公司只能通过优质服务吸引烟农。烟农精益服务是培养职业烟农的需要。职业烟农队伍建设和烟农精益服务目标一致[5],即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烟农生产技术水平,促进标准化生产。

2 烟农立体评价模型

烟草商业公司本质上是服务型企业,在烤烟生产上其服务水平体现在对烟农的管理上,而烟农管理的关键就是烟农分类,目的就是为实现差异化服务奠定基础,让公司成本投入更有针对性。烟农分类以烟农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标准,即根据烟农诚信力及思想观念(二级指标:种植面积及品种、合同履约率、参加培训及技术应用)、生产水平(二级指标:各生产环节完成情况、烟农交售均价)、影响力及发展潜力(二级指标:辐射带动能力、种植规模、种植规划、种烟收入占比、种烟潜力、设施设备)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进行立体的价值评估,根据当地实际赋予不同权重和分值。否定项为:不到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约定烟点交售烟叶、私自跨区域交售烟叶、套购倒卖烟用物资、倒买倒卖烟叶。根据最后分数将烟农分为重点、一般、小微,出现否定项直接评定为“差”,共4个层级。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区别化对待,提升服务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同时,通过扶持一般烟农和小微烟农,逐步增加重点烟农的比重,烟农立体评价定期进行并建立数据库。

3 基于烟农立体评价的精益服务

3.1 顾客确定价值――实现烟农需求最大满足

价值由生产者创造,但最终由用户来确定[6],对于种烟主体烟农来说,正确确定服务价值是识别烟农需求,基于烟农立体评价,以烟农为中心的价值观,识别不同层级烟农需求,审视从不满足需求到过分服务和多余的非增值消耗。

3.2 识别价值流――烟农服务现状

对烟农而言,价值流是涉烟主体将各类资源、政策信息等有效、及时地提供给烟农,发挥其最大价值的活动,识别价值流是从现有的资源、开展的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基础上,发现资源充分利用的增值活动、减少浪费(表1)。

3.3 价值流动――精益服务途径

价值流动是精益思想实现价值的中坚[7]。对烟农服务的价值连续流动需具备符合各层级烟农特点的服务途径。多种服务模式并存:县级公司+烟站的“司站”模式对烟农进行服务,烟站+烤烟合作社的“站社”模式等;多种服务方式并存:针对不同层级烟农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比如免费服务和有偿服务,上门服务和集中服务,物质服务,政策服务和技术服务等。

3.4 需求拉动――烟农技术服务

需求拉动是按客户的需求投入和产出[7]。针对烟农群体现状,可提供服务的主体――县级烟草公司、烟站、合作社按照烟农在各烤烟生产环节的需求提供服务。为评级为“小微”的烟农提供专业化服务、烤烟生产补贴,并加强政策法规宣传;为评级为“一般”的烟农除提供上述服务外,还提供集中理论培训和田间指导;对评级为“重点”的烟农优先满足其生产计划需求,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技术培训指导,并将其列为烤烟收购人员候选对象和试验示范候选对象。

3.5 尽善尽美――烟农精益服务的保障

精益制造的目标是通过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7]。烟农精益服务的过程中,从不同视角改善服务,追求尽善尽美。一是培养技术服务团队。在烟农精益服务中,技术人员是整个服务的轴心,必须不断加强不同人员的分类培训,同时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制度。二是优化技术服务系统。建立县区公司精益服务组织机构,整合不同服务提供方的技术服务人才,成立烟农精益服务领导小组、技术推广组、后勤保障组、跟踪督导组,并实行项目化管理。三是制定技术服务标准。标准化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结合实际制作标准化的技术培训指导书是技术服务贯彻实施的关键。对各层级烟农技术知识掌握情况和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梳理技术培训重点。四是设计覆盖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技术培训计划和实施计划并制作具操作性的标准化技术培训内容,应用PDCA不断论证、试用和修改,持续改进完善。

4 ⒖嘉南

[1] 浦勇,杨嘉,蔺忠龙,等.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职业烟农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58-12660.

[2] 张剑.烟草商业企业精益服务初探[J].产业经济,2014(10):185-186.

[3] 赵向农.精益服务:服务业提高持久竞争力的基本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05(2):21-23.

[4] 白长虹,李中,王潇.西方精益服务理论研究与发展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10):96-97.

[5] 查文菊,王蘅.浅议职业化烟农建设[J].云南农业,2007(10):55-56.

篇6

[关键词] 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纳税人

一、发达国家纳税服务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随之陆续出现了从强势行政到公共管理、从行政管理到行政服务等新的管理理念。在管制行政下,政府及行政人员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它的职能是以管理为特征的。随着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对政府行政职能新的需求,政府担负起促进公共利益、增进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责任,因此,行政不再仅仅是国家实现法律与行政事项目标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应发挥积极服务的职能。于是,德国行政法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提出了“服务行政”的理念。服务行政是指以服务为特征,以全社会人民为服务的对象,政府应平等地提供良好的服务。由于税务部门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政府职能部门,其服务的理念也应随之不断地发展与深化。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了“服务纳税人”的理念,其是指征税主体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为纳税人服务。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也符合了现代服务行政管理的要求,因此,很快辐射到了北美、拉美、欧洲、东亚、东南亚和澳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了一种国际潮流。

二、国际纳税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与借鉴

(一)政府立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西方国家注重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纳税人与义务相对等的权利。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为例,1996年6月30日,美国签署通过了新的《纳税人权利法案》,新法案对纳税人享有的十项重要权利以及在程序方面应享有的权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法案有效地保证了美国联邦税务局能够在纳税人负担最小的基础上,公平高效地执行税法,现已成为美国纳税人保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法律依据。1997年7月,澳大利亚开始实施《纳税人》(taxpayers’chatter),该是由联邦议会委员会提议,联邦税务局通过对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工商界人士、税务执业者和其他政府机构广泛咨询后完成的。此对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为税务机关开展规范的纳税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二)以“为纳税人服务”为治税宗旨

美国国内收入署(irs)把“为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作为一项“使命宣言”,出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的保证了纳税服务质量。例如:国家税务系统每年将税务经费的10%至15%用于为纳税人服务;在全国开通免费的服务热线用于税收咨询;建立全国统一的联邦税务局网站,方便纳税人查询下载相关信息、表格、出版物。

澳大利亚的税务部门将纳税人称作“customer”,其出发点是要深入树立顾客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澳大利亚联邦和州都设有税务咨询中心,直接为纳税人查询、解答一般的纳税事宜,同时,还设有翻译,方便使用不同语言的纳税人。税务部门认为,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是提高纳税人对税法遵从的基本要求。澳大利亚政府在纳税服务内容、手段和时限上,都确立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三)税收征管过程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网络在新加坡税务局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税收过程和行政管理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新加坡国内税务局共设立了四个信息科技系统,分别为:国内税收综合系统、电子申报系统、机构服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这四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一体化程度较高,数据信息高度共享。它们首先对税收征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进而,对原有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增设数据处理中心和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税务登记、纳税申报、退税申请、数据图像扫描录人以及信函咨询的回复等纳税服务工作。

美国联邦税务局建立了税务系统现代化工程、税收和工薪简明报告系统、税收电子支付系统等项目,使税款的申报与缴纳更加及时与便捷,大量的人工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另外,纳税服务分析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将纳税人所咨询的问题进行收集、归类、总结和分析,以支持税务部门可以根据纳税人需求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服务决策。

