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域文化的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湘西苗族;舞蹈;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60-01
湘西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它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中,苗族人民为了生存,在荒山野岭之中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在精神以及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情况下,苗族人民仍然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在闲暇之余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舞蹈艺术。这种舞蹈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巫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湘西苗族人信巫好巫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他们拥有独特而体系完备的巫教文化。对湘西苗族的民间舞蹈追本溯源可以发现,其与巫在很久以前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苗族舞蹈是原始表情手段的表现形式,从诞生之初就与苗族人的劳动、战争、娱乐密不可分,随着它们的发展而发展。湘西文化之所以守成受动与当地贫困的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而巫风盛行就是其突出表现。湘西苗族舞蹈的动作、神态甚至装饰都可以看到巫术行为的影子,此可谓“巫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可以说,湘西舞蹈与巫术的文化根源是一致的。在原始氏族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缺乏准确的认识,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在主宰着一切。而人们又普遍希望遇事能够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于是开始求助于神灵,以歌舞作为娱神的手段,祈求神灵能够赐福人间,对自己加以庇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宗教性的歌舞聚会,这也是歌舞表演最原始的状态,对于促进原始艺术的发展及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当时社会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苗族舞蹈在苗族社会生活中渐趋物态化,一直到现在都与其社会习俗和糅合在一起。因此,难以从单个层面上来理解其中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有学者认为巫术是湘西苗族舞蹈的起源,这种看法虽然比较武断,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巫术与苗族舞蹈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苗族民间舞蹈仍然比较纯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日趋功利化,苗族民间舞蹈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湘西苗族巫术包括了一切,这是与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
二、耕猎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作为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苗族早期活动于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在这里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繁衍子孙,开创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苗族舞蹈也就很自然的与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在崇拜活动中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湘西苗族舞蹈在表演内容方面就记录了其先祖的生产活动,质朴的再现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画面。
农耕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农耕文化的繁荣,民间舞蹈也因此应运而生。最为直观的是在湘西苗族民间舞蹈中,民间祭祀活动、原始猎兽场面以及庆祝丰收等情景屡见不鲜,有的舞蹈内容还与兽类有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苗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来获知苗族农耕文化的原始形态。苗族民间舞蹈无论是类型还是动作都取材于与农业有关的日常活动,在这一时期,舞蹈风格也不再像原始舞蹈那样拙朴粗糙,而是渐趋华美和精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农耕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湘西民间舞蹈已经成为反映苗族先民原始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
苗族先民在远古时代的生活以渔猎为主,随着生产方式的逐渐演变,鱼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这种风俗却得以世代相传。探究众多的鱼猎文化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猎神崇拜作为苗族人的原始信仰是在鱼猎生活中形成的。由此可知,鱼猎生产在苗族人早期的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农耕时代开始之后,鱼猎经济成为农耕生产的重要补充,而其相应的猎神崇拜习俗也沿袭下来。传说在围猎之前一般会有祭祀猎神的舞蹈,这种舞蹈就是苗族的木鼓舞。从表演形态上来看,苗族民间舞蹈具有线条粗犷、动作朴素的特点,同时也颇具野性。它来源于苗族先民原始的狩猎生活,反映了他们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表演的动作和情节来看,苗族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的原始鱼猎文化元素。
三、歌乐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苗族民间舞蹈也在不停的发展和进步。苗族舞蹈在应用方面不再局限于宗教祭祀活动,在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以及日常交往中也都能看到苗族舞蹈的表演,逐渐成为苗族人民交流情感、表达欢乐的群众性舞蹈。
苗族民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就反映和表现了苗族先祖灿烂丰富且充满神秘气息的民歌文化。由此可知,民歌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对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苗族先民有崇巫信鬼的文化传统,他们好歌好舞,有声有色的表现了巫歌傩舞的艺术形式和特点。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苗族人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不仅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独具特色,而且还成功的将舞蹈和歌乐糅合在一起,形成了歌、舞相得益彰的歌乐文化。它主要分为祭祀仪式和娱乐两方面的内容。
苗族的歌乐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还是一种文化载体。作为苗族人民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它将歌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湘西苗族地区,尤其是群体场合,常常是歌舞相伴,唱和相继,很容易形成热烈的气氛。
四、战争与湘西苗族舞蹈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中,战争始终如影随形,战争已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给苗族人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上古时代开始,苗族舞蹈就反映了各种各样的战争场面,以武舞为主,文武糅杂是苗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特点。苗族部落经历了从远古时期到明清之际的无数次战争,在战争历史环境中产生的苗族社会文化,必然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舞蹈文化也是如此。如“猴儿鼓”活动据说就起源于部落战争时期,苗族先民用鼓声来鼓舞士气,激励苗族勇士们奋勇杀敌。从这方面来看,苗族武舞以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对古代战争进行了叙述,从其动作姿态上来看具有很明显的操练以及征战性质。
五、生、死与湘西苗族舞蹈
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生死观价值评价也不一样,湘西苗族人的生死观可以从“踩鼓舞”上得到充分体现。苗族人民主要生活在高山地区,平常爬坡上坎上山下山时,从他们的身体姿态、步调可以看出他们有一整套比较协调的习惯动作。谙熟苗族人生活规律和习惯的人不难发现,他们的行走特征隐含着“踩鼓”的韵律。一定的文化特征和习惯都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苗族人的这种行走韵律也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是民族特征的自然流露。
不同民族对丧葬有不同的理解,在丧葬方式、丧葬价值观上也存在区别。苗族在近代以来倡导土葬和洞葬,在停棺期间一般都要绕棺而舞,以“踏歌”、“闹尸”的简练方式表达一种长寿、吉祥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这种强有力的生命节奏能够激荡人的心灵,也表达了人类共有的心理倾向。
六、总结
综上所述,湘西苗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性,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湘西苗族舞蹈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历史与人类情感的表现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以及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熊晓辉,郑艳红.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本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关键词:秦派二胡;作品;文化内涵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淀与发展,兼具西北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的秦派二胡已成为二胡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极具声腔特色的演奏处理以及相对固定的曲韵曲体已使其具有了作为流派、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本文试通过阐释秦派二胡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拓宽秦派二胡的理论范畴,并为接下来秦派二胡的创作与研究抛砖引玉。
一、研究现状综述
经笔者的查阅搜集,其基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是以秦派二胡为主题的论文,第二类则是以秦派二胡作品分析与研究为核心的论文,以下将对两者进行具体分述。在以秦派二胡为主题的论文中,主要包括秦派二胡总体发展规律以及秦派二胡代表人物创作与演奏研究这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是鲁日融的《“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乔建中的《民族器乐地方派别的新景观——从“秦派二胡”的生成与繁盛说起》,第二个方面,近些年来亦出现了关于秦派二胡代表人物的一系列研究,朴东升的《秦派二胡与鲁日融》等、苟先维的《金伟秦派二胡艺术研究》,陈程的《李长春二胡艺术初探》等等。在以秦派二胡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则主要是针对秦派二胡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展开——如《秦腔主题随想曲》、《兰花花主题随想曲》、《秦风》等等。此类文献研究视域包括演奏技巧与体会、艺术特色两大方面,并已呈逐年递增态势。
二、管窥秦派二胡作品的地域文化内涵
作为文化的具体承载,任何艺术作品都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这点在音乐作品中体现更为明显。不同地域、民族之间,其音乐作品的形态注定也会存在诸多不同。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秦派二胡的发展亦不能离开独具特色的陕西地域特色与精神特色,以下,笔者将通过对秦派二胡的地域文化内涵,进一步阐释秦派二胡所独具魅力的文化性。从地域角度看,陕西地处西北要道,兼有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叠嶂与沃野,赋予了陕西以娟秀而壮丽的山川景致,在此之下,其音乐亦具有醇厚、粗犷的特点。这点在地域的“名片”——戏曲音乐方面犹有突出表现,比如秦腔、碗碗腔等独特的剧种便驰名中外。人们喜爱陕西的戏曲音乐,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声腔韵律,亦是因为其具有扑面而来的中国大西北粗犷而别具一格地域文化特色。而从秦派二胡作品与戏曲音乐的关系来看,可以说,秦派二胡创作亦牢牢依附于戏曲音乐,乃至大西北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鲁日融先生曾说,“中国的西北主要是黄土高坡,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民间音乐,尤其是歌曲都是比较高亢的。”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秦派二胡作品可谓深具地域三昧。比如秦派二胡的经典之作《秦腔主题随想曲》,其素材便与秦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乐曲开始的第一段便取材于秦腔曲牌《杀妲姬》,其尾声则采用秦腔曲牌中“扭门栓”的旋律。而在鲁日融另一首叙事曲《曲江吟》中,则选用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中的迷糊和碗碗腔作为创作素材。而在我们审视数量众多的秦派作品中,亦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音乐作品虽呈现出百花争鸣的具体形态,但其中对戏曲音乐的借鉴所呈现出的,西北所独具的地域文化特色,则是清晰可见的。另外,从音乐作品的处理上,我们亦可以感受到深刻的秦地、秦人的独特风貌。比如,在对音阶的运用上,秦派二胡作品常常出现“欢音(微降si,微升fa)”与“苦音(mi,la作为骨干音)”,从而使作品具有陕特的声韵特色。再如,从秦派二胡更为具体的演奏处理上看,比如在大量作品中出现的搂弦、压弦以及回滑音、上滑音的特殊位置等等,则使作品本身呈现出独特的欢乐与悲苦。很难想象,当这种陕具特色的演奏手法运用到南方音乐作品中会出现怎样的发展——或者说,秦派二胡的演奏手法,正是其本身形成为一个流派的所依所靠,这正是其区别于其他流派的鲜明特色。而亦是这种独特的精神表达,使秦派二胡作品形成了其独具的魅力与意义。秦派二胡的发展离不开对陕西文化的持续关注与思索,换言之,只有保持地域审视及其独特的精神审视,才能使陕西的音乐作品——进而是秦派二胡的研究与发展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与发展。而从这个角度看,本文对秦派二胡作品中的地域文化与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仅仅是一个开始,亦是一个启示——在传承秦风秦韵时,不可只砥砺乐既,亦需砥砺乐思——思索秦派之秦韵、思索秦派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唯此,可期千里之行。
[参考文献]
[1]鲁日融.“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2]乔建中.民族器乐地方派别的新景观——从“秦派二胡“的生成与繁盛说起.人民音乐,2010,10.
