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的重要意义范文

化学的重要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化学的重要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化学的重要意义

篇1

关键词:职高化学 研究性学习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计划》之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的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在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中采取“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职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职高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化学教学的内容,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一些学生迫切想了解的但又不会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索和研究,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化学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入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当他们求得结果后,就有了成就感,从而增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动力,提高了化学学习的效果。

二、有利于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感悟创新学习的苦和乐

在讨论和研究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通过互相探讨和研究甚至是争论,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教材上有一个讨论题:“收集氨气的试管口的棉花应用什么溶液浸湿?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用什么“溶液”?大多数教师想到的都是非挥发性的酸溶液,而有的学生却可能想到酸性溶液,如NaHS04溶液等。在回答为什么时,教师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棉花的作用是阻碍NH3与空气对流以便得到较纯净的气体,而学生考虑的则是环境保护问题。像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只要师生共同讨论,相互补充,相互激励,就能共同提高。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搜集数据信息,获取新知识,甚至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里度过节假日,对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通过活动还能够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研究过程的表述与展示,获得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使学生更具有现代综合型人才的特质。

三、有利于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而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首先,新教材上的“讨论”所设计的题目虽然是单一的,但学习内容并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有许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如“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照射紫外线、喷洒苯酚溶液、在伤口处涂抹酒精溶液等方法来消毒杀菌?”等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在讨论时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这样,研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很好地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神秘,让学生试着做些研究,在研究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一般性原则和基本手段。学生会明白:其实,好多事情只要自己动手做一做,都不是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甲成.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研究[M].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02.05

2.张连中.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初探[M].南方教育出版社,2004.05.02

篇2

关键词:原子经济性; 绿色化学; 制药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合成路线、工艺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其最优化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制药工业是整个医药产业的核心,如何以消耗原料、能源和资本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向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的知识经济,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成为新时代制药工艺学教学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原子经济性理论的提出

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从1973年化学大师Woodward的维生素B12全合成,到当代最著名的化学家Corey的反合成分析法,为有机合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著名化学家B.M.Trost首次提出“原于经济性(Atom Economy)”的理论,即在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了产品之中,其计算公式为:原子利用率=(目标生成物的质量/参加该反应所有反应物的总质量)×100%。这一新的评估标准为药物合成的绿色化途径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即尽可能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B.M.Trost因此获得199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

二、原子经济性理论的应用

人们常用原子经济性来评估化学工艺过程,要求尽可能地节约那些不可再生的原料资源。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应有100%的反应物转化到最终产物中,而没有副产物生成。传统的有机合成化学比较重视反应产物的收率,而较多地忽略了副产物或废弃物的生成。

1.设计合理的合成工艺路线

一个化合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但相对化学当量的反应,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反应才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基本骨架与功能基团构建的原子经济性,如(+)-生物素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选择中,其5碳侧链的构建采用C3+C2策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运用典型的双格式反应一步形成5C羧基侧链,比已有的C3+C3-C1合成策略更具原子经济性,且原料易得,原子利用率高,废物排放少。因此该工艺路线在中国的投产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世界,不仅获得巨额利润,更具有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有机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如环已烯为目标化合物时,从脱水反应的追溯求源思考方法,可以想到其前体化合物需为环已醇;但从原子经济性考虑,我们更应通过其前体化合物为丁二烯与乙烯通过Diels-Alder反应得到。因此工艺路线的选择中尽可能利用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原子经济性反应,避免使用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非原子经济型反应。

2.发展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剂

手性药物获得单一手性分子的方法中,外消旋体的拆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理想的产率也只能达到50%,另一半异构体只能废弃,因此不对称合成反应是理想的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途径。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Knowles,Noyori和Sharpless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也表明了催化不对称反应在医药工业的重要意义。

在不对称催化反应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学中应重视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型手性催化剂的思考。如动态动力学拆分的方法,使用手性催化剂催化异构化反应,这样单一光学活性化合物的产率就可以达到80%~90%。还有如不对称活化(毒化)、不对称放大、去对称化反应等新的观念、方法和技术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发展的。至于新型手性催化剂的研制,更需要重视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手性配体和相应的手性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如酶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我国已有非常成功的例子――(+)-生物素的工业化不对称合成,采用的手性辅助剂和催化剂原料来自氯霉素生产过程中的手性右胺。该手性催化剂成功地应用到了(+)-生物素中间体手性内酯的合成中,大大降低了(+)-生物素的生产成本。此工艺的特点为废物利用和绿色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然,目前真正属于高“原子经济性”的有机合成反应,特别是适于工业化生产的高“原子经济性”的有机合成反应还不多见。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应培养学生自觉地用“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去审视已有的有机合成反应,减少化学合成中有毒原料的使用,提高原料和溶剂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努力开发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新工艺。

参考文献:

[1]邓立新.药物的传统合成与绿色合成的原子经济性比较[J].化学教学,2005,(11):22-24.

篇3

关键词:必修模块;课程内容;教学策略;评价建议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2-0029-03

中图分类号:C633.8

文献标识码:B

高中化学新课程进入实验区已经两年时间了。由于新课程与现行课程在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方式,以及评价和管理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实施化学新课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迷惑,尤其是刚开始进入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必修模块的过程中,对必修模块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教学策略与评价问题都存在一些困惑。本文针对教师在实施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主要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具体化学知识的教学

常规物质性质的教学是去情景化的,直接介绍物质的性质,顺带物质的用途。一些学生反映化学学习很枯燥,需要记忆大量化学方程式。由于新课程的目标包括态度情感价值观,必然要求将去情景的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提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此外,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强调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综合的视角,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局限和科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关系。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必需的。

例如山东科技版化学1教材中,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首先通过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让学生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通过火山喷发自然现象创设教学情景,关于硫单质的性质学习,抓住学习物质性质的思路,从非金属单质的通性和元素化合价预测硫单质的性质,通过观察法和实验法验证预测。

