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课程建设实施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课程建设实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urse instruction and implement of working process taking WEB course developed by 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determins learning area through typical working task of working area and designs teaching situation through the standard of the enterprise and working enviromnet.The purpose of of this article is not only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to enhance their project experience and improve their social adaptability.

关键词: 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教学情境

Key words: working task;the field of action;learning area;teaching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09-02

0 引言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作过程化课程的建设就是通过岗位群工作领域分析,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计课堂环境,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教学过程并进行评价。本文以开发WEB系统课程为例阐述了工作过程化课程建设实施过程。

1 确定学习领域

工作过程化课程的设置是依据岗位工作情况(工作领域),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制定出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目标(学习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和软件技术的结合,WEB系统开发工作已经是软件企业和网络公司核心业务。开发WEB系统课程依据企业中WEB项目软件工程师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设置。通过WEB系统项目开发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完成系统分析与调研、数据库实现、系统框架建设、代码编写、系统测试与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作为WEB项目软件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课程设置和定位的初期,经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讨论。先后与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丹东九三电脑公司等多家企业交流。经过专家讨论,建立了以WEB项目为导向、以实践工作情景为依托、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的课程教学体系。

本课程最终目标是:能够运用.NET技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参与到WEB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B/S系统模块的编码、调试和文档编写,成为企业需要技能型应用人才,学习领域见表1。

2 教学情境设计与实施

教学情境是工作过程化课程的课堂表现。教学情境以WEB项目软件开发工作主要步骤进行设置,使学生完成学习的同时经历整个项目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的项目经验。

本课程以“网上图书销售系统”项目开发过程展开教学,设计了10个教学情境,具体教学情境有:需求分析报告、数据库设计及实施、IIS服务器配置、页面导航及母版设计、系统框架建立、数据查询与展示、数据插入与更新、第三方控件的使用、用户控件、网站部署与定制。每个工作任务都按着:信息获取、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6步进行安排,形成一个标准化软件开发过程。各个教学情境是按着软件开发过程设计实施的,每个阶段都安排相应的总结与评价从而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符合螺旋模型。部分工作任务由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担任项目组长、程序员和系统测试员角色,在项目进程中起到核心作用;教师担任项目经理、咨询师等职责,起到引导作用。

3 辅助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中,采用多模式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和网络资源,建立课堂、实训基地、课外的立体化教学空间。电子版讲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全部上网,教学网站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天候、立体化”的学习平台。

建立社会服务与技术支持为目的,具有企业孵化器的软件实体——一方软件研究室。由专任教师主持,学生参与软件开发,近两年师生共同完成社会服务项目和软件开发10余项,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掌握了实践技能,增加了项目经验,为开发WEB系统课程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4 结束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开发WEB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了项目经验,提升了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就业机会。

工作过程化课程将实际项目带到了课程中,将企业工作融入到教学情境中,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加学生实践经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对学生的培养满足了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鸣.项目教学法中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6-18.

篇2

因此,以足球项目为重点的体育课程改革不是一项活动,更不是一种跟随潮流的运动,它是置于学校课程建设中的思考,是学校充分利用课程建设自的表现,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加上针对足球课程建设的实施途径,思考如下:

途径一:纳入学校课程

在落实足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务本求实。把足球课程实实在在排入课程表。学校三个校区以3~6年级为重点,确保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遵循《朝阳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提出的课程设置创生性和选择性原则。一方面在传统模式的足球课中不断教研、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从学情出发、从教学需要出发,大胆尝试长短课、大小课、双教课等不同的教学形式。例如,既有20分钟的女足基础训练课,也有30分钟的男足实战训练课,还有40分钟主教与助教共同完成的传统足球课,力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途径二: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

结合

《朝阳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规定,各学科平均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学科实践活动,体育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丰富体育生活为主。在我校体育足球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便广泛开展了校内体育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

(1)校内体育活动

奉行“生命教育”的中园小学“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本着惠及全体学生的宗旨。在足球课程推进过程中,学校三校区1~6年级学生人手一个足球,自主创编的“快乐足球操”得以普及,实现了每一天每一个孩子都能触摸到足球,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对足球的控制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精心策划举办为期两个月的3~6年级班级足球联赛,各班级纷纷成立自己的班级足球队、足球宝贝啦啦队,设计独特的足球标识,抽签形成对阵图,自发组织训练,调动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海报、彩旗、助威、呐喊……全校形成了浓烈的足球氛围。

