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劳动力需求范文

农业劳动力需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劳动力需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劳动力需求

篇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职业教育 需求 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杜娟(1975- ),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四川 成都 61113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6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地推广,更多的劳动力得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比以往要明显很多。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趋势基本呈现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固守于农业生产,愿意从事传统的农业或者是跟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的经营化产业;第二种是不想远离自己的家园,但又不愿从事直接的农业生产,而是到当地的企业或单位就业;第三种是愿意进城务工,这部分人在数量上最多,他们多数会长年不归,从事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流后的农村劳动生产力会因为工作领域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对相应的职业教育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需求

进城的农民在非农业的技术和能力提高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职业教育的需求人群出现了空前的扩大局面,2012年我国的农民工人数是2.6亿人,而外出的农民工有1.6亿人,比2011年增长了3%,这种增长趋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更加明显。一大批农村的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这就使得商业、工业和建筑业等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用工荒的问题。不过,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工里面有一半的人是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的。他们的文化程度跟所接受的技能培训之间是成正比的,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中曾经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的不到30%。这部分群体往往一没有专业技术,二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即使有过短期的技术培训,在进城后还是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或服务业的初级岗位工作,从而来满足大城市对于低层次劳动岗位的需求。这些劳动岗位主要有装修工、建筑工、修理工、装卸搬运工、家政、餐饮的服务员等。进城的许多农民工特别是年轻新生代的农民工,都渴望可以通过打拼扎根于城市。可是没有良好的职业培训,又没有专业技术,他们的收入一般较低,工作也不够稳定不够持久,很难深层次融入城市的生活。这就使得他们更加迫切地需要掌握一种技术,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这样看来,职业技术的教育是关系农民进城工作和生活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将农村劳动力与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顺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加快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成为全面建设现代新型农业的当务之急。严格按照和依法执行自愿有偿的工作原则,允许农村劳动力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股份合作等诸多的方式,进一步深入地开展流转土地的经营权的承包活动,鼓励和引导大力发展多种具有实际效果的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经营模式。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发展现状,充分考虑到当前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剧,已经存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放弃土地耕种的现象,一系列的转包、出租农村土地的情况也与日俱增,仍然留守在农村土地的农业劳动力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如种粮大户、蔬菜种植大户、果树栽培大户、养殖大户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具有较高综合农业生产加工素质的优秀劳动力来支撑,这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需求。

伴随着更多的乡镇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已经为广大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能够在当地实现的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方式和主要领域。这些中小企业在进一步增加和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在进一步深刻带动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方面,已经发挥了更加重要更加显著的作用。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更多的乡镇中小企业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方面、在农业产业化设备的使用方面、在农业经营资金的筹措方面等,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远远不能够与大型的农业产业化的企业相比,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很多乡镇中小企业必须始终坚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只有那些具有特色经营业务的乡镇中小企业的农村,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才能够相对较高,才能部分减少外出打工的现象。因此,建议在农村劳动力培养方面,需要始终坚持特色,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建立具有显著特色的农业产业链的大项目、好项目。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了富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加工农业的乡镇企业,需要建立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区,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链,这都需要大量的、多样的农业技术型的人才予以支撑。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吸纳广大农村劳动力能够在当地有效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需要促使农村劳动力掌握大量的农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掌握好农业产业技术,就必须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二、职业教育适应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应对策略

1.不断拓宽生源类型,促进职业教育的平民化和大众化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极发展农业领域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拓宽受教育生源的类型,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劳动力作为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对象,加强针对进城务工农民以及留守在农村土地的农村劳动力的农业职业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实现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的平民化和大众化。

对于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来说,通常是以结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作为主要群体,也存在少量的中老年人,他们中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仅有少数是初中或者是高中毕业生。这些农村劳动力在知识结构、就业需求、能力拓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需求并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而且这些农村劳动力往往没有能力支付较为高昂的培训费用,更不可能参加长期的学习和教育培训。国家和社会都应大力鼓励和积极引导广大农村中学生,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和报考职业技术院校,坚持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发展方向调整自己的选择,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重大意义。对于部分经济困难的农村学生,可以探索实行农村劳动力学费减免制度等,设置出奖学金、助学金等有效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新一代的文盲数量。

2.完善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阶段,随着新兴产业科技含量的提高,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比如,我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每年需要编程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大概有几十万,而计算机应用专业类人才每年要增加100万以上才能够弥补这样的缺口,汽车维修类行业每年需新增30万的从业人员,护理类人员每年需新增20万的从业人员。将来一段时间内,市政、城市基础建设、商业、园林、社区服务、交通旅游、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等行业需要一技之长并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者数量会呈现一个快速的增长趋势。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应深入企业、工厂、社区、农村调研,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来改进和完善专业的设置,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农业职业教育应适当地添加有关规模化种植、养殖、农业化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等与农村发展相关的专业培训,以解决农业技术含量比较低及技术人员比较匮乏的问题。这类培训旨在把留守农民培训成有知识、懂技术的新一代农业技术人员,培养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用人才。职业教育应多立足于区域化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须跟当地产业发展要求相符合,设置上要力求实现特色化;不断地调整专业技术结构,逐步实现综合性发展向着特色性发展的转化;专业结构的调整应跟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跟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相挂钩。

3.开展分层教育和多形式的联合办学,满足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对广大农村劳动力实现分层次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于那些具有较高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年轻农村劳动力来说,可以探讨实行农村劳动力的全日制农业学历的教育和培训,以便进一步提高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综合素质和农业技能的水平,确保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农业产业化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对于那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甚至存在一定家庭经济负担的中老年农村劳动力来说,建议采用形式灵活多样、非学历、阶段性的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将日常的农业与农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强化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将农村的职业教育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有机联系起来,重点建立起企业农村劳动力培训、社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农业部门农村劳动力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采用订单式培训、定点培训或定向培训等多种培养模式和方式,努力实现农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培养模式。确保农村劳动力的学习、培训、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实现职业院校与农业产业化的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原有模式的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劳动力多元化的培训和学习的强烈需求。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分流情况,特别是需要做好农村劳动力中的学生升学和就业分流等方面的关键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无知识、无技术的农村劳动力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陈巧云,魏澄荣.人力资本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南平师专学报,2005(1).

[2]陈遇春,吕卫东,朱宏斌.试论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新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34).

[3]陈遇春,吕卫东,朱宏斌.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目标[J].教育与职业,2003(19).

[4]黄映晖,张正河.劳动力城乡统筹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5(2).

[5]蒋蔚.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机理、特征、问题及借鉴[J].欧洲研究,2007(1).

[6]凌飞飞,周远成.城镇化战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J].学理论,20l0(3).

[7]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与参考,2008(31).

[8]孙自铎.跨省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地区差距[J].调研世界,2004(12).

[9]孙自铎.农民跨省务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10]许丽英.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3(1).

[11]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2).

篇2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型城镇化;职业技能培训;培训需求;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52-05

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进程中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而农村转移劳动力也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而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质量才能保障外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推动外出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1]。但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缺乏就业技能,就业能力较弱[2],这也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2009-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偏低,就业质量有待提升。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基本认同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内学者罗仁福等也指出教育不仅决定农村劳动力能否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而且也会决定农村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稳定性[3]。因此,把握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一)数据来源

2015年7月至11月期间,课题组在江苏苏州、无a、常州、镇江等地区的职业培训中心、工会、妇联、定点培训机构等组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上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由课题组成员专人负责,问卷完成后集体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29份,回收率为91.12%,其中有效问卷625份,有效回收率为85.87%。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调查问卷”,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就业质量现状、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职业技能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题型,多选题为限选两项。

(二)样本分析

在被调查的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学员中,婚姻状况:未婚39人(6.24%),已婚564人(90.24%),离异22人(3.52%);年龄状况: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36.66岁;受教育程度及行业分布,见表1。

二、实证结果分析

鉴于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及其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一)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在所调查的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学员中,有211人(33.76%)表示曾经参加过类似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了更好地了解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对这211人的职业技能培训经历做了进一步分析:从培训组织方来看,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占23.70%(50人次),企业组织的培训占51.18%(108人次),职业院校组织的培训占56.87%(120人次)。从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来看,211人次(100%)表示培训内容为上岗技能培训,108人次(51.18%)表示是在岗技能提升培训,70人次(33.17%)表示是生产安全、法律等引导性培训。从培训费用来看,由学员承担部分培训费用的占到37.91% (80人次),由政府出资的占到7.58%(16人次),公益组织出资占到23.22%(49人次),工作单位出资占到38.39%(81人次)。从培训效果来看,有158人(74.88%)认为培训有效果,而有53人(25.12%)认为培训没有太大帮助。从培训满意度来看,14人(6.64%)表示对培训不满意,有83人(39.33%)表示一般,有114人(54.03%)表示对培训满意。总体而言,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良好,得到了学员的广泛认可,但政府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和资源投入不足,还有待加强,行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

另外,所调查的625名培训学员中,有240人(38.34%)表示自己有“一技之长”。其中,有140人(58.30%)表示自己的职业技能是通过培训获得,100人(41.70%)表示是通过自学或者在工作中向有经验者学习获得。被调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有219人表示有劳动部门所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占所有被调查者的34.98%。

工资收入、就业满意度、劳动保障和工作稳定性是用来衡量农民工就业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4],在就业质量的工资收入方面,68.8%的人表示年薪在3万元以下,有26.8%的人年薪在3~5万间,有4.4 %的人表示年薪在5万元以上;工作稳定性方面,23.6%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不稳定,有48.4%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稳定性一般,有28%人认为自己的工作稳定;在就业满意度方面,有24.1%人对自己当前的就业不满意,有60.1%的就业满意度一般,有15.8%人对自己当前的就业表示满意;在劳动保障方面,有3.1%的人表示没有保险,有39.8%的人表示有三险,而有三种以上社会保险的人占到57.1%。总体来说,农村转移劳动力目前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质量整体水平偏低,见图1。

为了揭示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卡方检验进一步考察职业技能证书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在就业质量的工资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满意度以及劳动保障等维度都显著优于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统计结果见表2。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分析

