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管理 创新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篇2

[关键词]资源约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38-02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从全国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结构性约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并且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高增长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幅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与自给供给能力,从这种角度说,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种资源结构约束主要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约束。中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中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第二,经济资源约束。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第三,社会资源约束。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政府等方面也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第四,生态资源约束。目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污染企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际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也在不断迁往中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2、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一些区域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致使资源存量限制增大。资源供给表现为资源流量供给和存量供给。资源流量供给是以存量供给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加剧了资源流量,资源存量很快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未来20年的发展中,除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出现大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二、资源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资源结构约束地区采取资源替代路径。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相对稀缺,使之成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凭借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主导性资源的资源配置力(率)优势,大量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广泛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低价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率先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由于这些资源阶段性供过于求而面临竞争性贬值,资源重要程度与资源配置力(率)下降,既缺乏对资金、技术等相关资源的吸纳能力,也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出现了资源结构约束现象。所谓的资源结构约束是指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约束现象。一种是资源类型的结构约束,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一种是资源地区分布的结构约束,如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禀赋等。资源基础的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当某种资源稀缺性增强时。其价格将上升,人们将由此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并将致力于寻找新的资源,新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将释放原有资源的供给压力。因此,资源的制约实质上并非资源本身量的制约,而是人们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存在的局限。因此,针对资源结构约束地区应采取资源替代的路径,具体措施:第一,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50年的历史表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现实国情表明,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重点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市场一政府”资源调控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单纯依靠政府调控都无法解决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调控机制,就是建立“市场一政府”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机制。资源产业的一个特征在于,市场周期性波动,产能间歇式扩张或减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消费的各类资源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认为,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需求较以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必须根据这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地理环境、探明储量等,矿产资源存在刚性较强的供给能力上限。短期内扩张产能的可能性不大。资源总体开采利用必然考虑世界的总储量、开采能力和替代产品的开发等。

篇3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旅游业;区域合作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京津冀两市一省逐步实现“规划一张图”,先后签署《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和《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借此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预示着京津冀一体化正全面加速。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分析

1 从合作主体看,多为企业自发行为,协会和政府层次缺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地的旅游合作一直没有间断,只是这些合作主要是旅游企业自发的行为,是出于本身业务和利益的考虑而进行的,规模小,层次低,随意性强。在政府层面上,在旅游资源整合、重大项目协调、联合促销、产业链形成等方面,没有看到显著的进步。政府并没有真正的介入和推进,而相关协会由于职能没有独立,也难于实现。

2 从合作运行机制看,多为市场推进行为,政策协调不够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主要依赖企业间的合作。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起步于北方交易会,河北省提出京津冀合作,天津市提出环渤海合作,都没有最终实现。政府合作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没有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为企业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3 从合作利益机制看,存在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使得各地必然将本地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为了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造成资源利用、道路交通、企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障碍,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又加剧了这些障碍。特别对于区内市场合作来说,河北、天津都希望在北京旅游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但是北京对河北、天津却缺乏相应的依赖,这种不平衡使得三地区域旅游合作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位置,不利于区域旅游合作的长期和深入发展。

4 从合作产品基础看,缺乏区域旅游凝聚力,难于克服屏蔽作用

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缺乏一个统一的形象,更没有通过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北京是中国旅游最发达的城市,但很难将河北和天津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缺乏凝聚力。天津和河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却处在北京的阴影之下。如北戴河等海滨旅游资源,也很难和北京都市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前者以度假为主要功能,后者以观光、商贸为主要功能,二者针对的市场不一样,难以组合进同一旅游产品当中。

5 从合作的空间结构看,联系松散且薄弱

目前,京津冀都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双核(北京、天津)松散型点轴区域空间结构,主要空间联系是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轴向联系,而除了北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比较薄弱。京津二市将河北11市分割成南北两半,行政区划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割裂,使得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地区间的旅游业发展难以协调,行政区划特征明显,严重影响跨区域的城际交流与合作。

二、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成效不明显,并非缺乏合作基础,事实上,京津之间实施旅游合作具有优厚的基础条件

1 经济社会基础

历史上,京津冀地缘人缘紧密相联,交往密切。京津两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两方优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强化京津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双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有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势,天津则有物流、仓储、加工、分装等长处,在组织物流上有优势,因此可以把总部设在北京,但仓储等则可设在天津。

2 区位优势及交通设施基础

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已建立良好的基础:区域内有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国省干线相连,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11个设区市的三小时都市交通圈;津冀沿海港口设计通过能力7.5亿吨,占全国16%;三省市之间已开通道路客运班线900多条,营运班车2200多部。通过一系列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促进资源在两个城市之间更合理的配置。交通一体化可以很快地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3 旅游资源基础

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京津冀三地的旅游资源丰富,且各有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北京拥有旅游景点约636处,文化方面相关的如寺庙、故居、博物馆等人文景观约占81%,人文景观丰富,但山水等准自然观为123处,仅占总数的19%。天津旅游资源以近代文化、街头小吃、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滨海景观最为著名,同北京恢弘的“大景观”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弥补北京在清新的自然景观和北方风土人情方面的一些不足。而河北山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对京津是有利补充,也是区域竞争的特色之一。

4 京津冀区域规划的出台为旅游合作提供了基础

国家发改委起草的《京津冀都市圈等重点区域规划》有望在2011年出台。京津冀三地发改委对该区域规划的总体思想、产业定位、经济发展主体方向已达成一致,对三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布局等均有明确表述。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大大带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必将对旅游合作也带来显著意义。

5 京津角色定位的调整及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不管是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还是天津要打造北方经济中心,都离不开区域相互协调、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城市群。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也证明了城市发展要区域甚至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和扶植经济腹地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高位、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延伸北京的空间影响力,构筑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此外,北京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天津将其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两地都将旅游业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更为京津两地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有力地支持,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要素,实现整体价值最优

