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音乐教育培训范文

儿童音乐教育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0: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儿童音乐教育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儿童音乐教育培训

篇1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包括长春一所重点小学、一所区普通小学以及两个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大型及小型教育机构各一所)的参加社会音乐教育的琴童家长及授课教师。共发出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56份,其中教师问卷29份,琴童家长问卷127份。本次调查对象在文化层次、年龄、职业、家庭收入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能够初步反应长春市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长春市社会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现状

音乐教育的花费相比而言较多,尤其是乐器的费用价格不菲,因此,家庭经济收入会直接影响儿童的音乐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在本次问卷调查的127位家长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在企事业单位任职的较多,部分学习费用较高的儿童家庭多为私营企业主,其具有良好的经济状况。

篇2

关键词:

提升 幼儿教师 音乐素养 重要性

【中国分类号】G623.71

前言

音乐教育是儿童美育的内容之一,音乐艺术的美以它的直接性,鲜明性和富于表现力使儿童更加容易去接受,对于培养有美有善的儿童有很大的意义。同时音乐的教育对儿童智力开发也是很有帮助的,学龄前的两三年,儿童的听力最为敏感,同时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可以有较为系统的接受音乐教育,那将能在智力、身心健康、性格发展上有很大的帮助。

儿童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取决于教师的音乐素质,因此教师的音乐素质提高是当代教育的重点。了解并去实践这个重点就要了解以下的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的问题。

问题的提出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在儿童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以感染幼儿,给他们共鸣为目标。音乐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简单的说,幼儿的音乐教育就是发现和发展幼儿潜在的音乐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向美向善。用音乐结合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在玩耍中唱唱跳跳,让他们亲身去感知音乐,去与音乐律动,在音乐活动中学习本领;能欣赏,会演奏,懂创造,才能在音乐教育中表现音乐,得到美的熏陶。但是在整体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普遍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不能深入的进行一些活动只是从面上做一些教育,无法真正对教育效果有所提高。

问题的阐述

当今幼儿教师的音乐素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在音乐培养中的问题:

纵观这个时代,师范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越来越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美术,音乐,英语,钢琴……现在重点讨论音乐教育,通过一些网络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学前教育学生在音乐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大部分幼师来源于初中生,年龄不大。初中文化程度适应幼师学习的需要,但是他们的音乐基础与文化基础差距较大。现在的初中为了保持升学率,取消了音乐课。很多幼儿教师自身基础差,底子薄,没有良好的习惯,对于音乐教育更不用说。

二、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人文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实施美育的手段。音乐的技能需要从初步的领悟,到反复的练习直至熟练掌握才能很好的运用音乐。现在幼儿音乐的教育方法基本上是“老师教,幼儿学”、“满堂灌”等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教教材,不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一些幼儿教师在学校音乐理论知识都是机械式学习,都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学习的迁移能力很差,实际操作能力差。在教小朋友们也仅限于自己学的,没有扩展。最后,我国培养幼儿教师的方法比较落后,没能凸显幼师特色。几十年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但总的框架还是一样,没有重视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音乐综合素质还有音乐创造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是反复练习发声,识谱,机械记忆等,课堂氛围单调,死气沉沉。毕业出来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满口专业术语,出了这些就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教学缺乏个性。其实出现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对幼儿教师的培养不合理,脱离实际。

幼儿教师在音乐素养方面图表现

三、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长十分重视从义务教育开始的教育,

在3-6岁之间的学前教育阶段,家长并不重视,出现两个极端形式。一方面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进入园所,只要开心的玩就行,所以教师音乐素养如果好一些,会用心的创造各种音乐活动,让孩子真正从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从而培养音乐素养,反之在家长教育意识落后的情况下,教师音乐素养不高,只是面上带孩子唱唱歌,跳跳舞,对于正确的发声等不重视,甚至忽略。

四、 在现代的幼儿教育培训和学习中,过多的重视教师的各种理

论素养,学科种类特别多,学的也特别多,但是都不是太精。在整个教育中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其中音乐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要求幼儿教师都去尝试,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去教学,从根本上很多教师音乐素养都不是特别高,导致课程的选材,理解不透,课程的进行知识表面的知识并没有深入,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孩子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手法的提高。

五、 在活动中,针对现代的发展要求,很多家长更多的要求孩子

学会什么,许多音乐培训班的老师知识在某种乐器方面比较精通,大多数老师也知识单一的带孩子将某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会,幼儿经济利益的驱动,很多老师也只是片面的进行教学,并没有从音乐的整体来考虑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局面,学音乐的孩子很多,但是孩子整体的音乐素质并不是很高。

提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具体方法:

一、幼儿教师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幼儿教师的音乐理论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水平,这是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由于幼儿教师的来源和接受专业教育的层次不同。幼儿教师只要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研究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了。"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理论素养,"这是许多幼儿教育专家的共识。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准,并在学习音乐理论的过程中还应该学习一些教育科学的理论,使音乐教育能够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幼儿教师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发声方法对幼儿的音乐能力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幼儿期正处于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对幼儿进行发声方法训练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幼儿教师只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对幼儿进行发声方法的正确训练。由于幼儿期的语言能力和发声都还比较差,在学习歌唱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声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纠正幼儿的发声错误,使其逐步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效地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教育。歌唱的发声机能,主要是由大脑中枢神经直接控制的,同时人心理上的意志和感情也有间接的调解作用,而后者应该是音乐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教育技能。歌唱的发声器官可分为:

呼吸器官(肺、胸、腹);发声器官(声带)咬字、吐字器官(喉、舌、齿、牙、唇);共鸣器官(胸腔、口咽腔、鼻咽腔、头腔)。呼吸器官和咬字、吐字器官由大脑直接控制其活动,发音器官和共鸣器官则必须通过意志及感情的调解,间接地控制其活动。歌唱发声的各器官,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对幼儿的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可随时调整或侧重某一部分发声器官的训练,以达到训练的要求。

三、幼儿教师要具有正确分辩声音优劣的素质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一般都是以集体教学形式为主。当教师面临一个发声能力还不强的幼儿群体的合唱声音时,教师必须具备分辩声音优劣的听觉能力,这是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性要求。

首先,教师应该有正确的声音观念。所谓的正确声音观念,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应对所要教学的乐曲的各种音律、节奏、声调等都有较熟悉和清楚的掌握,形成一个客观而准确的声音标准,并以此来判断幼儿在演唱中的正确与错误。这种声音标准的形成和掌握是靠教师平时的自我训练和经验的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其次,教师应具有判断和纠正错误发声的能力。幼儿在合唱时集体成员同时发声,在群体同时发声的情况下,教师要能够判断其中某一个人的发声特点及其正确与错误,还应该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发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个幼儿的发声特点有比较熟悉的了解和掌握。

再次,教师应熟练地掌握咬字、吐字规律。歌曲是语言和曲调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是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正确咬字、吐字就成为歌唱艺术中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只有掌握了正确咬字和吐字的规律,才能在教学中指导幼儿正确咬字和吐字,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这一项素质要求实质上是要求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普通话,不仅能用普通话作为平时的交际工具,还要在音乐教学中用准确的普通话把歌词表达出来。这样教师就会把正确的发音标准固化在记忆之中,并形成一个判断正确与错误的客观标准,当幼儿在演唱中出现了错误发音后,教师不仅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还可以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形成幼儿对语言的正确发音。

四、教师应该掌握正确指挥音乐的技能技巧

指挥在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只有正确、清楚地作出指挥的各种拍节图式,才能使幼儿迅速理解音乐语言并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拍节图式是教师运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把音乐节奏演化成的一种直观的音乐语言,借助这种直观的音乐语言,教师把对音乐的要求及演唱的意图传递给幼儿,使其正确演唱,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因此,教师平时应对各种指挥的拍子图式准确掌握,正确演示,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准确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基本功。

在指挥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歌曲的思想感情、风格,音乐的旋律、速度,音乐节奏的力度及对乐器的轻、重要求等不同内容将指挥拍子图式以线条化的、音乐化的形体语言演示出来,使幼儿群体能以整齐、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悦耳动听的歌词,演唱出歌曲中的美好思想情感。

因此教师指挥的手势要服从于歌曲旋律的抑扬顿挫所表示的感情变化,用以启发幼儿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及音乐意境,使演唱效果达到最佳程度。另外在指挥过程中,还要把起拍、呼吸拍和结束拍用指挥手势准确表达出来,使全曲的开始和乐句中的换气及乐段的结束整齐划一。在指挥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和眼神也是指挥的重要语言,指挥的手势是传达教师内心语言的工具,而教师的表情和眼神则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象一座无形的桥梁在教师和幼儿之间架起了一条感情的纽带。"眼神是灵魂的窗户",透过教师的眼神,可以使幼儿感到教师的喜、怒、哀、乐之情,从而激发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演唱,使音乐学习的最佳效果得以产生、

二、具备形象生动的身体律动能力。几乎在每个音乐活动的活动目的或过程中,都要求教师能在自身具备良好的肢体律动的基础上,运动身体,展现动作成为了引导幼儿学习歌词、节奏和感知音乐形象的有效手段,幼儿教师所具备的音乐素养这一大特色,是区别于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素养构成要素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三、具备善于表现基本音乐构成元素的能力。教材中选用的音乐作品都是短小愉悦,大都代表着具体、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因而,教师需要从这些短小但不失在音乐构成的要素中作品中,从一个更微观的视角来所创作的或适宜于在幼儿园中所选用的音乐作品的表达方式,充实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

综上,幼儿园必须对教师的音乐素质进行全面训练,才能使其掌握音乐教育的艺术精髓,才能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从幼儿教师应掌握何种最基本程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做了阐述,以及从构成音乐多种要素的角度出发,关注到幼儿教师应如何表现音乐、通过何种方式表达音乐才能更好的与幼儿原有的音乐经验相适应。并以上述两种构成要素融会贯通为根本立足点,为幼儿教师在其个人的音乐素养上要求勾画了一幅最基本的愿景。

参考文献:

1.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刘霞:《浅谈幼儿园教师音乐素质的培养》载于《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3.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

篇3

一、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的现状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出现了“学琴热”这一社会现象,儿童青少年也逐渐成为了钢琴教学的参与主体。儿童学琴的好处在于,儿童的学习能力和乐感都优于成人,适应能力较快,学习效率高。以儿童为主体的钢琴教学新天地,为国内的钢琴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

物质文化的丰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从近年来逐年翻翻的钢琴考级人数就会看出国内钢琴教育发展的形式。在数量庞大的钢琴学习队伍中,儿童青少年是主体,也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儿童学琴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学琴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类艺术培训学校、钢琴培训班、琴行生意火爆。从事儿童钢琴教学的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儿童学琴的教材也多以考级曲目为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多围绕着考级曲目展开,儿童很少能够接触到其他的曲目。儿童钢琴教学的考级化发展,让其无法避免的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而忽略了钢琴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儿童审美趣味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儿童将学琴视为一种负担,一切的学习活动也都以考级为目的,最终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培养儿童审美意识的初衷相悖。