只有把握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才能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所调查的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学员中,有539人(86.24%)有职业培训的需求,表示愿意参加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有86人(13.76%)则表示并非自愿参加该类培训。在影响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因素中,有302人(48.32%)表示培训费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有51人(8.16%)表示培训效果是影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因素,而另外有157人(25.12%)表示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培训地点选择上,有324人(51.84%)表示应选择在就业城市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有245人(39.2%)表示培训地点可以选择在邻近乡镇。在培训时间上,有289人(46.24%)表示能够接受的培训时间是10天以内,有144 人(23.04%)表示能够接受的培训时间是20天以内,有 89人(14.24%)表示能够接受的培训时间是1个月,只有48人(7.68%)表示能接受1个月以上的培训。在培训机构是否应该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上,有506人表示希望培训机构能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在培训方式上,有 450人次(72%)偏向于面对面的讲授,有392人次(62.72%)偏向于现场实习,有101人次(16.16%)希望可以采用网络、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费用方面,有391人(62.56%)愿意自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培训如果需要自费,有576人(92.16%)表示可以接受的培训费用为 1000元以内, 40人(6.4%)表示可以接受的培训费用为 1000元以上,只有9人(1.44%)表示可以接受2000元以上的培训费用。

(三)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logistic回归模型

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国内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黄德林等调查发现,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工资水平、耕地数量对职业技能培训意愿有显著影响[5];吴兆明等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家庭纯收入、工种职位、培训成本、培训对预期收入的影响、城镇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素养要求等六个因素对其职业能力培训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6]。本研究所调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有539人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而另外86人为非自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本研究除了家庭特征、个体人口学特征和职业技能培训情况等因素外,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以及当前就业质量的好坏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培训意愿和需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需求为“自愿”和“非自愿”的二分变量,因此可以通过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logistic回归模型来进一步考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口学变量、职业技能状况以及工作稳定性、工资收入、就业满意度、劳动保障等就业质量因素对于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影响,Logistic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为:

Pi=F(α+∑nj=1βiXij) (1)

在式(1)中,Pi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概率,α为常数项,Xij为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i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第j个影响因素,n表示影响因素的数量,βi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

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通常将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未发生的概率比值P/(1-P)称为odds比值,此处odds表示为“有培训需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概率与“无培训需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概率之比。通过对odds取对数进行Logit变换,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为:

Logit(P)=ln()=α+β1X1+β2X2+β3X3+…+βiXi=α+ ∑βiXi (2)

在式(2)中,P为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概率,1-P为无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概率,X1,X2,X3,…,Xi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在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前,先对各自变量进行了共线性检验(Colinearity Test),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之间共线性问题不显著,说明可以进行后续检验,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统计结果见表3。

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质量中的工作稳定性、劳动保障维度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工作稳定性、劳动保障、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具体表现为女性和低学历者更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和工作稳定性欠佳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对于职业技能培训有着更为强烈的意愿和需求。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总体而言,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良好、满意度较高,但是政府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和资源投入上明显不足,行业协会以及社会性培训机构的参与度不高,仍需积极引导;除职业技能培训外,自学以及向有经验者学习也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的有效路径;另外,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水平总体偏低,是否拥有职业技能证书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在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方面,培训费用是培训学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所关注的首要问题,绝大部分学员还是愿意接受1000元以内的自费培训;在培训时间和地点选择上,培训学员更倾向于就近接受20天以内的中短期培训;除传统的培训方式外,网络、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被一部分学员所接受;最后,希望培训机构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是绝大部分培训学员的重要诉求。

职业技能会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而就业质量,尤其是就业稳定性和劳动保障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及需求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除此之外,性e和受教育程度也对个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意愿有重要的影响。

Study on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Demand and Employment Quality Enhanc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Liu Xuan, Wu Zhaoming

Abstract 625 rural migrant workers from different part of the country were surveyed by self-made questionnaire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employment quality and their vocational training ne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ose who posses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or not; gender, education level, employment stability and labor security are the main predictive factors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n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urvey, some suggestions are finally put forward, such as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 led by government, building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l satisfying multiple training needs, developing the function of employment service, and improving employment quality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篇3

关键词:江西省;“十二五”;农业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22-2

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曾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2009年末,江西省4432万人口中,约有56.8%的农业劳动力。随着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将越来越少。“十二五”期间,发展生态农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是江西省富农强省的必由之路。而江西省农业劳动力众多,如何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江西省“十二五”期间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1 模型构建

1.1 理论基础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只要从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边际收益不同,农民为追求收入最大化,必然要在城乡之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中西部与东部之间发生流动。只要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大于从事农业的收入,这种流动便会发生。所以,要实现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力的最优配置须满足均衡条件:

(也即: )

其中,为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的边际收益;为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的边际收益;为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平均工资;为农村农业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的平均工资。

1.2 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与江西省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这里用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表示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用江西省非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表示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1986-2007年22年间,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从1986年的395.63元/年增加到2007年的4097.82元/年;江西省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则从1986年的744.12元/年上升到2007年的11754.16元/年。1978-2007年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与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见表1。

注:图中虚线为江西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趋势,实线为江西省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趋势。

由图1可知,江西省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均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农业收入的增速要明显小于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速,随着时间的变化,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差距在不断的放大,这必将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非农行业。

1.3 农业劳动力剩余率(ALSR)的估计

农业劳动力剩余率(ALSR)为非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非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的差值比上非农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非农业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

笔者查阅了2008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收集整理了1986-2007年江西省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平均收入,代入公式(2)中,计算得到1986-2007年江西省农业劳动力剩余率,绘制散点图,由散点图可知江西省农业劳动力剩余率(ALSR)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一元线性函数模型特征,故使用SPSS11.5可得估计模型如下:

(3)

1.4 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估计

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统计1978-2007年江西省的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见表2。

根据1978-2007年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数据,分别采用Linear(一元线性)、Quadratic(二次函数)、Compound(复合函数)、Growth(生长函数)、Logarithmic(对数函数)、Cubic(三次函数)、S(S形曲线)、Exponential(指数函数)、Inverse(逆函数)、Power(幂函数)模型进行估计,以下为SPSS11.5中的模型估计结果(表3):

其中,Mth表示模型形式,Rsq表示R2,d.f.表示自由度,F表示F检验值,Sigf表示F检验值的实际显著性水平即p值,b0表示常数项,b1、b2、b3表示回归参数。由表3可知,模型CUB(三次函数)形式时的R2=0.965、F=241.26值最大,QUA(二次函数)次之。所以,笔者选用三次函数模型拟合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随时间的变化。构建函数模型如下:

(4)

Y为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T为时间年份。

构建的三次函数模型与原数据的拟合程度见图2:

图2中,实线为原始数据,虚线为拟和值。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拟和值与原始观测值是非常接近的,所以采用三次函数模型是合适的。

2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农业剩余劳动力预测

农业剩余劳动力(ALS)为农业劳动力(Y)与农业劳动力剩余率(ALSR)的乘积,即:

(5)

根据模型(3)、(4)和公式(5),可估算2011-2015年期间江西省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如下表(表4):

3 结论

3.1 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基数大

从2011至2015年这五年间,江西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从2011年的2236.36万人降至2015年的2030.86万人,但各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仍然维持在2000万人以上,这对一个总人口只有4000多万人(截止2009年年底,江西省人口4432.16万人)的省份来说,无疑是十分庞大的。

3.2 农业劳动剩余率在不断增大

可以看到,随着江西省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升级,借助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江西省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将越来越多。

3.3 待转移人口多,任务艰巨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总共要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2236.36-2030.86≈205万人,平均每年要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41万人。

4 建议

4.1 户籍制度放开需先行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一直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转移的主要因素,江西省亦不例外。首先必须要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具有一个新的“身份”。笔者认为,对于江西省的三线城市和中小城镇可以完全放开户籍的限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而对于一、二线重点城市(如南昌、九江等),可以参照国外“技术移民”的做法,鼓励有技术、有才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精英转移,实现市民化。

4.2 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

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从事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技能缺乏。这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障碍。江西省应积极开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提供教育补贴,使每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

4.3 第二、三产业转移是重点

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等,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建筑业等是吸纳劳动力的重点行业。2006年,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2.9%和64.9%,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江西省应结合自身特点(截止2008年7月,江西省共有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2个、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和3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发展扶持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等特色服务业,吸收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本省内的转移;除了省内吸纳之外,江西省应积极筹措组建就业咨询公司,辅助就业中心等就业机构,收集就业信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出省就业。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统计局.2008年江西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Wall, F.J.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handbook, Donnelley & Sons Company,1986.

篇4

1、土地价格在未来只会升,不会降。电脑价格在未来只会降,不会升。

错误。(1)长期来看,只要经济持续发展,土地价格会持续升高。因为土地供给不变,土地需求不断增加。(2)如果发生土地泡沫(不是真实的土地需求,而是人为炒作),泡沫破灭后土地价格会下降。电脑价格受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虽然长期趋势是降低的,但也有升高的可能。

2、"中国,7%土地,养活22%人口"。"美国,一个农民养活80个人",说明中国农业和美国农业同样发达。

不准确。"中国,7%土地,养活22%人口",说明中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比较高。"美国,一个农民养活80个人",说明美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一个现代化的农业既要有高的土地生产率,也要有高的劳动生产率。

3、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持续下降。

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转向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这种转移有2个阶段:1)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下降;2)农业劳动力决定数量下降,相对比重下降。

4、农业资本即农业资金。

错误。农业资本是投入到农业的生产资料和资金。农业资本是农业生产3类传统生产要素中的一种。所以,农业资本一般不包括土地、农业劳动力。农业资金可以用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本),也可以购买土地、农业劳动力(雇工)。农业资金可以转换为任何生产要素。

篇5

1.农业经济变化特点

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南方一些省份的农业经济在产业转型背景下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北方的一些老工业区由于产业转型缓慢导致农业经济处于逐渐衰落的境地,同时,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也因地区差异而有所差别,我们对全国的各个省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很多地方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显然受到了影响,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与农业劳动力的削减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因此我们将对其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水平进行分析,总结产业转型的经验和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我国南方各个省份内部的农业经济水平发展也略有不同,其主要特点如下:大多数南方省份南部的的一些县、市的农业经济水平,从近些年的农业经济产值来看,逐渐处于下降趋势,而偏北的一些县、市的农业经济水平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分析其主要原因发现,南部地区由于原本的农业基础比较殷实,发展的空间比较小,而大多数省份的北部区域原始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转型的背景下,经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机器,农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同时,北方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的情况也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农业劳动力变化特点