(四)多样化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美国建立了对纳税服务的效果进行严格监督的考评机制。除了税务部门内部加强监督外,还建立了强大的外部监督考核机制,直接让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对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质量打分,并将纳税人的评议结果作为税务人员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又如英国,建立了结果导向的个人绩效评估体系,明确职责规范和工作标准,把目标完成与薪酬紧密联系起来,以调动税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如加拿大,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评价机制,主要包括客户服务时限、网络服务工作标准、网络信息安全标准和纳税人评议制度等。在每年年终的时候,都要对考评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并据此提出下一年度要达到纳税人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参数。

(五)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了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争相建立多元化的纳税服务体系。例如,英国一直开展“税收志愿者行动”,并于1998年初,成立了低收入者税制改革委员会(litrg),这是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目的的组织。会员们以电话回复、上门办理形式为老年纳税人办理税务手续;同时,此委员会为无力承担税务咨询费的低收入群体发放办税指南并提供免费的税务咨询,为低收入者争取应享有的税收优惠项目。

美国联邦税务局设立了税务顾问部门,主要负责税收遵从、审计支持、税收筹划、税务分析和提供投资建议等工作,该部门的工作人员需在获得注册会计师、注册人和律师的相关资格后,才能为纳税人提供所需的服务。该部门的设立有效地降低了纳税人由于不熟悉税法或计算失误而少缴或多缴税款的风险。除此之外,美国也设立了由政府资助的税收志愿者组织,如助老税收咨询委员会,旨在为无力承担税务咨询费的低收入者或老年人免费提供税收咨询的,普遍受到各国纳税人的欢迎。

三、对纳税服务国际经验的借鉴

由于我国关于纳税服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纳税服务的实践现仍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和阶段。与国际上先进的纳税服务的管理经验与实践成果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现阶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纳税服务的先进经验,对于提高我国纳税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一)树立纳税服务理念

在现阶段,我国税务部门应加快角色的转变,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观。首先,在实际税务工作中,要深入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理念,使税务管理逐渐从监管性质向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性质转变,纳税人从被监管对象向顾客转变,内部管理从行政管理向企业化管理转变。其次,税务部门应着眼与社会整体效益,努力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遵从度。

(二)完善纳税服务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纳税服务法律制度是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努力着手研究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应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纳税人的主要权利、税收征纳双方矛盾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内容,积极推进立法进程。同时,也要增强纳税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逐步提高纳税人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三)充分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的优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其为纳税服务的高效进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应充分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要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进行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各级税务部门行政管理、税收业务、决策支持、外部信息等一体化信息系统,形成标准一体化、网络一体化、硬件一体化和应用一体化的信息体系。

(四)建立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国际纳税服务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可对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纳税服务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规范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考核。各级税务机关应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纳税人投诉、信息系统跟踪统计等方式收集纳税人满意度的资料数据,并将结果与纳税服务部门的工作考核和工作人员的薪酬与晋升挂钩。

虽然学习国际发达国家在治税理念、组织机构的重组、税收征管的高效程序、税务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构建纳税服务体系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税务机关不应盲目追从,应在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加以借鉴与应用。

[参 考 文 献]

[1][英]锡得里克·桑德福/许建国,等.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 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纳税人

一、发达国家纳税服务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随之陆续出现了从强势行政到公共管理、从行政管理到行政服务等新的管理理念。在管制行政下,政府及行政人员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它的职能是以管理为特征的。随着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对政府行政职能新的需求,政府担负起促进公共利益、增进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责任,因此,行政不再仅仅是国家实现法律与行政事项目标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应发挥积极服务的职能。于是,德国行政法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提出了“服务行政”的理念。服务行政是指以服务为特征,以全社会人民为服务的对象,政府应平等地提供良好的服务。由于税务部门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政府职能部门,其服务的理念也应随之不断地发展与深化。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了“服务纳税人”的理念,其是指征税主体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为纳税人服务。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对纳税****利的尊重,也符合了现代服务行政管理的要求,因此,很快辐射到了北美、拉美、欧洲、东亚、东南亚和澳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了一种国际潮流。

二、国际纳税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与借鉴

(一)政府立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西方国家注重对纳税****利的尊重和保障,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纳税人与义务相对等的权利。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为例,1996年6月30日,美国签署通过了新的《纳税****利法案》,新法案对纳税人享有的十项重要权利以及在程序方面应享有的权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法案有效地保证了美国联邦税务局能够在纳税人负担最小的基础上,公平高效地执行税法,现已成为美国纳税人保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法律依据。1997年7月,澳大利亚开始实施《纳税人》(taxpayers’chatter),该是由联邦议会委员会提议,联邦税务局通过对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工商界人士、税务执业者和其他政府机构广泛咨询后完成的。此对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为税务机关开展规范的纳税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二)以“为纳税人服务”为治税宗旨

美国国内收入署(irs)把“为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作为一项“使命宣言”,出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的保证了纳税服务质量。例如:国家税务系统每年将税务经费的10%至15%用于为纳税人服务;在全国开通免费的服务热线用于税收咨询;建立全国统一的联邦税务局网站,方便纳税人查询下载相关信息、表格、出版物。

澳大利亚的税务部门将纳税人称作“customer”,其出发点是要深入树立顾客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澳大利亚联邦和州都设有税务咨询中心,直接为纳税人查询、解答一般的纳税事宜,同时,还设有翻译,方便使用不同语言的纳税人。税务部门认为,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是提高纳税人对税法遵从的基本要求。澳大利亚政府在纳税服务内容、手段和时限上,都确立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三)税收征管过程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技术网络在新加坡税务局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税收过程和行政管理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新加坡国内税务局共设立了四个信息科技系统,分别为:国内税收综合系统、电子申报系统、机构服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这四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一体化程度较高,数据信息高度共享。它们首先对税收征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进而,对原有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增设数据处理中心和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税务登记、纳税申报、退税申请、数据图像扫描录人以及信函咨询的回复等纳税服务工作。

(四)建立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国际纳税服务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可对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纳税服务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规范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考核。各级税务机关应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纳税人投诉、信息系统跟踪统计等方式收集纳税人满意度的资料数据,并将结果与纳税服务部门的工作考核和工作人员的薪酬与晋升挂钩。

虽然学习国际发达国家在治税理念、组织机构的重组、税收征管的高效程序、税务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

构建纳税服务体系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税务机关不应盲目追从,应在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加以借鉴与应用。

[参 考 文 献]

[1][英]锡得里克·桑德福/许建国,等.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一、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

1、地方经济结构不合理,好项目少。

2、信用环境差,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

3、担保抵押难,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服务弱化问题

1、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城市、大企业、重点项目,并且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严密的放贷手续。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在县域经济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此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实行了比较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基层很少或根本不予授权授信,保留下来的机构网点所吸纳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一线“储蓄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严重失衡,导致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乏力,是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金融内部体制原因。

2、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农业发展银行只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而亟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扶持。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扶持县域经济中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3、邮政储蓄从县域抽走大量资金。众所周知,邮政储蓄存款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吸纳的存款只能转存人行,由人总行统一调配。由于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并将吸收的储蓄存款以较高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无风险的高息收入给邮政机构带来了较大的利益,因此,长期以来邮政储蓄发展非常迅速,金额不断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邮政储蓄在存款市场的份额2002年底已达8.48%,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大吸储大户。以某县为例,2003年末,该县邮政储蓄转存款余额6,830万元,占该县金融机构同期存款份额10.17%,仅此一项,就使近7000万元资金不能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尽管人总行去年已下达文件,对新增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降息政策,并允许邮政资金与农信社协商后转存农信社用于支农,但往往由于邮储部门提出的利率价格等条件过高而无法实现邮政资金反哺农村,因此,目前邮政储蓄仍然是县域资金外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4.农村信用社融资能力差,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近几年随着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发放农户小额支农贷款等活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实施利率改革(试点)、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专项票据资金支持等办法以后,使得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资金短缺,包袱沉重,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信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原因:一是现有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不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农村信用社承担了支持高风险、低收益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繁重任务。但在政策安排上,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待遇,最明显的是不良资产的剥离或核销。二是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计划经济时期的“扶贫贷款”、“稳定贷款”的发放,基金会巨额不良贷款的接收,使农村信用社在为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巨额的不良贷款和大面积的亏损,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的社支农实力。