(二)儿童钢琴教学的内涵

儿童钢琴教学的内涵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儿童的钢琴学习,一方面是指钢琴教学针对学琴儿童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0~18岁属于儿童。在通常意义下,儿童是指学龄前开始到学龄晚期的(4~18岁)的孩子。

(三)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比于其他乐器,钢琴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公共性。在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钢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民乐器,家庭的普及率很高。一些学校甚至把钢琴学习作为常规教学的必须课,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趣味。由此可见,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钢琴教育。近年来,国内钢琴的家庭普及率也在迅速上升,学习钢琴的儿童也在不断的增加。本文认为,钢琴教育应该作为儿童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其他的音乐教育手段相辅相成,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现阶段国内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社会上绝大部分的钢琴教学机构办学规模比较小,教学机构的经营者在聘请儿童钢琴教师时要求较低。儿童钢琴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且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儿童钢琴教育机构的招聘过程十分随意,没有充分考察儿童钢琴教师的学历、年资、教学经验和水平。新教师在上岗之前,也没有给予教师系统的教学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在评定儿童钢琴教师的综合水平时,最重要的指标是学生的保持率;水平一般但善于交际的教师通常会得到嘉奖,而具有真才实学、教学能力强但性格内向的教师却得不到教学管理者的认同。

(二)技能化倾向严重

对于学琴儿童刚来说,学习钢琴是接受音乐教育、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儿童钢琴教师只是片面追求学生的演奏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能力、鉴赏能力。现阶段的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过分的重视演奏及时,而忽视了学生音乐情感的综合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追求,也削弱了儿童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让钢琴的演奏过程变得枯燥而乏味,钢琴演奏成了机械性的重复,学生的整体气质变得呆板沉闷。

(三)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在实地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儿童在弹奏老师教授的乐曲时完整流畅,没有错音。但是儿童在演奏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表情和情感,就像机械的打字一样。从学生的演奏中可以看出,儿童钢琴教学的方法过于陈旧,依然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然而这种传统钢琴教育方法培养下的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十分有限,无法在钢琴领域取得大的成就。如果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模仿式教学模式,创造一个积极有效的儿童钢琴教学模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现阶段从事儿童钢琴教学的教师主要以师范大学的音乐院系和普通高校的音乐系毕业生为主。这些教师更加重视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操作技能的数量掌握。受到教师教育背景的影响,这些教师在儿童系统教学方面暴露出诸多不足,在上岗之前也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暴露在日常教学中就是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有待提高;一些儿童钢琴教师对教学技能掌握熟练,但是不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授课效果不太理想。此外,我国也尚未确定儿童钢琴教师的入行标准,这一情况所奥城的直接影响就是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绝大多数的音乐教育培训机构在招聘教师过程中,对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要求不高;更有音乐培训机构为了节约用人成本,导致很多老师既教钢琴又教声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三、儿童钢琴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 激发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只有对钢琴演奏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坚持不懈的学琴、练琴。作为儿童钢琴教师,需要启蒙学生的兴趣。年龄小的孩子情绪、心情都摇摆不定,学琴的兴趣也忽高忽低。教师需要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制定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钢琴教学方法。鼓励儿童要热爱音乐,热爱演奏,当儿童取得进步时,应该给予鼓励。儿童钢琴教师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和维持儿童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儿童的演奏水平。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

儿童钢琴教学的教材应该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形象生动、节奏活泼和感染力强的钢琴音乐曲目或具有较强趣味性的钢琴演奏曲目,有利于吸引儿童的关注,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儿童的音乐想象思维和音乐理解能力。其次,选择带有中国特色的乐曲,提高儿童音乐教学的民族性,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后,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儿童喜欢的歌曲为题材的自编教材,例如《滴答滴答》《卖报歌》等。

(三) 创新教学方法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注重儿童音乐素质的提高,挖掘儿童艺术潜能。儿童钢琴教师应该以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弹奏或者唱谱,伴有互动式的语言和表演,也可以适当引入教学游戏,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儿童钢琴教学方法的变革在于变单一教学为教学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开展互动,相互学习,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篇4

【关键词】音乐培训教育;音乐培训机构;教学形式

教育,即教化育人,是个体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教授给他人,为他人答疑解惑。这一概念当中呈现的教育环节必然包含三个元素:教育者、被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不可否认的是,在事物的正常发展轨迹当中,三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因素,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因素,才能优化教育过程。音乐培训机构作为如今社会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认识其在展开音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展开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育改进和优化,对于建立完整的音乐教育机构培训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新时期音乐培训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生活物质品质的同时,更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故而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其能拥有一技之长,想用诸如音乐等的培训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其审美体验。所以音乐培训教育的存在,不仅符合如今的社会发展潮流,更符合多数家长和孩子们自身的期待和需求。

其次,很多孩子热爱音乐、想要学习音乐,但无奈家庭条件较为有限,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购买乐器,但音乐培训教育的存在,就可以让这样的孩子到音乐培训机构中去免费使用各种乐器,认识和感受音乐,这样不仅促进了社会资源的重复利用,更避免了资金的浪费。

第三,音乐培训教育机构的存在,在教授广大青少年儿童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量的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学有所用,发挥所长。

第四,现阶段的音乐培训教育大多是以小班形式存在的,不仅能提高培训效果,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不同于普通学校内的音乐课程,课外的音乐培训更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表演和学习相结合,这对于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提高应用能力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意义。