对近二十年的农业劳动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的区域,变化有所差异,农业经济水平提高的地区,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有所上升,经济水平下降的地区,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也有所下降。据了解,由于产业转型工作的开展,使得一些县、市的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快,工业发展迅猛,农业发展水平有所下降,使得农业劳动力向一些现代化行业领域转移;也有一些地区的农业水平不发达,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农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差,最终造成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进行转移;而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经济重心需要依靠于农业,并且企业不能消化过多的农业劳动力,从而使得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造成了闲置现象的出现;同时,一些发达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也有所上升的现象,可能要归功于国家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以及先进技术的引入。

二、农业经济与农业劳动力的关系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产业转型背景下,农业经济和农业劳动力之间主要存在着以下四种关系:

1.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经济水平下降

农业劳动力数量也随之下降,究其原因是城市化水平加快,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由于缺少动力,农业的经济效益自然有所下降,这样的区域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进行控制,以保证城乡发展的平衡;

2.农业经济效益降低

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这样的区域不能自暴自弃,要根据地理的特点发展适合自己的农业类型,发展现代化农业;

3.地形条件比较有优势的地区

有可能由于农业技术水平不够先进,农业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同时由于发展比较落后、闭塞,造成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剩余,对于这样的区域,政府部门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同时要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调整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四,农业经济效益在先进农业技术的帮助下有了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力被保留并逐年上升,对于这样的区域,一定不要贪图速度,要稳定进行产业转移,在保证农业经济收入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农业劳动力。

三、总结

篇6

关键词:马克思;农业劳动力;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6-008-05

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成熟的现代经济国家的历史经验,也是当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的经济实践。马克思在其经典著述中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的深刻而全面的阐释,为我们探索和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理论借鉴。党的十从农民与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现阶段“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导致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少,资本、技术投入不足,农业基础条件薄弱,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竞争力和比较利益下降。

梳理和挖掘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中国化的研究,而且可以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产生时代背景

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考察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的产生背景,有助于对这一思想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1.工业革命带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变革

西方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1760年代的英国,直到1830~1840年代才宣告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了以蒸汽机为动力、以机器体系为生产技术基础的近代大工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巨大飞跃的同时,也使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在造成工人‘过剩’方面却发生了更为强烈的作用,而且没遇到什么抵抗。”“在农业领域内,就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来说,大工业起了最革命的作用。”产业革命创造出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在人数上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阶级。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使工人无产阶级的力量得以壮大的同时,也加深工人与农民的联系,不断地改变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比。

2.资本主义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对立加剧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总数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的50.2%,城市的快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城市成为拥有大量资本和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资本扩张使生产工具、资本、需求和享乐集中起来,财产也逐渐聚集在少数人手里,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人口不断地流往城市,农村人口由于租地集中、耕地转化为牧场、采用机器等原因而不断地‘变得过剩’,农村人口因小屋拆除而不断地被驱逐”,造成农村人口流离失所,并时刻面临疾病和饥饿的威胁,“这种情况也许比几世纪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糟。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来,这种祸害更迅速滋长了,目前村民的居住条件简直糟糕透了。”资本主义城市化过程,就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血泪史,城市扩张造成乡村衰落、城市病态以及城乡尖锐对立和冲突。英、法等国城市化中农业劳动力悲惨的移民现象,成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本质的切入点。

3.经济周期对农业人口流动的影响日益加深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开始发挥作用,在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支配下,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变得愈加尖锐,经济周期性的更替是矛盾的突出表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就业人口在资本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波动,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也相伴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果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吮吸足够数量的剩余劳动的权利”,那么,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经济周期可以更加自由、更大规模地吸引或延滞农业剩余人口,造就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人口流动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日益加深。

二、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从人类演进的宏观视角,站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高度,根植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运行规律,深刻地揭示和概括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历史根源,科学预言了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农村的巨大变迁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

1.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传统农业是“在劳动孤立地进行和劳动的社会性不发展的情况下,直接表现为直接生产者对一定土地的产品的占有和生产。”属于以自给性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典型的“维持生计的农业”。他同时指出:“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这种分散落后的经济形式终将被历史所淘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旧的社会制度,通过市场交易将农业生产各要素和产品作为商品纳入农业领域,“使农业合理化,从而才使农业有可能按社会化的方式经营。”“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依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地减少,…,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级的队伍,经常等待着有利于这种转化的条件。”

在工业化已经越来越向农业领域渗透的进程中,小块土地所有制不再成为农民富裕的条件,反而成为了农民贫困的一个根源。“‘拿破仑的’所有制形式,在19世纪初期,原是保证法国农村居民解放和富裕的条件,而在这个世纪的过程中却已变成使他们受奴役和贫穷化的法律了。”农业工业化和规模经营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并将大量农业人口从封建宗法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产业工人或农业工人。

2.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

“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成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农业由社会最不发达部分的单纯经验的和刻板沿袭下来的经营方法,在私有制条件下一般能做到的范围内,转化为农艺学的自觉的科学的应用。”这表明,“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的、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迫使妇女和儿童也参加田间劳动,使工人的年龄不断下降。一旦妇女和儿童被大规模地使用,这又会反过来成为一个新的手段,造成农业中男工过剩,并使他们的工资下降。”“许多工人不得不到村镇和城市里去寻找栖身之所。”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描述到:“1846年,法国城市人口占24.42%,农村人口占75.58%;到1861年,城市人口占28.86%,农村人口占71.14%。最近5年来,农村人口所占的百分比又大为减少了。”

马克思在1853年《强迫移民》一文中描述当时英国的农业移民现象时指出:“现代的强迫移民,情况则完全不同。现在,人口的过剩完全不是由于生产力的不足而造成的;相反,正是生产力的增长要求减少人口。借助于饥饿或移民来消除过剩的人口。现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由于在生产中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居民被从农业地区驱逐出去,同时人口在工业城市集中起来,我这里所谈的不是由淘金狂引起的移民,而是由于大地主占有制和土地的集中,由于使用机器耕种土地和大规模采用现代农业耕作法而引起的强迫移民。”

3.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根本驱动力

从表象看是机器排挤了农业劳动力,促使农业劳动力出现过剩,但就本质来说,资本积累才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驱动力。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指出: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增加,对劳动力需求增大,即使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但劳动力需求总量是增加的,因此城市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工人。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

“劳动力必须不断地作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并入资本,不能脱离资本,…,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转化为牧场,采用机器不断产生过剩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随着一部分农村居民的游离,他们以前的生活资料也被游离出来。这些生活资料现在变成可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被驱逐出来的农民必须从自己的新主人工业资本家那里,以工资的形式挣得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国内农业提供的工业原料也同生活资料的情况一样。它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一个要素。”这些从土地上分离出的农民,他们来自于农村,“来自农村而大部分在工业中就业的居民阶层。他们是资本的轻步兵,资本按自己的需要把他们时而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资本主义生产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它还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再生产雇佣工人阶级,把绝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变为雇佣工人。

4.农业劳动力转移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

马克思在谈到大工业对农业和农业生产当事人社会关系上引起的革命时指出,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水平不同,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路径是不一样的。“在剑桥郡和萨福尔克郡,最近20年来耕地面积大大扩大了,而在这一时期农村人口不但相对地减少了,而且绝对地减少了。在北美合众国,农业机器目前只是潜在地代替了工人,也就是说,它使生产者有可能耕种更大的面积,但是并没有在实际上驱逐在业工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领农业领域的深度越深,农业中转换为可以自由利用的劳动力就越多,例如1861年英格兰的《国情普查》显示:1851年全国城市580个,农村人口与城市差不多相等,到1861年农村区域人口仅增加6.5%,城市人口增加17.3%,这一差别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英国,由于第二、三产业和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强,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美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则有限。马克思在论述爱尔兰资本积累对农业人口的影响时写到:“在工业国的英格兰,工业后备军是从农村得到补充,而在农业国的爱尔兰,农业后备军则是从城市,即被驱逐的农业工人的避难所得到补充。在英格兰,过剩的农业工人转化为工厂工人,而在爱尔兰,被驱逐到城市里去的农业工人,虽然对城市的工资形成压力,但仍然是农业工人,并不断地送回农村去找活干。”

5.农业劳动力转移引发农村社会关系的转型

在马克思看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并不只是简单的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和产业转移,它必将引起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所以农业人口转移过程也是农村、农民社会关系转型的过程。他通过对英国、法国和德国农业和农村的研究发现,农民内部的社会流动和分化使农村居民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一个是富裕农民阶层,他们由大土地占有者、大租佃农、大农和中农组成,属于农村资本家阶层;第二个阶层是小农阶层,这个阶层拥有农民的大多数,因而是农民阶级的主体,他们拥有小块土地、自我经营,是小私有者,同时也是劳动者;第三个阶层是农业工人阶层,主要在农业工厂打工生活,属于典型的农村无产阶级。“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内部分层是伴随着资本渗透农业进程自然分化的结果,对社会阶级阵营进行了新的调整,整个社会阶级逐渐分成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为整个资本主义埋下了“剥夺剥夺者”的革命种子。农民被彻底剥夺生产资料,成为大工业需要的劳动力商品,从农民的贫困转化为工人的贫困,阶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三、现实启示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深刻的论述,今天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对于指导和顺利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充分认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目前农村劳动力约4.7亿多。已经转移到城乡非农就业约2.2亿,按照农业专家的估计,未来农业适度就业规模应该在1.8亿,也就是说还要从农村转移出7000万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提出加快推进我国“三化同步”建设,重要前提就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城镇及第三产业还难以吸纳大量农民工;同时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将是长期和艰巨的。

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科技和现代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物质基础。只有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剩余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转移才有可能性。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替代与创新,表现为技术、土地、劳动、资本和生产的组织管理最优化。更加高效配置资源,发展集约农业和规模化经营,实现“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土地”,把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没有农业现代化,那么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只会是马克思描述的“强迫移民”,必然会引发社会问题,上个世纪拉美国家脱离实际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是沉痛的历史教训。

3.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是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路径就是由农村进入城市。城市的工业、服务业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的可能,但未来城市绝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断丧失,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工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口能力不断下降;此外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对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带来严峻的挑战,城市病和环境恶化,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充分利用产业升级和地区转移机会,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工业化,增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能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服务业,增强人口吸纳能力。可见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4.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要素市场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强调:农业“增长的关键在于获得并有效地使用某些现代(从贫穷经济中人民的经验来看就是非传统的)生产要素……持续增长便主要依靠向农民特殊投资,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我国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并没有显现其优势,农村劳动力价值低,同工不同酬,乃至拖欠工资现象普遍存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适时普及高中教育;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打破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要素市场,不仅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同时也促进更加优质的劳动力等要素流向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消除城乡差别。

5.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转型

伴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内部出现职业和阶层的分化。农民阶层分化体现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既有代表对农村和土地财富的追求,也有代表对城市工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应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并满足他们的愿望,积极推进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实现农民在医疗、保险、就业和民主管理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经营组织创新,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杨玉华.马克思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评论,2007,(2).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

[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18.

