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范文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1前言

在我国教育部2013年推出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①充分认识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②准确把握推进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③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④完善推进评价改革的保障机制;⑤认真组织实施。下面结合教育部提出的五点改革意见,具体地探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重要性。

2应试教育的弊端迫切需要进行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

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考制度闻名中外,“鲤鱼跳龙门”的盛况令很多外国学者所感叹。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思想,就是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1]。这种思想导致学生从小学教育开始就为了高考而努力学习。这种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是培养了太多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满腹知识,却无法做好工作。因而,进行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并且改革重在彻底、全面地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重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3评价方式的不合理迫切需要进行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学校以及教师的评价方式的不合理迫切需要进行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教师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进步与努力的程度。学校对一个教师的评价、一个班级的评价就是考试的平均分、尖子生的高分、尖子生的人数,以及在大型考试中班级以及学生个人的成绩名次等[2]。这样的评价方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进步不被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对学习也会逐渐地失去信心,进而自暴自弃,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另外,评价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社会向学校要成绩,学校向教师要成绩,教师向学生要成绩,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不科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学生的学习方向不准确,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3]。因此,通过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方式以及学校的评价方式,多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的教育过程,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努力进行不断的肯定,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4评价结果的不合理迫切需要进行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评价结果也非常的不合理。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习成绩,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我们一再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却很少有教师付诸实践,主要还是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进而导致出现了很多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而综合素质却非常低的学生[4]。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对教育的评价结果进行改革,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对于存在违规行为且在规定时间内不落实整改要求的学校,要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各类评优奖励资格,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社会对学校进行正确的评价,学校就会根据相关的评价结果不断地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对教师的评价方式,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5结束语

本文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和培养方式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进而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贯彻学习教育部推出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对学校的多项教育内容进行改革,旨在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下)[J].教育科学研究,2009(1).

[2]运秉志.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实施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12(6).

篇2

关键词:中医院校;教学;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67-03

中医学作为一门服务于人类自身的自然科学性质,要求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质量保持永无止境的追求。但如何有效保证和持续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一直是困惑高等中医院校的重要问题。国家为持续有力地监控高校教学质量,教育部对各高校教育进行了全面评估,这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周期较长的外部评价形式,由于其评价范围全面、指标体系复杂、组织实施较为困难等要素,很难高频率、经常性地开展。然而教育质量保证的最根本动力在于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懈追求,故如何充分学习借鉴高等教育评估构建由教研室至二级学院再至学校的阶梯式、常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持续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评估的情况

1.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评估展开的主要模式与经验。由于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路径不同,政治经济环境各异,其高等教育评估的方式也具有明显差异性,形成各自的行为模式。概括来说,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本科教育评估,从政府对评估活动的参与度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自主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集权模式和以荷兰为代表的元评估和以英国为代表的中介评估的政府指导模式。其评估取得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国家在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方向上应起到充分的主导作用,并将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制订配套政策的重要依据。②教育评估的法制化、规范化、客观化、民主化、多样化、个性化应是基本的发展方向。③在教育评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行业学术专家的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学术界自觉为其行业质量承担集体责任。④应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的监督。⑤应逐步构建集高等教育各利益方于一体的立体的教育评估系统,逐步实现评估机构的专业化和评估程序的稳定化。⑥在评估过程中应特别突出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质量评估的重要性。⑦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情和各类院校的特殊性和各个院校的个性化。

2.我国高校开展教育评估的现状分析。到目前为止,全国高等院校基本上全部接受了教学评估,从评估的结果来看,大部分院校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办学标准,教学评估在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档案建设等方面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20年来,我国教育评估研究者对教育评估的本质、目的、对象、性质、基本原则、基本过程、主要类型及其功能与特点、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组织与制度、方法、心理与调控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此同时,我国先后对不同的本科学校分别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水平评估,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被评学校明确和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重视对基本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掌握,理清了教学工作的思路;②促进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教学与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校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③促进了学校及有关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改善了教育基础设施,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水平;④促进了学校完善、改进管理制度,实现了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不断增强高等学校乃至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劲。⑤通过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估,进一步加强了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二、教学质量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必要

