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活动文化建设范文

活动文化建设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活动文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活动文化建设

篇1

在此为同事们介绍2个经典的心育活动以供参考。

一、心有千千结

(一)活动目标

1. 建立团体凝聚力。

2. 感受团体内部的相互团结和问题解决以及相互支持。

(二)活动内容

1. 所有人手拉成圈,记住自己左右拉手的人。

2. 主持人喊:“散”,所有人无规律、无规则的走动,直至喊“停”。所有人不得再动,开始连接刚才拉过的手,随后开始解结。

(三)活动步骤

1. 将全班分成人数大致均等的若干组,分别进行解结活动。

2. 组与组之间合并,进行解结活动。

3. 全班合在一起,进行解结活动。

4. 分享、总结。

(四)活动建议

1. 应该加入时间的限制,制造危机时刻,激发全队的战斗力和团结力。

2. 活动场地应选择室外。

3. 应该确定一个指挥者,有人指挥,才有人服从。

4. 活动中一定要记对自己左右手,不能拉反。

5. 活动时间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要充分发挥活动的各个细节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体验。

6. 分享总结环节应该是最重要的环节,此环节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最佳时机。

二、盲人与哑巴

(一)活动目标

1. 感受信任与责任。

(二)活动内容

1. 两人一组,一个扮演盲人,一个扮演哑巴。

2. 教师要提前选好一条路线,不能太过于简单,要设置障碍。

3. 跟着教师所带路线,哑巴为盲人带路,过程中不能有言语的交流。

(三)活动步骤

1. 将学生随机进行两两分组,其中一人使用眼罩或布条将眼睛蒙住。

2. 跟着教师所引导的路线,哑巴要把盲人安全带到目的地,不能磕着或碰着盲人的任何部位。

3. 到达目的地后,将所有的盲人和哑巴分别聚在一起,让盲人寻找到刚才帮助自己的哑巴。

4. 分享。

(四)活动建议

1. 教师的引导路线要具有一定复杂度,但要注意安全性。

2. 路程中间设置观察员,监督各组的情况,记录特殊的帮助方式。

篇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职工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有效载体,能够有效地发挥教育、引导、激励、促进的作用,调动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能够陶冶职工情操和提高职工品位。抓好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主要分为精神文化、有形文化两个方面。

(一)精神文化类。即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形势任务教育、价值观教育、企业精神和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等方面。近年来,采油五厂分别开展了“爱党爱国爱企业”等多项主题宣传大讨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画说理念》――企业文化宣传活动和学习邵均克、孙青春典型事迹学习活动。统一了职工思想,凝聚了职工力量,促进了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有形文化类。即职工的文艺、体育和智力竞赛。近年来,采油五厂工会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以“安康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活动,成立了足协、书画、摄影等十余个群众性文化体育协会,开展了法律、安全等多方面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通过开展这些日常性与集中性相结合的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乐地陶冶职工情操,潜移默化地让职工在活动中得到体能、智力的锻炼和知识的增长,从而有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丰富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对策

下面,笔者就丰富职工文化活动谈几点思考和对策。

(一)强化思想认识的提高,突出精神文化的向心力。目前,就企业而言,抓好职工队伍的思想教育,培养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尤为重要。要结合实际和企业发展需要,强化“四种意识”的培养。

一是服务意识。时下,全油田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要求职工牢记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使干部职工清楚地认识到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基本的服务,在思想上树立只有把服务工作做好,才能让企业和谐发展。

二是科学意识。在学习上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对待每项工作要精益求精,全盘考虑,突出项目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节约性,保障工作项目的零安全风险。

三是大局意识。把握大局,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掌握好推进各项工作的节奏和力度,对任何一项工作要能见微知著,处置得当,就会有力地推动全局的工作。

四是责任意识。今年五月底,全油田开展了“打造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企业”员工大讨论活动。笔者认为责任是做好一切工作基础和保证,有了良好的责任意识,就能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这道工序、这个环节,在全局中的整个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

