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在线课程开发建设范文

在线课程开发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在线课程开发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线课程开发建设

篇1

【关键词】《语言学导论》在线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77-02

《语言学导论》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重要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还明确指出,《语言学导论》课程的开设应该“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自从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译介到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并取得了值得称赞的成果。通过建设《语言学导论》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对语言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能提高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小组协作研究能力。

一、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代表性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一个S―AT―R过程,即一定的刺激(stimulus)被个体同化(assiminate)于认知结构(texture)之中,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response),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强化”的简单过程。这一思想奠定了当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缩写为CLT)的基础。CLT

认为人的认识是外界刺激与认识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包括态度、需要、兴趣、爱好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的学习过程与其认知发展密切相关;知识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CLT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CLT强调“情景”、“协作学习”和“学习环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它认为,一个交互的、不受时空约束的、自然的、友好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学习者可以自己决定建构和创造的知识,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和信息资源,从而顺利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CLT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设计原则

1.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原则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最早由现代社会理论家杜威在批判传统西方哲学中的知识论和伦理论时提出。在半个世纪前,前苏联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并实践过这一学习理论。它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取新知识、能力和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手段,以两种模式较为普遍,它们是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探究性学习理论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因此,在建设《语言学导论》在线教学资源库时,可以分别根据以项目为中心的原则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选择和编排资料,以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2.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语言学导论》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检索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式学习和首创精神。

3.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协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发性设计原则

在《语言学导论》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中,要根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的各有差异、对资源需求各不相同的现实情况,提供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各种资料,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学习相同知识,促进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综合掌握。

5.交互性设计原则

《语言学导论》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非顺序、以超文本的方式呈现教学资料。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教学资料的选择,以最佳的顺序根据导航系统学习同一知识的各方面的资料,提高学习效率。另外, 在师生都在线的情况下,《语言学导论》在线教学资源库中的课程论坛应能做到实时交互。

三、资源库基本框架及内容

《语言学导论》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的基本框架及内容如下图所示:

《语言学导论》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包含“教学课件”、“练习讲解”、“理论与实践”、“补充阅读”、“在线测试”、“课程论坛”和“相关链接”等单元。教师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上传至“教学课件”单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在线查阅或下载电子课件。“练习讲解”单元向学生提供各章节课内外习题的解题思路、参考答案,方便学生检查自身对各章节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理论与实践”旨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包含根据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所设计的小课题,学生可根据课题研究提示,结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从而培养自己初步的独立研究能力。“补充阅读”向学生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语言学论著节选、语言学研究论文以及往届毕业生语言学方向优秀论文,内容包括语言学术语阐释、主要语言学理论及流派的介绍、最新学术成果及发展趋势介绍等。《语言学导论》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同时也是绝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学知识解答各种类型的考试题目。“在线测试”就是用于向学生展示各种考试(如: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中与语言学相关的试题,并提供相应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要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自我测试。在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线教学资源库中的“课程论坛”是学生针对课程发表个人看法、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的场所。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答疑解惑、畅所欲言的场所。在线教学资源库中设有“相关链接”,其目的在于向学生提供网络上公用的语言学相关数据库的链接,可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浏览,既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弥补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有限而无法辨别网络资源优劣的局限性。

四、结 语

《语言学导论》在线教学资源库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和补充,应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开发与建设《语言学导论》在线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课程特点和要求,综合考虑学习者的需求、情况和目标,允许他们通过各种选择来完成各种学习活动和任务,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 莉.学校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0(7):67~69

2 罗廷锦、余胜泉.浅谈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02(2):35~38

3 邵 斌.校级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几个方面[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153~157

4 宋守信、陈斌龙、张家俊、赵 玲.创建与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库的新突破[J].中国远程教育,2003(7):69~71

5 杨开城、李文光.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2):12~18

篇2

加强学习资源建设,提高学习支持服务能力,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对进一步提升电大教学水平,搞好内涵建设,办好开放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开放教育举办十多年以后学生构成、专业构成、媒体构成等各种环境的变化,有必要加大网上学习资源建设的力度,并且在学习资源开发建设中重视和加强网上动态视频资源和基于手机的网上学习资源建设。

【关键词】 学习资源;学生年龄结构;微学习;流媒体资源;数字原生代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1—0089—04

开放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显示了其入学门槛较低、学制有弹性、学习方式灵活等优势,满足了没有机会进入普通高校又想参加大学学习的广大民众的学习需求,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工作者。目前,电大系统正在积极为办好开放大学作准备,在这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迫切需要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以求得开放教育稳步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目前必须切实加强学习资源建设,以适应教育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

一、学生构成的变化需要进一步

加强网上资源建设

学生构成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年轻化。如宁波电大2010年对报名就读开放教育的直属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专科学生21-35岁学生分别占96%和88%(见表1);二是学生从事的行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2010年调查本、专科学生来自于企业的比例分别为88%和94%;三是学生的地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县及以下基层单位。如宁波电大每季招生中,宁波市城区学生比最高的是2002秋季,占73.45%,2006秋下降至40.3%,2011秋更是下降至22.44%。地域结构变化的另一表现是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大大提高。2010年调查本、专科学生来自于宁波市外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6%和46%(见表2)。

上述三方面学生构成的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网上学习资源建设。因为年轻学生有条件(2010年本、专科学生在工作单位或家庭或两者兼有上网条件的比例分别占98%和93%)、更喜爱并且有能力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来自基层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学员迫于工作压力、竞争压力,没有整块时间参加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面授辅导。以宁波电大为例,2011年秋季学期在面授辅导课到课率统计时发现,尽管学校采取了大量动员、鼓励学生参加面授辅导的措施,随着考试时间的逐渐临近,面授辅导课到课率仍然有逐渐递增的趋势,但总体上面授辅导课的到课率还是偏低,不尽如人意。更需要强调的是,中央电大统设必修课统一课程考试时间安排的多年固定性,导致金融等行业的学员对个别课程连参加正常的学习测评都有困难。只有让学习者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才能充分显现远程教育的优势,才能不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仅仅作为一个标签。因此,远程教育的组织者认为,如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给予过于严格的框定,将与远程教育所“承诺”的“任何时间”理念相冲突。[1]

正因于此,针对目前面授辅导课到课率的实际情况,以及开放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新专业的开设,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始了新一轮的网上学习资源建设。通过制定《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教学资源的类型、建设的流程、应用要求及建设经费等内容。从2010年下半年至今已新建和重建了50多门课程的视频学习资源。通过提供给学员相对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没有整块时间参加面授辅导时,能利用碎片时间参加网上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到位率,减少面授辅导和网上学习的流失率。

在高等教育领域,混合学习被普遍定义为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112”教学模式,其中的“2”就是两个结合,即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现实课堂和网上课堂的有机结合。因此加强网上学习资源建设也是进一步实践和发展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二、专业构成变化需要加强

动态视频资源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推进,公民参与高等教育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参加高等教育学习的专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参加高等教育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宁波电大系统2011秋的招生开设专业与五年前(2006秋)进行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在专业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表3)。

专业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设专业数增加了40%,尤其是专科专业数增加了近56%;二是开设的理工类专业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专科专业,增加了75%;三是小专业现象明显。以宁波电大直属教学点2011年秋季招生专业来看,12个本科专业中有9个专业招生数在50人以下,22个专科专业中有14个专业招生数在50人以下。

无论广播电视大学的“人生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全民学习的平台”定位;还是开放大学以推动高等教育向开放、灵活、全纳、终身转型为宗旨,以提高高等教育的社会公信力为己任,致力于教育公平,将优质的高等教育送到每个向往提升自我、发挥潜能、追求发展的公民身边,促进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3]都需要开发多种教育项目满足全民学习的需求。现代社会正经历急剧的变化,要及时满足社会的需求,就需要适时开发建设相应的专业。

随着专业数的增加,各专业学生越来越分散,有的甚至在外地工作只能考试时返回学校,再加上交通不便,这给组织集中面授教学带来了许多难度。面对大量的小专业课程,无论从经济学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角度衡量教育成本,还是从教师为少量学生进行面授辅导的兴趣与效果来看,面授辅导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太现实,况且也不尽符合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因此,有必要再次强调开发建设网上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网上学习资源的开发建设更能够发挥电大的系统优势和整体运作优势。可能某一所电大或某所电大的某一个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特别是专业师资水平一下子达不到办学要求,但利用电大系统的力量,甚至由中央电大牵头组织借助于普通高校或行业系统的力量,有关专业的专业教学条件是可以达到的。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要创设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的分工合作机制。遗憾的是当前高等教育e-learning的实践大多并未遵循这一原则(劳动分工、专业化原则),仍然采用个体手工作坊的方式开展e-learning,教师们各自开展教学,并关注每个教学环节,丹尼尔借用Bates教授的比喻称其为“独行侠”的方式。[4]

