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的现状范文

数字经济的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经济的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数字经济的现状

篇1

关键词 数字媒体 产业产值 知识经济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国外现状

数字艺术在全球的迅速蓬勃发展带动了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国家都斥巨资投入数字多媒体技术的研发。据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的研究报告《全球数字媒体和娱乐市场预测2004-2012》显示,全球数字媒体收入在2008年第一次超过电影娱乐收入(包括电视,电影娱乐,录制的音乐,游戏软件和广告)。

在美国,数字媒体产业一直是媒体产业的核心力量,占GDP的4%,总值超过4000亿美元。人们熟知的传媒巨头时代华纳、迪士尼等西方50家媒体娱乐公司牢牢占据着西方数字媒体产业95%的市场。美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产业细化、全球扩张。弗吉尼亚洲的数字媒体产业以艺术展览为核心辐射发展;洛杉矶依托电影重镇好莱坞,围绕电影文化艺术为中心大力发展数字媒体创意产业;有着浓厚的亚洲文化旧金山其数字媒体产业则朝着多元化多维度的方向发展。

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在每年产值超过600亿英镑,出口值超过80亿英镑, 产值占GDP的7.9%,涵盖广播电视、电脑软件、设计、电影、出版、音乐、广告到软件游戏和表演艺术等诸多领域,数字媒体产业雇员就超过195万人,成为英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产业。

以电子游戏、动漫卡通产业著称的日本,其数字媒体产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第二大产业。日本目前数字媒体产业雇佣了近10万工作者,其配套的数码艺术教育与培训产业发展良好,每年有30多万人接受数码艺术教育与培训。

韩国数码艺术产业以游戏产业为龙头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目前已经超过汽车产业成为韩国第一大产业。

1.2 国内现状

1.2.1 规模增长迅速

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起步比国外晚了十年,但是,借助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从无到有,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后劲十足。现在已形成影像、动画、网络、互动多媒体、数字设计等为主体形式,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的产业链。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传统产业举步维艰,而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却呈现高速发展势头,特别是数字动漫、数字影音、数字展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发展势头更是强劲。据有关统计,2005年,我国数字媒体产业产值达4000亿人民币,到2008达到9000亿,2010年达到15000亿,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

仅以上海为例,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数字媒体产业产值已经从2003年的20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00亿元,数字媒体企业由过去的3000余家增加到现在的10000余家,增长势头强劲。上海世博会期间数字媒体有了极大的发挥,数字媒体产业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良机。上海正在考虑让数字媒体与传统的文化产业联姻,以形成一种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2011年上海单单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278亿元。“十一五”期间,上海的数字媒体产业已经从不足300亿元的产值规模增至700多亿元。

1.2.2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在我国,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数字媒体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从创建产业基地到扶持关键技术研发,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海、北京、长沙、成都等城市相继成立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基地给了数字媒体技术发展以优质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将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并将继续推进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变革转型和信息服务的普及,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继续扩大软件信息服务出口,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依托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层次和水平。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数字媒体的内容平台”列为重点领域,科技部通过国家“863计划”在动漫和网络游戏两个领域率先进行了布局。

国家分管游戏和动漫产业的主要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本土游戏和动漫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严格监管和控制国外文化产品进口。

中国科技部将网络游戏纳入“863计划”,拨巨资支持游戏产业相关科研项目的研发。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就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宽视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三方联合筹建的,可谓开了游戏产业“产学研一体化”体制的先河。此外,国家还斥资千万支持长宽、盛大、金山等10家游戏开发企业进行产业科研开发。

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印发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更是大力支持和推进国产动漫产业的发展。广电总局现已批准了北京、上海、湖南三个卫星动画频道,同时鼓励省级电视台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的少儿频道增加动画片播出数量,尤其是国产动画的播出量,因此扩大了国产动漫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动漫产业的发展。

此外,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游戏出版版权问题等有争议的问题,有力审查和监管互联网经营单位和进口互联网文化产品内容。

2 产业前景展望

根据全国数字媒体艺术组织的预测,未来五年内,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将增加5倍,相关技术贸易产品的市场规模将提高8倍。我国数字化通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相关软硬件技术产品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保守估计,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已接近20万,同时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数字媒体应用也正在迅速增长,这成为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

我国已经正式进入3G商用时代。以高速安卓系统为操作系统的手持移动终端日益普及,WiFi热点覆盖越来越广,使用WiFi和3G移动网络技术的人们越来越多,网络带宽和速度已不是网路发展的瓶颈,“内容为王”可以说是3G时代的典型特征,人们需要更多更优质的合乎受众需求的内容和服务使人们真正享受到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与高效。这就需要数字媒体产业进一步高速高效发展,并与3G技术的有机融合,为人们开创更美好灿烂的3G生活。

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PLC;现状;发展前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160-01

PLC就是可编程控制器,其自身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特点,也是一种数字形式的运算操作系统,该系统是为工业生产等行业专门设计研发的。在PLC系统的内部,储存器存在可编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逻辑运算等各种不同的操作指令,并且利用数字量等的输入及输出等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等生产等进行科学的控制处理。PLC的应用有着很好的可靠性与先进性,也不会带来较大的功耗等,优点十分明显,对于各行业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发展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正是由于PLC系统自身存在的优越性,其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变得十分普遍,相关单位及人员等需要对其实际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以后的发展前景等,以此实现PLC的革新发展。

一、电气自动化中PLC的主要应用现状

(一)开关量的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当中,火电系统内部控制器的相关元件此前都多为电磁继电器,这种类型的元件数量很多,就会增加相应的触点,其自身可靠性无法得到较好保证,且接线方式极为复杂,维修存在很大难度。而PLC的应用主要是利用软继电器进行操作,可以有效保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等,在操作方面不存在较大难度,只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分闸与合闸即可。PLC在火电系统的应用当中还存在一系列指示信号等,如果系统自身运行出现故障,故障信号就会发出相关指示。与此同时,在应用PLC之后,系统内部的二次接线也变得更为简单,极少出现错误,也不需要专门的闪光电源等。

(二)闭环控制

PLC在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当中,有着良好的闭环控制功能,该功能可以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对温度、速度等不同的情况变化进行相应的控制分析。目前,很多PLC生产单位设计的PLC模块都可以进行PID控制,将设计好的PID控制程序等放置在模块当中,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置即可,并且可以通过一个模块对几路甚至更多的闭环回路进行相应的控制,实现对其的使用操作。

(三)顺序控制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所面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正在不断向着高效的管理及较低的能耗方向发展,所以,很多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辅助车间技术控制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辅助系统,其顺序控制十分关键。以电气自动化中的输煤系统为例分析,在应用PLC之后,就可以将输煤传感器与远程I/O站相连接。这样一来,相关的工作人员仅需要在控制室之内就可以对具体的设备等进行控制分析,在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通过紧急开关等对相关系统进行控制操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具体的生产运行效率,更可以显著改善生产环境等,有效减轻相关人员的负担。

二、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未来应用前景

(一)在公路交通中的应用

在PLC的未来应用前景当中,公路交通系统可以与其紧密结合,将其用于交通信号灯等的设计当中。如果可以设计研发PLC类型的交通信号灯,就可以有效提高信号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其内部也存在大量的定时器资源,这样就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对现存的信号灯等进行科学的控制,特别是在岔路较多的环境下。将PLC与交通信号灯相结合,可以在其内部配置相应的实时计时设备等,利用相关的编程操控对信号灯进行全天无人化管控。由于PLC自身存在较强的联网功能,所以相关人员可以利用PLC对一条街道上的信号灯进行统一的管控,并且将其组成一个统一的局域网,这样既可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也能有效缩短行人、车辆等的等待时长。

(二)数控方面的应用

在PLC的未来应用当中,数控系统方面的应用也是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数控系统当中,根据其自身的控制形式等,主要包括点位控制、直线控制等。相关人员在进行实际加工的时候,数控系统的点位一般都在加工机床之上,之后需要相关人员对部件进行移动,让其准确移动到终点端。如果将PLC与数控系统相结合,就可以利用相应的编程等实现数位理想控制,并且将干扰较强的因素等排除在外,保证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与可靠性。

(三)DSC系统的应用

在DSC长时间的发展当中,该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并且被广泛用于发电厂等集散型的系统当中,但是其发展势头目前有所放缓。如果可以将PLC与DSC系统相结合,就可以设计一个通用性较强的硬件平台,这样可以发挥两大系统自身的优势,实现两大系统的协同发展,并且让两者逐渐向同化方向l展。

除了DSC系统之外,相关人员也可以将PLC与FSC系统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现场总线控制分析系统。这种类型系统的实际应用,可以使其自身的自动化、数字化特点更为明显,并且将其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可以用于火电厂等相关单位当中,实现其自身的深化发展。

结语

在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PLC的应用十分关键,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PLC的未来发展当中,其自身的品种与相应的规格等会变得更为丰富。在PLC的未来应用中,会将先进的通信设备等与其相结合,并且界面会变得更为完善和人性化,并且可以完美适应不同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可以说,PLC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对于我国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及相关经济的深化革新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裴涛,张德锋.浅谈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投资,2012(26).

