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司运营体系构建范文

公司运营体系构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司运营体系构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司运营体系构建

篇1

【摘要】职业的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丰富,随着从业者职业生涯的推进而不断完善。高校、从业者要根据新形势,及时把握社会、市场新需求,加深对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教育的认识,对职业素质教育核心体系达成共识,把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推向深入。

职业素质概念本身是从企业角度提出的,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内部工作岗位工作员工的素质要求。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学校与企业无缝衔接,这个接口就是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学生高水平的职业素质是企业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职业素质要素除了包括职业岗位直接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应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较好的专业智能和创新潜能等。按照职业素质各要素对个人职业适应(胜任)和职业生涯发展所起的作用,整合职业素质的要素,可以构建出职业素质的三角形模型,职业素质的三角形模型从模型可以看出,职业素质由三大类要素构成。其中,保障要素是指从业者必备的、对某岗位(群)工作起基础保障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身心健康、思想道德和人际交往三个子要素,但单纯具备这些要素还不足以完成岗位(群)工作。支撑要素即适应(胜任)某岗位(群)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使从业者能很快或者立即上手工作的条件,对从事某职业发挥着最根本的支撑作用。拓展要素关注从业者的可持续发展,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实现自我潜力和充分的应变能力服务,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职业素质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应涵盖职业素质内涵的各个方面,全面推进,重点突出。

二、构建以三元教育为支撑的培养机制

篇2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所以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总的思路应该是渠道为主、站点为辅、业绩为先、拒绝烧钱。昆明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电子商务的目标是:以电子商务为工具,借助电子商务,利用线上市场的市场渗透率,重点在于产品的打造,开设第二渠道,最终打造网络品牌。公司会将各类开放性的平台,当做自己的销售渠道,将线下渠道建设的思路,拿到线上来。因此,昆明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渠道建设,放在整合各大购物平台和皇冠卖家身上,如淘宝的品牌运营商,品牌,淘宝皇冠金冠,都对产品线有扩充的需求,团购网站,B2C平台等都是公司切入做渠道的好基点。

2网络分销体系建设

分销体系的建设是企业自上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纵观众多品牌商,例如李宁、芳草集等品牌商,在运作好自身淘宝商城或淘宝店铺的同时,构建强大的分销体系,才能为企业的淘宝或电子商务战略提供做强做大的足够动力。市场中的资源是无限的,淘宝的大卖家、皇冠店、淘宝商城运营商、京东商城、麦考林、1号店、走秀网、银泰会、唯品会、团购网等等,都将是公司渠道建设的重心。昆明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的重点将是去这些平台中招募自己的网络品牌商、品牌运营商,简单来说是用他们的平台和流量,来销售公司的产品,最终打造自己的网络品牌。第一阶段:建立一家公司授权的官方网店。本着公司长远利益考虑,公司可以在淘宝商城直接运营专营店或搭建C店,一方面,可以为线下的忠实客户提供一个网络购买公司产品的渠道,另一方面,主要目的是培养公司自己的淘宝网店运营团队。建立官方网店的目标和意义主要在于:①全面提升品牌形象;②不受任何中间渠道限制,提高销售毛利;③运营销售灵活性强,不受第三方平台限制;④能逐步积累顾客数量及信息,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用户动态数据库;⑤可发展性强,官方网店为企业独立运营,可随着企业战略的不断推进,跟随性地不断完善;⑥官方网上商店将对于企业的供应链反应效率起到很强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二阶段:网络第三方渠道。目标:提高市场渗透率,将现有的分销渠道拓展到网络上,增加销售公司产品的分销商数量。分析公司的产品后,公司目前可用的分销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B2C旗舰店分销体系:对于B2C旗舰店的运营,将以合同授权的形式,授权给专业的淘拍档公司,这类公司对于淘宝商城的运营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拥有完善的运营团队、成熟的运营技巧和流程以及淘宝内部的公关经验及人脉。交由这类公司负责运营,业绩提升速度会加快,公司自身投入很小,投资回报率高。②C2C平台分销体系:利用淘宝供销平台逐步建设公司在淘宝店的分销体系,选择优质的网络店铺,作为公司的网络渠道分销商。C2C平台分销体系的构建由电子商务部整合公司内部资源,直接筛选、审核、评定优质分销商,由电子商务部负责各分销商一切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包括订单处理、货品控制、价格控制、发货等等。③B2C平台分销体系:公司销售的是益生菌食品,可选择京东商城、麦考林、1号店、走秀网、银泰会、唯品会等一线的B2C平台,作为重要分销渠道。B2C平台分销体系的构建由电子商务部负责平台渠道的开拓、合同条款初审以及订单处理、货品管理、发货等日常管理工作。④团购网站分销体系:为配合公司的线下促销活动,可选择如美团、拉手、团宝等一线团购网站进行阶段性的合作,以团购的形式促销公司的产品,同时团购网站的大流量特性也能推广公司品牌。团购网站分销体系由电子商务部全权负责拓展及业务跟进。

3公司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

公司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是公司实施电子商务战略的一部分,是保障顺利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结合公司现有的资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公司的网络营销体系。

3.1公司形象网站的运营在已有的企业网站基础上,进行SEO优化,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将网站建设成真正能促进销售的工具,让需要了解健康知识的人能访问到网站,并知道宝成生物有限公司;让需要购买益生菌的客户能访问网站,了解产品、咨询产品,最后线下购买,实现真正的线上咨询线下购买即O2O。

3.2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公司已开通微信公众号,众号为“hhmm010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将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纳入到微信公众平台中,使得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公司与新老客户沟通的一个渠道。

3.3第三方信息平台的应用利用一切可以信息的渠道,整理好推广思路和文案后,分阶段分任务量完成推广任务,从而达到将公司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出去,传递公司形象,构建公司的网络营销环境,让潜在客户在网上能及时地找到公司的目的。利用的推广手段主要有第三方资讯平台、论坛、博客和微博、及时通讯工具、sns网站、搜索营销、微信平台推广。

4核心运营团队的搭建及工作计划

篇3

绩效考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一种既能够独立运行,又能相互关联,完整体现出具体考评要求的考评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绩效考评体系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职工具体的工作情况,同时还是开展职工工作效率考核评价工作的基础。其中,考评指标是反映职工个体业绩表现,工作能力及态度的重要依据。作为现代集团公司管理的重要工具,绩效考评体系不仅在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体现出企业的业绩水平,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

二、企业集团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问题

研究构建集团企业绩效考评体系的相关问题能够促使我国企业运营业绩达成与战略目标的实现,进一步促进整体市场经济的进步,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在如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集团在构建绩效考评体系时总会遇到以下问题:

第一,考评指标不合理,未能统筹考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都是统一设置的营业业绩指标,大部分都没有考虑设置在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非财务性考核指标,这让绩效考评体系构建整体不科学。

第二,考核形式与主体单一,集团企业相对于小型企业规模更加庞大,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于职工与子公司的业绩考核仍然采取单一的考核模式,未综合进行多元化绩效考核,使得考评结果过于片面。

第三,基本的绩效考核制度建设仍然不够健全完善,考核周期普遍较长,对考核结果的记录与保存手段等都不完善,最后的考核统计结果紊乱。

第四,绩效考评执行通常都会受到员工整体印象的影响,相关绩效考评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结合职工的真实工作表现。部分员工可能会专门在管理人员面前表现自己,只有在负责绩效考核人员在的时候加班,考核人员不在的时候就故意偷懒,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绩效考核的真实性。

三、企业集团如何构建绩效考评体系

企业在构建绩效考评体系时必须根据科学的绩效考评模型并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这样才能正确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考核评价,引导企业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而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关键在于能够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统筹协调,要综合多方面来设置考核营业指标。绩效考评体系主要由财务绩效考评、非财务性绩效考评与EVA评价相互关联共同组成。只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才能对企业绩效进行正确评价,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一)财务指标绩效考评体系

构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构建整体考评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步,可以借鉴、学习国有资金评价规则,结合自身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运营效益及资产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潜力,进而科学地设置财务绩效考评指标。

(二)非财务性绩效考评体系

构建非财务性绩效考评体系是整体考评体系建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非财务性指标建设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与运营情况。虽然表面上非财务指标建设与财务指标没有明确的关联,但却密切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两者之间必然相互影响。在构建绩效考评体系时必须重点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关注财务状况对于两项指标的影响。其中,非财务性指标大体指的是顾客评价,修正指标为客户的服务满意程度、客户源的保持性、新客户产生比例、市场占有率、退货率与销货率等;内部经营过程,修正指标为成本开发的回报比率、基础管理水平、新型产品的研发时间,收入及货源生产周期等;学习与成长,修正指标为员工方面的满意度与挽留率,职员培训支出、受教育比率、发展创新能力等。

(三)企业集团业绩考评与EVA考评

企业对于既定运营目标的考评就是考评旗下各子公司与职能部门的业绩以及表现,进而建?O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在企业进行绩效考评的过程中,对于企业整体业绩的考评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各项指标的设置、考核标准的确立都是与企业发展战略步骤、运营规划等密切相关的。这当中的EVA评价正是对于运营目标任务考核的一种补充手段,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用来具体评价企业是否完成经营任务目标与其是否符合发展战略步伐。EVA作出的评价占据总体评价的1/4。