[8]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与现实,2005,(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6.

[10]杨守宝.论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理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33.

篇7

一、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

1.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巨大效益不仅体现在农业上、体现在农民收入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及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从事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占有规模,为农业走规模经营之路奠定基础,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使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比例发生逆转,使农业生产者获得成倍的效益,并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供给。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大的作用还在于,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劳动力的观念和意识,并在它的示范带动下,使城市中的先进思想在农村广泛传播,同时市场信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迅速在农村扩散,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巳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能够取得“多赢”的效果,可以加速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如此,农村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产业转移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法律保障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政府作为一个社会管理者,主要职责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会稳定。当前,一方面要坚决取缔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政策和做法,如同工不同酬、子女上学不能享受到义务教育、在户籍管理上农民进城仍然受到一定限制等。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个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进城的法规,使农民打工收入能够得到法律保障,使人住城市的农民真正与城里人一样,得到“国民”待遇,消除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制度障碍。

4.地方政府要积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政府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和服务存在明显的“缺位”。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一日益扩大的社会群体,大多数地方政府至今没有专门归口管理的机构,致使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处于“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混乱状态。如农民缺少劳务需求信息而形成盲流的问题;工钱被拖欠等侵犯民工权益,受害者往往投诉无门、四处碰壁的问题;民工子女人托、入学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等等,都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指定相关部门加强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

二、我市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转移规模比较显著,非农产业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

据统计,2006年末如皋市农村从业人员为91.14万人。其中,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5.17万人,占比为38.6%;非农产业从业人员55.97万,人,占61.4%,其中工业25.60万人,建筑业10.59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2.32万人,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4.79万人,占比分别为28.1%、11.6%、2.5%和5.3%。

2.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深度与地区经济水平基本对应

研究表明,如皋市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地区特征显著:北部、东部经济水平高,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高,非农业人员占比就高;而南部、西部经济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就小,非农业人员占比就低。这说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基本对应的关系。

3,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表现为周期性递增

从总体上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与地区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基本对应。因此,区域经济增长水平提高必然会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的提高。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的10年中,我市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14万人,平均每年转移1.4万人;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996年的43.1%提高到了2006年的61.4%。1996年到2002年,每年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都不高于0.86万人。而2003年之后转移规模明显增长,都超过了1万人,其中,2004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2.9万人和7.23万人。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表现出周期性递增的性质。

4.工业和建筑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导行业

从两次普查资料分析,我市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两大行业。1996年至今的十年间,我市农村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5.8%增至28.1%,提高了12.3个百分点;2006年我市建筑业吸纳农村就业人数保持在10.59万人,占比为11.6%。2006年我市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合计为28.54万人,第二产业为21.07N人,占比高达73.83%。

5.外出人员以省内转移为主,省外转移速度偏低

从外出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看,我市外出从业人员以省内转移为主,省外转移速度偏低。从外出从业人员的区域构成看,县内乡镇外转移占23.2%,比1996年的34.4%低11.2个百分点;县外地区内转移占21.5%,比1996年的17.4%高4.1个百分点;地区外省内转移占28.5%。比1996年的17.5%高11个百分点;省外转移占26.8%,比1996年的30.7%低3.9个百分点。在转移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县外省内的最多,占50%,增长64.8%。

6.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收入提升的主要路径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别是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从近几年我市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看,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劳动者报酬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比重,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依次为22.6%、70.8%、54.2%、79.2%和60.9%;2003-2006年分别为88.5%、65.7%、32.6%和75.3%。因此,基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劳动者报酬收入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篇8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二元经济;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效应

[中图分类号] F30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0-0073-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06BJL003)。 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效应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资源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原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又集中在农村,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产出增长对劳动力的偏好显著,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被普遍采用,而这种替代效应也确实在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农业产出没有大的突破,进入了一种“瓶颈”状态。2003年粮食产量为43,069.5万吨,相当于18年前的1986年的粮食产量水平;2006年粮食产量为49,747.9万吨,相当于10年前的1996年的粮食产量水平。①本文将以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生产函数为基础并引入生产经济区概念对此进行分析。

一、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瓶颈效应[1]

图1中横轴L代表每亩有效劳动力投入量,纵轴k代表人均资本投入量。曲线OE和OF是脊线,在OE之上和OF之下的区域,等产量曲线Q1的Q2的斜率为正值,劳动力与资本缺乏有效的替代,这一区域为生产非经济区;在OE和OF之间的区域,等产量曲线Q1的Q2的斜率为负值,劳动力与资本可以进行有效的替代,这一区域为生产经济区。

以A点为假定参照的起点,由于资本与劳动力共同扩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产生了从A到B和从A到C两种不同的扩张路径。

从A到B是在资本扩张的同时,偏重于劳动力扩张,并在B点达到资本与劳动力有效投入的最大均衡产量。这一有效投入是指在劳动力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有限资本充分利用前提下,使用最大劳动力投入的组合。在B点,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0(MPL=0);边际技术替代率RTSLk= MPL / MPk= 0/ MPk =0。

从A到C是在劳动扩张的同时,偏重于资本扩张,并在C点达到资本与劳动力有效投入的最大均衡产量。这一有效投入是指在资本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有限劳动充分利用前提下,使用最大资本投入的组合。在C点,资本的边际产量为0(MPk=0);边际技术替代率RTSLk= MPL / MPk = MPL / 0=∞。

对于进一步的农业产出增长要求,B点农业区资本短缺而劳动力过剩,如果进一步单纯扩大劳动力投入,就会产生如B'点的农业产出下降的结果。同样C点农业区资本过剩而劳动力短缺,如果进一步单纯扩大资本投入,如C'点,也会使农业产出下降。在这两种情况下,劳动力与资本缺乏有效的替代,因而使农业产出处于一种瓶颈状态。

二、劳动力与资本替代瓶颈形成过程的现实考察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初期,政府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善了过去片面发展重工业而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局面,农业收入大幅增加,而此时农村的非农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收益优势不明显。农村中有效劳动力投入增大,农业资本投入也不断增加,二者共同扩张促进了农业产出的增长。这一阶段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初期的普遍现象。在图1中,这一初期扩张过程表现为偏重劳动力投入,但两者比例的差别不是很大。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鲜明的资源偏重差异性,因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产出扩张过程。

(一)从A到C的农业产出扩张过程

我国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缺乏。受这一条件的限制,农民人均收入难以大幅度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转向依靠非农业产业。而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传统上一直以发达的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有限,因此,这些地区具有“弱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在表1与表2中排名靠前的省份基本上都具有这一特征。这一特征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发达的农业为轻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另一方面轻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非农产业在这些区域的农村有了迅猛的发展,非农产业的经济收益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农业,投入农业中的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也随之增大。根据劳动力追逐高工资原理,农业劳动力会流向非农产业,农业中劳动力投入会因此而减少。但由于初期“离土不离乡”等政策的限制,农业依然是农民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而农业生产中不断减少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则主要依靠“以商补农”,即通过扩大农业资本投入来弥补,以促进农业产出的增长。

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各种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开始松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人口流动的范围,增加了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投入农业中的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进一步显著增大。因此,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人数越来越多(见表1)。当非农产业收入越来越多地成为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而土地经营收入比例逐渐下降(见表2),就会使得,一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大多从事非农产业。现有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一群体常被戏称为“386199”部队。2002年调查农户劳动力平均农业劳动时间为6.70个月,而女性劳动力平均农业劳动时间为7.11个月,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劳动的主力。素质较高的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的过度流出导致了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需求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其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甚至产生了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③二是农户对土地实行粗放是耕作和掠夺性经营,甚至部分或全部弃耕。④而与此同时,原本投入到农业中的生产资源也会随之荒废。我国属于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水资源和林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3和18%。耕地资源不能有效的利用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这样,尽管在农村中,农民收入增加而农业却出现了萎缩。[2]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二)从A到B的农业产出扩张过程

我国还有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人均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收益较高,但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而这些地区又往往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因此形成了以落后的农业和重工业为主的“强二元经济结构”,在表1与表2中排名靠后的省份基本上都具有这一特征。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更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很难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在原有薄弱的轻工业基础上,建立新的轻工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农民自身投入又不足,很难形成规模型的轻工产业群。因而这些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不充分,相对于“弱二元经济结构”地区而言,农业与非农业利益差产生的投入农业的劳动力机会成本不大(见表2),从而不足以促进劳动力的规模性流动,只是有限的转移(见表1)。而这些地区农业资本自身形成不足,地方政府和国家农业资金投入不多,因此在有限的农业资本供给下,只有通过扩大相对富足的劳动力投入,进行精耕细作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增长,而一旦劳动力供给饱和,农业产出增长就会受到限制。

(三)结 论

农业劳动力转移植根于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流动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身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以均质二元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区域间二元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促进农业产出增长,来为我国解决二元经济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三、对策探讨

尽管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农业资本过剩现象,但这只是相对的,在总体上农业资本仍然是短缺的,而且农业资本以耕地等固定资产为主,其流动性较差。相比之下农业劳动力过剩是绝对的,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农业劳动力流动在我国已经形成先导和后发趋势。并且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流动,可以延续发挥农业技能,一般不用特别培训,这可以减少人力资本投资支出,降低转移成本。因此,有效地引导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应是我们对策关注的中心之一。

农业劳动力流动具有自发性,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主就业的表现,我们必须尊重这种权利,不能横加限制。但针对一些地区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多流出问题,国家应积极引导新的农业劳动力流入,并且促进土地产权顺畅流转与新流入的农业劳动力有效结合起来。具体措施是:

1.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土地经营权的自主流转,使新进入的劳动力有合法的土地经营权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可能