[3]牛苗苗.秦派二胡的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乐器,2009,05.[4]李宝杰,王青.秦派二胡艺术的文化阐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3.
[5]朴东升.秦派二胡与鲁日融.人民音乐,1998,07.
关键词:天水旋鼓;民间艺术;伏羲文化;民俗文化
天水籍诗人何俊秋先生观看天水旋鼓的表演后,有感于那磅礴的气势和艺术感染力,挥毫写下这样的诗句;
中华名鼓多,秦州旋鼓殊。羊皮蒙面俏,铁骨鸣环辅。
旗开划天式,阵列八卦图。平擂山川震,侧击云飘浮。
低垂成壁垒,高托把天补。猬集声渐渐,迸发谁能阻。
方瞻伏羲祭,忽见秦俑舞。龙城飞将至,充国又胜胡。
佛哉人文地,惜乎此明珠。一朝击潼关,当惊世界殊。
诗人在诗中精彩的解读了天水旋鼓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对主要动作和队形中蕴含的伏羲文化内涵及地域特色作了恰当的比喻和形容,引导观众一同来领略旋鼓独具魅力的艺术风采,理解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夏先祖在这里以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龙文化、赢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在这里大汇聚。相传,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摆脱了洪荒时代的昧,探索发明了新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为中华民族早期的文明和兴旺发达奠定了根基,天水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天水风物秀美,人文荟萃,文物遗存丰富,民俗风情独具风韵。她以其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蜚声中外,更以其丰富多彩、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民俗文艺享誉陇上;蜡花舞、高摇伞、鞭杆舞、秦州夹板等民间艺术,就象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美丽的天水大地上,熠熠生辉,相映成趣。“天水旋鼓”就是根植于这块民间文艺沃土之上的奇葩,它与其它民间、民俗文艺形式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得以使陇原大地文化艺苑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一、旋鼓的起源与传说
“旋鼓”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天水市辖区武山县的滩歌、山丹、百泉、龙泉、龙台、马力、新观寺、南峪等乡镇。旋鼓从其质地看,鼓面用羊皮蒙制,故也称“羊皮鼓”。从其形状看,形似一个大蒲扇,也叫“扇鼓”。由于最初是在山顶上点着堆积如山的柴火,大家围着火堆敲起旋鼓而翩翩起舞,因而民间又称其为“点高山”或“迎高山”。再从其队形变化和动作特点看,旋转多变,犹如旋风一般起舞,又因在民间表演时各路鼓队相互挤推碰撞、相互裹挟盘旋,取其旋转与盘旋之意,故而称之为“旋鼓”。
据旋鼓诞生地相传,旋鼓是由羌族人发明的,曾经在武山、甘谷一带生活着勤劳智慧的羌民族,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之一,而且是最早进入农牧兼营,早期羌人的生产方式也经历了以畜牧业为主的阶段,并且特别钟爱对羊的饲养。从语言学角度而言,我们今天称之为“羌族”的“羌”是属他称,“羌”字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它是以养羊著称于世的民族,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羌族聚居地,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羊神”的习俗,羌人称羊神为“卡掐”,是村民家中供奉的十二家神中的一个,他们认为羊神负责管理六畜,六畜的平安兴旺均由其管辖。由于羌人与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和对羊有极强的崇拜心理,那么,羌族人发明“羊皮鼓”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武山当地一直流传着牧羊人发明旋鼓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牧童,常年在外放羊,出没于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之中。由于恶狼常常把羊叼走,饱受恶狼之害的牧童,机智勇敢地与狼展开了周旋和搏斗。他观察到每年四月前后是狼产仔的季节,聪明伶俐的牧童便在高山顶上点燃火堆,打起自制的羊皮鼓,围着火堆旋转起舞,火光照亮山川,鼓声响彻云霄,以此恐吓恶狼,震死狼仔。从此,只要一听到鼓声和见到火光,狼就不敢再来侵扰,“点高山”、“迎高山”也就由此而得名。
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的出现可远推上古,近至夏代,“旋”,古人称天为旋或玄,旋鼓即天鼓,所以在旋鼓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
二、天水旋鼓独具丰富的伏羲文化内涵
从天水旋鼓的动作和步法移动来看,鼓手多以单S形、螺旋形或双S形前行,队形也有“蛇搜道”、“一字长蛇阵”、“旋蜗牛”等,这种行走路线应该是模仿蛇行之“禹”步,队行变化如游蛇蜿蜒,湖南巫师称其为“踩八卦”,据说“踩八卦”之“禹”步是夏禹祭祀祖先的舞步。在表演中还加入了“师公”甩“蟒头”的内容,就是让表演者在发套上带上长发辫不停甩动,当地人称之为甩“马头”。笔者认为称之为“蟒头”更为确切,因为蟒与蛇形体相似,传说中伏羲是人面蛇身,因而在旋鼓表演中甩“蟒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面蛇身的扮相,队形变化也暗含对伏羲的祭祀与敬重。此外,在表演中还不时听到鼓手发出“噢噢”、“嗨嗨”的喊叫声。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中描述了祖先的图腾祭祀场面;鼓手脑后束辫正是人面蛇身的扮相,舞步、队行、呼啸是对蛇的举动的模仿,以期获得祖宗的认同和庇护。在伏羲文化的精神里,最本质的内容是崇尚自然,它包含了人们揭示自然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因而,旋鼓的表演要从内容到形式相统一,在动作形态上自然随意,不留匠斧痕迹。在表演气质上充分体现伏羲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追求自不息、百折不挠、努力进取、刚健有为的精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导人生,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表演风格既“鼓风”上,力求体现出自然雄浑的气势、沉稳豪迈的步履、坚韧执著的神态和粗犷豪放的品质。
天水旋鼓在服装、道具设计上既尊重旋鼓起源的各种传说,又尽可能体现出了天水的文化背景,融入伏羲文化的内容,在鼓面图案上特别突出了“太极八卦”图形,这与伏羲文化紧密相联,在甘肃境内乃至全国流传的各种鼓几乎都绘有太极八卦图这一古老的哲学符号。表演阵形多涉及“八卦阵”,表演人数也往往要凑足64位,以合“六十四”卦之意,因为始作八卦的人类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羲皇故里”的人们特别钟情于“八卦”的思维意识充分说明,擂起鼓而变“八卦”触阴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兴地之宜,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充分表露出天、地、人、鼓合而为一的思想,成为鼓舞起始的“心象”特征。
三、天水旋鼓彰显地域特色及人文精神
天水旋鼓的服装设计为黄色,寓意来自广袤的黄土地,服装图案整体展现了“龙”形,队形变化有“龙摆尾”、“二龙戏珠”等,这也蕴涵了图腾舞蹈的特点。相传天水是“龙”的故乡,素有“龙城”之称谓,龙,代表了力量、活力、热情、无惧以及专注。对于龙文化的展示,不只是在天水旋鼓中展示,在甘肃境内流传的众多鼓舞中随处可见,在鼓身常绘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在队形变化中有“龙摆尾”,仪仗中有“龙旗”。天水旋鼓在服装设计上抽象地体现了“龙鳞”、“龙爪”、“龙首”的元素。中华龙形象神奇,是先民们集合许多动物及某些天象的形貌特征,经过漫长岁月创造出来的灵物,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图腾,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而在旋鼓中之所以特别突出龙的形象,意在融合团结、创新、奋进这一龙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而使鼓舞达到形神兼备之目的。
天水旋鼓源于“武山旋鼓”,武山在历史上也是战略要地,素有“秦陇噤喉,巴蜀锁钥,屯戎要塞”之称谓,距今约38000年前的“武山人”头盖骨化石就出自这里。武山人崇武尚武之风盛行,从旋鼓表演的风格中也突显了他们勇猛与强悍的个性品质。历史悠久的天水旋鼓反映出人们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发挥出的聪明才智,也可以说鼓是黄土地上的人们精神气质的载体和外化介质,这种精神载体,不仅传递着祖先遗留的文化信息、包含了引人入胜的神秘色彩与历史沉淀,它更体现了人类文明与历史演进中那些最为光彩美好的东西。在民间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景观、人文特质的差异,催生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形态,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农耕生活,并从中生长出来,其最基本的特质就是农耕生活的基本欲求和人天关系中什华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农耕信仰。
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都不是随意或孤立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方式或生活方式总是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文化现象也隐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密码,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而天水旋鼓所传递出的信息,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种群体精神风貌,极具内聚力。中国鼓文化丰富多彩,由于其流传区域的不同,鼓舞的风格也有很大差异,在我国一般北方地区鼓风威武朴实,雄壮有力,南方地区鼓舞抒情优美,充满田园风光,而地处西南边陲,身处崇山峻岭之中的少数民族鼓舞充满着古老而神秘的色彩,独具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艺术方面真正的象征,是尚存在广大民间一笔极可贵的艺术遗产,是我国一份极有价值的、充分表现中华民族富有元气精神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在当今更应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郭承录.武山史话.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2]曹昌光等编著 羲皇故里天水游.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论文关键词:陕北 陕北方言词语 地域文化
序言
历史上,汉语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陕西北部,即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通行着陕北方言。陕北方言词语是指陕北方言中的词和熟语的总和,是陕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学者李光庭说:“言语不同,系乎水土,亦由习俗……”可见一定的语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方习俗、传统观念等直接相关。陕北方言词语中有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反映了当地的地理面貌、历史演变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本文主要探讨陕北方言地名词语所反映的区域地貌特征和所积淀的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
人活在特定空间中,就不能不与反映空间地理位置的地名词语打交道。陕北方言词语中,地名的词语相当活跃,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词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专名加通名。通名部分的词语大多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而专名部分则反映了当地物产特点。
1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地理特征
陕北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峁交错的特点。陕北人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多以“沟”、“墕”、“岔”、“崖”、“畔”作为通名。反观之,这些通名记录反映了陕北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陕北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子洲的宋家沟、曹家沟等。
含:两山相连处,俗称“含”的地名主要集中于榆林地区。如子洲有米家、佟家,府谷有王家。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绥德的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子长的青阳岔等。
崖(陕北方言读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神木的花石崖,绥德的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子洲的杜家畔,靖边的张家畔等。石山或石卯梁旁边的地方则称为石畔。神木有雷石畔,子洲有马家石畔、侯家石畔等。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地名象神木的沙峁,子洲的拓家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子洲的温家梁、榆阳区的李家梁等。