篇3

在这样一个各种媒体粉墨登场的充满竞争的数字媒体时代里,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将会迎来一场大考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报纸能够抓住机遇,合理利用自身优势,终会迎来它的第二个春天。

一数字时代给报业发展带来冲击

1、数字时代已经来临

数字和通信革命促成了电脑、电信和视听业技术的融合。因特网作为新的媒体形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通信系统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电话传输和电视图像再不用通过各自单独的频道进行了,电话可与因特网联结,移动电话可以连接在笔记本电脑上……同时,传统的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也在技术、形态和运行机制上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种不断变化的媒介发展状况已经被称为“媒介形态生成”。

技术的融合和全球范围的媒体覆盖引起了一场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真正革命,阿尔文托夫勒称之为“第三次浪潮”。这场革命赋予大众媒介史无前例的日益庞大的影响力,从另一个角度讲,媒介的多样化,信息的泛滥导致越来越剧烈的眼球争夺战。媒体的种类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不断涌现,新兴的媒体在信息化时代的疾风骤雨中纷纷登上展示威力的舞台,使得三大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大众媒体独领的地位已经受到动摇,新的媒体生态和环境正在形成。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每一种媒体所覆盖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而每一个受众接触的媒体数量和种类却越来越多,其媒体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自由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一切都说明了,新的传播时代——数字时代已经来临。

2、新媒体给报纸带来冲击

面对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和崛起,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也必须接受来自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具体来讲,目前发展得最如火如荼的就是网络媒体,即我们常说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它的传播速度、业务扩张速度、广告收入的增加速度还是技术革新速度,都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到目前为止,网络媒体所带给报纸的冲击主要表现在:

读者市场与信息特权的丧失。在一个追求信息的速度、广度、深度和便捷性的时代,网络门户站点可以通过功能强劲的搜索引擎帮助我们在互联网的海量资源中精确、迅速地查找信息,而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这一方面显然存在不足,即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量以及快捷的获取信息的要求。

广告分流。当广告客户开始将注意的目光转向网络媒体,我们不能否认,网络媒体灵活的运作模式和众多的传播特性都决定了它会成为广告商的新宠。行家表示,网络与报纸抢占分类广告市场在*年后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比如*年,*免费分类广告超过了地方报纸的分类广告。

人员流失。自*年以来,互联网正使一些新闻媒体“人去楼空”,一些资深记者受到“诱惑”,转向网络媒体工作。除了经济利益的诱惑,很多编辑记者跳槽转入网络媒体是怀着对今天的第四媒体将成为未来主流媒体的信念。

另外,“第五媒体”以及所谓的“第六媒体”的出现,也开始对报纸这样一个传统媒介产生威胁。

二报纸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1、报纸面对冲击所做的调整和改革

面对冲击,报纸必须调整发展方向,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迎接来自于新媒体的各种挑战,报纸在现阶段主要做出的调整是:突出其传统优势。网络双向性传播功能所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信息的泛滥。信息的极大丰富必然会使许多置身于其间的大众茫然不知所措。研究表明,经常在网上浏览的人实际上很少对所看到的信息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报纸的权威性则是在很长的历史发展中建立起来的。报纸自身的权威与文字的特性相结合,会使人们在思考与对权威的信任中对所接触的信息予以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与网络媒体的融合。正如同广播不能取代报纸,电视不能取代电影一样,世界的多元化决定了媒介的多样性生存方式。即网络传播只会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的冲击,冲击过后,各种形式的媒体最终会形成新的平衡,以新的方式共存。目前出现的报纸与网络的融合方式主要表现报纸网站的涌现和电子报纸的兴起。

报纸开设网站在我国现在已不算什么新鲜事,贵阳日报的金阳时讯网站、贵州日报的金黔在线网站等,均是以纸质报纸为母体而发展起来;电子报纸是在电子信件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电子报纸首先产生于美国。目前,我国的多家报纸纷纷开辟电子版,《杭州日报》、《中国贸易报》、《解放日报》等报纸均发行了电子版。报纸与网络媒体的融合,有效的弥补了传统的时效性,今年党的十七大隆重开幕时,《南方都市报》等国内报媒还纷纷在各自网站上发行了电子号外。

2跨媒介运作渐成气候

就像电视的出现并没有给报纸“判处死刑”一样,网络的蓬勃发展也不会将传统媒体——报纸挤出历史舞台。它与传统媒体的相互渗透将会是一个激烈的过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要在互动中发展,这种互动包括相互竞争、合作与融合,但决不会是相互取代。一个现实的例子是,由**公司首先发起的跨媒体大联盟近来在中国愈演愈烈,TOM进军户外广告媒体与纸质平面媒体,新浪签下阳光卫视,而作为传统媒体大腕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更是凭借其广博的信息和权威的舆论在网络新闻的竞争中后来居上,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阵地。这些新近的发展和事实显示,新媒体不会轻易地取代传统媒体已经是事实,而且新媒体更有可能成为传统媒体的救星。

三关于数字时代纸质报纸的未来

1、报纸的生存力量是强大的

电子报纸等的出现和兴旺以及报纸为了寻求自身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进行的一系列跨媒介运作无不成功的显示出报纸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纸质报纸同样会为身处网络时代、淹没在信息大潮中的人们提供提高冷静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可能性。而且,在网络信息时代,如果新闻的时效性以处理信息的效率为衡量标准的话,那么,报纸将重新拥有新的意义上的“时效性”优势了。

报纸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对的生存优势证明,报纸的生存力量是强大的。至少在一定时间里,纸质报纸还不会消亡。报纸正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多样化的媒介世界中。读者会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作出相应的选择和判断。

篇4

主题词:紫金县 珍贵 树种 现状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14-01

大力发展珍贵树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林业增长方式,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一项重要工程。林业必须走长、中、短发展的路子,发展珍贵树种可以用较少的土地资源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同时,由于珍贵树种生长周期长,生态功能强,因此,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不仅能改善林种结构,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缓解珍贵用材供需矛盾,满足社会对高档木材的需要,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而且能更好地绿化美化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增收致富,增加农民财富储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里,我根据紫金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发展对策和技术措施,供林业战线的同行参考。

1 林业概况

紫金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东,东江中游东岸,东经114°38′~115°29′,北纬23°10′~23°47′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植物可全年生长。区内年平均气温为20 ℃~20.9 ℃,最低温度为6 ℃~8 ℃,最高温度26 ℃~27 ℃。年平均降雨量1700~1900 mm,干湿季节明显。属山地丘陵,土壤为红壤和黄壤。紫金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林业大县,辖18个镇,286个村,5539个村组,有林业用地面积437万亩,其中,公益生态林地面积110万亩,商品林地面积327万亩,林木以松、杉及白梨、石斑、荷木、檫木、香樟、竹子和速生丰产桉为主。

2 珍贵树种的经营现状

据调查,紫金县境内的主要乡土珍贵树种有铁力木、亚料梨、石斑木、桔扭树、赤黎树等,主要分布于龙窝、苏区、南岭、瓦溪、九和、蓝塘、义容、黄塘等镇,其中以赤黎占大多数。

紫金县的珍贵树种的经营现状主要为:一是品种不多,区内只有5、6种较为珍贵的乡土树种;二是树种价值不高,赤黎树、桔扭树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只为800元/m3;三是面积大小,全县除赤黎以外,其它珍贵树种只为零星分布。

3 珍贵树种的经营对策

加快珍贵树种培育是切实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业产出率的有效途径。种植发展珍贵树种是农民的一条致富之路。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突出政府在珍贵树种种植培育中的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工作协调和信息服务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通过广告、电视、新闻媒体、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种植发展珍贵树种的目的、意义,全面营造培育珍贵树种的良好社会氛围。

3.2 落实政策,完善管理

首先,坚持执行“谁造谁有,合作共有”的林业政策。实行谁投入,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鼓励非公有制投资者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珍贵树种,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企业带领林农培育珍贵树种,带动农村经济的政策;其次,应完善珍贵树种用材林的采伐管理,实行人工珍贵树种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单列;再次,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企业从事林业项目的所得税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于三剩物及次小药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对进口种子(苗木)和种用野动植物种源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改革玉林基金的管理办法,合理制定育林基金的标准,逐步将其返还给珍贵树种的生产经营者,用于发展林业生产。

3.3 争取资金,加大扶持

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应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等专项扶持资金,各级财政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珍贵树种培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以组织实施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行动为契机,大力培育优良珍贵树种,积极开展“送苗下乡”的活动;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应积极协助有一定规模的珍贵树种经营者争取政策性的限行的低息贷款和中央财政的贷款贴息,并尽量延长贷款期限。

4 珍贵树种经营的技术措施

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种植珍贵树种培育的技术的指导工作,实行科学规划,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研究和开发新技术,积极为林农服务。根据紫金县的气候、土地条件,树种可选择降香黄檀、檀香、沉香及一些乡土珍贵树种等。

4.1 造林地的选择

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宜阳坡,确保阳光充足,忌阴坡,忌积水。由于珍贵树种一般都较为高大,可选择一定距离在农村四旁种植,把珍贵树种培育与农村村庄绿化结合起来,既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美化村庄环境。

4.2 造林时间

最好3~5月份的春季进行。

4.3 苗木

营养袋半年或一年生苗木,苗高应保持40 cm以上,一般用种子繁殖。

4.4 造林密度

株行距2.5 m×3 m或3 m ×3 m,每亩80~110株。

4.5 打穴规格

60 cm×60 cm×50 cm。

4.6 施肥

种植前施基肥:(1)复合肥0.5~1市斤放入穴底,回土10 cm以上,新苗木的根不能马上与肥料接触,防止伤根。(2)有条件可使用有机农家肥,堆沤1个月以上,以每穴2斤作为基肥,放入穴底与松土混合,回土10 cm以上覆盖肥料。

4.7 种植

剥袋并尽量不要松动带袋的营养土,种时要扶直苗、压实,种后淋足水。

4.8 管理

要注意除草,待幼树长至1 m高时要用竹竿扶直,并将底部的侧枝进行适当的修剪,保留主干。同时,第一、二年6月份左右应结合除草、松土等工作,进行追肥,肥料最好选择林木专用肥,数量1市斤,在离植株20 cm挖坑埋施,施后复土。