5.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现象严重。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过程中打球,钻政策空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债权无保证,出现风险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收贷,也是胜诉容易执行难,贷款收不回,还得增加诉讼费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

6.企业资信状况差,抵押担保难,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为防范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了抵押担保制度,而对信贷人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事实上县域中小企业往往内部管理水平低,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负债率高,信用等级差,个别企业还出现不良记录,多数或全部资产早已被债权银行办理了抵押,可用于抵押融资的资产所剩无几或根本不存在,寥寥几户好企业又不肯为其担保,信贷部门心存余悸,致使贷款难以放出。

7.县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目前县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十分有限,“窗口指导”因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矛盾而难以发挥作用,再贴现因县级票据市场不发达而寥寥无几,唯一可以运用且十分有效的再贷款因受限额控制而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央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方略

1.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适当下放给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不实际想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县支行要善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培养和支持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客户群,要分类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贷款营销力度。首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点,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新增贷款与经济增长点的有效结合。其次,要加大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建议各商业银行从农村网点吸纳的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即从县域农村筹来的资金,要大部分或全部投回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以保证县域资金良性循环。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建设的扶持功能,拉长政策金融服务的链条,在继续做好对粮棉油购、销、存所需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大粮棉油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品种改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县域经济长期繁荣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3、对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现象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适当控制邮政储蓄增长的速度,建议对邮政储蓄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从机构到资金规模,进行必要的控制,降低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争抢存款资源的能力,力求把县域资金留在县域里流通。其次,银监会要严格控制邮政储蓄网点在县域的准入政策,原则上不再审批增设新的网点,并有计划地对某些业务不规范的邮政储蓄网点予以撤并。第三,针对邮政储蓄是人民银行资金来源的实际,可适度向县域经济批配同等规模的支农再贷款,以缓解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

4.增强农村信用社综合实力,逐步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改进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强化存款组织和信贷营销工作,加快业务创新步伐,以更好地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建议国家尽快把资金支持、保值贴息、减税让利、核销“双呆”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逐步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部门要主动为信用社排忧解难,为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化解信贷风险提供便利,对信用社的筹资工作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其壮大资金实力,为信用社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进一步调动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5.大力改善县域信用环境,推进县域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改善县域融资状况所必须的基础环节,而且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发挥优势,通力合作,配套联动。一是加强宣传,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实施信用工程,把信用作为第一前提,警示和规范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在县域努力营造诚信观念和信用文化。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以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三是实施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地方政府既要支持企业改制,又要督促企业落实银行债权,从而营造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6.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强化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县域经济融资难的关键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是解决融资难的根本所在。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以自身实力赢得国有商业银行的青睐;企业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以取得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政府部门要加强与银行信贷部门的沟通,主动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在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为地方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基层央行在促进县域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1、人民银行要切实加强窗口指导,实施政策引导策略。深入开展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宣传工作,要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增进银企沟通和相互理解,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和资金融通。主动寻求贯彻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点,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2、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调控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有的甚至存在很大悬殊,这就需要国家在金融扶持方面实行区别对待,适当赋予央行分支机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较大的自和灵活性,如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一定限额的向辖内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的审批权限,要求其根据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变化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灵活掌握发放与收回,以进一步增强国家货币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要大力发展县级票据市场,为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创造条件。

3、深入调查研究。基层人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可以反映地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总行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当好参谋。因此,基层央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深入研究当地经济特点,探寻和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尤其要全面调查货币信贷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研究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提供金融支持的问题,从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篇9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都市在城市体系中具有的先天优势会集聚更多体育资源,会更有利于体育服务业的聚集发展。一般来说,国际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者是国际化大都市基本上也是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是体育集聚和发展的基地。如美国印地安那市的篮球及赛事很发达,被称为世界篮球之都;亚特兰大市的体育设施先进,被称为世界体育中心城市;日本大阪在1990年制定的体育发展计划中提出要把大阪建成世界体育乐园,它的主要指标是有一流的体育设施、广泛参与的市民和良好的体育环境;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近年来由当地政府牵头积极申办各种赛事,全年体育赛事不断,被称为名副其实的“体育赛事之都”。北京作为我国唯一的集政治、文化和经济于一体的特殊区域令其体育竞赛观赏服务业十分发达,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更是把北京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推到了一个高峰。借着奥运会的举办,北京筹划并修建了六大体育服务产业集聚区,体育综合服务产业集聚趋势开始形成。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吸引了国内外商业性体育赛事服务业,从1997年到2002年五年多的时间里上海平均每年举办国际和全国比赛48项,[5]政府支持申办各种国内外大型商业性体育赛事,积极打造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具体体现为:

(一)“外环境”优势

1.资本存量与增量的优势

北京和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达到7000美元以上,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众的富裕程度及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两大都市的社会经济总量和银行资本总量均有明显优势。除此之外,近几年两大都市的GDP总量的年增长水平均在11%以上,增量水平也有显著优势。我们知道,体育服务业的聚集发展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而两大都市都具备了利用区内社会资本集中发展体育服务业的可能。

2.地理空间区位的优势

北京和上海都处于东部沿海地带,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市场发达、信息通畅。北京市服务业产值已经占北京GDP的70.9%,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成为北京的王牌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上海在交通、信息、人口和市场方面同样具有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服务业产值占GDP的50%以上,规划建设了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北京和上海这些地理空间区位的优势是吸引体育服务业聚集发展的重要条件。

3.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势

北京和上海聚集了许多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在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国际性专业人才的规模和数量较大,科技人才优势明显。这种优势不仅保证了北京和上海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而且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区域。这种可持续发展优势为体育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4.软环境优势

北京和上海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众信息接触面广,所以大众观念的更新速度和深度均超前于其他城市的民众,其法制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与创新观念等均达较高水平。北京和上海的城市管理者也具有较高的城市管理水平,为体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凸显了北京和上海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软环境优势。

(二)“内环境”优势

1.集聚较为丰富的体育资源

北京和上海的体育资源较之其他城市更为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体育人口比例较高。第二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显示,若将7~15岁的在校学生和武装力量作为体育人口统的体育人口2000年为40%,2002年为49.47%,2004年升至52.4%。上海在2002年体育人口也达到40%以上,到2004年升到45%左右,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第二,体育设施比较完善。体育设施包括健身路径、设备齐全的体育场馆、健身娱乐性的体育中心和综合性的体育公园等。北京和上海的体育设施数量较多,面积较广。以2004年为例,北京共有全民健身设施9882个,上海有4907个。就具体设施来说,北京占全国的12.59%,上海占10.47%。

第三,体育人才总量较多。北京和上海是人才的聚集地,其优越条件对各类人才有极大吸引力。与其他省市相比,都市体育人才的总量较多,高水平体育人才也较多。《体育事业统计年鉴》显示2003年北京体育科技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59%,上海占3.15%。2003年,北京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全国的4.82%,上海占2.78%。

第四,体育财力资源较为丰富。政府的财政支持对于体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北京和上海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把体育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因此经费投入较大,为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小组讨论时,来自北京市体育局的孙康林代表提到现在北京市每年拿出5亿元来发展体育产业,这5亿元来自北京市财政,将作为北京体育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业、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给予扶持。

