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设施农业行业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结合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特点,提出解决措施和1+N的机制建设思路。
随着农业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农村市场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初步形成以承包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们代表着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对金融需求与金融服务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始终坚持普惠金融理念,主动顺应“三农”经济发展趋势变化,不断提升对“三农”经济发展的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构建金融支农服务平台,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农民增收、农业转型。
一、农信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举措
(一)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及生产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尤其需要包括生产、科研、加工、储存、运输、营销市场等农业融资链上金融产品的创新。一是创新贷款方式。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难问题,大力推行“重信用、重现金流、轻抵押”的贷款方式,实现融资条件新突破,试点农机具抵押、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创新仓单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对资信状况良好且符合相应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信用方式发放贷款。
二是完善利率定价。结合农信社的普惠性、合作性和商业性的体制特征,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考虑地方政府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和引入保险及担保机制等因素,加强农村信用生态环境建设,对重信守信、存款积分高的优质客户,给予更多利率优惠。
三是扩大授信额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必定成倍高于传统农业主体,农信社应根据农村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合理扩大贷款额度,重点支持产品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是降低融资成本。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特点、规模、周期和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设定贷款期限,提高办贷效率,真正体现“短、频、快、急”的特点,提供更多无抵押贷款产品,杜绝中间环节收费,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二)夯实基础,继续推行农贷“四包一挂”制度
农信社异于其他金融机构最特色的服务就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重点打造以“一次核定、随贷随用、余额控制、循环使用”为特点的小额农户循环信用贷款,全面建立和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四包一挂”制度,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通过推行科学的薪酬绩效考核、风险问责、客户经理等级管理等配套机制,增强对农贷客户经理的激励和约束,提高支农工作效率和农贷资产质量,以此促进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有力支持。
(三)加快农村支付结算平台建设,增强客户体验
大力推广涵盖账户管理、转账汇款、缴费、购物、申办贷款等业务的网上银行、自助银行和手机银行;实现村村有EPOS机、有助农取款点、有金融服务联络员;实现乡镇都有ATM存取款机,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建设,有效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触角,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足不出村镇就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
二、农信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机制
(一)建立产业链“1+N”运行机制
产业链抱团“1+N”服务机制就是充分利用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核心信用地位,以农业企业与农户抱团合作的支农方式,将服务“三农”的农业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目标一致的服务和支持“三农”工作格局。“1”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N”是依附于该企业周边的农户、家庭农场,通过支持“1”做大做强,深挖“N”的发展需求,同时形成对整个联合体和供应链的金融支持,通过培育一大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集约化发展。
(二)构建利益共享“1+N”运行机制
多方资源整合“1+N”运行机制就是发挥1+1大于2的复合效应,形成以龙头农业企业金融支持为主体,以农户、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为辅助,增强产业链整体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整体化金融服务聚拢龙头企业与上下游农户的凝聚力,形成利益共同体联盟,确保区域特色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行综合金融“1+N”服务机制
“1”是以信贷金融服务为核心,“N”是灵活运用支付结算、投资理财、保险业务、担保业务、电子银行、网上银行、银行卡、信息咨询等综合性金融工具载体,为“企业”与“农户”量身定制符合其所在产业特点和金融服务需求的专项综合金融服务对接方案,为其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电子金融服务、财富管理和增值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N”来达到为“1”增信,通过“1”来达到粘住“N”,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渠道优势,积极向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四)创新农村市场“1+N”信息调研机制
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市场信息的竞争,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收集与处理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市场“1+N”信息调研机制,即农信社对农村市场信息调研与共享的工作机制。“1”是指“特定农业的市场前景分析研究”,“N”是指以统计构建“各乡镇该产业链上种养殖大户信息表、加工业大户信息表、农民专合组织基础信息表、家庭农场主体信息表、涉农龙头企业组织信息表”等,统筹创新行政资源、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信息收集调研机制,做实农村市场基础信息的收集工作,全面、及时掌握服务主体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响应、制定相关金融服务工作措施、方案,最大限度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转型以土地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土地流转是农村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和路径,农村社会转型又是土地流转的动力和结果。当前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并没有出现,这阻碍了农村的社会转型。华西村、小岗村等土地集体经营对当前的土地流转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加速土地大规模流转,并辅之以各种配套措施,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才是社会转型的路径选择。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和特征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际上开始了一个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引导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其主导是农村的工业化和依附于工业化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社会转型是一个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的过程。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转型的经验看,农村社会转型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村向现代、进步农村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农业、农村发生分化,农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是由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小农生产方式占主导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农村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型过程。