年轻学生富有青春活力以及对网络技术的喜爱和擅长,以及电大理工科专业的逐渐恢复和增设,都需要我们重视动态资源的建设,特别是动态视频资源的建设。广播电视大学以理工科起家,发展过程中理工科曾逐渐萎缩,经过这几年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理工科已逐渐恢复并有所发展。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但目前电大系统理工科力量相对薄弱,这就需要大力借助普通高校和实业界人士的力量。而这两方面人员自身工作都比较忙,要请他们上面授辅导课有难度。但在明确要求前提下,请他们与电大教师、技术人员一起开发网上学习资源则比较现实。另外,理工科专业许多课程相对于文科课程学习难度大,需要以通俗易懂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再加上成人学习者特征决定不必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国际成人教育之父,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斯曾指出成人学习者五方面的特征,其中一个特征是成人学习者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学习者,成人学习以应用为取向,其从事学习活动都是为解决当前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系统性可以淡化。学习者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学习,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5]基于上述三方面的考虑,建设和开发理工科专业的网上学习资源,特别是动态视频资源,包括CAI课件就显得非常必要。根据一致性原则,如果学习材料提供的外部表征接近于对学习内容的内部表征,那么动态的视觉型非语言符号如动画或视频,将更加有助于学习者建立对学习内容的内部表征。[6]时间较短的流媒体课件,以其针对性强,知识模块化、案例式、专题式的特点,更能够吸引学习者。[7]

在动态视频资源开发建设时,需要特别强调单位资源的时间长度。根据前述学生构成的变化来看,学生整块学习时间是很难保证的,这就需要利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进行学习。因此学习资源最好以半小时以内为好,开发建设一批以半小时为时间单元的“学测评一体化”的动态课件。从在职从业人员特点看,每次抽出半小时时间进行课件学习比较容易;从认知规律来看,边学边训练比较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从学习效率来看,半小时学习效率比较高;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学习应该不断有成就感,才能激发学习动 力。[8]

谈到动态资源,自然还需要强调动态。动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更新速度要快,这是基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能力要求的提升;二是要强调交互。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的,多和别人交流沟通能弥补自身思维的不足和漏洞。学习中更是如此,大量经验证明,高等教育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和民间的交流,其比例甚至高于来自师长的知识。大家交流是互利双赢的局面,不但能增进大家的友谊,促进相互的了解,还能提升专业技能。[9]教师之间、学生之者、师生之间利用BBS、Email、QQ、微博等方式的交互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应该更为突出。

三、媒体构成变化需要开展

基于手机的学习资源建设

与1999年开放教育试点时相比,媒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第五媒体,即手机媒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从3G向4G迈进,智能手机的大幅增长更加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WIFI网络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二是所有的媒体都在向全面融合的趋势发展,进入全媒体时代;三是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的需求不断驱动技术的发展,信息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据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9.9%。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到72.1%,手机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占手机网民的27.7%。微博在手机网民中使用率已达43.8%,成为使用率增幅最大的应用。[10]微博、QQ的主要用户平均年龄不超过24岁,青少年占了绝大部分。

著名学习软件设计家Marc?Prensky于2001年提出“数字原生代”(Digital?Natives)和“数字移民”(Digital?Immigrants)的概念,以体现当代人与其前人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巨大差异。在这篇名为《Digital?Natives,Digital?Immigrants》的论文中,作者考虑的主要是教育系统面对媒体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学生在突变,基于传统思想和内容的旧的教育系统已不再适合。数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s)定义为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习惯快速接受大量信息、喜欢多项任务同时进行、愿意先图表后文字、喜欢随机获取信息、喜欢玩游戏而不是严肃的工作、在与人合作时表现最好、在即时满足和频繁奖励中成长。如前所述,从电大目前学生的年龄结构来看,电大学生就处于“数字原生代”。

面对媒体的变化,广播电视大学需要及早应对,将网上资源的开发建设逐渐转移到基于手机的学习资源。总的来说,需要创设“3A+3E”学习的环境,提供“3A+3E”学习的资源。3A即随身、随地、随时(Anyone、Anywhere、Anytime)学习,3E即轻松、有效、快乐(Easy、Effective、Enjoy)学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开发建设适合基于手机的学习资源:

(一)开发建设适合“微学习”的学习资源

基于手机的学习特别适合那些工作比较忙,没有整块时间投入学习而又有提高自己愿望的上班族,他们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无数的零碎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点滴学习(piece-meal)。斯坦福学习实验室(SLL)的研究表明,基于手机的学习是一种“碎片”式经验,可以随时随地登录但又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因此,要求基于手机的学习资源开发具有零散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要开发适合“微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不强调系统性和学科完整性,应该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且重点内容要进行分解,将相关知识点逐个呈现,最好开发一些“微课件”。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微课件”的时间长度还需要再压缩,最好在10分钟左右,适合进行碎片化学习。

(二)开发建设适合“游戏式学习”的学习资源

篇3

【关键词】化工原理网络课件设计开发

本网络课件通过各种网页制作工具完成化工原理网络课程课件的制作[1]。

课件内容有:(1)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2)教学队伍(3)课程描述(4)电子教案;(5)课程建设规划(6)教学大纲(7)教案(8)设备动画资源(9)作业习题(10)参考文献(11)讨论与答疑(12)模拟试卷(13)网上答题。

1 主要开发语言

本网络课件开发语言有“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2]、 “Active Server Page” 开发工具主要有 Dreamweaver8.0、Photoshop7.0、Flash8.0、Access2003。

2 主要开发过程

网站的开发由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两部分组成,静态网页包括:主页(登陆后)、电子资源和动画资源;动态网页包括:登陆系统、在线答疑和考试系统。

2.1静态网页的开发

(1)主页的开发:首先打开Dreamweaver,先定义一个站点,站点的作用是连接“书”内容的线,在创建新项目中点击“站点”出现菜单。为站点起一个名字hgly,然后给站点的地址定义为。保留logo、上部导航、网站地图、公告栏、用户登录和导航链接以及底部版权信息,将其他部分删除。在网站地图中输入文本“首页―>电子资源”。选择文本“首页”单击右键,选择“创建链接”,将其链接到index.html。这样,当用户浏览到改网页时,能够及时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并快捷地回到浏览过的页面。

在导航链接表格上方插入一个6行1列宽221像素高184像素的表格,并在第1行插入电子资源的菜单图片根据分类的资料在第2、3、4、5行分别输入“课件”“教案”“ 作业与习

题” “试题库”。在表格1的右下单元格插入一个1行1列的表格,将其宽度设置为663像素,在表格内插入电子资源的菜单图片,并插入>>HTML>>水平线。再在表格1中插入一个3行2列宽度为663像素的表格,分别在各个单元格中插入图片。电子资源网的子网页可以利用电子资源网页来制作。

2.2动态网页的开发

(1)登陆系统的制作:将index.html在Dreamweaver中打开,并另存为index.asp。将光标定位到公共栏左边的单元格,并进入代码编辑器,输入相应代码,完成管理员登陆界面、学生管理员界面、填写用户个人信息、登陆成功后修改个人资料、获取密码、注册页面、判断是否用户名存在。

(2)在线答疑系统的开发:在线答疑系统首先建立数据库,打开数据库工具Access2003,点击文件>>新建>>空数据库>,将文件命名为DB#guestbook,新建表“”“”“ ”,分别在其中添加如下项目:、、。

新建空白ASP文件,粘贴代码:connDB.asp(定义检查数据库)、guestbook.asp(答疑主界面)、guestBook_add.asp(添加留言界面)、guest_reply.asp(回复留言界面)loginout.asp(注销登录界面)。

篇4

PDCA的工作思路贯穿始终

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各部门对个性化培训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按照需求调查、方案制定、资源整合、系统建设、计划编制、项目实施、培训评价和工作总结等多个环节开展工作(如图1所示)。

需求调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公司直属各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整合形成个性化培训计划。

方案制定:通过制定个性化培训项目工作方案,明确整个项目工作流程,说明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事项。

资源整合:基于科学系统的资源利用,将个性化培训计划与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常规业务培训计划整合。考虑资源现状、学员需求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形成集中面授、在线直播(大讲堂)、网络自学、在岗培训等多种教学模式。

系统建设:以个性化选学培训项目为载体,通过座谈、访谈等措施与课程研发部、网络教育培训部等进行深入沟通和协作,加快配套资源体系的开发建设。

计划编制:在基于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经过整合优化,编制个性化选学培训计划,明确分层分类的实施主体和学习管理要求。

项目实施:组织网络自学、大讲堂、集中授课的具体实施,发文通知,跟踪反馈,按月度做好实施情况总结统计,确保培训过程有序开展。

培训评价:全面梳理并分析培训考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网络平台系统设计并分类实施一、二级评估,同时增加对课程、师资的评价反馈,持续完善提升。