4.9 病虫害防治

种珍贵树种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食叶性夜蛾,可选用氧化乐果800倍喷射,蚁类可用蚁药施放树头。

篇5

1 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

1.1 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大工程,它离不开先进的设备、电子资源以及软件的支持,但是这三种要素都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的,而党校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只是用来图书的采购,并没有其他多余的资金进行数字化建设,导致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支持,导致数字化建设难以继续。

1.2 图书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

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和软件的应用,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缺乏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无法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1.3 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个党校对于图书馆数字化水平发展的衡量标准就是其自动化水平,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党校在实施自动化管理之前,只是盲目地购进一些高科技的硬件设施,却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导致硬件设施无法进行合理的利用,只是用来做一些检索查询、分类以及图片制作的工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远远无法满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1.4 缺乏应有的数字化信息

对于党校图书馆来说,数字化的信息就是经过数字化之后的图书和文献资料,开发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加强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存储和利用是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将图书馆内的各种图书和文献资料转化成数字的形式进行存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读者的查阅以及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无法将所有的文献转化成数字化的形式,造成了读者在进行查阅时资料的不全面。

2 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2.1 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

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耗时较长的工程,期间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够真正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确保党校其他各项资金比例合理的前提下,保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其他各项事业提供便利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与党校事业的的发展并驾齐驱。

2.2 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一关键因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得以进行的核心力量,因此,图书馆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建设:第一,对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才大力引进。数字化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各种高科技的因素,而图书馆现有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党校图书馆要对人力资源建设的方向加以调整,注重引进一些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防止人才的流失;第二,加强对馆内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图书馆应该大力鼓励馆内人员进行自我升级,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各种知识的涉猎,让馆内人员不断更新现有知识,还能掌握更多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努力向全方面的人才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图书馆整体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2.3 提高图书馆设施自动化水平

只有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才能够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大投入力度,购置新型的通信设备,如计算机和服务器等,建立起自动化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形成从图书采购、分类到查询借阅的一系列自动化系统,节省读者查找的实践,还能为图书馆节约人力资源。

3 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前景

3.1 逐渐由重视基础性资源的建设转变为基础性与特色性资源并重的建设

基础性资源对于每个图书馆来说是都是一项最为基本的信息资源,为了能够增加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资源,各图书馆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条件下,选择了从外购买数据库的方式来丰富馆内的虚拟资源,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大部分党校图书馆馆内的基础性资源已逐渐成熟,为数字化的图书馆发展打下了十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是网络化的时代,各种网络图书馆丰富人们的眼球,使得图书馆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数字化图书馆只有建设属于自己的具有特色的资源,才能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因此,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今后图书馆会在继续巩固馆内基础性资源的同时,加强对特色性资源的建设工作,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3.2 逐渐由重视资源建设转变为资源建设与资源组织同时进行

图书馆在进行资源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资源的组织工作,只有加强图书馆的资源组织能力才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环境。尤其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数字资源类型的多样化,信息资源的丰富以及格式的复杂性,都要求图书馆加强对数字资源的组织工作,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数字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就会显得分散杂乱,在进行资源的查阅时,无从下手,造成有资源却不能用的状况。所以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下一步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保证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工作,将收集到的零散的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按照读者的需求和信息资源的类别进行组织归档,让读者进行查阅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所有相关的资料,切实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建设从信息资源到信息资源结构都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图书馆。

3.3 根据馆藏特色和读者需要,发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数据库

党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党员干部,为此图书馆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专门针对党员干部的需求提供专题性的数据库,和专门的搜索引擎,方便党员干部的查阅。

篇6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1-0024-03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ath Optimization of Digital Publishing Era of Editing Work

Zha Dan

(Hubei Education Press Ltd., Wuhan, 430015)

[Abstract] The editing jobs of traditional publishing industry faces great challenges in the era of digital publis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cation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traditional editing concerning principles, demands, conten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will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inevitably.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iting i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era, then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its form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improve and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editing, in the hope of beneficial exploration will be operated both the 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on the research of editing i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era .

[Key words] Digital publishing Editing Iinfluential factor Method

数字出版产业发轫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大众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技术和版权制度的日趋完善,数字出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对出版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工具完成出版发行,出版编辑的内容、管理和传播全部被数字化。这意味着传统编辑工作的理念、方式、手段和工作对象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说,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理念更新与功能拓展已刻不容缓。出版行业只有使编辑工作形成介质上实体与虚拟结合,方式上线上与线下联动,人才培养上专业型与复合型并重的发展格局,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抓住战略机遇,完成战略转型,实现科学发展,构建以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文化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大出版”平台。

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工作的制度环境在不断演进,工作的具体要求在不断提高,编辑人员所处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在不断变化,这些都对编辑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产生巨大影响。

1.1 数字出版产业编辑工作纲领性文件缺位,制约了编辑工作核心作用的发挥

西方发达国家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传统出版行业发展模式的颠覆性改变,以及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条件的日益成熟,使有关部门认识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数字出版“十二五”发展规划》,从战略上针对数字出版的产业转型、产业布局、产业合作等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部署,数字出版产业迎来又一个重要

的发展契机。虽然数字出版发展规划日趋完善,但却一直没有出台指导数字出版编辑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产业政策大多侧重于宏观层面,在具体实施上仍依赖于出版企业,而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这直接导致编辑工作在出版数字化过程中得到的工作指导、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和条件保障极其有限,导致编辑工作在数字出版中的核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1.2 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实践滞后,限制了编辑工作水平的提升

出版企业是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主体。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出版企业感受到数字时代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对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形成了共识。但在实践中,与出版企业言必称数字化、互联网的积极表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企业的“数字出版”只是简单地把纸质内容转化为数字内容,建立一个网站或电商平台,编辑工作被严重弱化。数字出版在实践层面的滞后,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出版企业对数字出版在理念上认识不够,对数字技术和政策法规了解不透彻,导致在工作中的保守和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由于出版企业暂时还未切身感受到生存危机,仍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纸质出版,加之数字出版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对数字出版工作敷衍、应付的现象。这些主客观原因造成数字出版工作局面差强人意,使得数字出版编辑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形成传统编辑工作与数字出版编辑工作之间的隔阂,编辑工作转型仅仅涉及数字出版的“皮毛”,在工作内容上没有实质性变化,严重限制了编辑工作水平的提升。

1.3 传统编辑人员参与数字出版编辑工作的效果不佳,阻碍了编辑工作职能的拓展

编辑人员是编辑工作的核心。当前,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和出版企业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编辑队伍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传统编辑队伍尤其是年轻编辑群体对数字出版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高,但实际工作效果却不能完全令人满意。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数字出版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出版企业给编辑人员提供的参与数字出版的机会和资源有限;二是编辑队伍的专业背景决定了传统编辑熟悉和掌握数字出版工作需要一个过程,数字出版编辑工作的提升还有较大空间;三是编辑队伍的认识水平决定部分编辑人员职业危机意识不强,没有参与数字出版编辑工作的主观意愿,编辑队伍对数字出版参与度不高的格局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存在。基于这些原因,编辑人员参与数字出版工作的成效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明显提高,这是制约编辑工作职能进一步拓展的瓶颈。

传统编辑工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成转型,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必须针对现状,从产业发展、制度、人才、资源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影响编辑工作开展的因素,为实现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2.1 产业发展思路

数字出版在某种意义上不啻为一场产业革命。它要在已经高度饱和的传统出版市场开辟出新的空间,必须借助于产业政策的指导。不同的产业发展思路会衍生出不同的产业政策,进而对整个出版产业链产生影响。作为出版产业链中重要一环的编辑工作也会因为不同的产业政策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在明晰的发展思路主导下制定的产业政策才能为数字出版设计出科学完整的“路线图”,为出版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提供模板。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出版的编辑工作将得到更加具体的指导,其工作职责、范围和要求将更加明确,从而为编辑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

2.2 制度环境

传统出版企业会建立一系列严格的制度来保障编辑工作质量,这些制度涉及选题、组稿、审稿、发稿、校对、发行等多个环节,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然而在数字出版时代,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出版企业发展思路的转变,编辑工作制度的内涵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工作的认定、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这将使传统编辑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制度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对编辑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在良好的制度环境里,各项制度设计合理,在运行中通过互相配合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推动编辑工作的发展。反之,制度环境将成为制约编辑工作正常开展的不利因素,阻碍出版企业的发展。

人是编辑工作的核心,编辑人员素质是评价编辑工作的核心指标。数字出版时代与传统出版时代的编辑工作的最大区别在于对编辑人员的要求发生根本性变化。相较于传统编辑人员重案头、偏文字的特点,数字出版对编辑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但要具备传统编辑的素质,还要有互联网思维,能娴熟运用数字技术、了解数字发行市场,并将之与传统编辑技能有效结合。由此可知,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编辑工作的成败。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将是数字出版编辑工作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2.4 资源配置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充分的资源保障,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作者资源、内容资源、平台资源等。在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和出版企业不但要保证资源供应,还要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资源互补,让资源保障体系在推动编辑工作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倘若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和出版企业面对资源有限的局面,无法实现科学配置,用好用活现有资源,那么数字出版编辑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编辑人员的角色转变、能力提升和职能拓展将失去必要条件。这些都会对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形成阻碍。

3.1 更新理念,明确数字出版编辑工作的发展定位

数字出版跨媒体平台的特点,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同媒体加速融合。这种融合反过来又极大影响了数字出版的产品线和内容提供。这不但是技术层面的革新,也为认知层面带来全新理念。对编辑工作而言,意味着其工作理念必须从以内容为第一要素向以读者为第一要素转变。由于数字出版的出现终结了传统信息时代的信息接受方式,使读者由单纯受众一夜之间变成信息的主导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出版行业正在从“内容中心时代”向“平台中心时代”或“读者中心时代”转变,这一变化意味着编辑工作的边界扩大,内涵提升。编辑工作的定位不再是单纯根据编辑自身素养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的总体把握对文化进行编创与传播,还包括信息收集、内容整合处理、传播媒介协调运用等多项工作。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只有完成单一性向综合性的跨越,才能保持在出版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科学发展。

