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海绵城市建设的精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哲学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一到夏季各个城市纷纷“看海”。依赖大规模基础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雨水外排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雨洪管理的要求。当前城市建设破坏了水的自然循环与流动,“水”、“绿”分离,雨水没有滋润城市绿地,直接排泻进河湖水系,既污染了水系又带来洪涝。要解决当前问题,应该充分利用城市上下游低洼地,使城市水系发挥巨大的海绵作用。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以硬化路面为主。遇到强降水,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排水系统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整座城市如同在地表上覆盖了一层“硬壳”。 而“海绵城市”,就是将城市的蓄水、排水系统比喻成海绵,遇到降水时,城市能够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而在干旱缺水时,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城市将本就珍贵的水资源运用得更加平衡。
二、“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其间“海绵城市”得到了大力倡导),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并于同年11月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4年底至2015年初,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并遴选出第一批共16个试点城市。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进入了广大城市决策者的视野。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专家称:“如果将大部分雨水留下而不是排走,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就是说,‘海绵城市’有望将原来大量排至管渠末端的水提前通过吸收、存蓄、渗透等环节消化掉,成为破解‘逢雨必涝’的有效途径,而不是靠修大的排水管。”“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的思想和技术将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推行。
三、海绵城市之我见
在我看来,“海绵城市”的理念不应拘囿于此。它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环境问题开启了新的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因此,我们需要对“海绵城市”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否则“海绵城市”建设将很快沦为中央职能部门的权力寻租机会、地方政府新的GDP增长点、各类工程公司谋取暴利的借口,甚或将会开启新一轮诸如河道整治、挖湖堆山之类的“破坏性建设”。“海绵城市”的哲学恰恰是对简单、粗暴的工程思维的反叛。这种反叛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全的生态系统价值观,而非功利主义的、片面的价值观
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人们对待雨水的态度实际上是非常功利、非常自私的。砖瓦场的窑工,天天祈祷明天是个大晴天;而久旱之后的农人,则天天到龙王庙里烧香,祈求天降甘霖,城里人却又把农夫的甘霖当祸害。同类之间尚且如此,对诸如青蛙之类的其他物种,就更无关怀和体谅可言了。“海绵”的哲学是包容,对这种以人类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雨水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它宣告:天赐雨水都是有其价值的,不仅对某个人或某个物种有价值,对整个生态系统而言都具有天然的价值。
2.就地解决水问题,而非将其转嫁给异地
把灾害转嫁给异地,是几乎一切现代水利工程的起点和终点,诸如防洪大堤和异地调水,都是把洪水排到下游或对岸,或把干旱和水短缺的祸害转嫁给无辜的弱势地区和群体。“海绵”的哲学是就地调节旱涝,而非转嫁异地。中国古代的生存智慧是将水作为财富,就地蓄留―无论是来自屋顶的雨水,还是来自山坡的径流―因此有了农家天井中的蓄水缸和遍布中国广大土地的陂塘系统。这种“海绵”景观既是古代先民适应旱涝的智慧,更是地缘社会及邻里关系和谐共生的体现,是几千年来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智慧在大地上的烙印。
3.分散式的民间工程,而非集中式的集权工程
中国常规的水利工程往往是集国家或集体意志办大事的体现。从大禹治水到长江大坝,无不体现着这种国家意志之上的工程观。这也是中国数千年集权社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某些情况下这是有必要的,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对自然水过程的因势利导中所体现出的哲学和工程智慧,使这一工程得以延用至今,福泽整个川西平原。但集中式大工程,如大坝蓄水、跨流域调水、大江大河的防洪大堤、城市的集中排涝管道等,失败的案例多而又多。从当代的生态价值观来看,与自然过程相对抗的集中式工程并不明智,也往往不可持续。而民间的分散式或民主式的水利工程往往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中国广袤大地上古老的民间微型水利工程,如陂塘和水堰,至今仍充满活力,受到乡民的悉心呵护。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千百年来滋养中国农业文明的民间水利遗产,在当代却遭到强势的国家水利工程的摧毁。“海绵”的哲学是分散,由千万个细小的单元细胞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体,将外部力量分解吸纳,消化为无。因此,我们呼吁珍惜和呵护民间水利遗产,提倡民主的、分散的微型水利工程。这些分散的民间水工设施不仅不会对自然水过程和水格局造成破坏,还构筑了能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伟大的国土生态海绵系统。
4.慢下来而非快起来,滞蓄而非排泄
将洪水、雨水快速排掉,是当代排洪排涝工程的基本信条。所以三面光的河道截面被认为是最高效的,所以裁弯取直被认为是最科学的,所以河床上的树木和灌草必须清除以减少水流阻力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以“快”为标准的水利工程罔顾水文过程的系统性和水文系统主导因子的完全价值,以至于将洪水的破坏力加强、加速,将上游的灾害转嫁给下游;将水与其他生物分离,将水与土地分离,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分离,将水与人和城市分离;使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土地得不到滋养,生物栖息地消失。“海绵”的哲学是将水流慢下来,让它变得心平气和,而不再狂野可怖;让它有机会下渗,滋养生命万物;让它有时间净化自身,更让它有机会服务人类。
5.弹性应对,而非刚性对抗
着力提升规划现代化水平,科学谋划城市发展蓝图。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规划编制得好不好,科学不科学,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江苏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方针,从区域到城市、从建设用地到城乡整体空间,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规划体系,但也存在规划预见性不够、水准不高和执行不严等问题,不同类型规划相互“打架”,一任领导一张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必须着力解决制约规划工作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全面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当前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空间布局。城镇空间布局决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提高城市发展现代化水平至关重要。要全面对接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突出城市群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和苏锡常协同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推动跨地区合作交流,增强城市群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能力。统筹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的规划建设,推动大中小城市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小城镇特色培育与环境改善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城镇。二是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步伐。