第一,保持现有的基本土地制度不变⑤,除国家征地外,农村土地不得用于非农用途⑥,对于放弃农村户籍进入城市定居的农民,其土地应由相应的村委会收回。第二,对于暂时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就要相应地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具体措施:一是制定相关法规,依法保障农民应有的土地权利,杜绝侵害农民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二是稳定土地承包制,只有确立土地承包权的长期化和固定化才会有农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合理流转;三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考虑客观条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承包期内,农户对承包的土地有自主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转和流转的形式。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租金等收益应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可采取多样化的收益分配方式。四是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由土地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管理,积极做好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登记工作,及时信息,搞好土地招商,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3]第三,对耕地的占用要严格审批,要严格遵循审批制度和程序,不得随意占用农民耕地和基本农田。对于因征地而失地农民,要依法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拓宽安置渠道。

2.增强农业劳动力信息反馈的灵敏度,建立健全农业就业服务体系

一般劳动力市场只关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信息,而对农业自身劳动力供求缺乏有效的反馈,而常常被忽略。农业产出作为一项生产活动对于劳动力的供求同样也离不开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反馈,因此,第一,政府要加强信息服务工作。省、市各有关部门要收集农业生产的劳务市场的各种供求信息,及时向各种中介机构及劳动力聚集地,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宏观决策系统。第二,要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中介机构不仅要提供基本的农业生产的劳务介绍服务,还要提供指导、培训,代办社会保险以及开发公益岗位。尤其要建立地区间劳务协作交流机制,开展多种劳务交流活动,要定期交流地区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第三,要推进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建立以培训机构为输入系统、介绍机构为输出系统的联合运作方式,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4]

3.保护新流入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限制歧视性待遇

第一,严格执法,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第二,保障新流入的劳动力成为流入地的重要组成群体,应该将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住房和医疗等需求纳入流入地公共服务的范畴。

本文以我国国内区域农业间劳动力转移为例,实践中还可以促进农业劳动力在在全球范围内的农业生产间转移。

[注 释]

①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第478页。

②资料来源:莫荣. 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③2007年5月13日中国社科院报告认为,我国目前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我国城乡将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但这种劳动力短缺在区域间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一些农业区域所能提供的农业劳动力必然不足,而另一些还会存在过剩的农业劳动力。

④这也成为许多农业土地非农化的借口。最近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如猪肉、鸡蛋价格上涨,无不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息息相关,必须保障农用耕地不被侵蚀。

⑤当前存在将目前的集体所有土地改变为国有土地的观点,其实不可取。一旦转变为国有土地,承包权也必然转变为全体国民拥有,如果只承包给农村居民则缺乏法理上的依据。

⑥土地制度改革给予农民土地流转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其可以将土地作任何用途的处置,对于其非农用途必须严格限制。

[参考文献]

[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2-103.

[2]刘志澄.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7,(2):4-7.

[3][美]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吴爱华,赵 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9-541.

[5]盛泽中,韩东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06,(2):45-47.

The Research on Farm Labor Force’s Complementary Flow among Regional Agricultures――The Substituting Effect of Work Force and Capital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Zhou Jia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China)

篇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女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正在逐步提高,这种趋势给农村和农业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应该运用完善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等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

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劳动自农村走向城镇,从事非农职业。男性劳动力率先进入城镇,将家中农业生产留给妇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情况。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以及妇女自身的影响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交点,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的贡献和作用较以前有所提高;一种观点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经济有负面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的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国各地都产生了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1986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东部地区的妇女占36.4%,西部地区占13.6%,中部地区占20.8%。所以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越在贫困、边远地区转移的妇女劳动力越少,农村留守人员女性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由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较差,影响她们转移的能力。1990年妇女从事农、牧、渔、林的人数占从事农业生产总人数的52.4%,2000年为61.6%。2002年由全国妇联开展的妇女地位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农业家庭中女性从事养殖、种植等农业劳动的人数占妇女总人数的82.1%,而男性占68.7%,女性高于男性17.4%。2006年妇联在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河北等十个省对万余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占总数的74.7%,妇女是生产生活的决策者,也是家务劳动的承担者。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妇女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男耕女织”逐渐转化成为“男工女耕”。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主要原因。在转移过程中,转移的农村女性数量比较少,转移的代价相对较大,因为土地制度、家务、生育、素质、性别、户籍等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女性难以彻底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而是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所以我们要正视女性在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对于她们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各有运用各种措施予以解决。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具有的影响

(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

第一、能在数量上满足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降低或避免因为劳动力缺乏而产生的耕地撂荒现象。第二、能够确保农民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供应,减轻市场所面临的压力。第三、它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进而减少因为非农转移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风险。第四、能够让妇女运用闲暇时间对庭院经济进行发展,并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活动中,以降低城市交通、就业、住房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五、它能让农村的孩子和老人得到帮助和照顾,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农村正常生活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六、它能够给农村妇女提供实践机会、经营管理机会、锻炼机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等,进而增强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并推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降低农业劳动力结构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男性的文化水平高于女性。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周岁以上有1.8亿文盲,其中1.54亿为农村文盲,城镇有0.28亿文盲,城乡文盲数量比为1:9,农村女性文盲是我国文盲的主体。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农民中很多转移到城镇中工作。所以随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发展,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在整体文化结构方面有所下降,这是双重因素的减少,因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具有的文化水平高。另外农村留守女性,不但要进行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要教育子女、操持家务,让她们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造成其文化水平难以提高。第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我国运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决策、土地经营、技术选择等事情由户主决定,而农村家庭的户主基本是男性。从前农村女性很少有得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就农业推广而言,以前女性很少参与推广工作,她们尽管广泛、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但接受农业推广指导、培训、教育的一般都是男性。从调查结果看,女性通常只参与村社级培训活动,而参与县级培训的女性所占比例特别少。所以当会管理、懂技术、有能力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第三、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当丈夫外出打工而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时,留守女性就会面对劳动时间长,购买生产资料困难、天旱、劳动设施陈旧等问题,让农业女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困境之中。第四、农村缺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对农村女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差、水平较低,合作医疗的作用较小,重大疾病统筹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造成家中老人生病时,加重农村女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三、应对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负面影响和提高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

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所以要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生产,就要增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文化水平,改变和更新其陈旧的观念,以满足建设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农村女性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客观事实。我国现在文盲群体,留守的农村妇女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但体现在由于农民工进城而出现的城市流动性打工子弟和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上,还反映出农村女性教育条件落后、教学资金不完善、教学内容较少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要从公正政策的环节入手予以解决。例如农村技术推广站可以运用夜校等形式开展农业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向广大农村女性劳动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增强她们农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减灾防灾的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的教育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农村女性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

(二)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产中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生产方式具有的科技含量都较少,需要大幅度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率的、规模大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是建设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运用此方式为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实用又灵活的生产服务,促进她们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并让她们详细了解市场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提高她们的经济意识,为调整农业结构,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奠定基础。地方及中央政府要增强财政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以补偿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缺失。例如建立起科技下乡服务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发放科技资料,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专项技术讲座,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政府可以鼓励和动员高校农业专业人才,组织“教授顾问团”、“博士下乡服务团”等,对农业管理、栽培经济作物进行指导,并增强她们抗灾和作业的能力。在劳动力女性化的环境下,女人在生产管理方面有困难时,就要运用信息、科技等要素所具有的潜力,以弥补缺憾,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家人外出务工产生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层女性选择减少土地耕种面积,在这些女性中半数以上选择将土地交给其他人管理,两层人选择将土地出租出去,以获得租金或实物,具有不足一层人将土质差、距离远的土地撂荒不种。对农业生产类别进行调整的女性劳动力占总人数的三层左右,调整方式主要有:用单季稻代替双季稻、减少或增加水稻种植数量、减少或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或增加家禽或家畜的养殖数量等。农业女性劳动力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是丈夫打工提高家庭的收入,女性一人耕种土地比较困难,她们会选择减少土地耕种的面积。其二是农村家庭粮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丈夫外出打工致使家庭降低口粮需求,女性会降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面积来提高家庭经济。例如甘蔗、柑桔、种桑养蚕等作物比较省力,可以分散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较符合女性劳动力的特点,其收益性较好,很多女性劳动力会降低水稻种植面积,选择经济作物来解决劳动力少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农业劳动力女性的负担

当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负担更加沉重,她们不但从事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负责赡养老人。而岁月流转,让老人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生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会增加农村女性的负担。现代政府重要的属性是公共性,政府要担负起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在农村范围内积极推行现阶段能够实现的医疗体系,摆脱现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幸福。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制能降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负担,便于她们更好的参与农业生产,走好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每一步。

四、结束语

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农业地位是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必经途径和内在要求。我国已经体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趋势,成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挑战。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视农业劳动力女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要把性别意识引进到制定农村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以达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作者:王晓东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卫霞.农业信息化: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1,(05).

[2]张笑寒;洪艳.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与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2,(05).

[3]姚德超;汪超.农业女性化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2,(02).

篇10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47-03

一、提出问题

一般认为,工业发展的拉力和农业发展推力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是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拉力来自工业发展,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来看,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相对农村落后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就形成了巨大吸引力。推力来自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造成众多劳动力失业,导致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一直是三农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文章很多。夏春萍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姜太碧在博士论文《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则阻碍城镇化进程。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承认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把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定量分析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城镇化的程度通常用人口城镇化水平来表示,用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因此,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第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

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样本期间为1987―2008年,样本容量为32。

(二)基本研究变量

(三)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选用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代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由于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单位为亿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根据双对数模型的性质,自变量的系数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

lnulet = -1.1864lnagdpt + 1.0374lnigdpt(方程1)

(-22.0197) (19.9868)

R2=0.9095 R2=0.9050 DW=1.2156 AIC=-2.5944 SC=-2.4952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095,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由方程1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1.0374%;如果农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1.1864 %。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动力不能单独地考虑工业总产值或者农业总产值,而是要考虑两者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分析工农业生产总值之比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ulet = 0.1033 + 0.1594riat(方程2)

(9.6047)(22.8544)

R2=0.9631R2=0.9613DW=0.9788AIC=-5.6311SC=-5.5319

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631,说明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动。根据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方程2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riat增加1%,那么ulet增加0.1594%。

(四)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直接反映了生产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即城镇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减小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力;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增大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力。因此,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价值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本文取单位时间为一年。同时,本文假设农业与工业为两个生产部门,城镇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用城镇人口平均工业产值代表;农业劳动生产率用农村人口平均农林牧渔产值代表。由于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单位为元/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

lnulet = 2.1879lnpat - 2.0553lnpit (方程3)

(9.5221) (-10.1250)

R2=0.6270R2=0.6083DW=1.0188 AIC=-1.1776 SC=-1.0785

方程3的拟合优度为0.6270,说明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动的62.7%。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T检验值,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方程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1879%;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2.0553 %。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符号符合理论预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正,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增大;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负,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减小。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说明农业发展的推力大于工业发展的拉力。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农业总产值之比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符合理论预期。方程2与方程1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降低,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但是,方程2没有使用双对数模型,更直接地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方程3中的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正好与方程1中的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工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减小。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

2.方程3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正好与方程1中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农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增大。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

四、政策建议

1.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工业的发展。不论从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研究来看,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都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工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能够承载的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时应该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判断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

2.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化由于减少农业劳动力,会阻碍农业的经济增长。因此,既保障农业经济增长,又能够推进城镇化的途径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程3也证明了此观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系数符号为正,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3.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总产值增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即提高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4.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3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成负相关。因此,工业发展中应该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既提高生产总值,又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贺建林.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

[2]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3]李国平.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4]周达,沈建芬.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4,(2).