2.体育产业化程度较高

北京与上海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人才优势和体育发展的良好基础,积极开拓体育市场,与国际体育市场接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努力把体育产业培育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其在拉动社会消费、刺激经济和提供就业上的特殊作用。目前,北京和上海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龙头,体育产业化程度较高。2002年北京体育产值为128.4亿元,2005年已达到203亿元,并在积极探索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用品、网络体育、体育书刊和体育彩票为主的体育市场体系,力争2008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3%左右。[6]上海在“九五”体育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体育产业成为本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2002年上海体育产业产值为158.5亿元,远超过2001年的50亿元,结构已呈多元化,并向大型化、集体化发展。[7]

3.体育消费市场较大

体育消费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体育产业与体育需求等众多方面的发展水平。北京和上海的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较高,生活需求层次更高。体育生活方式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体育需求已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体育消费水平也较高。据广州体育局网站的信息称,北京居民体育月消费支出为87.25元,是太原市的5倍还要多。值得一提的是,都市市民的体育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参与一般性的体育项目消费以外,体育旅游、体育探险中带有挑战性与刺激性的消费活动市场需求空间越来越大,如水上运动、探险、野营、高尔夫球等现代体育休闲项目的参与者逐渐增多。还有新兴的大型电子竞技游戏、网上竞技等科技型体育活动项目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

二、北京和上海的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

(一)北京市体育产业集聚程度的实证分析

目前测度某区域产业集聚程度运用最普遍的工具是区位商公式,它是指某地某产业或行业比重与整体区域该产业或行业比重之比,旨在通过测定该行业(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集聚和相对专业化程度,反映该行业(产业部门)在各地的集聚发展概况与比较优势。在此运用此公式对北京市的体育服务产业集聚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由于相关数据缺乏,上海市不能进行此实证分析)。限于资料的可获得性,笔者只收集国内经济实力较好的天津、南京、广州等三大城市的相关数据与北京进行相近年份的分析比较,通过比较这几大城市的区位商数值的大小来确定北京市体育产业的集聚程度和比较优势。区位商的公式如下:其中,LQi是区位商值,在此处,选取ei表示某区域体育产业的增加值,Σnei表示某区域所有产业的GDP总值,Ei是研究范围内体育产业的增加值,ΣEi则代表研究范围内所有产业GDP总值累计数。

一般来说,以全国某行业的区位商为1计算,如果某区域该行业的区位商高于1,则成为专业化部门,愈高则专业化程度愈高,表明该区对这一行业的吸引力越大。通常,区位商高于1.5,显示集聚度就比较高。从表1的计算结果来看,北京市2002年的区位商值是1.83,明显高于其他三大城市。说明北京市体育产业集聚度较高,对体育产业的吸引力较其他城市要大,同时北京市体育产业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并且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二)北京市体育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格局

北京市参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做法和思路,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考虑,规划建设体育服务业的六大集聚区,准备形成南北有大型体育主题公园,东西有特色体育健身园区的体育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格局。以上六大体育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不一样,有的很早就开始酝酿,如龙潭湖体育园区早在1994年就有政府官员提出开发设想,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才成为具体的实践项目与其他集聚区一起融入北京市发展体育服务业的整体思路中;有的借助北京市得天独厚的奥运资源,把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与发展北京市体育服务业两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如奥林匹克中心区、潮白河水上休闲运动区、五棵松球类健身运动区、十三陵户外休闲运动区等;有的利用已有的区域发展资源,挖掘体育服务业项目,增加区域发展亮点,如处网络体育集聚区。目前有的体育服务业集聚区已经投入运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的已经破土动工,正在进行招商引资;有的正在规划之中,前景值得期待。北京市在我国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奥运资源使北京市体育服务业集聚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借助这些平台和载体,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市体育服务业将形成集群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凸显体育服务业的集聚经济。

(三)上海市体育赛事服务业集聚发展情况

近年,上海市借助自身优势举办大量国内外各项重大体育赛事,创造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2002年“上海网球大师杯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26个电视台转播了该项赛事,总计转播时间近900小时,累计观众达7000万人次;2004年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上海站比赛为新兴的汽车生产城市增添了一张醒目的城市名片;2004年10月,NBA季前赛在中国举办,NBA成功实现了市场扩张,也极大满足了中国人亲睹世界著名篮球赛事的愿望;2005年世乒赛使上海再度成为世界媒体聚焦的中心。[8]

上海市体育赛事活动日趋活跃,数量、规模大幅上升,高水平、有影响的国际赛事日益频繁,尤其是近年来上海市政府为实施“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明确提出了“积极申办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体育赛事”的战略方针,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纷纷入驻上海。在未来几年内,上海必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最多的城市之一。[9]

上海体育赛事的不断聚集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带动了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如赛事中介、赛事评估等,还催生了相关的新型企业,如场馆搭建、体育设备、器材租赁和公共接待等,也带动了上海的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新闻业、广告业、房地产业等的发展,为其他产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收益。有关资料表明,2004年上海F1大奖赛期间,上海国际赛车场收入为4亿元人民币,其他相关产业收入更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左右,锦江国际集团在沪的30家星级酒店在F1期间(9月19~26日)较去年同期增加收入3800万元,增幅为65.7%。香格里拉饭店9月22~28日一周内客房收入比平时增加780万元;金茂大厦的凯悦酒店平时每周收入在900万元左右,9月22~28日一周收入为1560万元人民币,比上海举办APEC会议时期还高。另外,2004年前11个月,到上海旅游的游客超过了400万人,而2002、2003年分别只有270万,这与2004年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首次举办当然不仅仅是巧合。此外,根据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评估中心关于2005年上海网球大师杯赛综合效益测评报告显示,该赛事对上海其他相关产业的经济带动为2.49亿元人民币。

三、北京和上海的体育服务业集聚机制

(一)具备良好的区域优势

(二)政府的大力倡导

“历史反复表明,良好的政府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非常必需的。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这段话正好反映了政府在体育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无论是北京的体育服务业集聚区还是上海的体育赛事不断集聚,都是政府大力倡导的。如北京市政府参照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打造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娱乐、体育彩票、体育会展、体育传媒、体育动漫网络等产业集群的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全面规划体育服务业集聚区;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大力支持申办大型单项体育赛事。同时,上海市政府通过成立赛事组委会,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对上海大型单项体育赛事的成功运营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大力倡导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原因与目的,除了快速整合体育资源,迅速提高体育产业的生产效率外,还想让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体育服务业集群能及时主动地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这与体育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功能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北京与上海的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与政府的推动力量休戚相关。

(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体育产业外在的区域优势以及宏观的政府主导是促进体育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在具备这些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有重大的历史机遇加以催化和推进,促使可能性向现实快速转化,体育产业集聚的速度和质量就会更高。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无疑是北京市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催化剂。奥运会不仅为北京体育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配套的硬件设施,还给北京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带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会。北京市规划体育服务业集聚区就是奥运资源赛后利用和发展体育产业两个目标有机结合的体现。上海市近年来一些重大体育赛事的申办从某种意义来讲其实是为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与举行做铺垫和积累,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又能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并能吸引更多的优质体育资源向上海集聚,上海的体育赛事将进一步集聚。所以说,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在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北京和上海的体育服务业集聚发展前景

(一)产生集聚经济,形成产业集群

北京市倾力打造的体育服务业集聚区为体育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载体,能快速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把这些生产要素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长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生产效率提高的多个体育服务业集群。同样,上海市体育赛事的不断集聚会形成体育赛事产业集群,这样不但会形成劳动力和人才的共享效应,促进专业化的深入分工,造成体育赛事举办成本的节约和产出的增加,还能形成中间投入生产的规模经济和知识信息的外溢,引起其他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形成规模的集聚经济。当然,这样的发展结果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城市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水平;理论界要加强体育服务业集聚效应的机理研究;中介服务机构要提高服务质量等等。

