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范文

安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54

安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监察;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更加重视。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安全问题占据着重要地位,良好的安全监察工作是电力企业安全云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供电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积极开展安全监察工作势在必行。

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电力能源是我国经济发的主要动力,是维持人们日常生活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科技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电气新设备,并且以及广泛应用于电力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有效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益,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电力惬意自身来说,安全生产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还能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电力企业顺利完成任务。如果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故障,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从而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安全监察工作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1]。

2安全监察工作的主要目标

在电力企业安生产工作中,电力企业首先应该构建完善的安全监察体系,对于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督,依据相关的条例要求,安全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1)安全监察工作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故障处理措施、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对电气企业各个部门运行的安全机制进行落实,对于一些违规操作、不合理的生产现象进行处理;(2)能够实现对电力生产设备的监督,积极对电力生产活动中的技术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分析,保证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另外,还要对相应的电气设备、起重工具、运输设备等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其安全运行;(3)实现对电力生产的现场监督;主要包括了:电力设备安全培训、工作人员定期考试、安全教育、上岗培训等工作。(4)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保护用品、安全用具、防护物品等采购以及发放使用。(5)安全监察红工作能够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计划的落实;积极组织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例如:班前班后会议、设备安全问题分析、安全监察、设备运行信息反馈。(6)帮助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并且制定配套的落实计划,保证相应的措施能够顺利落实。(7)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进行了归纳处理,找到事故的规律,提出相应的意见,希望能够推动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

3安全监察工作的特征

通常来说,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特征:(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是电力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质量的体现,能够贯彻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运行方针。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相关领导首先应该加强对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视,积极的和电力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合作,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2]。另外,企业的领导,还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指明道路。(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在中,安全监察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对于电力安全运行中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工作、安全处理工作、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事故现场工作的监督,保证相关工作能够得到落实;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了: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违章操作、违规指挥、设备安全问题、设备质量检修、工作人员的素质等工作进行监督;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责任追究、统计分析等工作进行监督落实;对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3)安全指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如果出现事故,任何部门不能对其进行更改、调整、严格按照相应的指标进行考核。如果私自对其进行更改,首先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信誉记录;其次,安全指标考核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对其进行更改,不仅会导致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低,还会影响员工的利益,导致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对于电力企业安全事故责任处理过程中,关系到个人利益问题。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相关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原则履行义务,慎重从事,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4)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系统、技术种类较多,属于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活动。在实际的工作中,各个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工作过程中,如果那个部门出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明确责任,实际进行调查,明确问题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积极进行学习,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正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5)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应该明确安全监察工作的专业性、复杂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开动脑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强化个人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安全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4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安全监察工作占据重要地位,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能力、依据电力企业的状况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相应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各个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

作者:李钊 单位:国网福建古田县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芳.浅析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2(21):94.

篇2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家庭; 企业; 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8-0079-02

安全生产一直被定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利益的得失,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是职工生命健康的保障。近年来的企业安全事故的频发,使安全的警钟在每一位职工、企业家、政府官员的心中敲响,重视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这一关不出差错,才能保证家庭、企业、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企业品质和拓宽企业发展之路。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因其既关系到企业发展,也涉及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安全生产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要从家庭、企业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1家庭方面

在日益工业化的今天,人们大多是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此来获得自己的经济收入,进而用以供养家庭,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的产生,毁灭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很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群体。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成为社会的第二代群体,他们所要负担的不仅仅是双方的四个父母,更有甚者是六个,还有自己的子女,也许随着一家主要经济来源支撑的倒塌,这个家庭也将陷入一片混沌,给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带来毁灭性的的打击,不仅是物质层面,更有精神层面的。

因此,在企业发展中注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不仅仅是对职工本身生命财产的重视,更是对一个家庭的维护和看重,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切实做好企业与员工双方对安全生产措施的执行,提升安全生产措施的实施效果,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家庭的和和美美,天伦之乐的场面出现在每一个家庭。也只有在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下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入新鲜的血液,保证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员工,促使各项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2 企业方面

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有企业就为了利益丢掉了安全,使企业在面临安全生产事故的时候,损失巨大,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的表现,是企业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企业管理理念的体现。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有利于减少企业在面对安全问题时的经济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和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而近年来我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仅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还给环境带来破坏,浪费了人力和资源,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也要关注企业安全生产,考虑到企业员工和国家的利益,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和谐运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减少企业因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利益损失。同时,安全生产也是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竞争,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安全生产不达标,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国际化之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安全生产时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 社会方面

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从事各种工作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安全保护,是我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利于调节企业内部关系,保证企业发展的稳定环境,减少和避免因生产安全问题而引发的劳动纠纷,和因职业病等引起的劳动关系激化事件的发生,以至于成为最终影响社会安定的事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进行,家庭子女数越来越少,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独生子女进入劳动力市场,人们对职业病和伤亡事故越来越敏感,安全生产工作做不好,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显而易见。

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安全生产,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也是我国国家方针政策的基本要求,以致力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口碑,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

古语有云“患积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安全事故的发生,究其根源,还在于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意识欠缺,安全生产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出现在各级单位和企业的大小会议上,安全生产成为各级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应当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防范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社会的创伤可以弥补,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修复,可对家庭的打击却是永不磨灭的伤口。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使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使安全生产的安全意识深入人们的脑海,时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增强人们关于安全的责任心,克服其侥幸的心理,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吸取各种安全事故的教训,增强对安全知识的认识,时刻保持“安全”二字的警钟长鸣。

4 结论

安全生产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利益,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安全生产在企业的发展中微也足道,重视安全生产,有利于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基石,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慕向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效能[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04)

[2]傅贵,王祥尧,吉洪文,邵难.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全文化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

篇3

关键词:矿山测量;煤矿安全生产;作用;发展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煤矿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因而社会各界对于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通过对以往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发现,矿山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会对煤矿安全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矿山测量技术和手段可以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进程,促进煤矿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矿山测量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1.1提高地质复杂地区开采的安全性

煤矿生产需要面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井下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较高会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一些处于特殊地质环境下的矿区容易受到不良地质的影响,导致巷道掘进、煤炭回采工作受阻。测量人员采取恰当的技术手段和地质勘测方式,对当地的地质进行实地勘查,矿山测量工作可以为煤矿开采提供精确的矿山地质状况实测资料,明确地质灾害容易发生的区域,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为煤矿生产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开采的安全性。

1.2确保巷道掘进的效率和质量

在正式进行井下巷道的掘进之前,需要在前期进行相应的测量记录,为工人提供准确的开采数据。矿山测量可以促进矿井劳动环境的改善、施工效率的提高以及竣工日期的提前,还可以确保煤矿的通风条件,及时排出有害气体,避免可燃性气体引发的爆炸以及有害气体导致开采作业人员窒息、中毒等安全事故,促进矿井的安全稳定生产。同时,准确的测量数据还可以为巷道的掘进提供科学的指导,避免巷道偏移的出现,降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措施中的人力、资金和时间成本投入。矿山测量可以为巷道开口位置的确定和高精度的贯通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确保中线和腰线标定的准确性,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1.3减少矿区地层下陷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会导致矿井地下原本的地层承受状态的变化,有可能会诱发矿井内部岩体的不均匀下沉,给开采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开采导致的这种地层变化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开采的进度、矿井掘进的深度、地下煤层厚度以及井内顶板处理手段等都会对下陷的程度产生影响。矿山测量人员可以通过岩层移动、地表移动以及岩层变形参数的获取,分析总结出岩层移动规律,在相关模型的支持下进行边界煤柱的设计,确保煤柱设计尺寸的合理性,对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保护,避免煤矿生产对当地建筑结构产生影响,确保地下生产的安全性。