[5]姜太碧.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博士论文,2003.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s Developments to Urbanization Level

――From the View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Labor Productivity

LI Li-sha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500,China)

篇11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土地流转;安徽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6-116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6.04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ageing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Anhui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national and central region, as well as accompanied by women oriented phenomenon, reasons for the ageing and its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Anhui were pointed ou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plying the ageing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eing agricultural labor;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ood security; land circulation; Anhui

诙力一直是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正加紧推进农业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受到严峻挑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流向非农业产业和城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年龄结构日益老化,进而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并导致农业的不景气,甚至产生衰退[2]。如何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安徽的现代农业,是当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之一。

1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

1.1 安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人口老龄化同样具有城乡差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差异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等特征[3]。据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安徽常住人口总量达到 6 030万人,老年人口系数(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2.24%;另据2014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显示,同期安徽省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2.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由表1可知,综合比较2005~2013年安徽省老年人口系数和同期的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发现除2009年外,安徽省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从2005年的10.87%上升到2013年的12.74%。可见,安徽农村老龄化表现出与全国平均水平一样的特征,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城镇水平,农村人口老龄化极其严峻。

1.2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高龄化、妇女化形势严峻

国际劳工组织把劳动年龄人口中45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划为老年劳动力人口。当劳动年龄人口中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在15%以上者为老年型劳动年龄结构,而在15~64岁成年劳动力群体中,50~64岁人口所占比例呈现日趋增高的态势时则称之为劳动力高龄化[4]。由表2可知,安徽在2006年底,仅51~60岁一个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占比就达18.59%,已经超过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老年型劳动年龄结构15%的标准,尚未将41~50岁和6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中符合规定的人数计算在内。若依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进行估算,安徽农村老年劳动力人口占比至少达到30%,远远超过国际规定。此外,表2的农业普查数据还显示,安徽农业劳动力高龄化(51~60岁和60岁以上占比)程度大于全国和中部地区的水平,且年龄越高,安徽劳动力高龄化程度越大。在51~60岁年龄段内,安徽农村常住劳动力占比为18.59%,全国平均水平为17.10%,中部平均水平为17.80%,安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9个百分点,高出中部平均水平0.79个百分点;在60岁以上年龄段,安徽农村常住劳动力占比为10.02%,全国平均水平为7.89%,中部平均水平为8.43%,安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3个百分点,高出中部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另外,安徽农业劳动力不仅呈现出高龄化现象,还表现出妇女化现象。安徽农业男性劳动力占比(49.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83%)和中部平均水平(50.35%),而安徽农业女性劳动力占比(50.54%)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17%)和中部平均水平(49.65%)。总体来看,安徽农业劳动力早已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和妇女化现象,且这一趋势在不断加重。因此“农民荒”、“‘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真实写照,农业发展危机与农业后继无人等问题随之而来[2],安徽尤为明显。

2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原因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化现象,是社会老龄化、流动人口涌向外省、农村高龄老人被迫从事农业、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 安徽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在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然而为保证粮食安全及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发展不能长期建立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基础上[5]。因此,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必须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稳定发展。

4.1 培育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才支撑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顺利转型的关键。效率的源泉主要有两个,一是规模扩大带来的效率提升,二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7]。不管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还是利用农业技术,这都对农业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挑战。基于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十分严峻的客观情况,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知识素质、技能水平,鼓励新型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运用现代化农业装备,无疑是推进安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此外,懂得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职业农民,掌握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经营理念的农业人才,了解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型职业农民都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生力军和人才基础,都需要政府大力培养、重点支持。

4.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

城镇化的推进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进而使安徽的农业生产对新的主体产生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11]。然而,在中国传统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农业面临家庭承包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15]。现阶段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带来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高;而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造成大量土地浪费,懒人农业和老人农业现象普遍,妨碍农业生产大户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因此,为保证农业生产、粮食增收,安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进而实现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 杨长福,张 黎.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522-526.

[2] 何小勤.r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2):69-77.

[3] 林 宝.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影响与应对[J].西部论坛,2015,25(2):79-87.

[4] 李 澜,李 阳.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6):61-66.

[5] 李 F,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2-18.

[6] 沈茂英.四川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农村政策调整[J].西北人口,2013(1):90-95.

[7] 夏正彦.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基于甘肃省4市6县调查数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07-111.

[8] 冯 献,崔 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269-273.

[9] 贺雪峰.为谁的农业现代化[J].开放时代,2015(5):36-48,6.

[10] 毛 飞,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J].改革,2012(10):9-21.

[11] 孔祥智,周 振.“三个导向”与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J].江汉论坛,2014(7):42-49.

[12] 纪志耿.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反思――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持续增产的悖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38-46.

[13] 姜向群,刘妮娜.我国农村老年人过度劳动参与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3(12):73-77.

篇12

关键词:农地流转;农业工;雇佣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044-02

一、农地流转催生农业工的形成

(一)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从而产生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首先,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放开,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从农户家庭零碎向大规模经营转变,涌现出一批种养大户,他们仅靠自家劳动力远远不够,需要雇佣“农业工”帮忙干农活。尤其因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种养大户在农忙时人手不够,需要农业劳动力来帮工。其次,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从而拓宽对低体力劳动力的需求。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推进,大部分重体力活都用农业机械代替,对农业劳动力的体力要求降低,一些轻体力的农业劳动可由老龄、女性等低体力劳动力承担;况且,老龄、女性等低体力劳动力的保留工资要求比较低,雇主更愿意雇佣他们以降低人力成本[1]。最后,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从而衍生对专业技术农业劳动力需求。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链延长和深化,包括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业生产环节延长等,使得对有一技之长的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随之增加。如花卉生产,除种植外,还可延伸出采摘、分级、保鲜、套袋、贴标签、装箱和运输等程序,形成生产、服务、销售一条龙,每一程序链都需吸纳大量的“农业工” [3]。

(二)土地转让促进留守农民提供剩余劳动力供给

一些农户通过出租、出卖或入股等方式转让出自己的土地“经营和使用权”,之后,家庭劳动力变得富余,一些人还具有较娴熟生产技能,于是在种好自己责任田的同时,向农业专业户、农业企业输出劳动力[1]。例如在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一些有技术的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做起“技术钟点工”,干起了养殖防疫、果树栽培与修剪、配方施肥、配料育苗等各类技术性农活。

留守农民通过做农业工实现了充分就业[3],从而盘活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农业工在务工过程中学到了农业实用技术,再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传帮带,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1];“农业工”由于其职业化和专业化,对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大有裨益[2],解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紧缺的困难,为发展现代农业构筑了人力保障[1]。

二、农地流转中农业工队伍的构成

(一)专职农业工与两栖农业工

1.专职农业工。专职农业工是基本放弃耕种自有土地而受雇于农户(企业)的专职农业务工者。专职农业工的优点是:专职和连续务工,工作技能得到积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存在失业压力因而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组织化程度高,对企业忠诚感高。其缺点是:因缺乏用工弹性,雇主不易根据经营景气的波动增减人员,需要承担较高的固定人力成本;专职农业工缺少土地保障,对保留工资和社会保障要求较高。

2.两栖农业工。两栖农业工是既受雇于农户(企业)又耕种自有土地的农村劳动力,即农余时到公司打工、农忙时打理自家田地[3]。两栖农业工的优点是:由于两栖农业工的务工目的仅为非农创收,薪酬期望值不高,因而使雇主能就近获得廉价劳动力,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使得农忙时节需要农业工,而农闲时节不需要,这使雇主选择雇佣兼业农业工来应对农忙 [1];两栖农业工利用农闲时间务工,能够工余兼农顾家,回到自耕地易于将务工所学内容加以迁移运用。其缺点是:两栖农业工由于有土地保障因而缺乏专门务工的压力,形成临时打工观念;难以摆脱小农劳动生产方式的思维和行为定式,组织纪律性差,在自耕地劳动中养成的自由散漫习性很容易迁移到受雇工作岗位上;当家庭农活繁重而劳动力不足时,他们不得不丢下工作而回家支农,自耕地与雇主地构成劳动时间冲突;两栖农业工在自耕地与被雇地的劳动投入激励机制存在差异,前者激励力明显大于后者,必然出现在自耕地上很卖力而在被雇地“磨洋工”,某些人甚至可能将雇主的农资偷回家。

(二)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

1.短期农业工。短期农业工是农户(企业)临时雇佣的农村劳动力。短期农业工的优点是:能够随旺淡季灵活用工。农业生产的季节波动性很强,对劳动力需求是周期性变化的,容易出现淡季时人员闲置,旺季时人手不足,如果根据生产季节灵活增减人数,可降低固定人力成本。其缺点是:短期农业工上班时断时续,岗位变换不定,知识技能不能得到持续提高;劳资双方难以构建稳定的长期劳动契约,短期工怀有临时打工观念,哪里的工资较高,工作又不太累,他们就会跳槽;雇主过于依赖短期农业工会面临极大用工风险,畜禽、农作物生长周期具有强烈季节性。

2.长期农业工。长期农业工是农户(企业)长时间雇佣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农业工的优点和缺点与全职农业工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三)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