(二)推动体育产业的大力发展

北京和上海目前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虽然在我国属于前列,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的行业集中度较低、体育经营方式较为陈旧、竞争力比较弱等方面。如果北京和上海的体育产业进一步良性集聚,逐步形成体育产业集群,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体育产业的生产效率将会提高,体育产业的经营方式将会改变,将会吸引更多的体育企业入驻并催生更多的新型企业,形成体育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北京和上海的体育产业将得到跨越式发展。

篇10

关键词: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制度经济学释义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8-05

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体制改革一直是多年来竞技体育经济与管理领域里的研究热点。虽然有很多学者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组织方式、产权安排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却很少有人以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及生产过程特点为逻辑起点对其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服务产品理论,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过程特点所要求相匹配的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安排做出制度经济学解读,以期为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启示。

1、服务产品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

第二三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教授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他按照产业发展的三个时序,把社会经济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社会经济结构,是1985年正式提出的。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定。新规定的三次产业划分中将体育与文化、娱乐列入第三产业中15个门类中的第13类,按照以上划分可知竞技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无形的服务产品,国内开创《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李江帆教授认为服务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自然界的劳动成果由实物劳动成果和非实物劳动成果构成,社会产品包括实物生产和非实物生产所创造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

竞技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生产的产品是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于服务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据此,本文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定义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的以获胜为目的的运动训练及运动竞赛等非实物劳动成果。

2、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

服务产品理论研究为人们认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具有非实物性,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同时性,非贮存性,非转移性,再生产的严格制约性和作为劳动产物的必然性等特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除了具有相应的特性外,还衍生出其它特性。

2.1 产品无形性

由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具有服务的“活劳动”形式,是非实物劳动成果,它是无形的,没有静止质量、体积。观众既不能看到竞赛服务品的大小,也摸不到软硬,观众能感知的是比赛时的激动心情及赛场的热烈气氛,这种无形性使竞技体育交易在界定、度量、实施产权时异常困难。

交易的实质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实物产品的所有、占有、使用与处分以实物产品存在为前提,构成完整的财产权利结构,物品产权的交易,由于物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其生产、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边界比较清晰,较易界定,容易实现让渡,因而其转让、获取易为法律所保护。相比之下,竞技体育服务作为一种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且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各环节交织在一起,很难清晰确定各自边界,无法实际交付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在实施交易时对其进行产权度量、界定比实物产品困难得多。

2.2 产品公私混合性

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的性质是一旦生产出来,任何人无论是否付费都可以消费和享用,而且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妨碍他人的消费。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也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对于刘翔的夺取奥运冠军,很难将其他国民排除在民族自豪感的受益者之外,而且由此产生的激动与喜悦也不会因大家共享而降低其效用。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消费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能免费从这类产品的消费中得到好处,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免费搭车者”,市场支付不足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在一些虽具金牌优势但市场需求不旺的项目上,私人是不可能生产这类产品的。因此,在完全市场机制下,这类产品的提供往往不足。如果政府对生产奥运项目部门不予投资将导致竞技体育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供给不足,因为没有一家私人企业能够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奥运竞技项目。

私人产品是同时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可以按不同的数量有偿提供给个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购买并消费。如球拍、球衣、NBA、FI方程赛事。

竞技体育项目中既有获利能力强,满足企业和个人需要的私人产品,如:足球、篮球、网球,又包含只满足国家需要的公共产品,如举重、跳水、柔道等项目。而且处于不同训练阶段竞技体育属性也存在差异,有的更接近公共产品,如备战奥运集训阶段的各项训练与参赛;有的则更接近私人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的初学阶段。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混合性质,意味着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

2.3 外部性

外部性指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附带地”产生了一些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由其制造者承担,并不增加制造者的成本收益,而是由外部(其它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给外部带来成本和收益。好的影响称之正外部性,坏的影响叫做负外部性。

竞技体育的外部性主要出现在高水平竞技阶段。表现为举办奥运等重大国际赛事能带动主办国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夺取世界冠军能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但这种效益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不能增加奥运主办单位或参赛个人的经济收益,若这种正外部性不能得到补偿,因主办和参与赛事的成本收益不对等,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置,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

2.4 供给刚性

稀缺性是一切经济资源的共性,高水平竞技体育资源不仅稀缺,而且稀缺性强,供给刚性。这是由于:首先,运动员先天禀赋要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人格特质。研究显示,不论是参加集体还是个人项目的运动员都比非运动员在独立、聪明、自信方面,更胜一筹。其次,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使运动员变得更加稀缺,如篮球被称为“巨人的运动”,只有超常身高的人才可能成为篮球运动员难进入篮球界,而职业足球运动员往往以拥有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前

提。第三,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除了必须具备上述天赋外,还,面临“后天”成材率低、运动寿命短的限制,15-39岁非洲裔美国人成为NBA球员的机率在北美四大联盟中最高,也不过五万分之一。第四,运动员培养周期长,少则5-8年,多则10年以上,而且随着竞技运动的竞争性加强,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周期也在延长。此外,运动伤病和激烈竞争使运动员淘汰率非常高,运动寿命短暂,这些因素致使高水平运动员供给刚性。

再从需求角度看,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进程加速,竞技体育多种使用价值凸显,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高水平运动员供给不足也凸现,一些知名运动明星年收入千万。甚至过亿,如大卫,贝克汉姆、基米,莱科宁、罗纳尔迪尼奥、罗杰,费德勒、姚明等,这充分表明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稀缺与供给刚性,意味着竞技体育生产要素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人们看到了潜在的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的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这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3、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特点

生产概念涉及的是人类用一定的资源(投入)创造一定的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成果(产出)的方式问题。它是人类为了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目的,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组合、投入和有目的的消费,创造或增加某一使用价值的行为。由于人们的需要既要用实物劳动成果来满足,也要用非实物劳动成果来满足,因此,人们有目的地创造的劳动成果并非只是实物产品,也包括服务产品,所以,一切提供劳动成果的活动都是生产活动,人类生产就是对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内的各种劳动成果的创造。由于高水平竞技运动技能是通过大量的时间消耗、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长期艰苦训练而形成,能满足人们消除疲劳、缓解紧张、丰富文化生活、为国争光的需要。因此,竞技体育的训练和比赛也是一种生产活动。

竞技体育生产特点主要表现为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

3.1 前期劳动显著性

某些服务产品的劳动过程往往包含有显著区别的前期劳动阶段和后期劳动阶段。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显著区别的前期劳动阶段和后期劳动阶段的服务产品。竞技体育的生产过程包括劳动阶段较长的运动训练期(根据运动训练学的一般规律,从开始选材、训练到逐渐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和较短运动竞赛过程,对于某些项目前期阶段劳动的显著性更加突出,如百米跑比赛,用(赛)场上一秒钟,场下十年功来形容毫不为过。这种显著性前期劳动阶段意味着运动训练所投入的时间、精力、资金越多,若无缘比赛,则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越大,甚至可能出现前期的长期劳动全部无效的现象。前期劳动显著性的竞技体育生产特点给生产投人者带来极大的潜在风险。

3.2 有效劳动时效性

这里的有效劳动是指运动员保持个人最好竞技能力的时间。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挑战人体极限,最大限度挖掘人体运动潜能。随着竞技运动竞争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至于想提高l厘米或缩短百分之一秒都变得异常艰难。这势必要求运动员进行相应的极限化训练才有可能超越已有成绩和对手,对运动员的体能智能、心理素质、身体形态方面提出极高要求,运动员一旦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则被无情淘汰。因此,运动员的淘汰率很高且运动寿命短暂。