无论是世界模式还是中国模式,高等教育评估教学质量评价范围虽全面,但因为指标体系复杂、组织实施较为困难等要素,很难高频率、经常性地开展。因而需要建立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系统的、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借鉴高校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理念和做法,自觉地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不断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达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此可将不定期评估转为定期评价。构建由教研室至二级学院再至学校的阶梯式、常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持续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学评价阶梯化内涵。“阶梯式”目前尚未明确定义,可理解为事物由较低层次逐渐向较高层次递进,将其运用至教学评价中意指评价由教研室、二级学院、学校由低至高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

2.教学评价常态化的内涵。所谓教学评价常态化,是相对于教学评价的非常态化开展而言的,是指高等院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借鉴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理念和做法,自觉地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不断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达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目的而进行的内部质量控制过程。所以,对于“教学评价常态化”内涵的把握,有四个层次的理解:①高等院校首先要有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主动开展内部质控的强烈意识。②要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③在行动上要经常性地开展质量评价活动。④在效果上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有效解决,这也是常态化开展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中医院校教学评价常态化的特点。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构成我国医疗卫生的主体框架,两者均能为患者提供有效服务,然而两者的特色亦非常鲜明。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强调正确理论指导;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强调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学名医;强调建立中医的辩证思维方式,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临床问题等。

三、具体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构建中医院校教学质量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为中医院校教学及其管理引入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的监控和常态化评价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①继承高等教育评估的指导方针。应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学评价活动,要继承和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重视评价本身的导向性、诊断,目的是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突出中医特色。新的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考评普通意义上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般特性,又要充分体现培养对象为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的本身的特点与规律。③能客观反映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无论是国际的、国家的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作为反映、引导、落实这些新变化、新要求、新趋势的有效手段之一,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自身应首先作出相应改变。因此,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能较好地反映出这一趋势和要求的重点内容。④评价指标的易操作性。指标体系中所设置的指标、考评的方法要注意能反映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在具体评价的过程中,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应充分体现简单易操作的特点,降低评价活动的难度,减少评价专家的工作量,为常态化开展评价活动创造条件。

2.评价内容。中医院校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内容:二级学院设置满足教学任务要求的情况、图书情报及信息检索的教学资源量、使用便利性、师资队伍结构、学科专业网站建设及学员使用情况、教材、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质量、学员满意率调查、领导重视程度、教学奖惩制度、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健全程度及落实情况、教学档案完整性及归档及时性、师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

3.步骤与方法。①文献调查。界定教学评价阶梯式、常态化等相关概念;解析中医学院各层次学生培养目标;收集目前已有的中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同类指标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因果分析图法,对中医学院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归类。②遴选评价指标。在进行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目标分解和归类合并,结合教学评价常态化的内在要求,对中医学院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进行设置;遴选指标,初步形成中医学院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③专家论证与深度访谈。通过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拟定的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专家论证与专家的深度访谈,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及评价标准。④体系设施。在中医院校内设施该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⑤结果汇总、分析及形成报告。对相应结果进行汇总,数据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报道。⑥总结。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四、中医院校开展教学评价常态化的意义

常态化开展高校内部的教学工作评价,是高等院校注重内涵建设的具体体现。它符合了高等教育重在提高质量的时代要求,对于进一步确立院校内部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管理模式、明确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职责、引导基层教学单位建立更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审查教学质量、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整改,有重要意义。故这要求我们中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中医教学质量的持续培养,建立一个符合中医特色的常态化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慧仙.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4):27-28.