以上是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基本界定。而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农村”不仅是“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还应包括作为该区域主体存在的农民。在上述基本义中,仅包含了转型过程中和转型后继续留守在农村的“农民”,而将进城的“农民”剔除了。但是这部分人融入城市需要一个过程,没有融入城市的这部分人是否会回到农村,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社会转型应是一个更为全面的概念,除其基本以外,还包括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过程。因此农村社会转型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和农民自身的转型两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又可以从娜市化和生产方式变革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1.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著名经济学家刘福垣在橄会保障主义宣都一书中指出,所谓城市就是有城的市,是相对固定的不散的市场,城市化就是化市为城的过程。市场是市场主体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城市化就是把这些有质无形的交换关系在一定空间上固化为有形的市场,这就是化市为城。而由于盲目扩张,致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的无节制的建设、有城无市的情况,这就需要化城为市,发展市场,实现“城”与“市”的有机结合。因此,现实中的城市化往往伴随着化市为城和化城为市两个过程。
相应的,农村社会转型也就有两种路径,一是集市周围的农村地区进行重组,利用自身资金、交通等资源条件而实现的初次城市化,亦即俗称的“就地城市化”;二是原农村居民通过迁徙进入现有城市,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劳动力和消费人口,从而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育。
2.生产方式的变革
农村社会转型本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第一层含义是改变原有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人力畜力生产走向机械化、工业化,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另一层含义是实现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市场化。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机械化和工业化主要是生产力中生产资料的变革;而规模化经营则强调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现有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因此,只有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与规模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亦即农村社会转型。
3.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结果,农民市民化既包括农民身份及相关社会政策的变化,又包括思想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首先是农民身份的变化。无论是转移出来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还是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人口,都应该获得真正平等的公民身份,与之相应的是在社会政策领域的变化,都应该享受国民待遇,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例,应该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分割模式,建立惠及全民的、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实现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农村社会转型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有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也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农村社会转型的成败。
城市化水平、生产方式、农民市民化涵盖了农村社会转型的各方面内容,并且较其他各类新农村建设指标更为根本,要求也更为严格。
(二)农村社会转型的特征
随着大量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半耕半工”型经济结构逐步覆盖了中国大部分村庄,广大农村已经从传统的“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或者说由传统的“农耕社会”演进为“农工社会”,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和结构发生的总体性变化。随着这一转型期的到来,中国农村在社会生产结构、社会基本单元、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流动机制、社会组织结构、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1.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生产结构呈现出主要劳动力非农化、次要劳动力农业化,主业副业化、副业主业化,农民收入多元化、非农收入成为增收主要来源以及农业占gdp的份额逐步下降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变化,它既是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最重要因素。
2.社会基本单元发生变化
人口和家庭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单元,其结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总量将继续增加,劳动适龄人口供给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家庭功能发生变化等,使中国正面临人口总量造成的就业压力和人口结构变化造成的社会负担加重的双重挑战。
3.社会流动机制发生变化
转型期农村社会的自由度和开放度增强,社会流动日趋频繁,农村人口迁移和流动成为常态,并且呈现出流动途径多元化、农民精英群体加速外流的特点和趋势。农民由“集体人”变成“社会人”,农村社会由“熟人社会”变成“半熟人社会”。农村社会流动发生的变化,助推了农村阶层分化,促进了农村社会转型,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4.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和分配形式的变化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社会各阶层互通的渠道正在萌生,促使农民快速发生分层和分化。农村传统的政治性分层逐步消解,经济性分层逐步形成。农业劳动者阶层开始缩小,农民工阶层迅速扩大。农村阶层分化在不稳态中演进,农民的经济社会角色多重化。个人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日趋频繁,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伴生出一些不稳定因素,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系统的协调和稳定,使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更具活力。
5.社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迄今,中国农村组织体系在调整中转型、在重构中发展,靠内力聚合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力日益彰显,非正规组织复兴勃发,而基层组织的调控方式老化、调控能力弱化。随着多元化组织体系、多元化权威结构的形成,农村社会整合和公共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
6.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转型期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融合与异化,不断投射到相关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意识和行为动机层面,引发社会心理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并且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多元性与异质性、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互动的复杂态势。
二、土地流转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介析
(一)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转型的内在关系