第五,音乐培训如同到学校上课一样,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存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音乐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音乐培训教育本身具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音乐培训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混乱、缺乏机构认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乐器、音乐表演以及舞蹈等音乐培训类机构,但是严格查询这些机构的营业资格便会发现,无证经营者比比皆是。同时在这些培训机构当中,担任教育工作人员的多是业余音乐人士,或是刚刚毕业拥有一定音乐学习经验的大学生,这反映了音乐培训机构低成本、低投入、低标准、低质量的发展现状,而很多学生家长盲目追求音乐培训之名,造成个培训机构的恶性竞争,促使整个行业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当中。

第二,音乐培训机构教师能力欠缺。除却上文中所说的教师非专业性的因素之外,还存在着家长和教师沟通互动有限、教学效果不佳、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差、对儿童缺乏耐心、不了解儿童心理等问题。

第三,音乐培训教育缺乏标准、统一的教育规范。一方面多数培训机构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体系,其教育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对于音乐教学规律、教学所应把握的原则缺乏完整而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音乐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模式都较为单一,缺乏变化和社会适应性。

第四,盲目扩张,缺乏品牌文化。很多音乐培训机构在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开始追求规模的扩张,即大量开设分店。很多音乐培训机构分部看似招生情况、市场反响良好,但是教学模式、教学特色都没有形成,甚至连比较稳定的师资团队都]有,如此盲目拓展,对实际教育品牌的塑造并没有实际意义。

三、新时期音乐培训教育的改进对策

1.加强市场监管,确保规范发展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民众对音乐教育的高度需求,促使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机构层出不穷,但是为了促使其能够真正意义上起到服务大众、促进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促进音乐培训机构的良性发展。

首先,针对不规范的音乐培训教育机构要及时勒令整改,要明确音乐教育机构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师的义务,规范其教育职责、义务和教育要求,明确教师的教学方式,并对课堂授课进行监管。

其次,杜绝一切虚假宣传和乱收费,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修养为目的,围绕音乐的职能展开教学。比如笔者曾经见过某地音乐培训班在招生手册当中明确指出该机构具有考级攻略速达培训、签约培训、无效退款、修补课时等服务。但很多参加培训却最终未通过考级的孩子,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退款和补偿,这就属于严重的虚假宣传,是损害学生、甚至损害机构自身利益的行为。

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整体素养

笔者在与音乐培训教育机构的教师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真正担任全职教师的比例只有10%,甚至更低,超过85%的教师是其他学校的兼职老师或是刚刚毕业的艺术类院校的专科学生,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更是少只又少。教师作为教育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师资力量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要想规范目前市场上有关音乐培训教育的种种不良现状,就必须要求所有的培训老师持证上岗。另一方面,为了提升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考核和音乐交流活动,促进其音乐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3.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育结构

在现有的教学形式基础上,音乐培训教育机构还可以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育解构,多角度增加学生的音乐体验。比如通过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因材施教,采用契合学生个人特点的音乐培训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又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音乐表演类的比赛和演出,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再如将家长纳入到音乐培养的体系当中,优化教育结构,让家长成为培养和巩固孩子学习习惯的有力帮扶者,增加孩子音乐学习的责任心和恒心。

音乐教育培训的本意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音乐的熏陶、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艺术修养,但鉴于目前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困境,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的艺术教育情境,从提高国民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的角度出发以提高儿童的音乐品位和精神体验为重要目的,解决弊端、加强改进、优化过程,让更多人受益。

参考文献:

[1]陈燕.浅析音乐艺术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59.

篇5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河南;本土化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日趋丰富和强烈。音乐教育由于在社会生活和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蕴涵面也不断的拓展和延伸。奥尔夫音乐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中国以来,在全国各地如“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由于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性很大,若采用相同的奥尔夫教育模式来辅助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那么这种教育模式就很难得到传播,这正是本文所涉及的“本土化”以及如何抓住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魂”而不是“形”的问题!此问题是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的一次重构,也为那些误解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学理念和奥尔夫本土化理念的人提供一个透视窗口。

一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说“音乐对人类来说是独特的。就像其他的艺术领域一样,音乐和语言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孩子们学 会欣赏音乐、聆听音乐、分享及参与音乐活动,以此感化和培养的过程,使他的生活更有意义。” 借助音乐,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同伴了解自己、了解同伴,甚至透视人生,更重要的是能够持续及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奥尔夫音乐正以它独特的教育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首先,创作性和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灵魂。奥尔夫每个课例都有即兴创作和创编的部分,小至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大至音乐剧的创编,在创编的过程中,要求不能出现雷同或者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完成,音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为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其次,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更好的培养情商;再次,从本土文化出发,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通俗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某一个区域,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展下去。

二、奥尔夫音乐本土化在河南进程中的具体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知识的全球化,文化以侵略或融合方式呈现出来。近几年来,奥尔夫音乐在河南教育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此过程中,生搬硬套和盲目的模仿已经使我们本民族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面临重重危机。我们只有以自身文化为本,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基于我们自身基础之上加以融合和本土化,具体体现在理念的本土化、乐器制作的本土化及教学的本土化这三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的本土化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我们要打破那种单纯地教唱歌和模仿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这种方式来学习音乐,要以我省特有的中原文化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下,利用河南方言、河南民间舞、河南民歌让学生即兴创编节目,学生似乎在感觉在“玩”音乐,在“玩”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内涵。一方面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动者,另一方面让中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二 )乐器制作的本土化

奥尔夫乐器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活动都需要用奥尔夫乐器来完成。奥尔夫乐器购买起来比较昂贵,河南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有些地区没有条件购置,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乡土化的奥尔夫乐器。如用大纸箱、洗脸盆、垃圾箱作鼓、用长度不同的塑料管可以敲到出不同的高低的音、用芦苇可以自制笛子、易拉罐装上沙土或者麦子可做成沙锤乐器等。孩子们演奏自己制作的乐器,乐在其中,无比自豪,同时也锻炼了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这正是奥尔夫重探索、重实践的原本性教育所要求的。可见,我们从当地实际条件出发自制乐器,不仅是实践奥尔夫教育的权宜之计,也符合了奥尔夫体系自身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三 )教学的本土化实践