工作总结:进行各个时期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和总结反馈工作,优化工作流程,持续对课程、师资、网络平台进行完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性化、流程化、信息化”的实施模式

确保培训实效

目前公司个性化选学培训已经涵盖了公司系统各类人员,包括县区级单位(县区局(分公司))的部门、乡镇供电所、班组。2013年累计有10156人参加选课,选课总人次达5万多。2014年有32362人参加选课,选课总人次达11.4万。

个性化定制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公司直属各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充分了解员工培训需求,对“症”实施,提高了培训效率。将培训需求与现有课程匹配整合,发现课程缺口,明确后续课程资源的建设和配置方向,使个性化选学的课程库内容与员工培训需求紧密结合,提高了个性化培训的针对性。其次,对多种培训形式的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网络自学、视频大讲堂、集中面授等不同的培训形式,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实现了培训效率的有效提升和培训成本的合理控制。

流程化跟踪与推进过程管理

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把控多个关键环节和里程碑事件,确保培训实施的有序推进和工作流程的高效执行。图2所示为项目里程碑事项图。

在2013年基础上,2014年个性化选学培训新增实操技能课程481门、管理和技术课程17门,新增实操技能培训套餐34类,在线直播新增通用管理大讲堂2期(2013年已开展8期),推荐凤凰网、腾讯网公开课等外部公开课。网络学习的满意度总体平均值为96.88分,在线直播大讲堂课程总体满意度为97.02%,各期讲师的满意度得分均在85分以上,个性化集中面授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7.14分。

信息化驱动需求调查与效果评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了个性化选学培训的系统功能需求,在公司已有的教育培训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个性化定制,实现了按需选课、需求分析、学习包同步、学员考核管理、管理员账户等多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完善,推动了网络学院的应用。针对集中面授和网络自学,组织学员统一进行在线评价,将结果反馈至直属各单位,同时也能了解课程满意度情况。针对在线直播大讲堂培训,要求参培学员完成在线学习后,登陆学习系统完成一、二级评估,包括学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培训班满意度和师资满意度等。

“四位一体”的有益实践推动培训模式创新

实施按需选课,满足个性化学习要求

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员工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制定员工个性化培训计划。实行按需选课,让员工在完成公司的培训要求之外,还能够按照个人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选修课程。

加快课程开发,锤炼多层次精品课程

在公司已有的课程基础上,制定新课程开发方案,组织相关人员积极研发涵盖不同人员类别、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课程,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滚动修编和完善,逐步锤炼出一批精品课程。

拓展考核方式,完善评价激励体系

对各类培训方式制定对应的考核评价办法,如视频教学采用在线一二级考核评估;网络自学组织学习分享会,根据学员自学情况进行评分;集中面授统一进行培训考核评估。通过多渠道进行培训考核评价,完善公司培训评价激励体系。

完善系统功能,打造综合化学习平台

推动网络学院的建设应用,构建系统的各项功能,如支持在线选课、网络自学、即时在线考核等,逐步打造一个集个性化选课、在线学习管理、在线考核评价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篇5

1.合理定位———“雅”“俗”共赏

由以上学情分析可见,社区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要解决社区成员的一些日常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区成员需要的是能够及时解决生活、工作中现实问题的片段性知识。二是通过有兴趣的话题引导社区成员进行有目标、有目的的学习。所以社区教育在线学习资源建设应定位于“雅”“俗”共赏。所谓“雅”是指:具有提升思想品质和文化内涵、富有知识性的内容,让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感到有品位,有收获,有吸引力;所谓“俗”是指:紧接地气,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百姓需要的草根文化的学习内容,让儿童、青年和老年等具有各种不同学习动机的社区百姓居民都能够找到自己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源。因此,在切实掌握、分析区域和个体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学习资源的开发方向,按照国家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开发、制作出实用的在线学习资源,特别是适应各类社会成员就业、转岗、提升职场能力和生活品质需求的优质资源,并不断完善、形成区域特色的品牌资源和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优质在线学习资源。

2.满足不同需求———内容与形式多元化

越是基础的素材就越具有可积性,通过知识点的聚合,社区居民不用花费太长时间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一个内容,学完一个片断。社区教育在线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除了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规范性的基本原则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内容组织多元化: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教育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习内容不仅要广泛博深、多视觉的审视社会、审视历史、展望未来,而且还要体现对社区居民的职业关怀、生存关怀和人文关怀。(2)呈现形式多元化:尽量为基础性、情景化,而且知识含量微型化、通俗化,可以是文本、图片、幻灯片、电影、动画、微课视频等。比如,设计制作一些微视频资源,每个资源一般在5-20分钟。视频资源内容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如果一个主题涵盖比较多的内容,可以运用“知识模块化分割”思想进行设计,实现学习主题由多个不同知识点且相对独立的“小模块”视频资源串联而成。这些小模块化的微课,内容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便于学习者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地学习,不仅想学时就能学,而且一定能够学会、学好。(3)学习平台功能多元化:既提供便捷的学习导航支持,又提供多元化的交互方式。完善学习资源查找、联结和订阅功能,实现知识的模块化聚合。这种基于学习者自身学习目标的设计,或者成为学历学位教育的辅助模块,或者成为职业技能的操作模块,或者成为因兴趣爱好而组合的休闲模块等。(4)资源类别多元化:根据社区教育对象的需求,可以将在线学习资源分为多个系列和多个栏目。如:文化与素养系列包含道德修养、科学素养、文化涵养、公民意识等栏目;职业与技能系列包含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就业指导、职业发展等栏目;生活与休闲系列包含生活保健、家庭安全、家庭教育、休闲技艺、家庭理财、法律维权、生活环境等栏目。

二、两个社区教育在线资源建设的案例

这里举出两个受众对象不同、建设渠道不同、呈现方式不同,且具有明显特点的社区教育在线学习资源建设的案例。

1.与电大共享“数学文化网络课程”

数学文化是河北电大为开放教育本科各个专业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它以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等为载体,主要讲授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等,强调数学概念、问题、方法的实际背景,着重讲清问题的来由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和精神。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深,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各专业的学习者都能理解,都有收获。为了消除学习者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满足自主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河北电大将数学文化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设成了网络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开放大学网络精品课程。该网络课程实现了两个突破:其一,采用了全新的在线学习模式,学习者可以利用自己方便的时间随时上网,自主学习,和同学、老师互动交流。其二,采用了全新的在线学习资源,从数学问题、数学典故、数学观点、数学经典故事中,让学习者真正明白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做题、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思维的训练、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养成,重新认识数学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从图文并茂的几十个微课讲解中,激发学习者学习数学的兴趣,感悟数学文化、思想、精神的深刻内涵,多方位地感受数学之美,从而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37基于此,数学文化网络课程可以直接成为社区教育“文化涵养类”栏目的学习资源,满足欲想提升思想品味,对数学原来有一定兴趣,或有些误解的学习者需求,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认识数学,消除对数学学习的一些误解,对自己后代学习数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2.开发、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资源“跟我学做时装”

根据调查发现,石家庄是轻纺工业城市,是华北区纺织品的集散地,其特点是品种多、价格低。在河北省,一般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因而消费水平也很有限。特别是石家庄的许多市场中,买布、卖布的人很多,在买布的人群当中,绝大部分都是“4050”后的退休或离岗人员。近些年来各大商场服装价格攀升,服装加工制作费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与这些人的收入相比,他们希望在市场上能够选择到比较心仪的面料,根据自己或家人的特点,自己设计制作出比较时尚且经济实惠的服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基本上没有服装设计与裁剪、缝纫的基础,但有比较宽裕的时间,他们渴望学习一些简单的服装裁剪方法并有兴趣掌握基本的缝纫技能,为提升自己或家人的生活品质做些努力。同时还可以起到自我调节情绪、修身养性、放飞心情、增加成就感等作用。因此,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在“休闲技艺类”栏目,开发、建设“跟我学做时装”系列在线学习资源。(1)该系列学习资源采用微课形式,根据每讲的内容不同,选用全视频录制模式,或可汗学院模式,或PPT+讲解+录屏模式等,每讲时间一般在5-20分钟不等。(2)微课内容淡化理论,突出实践性。采用最容易接受、记忆、实用的方法,从最基础讲起。每讲突出一个专题:围绕一种款式的服装,集设计、裁剪、缝纫制作于一体,边讲解、边操作,学习者很容易上手。通过几讲系列内容的学习,学习者能够了解服装的基本结构,掌握服装设计、裁剪、缝纫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够为自己或家人设计、制作出比较简单的服装,同时还了解了较为复杂设计的服装与简单设计的服装之间的基本关系。只要愿意学习,肯于付出,有问题随时上网反复浏览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练习,每位学习者都可以为自己或家人设计、制作出富有个性的时装,甚至还可以把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三、社区教育在线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近十年来,电大依托网络进行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开设的专业和课程品种繁多,各种学习资源建设,特别是在线学习资源建设有了多年的积累和积淀。由上面两个案例以及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实践可以说明这一点。所以,依托开放大学以及各级电大,采用与电大共建共享、二次开发、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资源是社区教育在线学习资源建设与整合的有效途径。