(二)强化自我提升的培养,突出企业文化的渗透力。现代企业要有优秀的职工为载体,优秀的职工形象是企业文化和优秀职工素质的具体反映。职工自我提升主要在自我形象、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一是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通过“爱党爱国爱企业”教育,切实把“八荣八耻”教育融入到企业日常思想教育之中,营造有利于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的舆论氛围,在职工中积极培育以“八有”为标准的职工新形象。即:有爱党爱国爱企业的思想境界;有与时惧进的道德理念;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有熟练过硬的业务素质;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文明向上的社交形象;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以个体的良好形象推动企业整体良好形象形成。

二是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要在企业职工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楷模。思想作风突出一个“实”字,即实事求是、团结务实;工作作风突出一个“勤”字,即勤学苦练、尽职尽责;生活作风突出一个“廉”字,即清正廉洁、服务群众;处理问题牢记一个“公”字,即公道正派、公正严明。干部职工、尤其是干部要增强自身修养,培养蓬勃向上的形象气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工作素养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使企业干部成为职工拥护、信赖的带头人。

三是培训较高的技术水平。在职工技术培训上,要坚持职工培训“四个注重”:注重培训的针对性,要结合单位职工队伍在技能方面所需、所求,认真整理收集相关资料和技术标准,形成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课件;注重内容的全面化,培训内容涉及到单位各岗位工作技能、安全管理和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让职工切实理解和掌握本岗位的技术标准、工作流程和单位的各项管理;注重培训的实用性,要坚持定期征求岗位职工的培训需求,了解单位工作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调整和完善单位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注重全员的参与性。把培训工作与经营管理、技术创效、安全稳定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严格考勤制度,同时加强和改进授课的方式方法,努力让职工感受到培训带来的快乐。

四是培育良好的安全文化。近年来,五厂先后开展了“我要安全”等主题活动,工会也顺应开展了“群众性安全监督员”活动,同时,注重了职工心理健康,开设“心晴”工作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努力使之渗透到五厂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对推动五厂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职工安全思想意识并指导其行为,从而达到“我要安全”的最终目的,也将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丰富文体活动的内容,突出有形文化的感染力。文体活动能够弥补松散个体意识中凝聚力的不足,领导的参与和支持是推动企业文体活动的重要因素。通过凝聚集体荣誉,使职工与企业相互产生信任,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企业广大职工的向心力。

一是开展文体活动可以缓解工作压力。五厂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已经深入到基层单位、每位职工心中,通过开展的各类球类比赛和各项知识竞赛、演讲等文体活动,为职工发现和展现自我业余爱好提供了平台,使许多不爱好文体活动的职工参与其中,形成了比较深的群众基础。

二是开展文体活动可以陶冶职工情操。随着员工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他们把欣赏文艺作品,组织文艺活动,研究书法、绘画、摄影等作为美的追求和享受。我厂适时成立了十余个群众协会,《语缘》刊物的丰富多彩,足协、篮协、排协等协会的组织运作,为工会开展文体活动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也为职工展示才艺创造空间,为职工培养才艺提供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

三是开展文体活动可以促进企业和谐。职工文体活动能够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融洽人际交系。五厂每次开展的篮球、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挥汗如雨,奋力争夺,场下则出谋划策助威呐喊,相互鼓励、相互鼓舞,齐心协力,共同争夺荣誉,这一刻,企业的凝聚力在这里得到升华。

篇3

1、优化育人环境,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可以围绕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展开大型讨论,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档案室可以向师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这样做,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喷水池、生物园、参天古树、大片的绿地、楼台阁榭等命名或者题写诗文对联,甚至创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各场馆室所选择其合适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写好推荐理由并结集公布。试想,如果是他们亲自选择或者书写的名句格言,他们能不注意吗?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心目中仰慕的伟人名人,然后订制并张贴这些伟人的肖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影响一定深刻,可以每个学年搞一次,让他们经常受到发自自我要求的教育。

2、利用学校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图书室,藏书比较多,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种类也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有的教室还配置了电视机;学校还有自己的广播站、校刊、校报……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讲高尚故事”等活动,诱发学生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这些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当然,多媒体网络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的同时,又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譬如,由于网络文化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扩大阅读、增长知识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

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可以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布置阅读任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就上网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袭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探讨抵制办法。总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是语文活动的重要课题之一。

