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校教育现代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远距离的交流变得简单,学习的过程更加多元化,同时可以实现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现代教育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校园网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依托校园网和计算机教学平台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网络化的强大信息量,电子化、声像化的生动情景,实物显示,人机对话,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师生的素质,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更新。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主干网和子网中有关设备及连线组成,而软件部分除必须的操作系统及大量校园网应用软件外,还应该有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供日常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使用。由于校园网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教学,上传的都是图像、声音、录像等数字、视频信息,对带宽要求高,必须达到1,000,M网或1,000,M主干的100,M网才适用(或以交换机联接的100,M网)。校园网的终端信息点应配置计算机,尤其是教室。软件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有较好的系统性软件(涵盖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有用户管理系统、网络综合测试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于各校的情况和要求不同,一般学校的技术力量毕竟有限,要开发大型软件较困难。因此,可向软件公司购买,或学校与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开发适合学校使用的软件。另一方面要做好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确保资源集成和共享。校园网建设加快了远程教学环境的形成。基于Web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创建了同步教学、异步教学和自我学习3种分布式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参与课程的全过程。学生可在网上的“虚拟教室”上课,完成作业和练习,提交给教师进行评分,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讨论和问答,充分交流。借助远程教学资源改革学校的素质教育,使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教育制度、学习制度、学习方式的现代化。教师的培训进修,学生的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现代远程教学“网校”的设立,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为处于边远地区师生的学习、进修打开了方便之门。现代远程教学的开发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及全民素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专指在电脑程序中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的电脑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引进课堂,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正在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挑战。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主要有3大优点:①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课件向学生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或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②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③改善教学环境,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洁、舒适的教学环境,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来说,在同样的课时里不但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接收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学习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1高校教师自身思想观念陈旧,对于现代化教育的认识不深
面对面口传心授的方式是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授课方式,也是众多非常出色的高校教师采用的方式,对于新鲜事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到来,他们普遍采取了消极抵制的方式,或者被动选择年轻助教做一些操作层面的工作。这从表面上看是采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但对教学效果无直接影响。因为不同人对于相同授课内容的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大小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即使是简单的授课影像或者幻灯等形式,只有由授课者本人亲自处理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2.2政策缺失和资金缺乏,导致对于现代化教育硬件的投入不足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顶层设计上缺乏有效、完善的政策体系,这给现代化教育的普及制造了很大的壁垒。反观高校本身对于硬件投入经费长期短缺,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通过政府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购买相关设备。因此,缺乏政府的支持,各高校很难通过自身的造血能力购买相关的硬件设备。此外,目前科研项目的投入有很大一部分为固定资产,但这仅包括科研设备,并不包含教学设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设备的投入。
2.3尚未形成成熟的培训机制,导致教师现代化教育水平良莠不齐
首先,对于教师的培训大多也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经常是培训走过场,考核走形式,这不仅影响了培训效果,也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并且培训的内容过于陈旧,长期得不到更新,授课过程没有互动,很难让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有效消化。其次,培训过程过于注重理论和经验总结介绍,没有为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最后,现代化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也严重滞后于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始终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因此不难解释,为何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而尽量避免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3结语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网络教育;迅速发展
现代化高校网络教育提倡的理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毕生学习。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虽然日益进步,但是网络教育进程仍出现了许多问题令国内外学者无从解决。在现代社会,教育愈来愈趋势于国际化,在此大形势下,自主学习的理念愈发突显,高校的网络教育需求大大增加,大学的国际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基于我国教育资源欠缺的基本国情,加快教育发展,最有效的捷径便是提高网络教育质量,同时网络教育也是知识经济时期人们达成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的工具。本文就高校网络教育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网络教育的意义及问题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人们已不再只关心饱暖问题,更高层次的重视精神文明。而基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高校教育虽已向大众普及,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接受高等教育。高校网络教育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为那些想要学习的人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无法在校园内完成学业的成人学习者而言,网络教育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同时贯彻落实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施行现代网络教育工程,是在我国欠缺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开阔国民文化视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最有效的手段。然而,任何东西都是利弊结合的,网络教育也不例外。伴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许许多多的问题层见叠出。首先,国民的观念无法响应现代网络教育的号召。现代社会方方面面(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都在飞速发展,人们不想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而建立时代需求的现代学习型社会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提升现代网络教育质量。国民只有更新观念才能把终生学习变成现实而不再只是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顺应现代新时期的要求。第二,网络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发展。自从出现网络教育之后,它的发展便一直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社会经历了信息革命后,人们的生活迅速改变,网络教育在各国的许多所高校蓬勃发展,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高校。但是,中国的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需要提高现代教育质量。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的试点院校的发展并不是很好,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教育,怎样借鉴国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去发展网络教育,使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取得最大的利益,是学习型社会建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网络教育理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的薄弱环节。理论研究的开放式网络教育和网络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开放网络教育的理论建设。网络化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转型,它就像灯盏一般为我国的教育现状指明方向;以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教训为借鉴,得出质量贯穿网络教育,是网络教育的生命,并通过对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深入研究,使用一些基本理论,开辟出一条与我国国情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网络教育之路。
二、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史
网络教育以前又叫做远程教育,它在中国已经有了三展史。它的第一代是函授教育,函授教育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局限性,但是它的发展还是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人才,为网络教育打下了基础;第二代是在80年代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中国的远程教育在世界的中央电视大学享有盛誉;第三代网络教育是基于90年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现代网络教育。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1994年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合建立。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议发展现代网络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与湖南电信共建第一所网络大学。清华大学在1998开设了在线研究生课程。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准许为国家现代网络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邮电大学、浙江大雪和湖南大学。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九月,CERNET高速骨干网络建设项目;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上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试点高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2012年,试点院校已有68所。
三、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研究
每个国家都存在自己的评价主题和质量观,因此不同的国家对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的界定也存在着异同。评判网络教育的质量高低包含多重标准:(1)传统教育的资格标准一样,即以得到社会的肯定、成功申请到政府支持资金为其评判质量标准;(2)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要求,即在识别和量化教学绩效指标的基础上衡量网络教育的优劣;(3)以能够成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作为他们的质量标准。我国和外国相比较,我国对高校网络教育现代化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对来说还比较稚嫩,不像外国,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资料对网络教育现代化进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网络教育质量标准。在学术界,大家普遍认为网络教育质量标准有两种取向:一是体现在人才职业分类的市场取向的标准;二是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学术定位标准。但不管是什么取向,都存在很多形式.。