3.2 拓展职能,实现数字出版编辑工作的科学转型

数字出版时代需要能将媒介技术、内容资源和增值环节有效结合起来的复合型编辑人才。这预示着编辑工作将从传统的平面化、单一化、流程化向立体化、多元化、模块化转型,编辑职能将得到极大拓展。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编辑个人层面。编辑人员要把握数字出版产业动态,了解数字出版技术,熟悉数字出版的生产流程,掌握数字营销手段。要具备根据不同介质和平台重新整合出版内容的能力,能就产品的呈现形式、功能要求、设计成本、呈现效果、升级空间等与技术人员进行深度沟通,能够将消费心理学与数字营销手段结合起来开展精准营销,提升营销效率。二是出版企业层面。出版企业应进行出版流程再造,推动编辑转变思路,提升数字出版编辑技能。应强化编辑队伍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让编辑掌握数字出版的理念、技术、流程。此外,出版企业应该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为数字出版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为编辑职业技能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应关注人才储备,向高校相关专业定制培养数字出版编辑。

3.3 营造氛围,培育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文化

数字出版时代带来的产品周期加快、读者选择多样化、媒介平台多元化等变化,使编辑工作长期处在高强度、高风险的状态中,稍有疏漏便会造成产品瑕疵,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有效利用观念更新、体制机制转变、人才培养等条件,积极营造氛围,培育出先进的编辑文化,才能保证编辑队伍坚守职业道德,才能实现编辑工作的各项职能。具体而言,编辑文化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责任担当的文化。编辑的实质是文化创造活动,教育是编辑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编辑工作在文化产业中承担着宣传和引导大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职能。编辑队伍只有始终抱有这份责任担当,才能使编辑工作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二是终身学习的文化。在以理念和技术革新为代表的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学习新知识、激发新思维。这种学习是动态的、开放的、持续性的,它将成为编辑队伍的工作组成部分并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三是开拓创新的文化。创新是数字出版的特征,也是编辑工作开展的原动力。编辑工作要专注于编辑理念和编辑手段的创新,要围绕数字出版的特点来打造编辑核心竞争力。四是守成的文化。相对于创新而言,守成在编辑工作中也十分重要。这里说的守成是指对传统编辑工作优点的继承和坚守,例如在编辑校对方面利用严格的流程对产品质量予以保证。这些好的做法不能因为数字时代工作格局和工作要求的改变而被放弃,反而应该在守成与创新中找到契合点,高效地融合和运用各种工作方法与制度,推动编辑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国出版,2010(21)

[2]周丹山.全媒体出版语境下图书编辑的理念创新与角色转型[J].编辑之友,2011(5)

[3]吴平.2013编辑出版学的十大观点[J].编辑之友,2014(1)

[4]杜小念.全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打造[J].出版科学,2014(1)

[5]邱波.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的转型[J].科技传播,2014(2)(下)

[6]谭冰.数字出版,政策源动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相关政策分析[J].出版广角,2014(1)(下)

篇7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污水处理;数据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污水排放量也在快速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大,国家和地方对于污水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就要求污水治理企业对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就是优化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污水处理厂的半自动乃至全自动控制,这样不仅能保证出水水质,而且可节省能耗与运行费用,有利于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这也是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2、先进国家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历史及现状

污水处理自动控制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比较早,其技术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西方很多国家的污水处理厂在多年前就实现了污水处理的计算机控制,甚至有的国家已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了无人化管理,具体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网络技术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1]。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水处理厂已经实现了利用计算机控制构筑物加药、流量监测、液位测量、视频监控等技术,从而使水质大为改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西方某些国家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相比以前更高,如美国的许多大型污水处理厂在整个厂区范围设置了整套的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多环路控制[2]。

3、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起步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水行业开始逐渐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行中去,但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自动化、信息化在水行业受到了普遍重视。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污水处理厂才开始广泛引入自动控制系统,但多是直接引进国外成套自控设备,国产自动控制系统在污水处理厂应用很少。虽然近20年来,我国水行业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还相对滞后,整体上还处在国外八九十年代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发展的不平衡和应用水平方面。以智能决策为目标的信息化技术则相对迟缓,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缺乏融合,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前景展望

自动控制系统采用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 、图形显示技术、数据库技术构建成等综合技术以实现自动化远程监控。我国对于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设备自动化控制

现代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通常设置有中央控制站、现场控制子站、现场控制操设备3个级别,中央控制站是指厂级的计算机系统,大多设于厂区办公区域的中控室,现场控制子站指的是现场级的计算机系统。中央控制子站的计算机系统主要是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情况进行集中监测,对全厂所有工艺设备的控制和监测主要通过对PLC的管理来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子站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鼓风机控制子站、污泥回流泵房控制子站、加药间控制子站、污泥脱水间控制子站、配电控制子站、各构筑物控制子站等[3],从而控制现场控制操设备(包括水泵、阀门、闸门、滗水器、格栅机、风机、刮泥机、脱水机、加药设备、配电设备等)的运行状态,必要时通过计算机手动开关或大小切换各类设备仪器。

(2)数据自动化采集

将动态的工艺流程图显示在中控室的计算机屏幕上,同时现场的重要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及仪表监测数据等也可以很清楚地显示在总站和子站界面上。 以此实现运行状态下自动采集流量、液位、污泥量、各类水质指标等数据的功能,并对数据超标时自动报警,便于管理者分析控制。

(3)视频监控及自动报警

建立完善的视频监控,对污水处理厂各重要建筑、设备进行视频监控,防止故障造成损失扩大。有设备出现故障时, 首先预先设定的操作命令会对故障进行初次处理,并且系统会显示报警画面,来提示操作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

5、总结

自动控制系统与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质量、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技术在起步比较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我国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对于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自控发展,还是尽可能的引进先进的自控硬件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理念,同时加大自控系统的自主研发投入,将这些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完善改进,应用到各不相同的污水处理行业及污水处理工艺当中。从而避免或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隐患或事故,能够安全、可靠的完成复杂的工艺、流程,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减轻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劳动效益和效率,并有效的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1]翟立绒.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产业科技论坛,2013,12(7)

篇8

【关键词】儿童电子书;互动;现状;瓶颈;前景

培根曾经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从竹简木牍到纸质书籍,再到当今的网络多媒体电子书籍,人类文明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发展历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断言:电子书将改变全世界的阅读方式。的确,当今集成了声音、视频、动画、实时变化模块、交互模块等要素的多媒体读物,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开始大规模地蚕食传统印刷书籍的领地。而在儿童阅读这一领域,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儿童电子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风起云涌,波涛汹涌,以势不可挡的魅力,席卷儿童阅读市场。

一、我国儿童电子书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这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儿童电子书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在发展着。儿童电子书市场的目标儿童年龄是4至12岁。在美国,拥有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数量接近2500万,在中国则是1.3亿。《2011年儿童网民规模及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有51.2%的5~12岁儿童使用互联网,其中67.7%的儿童认为互联网是最喜爱的媒体形式,当年中国5~12岁的儿童网民数量达到了8958.2万人。中国的儿童电子书从最初单纯磁带式的有声儿童读物发展到光盘式的封装型电子书再到单机非联网模式的电子书阅读器,再发展到当今依托互联网的互动儿童电子书,短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能够吸引儿童读者兴趣的电子图书,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司。位于广州的AppleTreeBooks迄今为止已近百本iPad儿童电子图书,并且还有作品闯入美国图书类销量排行的第一位。此外,国内专注于儿童图书的禹田文化和已经建起网上可听可读数字图书馆的儿童之(ChildRoad)公司都已经进入iPad儿童互动电子书市场。

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儿童电子书市场而言,我国儿童电子书市场还处奔前的起跳阶段,还缺乏专注于电子书的航母式的大型集团,虽然一些国有大型出版集团也已经涉足儿童电子书领域,比如中国少儿出版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等,也有一些省级出版集团试水儿童电子书市场,但是他们的主要财力和精力都专注于传统纸质出版物,电子书业务只是他们的适应时展的一个补充,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主要业务支柱。因此,我国儿童电子书市场还存在着不少的发展瓶颈。

首先,儿童电子书产品内容过于单一,这种现象和版权保护有着极大地关系。因为大量的儿童电子书的内容来自于传统的纸质儿童故事和小说,当初的版权协议并未涉及电子书领域。而专门为新型电子书而原创的能够吸引读者的故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凤毛麟角。

其次,儿童电子书过多的华丽外表和声光电表现形式往往使缺乏控制力的儿童沉溺于感官的刺激,反而降低了对于内容的理解,阻碍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大量的绚丽多彩的动画使得故事本身相形见绌,使儿童读者忽略了情节本身,这对于儿童性格和情操的培养熏陶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好处。

再次,由于儿童互动电子书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为儿童构建了一个视觉和听觉相融合的多感官的虚拟世界。这既是儿童电子书的优势所在,但物极必反,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儿童来说,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儿童在阅读互动电子书时全神贯注久坐不动产生一直难以自拔的上瘾感,从而忽视户外活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乏这样的个例。这种情形对于家长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儿童互动电子书在创作和设计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但是,目前来看,显然做的不够,导致大部分家长对儿童互动电子书持有一直相对保守的观点,不敢过于放纵自己的小孩大量阅读互动电子书。