篇4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和谐赏识科学创新

二、班级文化建设整体构想

(1)主题力求突出。紧紧围绕学校赏识教育理念,着眼于班级整体,集中体现一个中心,力避随意性,确保系统性、科学性、审美性。

(2)设计力求创新。坚持师生参与,挖掘班级内涵,突出个性,形成班级特色。

(3)内容力求丰富。班级文化氛围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营造,既重视室内文化环境建设又要重视动态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结合班级的情况,全面进行文化熏陶和渗透。

三、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班级文化理念

1.从深层次提炼班风、学风。

例如:班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和谐合作学风:勤学好问精思善用

用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校园语言代替“不准”、“不许”、“严禁”一类生硬警告,使每一个同学每时都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2.设计班徽用简洁的图画能够表现团结进取的精神

3.制订班训例如:和谐进取勤奋拼搏

4.确定班级精神例如:

勤奋努力执着追求团结自信永不言弃互帮互助师生同行

(二)室内文化建设

精心布置班级室内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赏识教育。班级在布置室内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赏识、文明、学习、和谐等方面的名人佳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班风。可以精细装饰,做足文章,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的目的。

1、教室内:①前黑板正上方张贴班风或学风,②两侧墙壁张贴具有激励性的名人名言,③教室后黑板为板报,板报两侧可为英雄榜和我的梦与目标。

2、设置文化角

(1)、位于前门后的墙上设置布告栏。内容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班规班约,时间表,日课表,值日生表,班干部一览表等等。

(2)、在后门的墙上设置其他又特色的宣传栏,展示班级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班级的各种学习成果,增进学生对班级的了解。

3、室内悬挂体现班级特色的名言、师生寄语,增强班级文化气息。

(三)班级文化活动

1、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读一本好书——与高尚的人交流,陶冶思想情操。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利用班会举办一次赏识故事征文比赛活动,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让班级充满友爱、向上的氛围。

3、利用班会举办一次“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体验参加读书活动的乐趣,丰富班级学习生活。

(四)室内综合环境

整个教室突出静雅、朴素、整洁。

1、桌凳摆放整齐

2、地面整洁

篇5

[关键词]语文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要让学校充满着文化气息和道德熏陶氛围,语文活动就肩负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本文就语文活动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作一些粗略的阐述。

一、优化文化环境,打造精神家园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围绕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展开大型讨论,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档案室可以向师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这样做,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喷水池,生物园、地理园,参天古树,大片的绿地,楼台阁榭等命名或者题写诗文对联,甚至创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有了这些主体自己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让学生自择喜欢的名句格言,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各场馆室所选择其合适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写好推荐理由并结集公布。试想想,如果是他们亲自选择或者书写的名句格言,他们能不注意吗?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心目中仰慕的伟人名人,然后订制并张贴这些伟人的肖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影响一定深刻,可以每个学年搞一次,让他们经常受到发自自我要求的教育。但是,目前我们各校园各场馆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学校定死在那里,细心的学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学生就完全视而不见。起到的作用,当然大打折扣。

三、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图书室,藏书比较多,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也种类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有的教室还配置了电视机;学校还有自己的广播站、校刊《流金岁月》、校报……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德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讲高尚故事”等活动,诱发学生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这些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然,多媒体网络,作为我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的同时,又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譬如,由于网络文化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扩大阅读、增长知识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可以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布置阅读任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就上网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袭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探讨抵制办法。总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是语文活动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比如,语文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里,去收集一定数量的民间故事,或者去街头巷尾收集一些优美的广告词语,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称,作出说明,编成集子……

还可以经常性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时事形势开展演讲、辩论、征文等比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思辨及写作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如利用图文宣传、播放电影电视宣传片、实地参观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了舞蹈、合唱、礼仪、体操、技能等活动。在多样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让有各种才华的学生大显身手。

五、重视每次活动的总结,收获精神食粮

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对本组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并评出本组的“成语大王”。主持人也对全班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颁奖。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必须总结每次活动对学生在吸收精神食粮方面所得到的收获。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因而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健全的人,有道德的人。教会学生学习相当于前一任务来说,只能说是一个重要任务。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因为受考试指挥棒的左右无限强化了学知识的地位,而冲淡了道德教育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