三地资源要素各具特点,应该在旅游形象、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统一运筹,强化整合。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是对外营销、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基础。京津冀区域旅游可根据本区域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将京津冀地区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绚丽多彩的“旅游金三角”,拓展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合作,实现人才的跨地区交流,培育一支精通国际旅游业务,并熟知旅游运作的旅游管理队伍。

(二)构建市场网络,强化区域市场合作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要解决区内市场合作问题,通过互相开放市场,促进区内旅游者和旅游业资金、资产、人才、知识、管理、品牌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京津两地要更新宣传促销手段,以经济为纽带实现联合促销、利益共享。政府逐年增加对促销的投入,加大对海外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三地城市应共同组织赴海内、外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共同开拓国内外远端旅游市场。

(三)理顺空间结构,促进旅游空间融合

制定京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全局发展出发,而不是从地域均衡的角度,对产品开发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开发时序。全面融入环渤海旅游圈中,不仅要将京津冀境内景区有机结合,同时还要与环渤海其它城市密切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一大批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系列。

(四)合理规划项目,实现主题合作开发

目前,北京的位置比较好的地方已经被密集的建筑群所覆盖,再建大型的旅游项目已经不太现实。京津冀三地可以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会,在国家对于滨海新区的定位和战略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大型旅游项目。河北可主动承接京津专业产业,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乡村民俗等旅游产品,实现主题开发合作。

(五)统筹利益相关者需求,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在政府联合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手段来整合资源,联合开发,集团化经营,扭转旅游发展中各自为战的局面。首先要在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上入手,可以在京津范围内融资,利用资金的纽带把两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其次,在旅游的经营上,也要创造条件,协调政策,利用资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国家和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这样做才能把旅游的“蛋糕”做大,从而实现利益共享,联合和合作才够持久。

篇4

关键词:双流县 自贸经济 建设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071-02

四川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内陆省份自贸区建设,谋划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积极争取设立与上海自贸区错位发展的科技型内陆自由贸易区,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西部集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跨越式发展。省委《关于在我省成都市部份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贸区经验的方案》,提出在成都部分区域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探索发展自贸经济。双流航空港、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综合保税区就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建设自贸区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双流是成都“三中心”“一枢纽”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向西向南开放合作的贸易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同时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刚刚确立的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上可以先行先试。如何充分利用比较优势错位发展临空自贸经济,抓住机遇提高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自身经济与国际高度融合,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基础与现状

1.基础和优势

双流县具有发展临空自贸经济建设自贸区的良好基础。

首先是区位和空港优势。双流机场作为我国内陆和中西部首位机场,已成为引领中国中西部、辐射世界的国际航空枢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进入全球前50位的机场。双流国际机场正在“量质并进”的快速发展,其通航城市数量、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都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

第二是自贸平台和口岸优势。双流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枢纽机场”、“综保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县域地区,是中西部地区发展临空自贸经济最具备条件的区域。双流是成都“三中心”“一枢纽”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向西向南开放合作的贸易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刚刚确立的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区域,在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上可以先行先试。

第三是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工业强县”建设,双流县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临空服务业为引领、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过去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机械加工、新型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大力培育以新兴电子信息和航空制造维修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初见成效。双流县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的排序也大幅提升,目前为第13位。

第四是科研和创新资源丰富。双流拥有在中西部县域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优势。目前,县内聚集了中科院光电所等30多个科研机构和四川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市第二;西航港开发区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近年来,我县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广泛合作,建设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如:

深度对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产学研政企金”协同创新体系,与中物院、电子科大、香港城市大学、核动力研究院、清华科创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50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共同打造了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现已初具规模,并聚集各类研发平台102个,其中国家级24个,这为发展高端新兴服务业提供了智力保障。

同时,双流还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科技创新的宏观有利环境。9月初四川被纳入全国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双流必然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前沿和主阵地,将得到在全面创新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试错和探索解决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深化开放创新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将对双流“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带来巨大的牵引带动作用。

2.探索和创新

2.1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

双流县于2014年10月出台“学习借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的实施方案”,主要在以下领域进行了探索:

区港联动通关一体化。将航空口岸功能延伸至综保区,实施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监管试点。“区港联动”使机场和综保区的通关能力、物流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有效支持综保区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了综保区对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促进和对外贸的拉动作用。

创新商事登记制度。已完成取消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在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的过程中,双流县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如在创新商事登记制度方面,放宽了县域企业住所登记限制。

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推动融资性租赁行业发展,积极引进融资租赁类公司,支持其开展飞机租赁、大型设备租赁等业务,并使用外币结算。

此外,在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开展有利于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结算制度等方面,双流县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2.2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双流的发展定位“天府科技卫星城、国际空港自贸区”非常鲜明地凸显了临空主题。双流县多年的发展也打造了实力雄厚、富有生机的临空经济发展载体。如:空港高新技术开发区早已成为全省全市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双流的主导产业体系中临空特色在不断增强,以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临空先进制造业和以航空枢纽服务、临空物流、临空商贸等为代表的临空高端服务业迅猛发展,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2014年双流县临空经济产业总规模突破2160亿元;外贸进出口46.3亿美元、出口34.6亿美元,均居全市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

为积极促进自贸经济发展,双流县正在积极加大对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的试点,着力推进投资管理、金融服务、贸易监管以及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创新;不断强化航空枢纽地位,巩固提升口岸平台功能,争取设立更多专业指定口岸,加快汇聚融资租赁、保税贸易、跨境电商以及通用航空等临空经济相关业态。

二、问题和不足

1.水陆空大通关系统建设不足

双流县地处内陆地区,不靠江、不临海、不沿边,面临开放口岸较少、区域转关较难、通达效率偏低等诸多难题;与青白江铁路枢纽港、宜宾和泸州水运港都有较远距离,未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地理位置先天缺陷、大通关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以及多式联运体系欠缺,导致了运输成本较高、通达效率偏低。