圪崂:山间避风处,以其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子洲有周家圪崂,洛川有王家圪崂、史家圪崂。
圪凸(陕北方言读du, 上声):山间突出处。采用“圪凸”做地名的如清涧的师家圪凸,吴堡的樊家圪凸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榆林的孙克崾岘、安塞的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绥德有枣林坪、子洲有苗家坪等。
咀: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沟的地方或村庄。绥德有鱼家咀、安家咀。清涧有石咀驿镇。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陕北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陕北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陕北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观看陕北地图时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当地的物产
地名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形象再现,同时通过地名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物产特点。
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安塞的榆树湾、志丹的榆树窑子、横山的榆树峁等。
佳县(原名葭县)因县境内有一条葭芦川,葭芦丛生得名(古人把苇芽叫葭,未出穗的叫芦,长成后的叫苇)。府谷有野芦沟。
米脂,因境内有米脂水而得名。米脂水,又名流金河,此地水土肥沃,盛产小米,质醇味美。史书上说米脂水“沃壤空粟,米质如脂”,因而在宋代首建米脂寨。
甘泉县名最早始于唐代,以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激下,甘甜美味,隋炀帝游山时曾汲取”而得名。
陕北各地都有枣树种植,因此以枣林、枣树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如绥德有枣林坪、绥德的枣树湾、安塞有枣树台,志丹有枣林坡。
其他植物在陕北也多有栽种,如柳树、槐树,梨树、桑树、柏树、桃树、海红等。以此命名的如:安塞有柳林镇、柳湾,榆林有红柳沟镇,定边有柳树梁、红柳沟;安塞有槐树庄,志丹槐树台,子洲有槐树岔;安塞有梨树沟;府谷有圪针塔;府谷有桑林坪、桑园梁;府谷有柏树峁;绥德有桃树峁;府谷有海红梁等。
在陕北各地反映动物的地名不多。陕北各地有雉鸡,这在地名中有反映,如定边的金鸡湾、金鸡滩,这里的金鸡疑为雉鸡的方言改称,另外如榆林有野鸡河等。
榆林的上盐湾、下盐湾,也因其盛产盐而得名。此外从靖边:宁条梁镇、黄蒿界乡、席麻湾乡,清涧的石盘乡等地名都可了解当地的物产特点。
二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文化内涵
1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古代民族接触
陕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历代王朝为了争夺陕北这块地区,长期频繁进行拉锯战。战争之后,陕北汉民族人民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人民融合杂居、交流交往,这些为陕北文化注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陕北曾是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宜川县有库涡川、延安有库利川、延长有渭牙川,便是匈奴语“库涡、库利、渭牙”,加汉语通名“川(chuan,按陕北方言读上声)”命名的。
陕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区接近内蒙,地名命名多受蒙语影响。这些地名多分布于靠近内蒙古的村庄。此外,还有蒙语地名加汉语方位词或通名形成的地名,如神木的大保当(灌木丛草滩)、中鸡等,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民族融合局面。
伙盘指清代农民租种蒙旗土地的地方,也作“火盘”,因而也有以此命村名的。榆林有白家伙场、郭家伙场,神木有铁匠伙盘、杨伙盘,这些地名反映了汉蒙交往的史实。
另外,还有一些受其他少数民族姓氏影响的地名。如与历史上北魏时期的鲜卑族活动有关的乞佛(洛川县朱牛乡有上乞佛村、下乞佛村)等。历史虽已远去,但地名这一活化石却镌刻了民族融合的情景并把它顽强地保留到今天。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陕北古代军事
在我国历史上,整个西周阶段,陕北地区基本上是被猃狁占据着,秦汉时期陕北属上郡所辖,而上郡在当时的军事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东汉末年,陕北则为匈奴等族占据,隋唐时代,陕北曾是突厥部族活动的地区。宋金元明时期,陕北是国家的军事要冲,边防重镇,历代王朝为了这块地区,曾付出了很大代价。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沿线设置榆林卫,筑“边墙”,设城堡,从含有“铺,驿”、“墙、城、堡”的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则可以看出古代在军事防御方面的布局。
宋时为防御突厥、西夏,在沿边地带择冲要处建立一系列城、寨、营、堡组成的防御体系,含有“墙、城、堡、寨”的地名,可以追溯到宋代。地名中的“墙”即指长城。含有“城”的地名,由于时代的原因,有的城址已废,但其轮廓仍然清晰,成为陕北的名胜古迹。如统万城(靖边),又名“白城子”,曾是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都城;杨家城(神木),即古麟州城,为古代边塞著名的军事堡垒。陕北地名中有铁边城,五谷城(吴旗)、朱官寨(佳县),新寨(吴起),太和寨(神木),张家寨(子洲),高家堡、栏杆堡(神木),响水堡(宜川)、安边堡(定边)、解家堡(神木)、榆河堡、龙州堡、归德堡、双山堡(榆林)、波罗堡(横山)等,这些地名有些是宋代设立的。从这些地名,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布局设置。
3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官民追求和平安宁的心理和宗教信仰
词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词语的使用和演变可以映射出陕北人民的文化心理。陕北地名词语突出反映了历代当地居民祈求安宁的心理,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陕北地名词语反映官民渴望“安宁,安定”的愿望。陕北方言地名中的含有“安”“宁”“绥”等词语集中反映了厌恶战争,祈求安宁的心理。如延安、安塞、保安、安定、安边、顺宁、抚宁、安民(延川)、定边、靖边、绥德等。
类似这种借地名词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如陕北地名中的吉利坪、丰富庄等,都是用含有吉祥如意的词语表达美好心愿。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还渗透有错综复杂的宗教信仰,至今遗留下的佛教、道教有关的地名即是有力的证据。如黄龙小寺庄,因宋时佛教寺院圣寿寺而得名;延安市的石佛沟村,因村口石崖有佛窟而得名。此外还有神树塔、神树沟(神木)、龙王庙(府谷)、长官庙(吴旗)、老爷庙(定边)等,这些词语则与陕北当地的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4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陕北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蕴藏于古老的陕北方言词语中。由于自然条件差,又多受干旱、风沙、盐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的房屋多建于山边或山间避风处,生活异常艰苦,习惯称劳动为“受苦”,把庄稼人称做“受苦人”。如绥德的碌碡峁,安塞的镰刀湾等将古老的传统农具蕴涵于地名中,反映了生活在陕北黄土地的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像延安的韩家窑子、任家窑子等以“×窑子”命名的地名在陕北很常见,从中可看出某地最初入住的居民的情况,以及人们居住以窑洞为主,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生活特点。
5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人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
“×家”格式的地名词语在陕北各地普遍存在。如清涧的李家坪,绥德的李家崖,子洲的汪家崖、杜家畔、马家石畔、苗家坪、周家圪崂,靖边的张家畔、拓家峁,米脂的井家畔,清涧的郝家畔,府谷的苏家畔,横山的王家峁,榆阳区的李家梁,清涧的李家坪,洛川的王家圪崂,等等。
中国人自古就重宗族,重血缘,有亲属或宗族关系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以宗族的姓氏作专名,加上反映该村落地理特点通名的地名全国各地都有。陕北,地理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同宗族的人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所以,在陕北各地,象李家坪这样的地名非常多。作为语言,类似的地名强化了陕北人的地缘关系,陕北同族或同村或同地域的人特别抱团,老乡观念非常浓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移迁,聚居在一起的人未必都有宗族或血缘关系了,居住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地名词语却顽强地存在下来,从而把祖先们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记录下来,流传了下来。
三 结语
方言地名词语作为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环境物化的代号,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探索方言地名词语,从中可以揭示内涵丰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陕北方言词语反映着陕北地域文化,透过它可以了解本地域种种文化现象,包括历史交往、地理环境、生活生产习俗、宗法观念、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陕北文化对陕北方言词语的形成、运用和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陕北的榆林明清之际作为边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榆林城里的老年人骂人:看你哪个囚犯脑袋。别的地方的人则很少有这种骂人法。总之,研究陕北方言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语言和文化是如何共生共存的。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K15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育林:《陕北人学习普通话教程》,1993年。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3] 吕廷文:《浅议陕北地名与陕北古代文化》,《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 尤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 地方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 人文气质 “走近顾炎武”
新课标实施至今已经超过十个年头,在这期间,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与认同始终贯穿其中。虽然在语文学界提倡人文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我有感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深刻感受到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滑向应试化、机械化、工具化的深渊。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得不直面和思考的课题。
我的家乡昆山是一座充满灵秀气息的江南水乡城市,这里物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昆山人,我工作、生活在这里,热爱昆山文化,熟悉昆山的教育现状,渴望对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做出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并把它们渗透到教学中,以此提升语文课堂的人文气质,使学生在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中吸收知识,传承文化,培养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一、活动设计
(一)实施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评价、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教学活动。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恰当地开展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精神,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二)活动预期目标
