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实施范文

课程建设实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建设实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建设实施

篇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urse instruction and implement of working process taking WEB course developed by 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determins learning area through typical working task of working area and designs teaching situation through the standard of the enterprise and working enviromnet.The purpose of of this article is not only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to enhance their project experience and improve their social adaptability.

关键词: 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教学情境

Key words: working task;the field of action;learning area;teaching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09-02

0 引言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作过程化课程的建设就是通过岗位群工作领域分析,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计课堂环境,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教学过程并进行评价。本文以开发WEB系统课程为例阐述了工作过程化课程建设实施过程。

1 确定学习领域

工作过程化课程的设置是依据岗位工作情况(工作领域),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制定出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目标(学习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和软件技术的结合,WEB系统开发工作已经是软件企业和网络公司核心业务。开发WEB系统课程依据企业中WEB项目软件工程师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设置。通过WEB系统项目开发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完成系统分析与调研、数据库实现、系统框架建设、代码编写、系统测试与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作为WEB项目软件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课程设置和定位的初期,经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讨论。先后与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丹东九三电脑公司等多家企业交流。经过专家讨论,建立了以WEB项目为导向、以实践工作情景为依托、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的课程教学体系。

本课程最终目标是:能够运用.NET技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参与到WEB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B/S系统模块的编码、调试和文档编写,成为企业需要技能型应用人才,学习领域见表1。

2 教学情境设计与实施

教学情境是工作过程化课程的课堂表现。教学情境以WEB项目软件开发工作主要步骤进行设置,使学生完成学习的同时经历整个项目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的项目经验。

本课程以“网上图书销售系统”项目开发过程展开教学,设计了10个教学情境,具体教学情境有:需求分析报告、数据库设计及实施、IIS服务器配置、页面导航及母版设计、系统框架建立、数据查询与展示、数据插入与更新、第三方控件的使用、用户控件、网站部署与定制。每个工作任务都按着:信息获取、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6步进行安排,形成一个标准化软件开发过程。各个教学情境是按着软件开发过程设计实施的,每个阶段都安排相应的总结与评价从而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符合螺旋模型。部分工作任务由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担任项目组长、程序员和系统测试员角色,在项目进程中起到核心作用;教师担任项目经理、咨询师等职责,起到引导作用。

3 辅助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中,采用多模式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和网络资源,建立课堂、实训基地、课外的立体化教学空间。电子版讲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全部上网,教学网站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天候、立体化”的学习平台。

建立社会服务与技术支持为目的,具有企业孵化器的软件实体——一方软件研究室。由专任教师主持,学生参与软件开发,近两年师生共同完成社会服务项目和软件开发10余项,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掌握了实践技能,增加了项目经验,为开发WEB系统课程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4 结束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开发WEB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了项目经验,提升了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就业机会。

工作过程化课程将实际项目带到了课程中,将企业工作融入到教学情境中,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加学生实践经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对学生的培养满足了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鸣.项目教学法中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6-18.

篇2

因此,以足球项目为重点的体育课程改革不是一项活动,更不是一种跟随潮流的运动,它是置于学校课程建设中的思考,是学校充分利用课程建设自的表现,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加上针对足球课程建设的实施途径,思考如下:

途径一:纳入学校课程

在落实足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务本求实。把足球课程实实在在排入课程表。学校三个校区以3~6年级为重点,确保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遵循《朝阳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提出的课程设置创生性和选择性原则。一方面在传统模式的足球课中不断教研、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从学情出发、从教学需要出发,大胆尝试长短课、大小课、双教课等不同的教学形式。例如,既有20分钟的女足基础训练课,也有30分钟的男足实战训练课,还有40分钟主教与助教共同完成的传统足球课,力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途径二: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

结合

《朝阳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规定,各学科平均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学科实践活动,体育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丰富体育生活为主。在我校体育足球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便广泛开展了校内体育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

(1)校内体育活动

奉行“生命教育”的中园小学“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本着惠及全体学生的宗旨。在足球课程推进过程中,学校三校区1~6年级学生人手一个足球,自主创编的“快乐足球操”得以普及,实现了每一天每一个孩子都能触摸到足球,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对足球的控制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精心策划举办为期两个月的3~6年级班级足球联赛,各班级纷纷成立自己的班级足球队、足球宝贝啦啦队,设计独特的足球标识,抽签形成对阵图,自发组织训练,调动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海报、彩旗、助威、呐喊……全校形成了浓烈的足球氛围。

在关注全体的同时,学校注重高水平球队的建设。组建了学生男子、女子足球队。把每周二学校社团活动时间和周一、周四课后活动一小时时间作为提高足球水平的补充和延伸,聘请专业足球教师训练,校内足球教师助教,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2)校外实践活动

学校注重开发利用各种校外资源。结合班级足球联赛,组织三校区足球达人、最佳小射手、足球校队队员、最佳班级拉拉队,身披国安标识走进工体、开展“走进国安、为国安加油”足球课程校外实践活动。孩子们文明观赛,用正确的方式为自己家乡的球队呐喊助威,在0:2输球的时候,还同身边的“御林军”一起为国安唱歌,为国安呐喊,最后2:2追平比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着不服输、勇于拼搏、积极向上、“永远争第一”的国安精神。同时,在浓烈的足球氛围中更加深刻地感受足球的魅力,更加热爱足球、热爱家乡!他们在之后的训练中更加顽强拼搏,团结一致,在社区恒大杯比赛、区级金鹰杯学区选拔赛、市级百队杯等比赛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和不仅是足球技艺的提升。

这些校内外足球项目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实现了过程育人、实践育人。

途径三:家校联动

本着“课程改革,全员育人”的宗旨,我们还积极开发各种资源。组建了“阳光力量”家长、教师男子足球队,定期开展友谊赛;定期举办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足球主题定向越野”活动等,广泛调动了家长资源和参与足球课程改革的热情,实现家校联动,促进足球课程改革的普及、巩固与宣传,有利于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共育共建。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以足球为重点项目的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首先,教师队伍获得成长。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转变,不再墨守成规于传统体育课堂,视野更加开阔;接受社会资源引进校园,逐渐树立全员育人、整体育人的意识。青年教师由最初对足球的个人兴趣转变为足球专业素质的跨越式发展;体育教师团队更加凝聚、大气。

其次,学校内足球文化氛围初步形成。3~6年级每一个班都组建了足球队,设计有独特的足球标识,通过足球主题家校定向越野、班级联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关注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不断攀升。学校女子足球队组建成功,男子足球队在各种比赛中不断磨砺、成长,取得

佳绩。

最后,在学生成长方面。用孩子自己的话说:精彩的足球联赛里,有激烈的对抗,有尽情的欢呼,有胜利的喜悦,有失败的泪水……每一场比赛对于我们的球队、啦啦队来说,能享受这些就是幸福的。

比赛的时候,可以把平时学习和积累的技术毫无保留的拿出来,撒开了打。而且,打比赛还可以锻炼我的心理素质。因为当球队输了比赛后,每个人的情绪都很低落。这时候,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必太伤心就行了。就像老师对我们说的一样:输了还能笑,才是

高手!

还有的同学说,在足球训练时,我和老师、队友们一起玩耍,一起踢足球,非常快乐。就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使我收益良多:每个老师都在为我们默默的付出着,就像辛勤的蜜蜂。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训练让我们增长了球技;让我们的配合更巧妙;让我们球队更团结。我爱足球!