(四)构建科学绩效考评标准与指标设立权重

参考国际优秀企业在进行集团管理中的先进理念,我国企业在制定考评标准时可以按照原有的基本通用的标准,还可以参照以往企业自身的评价平均值等多方面因素。而各项考评指标权重通常可以运用赋权法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进行双向确定,同时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在不同环节按照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企业构建绩效考评体系优化途径

(一)从根本上重视建设绩效考评体系,加大建设力度

为了加强对于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设,首先企业管理层在意识上就应当加强对于构建绩效考评体系的重视,深刻认识到绩效考评体系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能混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在对待方式上要区别开来。同时,还要客观对企业员工的业绩表现与能力表现进行公正的评价,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信息流通,用顺畅的信息流动促进业绩考核的公正客观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公正、公平进行绩效考核

通过成功的绩效考评建设案例来看,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自身企业特点的绩效考评文化,在建设绩效考评体系的过程中,公司只是扮演着一艘船的角色,企业员工则是掌舵人。是否能够顺利远航,员工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建设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保证企业员工的核心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稳定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达到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同时,充分保障企业员工所获得的利益。

(三)优化薪资结构,完善企业薪资制度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内控体系;监督管理

公司生产经营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对公司潜藏的风险因素加以识别与掌握,且采取风险评估方法研究风险因素,进而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保障公司财务管理有序开展。而公司内控体系是风险避免和防范的一种关键手段,基于内控策略能够有效管控财务风险,防止风险因素的出现。但是其发挥作用的提前是内控体系的规范化构建,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在财务风险控制视角下公司内控体系的建立。

一、公司财务风险与内控管理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涉及广义方面的风险与狭义方面的风险。前者主要指公司运营阶段面临的财务风险,公司发展期间会面临大量突发状况,这些问题在发展环节不能被预测,由此导致公司在财务收入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该种不确定可能给公司创造效益或带来损失。后者指财务风险方面造成的损失,公司获取经费的来源为融资,而且要担负债务,如此需要定时归还本金与利息,如此就引起了公司的财务危机。

(二)内控管理的含义

内控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指的是公司在运营阶段管理各种运营活动,而且运营管理是基于内控思想进行的,旨在推动公司发展,使之能够掌握当下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的运营状态,从而适当调整自己的运营状态,由此保障公司安全顺利经营。内控管理是公司预防财务风险的重要方式,基于内控管理公司之间的各部门可以展开一定沟通,从而提升部门业务效率,且减少操作中产生的失误问题,由此使公司构建健全的内控体系。

(三)财务风险控制和内控之间的关联

单就公司发展这个内容展开分析,建立内控体系可以有效地增强风险控制效果,属于一种常见且有用的管理计划,不仅可以整体约束和监管公司经济行为,还可以在落实情况差的状态下保障公司的后期发展动力。通过实践效果发现,建立内控体系可以为公司创造较多经济效益,直接关乎公司发展状况。所以,公司制定内控体系十分必要。而且,应创新管理制度,细化各种管理任务需求,加大对内控和财务风险控制理论知识的探究力度,注重科学完善的内控体系的建立。财务风险控制视角下,应完善和调整内容体系的一系列内容,为公司管理人员做出规范决策带来科学高效的理论基础。所以,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和内控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是互为表里。具体来说,内控目标是全面避免财务危机,而风险控制目标的完成就是对内控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反馈,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公司内部职工要对此增强认知,从财务风险控制视角建立内控体系,尽量减少资金风险的出现,进而全面推动公司稳定发展。

(四)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特点

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明晰性,表现在企业资金预算与预算执行这些环节,企业在开展资金预算时,若无充分参考的信息,则难以保证预算的合理性,这也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分配与资金运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出现偏差,不利于企业正常运营;二是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表现为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时,缺乏对投资项目的精准评估,使得投资风险增加,无法及时有效回收资金。可见,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较大的威胁,在无法彻底消除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内控体系,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和有效消除各种财务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财务风险控制视角下公司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控制观念认知片面

内控管理观念已在各个公司内践行,并且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也越来越成熟,但公司并未把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相关联。此外,很多内控体系的建立缺少本国发展特色,西方内控管理观念的色彩比较浓重,实际上西方的各种先进内控观念并不符合中国国情。践行内控管理观念时,主抓的核心内容为生产经营与效益增加,比较忽略财务风险,并且财务风险控制观念有认知误差,认为财务风险控制仅仅和财务管理者有关,内控体系缺少财务风险控制内容,导致公司避免财务风险的有效性下降。

(二)内控体系不完善

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就算根据发展需求和政策建立了内控体系,但由于制度体系本身不完善,公司内控工作存在漏洞,阻碍公司经营发展。尤其是在公司资产方面,内控体系中缺少对资产控制、资产使用、物质受损、资产浪费等情况的监管与规范,导致公司内控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出现问题,由此阻碍内控业务的落实,不能提高公司财务风险防控质量,给公司财务管理留下安全风险。

(三)财务管理数据内容真实性较差

公司财务管理主要负责对公司所有经营的资产流动信息加强管理,基于财务管理可以获得准确的财务应用信息,准确掌握公司运营的成本应用与利润所得信息详情。但是,当前公司财务管理数据内容真实性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内控管理部门未严格规范和监督财务管理业务,财务管理者在资产核算时缺少必要监督,职工为提升本身工作效率而做假账,创造高收入低投入的假象,财务管理信息缺少稳定性,领导层获得这种财务信息做出的决策将无法保障正确性,提高了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

(四)公司缺少内审部门

公司内审工作主要负责监管和审核财务管理业务,及时了解财务管理隐藏的问题,进而合理整改,但很多公司都缺少内审部门。内审部门是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之间联系的纽带,内审部门对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展开审计,把财务管理信息传送至内控管理部,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内控部门转变内部管理战略,进而达到防止财务危机的目的。但是,公司缺少内审部门使得内控和财务管理交流的桥梁断开,内控部门不能获得精确的财务管理信息,对财务风险控制便无从下手。

三、财务风险控制视角下公司内控体系建立策略

(一)树立财务风险观念

公司内,无论是运营者还是各岗位基层职工,均要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观念,具有遇到财务风险妥善应对的专业技能,从而推动内控体系建立。基于此,要从增强职工财务风险观念入手,为提高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首先,对职工组织培训教育,利用各种经典案例加深职工对财务风险的了解,进而提高他们的财务风险观念,在建立内控体系方面有重要意义。其次,针对不同种类的财务风险情况组织主题讲座,在公司遇到财务危机后组织紧急会议,使职工从中总结实践经验,详细记录与分析科学的应对方法,进而提高职工对未知财务危机的预判水平,在财务风险出现时可以及早将其控制到可应对范围[1]。再次,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财务部要常常与其他部门展开高效沟通,在积极沟通交流环节可以发现潜在问题,从而在建立内控体系时起到参考作用。最后,公司要针对当前信息处理产品采购投资,利用数据信息可以提升财务数据的处理速度与精准度,还可以在财务工作者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增强内控体系建立效果。

(二)优化公司内控机制

需把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融入公司内控机制之中,以充分发挥财务风险控制优势。其一,在财务管理机制之中融入风险控制制度,按照风险管理观念再次调整财务管理部负责的各项管理任务,让财务管理部门内的职工可以相互协调与相互约束,在确保财务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提升财务管理的标准性。财务管理者彼此协调共享各种财务管理数据内容,促使财务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开展,防止财务管理者,做假账[2]。其二,优化公司内控的标准制度,在制度中需精细化、系统化整理财务管理任务,把内控管理落实在各项财务工作之中,使之可以充分结合,以保障内控策略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真正规避财务危机因素的出现。

(三)保障财务管理信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公司财务管理数据内容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运营决策,保障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十分关键。首先,需增强财务管理者的责任感,确保财务管理业务的准确性和严谨性[3]。其次,建立内控体系时应采取现代数字技术创建信息管理系统,把公司内部各个管理部门的信息均集中于公司内控信息系统之中,如此内控管理者就能一体化把控各项管理业务开展的实况,基于信息系统监管财务管理信息,保障财务管理账目的精准度。而且,财务管理者要实时录入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进行透明化管理,由此通过内控管理有效避免风险。

(四)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

设置内审部门十分关键,基于内审部门监督和审核财务管理任务,旨在规划部门专职责任,能实时监督财务管理任务,若是由财务管理者和内控管理者负责,不仅会导致审计缺乏专业性,而且身兼数职劳动量很大,审计过程不可避免会存在疏漏,财务管理也将产生漏洞[4]。所以,需聘任专业的审计人才负责审计业务,监督财务管理任务,及时解决财务管理问题,定时开展财务风险审核业务,且及时找到内控体系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各部门仔细修整,确保公司财务与资产安全,将全部的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从而为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标准的执行提供条件,由此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五)优化内控监管机制

规范的内控监管机制对公司健康、有序发展而言非常关键,并且还有利于公司内控体系建立的有序进行,帮助公司更好地避免经济市场危机。由此,新时期要按照公司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创新优化内控监管机制。首先,在健全内控监管机制时除了融入运营者、决策层的意见以外,还要注重基层职工的意见,由于不同岗位职工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因此收集各基层岗位职工的建议有利于优化内控监管机制,而且有利于职工深刻理解和执行。其次,信息技术繁荣发展时期,公司在创新优化内控监管机制时要积极融入先进的信息系统,可帮助公司运营者找到财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的制定,如果产生财务问题,就能将之掌控在能应对的范围之内,从而提升内控体系建立效率。