1.4提高矿区环境保护成效

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煤矿的生产。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重要的产煤区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很多煤矿产业乡镇成为了新的地质灾害区域,不仅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煤矿企业还需要支付巨额的治理费用。矿山测量作为煤矿产业沉降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可以为压煤开采方案的制定以及施工组织的设计提供地质数据依据,通过矿井保安煤柱的设置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

1.5提高防治水工作的实效性

自然灾害是煤矿生产必须面对的威胁。地下煤矿开采碰到含水层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施工方案就会导致开采工作与含水层的接触,导致生产进度受到影响,从而发生滴水、淋水等状况,增加了煤矿开采的难度,严重的还会导致地下水直接涌入井下巷道,出现淹井事故,给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影响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而,防治水工作也成为煤矿安全措施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防治水的有效性,必须要根据煤矿行业安全规定和防治水工作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在矿山测量工作体系内加入水文观测的内容,技术人员需要收集当地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通过实地的勘测,明确地表河流、湖泊以及地下含水层的分布,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矿井防水隔离岩体的建造,确保煤矿生产的进度。

2矿山测量发展趋势分析

2.1测量技术的开发

测量工作本身对于技术的要求就比较高,只有准确的数据才可以为生产提供保障,减少安全隐患。测量数据的偏差或者是计算方式的不恰当,会导致煤矿安全系数降低。未来矿山测量的技术也得了进一步的提升,测量技术的适应性以及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都将显著提高。一方面矿山测量技术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此外,技术开发的投入也将继续提高,解决了以往的测量技术。这并不意味着要对传统的测量手段进行完全的变更,而是在旧有的测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使其更符合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需求,提高技术的可操作性、方便性和适用性。地质环境、生产水平以及周边建设状况的不同,都会对矿山测量技术的选择产生影响,在进行矿山测量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面貌以及生产施工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测量实施方案。

2.2测量仪器的开发

在未来的煤矿生产中,矿山测量仪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测量仪器的功能性、方便性大大提高,而仪器的操作使用难度以及仪器的体积将得到减小。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是测量仪器实现数字化操作的必要条件,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测量仪器操作步骤将进一步简化,朝自动化管理方向发展,同时,人为误差的发生几率也将得到降低,促进测量数据精确性和可靠性的提高。智能化是测量仪器必然的发展方向,矿山测量中所使用的仪器未来有可能实现数据的自动分析处理,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错误也有可能进行自动纠正。将矿山管理操作系统与测量仪器进行直接的联系可以有效提高矿山测量的实效性。但目前煤矿企业在测量仪器上已经投入了较大的成本,先进的仪器设备的采购将进一步加重煤矿企业的负担,如何均衡仪器的性能和成本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未来矿山测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结束语

矿山测量是煤矿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会对后续的施工环节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煤矿企业需要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测量方案,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有效的矿山测量工作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促进我国地质测量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煤矿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坤.浅谈影响皖北矿区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7(01).

[2]高峰.物联网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预警平台上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7(03).

[3]孙丽娟.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

篇4

关键词:矿井;安全;执行力;文化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026-02

1 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

1.1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执行力文化的支撑

执行力就是把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成成果,把图纸文字变成实物的能力,即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即在工作中“抓落实”。煤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维持高效运转,其管理工作具有相当难度。大到企业战略目标、工作规划的实现,小到一个基层区队及班组工作、一项具体任务的完成,都涉及到执行力的问题。应该说,煤矿企业并不缺好的管理制度,并不缺好的管理人才,也并不缺好的管理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目标任务没能很好地兑现,部门(单位)计划没能像预期那样完成,工作规划本身往往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之所以失败,更多的在于工作规划、任务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或是组织没有充分调动起足够的能力来落实,真正制约企业发展、导致发展瓶颈的原因在于执行力不高。因此,加强矿井执行力建设,对于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企业文化是执行力的基础保障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凝结起来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是每个企业自身特定的经营模式、运营机制、价值取向的延伸,建立在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综合体现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最终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铸魂、塑人、聚力、强企功能。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引导,企业就会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力量,是无形的生产力,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

1.3 文化理念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源

企业单位理应有自己的理念和文化,企业文化是执行力的基础,是达到一流执行力的必然途径,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就煤矿企业而言,在安全、服从、责任意识方面,形成正确的意识文化,形成良好的行动指南,才能更好的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提高执行力的效率;在日常生产中通过案例及时向职工分析违章作业、思想麻痹等带来的危害,从思想形成正确的文化引导,形成“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意识,在行动上打造一流执行力。

2 重视领导在实现安全高效执行力的核心作用

①企业负责人总是事事以结果为导向,结果第一,理论第二。高度的执行力,原则就是请给我结果。制定的制度,安排的事情,坚持到底。领导经常教育职工的一句话,就是“把目标已经刻在了钢板上,职工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就像写在了沙滩上,结果明明白白,方法变化无常。”

②内向思维,出了问题首先从自身查找原因,并及时总结改正。某矿施工的52煤层掘进工作面受采空区动压影响,历史上曾出现过支护失效的冒顶事故,掘进队不断向干部职工灌输、分析、查找原因,吸取教训,超前防范,着力打造高效率的执行力队伍。在施工的52-33030风巷工作面发生支护失效事故中,不到1 h的时间完成了临时加固,为进一步加强支护赢取了充足时间,杜绝了事故的重大影响,确保了工作面的正常施工。

③始终坚持以执行力的态度比方法更重要。企业领导者对执行力的认知深度如何,将决定其对执行力的态度和关注程度。领导的决策固然重要,但问题的关键还要着眼于工作精神是否能得以贯彻,结果如何,效率是关键,执行力是过程,这一切就取决于执行力的态度,有了良好的态度,培养良好的执行力意识,也就有了执行力的基础,将有力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3 打造高素质一流的执行力队伍

特殊条件下采掘设备使用与管理,具有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要使特殊采掘工作面单产、单进创水平,创建高效率的采掘队伍,首先从技术人员上入手,保证一流的执行力队伍,依靠知识和技术的优势,发挥人的潜能,通过队伍管理找到知识创造、传播和运用的最佳途径。

3.1 建立人力测评机制

运用测评的方法分析职工的潜质、能力和行为表现,并把测评结果与任用结合起来,不仅能为人才的培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人才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①合理的测评办法,采用理论和实践双测评方法。②严格的监督,确保测评结果的可信度,采取职工代表与干部相互监督的方法。③配套的政策措施,确保测评工作顺利长期地进行下去。职工素质测评可每季度进行一次,测评活动存入个人档案,并作为工资分配、工作调剂的必要前提。从而保证人员基础素质,确保一流的执行力。

3.2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激励和留住人才方面可以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非正式规则的约束实现对职工的柔性管理,才能留住高素质人员,保证实现一流的执行力。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在技术阶梯上得到升迁,要善用适合的人员,做到人尽其用,才能从技术人员上保证实现一流的执行力。