篇3

教师培训的新理念

“十二五”期间,我校提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理想,助推学生自主求知和生命成长”的教师培训终极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我校合理规划教师培训工作,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通过选择教师培训的战略,制定科学的培训制度,塑造良好的培训文化,三管齐下,积极创建合理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我校以“知识探究、能力构建、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为引领,现已构建“钻石型”特色课程体系,包含基础学科类课程、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类课程、CPS(Creativity, Practice, Service)类课程以及人格养成类课程。新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随之发展与提升,既为教师成长提出了挑战,又为其注入了活力;既是教师培训的动因,又是培训的新平台。为此,我校将紧密围绕课程建设,构建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师培训,以教师培训促进课程建设,从而努力围绕学校特色发展,以教师培训为桥梁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促进学校教师培训为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学科基础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坚持“校本、生本、课本”的原则,即“以学校文化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本”,从而实现基于“校本”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为自身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基于“生本”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达到减负增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基于“课本”学习研读课程标准,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要求,落实双向细目表,进而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为教师培训的有效抓手。

构建教师培训的生命体

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之上,我校深入探究教师培训的内涵,合理统整与规划教师培训工作,使其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相融合。

教师专业发展涉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方面面,可归纳为升华专业精神、塑造专业人格、充实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四个主要方面。基于此,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对“十一五”教师培训工作的总结,努力挖掘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即“敬业”“爱生”“博学”“善导”。“敬业”是指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爱生”是指关心、爱护学生;“博学”是指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善导”是指育人过程中以开导、引领见长,这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发展的统一整体,教师的各种专业素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各专业素养的平衡发展与相互促进。为此,通过观察教师专业发展生长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校提炼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即维系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链,并以此作为理工附中的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其中,“敬业与爱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促使教师超越“谋生”而追求“乐生”,这是使教师情系教育事业的精神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然而,“敬业”更需“精业”,故要“博学与善导”,这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硬实力的更高要求,促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精雕细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是教师培训工程的又一重点。文化具有群体性和实践性,文化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由个体推广至群体,由设计走向实践的重要途径,文化引领是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出发,我校着力从学习与教研、实践与反思以及师德三个方面培育教师培训的文化,而这正与我校“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相得益彰,即以知识探究促学习与教研文化,以能力构建推实践与反思文化,以人格养成引师德文化。因此,“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面,课程建设成为建设教师培训文化的沃土。

教师专业发展的点、线、面的有机整合,最终促使我校努力构建教师培训的有机体。为使其焕发活力,结合学校“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新理念,我校提出:以课程建设作为教师培训的生命体,使教师培训回归教育教学实践。“人文奠基,理工见长”是我校课程的特色,指我校的课程在保证学生构建为人之本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理工领域的特长发展。基于教师培训与课程建设的融合,“人文奠基,理工见长”的课程特色为教师成长打下了生命底色。“厚德积学,沉毅笃行”是我校的校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体现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沉着坚忍,行动务实”,这是我校教师培训的行动准则。我校的教师培训注重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活动开拓教师视野,借助“教师沙龙”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这些都构成了教师培训生命体的特色生命活动。

与此同时,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我校积极倡导公开坦诚、高度信任、关心与分享、珍惜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风,并以此促进学校文化ACT建设。学校文化ACT具体是指尊重信赖(Are respectful and trustworthy)、相互关心(Care about each other)、承担责任(Take responsibility),这是我校团队建设的核心精神。教师培训工作的作风较好地体现了ACT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

“立足校内,两头在外”的教师培训方针

在“十二五”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将教师培训的总体方针确定为:立足校内,两头在外。

1.“立足校内”

所谓“立足校内”,是指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搭建教师校本培训平台。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施“凝聚工程”、“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凝聚工程”旨在凝心聚力,通过人文、科学的管理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信念与经验、相互承诺的实践共同体,建设一支尊重信赖、相互关心、承担责任的优质教师团队。

“青蓝工程”即师徒结对,通过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发展。我校尤为注重对教师队伍新生力量的培养,并从思想、仪表以及日常行为的细节方面进行引导。为指导青年教师树立积极的事业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学校对其提出“日行三必须”,即必须把教书当作事业来经营,一颗心追求,一辈子坚持;必须呵护学生;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来成长,放眼世界,见好就学,省思内心,闻过则改。此外,为引导青年教师优化个人发展的细节,学校明确提出了“教师20项修炼”,提醒青年教师关注自身形象、生活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多个细节,具体内容如下:

修炼教师形象:教师的服饰;教师的微笑;教师的语言;教师的习惯;教师的宽容;教师的德性;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情感。

精炼教师生活:教师的规划;教师的阅读;教师的研究;教师的反思;教师的写作;教师的幸福。

锤炼教师专业:以生为本;课程意识;跨越边界;教学艺术;寻找声音;教育之梦。

“名师工程”是指学校为不同层级的骨干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营造交流、研究的氛围,旨在树品牌学科,出名牌教师,建特色课程,育教研文化,传经验影响。

2.“两头在外”

所谓“两头在外”,是指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将走向两个区域:一是走向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二是走向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

首先,我校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合作,通过为教师办理理工大学借书卡、开放理工大学网上图书馆、帮助教师提升学历等方式,使其能够分享大学资源。

篇4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课;五年制高职校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正日益备受关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已正式出台文件全面推动此项工作,笔者觉得这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精品课程”作为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必须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作为支撑。而最关键的是如何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力求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每一讲都是“精品课”及其优质资源的服务,才是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精品课程的基本要素

1.精品课程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等应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尤其应突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利于促进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形成。

2.精品课程应具有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因此,精品课程内容要紧贴行业和岗位的实际,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注意追踪学科的前沿,将先进、适用的而且能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市场信息为学生服务,同时规范执行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务实精当的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3.精品课程应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要大力推行与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模式、工作模式和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供充足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合适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4.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支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责任心强、团结协作、能干肯干的师资队伍

尤其要强调的是精品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本课程领域国内外科技和生产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有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成果。

5.精品课程应具有先进合理的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

在教学中要形成既鼓励创新,同时又严格操作的管理机制,既要重视课程成果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开发过程和实施过程的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也要有定量评价方法;既要有自我评价,也要有同行相互评价,更要重视社会评价,和行业、企业的认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检查功能和反馈、激励功能。力求做到计划合理、实施规范、评价科学、反馈及时。

6.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教学环境是精品课程在实施教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具、挂图、课件、教室、实验设备、实训演练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网络的支持,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等因素所构成,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如何明确和提倡对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进行营造和设计,实质上是反映了能否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精品课的重要问题。

二、要处理好精品课与精品课程的关系

“精品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讲精品课的实施与落实,没能达成应有的效用,没能让受教育的对象真正得到“精品”的益,那么精品课程就失去了它建设的意义。

要把课程建成“精品课程”,首先要选择专业和课程,对专业和所设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分析哪些是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于建设成精品课程,客观上也不可能所有课程都会成为精品课程,否则也就不称其为“精品课程”。其二在合适的专业中选择出必要的重点课程后,就需要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亦即要依据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理论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其三就是进行“课程标准”的制订,即进行培养目标、课程门类、各门类水准和基本内容的规定。其四是“课程实施”,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过程。其五是“课程评价”,即依据实施情况,研究课程实施价值,判断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旨在判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完成教育目标的程度、检验课程建设的效果。

然而,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前提下,如何实施“精品课”,如何使每讲课都成为精品课程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享受到精品课程的优质成果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1.切实加强队伍的培训,转变教师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精品课