在关注全体的同时,学校注重高水平球队的建设。组建了学生男子、女子足球队。把每周二学校社团活动时间和周一、周四课后活动一小时时间作为提高足球水平的补充和延伸,聘请专业足球教师训练,校内足球教师助教,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2)校外实践活动

学校注重开发利用各种校外资源。结合班级足球联赛,组织三校区足球达人、最佳小射手、足球校队队员、最佳班级拉拉队,身披国安标识走进工体、开展“走进国安、为国安加油”足球课程校外实践活动。孩子们文明观赛,用正确的方式为自己家乡的球队呐喊助威,在0:2输球的时候,还同身边的“御林军”一起为国安唱歌,为国安呐喊,最后2:2追平比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着不服输、勇于拼搏、积极向上、“永远争第一”的国安精神。同时,在浓烈的足球氛围中更加深刻地感受足球的魅力,更加热爱足球、热爱家乡!他们在之后的训练中更加顽强拼搏,团结一致,在社区恒大杯比赛、区级金鹰杯学区选拔赛、市级百队杯等比赛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和不仅是足球技艺的提升。

这些校内外足球项目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实现了过程育人、实践育人。

途径三:家校联动

本着“课程改革,全员育人”的宗旨,我们还积极开发各种资源。组建了“阳光力量”家长、教师男子足球队,定期开展友谊赛;定期举办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足球主题定向越野”活动等,广泛调动了家长资源和参与足球课程改革的热情,实现家校联动,促进足球课程改革的普及、巩固与宣传,有利于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共育共建。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以足球为重点项目的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首先,教师队伍获得成长。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转变,不再墨守成规于传统体育课堂,视野更加开阔;接受社会资源引进校园,逐渐树立全员育人、整体育人的意识。青年教师由最初对足球的个人兴趣转变为足球专业素质的跨越式发展;体育教师团队更加凝聚、大气。

其次,学校内足球文化氛围初步形成。3~6年级每一个班都组建了足球队,设计有独特的足球标识,通过足球主题家校定向越野、班级联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关注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不断攀升。学校女子足球队组建成功,男子足球队在各种比赛中不断磨砺、成长,取得

佳绩。

最后,在学生成长方面。用孩子自己的话说:精彩的足球联赛里,有激烈的对抗,有尽情的欢呼,有胜利的喜悦,有失败的泪水……每一场比赛对于我们的球队、啦啦队来说,能享受这些就是幸福的。

比赛的时候,可以把平时学习和积累的技术毫无保留的拿出来,撒开了打。而且,打比赛还可以锻炼我的心理素质。因为当球队输了比赛后,每个人的情绪都很低落。这时候,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必太伤心就行了。就像老师对我们说的一样:输了还能笑,才是

高手!

还有的同学说,在足球训练时,我和老师、队友们一起玩耍,一起踢足球,非常快乐。就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使我收益良多:每个老师都在为我们默默的付出着,就像辛勤的蜜蜂。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训练让我们增长了球技;让我们的配合更巧妙;让我们球队更团结。我爱足球!

篇3

教师培训的新理念

“十二五”期间,我校提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理想,助推学生自主求知和生命成长”的教师培训终极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我校合理规划教师培训工作,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通过选择教师培训的战略,制定科学的培训制度,塑造良好的培训文化,三管齐下,积极创建合理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我校以“知识探究、能力构建、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为引领,现已构建“钻石型”特色课程体系,包含基础学科类课程、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类课程、CPS(Creativity, Practice, Service)类课程以及人格养成类课程。新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随之发展与提升,既为教师成长提出了挑战,又为其注入了活力;既是教师培训的动因,又是培训的新平台。为此,我校将紧密围绕课程建设,构建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师培训,以教师培训促进课程建设,从而努力围绕学校特色发展,以教师培训为桥梁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促进学校教师培训为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学科基础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坚持“校本、生本、课本”的原则,即“以学校文化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本”,从而实现基于“校本”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为自身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基于“生本”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达到减负增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基于“课本”学习研读课程标准,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要求,落实双向细目表,进而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为教师培训的有效抓手。