四、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于如何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有以下几种对策:(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加大考试管理力度,严抓考风考纪,积极上进,勤奋务实。(二)提高中国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首先要明确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而完善管理模式,强化学习支持服务,精品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根据中英网络教育的现状比较,它的结论是,在中国的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可用于构建基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框架。(四)通过现代网络教育理论、实际实践的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得出“以学习者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激发网络教育学习者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五)要规范招生入学制度,确保生源质量,加大高校网络教育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和采用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管理。(六)从教师的自我突破和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进步,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来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综合以上论述,当前人们对高校网络教育十分关注,颇有许多研究与见解,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就会发现网络教育大多问题集中于教育质量标准与教育评估。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网络教育还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缺乏系统性,相对比较松散,没有整合;二是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没有针对性,不能一刀见血的指出我国网络教育的问题所在,对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本文在结合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质量,分析了各个时期远程教育的主要质量问题,为了衡量网络教育的质量,有必要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对远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我国的一些教育者通过对高校网络教育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把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归结于五个方面:教育系统的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审核;课程的学习率;网络教育院校的招生率以及学习使用者的支持率和评价。网络教育要学会自身持续发展,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大家的支持,若要如此,便就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不断的实践检验。
五、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研究
说到教育质量的保证,首先,什么是教育质量。有些文件是这样进行诠释的,教育质量即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效果的好坏,最后的成效自然是体现在接受教育的人身上。根据国内外对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把网络教育质量归纳为以下几点:质量即是评论;质量即是效果;质量即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质量即是提升;质量即是自我发展;质量是一种复合的概念。只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网络教育进行监控才能保证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由此便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教育监控体系。按照教育的目标和质量标准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从而达到不断完善网络教育的效果。教育监控体系可以使教育的每个过程都得到监控,从而使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有效缓解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六、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研究
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研究提出了几种看法。首先是教育质量观要科学。在“远程教育”一书,远程教育机构的质量的教育服务输出,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培训需求和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质量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渗透,树立质量科学的质量观念,作为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第一前提;坚持以学生为本,支持服务,促进质量改进;坚持质量全球意识,使系统的运作沿着内涵的发展道路。其次,是网络教育质量要满足观念多元化、多样化。如在《论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中认为网络教育与传统的高校教育应有明显的质量区分,即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喜爱程度影视评判高校网络教育定位的标准。陈乃琳在“远程教育”思想素质作为远程教育质量评价应坚持教育质量多元化和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认为像黄蓉怀、曹苑一样。除此之外,网络教育的质量观还必须具有特色性。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教育院校开始广招学生,竞争日益激烈。若想在如此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网络教育能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网络教育是人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实行者,所以高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来因材施教,从而培养不同的人才,充分展现网络教育的优点。“张俊在建立质量远程教育新概念”的文章还谈到了看法。
七、关于网络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研究
当前国内的高校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较为平稳,大体局面已基本形成。国外的高校网络教育已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还比较稚嫩,并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但这并不影响网络教育的发展,现在已有好多所院校用实际效果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教育的优点。网络教育当今已成为一种潮流,正在以破竹之势的劲头向前发展。当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情况是不足以保证人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而网络教育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使每个人都成为有知识的文明人。
八、高校网络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教育;代化
一、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实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时空的局限,充分共享教育资源,极大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更好的增强教育效果。此外,互联网条件下,信息的获取与交流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生发挥主动性,这样能够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现代化新观念。然而,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实现资源共享、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挑战
在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影响之下,教师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最崇高的职业,备受世人尊崇,教师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引导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发生转化,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选择,主动性日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面对面传授交流,作为第四代大众传媒的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迅速上升,相对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地位和作用相比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大下降。因此,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要求。
(二)对高校大学生的挑战
1. 网络信息的复杂化,加大了高校大学生信息选择的难度,极易造成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混乱
传统教育方式下,受教育者主要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以及教育者的灌输过去信息,层层把关过滤之后,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已被删除。而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互联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中,充斥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以及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暴力凶杀等思潮。长期接触网络,一方面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价值取向逐渐发生偏移。
2.虚拟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道德观念淡化和道德行为失范现象严重
互联网是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网上行为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高校大学生道德法律观念淡化。互联网全球性、开放式的信息交流,为人们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广阔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化、自由程度高,大学生开拓了另一个生存空间。然而,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不健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其道德规范。在没有法律条例,舆论监督的情况下,网上行为便不受约束,为所欲为的不道德行为比比皆是。
3.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流减少,引发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长时间依赖虚拟空间进行交际,缺少人与人之间真实的、面对面的交流,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交往能力下降。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学习生活中往往产生懈怠,精神萎靡,缺乏学习动力和奋斗精神,严重损害心理健康。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手段的挑战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以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演讲、校园文化宣传等方式,这些方式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意识到,在互联网迅速兴起与发展的今天,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成效的开展,必须积极应对互联网的所带来的挑战,实现教育方式、手段的现代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抓住网络提供的新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加强网络监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在网络开放条件下相互碰撞、交融,高校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受到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性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高校大学生坚持以为指导,增强大学生辨别网络真伪的能力。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突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建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互联网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大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但是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仍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与引导,其重大作用是互联网无法替代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借助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这一载体,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
面对互联网不断涌现的各类信息,各高校必须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完备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网络管理的常设机构,加强校园网管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清理网上不良信息内容。加强网络监控,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高校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缪娜.创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100- 101.
[2]贺宝月.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学报,2000(4):18- 21.
[3]张尚字.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浅谈[J].党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10):56- 57.
[4]马伊笑.网络环境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5):127- 128.
[5]王彩霞.网络环境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95- 96.
[6]玄成贵.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3(4):62- 62.