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是精品课建设的思想保证。每一讲精彩而受欢迎的授课,无不包含着严肃认真的前期备课,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师生交融的课堂组织,活泼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艺术、风格、人格的融入等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有机结合,更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然而所有这一切其核心是人,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三方面来要求和帮助教师实现精品课程的目标,一是加强课前“教学单元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要把课程整体“结构”的意图内化并形成可操作的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新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二是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和必要的指导(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实践等),用好生成性的教育资源,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使教师通过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形成和提升因新教学过程改革而产生的、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教学能力――不断捕捉、判断、重组实际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最终使教师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都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使教师能感受到自己作为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实施者的尊严与成就。

2.学校应建设精品课程施教规范和评价标准,要重视学生评价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则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学做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行为的转变自然成为精品课程实施的显著特征,而课程教学评价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此,应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结构、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展开,着重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师生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教学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师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实践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怎么做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动手、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要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体验,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与动手、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施教行为,表现学生的“学”的价值。使教师明确精品课程应“以学论教,学做一体,教为了学、促进做”,克服以往课堂教学评价中“以教为主,只关注教的任务”的倾向。

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讲课是否为精品课,必须以学生评价为主,听课学习的学生普遍或绝大多数认为这一讲课讲得精彩生动,受益匪浅,是精品课的首要因素。因此,建立评估制度关键在于如何客观准确地纳入和体现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精品课”的实际存在。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益、各类等级证书、文凭的取得通过精品课的实施而得到收获。

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以实践所取得的理论来推动其前进,而对精品课程、精品课的内涵、外延分析及其建设和实施等问题,对于五年制高职校而言,目前的工作还刚刚起步,然而它确确实实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以及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内涵、水平的提升,乃至于对五年制高职校的生存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精品课程: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与实证研究.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人文关怀 课程之“本”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6-02

1 课程中人文关怀现状

1.1 情感教育的缺失

人文教育的效果与学生心理情感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人文教育切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满足实际需要才能达成最优效果,空喊口号是无用之举。当前的课程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而缺乏情感教育成为普遍的共识。在考试压力之下,人文教育处于不断被挤压、压缩的尴尬之中,即使是一周一节的班会课,也常常面临被学科侵占的局面。学校不是认识不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而是社会把考试当作评价学校好坏,成绩是学生升学的主要凭借,所以中考、高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导向,学校不得不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知识教学中,忽略了符合青少年生命需要的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提倡“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人文教育的体现,但是真正做到落实的寥若星辰。教育重心过分偏向知识教学,忽略情感教育的后果,就是学生陷入生活的麻木之中。钱理群先生曾经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就是这样的受教育者具备高超的智商,突出的情商,拥有丰富的知识,是社会眼里的成功者,优秀者。但是,这样的人却是“利己主义者”,自私自利,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己,行为只为自己谋取利益服务。

1.2 教学与实际相悖

教育目标的落实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中。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内容偏向于成人化知识,倾向于存在的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与生活实际存在不小的断层,而不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把生活也当成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生活智慧教育。课程建设中看不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看不到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世界,看不到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使教育成为与学生个体成长互不相干的事物,成为单纯的认知。教育本来就来自生活,为了生活,在生活这片活水中寻找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目的,最终的目标还是学生终身的幸福。如果教育脱离生活,学生没有生活的活水的滋养,就会失去生活的活力,缺失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寻求生活生命幸福的有效策略。

1.3 体认知的薄弱

现代教育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实。课程教育过分偏重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陈述性的知识当作教学的主要重心,漠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存在着“为知”的倾向。人文教育的缺失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之一,学校与教师对人文教育的敷衍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不负责任。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中,眼中只有教案和课本,唯独没有学生,没有具体的个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脱离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看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只是老师教学的追随者,学校管理的被安排者,无法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并慢慢失去自己的主体意识,从个体转变为共体之一,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的一个,必然造成尊严感的缺失与担当意识的缺陷,人性逐渐走向冷漠。只有将学生看成有思想、有生命、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体察他们细小的但是对成长至关重要的心理变化。真正去发现人、培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看见自己的存在,理解和尊重生命。课程改革无论如何进行,都要保证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不能忽略了人的个性的发展,造成千人一面的单调,人云亦云的悲哀。

2 人文关怀的实施策略

2.1 人文学科人文化

人文学科的一大重要教育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提供实践路径。在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人文学科的人文性。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进行人文性挖掘。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为文”的范本,而且体现了许多人生的智慧。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交流中,师生的距离被拉近了,教师可以更方便地体察到学生真实的心理,而不是隐藏的真实心理。对作品的把握与理解,就是对故事主人翁或者作者的体验,就是对超脱自己的校园生活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与思想,获得对真实世界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把握生活的真义。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强人文引导。可以在写作中渗透“为人”素养,设立写作专题或者主题,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真善美”的弘扬。如《热爱生命》《一位可敬的人》《难忘的事》等作文题,就是在训练学生“为文”的同时进行“为人”的养成。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对生命的关注,对成长成果的珍视,是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保证。重视人文学科的人文性,对于体现课程理念中的人文关怀十分必要。

2.2 丰富的教学方式

人文关怀的落实不是靠空喊口号也不是靠简单说教。丰富教学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是一个可行的途径。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进行总结,归纳,讨论,强调主动参与与口语交际,组织协调,策划实施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学到合作、尊重、担当等品质,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与实践,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如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时,可以偶尔进行改编,改编成话剧的形式进行重组。这样学生不仅能将自己代入到教学中,产生真正的去恶扬善的价值取向,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学习教学内容的精神价值,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能将人文精神的内核真正培育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之一[J].教育参考,1994(6).

篇6

关键词:网络课程 问题 改进建议

一、引言

网络教学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设高水平高校的必要条件。北京城市学院于2010年引进了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主要是作为全日制本科生的补充教学手段,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搭建的教学平台。平台中包含了我校全部本科生和教师的用户数据,并定期更新每个学期的课程开设情况。我校于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网络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目前系统中的课程数量已超过6 000多门,部分课程已经在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教学互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网络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W络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络课程的定位不明确

网络课程是以网络为表现形式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书本搬家”“课堂搬家”,并非是课堂教学的机械移植,而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所以,解决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网络课程定位中必须加以明确的。网络课程既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补充,也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平台,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但是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摆设,更不是为了应对教育部门检查与评估的一个手段。

(二)教学资源的使用过于单一

当下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呈现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是PPT课件、教案和讲稿的电子化和课程视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缺少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和其他多方面交流形式。这种枯燥和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不能完全让学生保持高度渴求的学习状态,从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授课经验和教学水平无法得到展现,最终导致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

(三)师生之间互动环节的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网络课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差甚至缺乏互动。网络课程是一种模拟教学,师生之间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学生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答疑,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也不能和其他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对某一知识点有疑问时,缺少一个快速解决的平台。虽然可以在网络课程的答疑讨论专区留言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寻求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但都有滞后性,甚至根本得不到解决。

(四)网络课程日常维护管理和后续更新不及时

网络课程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网络课程需要持续的管理与维护,才能保证它的有效运行。然而很多网络课程一旦制作完成投入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持续使用,后续更新速度跟不上。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没有及时修订,视频的录制大大滞后于现实,维护与更新的不及时,造成网络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改进建议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加大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力度,创造机会让教师深刻理解网络课程的概念,消除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陌生感,让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课程的设计、建设和实施中来。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突出网络学习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以简单易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作业内容的设计要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少而精,拿到手”,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是传统的闭卷,也可以是开卷、大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方式。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新颖性、实用性,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薄弱环节,起到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作用。所以,网络课程需要重新组织原有教材内容,可以采用模块式设计,分模块讲解,同时将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模块式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既适应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也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促使教学资源多样化