(六)为内控体系建立安排专门人才

新时期,国家之间整体实力的竞争即高级人才之间的竞争,由此可以发现人才在国民经济提升阶段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对企业而言,人才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且伴随信息技术与高新科技的日益进步,公司内控体系建立变得更为精简、全面,大量先进的信息处理装置均通过专业人士操控,所以对职工的专业水平具有较高要求。为提高内控体系建立速度和效率,要为其安排更为专业的人才[5]。其一,提高人才录取门槛,设置专门的考评标准,从面试者中挑选出适当的人才,保证录取者具有较丰富的金融专业理论、财务理论知识等,也要具备财务风险思想。其二,注重专业人才岗位培训,采取多样化培训方法提高参与培训员工的积极性,并制定规范的奖罚机制,对一些工作负责、能力高的职工给予适当奖励,由此调动职工工作热情,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总的来说,企业构建科学完善的内控体系,需要具备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七)完善资金结构

为了防止公司内部出现资金流向不清楚的现象,必须完善资金结构,减小资金流动风险。所以,公司在财务风险预防方面首先要根据实际状况科学配置资金,保障公司处在稳定经营状态,各种运营活动均有足够的资金流。而且,要控制公司负债率,加快公司经费周转速率,使之迅速适应市场局势,提升公司偿债水平,采取恰当的融资制度减小融资难度。此外,为增强公司的防风险能力,除完善内部结构、加大监督力度之外,还要做好公司财税筹划工作,基于外部力量帮助公司减小财务风险。公司财务管理者应根据具体经营状况制定税务服务手册,促使公司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协助政府机关开展审计业务,宏观把控公司财务活动数据,评价风险。财务工作者还应在每次税务政策产生变化后组织研讨会议,持续加强体系构建,并且通过科学筹划降低公司税负。

四、结束语

总之,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生产运营局势越来越复杂,给财务工作造成巨大的风险挑战,采用科学措施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效率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实践显示,构建科学、标准的内控体系能够明显提升公司危机应对效率,且提高其在经济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公司应通过提高财务风险观念、优化内控监管机制、为建立内控体系配置专门人才等策略来保障内控体系建立的合理性、齐全性,从而帮助公司制定高效的风险应对制度,增强公司财务风险预防意识和能力,促使公司完成稳定、长远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日亮.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2):112-113.

[2]张玉涛.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学习,2020(12):241-242.

[3]李丽.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3):133-134.

[4]郑丽.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研究[J].今日财富,2020(8):158-159.

[5]陈素萍.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3):58-59.

[6]李磊.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商讯,2022(1):37-40.

[7]裘争艳.论港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4):51-52.

[8]王永霞.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关系问题的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24):130-131.

[9]郎海贇.关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纳税,2021,15(33):60-62.

[10]张晓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2):201-202.

[11]王成君.简述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控深化建设[J].财经界,2021(32):79-80.

[12]邵小红.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J].中国市场,2020(12):93-94.

篇5

(1)2012年绩效评价体系 

A集团2012年绩效考评体系是按照基础指标、增效指标、对标创新指标及管理目标责任四个模块建立的,见下图1: 

该体系的优点在于:指标体系结合当时市场环境,以提升财务效益、突出降本增效、最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全面提高人、财、物的配置效率和效益,为集团公司提高经济运营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该体系的缺点在于:未能结合公司战略目标,仅是建立在二级单位层面的独立个体,公司战略未能层层传递。侧重于对财务绩效的评价,尽管有些模块也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但仍然是局部的、片面的,无法全面地反映集团公司在财务、经营、社会三方面绩效的协调性和全面性。 

(2)2013年绩效评价体系 

2013年A集团绩效考评体系比2012年进一步完善了考核体系,构建了总体指标、系统指标及单位指标三大指标体系,在统筹考虑总体指标、系统指标前提下,按照完成单位指标中的基础指标保基本预计奖励水平、效益指标保预计奖励水平提高、对标创新指标保超额奖励的思路,继续实行考核指标水平与单位绩效奖励同步浮动的奖励政策。见下图2: 

该体系的优点在于:与2012年考评体系相比,初步考虑了公司战略层面考核,设置了总体指标,而且,对厂际工序间连锁与互保指标一并考虑,对推动公司整体效益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该体系的缺点在于:对总体和系统指标设置权重较小,没有完全发挥激励作用;从公司战略层层分解角度,缺乏自上而下逐级对应的指标体系,激励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3)2014年绩效评价体系 

2014年引入了BSC(平衡计分卡)和KPI(关键绩效指标)理念,按照持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和精益管理的要求,从财务、内部业务流程、顾客与市场、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公司全年工作目标进行分解;通过经营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传递市场压力,构建与模拟法人运行机制和产供销运研用快速联动机制相匹配的绩效考核体系,设置财务、内部运营、顾客与市场、学习与成长、基础管理五个指标模块见下图3: 

财务模块包括利润和成本指标,利润单元包括二级单位利润等考核指标。要求各单位以公司整体利益为目标,实现各单位经营目标与公司总体目标的一致,促进公司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益;成本单元包括二级单位成本、费用等考核指标。 

内部运营模块包括质量和运营效率指标,质量单元通过提高对二级单位质量指标的奖励比例,突出专业管理部门对质量指标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稳定产品质量,强化质量效益,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运营效率单元着力构建上下工序衔接、提升运营效率、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体系,突出对二级单位的存货资金占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 

顾客与市场指标模块:该模块由销售绩效单元构成。销售绩效单元为提升公司营销管理水平,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主要考核直供直销比例、合同兑现率、重点产品销售半径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等指标,视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奖励。 

学习与成长指标模块:该模块分三个子单元,分别是厂容治理和环境保护单元、对标创新单元和管理提升单元。 

基础管理考核指标模块:该模块分两个子单元,分别是降低运营费用单元和专业管理单元。 

降低运营费用单元主要是细化对降低企业运营费用的管理考核;专业管理单元主要针对专业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责任进行考核。 

该体系的优点在于:引入了BSC(平衡计分卡)和KPI(关键绩效指标)理念,改变了A集团一直以来以财务绩效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能够结合市场形势,从企业运营、顾客、社会责任等多角度进行考评,将风险与责任结合起来,促进公司全面绩效提升。 

该体系的缺点在于:构建考评体系过程中,对于平衡计分卡侧重的是理念的引入,在实际操作中,对战略目标在四个维度的分解还不够明确,指标的选取、标准的确定及权重的设置没有按照理论进行系统的考虑,在公司目前信息系统不能提供有力支撑的现状下,实际执行效果不明显。 

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根据平衡计分法要求对A集团战略目标分类,如下表1: 

从财务维度看,要高度重视销售收入、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要求各单位以公司整体利益为目标,实现各单位经营目标与公司总体目标的一致,促进公司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益。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加强资产运用和减少风险这些财务主题,能提供平衡计分卡所有四个层面的必要联系。 

从顾客与市场维度, 公司要高度重视直销比例、产品溢价能力。从目前A集团的营销模式来看,提高产品直销比例、增强产品溢价增值能力是需要突破的重点,增加直供户比例,降低二级商销售额度,对于A集团及时掌握客户要求,根据客户需要调整产品质量及服务,提高营销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产品溢价能力,是企业产生利润的根本,要求对自身产品有精确的分析和精准的定位,掌握企业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进行调整。 

从内部流程维度,公司要高度重视质量异议、劳动生产效率。质量单元通过提高对二级单位质量指标的奖励比例,突出专业管理部门对质量指标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稳定产品质量,强化质量效益,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方面着力构建上下工序衔接、提升生产效率、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体系,突出对二级单位的实物劳动生产率及设备运行故障率的考核。 

学习和成长维度。学习和成长定义了一个组织必须建立的创新长期成长能力的框架。要高度重视经营管理成熟度、新产品产量、消耗及排放量。 

3  A钢铁集团公司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战略目标分解--初步确定 KPI 指标的公司战略目标形成后,通过战略目标分解,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可以初步得到实现目标的关键绩效指标。见下表2: 

通过战略目标分解以及确定 KPI 指标可以最终确定A钢铁集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A钢铁集团最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3。 

篇6

关键词:一体化;必要性;构建;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本文主要阐述了运营一体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和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一、运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1.基本思路。按照省市县一体化“三级”管理原则,以防范公司经营风险,提高效率效益为目的,以深化监测分析一体化,完善异动管理机制,实现监测、分析、控制全线贯通为重点,以信息系统为平台,打通“业务、岗位、制度、流程、协同工单、标准等运监管理要素,建立界面清晰、高效科学、真正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运监管理制度体系,为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监管单位日趋严格的管理要求做支撑。

2.总体目标。实现省市两级运监中心建立一体化常态监测主题,打造一体化监测分析团队,按照统一的业务规划、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并将监测工作进一步向县公司延伸,促进监测问题在基层落地,形成省市县三级贯通、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

二、运营一体化实施的必要性

1.省市县一体化管理的需要。近年来,公司持续优化市县公司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统筹配置各种资源,全面实施省市县一体化管理(管理形式一体化、资源调配一体化、专业管理+综合管理一体化),形成省公司主动管控、市公司主动管理、县公司主动融入的协同发展机制。