作者简介: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体育舞蹈;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手段开始进入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系统也必须迎接这场技术的大变革。体育舞蹈的现代化教学建设直接影响着整个体育舞蹈教育,也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所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问题已成为研究者们的关注点。
1.现代教育技术的界定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随之产生的新名词,是我国所特有的叫法,以美国AECT教育技术1994年定义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实验教学结果理论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提倡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个性化,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要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保持教学内容和理念的先进性,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加以充实和完善,并根据舞种的技术特点来设计和选择教学程式。
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和录像等)来创新教学方法,使体育舞蹈课程更加直观,并充满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提高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
本人将授课班级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分班进行教学,一组为传统授课方式,二组为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方式,以最为便捷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来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
2.1现代化教育技术对学习体育舞蹈兴趣影响的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二组对体育舞蹈很感兴趣的人数增加了13.8% ,比较感兴趣的下降了5.1%和一般感兴趣的下降了7.3%。再看一组同学,很感兴趣的人数增加了9.5% ,比较和一般感兴趣的分别减少10%和8.7%,有9.3%的学生不想继续上课。
2.2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比较
通过课中测试统计,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的二组学生练习时的平均心率比一组学生的平均心率高出5-8次/min。二组的技术动作授课时数比一组减少了4个学时,教师示范时间也相对应的减少,学生自由练习的密度提高了。同时二组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理论知识。在体质测试中,二组比一组达到优秀线的人数多3人,良好线上的多6人,不及格人数减少到4人。
3.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系统,可将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信息,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体各部分都被调动起来,直观地感受到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再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而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更加清晰、具体,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第一次观看体育舞蹈课件之后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兴趣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为新奇,增加了好奇心理,而使整个授课过程都认真学习技术动作。在课程结束后也能记住大部分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
3.2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给教师备课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进行动作示范,避免了由于教师个人的年龄、技术及个人理解的不同给学生示范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二组同学不但技术动作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们更为标准,学习效率及学习时间相对减少,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也可减轻老师因各种身体问题带来的示范难、备课难问题,同时学生也乐此不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效率逐渐提高
在上课前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课件、视频短片等资料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复习已学习过的内容。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动作难等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学习新内容,相应的减少教师讲解示范、领做的时间,增加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效率。
3.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交流得到锻炼
学生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从而避免了学生离开老师就无法学习的局面,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增进同学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4.结论与建议
4.1教师的思想要现代化,要以现代人所特有的开拓进取精神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加强学习及时更新传统、保守、僵化的教育观念。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又要全面地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是一名“专家”,又要做一个“通才”,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2现代的教师应学会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更授课方式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将教学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反馈到下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去,调整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变换运用形式。
4.3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的课时数足够,才能使学生明白练习的道理,才会正确地进行练习,才会对练习方法举一反三,才会达到自我练习、坚持训练的目的。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可加强学生学习意识,增加课后学习时间,巩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4.4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能动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环境之下愉悦心境,并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技能,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4.5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软件与系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体育舞蹈评价应摈弃单一的以技术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机制,在教学中应科学地制定体育舞蹈成绩评定标准,评价的内容应涉及到学习的态度,与他人合作情况,舞蹈技术掌握情况,实践发展能力,进步程度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评价方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是体育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互评或自评。教师在评价中一定要注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自己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
5. 参考文献
[1]梁莉,凌华.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素质、生理机能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
[2]廖小茜.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体育舞蹈的推广策略研究――以广西为例[M].河南师范大学.2013
[3]罗雪.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与群众体育舞蹈的相互联系[J].艺术科技.2013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高校外语教师 素质
一、引言
教育的现代化将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教育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的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全面进步的历史过程。其核心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首先是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过程,教育现代化与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相辅相称相互依存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作为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者和引路人,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正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是重中之重,除必须具备传统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的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拥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在教育现代化这个大的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国际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
二、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素质,以适应教育的现代化
1.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教师从事的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工作,肩负的使命特别神圣,承担的责任特别重大。因此,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道德的标准要求更高、更严、更全面。因此,历代教师道德总是处于当时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要求教师要有“为人师表”,成为“人之楷模”。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哪怕身边的所谓“小事”,都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的关键。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是无声的语言、无声的教诲,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修炼自己的人格,达到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的目的,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还应该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呕心沥血、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
外语教学是学生了解世界最直接的窗口,作为高校外语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平时自觉加强时事和理论学习,全面、深入地理解师德建设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当前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有关师德方面的问题,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为人民服务精神,而且注意多观察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鉴别能力,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样在面对来自国外的一切消极的影响时才不会迷失方向,保持头脑清醒,并能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多侧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深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精湛的专业素质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在现代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他们所接触的知识面在有些方面并不比我们少。人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湛的专业素质包括两个方面:(1)专业的深度。 高校教师对自己专业掌握的深度不仅要求教师必须牢固掌握自己所教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整体体系,还要求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对比自己所教的专业深入几分、高出几筹,要做到深入浅出、高屋建瓴,这样就会在教学中居高临下、游刃有余。(2)专业的广度。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博采兼纳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在讲课时才能旁征博引,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高校外语教师,平时不仅要刻苦钻研业务,掌握精深的外语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利用现代各种先进的学习手段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及时了解外语语言的发展现状,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凡是与所教专业有关的各门学科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因为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的,所以外语教师必须保持自主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才能跟上语言发展的潮流, 保持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搞科研的形式,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及科研成果,及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熟练应用先进教育技术的素质
教育的现代化,其中就包括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现代就是对电脑、多媒体及一些应用软件的操作和网络知识的学习。高校教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并提高识别处理各种信息材料的能力,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主要是通过广泛阅读来拓宽眼界,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如果能为学生们创造这种环境,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必会有很大提高。所以,高校外语教师必须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把所学语言的国家概况、风土人情、科技进步等制成内容丰富的课件,给学生提供全真语言素材,进行全真或模拟性应用活动,创造真实语境,让学生们学会使用正确地道的外语进行交流,达到外语学习的真正目的。
4.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一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是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因此对某种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对准确理解和运用某种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高校外语教师是东西方文化传播者和交流者,更应该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就本质而言,学习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学习一种文化,要想真正掌握它就要了解它所蕴涵的社会文化。高校外语教师应在提高自身语言素质的同时,多学习了解一些自己所教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态、交际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教师本人树立了这种文化观念后,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文化的导入,或称为“文化传输”,即政治、经济、习俗、信仰等文化知识的传输,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所学外语词汇的深层内涵,加深对语言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5.健康的身心素质
现在的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大的现象。这种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教学,另一方面来自于科研。长期的超负荷使很多老师身心疲惫,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高校外语教师应注意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健康的身心素质包括两个方面:(1)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最能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论干什么工作,如果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平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应注意加强身体锻炼,预防疾病的发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才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2)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1)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可以用孟子的话来概括:“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就更要求教师要保持高尚的情操,才能培养出全新的下一代。(2)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具有很大的作用。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教师必须以自己坚强的意志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培养学生,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希望。(3)良好的情绪。教师具有开朗的性格、保持良好的情绪是教育实践的需要。教师必须时时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和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教师应有自控情绪的能力,不能让学生的情绪左右自己的情绪,更不可把自己的不愉快情绪传染给学生,而应以积极的情绪激发和感染学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只要踏进教室,登上讲台,就要将一切烦恼抛到九霄云外,以亲善、愉快的情绪面对学生。教师性格孤僻抑郁、冷若冰霜、心胸狭窄,或腼腆扭捏、萎靡不振、满腹愁肠,与教师职业是极不相称的,是教育教学的大忌。
三、结语
现代高校的外语教师素质结构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内涵。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在学科教学能力方面有主有辅、主辅相称有适应性的“智能型”人才。教师只有对新时期的人才标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会感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才会明确自己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从而增强时代紧迫感,主动完善、优化自身的素质结构,以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樊如霞.素质教育对高师教师的要求.(福州师专学报),1999.12.
[2]许高厚,赵国乾.论现代教师素质和高师教育改革.(天中学刊),1997.2.
[3]李海云.高校外语教师素质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4]张熙.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研究,2006.4.