[2]王云贵.高等医学课程模式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099-02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college students

LU Chun-sheng,CAO Zhi-you,LI Wei , LIU Gui-ying

(Directly Subordinate Hospital of Jili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Jilin13201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The freshmen were given a lecture about health. Meanwhile,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and the healthy condition of self-digestive system by provided questionnaire. The students with dyspepsia symptom and disease were established healthy files, were given directive education and positive treatment further meanwhile.Results: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diet and health, sports and health and so on had positive effect o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high incidence in teenagers. Conclusion:Through the health educ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health care is heightening generally in college students.The mostly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diet and health, and can prevent and treat all sorts of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positively.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Functional dyspepsia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1],主要表现为间隙性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反酸、胃灼热、恶心、呕吐,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部分患者伴有焦虑、抑郁、失眠、多梦、心悸、手足多汗、血压偏低等症状。当代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率较高,这与饮食、健康知识的匮乏,不良的生活习惯、各种心理压力的影响,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生活条件的高低等因素有关。为此我院对大学新生进行了饮食与健康教育,并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某学院新生1 465名,其中,男720名,女745名。

1.2 方法

在健康教育课中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份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等。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消化道疾病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及发病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对疑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诊断与治疗。

2 结果

此次调查中有225名学生符合诊断标准:伴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各种上腹部不适症状,持续 12周以上,且多数患者有消化不良的多种症状,男女大学生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其中,轻度患者155名,中度58名,重度12名。按照病情程度不同,分别给予健康指导、保守治疗和系统治疗,并且对中、重度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肝、胆、胰 B 超检查未发现肝、胆、胰疾病,且无全身性疾病。经过积极的治疗,两个月后我院对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患者健康状况大多数有明显改善,自我保健意识都有较大提高。大学生消化系统健康状况见表1,不良因素与习惯见表2,治疗评价见表3。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发病率为5%,每个人的一生中约有20%的机会患上此病[2]。其致病因素较多,可能与胃及十二指肠动力障碍和胃酸分泌异常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是一种身心疾病,精神紧张和不良的情绪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直接相关。因此,医学家们提出了脑-肠轴的新概念,认为脑-肠是相互作用的,肠道的运动、感觉均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大脑可以分泌肠肽类物质影响肠道的感觉、运动,从而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率,很多学生不够重视,认为这是青少年中的普遍现象,对身体没有大的影响,往往在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的时候才会就医,甚至个别学生患有重度消化不良。这些与青少年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身体素质,甚至家庭条件都有直接的关系。如何让大学生对此病重视起来,成为健康教育的重点。我们在对患有消化不良的学生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积极给予他们健康指导,促进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保证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避免过饥过饱,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生活规律,不长时间上网及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中度消化不良的学生,在健康指导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指导性用药,可给予:①抑制胃酸分泌药[3],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②促胃动力药,适用于以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用吗丁啉10 mg,tid,或西沙必利5~10 mg,tid,餐前15~30 min服用,疗程2~8周;③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适用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阿莫西林(1.0~2.0 g/d)、甲硝唑(800 mg/d),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于重度功能性消化不良且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轻者可通过心理治疗,消除顾虑,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氟西汀等,宜从小剂量开始;失眠者可适当服用镇静药。所以,除了适当进行药物治疗外,更应注意心理卫生,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保持稳定的情绪。

总之,要充分认识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非常重要,大学新生刚刚开始独立生活,在自律性不强的前提下容易步入无规律的生活误区,及时有效地疏导、教育可以大大降低包括消化不良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以保证大学生正常有序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Talley NJ, Dennis EH,Schettler-DuncanVA,et al.Overlapping upper and lowe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or diarrhea[J]. Am J Gastroenterol,2003,98(11):2454-2459.

[2]张亚历.图解消化病学:临床经典诊断与治疗方法[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94-95.

[3]张万岱.消化酶制剂的临床应用[J].中国处方药,2005,36(3):24-25.

(收稿日期:2007-09-04)

篇4

关键词:教师 教学 质量 定量化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并对其定量化,作为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优的依据,是很多学校所关心的问题。目前许多学校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不够全面,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如下观点,以供探讨。

1 建立一套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指的是教学对学生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包括学习活动是否合理、恰当,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涉及众多的教学因素。教师的教学质量,表现在教学效果上,反映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取决于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教学质量量化评价是对教学实施结果的考核,是给予教师教学质量水平高低的阶段性评价数据,为教师晋级、评优等提供基本的依据;通过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产生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调动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类别有多种,如幼儿园教师、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等学校教师等。不同层次的学校对各类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要求不尽相同。但对于某一层次的学校特别是同一所学校来说,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因而教师之间的教学质量具有可比性。建立科学、客观、公正和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教师教学质量定量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1 相关性原则 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必须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是与教学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质量。