1.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眼光理性、辩证地评价顾炎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了解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评价他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2.在调查研究和交流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专题研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珍视,在生活学习中以实际行动来保卫地方传统文化建设。
(三)资料链接
1.人物介绍:顾炎武(公元1613——1682),江苏昆山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2.酬王处士九月见怀之作(2008年北京卷诗歌鉴赏)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3.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略
4.《昆山文史选集》、《昆山县志》、《昆山礼赞》、《三贤诗文精编选》、《传是楼集》等图书馆藏资料。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分小组前往昆山亭林公园顾炎武纪念馆实地考查,赴昆山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查找顾炎武生平及著述的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研究调查情况对顾炎武生平事迹或著述文章写调查总结。
第三阶段:各组进行评价、展示和交流,并举行研讨会,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老师对优秀的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对一些富有启发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后续调查并总结评价。
二、分析评价
地方文化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怎样把它潜在的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在本次综合教学实践活动中,地方文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如何评价地方文化在提升语文教学人文气质中起到的作用,怎样通过了解地方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深入思考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充分认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把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在阅读和鉴赏中,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①
(一)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先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低调;奢华;有内涵
今年流行一句网络用语:“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我认为高三学生到了后期一定要做到“低调奢华有内涵”。
一、低调,即行事低调
明确目标后就要努力,坚持本心,平静收获。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挫折、耐得住胜利。“谦受益,满招损”。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低调能让人进步,凡是经常能积极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学生提分就很快。
二、奢华,即精神的奢华
1.俭朴
生活奢华的反义词是俭朴。为的是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不要因为太多的物质享受而影响自己的已定计划,吃穿用度太大,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对于个人、民族的发展都有好处。提倡节俭,说明了我们强调精神的奢华,而不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
2.坚持
精神的奢华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荀子《劝学》中有很多事例,要求我们锲而不舍,古人勤学持之以恒的故事不胜枚举。
3.精准
奢华体现在学习和积累方面的宽广。精准可谓之学业和阅读上的奢华,“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古人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地说就是书中有钱、有权、有美女,这样说显得有些俗气,但书读多了,的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华”就是气质的高贵与华彩,品质的优雅和美好。
重视精神追求,正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志,贤哉,回也!”如果真能节俭,坚持做到对学习内容的准确掌握与表达,那该是多么理想的状态。
三、有内涵,即做人修业有成效
低调了,精神奢华了,肯定就有内涵了。内涵是要真正的充实自己,从精神修养到日常的行为习惯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在学校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真正成为一个真实、善良、有美感的人。这样我们走上社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渐渐达到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 要 近几年,大港测试公司面对国际油价低迷,油田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严峻形势,为了赢得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目标,以变应变,整合企业文化的历程。以大港油田四十年发展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思想基础,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最能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理念、作风等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大文化体系。
关键词 经营文化 人才文化 管理文化 安全文化 现场文化
一、推进“五大文化”落地,“小”载体发挥“大”作用
1.经营文化从“服务”入手:把推销技术转向满足油田勘探开发技术需求,通过优质的技术服务让建设方满意。
作为一个企业,测试公司通过先进的测试技术和优质的技术服务被各采油厂和建设方所认同,通过树立市场形象,体现公司专业技术形象。该公司立足三个转变,以满足油田测试需要为目标,在空白技术调研、新增技术推广、成熟技术精细和科研课题研究上下功夫、求实效,全面加快监测技术的发展步伐。
2.人才文化从“双赢”入手:是雄鹰给你一片蓝天,是骏马给你一片草原。
测试公司奉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采取了三种措施:为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全面了解油田发展历程,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开展了“观劳模风采、学劳模精神”、“学庆新铁人精神”等活动,在全员中营造了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崇尚先进、积极进取的思想文化氛围。二是强化了以专业知识为重点的理论培训。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学院,积极组织员工开展采油测试工理论知识自学自测,并根据需求对题库内容进行了扩充。三是强化了以岗位实践为重点的技能培训。制定详尽的基层练兵指导方案,定期组织各岗员工进行技能经验分享,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加快了青年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步伐。
3.管理文化从“严格”入手:挑战管理极限,追求更高目标。
测试公司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理念,以基层队“创先争优”为平台,公平竞争,严格考核。一是统一标准,公平竞争激活力。编制了活动检查细则,对生产指标、质量管理、HSE体系、基层建设、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进行了梳理细化,让一线员工做有准则、行有标准。二是严格考核,政策激励聚合力。公司每季度对班队的检查情况进行讲评,同时将班队排名进行网上公布,并严格按照兑现办法对前三名班队进行奖励,对后三名班队进行处罚。三是一抓到底,筑牢根基提实力。专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动员大会、阶段推动会、班队长座谈会、现场观摩交流会,使全员树立了管理工作需要持续抓、长久抓的思想。活动开展以来,基层队平均分由893.9分提升到987.7分,活动成效十分显著,为深入推动三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安全文化从“执行”入手:安全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
一是注重全员安全意识教育,使员工不愿违章。积极探索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注重文化引导和制度规范的有机结合。
二是落实安全环保责任追究,使员工不敢违章。完善以各级主要领导为核心、覆盖全员的安全环保责任体系,签订各类安全环保责任书、承诺书;强化安全环保事故责任追究,将安全环保事故与各级领导的“帽子”和职工的“票子”挂钩。
三是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使员工不能违章。继续实施“三方”监督机制,确保监督职能有效发挥。加大技防措施的实施,强化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保证隐患治理资金投入,对安全隐患进行限时改进,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开通了“家人亲情热线”,使注入亲情的安全工作融入了浓浓的“家”的氛围。
5.现场文化从“规范”入手: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范员工现场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作业。
经过长期的现场实践和总结,测试公司将《现场文化手册》编辑成册。《现场文化手册》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及内涵进行了明确阐释,详细解释了以“三理念、三必备、三崇尚、三自精神”为主体的公司“3333”文化。
二、扎实开展示范点建设,“点”带动形成“面”效应
一是理念提炼、宣贯注重“实际”。测试公司按照“自下而上提炼,自上而下推广”的方式,根据每个示范点的发展实际,进行“理念征集”活动,并通过“我说我岗、我展我才”等主题鲜明的活动,进行文化理念宣贯,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一个个鲜活生动、贴近实际的理念在员工中产生,统一了员工思想,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并且在生产中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汉唐时期;饮食文化;西域
[中图分类号]K8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17-04
虽然西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具有不同的空间、政治文化内涵,但新疆大地自公元前2世纪迄今,却总是中国西域大地上的核心处所。它居于亚欧内陆腹地,古代丝绸之路枢纽,向为(尤其是公元10世纪以前)我国与中亚西部、南亚、西亚交往、联络的孔道,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季羡林先生认为:“世界上四大文化都汇流在一起的地方,只有新疆一处,此外没有任何地方。新疆是一个文化多元、民族多种的地区……丝绸之路横亘其间,东西文化不远千里来此交流,为东西各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亚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亦认为:“新疆地区是全世界惟一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交相混融的所在。”
本文所指西域主要指古代新疆。古代新疆在公元前60年就统一于西汉政府的管辖之下,而早在先秦时代,中原与西域就已存在着经济、文化联系。在秦王朝以前,中原内地居民就已进入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载有:“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秦人”当指祖居中原、后来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居民。中原汉人与当地民族共同创造了西域文化。
饮食文化是认识、研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形成互动,前者极大地影响了后者,后者又丰富和发展了前者。本文在此主要探讨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饮食品种的西传
粟原产于中国内地,早在汉代之前就已西传西域。
桃和杏是我国内地最早培育成功的水果,这是西方学者普遍承认的事实。桃和杏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时传入波斯、印度等地。而当它们西传的时候,首先在祖国西陲生根繁殖。如在尼雅遗址就发现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不仅栽有成排的葡萄,还有桃树和杏树。