构建教师培训的生命体

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之上,我校深入探究教师培训的内涵,合理统整与规划教师培训工作,使其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相融合。

教师专业发展涉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方面面,可归纳为升华专业精神、塑造专业人格、充实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四个主要方面。基于此,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对“十一五”教师培训工作的总结,努力挖掘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即“敬业”“爱生”“博学”“善导”。“敬业”是指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爱生”是指关心、爱护学生;“博学”是指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善导”是指育人过程中以开导、引领见长,这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发展的统一整体,教师的各种专业素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各专业素养的平衡发展与相互促进。为此,通过观察教师专业发展生长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校提炼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即维系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链,并以此作为理工附中的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其中,“敬业与爱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促使教师超越“谋生”而追求“乐生”,这是使教师情系教育事业的精神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然而,“敬业”更需“精业”,故要“博学与善导”,这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硬实力的更高要求,促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精雕细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是教师培训工程的又一重点。文化具有群体性和实践性,文化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由个体推广至群体,由设计走向实践的重要途径,文化引领是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出发,我校着力从学习与教研、实践与反思以及师德三个方面培育教师培训的文化,而这正与我校“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相得益彰,即以知识探究促学习与教研文化,以能力构建推实践与反思文化,以人格养成引师德文化。因此,“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面,课程建设成为建设教师培训文化的沃土。

教师专业发展的点、线、面的有机整合,最终促使我校努力构建教师培训的有机体。为使其焕发活力,结合学校“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新理念,我校提出:以课程建设作为教师培训的生命体,使教师培训回归教育教学实践。“人文奠基,理工见长”是我校课程的特色,指我校的课程在保证学生构建为人之本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理工领域的特长发展。基于教师培训与课程建设的融合,“人文奠基,理工见长”的课程特色为教师成长打下了生命底色。“厚德积学,沉毅笃行”是我校的校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体现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沉着坚忍,行动务实”,这是我校教师培训的行动准则。我校的教师培训注重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活动开拓教师视野,借助“教师沙龙”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这些都构成了教师培训生命体的特色生命活动。

与此同时,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我校积极倡导公开坦诚、高度信任、关心与分享、珍惜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风,并以此促进学校文化ACT建设。学校文化ACT具体是指尊重信赖(Are respectful and trustworthy)、相互关心(Care about each other)、承担责任(Take responsibility),这是我校团队建设的核心精神。教师培训工作的作风较好地体现了ACT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

“立足校内,两头在外”的教师培训方针

在“十二五”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将教师培训的总体方针确定为:立足校内,两头在外。

1.“立足校内”

所谓“立足校内”,是指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搭建教师校本培训平台。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施“凝聚工程”、“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凝聚工程”旨在凝心聚力,通过人文、科学的管理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信念与经验、相互承诺的实践共同体,建设一支尊重信赖、相互关心、承担责任的优质教师团队。

“青蓝工程”即师徒结对,通过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发展。我校尤为注重对教师队伍新生力量的培养,并从思想、仪表以及日常行为的细节方面进行引导。为指导青年教师树立积极的事业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学校对其提出“日行三必须”,即必须把教书当作事业来经营,一颗心追求,一辈子坚持;必须呵护学生;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来成长,放眼世界,见好就学,省思内心,闻过则改。此外,为引导青年教师优化个人发展的细节,学校明确提出了“教师20项修炼”,提醒青年教师关注自身形象、生活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多个细节,具体内容如下:

修炼教师形象:教师的服饰;教师的微笑;教师的语言;教师的习惯;教师的宽容;教师的德性;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情感。

精炼教师生活:教师的规划;教师的阅读;教师的研究;教师的反思;教师的写作;教师的幸福。

锤炼教师专业:以生为本;课程意识;跨越边界;教学艺术;寻找声音;教育之梦。

“名师工程”是指学校为不同层级的骨干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营造交流、研究的氛围,旨在树品牌学科,出名牌教师,建特色课程,育教研文化,传经验影响。

