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范文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智慧教育优秀案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篇1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20多年的教师,周国华博士等人的《如何做班主任工作:一门关于爱与智慧的艺术》是这种延续思考的又一新作。通读全书,给人留下了四个突出的印象。

一是智慧更胜于爱的班主任工作命题。作者指出,诚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丏尊)所言,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但是,仅有爱就行了吗?“单单爱孩子”只是高尔基所说的“母鸡式”的爱,而教育“或许如柏拉图所言,是一种心灵的转向”,不仅仅需要爱,更需要智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仅仅靠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即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班主任不仅要爱学生,更要智慧地去爱、科学地去爱、艺术地去爱。智慧更胜于爱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真谛。

二是基于工作对象的班主任工作智慧。作者认为,班主任要履行好岗位职责,首先必须对其工作对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而,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使得现实中不可能一一列出所有的工作对象。因此,作者并“没有追求‘大而全’”,而是抓住必不可少的、特别重要的班主任工作对象,即“作为个体的学生、作为整体的班级、作为职业的工作关系或公共关系、作为行为正当合法的法律伦理及作为智慧创生的前人经验”五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工作智慧依次为育人智慧、管理智慧、人际智慧、法律智慧和间接智慧。这五大智慧构成了本书的整体框架。

三是利于激发班主任智慧生成的阅读体例设计。这是本书的一大创新。我们知道,知识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但智慧却只能在实践中产生。既然书本不能直接给予读者智慧,那么,能否设计成更有利于激发读者的智慧生成呢?基于此,作者将每一章节设计成由“情景模拟”“案例引导”“知识铺垫”和“智慧启迪”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上下衔接、前后呼应,构成了激发读者智慧生成的“反应链”。首先,“情景模拟”站在班主任的视角上创设实际工作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的场景,以此提高读者的情景感——“我遇到过此类情况吗?”其次,“案例引导”选取与上述情景有关的其他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以此激发读者的积极性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或者是,我曾经是如何做的?”再者,“知识铺垫”提供与案例有关的知识背景,便于读者加深理解,提高反思能力——“这样做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最后,“智慧启迪”在评析上述案例并比较与之相关的其他案例的基础上,以画龙点睛之笔列出与此情景或案例相关的名言警句,以期能与读者的阅读心得产生思想火花,从而达到激发其智慧生成的效果。如此阅读体例设计,可谓匠心独具!

四是兼具“启迪性”“丰富性”和“时效性”的案例选取标准。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一方面,本书所选案例都是富于智慧创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读者既可借鉴使用,也可加以引用,通过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有助于激发自己的教育智慧。另一方面,本书选取的“集教育性、社会性与发展性”于一体的教育信息与价值丰富的班主任故事,有助于班主任形成对教育管理的独特认识。同时,相比于已因时代的变化失去了“正当性和合法性,甚至存在一些误导可能”的早期班主任工作案例,本书所选的案例则更能“反映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表现当今儿童生活学习的独特特点”。精挑细选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有助于班主任新手获得间接智慧,激发自己的智慧灵感。

篇2

【摘 要】可根据教师需要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训理论与当前所教“新课程”的实践相结合,应是培训主基调。教育目标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每节课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实现的,那么培训就要从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抓起。教育培训部门充分挖掘教师集体智慧潜能、创造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件。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课件资源库。帮助一线教师提高并参考搞好教育、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培训方式 ;创新 ;案例课件 ; 教育、教学课件; 课件资源库

作为 培训者,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创新?对此我谈下自己的认识:

我认为,培训者应围绕这样的宗旨:培训要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能力得到实际提升。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

培训者应增强一个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培训关键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深入挖掘他们的潜能。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交流,合作完成某些研究课题,在共同实践中探索提高。培训者起参与、合作、引领、总结和指导作用。