曾有学者认为:“古代吐鲁番地区可能种有核桃和棉桃,但未种桃。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古代吐鲁番地区葡萄的名称有写作蒲陶、蒲桃、浮桃、桃、陶、桃的,而桃则是这一地区葡萄的特称。”但是,除尼雅遗址之外,桃在汉晋时期的楼兰遗址内,吐鲁番晋、唐古墓中均能见到,出土物均是桃核。可见,桃应是吐鲁番人们的口中美味之一。吐鲁番古墓地内也曾见到杏核。吐鲁番阿斯塔那随葬品中发现有属于唐西州时期杏干,出土文书《古写本医方一》中也有“杏人”(应是杏仁)入药的记载。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唐代饺子和馄饨实物,形状与现代同类食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1959年发掘的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墓葬中发现了食物,如“301墓发现面制饺子三个,分盛于三个陶碗内。饺子长约5、中宽1.5厘米。301和302墓都出有面制龙形残段,是用面皮捏合成的,外面压划文饰。另有面条、面饼之类,并有面制插座。至于粮食,除上述粟、黑豆之外,还发现有紫穗麦”。在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第十次发掘时发现“饺子5件。72TAM151:88。薄皮、内有馅。长4.5、宽2.2、厚1.1厘米。另还发现面俑2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画册中也有“饺子”的图文介绍:“ 饺子 唐(618~907),长6厘米、宽2.3厘米,1960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339号墓出土。为小麦面质,形如月牙,皮薄,内有馅,与现在水饺无异。饺子在当时称‘水角’、‘角子’或‘牢丸’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了吐鲁番地区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种面食。”
二、 生产技术、日常饮食用具等的西传
汉晋时期,内地一些饮食用具已传至西域,如俎、匕、木箸等。“从出土文物来看,汉晋西域一些饮食用具又和内地属于同一系统。罗布泊、尼雅两地发现了一种下有四足的木器,同类之物在信阳、长沙等地亦有发现。此物即是古代切割和陈放肉食的木俎。新疆出土的木俎上有刀痕,正是在上面切割肉食之证。古代俎匕连用,俎是‘载牲体之器’,匕是‘取牲体之器’。木匕在罗布泊、尼雅也屡有发现,形制简朴,而和湖南长沙、湖北云梦、江陵等地出土的木匕或漆匕仍属同类工具。尼雅出土一件木匕上写卢文,证明匕是当时的少数民族使用之物。特别重要的是尼雅遗址还发现了木箸,说明这种我国特有的吃饭用具早在汉晋时期即已传入西域。”
出土的漆器与瓷器制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饮食用具。“据考古资料可知,漆器是仅次于丝绸而最早传入西方各国的,而古代新疆各族人民不仅是漆器西传的传播者,也是精美漆器的享有者。新疆地区出土的大量漆器就是中国漆器及漆器制造方法沿丝绸之路西传中留下的珍贵文物。”就新疆地区出土的瓷器来看,既没有发现瓷器窑址,也没有逐步制瓷业年代的发展史。从考古资料、实物和在新疆地区流散在民间的瓷器分布情况可知,新疆所发现的瓷器都源于内地。
内地饮食用具西传西域的具体例子还有釜和甑等,如吐鲁番晋墓中发现的陶制釜和甑就是内地常见的一套炊器。“在挖造阿斯塔那墓葬的时代,人们似乎使用过漆成黑色的木盘。木盘呈四边形,边角都做成了圆形,备有两个鱼尾形的把柄。在已被断代为541年的一座墓葬中也曾发现过一件这样的器皿。在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发现的日用品形状的古老性使所有的考古学家们都感到震惊,因为这些物品与中国汉代所使用的器皿常常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吐鲁番地区,经常使用的似乎就是汉地的器皿,至少在高昌城完全是这样的,人们曾经在那里发掘到了一些筷子。某些女供养人就餐时所使用的就是典型的汉地碗和汤匙。”
早在西汉时期,祖国的文化就不仅遍及南、北两道,而且到达天山以北游牧民族地区。诸多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1961年,昭苏县西汉乌孙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圆唇小口,底小腹鼓,是汉代陶罐常见形式。
三、 饮食礼仪、观念的西传
察吾呼沟三号墓地的资料明显反映出西域曾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察吾呼沟其他几处古墓地,墓主人的头均向西北,而三号墓主人则头向东方,与吐鲁番地区的魏晋墓葬情况相仿。M18出土的项珠中有两枚雕刻得非常精美的玳瑁龟,这是我国古代十分贵重的东西。相传龟有千年之寿,“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墓主人项戴乌龟项链,以祈长命百岁。这表明由于汉朝统一新疆,经济文化交往频繁,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逐渐深入,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出土大批同时期的汉文文书、典籍抄本及艺术品。由于唐代文化空前繁荣,因此,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汉与西域的政治交涉从武帝时开始以来,有汉之军人和官吏驻屯于天山南路各地……汉文化不言而喻也随同他们进入这里。这从近来东西探险队所获许多属于汉文化的资料可以看出……谁也不能否认汉文化从古以来就已及于此地的事实。”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乌孙、楼兰、鄯善、龟兹、高昌国的埋葬制度深受汉晋中原文化的影响,如覆面、握木、男女合葬等现象。变量衡制、中原铸币的形制等也都渗入西域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通过考察隋唐时期西域的多种文明交流情况可发现,这里受中原文明的强烈影响,同时又向中原输送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宗教、艺术和某些科学技艺。中原文明对西域的影响可以上溯到两汉、西晋、五凉。这些都决定了中原饮食文化、饮食礼仪对西域饮食文化浸染的必然性。
从以下具体实例不难看出中原饮食礼仪、观念对吐鲁番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两晋南北朝时期阿斯塔那墓葬随葬器物普遍为灰陶,有灯、釜、甑、罐、壶、盆、瓮、盘、碗等,器型较大。瓮上有墨书“黄米一”、“白米一 ”,反映了汉魏中原地区风尚在这里的影响。
祖国内地饮食礼仪西传的另一具体体现为中原内地节日饮食礼俗在吐鲁番大地的再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最主要的节令食品是粽子。“在南北朝时,粽子的名称已逐渐代替了角黍,其制作原料也由黍米改为主要用大米了,而且粽子也成为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日的节令食品。”“汉代至魏晋是端午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南北朝至隋唐则是端午节定型化、成熟化的阶段。”几千年来,这一民间习俗广泛流传,每逢端午,凡炎黄子孙几乎都在沿袭用之。旅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拣选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碎片时,曾发现了混于文书纸屑中的一件草编粽子。粽子采用草篾编制而成,共有五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今日北方部分地区民间所食用的棕子的形状如出一辙。从这件草编粽子的形式看,应是悬挂于儿童身上的饰物。时至今日,在端午节这一天仍有很多人要用五彩线编成小粽子,挂在孩子们的胸前以讨个欢欣和吉利,而旅顺博物馆所收藏的吐鲁番出土的古尸中也恰恰有一具儿童干尸,这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印证。端午节吃棕子这一民俗事项何时传入新疆地区,已无据可查,但至迟在高昌时期就已经得以流传。
另如寒食节。寒食节的形成源于周代仲春之末的禁火及春秋时晋国故地山西一带祭奠介子推的习俗,在寒食节的形成及传承过程中,后一源头的影响越来越大。寒食节在清明之前一二日,从先秦以迄隋唐,寒食节均为一个大节日。隋唐五代时期,“无论贵贱贫富,对过寒食节都是非常重视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唐课钱帐历》共41件,其中第34件记有“张三便二百文,许过寒食五日内分付了”,说明唐代吐鲁番人也过寒食节。
冬至、腊日、三月三、七月七是内地传统节日,文书中也有高昌人民过这些节日的记载,就连寺院都不能免俗。如《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斛斗帐历》中记载:“9 二斛五斗,尽,供冬至日用。”“17 四斗,得钱一文,买麻子。五斗,用作羹。尽,供腊日用。”“麦二斛四斗七升半,用上19 六升敛。粟四斛五斗,用买驮被毡一领。枣三斛,供腊日用。”“38 斗,供三月三日食。”“58 祀天。麦二斛七斗,得钱三文,麦一斛五斗,作面,麦斗买落。栗五斗,作饭, 59 三斗,作羹,尽,供七月七日食。”“由于唐朝政治大一统事业的实现,三州、四镇的汉人既有内地移民,又有高昌土著,而又总纳入大唐盛世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不少全国性的节日必定影响至此,例如年终腊祭、重九登高,八月十五仲秋夜阖家庆团圆,七月七日乞巧节等,此外,从高昌祀部文书中还可了解到六月十六日祭贰谷天大坞阿摩,献羊,三月二十四日为丁谷天树石,虽是纯地方性节日,亦必照旧承袭下来。”
中原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西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而从公元前2世纪末开始也有大批内地移民在这里居住。他们和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经济上互通有无,生产技术上互相学习,生活习俗方面互相摹仿。”
四、结语
自古以来西域既保存了其土著文化,又大量保存了中原文化及西来文明。西域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文化。饮食文化的交流促使西域饮食文化具有多元成分:土著饮食文化、汉饮食文化及西来之饮食文化。上述中原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体现了西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西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中的西域饮食文化既有中华饮食文化共同的性质,又有区域性饮食文化相对的差异性。
[注释]
王炳华主编:《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习刚:《吐鲁番文书中葡萄名称问题辨析――兼论唐代葡萄的名称》,《农业考古》,2004年第1期,第154~162页。
王炳华:《新疆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第106页。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第147页。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第11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百石缘工美有限公司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香港金版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王进玉:《北朝以前漆器在新疆的流传》,《新疆文物》,1997年第4期,第59页。
殷福兰:《阿力麻里出土的元代瓷器及其相关问题》,《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第125~128页。
法•莫尼克•玛雅尔著,耿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1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王炳华、杜根成主编:《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1990-1996》,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2~164页。
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第1~4页。
姚伟钧:《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与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8期,第73页。
王珍仁,孙慧珍:《吐鲁番出土的草编粽子》,《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第116~117。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50~651页。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5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307页。
1.1现代文化馆地域化特性
现代文化馆建筑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交通生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习俗、教育结构、人口规模、生活水平等因素是不同的。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使得城市区域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南北方的文化存在差异,其城市建设、文化馆室内设计风格也不同。
1.2现代文化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缺乏地域文化的创新理念
由于对相关的地域历史文脉理解不够,对文化风俗习惯理解不透彻,没有对地域文化精髓进行提炼,在整体对文化馆室内设计过程中,创作理念不明确,随意添加设计元素符号,风格混搭,地域性文化符号不突出。使得文化观设计缺乏地区风格特色,风格趋于雷同。
1.2.2地域性文化符号表现形式单一
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在文化馆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符号滥用、元素单一、图案风格雷同的现象,导致展馆设计风格大众化。不能发掘地域文化中精髓文化加以有效利用,造成部分文化馆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肤浅;缺乏对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及细部处理。