篇13

在我国长期的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环境下,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农业收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的农业发展指导方针,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农产品供给基本实现了总量平衡。告别农产品供给短缺以后,在技术进步加快的同时,农民农业收入却出现了下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九五”期间(1996~2000年)提高了6.42个百分点;然而,到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由1996年的1099.04元下降到的1090.67元。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在2001年进一步下降到1072.49元,在2002年为1076.39元。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出现较大的反差。众所周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RobertSolow)分析了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认为该期间每劳动小时的产出增长中超过80%归因于技术进步(多恩布什等,2000)。国内学者对农业技术进步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技术进步在推动我国农业生产中同样作用巨大,特别是在增加农产品总产量方面效果显著。林毅夫(2003)指出,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增产主要有赖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单产提高,未来满足我国粮食需求的增加必须依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吴敬学(1996)提出,现在以至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选择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模式。以上研究侧重于农业技术进步在我国农业当中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对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黄祖辉等人(2003)提出:“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总供给增加而导致的价格下降,使农产品销售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部分地被抵消,农业收入呈下降态势。”本文试图结合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经济的特定环境,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二、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收入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丰收悖论”的原因

“好年景和大丰收降低了农民的收入”,这一现象是由农产品本身的产品特性所决定的。正如萨缪尔森(1999)所说,农产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必需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也小于供给价格弹性。技术进步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投入的生产率,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大大增加了供给,“供给的急剧增长超过了需求的有限增长,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相对于经济中其他物品价格的下降趋势”。而且,由于需求缺乏弹性,随着供给的增加,农场主收入趋于下降。如图1所示,技术进步使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了S′,市场均衡价格由p移到了p′,下降了p-p′,均衡产量也从q增加到q′,增加了q′-q,变动后的农业总收入p′E′q′O小于变动前的农业总收入pEqO,农业收入下降①。

(二)个别生产者技术进步与全行业技术进步

个别有竞争意识的农业生产者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效益。其一,技术进步会引起个别生产者产量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生产者获得更多收入。但是,当先进技术普及后,产品供给总量的增加会导致行业总收入的下降。其二,技术进步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如果将不同质量的农产品视为可以完全替代的不同产品A、B,B的质量优于A,如图2所示,B产品的价格pb高于A产品的价格pa,B的生产者会获得技术应用的超额利润。随着技术的普及,B产品生产规模扩大,供给曲线Sb向右移动;A产品生产规模缩小,供给曲线Sa向左移动,B产品价格会趋同于A产品价格,超额利润将会消失。

(三)技术进步拉动生产总成本上升

农业技术进步引起了农业投入增加,缩小了农产品净收入空间。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是以生产资料为载体并通过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实现的。连续的技术进步表明,生产者向生产领域不断地投入新的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的价格通常高于传统生产资料的价格,从而拉动农业生产投入水平上升。在这一过程当中,虽然单位产品成本不一定上升,但行业总成本上升了,在行业总收入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农业生产净收入空间受到挤压。

(四)生产函数理论分析

黄祖辉等人(2003)根据希克斯中性技术变化的假定,考察只有两种要素的生产函数,利用生产函数Q=f(K,L,T),分析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关系,得出了如下(1)、(2)等式的结论:dQ/Q=adKK+bdLL+r(1)dP/P=1εd-εsr(2)等式(1)、(2)中,Q为农产品产量,K为资金投入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r为技术进步,a为资本产出弹性,b为劳动产出弹性,εd为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εs为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其实,上述模型可以进一步改进,因为农业收入Y等于农产品产量Q和价格P的乘积,可以表述为:Y=PQ(3)对(3)式两边取对数,可得:LnY=LnQ+LnP(4)对(4)式微分,可得:dY/Y=dP/P+dQ/Q(5)将(1)式和(2)式带入(5)式:dY/Y=rεd-εs+r+adKK+bdLL(6)(6)式可以表述为:dY/Y=r(1εd-εs+1)+adKK+bdLL(7)由(7)式可知,当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保持不变时,技术进步对农业收入增长率的作用,就会受到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当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时,且0<εs-εd<1时,农业技术进步将对农业收入增长率产生负影响。从以上分析可知,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存在弱相关性。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谷贱伤农”就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表现。美国农业的发展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实证。美国农产品价格相对于收入水平及经济中其他物品的价格不断下跌。1994年,美国中等家庭实际收入为1947年的210%,农场主实际收入为1947年实际收入的95%,而农产品实际价格仅为1947年实际价格的34%(萨缪尔森,1999)。

三、农民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一)计量经济理论模型

农业收入等于农产品供给数量乘以农产品价格,即Y=QP,其中,Y为农业收入,Q为农产品供给数量,P为农产品价格。在不考虑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假设农产品供给数量为国内农产品产量,其影响因素为:第一,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的要素投入;第二,农业技术进步。农产品价格是农产品供给和需求市场均衡的结果,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为:第一,全社会人口增长;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者收入水平高,其购买能力强,会促使农产品价格上升。

(二)数学模型与计量经济分析

假设耕地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稳定①,设农业劳动者人均农业收入受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量、农业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其数学表达式为:Y=f(L,K,G,N,T)(8)考虑到要素替代弹性的可变性,本文在计量经济分析时选择多元线性模型;同时,考虑到现阶段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的过剩现象,对农业劳动力要素设定二次方。具体模型如下:Y=c+a1L+a2L2+a3K+a4G+a5N+a6T+u(9)(9)式中,Y为农业劳动者人均农业收入;L为不同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劳动力数量;K为相应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生产物质投入总量;G为相应省、市、自治区的人均GDP;N为相应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总量;T代表技术进步,以相应自然数表示,1996年为1,1997年为2,1998年为3,1999年为4,2000年为5,2001年为6。

(三)数据及其来源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有关我国31个省(市、区)1996~2001年度的相关资料,并进一步整理,获得面板数据。

(四)估计结果

利用EVIEWS软件包,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前述数据进行全国模型、东部模型、中部模型、西部模型②的计量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五)结果分析

上述模型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对农业劳动者农业收入增长影响极其重大。这一结果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人口的增长拉动了农产品需求,对农民农业收入增长有正面影响,但西部人口增长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在不同模型中,农民农业收入增长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全部呈负相关,说明农业劳动力普遍过剩。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民农业收入增长与技术进步状况呈负相关,特别是在中部省份,这一状况极其明显,反映了我国主要农区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弱相关性。我国中部省份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很低,供给价格弹性比较高,正如前文等式(7)所表示,技术进步会使农业收入增长下降。在东部和西部,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没有表现为负相关,但在东部这一变量不显著,在西部这一变量的显著性也不强。当然,在此本文将技术进步设定为随时间推移而自然实现,无法排除其他时间性因素的影响,但这一结果同样反映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弱相关性。技术进步对不同区域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不同,其原因主要与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和技术水平有关系。东部地区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中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较大,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和优质农产品比重较大,这些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高,技术进步会有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中畜牧业所占比重大,其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和东部情况相类似;同时,该地区技术水平低,技术进步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水平,使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起到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但技术进步与提高劳动者农业收入之间相关性很弱。在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以后,技术进步使我国农产品供给总量增加快于需求增长;也由于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且当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之差介于0和1之间时,农业收入增长必然出现下降趋势。

(二)政策建议

解决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弱相关的对策是参照国际惯例,对农业实施补贴;同时,解除制约农业劳动力向农业系统外转移的体制约束。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建立农业生产的适度支持机制。本文分析表明,在竞争性市场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收入增长下降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农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必需品。所以,农业产业、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发达国家政府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农业政策的首选目标,通过提供巨额的财政补贴,保障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并稳定农业生产。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建立农业生产补贴制度,这一补贴制度应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产品分别设计,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篇14

文/孟祥东赵承强张志桐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山东省邹平县兼业农业工人供求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县兼业农业工人供求当中存在季节性供不应求、长期性供求失衡、劳动力素质差、需求总量有限和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季节性供给数量不足、利益博弈与信息不对称、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改变、机械化与规模化的影响、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等。对此,可实施以下措施:一是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水平;二是加强供求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多途径提高劳动者素质;四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五是提高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兼业农业工人;供求问题;利益博弈;个体理性

【作者简介】孟祥东、赵承强,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张志桐,山东省菏泽市农业局。

一、引言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我国这一农业大国关注的焦点,农业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则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业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快,约有2.69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但仍有大量农业劳动力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其中有一部分劳动力不仅经营自有耕地或其他自有农业项目,还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被他人雇佣从事农业劳动,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即兼业农业工人。兼业农业工人的存在对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现代化农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存在的兼业农业劳动力供求难以均衡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切实解决好兼业农业工人供求矛盾将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文着眼于山东省邹平县兼业农业工人供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相关的经济理论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该县兼业农业工人供求问题的相关对策,期望能够为以后相关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兼业农业工人供求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季节性供不应求

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作物的成熟往往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人力难以对其进行直接调控,农作物成熟时一般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收获,在农忙季节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在现实中,种植大户或合作社等主体在必要的田间管理和收获季节往往难以雇佣到足够的劳动力,因而出现兼业农业工人季节性供给不足的现象。以该县韩店镇一位种粮大户为例,在收获130亩玉米时劳动力明显不足,尤其是负责运输和摊晒工作的人员不足,仅雇佣到2名运输工和3名60岁以上的摊晒工,刚刚收获的玉米含水量大,由于不能及时摊晒,部分粮食出现了发霉现象,导致粮食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了其售价,最终以每市斤低于市场价0.23元的价格出售,经济损失高达9000多元。

(二) 长期性供求失衡

在农忙季节,往往出现兼业农业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在较长时期的非农忙季节则既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也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在我们所调查的9家种植大户中,表示能够在较长时期内雇佣到合理雇工数量的仅有2家。以一位韭菜种植户为例,种植韭菜17亩,每天平均需要除自家劳动力之外的3名兼业农业工人,但往往这样的人数也难以维持较长时间。以4月份为例,每天拥有6名兼业农业工人的天数为1 天,拥有4 人的天数为6天,拥有3人的天数为7天,拥有2人的天数为14天,拥有1人的天数为2天。这种兼业农业工人多于或少于合理用工人数的现象十分普遍,并且此类现象出现的频率在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中高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三) 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在所调查的103位兼业农业工人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23人,占22.33%,全为男性;30~45岁的有8人,占7.77%,全为女性;45~50岁的有72人,占69.90%,男性9人,女性63人。45岁以上的兼业农业工人占多数,且女性兼业农业工人占绝大部分,占总数的68.93%,兼业农业工人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的特点十分突出。其次,部分兼业农业工人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以韭菜收割工作为例,无论有无雇主的监督,兼业农业工人往往会集体放慢收割速度,且收割后的捆扎工作也比为自家收割后的捆扎效果差很多,参差不齐,品相不佳。此外,兼业农业工人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以花卉苗木基地的苗木修剪为例,雇佣的兼业农业工人大多数仅会种植简单的粮食作物,而修剪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苗木修剪质量状况较差。