2.空港优势和综合保税功能开发不够

一方面综合保税区辐射作用较小。按照自贸区可复制、可辐射的要求,我县综保区辐射作用还未得到体现;区内龙头企业仁宝、纬创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受到区位环境的制约,区内产品展销中心影响力不高。另一方面虽然拥有双流国际机场和综保区等优势,但因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较少,贸易、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对外商的吸引力不够。此外,综合保税区还存在着对外贸易结构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国际金融基础相对较差等问题。

3.行政审批效率不能适应需求

行政效率是目前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经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精减审批事项,双流的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但相较于高新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其行政效率仍有待提高。在正常情况下,投资者在双流投资须与多个部门接触,在提交众多纸质文件并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以后才能获得投资核准和颁发证明,延缓了投资进程,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削弱了我县在发展自贸经济方面的竞争力。

4.科技和创新含量不高

我县临空自贸经济以中低端的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在增长动力上还是依靠资金、土地、物资的要素拉动,科技和创新含量不高,缺乏强劲的核心竞争驱动力。在当前资源要素制约趋紧、环境保护呼声趋强、发展空间趋窄的情况下,以要素投入、投资拉动为主要手段,既不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也不可持续。

三、对策和建议

1.积极争取先行先试,以更宽广的开放和改革推动临空自贸经济发展

一是争取将空港自贸经济作为成都内陆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份,重点突出空港特色。二是争取政策的支持。建议争取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自贸经济的发展;在土地政策上,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单列政策;适度降低服务业用地价格,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继续跟进飞机融资租赁产业扶持政策,在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海关监管及税收扶持等方面,畅通渠道、简化流程、优惠税率,为飞机融资租赁产业创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空间。三是要积极在多个领域争取先行先试。比如按照差异性、互补性原则,尽快出台本地临港经济区的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健全完善年度报告公示制以及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等管理措施,不断创优投资贸易环境。四是实现金融产业创新。建议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前提,积极争取省、市人行在综保区双流园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推广上海自贸区金融方面的先进经验,适时引进外资银行,打通境内外资金流通渠道,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双流支行恢复外汇管理职能这一契机,简化外汇管理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率先开展人民币跨境使用、企业境外融资、跨境互联网结算等领域的改革探索,助推成都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为成都打造西部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支撑。

2.规划先行,优化临空自贸经济空间布局

一是前瞻性开展临港自由贸易经济的专项研究,着力构建临空自贸经济空间布局,争取将涵盖双流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及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空港货运站、国际快件中心的区域,以及综合保税区区域纳入成都自由贸易区申报范围,争取将双流的主导产业、重点区域纳入省、市发展重点。二是抓紧对临港自贸经济核心圈土地进行调规,争取对临港自贸经济核心圈机场两侧已经具备建设条件但属有条件建设的区域尽快用红斑覆盖,对已签约入驻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及时给予用地指标支持,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好,逐步形成临空自贸产业化项目集群。

3.夯实承载自贸经济发展的支撑平台

完善功能平台,着力增强临空自贸经济承载能力。一是优化口岸平台。大力拓展各类专业口岸,确保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国际快件中心尽快运营。围绕提升口岸配套水平,配合做好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申报,加速完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销售平台方案设计,大力引进国际金库交割仓等国际贸易类项目,切实为双流发展自贸经济提供坚实的平台和产业支撑。二是提升枢纽优势。加快建设双流综保区与青白江铁路运输口岸的专用铁路建设,促进双流产品通过蓉欧新铁路走进国际市场。加强与宜宾水运港的直通,探索岷江彭山江口港融入长江水运通道的水路建设,减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成本。不断加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持续扩大双流机场辐射范围。支持国际国内货物通过双流机场集散,加快建成亚欧货运转运中心,加速推动航空枢纽服务向亚洲及欧美地区拓展,全面巩固提升双流机场的航空枢纽地位。三是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对县级政务中心进行优化整合,简化流程,优化程序,大力开展并联审批和代办审批业务,方便企业办事和服务。对临空自贸经济区内,着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动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四是提升通关效率,真正实现“一线管住、二线放开”。

4.推动临空自贸经济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

一是要按照自贸经济通行的惯例引进企业,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规范发展。一方面要面向境外做强加工制造业,同时,也要面向内地做强国外品牌的销售等现代服务业。二是大力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配套项目,重点培育研发设计平台和企业总部,促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三是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突破出口加工贸易局限,大力发展保税消费、保税金融、保税展示、保税医疗、保税培训等服务产业,主动拓展进口水果、粮食、肉类、汽车、保健品、酒品、化妆品等国际贸易,积极探索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四是大力打造临空经济“升级版”,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及周边区域,大力发展自贸经济新兴业态,着力培育保税出口加工、保税维修、国际采购与分拨、国际商品展销、保税创新研发、国际金融、人民币离岸业务、国际医疗健康服务、国际教育培训等自贸业态,整体提升临空自贸经济发展规模和产业升级。

篇5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滞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65-01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已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由1978年113.6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5153元,增长了约45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尽管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现阶段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制约与困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且基本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的实现“富民”这一目标。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数千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全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差别明显。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随着历史的推移,我国经济重心有北方地区逐步移向东南地区。东部地区地理、气候、土壤条件、交通等均具有先天发展优势;而西部地区多山丘沙漠,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且与外界信息交流贸易往来受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即使同省区内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问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并且相较于城市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滞后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区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中国作为有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许多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仍无法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多数农民失去了务农的兴趣与动力,纷纷进城打工,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为年龄大的或能力较差的,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较低,并且大多数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从而使得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

第三,中央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不足,农村县区乡财政困难突出。由于国家财政对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的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供给不足,造成我国农业及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尽管已推进多年,但至今仍成效不大。大多数县区乡财政入不敷出,使得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许多县区乡财政都维持在温饱水平,或有不同程度拖欠工资问题,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能力非常有限。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首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要自谋出路,充分利用农村区域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并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根据地方差异,寻找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发挥特长,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打造出属于本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除此之外,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结合自身发展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抢占先机,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投资。