网络课程中,应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

1.使用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授课,实现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这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2.可以给学生提供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让学生对本门课程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的分布,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3.布置合理的作业库和试卷库,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确保他们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实现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4.给学生指明网络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参考教材及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本行业、本部门内的前沿知识以及国内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等。

5.可以将教师的教案、讲稿等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消化知识,从教学的角度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6.可以将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光盘,这样既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负担,又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

7.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应该丰富多样,既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书本,又有现代高新技术下的多媒体的使用。

(四)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

教师授课的视频多是独自坐在摄像机面前,没有学生的配合,没有黑板的板书,缺乏生动的教学情境。实际上授课视频最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录制,也就是说要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通过网络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上课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录像中学生的一员,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课堂一样,紧紧跟随教师的讲课进度,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学情境生动有趣,富有变化,学生时时刻刻能够保持注意力,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

(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师生之间能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与互动是网络课程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学习突出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学习困难,目前网络课程中师生之间互动的平台主要是答疑讨论专区、电子邮件等方式。可是由于教师平日工作比较繁忙,投入到网络课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可能造成学生的疑问不能及时解答,电子邮件不能及时回复等问题,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我校的做法是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安排师生见面,面对面的交流;成立专家团队检查督促教师及时为学生的答疑解惑,将其作为评价与考核网络课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让网络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

(六)强化对网络课程的维护管理与更新

网络课程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方面提高服务器的性能,提高后期管理的效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从网络技术等方面开发出更适用于教师教、学生学的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平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课程更新换代,课件视频更新录制,并且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教材改版后,由于理论知识发生较大变化,要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方便学生的学习,使网络课程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充分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的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通过具有较高科研水平与教学经验的主讲教师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较充分地发挥网络课程的教学效率,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但是在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针对这些问题,要不断地总结、分析并着手解决,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努力开发高水平的网络课程,实现网络教学效益的最大化。Z

参考文献:

[1]祝小兵.网络课程概念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4,(5).

[2]张贵英,张先杰.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任职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26-01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和职业教育院校内部人才培养活动规律要求的必然,也是一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其实质是遵循教学系统运行规律,促进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在职业教育类院校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更新理念、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改善管理、追求实效,广泛借鉴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教学成果和成功经验,不断优化整合资源,紧紧围绕培养岗位相应任职技能形成的规律,才能逐步形成较强的自身特色。

一、培养过硬的“双师”型教员队伍

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和对学员技能培训教员的要求,既注重教员队伍的教育理论、教学基本功、专业理论培训,是能精深授课的好讲师,又注重教员队伍的实践技能的培训,是会动手的好技师。所谓双证,一个是教师资格证,一个是国家劳动保障部的中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证。在课程“双证上岗”制度的促进下,课建组成员逐步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并且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设计,会修理,能解决课程实际问题。

二、创设课程课堂情景化教学模式

从职业教育的学员技能生成规律来讲,要使学员在校内学习期间真正形成相应的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就必须为学员提供一种随时能看能练的学习训练环境,并提供充足的器材保障。例如,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逐步把教学资料、设备器材、工具仪表搬进教室,逐渐建设起由工具器件选用模块、控制线路装配模块、控制线路试验和故障排除模块构成的情景化教室,创设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形成情境熏陶、即学即做、集操作、维修与管理“三位一体”教学特色,进而有效地保证学员任职能力的形成。

三、深挖企业资源优势,建立起有效的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使学员得到广泛深入的实践锻炼,根据课程基本技能内容的不同,可与学校所在地的相关企业工厂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课建组可根据课程实践训练教学环节需要,全面拓展并规范与该关企业工厂的协作教学内容、形式,正式签订教学训练协作合同,建立起对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具有较强辅助支撑作用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员获得在实际产品生产流水作业中锻炼提高的机会,进而比较有实效地促进学员任职能力的形成。

四、依据课程特点创新教学环节并积极实践

随着课程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和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应努力探索课程教学中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深入开展实践环节内涵与关系研究,不断借鉴国内外同类课程技能培训的做法和经验,逐步试验形成了对课程技能进行科学训练的程序化训练方法。例如,笔者所在的课程组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创造并积极实践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技能训练八步教学法”。该方法把控制线路维护管理技能培训的过程划分为常用低压电器识别能力训练、常用低压电器检测能力训练、线路图的默画能力训练、器件装配能力训练、线路装配能力训练、线路测试能力训练、故障排除训练能力训练、组训示教能力训练八个有机衔接的阶段,使实践教学更加符合学员的能力形成规律,大幅提高了课程实践环节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得到了质的飞跃。

五、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试行导师制

为了使课程教学富有成效,保证所培养的每一名学员具备课程要求的能力,针对课程训练项目多、训练频度高的特点,可创造性地在教学中运用了导师制的教学组织方法。试行导师责任制,就是从学员入学到学员毕业的全部过程中,把所属学员进行科学分组,每组学员由一名课程组教员负责,按照课程组统一制定的课程导师制实施办法对每一名学员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使每一名学员在基础课学习阶段、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都能够得到责任教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使学员在周期性课外训练、参与科研制作、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全面发展能力素质,切实形成岗位任职工作能力。

六、教学软硬件建设遵循技能生成规律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课程专业教室建设需拥有完全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作硬件系统,不仅工具、配件、器材、设备齐全,而且应有相应的网络课程和系列多媒体软件做辅助,具有独特的情景化育人功能,学员可以在教室内即学即做、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另外,还可以根据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相应能力,把主要的能力点从教材中分离出来,编写了相应的实验实作指导书,进而使课程的实践教学更加系统、更加科学,使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和实施更加灵活方便。

篇8

关键词:胶体与表面化学 课程建设 实施方案 创新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74-01

近年教育部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我校的石油工程被列入首批试点专业的名单。专业课程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我校本着优先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原则,对石油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胶体与表面化学”提出优先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院主讲该课程的老、中、青三名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的同时,从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该课程乃至石油工程专业的整体教学和综合改革进行了先期探索性研究。

1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自1992年起,我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现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石油工程学院在多年的改革和创新过程中,评选出了一批校级优质课和校级以及省级的精品课,主干课程“石油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学院每两年即对本科生课程进行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修订,对课程建设和评价实施方案进行整改。

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应突出本科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二次创业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1]。

“胶体与表面化学”可以解释和解决包括油气井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及采油工程等研究方向在内的石油工程专业所遇到的化学问题[2]。例如,钻井液有油气井工程的“血液”之称,要钻出优质井,就必须使用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钻井液。常用钻井液为水基,类似于胶体分散体系。油气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卡、漏、塌、喷等系列难题,都可以用“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胶体基础理论知识来解释,并提出切实可靠的钻井液调控方案。石油与天然气开发与采油过程中遇到的砂、蜡、水、稠、低等问题,则多可以用“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表面化学知识来解释和解决。例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洗涤作用,可以提高地下原油的洗油效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只有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加以运用以解决石油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具体落实到“胶体与表面化学”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时,我们认为,指导思想应该是适当引入专业名词,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辅之以相关的专业知识,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主讲教师还应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能力。

2 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

《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我们这些自甘清贫的大学一线教师虽欲“独善其身”,但更希望的却是自己的学生能闻达,进而“兼济天下”。为了培养出我国新一代石油工程行业应用型卓越人才,我们教师自身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基础应用研究经验。

课程建设首先强调的是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和整体素质。我院共有三位主讲“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的教师,年长教师不仅具有一流名校的化学专业博士学历,还主持承担过我国各大油田的多项科研项目,有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中年教师一直从事着油田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过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以及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讲该课程的青年教师目前正在职攻读石油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并准备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了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一直在充实自身,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以及教研水平。