1.高校营销的意义
1.1是高校筹集发展资金的新途径
目前,我国的高校资金多数依靠国家下发拨款实现。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高校发展速度情况下,国家承担所有高校的所有经费是一个比较难以实现的事情。资金不足就无法保证高校的科学合理化发展。新的环境带来新的改革机制,有些高校目前已经开始发现了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合法的获取校园资金,并且利用这笔钱有效地改善了校园建设的环境,使得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教学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1.2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
高校营销是利用高校现有的各方面资源,例如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教学设备等等,利用这些条件为学校赢得更多资金,从而完善自己的科学教研水平和师资力量,打造出一所所一流名校,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地位。高校营销治理是将高校的各类资源与市场营销的方法相结合,从而找到发个高校发展的道路,创建有特色有文化的校园氛围;合理利用好营销传播的方式,将学校推出去引进来;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1.3是一种管理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
高校?I销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对高校的一系列设置教学改善和丰富。在高校建设中可以适当借鉴市场营销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构建起高效市场管理的有效机制:抓准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定位,高校营销治理是将高校的各类资源与市场营销的方法相结合,从而找到高校发展的道路,创建有特色有文化的校园氛围,推进治理机制创新,从而实现高校资源合理配置,保证高校的合理化建设可以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相结合。
2.高校营销治理的现代化策略
2.1创新模式,拓宽高校投融资新渠道
我国高校可以向外国有关学校进行学习,吸取对方融资的经验,从争取外援、内部挖潜和面向市场进行校园构架的重新搭建。从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来看,国外的一些高等学校多数资金来源还是政府拨款,少部分来自融资。但是考虑到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高校可以利用自我的宣传,使得当地的政府和企业对其进行一系列赞助支持,或者是一些减免税收和缴费的间接性补助。校友的作用,尤其是优秀校友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需要建立起一个校友的毕业联系库,宣传校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为给学校适当做出贡献。同时监督和管理的机制一定要透明规范,对于校友捐赠的资金和设备需要做一个规范化的管理,保证每一笔资金都有据可查,同时也要保证用在正途。在校友进行捐赠过后,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后期根据工作,保证其满意程度收到记录,同时加大对捐资助教的宣传力度,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士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行业进行投资。
2.2精雕细凿,打造高校知名品牌
高效的品牌营销有利于高校的自我推广和市场的持续发展。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校,利用高校独特的品牌特色来对高校进行专业的宣传,有利于帮助其建立学科优势。高校品牌是指高校管理者分析、提炼、整合高校独特的差异化品牌要素,利用持续有效的服务来增强社会去搞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觉,从而提升高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之上高校的竞争能力就会被大幅度提高,高校的品牌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产创建有特色有文化的校园氛围;合理利用好营销传播的方式,将学校推出去引进来;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从而提高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名师、知名专业、校园文化、校史还有一些知名的校友,这些都是目前高校的品牌特色。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一个合理高效有效的整合,进而营销高校,建设名校,通过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来帮助高校获取资金完善自我。
品牌打造是一个时间跨度较长的过程,品牌知名度还有品牌的综合实力是我们要考虑的核心所在。高校品牌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在此条件之下建立有效的校园品牌。
摘 要 随着科学不断的创新,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化教育比传统教育的“言传身教”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将复杂内容表现出来。本文针对现在高校的教育模式提出问题并对信息化融入到高校教学的优势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 现代化教学 教学思考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高校未来的体育教学会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高校的体育教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需要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应该创新,加入信息化的潮流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与信息化的融合,其缺点也逐渐暴露,因而,将信息化技术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中就极其重要。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教学自身缺陷
现在高校体育课程采用的都是机械式教学,基本是老师在讲内容并进行身体的模仿,学生都是通过听和记忆,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能记忆,来不及思考和模仿,当老师讲完下一条内容而上一条的内容就已经忘记,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导致动作忘记或者动作错误,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上课也只是变成了敷衍,造成学生学不会,老师教学水平差。
(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发挥的因素
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能力也逐渐下降,而体育教学是使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和能力,并加强锻炼加强身体素质,需要老师的专业和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之上。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技术性简单的也有技术性难的动作,而老师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年龄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内容去教学,避开一些难点,这样就会学生对难点技术动作的学习产生影响和限制,所以年龄现象在体育学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我们被动接受,从小学到大学已经形成了我们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在现在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改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提出建议,是现在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难题。
二、信息化对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优势分析
(一)促进高校教学进入现代化模式,增加创新力度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而良好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将信息化全面推进到高校的教育当中,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体制,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积极学习国外的教学模式,并且不断的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工程,成为引领者[1]。
(二)加强推进信息化教育,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的信息化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步骤,所以高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同时,高校现代化教育要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使我国的每一所学校都应用到其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
三、信息化对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推进作用
(一)教学的结构优化得到改善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普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在高校教学方面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使教育工作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信息的传递工作,是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现在现代化的教学可以使老师更加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也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加快了教学信息的传递,改变了以前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并且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不仅老师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很好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高质量的完成[3]。
(二)节约教学成本,有效传递信息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覆盖到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信息化的教学在每一方面都会涉及到成本问题,将教学的成本结构进行了改善,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使教学的内容的提纲得到优化,同时对出现的问题也能做及时修改,也会减少教育工作者的管理问题,这都是在节约人力、物力的成本,信息化的教学引用大量的互联网的信息,让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减少资源成本。将节约下的成本在投入到信息化技g教学的研究中,并不断创新改善,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形成良性循环,让高校体育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良好的发展[4]。
(三)加强管理
信息化教学在我国形成,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信息化教学引用互联网中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在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可以应用,这样使高校教学的管理部门能够更好的掌握好与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拉近彼此距离,使学习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将新的内容和先进的技术进行分享,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改变相应的教学制度,保证学生选择的个性化,形成教学的多样化。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教育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和技术,信息化教育应积极推广,使体育教学中的到充分利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欣,管月泉.用信息化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2):109-110.
[2] 彭正文.信息化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6(12):72-73.
关键词 现代化信息技术;高校体育;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43-02
1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教学信息化的概念起,现代化信息技术迅速占领了课堂,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1]。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显然属于后者,即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
2 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发展历程
现代化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处理和管理信息的技术,也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2]。世界上最早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的是美国。美国在其雄厚的经济能力及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基础上,最早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完备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实施环境,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具备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意识的教师队伍,为美国的现代化信息教学输送了人才,同时为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融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随后,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也相继开展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实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优势迅速占领了社会各行各业。教育领域在前期的实践基础上,尝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带来的甜头,现已全面推广。高校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应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的理念、手段、内容都得到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高校体育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众多高校面临体育教师学历低、数量少的窘境,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均有待提高。体育专职教师缺乏,师生比例严重失衡,体育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差[4]。此外,体育教学内容仍以竞技体育为主,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基本功要求较高,学生难以承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未能改变这个僵局,教学效果难以优化。
4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引导体育教学课件的制作,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教师应先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的集体培训,掌握基本的技术操作技能,再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如将某些复杂的动作运用Flash进行旋转、定格,配以文字表述,将枯燥的语言讲解立体化、生动化。教学课件的内容应做到既覆盖教学的知识点,重点突出,又要考虑课件不能过于死板、生硬,避免专业体育术语过多,学生不愿意接受。可以适当添加体育相关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课堂情绪,激发学习热情。
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弥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盲点 由于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体育教师往往对自己所学专业内容比较擅长,能够精炼而清晰地讲解理论知识,进行动作示范时也能做到准确规范,学生容易理解,学习激情高,对所学知识或动作掌握快;反之,教师在讲解自己不擅长的教学内容时,往往将理论知识一语带过,语言不连贯,动作生硬,示范不到位,大大影响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教学效果不显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好地弥补了这些教学中的不足。比如,教师专业是田径,在准备篮球教学时,对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巧都不甚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网络下载关于篮球运动的相关资料,再将收集到的资料转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放映,让学生直观地对篮球运动进行了解,从而提高授课的专业度。将枯燥的课堂教学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体育重点、难点教学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 高校体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某些复杂的、困难的教学内容,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边进行讲解,一边进行动作示范,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体育教学中的难点讲解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如在讲解“挺身式跳远”时,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了解该动作的技术要领,同时配以详细的解说,动作分解、定格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降低教学的难度,增强体育教学效果。田径项目中的空中动作、单杠的回环动作、体操的平衡跳跃等,还有投掷项目中的用力技巧、跳跃项目中跳远的展体等,一系列的复杂动作和非常规动作,都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动作的细节,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教学质量[5]。
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拓展学生体育知识的认识面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课堂上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书本教学、挂图教学模式,新兴媒体提供的各种国际性的体育比赛,各种竞技与娱乐结合的运动,既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更能从各种比赛活动中感受体育精神、体育的美与快乐,了解到体育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坚韧不屈的意志的磨练,是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的养成,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了解体育,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这也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的福利。
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远程资源库 高校体育教学,同大多数人文学科一样,与其他学科有相互交叉,学科间的信息化教学是相通的,因此要善于吸取经验和优秀成果,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高校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对现有的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构建完善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库,学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自由浏览相关课程,提高体育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如在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库里,增加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卫生知识、生理与心理知识、著名的体育竞赛录像等,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点击,获取大量体育运动的知识量,从体育竞赛起源一直到比赛规则,从长跑运动的极限点到之后出现的肌肉酸痛,从调节比赛失利的心理状况到青春期生理特点,都可以在浏览中寻找到答案。
5 结论
总之,现代化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在新的时代要求下,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高校体育教学也应当扬长避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帮助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既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又能利用新兴媒体的远程教育作用,拓展学生的体育相关知识面,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符军伟.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传统教育带来的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8):167-169.