埃里奥特所提出:“音乐是人类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概念远非言语能表达”。 在教学实践方面,我省许多参加过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的音乐教师做过很多尝试,尤其是在节奏教学、乐器教学,声势教学等方面不断地用我们熟悉的童谣和儿歌,创编出新的课例,进行奥尔夫教学本土化的实践。比如:从语言出发的《摘豆角》、律动教学《锄草》、民俗文化《泥泥狗》……这些资料为提高我省的音乐教育质量提供宝贵的教学素材。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河南本土化的制约因素

首先,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在活动中要求每个主体都要满怀激情全心投入,在自由中释放情感、感受音乐。而我们河南人在思维方式、性格特点、文化观念上会与奥尔夫所倡导的这种即兴理念有很大的出入,这就造成奥尔夫音乐本土化进程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其次,音乐教育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制约。奥尔夫音乐音乐教学所倡导的原本性、创造性、开放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多种多样,要求音乐设备和器具也是灵活多样的。而在我省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通常只是摆设有桌椅、钢琴或简单音乐乐器,没有即兴创作的场地和器材,这种条件下很难进行灵活的学习方式,同时更制约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再次,音乐教师整体素养的制约。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力、理解力,还要有必要的音乐技巧与技能,更重要的要具有极强的“创造力”。现在我省很多一线的音乐教师在接受师范教育时,没有经过系统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只是经过短期的教学培训,并没有真正意义地理解和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深奥理论知识,仅限于表面形式上的照搬和模仿,研发课例和自制乐器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阻碍,对奥尔夫乐器的演奏也不够熟练。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在我省得到本土化的充分发展,必须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开始,加大社会师资队伍培训的力度和广度,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音乐技能与技巧、具备较全面的综合素质的优秀教师,系统掌握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并能轻而易举的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去。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省开展的时间比美国或一些其它西方国家要晚,尤其在我省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更好的河南本土化,这个任务今后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泛吸取国外优秀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批判地吸收、借鉴和利用,在发挥本土音乐文化优长上,也要实事求是地面对本土音乐文化,尊重国外音乐文化的价值和特点,使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体系更加趋于完善,使奥尔夫教学法在河南的本土化进行地更深入、更彻底。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2(4).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

[3]凯特曼.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M].廖乃雄(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9).

[4]崔景贵.文化学视野中的我国教育本土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5]李映慧.奥尔夫教育在台湾[J].中国音乐教育,1995(3).

[6]商秀梅.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J].江西教育,2007(4).

[7]孙蘸白.歌唱基础训练简明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2).

篇6

那麽丁健华先生就是那可敬的园丁。

在他所创办的SBM校本五常,

及以音乐为导向的奥福教学法的引导之下,

香港五百多家幼儿园的孩子们,

正在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的氛围裏

探索、创造、认知、成长……

在未来,他欲将这份孩子们的“养分”

带到内地的每个城市、每个角落,

让中华民族的所有孩子

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生长、灿烂绽放。

丁健华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广东省梅县政协委员

广州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中山海外交流协进会理事

香港文化教育交流协进会创会主席

香港SBM校本管理协会创会主席

幸福文化教育控投有限公司董事长

广州美裕高教育信息諮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奥福儿童音乐国际教育机构总监

香港雅丽斯教育机构天乐幼稚园校董

香港特区政府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电影检查顾问小组成员

香港民政事务处何文田分区委员会副主席

香港何文田街坊会常务会长

奥福教学法,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全面成长

在香港,有一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幼儿教学法,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获得了香港一半以上即五百多家幼儿园的青睐,加以引入並投入日常运用,这就是由丁健华先生引入香港的——奥福教学法。

在愈来愈关注幼儿教育的当下,拥有一套学习简单、收效良好、理念新颖的教学法十分重要,奥福儿童音乐国际教育机构所推出的——奥福教学法,正是各幼儿园不二的选择。丁健华先生介绍,“奥福教学法,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图画等各种艺术手段,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的经验,透过儿歌、童谣等方式,让幼儿们在各种游戏中长进经验、探索、创造、认知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法。”

谈及奥福教学法,是从“玩”的过程中开始的。“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没法要求几岁的孩子安静地坐上四十五分钟在那里听老师讲课,只有顺应他们的天性。”一直一来,奥福教学法都倡导在孩童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孩子们去认识事物。比如说,教幼儿们认识杯子,丁健华先生就会找来各种材质、颜色不一的杯子,让幼儿们自己感官、认识、体验,最後才得知“能盛水或牛奶的才是杯子。”他解释道,“一般情况下,老师们都简单地告诉你,‘这是装水的杯子’,幼儿们只需接收,但这是很被动的教学方式,如果你在孩子们认知的过程中,加入自我探索的经验探索及创造过程,结果就很不一样。通过这个教学法的模式,孩子们在进入小学甚至社会以後,可认知整个社会和身边的事物。在这种情形之下,拥有集创造性、团体性、综合性、渐进式於一体的奥福教学法,正是幼儿们乐於接受的方式。”

玩,在丁健华先生看来是一门大学问,但关键是要看怎么玩,如何在玩的过程中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教育。在奥福教学法当中,通过乐器演奏、音乐欣赏、歌曲识谱、即兴创作等教学方式,演化出各种“玩”,在各种“玩”当中,融入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图画等种种艺术体验,给予孩子们一个广阔、自由、快乐的成长氛围。丁健华先生强调,在玩的过程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团队性教学,比如说排队等待、彼此合作及互动过程,体谅和关爱他人,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从而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及领导力。