其次,发展地方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活跃农村区域经济。结合当地实情,充分运用地方高校资源,加快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制定相应技术人才培养政策,围绕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进行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等,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劳动培训和输出作为战略产业来对待,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地区科技与高校人才优势,推进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再次,因地制宜,多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未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要按照各自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并将农业多样化模式、特色产业模式、农村工业化和商贸化模式4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结合,灵活运用,力求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最后,构建稳定的农村区域经济财政支持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村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运用税收、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工具,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结合加大资金、技术、信息等供给,加大对农村区域社会事业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于条件,从而确保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面对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难看出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不断研究探索,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进度,因地制宜,找出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富民”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鲍宏礼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2]张玉萍; 张亚龙; 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科技资讯2007(28)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现代物流

中图分类号: TP391.9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如何认识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首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现代物流业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也将关系到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

而区域经济发展是由资本、劳动和技术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当区域之间的大市场形成之后,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离不开人力资源、资本、信息和物资在区域间的流动。

二、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很多地区存在高成本和高污染的增长问题,其中由于流通领域的发展程度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的区域生产要素交易成本过高,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从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模式转变为高增长、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极其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发展物流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流通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只要物流成本能够降低,成本支出就可以大幅度减少。

2.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重要的新增长点。我国目前是一种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产业结构上,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今后发展第三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其中包括为生产服务和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里面包括交通运输业、商贸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等。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的优化。

3.对加强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地区区域经济的主题,对增强当地的经济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区域经济的各项重要指标,如生产成本、生产价格、全要素生产指标、区域贸易指标、市场营销指标等,都可以通过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而获得改善,区域经济中的资源优势、科研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物流业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提升,整合区域生产要素,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4.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区域经济除了区域自身的发展外,区域间的联系更为重要。区域协作的纽带是物流产业的发展,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相应的优势资源和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因此物流业越发达,区域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区域间发展条件就越优越。

三、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1.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支撑产业聚集的基础。区域产业聚集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区域经济通过产业聚集而获得聚集效应。所谓聚集效应就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产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而产生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它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可以说在有些情况下,具体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其它原因而降低的生产成本。

2.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要求物流产业尽快形成区域性的物流体系。首先,应在一个大区范围内,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其次就是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内资源的服务体系;第三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物流体系。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要求物流产业加快本身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基础条件的支撑,这个基础条件为区域的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所以我们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物流产业必须要加快发展,而物流产业的发展又必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探讨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之间关系,两者应该说是一个正相关的,而且相关性很强的关系。

四、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它几乎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所有领域和部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越发展,专业分工就越细。反之,专业分工越细,也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又没有形成规模优势,造成生产和销售成本过高,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各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从事生产和经营,形成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贸易发展奠定交易基础。

3.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好属于需要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地位,而且可以带动相关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的发展。既增加了第三产业的绝对数量,还提高了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比重,从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繁荣区域经济。此外,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创造再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劳动就业将出现新的格局。

4.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经济发达国家,把综合物流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条件,来判断项目投资的效益。我国很多地区在这方面有惨痛的教训,所以,着手建立物流中心,改变投资环境就成为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

5.有利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在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林敬松,黄细洋.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5,6:88-89.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失衡;现状;原因;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来越凸显,最为明显的就是东部沿海的发达与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当前为了改善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问题,国家政策越来越倾向于中西部地区,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还没有消失,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区域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样的,如历史因素、自然因素等,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使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现代化大国。但在全国经济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区域经济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这又会制约整体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失衡与市场经济有关,市场存在偶然性,可能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别。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失衡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发展差距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生产总值差距拉大,虽然东部人口密度高,西部人口密度小,但西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从工业化水平来看,西部地区还存在工业化初期,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从城市差距看,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进程慢。

其实我国政府早就意识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组织差距拉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格局,改善了西部投资环境,但差距还是存在。

1. 东部经济发展现状

东部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主要包括东部沿海地带。随着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构问题凸显出来,这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必须优化产业机构,不仅发展工农业,第三产业也在加速推动东部经济发展的步伐。一直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成上升趋势,但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东部经济发展减缓,后来虽然经济整体还在增速,但发展速度放缓。

2. 西部经济发展现状

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再加上东部沿海城市的技术、资金支持,西部区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推动了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缩短了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与东部相比,西部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如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西部地区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现阶段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为西部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西部人才的匮乏,观念的落后,产业机构的不合理,导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异还很大,这必会影响到西部经济发展。

3. 中部经济发展现状

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国家意识到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开始调整中部发展现状。中部地区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国际化水平也比较滞后,与东部相比差别较大。中部地区企业现状不乐观,活力不足,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中部产业结构属于密集型的,使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不充分,不能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导致了城市化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矛盾。中部地区是连接我国最为发达和最不发达地区的桥梁,但没体现出自身优势,因为中部地区独特的枢纽地位,国家给予了政策支持,这对中部地区的发展必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

影响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因素是多样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历史原因,自然原因等。

1. 历史问题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历史的影响。东部沿海城市由于地理优势很早就占据了贸易中心地位,承担着贸易港口的重任,所以沿海城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东部沿海具有先进的贸易设施,改革开放后这为沿海城市吸引外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外资引入的加大,很多人认为是政策的倾斜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其实东部沿海只是借助现有的贸易设施,人们更便于从事贸易行业,由此东部沿海成了贸易中心,带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较早,当时有四个经济特区,选经济特区并不只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而是从全局出发的,国家希望通过这些经济特区的发展,带动周边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2. 自然因素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自然条件会对劳动生产率带来影响,条件较好的地区劳动生产率会高,条件差的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会较低,进而劳动生产率又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会影响产业结构。自然条件会决定第一产业的分布,而农业又会影响第三产业的分布。二是区域资源不同,经济地域空间结构也会有所不同,这又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自然条件会影响区域教育,教育水平又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并体现出区域经济的发展中。