1.2.3展览形式不能再现地域文化
部分文化馆的展览陈列设计上仍然采取实物陈列的摆放方式,没有具体的展览体系和方法,展品拥挤不堪,分类混乱,使得展览效果大打折扣。实物陈列需要按照一定的主题、层次感和艺术性来展现,合理的陈列设计才能使文化馆的文化艺术价值得以完美体现。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文化馆室内设计的建设与发展,大大降低了文化馆的地域文化艺术承载力,不能使参观者得到视觉和精神上的合理调剂。
2地域性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2.1文化馆室内设计原则
2.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是地域设计的一大原则。地域文化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南方展馆建筑轻而薄透,北方展馆建筑浑厚凝重,地域文化是无法脱离自然环境的制约的。文化馆的设计需要自然与人文环境完美结合,这有利于展现不同地域的文化价值。
2.1.2以人为本,和谐共融
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的文化哲学思想,反映在设计上就是倡导人、建筑(室内)、自然三者和谐。根据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的构成、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理性分析寻找出地域性特征,融合风俗,达到以人为本,和谐共融。人性化设计最能突出地域文化的设计特点。
2.1.3文化继承与革新
如今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本土文化需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加以吸收。用现代手法诠释地域文化,打破封闭的地区概念,提倡将地域传统文化与文明技术的最新成果相结合,通过地域文脉与时代新材料、新工艺的结合,创造即"陈"又"新"的设计作品。
2.2文化馆室内设计方法
文化馆室内设计要想抓住地域文化的根本,必须注重地域性设计语言。在设计构思过程中要尊重历史文化,设计手法要古今结合,创造新时代下的展览文化价值。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手法来寻求设计切入点,都是为了高度展现文化馆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具体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
2.2.1主题表现明确
文化馆室内设计必须有其明确的主题来突出地域性。设计主题不是随意产生的,设计师要统筹兼顾,把握全局,对该城市地域文化要深刻理解。主题表现手法,要求设计者灵活借助于表现地域文化内涵的装饰、陈设、材料、色彩、造型等来表达一定的主题特色。设计师通过将对该地域的生活感受、文化感悟与该地域的历史价值等相融合,得到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形象、有代表性的文化馆室内设计主题。
2.2.2符号表现
地域文化经过多次提炼、整合、变形后得到的符号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元素,这些元素能营造出和谐美观的传统地域文化氛围。不同的地域文化符号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其具体表现手段如下。简约抽象的手法: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进一步抽象简化形象。在不失传统韵味条件下,结合新时代下的装饰技术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符号拼贴:对人们所了解熟悉的地域文化进行简化、抽象或变形,将图形简化为具有某些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在装饰设计中利用元素进行拼贴。如在安阳殷墟博物馆阅览室中,设计者运用现代装饰材料雕刻提炼出多种抽象的甲骨文符号,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不失现代感。文化嫁接:对同一地域的不同时期的文化进行移植与嫁接,或借用外来文化的某些元素与本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嫁接融合,使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并将其运用于设计中。
3结语
建筑,是一面镜子,形象而又具体的反应着时代的需求和当地先进的文化。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必然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灵感与启示。当人们从一个城市进入到另一个城市的时候,从他们的建筑上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这就是建筑设计的魅力,这就是地域文明的象征。然而,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极富地域特色、富含文化韵味的建筑和街区被那些形式统一、缺乏地域性、独特风格的建筑无情的取而代之,地域文化式建筑似乎正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为此,我们要高度提倡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要对地域建筑进行保护、更新与发展,要让优质、引人的建筑从地域的土壤中培养出来,让文化的光芒在建筑设计内涵里绽放出来。
1.地域文化建筑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其形成是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和人文因素如经济、宗教、政治、艺术的综合作用。从广义上来说,地域文化的建筑反映了当地的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是人们通过体力与脑力创造出来的成果,是沉淀与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结晶。之所以地域文化造就了建筑的一大特色,那是因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中所隐蕴的内涵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这种种的不同,建筑设计者跟随不同地域的构思灵感,结合不同的文化情景,就建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可以说,不同的文化土壤可以滋生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是相辅相成的,是共同推动、不断演进的。
走进一座城市,从建筑上就可以看出所在区域的人民都在追求着什么。以全球化为背景,放眼各国的建筑建造,可以很容易的解读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欧洲的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这说明欧洲人重视历史和政治;美国的城市集中地带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这是在向世人们显示美国人看重经济效益,强调物质的实用性;再如我们中国,中国多于皇室建筑,喜欢修筑庭院、园林,这表明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正是因为这些性质,创造出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综上所述,大到每个国家,小到每个地区,建筑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动态的、是发展的,用建筑的方式来展现地域文化的风采,这不仅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次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
2.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各式建筑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如浪潮般铺天盖地。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建筑文化也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使得建筑类型出现了趋同现象。虽然,吸取国外的文化精髓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面貌也可以焕然一新,但各个地区独有的文化特殊性、民族性却一点一点的被压抑了,致使建筑风格、建筑形式雷同,同时,地域建筑的特色慢慢消逝、城市的地域文化亮点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扬与传承。所以,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建设有理有据、势在必行,而且也是无可厚非的。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标志。每个地区若想展现他们的文化气息、民族风情,通过建筑艺术去表达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就拿我们伟大的祖国来说,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56个民族里个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这种底蕴怎么既形象又具体的展现出来呢,那就要堂堂正正、活生生的摆在世人面前,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就是一个完美的举措,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民族背景用建筑设计者的大画笔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之所以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原因,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要保护各地方的文化遗产,不要让它被时代所冲刷,要彰显个性,突出特点,让宝贵的地域文化依附建筑世代传承。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3.1找准切入点
关于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地域与文化。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而流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造就不同的建筑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的概念要求越来越高,处于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今天,国外现代建筑的各种理论思潮、流派如洪水般的涌入,建筑设计主题也是空前的活跃。那么,如何找准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如何继承并且汲取先进建筑文化的精华而又不失对原有文化的保留,这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3.2突出重点、表达准确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表达,不是对躯壳的塑造,而是注重感情的抒发。建筑设计者在对地域文化建筑的创作过程中,要将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融入到建筑构造中去,同时,对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经济基础等方面也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注意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深层次找到建筑灵感,从而创建新的思路。地域文化建筑的特点就是民族、民间特色性,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建筑内涵和地域文化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建筑设计师不能随波逐流,不要只会复制和粘贴,民间文化是一切艺术之根本,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都要形象化、现实化的表现建筑艺术,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
3.3总结经验,选学得当
建筑设计者就像一位优秀的裁缝和艺术家,可以将人们所想、所看、所表达的用形状建筑体现出来。所以,每一件有关地域文化的建筑作品都要细细斟酌、尽善尽美,要充分考虑与环境的相融合,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当地的文化特征,总结以往建筑经验,搜集民间特色信息,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关键词】复合生态理念;城市景观;地域性;地域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强调“天人和一”“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不同地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城市自身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社会分异、生活肌理与历史传统文化割裂乃至沦丧、景观“趋同化”、“同一性”、景观形态无序状态蔓延、生态坏境承载力下降、城市地域性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与地域性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扬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在符合复合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地域特色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来提高人们对城市地域的认知度,激发人们的归属感?
