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物联网的技术开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通过实训系统的综合技能训练,能够培养物联网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并且学生毕业后可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
尽管近年来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都已建有一定规模的实训中心,但目前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还很欠缺,尤其是面向企业需求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大多数院校仅仅是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或物流系统的模块化操作,先进一点的也仅有用管理软件驱动硬设备件实现系统集成,且系统中信息采集方式比较单一,条码是主要的数据采集手段,基于RFID技术和传感技术的集成应用平台目前还不多见。为提升物流专业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我院协同专业的软件公司,集中抽调了一批既具有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经验,又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教师、工程师共同合作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实训系统”,为物联网技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连锁经营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化的职场环境。
实训系统的开发目标
本系统的开发目标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内,搭建起一个以生产企业为主导、集供应、仓储、配送、运输、销售等物流节点于一体的供应链仿真平台,并将此“平台”当作舞台,通过任务引导、环境模拟、行动参与、亲身体验、情景感触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身临其境地在针对岗位、流程、任务的实践中,熟练掌握最新的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如:管理信息系统、多种传感技术、条码制作和扫描设备应用、手持RF信息采集终端、带gps和温控设备的运输管理系统等。
通过实训系统的综合技能训练,能够培养物联网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并且学生毕业后可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与物流供应链管理或物联网相关的工作。
实训系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使用RFID技术、传感技术、3G传输技术、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技术、GPS定位等,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原材料供应、仓储管理、生产管理、运输管理、销售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管理中的业务流程优化。如何与自动仓储系统、生产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POS系统等相集成,建立更为强大的信息链,实现在准确的时间及时传递准确的数据,进行各种在线测量及支持质量控制。如何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系统总体架构以及信息集成方案。
实训系统的开发流程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训系统以企业真实业务流程为基础,针对一个典型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构建一个面向上下游企业之间供应链管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框架,将3G传输技术、RFID技术、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GPS定位、车辆数据采集、警示和远程控制终端等应用在各个环节,在中间件基础上增加与第三方应用软件的接口(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接口)。使各种应用软件与RFID中间件数据互通互联,构成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综合实训平台。
系统开发的具体设计流程为:在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上,建立基于RFID的供应链系统体系结构,包括基于RFID的供应链组建系统、运行系统和软硬件系统。在精益制造环节,利用RFID电子标签预测原材料供应需求,并对原材料进行实时跟踪;应用RFID的在制品跟踪系统构成无看板的拉式生产解决方案;并利用嵌在缓冲货架上的标签阅读器监控零部件消耗状况,及时向上游发送信号通知生产补充零部件。在仓储管理环节,应用RFID电子标签及温度传感器对商品在仓储管理中的温度变化自动记录,出入库数据实时采集、传递、核对和更新。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应用GPS、GIS实现车辆跟踪定位、利用RFID+温度传感器集成技术实现产品标识和运输途中的温度自动采集,实时掌握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在超市终端销售时,利用RFID电子标签记录的数据可追溯、查询产品的全供应链信息。集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信息,具体包括RFID系统的数据流关系、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供应链数据商业价值挖掘。
实训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整个实训中心可分为8个功能区,分别是教学区、职能区、智能运输区、自动化仓储区、电子标签拣选区、柔性生产区、智能超市区和存货区。学生可在职能区扮演不同的管理角色体验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决策和控制,实训系统既能分模块实训,也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开展综合实训项目。
实训系统可分解为6个模块化实训,具体内容包括:
物联网感知与获取需要RFID读写设备,智能RF手持终端,电子价格标签,智能购物车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使用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实现收货验货:使用RFID固定读写器进行收货、验货,确认产品编号、订单编号、数量、产品型号一致,并检验运输过程恒温情况。状态信息通过无线传感网在读写器与控制中心、管理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使用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实现库内作业:库位、托盘用RFID标签代替条码,使用RFID读写器实现入库、出库、移库、盘库作业。状态信息通过无线传感网在读写器与控制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运输跟踪与监控系统。用一辆带有车载GPS终端的运输货车在特制的轨道上模拟冷链物流运输,车辆在运输状态时,可实现车厢内部的温度、湿度、震动、视频,车厢外的视频信息的监测,冷藏车厢温度的控制,经过集成传感器的采集处理,实时通过Wi-Fi. 3G网络无线上传到上位机管理层面,为物流运输管理、调度规划提供数据。系统可通过网络将信息储存、统计、提取处理、数据分析、报警提示,具有信息回溯、追踪定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食品、危险品、特种产品的运输环节中,实时把握车辆的最新状态,便于监控、调配,危险时刻,上位管理层可做出提示、警示,反馈控制车厢温控系统,必要时可实现远程关闭车辆的发动机,防止灾害的发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产管理系统。使用RFID技术跟踪原材料使用:原材料收货时以箱(或托盘)为单位贴RFID标签,记录供应商、采购单号、入库时间、入库库位,在配送到工位时,记录生产批号。使用RFID技术跟踪生产加工的过程:生产线上线、下线两处安装RFID识读设备,并在产品或托盘上放置可反复读写的RFID电子标签。这样,当这些产品或托盘经过这些节点的时候,RFID读写设备即可读取到产品或托盘上标签内的信息,并将这些系统实时反馈到后台生产管理技术系统中,制造商就能很轻松地及时了解生产线的详细工作情况。使用RFID技术记录质检数据:生产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并通过RFID标签记录质检信息,作为质量追踪所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超市系统。使用RFID实现收货、验货:参考仓储环节的收货验货。使用智能购物车实现自动定位选货、销售自动结帐:自动定位显示出商品实时位置,出售的货物经过RFID门禁或账台实现自动化结算,系统自动更新库存信息以及客户历史购物资料,从而避免经常出现排长队结帐的现象。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一个典型企业在生产环节、运输环节、仓储环节、配送环节、零售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从生产到零售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踪。RFID技术为实现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的高效协同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平台。通过RFID触发事件管理来实现协同;通过对无线标签的信息读写实现信息共享。带有电子标签的货物进出通道口的时候,RFID标签能够发出无线信号,把信息立即传递给无线射频阅读器,传递到供应链经营管理部门的各个环节上,于是车间、仓库、运输途中,甚至超市货架上的有关商品的货物动态就可以一目了然,实现商品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监控和跟踪管理。
1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基本特点
1.1交通流的形成快在高速公路上交通流形成的速度非常快,这是因为高速公路整体设计具有路面情况较好、且封闭、车速运行较快等特点,这就导致了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想要去的目的地。正式由于高速公路交通的便捷性,使得其交通流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
1.2交通流运行的速度快由于高速公路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使得车辆在其路面上可以高速行驶,汽车的运行速度远远高于普通路面车辆的运行速度,在一般情况下,私家小型车在高速公路上规定的行驶速度在100千米每小时左右,而大型车辆则会被控制在80千米每小时,所以高速公路交通流另一个特点就是车辆运行的速度较快。
1.3交通流的线路长由于高速公路主要是为使的车辆快速行驶而设立的,而车辆一般要行驶的距离都比较长,这就使得高速公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线路的长度进行良好的把控,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交通路线都是比较长的,这就使得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线路也相对较长。
1.4交通流的车辆类型较少由于高速公路主要是为车辆服务的,然而纵观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车辆而言,车辆类型还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小型客车、大型客车和运货车这三类。但是在节假日的情况下,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一般为小型私家客车。
2物联网技术在高速公路交通监控中运用的原理
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本结构,通过每个结构之间的配合和管理,使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正形成“物物相连”的模式,从而可以提供物联网的相关服务。
2.1感知层感知层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关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的过程,可以对相关的声音、温度、压力等相关信息就行收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为科学的判断做出依据。
2.2网络层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之后,还应该使得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对交通流进行监控的作用[2]。在相关数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互联网传输技术,或是移动通信传输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实现对感知层信息的高效传输。
2.3应用层物联网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用层,因为感知层和网络层存在就是为应用层服务的。应用层把从网络层中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为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管控人员提供科学的数据,便于其作出相关决策,在这个层面,是物联网技术系统的最为高级的层面。具体来说,通过物联网相关技术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无线射频的方式,实现相关交通信息的传输。射频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双向数据的同步传输,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车辆都是一个个体,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将每一个车辆的具体信息都传送到高速公路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这样就使物联网技术在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系统中得到运用。