1.充分发挥电大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电大已经开设的一些课程都是以成人高职和在职学习者为教育对象,其中许多内容也符合社区教育的要求。各级电大已经建设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一批课件、优质网络资源课程、网络精品课程,都可以与社区教育实现共享。比如,河北电大已经被评为国家开放大学网络精品课程的《中国政治制度史》《计算机法律常识与知识产权讲座》《管理方法与艺术》《数学文化》四门课程,河北电大在教育部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征集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实用礼仪教程课件》《财会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资源都可以直接与社区教育实现共享;还有各级电大教师已经制作了大量的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各门课程的教学课件,通过筛选也可以直接作为社区教育的在线学习资源。

2.在原有电大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建

在电大已经开设的课程中,有一部分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符合社区教育的要求,通过筛选和整合的方法,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或二次开发建设。比如,电大积累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其中有许多视频资源曾经是聘请名师名家讲解录制的。一些没有时效性、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认为比较好的资源,将其中与社区教育有关的内容筛选出来,通过一定的技术加工、整合或二次开发,也可以成为社区教育极好的在线学习资源。如将原来50分钟的视频讲解资源分解为多个微视频资源,每个微视频重点突出一个主题,时间为5分钟左右,即5分钟微视频。再有,各级电大教师每学期在各级在线教学平台上都自己所负责课程、自己编制的各种教学资源。将其中与社区教育某一部分有关联的内容筛选出来,如原有某一节PPT讲稿突出一个主题,无论是体现某一思想,还是教授一种方法或技能,只要认为社区居民对此主题可能有兴趣,就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此进行内容及呈现形式等多方面的深入的技术加工。这样做不仅可以将潜藏在电大自身内部的大量的与社区教育有关的学习资源深入挖掘出来,在较短的时间制作出较多的社区教育在线学习资源,而且还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省较多的经济成本,同时对电大教育的在线资源建设、电大教育的教学水平也是一种促进和提升。

3.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资源

根据近些年来电大进行网络资源建设的经验,充分挖掘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潜能,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及相应政策的支持力度,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社区教育特色的新的网络课程和优质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是电大教育原来没有的资源。比如,开设一些与时俱进的、贴近百姓生活的专题性专栏,像区域民俗风情、区域特色食品制作方法、区域烹饪技术、生活小窍门等碎片形式的在线学习资源,大众居民易学易上手,而且生活中能够用得到。再有,像上面说的“跟我学做时装”系列微课程资源,可以满足一部分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四、结论

篇6

互联网与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及其他多个领域的深刻变革。2015年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传统应用和服务正逐渐被互联网改变。在教育领域里,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大量市场资本不断进入,依托互联网形成了规模庞大且井喷式发展的在线教育产业,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资源平台得到了充分发展与重视,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在线教育发展和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的新课题。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在线教育;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是“互联网+”模式的最直接体现,国家战略行动中要求应结合“互联网+”模式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

一、“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将“互联网+”定义为:“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与各个传统行业进行深入融合,彻底改变传统行业结构和运作方式,实现多维度、多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二、依托互联网开发教育资源的发展形势及当前任务

2011年开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引入中国,随后翻转课堂、网易公开课、微课等一系列在线教育课程和资源涌现在网络上,在线教育已发展成为覆盖早期教育、K12教育、大学教育、出国留学、职业培训、终身教育等全口径的教育系统。[1]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在线教育用户数量超过1亿人,在2014年底移动端教育类APP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7万个,在应用商店中所占比例超过10%,[2]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达到空前火热的发展状态。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要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从2012年起全国多省市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改造工程,2014年教育部开始推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并开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吸收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上传的视频课程进行系统整合、评优等,三年时间累计上传课程超过800万节,全国参与教师人数达到数百万人。[3]

三、“互联网+”背景下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现状

以辽宁省为例,当前正在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重点打造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将优质的成体系的教育资源不断开放和共享,为促进辽宁省区域教育公平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依托智慧教育完善与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辽宁多个城市分别将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到各自城市的智慧教育建设中去,以数字校园建设为重点推动移动终端进入校园,整合升级基础网络,建设IDC数据服务并提供租用,打造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提供教育数据的采集、存储、挖掘、分析支撑,搭建未来数据共享和存储运算基础环境。

(二)联合企业一同构建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很多城市选择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利用通信运营商已经成形的通信系统、宽带网络和媒体资源库构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沈阳市从2013年开始与省内多家IT企业联合开发沈阳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500万余份教育资源,每周更新资源1000余份;大连市从2014年开始利用校企联合方式优化大连智慧教育平台功能;铁岭市在2015年与中国移动辽宁分公司联合完成辽宁首家“三通两平台”项目。辽宁其他城市也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和IT企业签约合作共同开发资源平台。

(三)已建在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形式多种多样

第一,公办资源丰富,平台开发广泛。许多城市及其区县很早就建立了内容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平台或者资源库,这些平台上收录了许多精品课、微课、教案、课件等资源,很多已经有10多年的使用历史,一直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辅助服务。第二,社会资源丰富,平台利用广泛。在辽宁支撑校园数字化发展的应用软件、网站和教育资源也极为丰富,仅调研中所记录到的相关软件及网站就有19种,经估算累计资源量就有数千万例。第三,自身资源丰富,平台基础广泛。辽宁省20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凝结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资源储备,有大量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字档案、案例材料、课程资源被录入到数据库和案例库中,形成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动态延伸。

(四)结合新媒体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在线教育资源开发和使用

第一,依托国家平台,参与资源开发。从2014年教育部推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始,辽宁城市及农村教师每年都在积极参与此项活动,许多区县和学校更是为此大力投入建设现代化录播教室,鼓励教师全员参与并形成了优质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第二,依托互联网络,利用社交媒体。一些学校和班级开设公众号,并在师生间、家校间建立媒体群,定期校园动态、班级学习学习成果。

(五)辽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开发与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难以满足部分学校现有发展需求,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还有待加强。第二,与社会在线教育平台相比,辽宁已投入使用的资源平台的运行模式还略显缺乏创新开放的思路。第三,辽宁建设资源平台的整体规划稍显不足,目前还没有落实省级层面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项目。第四,教育资源平台实践应用的内部驱动力还不够强,学校重视力度、教师和学生的互联网意识、家庭对在线教育和网络学习的认识程度影响着教育资源平台的推广与普及。第五,基础教育资源平台运维的保障机制有待加强,地方监管意识不够、后续维护资金短缺、信息化人才缺失等问题值得重视。

四、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推进辽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开发建设

(一)积极指导与监督,推动均衡配置,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政府要积极督促合作企业与各单位及学校加强沟通,指导工程建设要从整体布局和设施可持续使用的角度出发,严格监督把控细小环节,建立完善的工程监理机制,杜绝改造不分等级层次和设备上线仍然落后的现象发生。第二,政府要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均衡配置,加大农村及偏远地区改造工程的力度,注重农村学校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施工标准,保障建设资金的投入,优先解决网络环境差和硬件设施老旧等影响平台日后应用普及的问题。第三,政府要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创新优化,合理利用企业的优势和资源引进先进发展理念,以建设数字化校园为标准,尝试启用智能设备优化教学并逐步向移动端转型,加快校园移动互联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普及,推动建设现代化影音录播教室,为后续在线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硬件基础。

(二)进一步开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平台模式创新

第一,打造课程体系化的教育资源平台,设计符合教材课程体系的资源库,建立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奖励机制,鼓励教师依照标准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制作与上传,注重版权注册,同时打造课程资源开发的名师专家团队,树立品牌形象。第二,打造资源多元化的教育开放平台,整合已建平台的各类教学资源并对平台尝试开源化设计,建立资源审核机制,让人人都能成为资源的贡献者和享有者,平台不再单一地面向教师或者学生,公办平台要由有偿服务努力向免费共享的无偿服务转型。第三,打造功能智能化的教育服务平台,开设个性化的展示窗口,提供交互模式来辅助课堂教学及学习生活,开发在线教育教学评估系统,通过平台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方式来评估教师或学生的在线应用及学习情况。