奥福教学法真正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在师资方面拥有完善、专业的幼儿音乐师资培训方案,提升幼师们深层次的奥福音乐及舞蹈艺术;在教材方面,丁健华先生团队编制了奥福教学法教材,以及相关的奥福乐器等;在双方磨合阶段,由奥福教学法派出的老师会到校听课,给予专业意见,提升教学质素;同时还会提供完整的推行报告,後续探讨成效,提升“学与教”的效能,达至双方融合。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幼教‘去小学化’的现象十分突显,这跟我们奥福教学法的理念很相同。”十年前,丁健华先生所引入的奥福教学法与世人见面,在首次与保良局旗下的幼儿园合作之後,受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高度信任,至今已成功进驻了香港五百多家幼儿园,佔到香港九百多家幼儿园的一半以上。看到奥福教学法大受欢迎,丁健华先生也欣喜地看到音乐在幼教中的巨大魅力,“音乐教育目的不在培养孩子成为音乐家,而是培养他成为一个健全的‘人’。音乐教育也不是天才教育,而是人人非条件反射中以接受,都应该接受的教育。这正是人类最原结、最简单的表达情感方式。”

SBM校本五常,

引领内地的幼教方法先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奥福教学法重磅出击之前,由丁健华先生一手创办的“校本五常”早就在幼教界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幼儿园各部门及人员工作的现代系统化管理模式。

“五常法”,原本起源於五十年代的日本,即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常自律,是今日九成以上的日本国际企业的日常管理模式,在九十年代中期传入香港,後经拥有多年幼教经验的丁健华先生依据幼儿园的管理所需,创办了“校本五常”。

“校本五常”是丁健华先生大量实践工作经验的结晶,它围绕幼儿团日常工作的管理展开,可以训练小朋友学会取舍,明白自己所需要;可培训其物归其所的好习惯;可培养其保持健康及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可增强其自信心,乐於沟通,善於寻找解决问题之道;可帮助孩子遵守制度,从而自律,完善人格。“其实,一所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完整的社区,运用之後,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準则可依,在此基础上,使幼儿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变得更有规范和原则。”在某种意义上,“校本五常”在提出问题之时还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相当於为幼儿园提供了顾问服务。

2010年,总理曾提出,“我们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师资建设。幼儿园老师要具备学习能力、引导能力、创新能力,就是要求老师不仅自己会学习,还要教会孩子们学习;通过引导,进行适合儿童特点的养成教育、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创造一种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环境。”顺应总理的提示,内地的幼儿园纷纷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丁健华先生此前就进入内地发展的“校本五常”在此得到了更快的推广。

“相对香港而言,内地的绝大多数幼儿园更需要校本五常,因为内地硬件方面进步得非常迅速,半年甚至几个月之後就能砌成一座设施完备的幼儿园,相对来说,师资、管理等软件方面发展得比较慢,特别是在安全、健康方面等的考虑,更是需要改进。”数年来,丁健华先生受邀陆续在广州、番禺、东莞、深圳等地进行讲课,将“校本五常法”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的幼儿园,提高了当地幼教的整体素质。同时,还邀请内地的幼师、园长等来港参加,互相交流、进步。

团结文化教育界共造业界之福

“文化乃民族之魂,教育乃兴国之根。”为团结凝聚爱国爱港,热爱文化、教育的工、商、文化、教育界及专业人士,凝同业之力,造业界之福,2012年,香港文化教育交流协进会应运而生,全国政协委员朱莲芬女士为创会会长,丁健华先生为创会主席。

在致辞时,朱莲芬女士表示,该会认同教育是对文化系统而全面的传承,重视包括道德、国民教育在内的“全人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该会愿为成为“践行者”而努力。丁健华先生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同时还得到了香港及内地多个教育机构的大力支特,特别是多个幼教界人士踊跃加入,比如雅丽斯教育机构校监李淑嫺、香港教育学院幼师校友会主席谢巧玲、香港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硕士专业协会执行委员郭宛华、郑颖芬音乐教育学院院长郑颖芬、亚洲儿童教育协会副主席梁思韻、大埔及北区幼儿教育校长会主席等等,人才济济。丁健华先生表示,该协会汇集了两地文化、教育界人士,其成立将在推行“全人教育”方面,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秉承“全人教育”的理念,丁健华先生等热心人士,围绕这一主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活动:2011年,首届“粤港学前教育研讨交流会”顺利举行,三百多位学前教育代表共聚一堂、热烈交流;2012年,全国政协委员朱莲芬女士率数百幼教、十多个幼教协会首长等赴穗进行学前教育交流,深受欢迎;“香港移动程式APPSANITY 2012”大获成功……在业界形成了一股良好的沟通、分享、共进的潮流。

2013年4月20日,香港文化教育交流协进会号召文化教育界,隆重举办了2013文化教育论坛,吸引了多位全港资深教育人士的积极响应,讨论的话题涉及“香港具备成为国际创新中心的条件和优势”、“推展本土文化的教研工作”、“活学活用,提倡TABLET教学文化”等,甚称是教育界的一次智慧大碰撞,内容丰富,十分精彩。