2 抓住核心内容进行整合教学。缓解教学时间压力

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由原来的一维(知识)变成了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加上教学时间有限,必然要求教师能够进行整合教学,发挥一种教学素材的多种教学功能,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即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物质性质的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建立相关的科学方法,形成必要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事实证明,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仅仅通过讲授达到,也不可能脱离具体化学知识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一样的。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情感与态度才是内化了的。

在化学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反映教学时间紧张,甚至认为新课程将原来两年的教学内容放在36学时内,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化学1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从覆盖面上看,几乎涵盖了原来高中化学I中的物质。但是相关物质知识内容的深度与难度降低了,而且过于细节性的知识不作基本要求,即知识面广、要求降低了,突出了核心内容,对主要物质性质和观念性知识(如元素观、分类观、比较观)的要求提高了。由于教师对这种变化不能适应,导致教学时间紧张。因为,在原来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擅长讲解细节知识,关注枝节内容,忽视了核心知识的内在联系,忽略了核心知识的迁移价值。因此,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将某个知识点内容挖掘得过于细致,要由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关注核心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建构核心认识。形成知识结构。

例如,铁及其化合物内容是高中物质性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的教学一般需要三课时完成。在必修课程中,教师能够在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吗?怎样才能完成呢?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思路是: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在相互转化中学习即0价铁、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避免将单质铁、氯化铁、氯化亚铁、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等,一个一个物质的系统讲解。这样的处理实现了整合教学,发挥了单一教学内容的多种教育功能――既是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是巩固与深化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不但学习了新的化学知识,也获得了新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3 为学生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听着学科学、坐着学科学,被动消极、冷漠无奈地学科学的状况,改变教师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题海训练,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信息的简单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真正实现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核心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讨论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对观念意义的交流,其中包括对疑点、假设以及论点的提出与评价,可以增进学生原先的观念理解。同伴间的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建构,能够使学生进入高水平思维,使他们形成和发展关于科学现象的有意义的认识。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交流研讨栏目开展多种讨论活动。

问题策略和活动策略在化学教学中也非常重要。化学概念理论比较抽象,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或活动能驱动学生思考?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或者学生对其具有一定的模糊认识,涉及到学生的已有经验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物质的量”的时候,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设置问题情境,如何利用宏观物质的质量确定微观粒子的质量,从而使学生明白引入“物质的量”的重要意义。运用活动把对概念或理论的认识外显。如用最大的放大镜观察到的水的内部情况……这些都可以大大降低抽象程度,使理论结果形象化。下面应用问题策略的具体案例。

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限度是个抽象难懂的概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怎样让学生在这个概念的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呢?下面这个片断教师主要应用了问题策略,在分析教学的知识线索,确定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和学生的认知脉络基础上构建了这个教学内容的问题线索(见下图)。

4 准确把握内容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

在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概念原理知识同以往的较大变化在于知识的深广度不同。由于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构成,大部分课程内容必然设计为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旋上升的两个阶段。同样,必修课程中物质性质知识的要求水平与传统的课程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内容的深广度要求。

在教学实施中,有的老师仍然用原来的高考标准和原来的课程要求处理必修教材中出现的知识内容,随意扩展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额外负担。例如。次氯酸、硫化氢和偏氯酸钠等物质的性质,是原课程中的考点,但在新课程必修阶段是不作基本要求的,一些实验区的老师仍把它们作为重点进行详细讲解。

此外,对于STS知识也不能随意扩展或者“一步到位”。例如硫酸的工业生产,在化学1中是拓展资源,不作为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有的教师将这样的STS知识处理得很细致,给学生全面介绍工业生产硫酸的原料、原理、设备、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尾气处理等问题。实际上,硫酸生产的具体技术问题是在《化学与技术》选修模块中才作基本要求的。类似的内容还有硝酸的工业生产、炼铁等。因此,教师在处理这些STS知识时也要注意深广度问题,不能“一步到位”。

案例:乙醇性质的教学片断

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一讨论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提出假设①CH3OCH3;假设②CH3CH2OH讨论两种假设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必要时教师从键的类型和连接情况点拨)一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提出羟基官能团。得出醇类物质的性质,介绍甲醇课后活动①小论文:调查酗酒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你的建议,课后活动;②课本剧,酒后驾车,课后活动;③辩论赛,公款消费与中国酒文化。

这是典型随意拓展内容的案例,教师仍然按照原来的课程计划实施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教学。首先.必修中的有机化合物基本要求只涉及到具体的有机化合物,不上升到类别,官能团与物质类别的层次和水平是《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要求的。因此,在这里,只涉及到乙醇的主要性质。其次,在必修中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实验事实总结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不要过多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官能团、成键与断键方式等。因为在必修阶段,这些内容不作基本要求。因此,关于乙醇性质的处理,应该主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和已有认识,通过实验得出乙醇能够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不要再像原来的处理一样,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成键方式,预测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断键位置等。

5 改进并优化习题教学

教师在实施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遇到了关于习题的问题。由于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习题教学和训练模式,加之教材中个别习题的表述和问点与教材正文内容之间的跨度偏大,市场上的习题教辅资源往往偏难、偏繁、偏旧,所以出现了学生“学得高兴,做题痛苦”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改变原来的习题处理方式。

首先要关注习题教学,不能将习题课简单处理成练习课,要将典型的习题进行全面剖析,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以及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也是中学化学教育评价的趋势。

其次。教师要将习题的处理和新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将运用新知识的重要习题,在课堂新知识教学后进行处理。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巩固,及时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教师要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不要让习题牵绊教师的教学。有的教辅习题质量较差,挂着新课程配套资源的字样。内容却是原来教辅资料的简单重组。在新课程实验区,教师按照新课程进行教学后,学生不会做教辅中的习题,教师不是对习题进行筛选,而是将习题中涉及到的内容(新课程中不作基本要求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补充。这是不倡导的错误做法。