培训者应提高一个认识:一个好的培训源于一个好的开端。培训开始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搞好需求调研。真对一线教师的需求,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我认为国培项目专题设置了这个讨论问题“作为中小学教师,您最欢迎什么方面的培训课程”就是搞需求调研。这个调研非常好,能了解中小学教师和培训者对培训课程的需求。

培训者要严禁一个错误: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形式主义是劳民伤财的。培训工作应扎扎实实地做。这样培训者,尤其是培训者的管理者需要增加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教师培训工作,培养地是教师,受益地是学生。这关系到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强;关系到每个培训者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培训者要突出一个中心:理论教学应与中小学的“新课程”相联系;与课堂教育教学、课内外活动相结合。 因为当前很多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所以应根据“新课程”,引导教师共同探究如何“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

我考虑,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情况多样,水平参差不齐。新教师、中年教师、老教师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能力各有不足。。培训应教师缺什么补什么,可根据教师需要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训可以实行分岗、分层、分学科、分专题,分主题培训。组织培训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如全脱产培训、混合式培训、远程项目培训、送教到校到课堂培训、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专题讲座、示范课观摩、师徒结对、小课题研究、合作式的校本研修的新模式(IE-S教师研修模式)等。

教师的成熟是学习理论――应用――实践――反思――理论水平提高――再应用――再实践――再反思――理论水平新的提高――再应用――再实践――再反思――熟练掌握理论或发展理论的过程。他们的开端可能不同,但本身就是交互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么我们培训者就要与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反思,一起成长;或学习在先,或实践在先,反思在先。教师培训就要组织一些理论水平高,业务成熟、精湛的优秀教师,培训指导理论水平不高,业务不成熟的、发展中的教师。培训者就是要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军。

作为培训者,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创新?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培训者深思。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大多数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渴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培训不能只注重系统理论地讲解,也不能割裂理论谈应用。理论与当前所教“新课程”的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应该是培训主基调。

教育目标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每节课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实现的,那么,培训就要从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抓起。只有帮助教师把各科教学的每节课上好,把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搞好,才能把教育教学质量抓上去。每节课,每项活动的质量搞好了,积少成多,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就提高了。这样培训就要在帮助教师们教好每节课和搞好每项课内外活动上下功夫。培训要突出指导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帮助教师总结教学规律、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如何从每节课教学抓起?我做过中学数学教师和班主任。我感觉,同仁们很希望能有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资源可供参考。这样节约了一些备课时间,能尽快掌握每节课,每项活动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已经开发好的图像,声音等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培训工作开发与“新课程”相配套的优秀教育教学课件,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新课程”应该是非常好的培训方式之一。

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件资源哪里来?我想,目前教师可共享的“新课程”教育教学资源比较少,可以开发一些的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课件。培训的资源可取之于一线中小学校优秀教师上“新课程”课和组织课内外活动的教学案例课件。教学一线有那么多有教育教学经验、理论、能力和智慧的教师。而每个教师都有他的智慧和独到之处。

如何将培训的资源取之于教学一线?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可以引导教师校本学习,依据“新课程”,利用情境教学和多元智能等理论,搞好校本课例研修。发挥培训者与一线教师大团队协作备课、课例研修的作用,以文本或光盘的形式把研究成果保存下来,开发些优秀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教学案例课件做为资料保存下来,供本校教师共享教学资源。这样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受本校教师们欢迎。

市、县、区培训机构可以向所属中小学教师征集这一学年“新课程”的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教学案例课件,并征集其它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资源,研究评比出一些有价值的。然后编辑成册或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制作成光盘,供本市、县、区的教师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本市、县、区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以此类推,逐级征集。各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所属市、县、区培训机构征集些所属中小学,这一学年的“新课程”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并征集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研究评比出一些更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然后编辑成册或制作成光盘。让本省、自治区、建设兵团的教师们资源共享。这样有利本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中央委托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各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育培训机构征集这一学年“新课程”的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资源,研究评比出一些更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然后编辑成册或制作成光盘。让全国的教师们分享。全国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全国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这样逐年累积,最好新课程的各科,每课都有优质教学案例资源,各项活动也都有可以参考的教育案例课件资源。教育教学课件有周期性地根据情况更新,不断提高课件的水平质量。