1 内涵认识
1984年,马世骏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础[1]。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三大子系统构成的、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体系。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灵魂所在,由此可见,生态城市设计要更多的侧重于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注重整体性与地域性的结合。而城市景观正是处于这个众多维度上的一个空间点,并限于这个空间点所延伸的范围之内。
城市景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人工生态系统[2]”。它是一个多元素组成的城市复合体,所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容貌,包括城市整体布局的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兼具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从系统论和生态学的深层次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可知城市景观是一类以环境为载体、自然生命为支撑、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受人类社会驾驭的集“自然—经济—社会”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具有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双重属性。
依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四卷,可知地域是指有内聚力的地区。地域本身具有同质性,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它强调地域环境和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和整体性。1988年,吴良镛先生指出“所谓地域,既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也是一个经济载体,更是一个人文区域,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都存在这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地域特色”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共同构成的特征,它是相对于一定空间维度存在的,是历史特征和时代属性相统一的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3]。地域性的缺失,使景观失去了原有的个性,丧失了活力,地域性可谓彰显城市景观个性的血液,地域文化景观具有有机生命体的特性,缺乏了地域文化的景观空间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同地域孕育不同的景观,如沙漠中的绿洲、大地景观、草原景观等。地域性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也是延续复合生态理念的真实体现。
2 理性反思
遵循以上内涵认识,显然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发展模式,转向地域特色的表达来应对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冲击。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立足复合生态理念下的具有地域特色内涵的城市景观发展模式。因此,在价值观和方法论层面上的转型和调整是首当其冲的。针对不同层次的整合与梳理,整体来说,可以分为宏观整体层次和微观要素层次两大策略。
2.1 宏观整体层次
1)尊重地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营造生态性地域特色景观。对于地域特色的理解,不仅指纵轴历史文脉的传承,也包括对其所处地域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每一个地域自然环境的形成,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元素密切相关。在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浪潮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自然地理和场所,这种理解不仅是指静止的形态,也包括对其动态发展形态和历时性的理解。在设计时应将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构筑生态走廊中的绿色网络。以尽可能地避免对地表肌理和地质构造的破坏。
2)挖掘地域文化内涵,重构地域景观特色。传统文化在时刻影响景观形态的发展;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认同感;现代文化则既含有传统文化基因又汲取了时展精髓。文化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整合性和重塑性,而且每一个地域的地域文化都是该地域人们活动与交流的历史积淀,都具有它们独特的文化多样性。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水平、功能定位、整体风貌、城市肌理等也是地域性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影响因子。整合梳理地域文化,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炼地域文化精华,用生态化、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塑造特色景观形象,是彰显城市景观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径。
3)多元文化融合共生。景观只有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才具有生命力[4]。只有正确把握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为本土文化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永葆本土地域特色。
2.2 微观要素层次
1)“天人合一”的景观形态。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坚持复合生态理念,尊重地域固有生态系统的标准,以提炼、概括的景观处理手法进行再加工,呈现出高度概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空间形态。
2)揭示景观机理,满足人类心理需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避免景观均质化问题,洞察人类心理需求,运用空间尺度和比例的地域概念,切入形象、材质、尺寸等各个方面,加入景观符号元素,丰富空间的层次性,阐释空间的延伸与渗透。
3)合理利用新技术、地域景观生态性材料,注重色彩的延续与控制。可持续的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应用天然材料和再生材料,重视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物质的循环和转化,凸显生态安全与生态效益。同时着重探析色彩的冷暖、饱和度和明度的变化规律,提炼意境美、艺术美和自然美。
4)复合生态绿化体系的营造。将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子系统考虑,组织层次丰富的绿化空间,保护物种多样性。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城市形象的最显著特征。综上所述,景观规划设计中应从整体入手,逐项分析,综合考量,尊重自然环境,遵从生态规律,弘扬传统文化,亮化景观形象。
3 结语
“从可持续发展的口号走向生态景观建设的具体行动,这是当今国际城市人居生态研究的主流”[5]。在城市景观地域特色塑造中,要注重优化城市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尊重原场地的地形地貌与其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并结合地域性符号元素,将景观创造性地融入环境之中,形成更加完美的景观效果,营造一个生态化、个性化、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形象,来展现其特有的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世骏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 生态学报. 1984.4(1).
[2] 李秀珍 肖笃宁. 《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2).
[3] 王晓娜. 《基于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
地域性城市特征就是要发挥各地区建设、文化、艺术的独创性,融合创新,通古今之变,建设富有文化氛围浓厚、富有健康、积极、浓厚的文化内涵的居住地域,反映地方的传统特色,同时也要成为符合时代生活功能的场所。
【关键词】:环境,地域性特征,文化,传承,创新
1、地域性城市特征的影响因素
1.1自然环境
“地域性”是自然和社会的特征属性,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势必会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两大因素又影响着栖居于此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因而产生不同的传统文化,即生成不同的地域性城市特征。
随着经度、纬度、地形、海拔、日照强度、植被以及水等气候条件的变化,各地区的地域性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情,城市和地区的精神风貌也相应有着不同的变化,例如山地城市与滨水城市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完全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城市特征,且居住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与程度也都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特征的地域性文化,人文精神与物质生活的融合使得这里的居民有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城市特征。
1.2人文环境
城市环境的建设与城市文化和地方习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个地域所蕴含的独特的民俗传统与文化脉络都是长时间以来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历史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下积淀的产物。世界上不同的地域和民俗在传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风格迥异的民俗风情使不同地域的居民对于形式、色彩、风格的喜好也不尽相同。
1.2.1历史背景
对地方历史背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地域人文特征的历史渊源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借助历史遗留的痕迹,能够全面把握设计某一区域环境所面对的社会背景,并从中提取设计元素运用至设计方案之中,保留了地域的历史记忆。
1.2.2人文符号
人文符号是通过语言、色彩、纹样、建筑、服饰等多种类型表现的地域特征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对符号的辨别和识读来界定和区分区域。人文符号的辨识,可以快速的寻找符合某一地区的文化环境并且辨别出区域人群。
1.2.3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在自然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较相对稳定的生活地方习俗,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生产模式,穿着打扮和语言交流等各方面都与其他地区居民有着明显的差异与不同。
2、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
2.1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地域性特征的限制
地域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设计师在设计环境景观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环境艺术的设计就是要在某一地区的文化脉络之上建设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城市,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设计师只有通过地域文化的整合才能设定出更好地设计方案,从而满足地域发展的需求。
梅山文化园地处湘中,地势险峻,烟雾弥漫并且潮湿多雨,但基地环境优美,因而人们常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形容此地的自然环境。由于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存着很大的制约,所以建设此处景观环境时,设计师便灵巧的运用了它依山傍水的自然属性,打造了一个具有山野理念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了具有古朴、自然、神秘的文化园区。
2.2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地域特征是由漫长的过程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和完善,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说这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将地域文化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不但符合当地的文化土壤,精神追求,也能够使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只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并进行设计才能真正的符合地域发展的核心需求。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地区,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糟粕与精华,科学的认识传统文化,尊重和弘扬其中精华,通过加工和改造,赋予其时代内涵,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始终保持创新继承,并推动其发展。但是文化是非常抽象的存在,将其抽象应用于实践,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3现代化设计与地域性传统文化相结合
当今时代下的人居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必不可少,反之, 环境艺术设计也存在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二者息息相P。通常条件下,每个地区的地域条件都是难以被改变的,把握当地的地域性特征,沿用当地特有的材料与结构形式,例如眉山文化园的建筑就地取材,大多运用当地的石材、木材、土材等建筑材料,结合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达到一个“深山藏古寺”景观效果。
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对地域文化的重视,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水平的展现,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风土人情作为设计的首要前提,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也迎合了当地人的心理,让设计充满亲和力和人情化。
通过多层面、多空间、多角度、多形式的元素提炼,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将地域特征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加深当地人群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增强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力,打造出适合人居的优美生活环境。营造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乡土人情,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与艺术表现力。
总结