2.跨专业跨部门运营协同的需要。运监中心紧密围绕公司安全、发展、服务等重点工作,基于明细业务数据开展主营业务、计划预算、核心资源、关键流程监测,业务点多面广,跨流程、跨专业、跨部门协调工作量大,割裂的数据、分散的业务,会使监测价值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误导决策,亟待运监中心在业务方面,紧密跟进各专业重点工作,沟通业务部门确定监测需求,着重关注专业间协调配合情况,促进专业横向协同,有效服务专业管理;在数据资产方面,整合公司内部(电网生产数据、经营管理数据、营销客服数据等)、外部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气候气象数据等),贯通专业间、上下游数据,坚决打破封闭独立、壁垒保护的桎梏。

3.大数据分析挖掘的需要。近年来,国网公司明确提出了强化运营数据资产管理和“大数据”挖掘的工作要求,将其作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基础。运营监测工作要顺应大数据发展潮流,必须牢固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理念,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强化数据资产管理,加强大数据应用,服务公司科学决策、稳健运营,为公司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4.运营监测中心管理提升的需要。运营监测业务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综合体,业务覆盖面广,专业技能要求高,工作时效性强,对员工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要求,运营监测员工来自于各专业部门,员工部分能力存在结构性短缺,同时公司各级运监中心工作开展还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满足运监工作持续提升的管理要求,亟需开展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专项工作,以推动各级运监中心围绕支撑“三集五大”体系高效协同运转,抓住人财物核心资源、生产运营关键流程的在线监测监控三方面重点,推进精益化管理,在服务公司发展、安全、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运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1.建立一体化常态监测主题,支撑公司科学决策。以明细业务数据管理为核心,建立一体化常态监测主题,涵盖计划预算、核心资源、关键流程等运营监测(控)业务体系,省、市公司两级运监中心协同开展,一体化运作。实现计划预算监测全面导入,通过核心资源监测揭示运营规律,通过关键流程监测提升协同效率。立足于监测主题业务,扩展宽度和深度,以价值链为依托,形成核心业务跨主题的分析场景。

2.建立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建立数据质量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强化运营数据资产形成管理;构建基于明细数据的共享平台,强化运营数据资产共享交换管理;创新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机制,强化运营数据资产挖掘应用管理;全面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各类业务监测分析,建立一体化监测分析团队,提升运监人员能力素质.

3.开展能力素质需求分析。运用价值驱动法,以运营监测中心目标定位及功能定位导出关键价值指标,分析整理出运营监测中心关键。建设员工能力素质库,根运营监测中心能力需求分析结果,将能力素质分为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三类。制定能力培训需求,要求各级运监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能力提升活动计划,每位员工根据具体从事的工作,选取重点提升项目,开展自我评估,针对性制定具的年度提升目标、分季的提升计划,要求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时段安排合理。开展员工能力提升培训,以业务培训、内部讲堂、岗位练兵、定期评估的方式提升运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4.建立一体化监测分析机制,实现五位一体协同管理。一是建立专业对口岗位负责机制,实行监测分析协调一体化机制,责任到人到岗,同时建立AB岗制度。二是建立运营监测值班机制,通过运监系统工作台和运监可视化大屏,在线实时开展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公司运营异动问题。三是建立专题监测分析管控机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开展发展、财务、营销、运检、建设、物资等主要专业的专题监测分析,如综合计划与预算、电费回收、低电压、重复停电、应付暂估等,从中深入分析、挖掘存在的异动和问题。

篇7

Abstract: Taking Kunming Baoch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or exampl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n idea for SMEs to apply electronic commerce.

关键词: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思路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electronic commerce;idea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154-02

1 公司及产品介绍

昆明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医药、保健品、生物技术开发的科技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可福尔系列益生菌产品,覆盖了便秘、过敏、高血脂、酒精肝、免疫力等多个保健市场,广泛应用于家庭保健和医院临床营养与饮食干预,几乎适合所有家庭消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电子商务整体思路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所以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总的思路应该是渠道为主、站点为辅、业绩为先、拒绝烧钱。昆明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电子商务的目标是:以电子商务为工具,借助电子商务,利用线上市场的市场渗透率,重点在于产品的打造,开设第二渠道,最终打造网络品牌。公司会将各类开放性的平台,当做自己的销售渠道,将线下渠道建设的思路,拿到线上来。因此,昆明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渠道建设,放在整合各大购物平台和皇冠卖家身上,如淘宝的品牌运营商,品牌,淘宝皇冠金冠,都对产品线有扩充的需求,团购网站,B2C平台等都是公司切入做渠道的好基点。

3 网络分销体系建设

分销体系的建设是企业自上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纵观众多品牌商,例如李宁、芳草集等品牌商,在运作好自身淘宝商城或淘宝店铺的同时,构建强大的分销体系,才能为企业的淘宝或电子商务战略提供做强做大的足够动力。市场中的资源是无限的,淘宝的大卖家、皇冠店、淘宝商城运营商、京东商城、麦考林、1号店、走秀网、银泰会、唯品会、团购网等等,都将是公司渠道建设的重心。昆明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的重点将是去这些平台中招募自己的网络品牌商、品牌运营商,简单来说是用他们的平台和流量,来销售公司的产品,最终打造自己的网络品牌。

第一阶段:建立一家公司授权的官方网店。

本着公司长远利益考虑,公司可以在淘宝商城直接运营专营店或搭建C店,一方面,可以为线下的忠实客户提供一个网络购买公司产品的渠道,另一方面,主要目的是培养公司自己的淘宝网店运营团队。建立官方网店的目标和意义主要在于:①全面提升品牌形象;②不受任何中间渠道限制,提高销售毛利;③运营销售灵活性强,不受第三方平台限制;④能逐步积累顾客数量及信息,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用户动态数据库;⑤可发展性强,官方网店为企业独立运营,可随着企业战略的不断推进,跟随性地不断完善;⑥官方网上商店将对于企业的供应链反应效率起到很强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网络第三方渠道。

目标:提高市场渗透率,将现有的分销渠道拓展到网络上,增加销售公司产品的分销商数量。

分析公司的产品后,公司目前可用的分销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B2C旗舰店分销体系:对于B2C旗舰店的运营,将以合同授权的形式,授权给专业的淘拍档公司,这类公司对于淘宝商城的运营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拥有完善的运营团队、成熟的运营技巧和流程以及淘宝内部的公关经验及人脉。交由这类公司负责运营,业绩提升速度会加快,公司自身投入很小,投资回报率高。②C2C平台分销体系:利用淘宝供销平台逐步建设公司在淘宝店的分销体系,选择优质的网络店铺,作为公司的网络渠道分销商。C2C平台分销体系的构建由电子商务部整合公司内部资源,直接筛选、审核、评定优质分销商,由电子商务部负责各分销商一切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包括订单处理、货品控制、价格控制、发货等等。③B2C平台分销体系:公司销售的是益生菌食品,可选择京东商城、麦考林、1号店、走秀网、银泰会、唯品会等一线的B2C平台,作为重要分销渠道。B2C平台分销体系的构建由电子商务部负责平台渠道的开拓、合同条款初审以及订单处理、货品管理、发货等日常管理工作。④团购网站分销体系:为配合公司的线下促销活动,可选择如美团、拉手、团宝等一线团购网站进行阶段性的合作,以团购的形式促销公司的产品,同时团购网站的大流量特性也能推广公司品牌。

团购网站分销体系由电子商务部全权负责拓展及业务跟进。

4 公司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

公司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是公司实施电子商务战略的一部分,是保障顺利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结合公司现有的资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公司的网络营销体系。

4.1 公司形象网站的运营 在已有的企业网站基础上,进行SEO优化,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将网站建设成真正能促进销售的工具,让需要了解健康知识的人能访问到网站,并知道宝成生物有限公司;让需要购买益生菌的客户能访问网站,了解产品、咨询产品,最后线下购买,实现真正的线上咨询线下购买即O2O。

4.2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 公司已开通微信公众号,众号为“hhmm010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将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纳入到微信公众平台中,使得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公司与新老客户沟通的一个渠道。

4.3 第三方信息平台的应用 利用一切可以信息的渠道,整理好推广思路和文案后,分阶段分任务量完成推广任务,从而达到将公司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出去,传递公司形象,构建公司的网络营销环境,让潜在客户在网上能及时地找到公司的目的。利用的推广手段主要有第三方资讯平台、论坛、博客和微博、及时通讯工具、sns网站、搜索营销、微信平台推广。

5 核心运营团队的搭建及工作计划

公司将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依托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内实践、实训教学资源,由学校成立电子商务事业部,直接服务于公司的电子商务相关工作。电子商务部负责人直接汇报对象为总经理;电子商务部框架下设置符合电商运营结构的各级部门(例如:UI部、技术部、运营部、客服部);在货品管理、物流、仓储三个环节,主要依托公司原有的物流体系支持电商事业正常运营。电子商务部执行独立的KPI绩效考核体系,费用及业绩单独核算。

电子商务部工作计划: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需完成对内部业务流、以及各项内部资源的调研工作,以保证充分了解公司当前的主体经营现状。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公司直营官方网店的建设:店铺认证、装修、产品上架。第三阶段工作重点是公司直营官方网店经营,以及C2C平台分销体系的构建,成立分销招商小组,负责维护各种平台型与公司业务的合作,包括商招商,经销的维护,回款等系列问题。

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必须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并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考虑,电子商务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层、组织内部、外部等多方面的协调和处理。本文以昆明宝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对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实施进行了初次的尝试,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作者在今后加以改进,最终能帮助企业实施好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冯华,张淑梅.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的战略和策略[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2]马斌.论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J].焦作大学学报,2005(3).