3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的具体建设
3.1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的系统预设方案将在高速公路上运行每台车辆的车窗前贴设具有该车辆独特信息的可识别电子标签。电子识别标签可以设置车主及车辆的一些必要信息,比如通过对可识别电子标签进行扫描能够清楚知道车主的姓名、年龄、车牌号、车型号等基本信息。然后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和主要干道设置可识别电子标签进行自动辨别,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的时候就对其进行辨别,并将识别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传到交通管理部门的电脑系统中,系统通过对整体信息的搜集、汇总,并实时监控,如果发现出现了异常现象,例如,某个区域突然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就会及时派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最大限度保证高速公路运行的效率和安全[3]。
3.2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系统的具体构成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是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系统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讲,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可识别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识别器、射频天线、服务器以及相关的设备,它们之间正是通过物联网技术,从而可以更好的构成一个整体。而软件系统则是指使硬件系统可以良好运行的不同应用程序,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对高速公路运行的车辆进行实施监控,并可以进行实时定位操作,从而实现对高速公路交通的监控作用。运用闭环信息处理流程,通过物联网技术对高速公路的交通情况(车流量的多少)、环境情况(气候、能见度等)和紧急事件等相关信息通过汇总、收集,上传到高速公路监控调度的软件中进行分析、计算。如果在高速公路中发生了相关异常的现象,那么系统可以自动将附近的摄像机调制到事发地点进行监控查看,同时还能够得出配套的应激措施,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顺畅运行,使得通过物联网技术,使得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相关方面,如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析、交通的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信息系统。
4结束语
根据司马煤矿企业设备管理的需求分析,设计了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点检仪应用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人员定位,可读取点检区域设备的RFID标签,并根据RFID标签采集无线传感器节点数据,显示设备的温度、振动等状态信息,然后将测量结果通过WiFi网络实时传输到B/S系统,由云计算服务器分析统计设备信息,并将设备维护工作指令回复到终端装置,使现场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维护设备,保证设备长期在最优状态下运行。整个应用系统按功能分为6个模块:人员登录模块、RFID区域卡模块、点检工作模块、系统通信模块、辅助功能模块、本机设置模块,通过图形界面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如图1所示。(1)人员登录模块:分为账户密码模式和RFID识别模式,点检人员身份验证成功后,可下载点检任务数据和故障体系数据。(2)RFID区域卡模块:点检数据根据点检区域卡划分人员点检任务,每个区域卡规定一个RFID号,通过RFID区域卡模块读取RFID卡号,并与点检数据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可进行点检数据采集。(3)点检工作模块:通过点检作业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对点检异常数据进行故障表查询,并按照作业单标准进行检修作业。(4)系统通信模块:实现点检基础数据、点检作业标准、故障体系和检修作业标准的下载和点检采集数据的上传。(5)辅助功能模块:实现振动、温度数据的采集,并可通过输入法模块实现Win CE软键盘界面的切换。(6)本机设置模块:实现电压数据的采集并显示电量信息,通过时间设置模块校准点检仪时间,通过参数设置模块完成数据存储时间、位置等的设置。
2系统的测试
点检仪应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测试,验证点检的各项功能是否实现。在测试环境下建立Win CE仿真器平台用于运行软件界面,并建立SQLCE服务器平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连接和同步。在数据库中录入人员信息登录成功后进入点检工作界面。首先测试区域卡读取是否正常,区域卡的读取有RFID读取和软键盘输入两种方式。区域卡RFID号读取后进行验证,验证正常则自动回到点检工作界面,验证失败则显示“验证失败”并需要进行重新输入,如图2所示。点检区域卡读取成功后即点检员已经到位,点检仪界面切换到点检工作界面。点检工作界面主要有4种工况:观察值的读取、数值数据的读取、温度值的测量、振动值的测量,如图3和图4所示。在点检仪各项功能测试正常的基础上,需要对点检仪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功能的测试,完成点检仪从服务器端下载基础数据、点检作业标准数据等工作,最后点检仪将点检完成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端数据库的点检交互作业。首先打开点检仪的WiFi连接进入无线网络,再打开数据同步页面连接服务器,输入服务器IP、端口号、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成功后进入CERP设备管理点检定修系统,如图5所示。同时点检仪端可下载基础数据和点检作业标准,图6显示了成功下载设备类型、部门信息、人员信息等基础数据的状态,图7显示了全部岗位点检工作标准下载完成,数据下载成功的测试状态。
点检任务完成后与服务器端连接并进行上传操作。图8显示了主通风机房日检区域上传数据完成后,点检仪显示“全部上传成功”。此时登陆后台ERP系统查看,可清楚地看到该区域点检数据已经上传,并显示了漏检的数据以及异常的数据。
3结论