我认为:通过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的征集活动,这样做有利发挥全国教师集体智慧,帮助中小学教师上好“新课程”的课;有利于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也有利于收集优质的教育资源,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轻教师更会极大地受益。这样做地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们的培训。选拔优秀教育教学教案例课件的过程,实际也调动了教师们教、学、研的内在积极性,挖掘了他们的智慧潜能。这样优中选优的、范例多样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凝聚全国教师的集体智慧,一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后还可以把同一课的若干个优秀教育资源的课件取其精华,进行整合。编辑出更优质的课件。

通过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的征集活动,不仅让全国教师互相学习交流, 分享这个教育资源,帮助教师搞好教育、教学,促进全国教育均衡发展。也可以同时通过这个方式,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适当的奖励政策,对做教育教学案例课件有贡献的单位、集体与个人予以奖励。这样就更可以调动教师们学习、教学和研修的积极性。

篇3

一、为教师搭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 建立团队机制,开展课题研究。首先是参与科研,进行课题研究,以科研促发展;其次是建立任务小组,实现教研组专题研究、教师教案交流、研究成果交流,促进优秀教研组的形成;第三是深化课堂教研、努力抓好各项教研活动,实现教研组之间的交往,以及教师、专家之间的交往;同时,加强骨干引领,实现老、中、青相结合的传、帮、带,使校内科研、教研,互助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建立培训平台,丰富校本内容。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兼顾实践操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帮助教师认识到学科素养对教育实践变革突破的重要性。培训平台可分为:集中学习、自主学习、问题研讨、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以促进各科教师在明确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等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发展规划、转变观念、转变行为,唤醒内在动力。

3. 建立展示平台,激发竞赛激情。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比赛活动,既可以丰富教师教育活动,拓展教师眼界,也能够铸造学校学科品牌,促进学校各项业务长足发展。学校每学期都为教师提供名师、骨干上引领课,全体教师上汇报课,学科教师上教研课,青年教师上展示课,以及创先争优比赛课,有效教育评优课等等。这不仅锻炼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同时也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为教师提升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智慧。教研活动的目的是获得教学智慧。因为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基地,也是教师成长的基地。所以,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师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方式。无论积累经验,还是突破创新,它都是教师劳动智慧的结晶。教师只有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真正领悟“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研究内涵,探索一条切合实际的教研之路,才能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地获得提升,最终使课堂进入状态,放出光彩。

2. 通过名师讲课,增进教师交往。有人说:名师是棵大树,他们的高度使得他们能够成为改造教育环境和气候的示范力量,他们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着异彩。一个名师可能带动一个、十个甚至更多的教师成长,对于这样的“大树”,我们怎能敬而远之呢?于是,我们就组织教师听他们讲课,与他们交流,虚心学习。因为感受名师的课堂,触摸好的经验,接受新的教学理论,教改实践,真正的进入课堂状态,会让我们的智慧显示出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变得更有魅力。

篇4

一、在实践探索中反思,凝练教育行为

我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是在教学中进行的,主题课、区域活动,都有教学内容。那么,教学反思是不可小视的。从本质上说,反思就是自我发现、自我批评的过程,能唤起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真实问题的关注,使教师始终带着问题意识面对教育现象,促使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探究。

1. 在活动后及时反思。通过一节活动,教师最能直接了解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及反应。在孩子的活动表现中能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对本节教师活动设计效果的直接反射。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少不了课后写教后记、反思日记、课后随笔、教学重新设计。

2. 在对比中反思,交叉中学习。通过听课、评课,观察自己教学录像的反思。在听别的教师上课的时候,要把每位教师的亮点,给人启迪的地方记录下来,课后自己总结反思,提高自己。在大家聚在一起评课的时候,每个人的优、缺点都能被不同的眼光发掘,将这些集中到一起,就是一个宝贵的财富。自己在组织活动期间,有时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要把自己的组织活动录制下来,事后坐下来细细品味、反思自己活动的长处与不足,在今后的活动组织中发扬优点,避免缺点。