儿童的特点决定了儿童阅读行为受到了家长的指导和鼓励,而家长最为看重的是儿童互动电子书能否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能否开发孩子的智力水准。因此,儿童读物、故事、儿歌、童谣、益智类APP是家长最为亲睐和看重;外语、古诗类、儿童百科类APP也是家长经常向孩子推荐的互动电子书籍。

最后,儿童电子书的赢利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赢利模式。对于网络下载,人们习惯于免费,一旦收费,就会出现用户大量流失,再去寻找其他的免费产品和途径。这种消费习惯阻碍了儿童电子书市场的发展,也妨碍了优秀的高质量的儿童电子书产品的问世。

二、儿童电子书的发展前景

篇9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现状;发展方向

一、 火灾报警系统概述

1火灾报警系统构成

火在人类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但火灾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自本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产品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引起的火灾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到处潜伏着火灾隐患。为了避免火灾以及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一方面要减少引起火灾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情的发展,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

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探测器、现场报警单元、联动单元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报警控制器通过现场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输入模块等采集现场的火警信号,发出报警信号,同时报警控制器根据需要通过控制模块自动或手动发出控制信号,进行现场报警(火灾显示盘等)和现场灭火(喷淋泵、消防泵等)。

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一般为多线制,每个报警单元都需要一根探测线,工程布线非常复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今智能建筑及时、准确的灭火和简便的施工要求,在最近十多年内,出现了两总线制分布式智能化火灾报警系统。在两种线上既有电源信号,也有数据信号。这种总线方式已完全替代了多线制总线。

2火灾报警探测器种类

1)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发生火灾时物质的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发生变化。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是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点或某一线路周围温度变化时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它把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以达到报警目的。根据监测温度参数的不同,一般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有定温式、差温式、差定温式等几种。

2)感烟式火灾探测器

火灾的起火过程一般都伴有烟、热、光三种燃烧产物。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较低,物质多处于阴燃阶段,所以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是早期火灾的重要特征之一,感烟式火灾探测器能对可见的或不可见的烟雾粒子响应。它把探测部位烟雾浓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以实现报警。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有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激光感烟式等几种感烟方式。

火灾的起火过程一般都伴有烟、热、光三种燃烧产物。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较低,物质多处于阴燃阶段,所以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是早期火灾的重要特征之一,感烟式火灾探测器能对可见的或不可见的烟雾粒子响应。它把探测部位烟雾浓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以实现报警。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有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激光感烟式等几种感烟方式[1-2,4]。离子感烟式探测器对黑烟反应比较灵敏,但由于含有放射性物质,这几年应用很少。光电感烟探测器是利用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基本性质而研制的。根据烟粒子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光电感烟探测器又分为遮光型和散光型两种。

3)感光式火灾探测器

物质燃烧时,在产生烟雾和放出热量的同时,也产生可见或不可见的光辐射。感光式火灾探测器又称火焰探测器,它是用于响应火灾的光特性。即扩散火焰燃烧的光照强度和火焰的闪烁频率的一种火灾探测器。根据火焰的光特性,目前使用的火焰探测器有两种:一种是对波长较短的光辐射敏感的紫外探测器,另一种是对波长较长的光辐射敏感的红外探测器。

4)可燃气体探测器

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对单一或多种可燃气体浓度响应的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有催化型和半导体型两种类型。

5)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复合式火灾探测器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火灾参数响应的探测器,它有感烟感温式、感烟感光式,感温感光式等几种型式。

二、新型探测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灾探测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下列新的探测方式。

1.图像探测方式

图像摄像方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系统以及分析软件组成。采集系统与普通的图像处理系统相似,也就是摄像头经采集卡输入计算机中监视图像,由计算机完成图像的预处理,存储、特征提取、结果判定和控制输出。当然,其中的一部分也可通过特定硬件实现。但其探测部分一般采用彩色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组成,这是因为明火火灾的红外特征较为突出,易于同环境变化区别开来。软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现场的图像信号周期地由摄像头输入微型计算机,这部分是通用的技术,产品比较成熟,但编制软件时,要建立在对火灾图像特征的研究基础上,根据所应用的场所特点及环境情况确定火灾的特征参数,比如火灾发生时,图像色彩及灰度变化,图像定物体或现象边缘变化、红外图像变化等,这就要求软件编制过程中,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的理论,对图像进行处理并判定是否有火灾发生,系统还应有自学习、自适应功能,比如对一个特定环境、起火原因的有针对性的调整特征量,调整判据;对于变化的环境的自适应调整参数,比如监视区域内环境光电变化活动物体的判定等[5]。

图像摄像方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还要解决阴燃火报警问题和抗干扰问题,对于明火其图像特征较为突出,但阴燃火图像只是图像灰度有所变化,较难准确早期报警。

图像摄像方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智能化要求较高,较为适用于公共场所,比如宾馆大厅、走廊、商场、影剧院等较大空间,现有阶段适用于发生火灾时易于产生明火的场所[5]。

图像摄像方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解决阴燃火报警、降低造价,提高可靠性问题方面有突破情况下,将得到广泛应用,提升火灾探测报警智能化。

2.高灵敏度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高灵敏度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是主动式的探测器系统。内置的抽气装置在管网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气流,通过所铺设的管路不断地从被保护区域抽取空气样品并送到探测器室进行检测。所采集到的空气样品经过过滤网来滤除空气样品中的灰尘或其他颗粒,以防止他们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在测量室内安装有一个静谧的激光发射装置及一个特殊反射镜,激光器发射出平行的激光光束,照射到空气样本上,如样本中有烟粒子存在,光束将产生前向散射,散射光线经凹面反光镜射入高灵敏度激光接收仪,所产生的电子信号经过处理计算,并根据测得散射光信号脉冲数,测量出空气样本中的烟粒子量。测得的信号,经“人工神经网络”微处理器处理后,与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比较,如果达到警报级别则发出火警预报。其他杂乱光线透过中心光栏后由平面反光镜反射出测量室。系统的主要特点:

1)灵敏度高,探测范围宽

采用先进的激光探测技术,灵敏度范围在0.004%obs/m~20%obs/m连续可调,一般该产品比传统烟雾探测器灵敏度高几百倍到上千倍。

2)主动连续采样,应用范围广阔

传统烟感探头为被动型,安装位置受到限制,必须安装到吊顶下或烟雾易聚集之处,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该系统采用了高效抽气机,经由采样管网连续不断地抽取空气样本进行监测。

3)抗干扰能力强

传统的感烟探测器是将现场的烟雾信号采集后转换为电信号再传至报警主机,采用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容易受到现场环境的干扰以及周围电磁信号的干扰,容易漏报误报。而该探测器是将空气样品直接传输至主机检测,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电磁信号的干扰。

4)具有灰尘自动识别功能

利用激光识别技术,区分灰尘与烟雾颗粒,防止误报。

5)报警部位不精确

当一路采集管报警后,不能识别在空气采集管的何处发生报警,只能知道采样管通过的区域发生了报警。而传统感烟探测器则每个探测器都有编码,能识别发生火警的部位。

3.分布式光纤感温探测报警系统

分布式光纤感温探测报警系统利用激光光纤拉曼散射效应和光时域反射OTDR原理实现连续空间温度场的温度测量与位置确定。控制器向探测器注入高能窄激光脉冲,该激光脉冲在光线中传输时,除与传输介质相互作用,产生与激发光波长相同的瑞利散射光,还与介质分子发生非线性拉曼散射,产生与激发光波长不同的拉曼散射光。探测器不同位置上的背向散射回波,在不同时刻返回激光注入端。根据激光注入光线与背向拉曼光返回系统的时间差和光纤介质中光传输的速度的乘积之半等于散射区域注入端的光通道长度的关系,即OTDR原理,可以确定某时刻的拉曼光回波信号所对应的散射区位置。

光纤测温系统有如下性能特点:

1)探测器的本质安全特性

探测器的温度传感和信号传输均在一根光纤内以光信号形式实现,探测器不带电,具有本质安全特性,无需任何处理即可方便应用在诸如储油罐、储气罐、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化工生产车间等严格防爆场所;探测器信号不受电磁辐射、各种射线的干扰,可以安全稳定地应用在诸如雷达站、微波通讯站、变电所、电厂、核电站等严重电磁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的场所和设备的安全保护。

2)长距离、高密度、可定位多点温度探测报警。

分布式光纤感温探测报警系统可在数公里长的探测器上进行高密度多点温度探测,并能精确确定探测点位置。

3)有效的感温探测报警特性

分布式光纤感温探测报警系统是模拟量感温探测报警系统,具备模拟量系统过程可见的优点。系统能够对探测器所分布空间的温度场变化进行动态实时监测,指示位置和温度值。

4)可复位特性和灵活的工程应用

探测器具有火灾报警后可复位的特性。当探测器所布现场温度回落时,如果探测器没有严重烧损,探测器无需处理,可重复使用。

三、新型探测技术与传统探测技术的关系

传统探测器和新型探测器间是相互补充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新型探测器虽然有诸多优点,但由于造价高、定位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大量使用。例如大空间的场所不能使用普通点型感烟探测器,可以使用红外光束探测器代替;在对电磁辐射要求高的场所,例如电磁辐射实验室,不再适合使用普通需要接电线的传统探测器,那可以使用光纤感温或者空气管采样方式。一般很多消防工程是多种探测器共同组成的,而且不是同一厂家生产的,因此,与探测器相连的控制器,往往能提供接口,和其他厂家的控制器联接,组成一个完备的消防系统。四、未来火灾报警系统发展趋势

火灾报警系统在传感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传感技术于其它电子技术相结合,使火灾报警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城市火灾报警联网监控系统

火灾探测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城市火灾联网监控系统的发展。在城市规模不断发展的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大城市都对火灾自动报警设施采取网络联网管理,通过多媒体管理微机,利用公共通讯网或专用通讯网进行信号传输,及时了解各防火单位火灾自

2.无线火灾报警系统

目前绝大部分火灾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都采用有线方式连接,控制通过电缆提供电源以及传输信号。这种方式有不少局限性,例如在一些改造项目中,建筑装修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营业,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布线,无线火灾报警系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现有的无线火灾报警系统一般采取通讯中继节点有线,探测器通讯无线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有线和无线的结合。一般探测器主动发送数据到中继节点,而中继节点无法对探测器控制。

五、结论

现代火灾探测技术出现图像、激光、光纤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传统火灾报警系统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目前是两者并存的局面。

在火灾探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的通讯技术,产生了城市火灾联网监控系统以及无线火灾报警系统,这些技术在今后会有很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兴国.现代火灾探测和报警系统概况[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增刊,2001.