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转型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土地流转是农村社会转型的路径和要求,农村社会转型是土地流转的动力和结果,即土地流转是使农村社会转型实现从潜在的要求到现实的结果这一转变的路径。
1.土地的规模经营与城市化相伴而行
从城市化这一角度来看,初次城市化需要农村实现由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的转变,而这必然要通过土地流转将己经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而再城市化需要农民在城市定居,这必然要求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与原有的土地的分离。
城市化进程也必然对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产生影响。城市化必将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使农村土地闲置,从而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历史来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总是相伴随。
2.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现代化,工业化
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求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以及农村的工业化水平。土地流转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传统模式,使农业生产开始走上规模化之路。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生产资料的变革;同时,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将使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解放出来的这部分劳动力必然会进入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从而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扩大服务市场,进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即产生新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实现跨时代的变革、潜在生产力得以释放,新的生产关系得以促成,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提出了土地流转的要求。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我们就无法变革生产经营模式,也就不会有土地流转的要求。
3.土地流转促进农民的市民化
农民的市民化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才能得以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现有的生产经营方式决定了其身份地位、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城市化和生产方式变革,才能实现其全面转变。
并非所有形式的土地流转都必然带来农村社会转型,只有能够解放生产力、产生先进的生产关系、进而变革生产方式的形式的上地流转,才有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同时,要辅之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配套改革,才会使土地流转的功效得以显现。
(二)土地集体经营方式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巨大作用
1.华西村、西霞口村与韩村河村
中国最富裕的乡村当属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的华西村,其次是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县的西霞口村,再次是北京郊区房山区的韩村河村。这三个乡村就其经济水平、乡村建设、村民的社会保障与福利都走在我国的前列,村民享有的生活待遇有些方面远远超过城市居民。对比可以发现,这三个村庄都坚持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农村改革之初,三个村庄的经济体制没有简单分田到户,没有把村集体企业转为个体私营经济,而是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坚持集体主义的理念,坚持集体经济的价值取向,坚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走共同富裕之路。
2.小岗村
小岗村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的。然而,“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2006年,小岗村把分到各家的土地收回到村委,重走集体化的道路,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收入、地租、养殖、种植及各项分红,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华西村、小岗村等实践证明,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了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但以个人单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小农经济不可能使大多数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要使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富裕起来,还是要组织农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包括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回归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解放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才能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实现农村社会转型。
三、徒进农村社套转型的路径选择
实现土地经营方式变革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核心,影响和决定了农村社会转型的方向和整体战略布局。然而,农村社会转型是我国农村实现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过程,涉及到农村、农民、农业相关的多个层面,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多个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转型的路径和内容。因此,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土地经营模式变革,并辅之以各种配套措施,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必然路径选择。
1.变革土地经营模式,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变革
土地经营模式的变革将触及农村现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所在。并且,诚如上文所述,符合农村社会转型要求的土地生产经营模式只能是走集体化道路。
首先,从生产力(变革初期主要是生产资料)的角度,变革土地经营模式要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一家一户的落后土地经营模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
其次,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通过变革土地经营模式,改变生产赘眯斗所有制形式、州门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具体言之,就是要实行现代化的集体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方式,变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实行按劳分配。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进程
变革土地经营模式,更多的是打破了农村旧的生产方式,而实现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在于“破”的同时能否“立”,确立新的生产方式。从人类发展历史进程来看,后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产品经济时代虽没到来,但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农业已不再是主导产业,因此,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进程。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产业政策,合理调整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加快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与产权结构的调整,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和企业的机制创新,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创造竞争优势。
3.鼓励村庄合并,实现农村社区化、城镇化
