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思想政治建设存在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照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的标准和省市领导班子建设“五个好”的要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思想认识缺乏高度,重视程度不够高。个别领导班子认为思想政治建设是软任务、虚工作,见效慢,成果显现不明显,存在抓不抓无所谓思想,没有摆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位置,往往出现会议布置多,文件强调多,而实际执行却认真分析少,只重形式不重实效,人为弱化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二)理论学习缺乏刚性要求,学习机制不健全。在干部理论学习培训考核上,对于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提高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缺乏定量和定性的规定和标准,使理论学习难以量化把握。很多单位在对领导干部考核过程中,缺少理论学习内容的考核项目和标准,理论学习情况、水平和干部提拔任用脱节现象普遍存在。
(三)思想政治建设缺乏有效手段,建设过程缺乏活力。一些领导班子不能花费精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规律和办法,长期沿用多年的老办法、老套路,手段单一,方法陈旧,形式古板,工作没有特色,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思想政治建设缺乏考核机制,考核工作缺乏规范性。在传统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尚未形成比较系统、具体、可量化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评价标准,从而导致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届中、届末和年度考核时,往往出现对经济工作考核的指标偏多,对思想政治建设考核偏少,这也是部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热衷搞经济建设而轻视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原因。
二、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根据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现状和普遍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按照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的成效来推动和促进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和衡量思想政治建设的总体水平。具体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以强化理论武装来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切实通过抓好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的理论武装,使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素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建立统一的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教育规划,使领导干部学习有时间、学习有抓手、学习有方向;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拓宽路子,放开视野,合理利用和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建立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分层分类的教育培训新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带头讲学,定期述学和随机考学等制度,扭转当前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管理不严、考核不实、组织不力的现状,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二)以提高执政能力来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以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为契机,探索、完善和制定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标准;树立科学正确的目标导向和正确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和科学发展上来。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把思想政治素质做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强考察,严把思想素质关,防止重才轻德现象;要把政治品格、大局观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团结协调等方面在考核上进行细化,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团结一心、干事创业,不断提高科学发展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冲突
(一)个人主义思潮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谐共生的整体价值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潮流、价值取向的融合、渗透与冲突,特别是充斥于社会各个阶层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物化思想等一些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剧了大学生正确选择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当今世界范围内多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其中以个人主义价值导向为主的西方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而总体讲大学生思想还是比较单纯,对新事物的认识侧重于感性直观,理性思维的能力较低,不能把二者统一反而割裂开来,缺乏理智分析。特别是当今,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状态之中,一部分学生面对目前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不能正确看待,对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不能恰当处理,对国外媒体的失真失实报道又缺乏判断力,以致在思想上积累了疑点、难点,产生了误区,甚至产生了追求个人主义的价值导向。
(二)大一统思想的消极因素和贫乏的抽象集体
意识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而不同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强调整体利益观念,这种思想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大一统思想的消极因素,塑造的中华五千年的社会性格势必造成当今大学生的顺从意识和随大流意识及一团和气意识,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而不同的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
在我们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中,依然存在不能面对实际情况,不能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合作、自由性和规范性、趋利性和服务性之间的矛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种脱离个人利益的抽象集体思想还在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而不同的市场竞争意识和个性差异意识。
(三)深层次的人文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全面发展
当代社会变革使人们重视科学教育,轻视人文关怀教育,甚至存在工具性的教育误区,这种缺乏人性的教育,承受能力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同时,随着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大学生上学收费,就业形势的变化,竞争的压力,“金本位”和“自我主义”等等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大学生在学习、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危机感,这样很容易使其走向自我本位和自我封闭。从教育改革实际来看,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打造技术型人才,从而忽视了教育的人性价值、人文关怀。同时,教育界出现过分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势必导致教师和学生过分专注于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高低,陷入应试教育恶性循环的局面。这种应试教育严重缺失人文关怀的现状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和谐文化能够把大学生导向自身和谐发展的积极方面,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和谐人格。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校园和谐文化中去,让学生在特定的和谐文化氛围中,受到特定校园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形成一种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完全一致的和谐文化意识、和谐文化品格,陶冶学生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竞争与合作、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素质。
首先,要开展校园和谐文化活动,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学校优良传统的教育,营造一种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校园和谐文化氛围,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用和谐社会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学生趋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们在积极的和谐文化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其次,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和谐环境,既要考虑种植树木花草的物质效果,又要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精神效果,更要引导大学生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学会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天人和谐的品格。
再次,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制订体现校园和谐文化理念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树立“兼相爱、交相利”的合作精神,学会处理个人、学校、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师生要共同加强和谐道德素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鼓励师生爱学习、爱钻研和爱创造,营造一种和而不同的创新精神。
最后,学校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构建和谐校园的榜样,以身作则。教师更要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尊重人、理解人、温暖人、体贴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发展人,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选择者,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自由、尊严、幸福和价值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并且,塑造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重视和谐社会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能力,又要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教育,在实践中,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良好修养和行为习惯,做到知与行统一。