[2]常超.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161-162.
[3]陈清富,陈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3(7):94-95.
丛密歌,(1987.10-),河南省郑州市,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画,师从:刘建平教授
摘要:文化需求和经济发展并不是推动水彩画发展的真正动力,而其发展的真正动力来自于教育的需求。因而只有加大对教育重视,才能将高校水彩画教育推向新的一个高度。
关键词:当代水彩画 教育 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美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欣赏而不断进步与创新。水彩画艺术作为绘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绘画体系三位一体的金字塔结构的重要构成画种。与其说它是一个有独立理念和传统的画种,不如说是沟通其他画种或其他艺术门类的桥梁,是各种画种和其他艺术门类交融的实验平台。
曾有人说:“水彩画姓水,水无常形”,“水”与“色”是水彩画语言形式最基本的构成;“水”的韵味,“彩”的透明性,是水彩画在艺术面貌和审美价值方面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独特性根本所在。它特有的风貌和语言特性,是其他画种难以取代,其潜能也是无限的,无论观念还是技巧,水彩画都极富弹性空间。因此对水彩画的研究和不断发掘也是必要的。
然而文化需求和经济发展并不是推动水彩画发展的真正动力,而其发展的真正动力来自于教育的需求。因而只有加大对教育重视,才能将高校水彩画教育推向新的一个高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培养,更是为了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与社会进步的人格养成。“艺术教育对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有重要。”
一.高校水彩画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小品论
由于认识能力上的不足和偏差、表现能力、创作能力上的缺乏所表现出的一些缺陷现象,便给水彩画下了结论――“小品”、“轻音乐”,不适合大幅面的创作和深入刻画,发展潜力不大。水彩画之所以没能成为大画种还有原因在于传统水彩画大都以表现湖光山色,蔬菜瓜果花卉为己任,有些题材特别是所谓的“重大题材”都被列为“”。由于自身的能力、造型能力、思想文化修养上的限制使得很多所谓的,这些多重原因造成“小品论”的陈旧观念严重影响了水彩画的发展。
1.2 缺失的教育
1.2.1 重“技”轻“艺”
通常,高校水彩画教学的中心是“写生色彩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是将水彩画作为色彩基础课来教的,几乎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虽然几乎每本水彩画教材的开头部分都会提及在水彩画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们在开课时也会讲到这一点,然而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这一重要性通常都无从体现,没有贯彻落到实处,成了一句空话。教师们只会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们该如何画、用几步可以画好、用什么颜色更像。并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思考空间,只是知识强加、灌输给学生们。
1.2.2 师资力量的薄弱
斯坦福大学的爱伦和他的同事认为,师资培训的科学化、现代化是师范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纵观中国水彩教育,可以看出我国的水彩画教育事业及师资力量都得到相当高速的发展。但受各种人为的因素,从80年代初至今高校水彩画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不仅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而且还有所下降。直到现在,高校优秀水彩画教师流失的风潮既没有平息,也没有明显减弱的趋势。
二.问题的解决:发展水彩画教育
2.1 思想教育――打破传统观念,正确认识水彩画
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作为实现素质教育手段之一的艺术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首先得做到的便是有正确的观念。让学习者正确认识水彩画,充分了解水彩画的发展史,了解水彩画的特性。很多人一直将水彩画看作为“小品”然而事实上,用水彩画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内容,画多大、以什么风格出现,都是由画家的思想意识以及表现能力所决定的。因而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水彩画,充分了解并将它独特的水色语言发挥到极致。
2.2 “技”“艺”相结合
发展水彩画教育必须以改革和调整水彩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前提。水彩画创作不仅要求作者有扎实的表现功底、技法还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因而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画,还得让他们学会思考、提升艺术修养。过于沉迷于对水彩画技法上的研究,只会使作品变得空洞而无实际价值。
2.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注重增强学生的时间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明确要求。人最有价值的才能是创造性。创造性,即探索精神,是创作艺术以表达的核心。美术贵在创新,创造是美术的生命。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应该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通过视觉的观察、听觉的刺激、触觉的感受、运动的体验、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新性,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的。
2.4 重视师资教育
水彩画师资队伍水平作为高校水彩画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因素,为实现现代的水彩画教学目标,应适应新时期水彩画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从个体看,从事水彩画教育的教师不仅是要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人格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而且还必须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从团体看,针对不同的创作领域,必须具有一支数量充足,层次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这样的师资团队和教师,在开展水彩画教育过程中才能够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发挥出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三.水彩画的传承与创新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将水彩画分成单独的画种展出。特别是近20 年来,水彩画的表现力得到很大提高,表现技法也开始改革和刷新。但是,在文化市场中,水彩画的收藏和拍卖价远不及油画和国画等大画种。在水彩画的学习上,我们不仅要借鉴,学习传统,更要不断摸索,创新。传统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要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沿袭下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艺术形态,是一种文化上的共同心理习惯,如何让将其传统学到手,只有通过扎实的学习,掌握西洋水彩艺术的真谛,才可能进入中国水彩画的自由境地。
结 语
加强高校水彩艺术教育是新时期水彩艺术繁荣的保证,提高水彩艺术教育质量与促进水彩艺术创作繁荣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互为保证。同时,高校水彩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也是中小学水彩艺术教育的保证。水彩画在不同教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启蒙教育阶段,水彩画起到普及美育的作用;中学教育阶段,水彩画具有素质教育的作用;到了大学教育阶段,水彩画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高校水彩画学科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整个美术教育事业打下更扎实的基础,为繁荣我国的水彩艺术做出贡献。同时除了要从水彩教学着手外,还要依靠水彩画展促进学术交流,带动水彩艺术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建清:浅谈水彩画创作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009年
[2]张洪彬:谈水彩画的发展与水色语言,2009年
[3]黄铁山:水彩画技艺之道[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关键词】儒家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02-02
是我国现代社会先进文化的核心,从本质上来讲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但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时至今日,仍然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精神风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彰显出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印证,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儒家文化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如何体现现代价值,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 儒家文化概述
儒家文化起源于先秦,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学流派,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积累和流传下来,至今对当代文化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代文化。它以物化和精神两种形式存在:物化方面包括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精神方面包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等形式。儒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它对中国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道德规范、人生理想、政治、哲学、宗教等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颇为深刻的。
二 儒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儒家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来源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核。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内心所有的东西,而礼则是表现在外
的种种礼节,对人要做到温、良、恭、俭、让,多为他人着想。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发展完善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仁政统一天下,并且把仁学发展成为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荀子提出了从性恶论的角度出发发展孔子“礼”的思想,主张“以礼为主,礼法并施”认为人性本恶,加之没有礼的约束,社会就不会稳定。这些思想都为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孔子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依托,仁、义、礼、智、信仍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这些都说明了儒家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儒家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孔子作为古代教育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后代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模式。儒家的内在观要求知行合一,学习要身体力行。儒家的教学原则如下:(1)因材施教。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认为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2)教学相长。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不但要从书本中学,还要从学生身上学。因为教与学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的。(3)身教重于言教。儒家文化强调“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注重强调教育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先做到慎独,“吾日三省吾身”,为学生做出表率。
3.儒家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人文精神的支撑
儒家文化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追求人自身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表现出的鲜明的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特点,既培养了教育者的艺术气息,又提高了人生的自我修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人文精神支撑。因此,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应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理解儒家文化,拓展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培育其高尚的情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借鉴儒家文化,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素质,有利于当代受教者中国梦的实现。