最后,教师要注意,习题的处理也要分出层次水平。例如,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有的教师仍然按照原来的经验,从学生接触到相关计算的时候,就让学生达到高考的水平。新课程的教学进度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达到原来要用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达到的水平和难度。如果仍按照原来的处理,实验区的事实证明,会导致学生连基本的计算都未能掌握。因此,关于物质的量计算的习题要分出阶段,在开始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即简单的公式换算,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渐加大难度和复杂程度。

篇4

制备方法对汤剂质量的影响

以上实验仅选取了中药中的某几味,而且仅对单味中药进行了两种煎法的比较,在复方中不同煎法共煎发生的反应、产生的新物质、对其他中药的质量影响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温度、压力对有效成分的影响传统煎法,一般是在常压状态下先用武火加热,待沸腾后再用文火加热,煎煮温度没有过多涉及。煎药机,既有常压的,也有加压的,温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常压和高压方法制备生脉汤、八珍汤、逍遥汤,其所含成分基本一致,但芍药苷的含量高压煎煮法比常压煎煮法高[16]。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温度、煎煮压力4个不同煎煮条件对砂仁挥发油含量影响的研究显示,煎药机制备含砂仁挥发油的汤剂时的最佳条件是将砂仁浸泡20min,然后在正常大气压及105℃下煎煮15min[17]。就饮片煎煮而言,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煎药质量的影响,各方法的指标数据的大小次序为:压力机单煎>砂锅两煎>常压机单煎。但当煎药机高温大于100℃、高压大于0.1MPa时,会破坏或降低某些有效成分,如大黄、番泻叶、牵牛子的泻下成分,钩藤的降压成分,促消化药中的酶,以及挥发性成分中一些不稳定成分等[18]。不同制备方法比较按相同加水量、沸腾后提取时间、煎煮次数对黄芩、金银花、黄柏、苦参、肉桂进行提取,以标志性成分作为定量指标,结果在相同时间内,煎药机煎煮中药成分溶出率明显优于传统砂锅[19]。比较煎药机和传统煎法对知母、黄芪、陈皮、山楂、甘草、麦冬、柴胡、桔梗、党参、川芎、麻黄、生地黄、茯苓、灵芝、女贞子、木香、鳖甲、续断、木防己19种具有代表性中药的煎出率,结果煎药机煎出的提取液中总黄酮、多糖、总皂苷、总生物碱、挥发油含量及得膏率比传统煎药方法更高[20]。煎药机对复方的煎煮效果显示,煎药机煎煮的生化汤、黄连解毒汤中浸出物含量高于传统煎法[21-22]。汤剂制备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煎药机是其一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不再溶出,因此二煎是否必要;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药物得膏率及有效成分的比较;先煎、后下等特殊煎法的药物单煎、共煎对汤剂质量的影响;不同制备方法所得的药液质量的临床疗效验证等。

中药量-时-效关系

篇5

【关键词】: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 兴趣 创造性思维 化学概念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28-01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提供“生动的直观”。因此,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开始,它对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以至于整个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实验在教学中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是广大化学教师最喜欢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一种为学生认识和操作示范的重要教学形式。

一、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通过一系列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之形成今后愉快、主动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另外,在实验课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化学实验从设计、操作到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规律,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围绕演示实验层层设疑,不断深入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化学实验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以及综合法等,应该知道思维方法比实验结果更为重要。就像培根说过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比如分析法,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而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熟悉的,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形成酸本质特性的概念时,教材安排了盐酸与石蕊试液、锌、铁、铁锈、氧化铜、氢氧化铜、硝酸银溶液反应的一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直到学生熟悉盐酸能与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反应,能与碱起中和反应等化学特性,从而使学生能得出酸本质特性的概念。又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形成的。

三、演示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导入;重要意义

外语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教育,语言的文化与语言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与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人文精神等等。其具体的重要意义表现如下:

一、文化导入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丰富多彩的背景,将文化导入英语教学中,就能够使枯燥的语言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为英语教学注入活力,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学生英语语法的学习,语言课堂枯燥而无味,学生要机械化地背诵大量的单词与语法,导致了很多学生机械化地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学生也常常闹出很多“中国式”英语的笑话,但是通过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使学生理解英语的实际用法,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英语知识的教学。

二、文化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言教学的一大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即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培养学生对不同语言承载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比如说,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麻烦,从而影响了相互之间的交流。

三、文化导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在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主要表现为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能够帮助学生打开眼界,使学生关注世界的动向,从而潜移默化地跟上世界与时展的步伐,成长为时代需要的先进性人才。此外,进行文化导入,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文化的学习方式与思考方式,从而增加自身思维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翻译;归化;异化;散文翻译

语言是认知的工具,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它能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及语言的表达方式。各种语言交流过程中产生了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巧妙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这必然要求译者对于两种语言的异同和文化差异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在文学翻译中不至于误译,或者错误传达原作者思想。

一、散文的特征和翻译

狭义的散文指与文学文体中的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据形式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小品、随笔、游记等。从其内容看,散文可分为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和以咏物抒情为主的散文两类。【1】而散文的基本特征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包括取材范围广泛、其形式、技巧等表现手法自由灵活;“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散文常常被成为“美文”。其体现在其文辞之美、韵致、意境之美。具体来讲,散文翻译要求译文在意义、形式、趣味、格调等方面力求与原文等质等量。【2】

二、散文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1. 归化

归化就是改造外来文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在理论上把语言看做是交际的工具,在实践中令译文读起来通顺,让译文读者读起来像是母语创作,追求译文通顺自然,是一种向读者靠近,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方法。

1.1意译法

意译是当原文和译文在词汇意义、句法结构、文体风格上相差悬殊时,应

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使译文能正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该翻译方法可以在深入领会原作的精神实质的前提下,不受原作字面形式的束缚,创造性地表达原作思想。以《绿天》中的某些句子翻译为例,一个是参考译文(以下简称译文1),一个是本人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2)

例1:园的面积,约有四亩大小,一座坐北朝南,半中半西的屋子,位置于园的后边。屋之前面及左右,长廊团绕,夏季可以招纳凉风,而冬天则可以在廊子上躺着软椅负喧,这一点,可说是我最中意了。:

译文1: The garden took up an area of about two thirds of an acre, with a south—facing house on the merits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s lying the back. Porches were built in front, and along the two sides of the house, offering an ideal place for us to enjoy the cool in summer and recline basking in the sun in winter. This feature satisfied me most.