2.“两头在外”

所谓“两头在外”,是指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将走向两个区域:一是走向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二是走向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

首先,我校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合作,通过为教师办理理工大学借书卡、开放理工大学网上图书馆、帮助教师提升学历等方式,使其能够分享大学资源。

篇4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课;五年制高职校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正日益备受关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已正式出台文件全面推动此项工作,笔者觉得这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精品课程”作为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必须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作为支撑。而最关键的是如何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力求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每一讲都是“精品课”及其优质资源的服务,才是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精品课程的基本要素

1.精品课程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等应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尤其应突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利于促进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形成。

2.精品课程应具有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因此,精品课程内容要紧贴行业和岗位的实际,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注意追踪学科的前沿,将先进、适用的而且能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市场信息为学生服务,同时规范执行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务实精当的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3.精品课程应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要大力推行与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模式、工作模式和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供充足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合适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4.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支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责任心强、团结协作、能干肯干的师资队伍

尤其要强调的是精品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本课程领域国内外科技和生产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有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成果。

5.精品课程应具有先进合理的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

在教学中要形成既鼓励创新,同时又严格操作的管理机制,既要重视课程成果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开发过程和实施过程的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也要有定量评价方法;既要有自我评价,也要有同行相互评价,更要重视社会评价,和行业、企业的认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检查功能和反馈、激励功能。力求做到计划合理、实施规范、评价科学、反馈及时。

6.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教学环境是精品课程在实施教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具、挂图、课件、教室、实验设备、实训演练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网络的支持,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等因素所构成,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如何明确和提倡对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进行营造和设计,实质上是反映了能否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精品课的重要问题。

二、要处理好精品课与精品课程的关系

“精品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讲精品课的实施与落实,没能达成应有的效用,没能让受教育的对象真正得到“精品”的益,那么精品课程就失去了它建设的意义。

要把课程建成“精品课程”,首先要选择专业和课程,对专业和所设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分析哪些是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于建设成精品课程,客观上也不可能所有课程都会成为精品课程,否则也就不称其为“精品课程”。其二在合适的专业中选择出必要的重点课程后,就需要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亦即要依据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理论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其三就是进行“课程标准”的制订,即进行培养目标、课程门类、各门类水准和基本内容的规定。其四是“课程实施”,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过程。其五是“课程评价”,即依据实施情况,研究课程实施价值,判断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旨在判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完成教育目标的程度、检验课程建设的效果。

然而,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前提下,如何实施“精品课”,如何使每讲课都成为精品课程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享受到精品课程的优质成果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1.切实加强队伍的培训,转变教师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精品课

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是精品课建设的思想保证。每一讲精彩而受欢迎的授课,无不包含着严肃认真的前期备课,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师生交融的课堂组织,活泼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艺术、风格、人格的融入等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有机结合,更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然而所有这一切其核心是人,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三方面来要求和帮助教师实现精品课程的目标,一是加强课前“教学单元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要把课程整体“结构”的意图内化并形成可操作的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新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二是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和必要的指导(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实践等),用好生成性的教育资源,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使教师通过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形成和提升因新教学过程改革而产生的、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教学能力――不断捕捉、判断、重组实际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最终使教师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都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使教师能感受到自己作为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实施者的尊严与成就。

2.学校应建设精品课程施教规范和评价标准,要重视学生评价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则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学做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行为的转变自然成为精品课程实施的显著特征,而课程教学评价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此,应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结构、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展开,着重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师生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教学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师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实践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怎么做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动手、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要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体验,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与动手、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施教行为,表现学生的“学”的价值。使教师明确精品课程应“以学论教,学做一体,教为了学、促进做”,克服以往课堂教学评价中“以教为主,只关注教的任务”的倾向。

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讲课是否为精品课,必须以学生评价为主,听课学习的学生普遍或绝大多数认为这一讲课讲得精彩生动,受益匪浅,是精品课的首要因素。因此,建立评估制度关键在于如何客观准确地纳入和体现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精品课”的实际存在。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益、各类等级证书、文凭的取得通过精品课的实施而得到收获。