课程建设其次强调的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每次开课前,对教学计划、教案、教材及参考书目等教学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学期中,对教学及实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学期末,对课程的考核实施细则进行认真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授课时,我们都会及时将教研成果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例如,2008年至2010年,我们完成了校级“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钻井液用超细颗粒的研制”,将21世纪的新型纳米技术引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课程建设及实施方案着重强调教学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我院本科生来自全国各地,基础水平迥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们不仅注重石油工程专业知识的引入,还专门为他们讲述“胶体与表面化学”知识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例如,我们在讲授表面化学部分时会告诉学生,德国科学家埃特尔因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基础好的学生深受鼓舞,学习热情高涨。针对来自新疆等地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我们在讲课过程中联系新疆等油田的实际问题,会引入当地油气藏情况。例如,南疆塔里木油田的油气很丰富,但是钻井却很难,因为油气井多为高温深井,所需钻井液的抗高温性能很难满足。只有运用“胶体与表面化学”中的“胶体的聚结稳定性”等有关知识,才能很好地理解并解决钻井液难题。来自新疆的学生在听课后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并于最终顺利地通过考试。

3 结论

为了更好地完成“胶体与表面化学”专业技术基础课的课程建设,我们任课教师在以教学为主的同时,辅以实践教学,应强调石油工程专业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正为培养出我国未来的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而努力,相信他们会将我国的石油工程建设得更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活动课程建设 活动教学

为了促进我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我院对加强职业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展活动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2005年作为创新项目参加了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高度评价。

一、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养成高职生现实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从事现实的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是一门能够较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反映的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活动,它的实施有助于职业教育超越单一的知识教育或书本教育模式,并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起一种合乎时展需要的,符合职业教育课改方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

二、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

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开展要有地方特点和时代精神。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等的特点和需要,同时要体现开放性和前瞻性。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开展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活动课程的类型分为必选课和自选课两种,以自选课为主,资源形式要体现多样性。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活动教学的开展,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反映了各方的发展需要。

三、活动课程设置的目标与活动教学原则

(一)目标

首先,着眼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对地方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实践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第四,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诚实信用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文化教育,全面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 高技能性原则。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培养生产现场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活动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活动教学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

2.能力核心原则。高职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相对于高职学科课程来讲,更加强调以应用为中心的主旨地位。活动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3.多元整合的策略原则。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因此,活动课程内容要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多元整合。

4.开放性原则。要求活动课程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应。

5.整体优化原则.实施活动课程,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一是社会需求、学生基础水平、活动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二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平衡关系。三是课程之间的统筹关系。

6.个性化原则。个性化的活动课程要求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同时,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有权自主选择课程。

7.特色化原则。活动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上,一定要重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活动课程模式。

四、活动课程的课时分配

根据高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各专业活动课时的安排应等于或大于40%,分配到每教学周,按每周20节课计算,则每周活动课时应在8课时以上。各专业应根据学生三年的学程,系统安排好各专业的活动课时。

五、活动课程设置的内容、设计思想与学习要求

我院活动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出现,构成一个体系。

(一)内容体系

1.文化类模块。(1)思品活动课程(思想教育活动、品德教育活动、军训活动、法制教育活动、信用教育活动)。(2)文体活动课程(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3)人文活动课程 (文学艺术欣赏、社会科学讲座、人文学术争鸣等)(理、工系)。(4)科学活动课程(自然科学讲座、环保活动等)(文、经系)

2.技能类模块。(1)学科技能活动课程(单科技能训练)。(2)职业技能活动课程(职业资格证培训)。(3)智力技能活动课程(思维训练、学习方法与操作程式训练等)

3.发展类(素质类)模块。(1)基本素质活动课程(智能素质、情意素质、人格素质)。*(2)适应、就业活动课程(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就业指导、职业角色塑造等活动)。(3)创业创新活动课程(创新意识、创业设计、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等活动)

具体科目由各系、各专业根据三大模块自行定义。

(二)学习要求

以上三类模块活动课程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因此学生在选择课程,形成学习方案时有一个最低的拼盘要求:加*者为必选课程,其余类则要求从后面列出的选项中选择一项,以体现课程培养的完整性。

六、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

1.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充分体现国际、国内高职课程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以活动、实践训练为教学载体。采取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考察、参观、测量.没计、制作、服务等具体活动。

2.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实施计划的全面落实。各系要合理安排课程。要认真按照活动课程管理的要求,确保所有专业按规定开齐学院规定的活动课程,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及课时,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课时量最低应不得少于总课时的 20%。

3.推进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益。教师要注意优化教学过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4.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与实践训练。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探究和体验,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评价

1.专业评价。院加强对各系部、各专业实施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督导与评价,督促各专业认真落实活动课程计划,切实开好活动课程,并把活动课程实施作为评价执行国家教学计划的内容,纳入对各专业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估指标之中。

2.教师评价。重于对教师在活动课程中的组织、开发、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实效。

3.发展性评价。重视其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技能、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注重以学生“自我参照标准”为主。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考试、考查、汇报、表演、观察、竞赛、参观、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八、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管理

1.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由学院统一规划、管理。各系部、各专业制订活动课程科目,并组织实施活动课程的教学。

2.活动课程教材的开发和管理。各系部、各专业自主编著活动课程教材或讲义,但在编著时必须向学院教务处进行申报,经学院审核批准立项后方可进行;教材使用前,须经学院学术审查委员会审定。

3.教学管理。各系部在学院教务处的领导下,负责对各专业实施活动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指导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

[2]单嵩麟.高职教育课程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教通讯,

2003,(8).

[3]胡国英.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通讯,

篇10

【摘要】 医学事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在《临床检验仪器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打造教学团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临床检验仪器学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医学事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包括检验医学在内的医学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志。必须全方位创新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作为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素,是学校办学最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教学质量是高等医学院校办学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质量,推进教育创新,作为检验医学中主干课程之一的《临床检验仪器学》,从在国内医学院校开创性地设置至今,在努力实施把本课程建设成为重庆市精品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建设的主线,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扎实进行课程全面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 更新教育观念,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实质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关键在课程[1]。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和医学研究的诸多需要,医学检验方法的进展十分迅速,相应的检验仪器日新月异。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室检验、判断结果的依托性的不断增大,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是高等医学院校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由多学科交叉组成、发展迅速且具有独特培养目标的新型应用学科。在创建精品课程的进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临床、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临床,能掌握若干医学检验前沿新仪器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为目标,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始终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讲授光学显微镜时,教师通过讲授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拆装、常见故障及排除,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到临床检验科、中心实验室走访,通过上网查询等,了解显微镜的新进展、新型显微镜的各种应用,特别是数码显微系统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和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应用等。学生们通过走访、查询,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相关技能,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 课程建设围绕新的专业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2]

2.1 精心整合并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适应检验医学的新需求,培养实用、新型的检验人才,对原来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本着拓宽基础、强化专业、突出技能的精神,增加了临床上新的检验仪器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如“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基因测序仪”、和“蛋白质自动测序仪”、“基因芯片阅读仪”等分子生物学仪器的内容[3]。同时编写了“临床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实验室自动化”等前沿内容。既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为毕业生的就业开拓了新的途径。