高水平运动员职业生涯与其它行业相比,如电影明星要短得多。有研究者以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进入前8名)作为衡量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指标,能够进入全运会决赛表明该运动员竞技能力达到自身最佳竞技阶段或竞技能力保持阶段。如果运动员能够连续在3届全运会进入决赛,则表明运动员的有效竞技能力(或称运动寿命)至少可达8年,然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优秀运动员高竞技水平持续时间较短,90%都不能保持高竞技水平在8年以上。

优秀运动员高竞技水平持续时间较短,运动员的价值基本在该期间体现,这就对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及其效率提出较高要求,若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不确定或产权流转效率低,将大大损失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若不能及时转移到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去,就难以发挥应有价值甚至闲置浪费。

3.3 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

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既表现为运动训练与选拔输送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淘汰可能,还表现在竞技场上胜负结果不可预知。由于比赛结果受多因素影响,如运动员竞技状态、教练员临场指挥、竞技对手技战术的变化、赛场环境等诸多因素,运动员稍有不慎,比赛结果就会出人意料。

竞技场上胜负结果不可预知,表现在竞技场上常出现一些实力很强的运动员发挥失常,输给弱过自己的运动员,如: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多次在各项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在雅典奥运和北京奥会上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决赛,决赛中也一直发挥出色,成绩遥遥领先,金牌唾手可得,可偏偏在最后一枪,要么脱靶,要么环数出奇低而痛失金牌。对于对抗性类博弈竞赛,竞技场上参赛双方运动员经常根据自身与对手赛情变化,不断调整相应技战术上,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创造力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得淋漓尽致。越是竞技对手实力相当的比赛。就越充满悬念,其悬念越大,魅力就越大,价值也越高。很多NBA篮球赛事都是在比赛结束前两三秒钟才决出胜负,往往观众不到最后就不知道比赛最终结果。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入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投入风险。

4、对中国的启示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对与其匹配的生产制度提出内在要求,为竞技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启示。

4.1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

提供获利机会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意味着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存在潜在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的提高,运动员人力资本价格飙升,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成为利益相关者角逐对象,围绕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诸如:运动员为了一己私利违反队规。被国家队开除;运动员因广告、赞助收入分成与运动队产生纠纷;恶意抢注运动员资格而引发的单位和地区间“注册权”和“参赛权”的争议等,这些运动员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纠纷归根结底在于现有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竞技体育发展现实,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使之为竞技

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

4.2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困难,加之中国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存量绝大多数是以国家为主,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形成,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由于形成过程的特殊性,使之对其相关资产的测量和评价所花费的成本巨大,很难清楚地界定评估产权主体各自的投入大小及比例,这就很可能导致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当清晰界定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时,产权就会处于模糊状态。而且竞技体育产品公私混合性使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具体采用何种产权形式最佳,科斯认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就是最佳产权形式,最佳的产权界定是对应于“某一时空”的特定环境,是动态的,因此不能泛泛地说某种产权形式最佳,也不能绝对地认为私有产权最好。产权创新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中间存在处于过渡期的产权状态,这种过渡期的产权状态是产权创新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最优选择和必经阶段。

在计划经济制度中,人力资本产权完全是国家的;在市场制度中,产权过多地表现为一种私人状态;现在中国处于市场制度转轨期,产权的最佳选择就应表现为既利于私人管理能力,又利用国家行政能力的“模糊产权”状态,由于这种模糊产权具有与过渡期的市场形态相吻合的综合效应,兼具私人管理优势和国家行政力量在资源控制上的双重优势。在这一时点上,可能比产权明确的国有和私人企业效率更高。我国奥运优势项目的主要部分是属于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项目,在国家尚需奥运增光,市场又无力提供这些奥运竞技产品前提下,除了一些具资产通用性的竞技体育项目逐渐走向产权制度清晰的私人产权,多数项目尤其是具有较高资产专用性的竞技项目还是国家投资为主,政府组织形式仍是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主导形式。只要投资主体多元化存在,国家、企业和运动员共享产权的“模糊产权”状态就会持续下去。

因此,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要与所处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及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产权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允许过渡阶段存在。不过,作为过渡阶段的产权形式――模糊产权,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有较高效率“被人们选择”但它实质上属于产权不清,从长远角度看仍是低效率的,会成为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障碍。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明确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逐渐减少直至消灭模糊产权。

4.3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

的统一

由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属性具有公私混合型特征,既包含部分非竞争的公共产品、又囊括一些竞争领域的私人产品,因此对其改革也将涉及公共选择和市场选择。市场选择和公共选择各有其适用范围。在竞争性领域,市场交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而在非竞争性领域,公共选择领域则成为避免市场失灵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应更多考虑市场交易,而在改革与否、如何改革等战略性问题的决策上,则较多依赖公共选择。这要求我们在竞技体育改革路径的选择时,要根据竞技体育产品的公共性程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对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采用要适时随动。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创新,在具体制度安排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各具体运动项目市场需求程度、商业价值大小等资产专用性特征所要求的适宜组织形式,在充分分析比较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奖牌密度大市场需求小,公共性外部性大、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举重、柔道、跳水等项目作为政府生产提供重点;对一些群众基础好、市场需求大、具有效用可分割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可通过特许经营、契约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主体生产和提供;而且要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公共性程度确定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公共性强的阶段,如备战奥运集训阶段的各项训练与参赛阶段考虑主要由政府提供;而对产品私人性较强阶段,如乒乓球、羽毛球的初学阶段则由市场提供更为合适。

4.4 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人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投入风险。

优秀运动员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特点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物力、财力,而运动员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却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中途淘汰、疾病伤痛等各种意外出现的几率非常大,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传统的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运动员的退役安置、运动员伤残风险、运动员淘汰去处、运动员文化学习没有保障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系列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与优抚等竞技体育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如:建立运动员在役时期的文化学习保障制度,为运动员文化学习提供保证;明确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扶制度;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再就业安置制度;建立运动员风险互助组织,促进体育商业保险的开发与完善,切实对运动员的伤残疾病发挥保障作用。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

4.5 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量,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中国的奥运争光项目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是属于全社会每个成员不论是否购买都可以享用的产品,而且一个人对其消费并不妨碍、影响他人的消费效用,由市场提供是缺乏效率的。这是由于私人产品是没有外部成本的产品,而一国选手获取世界冠军殊荣很难将其他国民排除在民族自豪感的受益者之外,因此在完全市场机制下,这类产品的提供往往不足。如果政府对生产奥运项目部门投资不足将导致竞技体育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供给不足,因为没有一家私人企业能够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奥运争光项目。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其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表示一定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也可能是政府购入私人生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然后再向市场提供。其二,对公共产品以及私人产品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种产品究竟属于何种类型产品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同时对产品性质的区分须还考虑市场发展的程度。例如,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对竞技体育需求普遍少而国家又需要奥运争光的经济社会环

境下,中国政府应提供全部奥运竞技服务产品,而在一些竞技项目社会需求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效率,则要调整政府提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数量和种类。

5、小 结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对与其匹配的生产制度提出内在要求。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在实施交易时对其进行产权度量、界定比实物产品困难得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混合性质,意味着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量,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表明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存在潜在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入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的投入风险。

通过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的制度经济学诠释,为中国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以下启示: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统一;中国应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参考文献:

[1]陈慧敏,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口],体育学刊,2010:(4):1-7

[2]

陈慧敏,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有效性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5-9

[3]陈慧敏,政府职能及对竞技体育的干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2):11-15

[4]杨年松,职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供给模式选择[J],福建体育科技,2004(3):5-7

[5]张保华,基于第二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体育产品分析[J],体育科学,2006(2):10 17

