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范文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中音乐教育课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

篇1

一、以情激趣,打破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的认识误区。

教育离不开感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从事教育工作者所喜闻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因为感情最能教育人、打动人,也最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美育的特点不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心理学原理认为:"情感不仅是兴趣、动机、信心、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培养的根源所在,更是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情商的健康培养是一个人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在音乐课上注重把音乐作品’情感’与学生的自我的情感结合恰来,例如:在欣赏《怒吼吧,黄河》时,把曲作者冼星海的人生经历和当时我国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冼星海的爱国热情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结合起来,并且建议学生以一位爱国者的心态去聆听音乐旋律。结果学生各个情趣高涨,在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听后感时,学生都发言深刻,有的甚至联系到自己说’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也一定会投身到抗日战斗的队伍中去……’。还有许多同学表示,这一段音乐确实反映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情感。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创设情境,培育情感。这是新课改下教学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又一重要手段。形象、生动、具体的情景创设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近乎真实的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创作及表现,注重了’人的发展’;情景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感受音乐的机会,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塑造了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空间、搭建了舞台。在《音乐之声》的主题插曲《DAO REN MI》中,让学生到操场上画方格边跳边唱,下课后问几位同学这节课有什么感受,都说:’很快乐,很轻松’,有的还说:’没有压力,这是我们上的最快乐的一堂音乐课’。情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同时也使学生的人格、思想等方面都有了一种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所孕育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这很重要,也很难得,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美与情的展示中使自己的人格、心灵得到了净化。

三、以声传情,让声音感染学生,培育情感,享受音乐的美。

音乐需要渲染力,听者更能体会这句话。在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渲染力,无非是声音。老师甜美的语言,高亢、嘹亮的歌喉无非是与学生传递情感的最有力武器。同时巧设小情景、以声传情也是情感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手段。

首先,语言优美,声声入耳。柔美、富有磁性的语言有丰富的感染力,是激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音乐老师的发音、语调、语速、语言的力度等都要有更高的要求,吐字准确,发声方法正确,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把握准确,以恰当的速度、力度和音量表现出来,把歌词朗诵的生动、清晰、悦耳,进而表现出天然的节奏感与音乐美。舒展优美的语言,情感真切的语感,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浮想联翩,让学生在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美、体验情从而融入歌曲的意境中,达到以声传情。

其次,规范范唱,以声动情。范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范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歌传情的作用。教师用熟练、规范、流畅、含情、传情的歌声去打动学生,使学生通过聆听,被老师美妙的歌声中蕴含的情所打动,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唱愿望,就会带着感情自然的演唱和表现音乐。

四、以情育人,在音乐情感教育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篇2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教育;策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美育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育的实质就是运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是非观念、良好的审美情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对于美好事物的辨析能力,提升其美的创造力。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各方资源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一、提高教师素养,加强榜样作用

教师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主要引导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提升自我的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美的榜样,用榜样作用影响学生的审美观。首先,作为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不迟到不早退,常带微笑,热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的状态,把积极阳光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其次,教师要热爱音乐这个学科,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尽量选择简单明了的语言来介绍音乐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踏雪寻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歌舞表演,亲自上阵表现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最后,教师应当有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要树立多元的文化观念,平时要多多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不要凭个人喜好局限于一种风格、一种类型,而是要扩宽眼界,海纳百川,以此来加深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如果面对着这样的老师,日积月累,肯定会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熏染,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教师得到了良好审美观的熏陶。

二、开设多种活动,营造美的氛围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活动开设得比较少,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听音欣赏的阶段,即教师把歌曲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欣赏作品。但想要更好地达到美育的目标,教师就要尝试着开设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比如,在《雪绒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男女合唱或者多声部合唱的方式来对该曲目进行演绎,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还体会到合唱的魅力。再比如在“荧屏乐声”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班上举办音乐会,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分小组进行展示,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欣赏各自心目中经典的荧屏金曲,促进同学们的音乐交流,从而让他们学会辨析音乐的优劣之处。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扮演学生的同龄朋友,与学生一起热情尽兴地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去,让课堂变成音乐的海洋、欢乐的海洋,在美好的氛围中达成美育的目标。