1.2 客观性原则 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客观性要强,评价数据是通过检查教师教学活动过程的资料所得到的以及通过调查问卷所得,必须真实可靠,具有可比性。

1.3 可测性原则 教师教学质量指标是一种具体化的评价准则,要求主观臆断的成分少,便于操作、测量,提高评价效果。

1.4 效率性原则 教师教学质量指标反映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的教学效果,讲求效率,正确反映出教师教学工作质量。

1.5 导向性原则 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一方面起到保证教学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导向作用。

教师的教学过程包括:备课、讲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教科研活动、课程考试等。因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围绕上述活动过程及遵循原则来建立。它包括:授课计划、教案、教学纪律、学生评教、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教研活动、期末成绩资料、教科研成果等指标。

2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对教师教学质量指标的量化评价可以通过评分的方法进行。

教师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经验、授业解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

2.1 授课计划的评价 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性的,在正式上课前,要对进行的教学任务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授课计划是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把握好知识、技能、到达目标,了解重点、难点而设计的教学方案,对教师教学工作起着指导性作用。任课教师讲授每一门课程都要编写并上交其授课计划,根据上交授课计划的时间,授课计划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是否规范,以及抽查教学进度是否与授课计划相符等方面进行评分。

2.2 教案评价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安排和设计的一种教学文书。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它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学期结束后,每位任课教师将其该学期的教案上交到教务部门,由教务部门组织专家评价每位教师教案的规范、完整程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授课顺序,书写情况来评价教案质量分。

2.3 教学纪律评价 教师的教学纪律是任课老师必须遵守的教学规定。教学纪律有利于增强教师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风、学风、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违反教学纪律,直接影响着教学秩序,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学纪律的评分可以根据教师违反教学纪律的情况,如迟到、早退、旷教、教学中途离岗,私自调课等采取扣分的方法进行评分。

2.4 学生评教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引起学生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学生是教学的直接接受者和体验者,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感受最深,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学生评教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的重要指标。

学生评教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每项内容应明确、具体,便于学生操作、评分。

学生评教的几个项目中,每一项都可以划分为若干等级(如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确定一个分数值,在各个班级抽取部分学生,对各科任课教师按上述等级进行不记名评分。将每位学生对某位老师的评分进行简单算术平均便可得出这位教师的评分值。

由于一个学校有若干班级,每个班级对教师的评价尺度掌握的不完全相同,为使其在全校范围内保持平衡,消除各班学生的评价尺度的差异,需要对各班计算一个相对分系数,设为α

α-相对分系数,L-某班教师平均评分值,i-第i个教学班,N-全校班级总数。

某班级每个教师的学生评分值乘以该班的相对分系数αi便可得出该班每个教师的相对学生评教分值。

若一位教师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课程,则该教师的相对学生评教分为这多个班级的相对评教分的算术平均数作为该教师的相对学生评教分值。

2.5 批改作业评价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批改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查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按照不同性质的课程,依据每上几次课布置批改一次作业的要求,可确定每位教师应完成批改作业的次数,在学期结束时,抽查任课教师批阅的作业次数是否足够,以及批改作业的认真、规范程度,从而确定每位教师的批改作业分。

2.6 课后辅导评价 课后辅导是教学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补充形式。课后辅导是教师检查自己课堂教学,巩固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任课教师根据课表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到班上辅导学生,并进行签名,学期结束时,统计每个教师的辅导学生次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得出课后辅导分。

2.7 教研活动评价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研活动的目的是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研活动评价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教师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等采取扣分的方法进行评分。

2.8 期末成绩资料评价 期末考试是学校通过试卷等形式对各门学科该学期应掌握知识的检测。学生考试成绩既是对学生各学科知识的评定,同时也是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学期结束时,教师要及时上交学生学习成绩的记载、试卷分析、成绩分析等资料,缺交、迟交、资料不全、不符合要求者采用扣分的方法进行评分。