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以实践所取得的理论来推动其前进,而对精品课程、精品课的内涵、外延分析及其建设和实施等问题,对于五年制高职校而言,目前的工作还刚刚起步,然而它确确实实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以及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内涵、水平的提升,乃至于对五年制高职校的生存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精品课程: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与实证研究.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人文关怀 课程之“本”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6-02

1 课程中人文关怀现状

1.1 情感教育的缺失

人文教育的效果与学生心理情感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人文教育切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满足实际需要才能达成最优效果,空喊口号是无用之举。当前的课程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而缺乏情感教育成为普遍的共识。在考试压力之下,人文教育处于不断被挤压、压缩的尴尬之中,即使是一周一节的班会课,也常常面临被学科侵占的局面。学校不是认识不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而是社会把考试当作评价学校好坏,成绩是学生升学的主要凭借,所以中考、高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导向,学校不得不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知识教学中,忽略了符合青少年生命需要的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提倡“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人文教育的体现,但是真正做到落实的寥若星辰。教育重心过分偏向知识教学,忽略情感教育的后果,就是学生陷入生活的麻木之中。钱理群先生曾经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就是这样的受教育者具备高超的智商,突出的情商,拥有丰富的知识,是社会眼里的成功者,优秀者。但是,这样的人却是“利己主义者”,自私自利,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己,行为只为自己谋取利益服务。

1.2 教学与实际相悖

教育目标的落实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中。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内容偏向于成人化知识,倾向于存在的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与生活实际存在不小的断层,而不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把生活也当成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生活智慧教育。课程建设中看不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看不到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世界,看不到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使教育成为与学生个体成长互不相干的事物,成为单纯的认知。教育本来就来自生活,为了生活,在生活这片活水中寻找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目的,最终的目标还是学生终身的幸福。如果教育脱离生活,学生没有生活的活水的滋养,就会失去生活的活力,缺失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寻求生活生命幸福的有效策略。

1.3 体认知的薄弱

现代教育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实。课程教育过分偏重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陈述性的知识当作教学的主要重心,漠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存在着“为知”的倾向。人文教育的缺失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之一,学校与教师对人文教育的敷衍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不负责任。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中,眼中只有教案和课本,唯独没有学生,没有具体的个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脱离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看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只是老师教学的追随者,学校管理的被安排者,无法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并慢慢失去自己的主体意识,从个体转变为共体之一,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的一个,必然造成尊严感的缺失与担当意识的缺陷,人性逐渐走向冷漠。只有将学生看成有思想、有生命、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体察他们细小的但是对成长至关重要的心理变化。真正去发现人、培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看见自己的存在,理解和尊重生命。课程改革无论如何进行,都要保证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不能忽略了人的个性的发展,造成千人一面的单调,人云亦云的悲哀。

2 人文关怀的实施策略

2.1 人文学科人文化

人文学科的一大重要教育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提供实践路径。在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人文学科的人文性。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进行人文性挖掘。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为文”的范本,而且体现了许多人生的智慧。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交流中,师生的距离被拉近了,教师可以更方便地体察到学生真实的心理,而不是隐藏的真实心理。对作品的把握与理解,就是对故事主人翁或者作者的体验,就是对超脱自己的校园生活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与思想,获得对真实世界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把握生活的真义。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强人文引导。可以在写作中渗透“为人”素养,设立写作专题或者主题,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真善美”的弘扬。如《热爱生命》《一位可敬的人》《难忘的事》等作文题,就是在训练学生“为文”的同时进行“为人”的养成。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对生命的关注,对成长成果的珍视,是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保证。重视人文学科的人文性,对于体现课程理念中的人文关怀十分必要。

2.2 丰富的教学方式

人文关怀的落实不是靠空喊口号也不是靠简单说教。丰富教学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是一个可行的途径。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进行总结,归纳,讨论,强调主动参与与口语交际,组织协调,策划实施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学到合作、尊重、担当等品质,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与实践,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如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时,可以偶尔进行改编,改编成话剧的形式进行重组。这样学生不仅能将自己代入到教学中,产生真正的去恶扬善的价值取向,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学习教学内容的精神价值,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能将人文精神的内核真正培育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之一[J].教育参考,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