3. 在交流、学习中反思。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内心中专业素质,将理论带到实践中,再将实践与理论相贴近。因为理论是无数幼教先辈通过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与实践相贴近,是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偏离轨道,这相当于和专家面对面探讨。与同行交流,会使我少走很多弯路,同行和前辈,他们有很多独到之处,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值得我反思,从此提高自己。与幼儿、家长的交流学习中,能得到更大的充实,因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孩子们一起,自然对孩子了解很深,看到孩子那种表现及对老师行为的一种反馈,我必须反思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言传身教地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与家长交流可以知道孩子的一些细枝末节,从这里反思,对我的工作开展更加有利。

教师的实践与反思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沃土,因为智慧源自实践。教师的教育智慧包括基于整体感知、直觉把握形成的知性智慧,基于理论思考、规律认识的理性智慧,基于职业感、道德感、人际交往、师爱的情感,同时也包括个人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形成的实践智慧。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立足于个体优秀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总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主张,并为大家所接受。

二、在教育科研中创新教育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没有教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例如,我们园内前一段时间进行的数学领域教研活动,每位教师都准备了幼儿相应年龄段的数学教研活动。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数学领域的知识点和定律就是固定的那些,可是每位教师设计的活动却各不相同。首先,要根据年龄段来设计,“有规律排序”。然而,在小班的时候,老师要根据故事情节,将幼儿带到情境当中去,然后对故事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排序,并且很简单,只做了和的排序。要求也较单一、直观。到了中班,难度加深了,要孩子自己找出教师给出图案的规律,然后进行仿编、创新。到了大班,教师会给孩子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任其发挥想象及能力。同样都是“有规律排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说道呢?如果不通过教研活动,一部分教师不了解其中的缘由,还只会停留在自己的设计世界里。所以,优秀的教师通过教研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很有必要。那么,优秀教师应该如何做好教研呢?

1. 理论学习——教研的基石。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就我们教师而言,“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就是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师之友不断地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吸氧、补钙”,才有我们的源头活水。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动态,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也要不断吐旧纳新,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更好、更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浪费时间在原地踏步。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

2. 教学案例——提升教研经验。案例分析,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设计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育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在一节教学案例实践过后,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

三、不断奉献,扎根教育事业,争取引领自己的同事成长

怎样引领同伴共同成长呢?

1. 建立帮带组织,相互切磋。

2. 承担教研组长工作,带领一个团队开展工作。

篇5

一、学贵为师

1.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

导师的《陶养生命智慧:社会转型期的一种价值追求》一书立足于当代人类社会转型期,对教育如何变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她跳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范式之争,回到生命本身、生存本身来理解教育,阐明生命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变革的—种可能性、一种价值追求。正如导师认为的那样:以生命论宇宙观、非线性的复杂思维方式,审视现代教育,有可能为跳出机械论宇宙观、线性思维方式的羁绊,跳出科学与人文纷争,使教育走向整合与统合,寻找一种出路。

2.深入浅出的写作模式

《陶养生命智慧:社会转型期的一种价值追求》一书共有7章:智慧及其相关问题;生命智慧及其源泉;生命智慧的显现与价值;智慧教育的时代呼唤;生命智慧教育的基本主张;生命智慧的早期开发;生命智慧教育的教师。无论是从整本书的构成还是从每一章的构成来看,成书内容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做支撑,也有活泼阅读生动的案例做补充,阅读起来不至于晦涩难懂。阅读的过程中总有与导师相识的感觉。以第一章为例,导师用了大篇幅来介绍“智慧”。首先以师生讨论“智慧”所展示的问题为引子,从“智慧”的字词含义,从智慧与聪明、明智、智力、智能、经验等多关系的角度,特别是智慧与知识的关系,来揭示智慧内涵的多样与丰富。突然想到了“文如其人”这个词,我认为在导师身上十分贴切。导师是个严谨的人,对于关键概念的理论工作令人钦佩。