丁健华先生相信,有这一批批真心为香港教育事业而献身的人,将使香港全民受益,亦将迎来一个文化更加兴盛、繁荣的时代。

展望未来,望使更多幼儿受益

时光飞逝,2013年,即丁健华先生从事幼教事业的第二十年。纵观过去,他的两大成就,一是自创校本五常法,二是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奥福教学法,数年来的实践证明,两大方法在幼教方法起到了非常独到而明显的作用,亦一步步进入内地幼教领域。“二十年来,幼教界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香港,从原本排名全球十几,到今年排名第二。这全赖於业界同仁的共同进步,比如十几年前,中学五科合格毕业就可以当幼师,现在不但需要相关的资格证,还要具备教育文凭,更有部分达到硕士学历。”在此,丁健华先生也一直感受着、推动着业界的飞速发展。

作为幼教界的资深专家,丁健华先生自然将关注点着重放在幼教方面。在担任广东省梅县政协委员之後,他联合酷啦啦教育机构,与梅县人民政府、梅县政协委员会、梅县教育局合办了“梅县学前教育培训班”。在开班的开幕礼上,丁健华先生进一步阐述了提升教育素质对孩子的重要性,並且“文化与教育工作者要对文化复兴,教育传承有担当,要承担社会责任。”当天,他为梅县的幼师们进行了奥福幼儿音乐课程,打开了当地幼师们另一番教育之窗。

在梅县设立学前教育培训班,是丁健华先生帮助内地发展幼教的一个缩影,其实十多年前,他已陆续展开了相关的工作。至今为止,他在广东珠三角多个市的幼儿园输入SBM校本五常及奥福教学法,並跟进各个幼儿园的适应和发展程度,得到了热烈的欢迎。並且,他还受广东省各教育局之邀,做了多场的免费讲座,旨在更大程度地推广适宜於幼教界的新理念——校本五常和奥福教学法。“在天水围一家中学的标语是‘给学校一个孩子,学校交你一个栋樑’,我觉得幼教也是一样,重点在两块,一块是课程,另一块在管理。”这也正好是“奥福教学法”和“校本五常法”的完美结合。

篇7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育; 不足; 对策

1 舞蹈教育对少儿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舞蹈教育不但有利于体质的增强,而且利于陶冶个人情操,形成艺术氛围。舞蹈与体育相比,同属于运动类别,多锻炼都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作为艺术的范畴,舞蹈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肢体运动,它更讲究的是韵律、节奏以及和谐之间的一种配合和美感的能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这种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培养与加强,从而能够使少儿的自控能力加强,开始走向自主、自觉和自律,也有利于少儿的全面的发展和人格的逐步健全,这就是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第二,舞蹈丰富的情感和人文气息,有利于少儿对世界的感悟、观察及其思想的拓展与开阔。第三,舞蹈对肢体美的严格要求及协调度有利于少儿形体的发展和满足健美的需求。第四,舞蹈属于群体艺术,练习舞蹈的过程中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信,训练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学会互助互爱。

2 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的不足之处

最近几年以来,少儿舞蹈教育风靡全国,各式各样的舞蹈竞技比赛办的热火朝天。但是,透过这些风光的表面我们不难看到在其背后所隐藏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这些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欠缺有序性

管理水平上:在很多地方,少儿舞蹈教育都没有受到文化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在管理上更是欠缺规范性,整个处于混乱的状态,如此一来,大幅度的使少儿舞蹈教育的质量受到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少儿舞蹈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硬件设施上:一定的硬件设备在舞蹈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专用的舞蹈房。当下,我国很多的少儿舞蹈培训班都缺少这些必备的硬件设施,教学条件极差,环境恶劣,杂乱无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其的不利。

舞蹈内容上:目前,舞蹈教学的内容五花八门。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少儿舞蹈教育培训开展的如火如荼,其来势之凶,出乎人的意料。这些舞蹈培训班绝大部分的由私人创办的,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规范的管理,自主性非常大,所以在教学的内容上缺乏有序性。

2.2 舞蹈教师参差不齐: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发现,舞蹈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的,受过专业的学习或培训的舞蹈老师占极少数,绝大部分舞蹈老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较低。甚至有的培训机构挂着名人办学的金字招牌,在某些地方看起来是比较有影响力,而实际的基层一线教学人员的水平还是很低,职业素养依旧欠缺。

尽管部分舞蹈老师是出身于演员,有较好的专业训练,但也对儿童心理缺乏研究,整个教育素养水平低,特别是在某些县城,舞蹈老师绝大部分是来自中专或中师的毕业生,他们仅靠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了某些舞蹈知识,而对于一个真正合格的舞蹈老师来说,这些是极其不够的,也不利于舞蹈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研究我国舞蹈教师的构成现状可以发现,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舞蹈老师不到20%,从而可以看出,我国舞蹈教师队伍亟待正规化和高水平化,少儿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舞蹈教师。

2.3 对舞蹈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上对少儿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依然有以下的一些舞蹈教育误区: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可在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以及缺乏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综合知识的学习,我国的舞蹈教育在观念上仍然存在不足:

2.3.1 学习舞蹈者必须具备舞蹈天赋:在享受艺术教育的问题上,所有的儿童都有这权利,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人持有的一种观点是要把舞蹈练习好必须要有舞蹈天赋,没有舞蹈天赋或是舞蹈素质不够的少年儿童就有可能受到冷落,甚至就此让他们放弃学习舞蹈,以学习其他艺术等,因而致使舞蹈的大门对这些孩子永远关闭。

2.3.2 功利心的教育观念: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本应是陶冶人的情操,但最近几年掀起的学习舞蹈之风更多的是一种追名逐利的心态,很多的培训班或机构开展舞蹈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赢取荣誉,获得比赛的名次或奖励,甚至很多一部分的家长希望通过学习舞蹈的方式进入名牌大学,从而走捷径,完全把舞蹈的艺术美感以及创造美遗失掉了,是一种强烈的功利心在作祟。根据《纲要》:少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是要采取教学和活动的方式,提高少儿的艺术修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这种功利心教育观极大的阻碍了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其艺术素养的提升,形成了舞蹈教育的弊端。