3.3 优化培训制度

单位的竞争是人才、设备、技术的竞争,所有这些离不开培训,通过培训使我们对“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执行力”这一概念深入到每位职工,树立起“重在执行、赢在执行”的理念,对推进煤矿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牢记“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开展“打造一流团队,提升区队执行力”培训,树立“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的理念。从干部职工培训入手,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采取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方法,健全完善培训制度,实行全员轮岗培训,每位职工做到 “一专多能”,才能提高整体执行力。平禹二矿自首个综掘、综采工作面开始安装前,就选送优秀员工到设备制造厂家、兄弟单位进行现场培训、其它人员全部到矿职工学校参加业余学习。工作面投产后,坚持不懈地连续进行分阶段机电培训和其它技术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素质,为正确使用和管理机电设备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培训复合型员工,对于有知识勤奋钻研的职工,进行“一岗多能”技术培训,在检修班实践一段时间后,充实到各生产班,同时从地面工厂(车间)选拔机电素质高的员工充实到生产一线区队。这样使一线区队职工的机电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生产班大部分人员不仅能正确操作使用设备,也能正确维护保养设备,同时也能处理一般的设备故障。从而实现了设备使用、检修、保养“一条龙”,使检修班的日常检修得以简化。

4 结 论

构建执行力文化需要融入到企业所有员工的血液之中,并最终用制度化的方式沉淀下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执行力文化。在管理机制上,着眼于生产关键环节,实现执行力的效果。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打造高素质一流的执行力队伍,认识领导在实现安全高效执行力的核心作用,打造一流的执行力,实现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目标。

篇5

在煤矿企业中,主要工作者为男性,但随着社会对女性的重视,煤矿女工也在增多,为确保女性权益,工会女工组织就此诞生。由于煤矿生产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在工会女工组织中宣传安全生产思想就显得异常重要。

二、注重工会女工组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思想宣传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女工自身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该行业是一种以传统采掘为主的行业,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很大,经常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具有较强危险性,从这点来看,男性比女性更适合这项工作。在煤矿企业中,女性职工主要是在地面工作,并进行一些辅助工作和一定的服务工作,也正是有女性职工的存在才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强化煤矿企业的女工工作,这样才能使煤矿企业处于良好的生产经营中,并实现持续发展。这样一来就需要工会女工组织参与其中,并适时发挥自身作用。工会女工组织不仅是管理与组织煤矿女性职工的主要载体,还是组织女工活动、促进女工成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安全生产对于煤矿企业职工来说至关重要,职工对于安全思想掌握的多少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生产情况。但对于大多数煤矿企业来说,都不重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思想的宣传,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现阶段,煤矿女工数量在不断增长,为确保女工安全,就要重视工会女工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做好安全生产思想宣传工作,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安全生产。

(二)提升男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在煤矿企业中,大多数职工均为男性,很多女工与男工都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她们十分关心男工的健康与安全,工会女工组织对女工进行安全生产思想宣传,不仅可以提高女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女工还能将这种安全意识传达给男工,这样的宣传方式更易于男工接受,女工也可以与男工签订安全生产保证书,要求男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这样也能提升男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从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影响男工安全生产的除了休息以外,还有心情与活动,这就需要女工参与其中,尽量不给男工带来负面情绪,这样也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由于煤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女工也十分关心安全生产问题,工会女工组织宣传安全思想也正符合女工要求,也可以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中不能出现的动作,通过长期宣传就会逐渐使企业员工形成自我认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此外,工会女工组织对女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她们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育,然后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告诉男工,这样就实现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

三、有效减少违规操作

由于女工在煤矿工作时间比较短,对于煤矿的一些细节要求还不是很明确,很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工会女工组织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思想宣传就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工作中,工会女工组织可以通过培训等形式展开工作,为女工提供专业学习教室与时间,主要了解煤矿安全知识,同时学习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要求女工写出对违章操作的认识,播放安全事故视频,进行案例教学,不断强化女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此外,在工会中,还需要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娱乐职工闲暇生活,这时工会女工组织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组织活动丰富职工生活,并在活动中融入安全生产思想,如小品等,这样也能起到宣传安全思想的作用,强化全体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四、结论

篇6

【关键词】矿井;地质工作;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矿井地质工作隶属煤矿生产,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煤矿的安全以及项目开发密不可分。矿建地质工作的勘测、探索和把控上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地质工作伴随着煤矿的每个阶段,包括开发、使用至最后的废弃。依据相关调查,在所有煤矿发生的事故中,如瓦斯爆炸、突水等,都与矿井的地质工作有着重要的关系。所有这些事故类型都要通过矿建地质的勘测来找出原因,加以预防。有效的矿井地质工作的开展能够很大程度上预防或者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实现煤矿安全作业,提升灾难预防和施救能力,保证企业较高的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

1、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

近年来,瓦斯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对“一通三防”(“一通”是指通风,“三防”指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的实质认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一通三防”的内在关系,不重视通风基础工作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如下。

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的基础设施,通风系统形成不及时或不稳定,结果就直接导致风流短路,瓦斯积聚。分析瓦斯事故,都是对通风系统不重视引发的。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少数通风管理人员不明白通风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把煤矿通风系统的构建等同于其它无关紧要的事来抓,在具体工作上就是拖延推诿,最终酿成事故。其次通风工作具体实施上,部分通风管理人员只重视生产区域的通风系统而不重视对死角\盲区的管理。

2、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1实现对瓦斯事故的预防。在所有煤矿的事故中,瓦斯爆炸或者瓦斯突出的事件是极其恶劣的。它也是属于突发性的事故,灾害的范围比较广,所带来的危害比较严重。所以,在煤矿的生产中,对于瓦斯爆炸事故的有效抑制是整个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传统的管理中,将这类事故的预防措施局限在一通三防的范围内,忽略了矿井地质工作对其起到的主导作用。甚至彻底放弃了这一方面的作用,完全不考虑地质工作对瓦斯事故预防的指导性作用。这样做导致的后果就是没有形成对瓦斯爆炸事故的主动性预防,仅限于被动的预防和应对。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预测和提前计划。没有找到这类事故发生的本质所在,也就无法更好地控制。在进行全方位的矿井地质工作之后,能够对煤与瓦斯突出以及煤层的结构发到清楚的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在地质工作的配合下,可以掌握瓦斯涌出的规律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实现有据可依。

2.2有效防止矿井中水灾事故的发生。矿井中的水灾属于突发性的灾难,危害性比加强。如果灾害程度比较大,在短时间内就会使矿井收到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为了实现对其的有效防治,必须加强对相关排水设施、设备、工具等硬件的认识和管理。除此之外,更要重视对矿井地质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健全和完善水文地质方面的软件设施。细化工作流程,用于探索。积极勘探复杂地形。对作业进行中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积极、及时和细致的整理。结合各种相关理论,进行全面、科学的探讨。从而对某一地区的含水岩极其水文特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把握含水层的特性与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实现对地质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的宏观指导;预测生产中容易发生水灾的区域,采取预先钻探放水的措施。对有疑问的地区一定要实现进行勘探,而后再进行挖掘。掌握水灾的主动控制权,从而将矿井水灾发生率降到最小,尽量减小危害程度。

2.3杜绝因设计不科学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2.3.1煤矿的生产也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设计进行施工操作。矿井的地质工作会在实际勘探的基础上获得大量有关煤矿的一些数据和资料,也会获得某方面的技术成果,这些都是进行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具有现实意义。地质工作主要是对煤层的结构、特性、厚度进行分析,了解水文特征,岩浆岩侵入的实际情况等。这有掌握了这些具体的资料,设计部门才能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方案。这种资料上的完善涉及很多内容。但是越具体越有助于决策的指定。保证了煤矿生产处于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任何生产的核心都是安全。而安全系数的高低主要是由设计初期的基本数据和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决定的。例如,如果某一地段存在火成岩侵入,或者局部含税的情况,那么在详细资料的提示下,在设计初期就对此最初判定,避免选择这一地区。预先制定有效的对策,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促使整个生产处于安全状态,同时对危害具有预警的作用。