三、改革教学方式,重视自主学习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的科目,光靠老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是要学生有自己的理解,从而真正地了解和喜爱音乐。真正的学习者都是有着自主学习的习惯的,音乐的学习更应充分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品析作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对于那些学生独自理解不了的音乐作品,再给予一定的引导,来逐步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例如给学生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之前,要根据作品中含有西南民族音乐的特点,准备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音乐作品来课堂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要改变以往主导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把填充式的教学改为互动式,让课堂充满活力。再比如在《唱脸谱》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带唱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讨论,鼓励同学上台展示,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审美实践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生活环境对于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美育教育时,也不该拘泥于课堂,而是应该努力扩宽教学领域,从更多的方面来加强美育与学生的联系。比如可以从学唱喜闻乐见的民歌入手,在学校通过课间广播等形式,播放我国各民族地区的优秀民族歌曲,例如《山歌好比春江水》《月光下的凤尾竹》《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等,让学生在课后也接受经典音乐作品的熏陶。教师在课堂中要多多提问,把作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到一起,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音乐之美,比如“寻找有故事的电视歌曲”“爸爸妈妈最喜爱的歌”等等之类的活动。一些音乐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气节,教师就要把作品所体现的精神告诉学生,并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另外,音乐教师还要多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加强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给其他老师推荐适合他们课件使用的音乐,把音乐融入到初中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五、结语总之,美育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音乐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提高自身的素养,开设多种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多多联系生活实际,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小敏.论初中音乐教学与“美育”教育[J].文艺生活旬刊,2014,(05).

[2]孙付霞.例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4,(55).

篇3

新一轮的课程的改革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在保证课改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明白了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改革教什么、学什么。在课改的实践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一、新课改需要有学习、有创新精神的音乐教师

要顺利推进课程改革,教师的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主要是普及,要把基础打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习学习的能力。教师如何把音乐你、表现的重点体现出来是关键问题,今天孩子也在变化,他们在网上接触到大量新的音乐知识,在不少的孩子当中,有的真的是无师自通,进入信息社会,网络社会,教师必须应时展的要求,要学习新知识,要力求创新,没有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我们的课改很难顺利推进。

二、要吃透、理解课改精神,做好音乐教师转型工作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发展的场所,新课程给了教学很大的挖掘,不仅考验学生对教师综合素质更是一种挑战。对音乐教师而言,音乐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习惯要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这促进了这种变化要顺应时展的要求,这也是课改的最大成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学会积极认真审阅音乐教材,教参等资料,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备课,各种模块相互交流的教学思路,取长补短,对整个教学材料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任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对每个章节的教学进行了补充和取舍。

三、落实学生课程选择权是课改中的全面实现初中音乐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要的具体体现。

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鼓励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和音乐较好的学生大胆选择其他适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来进行多方位的学习或单项深层学习,以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初中音乐课程目标。

四、解决好课程编排是保证课改的必要前提,运用课外训练场地、舞蹈厅、体育馆、第二课堂活动室等场地进行教学,要充分考虑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等学习,需要一定的空间来进行活动与展示,同时还要根据本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拥有教学场地来决定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井然有序。

其实,教育教学中的真诚就体现在课堂每一个细小环节。强调师生交往与互动,平等与交流。这交往交流来源与教师真诚的语言、关爱与鼓励,这互动、平等来源与教师对学生的真心、诚心、爱心,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对教学用心,对课改用心,对自己的事业用心。课改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探索者,研究者。对于课改我们可以去摸索,可对学生的用心关心是最宝贵的,这是来自教师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有了这种内在的支持,教学才会更加吸引学生。

篇4

【摘 要】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 我在通过深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的教学新方法:在英语课堂上使用音乐元素――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音乐;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音乐无国界,一首悦耳的英语歌曲,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因为那简短的歌词,轻松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可以缓解学生畏难情绪,帮助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歌曲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而唱歌又是人的声音与语言结合的一种音乐。因此,通过音乐来辅助学习一门外语,不失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下面我将介绍如何利用音乐元素打造高效课堂的个人经验。

1. 巧妙利用歌曲导入新课 唱英语歌能巧妙自然地引出新课内容,同时也能渲染英语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引到英语课堂上来。把确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掌握的单词、句子配上学生熟悉的曲调,然后进行演唱,学生既会感到熟悉,又会觉得新鲜。这样就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步入新课内容。如我在教人教新课标7年级上册UNIT1“Can you play the guitar”时,首先用歌曲“I love Music”导入,学生一下子就对关于乐器的复杂而枯燥的单词产生了兴趣,很自然地融进新课学习中。