2.2 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实验课教学中我们通过一些综合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启发学生实验的新思路、安排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感性的认识,加强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为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力打下基础。例如,光学显微镜实验,教师讲授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拆装、常见故障及排除后,要求学生通过到临床检验科、中心实验室走访,通过上网查询等,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新进展、新型显微镜的各种应用,特别是数码显微系统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和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应用等。通过走访、查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相关技能,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利用模拟实验手法开发新的实验,例如,光电传感器件性能测试、模拟血细胞计数器、血细胞分析仪的虚拟实验等。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仪器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为正确分析其结果奠定基础;还对临床最新检验仪器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提高了他们的基本实验技能[3],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辟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2.3 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精品课程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检验医学人才,必须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加强了教学研究,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以临床典型仪器为引导,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对一些必须掌握的难点内容,尽量突出重点概念,使学生易于接受。这样,不仅使学生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广泛应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3]。除了教学中应用各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视听课件,形象、生动地给学生介绍各种临床检验仪器,利用三维环境模拟仪器的拆装和运行过程外,还将本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全部上传到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师生共享,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愉悦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了学习效果。从近年来学校教学督导组和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结果的统计,表明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2.4 大力改革考试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对考试方法进行大力改革,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提高了实验课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由原来只占20%提高到占30%);改在理论课试卷的题型中加入了绘制仪器框图等内容;采取期终考试与平时考查(包括课堂纪律、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和动手能力、实验报告质量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对已开发建立的本课程的试题库正在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待正式启动后可以更好的检测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完善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优秀教材建设

3.1 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师资梯队作保障。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采取多种措施(如聘请临床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部分与临床结合较紧的内容的教学、请学校中心实验室的教师讲授较大型的综合性仪器等)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稳定性强的教师队伍。几年来,课程教师团队的主讲教师们的教学效果获校、系教学督导组专家的较高评价,多人获得市级、校级各种教学、科研奖励多次,发表高层次教学、科研论文多篇,获得各层次教学、科研课题资助逐年增多。

3.2 优秀教材系列建设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建设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主编出版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研究会规划教材:《临床检验仪器》(第一版);主编出版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检验仪器习题集》;主编出版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检验仪器》CAI光盘。形成了以纸质教材为主体的“立体化”教学包络格式。经过全国几十所高等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的检验,这一套教材受到同行的公认和学生的欢迎,一致认为能适应高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培养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作用。

医学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既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胜点、获取主动权的保证,又是各个医学院校紧迫而艰巨的工作[5]。随着现代医学时代的到来,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技术挑战,为了逐步达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主线,才能真正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成绩。

参考文献

1 孙锦茹. 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报, 200508~19.

2 马丽,袁汉尧, 刘新光,等.临床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 28(1):26~28.

3 曾照芳,安琳.临床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91~592.

篇11

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核心课程的建设,因为核心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国家示范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宠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对高技术技能型宠物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一直按照学院的课程建设规划,开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一、课程建设基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于2006年最早开设了宠物类专业,于2008年针对宠物医学专业开设了《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并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行校合作编写了《小动物影像技术》项目化教材,201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4年该教材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优秀教材”项目资助。该课程目前拥有“双师型”教师3人,以校内实训基地宠物医院为实训场地,开展实训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源。

二、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对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本课程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影像技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小?游镉跋窦际酢房纬探ㄉ枰?综合师资队伍、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做到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3.《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校企合作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重点体现先进、适用、够用,即内容紧跟现代宠物影像技术发展,知识与技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并在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早日申报建设成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建设成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三、课程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将《小动物影像技术》建设成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课程特点,体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示范性课程。

具体计划:在2010年院级《小动物影像技术》精品课程与2012―2013建设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基础上,于2015―2017年在宠物医学专业开展《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网络辅助创新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于2017―2019年申报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按要求建设。

四、课程建设内容

《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流的教师团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并在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申报在线开放课程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六方面的内涵建设。

1.教师队伍方面:打造课程团队,逐步形成一支以课程带头人负责的,教学水平高,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教师团队在现有3名教师的基础上增加了2人,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知名宠物医院影像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

预期目标:课程教师团队成员7人,校内教师5人,校外2人。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2名,兼职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2.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适用性,保证够用、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断增加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成果,紧跟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适时增加彩超、CT、MRI等影像技术的教学内容。

预期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涵盖普通X线技术、CR技术、DR技术、CT诊断技术、MRI技术、B超技术、彩超技术等符合企业单位需求的影像技术。

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资源、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X线图片资源、B超声像图病例资源等全部上传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并完全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预期目标:建设资源丰富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并以此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4.教材建设方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校企合作编写的国家示范建设成果《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经过几年的使用基本上能够满足宠物医学专业宠物影像技术学习的需求,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宠物医院引进了CT、MRI等影像技术,因此教材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心超、CT、MRI等相关技术的内容。

预期建设目标:2017―2019年申报并立项建成农业部“十三五”立体化教材,建设后的教材涵盖X线、超声、CT与MRI四大影像技术。

5.教学设施与实训场地方面:高度重视校内X线实训室、B超实训室、校教学宠物医院MRI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从而体现影像技术课程的特色和水平。

预期目标:2017―2019年在学校所在市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个,校内X线实训基地1个,校内B超实训基地1个,校内MRI诊断中心1个。建成后的X线实训室拥有移动式X线机1台,动物DR1台;B超实训室拥有彩超1台,黑白B超5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宠物医院拥有宠物核磁共振仪(MRI)1台,总投入计250万元。

6.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建设,优化现有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对课程的教与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与制度,促使《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不断深入的向前发展。

预期目标:形成完备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评价制度与机制文件。

五、课程建设实施

1.实施保障措施。成立《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小组,制订《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整体建设实施方案。分解实施任务,责任到人,并制定奖惩措施,调动相关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2.实施效果评价。组建由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用人单位组成的评价小组,制定细化评价内容,对照课程建设规划内容及成效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建设完毕后,预期评价结果要达到优、良等级。

篇12

关键词:职业素养;调研;改革

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曾指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者,职业生涯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坚持高端引领,内涵发展,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对于中职院校尤其是示范校建设,要纷纷把主要的精力和物力投入专业能力课程的开发和改革上,而职业素养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只是轻描淡写、无足轻重。随着全国一体化课程的火热推进和企业用人的强烈要求以及在示范校建设工作中的感悟,技工院校的同仁们似乎意识到,就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这一问题,好像普遍存在失衡发展的态势,即重才轻德、重技能轻素养、重就业轻发展。尤其是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缺乏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更是呈现碎片状,不成体系,没有标准,更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所以,如何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已成为职业院校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在发展、设备在更新、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毕业生要想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要想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要想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必须有必胜的信念和超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能支撑起整个职业生涯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职业素养,因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标准,取得国家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具备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能够胜任岗位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

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设施的状况大概如下:(1)一校一模式,确乏顶层设计、高端引领及标准化课程体系;(2)老套的传统教学法已不适应学生的味觉,亟须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3)学生厌学、困学现象较严重,需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有满足学生要求、发展的教材和学材。

于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为了推进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是亟待解决的事情,与此同时更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因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要把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双管齐下,并行推进。

一切课程的改革、建设都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凭空想象,要以市场需求为宗旨,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为落脚点。

一、企业调研,找准定位

1.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符合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建立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及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起到衔接与支撑的作用。

2.调研各专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找到共通、核心的职业素养要求。

3.搭建各专业共享资源平台,编制和开发相应的教材和学材。

二、校内校外,学生调查

1.毕业生调查。通过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已经毕业离校且走上不同工作岗位的本校毕业生进行调查,通过毕业生工作过程中的亲身体会,对母校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及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发扬光大的和需要改革完善的环节,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在校生调查。尊重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充分聆听在校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三、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目标

结合地域经济和文化气候,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交流,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联系日常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仅可以为课程改革和开发提供方向与依据,而且可以为职业素养课程改革、开发提供素材,同时也可以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目标。