2.3.2如果矿井地质工作落实不好,没有对实际生产环境进行严谨、细致的考察和探究,缺乏对详实的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设计就内有任何依据可循。无法给出恰当的设计方案来反映客观的环境,促使整个生产处于极大的盲目状态,无原则可言。在这种生产环境下,透水等实践很容易发生。同时,也会造成一些间接事故,给整个施工生产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2.3.3地质资料的各种缺陷是造成煤款连锁反应、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根据行业特征,工程的周期、工程设计的工序、工程量与事故发生的几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正比的关系。一个完美的设计,主要的设计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工程的利用效率,减少工程量,削减周期,防止出现工期的延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防止出现人为灾害。同时,一定要重视矿井地质工作。实现资料的精准性。这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3、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3.1顶板事故也是煤矿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类型。随着煤矿行业先进科技的引进和使用,同时也加强了安全管理,这类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但是在一些技术落后、落后地区的小煤矿中,仍然成为限制其安全生产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类型的事故诱因很多,如技术和工艺的落后,脱离实际的生产工序,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对技术掌握能力差,地区条件不优越,地质构造特别等。其中其关键作用的是地质构造。

3.2如果具备详尽、准确的地质资料和数据,那么在施工开始之前,可以对施工地点的具体岩层情况做一了解,如岩层的坚硬程度,褶曲或者煤层产状等。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方案的施工。尤其是要注重爆破工艺和支炉的模式。一些物料和设备要提前安排,人员分配也要预先完成。这样可以实现管理和技术的双层保障,对顶板事故起到防御的作用。

结束语

矿井地质工作在整个煤矿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安全生产和作业。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良好的矿井工作,能够有效杜绝水灾、瓦斯以及顶板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安全运营环境。为了使煤矿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要正视矿井地质工作的特征和性质,重视它在整个行业、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实现科学、高效的决策,顺利开展工作。由此看出,矿井地质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同时由于生产和安全密不可分。同时,良好的矿井地质工作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良性、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为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宗梅.煤矿安全生产与矿井地质工作[J].煤,2004,01:54-55.

篇7

关键词:矿井;地质;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贯穿于煤矿开发、利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矿井地质工作中的研究、勘探、控制和预报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我们知道目前大部分的煤矿安全事故如瓦斯爆炸、冒顶、突水等往往都是因为地质条件造成的,与矿井地质工作有很大的关联性。很多煤矿企业都非常重视矿井地质工作,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效预防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从而切实的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能够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在很多时候矿井工作中会出现水灾事故,这些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甚至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带来大范围的伤害,造成毁灭性的灾难。针对这些事故,一般的矿井在工作中也会注意进行排水的配套设施,除对这些硬件上提高认识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水文地质这个软件上下大功夫。虽然整个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了水文资料的积累整理等勘探和生产工作,对这些则是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我们对一定区域内的主要年度及降雨量的变化、含水层的含水性随季节而递变的规律等含水岩系及水文特征这些客观事实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再根据“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对老塘、旧巷实行超前打钻探放水,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及早预防,减小其危害程度。搞好地质工作可以从宏观上指导我们的设计和生产布局,在大局上掌握控制水患的主动权,降低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的概率。

其次,可以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抑制和消灭瓦斯事故在煤矿安全工作中是最重要的工作,重大的煤矿事故中最常见的就是瓦斯爆炸,这种事故波及范围广、突发性强、危害程度高等。虽然为了防止这种重大恶性事故,一般的安全工作中也会突出“一通三防”,但是在处理和解决这类问题上这些手段并不是非常全面的,这样就会导致安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预见和超前规划,对瓦斯灾害仅仅限于被动防御。瓦斯地质工作的研究和投入显得更重要。比如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在80年代中期东北某矿的事故,当时此矿在-109.0标高掘送岩石机道,但是由于对煤与瓦斯突出和构造,埋藏深度等因素的关系认识不清楚,导致了巷道接近A18层顶板及F14断层的预定位置的时候发现大量的瓦斯涌出。当时仅仅是用了减少每次放炮火药量和加大风量等措施,意图来控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但是在一次炮后突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所幸当时处于交接班时间,否则将会是重大的事故。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该区域矿井地质资料研究程度不够带来的危害,而且发现煤层结构紊乱及其它突出征兆时,也没有处理,这个事件突出说明矿井地质工作、特别是瓦斯地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煤矿开采中首先需要注意分清煤层的埋藏深度、构造及其它因素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瓦斯涌出规律及瓦斯灾害的预防做到最好。

最后,矿井地质工作所获得的资料和成果对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也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煤矿在开采前往往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也不是凭空的,而是需要有依据和条件方可。设计部门要想提出完善、合理的设计,就需要了解一个区域的煤层产状、性质、结构、厚度及其瓦斯情况、岩浆岩侵入、横向变化、火区及水文特征等矿井地质资料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设计的施工才能够在快捷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安全才会成为可能,生产过程安全系数的高低也正是基于此。比如在很多设计中若某地方存在火成岩侵入及局部含水层,地质资料已经探明的情况下,可考虑事先制定有效措施防范,使施工远离这些区域,使生产过程具有预见性。如果并没有做好相关的工作,未能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资料,生产便会陷入盲目,非常有可能出现致间接事故的发生,对将来的施工生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有时候甚至还可能出现透水淹井等直接事故的发生。

此外,煤矿生产中顶板事故的发生也是常见的。目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先进技术的采用,这类的事故也在逐渐的减少,严重程度有所降低。但是很多非国有煤矿,特别是一些小企业的煤矿,工人素质差,工艺落后,生产工序不符合实际情况,顶板事故依然是制约其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有关的顶板事故占有一定比例。而如果事先能够对施工层位的坚硬程度,间隙发育程度等围岩性质等做详尽的地质资料收集,对褶曲断层及煤层产状掌握准确就可以在管理和和技术层面上保证对顶板事故的积极预防,安排合理地掘进爆破工艺及支护方式,配置设备材料及人员也能有效地减少和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二、矿井地质安全工作的促进策略

矿井地质管理工作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严格控制着矿井生产的各项指标,关系到整个矿井的服务年限和矿井生产接续安排,因此必须加强矿井地质管理工作,加强对资料的收集编录和整理,尽快实地测量矿井所有的工程,绘制矿区综合地质图件,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发挥矿井地质在矿井生产中的指导和监督作用。矿井地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井生产的各方面工作。

严格按照《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采矿区的地质说明书必须在开矿的两年前通知地质部门,开采部门必须根据地质报告以及开采的情况提供采矿区的地质预测报告,这些基础的资料都是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部门必须对采矿区的设计、施工方案、地质测量资料进行负责,一但发现有实际情况有差异的必须从新做矿井评估。并及时的向采矿部门汇报,研究提出理性的处理意见,保证矿井的生产安全。并且还要做好对于采矿区地质的检测工作,对于开采区的新变化要实时监控,为下一个开采季提供借鉴方案。

在巷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于回采工作界面的推进以及褶皱形态进行分析,了解采矿区地质的变化规律,实际的采取补救措施。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掘道内的岩层变化厚度等内部结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为后一步的建设提供依据。