2. 灵活利用歌曲增强记忆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后,便成为人短时的记忆,但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很快就会被遗忘,而经过及时复习的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英语歌曲能在平时不断哼唱的过程中,帮助孩子们完成英语知识的“复习”。为了使孩子们能更牢地记住12个月,借助英语歌曲《Months Song》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们记不住的困扰,还避免了死记时的枯燥乏味。如在7年级英语下How's the weather?这个单元时,我让学生用 “How's the weather?-It's windy” 对唱。学生很快就能在准备阶段把自己所学的短语全部自行梳理归纳出来,这样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效果自然很好。尤其作为学生来讲,学英语往往容易记住又容易忘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采用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和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而唱英语歌曲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巩固方式。举例来说,学生在学唱“Color Song”和“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时,就能很好地复习七种颜色以及身体的八个部位。学生从中得到了乐趣并通过唱歌曲来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会进一步增强。

3. 创新利用歌曲课外延展 人在心情愉快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哼歌,而这些歌曲又是自己印象深刻、比较喜欢的。为此,除了在课堂中进行必要的新歌欣赏、重点讲解和适当地学唱外,应该尽量把练唱的时间安排在课外,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去欣赏、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自己的小天地里,利用自由的环境、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音响设备,认真、自觉地去练唱英语歌曲,这样就为学生在课外学习英语知识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4. 挖掘利用歌曲介绍背景 这里说的“背景”是指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一个学习语言的学生来说,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更贴切、更自如地运用该国语言。如在圣诞节到来之际,我教学生学一些圣诞歌曲,如:“Silent Night”、 “Jingle bells”等。在学唱歌曲之前,我先向学生讲了一些西方的传统节日,再重点介绍了关于圣诞节的一些知识,如圣诞节的由来、时间、圣诞老人和圣诞树,以及人们是怎样庆祝圣诞节等。学生也可以了解一些与歌曲有关的风土人情,更便于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 运用英语歌曲如果恰当,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反之,则适得其反。因此,运用歌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应把握好教唱英语歌曲的度。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歌曲教学最多也只能起一个辅助作用,切不可单纯地为教唱英语歌曲、歌谣而偏离英语教学。二是歌曲内容应有趣并为学生所理解。最好是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为学生所能理解。另外歌词内容的选择不但要注意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和语言发展程度等,更要注意如何在他们已有水平的基础上稍向前发展一步。三是歌曲歌谣教学的形式要活泼多样。对于学生来说,单一的教唱方式是最不可取的,一定要让学生都动起来,配上一定的节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运用英文歌曲这一手段,这种教授英语的方法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记住他们所学习的东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而且在课改的今天,我们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歌曲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就让我们不断地实践、思考和改进,不断地去发挥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更大作用,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精彩吧!

5. 合理利用歌曲调控情绪 歌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既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还能增添生活情趣。同样,歌曲在英语教学中也可以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上都能全神贯注地听课。当觉察到学生开始出现疲倦时,一首英文歌曲,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使学生精神抖擞。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更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在教学生学习数字时,反复地进行教和读,让学生会感到厌倦,这时唱一首英文歌曲进行调节很有必要。如让孩子们都站起来,边做动作边唱“Number Song”之后,学生感兴趣又进入了很好的学习状态。有时在讲完作业或报听写后,教室里会有一阵骚动 ,这时只要放一下优美而熟悉的旋律,学生很快会停止躁动跟着唱起来,这样老师便能很快掌控课堂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英文歌曲教学与英语口语的提高》 苏玉洁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2] 《英语教学的“学、说、逗、唱” 》 管培军 山东教育 2003/13

篇5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音乐;教学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显得极其普遍,音乐课堂也不例外。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形、声音等资料整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投影工具显示出来,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了冲击,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音乐课堂中,只有一架琴,一个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大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然而,许多老师过分依赖,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了一定的混乱局面。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探索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提高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笔者从调查当今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探索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正确使用的方式。

一、对初中音乐课堂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学区的三所初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通过两份问卷来调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使用状况。

1.学生多媒体学习情况调查

以学生为主的问卷调查,主要从学生对课堂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看法,多媒体在课堂中使用的情况以及他们对音乐课堂多媒体教学技术使用的建议等要点出发进行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三所初中286位学生,发放问卷286份,收回275份.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使用已经非常地广泛,学生已能完全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许多学生认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排斥多媒体技术。总之,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有活力,但是,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学习音乐知识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做出进一步的学习与努力。

2.教师多媒体教学情况调查

以教师为主的问卷调查方面,主要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程度以及教师的多媒体使用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查。

通过对三所初中的六名音乐教师的调查,发放问卷六份,收回有效问卷六份。笔者可以发现这六位老师都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经验,他们一致认为使用多媒体技术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技术,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技术水平。