篇8

[关键词]财务公司;运营风险;控制;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088-02

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不确定事件,这些事件具有的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控性,在一定环境和范围内客观存在,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这些事件被称为风险。风险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这也就表示企业在其运营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自身对其环境的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致运营过程与运营结果和所期望的目标产生偏差,这就是运营风险。

1 财务公司运营风险概要

1.1 财务公司运营风险

财务公司是大型企业集团投资成立,为本企业集团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融资投资等功能。在财务公司运营过程中,因整个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与变化性,政策的变动以及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的大小而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并不是指某种风险,而是包含在一系列运营过程中的具体风险,常见的有:货币资金安全风险,货币资金使用风险、投资筹资风险、财务报告风险、财务审计风险等。

1.2 影响财务公司运营的因素

财务公司运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总的来说可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

外部影响因素一方面受政策及市场影响。财务公司一般是隶属于大型集团企业,企业集团所处行业如若受政策鼓励和市场发展趋向影响,则财务公司运营便会有很多机会;如若相反,财务公司在运营中无论筹资投资还是业务运营将会遇到很多的风险。另一方面,财务公司的运营很大程度上与企业集团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模式有很大联系。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制度越完善,经济效益越好,财务公司的运营越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因为财务公司与各大金融机构相比,其产品无非是集团企业内的存贷款、结算、投资等服务,这些业务范围和很多金融机构的业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缺乏竞争力,而财务公司背后的企业集团是最好的带头羊,增强财务公司的竞争力,同时能够衍生金融产品,减轻财务公司压力,赋予其自主性,提高财务公司活力。

财务公司更多的是受内部影响。运营即运筹经营,其重点在于自身如何经营控制,而影响经营控制的内部因素有:

(1)管理模式是否完善影响运营决策。表现在财务公司决策的自上,比如,财务公司会受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等方法影响其运营决策,致决策有时不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也表现在财务公司各部门协调沟通是否具有有效性。对于货币资金能够安全及投资筹资之间相互协调,对信息沟通时效性和决策有效性有重大影响。

(2)经营是否单一影响财务公司运营效率。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单位的长短期存款和委托存款,资金来源少,资金规模也比较小,经营业务范围也相对于固定单一。这些是影响财务公司业务运营的弊端。在合法的情况下,拓宽经营渠道,扩展业务经营范围。例如,增加办理成员单位和社会其他单位的财务融资及财务顾问,咨询业务等,也可以发行企业债券,贷款和融资租赁等。

(3)财务公司人员素质的影响。这里包括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财务公司的人员要求具有职业道德素质,遵守职业规范,同时也要求具有专业素质。

(4)风险预警与控制是否成熟。财务公司是否形成成熟完善的运行风险制度,对运营风险的预测与控制直接影响财务公司的运营成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准确定位运营风险,减少财务公司风险,增强财务公司竞争力。

1.3 运营风险内容

了解运营风险,确定运营风险内容,准确制定治理方案,有利于财务公司运营风险控制。运营风险通过一系列包含各种方案策略,运转流程,执行程序的整体框架加以管理控制,同时各业务部门通过该系列框架进行确定,评估,监督和控制,降低运营风险,实现运营目标。其中运营风险管理包括:运营风险自我评估(ORSA),运营风险行动计划(ORAP),关键性运营风险指标(KORIS),运营风险事件与损失分析以及法律风险管理。

运营风险自我评估(ORSA)涉及预测、确定和评估内在风险以及评估控制手段对风险的有效性,包括对控制进行的有效行动程序的评估与监督。

运营风险行动计划(ORAP)包括运营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督,以及对行动计划的有效性测试。

关键性运营风险指标是指财务公司各业务的持续收集与评估监督过程中的统计数据,并能通过这些统计数据帮助发现潜在的或者已经发生的运营环节中的风险。

运营风险事件与损失分析是指整个财务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事件与风险指标,进行数理系统分析,确认风险率和损失率,加大对未来运营过程的风险控制,并帮助进行监督与控制。

法律风险控制是运营风险的一部分。法律风险是指由不具备强制执行力或意外的合同,有缺陷的记录、客户的授权不足、诉讼与违反适用法律引起的不确定事件。

2 运营风险的治理

财务公司加强对运营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首先要符合整个经济环境,融合环境制定以运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2.1 外部环境分析

财务公司的运营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运营,不断改善这些外部环境,有利于运营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与便利,降低运营风险。这些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技术环境等。

了解熟悉国家政策与法律环境,进一步完善企业运营环境。随时掌握国家出台的政策法律法规条例,确保企业运营过程中合理合法。积极接轨先进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使企业运营融入先进市场。这样有利于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把握运营方向,有利于公司筹资投资,也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关注国内外先进运营技术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为财务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促进运营目标的更好地实现。积极采用先进运营管理技术,完善运营风险控制体系,推动财务公司的整体运营控制,减少风险,降低损失。

2.2 内部控制体系

结合以上的环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建设,逐步符合国际化要求的管理体系。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运营风险。避免财务公司在运营中遭受损失,应建立以运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应渗透于财务公司的各个层次组织管理制度中。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应先确定财务公司的总体目标,总体规划和总体方针,据以设计内部控制体系,并进行测试、实施、监督,使之有效运行。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做好计划、调研、分析和设计的工作。

计划阶段:计划是行动的指南,是保证运营正常有效的依据,所以做好内部控制的计划决定着财务公司运营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体系的计划主要包括确定目标,资源配置,时间规划和人员的培训。

确定目标。财务公司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首先确定内部控制的目标,该目标取决于内部控制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和公司在设计和执行时所要达到的目标。

资源配置。即怎样安排配置人员来构建和执行内部控制体系。

时间规划。时间规划是指通常用明确的时间表控制构建内部控制的进度,保证按时提供阶段性信息与成果。

人员培训。人员培训包括对不同管理层和部门的员工进行的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和实践的引用的培训。

调研阶段:财务公司通过调研记录内部控制的现状,确定内部控制设计的目标。对运营风险的评估目的是要找到风险控制点,通过风险评估工具的运用和风险的识别进行控制。

分析和设计阶段:把握内部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对运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内容:系统性、合法性、权力分离及相互制约、有效性和激励性。

对于设计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整个财务公司由上到下、由始至终的控制。由于针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要有各层次分析运营风险的能力,从而制定执行和控制。例如,董事层对整个财务公司的运营目标进行管理,建设内部控制,控制业务运营,公司团队运营,公司技术运营等;经理层对本部门业务的整体规划与操作目标进行控制,控制该业务部门的业务运营风险的防范以及运营目标的实现。

针对每一项运营目标来说,建设从运营目标到运营风险分析,风险控制,评估风险有效性等一系列流程的内部控制,保证该运营过程有效进行。

再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有效的实施和执行。所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必须选用合适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并进行定期考核与激励沟通,建立相互监督系统并且管理层要起到带头作用,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卡桑,特维施,任建标.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医药制造 运营管理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062-01

运营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体量和成熟度以后的必要管理手段。企业的运营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运营管理是指生产运营管理,致力于生产管理的精细化、系统化、专业化。广义的运营管理指企业各个系统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实现对上支持决策、对下考核跟踪的目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一是推动公司层的决策落地,避免决策被曲解和逐层弱化,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过程跟踪和评估。二是为公司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支撑,通过对外部与内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使公司领导能够科学、快速地做出决策。因此,运营管理的两大核心作用是对领导层决策的推动与支撑。

一、目前医药制造型企业运营管理的现状

目前医药制造型企业(特别是总部定位为投资管理型的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没有运营管理意识,企业仍处于拍脑袋决策、拍桌子管理的业务导向型管理模式;二是具备运营管理意识,但运营管理部成了行政部、总经办、信息部的杂交体,运营管理部名不符实。

二、对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一)医药制造型企业的两个属性

医药制造型企业主要包括两个属性:首先是制造业属性,核心是围绕效益与效率的过程管理,关键信息应包括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产品毛利、产销平衡、现金流等。其次是医药行业属性,其中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医药行业属于政策敏感性行业,医药企业必须时刻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对企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二是药品生产经营具有较高的认证门槛,必须严格遵守GMP和GSP管理规范,特殊管制类药品还要遵守更为严格的管制要求;三是制药企业(特别是制剂企业)一般生产品种较多,必须关注品种结构组合的影响;四是制药行业为对科技创新要求较高的行业,对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管理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二)对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和实践

结合上述医药制造型企业的属性特征,为了切实能够充分发挥运营管理在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的作用,避免使管理流于形式,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1.准确定位。根据运营管理的作用和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总部层面运营管理定位于信息整合、计划跟踪与决策参谋。信息整合,就是要立足于公司层面,关注动态过程,打破信息孤岛,统筹、整合、分析公司层面与经营管理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计划跟踪,就是要依据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和决策层布置的阶段工作,动态跟踪、评估落地情况。决策参谋,就是要随时关注外部与内部环境变化,对外关注行业的新趋势、先进企业的经营模式、竞争对手的新动态,对内关注企业的战略方向、结构问题、效益问题和效率问题等。