采矿最终就是为了获得煤炭,虽说地质工作在煤炭的安全生产实际应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地质测量技术人员来说,由于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工资较少,升迁的机会很小,这样就形成了地质测量人员的巨大流失。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地质技术人员的待遇问题和地位问题,要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要让地质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总之,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也是与水灾事故、瓦斯事故及顶板事故的发生息息相关的,正确认识矿井地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地质资料的准确性,一方面能够对本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减小工程量,缩短工期,还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减小和杜绝各类事故,才能把工作开展的更好,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一、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

近年来,瓦斯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对“一通三防”(“一通”是指通风,“三防”指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的实质认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一通三防”的内在关系,不重视通风基础工作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如下。

1对通风系统管理重视不够

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的基础设施,通风系统形成不及时或不稳定,结果就直接导致风流短路,瓦斯积聚。分析瓦斯事故,都是对通风系统不重视引发的。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少数通风管理人员不明白通风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把煤矿通风系统的构建等同于其它无关紧要的事来抓,在具体工作上就是拖延推诿,最终酿成事故。其次通风工作具体实施上,部分通风管理人员只重视生产区域的通风系统而不重视对死角\盲区的管理。

2对通风设施重视不够

通风设施是构成煤矿通风系统的最基本单元,是维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个别通风管理人员在对待通风设施构建时主观、片面,随意安排,不过问、检查少,缺少时间、质量、规格要求。个别煤矿不按时构建通风设施,使通风系统长时间瘫痪或处于不稳定状态;选位是通风设施构建的重要环节,位置错误,必然导致通风系统不可靠,比如局扇安装位置不正确,造成循环风;密闭墙建造位置不对,易造成盲巷;风门调节位置不对,易损坏,使通风系统不稳定、不合理;设施质量是通风设施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质量差,必然给通风管理造成错觉,留下隐患。

3技术指导重视不够

煤矿通风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不充分发挥技术的指导作用,往往会导致技术措施纯理论化和教条化,与现场实际相互脱节,造成工作失误。部分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懒于深入井下现场,对技术措施是否符合现场不管不问,造成通风工作虽有技术措施,但落实差,指导性不强,技术措施形同虚设,导致瓦斯大量涌出,酿成事故。技术把关是保证通风管理可行的必要手段,如果技术把关不严,留有漏洞,人为埋下事故隐患。

4对通风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通风队伍业务素质低,对自身建设重视不够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通风管理干部职业敏感性差,在遇到危及安全生产的问题时,麻木不仁,无针对性措施。比如巷道贯通后对构筑通风设施无反应,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变化带无反应等。对日常管理工作无程序、无重点、只布置、不检查,只是一味地应付生产,凭经验办事,一些通风管理干部在开展工作中不用《规程》和通风理论去指导,而是凭经验,想当然指挥实际,必然形成管理上的盲区。

二、做好矿井通风工作的措施

1重视对“一通三防”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任何复杂的矛盾,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确定工作重心,科学地安排工作程序。在“一通三防”工作中,通风就是主要矛盾。首先树立“通风无小事”的观念。最近,有的矿业公司把“通风无小事,有小事当大事办”作为煤矿生产的格言。这是对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精辟概括。从通风的服务对象来看主要是服务于人,从“一通”与“三防”的关系来看,通风是基础,从血的教训来看,通风工作的小事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必须使“通风无小事”的观念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长久扎根。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一通”与“三防”的关系,在工作中要以通风为主兼顾三防,既要防止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单打一,在投入上反对片面强调检测装备而忽视通风基础设施,在有关文件上,必须明确搞好通风基础工作为前提,任何检测手段都是为更好地搞好通风工作服务的。

2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技术指导作用

“技术指导生产,技术服务生产,技术先行”的原则是我们开展“煤矿通风”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技术先行,在技术指导下开展工作,才能克服实际工作的盲目性和经验性。首先,充分赋予通风部门权力,认真做好通风管理,保证矿井有一个合理、可靠、安全的通风系统。从矿井开拓部署到一个新采区、新工作面的布置,通风部门有权根据矿井现状及今后新采区、新工作面形成后通风系统是否合理,参与新采区、新工作面布置的设计、审查,避免新采区和新工作面形成后,通风部门为构成通风系统而进行各种风量的调配和架设风桥、风门等多种通风构筑物补建,力求做到通风系统合理、简单。其次,要树立全过程的技术管理观念,从设计到开工直到验收,每个环节都必须通过各项技术责任制来确保技术指导现场,并落在实处。措施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能够动态地指导现场,防止闭门造车,照搬照抄。同时技术工作必须坚持局部和整体结合的原则,对矿井局部技术方案,必须认真考虑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

3重视通风系统的建设工作

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在煤矿必须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通风系统改变就是大事”的观念。如果只强调瓦斯,就会引起我们对瓦斯检测的片面重视而忽视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同时还要树立通风设施是装备的观念。在强调“管理、培训、装备”三并重的原则时,要把通风设施当作主要的装备进行投入,防止本末倒置。对于通风设施,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施工和验收。并纳入档案管理,井下必须有专人负责看管,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4重视通风队伍建设

一支过硬的通风队伍是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强通风队伍的自身建设。首先,从组织上要保证通风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要把对通风队伍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等同于瓦斯队伍来要求,在工作待遇上充分考虑其劳动强度,责任和专业性,使其与煤矿通风所处的地位相称。其次,加强通风队伍作风建设,努力培育“团结、进取、严谨、求实”的作风。“团结”是通风队伍开展工作的基础,是保证一切通风工作完成的前提,“团结”在通风工作中的体现就是人人操心、人人负责,遇到隐患不等不靠主动处理;“进取”反映通风队伍的精神风貌,就是不论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要埋头苦干,有良好的职业敏感性,认真把握生产的每个环节,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严谨”是对通风工作中的任何小事必须严肃对待,认真落实;“求实”就是要求通风工作者一切要从矿井实际出发,从安全角度去开展工作,当矿井“一通三防”工作与生产发生矛盾时,要敢于坚持原则,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再者,要通过加强对通风队伍的培训,提高通风队伍的业务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使得在工作中不但能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现场处理问题,以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可靠。

5重视通风日常管理工作

通风日常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通风服务对象为人,所以首先必须严格要求,对任何通风工作,都要按时、按量、保质去完成,不得有任何侥幸心理。其次,要严格重点区域异常现象的管理。再次,要充分发挥干部的管理职能,利用干部业务素质高的优势,通过一系列责任制的落实,促使干部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处理问题,确保隐患及时消除。

三、结束语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分析研究探索“矿井通风”的客观规律,更好地将“矿井通风”工作落在实处,彻底消灭矿井“一通三防”事故是每一位通风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提高认识,广泛地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让“矿井通风”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出更好、更扎实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字】:煤炭企业;从严指党;安全生产

煤炭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能源已成为促进人们生存与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基本保证。但这些年,煤炭企业生产事故频发为企业日常生产带来了严重阻碍,如何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已成为其生存的主要保障。在当今国有煤炭企业中,党委及各级党支部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实现企业高效管理及安全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围绕国有煤炭企业关于从严治党对实现安全生产的作用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1、国有煤炭企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这些年,国有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推进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对于企业发展与决策至关重要。我国这些年在从严治党及加强企业党风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为实现企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党风建设作为从严治党工作的核心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此,作为国有煤炭企业从严治党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其一,从严治党有利于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当前煤炭产业发展压力重重,如何实现对企业有效管理是企业不得不思考的话题。而统一思想,并有效将党中央决策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加以落实,对于推动企业稳定发展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对于企业来讲,加强党组织建设对实现企业团结、提高执行力及更加有效经营企业决策具有积极意义。