三 儒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新形势下,文化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越来越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一方面,在现代化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在儒家文化中寻找更多合理有用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另一方面,要把对儒家文化的合理借鉴与教育实践相统一,与社会相适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
1.融入儒家经典思想,明确文化向度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看,主要是对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自我意识的培养,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枯燥和讲授方式的单一,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较差,只知道儒家文化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语句,却不知道如何实践。因此,把儒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中,讲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典籍,讲解儒家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更新一成不变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处世态度、方法和道德情操。另外,也应将儒家文化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利用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与现实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对比,淡化自私自利的小人思想;利用儒家文化中的“见利思义”“以义生利”,把“义”“利”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拜金主义相对比,突出道德在金钱利益中的重大作用;利用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与现代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的状况相对比,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2.引入儒家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成效
儒家在古代的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视方式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儒家文化中的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把握学生的智力、兴趣和个性等,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注重儒家文化中的身教重于言教,强调教育者要率先垂范,重视教育的示范作用,利用“慎独”教育学生的同时,先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注重儒家文化中的教学相长,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育者不仅是要从书本上学,实践中学,还要从学生身上学,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注重儒家文化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教育者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而取得学生的信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3.塑造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完善教育目标
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儒家学说强调:追求真理和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实现人生价值应以推崇人的道德品质为先,淡化物欲,以大体为重。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继续弘扬爱国、爱民的思想,完善自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儒家提出的仁爱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加大仁爱在教育中的融合力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增加更多仁爱思想的教学内容;二是在实践中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关心他人的活动;再次,教育学生要有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和情操,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培养学生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最后,培养“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将儒家“信则人任焉”与现代教育中的诚实守信相结合,讲述典故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强调诚信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立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汪泽青、庆格乐.儒家思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冯季林.儒家教育思想的后现代意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关键词:化学实验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
新课标里提到:“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各大高校不仅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也通过举办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状
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明显的、积极的影响,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电脑,使得可运用的教学材料变得丰富多样,教学信息更加多姿多彩,学生能够更深、更广的接受知识。其次,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令教学模式变得灵活多样,更加形象生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但目前已经在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已经体现出很大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的制高点,也是实验教学的必由之路,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实验能够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的科学的严谨的思维方式,而在化学实验中,有一些学校并没有适宜的实验条件。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化学实验教学中也有着不少的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解决传统化学实验条件的不足。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已经有了多种很好的应用。
(一)化学实验动画呈现
运用Flash软件和3DStudio MAX 软件进行动画模拟,将化学实验制作成一个一个的小动画的形式,这种形式显然与真人视频教程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动画模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尽可能的全面细化的了解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并可以重复观看,如硫的燃烧实验反应非常快,还没有观察清楚,反应已经结束,如果重复做实验浪费药品。另一方面,动画模拟避免了真人实验的不便利以及需要重复录制等缺点,化学实验的动画模拟中可以模拟各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在不方便学生自己展开的情况下,仍旧能够让学生熟知每一步化学反应,能使得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二)虚拟的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属于消耗性实验,并且容易产生有毒害的气体。虚拟实验室是计算机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在模拟真实环境的软件里完成实验。虚拟的化学实验室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可以不受实验材料、仪器、时间、场地等的限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有毒试剂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并且这种自己动手后一步步观察结果对于学生缜密的科学思维的形成很有帮助,学生还能通过不断的改变一些实验参数快速的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化学反应条件。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实验室基本设施建设不到位的情况,开发的这种虚拟化学实验室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节约财务开支。
(三)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更加完善的学习平台。一方面,让学生在不自己动手的情况下有了与亲自实验同样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对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现代化教学技术另一方面,弥补了高校实验设备、时间、场地、经费等多方面的不足,增加了实验教学资源,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教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虚拟的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加自由选择自己所需的实验内容,灵活控制学习时间。而信息化的技术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考核实验能力时,多层次的展示更能真实反应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构建网络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通过这个平台更加方便接受教师的指导,完成各项规定的实验内容,更灵活的提交实验报告;而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时的指导学生,更有效率的批改实验报告。这样的方式更加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没有了课堂、时间的限制。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发展,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之中,不仅是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改善与补充,也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热情,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晓芳.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27~128
[2]鲍长利,贾琼,陈博,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23~125
[3]熊庆,陈华,李梦龙,等. 大学化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2):166~167
关键词:激发兴趣;突出重难点;丰富资源
随着高校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发展,现代化数字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下讲解与示范易产生分离的弱点,数字教学方式很好地实现了二者的统一,能够确保学生获得更好的信息接受效果。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现代化数字教学应用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数字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力普及现代化数字教学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下老师只能以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老师动作示范标准程度的影响。而利用数字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讲解示范,使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技术概念,保持了学生很好的学习兴趣。
2.突出教学难点重点。体育教学中有很多难点重点问题很难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观察理解清楚动作要领的难度很大。
3.降低事故伤害率。体育课程中难度比较高的动作练习,如跳远的空中滞空、体操的翻滚等,学生难以很好掌握。如果没有认真领悟好,很容易在练习中发生意外事故。而数字教学方式可以将这些动作以慢镜头的方式反复进行播放,同时将学生的动作同正确的示范动作进行对比,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二、高校体育课中现代化数字教学应用途径