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合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定位,统筹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明确不同层级城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布局合理、集聚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节点的网络化创新体系,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整合,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积极发展新经济,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三是进一步提高城市设计品位。目前,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等问题非常普遍,这与城市设计管理水平不高有很大关系。要将城市设计融入规划制定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城市内涵和精髓,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让人们看得见历史、看得见文化、记得住乡愁,感受到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精神。要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管理。针对长期以来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重外延、轻内涵,以及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公开性不够等问题,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促进“精明增长”、建设“紧凑城市”,引导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加快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增强规划的严肃性,经依法批准的规划必须严格执行,修改规划必须严格执行法定程序,违反规划的行为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着力提升建设现代化水平,加快完善城市硬件设施。城市硬件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也出现地下管线老化、城市内涝、马路拉链、井盖伤人、垃圾围城等不少让老百姓诟病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突出补齐短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当前要统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市民的切身利益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实需要,更是长远之计。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搭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性。充分挖掘城市地上地下空间潜力,多建停车楼、地下停车场等立体停车设施,努力缓解城市“停车难”。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着力解决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二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推进城市组团紧凑开发,缩短居民居住地与工作、生活、就学的距离,减少城市内部不必要的人口移动。完善中小学、幼儿园、菜市场、便民超市以及公共管理、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养老等设施,形成以社区为基础、与其他设施相衔接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持续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三是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江苏不少城市建筑外在形象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但现代化、国际化功能还比较欠缺。要坚持精致有序,追求高标准,运用新技术,提升工程质量。落实好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建立绿色建材、设备、产品的评价推广制度。大力推动建造方式创新,积极推行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四是加强生态宜居环境建设。要抓好城市雾霾、水体黑臭、土壤污染防治和垃圾综合治理,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合理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加大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解决“逢雨必涝”、“城中看海”的问题。加快海绵城市建设,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着力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城市整体实力。城市建设提供硬设施,城市管理展现软实力。在人口大量集聚、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的情况下,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得尤为紧迫。近年来,江苏很多城市建设得很好,“硬设施”已达到发达国家标准,但“软环境”差距还比较大,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管理能力等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紧扣“管什么”、“怎么管”两大问题,突出市容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进一步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当前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的原则,科学划分城市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好城市“多龙治水”的问题。推行执法重心下移和属地化管理,在设区的市推行市或区一级执法。推动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减少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消除监管盲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二是强化城市公共安全。城市具有人口集中、经济集中、社会财富集中、现代化设施集中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很大损失。要高度重视城市秩序和安全维护,抓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隧道、城市轨道交通、电梯等工程建设和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保持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交通、救援线路等城市生命线的畅通,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等综合防灾体系和应急设施建设,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三是优化城市管理方式。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结构更趋多元复杂,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活力,也给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带来较大压力。要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社区便民服务网络建设,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形成政府、社会、公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格局。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引导市民遵守秩序、文明出行、爱护环境、礼貌待人,以个体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四是提高依法治理水平。目前江苏城市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缺少法律规范有关。要加强城市管理、城市设计、地下管网、建筑垃圾处置、绿色建筑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重点领域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执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