[6]邹国防,产权分割: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3):18-19

[7]阿兰斯密德(Allan A Schmid)。刘璨等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9]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72-03

自从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历经两次大学革命,大学的职能从当初单一的教学职能发展到目前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其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代表高等教育的大学日益走向当今社会舞台的中心,并在与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持续互动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总体上来讲,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关系。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看,首先,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出大批各种层次以及各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263所,其中部委院校111所,地方所属所管院校215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95.1%。[1]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其中大部分也流向了所在区域的企业当中,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科技支撑就是高校将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中。[2]近几年来,地方高等院校通过承担区域企业课题,开发出一系列科研成果,或交予企业使用,或通过建立一定的科技转让机构,有偿转让给企业使用,提升了企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企业结构升级的速度,为企业的快速占领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民生产总值中科技含量都在70%以上。[3]在产品科技增加方面,高等教育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几乎目前世界所有重大科技、重大发明的产生,都有高等教育参与其中。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讲,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物质资源。高等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区域当中,其发展离不开各种物质资源的支持,在我国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财政资源的支持。而一个地方的财政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进而影响到地方财政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程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吸纳了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很难想象到一个大学在就业率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持续的发展。

基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高等教育应当与区域经济保持协调发展。这也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及其转移与世界经济中心及其转移的规律相一致。在这里,协调发展并不等同于指两者的同步发展。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超前或者稍落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发展产生不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总体上来说,高等教育应该稍微超前区域经经济的发展,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科学研究的规律所决定。

二、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针对国内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的现状,国内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如杨甜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陕西省高校服务于陕西省区域经济的现状;韩晓琴研究了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邵维维研究了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唐敏研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等等。

在研究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少高校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未能充分服务区域经济。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各层次比例还没有达到较为合理的比例,研究生的规模较小,人数远远低于本、专科的人数,这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协调;本、专科生的比例不合理,本科生的规模大大超于专科生的规模。此外,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根据麦可思对2008届本科生生源地与工作所在地的调查研究中陕西流失的人才逐年上升,2008年也有60%以上的人才流失率。[4]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和人才大量流失,说明高校培养的人才未能充分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科技成果显著,但是科技转化率相对较低。根据有关报道,“我国每年对科技经费的投入是稳定增长的,大概是以20%的比例增长,每年投入达4600多亿元,取得的科技成果也非常显著,达3万多项。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容乐观。在2010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就指出,当前当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25%左右,能够进入产业化的才不到5%,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80%,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5]陕西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要偏低。科技转化率低,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区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说明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科技支持乏力。

同时,在研究中也可以发现国内有部分在开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展较早的高校,主要是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学取得明显的成效,如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等。浙江大学立足浙江省,已建立了一套校地“一体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山东大学与地方正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全面服务的协议,在政府各部门、大型企业高校的推动下,各向工作正在稳步的推进。

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当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辽宁等18个省份,发展失调的有陕西、黑龙江、吉林、山东等13个省份。[6]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特色,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论在程度、水平和效果方面,普遍相对中西部地区要做得好,形成明显的“版块”差异。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优势显然没有充分发挥。

三、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

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失调发展,高校不能很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这里以失调发展的陕西省为例,一方面在陕西省地高等教育结构中,研究生所占的比例最小,其次是专科生,本科生所占的比例最大。但是按照有关专家的预测,我国本专科合理比率应该是1∶1或1∶1.5。[7]而一个比较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宝塔形或者梯形,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人才培养结构容易造成与社会发展失调。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合理。许多地方高校是伴随上世纪90年高校合并风潮时由地方专科院校甚至是中专院校合并升格而成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低,为了抢占生源而盲目开设一些热门学科、热门专业,而这些新开的这些学科、专业挤占了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资源,影响了高校原本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发展。而这些热门学科与专业的大量开设,致使所培养出的人才大大超过区域经济发展对这种人才的需要,而一些实际需要的人才却存在很大的缺口,以至于高校学生毕业立马就面临失业。一句话,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脱节。

其次,是缺乏比较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环境。在科研选题方面,很多科研项目立项方面都是围绕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而较少的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造成高校科研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相脱节;在结果评价方面,往往以论文、专著的数量为指标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忽略了其科研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转化应用及其效益;在科学研究成果转移时,缺乏专门负责成果转移的机构,缺乏科研成果进行进一步实验的科研资金,致使很多科研成果停留在数据库中,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少发挥出来。这样的科研及科研成果转换环境下,科研成果对区域经济的技术支撑、产业升级、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将是微弱的。

最后,是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区域内经济水平发展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科研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区域内企业对科研的投入往往都是以利益相挂钩,由于科研及其成果转化都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企业对科研投入时也往往更加慎重。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研究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移过程中关键的中试环节,造成许多可能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因缺乏科研经费而在中试环节终止,科研成果也难以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

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在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应该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建立比较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使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以及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呈现梯形结构,确保高等教育在各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层次保持协调。具体到我国地方区域,就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地依据区域经济在每一个阶段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引导区域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要严格控制地方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引导地方专科院校基于自己的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服务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积极调整和改革现有的学科、专业设置,不断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增设新的学科、专业,实现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结构的相互适应性。

2.在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方面,一方面高校要拓宽科研资金筹集渠道,不能单纯地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可以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比如企业以专项资助的方式补充学校的财力资源、优秀企业家和校友通过回赠的方式补充学校的财力资源等来充实学校的科研资源,保证高校的科学研究不因科研资金缺乏而无力或者中断一些可能产能巨大效益的研究;另一方面,高校要健全现有的科研机制及科研成果转移机制。在科研选题方面,要密切联系区域内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现实需要,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管理难题、融资难题、市场开发、商业模式创新等作为科研选题,进行科研攻关,促使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大企业顺利转型。在此,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协商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定期召开会议,其目的在于让高校及时了解到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便高校组织科研力量展开攻关研究。同时,让企业了解到高校目前的科研进展状况、已取得的若干科研成果,以便企业迅速地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在科研成果转移方面,双方应协商建立起专门负责科研成果商业价值评估、成果转移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科研成果应用、产权归属、利益分享等问题。

3.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在在人才交流上,高校可以与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人才交流机制,一方面高校可以聘用一些企业的技术骨干、优秀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环节,把产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入到课堂之中,引导学生对现实产业、技术发展、管理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升学生对现实经济、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的感悟能力;高校可以遴选一批优秀的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技术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企业的发展。

4.对于一些研究型大学,应当创造条件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创建一批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主要通过拓展传统的教学与科研功能,承担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扮演区域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注重提升研究与发展的质量,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动力;以跨学科研究中心、衍生企业、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创业型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是融创业文化与学术文化为一体的新型大学。[8]在具体的转型方式上,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新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战略构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收并进行创新。

5.围绕高校聚集的地区,可以兴建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或者科技园区,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在这方面,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技城、北京中关村、陕西杨凌农业科技城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为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有条件的区域要通过工业园区或科技园区这一平台的建设及其管理来发挥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荣,和丽芬.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党史博采,2011,(08).

[2][3][4][6]杨甜,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06).

[5]张舵,陈钢,蔡玉高.我国半数科技成果沦为“展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N].经济参考报,2011-1-19.

[7]李严.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5(7):23.