2.构建体系。构建一个标准化的企业运营管理体系,是使运营管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杜绝管理真空区的重要保障。

(1)构建基于关键指标群的报表体系和报告体系。按照时间节点划分,可以设立月度、季度和年度三个层次;按照分析维度划分,可以设立运营效益、运营效率、运营结构、运营风险、其他重要事项五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中建立关键指标群。本文对月度报告关键指标群进行列示如下:

通过对以上关键指标的预算与实际对比、同比、环比、与行业和对标企业对比等分析,评价企业当前的运营状况,找出存在的运营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外部与内部原因。

(2)构建与所属全资及控股企业、总部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体系。与所属全资及控股企业之间建立起公司运营管理的组织架构,规模较大的或较为重要的所属企业应设立运营管理部门,其他所属企业应设置运营管理岗位。参照前述报表体系和报告体系,设计符合所属企业的报表和报告模板,同时组织召开月度运营分析会,针对运营问题发函沟通。

由于运营管理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掌握充分的企业各方面管理信息,才能做出全面、正确的决策。因此,总部运营管理部除与所属企业建立沟通机制以外,也必须与总部其他职能部门(包括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科研部、质量部、总经办、安全环保部等)之间建立起快速、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具体可以通过运营例会、运营信息报告、ERP等形式建立沟通。

3.提升能力。通过上述所知,运营管理部是掌握企业综合信息融合与应用的重要平台和枢纽,为充分发挥其职能,运营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主要有以下几项:执行能力,能够对公司决策进行快速、有效跟踪,不拖不推;沟通能力,能够与各专业部门、各企业进行高频率顺畅沟通,不卑不亢;专业能力,能够熟悉公司运行状况和生态环境,具备必要的行业、工业制造、财务、管理学等知识;分析能力,能够在大量数据信息中筛选关键信息并从中找到关联或规律,并能够准确确定调研分析课题;敏感度,能够及时感知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变化,提早应对;忠诚度,对所掌握的公司内部各类信息要进行高度保密。

参考文献:

[1] 刘平文.经营分析与企业诊断[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2] F.罗伯特・雅各布斯,理查德B・蔡斯.任建标译.运营管理(原书第1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1引言

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各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越发加剧,为了能够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房地产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同时更需狠练内功,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高房地产企业内控工作效率,为提高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房地产企业的内控体系包含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对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对外披露。需经过目标体系建设,内部环境梳理、流程分析,风险评估,控制点选择,制度设计、现场测试、报告反馈等步骤。

2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

2.1重视程度不够

房地产企业多数以项目公司的形式滚动式开发,项目公司以项目拿地、设计、施工、销售、移交物业为周期,存续期一般为1~2年。多数公司将风险聚焦于前期开发阶段,自然对预防与发现风险的内控体系未予以合理的重视,这便导致我国诸多房地产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与维护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各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由单一产品升级为品牌综合实力的竞争。此种状况下,房地产企业所面对因管理与经营这两方面因素构成的内部风险系数不断增加。内控体系构建与企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

2.2内控机制不健全

因目前房地产企业内控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缺陷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会成为房地产企业运营的“地雷”因素。比如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虽然在我国各个房地产企业中存在着各具特色的管理方法,但因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不少颇具规模的房产公司对融资风险管控不够导致资金链条断裂,造成公司倒闭、项目烂尾。

2.3人才队伍不专业

内控体系需建立对应的组织机构。房地产企业普遍或是没有专门的内控机构或是虽构建了相关内控机构,但负责内控的工作人员由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抽调过来的临时人员。这些人员对内控方面缺乏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进一步分析或评价房地产企业内部门控制运行的具体情况。这便导致了内控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低下。

3构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途径思考

3.1转变认识,确定内控框架

房地产企业决策层应从战略的视点出发,充分认识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展开对“内控矛盾对立论”:即认为内控不符合实际情况、与实际业务有抵触,甚至两者对立的论调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内控形式作秀论”:即认为内控体系建设无非是做做门面功夫,应付了事的心态做明确的批判。同时结合公司架构及业务实情,从公司治理层面、运营管理层面和审计监督层面,三个维度构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实现框架与公司目标间的契合性,从而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在房地产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价值。

3.2构建健全的房地产企业内控机制

紧紧围绕公司治理结构、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梳理业务流程,建立满足房地产企业具体要求的控制与评价机制。结合房产项目开发中的资金、建设、管理三条主线,设立关键控制点,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管控,即:事前阶段,首先在内控框架内强化制度、流程建设,同时做好“关键控制指标”的横向对比管理,具体是通过与行业优秀企业进行横向对比,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并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层确定年度经营目标。事中阶段,做好公司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的统计和报送工作,建立这方面工作的基础管理制度,包含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要求和激励机制、相应的报表制作规范、报送流程以及数据质量水平的考核。特别是加强IT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一方面可以使报送数据规范化,另一方面又减轻数据的统计和报送工作压力,减少无效数据采集。事后阶段,主要包括运营控制分析及绩效管理控制。定期进行运营报表分析,并向决策层提交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报告。同时切实加强对经营管理层的绩效管理,目的是形成目标传导高压,从而推动公司全面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让绩效管理控制与事前阶段的目标管理工作形成了内部控制闭环。保证房地产企业在内控机制正常运营情况下及时发现房地产企业运行的问题。争取用最短的时间优化、解决问题,为提升房地产企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3.3落实岗位职责,增强对内控监督力度

落实人员职责是内部控制体系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很多企业往往因为内部控制岗位职责不清导致工作效率一直停滞不前。基于此,房地产企业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细化操作标准,再辅以审计监督,让内部审计人员担负起审计监督的职责。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与内部控制标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更新工作相结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定期评估,之后再提交分析评估报告,为决策层制定遵循性决策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地产企业长期发展来讲,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可以说内部控制体系是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增强房地产企业核心价值的关键点,只有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内控重视力度,才能使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增强,才能保证房地产企业在日益发展的经济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牟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房地产企业研究,2012(24).

[2]胡嘉莹.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以W、B、J房地产企业为例[J].商,2016(27).

篇11

【关键词】检修公司 内部控制 运营监控

一、现有内部控制指标采集、监控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营监控指标的建立背景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深入推进,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范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公司内部控制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例如,在内部控制体系指标的采集、监控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反映考核的指标繁多,数出多门,其统计时点、统计口径、计算方式、指标层级、渠道、目标设置上不尽相同,导致生产经营过程监管视野狭窄,顾此失彼,急需建立一个能整合各类数据,全面反映公司运营情况的监控平台。其次,公司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设置,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无法直观地准确地发现核心问题,导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滞后。最后,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指标,虽有统计数据,但指标完成的优劣无法进行横向比较,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深度剖析问题根源,分不出高低,管理得不到提升。

为解决以上问题,公司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建立覆盖公司、基层单位、班组各层级、各专业、各领域运营监控机制,实现与绩效体系无缝对接,与个人业绩挂钩,并综合国网公司及省公司对标指标及考核指标、公司的核心及关注指标的要求,全面监控、科学把脉生产经营各环节、各流程实施情况,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指标,强化对标分析,强化指标管控,促进管理提升,实现健康发展。

二、运营监控指标的基本框架以及目标

指标体系分为基本信息指标、业务支撑指标、基础管理指标三类。

基本信息指标。重点是反映各单位日常业务量、工作量、员工人数、设备数量、关键数据等核心信息。此类指标原则上只统计,不进行评价,主要作为指标分析诊断时的参考。

业务支撑指标。依据各级单位的职能职责、业务内容设置指标,重点设置反映关键业务和核心业务完成质效的指标。

基础管理指标。基础管理指标是服务于基本信息指标和业务支撑指标的,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在业务支撑指标以外,与各级单位核心业务紧密相关,反映企业在安全管理、经营管控、成本效能(资产经营)、队伍素质和人员效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基础管理水平指标。

目前,公司运营监控指标体系共设公司指标732个,其中基本信息指标360个,业务支撑指标346个,基础管理指标26个,涵盖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教育培训、行政管理、集体企业经营等53个专业领域;基层单位共设运营监控指标784个,其中基本信息指标29个,业务支撑指标609个,基础管理指标46个。综上所述,公司2014年初步建立并实施了公司及基层单位的运营监控指标体系,并逐步优化完善。最终将建立一个导向明确、成熟可比、可控的覆盖业务全过程的运营监控体系。

三、运营监控指标的工作流程以及保障

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公司运营监控的工作主要是由办公室牵头,所有指标数据的统计结果和评价结果最终都会归集于公司办公室。其主要职责就是对运营监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和策划协调,并需要对收集了的统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通过与各部门之间的现场沟通,且结合与运营指标相对应的月度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联合评审后,将下达公司月度绩效事件考核表进行说明,最终进行通报。而运维检修部则主要负责基层单位运营监控工作的组织策划和监督协调。公司管理部室的其他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基层班组则主要是协助办公室和运维检修部按期按质采集、统计、上报运营监控数据,并提出相关分析评价报告和运营监控指标的完善建议,促进管理提升。各部门、各单位之间,互相协作、互相监督。