高校体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应用现代化数字教学方式,并将其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统一,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信息量、更好的教学指导,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1.拓展教材的广度深度。利用数字教学的优势,可以突破常规教学内容的限制,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应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使其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的方法和内容。
2.丰富学习的资源范围。应大力发挥现代化数字教学模式的鲜明特点,利用其交互功能、丰富的表现形式、多变灵活的放映特点、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图像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所拥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将会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同兴趣,新颖的教学手段也能够促使学生提高联想思维能力,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数字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的意志过程、情感过程、认知过程等统一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使其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3.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很多体育运动项目对施教者本身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教授时对体育老师的素质能力要求很高,但有时老师会因个人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劣势,很难对这些动作做到很好的示范,一些空中动作比较多的项目就很难以“逐帧”播放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因此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就会陷入较大的困难。而采取数字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其方便的重分、连间、快慢、动静等变换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上述困难,将教学的难点重点形象地展示出来。
4.完善学生技术动作。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要领,必须经历一个模仿、训练、纠错、再训练的往复过程,这是运动技能的科学形成规律。而利用现代媒体摄像功能,可以在计算机中采集学生训练中的实际动作技术,有的数字教学系统还带有自动动作分析功能,其科学准确的动作分析对学生技术动作的完善,效果将会更好。
现代化数字教学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方式改革的一大趋势。在体育教学中高校教育者应本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加大数字教学模式方法途径方面的研究,实现现代化教学方式同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吴刚.高校体育课实施现代化数字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成
关键词: 现代化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 英语专业教学 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成为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英语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始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一、理论基础
笔者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理论依据,探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笔者研究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问题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的假设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2.实验对象
笔者在周口某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两个自然班,共70名学生,一个班为实验班,35人,另一班为对照班,同样为35人。
3.实验和测试
实验前,笔者对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调查两个自然班目前英语水平的差异,并与实验后结果作对比。调查采用的是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英语成绩,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了t检验,结果如下。
p>0.05,t=-.841
由上表可知,实验前,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t=-.841),从而为下一步实验做好铺垫。
在实验期间,学生每周6学时英语课,实验班学生每周抽出4学时在多媒体教室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课,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其余2学时仍在普通教室,课本为《高等院校实用英语专业综合教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或为学生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或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向学生展示语言简练、结构清晰的优秀作文范文,或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等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充实、丰富。对照班学生仍然在普通教室授课,每周6学时,不做特殊训练,教材与实验班相同。实验期间,两班学生定期有着同样的作业,包括写作、阅读、翻译等,都由同一教师批改和讲评,讲评不做特殊的要求,也不占用很长时间。
四个月(一学期)后,学生参加一次英语测试。测试题型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很相似,包括听力、阅读、完形、翻译、写作等,他们的成绩被作为实验结束的测试成绩。
4.结果统计
实验结束后的测试全部采用统一标准阅卷,即参考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阅卷标准,阅卷老师为经验丰富的英语专业教师,对于评分标准把握较准确。
笔者对实验后的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和进一步分析,表2显示的是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成绩上的差异性分析。另外,实验还对两个班学生在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的问题。
P
由表2可知,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班的英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通过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差异较明显,但在语法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说明,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语法点的掌握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英语教师在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教授语法的有效方法,如举例子、分类等。
5.结果讨论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后,实验班的英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两个班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本研究对英语专业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实验结果证实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其一,本实验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吸收者和被灌输者。在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成为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自己学习的支配者,通过多媒体、网络等辅助工具,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短片、歌曲、图片、内容等的刺激下,学生构建意义的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这一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要了解这方面的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实践,不断提高业务和学业水平。
其二,本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国目前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机械式的语言和词汇操练,使得学生对待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缺少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刻板无聊的语境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缺少实际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下降。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的不足,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项智能之间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紧密联系、共同作用的。语言的学习也不只是语言智能的体现,它同样要求人的多种智能同时发挥作用,才能收到更佳的学习效果。而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正迎合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这一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课本上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有声有色、活泼有趣、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其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目的与普通院校是不同的,它更加重视对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当讲授第一册第七单元国际旅游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让同桌练习对话:“你想去哪儿旅游?”;如学生想去瑞士,则再把瑞士的地图展示出来,展开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去瑞士旅游?”;进入课文的讨论,让一名学生充当导游,其他学生为游客,进行角色扮演。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旅游点的视频介绍、风景图片、风土人情、节日、风味美食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其四,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即是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其形式是多样的,包括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传与课本内容相关或课外补充的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可以布置网络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交作业,方便快捷,可以复习课上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老师进行在线交流;可以进行网上测试,通过测试找到自己学习的弱点和不足,并加以克服等。
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充当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的学习走上正常、快捷的轨道,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继续努
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实验之前提出的假设,即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进一步证实了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找出了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英语教学的极大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适度、合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尹莉.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毛明勇.大学英语教师网络教学能力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7,(2).
[3]牛玉军,薛学军.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和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2).