2.9 教科研成果评价 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科研人员对某一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行动研究和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成果的表现形式为论文、科研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

教师的角色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更新教育观念,将新观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育人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任课老师撰写的教科研论文、著作、科研成果、教科研获奖、精品课程、专利等,根据其期刊的级别,科研成果鉴定单位的级别,著作、教材主、副编及出版单位的级别,授予精品课程单位的级别,以及授予教科研奖单位的级别,分别确定其教科研成果分。

3 教师教学质量的定量综合评价

教师的教学质量反映的是某一段时期的情况,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可将上述9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起来,分别给每一指标确定一个重要性系数,再乘以该指标的质量分,然后求和得出一个教学质量综合分。

教学质量综合分=∑(某指标质量分*某指标重要

性系数)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系数是依据各指标在总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程度的大小来确定,重要性大的指标,则重要性系数就大,反之,则小。为了准确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系数,可由上级教育部门或各校组织专家、学者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测评,从而得出重要性系数。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最重要,因而学生评教的重要性系数最大,教案次之,教研活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较间接,其重要性系数就小。有的任课教师(如体育课教师)无法评价其中的某一项指标(如批改作业)数据,则可将其重要性系数分摊到其它指标上。

教学质量综合分能定量反映出某一教师在某一时期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同一所学校内具有可比性,为教师的考核评优提供依据。学校对教学质量综合分高的教师可以进行奖励,教学质量综合分低的教师,可适当扣除其课时津贴,并请有关领导帮助其找问题、查原因,限期改正,从而激励教师奋发向上,争当优秀的教学氛围,使教师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许桂玲,张桂珍.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人教网,2008年.

[2]尹亮亮,苏兴,武萌.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3月.

[3]上海邦临,教学质量评估方案.2007年8月.

篇5

教学质量是学校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社会知名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当前情况下,技工学校要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呢?有哪些途径呢?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技工学校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兴教之道在于师”,教师是兴校之本,强校之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要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培养。

首先,培养师德。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明师德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师德的培养,比如讲座、网络、广播等方式进行师德的宣传。使老师真正感觉到师德的重要性,从而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师德。

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师德固然重要,但专业知识也不能忽视。毕竟,作为技工学校,老师是传授知识者,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很好的讲学,就不可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自身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尤其是新时期,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在这方面,学校要善于出台一些激励机制,通过一些制度来促进教师争先进,人人都有紧迫感,否则就要被淘汰的局面。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再次,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作为技工学校,主要是以技能教育为主,因而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技能素质。学校应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工作,鼓励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升职业资格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总之,技工学校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的知识群体,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积极推行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及时管理到位,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是建立教学巡查、听课制度。针对教学方面的薄弱环节,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教学巡查,一些优秀教师听课制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巡查教学情况,针对问题及时整改、纠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随时抽查教师有关教学情况。对于教师的教案、授课计划执行情况以及学生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不定时的抽查,不间断地召开学生评教会,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

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技工学校一般是劳动部门创建的,与高职院校又有所不同。其办学的出发点就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技工学校保持生命力的力量源泉,也是技工学校的生存大计。

一是与企业合作办学。技工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市场需求性特点,因而学校要积极与相应的企业进行研讨,进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的不同需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冠名班式培养”等多种形式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二是根据企业特点,提高培养层次。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对高层次毕业生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技工学校可以与一些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提升一部分学生的学历层次和高技能水平。造就一批既懂生产技术,又懂文化知识的优良学生队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加强一体化教学,促进教学改革

近年来,技工学校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内实行一体化教学,对外实行校企合作”的指示精神,纷纷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一体化教学。但一体化教学还处在各技工学校优化当中,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技工学校应立足本校教学平台,实行理实一体化的产学结合。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实行一体化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是借助企业生产平台,实施工学交替。技工学校不同于高校,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与企业紧密相联,借助企业这个大平台,实现工学交替,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三是依托校企合作,推行顶岗实习。技工学校要建立一种教学制度,让教师和学生都去顶岗实习。真正到一线去感受企业的现状、企业的文化和生产方式,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强化学生的实操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积极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育才质量的提升。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购买实训设备,构建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