3. 地理优势

改革开放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更具有发展优势。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主要目的是要吸引外资,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完善了基础设施。东部沿海城市作为经济特区有自身的地域优势,沿海更接近外界,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有可以直接用的贸易设施。因为中西部地区没有完善的贸易基础设施,所以外国投资者直接选择在沿海地区开拓市场,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设施。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所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产业发展离不开原材料的供给,对企业来说,把企业建在沿海地区能提高供给的效率。所以,东部地区的地理优势明显高于内陆地区。

4. 产业结构不平衡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重大,一方面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产业机构不合理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对产业结构提出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过去我们忽视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受资本、劳动力、科技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经济的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会影响经济发展。

5. 政策扶持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干预减少,主要起指导与监督作用。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力量,政府鼓励不同区域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贸易。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是立足在全国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国家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由原来的中央集权转化为市场调节,这更有利于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由竞争。沿海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成为连接国外市场与内陆地区的纽带,政府也希望通过沿海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从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但在实现整体经济发展之前,经济政策的倾斜会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中西部地区贸易基础设施落后,造成该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所以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中又应当首要解决交通问题,需要加大对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投入。中部是联系东部与西部的枢纽,交通位置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与东部相比,中西部地区通讯设施落后,这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大投入,完善相应的设施,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

2.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当前,人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内陆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还有一些人认为没有必要接受更多的教育,结果导致很多学生辍学。与中部相比,中西部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有限,这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落后的教育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步伐,所以中西部地区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中西部的发展贡献力量。

3.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经济体制已不能满足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所以要适当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为了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都要积极的发挥作用。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西部要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符合的产业,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大力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4. 加大经济政策扶持

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政策的倾斜会给区域带来发展机遇。政府部门要从宏观的角度调节收入分配,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口数量等来确定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国家意识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缩小了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但中西部内部的各个地区也存在差异,要区别对待中西部地区里的不同地区,用特殊经济政策扶持经济最不发达地区,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5. 加强区域政府协作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合作,主要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作,不同区域间政府的协作等。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规定地方政府要援助经济开发区的项目,并要求地方政府承担管理者的职能,这样能促进援助资金的高效利用。我国政府也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6. 继续推进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国家对外贸易中心。为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加大内陆对外开放的力度,建设国际陆港,打开中西部地区通向世界的大门,这也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崛起的保障。国际陆港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内陆中心城市为了发展对外经济开始建设国际陆港,这缺乏科学的规划,带来资源浪费的后果,因此应科学规划陆港建设,使之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因此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当然要改变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面貌得到了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必会逐步得到解决。(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张祥建.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4(6)

篇8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道路运输 影响 协调发展

区域是开放性经济系统,发展区域经济势必会被外部条件所影响。由于区域开放程度与它联系外界的密切程度有关,所以作为联系区域的纽带的道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道路运输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就越大。

一、道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微观影响

一方面,道路运输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子系统,提高道路运输功能就能增加开放区域经济系统的程度。换言之,改善并提高道路运输的功能,就能直接对区域产生降低运费、提高区域可达性等效果,间接形成区域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扩大产品市场、增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等一系列良性的效果,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越来越明显、集中,加强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道路运输功能的不断增强能提高区域经济聚集作用,增加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增进区域经济各个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促使区域主导产业进一步向前、向后提高程度、扩大范围,帮助增强区域经济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同时,道路运输能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区位优势,提高区域吸引投资的能力,带动区域开发自身优势资源,形成新型优势产业,从而促使区域经济朝着更高阶段发展、演化。

(二)宏观影响

一是道路运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古到今,任何经济发达地区不是交通要道就是交通枢纽,道路运输便利使得开展经济活动、增加商贸往来等获得必要基础条件[1]。道路不仅是国家交通网络之中的主干,还是将国家各个中心区域连接在一起的枢纽,贯通中心城市,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城际经济活动视作主体,在更大区域里盘活商业往来,促进对资源的调配。所以道路是区域经济要素流通的基本载体,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地位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增进相邻城镇的相互联系,促进区域内部整合经济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道路运输影响区域经济总量。道路运输影响区域生产总值,从而影响区域经济总量。道路运输对区域生产总值产生直接影响,因为道路运输带动区域增长产业的产值,且不断发展的道路运输不断提高区域道路客运量、货运量,直接促进区域生产总值的提高。当然,道路运输对区域生产总值还有间接影响,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间接影响。就拿现代物流业来说,它是基于社会分工所建立的、从事物流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且物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道路里程高速增长,显著提升建设道路基础设施的速度,这间接反映出国家道路运输的发展,为提高区域生产总值、发展区域经济提供条件。

三是道路运输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经济特别是城乡经济的发展差异。各个区域不可能同时出现或依据同样的速度平衡发展经济,即经济发展使在不同区域依据不同速度进行不平衡发展的,而道路运输的有效发展促使各个区域的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以及人才等发展区域经济的必备要素快速扩散到各个地区,将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带动发展落后的地区。道路运输能促进和它相关的各项产业的发展,投放道路建设资金势必能在区域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区域一系列部门、行业等的快速发展。在建成道路项目之后,还能带动区域交通顺畅,发展道路分配领域的一系列经济事业,同时增加对相应初级产品的需求,在区域内实现规模经济,并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形成联动,推动其他行业、产业不断发展、进步,确保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二、发展道路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出道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作用,各区域应优化配置资源,根据市场以及企业的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科学发展道路运输事业,保证在区域流通人、货物等经济生产要素,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增加区域规模产业的集聚效,从而提高区域产业链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区域内的高速公路,缩短区域内运输时间,通过道路运输效率的提高减少交易成本费用,增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交流,发挥出区域的工业、农业等优势,互补各地区的产业短板,在区域内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是缩小区域内部核心区、周边区之间的道路运输能力差距,将建设郊区道路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加大开发城郊道路的力度,改善区域内城乡结合部的道路运输状况;加大建设跨市区以及对外道路运输的力度,积极改造区域内现有道路,推动道路运输的网络化进程,形成区域的干线运输通道。二是适当增加投入区域农村道路运输建设的比例,增加农村道路路线,扩宽农村道路,提高其等级,并改革农村道路养护体制,确保养护资金的来源,助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三是进一步发展区域内城市和城际大容量的道路运输系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质量;发展区域城际快速道路网,满足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旅客运输需求,同时发展特色公交系统,打造区域立体客运枢纽,规划区域道路运输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标准,加强区域内各种道路运输系统的衔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结语