(三)打造服务教育教学和区域民生的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区别于各地方平台,特点在于资源建设要从成品走向精品,资源引进要从全国转向世界,实现基层教育信息及相关数据共享,为区域发展和社会民生提供服务与支持。第一,从每年全省的“优课”中遴选精品资源,并聘请、邀请省内外基础教育名师和专家完善专家库建设,定期推出专家专题资源和专家服务,塑造省级平台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第二,与在线市场上优秀的教育平台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引进国内最前沿的在线教育资源充实资源库和素材库,同时,放眼世界在线教育市场,引进切合教师和学生实际需求的国际教育资源,吸引国外专家教师走进平台参与互动和建设,开设交流合作的窗口进一步提升资源贡献力和平台影响力。第三,实现“信息”和“数据公开”两大重要功能的开发,将基础教育相关的重要信息动态和政策及时公布在资源平台上,同时公开共享对外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关数据信息,使社会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状况,为区域教育发展研究和社会民生服务贡献力量。

(四)培养教师和学生互联网意识,提升教师和学生对在线教育平台的参与程度

第一,要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多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鼓励有关专家和信息技术人才走进课堂传递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教会学生在参与、操作、实践中领会信息化思想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倡导教师和学生结合课程利用互联网完成一些教学和学习任务,加强互联网安全意识的培养,注重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注重家庭互联网教育和家长对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第二,要为教师搭建良好的互联网环境,鼓励教师全员参与国家及省市的“优课”“精品课”“微课”制作,同时要让教育资源平台更多地面向学生开放,开发贴近学生需求和兴趣的资源模块,倡导学生通过平台参与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

(五)构建教育资源平台运维的保障机制,推动平台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避免过去平台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分离的情况,避免责任不清晰、服务不到位的现象,要建立一站式的运行维护服务体系,要求运营商承担上线后整个中心平台及各个服务点、终端点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整体运维服务,做到出现问题统一咨询、统一解决。第二,平台上线后政府要安排专职人员对平台进行日常监控与维护,要明确安全责任的主体、分工到人,建立信息安全、设施安全、消防安全的应急机制,明确出现问题后的响应等级和技术支持方式。第三,政府可以适当开发商业模块、允许广告投放,与市场上其他在线平台合作承担教育资源开发及子平台的建设或租用,设立教育资源建设公益基金等,这样既可以保障平台日后自身运维的资金供应,又可以减轻政府财政投入的负担。第四,政府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和引进高端人才的决心,开通绿色通道,解决阻碍信息化人才走进政府、走进校园的客观限制,深化加强教师培训,为资源开发和平台建设积累人才基础,推动平台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佳,李奇涛.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经验借鉴[J].中国电化教育,2014(8):65-66.

[2]王晨,刘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45-46.

篇7

林蕙青在讲话中指出,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将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对深化传统大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部高度重视在线教育改革发展,并且作为下一步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我国在线教育发展战略。二是支持我国高水平大学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组成的公益性网上开放课程联盟,并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大规模在线教育中国品牌。三是以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为契机,深化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四是积极探索学籍、学分、学习证书等制度改革,建立适合个性化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做大会主题报告时指出,高等教育的革命是与大学功能的扩展相伴而生的,在线教育是一场大学功能的实现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革命,正在触发大学传统学习形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知识传授的模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教学形式的变化必将引发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全面更新和调整。人才,特别是天才的遴选与培养方式和规模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规模扁平化扩散,在带来教育低价优质的同时,也将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竞争模式。在教育多样性、学习多样性、学习自由性全面发展的同时,文化多样性和学习的选择性将有可能受到全面的挑战。

陈吉宁指出,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大学与社会的边界,大学与大学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传承了几百年的校园概念需要重新定义。教育正在从为了生活学习、终生学习走向终生随时学习。陈吉宁表示,这不只是一场教育的革命,更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大学有责任为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共同努力。陈吉宁在报告中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从国际挑战、国家教育全局和人才战略的高度加强了解和把握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制定发展在线教育的国家战略,形成长远聚焦发展的合力;第二,建设我国的在线教育平台,并形成“政府扶持、大学主导、企业参与、开放竞争”的建设机制;第三,加强跨学科在线教育研究,为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副总裁霍华德·卢里,伯克利加州大学在线教育资源中心主任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 Fox),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麻省理工学院校董会成员杨敏德,复旦大学副校长陆防,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中心教材研究室主任、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工作组负责人吴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汪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黄荣怀,清华大学电路课程组负责人于歆杰做大会报告。

论坛期间,伯克利加州大学在线教育资源中心学术部主任阿曼多·福克斯、东南大学副校长郑家茂、重庆大学副校长李茂国、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日方就相关主题进行了对话,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主持了论坛对话。

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在全球迅速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了非营利在线教育平台edX,向全球免费提供知名高校的优质课程。今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正式加入了edX平台,并将于近期分别推出第一批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课程。

清华大学针对在线教育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成立了“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深入研究教与学的规律,促进先进计算和网络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借助加入edX在线教育平台这一契机,清华将全面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试点,清华近期将开发30门新一代在线课程。同时,学校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新一代在线教育的规律、模式和技术等,借鉴国际在线教育的理念和做法,整合校内外资源和力量,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建设我国自己的高水平在线教育平台。

篇8

关键词:慕课 慕课平台 开放 大规模 在线

慕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起源于欧美国家,2013年进人中国后实现了迅猛的发展,也弥补了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慕课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经历了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慕课平台是慕课的课程建设和学习者学习慕课课程的重要媒介。本文在介绍慕课特点的基础上,将对国内外的慕课平台进行探讨。

一、慕课的发展过程

慕课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走过了两个前期准备阶段。

1.从“开放式课程计划”到“开放教育资源”

慕课的发展是从“开放式课程计划”起步的,即制订计划,把一些课程分批上传到互联网。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开放式课程计划”,计划在几年时间内将学院3300门课程全部放在互联网上。免费供全世界的人使用。此后,犹他州立大学等高校相继加入这一计划。同时。世界各国高校也纷纷效仿。“开放式课程计划”初见成效。此举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2002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放式课程计划”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开放教育资源”的概念。“开放教育资源”是指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免费进行查阅并应用于实践的教育资源。在这次会议的推动下,日本的一些知名高校启动了“开放式课程计划”,并且成立了开放式课程联盟。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加入开放式课程联盟的日本高校数量不断增加,联盟所推出的课程构成了具有开放性的优质教育资源。可见,此举不但推动了“开放式课程计划”的实施,而且开启了“开放教育资源”。

2.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开放教育资源的观念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开放教育资源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学习资源。支持教师的资源和质量保证的资源。学习资源是指供W习者学习所使用的课件、教学模块、教学评价机制和方法等:支持教师的资源是指进行教师培训所使用的资料,教师运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辅助手法,以及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具等:质量保证的资源是指用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此外,很多高校还制定了开放式课程计划。开放式课程计划和开放教育资源仅仅是基础,它们推动了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慕课的出现。

慕课这个名称是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狄夫・科莫尔和布莱恩・亚历山大首先提出来的。中文译名的首倡者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焦建利教授。2008年9月,加拿大学者乔治・西门子和斯蒂芬・道恩开设了第一门慕课课程:《连通主义与关连知识》在线课程。慕课形成风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2011年秋,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把《人工智能入门》这门课程上传到了互联网上,立刻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学习者。后来,美国的一些知名大学进行合作,共同建设慕课课程。

二、慕课的特点

慕课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开放

开放是慕课的首要特征,开放意味着公开、民主和自由的科学精神,所有的人都具有利用慕课学习的权利。即使学习者在人口、地域、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知识仍然应该由人类共同创造和免费共享。因此,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有上网条件就可以免费选择所需课程进行学习,不附加任何条件。只有当你需要学分或课程结业证书时,才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

2.大规模

大规模是慕课开放性的具体体现。慕课与传统授课不同。不限制注册人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都可以自由参与到自己喜爱的课程学习之中。如前面所提及的,2011年斯坦福大学塞巴斯蒂安・史朗的《人工智能入门》课,学习者有来自160多个国家的16万余人,其中有2万人完成了课程学习。到2013年,全球最大的慕课平台Coursera的注册用户已超过500万,在线课程450门,加盟院校有90多所。

3.在线

在线是指学习是在网上完成的。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安排学习时间。根据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最佳注意力时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的特点,研究者把慕课的课程视频切割成10分钟甚至时间更短的“微课程”。“微课程”分为三类:其一是PPT式“微课程”。这种微课程是按照PPT自动播放功能制作成的课程视频:其二是讲课式“微课程”。它是把讲课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块制作成课程视频,形成“微课程”;其三是情景剧式“微课程”。它是用情景剧的模式设计教学内容,并制作成课程视频。学习时,学习者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进行在线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透明

慕课的设计要以市场的需求作为依据。学习者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对慕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这就使得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突破了校园的范围。而成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事情。慕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重在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这一做法对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多以教师的讲授为重点。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令和讲授的内容。而慕课的革命性在于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权利,这种变化是与慕课的本质特征相互关联的。