篇12

摘 要 本文对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提出针对我国现阶段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绩效考核 困境 对策

自中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针后,发展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综观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仍存在诸多问题。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监管和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提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初步探讨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发展困境,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的发展困境

(一)考核工作及其价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同

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这种角色转换还没有完成,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当前许多单位尚未从“管理者”、“控制者”的角色中脱离出来,对自身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估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此项工作多流于形式。目前,政府绩效考核工作大多仍是通过政府系统内部自上而下评估的方式,在这种政府主导型的评估中,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既是评估者又是被评估对象,身兼裁判与参赛者。如此的考核方式,其科学、公正性缺乏保障。

(二)考核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指标

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关于绩效考核的法律、法规较少,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支持,评估工作在考核指标、考核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结果不规范、不科学,且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缺乏可比性,评估效果甚不理想。

二、对改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的建议

(一)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上的角色定位,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目标,体育局的角色正在由全面具体的“管理者”“控制者”逐步转变为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者,在新时期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下,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成为现阶段体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体育行政部门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对于自身角色定位的认识亟需转变。

(二)健全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的法律体系,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

不同地区体育局以及相同地区体育局不同内部部门的评估工作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导致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引导。所以,在对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方面,推动绩效考核立法进程,建立规范化的绩效评估机制是当务之急。规范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应紧密结合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均等化目标,对面向公众的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系统性分析,明确考核的主体和客体、考核的核心指标体系、考核的执行主体、考核的结果等主要内容,同时就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的责任主体、经费投入主体、内容审核主体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为各地各级政府执行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体系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强化第三方评估,培育专业化行业监管部门机构

与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以及高校等第三方机构合作进行专业化监管,培育专业化行业监管部门。第三方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其优势主要来源于独立性和科学性。一般而言,由于第三方评估大多来自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非盈利组织等部门,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掌握较为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在人力和技术上的优势,在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和与国内外的横向比较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报告作为依据;同时由于与各地各级政府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在评估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其不受到来自于评估对象的关系影响,能够保证对有关民间投资的政府绩效和政策落实的情况采取客观中立、公平公正的立场,满足最有发言权的市场主体和政府服务对象的权益。事实上,第三方评估成为了一种倒逼机制,它改变了传统政府内部的自我评估,创新了市场评估的绩效监管考核模式,促进政府服务部门自我纠错,自我改正。因此,强化第三方评估在政府考核评估中的应用,促进体育行政部门的转型发展,提高政府供给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可以促进全民健身工作机制的不断改进。

(四)强化多渠道的媒体和公众监督

针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过程中要有公民与媒体的广泛参与,在兼顾评价政府投入和产出的同时,还应将公众的满意度纳入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准确的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测评制度,定期采取获取公众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活动服务、体育组织服务、体育指导服务和体育信息服务等方面服务的满意度数据,并以此作为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接受媒体的监督。

三、小结

以上粗略地讨论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观上,体育局难以从“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为“服务者”角色,导致其对服务效果评估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客观上,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考核指标和内容、方式缺乏科学的指导。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着重提出引入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公众、媒体的监督评估,通过这种必要而有效的外部制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政府自我评估的缺陷,为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佳.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估的探索与实践[C].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5:6-7.

篇13

一、加快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自律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完善、运转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发展越快,经营规模越大,越需要内部审计机构,我国的大企业集团如此,世界500强企业更是这样。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都具有较高的地位,都比较注重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但是,我县的大多数企业中,由于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仅仅依靠经营者的经验,事无巨细,不重视内审机构作用的问题非常突出。据统计,截止*年底,邹平县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320余家,但已建起独立审计机构的企业不足50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就更少了。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经营者管理理念落后,其次是国家审计机关缺乏强有力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要改变这种现状,重要的是国家审计机关要发挥其作用,真正在指导、管理和监督方面多努力。一要强化培训、教育、引导措施,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典型引路,树立现代管理理念,进一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问题上,彻底转变观念,把加强内审工作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自觉把加强内审工作作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二要国家审计机关应行使必要的行政手段,选择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按照市政府(*)97号文的要求尽快建立内审机构,并通过培训尽快适应和开展工作,为企业领导解疑释惑,使之成为企业领导决策的好帮手。

二、强化乡镇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乡镇审计面向农村,直接服务于“三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从*年至*年,邹平县各乡镇审计机构五年间累计对138个镇直机关、389个村进行了审计,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金额1690万元,其中查处村干部侵占、挪用集体资金56万元,发现经济案件线索6起,移交司法机关2人,处理违纪党员16人,党委政府依据审计结果改组不称职的支部13个,依法罢免村委会主任2人,抑制群众集体上访案件80余起。通过审计震慑了经济领域的犯罪,保护了农村稳定的大好形势。但同时也应看到,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各镇办还很不平衡,甚至有的出现审计职能弱化现象,独立设置审计站所的镇办减至2个,这与当前我县提出又快又好发展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乡镇审计的重要性,充实加强审计力量,按照审计署颁布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山东省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规定,继续强化乡镇审计职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14

但现在市场上的商业地产还仅仅停留在“卖房”阶段:当房子卖给客户之后,开发商将会把房子移交给物业公司经营,这些都是房地产的传统,项目内的入驻企业之间互相没有联系,也没有后续的服务跟进和运营支持保障,企业的产出效益将大幅降低,无法带动区域经济的提升。

如何才能使入驻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就是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开发出新一代产业园模式,成为河南民营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模式 ,新概念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条件。

全省108个产业聚集区已经形成规模,去年郑州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5794亿元,增长43.5%。目前政府主导的产业聚集区略显模式单一,以东方今典产业园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力量正在加入到区域经济的建设中来。

目前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成功运营了郑州总部企业基地、河南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项目。产业园项目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筑巢引凤、涵养税源、促进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成为郑州区域经济建设的新典范。

产业园新概念的产生得益于东方今典新模式的建设。摆脱了传统商业地产只提供物业服务的模式,东方今典产业园运营新模式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产品经营、产业经营、资本运营三个核心运营服务上。

事实上,这种模式就是通过招商,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以投资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的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发展,快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以产业园和高新技术为核心,系统搭建资本运营平台,全面实施投资企业和驻园企业的资本运营。

东方今典产业园投资运营集团招商副总经理赵明介绍,目前河南很多高新技术无法得到成果转化,科技研发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高新技术企业因为缺乏资金和市场渠道,止步不前。产业园将为它们提供从资金到市场渠道的一条龙服务,让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经济价值。“简单地说,没钱的给钱,没市场我们去帮他们开拓市场。”

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一起,就能够产生很强的放大效应。任何一个企业经营,都需要很多资源与其配套。产业园就是将企业各生产环节的上下链打通,让企业的科研成果能够在一个区域内迅速对接组装完成,以达到从企业到产业的全程贯通。

服务体系升级

目前东方今典运营的项目中,如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总部新城等项目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要想让这些企业能够迅速地产生效应,传统的、基础类的服务已经与时代脱节,产业园是一种全新的思路,与传统的商业地产“总部港、某某基地”完全不同,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后期的运营服务体系。

东方今典通过对园区经济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十大保障运营服务,让驻园企业完全无后顾之忧,并且助力壮大发展。

在目前的十大保障运营服务中,有四大服务能够直接让企业受益。这四大服务体系包括“孵化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商务服务”。

很多入驻东方今典产业园的企业大都是高新技术产业,他们手中握着科研成果,却因为没有资金,很难转化成果,为此,东方今典产业园为企业搭建了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创业服务中心,在这里入孵企业可享受“三级孵化、三维保障”的全方位保姆服务,创业中心将以资金和服务支持企业经营发展,并使企业的科研成果得到充分的转化,进而实现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据悉,园区内许多企业已经发展壮大,有的已经上市。

对在发展中缺乏资金支持的企业,东方今典产业园提出新的理念“信用联盟”,“由东方今典产业园出面,组织园内企业共同组成企业联盟,与银行对接,放大信用规模,实现贷款额度的增加,让企业共享充足的金融资源,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赵明说。

除了良好的物业配套,园区还为入园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等平台。这四项服务体系是东方今典产业园的核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