20世纪80年代,先生提出“小城镇、大战略”。许多村庄规模小,分布散,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转变成城市居民的人数日益众多,造成一些村庄呈现“空心化”趋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应该鼓励村庄合并,减少对土地等资源的浪费,以低成本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发展以建制镇和集镇为基础、以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城市化配套建设为支撑的小城镇,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化、城镇化。
4.推动配套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既包括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本地居民的市民化,也包括从农村进城的居民融入城市的市民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要求变革现有法律制度,并通过新的法律制度进一步确认和巩固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包括农民意识形态在内的思想领域的变革,最终实现农民市民化。
关键词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前景;机遇;问题;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01-0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都市上班族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迫切需要通过亲近自然、寄情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来舒缓压力。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加的休闲消费需求正在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1]。
国内外的成功实践表明,观光休闲农业这一新型农业模式可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改善农村的交通、通讯状况,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2]。
1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前景
1.1 产生背景
观光休闲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其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是对旅游业外延的扩大、内涵的丰富[3]。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及人们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人们迫切渴望回归自然,品味地方文化,享受绿色饮食和舒缓的生活节奏[4]。
1.2 发展意义
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①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升级。②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劳动就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③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④通过学习农业生产,享受农家生活,普及农业基本知识。⑤开拓新的旅游领域和空间,缓解城市旅游的拥挤现象。
2 面临的机遇
2.1 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当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时,用于休闲娱乐文化消费的可支配收入会大大增加,进而刺激和带动文化娱乐产业和消费的增长[5]。截至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 000美元,这为休闲旅游提供了基本条件和经济保障。
2.2 居民休闲消费方式多元化、个性化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推动人们去追求丰富多彩的的生活休闲方式。
2.3 人口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城市病”增加
为摆脱精神和环境的困扰,人们迫切渴望回归自然,品味地方文化,享受绿色饮食和舒缓的生活节奏[6]。
2.4 便利的交通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
随着道路交通改善、汽车普及、二级公路免费,人们的出游率、旅游消费大幅增加。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观光休闲农业处于起步阶段,在规范管理、市场营销、法规建设等方面需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针对各地迅速增加的观光农业项目,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标准和管理政策,但因缺乏宏观控制,投资决策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①农村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决定着观光休闲农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6-7]。观光休闲农业实际上是一种生态旅游,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地方旅游产品特色和文化内涵,将旅游对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8]。②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投资决策随意而盲目,造成项目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恶性竞争加剧,经济效益下滑。就单个观光休闲农业项目而言,因缺少投资、规划、市场定位及设施体系,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后期经营管理困难,只能单纯依靠旅游或门票收入来维持。③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企业和当地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旅游增收致富。但受地理位置、文化特色、自然资源、经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若盲目发展项目,易遭受经济损失,挫伤农民积极性,使整个产业失去发展动力。
4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4.1 坚持科学发展观
观光休闲农业以农业经营为主,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二者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收益,满足游客需求,最终实现农民富裕;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实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9]。
4.2 科学规划,有效管理
加强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管理、打造服务平台等措施:一是合理布局旅游项目与景观,树立特色品牌,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10]。二是严格控制项目数量,保证开发质量。对已有项目进行审查评估,提高竞争力。三是发挥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作用,组建经营联盟或行业协会,协调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促成相互合作,实现共同富裕。
4.3 拓宽投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投资观光休闲农业[11]。在经营管理上,大胆创新,建立多元化经营体制及“公司+农户”、“农户+基地”等运作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水电设施,开辟旅游专线,方便游客出游。各地政府和经营者应重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现有的管理、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4.4 加强宣传,打造绿色产品
政府应加强对观光休闲农业景点景区的宣传和推介。编写旅游指南,完善交通线路图,推出多种旅游主题[12]。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打造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绿色观光休闲旅游产品。
5 结语
我国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时,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发展;经营者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有关规划部门要坚持生态规划的理念,着重体现自然生态和地方特色。随着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的日臻发展成熟,必将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之路。
6 参考文献
[1] 杨其长.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技术经济背景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2004(8):11-12.