译文2: The area of the park is about four mu in size and a house with half east half west behind the garden. In front of the house and or so, there is a space long and broad and can be called to enjoy the wind in the summer, and lay on the porch chatting in the winter which makes me satisfied.

比较以上两个版本,可以看出这一段话翻译中的几个地方:首先是约四亩大小的翻译:第一个版本two thirds of an acre翻得比较地道,外国人一看就明白园的大小,而我翻得比较直接:亩是中国的计量单位,不是很好理解。其次是坐北朝南、半中半西的翻译;with a south—facing house on the merits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s 参考译文的这个版本很地道,因为坐北朝南是中国的说法,翻译过来应该就是面向南方,还有半中半西翻得很巧妙,用merits概括了既有西方的格局也有东方的格局,而本人的版本则是太直译,没有美感。因此可以看出,在把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给西方读者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归化策略,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意译,让其他国家的读者读起来感觉接近自己的文化理解范围。

例2:这里的空气,是鸿蒙开辟以来的清气。它尚未经过闹市红尘的溷浊,也没有经过潘多拉箱中虫翅的扰乱。

篇8

一、常见药剂的化学成分

1.消毒剂(Disinfectant)

(1)75%酒精、碘酒(碘酊);

(2)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等;

(3)氧化剂类消毒剂:常见的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

2.防腐剂(Preservative)

(1)福尔马林;(2)苯甲酸钠;(3)乳酸钠。

3.收敛剂:ZnSO4?7H2O、硝酸银等。

4.麻醉剂:笑气(N2O)、乙醚(CH3CH2OCH2CH3)、氯仿(CHCl3)。

5.“钡餐”:BaSO4。

6.泻药

(1)容积性泻药:MgSO4?7H2O、Na2SO4?10H2O;

(2)接触性泻药:酚酞(果导片的主要成分);

(3)滑润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

7.重金属离子中毒解毒剂:牛奶、蛋清、豆浆等。

8.抗酸剂

(1)吸收性抗酸药:碳酸氢钠;

(2)非吸收性抗酸药: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

9.解热镇痛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10.抗生素(Antibiotics):青霉素、盘尼西林(青霉素G的钠盐)。

11.兴奋剂(Dope):麻黄碱、苯丙胺、咖啡因等。

二、维生素或元素缺乏与生理疾病

1.缺乏维生素A——引发夜盲症或干眼病。

缺乏维生素C——引发坏血病。

缺乏维生素D——引发佝偻病或软骨病。

2.缺乏铁元素——引发缺铁性贫血。

3.缺乏碘元素——引发甲状腺肿大。

4.缺乏钙元素——影响生长发育。

5.缺乏锌元素——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发育。

6.缺乏铜元素——引发冠心病、营养性贫血。

7.缺乏硒元素——引发心肌病及心肌衰竭,易患癌症。

8.缺乏镁元素——引发心肌坏死、心肌梗塞。

9.缺乏钾元素——引发心律不齐、神经传导不正常、呕吐。

10.缺乏锰元素——引发骨骼畸形、导致贫血、动脉硬化及癌症。

三、市售药物的简单分类

中药:我国传统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及其成药称中药。

西药: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称西药。

Rx:处方药(需要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获得,

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OTC:非处方药(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以从药房或

药店购买的药物)

四、几种常见类药物的药理性能及不良反应

1.抗酸类药物

常用的抗酸类药物主要成分一般为无机弱碱性物质,能中和过多的胃酸,降低胃蛋白酶分解胃壁蛋白的能力,减弱或解除胃酸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面的腐蚀和刺激作用,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碳酸氢钠和碳酸钙都会释放CO2而不利于胃溃疡病人使用。尿毒症病人应禁用含镁抗酸药。长期服用含三硅酸镁的抗酸药可发生二氧化硅的尿石。长期服用氢氧化铝类抗酸药可以导致骨代谢异常和骨质软化。所以选用抗酸类药物时要有针对性。

2.解热镇痛类药物

最常用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是阿司匹林。它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可应用于高热、感冒、头痛、肌肉痛等。它的解热功能在于影响人体的散热过程,通过血管的扩张、出汗增加而实现解热;它的镇痛功能在于它能对抗致痛因子——缓激肽;它在消炎、抗风湿方面的功能在于抑制致炎物质的生成和稳定溶酶体膜。同时阿司匹林还在治疗心脏病、防治老年痴呆、防治中风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水杨酸反应。

3.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的药物机理主要是通过:①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②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③与细菌核糖体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④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这四个不同角度来实现抑菌或杀菌的。应用抗生素,既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又杀死我们体内的有益菌群,其不良反应如抑制骨髓造血机能,所以我们必须有节制地使用抗生素。

五、近年以药物知识为载体的高考试题

1.依托药物知识,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011年浙江卷以医药中间体——二苯基乙二酮(如图1)的合成为载体,考查:①仪器名称;②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时获得较大晶体的方法;③出现过饱和现象时,促进晶体析出的方法;④抽滤、晶体转移、洗涤的注意事项和试剂的选择;⑤采用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过程,探究合适的回流时间。

2.借助药物成分,考查无机基础知识

(1)2011年山东卷、四川卷的第1题都涉及了“钡餐”。

(2)2010年上海卷考查了NO在某些疾病治疗中的作用(NO医疗作用主要在抗肿瘤、支气管哮喘方面)。

(3)2010年上海卷以胃舒平为切入点,考查了三硅酸镁的改写、物质结构部分的对角线原理、核外电子排布式、离子半径、Al(OH)3的两性以及Al2O3、MgO和SiO2的高熔点耐高温常识。