[2]焦兴国.现代火灾探测器技术发展[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增刊,2001.

[3]王殊,窦征.火灾探测及其信号处理[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重要性;发展特点;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到数字时代。这就对视觉传达的设计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即视觉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设计理念更加新颖以及设计方法与手段等更加先进。因此,根据数字时展背景对于视觉传达的要求,要更好地推动视觉传达设计。

一、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重要性

视觉传达设计也可称为艺术设计,是基于传播特定信息的一种主动行为,常常是以绘画、商业广告等方面出现在我们面前。实际上,视觉传达行为的历史非常久远,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空前发达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人员迎来了发展的更多机会。

在视觉传达设计技术中,视觉符号是极为重要的概念之一。视觉符号指提人类视觉器官可以看见的所有可以传播信息的事物,包括建筑物、摄影、电影、电视剧、建筑物等。而在视觉传达的设计领域当中,如何利用、创造一个视觉符号是恒久不变的话题。视觉传达设计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种视觉符号,向受众所传达一种特定的信息。而在数字化技术出现之后,电视图像的高清晰、高保真和摄影资料压缩高效化等技术成果,改变了视觉传统设计领域的面貌,也促进了大量新的信息传递方法出现。

在设计发展中,视觉传达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设计行业中无法忽视的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根据人们视觉上的变化与冲击进行设计,利用专业的手段对人们的视觉产生感官上的刺激。从文化角度上来讲,视觉传达设计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采用科学先进的手段展开设计,是科学发展下的重要产物[1]。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逐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不仅要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技术进行优化,而且要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进行创新。数字化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就是将各种有效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进行存储与沟通。数字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生活理念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视觉传达设计的改革非常重要,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设计理念上,都需要进行优化与改善。新观念的产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来讲非常重要。在设计中,视觉传达设计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在设计发展以及生活变化等方面视觉传达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性化

如今的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具有人情味。伴随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各类设计基本功能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人们开始重视人性化设计,在各种设计中都注入了更多的人情味。视觉传达设计给人们之间加上了感情的纽带,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也越来越重视人文的准确性。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强的直观性。数字时代,很多设计者对传统观念进行改变,将很多人文关怀的内涵融入视觉传达中,让作品内涵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理解。

并且还有很多绿色设计的理念也有效展现。设计师希望以绿色思维让人们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这种绿色设计也更加温馨地展现了对于人性的一种关怀。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特点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机遇,将视觉传达设计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数字化形式应用非常广泛,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例如在设计理念方面需要针对时展的要求进行创新,数字化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设计过程等。

相较于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数字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与变化[2]。视觉传达设计更加重视设计的协调性、综合性以及高技术性。协调性主要指的是将声音、视频、图像等相结合进行设计,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统一的状态。综合性主要指的是设计的方式以及相关成果运用方面进行综合,其中每一项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利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将其进行综合,同时不同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实现综合性。技术性,顾名思义,主要指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的技术。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来讲,其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开设计与分析,会应用到各种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视频等。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等都在不断地更新与升级,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段与途径等也在发生变化。要更好地利用高科技产品进行视频传达设计,就需要具备高技术能力。

四、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创新

(一)设计手段实现数字化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手段非常重要。视觉传达设计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在数字化时展基础下视觉传达设计需要在手段与观念上进行创新与完善。视觉传达设计手段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与关键,逐渐将设计手段向数字化方向转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数字化发展要求。当前社会中大多数生活与工作都在与数字化打交道,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3]。因此,要将视觉传达设计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的形式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更加突出设计中心,同时提升视觉传达设计自身的设计效果与艺术传达。在数字化期间能够很好带动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理念创新,同时完善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为人们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官体验。

从数字化发展角度来讲,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形式是设计行业重要的发展创新,同时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成为设计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视觉传达设计比较落后的局面,数字化将先进的科学设计与视觉发展艺术进行了完美结合,更好地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同时在设计观念上更加与时俱进,很好地实现了人们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数字化形式在不断发展期间不仅在设计手段上进行了创新,而且在设计内容上进行了丰富,利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手段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将视觉传达设计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二)设计理念实现创新化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理念是决定设计方向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发展将视觉传达设计逐渐推向创新化方向。创新是设计的源泉,在创新基础上,数字化形式为视觉传达设计创立了新的设计灵魂。设计行业对于设计理念的创新非常重视,设计的作品能不能受到大众的欢迎或是被大众所接受,关键在于设计理念的创新水平。

数字化发展推动下,设计师将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从传统禁锢方面进行转变,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利用全方位思路进行设计布局,结合自身丰富的设计经验,发挥想象力,创新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意识思维,设计出属于时代的产物。新的O计理念能够对设计表现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在设计中能够产生连锁反应,创新和完善设计风格,并改变设计使用材料。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理念创新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充实知识,提高对于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创新还能够带动设计思维的创新,在原有的设计要求下对固定设计模式进行创新,敢于探索研究新的设计模式,在新的设计模式要求下对设计理念等进行创新,提高设计思维的灵活度,利用设计要求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

设计理念的创新可以丰富设计形式的应用。传统设计形式比较单一,基本都是按照规定的设计程序,在确定设计目标之后进行设计研究。这样的设计作品虽然在主题上能够满足要求,但是过于局限,不能为人们带来新颖的感觉。数字化发展背景下,针对明确的设计中心展开设计,在设计手段、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利用相同的内容为人们展现不同的视觉感受,在传递设计主题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激起人们欣赏的欲望,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设计的需求。

(三)视觉传达实现多样性

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具有多样性特点,设计主题等也具有多样性特点。基于这些特点,要对视觉传达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改善与创新,尽量对传统设计方式与状态等进行改善与创新,根据时展变化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同时在设计之初需要就设计理念等进行确定,积极参与到时展与群众生活中,把握当下发展潮流,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多样化设计在设计风格上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在设计风格上可以根据具体设计需要展开相应的设计,在视频制作以及图片色彩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创新性多样化改善,将设计中不必要的元素进行删除或是系统优化,为实际的视觉传达设计创造更好的空间。

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全部以先进科学技术为设计基础,这就需要对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的立体概念,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相协调,探索出新的艺术形态,利用新的结合为创作者提供创作理念,激起设计的灵感以及设计思路,能够在原有设计基础上设计出更加标新立异的视觉传达作品,为设计者提供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同时满足人们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享受,实现视觉传达的效果与设计的目的。

五、结束语

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时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与完善。当下视觉传达设计逐渐实现数字化、多样化与创新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视觉传达设计质量,而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将设计行业推向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阳.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J].设计,2015(15):82-83.

篇11

关键词: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环境成本

引言

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欧盟统计局的定义,环境技术产品(EGs),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它与环境技术服务共同构成环境技术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培育和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管理总局能源与环境产业办公室的详细清单,环境技术产品共五类228项。分别是空气污染控制、监测分析、固废回收、水和废水与清洁能源。

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技术产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化发展速度十分迅猛。2011 年全球环境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高达2 980亿美元。一些发达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已经开始为推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做出多种努力。《多哈宣言》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说,在世贸组织 框架范围内,各成员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在环境产品领域要逐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并在各成员方能力范围内给予环境商品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环境产品在世界各国自由流通,从而有利于各成员方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我国的环境技术产业由于起步晚,相关产业技术水平落后,总的来说还不是很成熟,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面临很大的压力,这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有所顾虑以致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全球及我国的作用,探讨我国在该进程中的发展路径。

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作用

环境技术产品贸易的自由化不仅能给各国的国内带来经济利益,还能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环境利益的获得,为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环境茶品自由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获得环境利益。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生产或贸易中,环境资产的因素通常会被忽略不计,环境成本并不全部包含在出口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中,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成本的外在化,环境成本的外在化使得某些出口生产和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恶化自然资源,造成全球环境问题。因此,传统产品的自由贸易常常会对环境保护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而环境技术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或削减对环境的损害。同其他可供选择的同类产品相比,环境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更小,它具有亲环境的特性。因此,推进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能使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降低消费环节的资源使用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污染的产生,进而有利于改善环境,给全世界带来更大的环境利益。另一方面,环境技术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沿着更为环保的线路发展其经济,改善资源使用效率,维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获得相当可观的环境利益,同时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制定和实施环境法律和规章,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进而有利于保护环境。因此,对于那些环境保护法规相对缺失或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可以加速国内环境法律体系的确立,完善国内环境法律体系。

2.有利于消解国际贸易壁垒,增加贸易利益。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宗旨是各成员国在世贸组织的协议框架内,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在环境技术产品和环境技术服务领域内逐步消减和取消一些阻碍和扭曲市场发展的限制,如出口补贴、关税壁垒、配额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等,降低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门槛。各成员方要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更多的优惠政策,促进环境技术产品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通,这样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激励更加环保的产品出现,另一方面对于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廉价产品的国内消费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国内的技术进步。