其二,从严治党也是实现廉政的需要;国有煤炭企业这些年由于作风腐败问题而受到相应处罚的案例很多,仅贪污一项就牵连出无数党政干部,使得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受到严重阻碍,束缚企业发展。近年来,一直在强调中国梦的战略梦想,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基于此,国有煤炭企业作为一个群体,有能力、有义务成为实现这一宏大的目标的一个推动力,而加强党的建设则有利于逐步实现廉洁治党、廉洁治企,进而推进国家及企业发展与繁荣。

其三,从严治党也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我国属于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使得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同时,也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支撑。基于此,国有煤炭企业应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进性,建立起有效的职工群众基础,使得其在带领职工群众安全生产和企业安全发展的道路上发挥领导作用。从严治党有利于促进党内团结,对于奠定坚实的职工群众基础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良好的职工群众基础也是实现企业稳定与团结的基本保证,对于煤炭企业实现脱困求存具有重要意义。

2、国有煤炭企业从严治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

安全是煤炭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危险程度高,事故影响大,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安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意识是这几年国家大力提倡与发扬的主要理念,国家已将安全生产放于新的高度,企业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国有煤炭企业而言,党组织应加强思想观念提升,从严治党,逐步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要求。

推进企业党组织建设,从严治党一直是国有煤炭企业严格要求与落实的内容,也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基于此,如何实现企业从严治党,发挥企业党组织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对于实现这一点,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

1)做好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党组织保障作用

对于国有煤炭企业党组织建设来讲,首先应发展良好的职工群众基础,将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有效沟通与协调,主动帮助职工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以促使企业党组织在职工内部信任的建立。同时,企业党组织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其先进性,通过召开座谈会、党员大会等形式,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养企业党员骨干、标兵等,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以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2)做好宣传教育,发挥党组织引导作用

前面提到,共产党的先进性及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对于煤炭企业,安全重于一切。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从多角度不断向企业员工灌输安全生产的重要理念,从员工思想及行动上不断改善其思维理念,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企业员工生产过程的随意性,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加大矿区党组织建设,为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积极支持

企业安全生产关系企业发展与生存,企业党组织是企业最核心的领导集体,其成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为企业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推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推进。同时,应逐步强化安全责任制,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到实处,以保证生产有效进行。

3、结束语

从严治党是这些年我国一直执行与倡导的主要治党策略。基于此,在企业党组织建设中更应有效贯彻与落实。本文就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及在国有煤炭企业如何通过从严治党来保证安全生产提出了措施,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丰正林二师三十六团党委书记政委.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改进党建工作[N].兵团日报(汉),2015(04)

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鹤煤五矿领导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科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就物质抓物质,就安全抓安全,只能是事倍功半,最终也是抓不好的。要使职工从技术、从管理以及从心理等方面认识安全的本质,最根本是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该矿领导主动地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这一基本工作方针融进安全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一个“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良好氛围和“不能违章,不敢违章,不想违章”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抓好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规范文化和心态文化建设。

        1 加强安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强化现场管理,使员工“不能违章”

        鹤煤五矿现场管理是该矿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矿把领导下井带班制度作为保证现场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来抓,规定领导干部要与工人同上同下,并严格进行跟踪考核,盯紧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同时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职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中及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和必要,使员工不能违章。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1 搞好井下现场文明生产,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干净、整洁、安全。

        1.2 抓好作业规程,施工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落实。确保作业规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安全性。

        1.3 加大安全投入。适时引入适应生产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技术工艺,向科学技术要安全。

        1.4 在安全管理中规范人的行为至关重要。首先要实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用标准规范人的行为,使员工干标准活、干放心活、干正规活。其次通过“想、看、干、管”四步曲,将岗位安全管理责任辐射到整个岗位工作空间,实现“三不伤害”原则。最后严格执行岗位工加强作业流程、操作规程的教育,让职工懂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规范作业程序和现场操作行为。

        1.5 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跟班干部、班组长、安监员、瓦检员的作用,把好现场指挥关、操作关、监督检查关。

        1.6 对在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进行重新审查。成立了安全小分队分三班活动在各个生产区域,严查现场施工、措施落实;成立了纪律督察小分队,每班对干部的跟班、值班以及包保区队的科室干部请销假及履职情况,区队是否执行安全“署名工程”和“自我认格体系”等情况每天一检查、一通报,对认不清形势、起不到带头作用的干部实行诫勉谈话、交与组织处理。

        鹤煤五矿通过安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环境、有序的工作、严格的管理,使职工没有机会、没有必要违章。

        2 加强安全规范文化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使员工“不敢违章”人的行为的养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约束,约束就是必须有标准、有制度,鹤煤五矿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这套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安全管理法规机制。通过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干,不应该怎样干,违反什么规定应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2.2 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选内容,做到教师有教案、学员有教材、考试有试卷,并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由技术员到现场讲解并操作,然后反过来反复互动,达到每个职工都会讲解会操作;在平时的安全学习中,讲课内容均有记录和职工签字,对当班不低于10%人员抽查提问,采取集中化、个性化、体验式模式进行培训,建立培训人员档案,将考核记录、考试成绩纳入其中。

        3.3 现场安全控制机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其关键在于落实跟班干部、班组长、安监工、瓦检员的安全责任,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化现场管理,哪一层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

        3.4 安全监督检查机制。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穷追猛打,全力围剿,使“三违”无处藏身。

        3.5 安全现场带班机制。把领导下井带班制度作为保证现场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来抓,规定领导干部要与工人同上同下,并严格进行跟踪考核,深入重点区队、重点头、面和关键环节,盯紧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对井下施工现场、安全薄弱人物、不正规操作行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进行严格排查,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

        3.6 安全奖罚机制。奖要奖得眼红,罚要罚得心疼,把安全与帽子、面子、位子结合起来;违章或搞不好安全就摘帽子、丢面子、减票子、失位子,使员工不敢违章。

        安全工作关键在落实,强化执行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执行力,鹤煤五矿的法规是完善的,制度是严格的,要说了算,定了干,执行制度不折不扣,使制度有威慑力,让职工不敢违犯。

        3 加强安全心态文化建设,搞好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教育,使员工“不想违章”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有些职工之所以违章多半是出于侥幸、盲目,这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教育、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3.1 加强安全核心理念的灌输和渗透。向员工灌输“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人人都是通风员”等核心理念和“谁不抓安全,谁不重视安全,就摘谁的帽子,减谁的票子,砸谁的饭碗”等安全观,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认识到理念的深刻内涵,达到理念入心入脑,形成对安全的个人情感认同。

        3.2 开展安全活动,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如开展各项娱乐活动,悬挂安全标语、警句,收集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案例展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3.3 转变干部作风。使干部根往下扎,劲往下使,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抓安全,为员工做榜样,树典型。

        3.4 强化职工的正当行为,抑制职工的错误行为。如建立光荣台、“三违”亮相台,评选最佳班组、最差班组、优秀员工,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等等。

篇11

[关键词]发电企业;高级管理者;巡视检查;安全生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273;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2

1 发电企业高级管理者

发电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主要是指发电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最高管理集体,主要包括:行政正职(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其他副职(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

2 巡视检查的定义

巡视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找出有害及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

3 高级管理者巡视检查与安监部组织的专业检查区别

与安监部组织的专业检查相比,高级管理者的巡视检查是日常性的工作基本检查,更多的是发现管理上的问题,巡查周期有间断性,每次巡查时间短,巡查的质量和效果主要取决于高级管理者所掌握安全知识的熟悉程度和管理经验。