3.利用药物结构,考查基本反应和官能团知识

(1)2011年重庆卷提供了小分子抗癌药物NM-3和D-58(图2)的相关结构,考查:①两个不同结构中与NaOH溶液反应的情况;②两个结构使溴水褪色的不同机理;③酚羟基与FeCl3显色问题。

(2)2010年重庆卷以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得解热镇痛抗炎药——贝诺酯的合成反应(图3)为载体,考查:①酚羟基显色反应;②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水解情况分析;③酯基的憎水性。

另外2010年全国理综新课标卷、选修《化学与生活》、2010年天津卷均涉及了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3)2010年四川卷以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图4)为背景,考查了加成反应、该物质与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的反应情况。

(4)2010年浙江卷考查了核黄素(维生素B2),自选模块中考查吗啡和杜冷丁的有关结构(图5)。

4.以药物合成为主线,考查有机合成知识

篇9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功能

一、更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中,要学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这就涉及到要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教师可以首先演示“蕃茄原电池”(用铜片、锌片、导线、音乐卡和西红柿组成)这一趣味实验,使学生在感受音乐卡发出的音乐声中产生疑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望的同时,鼓励学生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这电流从何而来?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解释。从而引入本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而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理论。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产生、积累与发展过程,在真实而复杂的背景中体会知识的本质,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并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到解决问题,即获得“真知”。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引发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中化学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以此来改变传统教学脱离特定的学习情景与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从而导致学习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以及记忆表征单一的弊病。

二、提供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和理解化学基础理论的感性材料

科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抽象,它来自于客观现实,又高于客观现实。要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充分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地解决科学问题,必须获得有关客观事物的足够多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是形成和掌握科学概念的必要条件。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来展示化学现象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例如,在《物质的分类》中学习丁达尔效应时,可组织学生实验: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看到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少,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通过实验的直观现象,使学生能理解: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进而使学生形成“丁达尔效应”这一化学概念。

新课程中很多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形成,一般都首先从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入手。而物质的性质,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使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才显露出来,被学生感知。学生从获得化学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理论。

三、训练实验操作技能

以往的化学实验非常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大纲中单独详细的列出了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并对这些操作技能规定了较为严格的a、b、c三个层次;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进行专门训练的做法既枯燥,效益又不高,是需要加以扭转的。《课标》中未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做出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但一正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是我国化学课程及其教学的一条需要继承的成功经验。在新课程中应改进的是不要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不要让实验技能训练游离于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之外,而进行专门的、刻板的训练。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

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材中往往对实验现象有较为准确的详细描述,学生阅读了课本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后,往往结合实验中出现的更为丰富多彩的现象归为简单的、统一的、课本中的语言描述,更对一些精细的实验现象视而不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影响。

新教材中对大多数实验的现象没有直接作出描述,而是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实际现象做出各自的描述,当学生描述的现象不一致时,还可通过讨论探明原因,达到统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变化,让化学实验更好地发挥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

例如,在《硫酸、硝酸和氨》中“硫酸的氧化性”部分,利用实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观察反应后溶液不显蓝色,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讨论,进一步实验验证讨论以探明原因,达到对该实验事实的统一认识。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主体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检验和发展假说的实践基础,是使化学科学知识达到真理标准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化学知识,推导和验证化学假设,从而形成真实的、科学的理性认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由于新课程的实验教学的目标体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则实验教学必然会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 家庭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28-01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要想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中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和生活实践是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选择。

一、深入课程标准、充分体会实验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课程改革标准,我们发现与原教学大纲相比,不仅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特别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内容,同时引入了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化学的实验中来。我们要利用好实验这一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知识的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力、科学的态度、价值观,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初三化学是每一个升入初三的同学增学的一门功课,也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未知领域,但他们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好化学的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借此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化学,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是通过这样几种途径实现的:

(一)加强、改进演示实验教学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能显而易见地帮助学生阐述、分析、验证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和生活中他们遇见的无法解释的现象。我进行演示实验时,尽量做到演示操作规范、使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些。为学生今后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例如,在“3-2分子”这一节教学中,我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试管,再将滴有氨水的棉花堵在试管口的组合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直观上感受到分子的运动,在“1-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我用试管、气球、注射器、铁片代替教材的实验,不仅直观,更安全环保,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这样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了实验现象又帮助学生牢记了燃烧条件,同时还建立了环保的意识。

(二)开发课后的家庭小实验

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让化学知识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绪言课中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学生完全可以自已动手完成这个实验,而且通过实验记录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验时记录不完全的地方,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再比如铁生锈的实验,如果在课内做需要的时间很长(大约一周的时间)。但把这部分留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调动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对课上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也让学生对钢铁生锈、防锈的知识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三)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

篇11

【关键词】准确精练 生动趣味 抑扬顿挫 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学是一门科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富于艺术性的语言,能够有效地保证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语体属性。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既要注重化学教学语言的专业化,又要加强化学语言的口语化和规范化,注重化学教学的美感和艺术性。应尽量使自己的化学教学语言成为激发学生奋起探索的触发点。

一、语言准确精练

化学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符合科学性,是对化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在这方面下工夫。教学语言不准确,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甚至造成错误。如把化学方程式中的“+”读作“加”,“=”读作“等于”;又如电解质的定义是“凡是在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其中“或”字若误为“和”字,则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若是非电解质,则应用“和”字而不能用“或”字。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务必清楚、准确,要有字斟句酌的细功。这样就能使学生得到严格锻炼,养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养成马马虎虎的习惯。

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化学术语是非常精炼的。因为它对教学语言要求突出重点用词恰当,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嗦,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和要求。如讲“离子共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最后归纳为“一等、二性、三特、四反应”来突破难点;阐述“气体摩尔体积”这一重要概念,就要扣住四个环节,条件(标准状况)、物质的量(1摩尔)、物质状态(气体)、数值及单位(22.4升);而对于化学平衡则用“逆、等、动、定、变”五字特征来分析讲述。像这种简洁明确的语言使学生易于巩固,易于记忆。