(四) 需求总量有限

兼业农业工人的需求方多数是种植大户、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供给方为一般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单从数量方面来看,需求方的数量远远少于供给方,且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也是有限的。以规模为130亩的种粮大户为例,该种粮大户常年雇佣的劳动力人数即长工为2人,其余全为临时性雇工。再以韭菜种植为例,在韭菜种植专业村苏家村,一般种植5亩以上的种植户才会产生雇工行为,而绝大多数韭菜种植户的种植规模多在5亩以下。该村韭菜种植的总规模约为1100余亩,其中种植规模在5亩以上的有42户,共230亩,以每20亩需要3名兼业农业工人计算,仅需要不足40人,总体看所需兼业农业工人数量并不多。

(五) 组织化程度低

兼业农业工人在供给时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在农忙季节比非农忙季节稍高一些。在农忙季节,同村的兼业农业工人往往“三五成群”地外出务工(从事农业劳动),但非农忙季节则会单独或2人结伴外出务工,一般不会超过3人。例如,在大棚韭菜春节前集中上市的10天内,苏家村的收割队成员数量为7人,春节过后该收割队又分为了4组,其中1组3人,1组2人,2组1人,且分开之后相互之间的工作信息交流次数较少,出现了一种“各管各家,互不往来”的现象。兼业农业工人的供给者需要自己搜索用工信息,兼业农业工人多而分散,在与雇主就报酬进行谈判时往往雇主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并且这也导致了需求者难以一次性找到足够的雇工。

三、原因分析

(一) 季节性供给数量不足

首先,兼业农业工人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是自己也经营一部分土地。在农忙季节,农作物集中成熟,种植大户需要大量用工的季节也是兼业农业工人们自己需要自有劳动力的季节。在这一段时期内,大量兼业农业工人将会退出劳动力供给市场,只有在完成自己经营的小规模土地的相关工作之后才会向种植大户提供劳动力。其次,由于农忙季节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兼业农业工人在完成自家的相关工作后往往耗费大量的体力,需要休息一定的时间恢复体力,这样一来无疑又延迟了向种植大户提供劳动力的时间。此外,也的确有一部分农户在观念上存在为种植大户服务是一种降低身份的行为,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工就好像是在旧社会为地主做工,因此不愿意加入兼业农业工人的队伍。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在农忙季节兼业农业工人供给数量的季节性不足问题。

(二) 利益博弈与信息不对称

为便于表述,兼业农业工人在此处简称雇工,需求方简称雇主。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就是地域上的分散性,雇工与雇主往往需要相互搜寻。按照契约的相关理论可知,交易双方都想在交易谈判中获得优势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交易双方会展开利益博弈,获得优势的一方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对于兼业农业工人供求双方的行为,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加以说明(图1)。

被搜寻方一般是稀缺资源供给方,往往处于优势地位,收益较高。雇工面临主动搜寻雇主和等待被雇主搜寻两种选择,雇主面临等待被雇工搜寻和主动搜寻雇工两种选择,无论对于雇工还是雇主,为了获取交易中的优势地位,都会主动选择被搜寻,最终的博弈均衡解即为(等待被雇主搜寻,等待被雇工搜寻)。由此便产生了一种现象,雇主有劳动力需求,雇工有劳动力供给,但是双方都会选择等待被对方搜寻,结果便是雇主不知道雇工是否可以被雇佣,雇工也不知道雇主是否需要自己的劳动力,兼业农业工人的供求便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交易双方不愿采取互相主动搜寻的行动,从而(主动搜寻雇主,主动搜寻雇工) 的理想状态较难实现,供求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实际供求也就难以实现均衡。

此外,由于缺乏约束性较强的劳动规则,使得兼业农业工人的行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在请假方面,这也是造成兼业农业工人的需求方难以长期拥有合理数量的雇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由于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所以粮食作物用工量少于经济作物用工量,再加上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便造成了兼业农业工人多于或少于合理用工人数的现象在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中较多的现象。

(三) 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改变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村中的优质劳动力大量转入城镇,农村劳动力结构已随之发生了改变。城镇中的企业往往对工人的年龄、体质、学历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故流出农村到城镇的劳动力素质较高且多为青壮年,而留在农村的劳动动力多为老人和妇女。以邹平县一个拥有2107口人的村庄为例,20~35岁专门经营农业的劳动力数量仅为3人,且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5岁。老人和妇女为主要组成人员的兼业农业工人队伍由于缺乏相应的规则约束,加之本身所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发生“败德行为”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并且由于这部分兼业农业工人自身学习能力和生产经验的缺乏,他们的各项劳动技能也自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总的来说,农村劳动力中的青壮年优质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较小,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还将会继续流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数量还可能继续减少。

(四) 机械化与规模化的影响

同时,为兼业农业工人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两化问题”,一是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先进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替代了大量农业劳动力,从而减少了大规模种粮主体对兼业农业工人的需求数量。目前,邹平县的粮食生产机械化率已经高达97%以上,以韩店镇一户规模化经营的种粮大户为例,已实现了利用小型飞机喷洒农药,仅这一项就替代了至少10个人的手工喷药工作。二是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程度不够高。以当地的韭菜生产为例,绝大多数农户的生产规模在5亩以下,用工量虽比粮食生产大,但规模较小,家庭自有劳动力稍微提高些劳动强度便可不再用雇工。单户韭农种植规模不大主要是由于经济作物的效益较高,出于收益考虑不愿流转出土地,难以形成大户。再者,经济作物尤其是蔬菜生产技术要求较高且不耐储存,大规模经营风险非常高,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投资量也大,一般农户难以负担大规模设施农业的费用。

(五) 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

一般来讲,个人会在特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即个体理性。在现实中,兼业农业工人往往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与集体成员产生利益冲突。个体间利益的冲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对于兼业农业工人来讲就是农业劳动就业岗位稀缺。仍以韭菜收获为例,一亩韭菜4个人可以在1天内收割完毕,每人获得1天90元的报酬,若这些工作由1个人来完成,则可以连续工作4天,一共可以获取360元的报酬,因此收割韭菜的兼业农业工人为了获得更长时间的工作来获得更多的报酬往往不愿意与其他人组成团队,也不愿介绍过多的人与自己一同工作。在现阶段,整个兼业农业工人群体处于一种分散竞争状态,组织化程度极低,形同一盘散沙,整个兼业农业工人群体在工作报酬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因而在劳务报酬的定价上自然就处于劣势地位。

四、完善的对策

(一) 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水平

土地流转可以使农民所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减少或不再进行小规模分散经营,从而在农忙季节可以较快地完成自家的农业劳动或完全不用从事自家的农业劳动,这样就能为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供给。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民从自家小规模土地上解放出来,一部分农民可流入城市务工推动城镇化,一部分农民则留在农村成为农业兼业工人,为规模化经营主体服务,这样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和农业生产规模化,也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使兼业农业工人在自家土地上的劳动时间减少和劳动强度得以降低,从而在农忙季节能够使兼业农业工人尽快完成自家的农业生产活动,从而能更加及时地为相关主体提供劳动力供给。此外,应当转变部分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积极参与到农村劳动力市场中去。

(二) 加强供求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应当着力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好兼业农业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畅通的问题。一是可以依托农村的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兼业农业工人供求信息服务组织,不同村庄或地区间的服务组织相互交流兼业农业工人的供求信息,及时为本村兼业农业工人和雇主提供相关的农业用工信息。二是建立网络服务平台,目前农村网络的普及率已经较高,可通过地方电视台字幕和建立网络用工平台及时传递兼业农业工人的供求信息,但应当注意对广大农民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培训,可通过“农村书屋”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真正获得利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三) 多途径提高劳动者素质

一是鉴于兼业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的特点,可以试探性建立“兼业农业工人营养餐计划”来提高和保持兼业农业劳动力的身体健康,采取从财政资金中划出部分预算为年龄较大的兼业农业工人发放“营养餐补贴”的形式进行,但在实行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兼业农业工人的界定,可将重点着眼于用工量大的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等规模较大的新型经营主体所雇用的农业劳动力。二是针对兼业农业工人生产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可由人社部门和农业部门联合起来定期组织生产技能培训班对农民进行培训,可通过发放听课券和奖励农业生产资料等实用形式,切实提高和保障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三是雇主应当通过适度激励和加强监督措施,防止和减少兼业农业工人的消极怠工等“败德行为”,例如有条件的大型家庭农场或合作社可以制定类似于工厂的用工规范。

(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可通过大力发展吸收劳动力较多的农业项目,以增加对兼业农业工人的需求总量。蔬菜等经济作物在生产中的用工量较大,尤其是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可吸收大量劳动力,进行规模化生产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鼓励发展规模化生产蔬菜等经济作物,可通过对规模化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和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大户或合作社等主体提供奖励性生产资金、补贴以及生产技术服务的形式来开展,这些措施主要应当依靠当地农业局等相关部门来保障实施。同时,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更可以为兼业农业工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 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是加强宣传工作,可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等具有号召力的主体开展此类宣传教育活动,使兼业农业工人认识到组织化程度提高带来的市场谈判地位的改善及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通过合理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可以将同村从事相同或类似农业工作的兼业农业工人进行组合,组成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服务队。在此基础上,还可成立综合服务队,既可避免组织过大带来的内部激烈竞争,也可增强服务效果,增强兼业农业工人队伍的市场竞争力,如专业的蔬菜收割队、专业的苗木修剪队和专业的收粮运输队等等。同时,各类农业服务队也要做好自身的营销工作,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可选出专门的市场开拓人员专门为组织成员寻找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样既可降低相关的交易成本,又能让成员享受到组织化程度提高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唐萍萍,李世平.兼业农业工人存在及发展研究——基于陕西省中部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11,(2):52-55.

[2]张忠明,钱文荣.不同兼业程度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的调查与实证[J].农业经济问题,2014,(3):19-24.

[3]赵建梅,孔祥智,孙东升.中国农户兼业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效率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3):16-26.

[4]刘鑫.“囚徒困境”的经济学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2,(5):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