作为国家第一批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地区产业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秦皇岛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数据产业,建设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中国“数谷”,确立了以发展数据产业作为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龙头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们还将部分依赖制造业企业的收入来支撑数据产业的发展,但是基地优先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高端数据服务业、数据挖掘业以及软件研发、感知硬件制造制造、创意文化产业的策略不会改变,而且这些数字产业的收入正在逐年增加。”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扈秋宁对记者说。
园区建设寻求突破
作为带动秦皇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7年来,秦皇岛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了基础建设、起步发展、扩区开发、二次创业、跨越式发展等几个阶段,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现在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从一般制造业向数据产业转移,硬件向软件转移,产品向服务转移。”扈秋宁表示。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规划总面积达到56.72平方公里,已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开发区内投资置业,其中不乏国际和国内知名企业。
尽管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秦皇岛发展的重点。但秦皇岛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产业结构来看,最初入区的企业大都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缺乏高端产业、优质或高附加值产业。”在扈秋宁看来,如果没有高端产业的引领,不能建设符合区域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为了改变现状,2008年,秦皇岛开发区与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等行业机构经过反复探讨和论证,提出了发展数据产业,谋划打造生态型、园林型、人文化、高科技的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中国“数谷”的理念,并确立了以数据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
“经过28年的发展,秦皇岛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已经有了转移,转型势在必行。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以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为主,我们开发区也提出,从原有产业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数据产业、云计算、物联网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秦皇岛3D软件园开发区科技局局长董少华告诉记者,在转型过程中,开发区领导考虑到秦皇岛当地各方面的基础,包括地域条件、海陆运输,以及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等,都比较适合建立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
因此,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成立了秦皇岛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是国内第一家以数据产业研究为主题的专业研究院,重点开展三维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数据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并提供数据产业技术创新与孵化、市场信息与情报系统、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与合作。研究院由开发区管委投入、IBM技术支持、燕山大学软件中心运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新的运行模式。
目前数据产业基地聚集了北方云计算中心、新线云计算、IBM技术支持的物联网技术中心、星通联华物联网研究院、康泰医学、前景广电等云计算和物联网企业,以及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产业园、中国动漫集团(秦皇岛)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等新兴科技园区。另外,开发区还建设了软件服务外包平台、软件交付平台、三维互联网技术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投入,促进了企业发展。
据悉,未来10年开发区数据产业发展方向是要将数据产业培育成为开发区重要的战略先导与支柱产业,打造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特色明显、布局合理、关联配套、竞争力强的数据产业集群。到2020年,数据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520亿元,基本形成规模较大、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竞争力突出的数据产业体系,建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数据产业基地。
三维打造产业新热点
6月29日,全球首个基于云计算的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上线。
据了解,早在2009年6月,开发区就与IBM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期望通过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应用,实现区域数据产业发展能力的突破。为了完善数据产业基地的服务功能,帮助中小企业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在软、硬件方面的进入门槛和投入成本,开发区决定与IBM共同建设世界首个基于云计算的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