4 高级管理者巡视检查的做法

高级管理者日常工作繁忙,公司的生产、经营、项目发展都需要关心,特别是从事经营、财务、党群管理的高级管理者,部分是非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出身,安全生产专业知识相对欠缺,不及分管安全生产管理的领导经验丰富。高级管理者的宝贵时间如何才能用在“刀刃”上,如何才能避免为现场而下现场、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应付形式等问题,是推行高级管理者巡视检查的上级公司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安全管理专业部门要设计一套简单易行的检查表格,明确高级管理者巡视检查标准,高级管理者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顺利的掌握工具,做好巡查工作。

4.1 巡视检查对象

检查对象包括生产现场、基层部门、班组、外部项目和外包工程等。

4.2 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内容包括检查生产现场是否存在隐患、缺陷、异常、违章及其他问题;检查基层部门、班组各项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外部项目管理是否规范;检查外包工程管理是否规范。检查安排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4.3 巡视检查频次

行政正职(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巡视检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巡视检查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其他副职(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巡视检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

4.4 巡视检查工具

4.4.1 巡视检查卡片一

巡视检查卡片一,见表1。该表格不设定检查类别和内容,检查者根据现场的巡视、观察以及自己对安全的认知,提出问题。巡查结束后,高级领导者提交检查记录,安监部门进行统计、记录,制订解决方案,跟踪落实情况,并通过总结,不断地提高和改进巡查工作。

4.4.2 巡视检查卡片二

巡视检查卡片二,见表2。该表格由安监部门根据企业高级管理者不同,量身定做检查类别和内容,检查有侧重点,有针对性,与高级管理者的职责分工相挂钩。同样,巡查结束后,高级领导者提交检查记录,安监部门进行统计、记录,制订解决方案,跟踪落实情况,并通过总结,不断地提高和改进巡查工作。

4.5 巡视检查要求

(1)高级管理者到现场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时,严禁违章指挥,不得替代生产部门、班组或个人履行工作职责和安全职责,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错位,到现场应带头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程,确保自身人身安全。

(2)高级管理者要主动了解每周、月生产作业计划,适时安排到生产作业现场检查、督导的时间。由于出差等原因不能到位的,实行岗位替代,在出差前安排好替代的同类人员。

(3)高级管理者到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在检查后及时向受检部门、车间或班组反馈检查结果,受检部门、车间或班组应做好记录。对于检查的情况,各部门可以在安全生产周例会上进行通报,也可以每周汇总到安监部进行统一通报。

5 结 语

高级管理者通过安全巡视检查,以自身示范作用,将安全生产的监督压力层层传递,对消除管理盲区、堵塞管理漏洞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有效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

同时,巡视检查对高级管理者而言也是一种基层调查,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高级管理者只有通过贴近生产现场的巡视检查,才能把好脉、开好方,对症下药,切实解决本单位安全生产乃至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

篇12

关键词:安全评价;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生产保证既是对生产的重视,也是对员工的负责,同时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以及实现煤矿的质量提升,材料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中引入安全评价,实施安全评价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煤矿的生产缺乏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安全意识,不重视管理操作,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为降低成本而出现各种不规范、不科学以及不合理的生产,大大地增加危险隐患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也是一大问题,并且安全评价的执行力度较为欠缺,对于这一方面相关机构部门没有抓好以及没有实际的落实,导致不合格生产情况较为普遍,这直接导致煤矿的出产质量低,应用的效果差以及存在较大的应用隐患,为实际的解决这一问题这一现状,采取的主要操作就是全面的分析以及阐述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所能够带来的价值以及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实现企业客观的认识安全评价,进而逐步的实现推广,再由相关部门的介入,实现安全评价广泛以及实际的使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之中。

1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煤矿安全生产实现的最基本操作以及最为主要的操作,能够实际的促进这一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实际的提升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保证在该环境中所生产的煤矿的应用质量,能够相应的减少污染的产生以及相对应的实现能源的节约,这对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稳定化发展都是有实际的意义的,因此需要详细的全面的完整的分析安全评价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以此来增加安全评价应用必要性的说服力。

1.1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作用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主要作用体现为,煤矿安全评价是较为权威、有经验、有资质以及有能力的机构进展的,因此,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系数评定的可靠性,能够实际的确定煤矿生产企业的内部结构合格性、操作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生产步骤流程的准确性,能够实际的确定这一煤矿企业的存在合理性,存在价值,能够相对应的进行相应的处理,实现煤矿生产产业的相对绿色化以及安全化,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防止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安全评价的使用还能够查找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当之中,以及企业潜在的危险因素,存在的危险源以及帮助工作人员分辨危险性,能够有效的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有效地改进煤矿生产企业的结构,煤矿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各方面的防范措施以及防护操作。能够促进煤矿生产企业的结构化、整体化以及科学化,实现煤矿生产企业煤矿生产安全化,能够实际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操作稳定性。因此,需要相对的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使用定期性,这样能够实际的发挥安全评价的作用,实际的提升煤矿生产的利益。

1.2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分析

煤矿安全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提前预防性,能够实现在事故发生之前进行控制,亦或是直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损失的最小化,伤亡的最轻化,能够减少煤矿生产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具体操作就是对煤矿的生产进行整体性的分析,确定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不稳定的因素,相对应的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进行预防,能够实际的实现生产强化,生产稳定化,以及生产危险系数最低化。安全评价还能够达到的目的就是能够实际的提升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这进一步地促进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安全评价的实施能够实际的降低出现管理人员自我意识过强的现象,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进行相应的改进学习,能够进一步地推动生产的规范性以及生产质量的提升,生产的稳定性能以及生产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形成安全第一的生产模式以及生产意识。

2煤矿安全生产中安全评价的使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使用过于理论化以及过于表面化是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具体表现为出现安全评价内容的就轻避重,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价值以及调整效果无法体现,事故以及损失仍处于不可控制状态,还存在对于危险源以及潜在危险的评价过于模糊,导致煤矿安全生产中安全评价的作用无法体现,安全评价失去其根本的意义,安全评价的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评价结果大同小异,这导致在不同的环境中安全评价所起到的效果截然不同,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是致命性的,安全评价没有侧重点,这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防范措施制定,以及调整方案的设计无据可依,无从下手,这对于安全评价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会导致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对此的轻视情况严重化。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改善,实现安全评价的效果全面化发挥,首先需要保证安全评价人员的质量、能力、责任感以及工作态度等,在此基础上在确定评价的内容重点,评价报告所必须展示出来的数据以及信息,同时需要采取责任制,即对安全评价的人员相对应的评价结果所达到的效果以及由于这一评价结果而导致的问题全权负责,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安全评价的质量以及保证安全评价的实质性,同时安排安全评价人员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的全程观察以及全程记录,这样能够保证安全评价的真实性以及针对性,同时能够保证安全评价的作用得以体现,能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在安全评价之下更好地发展以及更为稳定的提升。安全评价的使用稳定以及实用性的保证,能够实际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对此的重视程度以及使用情况,能够良性的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提升以及安全性保证。

3结语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实际的规范化煤矿的生产,能够避免不合格的煤矿生产继续进行,能够实际的抑制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以及能够实际的促进煤矿生产行业的稳定发展,促进煤矿的产量以及煤矿的质量稳步提升。

作者:李长顺 薛鸿艳 单位:辽宁久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姗姗,张亚楠.浅析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J].价值工程,2014(6):175-176.

[2]孙欣梅.矿山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J].黑龙江冶金,2011,31(1):19-20.