2.3.3 舞蹈内容教学程式化:作为少儿舞蹈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激起少年儿童对舞蹈的热爱和兴趣。众所周知,艺术之所以能够发展,其主要的推动力是他所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及鉴赏的需求,假如没有看这种兴趣和能力,艺术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特性,故而停滞不前,可能出现倒退的现象,甚至还会给舞蹈艺术的受众施以压力以及带来重大的负担。

根据现在众多的少年儿童舞蹈设置的比赛来看,少儿舞蹈成人化的趋势日渐严重,不管是舞蹈的内容、主题亦或是舞蹈的美感,他们与少儿特有的阶段特点很不相符,这其实说明了舞蹈在不断的职业化的趋势。某些老师或是家长为了能使孩子的舞蹈水平快速提升,给他们制定了一套专业的标准的模式来对其进行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孩子的艺术水平,但也忽视了孩子本身的舞蹈教育初衷。

一直以来,我们的舞蹈教育专家都把舞蹈的教育价值控制在专业的舞蹈教育上,只注重怎么样培养出专业人士。但对于关注整个国民舞蹈教育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人民大众的整个舞蹈审美能力的重视度不够。这些都是舞蹈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极大的阻碍了少儿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

3 幼儿舞蹈教育需要改进的对策及方案

在2001年新出台的《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一文中明确规定,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关键的一部分。少儿舞蹈教师要对舞蹈教育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树立正确的观念,以便使舞蹈教育能够真正的提升少儿的综合素质,使少儿舞蹈教育健康、全面、有序的向前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3.1 进一步使管理更加规范:转变观念。舞蹈老师的思想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及家长是思想理念,特别会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师要进一步的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进一步规范舞蹈教育规模,对其进行规模控制。我们各级的教育及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舞蹈教育培训的重视,把少儿舞蹈教育培训归属于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与指导,逐渐使舞蹈培训走上正规化和规范化,保证舞蹈教育的质量真正得到发挥。

编制统一的教材,规范教学内容。当前,少儿舞蹈教育的教材没有统一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编写一些适合少儿身心发展,有利于少儿综合素质提升的教材供其学习,也可以根据各地的特点,因地制宜的编写适合地方少儿教育的教材。当然,最好还是教育部要编制出适合全国少儿学习的示范性教材。

3.2 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师的综合水平:少儿舞蹈教师是少儿学习舞蹈的启蒙者,其在少儿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舞蹈教育要健康科学的发展,首先是要有专业的、高素质的舞蹈老师。作为少儿舞蹈老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熟知其他的人文知识修养。舞蹈是一门融合了音乐、美术、文学等在内的艺术。当前,有专业扎实,又有文化修养的舞蹈老师非常缺乏,很多的舞蹈老师都是不具有专业性,他们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当前这种师资匮乏的情况下,我们要不断的进行人才引进,同时对大专院校的专业舞蹈老师进行聘请做兼职。当然,根本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舞蹈老师的培训,对部分舞蹈老师进行专业化、系统性的培训学习,从而提升我们整个舞蹈教师队伍的水平。另外,艺术教育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多对基层的舞蹈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进一步培养舞蹈教学人才,要使舞蹈事业健康科学的发展,首要就是要建设一支强大的、高水平的舞蹈教师队伍。

3.3 转变舞蹈教育观念,对舞蹈教育正确认知。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通过有利于少儿身心发展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整个艺术气息以及审美能力,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少儿舞蹈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最主要的是要寻找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舞蹈的热爱,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发挥他们的能力和天赋。在学习舞蹈时,要更多的是注重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舞蹈的魅力,而不是一味的看重结果,能够领悟艺术,享受艺术,最后发展艺术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少儿的舞蹈教育要使幼儿能够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全方面发展。通过舞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和知识,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艺术的领悟,与团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能力。另外,我们要让孩子在舞蹈的学习中学习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然后通过舞蹈的形式对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

3.4 教师和家长共同合作:在少儿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和家长都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舞蹈教师要多和少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多方面多渠道让少儿家长了解舞蹈的知识和教育理念。而少儿家长也要积极主动的配合舞蹈做好舞蹈教学活动,对舞蹈教学活动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当双方的这种关系是一种互信、和谐的状态时,少儿的舞蹈教育才能有长足发展,少儿也才能在舞蹈教育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学到更多的知识,对舞蹈也才能领悟的更深。

3.5 要多寻找实践机会,不断展示自己。“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不是艺术的生活,就不是艺术的教育。”这是陶行知的名言,这也说明了艺术必须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必须在生活中实践才能更加的成熟与发展,也才能更具有艺术魅力,受教育者也才能对艺术感受的更为深刻,那么艺术教育的效果也自然就越好。

艺术教育必须面向生活,舞蹈教育作为艺术的一部分,更是不能局限在课堂之内,而是应该到更广阔的外面去实践,让舞蹈在实践中更显魅力,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让舞蹈学习者更多的领悟到其中的美和领悟生活的美妙,使心灵更加富足,精神更加充裕。所以,舞蹈教育与生活的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领悟舞蹈的精髓有利于帮助少儿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我们要积极的为少儿提供这种展示他们舞蹈能力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从而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

舞蹈是一门要求很高的艺术,对提升少儿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广泛的普及和发展无疑是有利于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大众所热爱的和认可的。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少儿健康发展的需要。作为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舞蹈事业的的发展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同时给以一定的支持,让舞蹈教育真正的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社会有需求的人,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