“研究院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针对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进行了完善的科研工作。”秦皇岛3D软件园数据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贾大苗介绍,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关于三维模型实时加载与传输技术。目前这套平台采用的是场景模型一次性加点技术,这样对于大规模的场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院正在研究实时加载动态传输的算法,可以减少服务器的资源,降低客户端资源的占用,对网络的要求也会有所降低。同时,研究院正在开发动态实时传输技术,实现虚拟旅游,让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更流畅、更舒服。
二是关于动态交互实施理念的生成算法研究。现在这个平台里的水面效果已经做得很漂亮、很逼真,但是它的交互能力差了一些,缺少实时的、交互性的响应。目前这个算法已经基本成形,在其他虚拟现实环境里得到验证,现在正在往秦皇岛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加载。
孵化平台开启新模式
打造中国的数据产业基地“数谷”,这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提出的发展战略。为此,2009年6月,开发区与IBM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期望通过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应用,实现区域数据产业发展能力的突破。据了解,之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成立了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
该研究院副院长贾大苗介绍说,数据产业研究院是国内第一家以数据产业研究为主题的专业研究院,重点开展三维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数据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研究院由开发区管委会投入、IBM技术支持、燕山大学软件中心运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新的运营模式。IBM大中华区全球科技服务部总经理张庆侠表示,此次基于云计算的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上线是开发区与IBM战略合作的重要一步。
贾大苗说,基于云计算的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其核心技术源自IBM,并由IBM与数据产业研究院共同研发完成。该平台上线后将由研究院为研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培训服务。据了解,入驻开发区的企业利用该平台进行三维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将享受优惠政策,从而降低相关企业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进入门槛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促使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并达到共赢的目的。
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提供了统一的应用门户,包括统一的用户管理、支付平台、认证平台,“在用户浏览或运行某个应用的同时,门户可向用户推介平台下的其他应用,通过统一的品牌宣传战略,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门户的宣传与推介,使平台下的所有应用共同受益。”贾大苗说。
该平台上线的同时,从事三维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北京猛宏视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游路网络科技公司与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签约,成为开发区中首批采用这一平台的用户。猛宏视觉公司总经理李振东表示,动漫制作前期的开发和测试投入非常大,利用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进行开发,不仅能为他们提供灵活、快捷、高质量的开发环境,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初期投入,“使我们能够将资金投入到核心领域当中,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维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无疑开启了一种适合于数据产业发展的全新服务模式,该平台未来将推动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代表的创意、高科技产业在秦皇岛地区的发展。
核心科技打造平台优势
作为一种创新的互联网数据平台,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运用了云计算及三维互联网两大核心技术。三维互联网(3D Internet)技术代表着未来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发展中公认的下一个朝阳产业。它是一个用三维仿真技术建造的在线虚拟环境,是当前互联网的延伸。用户沉浸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并通过各自的化身来以更加自然和有效的方式与其他用户交互。目前,三维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IT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并广泛应用于游戏、娱乐、教育、产品展示、展会、旅游、房地产、酒店等领域。
此次上线的平台所应用的三维互联技术是以IBM中国研究院为主,并联合IBM全球8家研究院,历时4年研发推出的一项最新技术成果。IBM中国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中心总经理杨顺祥介绍说,该平台包含了15项专利技术,它所提供的企业级安全性支持、用户认证和身份管理、开放的业务系统的集成能力、高可扩展性系统架构、快捷的用户创建内容的管理维护等,可帮助开发者在安全的环境下,轻松处理各种应用与业务需求。
杨顺祥说,在该项目中,IBM还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极大地发挥了云平台所特有的高效、共享、安全、按需计费等特点,为三维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对云计算及三维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与前瞻性。如在三维仿真方面,该平台支持有重力或无重力的运动学及力学仿真,可实现飞行模式及实时碰撞检测;支持基于硬件加速的特效显示、粒子系统、天气仿真、天空及水面仿真、动态光源、动画、声效等特殊效果,具有众多强大的功能。
杨顺祥介绍说,通过各类创新技术的应用,该平台具有以下优势,包括高性能运行、系统架构的高可延展性、端到端的高可扩展性、企业级安全性、高可靠性、开放的业务系统集成能力、用户友好性以及标准和技术的兼容性。
链接
秦皇岛打造中国“数谷”
阳光、海浪、沙滩,海滨城市秦皇岛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