城市环境的建设反映地方传统特色的同时,还要成为符合时代生活功能的场所,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是一段历史过程的见证,反映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形象具有很普遍的意义,而城市特色就是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则有更特殊的意义。通过地域特征的引入,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这种内涵不但包括物质的内涵还包括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地域特征所包括的内涵,引入到设计之中,不但影响设计的形态、含义,还影响设计的框架结构,因此,为了取得更显著的景观效果,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必不可少,而且只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林┿. 梅山文化园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 长沙:湖南大学,2013
[4]李喜彬. 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分析[J]. 艺术时尚,2014,J022,132-1
[5]张绮曼. 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在我国标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而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不断提高,对标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如何在标志设计者科学恰当的体现文化内涵,并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也是当前各设计人员在设计各标志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标志设计;中华文化内涵;体现研究
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性大众传播符号,标志不仅通过其精炼的形象表达一定涵义,人们也能够借助自身的思维能力对符号进行辨识和联想,进而获得相应特定的信息,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创造性价值也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在标志设计中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充分体现,以及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内涵。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住标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特征。
一、民族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直以来传统图形都承载和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而标志设计不仅能够通过精炼的图形承载大量的历史信息,也是当前传递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民族文化内涵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理念,也是对其性情、气质等方面的充分释放与阐述。对于民族文化的体现,在设计中可以从“形”入手,形,通常情况下指的都是图形呈现出的外形与结构。传统图形设计中更为注重的时是图形设计的完整性与装饰性,重视形与形之间的相互穿插、呼应等关系。标志设计人员可以将这种传统的“形”科学恰当的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通过科学提取形中的重要元素,经过重新设计与组合,使其标志设计能够体现出更加深厚的民族文化[1]。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从远处看是一个洒脱、生动,用毛笔书写出来的汉字“世”,而在进出观看又像是幸福和谐的三口之家相拥前行,而有又可以抽象的将三口之家概括由“你、我、他”代表的全人类。同时,绿色的基调也能够充分体现出生命力与创造力,也使和谐、团结崇尚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二、地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在实际设计标志过程中,其设计评价的关键标准之一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区体现出的文化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如,草原文化、吴越文化和秦文化等等。而要想地域文化能够在标志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准确深入的了解与把握其地域的相关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其相关地域文化巧妙的融入到标志设计中。同时通过标志设计也能够充分体现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地域的个性艺术。这种个性艺术的体现具有其他地域不可重复的特性,其自身就具有很难的标志性。比如:在设计中通过将湖南湘绣元素融入到标志中,就能够使地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得到全面呈现。其次,地域民族文化。比如:针对湖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来设计相关获奖标志时,由于其活动的举办地点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湘西,因此,设计师就将从其少数民族服饰中提炼的色彩元素巧妙的融入到了标志设计中,并且使其三个元素之间相辅相成,进而将其民族之间的团结精神充分体现出来[2]。再者,地域物产文化。一个地域的物产与人之间往往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在长期的沉淀、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标志时经常都会采用这种地域文化,比如,湖南电视台标志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这种地域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了地域文化,如著名人物、建筑等,其对促进标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增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时代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作为标志设计中体现文化内涵的另一种形式,时代文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与方式不断提高与更新的背景下,要求标志设计应全面适应时代与时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还要将时代文化内涵全面、巧妙的体现出来。现代企业本身都在不断的改变与发展中,更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摆脱其原有形象,来为人们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发展景象,因此,在设计标志过程中,更加注重其实用性与时代性的体现。现代企业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与科技,不断更新的人们的生活与意识形态,以及日益积累的市场竞争形式,要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更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其标志的设计就必须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文化[3]。尤其是对于一些老企业,更需要对现有标志形象进行客观的检讨,以及全面的更新与改进,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尽量做到在合理继承原有形象的前提下,实施简洁、清晰、易懂的设计理念与形式,进而使企业标志的设计能够将时代特征全面呈现出来。此外,还要注意,要想让时代特征在标志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不仅要从设计理念、手法等方面入手,还要注重形式、材料,以及物质载体的选择都要根据时代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
比如:中国电信的标志,它的设计主要是以“中”字,以及我国传统图案的回文为其设计的主要基础。而经过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三维立体的空间图案,主要指的是现代通讯网络的四通八达,以及中国电信的无处不在。而中国电信现代、速度和发展等特点的形象表达,也充分体现了其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标志设计中时代文化的体现,不仅能够将现代人的生活、思想观念与情感充分反映出来,也能够全面适应世界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紧跟时展步伐,使其文化内涵能够充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进而让标志设计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载体,标志不仅是文化的物化形式,也可以充分体现出个人价值,更是世界性语言和文明的一种象征。通过现阶段各类标志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不难看出,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标志设计的文化特征并没有消失,并且在发展中得到了更多人的接受与认可。因此,各设计人员应充分重视起标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进而使现代标志设计得到更好、更长久的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容思施,朱晨瑜.标志设计中的文化内涵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8):157-158.
[2]刘春侠.中国传统龙纹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地域性;城市建筑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伴随着中西方之间文化经济交流的增加,同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在建筑设计业就产生了一种“建筑形式的大趋同”。这种大趋同表现在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越来越趋同,缺乏该时、该地、该民族文化的设计独特性,而建筑确实一个地域民族文化的最直观、最具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本文主要以北方城市青岛为例,分析青岛地区建筑装饰设计的地域性表现。希望通过分析可以对北方地区的城市建筑设计给予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一、保持地域性特色
建筑地域性里面最为基础因素当属自然地理特色,地形性的自然特色对于一个建筑设计来说至关重要,要想在建筑设计中保持地域性的特色,就要从当地的自然环境出发,以青岛为例,作为一个海滨城市和山地城市,沙滩、礁石、山脉、树木都是青岛的特色,在对其进行再次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其本身的特点,再此基础上在进行创作,或者加入新的建筑元素。1.体现文化内涵青岛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所以在文化内涵上表现的多姿多彩,本土文化,山地文化,异质文化和滨海文化都是青岛市独有文化内涵的体现。所以青岛在地域性创新和发展之前,就要充分考虑到原有文化的属性,包括当地街区的人文等特色,挖掘内涵才能更好的继承和传扬青岛文化特色。并且在滨海文化和山地文化的创造中,要把原有的建筑文化充分体现,才能设计出专属滨海人的地域特性文化。2.系统的理论基础下的地域性创作建筑界重视和很关注的一个研究是针对建筑创作的地域性。在地域性的建筑研究上,青岛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地理条件优势。那么地域性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和相关的一些行业,比如说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行业紧密联系起来。从整体到局部,从细节到大面都应该有条有理的进行。
二、“山、海、城”的城市风貌
建筑地域性里面最为基础因素当属自然地理特色,地形性的自然特色对于一个建筑设计来说至关重要,要想在建筑设计中保持地域性的特色,就要从当地的自然环境出发,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和山地城市,沙滩、礁石、山脉、树木都是青岛的特色,在对其进行再次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其本身的特点,再此基础上在进行创作,或者加入新的建筑元素。众所周知,青岛一直以其现“山、海、城”的风貌闻名,山,青岛是一个山地城市,首先应该考虑到其山城的特点,对其进行地域性的建筑建造。海,青岛是一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大海、蓝天、礁石是青岛的特点,你们在进行地域性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些建筑元素。另外,还需要将三个因素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山、海、城各自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在保持地域性建筑分风格的同时,又能将这几个元素合理的运用。
三、城市建筑地域性的塑造
1.多元化建筑特色的保持青岛的地域性建筑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要在原有的已经成形的青岛地域性风格的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继承和壮大。首先,青岛原有的多元化的建筑特色,青岛的建筑元素是多元化的,其中包括本土青岛的中式韵味的建筑群,在受到德国文化的影响下,青岛的建筑又融合例如欧美建筑的特色。因此,青岛是一个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城市,这是青岛建筑的特点。在对青岛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所以要尽量保留这些传统街区以及传统建筑,不破坏老城区独有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老城风貌。其次,改造并更新的老城区,应依托于可靠的相关技术理论体系的支持,避免为了城市的现代化形象,盲目的乱拆乱建。最后,要在传统街区的基础上新建区域来保证城市特色,过程中要有创新和。继承,即保持着青岛历史的主线,依托于青岛不断发展的文化脉络;创新,即通过新的设计手法,体现青岛的新的城市特色,体现青岛不断前进的人文文化。2.基于文化内涵的建筑创作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特色文化,而地域文化就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成分。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保持地域文化的特点,但又不是一味的保守不发展,要在保持原有地域文化、地域装饰风格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最终的目的在于保证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山海城是作为滨海青岛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所以新的建筑风格应体现出她的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和人文精神。山地文化最概况的表达是沉稳、含蓄,崂山文化则是其中最具代表,山中云海所体现出的流动与灵性也成为青岛山地文化地域性的代表之一。海洋中充满灵性的不管是波涛汹涌还是它的平静,都被视为生命的象征,开放和包容等都是海洋文化诸多特征中的一种,其中海洋的流动性却是其最本质的特征。青岛的建筑特色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保持城市建筑的地域性特征,首先,应该分析城市的特征、包括地貌特征、气候特征、生态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不要盲目的照搬其他城市或国家的建筑装饰风格。其次,保持当前建筑特色,对于这些原有的传统街区以及传统建筑、以及装饰的风格,我们应该尽量加以保留,不破坏其原有的风貌。再次,在城市的扩建中,应继承原有特色。新建区域的城市特色,要在传统街区的基础上有所继承,更多的是要有突破和创新。最后,建筑装饰的地域性特征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一个城市建筑的特色、装饰设计等都应具备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来源于城市的文化的积淀。本文希望通过对青岛城市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其他他城市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提供建议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国权著,论建筑的地域性,建筑学报,2004.1
[2]卢健松著,建筑地域性研究的价值,建筑学报,2008.7
[3]喻洪等著,山东建筑风格与文化研究初探,山东建筑,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