三、国内外的慕课平台建设

1.国外慕课平台建设

2012年是慕课建设上取得迅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被《纽约时报》刊文称为“慕课元年”。美国知名学府联手网络技术公司。促使其他“常青藤”院校竞相贡献各自的在线课程。由斯坦福等名校在2012年组成的Coursera(课程时代)成了排头兵;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在2012年建成的Edx(在线教育平台)也毫不逊色:由大卫・史蒂芬斯和另外两个创业伙伴塞巴斯蒂安・史朗和迈克尔・索科尔斯基在2011年共同创办的Udaeity(在线大学)紧随其后。三大慕课平台推出了大量的课程,也使得为数众多的大学加入其中。美国的正规教育管理机构对一些慕课课程进行了评估。标志着慕课正式进入了正规的高等教育体系。

三大慕课平台在运行模式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学费方面,三大平台都允许学习者免费学习,但如果想要获得结业证书则需要付费。在合作方式上,Coursera与高校合作。为高校提供慕课课程开发的技术。而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则由学校来完成。Edx也是与高校合作,在帮助高校建设慕课课程时,如果提供相关的技术。需要向学校收费。Udaeity与部分高校合作,但更主要的是与高校里的一些教师直接合作开发慕课课程。在学习的方式上,Coursera和Edx都是在4至6周的时间内学习完一门课程。并且都具有完备的师生互动机制和考试机制。而UdaeiIv更注重一些核心大学课程的绩点和学位。学习的进度则由学习者自己把握。在教学方式上,Coursera通过教学视频、软件、参考资料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完成教学,教师在线为学习者答疑并互相批改作业。Edx则以课程内容为纲,以教学视频和课件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授课。课程提供讨论区、课程百科等帮助学习者进行课程的学习。而Udaeity不仅有教学视频,还有自身的学习管理系统,设置了编程接口和论坛等,与翻转课堂相似。

在课程评估方面,Coursera依据教学软件中提供的作业、测验和习题集进行评价,并且要求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Edx目前依据教学软件提供的作业和测验进行评价,以后还会利用在线论坛、基于百科的协作式学习、在线实验室等交互学习工具进行评价。Udaeity依据教学软件提供的测试、习题集以及基于编程的作业进行评价。此外,每个教学单元的每个知识模块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和答案。在对学生诚信的要求方面,Coursera要求得比较宽松,学习者只要点击文本框同意遵守荣誉准则即可。Edx要求学习者参加有监考老师的期末考试,这些考试由学习者支付不同费用在各大Pearson考试中心完成。Udaeity要求学习者支付98美元在各大Pearson考试中心完成有监考老师的期末考试。在线下互动方面,Coursera通过Meetup组织线下活动。Edx目前还很少有线下互动。Udaeity则组织了线下学习小组,并且已经有学生组织了线下见面会。

2.国内慕课平台建设

上述三大平台,前两个已进入中国。2013年,许多中国知名大学开始加入国际慕课平台。4月1日,复旦大学上线《大数据与信息传播》课程。5月21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入Edx的在线课程项目。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内地第一所高校加入Coursera。10月27日,“中国式慕课长三角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实现了国内众多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目前,已有300万以上的国内在校大学生进行慕课课程的学习。

清华大学从2013年6月开始进行慕课平台的研发。并于同年10月正式建立“学堂在线”这个平台。同时开放了5门慕课课程。2014年4月,经过教育部授权,清华大学成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时至今日,“学堂在线”已开放了400余门慕课课程,绝大多数课程来自国内外的顶尖高校。

中大学MOOC是由网易公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建立起来的慕课平台,于2014年2月成立。这个平台涵盖了国内985高校的重要课程.是国内慕课平台中课程数量最多的一个。学习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取国内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因此学习者的数量持续增加。此外,中国大学MOOC这个平台已经得到了官方的认证,学习者如果达到了平台上相关的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好大学在线”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和百度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的一个慕课平台。这个平台所提供的慕课课程已经覆盖了全国的主要高校。其中一半左右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校。这在促进我国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以及推动西部高校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百度公司为这个慕课平台提供技术,实现了“好大学在线”和各高校教学管理平台的对接,使慕课课程真正走进了校园。

篇9

精品课程网站是课程资源的展示平台,界面设计应该符合使用者的年龄特点。现在很多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都采用一些类似商务性网站的配色与表现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界面风格看起来“简洁、规范、条理清楚”。但精品课程开发最终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进行使用。对于中职精品课程来说,学习者就是中职学生。商务性的界面设计对于中职学生是缺乏吸引力与兴奋点的。为什么网络游戏能够吸引学生?符合使用者年龄特点的界面起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网站界面的设计中应加入更多中职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图形元素与表现方式。

二、交互性的体现

在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提高交互性是有效利用精品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交互性的体现不仅仅是教学课件的可操作性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增加对学习者学习进度的记录通常在精品课程网站中对学生评价与考核主要在在线测试模块中进行,但这种形式与传统的评价模式没有区别,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缺少评价。所以在网站的建设中应对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进行记录,在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学生对那部分知识学习较吃力。2.增加学习者等级制度竞争是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网络游戏与体育竞技活动为什么比学习更加吸引中职学生,就是因为其中的各种竞争的存在。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每个学习者都有一定的好胜心,通过等级制度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时间。学习者的等级可以反映课程资源对学习者的吸引程度,学习时间可以反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而二者的比率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精品课程资源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对试题与练习内容进行难度等级划分,根据学习者的等级分配相应的试题与练习内容。帮助学习者进行课程学习。3.加强教师对资源的管理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管理者与者。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应加强后台资源管理操作的易用性与兼容性。使教师的精力更多地放在资源的开发与制作上而不是学习掌握如何操作精品课网站。兼容性是尽量通过技术手段使教师通过各种软件的制作的教学资源都能在网站中进行展示与使用。

三、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人员

在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感觉最头疼的就是网站的建设,很多教师都不具备网站开发的专业技能。由企业进行开发建设,教师却对网站的功能感觉不能将教学理念完全的展现。所以在网站开发人员应该由精品课程负责教师、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共同进行网站开发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详细清楚地阐述精品课程设计思路与想法、各种资源的表现方式,而企业人员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分阶段让教师进行功能测试,并及时调整网站程序。

四、精品课程网站的管理

篇10

整体推进翻转课堂

山东省昌乐一中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所县城中学有8200名学生,148个教学班,从初一到高三年级全部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今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昌乐一中联合举办“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发现之旅――走进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教学研讨会暨翻转课堂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对学校教学改革进行了推荐。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网络课程可以使用的中心网络资源:

昌乐一中智慧教育体系是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所以,学校投入硬件和软件建设内部网络,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4月,学校与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开发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阳光微课”,并无偿提供240台根据实验需要定制的平板电脑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便携终端,解决了网络和硬件两大问题。实施翻转课堂改革之后,昌乐一中无论是从学生、教师还是学校层面,都收获颇丰。调查问卷显示,82.94%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特别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现在的昌乐一中,可以说已经成为体制内学校探索“互联网+”的一个样本。

长期关注在线教育发展的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评价:“把互联网加到教育里头,用新的模式,用慕课的模式改造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大有潜力可挖,都能解决目前在学校、在传统教育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智慧校园运作

智慧教室解决方案以智能录播系统、交互智能电子白板、实物视频展台、沉浸式教室解决方案为主体,配套多媒体中控、音频系统、推拉黑板等周边设备,实现统一管理的多媒体数字授课,为教育行业打造一个惊喜无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从根本上克服单调、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

智慧校园的关键是资源的互联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教育资源最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而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共享,推动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为此,要构建一系列的应用平台,包括基础支撑平台、信息门户平台、共享数据平台为学校整体教学服务奠定了基础,实现信息分层、流程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学校整体运转效率。教学举例:

融合后的互动课堂教学系统、试题应用级评测系统及教育云服务平台,除了能够支持教师备课、课堂互动控制、监控和协同教学外,还能辅助教师试题采集、加工和管理,实现试题资源的积累和应用,为教学活动提供智能组卷、在线测试、训练诊断、查缺补漏等功能。不论校园内外的教育如何发展,基于视频的在线教育将大行其道,视频即服务模式早已成为在线教育的基本模式。

微课:新型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内容的碎片化和传播途径的移动化,满足现代人们对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可能。微课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下应运而生。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表现形式,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程度等维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篇11

关键词:MOOC课;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又称慕课,是以大规模互动参与、借助互联网开放获取资源为目标的在线课程,它既提供视频、习题、教材等传统课程材料,也提供交互性论坛,并为学习者、教师等建立学习社区,将各种不同的学习者,在共同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已有知识的驱使下组织起来,呈现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支持的多元化、学习内容的广泛化、学习时间和地点的灵活化。[1]MOOC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正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关注,它具有与高职教育相吻合的多种特点:

一、高职《证券投资分析》MOOC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课程内容建设方面

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优秀的课程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能明显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MOOC的普及,有利于推动广大高职院校教师致力于课程开发建设,但由于MOOC所面向的不仅是具有学籍的、具有较完整知识体系和理解能力的在校大学生,更要面向全社会有学习意愿的各类人群。因此,在课程开发建设时,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到低起点的广大受众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不同层次有学习需求人员的课程。这就决定了《证券投资分析》MOOC课程建设过程中,在设计知识点模块时对教学内容的取舍、编排具有一定难度。太深了,文化水平低的听不懂;太浅了,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学员又觉得受益不大。因此,如何取舍编排是MOOC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二)课程师资力量建设方面

MOOC在广泛普及深入的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定位。MOOC使得学习者不再需要坐到教室聆听老师讲课,老师上传了大量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广大的学习者便成为这个市场上的顾客,他们的选择就决定了少数老师会成为万人追捧的佼佼者,而更多的教师则有可能会面临优胜劣汰的压力。高职教师如何在短期内适应MOOC潮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广大学生通过 MOOC平台在线学习后,会产生很多的困惑或难题,需要教师进行线上或线下的帮助和解答,面对身份各异的MOOC学习者,授课教师根本无法预测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教师控制课堂的难度,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而高职院校的老师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早已不堪重负。[2]

(三)课程评价机制方面

评价机制决定利益导向,利益导向决定工作如何展开。高职教育系统一直以“专家制”评价教学质量,而学生的评价是微不足道的参考[3]。但是 MOOC 把课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公开在网上,质量好坏大都由学生来评价,而就像淘宝购物一样,学生评价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这门MOOC的选课人数和推广程度。当然,这里也有隐忧,即课程受欢迎,未必代表水准高。如果只一味的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没严格的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虽轻松,但却学不到真正适用的技术。[4]

另外,如何对学生MOOC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也是《证券投资分析》课程MOOC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这门课程实操性较强,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可以通过实时证券行情的分析和投资案例的解析对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做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MOOC教学中,师生不能面对面交流,课程考核要求线上完成,各自在自己电脑终断完成,考核过程中很难避免学生考核作弊现象,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学生对投资理论和投资技巧的真实掌握情况,这也会降低该课程MOOC学习通过证书的社会认可度。

(四)课程技术支撑方面

《证券投资分析》作为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法是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忽视基本技能,即便有结合具体投资案例讲解,但由于缺乏直观性,学生还是似懂非懂。引入MOOC教学模式后,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抽象理论具体化、直观化,值得教师深入探讨。同时,在拍摄教学视频过程中,对拍摄技术和拍摄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授课团队和拍摄团队多次协商、充分沟通,合理分工。在高职院校,组建一支高效的MOOC制作团队,需要相关部门、领导的大力配合。总之,如何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去为MOOC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在高职院校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都紧缺的情况下,绝非易事。[5]

二、高职《证券投资分析》MOOC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 MOOC碎片化教学形式适应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特征

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与本科教学不同,本科注重学术性,而高职侧重职业化和应用性。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使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个个教学项目情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多种投资分析方法和投资案例拆分成一个个教学项目,实现片段化教学。MOOC碎片化教学形式正好适应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特征。

(二) MOOC视频的可重复性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投资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的讲解,对于高职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授课过程要反复多次的讲解,即浪费时间,效果还不会太好。通过MOOC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难点制作成多个小视屏,学生在课下可以反复多次的观看,哪里不会就看哪里,这样不仅解放了老师,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MOOC的在线学习方式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现在的九零后大学生都比较热衷于网络,而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已厌倦。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根本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学习实际。而MOOC则不同,MOOC通过网络教学,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全面革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课程的距离。MOOC网络课程由教师精心策划后制作的一个个短小精悍的视频组成,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充分考虑了人们注意力集中一般只能保持15分钟的实际情况。另外,在MOOC网络课程里,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社区论坛,网络炒股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效的解决了高职生的厌学问题。

三、MOOC视角下《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

(一)结合学校实际组建MOOC团队

MOOC团队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MOOC课程质量的好坏。一支优秀的MOOC团队应该是有对MOOC新模式有高度的认同感和知晓度的相关专家组成,团队成员构成要具有多学科性和不可替代性。高职《证券投资分析》MOOC团队的组建,应该结合高职学校实际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入制作团队。为了将主讲教师的MOOC设计理念有效转化为现代化可视画面,需要有既懂投资理论,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入MOOC团队,这对于制作出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至关重要。其次,遴选高水平MOOC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的选拔需要从感召力、影响力、性格、合作能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高职院校可以实行“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培植计划,多培植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再次,完善MOOC团队的资源供给与保障机制。MOOC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调动教务、人事、信息技术中心、院系等单位的积极性,明确分工,有效沟通,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尽力保障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供给。

(二)以学生为中心设计MOOC内容

MOOC 建设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学习行为和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用好互联网平台是未来教育的大势所趋。不管课程视频制作,还是线上运行管理,始终需要考虑学生的愿望,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MOOC学习者,同时也应该是参与者、评价者。为此,首先应将《证券投资分析》教材内容拆分成逻辑递进的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由最擅长的教师主讲,拍成时间为15 min左右的教学视频,设计问答、奖惩、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环节,把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MOOC学习充满趣味性和激励性。再次,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做好课前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习者需求。开课后,要及时与学生在线沟通,以随时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从而使得教学更有效。最后,要实现线上、线下内容相互补充。MOOC线上教学可以突破学生时间和地理上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线下教学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MOOC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的有效结合,适应了学习者的不同学习习惯,满足了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MOOC趣味性

MOOC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辅导者。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灵活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例如,在《证券投资分析》MOOC教学中,主讲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投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分析,综合运用投资理论与投资技巧来解决投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投资问题的能力。其次,为了使得MOOC具备良好的应用体验,我们可以把开心网中的模拟炒股游戏运用到《证券投资分析》MOOC实践中来,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持久性,利用游戏的连贯性和趣味性来减少MOOC学习的半途而废现象。再次,针对《证券投资分析》实践性强的特点,在MOOC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线下教学优势,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设计多个线下实践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充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建立多方位、立体化MOOC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侧重的是 “教”字,而MOOC的教学改革目标是实现以 “学”为本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只有建立多方位、立体化MOOC评价体系,才能真正评价MOOC的教学质量,反应学习者的真实学习水平,其学习通过证书也才能逐渐得到社会更高的认可。在《证券投资分析》的MOOC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课程线上考核是激励和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其真实有效性,建议还要有线下的卷面考核方法。两种考核方法有机结合,既可以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增强有效性和真实性。其次,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包括课前 MOOC 预习情况、课中师生互动情况、案例分析、平时作业等,其中案例分析及平时作业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总结评价环节应加强对证券投资理论与投资分析方法的理解及应用考核,重点考核学生解决投资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学生、企业等多种评价主体相结合。教师通过对学习者在线学习的监控,以及平台上学生提交的各个子任务结果进行评价,并组织企业第三方评价和同学互评。企业第三方的评价会较大幅度提高MOOC的社会认可度,而同学互评,可以让学生以教师的视角来查看同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评价他人的同时提升自己。总之,只有通过以上多方面努力,才能对《证券投资分析》MOOC学习者进行动态、多元、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常素梅.MOOC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启示[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2]董涵.MOOC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J].科技视界,2014(4).

[3]严培胜.MOOC对大学数学教育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

[4]杜鹏.MOOC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影响与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14(12).

[5]马淑然,高思华.中医基础理论MOOC课程的制作实践与研究[J].中医教育,2015(11).

篇12

随着当前技术的发展,市场上教育产业已经逐渐与互联网形成了联合。小型教育网站成为教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新的平台。因此,小型教育网站就成为教育行业教育专业化、便捷化和小型化通道的关键技术。本文作者结合当前教育市场的形势和需求,从小型教育网站的特点入手,对小型教育网站开发过程中的侧重点和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型教育网站 网站建设 教育产业 开发建设

近年来,终端电子设备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可以凭借手中的电子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完成信息的读取。所以,教育行业也不再是传统的FTF(face to face)模式。远程教育、自动化题库以及在线辅导开始成为教育的新形式。而小型教育网站可以凭借在某项教育专业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获取了更多的市场资源。所以本文就对小型教育网站的开发和建设方式展开讨论。

1 小型教育网站概述

1.1 小型教育网站的概念

小型教育网站指的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某项教育服务的互联网网站。与大型教育网站相比,当前的小型教育网站已经不再局限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络,还可以依靠终端设备设计出符合学习需求的人手机软件。

1.2 小型教育网站的特点

与传统的大型教育网站相比,小型教育网站的设计思路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它的设计初衷是借用ASP编程和云数据库技术建立一种网络化的学习辅助工具,而不是像大型教育网站的一体化的系统学习网络。因此,小型学习网站具有专业化、快捷化和小型化的特点。而且小型教育网站的开发、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可以帮助开发者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获。