四、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整体建设思路

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整体建设思路要求在“服务于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综合素养”的课程原则下,大力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用人单位职业素养需求和现状调研、在校学生现场调研、职业素养课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如何解决短期知识够用和终身发展的培养”四个主题进行现状分析,了解目前的实际能力水平,理清职业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衔接和支撑内容,梳理出短期够用的知识和终身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职业素养课程的改革、开发提供设计依据。

综上所述,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来源于实践,回归于实践,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有多少符合学生的实情,又有多少能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还有待于教师到教学和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反复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离我们期待的目标越来越近。

篇13

(一)组织项目当项目类型选定后,按照工作过程来组织项目。以小项目为主导的课程,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前提下,可再按从简到难、简杂交替、模块化、“项目+伴随项目”几种形式组织。以大项目为主导的课程,则完全依据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来组织,也可设置伴随项目作为练习巩固。例如,静态网站项目可以划分为域名设计与注册、设计制作设计稿、制作演示版、模板制作、页面制作、网站测试与、网站推广7个任务阶段,并设置一个同等难度的伴随项目用于巩固知识与技能。(二)设定项目目标通过设定项目与知识技能目标二维表,如表1所示,明确学习者完成项目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项目覆盖课程教学标准中的关键知识与技能点,否则,就要重新设计项目。小项目和大项目的伴随项目设计参照主体项目进行,以促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应用。(三)分配项目时间分配项目时间是为项目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制订时间计划,项目时间进度要符合学习者知识能力水平实际情况,时间过分仓促会导致学习者没有必要的时间完成,而过于拖拉则会消磨学习者的积极性。制定时要先根据课程总课时确定各任务(小项目)的持续时间,在学习活动之间要留有一定的机动时间,再制订排课计划。(四)制定项目人员分组项目实施的人员分组形式主要有个人项目和小组项目。个人项目由个人独立完成,不会产生任务推委和包办,学习者能对项目实施过程建立完整的体验,对训练个人职业能力与素质效果较好,但个人项目可能会独占实践设备,教师管控项目的工作量较大。小组项目根据班级规模和学生能力差异以小组形式完成。采用小组项目可以减轻实践设备负担和学生工作压力,使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等职业能力与素质,小组形式可行性较好。(五)配置项目资源对项目实施中所需的实践设备及情境进行规划,明确需要实践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使用时间,耗料需求,技术条件以及项目费用需求等资源情况,制作资源配置计划,为教学经费的申报和实训场所准备提供依据。(六)构建项目教学评价标准项目评价包含项目成果评价、项目过程评价和职业素质评价三个方面。项目成果评价对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项目成果评价方式包含小组内的自评、小组间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可以采用计分卡的形式。项目过程评价对项目实施整个过程做出评价,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发现并反思完成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项目完成的各个关键步骤和环节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价,采用评分表法;(2)对项目参与者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态度表现和发展状况做出评价,可采用小组内自我评价和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共同讨论的方式。职业素质评价从五个方面进行:(1)职业道德素质;(2)职业心理素质;(3)职业能力素质,包括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运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力;(4)沟通能力,即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协调合作的能力和自我批评的能力等;(5)职业形象,包括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和职业礼仪。[3](七)编制项目教学规划设计书项目教学规划设计书用于对整个项目教学进行整体规划,主要内容有:制订项目教学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确定项目内容,明确各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活动;确定项目教学的时间分配;制作项目/任务活动的知识技能对应表,确定核心知识与核心技能;制定项目教学的分组形式;制定项目实施资源配置计划;制定项目教学的评价标准。

二、网络课程系统评估与选择

当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即可进入网络课程系统选择阶段。网络课程系统由网站管理和课程管理两大核心功能模块构成,详细功能如表2所示。[4]评价网络课程系统的关键指标项是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支持能力与水平。从教学性和技术性指标来评估网络教学系统时,教学性指标包括交互性、共享性、可评价性、个性化、协作性和开放性原则。技术性指标包括系统可用性、易用性、安全性、强容灾性、可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5]四、项目化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项目化网络课程建设应基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以项目规划设计书为依据,以网络课程平台为支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资源建设和学习活动管理为两个基本点。[6](一)建立项目化课程由网站管理员和任课教师添加课程和用户。添加课程主要是设定课程名称、分类、课程编号、课程简介、项目组织形式、课程访问控制、课程门户界面定制。添加用户主要是用户注册与选课分工设定、分配用户角色、用户分组等。(二)添加项目和学习资源根据项目规划设计书,依照项目间逻辑关系添加项目或任务,指定项目及任务名称,配置用户手册、参考资源、产品标准和项目经验等项目资源,可以是多媒体文档、网页、资源地址等,分配资源权限,构建项目实施的互动交流平台,设定有效时间和考核评价要求。然后,以项目为中心配置项目资源。(三)项目项目任务的方式有:(1)口头,即直接面对学习者口头指派项目任务;(2)电子邮件,指通过给选课的学习者发送电子邮件指派项目任务。(3)公告论坛,指通过网络课程网站公告论坛指派项目任务。(四)学习者分组与分工指导教师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对小组的人数、组合方式作出要求。项目教学中采用小组的组织形式,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组成小组,高低搭配。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初级问题,然后,遗留下来的问题就能够趋同且具有典型性,而这些典型问题就是教师要重点讲解的问题。此外,采用小组的方式组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培养适应未来真实工作所需要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小组内部采用任命小组长制,由小组长统一进行计划安排,明确小组中的每个人在项目活动中具体承担什么任务,在小组的组织结构中担任什么角色。小组长可采用轮换式,即每一次项目(任务)都由不同的小组长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提高小组内部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每次的项目活动中,要求每个小组完成一张计划表,内容包括:小组的总体活动规划,每项任务的负责人以及时间安排,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等。教师遵循取长补短原则和发挥优势原则,审核小组分组名单及任务分工,分配相应的权限。(五)教师项目指导与咨询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依据项目进度计划实施,以确保最终交付。项目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时间管理、人员变更管理、资源变更管理、文档管理和沟通管理。[7]时间管理通过日历事件及甘特图进行项目监控。人员变更管理通过课程平台的用户模块来完成。资源变更管理和文档管理可通过文件管理模块来开发,实现项目进度报告、新增资源上传、资源下载等,以确保为项目小组项目任务实施提供及时的资源支持。沟通管理通过给项目添加论坛(Forum)实现论坛功能,或者基于用户信息发送电子邮件,也可以建立QQ群和讨论组,实现项目沟通渠道建设与管理,从而营造积极高效、宽松和谐的项目任务氛围。(六)提交项目成果及评审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导师督促项目组建立项目文档,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按时间表和交付文档清单提交项目文档和项目成果到网络课程平台,再组织人员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后,方能解散该项目组。`

三、结语

篇14

关键词:《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近10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20%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约有模具生产厂家3万余家,2007全年模具产值达870亿元人民币。年模具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位。虽然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职工队伍发展迅速,估计目前已达百万人,但仍然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一是总量不足,二是素质不够,适应不了行业发展的需求。全国模具行业从业人员约缺口40万-6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占20%①。目前尤其紧缺的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模具企业管理人员和中高级技术人员。因此,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模具类应用人才已成为工科类院校的当务之急。《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作为培养模具类专业人才必选的基础主干课程,与之对应的课程教学改革不容忽视。

二、《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有关该课程的研究较少

工科高职高专的模具类专业也只注重模具结构设计教学,缺乏对成型加工设备教学模式的探索,没有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成型加工设备课程教材,更没有相应的实验室和现场教学课堂,这严重影响了模具类专业学员对成型加工设备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二)理论与实践课程脱节