二、语言生动趣味

化学教学中采用生动趣味的语言,可以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能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启发学生去探索、去追问、去挖掘,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如讲“决定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时,借助于生活中的大白菜来说明:“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比喻为大白菜的菜叶片数,片数越多,大白菜个头越大,质量越大来解释。虽然科学性欠周密,但能降低难度,使学生学而不厌。再如,讲述苯的结构和性质关系时,可说苯就像“似驴非驴、似马非马的马、驴杂交后代――骡子一样,既有牛高马大的身材,又有长耳细尾的驴征”,苯中碳碳键就是单、双键的“杂交”产物,所以苯既有烷烃的某些性质,又有烯烃的某些性质。如此深入浅出的讲述,必然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汲取知识营养。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打比喻,讲故事要贴切,整个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不能为兴趣而兴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语言抑扬顿挫

注重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要吐字有力,充满激情。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中的细小环节,把三尺讲台当做学生眼中的舞台,充满激情的上好课,向学生充分展示化学教育和语言艺术相结合的化学知识。这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能较长时间的维系。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的演绎,容易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激情。人们常说,一个人首先要学会感动自己,才可能去感染别人。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只有自己的教学充满激情,才有可能去渲染学生的学习热情。

化学教学中善于巧妙的使用语言艺术,不仅会增添教学活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强大得磁力,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向往着你所教的学科知识,还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对学生认知的内驱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一般方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审时度势的抓住机会巧用语言艺术,重视教学中感知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得到提高,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有显著的进步。

【参考资料】

[1]郭珊珊.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性[J]. 考试周刊, 2011(35) .

[2]陆奕华. 论如何提高化学教学的语言魅力[J]. 考试周刊, 2011(33) .

篇12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中医药国际化;跨文化研究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因此,医学不仅只是智力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2],如此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医学是生物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必然补充[3]。《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已有学者指出了人类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巨大应用价值[4],目前在国内,将人类学方法运用于中医研究的还不多见,西方关于中医的人类学研究逐渐兴起,但总体还十分有限。本文将对人类学的学科背景进行简介,分析人类学能够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原因,并讨论人类学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作用。

1人类学概述

“文化”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人类学的起源具有浓厚的博物学以及殖民主义色彩。17世纪至20世纪的欧洲处于一个不断扩张的时代,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殖民地资源,制定针对原住民的管理政策,自然要对当地的物产、风土人情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通过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撰写,人类学这一学科逐渐形成。进入20世纪,各国人类学多元化发展。诞生于西方殖民强权的人类学强调跨文化研究,并接受某些类型的文化相对论[5];在南欧与中欧国家,人类学家往往与民俗学家以及语言学家合作研究地方民族语言和民俗文化,通过博物馆等大众教育方式,再现民族国家的形成,建立民族主义观点[6];前苏联及苏维埃阵营国家的人类学则遵循马克思的社会演化理论[7]。今天人类学中的不同分支分别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8]。“全球化”“医疗”与“生物科技”是当前人类学家最关注的议题,由此,医学人类学成为人类学应用研究领域中成果最丰富的一支。医学人类学同时属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分支,是指关于健康、疾病和医疗系统的跨文化研究[9],包括生态、政治经济、公共卫生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2人类学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2.1人类学与中医药学方法相通

人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知识生产的方法上具有相通性,它们都具有整体观和跨学科的特质,并将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将人类学方法运用于中医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文化现象和中医药理论本质的研究,将产生巨大的价值。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民族志(ethnography),即运用实地考察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和解释性研究。这一方法将社会或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强调参与性,同时强调在特定的某个社会文化环境中,并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进行描述和解释。因此,人类学民族志同时又是一种知识工具,它所体现的是研究者在某一特定文化群体中的经验。在纳入现代化管理制度以前,中医药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家庭或师徒的经验传递,如跟师生活、采药制备、临证抄方、侍诊于前,强调耳濡目染、口传心授。业师的日常经验是医者主要的知识来源,而医药知识在这些日常实践中也被生产出来。医者也兼具儒家精神,有条件者也会将一己、一家之经验心得付梓成书,可谓文章千古,兼济天下,使后来的知识分子亦能按图索骥,自学成才,这些书籍的内容是医家日常经验的再现,因此具有整体性。而限于古代的交通条件,医家的经验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也具有地方性。这些医家病案汇集和经验总结构成了中国古代医书中的一大部分,它们从人类学角度亦可以视为一种民族志。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古代的中国,参与性观察和民族志是获得和生产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人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知识生产的方法上具有相通性,这为学科之间的对话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鉴于“话语生产能力不足”是目前中医药国际化所面临的首要障碍,若能在中西医科学对话之外,从文化角度开展更多的对话和交流,就能够帮助中医药以更加通用的语言阐释其理论本质,增强中医药跨文化能力。

2.2人类学是不同医学体系间的桥梁

我们在对海外中医教育进行调研时发现,目前海外认同度最高且最系统的中医教育正是从医学人类学课程发展而来,它的设计和建设被视为一项多层次、综合性的文化工程[10]。事实证明,中医药作为医学人类学内容切入主流医学教育是对中医药长久发展的最佳方案。1990年,受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著名医学人类学家马达赫索教授邀请,时为访问学者的中医专家朱勉生教授在达芬奇医学院开设中医课;3年后,增开导引学分课;7年后,法国第一个医学高校的中医文凭教育办成。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当初的教研室已经发展为中医系,而中医专业也成为目前达芬奇医学院十几个专业中人数最多、口碑最好的专业[11]。这一项目针对已经获得医学或药学博士学位的医生、药剂师、研究管理人员和五年级以上具有处方权的医学本科生开设,并且始终围绕“文化内核”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包括中医学、经络学、导引功、中医汉语、中国哲学、天文学、中国文字文化、中西医比较等,还设置到中国进行文化旅游和中医实习的环节。通过三年的学习,他们理解和运用中医药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学员们认为,他们对中医的学习使其临床思维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医的多种技术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借鉴[11]。今天达芬奇医学院中医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教学和临床,辐射到更加广泛的层面。这一项目的毕业生分散在法国各大医院、卫生行政监督管理部门、专业的医学学会、医生联合会等,他们从高层次操作,正在从不同角度积极推进中医药学同西医药学的交流合作[12]。这一实例表明,作为一种外来医学,中医学要在海外生存、发展,获得当地社会的认同,必然涉及与不同医学文化的交流、渗透、吸纳、融合,因此,这是一项跨文化综合性的工程。而对于中医药的海外教育来说,目前不少西医学院的针灸或中医教学单纯从技术层面着手,而丢弃了中医药的文化根基,这从根本上说是否定中医药而依附于主流医学的操作,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中医药发展的。而作为关于健康、疾病和医疗系统的跨文化研究,且具有重视人的生物性及文化性的特点,医学人类学无疑是不同医学之间沟通的桥梁。