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是拉动区域实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在实践中只有立足区域实际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业,加强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基点联结起来,实现商品和信息的流通,为区域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

1区域经济及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

1.1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指在相应的区域内,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下所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其中,一定的区域范围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及与其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作为综合性的地理概念,区域经济能够充分反映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尤其表现在能否恰当地对土地以及矿物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地区之间的生产力布局是否能够将科学性与经济效益融为一体是区域经济的主要表现。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不能仅仅从单一的经济指标上来表现,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量,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进行结合。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五点。1)分析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用。2)其发展速度、规模是否与当地的发展现状一致。3)其方案是否能够对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作用或者是能否发挥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4)能否正常发挥其协调作用,对于提高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5)适应于基础设施。

1.2交通运输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人类生活和获得生产资料的活动中,运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也在渐渐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要打破各个传统的行业界限,根据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可以将区域内整体的交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地进行组织与协调工作,从而保证区域内交通运输体系能够健康运转,并且为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十分便利的条件。此外,能够充分满通运输需求的各类条件,进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益的提高。从整体上来看,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具有几个重要特征。1)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其制定的发展方向、总体规划都必须符合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制定的要求标准。2)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并非是将各类运输方式进行叠加汇总,而是将其结构与特征进行有效组合。作为交通运输综合体,其具有全局性、创新性和整体性的特点。3)顾名思义,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体化,主要包含市场、政策以及规划建设等各项要素的一体化。4)区域一体化运输体系能够将区域间经济和交通运输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地展现出来,同时,也成为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健康发展。

2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措施

2.1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可以说就是能够将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并且能够将各个地区之间的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进行资源整合,有效处理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域经济的内容包含社会生产的多个方面,比如区域之间的生产和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等。较之于其他系统来说,一致性、层次性和关联性是区域经济所特有的特征。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划分,可以将之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区域生活以及基础设施等各式子系统。此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联性,二者缺一不可。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交通运输业成为构成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交通运输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只能有一个的话,那么这个因素不是制度,也不是文化,而是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业是链接各部门的桥梁,能够充分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由此可见,一旦交通运输系统出现功能提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区域内的主要经济收入,同时,交通运输系统功能一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保证区域经济系统开放程度的提高。同时,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区域内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时,合理利用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产业间的关系,保证其和谐发展,便能够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2)区域经济能够拉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使交通运输业产生高标准的运输需求,并且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对交通运输业的整体规划目标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进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也能够影响运输结构和运输布局的调整。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之间的均衡状态需要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地进行发展。我国经济建设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所产生的,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不断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业要在均衡的状态下保持不断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区域的可达性提供发展的便利条件,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区位条件进行改善。区域可达性通常是指从一个位置到达指定的活动位置,其存在的便利程度便可称之为区域可达性。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将直接促进区域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加强区域和外界的沟通联系,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此外,通过减少运输成本和缩短运输距离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为其带来区域的竞争优势。第二,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增加各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保证联系不间断。交通运输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成为区域间的人、物等要素之间的重要载体,在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要对各个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地优化配置,并且充分展示区域优势,整合资源,从而实现市场一体化的规划目标。

2.2发展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措施

1)重视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整体部署。对区域交通运输业的运输结构以及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地配置,并且同步建设多极化、网络化的运输系统。打破行业界限,积极发展各类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2)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必须打破,在多样运输方式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并强化区域整体发展的观念,保证交通运输业的整体效益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作用,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促进区域内合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3)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制度规范一体化。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健全和发展区域内的协调机制,减少多头管理,从制度上来保障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打破行业垄断,形成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定,推动区域统一的市场发展。

3结语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公路的承载和运输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如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显得日益重要,交通运输业的服务水平也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其建设质量必须同经济发展的需求目标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以保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

作者:蒋海峰 单位:鹤壁市交通运输执法局

参考文献:

[1]来逢波,任建兰.中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治理模式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12(4).

[2]徐阳,郗恩崇,苏兵.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理论与改革,2013(2).

[3]谭建新,杨晋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教材;评价体系;地方旅游

英语教材教材评价是推动教材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和引导教材建设,确保教材内容安排合理,重难点适当,进而有效地指导人才培养的各项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创新思维,顺应时展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教材评价体系,从而为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与参考。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出发,结合九江地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工作需要,就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教材评价体系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区域经济对地方教材的新要求

区域经济不仅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对地方建材建设也提出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注重更新和完善教材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注重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要求学校在课程建设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关注就业市场变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注重更新和完善教材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增强他们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教材不仅要有效指导教学活动,还要顺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因此,应该合理编制教材内容,完善教材评价体系,对教材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从而促进地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水平提高,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推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三)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关注就业市场和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完善的教材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教材内容设置。不仅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能促进教材内容改进和完善,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也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地方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一些地方院校对教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经费、人才和制度保障,当前地方教材建设仍然存在不足,未能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一)教材建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所选用的教材比较陈旧,忽视更新和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难以有效指导教学工作开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材缺乏顺应时展要求,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这是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很多学校不注重该项活动,所采用教材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三)教材形式单一,适用水平低例如,局限于使用纸质教材,视频、音频、图像资料的应用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急需改进和完善。