此外,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最终目标是增加出口贸易额与贸易利益。对于世贸组织中的发达国家成员来说,这一目标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某些发达国家在特定的环境产品领域占有比较优势,这些国家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来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成员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产品领域也拥有比较优势,通过环境产品自由贸易谈判范围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减少和消除发达国家对这些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从而谋求更大的贸易利益。

3.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环境技术产品的自由化贸易,可以使全球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收益。同时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不仅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同时也有益于人体健康,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某些特殊环境产品上存在优势的国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将这一产业部门发展为核心产业,并借助世贸组织的相关协议来扩大本国的出口,进一步促进资源在整个全球领域的利用和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传统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往往需要借助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导向,环境技术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可以突破传统的范畴,在贸易领域建立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

4.有助于提高环境产品的供应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和转移。一些支持“清单方式”的世贸组织成员方认为,伴随着一揽子资助方案和技术援助,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将促进环境技术的交流和进步,鼓励技术的创新和溢出。之所以会产生国际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是因为各国在环境技术发展中的水平不一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一切领域都具备绝对优势。每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科技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在其环境技术上都有所长和所短。利用国外先进的环境产品和技术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国际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能提高环境产品的生产供应能力,促进环境技术的转移,而国际环境技术转移是一个国家环境技术发展过程的必要环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即利用国外先进的环境产品和技术,通过消化、改良和创新,提高自身的环境产业技术,使经济资源总量得以增加,同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最终促进科技经济的发展。

二、中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分析

1.中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的特点。美国环境技术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是中国。美国对中国环境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远远大于进口规模,而且从总体上看,中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额占中美贸易总额的比例保持逐年上升的态势。美国对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特点主要体现在产品类别上。美国对华出口的主要类别的环境技术产品包括:监测分析、水和废水类产品。自2004年以来,美国对华的环境技术产品出口中,这两类产品占的比重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增长幅度较大。以2011年为例,美对华共出口监测分析类产品81项,出口总额为20.95亿美元;水和废水类产品73项,出口总额为13.58亿美元。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环境技术产品包括水和废水类、清洁能源类产品。以2011年为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清洁能源类产品有21项,水和废水类环境技术产品进口项达67项。从产品特点来看,美国对华出口的优势产品集中于“化学分析仪器和装置”、“质谱仪”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优势产品则以“旋塞”“手动龙头”“阀门及类似装置”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

2.中国环境技术产品的发展前景。环境技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需求方面来说,我国环境技术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将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增加环保投入,因此具有竞争力的检测检验和环保治理设备在我国有巨大市场需求。这是我国环境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

其次,在政策方面,目前我国的政策导向对我国环境技术产品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的环境保护产业正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而环境技术产业也被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与环境技术产品相关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包括“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的总体目标。这些政策为我国未来环境技术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最后,在面临的问题方面,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技术产品产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我国环境技术各领域发展不平衡。从环境技术产品的贸易情况可以看出,2010年,美国对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其中仅光伏电池一项产品的出口量就占环境技术产品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由于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我国会出现某一领域的环境技术产业盲目跟风,扩大生产,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继而导致贸易壁垒的产生,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二是环境技术产品在我国还属于较新的行业,竞争力较弱,而美国的环境服务业在全世界是属于领先地位的。此外,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技术产品主要集中于较高端的精密仪器,如环境监测与分析仪器,而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业则主要集中在较低端的资本和资源密集型的机器零部件、环境设备上。这说明我国在环境技术产品上的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能力较弱,环境产品行业尚未完全掌握某些核心技术,部分先进设备仍需要进口,这就导致我国环境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容易受到国外产品的强烈冲击,容易被国外的先进技术逐出世界市场,更不易占领国外市场。我国环境产品行业的这种弱势现象在中美环境产品贸易中更加显著。

三、我国的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路径分析

环境技术产品在中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产品贸易还存在着多种制约因素,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快环境技术产品的发展,我国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增加环境技术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技术是环境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政府应加强和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补贴企业进行合理的环境产品开发投入,以企业投入为主,成果归企业所有,从而促进全社会对环境技术开发的投入和成果的应用。另外,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技术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所以有必要适当引进一些关键性的环境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使该技术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2.加强对环境技术产业的宏观调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经济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对环境技术产品都有详细的清单,可以对环境技术产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环境技术产业进行了5次大型统计调查,这些调查基本反映了我国环境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情况,但是环境技术产业贸易的具体情况相关部门并不是非常了解,这给环境技术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我国也应尽快建立符合国家利益和国际标准的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清单,开发环境产业数据库及决策支持平台,对环境技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以辅助《“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3.在环境技术领域加强与先进国家的广泛合作。在环境技术领域,政府应加强与世界上环境技术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应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平台。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技术管理经验,学习世界上最佳的环境技术、先进的管理体制、成熟的技术评估体系,使我国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中国环境技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林奇.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师,2008,(6):34-36.

[2] 宁学敏.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51-54.

[3] 王晓宁.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与协调[J].知识经济,2008,(2):55-57.

篇12

关键词:矿井;机电一体化;信息集成;交互共享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快速发展,其在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合理应用和技术升级,为煤矿数字化、智能自动化、网络集成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信息智能化矿井动态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采煤系统从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通风、供水、提升,到井上的视频监控、可视化管理、集控中心等,均建立基于DSP数据处理为核心的采煤作业监控、监测、保护系统,确保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功能的高效、稳定、可靠发挥,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能耗大大降低[1]。我国在最近10多年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使用范围均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覆盖了整个采煤系统的全过程各环节,大大提高了采煤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水平,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机电一体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智能自动化、信息可视化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发展煤矿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水平的方向探讨

煤矿机电一体化集成监控系统,是以运行环境数据、实时运行数据、图像视频等基础数据智能自动化处理为核心,实现对煤矿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工况、周围环境、安全隐患、人员操作、设备性能等进行在线实时检测分析,避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由于某些自动化传感器的局限性引起安全隐患或故障的漏报或误报,有效弥补煤矿机电一体化监控系统在煤矿生产作业全过程中的监控盲区,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工作人员及机电设备长期处于高效、安全的运行工况,有效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1.1 建立本质安全的机电一体化无线通信系统

结合RFID无线射频技术、WiFi无线终端通信技术、PDA手持式电话等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结合远距离通信以太网、工业电视等光纤通信技术,对煤矿作业面上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工况、人员工作位置、作业环节等的实时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经远距离传输到地面的集控中心,实现对作业面上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人员的信息的动态采集、传输、运算分析和管理。但由于煤矿作业环境较复杂,需要监控点、面较多,这对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网络自身的综合防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监控内容丰富、系统集成化程度较高、极限功率本质安全的通信技术,是煤矿机电一体化监控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1.2 建立无人工作面远程集中遥控系统

目前,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已结合PLC、变频器等机电一体化控制设备,实现了采煤工作面中有人巡视和操控条件下的顺槽遥控和记忆割煤,但由于作业面工序较复杂、工艺内容较多,以及井下作业环节较复杂,还需要结合井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通风系统、供水系统等,进一步提高操控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实现无人工作面的地面远程遥控,确保井下具有较高的瓦斯、供水、通风防护等系统的集成监控,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水平。

1.3 建立基于信息集成互享的煤矿机电一体化安全生产集成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多数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和各种检测、监测、保护子系统大多是独立运行模式,不能实现系统间数据的相互集成共享和互操作,造成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信息资源孤岛产生,造成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的丢失和浪费。因此,建立具有统一通信网络和数据处理平台的煤矿机电一体化安全生产集成自动化管理系统,已成为煤矿机电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基于信息交互的机电一体化集成自动化管理平台的建立

在煤矿机电一体化信息集成自动化管理平台系统建设中,统一数据传输网络平台和统一软件及数据仓库平台,需要从系统硬件结构、软件配置等方面确保信息化矿山中的机电一体化各检测、监测、监控子系统模块的集成统一。通过统一数据传输模式、统一数据表达形式、统一数据处理格式和统一数据管理方式等,实现数据信息的相互集成共享,避免数据孤岛出现,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率水平。

煤矿井下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空压风机房、中央供水系统、水泵房、胶带、运输带、工作面等作业面上的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动操作,是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稳定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当矿井工作面有人巡视的条件下,通过顺槽遥控技术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发展无限远程遥控依然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通过信息集成互相平台的建设,可以对井下作业面上的机械设备、供电设备、运输设备、供水设备、通风设备、采掘设备、检测保护系统等系统信息的统一采集、集成统一,并可以结合视频技术、3D GIS技术等,实现三维可视化直观表达和智能运算分析[2],形成矿井全过程的动态监测、控制、管理的集成一体化管理,有效提高矿井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综合运行安全可靠水平和生产管理的效率效益水平。基于信息交互的机电一体化集成自动化管理系统,其逻辑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是某煤矿机电一体化集成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逻辑组成结构,其包含了环境监测分站(瓦斯、粉尘等)、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中央泵房(供水系统)、采煤机、给煤机、通风系统、传输胶带等子系统。通过工业现场总线,将底层(机电设备)的一体自动化操控保护系统与地面上的集控中心有机互联,便于地面作业人员进行远程运作管理和操控。通过大屏幕,工作人员可以可视化了解井下机电设备的实时运行工况状态,便于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效合理的调控策略,有效提高采煤作业的工作效率和作业安全。机电信息一体集成化,是煤矿机电设备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改进。