《成型加工设备》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直以来《成型加工设备》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远离了专科教学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特点,不能适应当前制造业对模具人才所需技能的要求。理论与实践课程脱节,学校环境和工厂环境反差大,学生上岗适应能力差,使得不少企业认为学校毕业生设计出来的东西不切合生产实际、处理问题的思路理想化,要待企业再培训后才能上岗,因此对应届毕业生不感兴趣。

(三)设备利用率低

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践环节的硬件上都加大了投入,实践环节条件大为改观,但效果并不明显,设备利用率低。实训场地还存在单一性、封闭性情况,没有向综合性、开放性转变。

三、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为主的高职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

(一)《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定位

《成型加工设备》作为模具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②③,应该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学习的需要,考虑到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和弹性的需要。因此将模具专业《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既有专业基础课功能、又有机械工程素质教育课功能。

(二)课程改革的意义

在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最新的专科培养方案(2006)中,《成型加工设备》课程被列为必修的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在本科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中,此课程也是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我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高分子材料等机械类3个专业均设置此门课程,计划学时6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10学时。该课程与其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紧密,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参加工作所必需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理论知识的技术基础。《成型加工设备》既是对“机械设计”的深化,又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基础。但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缺少《成型加工设备》实验实训这一环节,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困难,因为在“模具设计”中,学生只掌握了模具结构上的知识,而缺乏对“模具使用和工艺”理解,因此在接下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只能绘制一些模具结构示意图,而缺乏对材料成型方法的设想。因此,为了加强专科《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教学,使该课程教学走向实用化,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必须加强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因而我们提出此项课程的教改具有实际的意义④。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明确按照“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6项标准来规范课程建设,进行工作分解,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制订进度计划。项目组成员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既体现团队协作精神,又给每一位成员以提升锻炼机会。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而良好的动手能力是具备高技能的基础。实现这个过程需要新颖的互动教学平台,使学生与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地互动沟通,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进行知识的整合、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等各种层面训练。基于实现这个目标,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是:突出实践技能培养,融合传统和先进技术,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建互动教学平台。

1.软件建设

根据高职高专模具类专业教学特点,课程的软件建设是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制定一套与时俱进的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适合现代模具制造业的改革教材《成型加工设备》,设计现场教学的方案和内容;研制开发互动教学课件。

2.硬件建设

创建功能完善,可以开展互动模式教学的、与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匹配的实验室;实验室是开放互动多功能的实训场所,不仅兼容示范性现场教学课堂,更重要的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硬件支持。创建的实验室有较常见的压力机、注塑机、压铸机及各类模具,具有展示、演示和生产的功能。实验室的开放性更使得学生在掌握成型加工设备技术方面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大大改变了模具类专业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以往的教学状况。

3.课程团队建设

建设强有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支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课程建设团队是课程改革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中,配备高学历层次的教师,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每年安排授课教师下厂带队实习。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去国内知名大学进修、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等。同时还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来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使《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形成了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讲授的机制。目前,本课程团队由9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工2人,工程师2人,实验师1人,技师2人。双师比例66%。

(四)整体规划、分层实施,构建实用型高职《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体系

1.设计互动教学平台

在设计互动教学平台上,尝试互动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新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成型加工设备课程首先以互动教学模式作为尝试,积极创建互动教学平台,开展互动教学。

(1)理论教学

以开放式实验室兼容现场教学课堂,课程的部分教学学时采用理论实践融合的现场教学,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零距离面对,可以互相提问、解答,并利用实验室传统与现代结合、演示与动手结合的效应,大大加强了学生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综合实践技能训练。

(2)实践教学

成型加工设备的实践教学是在装模实训时开展互动教学的,利用各类用于生产的模具进行现场拆装、生产,老师现场指导,学生现场操作,问题在互动中解决。学生可以真刀真枪地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完成常见的压力机、注塑机、压铸机装模及生产操作实训,明显提升学生对核心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2003年以来,学院充分认识到实验实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以试点专业教改为龙头,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先后建成了模具制造实验室和成型加工设备实验室,购买了一批专业实验设备,满足了课程建设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到实训现场针对相关实验设备进行介绍分析,使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有了很深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2.与时俱进,改革教学内容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是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方面。内容的整合和选择力求可行性和应用性强,结合最新成型加工设备技术的特点,以压力机、注塑机和压铸机为基础内容,突出模具设计中的设备选型、生产应用中的设备使用,采用工厂产品中应用的模具实例作为补充内容,全面介绍工厂实际使用的典型性强的成型加工设备,既实际又有新意。增加现代成型加工设备的应用及特点的内容,以注塑机作为现代成型加工设备的重点,突出注塑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融入现代高新技术

模具行业是当今制造业中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在模具的应用过程中,数控高效冲床、数控注塑机正在企业普及。因而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内容:一是进一步深化成型加工设备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充实先进技术。理论课中反映高新技术应用的内容占近16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27%。二是改革实践环节。为保证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大幅度增加了实践环节中新技术应用比例。通过大量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实施,强化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开发了数控注塑机应用等综合实训,体现新技术内容的实训约占实验总学时的20%。

(3)创建特色教材

一方面,自行编写了适用课程改革的教材《成型加工设备》,设计制作了配套课件,研制开发部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努力实现立体化教材;另外编写与课程配套的实验实训教材和教学辅助教材,形成文字教材的系列化。教材群的内容突出实践性、技能性和新颖性。

(4)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课程特色

围绕着课程建设现代化与网络化、教材建设立体化与系列化的目标,课程建设项目组成员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完成多媒体CAI教学软件素材的采集、整理和制作。这其中包括文字、文本、声音、解说、动画、图片、图像、影像等,形象生动地呈现各个方面内容,最大限度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直观具体化,将静态问题动态化,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课程生动化、有趣化,实验化,形成一套具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步实现理论教学现场化。

四、课程建设效果

(一)互动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以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为成型加工设备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充分体现应用技术类课程突出实践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特点。

(二)配套实验室完整先进

创建的与本课程配套的成型加工设备实验室是开放式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模具比较完备,能满足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主要教学要求。课程建设的后期,我校将投入更多资金,扩充更多的设备模具,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开放式实验室又可兼容现场教学,实现互动教学,具有示范性。

(三)学生对成型加工设备的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突出成型加工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压力机、注塑机技术在汽车制造的实际应用及发展,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成型加工设备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大大提升。随着现代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中先进的成型理念不断发展,成型加工设备不断更新,要使先进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继续深化本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模具类应用人才,使模具类学生掌握过硬的成型加工设备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需要,也是我们任重道远的目标。

作为《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建设团队,始终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一线生产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条主线⑤,全方位进行教育培训开发,经过各个环节的打磨,逐步将学生培养成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近几年,我院模具类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受到企业广泛认同。

五、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改革和探索。《成型加工设备》课程体系已较完善。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了很大的改进,编写、开发了有一定水准和影响力的教材、多媒体课件,创建了功能完善,可以开展互动模式教学的、与成型加工设备课程匹配的实验实训室,几年的实践表明,成型加工设备课程的整合是科学的和必要的。首先,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和实践性环节得到了加强;其次所构建的新的系列课程体系符合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讲授方法的改革和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践性环节的加强,特别是实验实训课的开设,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协同工作能力显著提高。目前该课程已在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邹洁.从量变到质变,模具业经历黄金发展期. 省略 2008-5-13

②甄瑞麟.模具制造工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5.

③孙凤勤.冲压与塑压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