【关键词】高校 现代汉语 语法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7-02
一、高校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现状
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通过学习现代汉语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或其他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这样现代汉语的语法内容主要包含词类、短语和句子三部分。虽然内容不多,但是知识点非常琐碎,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使语法教学陷入了困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用性差。和其他课相比较,现代汉语不像文学类的课程有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神的享受,愉悦身心。另外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普遍感到迷惘,学习没有目标,觉得语法学习没有实用性,对此学习兴趣不高。即使以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语言类的知识成分所占比重也不多。
二是语法比较抽象。语法本身就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最大的性质是抽象性、概括性。表现在语言学专业术语较多,不太好懂,而且语法规则像数学公式一样,让人感觉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普遍不高。
总之,由于教学内容抽象概括,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方法不当,未能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暂时也无法感受到现代汉语语法的实用性,因而现代汉语语法课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目前高校现代汉语教材有10多种,比较通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黄伯荣、廖序东的版本,有的学校还自主编写了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通过调查研究,使用这些教材进行语法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在高校很多专业开设,不同的专业开设这门课程有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教学内容也就相应地有所不同。编辑出版专业要培养编缉和记者,教学时侧重于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病句的能力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以语法知识为主,在此基础上分析语法现象,分析病句。对外汉语专业强调语言的使用,侧重于微观的语法现象的比较。针对专业不同,教学内容侧重点也不同的情况,谢达生提倡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他认为“高校的现代汉语教材还存在着不分对象,不分专业,不分阶段,一视同仁的现象,课程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够,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为例,词类的误用,标点符号等内容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而言特别重要,可是却设置成了自学内容。而对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缺乏实用性,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是侧重宏观而缺乏微观的分析,涉及的知识面广,但深度不够。
所以目前的语法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
2.教学体系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同时,要辅以其他语法体系
我国的很多语言学家不仅重视语法规律本身的研究,也非常重视语法的教学,形成了科学语法体系和教学语法体系。熙先生在《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中指出“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语法事实和语法规律的表述,即用来表述已知的语法事实和规律的框架,不是企图揭示语法构造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这里的语法体系即教学语法体系。王力先生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不仅要学习语法理论,而且要把语法理论运用于实践。把语法理论称为科学语法,把用于实践教学的语法称为学校语法。他在《语法体系和语法教学》一文中明确指出:“学校语法着重在实践,科学语法着重在理论的提高。这并不是说学校语法不需要理论基础,但是在中学里必须把理论寓于实际材料之中,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理论,也不是科学语法不解决实践问题,如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和历史的关系等。学校语法和科学语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依存的。学校语法要以科学语法为源泉,科学语法要以学校语法为出发点。”他所提到的“学校语法”即教学语法。根据王力先生的表述,科学语法体系和教学语法体系是不同的。语言学发展到现在,科学语法体系有很多,如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认知语法,三个平面的语法体系等,每个语法体系都有自己的优点。
那么教学语法应以什么为体系?上个世纪,我国规定使用的教学语法系统分别为《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暂拟》)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简称《提要》),《提要》是在《暂拟》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也称为“新教学语法体系”,于1988年秋季开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实施,一直贯彻至今。目前高校使用的现代汉语教材多达10多种,如黄廖版、邢福义版、陆小所版、胡裕树版等。不管哪个教材,使用的教学语法体系都是以《提要》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结构主义语法,也就是说现在高校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体系是传统语法体系和结构主义语法体系的结合。
我们认为,无论科学语法体系,还是教学语法体系,以结构主义为主,这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从总体上来说,相对于其它语法体系而言,结构主义语法体系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特别适合初学者,认知语法涉及其它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转换生成语法符号较多,比较抽象难懂,国内研究者都相对较少,因此教材选择了结构主义。但是结构主义语法体系本身也有不足:过于强调形式而忽略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地结合其它语法体系,避免结构主义本身的局限性,不同的语法体也可以相互补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内容要有前沿性。
目前的许多现代汉语教材较为落后,很多教材大同小异,知识陈旧落后,没有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语法理论上,可适当添加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举例时也可以结合当前热门的,比较新颖的语言现象。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进一步语言研究作基础。通用的黄廖本教材,现已出增订六版,每次增订都会或多或少地增添一些内容。最新版本教材上新增了胡裕树、张斌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形式动词等,但是力度仍不够。
4.教学内容要有学术性。
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中学填鸭式的教学,缺乏活力,没有学习自主性。为了改变学生这一现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就要体现学术性,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上课时我们除了讲一些定论的东西之外,也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有争议的东西供学生自己讨论。并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搜集语料,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增加学习语法的兴趣。
教材只是编者语法观的体现。语法学说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一语法现象,研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观点可能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对不同语法体系的不同语法观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同时学生会发现存在着不同的语法观,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要读更多的课外书,不断地进行深究,增加学生语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如现代汉语教材大体系基本相同,但是小体系却不统一。对于词类的划分,不同的教材划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集中在词气词是否应该归入到助词,叹词和拟声词的归属,区别词是否应该独立等问题上,由于语言学观点不统一,划分的结果相应地就不统一。这些有争议之处很多,都可供学生讨论,通过课后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语法观。
5.要与中学语法内容进行有效对接。
高校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部分内容在中学就学过,因此出现部分重复内容,学生感觉似曾相识,如句法成分、病句分析、复句等内容,学习兴趣当然不会很高。对此如何将高校汉语语法知识与中学语法知识进行有效地衔接,这是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重点。我们认为同样的内容,高校的讲授重在学术探讨,而中学的讲授在于阐明知识,侧重点应不同。
三、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1.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目前教学改革已有多年,但大学教学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是一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除了讲授法之外还有研讨法、探究法、对话法、提问法、演示法等多种。但是让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参与教学有很多困难。一是中小学中一直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如果突然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无法适应。最终讨论会无法进行下去。二是班容量大,一个班50―60人,大班教学,课堂上不可能让人人都参与讨论。
虽然困难较多,但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研讨型的人才,我们也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上可分小组进行讨论。针对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课堂上一方面可采取与方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单纯讲普通话语法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如果能将普通话语法与方言结合起来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学生熟悉自己的方言。不仅对自己方言的认知加深,而且方言语法学习与普通话语法学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的语言现象进行讨论。语言发展变化很快,特别是网络语言中每年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新的语法现象,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上的调味剂。课外一方面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方言语法调查。最初可以以自己的方言为调查对象,然后再扩大到对其它方言的调查。通过调查,比较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更好地巩固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对所习内容进行归纳,让学生自行对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复习已学的知识,形成知识链条。如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等的语法特点中都提到重叠,若课后自行总结哪些词可以重叠,哪些词不能,以及重叠形式和语法意义,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会变得更加巩固。
总之,讲授法虽然比较呆板,但是是必须使用的方法,和其它的方法相结合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讲授法占多长时间,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以一节课45分钟的时长来计,讲授的时间占到15―20分钟是最合理的。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教学活动比以前更加便利,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老师和学生都过度依赖课件,老师离了课件就不会讲课,学生上课一味地照抄课件,无暇听老师讲解,还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后拷贝课件,把简单的照抄和拷贝课件当作学习的任务,课堂上没有互动,对知识不作深入的理解,学习效果肯定不好,在实际教学中,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长处,扬长避短。
2.将语法与语境有效结合
只有将语法分析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语法与语篇、语用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语法规则在实际中的运用,从而加强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伯孙在讲授词类时,就是把它放在具体的文章中,将文章中不同的词类用不同的字体来显示,培养学生的语法直觉,以提高其语法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语法学习与语音、词汇相结合,不能孤立地进行学习。
语音、词汇和语法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很多语法现象和语音、词汇有一定的关系。多义短语有些是由语音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如“他们两个人一组”“拿五块钱出来”,前者停顿处不同,语义不同,后者音强不同,语义也不同,和“出来”是否读轻声有关。有些和词的意义有关,“长五米”中“长”可理解成形容词性的,也可理解成名词性的“长度”,词义不同,短语结构就不同。
4.可尝试专题教学
现在的教学模式单一,每位老师承担一个或几个班的课程,从头讲到尾。而北京部分高校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几部分,根据老师的研究专长进行分配。这样教师虽只讲内容的一小块,但是可把内容讲得更深入,更细致。与吕叔湘先生提倡的专题研究类似,也可以称为专题教学。教师需要讲授的内容少,有时间有精力进行充分地备课,以最优化的方式将优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举例要典型,生动有趣。
语言是门艺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文学作品的语言、网络语言、广告语言、街道名、店铺名、歌词、电影电视语言,小品相声语言等,学生对这些语言非常熟悉,在教学中将这些作为语法教学的用例,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汉语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语法的热情,进一步对汉语语法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