三、区域经济视角下地方教材评价体系构建

为促进地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水平提高,使其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有效指导人才培养各项活动的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对地方教材的新要求,结合当前教材建设存在的不足以及九江地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工作需要,可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构建完善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一)指导思想与目标。在九江地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时,应该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确保教材编写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教材评价体系构建时,应该有利于教材编写,能有效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地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编写出反映当地人才培养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教材。要积极引导旅游英语教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体现现代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为九江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准备人才力量。(二)评价体系的原则。地方教材评价体系不仅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还应该有利于展现地方旅游专业教育改革方向,有利于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教学活动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造有利条件。评价内容要素应协调统一,各指标内涵明确,表意清晰,方便操作和应用。同时,在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还要恰当设计每个指标的权重,从而区分每项指标对教材质量贡献的大小,为提升教材评价效果,提高九江地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水平创造良好条件。(三)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指标权重和量表。首先要合理确定评价标准,这是对教材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另外,在评价指标设计时,应该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重点放在教材内容和教材整体质量上,并且教材内容的评价是核心与关键。下面将从评价指标设计和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行详细分析。1.评价指标设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考虑地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需要,地方教材评价体系构建时,一级指标包括科学性、思想性、适用性、辅助资源和设计水平五项。满足100分,五项一级指标权重各占20分。二级指标如下:(1)在科学性方面,教材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教材内容反映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权重各占10分。(2)在思想性方面,教材内容应融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并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权重各占10分。(3)在适用性方面,体现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为教与学创造条件,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自主学习;适当设置高质量的习题与思考题,有利于检验学习效果,四项指标的权重各占5分。(4)在辅助资源方面,配有丰富多样的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并且辅助资源应该对教材内容有适当拓展;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配置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资源,体现教学的重难点,两项指标权重各占10分。(5)在设计水平方面,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界面合理、友好,方便检索与交流互动;电子课件布局合理,制作清晰美观,突出重点,录像、动画的音效质量高,图像清晰,动画生动准确,两项指标权重各占10分。2.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的确定主要采用专家调查法,以匿名方式向专家分发调查表征求意见,并汇总整理调查表,形成完善的评价表。召集教学一线的任课老师和教材主编专家,讨论并判断调查表的分值分配及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和完善对策,最终确定地方教材评价体系。具体应用过程中,按二级指标设定的分值打分,然后应用加权统计法得出总分。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四、区域经济视角下地方教材评价体系应用

在教材评价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既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还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和追求,对教材内容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评价,不断提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教材内容评价及应用。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需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安排重、难点内容,并着重把握以下要点。例如,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精选教材内容。九江地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并适当安排重点与难点内容,进而有效引导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促进课程目标顺利实现。教材评价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以及有效从事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二)教材使用评价及应用。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也应该关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恰当选用相应的教材,有效指导课程教学,并加强教材管理工作。例如,要关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教材,定期对教材进行质量评估,开展评优和推荐工作,并对优秀教材进行宣传和推广。构建完善的教材选择系统,建立教材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教材建设和规划提供指引和参考。此外,还要健全教材管理制度,落实择优选用制、优秀教材推广制、教材质量评估与跟踪调查制等。确保教材评价、使用和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教材。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方旅游英语教材提出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更新思想观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完善的地方教材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材编写水平,更好地规范和引导教学活动,使其有效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推动人才培养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淑娟,王纯阳.《旅游英语口语》教材建设研究——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大学教育,2015(12):97-98.

[2]王素珍,苏谦,杨小燕.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5(4):30-34.

[3]李汶.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10):110-112.

[4]许新华.高职教材评价及其指标体系设计[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2-55.

篇11

【关键词】港口物流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港口物流一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发展。港口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因此,应当提出有助于港口发展的方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推动的同时,也促使港口自身进一步繁荣,本文主要研究港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相互的关系,无数实践表明,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之,经济发展促进港口发展。本文主要试析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从而提升促使港口物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港口物流以及区域经济的概念

首先,港口物流,指港口依托独特区位、软硬件,集运输、仓储、中转、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于一体,整合港口资源,为客户提供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增值服务的综合物流体系。其次,区域经济,任何经济活动的发展阶段,需要在特定空间进行,在某一特定空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这种经济活动与特定空间相结合之后,便产生了区域经济

二、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推动区域产业集聚

一方面,港口物流具有资源整合的能力,可以通过集散,吸收各种要素以及资源在港口附近,从而促使金融、商贸、保险、会展等行业也在区域集中,从而形成产业链,促使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港口促使了资源共享,从而可以大幅减低交易的成本,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使港口和产业联合,带动进出口贸易,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提高产业效益以及区域经济运行的效率,促使产业转型。

(二)优化资源整合带动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港口逐渐成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及生产要素的集合地。其中,港口物流作为港口以及区域经济媒介,对于整合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港口物流提升了港口运行效率,从而为用户提升了更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港口物流加快了与其他产业合作,从而带动技术、人才、资本的发展,促使生产要素广泛流动,带动经济一体化。此外,资源的快速整合引起生产要素向更新兴产业流动,对于产业调节以及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港口吞吐量提高

港口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集合各种优质资源,促使经济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外贸易量也就不断增加,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和港口物流的发展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会促进港口物流发展。一方面,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就得到提高,从而加速了商品的流动,商品流动就离不开港口物流,从而促使港口吞吐量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区域中的技术、资本以及人才分布缺乏均匀性,为了缩小差异以及促使各种要素合理流动,物流服务就需要提升。一般来讲,区域经济越发展,港口的吞吐量就会增加。

(二)创造良好发展的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给港口物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为港口的运营提供了良好保障。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物质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之后,就会促使政府把更多资金等投入到港口建设当中,从而促使港口设施更全面、先进、完善。其次,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经济增长之后,地方政府就会陆续出台相关港口物流的扶持政策,从而促进港口进一步发展。最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之后,金融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也会陆续进入,从而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对于带动港口物流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港口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港口物理有利于资源共享以及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港口物流发展,不但增加港口物流吞吐量,而且为港口物流创造更良好的发展条件。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之间是协同发展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文君.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

[2]郭启松.青岛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吴艳云.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4]吕青,唐秋生.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水运工程,2012.