3 结束语

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种类和性能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具有防爆性能的矿用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能够检测到矿井作业面上更多机电设备的运行工况状态和周围环境信息,增加了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信息化、智能自动化、网络集成化功能水平。结合PLC、变频器、RFID、3D GIS、视频监控等技术,建立信息交互的机电一体化集成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矿井作业面的全面、完整地信息采集、远程传输、运算分析和智能决策生产,确保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功能的高效稳定发挥,提高工作面作业效率和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舒适护理;心理状态;术后疗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95;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4-0097-03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BPH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BPH治疗中[2]。但PKRP毕竟对患者是一种创伤,术后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及膀胱刺激、排尿疼痛等护理问题,引起患者舒适状况的改变[3]。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个性化、创造性的新护理模式,能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4]。近年来我院对PKRP患者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了舒适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PKRP治疗的BPH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经泌尿系超声、前列腺特异抗原、尿动力学检及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等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舒适护理组82例,年龄57~84岁,平均(74.2±7.1)岁;病程1~14年,平均(6.1±2.1)年;伴随疾病:尿潴留32例,尿路感染37例,膀胱结石19例,两肾积水12例,心脑血管疾病28例。对照组78例,年龄56~87岁,平均(74.5±7.3)岁;病程9个月~13年,平均(6.4±2.2)年;伴随疾病:尿潴留29例,尿路感染34例,膀胱结石20例,双肾积水14例,心脑血管疾病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病程和伴随疾病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护理组在PKRP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舒适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舒适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抑郁和焦虑等心理,以最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②基础舒适护理:术前常规戒烟戒酒,清淡饮食,术前禁饮8 h,禁食12 h,术前夜常规清洁肠道,指导患者安静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及休息;③术中舒适护理:术中进行心理安慰及心理疏导,纠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摆截石位时动作平缓,腿架上膝关节处垫好海绵衬垫,避免小腿受压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和循环淤滞;术中冲洗的生理盐水加温至接近体温进行低压灌注,保证手术野清晰;④术后舒适护理:术后保持膀胱冲洗通畅,注意膀胱冲洗液的色、量的变化,注意膀胱冲洗速度,避免过快;加强会护理和多饮水,减少尿路感染发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用力排便引起前列腺窝出血;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术后5 d心理状态的变化,并进行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和并发症的评价。

1.3.1 心理状态的评估[5]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评估。

1.3.2 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指标[6] 包括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变化。

1.3.3 术后并发症 包括术后继发性出血、下尿路感染、急性附睾炎和尿失禁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后5 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舒适护理组治疗前后t = 3.02、2.97,P < 0.01或常规护理组治疗前后t = 2.36、2.31,P < 0.05),且舒适护理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t = 2.32、2.26,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比较

舒适护理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 < 0.05或P < 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舒适护理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χ2=7.89,P < 0.01)。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Qmax、RU和QOL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和RU均较前明显下降,Qmax和QOL评分均较前明显上升(常规护理组治疗前后t = 2.30、2.41、2.34、2.32,P

3 讨论

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外科手术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医生操作的熟练,经尿道前列腺微创电切术已成为治疗BPH的首选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显著的优势[7]。但术后患者易发生膀胱痉挛及膀胱区尿道口疼痛症状,对患者的术后舒适程度和术后效果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9]。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同时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显得十分必要,可明显减轻患者膀胱痉挛及膀胱区尿道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10,11]。

近年来有关舒适护理在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的应用国内外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探讨,但有关舒适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多[12,13]。李慧娟等[14]研究发现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予以舒适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膀胱痉挛和术后疼痛发生率,提高术后疗效。廖俪娣[15]研究发现舒适护理干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减轻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疼痛及膀胱痉挛发生率,促进术后顺利康复。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后5 d舒适护理组的SAS和SDS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行PKRP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缩短术后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膀胱痉挛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研究还发现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和RU均较前明显下降,Qmax和QOL评分均较前明显上升,且舒适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较明显,提示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行PKRP患者的下尿路梗阻症状,减少残余尿量,提高尿流率,改善生活质量。

舒适护理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护理方式,其核心内容是心理舒适护理,即通过心理舒适护理激发患者心理资源,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无抑郁焦虑的健康安宁状态;同时结合术中和术后舒适护理,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总之,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行PKRP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术后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膀胱痉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疗效;并能改善下尿路梗阻症状,减少残余尿量,增加尿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丽韶,苏燕娟,陈佩燕,等.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抑郁状态相关因素调查与护理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43-45.

[2] 陈斌.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63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1):49-50.

[3] 高秋玲. 舒适护理对泌尿外科术后膀胱痉挛、焦虑及护患关系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06,12(11):150-153.

[4] 郑舟军,金晓红,乐富军,等. 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31-532.

[5] 王文荷,于小喜,韩子华,等. 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270-1272.

[6] 蒋聿瑛,陈劭泱,吴彩芬,等.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84-85.

[7] 李长城,许靖,陈新辉,等.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8例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51.

[8] 刘凤兰,冯月华. 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10,8(8B):2111-2112.

[9] 施蓓蓓.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58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6):107-108.

[10] 蔡少苹.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473 -474.

[11] 谭秀卿.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55-256.

[12] 黄东方,杨矗. 舒适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8):998-999.

[13] 谢艳群. 舒适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1, 32(36):7828-7829.

[14] 李慧娟,张国英.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90例围术期舒适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58-60.

篇14

关键词:数字化经济;劳动力市场;经济;社会

数字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商务模式,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数字化经济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字化经济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所以有必要研究适应数字化经济变化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便提升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和促进就业,进而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化经济的产生

数字化经济,是指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在信息化和网络化下的一种经济形式。数字化经济,实质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并且在这个经济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地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根本变化。数字化经济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和技术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数字化经济还包括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是指应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设备等,来实现政府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整合与优化。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今,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主要包括三种:新增劳动力、失业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图1所示,2002年第1季度,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约有3320740名求职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岗位,到2010年第4季度,这一数据增加到8700720,增长了158 %,这充分说明,劳动力市场逐渐成为中国劳动力配置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诸如工业、农业的就业需求大量减少,而第三产业的就业需求却大量增加,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已成为国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近700万。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

2013年上半年中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三)新兴产业高技能岗位人才缺乏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新技术高科技人才缺乏。相关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劳动力供给有8.4亿左右,其中90%以上的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没有人力资本,也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新兴产业人才严重欠缺,高技能岗位人才尤其匮乏。

三、数字化经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变革,必将推动中国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经济转变,这也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中主要包括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工作方式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化。数字化经济带来电子商务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还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冲击。

(一)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

数字化经济是以数字化技术大量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改变了劳动活动过程中生产工具与劳动力结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使劳动力市场在数字化经济技术下进行的,这样就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影响。

(二)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数字化经济带来了新服务和新产品需求,导致市场供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进而就引起了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和优化,最终将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四、国外劳动力市场对我国的启示

经济数字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人力资源在全球的流动。数字化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在美国经济和社会中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经济投入和经济产出以数字化形式出现,工作实际活动场所的作用逐渐弱化,虚拟工作场景和远程作业模式却随之出现。根据世界薪酬协会统计,2001~2008年美国从事远程作业的人数迅速增大,如图2所示。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在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领域的大量运用,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一)新的工作模式出现

数字化网络技术变革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作为21世纪的新作业模式的远程就业在中国也已经开始出现了。

(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

美国在数字化经济进程中,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远程就业,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配置效率,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际人才以保持科技竞争力,进而形成了“产出人才、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高素质人才供给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五、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整策略和建议

面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这些新变化,只靠劳动力市场的自身调节是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的,我们需要采取更加适应数字化经济的劳动力市场策略,发挥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能效。

(一)建立互联网服务就业平台

互联网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技术传递的成本。为了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更加匹配,我们可以构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搭建劳动力供需信息交流平台,使求职者可以通过网络有效获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从而降低劳动力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信息技术沟通成本。我国的网络化就业平台可以包括“岗位信息网”、“技术培训网”和“工作交易所”这三个基本信息库,进而形成“岗位匹配、职业引导及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综合就业平台模式。

(二)实施提高技能的职业培训计划

随着网络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新岗位及新工作模式需要具有大量的知识技能,因此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是知识密集型的大量高素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了阻碍中国网络数字化经济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以提高技能为重点的职业培训计划,发展以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的职业教育,通过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改善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加速中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训,确保网络数字化经济的稳定顺利转型。

(三)优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适应数字化经济的发展,针对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根据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状况,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形势,设定当代大学的使命和目标,改进和优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制订符合国情和学校情况的人才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开发学生的第二课堂,加大实训实践课的教学,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实际能力,办中国特色的品质大学,培养高素质的特色学生,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适应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四)制定有利于引进人才的人才发展政策

数字化经济加速了全球化经济发展,加速了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步伐。我们要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引进的机制,改善人才引进的环境,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大幅度地吸引和引进国外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以弥补国内对STEM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匮乏。同时,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完善人才成长的职业规划,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步伐,吸引和引进人才的同时留住和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更快成长,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减小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样带来电子商务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还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带来了更加敏捷迅速的就业模式,延扩了劳动力市场匹配的虚拟空间,进而引发了劳动力产业间的流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现状,针对数字化经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且学习了国外劳动力市场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适应网络数字化经济变化的方案和策略,进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并以此来促进就业,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数字科普环境,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开展数字科普学术交流,推进“数字北京”,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滕远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

[2]田大洲,田娜.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征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13(28).

[3]翁杰.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07).

[4]Samira Borouji Hojeghan,Alireza Na

zari Esfangareh.Digital economy and tourism impacts, influences and challenge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9).

[5]Ana C. Dammert, Jose Galdo, Virgilio Galdo. Digital labor-market intermediation and job expectations: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J].Economics Letters,2013(120).

[6]梁晓滨.美国劳动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何枭吟.经济数字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08).

[8]Kazuhiro Kurose. The dynamics of the labour marke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the speed of demand saturation.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