2.3人类学助益跨文化健康服务

在跨文化健康服务或国际卫生项目中,人类学能够发挥3个方面的作用:1)为行政部门提供制度研究,即如何调整卫生制度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2)卫生研究单纯依赖于调研数据是不现实的,参与观察、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访谈的同时结合比较案例研究最适合提供卫生研究所需的各种信息;3)为所服务人群提供普遍健康观念和做法,这在初级卫生保健中极为重要[13]。20世纪40年代在罗斯福总统的支持下,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Rockefeller)建立跨美事务研究中心(InstitutionofInter-AmericanAffairs,IIAA),这是美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援助计划,旨在帮助拉丁美洲国家开展卫生、农业和教育方面的双边发展项目,以促进美洲国家商业和经济领域的合作。该机构雇请人类学家对跨国卫生项目从社会和文化方面进行分析,以解决在传统社区中引入预防医学所遇到的障碍。在IIAA的影响下,到了50年代,美国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规划会战略性纳入文化因素,人类学研究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当时医学人类学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跨文化的健康服务国际卫生项目进行支持性研究[14]。近年来中医药的卫生外交价值和公共外交价值正在不断显现,中医药的国际化已经从过去的自然传播向主动“走出去”转变。有学者认为,中医药能够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维护人类健康,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其本质是跨文化的健康服务[15]。中医药要走进异文化,需借助人类学,方能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

3人类学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应用

3.1增进海外社会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了解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为中医药广泛、深入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中医药国际化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海外民众不能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价值[16]。而海外逐渐兴起的关于中医药的人类学研究(以下简称人类学中医研究)则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从20世纪中国对外开放以后,冯珠娣(JudithFarquhar)、陈南茜(NancyChen)、许小丽(Elis-abethHsu)、蒋熙德(VolkerScheid)、詹梅(ZhanMei)、彭晓月(SonyaPrizker)等陆续来到中国进行中医药的田野调查。与此同时中国的中医也逐步走出国门,在外落地生根,孕育了海外独特的中医药文化,特德卡普丘克(TedKaptchuk)、艾米莉吴(EmilyWu)、琳达巴恩斯(LindaBarnes)等对此也有观察和探索。这些人类学家有的到正规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有的走入民间跟随“老中医”、有的就职于国外开设中医门诊的综合医院、有的研究脉诊[17]、有的研究气功[18]、有的探索中医药的翻译[19]、有的记录中医药的创新[20]、有的研究中医门诊中的文化现象[21]、有的研究中医药在海外社会中的涵化[22],这些成果鲜为国内学界所知。而卡普丘克撰写的《一张没有织工的网》(TheWebThatHasNoWeaver)出版30余年来仍是最受西方社会欢迎的中医读物。由此可见,海外人类学家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使者,而国际人类学中医研究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鉴于此,应鼓励国际人类学中医研究,助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具体而言,可由相关机构设立研究基金,鼓励海外人类学家开展中医药研究,通过跨文化研究和交流增进海外社会对中医药及其文化价值的了解。

3.2提升中医药国际话语生产能力

中医药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不足已经是学界的共识,原因在于中医药话语与主流医学(主要是生物医学)话语的可通约性不强,为此应鼓励中西人类学家合作开展对中医药的田野调查和东西方医学的比较研究。正如赫拉西奥费伯乐加(HoracioFabrega)所说,生物医学被视为一种正式且科学的知识,存在于国家法律关于疾患的陈述之中,作为一种衡量病态的尺度[23]。生物医学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种尺度,是由于人们认为它是科学的,因此是理性的、非文化的。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生物医学的认识,生物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同样具有文化性和地方性[24]。这也就意味着,生物医学不能被视为衡量其他医学体系的尺度。然而目前中医药国际话语的生产主要以生物医学为尺度进行,即目前中医药研究的绝大部分都由生物医学所主导,这种趋势有可能会创造出一种“新医学”,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不坚持自己的文化基因,中医药也将面临着消亡。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鉴于生物医学的话语具有很强通用性,应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工具之一。这就需要人类学家在东西方两种医疗文化之间搭建桥梁,更多地开展对中医药的田野调查和东西方医学的比较研究,目前已经有若干中外学者正在联合开展这样的工作[25]。这些人类学作品将中医药的文化性完整保留,同时也呈现了具体的中医药技术,中医药的国际话语在人类学中医研究中会自然生成和丰富,因而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3.3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治理的能力

中医药在主动“走出去”时,将面临来自法律、文化、信仰等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中医药传播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相当一部分中医药跨文化服务效率不高,投入产出比较低,参与公共卫生治理的能力较弱,为此应聘请人类学家参与中医药跨文化服务设计。中医药跨文化服务涉及到理念设计、市场需求、组织架构、运营模式、质量控制、医学伦理、疗效评价等多个方面,而有关中医药跨文化服务的卫生研究还远不能满足中医药国际化的需求。而上文已经提到,人类学研究在跨文化健康服务或国际卫生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制度研究、卫生研究以及当地的文化研究。而关于中医药跨文化服务的人类学研究,也能够同时增强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治理的能力,帮助中医药走向惠及全球的公共医学。