2 小型教育网站的功能设计

2.1 登录系统

小型教育网站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网络广告投放,第二是信息的附带收益,第三是学习产品的销售。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站的开发与盈利,登录系统是市场上任何小型教育网站都必须设计的基础功能。登录系统能够收集客户的手机号、姓名等基本内容,是网站产品二次营销的重要渠道。

2.2 试题数据库

试题数据库是在线学习的重要基础。因为当前客户对小型教育网站的主要功能需求就是在线学习、模拟考试和下载试题。前者需要网站购买教育视频的版权或者建立教学队伍,直接录制教学视频远程播放。而后者则是教育网站存在的核心。因为任何教育形式最终的检测结果都是考试,因此,建立网络数据库,设计出符合考试要求的试题数据库是网站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3 在线学习系统

有实力的教育公司在开发和建设小型教育网站的时候,都可以考虑通过设立在线学习系统来巩固和吸引客户群。在线学习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互动。而且通过在线学习,可以让客户连续不断的登录网站,不仅增加了点击量和下载率,还会给网站开发者带来大量的流量收入以及其他附带效益。

2.4 交流及反馈系统

与网站的其他功能不同,交流和反馈系统(或评分系统)更加偏向软件的程序编写,开发者可以通过ASP软件来设计交流系统。学员将反馈信息和相关资料记录在网络空间上,系统自动进行存储,通过筛选之后显示到网络前端。包括使用VBScript语言等方式进行具体的设计。

3 小型教育网站的开发与维护

3.1 网站的开发

网站的开发需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程序设计软件。鉴于小型教育网站的小型化特点,不需要复杂和专业的程序设计软件,通过Dreamweaver MX软件就可以实现。该软件虽然主要是设计静B网站和平面网站,但是用在小型教育网站上也能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第二就是设计好网站的框架。这里就需要网站的框架设计师进行框架程序的代码编写。具体的程序代码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查询获得,再把各种框架里的内容依次添加即可。笔者认为,小型教育网站的框架设计需把握一个原则,就是突出教育网站的教育主题,如:教学主题、考试主题或者作业辅导主题等。切记风格混乱,功能分区不明显。

3.2 小型教育网站的维护

小型教育网站的维护主要有以下几个任务,网页美工、网络特效、数据更新和安全维护。小型教育网站可以通过良好的美术风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结合网络特效的应用来提升网站的整体设计等级。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网站经营中的日常数据维护,及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更新各种软文、试题和教学视频等,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而且小型教育网站大多属于较为基础的网站,包含大量的可下载数据,所以必须安排专业的网络安全师来负责网站的杀毒和黑客防护工作,确保网站的数据安全。

3.3 网站的推广建设

小型教育网站的推广建设,需要网站的经营者进行宣传。当前宣传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网络广告、微信、短信等渠道推广,活动、课程和考试作业辅导等服务推广等。只有不断丰富网站的功能特色,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形成连续不断的反馈,提高网站的应用性和价值。

4 结论

小型教育网站的开发和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带动教育产业的盈利模式革命,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获得丰厚的回报。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小型教育网站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协同合作,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小型教育网站在功能和教育两个层次上进行提升,促进教育网络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钰.网站后台数据库从 ACCESS到 SOL Server的转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8):10-11.

[2]刘纯.对小型教育网站的开发与建设的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3(10):347.

[3]张滨.小型教育网站的开发与建设[J].信息科学,2015(12):67-69.

篇13

关键词:体会;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资源库

当今,网络已融入生活的各个领域,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网上学习已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正日益普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山东省教育厅对精品资源共享建设和推广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2015年4月1日)等系列文件。表明国家对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的重视和鼓励。本人参与过《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国家资源库部分内容建设,主持了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2015年主持了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资源库建设。本文谈了课程建设的切身体会,供各位同仁共勉和交流,望对将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的同仁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明确建设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程资源建设的目的、目标和用途,做好顶层设计。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数字化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此目的,依据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在中药及相关专业中的地位及岗位工作中的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确定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进程、实训项目及教学单元和考核标准等;依据各教学内容的作用,确定资源类型及相关素材,进行基本资源建设、拓展资源建设及资源冗余等相关内容建设。保证资源的丰富性(课程资源能覆盖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实用性(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做一体化实施过程)、方便性(视频、动画、仿真等)。实现集教学、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库。

二、课程资源库与精品课程建设不同

1.服务对象不同。精品课主要服务于在校师生,而课程资源库服务对象更广,除了在校师生外还包括企业同行和社会学习者。

2.建设内容不同。精品课以教材内容为主,展示课程实施过程,包括:教学的模式、方法、手段及资源等;课程资源只是其中一部分。而资源库服务人群广,建设内容要求更丰富、实用和全面;建设内容不能仅局限在课本上,扩展到了生产、社会实际中,兼顾到社会人员、企业员工培训及职业能力提升等。

3.评价方式不同。精品课以教学效果为标准验证课程的质量,强调学生参与(教学及评价);而资源库中各学习者根据需要,各自获取所需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线检测学习效果。

三、注意事项

1.为了便于使用者学习和索取,应将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分配;首页一定设置搜索引擎和在线检测系统,方便使用者检索、利用资源和自测学习情况。

2.因资源库的受众不仅是教师,更包括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所以课程资源库不能仅是课程学习资源的仓库,还要有示范性和普适性;要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课程为框架进行课程设计。不仅要有基本资源、拓展资源还要达到资源冗余,以方便教师和社会学习者根据实际需要搭建课程。

四、建设意义和收获

1.促进教师课程的开发能力资源库的建设,引入了新型的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理念、模式、技术与机制。无论是直接参与开发建设的教师,还是应用建设成果的教师,都能在广阔的平台上相互交流,便捷地获取丰富多样、先进实用的教学素材与信息。这些必将促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及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资源库中丰富的仿真性和互动性的实训教学平台,依托先进网络技术支撑,“学生”不需到实际工厂就可以通过模拟软件体验到中药生产、服务工作流程、技术操作;通过反复地模仿与训练,提高实训效率。同时,大量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3.为社会相关人员提供学习平台,为药品生产、经营等企业在岗人员提供服务,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增强了高职院校服务医药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

4.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就业。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库,深化了校企合作;同时,资源库平台中嵌入校企就业包,使校企交流更方便,在技术培训、员工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企业就业包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多功能服务,促进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就业。

数字化网络学习时代已经到来,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都不会等闲视之,快快参与吧!

篇14

(一)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学习者需求

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设计,既要从教师的教学角度去开发建设,更要注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是学习者、课程知识模块与多媒体技术三者整合的系统化资源。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以学习者为出发者,要切合学习者的需要。开放教育学习者基本上都是进入社会的上班族,他们不像全日制学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因此要结合学生特点与学生需求来设计教学资源。从目前的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平台来看,教学资源基本是文字教材的陈列或者是课堂教学的呈现。内容形式不够丰富,教学资源缺乏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不能适应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也不能对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

(二)资源更新滞后,搜索不方便

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资源的滞后性。有些课程教材使用的教材版本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的教学活动使用的都是陈旧的教学资源,毫无更新。这样严重滞后的教学资源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有些课程如计算机、法学、经济学如果没有及时更新,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会误导学生的学习。除了教学资源的更新缓慢,要搜索与查找教学资源也较为不方便。从电大网上教学资源来看,它有多个平台的进入,如网络课程有专门的平台进入,普通的教学资源则是从电大在线进入,而历届试卷则需从图书馆界面进入,这就导致如果想查找某一方面的资源需要从不同的平台进入,不能实现统一的教学资源的检索与查找,不利于学习者学习的方便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整合教学资源的途径

(一)提高教学资源质量,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要符合课程自身和学生学习特点,是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的。那么,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需要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动态资源的建设以及网络课程的开发。因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动态资源能够切合学习者学习需要,及时地跟踪学习者的学习困难。而网络课程则是数字化社会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同时也是教学技术平台和网络支持平台的建构。在网络课程设计环节中,我们可以增加复习指导、检验测试等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资源的实用性。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离不开师生的相互配合。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精通本专业知识并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在开放教育环境中,要强化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使教学资源合理利用。

(二)制定统一规范,指导资源建设

从学校层面来讲,需要制定统一的教学资源建设规范,明确目标,部署建设进程,规划指导工作。需要学资源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规范资源开发与建设行为,保证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的规范要有统一的标准,要学资源的分类依据和组织方法,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学校要整合平台,将分散于网页上的多个教学资源平台统一整合到电大在线平台上,避免资源分散、多界面登录,达到登录平台的同一性来获取资源。另外,需要优化平台界面。以专业或学科分类,以课程为单位呈现教学资源,同时以专题资源和拓展资源为辅充实教学资源。最后,要不断完善与提升平台功能,满足学习者统一检索、BBS讨论、远程支持服务、在线测试等学习需求。

(三)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