篇13

摘要:本文就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进行初步的研究,针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人性化管理现状展开论述,对企业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的落实和实施展开研究并阐述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

一、前言

安全生产管理“人性化”管理的实质是真正执行安全“以人为本”的内涵;强调“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必须与强化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相统一,必须与各级管理者的模范作用相结合,还要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相结合,并通过“人性化”的安全管理,达到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目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组织生产的永恒主题。怎样开展安全生产,如何将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是生产过程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上,部分同志主张“铁面孔、铁手腕、铁制度、铁心肠”,强化执行;另一些同志主张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上采用“人性化”管理。笔者以为,这些同志的工作初衷都是好的,问题在于人为机械地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执行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割裂开来看待,将人性化的管理看成是软弱无力和放任自流,这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理解这一问题,有失偏颇。而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片面强调“四铁”在管理过程中生硬刻板、伤害员工的感情和工作积极性,更不能片面理解“人性化”而放弃管理,弱化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才能保证安全工作取得实效。

二、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探讨

何为“人性化”管理,溯本求源,必须了解什么是“人性”。“人性”即人区别自身以外一切物质并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也称人的本性或本质。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有它的自然属性,但这种自然属性又要受到社会属性的制约,因而,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安全生产本身就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从自然属性的高度看,它是人类仅次于温饱的第二层次重要需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就本能地存在着“趋利避害”的要求。只有组织安全的生产,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社会稳定。因而,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卓有成效的工具之一,它与安全生产的社会目标、企业目标和个体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要做到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应在以下几点上开展工作:

(一) “人性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体现,主要体现在: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企业的安全文化代表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作为员工的人,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结蒂就是代表员工的根本利益,安全生产就是避免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保护员工的生命也就是保护员工的最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安全管理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以人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目的,二是管理的重点和对象为人。只有充分发挥人性化管理,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有深刻的涵义。

(二) “人性化”管理必须与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相统一

强调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决不是说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更不是说各种制度在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中可以形同虚设、敷衍了事,否则就会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遵章守纪和人性化管理完全是一致的,两者之间丝毫不存在实质上的冲突。恰恰相反,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正是从血的教训中提炼而成,目的是为了血的教训不再重演。而员工从事各类生产也需要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生产安全,体现了人性的需要。“严格”两字,重在一个“格”字,这里的“格”,就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只要你在执行过程中不出这个“格”,不管你如何严肃认真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过去有一句话叫做“严是爱,松是害”,用于说明安全生产过程中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最恰当的诠释。

(三) “人性化”管理必须与管理者的模范作用相结合

在我们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危害最大的莫过于习惯性的“三违现象”,而“三违”之中作者以为最严重的莫过于违章指挥。我们一些同志,特别是组织生产的个别管理者,制定工作计划简单粗放、大而划之;安排工作内容缺乏周密、粗糙宏观;到了工作现场走马观花、敷衍了事;遇到问题仅凭经验、随意指挥。凡此种种,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而且极有可能危及安全。更有甚者,个别人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欺上瞒下,不仅有可能使问题扩大化,而且带坏了员工队伍,直接危及设备及员工的安全,是最不理智最没有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应该受到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只有管理者做出样子,员工才能心悦诚服。而只有按照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思想工作结合渗透法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才能有效地克服违章指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四) 人性化管理必须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相结合

生产任务的完成是靠具体的人实施的,而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业务技术是一流的,而且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章守纪观念,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样的队伍,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才能事半功倍。而要造就这样一支员工队伍,必须要在各项工作中下功夫。一是注重员工队伍的思想建设。通过组织员工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员工深刻领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的高度一致性,教育员工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从而在工作中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气顺心悦;二是要教育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把做好每一项工作和完成每一个生产环节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而尽职尽责,对工作中的“三违”行为要进行分析解剖,针对问题进行教育;三是要树立员工良好的章法观念和纪律观念,把服从指挥按章办事作为保障自己和他人不受伤害的重要屏障,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服从管理者的正确指挥和指导;四是要提高员工队伍的业务技能,将员工培训落到实处,通过派人学习、请专家讲解和考核相结合,摒弃形式主义,使员工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五是要提高员工对各级管理者的信任感和支持力度,各级管理者要通过自己良好的风范和指挥技能,真正成为员工的良师益友,成为员工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守护神。只有这样,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才能收到实效。

三、结束语

篇14

[关键词]安全;人性化;取得实效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81-01

引言

何为“人性化”管理,溯本求源,必须了解什么是“人性”。“人性”即人区别自身以外一切物质并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也称人的本性或本质。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有它的自然属性,但这种自然属性又要受到社会属性的制约,因而,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安全生产本身就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从自然属性的高度看,它是人类仅次于温饱的第二层次重要需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就本能地存在着“趋利避害”的要求。只有组织安全的生产,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社会稳定。因而,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卓有成效的工具之一,它与安全生产的社会目标、企业目标和个体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要做到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

1 “人性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体现,主要体现在: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企业的安全文化代表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作为员工的人,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结底就是代表员工的根本利益,安全生产就是避免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保护员工的生命也就是保护员工的最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安全管理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以人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目的,二是管理的重点和对象为人。只有充分发挥人性化管理,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有深刻的涵义。

2 “人性化”管理必须与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相统一

强调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决不是说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更不是说各种制度在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中可以形同虚设、敷衍了事,否则就会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遵章守纪和人性化管理完全是一致的,两者之间丝毫不存在实质上的冲突。恰恰相反,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正是从血的教训中提炼而成,目的是为了血的教训不再重演。而员工从事各类生产也需要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生产安全,体现了人性的需要。“严格”两字,重在一个“格”字,这里的“格”,就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只要你在执行过程中不出这个“格”,不管你如何严肃认真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过去有一句话叫做“严是爱,松是害”,用于说明安全生产过程中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最恰当的诠释。

3 “人性化”管理必须与管理者的模范作用相结合

在我们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危害最大的莫过于习惯性的“三违现象”,而“三违”之中作者以为最严重的莫过于违章指挥。有一些职工,特别是组织生产的个别管理者,制定工作计划简单粗放、大而划之;安排工作内容缺乏周密、粗糙宏观;到了工作现场走马观花、敷衍了事;遇到问题仅凭经验、随意指挥。凡此种种,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而且极有可能危及安全。更有甚者,个别人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欺上瞒下,不仅有可能使问题扩大化,而且带坏了员工队伍,直接危及设备及员工的安全,是最不理智最没有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应该受到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只有管理者做出样子,员工才能心悦诚服。而只有按照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思想工作结合渗透法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才能有效地克服违章指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4 人性化管理必须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相结合

生产任务的完成是靠具体的人实施的,而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业务技术是一流的,而且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章守纪观念,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样的队伍,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才能事半功倍。而要造就这样一支员工队伍,必须要在各项工作中下功夫。一是注重员工队伍的思想建设。通过组织员工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员工深刻领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的高度一致性,教育员工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从而在工作中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气顺心悦;二是要教育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把做好每一项工作和完成每一个生产环节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而尽职尽责,对工作中的“三违”行为要进行分析解剖,针对问题进行教育;三是要树立员工良好的章法观念和纪律观念,把服从指挥按章办事作为保障自己和他人不受伤害的重要屏障,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服从管理者的正确指挥和指导;四是要提高员工队伍的业务技能,将员工培训落到实处,通过派人学习、请专家讲解和考核相结合,摒弃形式主义,使员工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五是要提高员工对各级管理者的信任感和支持力度,各级管理者要通过自己良好的风范和指挥技能,真正成为员工的良师益友,成为员工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守护神。只有这样,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才能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