实践教育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益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通过参加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体验的和谐价值观,体验科学发展基本观点,培养自己构建和谐的理想和信念,塑造自己的和谐社会道德素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尊重主体性。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和谐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及和谐发展理念,就是要立足于人的主体性,调动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能力,把大学生看作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体。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和谐发展观的理念,承认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遵循大学生的全面而和谐发展的规律,倡导大学生的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投身于社会实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良性运行。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尊重个性,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育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个性差异的社会,用和谐社会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进行个性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即大学生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大学生因心理品质、性格特征、成长环境,社会经验各异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用和谐社会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给每个学生自主发展创造空间,让其展示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命。
三、结束语
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行为、所处的环境的变化等进行细致的观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其心理本质,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既考虑学生总体思想水平和心理变化趋势,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的差异性,从而积极加深沟通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因此,只有正确对待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真正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和谐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调研,创新方法,探索出符合国情、适合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许静波.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2]潘玉腾,邱海锋.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广西社会科学,2006,(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基础,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和核心,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社会名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为了培养出适应世界所需的一流的人才要在各个方面实现质的跨越,在创造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方面实现跨越,在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方面实现跨越,以上这些质的跨越都需要相应的学科建设作为支撑点和核心点。学科建设是高校立校之本,如果将一所学校比喻成为一棵大树,那么他的枝干和枝叶就是所谓的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好坏状况直接严重影响着高校的发展,这种影响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如果高校很好的抓住了学科建设,那么就意味着其就抓住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这样就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统领全局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文主要从学科历程、学科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队伍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论述和总结发展历程,正确认识到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建议,这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学科历程、学科体系、学科研究对象、学科队伍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向的发展,并提供了一些见解和意见,以供参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
党的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阶段,主要成绩经验都经历了不断的成熟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酝酿和准备阶段;(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初创试点;(三)思想政治学科的系统建设;(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整体性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从酝酿到提出观点,再到初创试点,初步建设,再到后来的不断发展扩大,其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教育学科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样学科才不会被其他一些学科所代替,不会失去建立和发展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形成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从诞生这个学科的那一天其就一直在争议研究对象这个问题。研究对象的确定性和科学性也衡量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否成熟,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研究对象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对不同的意见进行科学分析,还能揭示出研究领域中的矛盾关系。这也是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但是,在学术界中还一直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形成统一的看法,多年来学术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规律论”和“两个规律论”。这种争议一直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所以,经过学术界的统一观点,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这样表述: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与发展规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队伍
一个学科的建设都有相应的学术学科队伍,学术队伍可以说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起着主导的作用,一个学科建设是否有效快速的发展,都和队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关。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是一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也经历了相应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两支学术研究队伍:一是高校以外的社会研究力量,另外一个是高校系列。前者主要包包括企业、党政部门和军队三部分;后者就是本文所讲到的最主要的学术学科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成了统一的队伍,即以学科学术领头人为核心,老龄青年相结合,有很强实力的一支学术学科队伍。我们知道学科学术队伍的建设发展是充分提供人力的支持和人才的保障。根据经验得知,没有一支经验丰富质量一流的学术队伍,想要有一流的学科基地简直是无稽之谈。对于新成长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与理论的合并无疑又影响和阻碍了学科队伍的发展。尽管一些带头人有着丰富的理论功底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但是从学科的整体情况考虑,不论是与其他方面的学术学科相比还是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相比,在学术队伍的建设发展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深层次不易改进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学科力量相对薄弱。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成立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学科力量的是否强大也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早期,该专业的师资都是有其他学科专业转过来的,由于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的不足,相当一部分人虽然名义上是属于这一学科实际上根本胜任不了此专业的教学研究。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志很快的融入到这门学科领域中,别且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但这样的人才毕竟是少如牛毛。这样导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的人员混杂、学术力量较弱、队伍不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队伍的建设发展和学科力量的提高。
第二,学术带头人匮乏。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有相应的创始人和带头人,这些前辈和专家在学科建设当中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也是同样重要的。在我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一直未有自己的学术圈子,相关的刊物也没有办起来,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面的高水平人才仍然相当的匮乏,学科的发展也相应的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第三,队伍建设有待改善。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中存在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并且学术背景和专业化程度也普遍较低,这样的一支学术队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建设要想实现可持续良性的发展,必须培养和制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术骨干队伍,尤其是要重视年轻有为的接班人,这是比为条件更是可行之路。因此,加强和提高学术队伍的建设要从长远考虑,深谋远虑,应把培养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年轻骨干和充分发挥前辈专家带头作用的计划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
一门学科的体系建设是影响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经过20多年的努力探索也有了初步规模,基本成熟并且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由于学科体系自身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所以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理论研究一级学科的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何适应和定位也成为我们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一门学科的体系是否严密是够完善我们可以从学科体系构成的三方面来了解认识:
第一,学科研究对象。一门学科是否成立的首要条件就是是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所以如何科学合理的界定和明确其研究对象,需要我们更需要学术界做大量的工作
第二,学科的专属概念、范畴和术语以及研究方法。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全面的认识,这无疑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外界的质疑。所以,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时首要条件就是确定相应的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有哪些方面,针对一个还是多个,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只要明确这一问题我们才能有个构建的开始。然后,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内容,其研究对象就相应的决定了基本内容,但其基本内容不能原地不动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条件的变化,同一个研究对象决定的学科内容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最后,要规范学科的专属概念、术语和范畴,由理论作指导,认真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渐的取向和特点,从自身性质出发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
第三,学科研究内容。思想学科内容是由学科对象所决定的。而学科内容一般情况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研究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相应的结构;另一方面是研究对象的如何实施与发展的规律。目前,在我国由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所成立的研究方向不是很明了,相对的缺乏,才,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优点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难度和问题。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提出问题
在目前的教育领域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诸如学术概念的不精准;学术边界的不明确;研究方向的不明确模糊等。
首先,任何一个学科专业都是由一定基本概念和相关特征内容构建起来的,如果一个基本的概念都不精准,基本原则的不确定,概念的混杂程度都严重影响着学科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而不同的研究者虽然有时使用的同一个概念,但是对这些基本概念含义的理解却是大相径庭的,用法也没有统一的规定。这种混搅概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很难精准化和专业化,精确度也不高,也使得该学科的建设发展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其次,理论中说到,每个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任何一个事物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中的。同样对于学科专业来说,没门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通性,但是没门学科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是否清晰是否明确是由研究领域的相对确定性决定的,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深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包括哪些研究领域,针对哪些研究方向,有哪些研究对象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并需要我们统一意见达成一致。
最后,研究内容成熟理论的发展模式通常表现为学科研究方式的重审和转换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都面临着研究方式的重审与转换。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面的研究方式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问题研究;二是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面的两种研究方式都有各自的内在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样自身也存在着许多潜在和隐性的问题。如果两者可以有效的结合,取长补短,科学合理的处理和把握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快更好更有效的发展。
(二)分析原因
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科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1、学科建立时间较短,许多理论问题未及充分争鸣讨论
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研究问题却没有向学科建设的核心上集中。在某些领域中,针对一些问题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研究群体,大量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工作者的研究精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论坛相对滞后。还有在一些学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并没有被重视起来,相反被长期搁置无人理睬。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严重阻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工作的完善。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队伍自身存在着“短板”
在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专业领域中,都依赖于大部分工作者对这个专业的热爱和奉献,他们为改专业的发展建设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同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学术界这些前辈专家的奉献精神努力程度是分不开的。然而,一些工作者研究员由于专业背景、研究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认识理解也不同,导致会以自己专业的思维方式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理解认识。任何一个学科的建立时候的初始阶段都会用借签模式来代替,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这种情况的存在和发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后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复杂性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使学科具有不成熟性
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方面有几个方面的复杂性,我们这里做一些分析: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上来说,他是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发展和成长起来的;其次,从内容的角度而言,它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还具备一定的心理内容,丰富多彩;再则,就研究对象来说,有着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精神和生活需求具有一定的多样化和综合化;最后就是针对教育的过程来说,它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环节,由观念到行为的转变,这是不可度量的过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面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是为相应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对此我们也面临许多的挑战,需求和问题,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以求甚解。
(三)建议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改革也不断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要日益完善和快速发展,学科建设也要相应的提高,高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才符合中国社会主义不断进步所需的条件。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学科建设有所提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统筹安排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相关问题。
要经常定期的举办学术专业方面的研讨会和学术会议,在大学本科中,研究生中,博士生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学术特点设立相应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已经成功设立,主要责任就是对学术开展的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评议相应的研究课题,审定优秀研究成果,这样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很好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工作者,所有学术方面的工作者他们之间的团结一致也能醋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并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制定相对统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要搞好学科建设工作必须以总书记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融合学科整合法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在重视体现理论的整体特点下,加快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要克服本位论的束缚和限制,做到广范围,大口径,中基础,在其他学科上的专探,这样有助于增加人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高校中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计划要重视开设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体现和反映学科专业的特点,用来区别于其他学科。如本科专业必须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