篇12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影.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

2、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篇13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智力资本 知识经济

引言:新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正在向着知识经济时代转变,这使得全球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世界各国都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内因,直接影响经济运作方式。传统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重要性将日益减弱,无形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知识成为稀有的、不可完全模仿或代替的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中想要增强实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好知识资源开发与管理,避免专有知识泄漏,要以增强智力资本为核心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使区域经济符合新的经济环境。

一、区域经济概念及发展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1]。区域经济研究中注重的是空间与经济间的关系,与古典经济学相比起步较晚,但很早之前就已有学者曾经研究过区域经济,杜能的农业土地区位研究就是最早的区域经济研究案例,并且杜能的这一研究为后世区域经济分析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区域经济研究逐渐成熟,区域经济学理论被提出,经济学理论框架被普遍接受。区域经济研究中将空间要素考虑在内,使空间与经济融合在一起,所以研究结论很多时候会与主流经济学结论截然不同。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将空间与经济分离,主要研究经济[2]。而区域经济学则将空间看做影响经济的要素之一,通过调节生产区位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提升效益,避免额外成本的产生,区域经济对经济发展因素的考虑更全面。实际上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要受到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政策等因素制约,所以空间与经济的融合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发展区域经济是发展世界经济的前提,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区域性的生态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从而进行区域的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二、区域智力资本

区域智力资本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指某一特定区域拥有的符合区域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为区域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位势的无形资产,通常以区域所拥有的知识为存在载体,其实质是区域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区域智力资本由区域人力资源、结构资本构成,其中结构资本最为主要。结构资本又包括: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本[3]。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和时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密切关系,智力资本理论能够指导具体社会经济实践活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区域智力资本概念最早提出于二零零一年,由Debra Amidon提出,早期区域智力资本理论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层面。区域智力资本的特点是具有:动态性、无形性、价值性、复杂性、区域性、政策性、多元性。影响区域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区域政策、区域人力、科技水平等等。由于每个区域地理环境不同、经济情况不同,所以形成的智力资本也有有很大区别。区域智力资本指标分为:创新资本指标、关系指标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结构资本指标。区域关系是区域内部各主体的关系以及对外的经济、贸易关系。区域结构资本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流通机制、流动机制、沟通机制。而创新资本则由:智力财富,包括信息资源、专利、技术、版权、商标等组成。

三、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过前文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分析不难看出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毫无疑问区域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十世纪全球经济环境都在发生转变,工业经济时代将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美国许多企业都已从原本的经营模式中转型为技术性公司。例如,IBM公司从最开始的IT硬件企业,走向纯技术企业,其技术专利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原经营模式。区域智力资本具有高度增值性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且这一增值属性要大于非智力资本,具有较强独立性,是任何非智力资本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智力资本通常需要经过原始积累,而智力资本则并不需要原始积累,即可迅速膨胀,创造价值。并且区域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长期受益性,甚至是终生受益。智力资本一旦形成能够长期给资本资本拥有者带来经济收益,以及精神收益,例如:创造经济价值,获得别人的尊重,精神上的快乐等等。但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相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形成具有较强风险性,智力资本的流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大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要最好区域智力资本的管理与控制。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区域智力资本将成为区域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加强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建设,发展知识经济。

四、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能耗问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单纯依靠物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并不可行,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应走知识经济发展路线,发展区域智力资本,利用智力资本带动区域经济,从而实现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彭文慧.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3(11):119-124.

篇14

[关键词]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 活力

一. 前言

近来,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的动力来自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对经济发展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意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地域局限性和有限性,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很难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结合其他手段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距非常大的国家,这种地区差距不仅仅表现为不同地区居民名义收入水平上的差距,最为严重的是许多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非常恶劣,加快发展的要素条件匮乏。地区差距的扩大,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统筹区域发展是最重要的途径。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区域规划和政策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相继批准了多个区域规划:广西北部湾、广东珠三角、江苏沿海、辽宁沿海、吉林图们江、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西环鄱阳湖、关中――天水、安徽皖江城市带。这九个经济区的区域规划,东部地区4个,东北地区2个,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1个,涉及10个省份。区域规划成为国家推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形态主要靠点状带动:5个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加上经济开发区。到现阶段,点状拉动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低水平重复,形成地方性恶性竞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扩大区域。从趋势上来看,点状拉动一定会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就是发展到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

由此看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借着经济调整的时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在区域振兴的背景下,中部6省、成渝地区正得到国家资金和政策的高度关注,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的开工,使这些区域从"经济大后方"一跃成为一季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工业经济增幅放缓的东部也没有停顿下来,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成为重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世博会、"大浦东"、迪士尼项目都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如何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1)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化的推进。

构建区域化大教育模式,需要社会教育化、区域教育化。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战略措施。社区教育的出现,反映了世界教业已成为实施终身教育的良好载体。因此社区教育的“教育”涵义已经超出了封闭的学校教育范畴,它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开放的全方位社会教育。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构成终身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和校外教育、社会教育构成区域大教育形态。 综上所述,这种社会教育化、区域教育化局面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努力,而其中必有一方起着组织、推动、联 结、纽带的“高地”作用。

(2)在重点扶植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言而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传统优势产业仍具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支撑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高新技术产业 的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标志,是提高竞争力和形成新的经济增 长点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3)要把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区域特色经济。

工业化的这一阶段,更应强调规模和集聚效应,要引导工业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和开发 区集中,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经 济的协调发展。

(4)人才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增加社会物质价值、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益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作为科技进步的首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发展优势的必要条件。必须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源或吸引区域外的人才资源,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提高单位人才资源的综合产出。 要实现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抓住机遇,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活力,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当地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尚熠, 林水山.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05;6

[2] 董晓岩, 石文雅.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河南税务 , 2002;22

[3] 政协湘潭市雨湖区委员会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雨湖献智出力. 文史博览 ,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