流程说明:由图1所示,运营监控体系的基本工作流程分为四步。四个步骤循环运作,从而达到高效、实效的管理体系。

图1 运营监控体系的工作流程图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公司运营监控工作由办公室牵头,对运营监控指标建设情况和分析评价成果进行统一,实行分管领导监督指导,责任单位实施上报,监督部门把关鉴证的管理。各管理部门之间实行交叉监督管理,例如:运维检修部(生技)、输电检修中心指标数据由安全监察质量部鉴证;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运维检修部(计划物资)、党群工作部指标数据由监察审计部鉴证,以此类推。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为了保证运营监控指标的有效实施和深化运用,公司将运营监控系统的指标纳入了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各类绩效考核均采用量化绩效指标考核为主,综合评价为辅的方式。根据考核内容的性质和重要性,将指标分为月度、季度、年度三类,根据指标来源按上级对标考核、公司业绩考核、专业管理三个层级分别确定为A、B、C级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对难以量化的指标由上级负责人进行定性综合评价或单事件考核。绩效考核指标由各管理部门从公司运营监考指标库中提取,经公司绩效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正式生效。绩效考核实行过程监控,按月度看板跟踪、季度分析、年度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各类绩效考核对象按月进行绩效总结与分析,考核组织责任者将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排序,并在相应的单位、部门、班组公布。

公司运营监控体系建成后,由信通中心负责从信息系统中采集。财务专业指标中主要涉及的信息系统有财务管控系统、ERP系统和PMS系统。例如,通过财务管控系统的深化应用,结合标准流程合规率这一指标,公司能够全面开展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应用自查,分析实际应用与标准流程差异,通过监控线上流程,杜绝非标准业务,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合规率保持100%。从而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管理的平台。

四、评估与改进

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定期开展评估诊断,持续完善和提升专业管理。在运用指标体系全面监控、科学把脉生产经营各环节、各流程实施情况的同时,也定期进行运营监控体系的诊断评估,主要采取填报指标把关鉴证和数据抽查、指标体系监控覆盖广度及效果测评、指标采集可操作性的问卷调查、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评价分析等措施,重点分析指标体系的全面覆盖性和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对应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确保运营监控体系得到有效应用和持续提升。

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运营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修编以及半年以来实际应用,结合定期评估诊断情况,目前这一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的指标体系定期修编制度规定每年年末集中修编一次,而作为新建的内部控制指标体系,运营监控指标还需要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完善,所以一年修编一次难以及时修正和完善相关指标。二是,指标设置的方式以及针对性仍需进一步提升完善。例如ERP项目财务凭证强制归档指标,在运营监控指标建立的初稿时设置为强制归档率,在试运行过程中发现该指标计算取数较为复杂,且不如直接按照强制归档笔数进行统计直观。三是,目前的运营监控指标体系注重对于结果的统计及与上期数据的对比,在指标异动的原因分析方面还需进一步的完善提升。

改进方向或对策。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是,对于定期指标修编方面,建立重要指标或重大缺陷适时完善,一般指标及缺陷定期修编的机制,做到指标体系完善及时。二是,建立系统的指标评估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问卷调查、标杆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价,为持续完善提升指标体系提供依据。三是,强化指标异动的原因分析,强化指标结果的应用,为提升专业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上述改进手段,在保持指标体系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公司业务的变化和运营监控的实际操作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篇12

关键词:构建 企业 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当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否则企业无法做强、做大、做长久。

根据国际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展的趋势和自身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所要构建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应该是一个现代意义的“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区别在于:“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关注的只是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这个“小三角”,而“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关注的是战略、运营、人力资源这个“大三角”。“大三角”的每一个角都包括了一个“小三角”。战略的“小三角”为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发展定位;运营的“小三角”为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产能扩大;人力资源的“小三角”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

一、如何认识“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理念与实践,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咨询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1.学术界对“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认识

为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美国的迈克尔·洛赛、苏·麦辛吉和达夫·尤里奇三个人共同策划邀请了60多位管理大师来共同思考和讨论。其中既有哈佛、斯坦福等名校的商学院教授,也有沃尔玛、通用汽车、雅虎等公司的人力总监,还有麦肯锡等咨询公司的资深顾问。这些大师的最新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被收录编写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一书。以下是书中提到的一些相关的代表性的观点。

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问题上,布鲁斯·J·阿维奥利奥指出,那些处在HR变革前沿的人们,“正在将传统的HR管理转变为战略性综合管理。”

维尼·F·卡西欧也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仅满足基本的HR管理体系是不够的,真正的挑战是“将HR管理体系与关键财务业绩指标联系,建立贯穿全过程的、具有一致性的管理体系。”

布鲁斯·埃利戈则进一步提出,HR管理者要成为有效的商业伙伴,必须做好如下三项工作:“⑴招聘/选聘;⑵培训/发展;⑶奖励/处罚。”

综合以上论述,大师们认为,传统的HR管理体系必须突破,而变革的方向就是构建一个“战略性综合管理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传统的HR管理只是这个“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2.企业界对“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认识与实践

宝安集团的“三力系统”将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理念变为一套可以操作的工具,形成一套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体系。它突破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局限,向上延伸至运营管理和战略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与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紧密结合,形成一套“战略性综合管理”体系,或者说,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其特点有三:

一是具有战略性。清华大学教授张德指出,“三力系统”具有战略性。其战略性体现在集团战略目标和运营目标的设定。

“三力系统”包括压力系统、动力系统和活力系统。压力系统中明确规定,“集团战略目标设定的负责人是集团主席,辅助机构是集团办公室(现已分设战略管理部),参与人员为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集团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目标、经营策略、实施步骤、行动措施等。”

集团运营目标的设定与集团战略规划的实施挂钩。压力系统规定,在设定集团的年度总目标时,“目标设定工作组根据集团战略(纲领)规划、近两年相关财务数据和下一年度相关市场走势预测提出年度业绩目标及战略措施。”

二是“HR管理体系与关键财务业绩指标体系联系”。

“三力系统”把HR管理体系与关键财务业绩指标体系联系,具有一致性。这一点,在“压力系统”的目标管理体系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集团的目标管理体系分为四个层面:总部目标、总部部门目标、所属二级企业目标、员工个人目标。整个目标体系的设定,以集团总目标的设定为核心和起点,再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公司、各位员工,即所谓“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在这四个层面的指标中,集团指标、公司指标的设定,属于运营管理(业务管理)的范畴,不管哪个公司的绩效任务书都包括了一系列的财务业绩指标。而员工个人的指标则属于传统HR管理的层面,它由公司目标层层细分出来,同样有相关的财务指标和工作业绩指标。这样一来,就把传统的HR管理与公司的关键财务业绩指标相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致性的管理体系”,即个人的目标与公司的关键财务业绩指标具有一致性。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突出有效“商业伙伴”必须做好的三项工作。

HR管理要为商业计划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服务,要真正发挥“战略性商业伙伴”的作用,就必须如布鲁斯?埃利戈所提出的那样,做好“招聘/选聘;培训/发展;奖励/处罚”这三项基本工作,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

在“三力系统”中,这三项工作的操作办法体现在“活力系统”和“动力系统”之中,“活力系统”解决人才选聘、人才培养问题,“动力系统”解决人才激励问题(包括奖励和处罚)。

二、如何构建一个“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主要是做好如下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1.深入领会企业的发展定位及战略规划

篇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unifi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nd Fuzzy(Fuzzy),then discusses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power supply company. In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the index weights determined by AHP can avoid complex decision problems appear logical errors,fuzzy mathematics can effectively address ambiguous information.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both can make decisions more scientific. Finally,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has been proven through an example.

关键词:供电企业;运营绩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Key words: power supply company;operating performance;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17-02

0引言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电力系统供电侧实现了独立运营。无论从供电企业自身实现效益方面,还是企业社会责任担当角度来说,都对供电公司运营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供电企业的运营绩效管理水平,需要建立一套更为科学适用的运营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公司运营绩效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对自身状况准确定位,并有利于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以便改进提高。

考虑到影响供电企业运营绩效的因素较多,在实施评价过程中不可能能全部准确获取所需数据,存在着部分信息不完全以及不明确的情况。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问题上,一是必须构建能够较准确反映企业运营绩效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二是要选择那些能够获得数据或是信息的参数作为指标;三是要特别注意指标间的独立性。

另外,对于选定的指标,有的可以定量,有的则是不能定量的。因此在评价模型的选择上,传统评价方法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近些年开始应用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对于量化和非量化指标都能通过给出评价对象属于不同评价类的隶属度,决策者可以按最大隶属原则进行决策。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进行赋权,综合人的主观定性判断,形成各个指标的权重,避免在复杂的决策问题上出现逻辑推理失误。计算过程从权重的确定到指标隶属矩阵的取得,都结合了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主观信息的综合评价方法。虽然如此,但是当样本数据难以取得或具有固定专家评审团,专家的评判具有一致性时,采用这种方法是解决模糊综合问题评价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遵循前述指标体系建立时的全面性、可获得性性以及相对独立性等原则基础上,针对供电企业相对运营绩效评估问题,本文建立的二级供电企业相对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1.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AHP)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用定量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权重。这种方法将定性思维判断定量化,且计算方便简捷,步骤如下:

①对样本(指标)进行赋权,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样本集。

②构建判断矩阵。

③根据判断矩阵求出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得到这一层因素的权重向量。本文用"方根法"求特征向量。

首先,计算矩阵每一行元素的连乘积Wk;

其次,计算Wk的m次方根Wk;

第三,对Wk=[W1,W2,…,Wk]作归一化处理,得到所求权重向量W=(W1,W2,…,Wm):

Wk=Wk/■Wk (1)

第四,计算CI=(λmax-n)/(n-1),按照CI/CR

第五,求组合权重。第一层指标权重为Wi,第二层为Wij,则组合权重为:

W|=Wi×Wij(2)

2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是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将评价对象及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用模糊概念来表示,对实际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构造一个两层模糊评价模型,规范统一的建模过程如下:

①确定因素集U。一级指标构成因素集U=(U1,U2,…,Ui),二级指标构成因素集U=(Ui1,Ui2,…,Uij)。

②确定评语集V。评语集为V={v1,v2,…,v5},分别表示评语“优,良好,中,较差,差”。每个评价因素对评语集的符合程度可用隶属度来表示,符合程度的大小可用[0,1]之间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就是隶属度。

③对二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二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k=(Wk1,Wk2,Wk3…Wkn),应用数学模型Bi=Wi・Ri,即:

评判向量Bi=(bi1…bin)为二级指标的隶属度评价结果矩阵。

④对一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w1,w2,w3),应用数学模型B=W・R,即:

得到的B=(b1,b2,…,bj)即是总的评价结果。

⑤综合评价结果的量化,即转换成百分制。给出一个转化矩阵C=(c1,c2,…,cj),根据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分值A,将评价结果转化成具体的分值,A的表达式为:

A=B・CT(5)

3算例

根据以上阐述的原理,以某供电企业为评价对象,对其相对运营绩效进行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值(确定过程从略)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0~1)表示,评语好的隶属度大,评语差的隶属度小,隶属度集合为(0.8,0.7,0.6,0.5,0.4,0.3,0.2)。邀请了公司内外熟悉公司情况的4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经济师组成专家组。根据专家组(专家A、B、C、D)对各个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评价意见,得出各个指标的量化值,以矩阵表示如下。

3.1 用AHP确定各指标权重

①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根据1.2中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原理,构造各个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并计算二级指标的权重。

用求值法求得权重向量W1=(0.0890,0.0934,0.0777,0.3630,0.1

482,0.2287),经检验满足一致性要求。

同理,计算结果如下:

②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构造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如下:

得到一级指标的权重为W=(0.3325,0.5278,0.1396),且满足一致性要求。

③计算组合权重。根据公式(2),得出单因素组合权重为:

3.2 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①二级指标综合评判。根据上述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以及3.1中计算出的权重,进行二级指标综合评价。根据公式(3),得到:

②一级指标综合评判。依据公式(4),得到一级评判结果:

③综合评价结果量化。取转化矩阵C=(95,85,70,50),将评价结果化成百分制:

A=B・CT=(0.3008,0.2775,0.2518,0.2814)・[95,85,70,50]T=83.8595

计算结果表明,该供电企业综合评价结果较为优异,说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相对运营绩效水平较为优异。

4结论

本文从我国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构建反映企业运营绩效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将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到供电公司运营绩效评价中,构建了一套科学适用的评价体系。这样能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集中了多种不同意见,减少了评价中的随机误差,使对供电企业相对运营绩效的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同时,这套方法也适合于其他类型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周明,赵炜,等.供电企业运营绩效评估的层次化标尺竞争模型及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4):20-24.

篇14

关键词 深圳地铁 运营安全 管理体系 构建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12月28日如期开通了,且基本实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一次性全面开通”。在运营初期,经受了人员新、设备新、工期紧、任务重、设备安装调试时间短的考验,实现了安全运营100天,这是深圳地铁人几年来辛勤努力的结晶,同时也是运营分公司构筑运营安全体系、实施有效安全管理的成果之一。

地铁运营是一个复杂联动系统的统一运作,所涉及的专业多,自动化程度高,运营安全可靠度要求高,要想实现安全可靠运营,提供快捷、舒适、正点、大客运量服务,安全是基础、是保证。

作为一个新建的提供客运服务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安全管理起点的高低,是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最直接体现。由于与公众、员工的人身安全悠关,又是一个资产密集型企业,构建运营安全体系、提高运营安全水平,是运营筹备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深圳地铁运营筹备期内,分公司领导始终把安全当作重中之重,未雨绸缪,加快构建运营安全管理体系,使运营一开始就实现了安全管理体系的成熟运作,确保了地铁运营安全。

1 构建管理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根据运营分公司整体运作的模式,结合“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设立了专门的以预防、监督、检查、落实为责任主体的安全归口管理部门,成立了以分公司领导、各部门经理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管理主体的分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了以各部门专(兼)职安全员、各专业技术骨干为核心力量的安全管理工作网络,各部门也分别成立了部门安全工作小组,为运营安全管理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2 确定安全理念,制定安全管理总目标

运营分公司成立以来,安全管理筹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同时,运营分公司领导极力倡导“安全是运营的生命线”、“运营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地铁你我他,安全靠大家”等理念,让“安全第一”的思想植根于每一个运营人的心中,并提炼出“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运营分公司安全工作理念,制订了“以高水平的管理、合理的成本投入,实现安全、正点、可靠运行,完成各项服务指标”的安全总目标,确立了全员、全过程参与安全的文化基调。

3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运营筹备期内,运营分公司就按国家安全生产法要求和国际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标准(OHSAS18000)要求,制定了以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共28个,其中包括安全责任的划分、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及要求、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承办商安全管理、风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安全事故管理等内容,使公司各项活动的安全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运营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4 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安全防范能力

为规范安全培训工作,安全主管部门,首先制定了《运营分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作为一个新建企业的各级、各岗位工作人员应该进行的安全教育种类、内容、方式、方法及应达到的水平和效果等,特别突出了安全专兼职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确立了以分公司、车间、班组为主的三级安全教育模式;同时,按岗位分工不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送香港地铁、广州地铁、上海地铁的学习,参加有关设备厂商举办的培训;开展分公司内部培训及班组内师带徒培训。多种培训使员工提高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管理水平及安全防范意识。对特殊工种人员还进行专门的培训,所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这种舍得花费巨资用于培训员工的运营筹备教育模式,是实现安全运营的基础和条件,是安全运营的成功经验之一。

5 健全责任体系,确立安全考核指标

通过制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制,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各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安全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责任落实机制。每年分公司总经理与各部门领导签订安全责任状,把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把安全指标作为否决性指标,并与部门绩效直接挂钩,形成管理上的约束机制,使员工始终注意把安全摆在第一位。

6 引进先进管理思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运营筹备期内,提前引进OHSAS18000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标准,真正实现事后管理变事前预防。通过培训,让安全骨干人员和安全专兼职人员了解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安全控制模式;通过制定分公司危险源分析与控制程序,确定了运营分公司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评价方式。开通前组织对运营活动的场所、设备及各个管理环节上潜在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识别出2000多个危险源,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评价,并制订了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安全隐患。

7 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减少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是地铁安全防范的重点,为此,运营分公司特别设立了消防安全工程师岗位,主管分公司消防管理,并编写了《运营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规范了管理;按消防管理要求,成立了多个分公司义务消防队,并对其队员进行了多次手提式灭火器的消防实操培训,全部取得安全上岗合格证。

8 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响应能力

在运营筹备阶段,安全技术部组织分公司生产部门编写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供电、机电、通信、信号、车辆、轨道、隧道及特种设备的应急抢修预案,并根据预案进行了近80次的演练,以此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通过演练对预案进行了多次的完善、修改,形成了地铁运营的系统预案。通过预案的制订和演练大大提高了分公司各级员工参与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为降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做好了准备。

9 坚持例会制度,确保及时解决问题

运营分公司在开通前一年,已经实行安全检查和安全例会制度。采用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安全制度,坚持每月、每季进行安全自查和地毯式排查的检查制度,并适时召开月度、季度安全例会,分享安全管理成果和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落实,并不断完善制度。

10 通过“6S”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地铁开通前5个月,在运营分公司管理范围内,及时开展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6S”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对现场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排查,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深入查找不安全的活动场所、设备和不安全环节,对于与安全悠关的操作、作业场所、作业过程进行必要的目视化提示与警示,对重要的操作进行现场目视化指引,通过划分管理区域和确定管理责任人等措施,让员工一开始就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减少了因现场混乱或误操作造成的不安全故障或事故。

11 从技术上下功夫,以技术保安全

为保证安全生产,运营分公司按ISO9000标准要求,组织编写了20多个设备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维护规章和维护作业指导书共180多份,通过编写,不仅提高了编写人员对设备系统的认识和对设备的驾驭能力,同时作为其他员工的岗位培训教材,让其他员工学习掌握,并从一开始,就按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为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证。

12 开展安全推广活动,培育安全文化

分公司定期组织安全文化活动,如进行“安全月”和“安全百日”宣传活动、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金点子”征集、举办安全专刊和板报、安全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全员参与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员工认同运营安全文化,让安全深入人心,让员工自觉主动地去发现身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不合理,并主动去改善,进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促安全的安全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闪淳昌.卢齐忠,等.现代安全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2]李泰国.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4]崔艳萍,唐祯敏,武旭.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