第三,建立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上网归档、抽查、检查制度,规范学位论文选题。在大学期间,硕士期间,完成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也是重要依据。其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面的内容在此期间也能很好的体现出来。高校再为学生选题和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活动时,有时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所做的内容方向,对于和本专业要求特点重合率低的问题也不做相应的纠正,而是忽略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根本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健康快速有序的反战,所以,高校在为学生指导和选题时,必须严格明确有关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如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经典作家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和内容,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内在要求相一致。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建议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培养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政治坚定、理想远大、知识渊博的青年人才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一、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后。当前,高校设置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看似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流于形式,课程的内容落后、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效果不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现实。社会上需要的是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于人才的思想素质没有什么具体要求,这也影响了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2、严峻社会形势的影响。我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竞争激烈,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一些类似于“拼爹”等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深深的影响着青年的内心,学到的和看到的不一样,动摇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被无情的社会现实打破。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存在问题。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填鸭式”,对大学生单方面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不利于思想教育的开展。同时,在实践中,对学生的一些行为是事后补救,忽视了事前的预防。
4、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存在问题。自1999年开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有利于更多的青年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是也造成了师资力量的短缺。虽然,各高校也招收了不少的教师,但是,却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如今,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上,往往是一位教师给几百个学生上课,在大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却各忙各的,这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另外,如今的辅导员,一个人要负责几百个学生,根本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情况,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同时,思想教育工作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被一些人看做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这也挫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加强我国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坚持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围绕为学生服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加强对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课程,破除假、大、空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真正的受益。利用微博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积极的引导学生参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扭转学生的被动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内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注意自身良好性格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的看待事物,心平气和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同时,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员制度,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健康辅导,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首先,要适当的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规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吸收政治素养高,文化水平高,理论基础扎实的同志进入到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中,同时,定期进行教育,提高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最后,要求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想学生之所想,及学生之所及,树立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行动来感召每位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4、 加强学校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强学校的文化内涵建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举措。一方面,明确学校的校风校训,将学校的校风校训渗入到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体会学校的文化内涵,升华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牢固的树立正确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即发挥个性,又培养团队精神,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升华,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素质,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不断地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凌灵.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2]侯智青浅析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9,(22).
[3]徐群,李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载体探索[J].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
[4]许永莉,赵庆梅,杨婷婷.构建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J].学理论,2010,(17).
[5]张沧丽,韩彦江,吴娟频.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第一,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注重物质利益。在价值取向上,逐步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明显务实和偏听偏信重物质利益,功利性比较强。对社会道德问题过于冷漠,更多的关注能给其带来物质利益的经济问题。择业时看重待遇、工资等物质回报。第二,心理问题较为普遍。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溺爱下成长,抗压能力较差。再加上学习、恋爱、就业等带来的压力,很容易产生抑郁、偏激等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就曾遇到过学生因毕业论文、恋爱等这些原因而产生轻生念头。第三,集体观念淡薄,过分强调个体意识。大学是青少年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这时他们已经处于自立阶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观念比较淡化。第四,诚信缺失,学术道德不端。一部分大学生考试作弊、履历造假、不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惜违反学术道德,剽窃或他人的劳动成果、出卖研究计划和成果甚至于歪曲事实,伪造研究数据,和研究结论等等。
2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扩招带来的挑战;高校扩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扩招的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入学门槛进一步降低,高校生源各方面素质良莠不齐,年龄结构、知识背景和心理素质差异明显,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整体下降。
(2)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渗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影响、网络化生存方式带来的挑战、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和挑战。
(3)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存在问题和盲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认识不足;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不健全,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缺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问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教育内容呆板单调,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五是教育载体单一等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
3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讨
在整体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依靠“四支队伍”、做到“三个结合”、完善“两个机制”、建设“一个网络”,构建“三元三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依靠“四支队伍”,全方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依靠专业教师层队伍、“两课”教师层队伍、专职管理层队伍、学生会等学生党团组织。专业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两课”是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它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依靠和发挥两课教师的作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和便捷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人员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教师,他们处在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第一道关口,也是解决学生这方面问题的最初参与者,必须发挥好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排头兵的作用。学生党团组织的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服务与学生,要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2)做到“三个结合”,立体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做到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的结合。当前高校教育普遍重教学、轻管理,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思想道德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和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讲座、说教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