二、对调查现状的分析

1.初中音乐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音乐课教学起着重要的重要。多媒体技术通过电教的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资料进行整合,创设深情并茂,充满美感的教学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欣赏交响乐《图画展览会》时,让学生单调地聆听音响,他们就会很难进行欣赏,如果加上图片,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欣赏交响乐,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就会显得简单轻松些。

(2)提高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重难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传统的教学只有一个黑板、一架琴,很多资料需要教师课后去准备。而@些资料在课件制作中,我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能获得。又如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当需要重复欣赏某个段落时,教师就需要反复地倒磁带,而在多媒体课件中,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完成,这样既节省了上课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重难点的突破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多媒体课件可以很直观,很有序地把上课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展示。

(3) 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音乐活动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需要歌唱、欣赏、表演很多环节的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电化手段把各项内容整合在一起,展示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互动。如欣赏《梁祝》,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渠道让学生欣赏到不同版本的《梁祝》,如越剧版、小提琴协奏版、话剧版等,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4) 深化思品教育,提升审美能力。音乐教育是一门具有审美特点的教育。多媒体技术也具有很多审美的因素,它可以美化事物,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他们有美的享受。如学唱歌曲《游击队之歌》,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画面中加入当时游击队员的作战画面,学生身临其境,能更好地演唱歌曲,领悟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初中音乐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1)过多实用多媒体,教师产生依赖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但是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有的甚至到了没有多媒体课件就不会上课的地步。在音乐课堂上,如果电脑出现状况的情况下,许多教师都会素手无策。有时他们连基本的歌曲范唱也会依赖课件。殊不知,教师优美的范唱可以让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多媒体教学虽然给课堂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

(2) 盲目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主次不分。多媒体课件中美丽动感的画面,让学生赏心悦目。很多教师一上优质课就先思考“我应该做怎样的课件吸引学生”。他们几乎让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用多媒体代替。特别是欣赏课上,很多教师手不离鼠标,整堂课都是多媒体画面和音响,课堂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的主次全无。其实多媒体技术应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而不是让我们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

(3)教与学的地位混淆,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在音乐课堂上,多媒体技术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师和学生似乎全受控于多媒体,丧失了主动权。新课标指出“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的主动还给学生”。课堂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在当今的音乐课堂上,学生都只是被动地欣赏课件,没有领悟音乐知识。在过分运用多媒体的情况下,教师只能成为多媒体的展示者与讲解者,丧失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失了必要的交流。

(4)教师多媒体技术缺乏,课件制作质量不高。多媒体技术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很多课件制作方法需要教师们去学习和进修。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学生欣赏课件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在音乐课堂中,有时课件在播放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此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进行解决,如果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就会浪费课堂时间再次准备课件。课件制作质量不高,刺耳的音响和不清晰的画面也会成为学生的欣赏负担。总之,教师掌握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对提高课件制作效率与课件质量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对初中音乐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1.合理实用多媒体技术 注重课堂教学时效性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新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它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上课之前,我们应该做好认真备课,列出教学目标,找好重难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件的制作,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显得有次序。课件制作内容不需要很奢华,也不需要大容量,而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在不需要课件的情况下,教师能亲自完成的环节,我们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多媒体,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2.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 融洽课堂教学氛围

在音乐课堂中,我们会发现教师的课件做得很精致,画面很优美,但是,课堂气氛却反而显得安静了,教与学生之间缺少了互动,课堂效果不是特别好。在多媒体课堂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进行设计。教师不能成为课件的机械操作者,而应该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良好的互动,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动力。

3.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 活跃课堂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它不是万能的,也不能代替其他一切教学手段。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有着自身的教学特点。如在歌曲范唱方面,有时优美动听的教师范唱比起音响CD来说,更能打动学生。在歌曲的伴奏方面,我们可以为学生用钢琴伴奏,而不是完全依赖课件的CD伴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良好的沟通,也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了。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我们不能完全摈弃传统的课堂教学,应该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交叉运用,发挥各种形式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4.提升教师多媒体技术 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教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和设计者,良好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多媒体的质量,节省制作时间。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时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情况都说明教师缺少专门的多媒体技术培训。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要提高自身的多媒体技术,这样不但能节省我们的课件制作时间,而且会让很多复杂的课件环节变得简单化,学生在欣赏课件时不会感到繁琐。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的初中音乐课堂带来了活力。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成为课堂的全部。我们不但要掌握必要的多媒体知识,同时也应该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