3.关于“智慧”的三个维度

阅读全书,可以看出老师从智慧、生命智慧、智慧教育三个维度展开,而侧重点则是探讨生命智慧的内涵、特质,生命智慧的泉源及其显现。阅读中我领悟到:生命智慧不是外在于生命的,而是就在生命之中,生命智慧不是找到的,而是生命智慧潜能的适时的生长与显现。因而当我们对待生命智慧的基本态度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相信生命、“殷勤”等待、虚怀若谷。另外,生命智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第一,遵循生命的特征。首先,是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其次,是尊重个体生命的现实存在的状态;再次,是给生命成长以时间;最后面对个体成长中的“噪音”,应“创造性地等待”。第二,遵循左右脑工作原理。教育要同时注意左脑和右脑的开发,使其均衡发展。第三,关注身体。身体不仅是个体生命的载体,而且是生命智慧的源泉之一,是生命智慧的“居所”。因此,生命智慧教育不仅不能不关注身体,而且还应将其作为—项基本原则。

二、亦贵得友

1.鞭策之友

阅读书中的文字,无时无刻都有一种受“智慧源”的感染,虽然现在自己还没有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但是读到以下文字,内心更明确了师范教育中我要去努力和提升的方向:凡是优秀的教师无不是自主成长型的教师,自主成长是教师职业人最好的生存方式。教师要实现自主成长,就需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心胸、提升境界、陶冶情操,成为一个既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又有专精的学科知识的教师;此外,教师还需要学习哲学、学习教育史,了解中外教育的思想精华以及教育的经验,并且在教育职场的实践中逐渐地用这些哲学的、历史的知识来充盈自己、丰富自己,使之变成个人化的教育哲学的信念、理想和情操。忽然想起了导师的另一部著作《生命德育论》中提到的“优质的自己”,当我把“教师”、“优质自己”这两词慢慢品味,在内心书写着自己‘馓白”后的思考,这一份情感,应该说是“小智慧”让我欣喜,让我无以言表。

2.为师之友

朱小蔓导师在总序中写道:“教育要挖掘、培植和开启人的道德智慧,而道德智慧的教育是靠教师来落实完成的。价值,教师是要在做中学习,在做中做人、成人,在做中转化人,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在这本书中导师用一个章节的内容潺潺细流般地向我们道出了如何成为一个生命智慧教育的教师。“生命智慧教育离不开教师,但只有智慧型教师才有可能陶冶学生的生命智慧。”导师在对魏书生、刘彭芝、杨瑞清、郑汉文四位老师的点滴事例来探讨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和特征。基本观点是智慧型教师本身是充满生命智慧之人,是生命智慧的陶养“源”。智慧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有善良、美好的人性信念,有强烈的生命感,是生命关怀者;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具有积极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自我激励、自我超越意识与能力;充满教育智慧与教学机智,是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的“一体者”。智慧型教师那临场的天赋、即席的创作、完美的应答以及润物细无声的绝妙,是孩子们成长的福音,是人们对教育、对好教师永远的景仰。

3.治学之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从导师完成这本书的历程来看,是需要一种执著与勇气的。从选题来看,导师着眼于“生命德育”,是因为基于博士期间对于生命道德教育的研究。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与一些中小学校长、教师接触处,他们对当代学校教育现状的反思,让导师更明确地意识到研究生命智慧的必要性。这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功夫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从文本完成的过程看,无论是从她的合作博士田正平的叙述中:她一次次到浙江、南京、北京等地的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一次次到浙江、北京、沈阳、陕西等地的学校调查研究;还是从成书的内容上,《我就是要上去》《郑汉文:“体验”现象学》等,这些老师在观察中、记录中完成的案例撰写,都凝聚着导师治学的一份严谨与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