[2] 钟春艳.关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热潮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96-9798.
[3] 张平远.世界观光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J].中国第三产业,2001(5):38.
[4]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3):119-124.
[5] 徐萍.消费结构升级中的陕西文化消费探析[J].职大学报,2007(3):91-92,87.
[6] 李飞.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67-69.
[7] 张力越,马俊.加快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30-132.
[8] 李蕾,云兴福.内蒙古地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1):98-101.
[9] 周士锋,王旭东,赵国芳.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初探——以洛阳市太阳雨休闲观光农业园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1(5):32-35.
[10] 郑伟民,陈少青,杨诗源.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432-22434.
【关键词】农业发展;特点;问题;对策
会展是各种会议、展览、展销活动的简称。农业会展主要包括有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种主题论坛、研讨会和各种类型的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等活动,具有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的高聚集型、投入产出的高效益型、经济高关联性等特点,是促进城市了解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代化平台。农业会展经济源于农产品市场交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繁荣,是农业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旅游、贸易等产业一起必将成为颇具前景的朝阳产业。
一、农业会展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会展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业会展与全省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会展作为一门系统工程,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其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参展客商的多样化需求。农业会展经济让特色的产业培育出有特色的展览项目。
(2)农业会展能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发展体系,必须有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农业会展能高效率促进经济贸易合作。
(3)农业会展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农业会展涉及交通、通讯、商业、广告、印刷、餐饮、住宿、旅游等多个行业,可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二、农业会展经济的特点
(1)农业会展经济是一种服务型经济。我省农业产业经过了农业生产的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现已逐步向发展现代农业转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会展经济能产生可观的直接效益。同时带动了服务、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消费链,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设施建设。
(2)农业会展快捷有效传播信息、知识和观念。农业会展属于市场调节行为,先进的农业技术通过展会形式,快速进行展示和推广,并广泛应用于千家万户。特色农产品在吸引众多参与者的同时,不断创造和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农业进步和农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三、我省农业会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农业会展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就整体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尤其是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省农业展馆数量少、面积小、层次低,国际化品牌少。由于各地区利益突出,重复办展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整合。
(1)明确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一是政策投入和经济投入。在农业场馆建设、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二是为本省企业提供出省、出国参展经费支持。三是协助、配合展会开展推广工作。
(2)发挥农业部门“搭台”的主要作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收入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在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但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卖难”的现象。农业会展作为促进农业市场建设和农产品营销手段,政府应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大力扶持,积极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在农业展馆租金、企业参展补助以及物流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补贴,调动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农民组织进入市场的积极性。
(3)加快农业会展专业化建设,打造会展经济品牌。农业会展经济应该是一个发展的经济体,应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我省应积极吸取国内外农业会展发展经验,不断提高农业会展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指南》指出,对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范围是:经营项目原则上需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主要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扶持的类型分两种:
(一)财政补助项目
1.符合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
2.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
3.市场潜力较大,辐射带动能力强,显著带动农民增收,预期效益好。
4.建设方案先进科学,产品技术和工艺路线合理。
5.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获得相关环保部门的审核或批复;农业面源污染能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能得到有效利用;能够确保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种养业生产过程减少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相关农业生产规范要求;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达到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6.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7.土地流转用地或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合法。
(二)贷款贴息项目
1.优先支持符合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的产业。对于未列入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但市场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其他产业,也可列入扶持范围。
2.贷款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用途符合国家金融政策和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范围。3.贷款期限、贴息期限及额度等符合规定要求。4.贷款项目对农业结构调整、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民增收和就业带动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