篇13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实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探究实验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分。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传统的极其有效的途径。新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了化学实验创新和探索,增设了探究性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等。然而,光有实验教材的改革是不够的,有必要对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反思,探索化学实验的新思路、新方法,合理利用新教材的各个实验,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验与思考,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设计策略作一番探讨。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当前,有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存在一些观念上的偏差。如有的教师把化学实验技能与化学能力画上了等号,有的人甚至把实验能力仅仅归结为实验操作的能力。这些观念上的偏差,势必会影响化学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导致培养出一些“照方抓药”的操作员或动作熟练的“机械手”。要提高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考虑,除了改善实验条件外,还应在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和改进。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总之,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化学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应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统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不仅能提供给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的感性材料,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实验教学。当前的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化学实验教学的现象。有的学生也认为做学生实验既耽误时间,又太麻烦,不如直接看书效果好。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也是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不相符的,停留在书本上的化学实验教学,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型的人才。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直观感性知识,积累直观感性经验的源泉,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念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要领和理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化学规律探索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实验教学更能充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要培养面向世界的高素质人才,不可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三、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教师进行评价

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自主、协作、探究相交织,共同构建新知的过程。在合作互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解决化学问题为纽带形成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这种联系中可以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教师应指导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探究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调整或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使自己的探究过程不断趋向合理,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性实验的魅力。

目前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次去听一位老师上课,这位老师把各个小组的探究实验步骤全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最后教师把各个小组所得的结论进行整合,完成了一节课的内容。让我们来反思一下,既然是探究为什么都要按教师安排好的进行实验呢?为什么还要分组?老师直接演示效果不是更好吗?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对每一个实验进行观察,同时得出全部的结论。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下,应当让学生主动参考设计,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做结论性的评价,可以给些参考性的意见,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学生最后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四、引导学生做实验,学习新知识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之前,教师要检查学生的实验实施计划,必要时进行小组讨论和教师个别的示范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检查实验探究所需仪器及药品齐全。在学生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适时进行提示和指导操作,并对实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说明。实验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其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就会得出结论。结论的正确与否,可以直接评价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如果学生得出的结论与预期的一致,则说明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反之,学生应先反思自己设计的方案缺陷在哪?“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施了自己的实验方案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了解问题背后的“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的结论远比老师演示来的效果好得多。学生在进行自己设计的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思考,这样才会对整个实验过程非常地清楚。

篇14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化意识;文化内涵

文化意识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在掌握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发挥语文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创新的功能,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与途径,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注意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字都不单单是交际的工具或符号体系。语言文字是民族认识世界思维方式的反映,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和继承的重要载体。文字与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文字不是文化的附属品,但是也不能脱离文化独自存在。文字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文化的发展需要文字的支持。文字服务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的汉字也是一样的。我国汉字的形态一般呈方块形状,犹如一个方阵,汉字的内部结构也是均匀方正,四平八稳、不偏不倚,符合中国人中庸的精神;汉字的创造来源于自然的客观存在,很多汉字一笔一字,一点一画都可以找到参照物,这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教师在讲解汉字的字义时,要引导学生探究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例如,我们常说的“信”字,通常被解释为信息、消息和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深层次的伦理内涵,具有“诚信”的含义,这就是我们要大力倡导的“信”字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诚信精神。再如“嫂”字,英语解释体现的是法律角度的关系,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是从礼制和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解释,这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又如“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便成为了人,这形象地表达了“人”的含义,体现出了理想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要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与现在倡导的建立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再如,汉字中的“雪”有圣洁的象征意义;“冰”字有晶莹洁白高尚的象征意义,“一片冰心在玉壶”很好的表达了“冰”字的含义,“霜”被赋予高洁的象征意义,这些汉字的内涵都反映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

二、深刻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

中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强不息的生命活力,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厚德载物的兼容并包精神,旷达淡然的超越精神都可以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得到体现。这些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的体现。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在遭受打击和迫害下,仍然不忘祖国,最终投江;《出师表》中诸葛亮为先帝托付的完成兴复汉室的遗愿,呕心沥血,出师征战,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他们表现出的民族情感和道德情操,是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的文化精神和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存在很多说明文,在说明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同时,也要挖掘说明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教授《中国石拱桥》时,不仅要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石拱桥的特点,还应该指导学生去了解中国桥的历史文化;在学习《故宫博物馆》与《苏州园林》时,要求学生了解故宫的整体结构的布局和苏州园林的魅力景色,还要要求学生探索故宫和园林的历史和内涵;在学习《说屏》时,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屏风文化。所有的这些物质文化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是古代文化观念的具体体现。例如,故宫整体的布局讲究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体现出古代以和为美的审美原则,也体现了尊卑有序、礼敬崇高的古代观念。苏州园林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实用美观、层次分明、环境幽深、曲折变化,这表现出了古代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念。

三、教师应注意如下问题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克服青少年的对主流文化漠视态度

在当代社会,主流文化遭受冲击,青少年对于主流文化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没有足够的了解。在这种状况下,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以及西方的文化思想很容易接受,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2、 引导学生树立文化批判意识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发展积淀下的宝贵财富。重视人的精神和灵性,以及重视保持人的精神,注重提高人的灵性以及坚持探索道德修养的方法,这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这些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和发展可以形成重视积极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的价值,重视人们对于自己能力的把握,这都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发展的条件和社会环境,在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政治条件下的传统文化也有糟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文化批判意识,批判地接受传统文化。此外,还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文化意识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要注意继承不能替代创造。只有注重文化的创新,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始终保持活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文化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消除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因素,创新文化意识,将先进的文化意识转变成促进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

结语:

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可以促进语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继承,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心和爱国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积极探索课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提高自身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并且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用批判的眼光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伟.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技巧[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

[2] 李永伟.中学语文教学要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J].学科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