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的本质范文

地理学科的本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地理学科的本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学科的本质

篇1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课本知识;乡土地理课程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的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拨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发动机

生动活泼的课堂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乡土地理在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到处都存在着地理知识,这些本地的、身边的地理知识,比课本上的东西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问:“谁会骑自行车?”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接着又问:“谁天天骑车上学?”大多数学生放下了手。然后再问:“骑车利于健身,更利于环保,那为什么不骑车呢?”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开始说各种原因,比如家长不放心啦,没有专用车道啦,通渭有坡不好骑啦,等等。然后我跟大家说,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呢?通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坡呢?学生开始思考了,“因为通渭是丘陵沟壑区地形,不利于骑行。”

那么,中国有几种地形呢?学生根据通渭的实际情况,感受到了地形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带着各种好奇,如,平原地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山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等等一系列的疑问,去学习地理“中国地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通过结合各种历史典故、传说、时事新闻等,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地理。如,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上的雪人传说;南方冻灾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当然,用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不够的,要做到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可以。如何维持呢?可采取以下方式:布置家庭作业,以南方冻灾为例,让学生上网查询冻灾的情况、形成的原因及网上的原因,结合自己的地理知识,对网上的原因进行判断。让学生在长久的兴趣下学习地理,才是最重要的。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应用十分重要,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创造条件。

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人心情愉悦,让教者更爱教,学者更爱学。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教学的有序,都是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关键。

四、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单纯靠课堂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在地理教学中,首要的,我认为是要教会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再结合文字说明、解析等,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乐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地成长。

篇2

【关键词】学分制;独立学院;选课;倾向性

一、学分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人才的适用手段

目前,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复合的、综合的,我国高等教育中原有的统一课程、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显其不适应性,伴随而来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也在进行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发展等,自主选择相应课程的学分制也就在全国的一些院校开始实施,特别是在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院校中,更是普遍采用试行。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分制的发展又促使了选课制作出相应的调整,要实行真正的学分制,给予学生真正的选择空间,是离不开选课制的,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与关键,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推行学分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优化其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地培养人才,让更多的学生在走出社会时,具备竞争意识、有个性特长、专业知识面广,具备复合交叉学科能力等素质。然而,目前学分制在我国的实施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影响,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更多高校只是利用学分制的“外形”将计量教学量的办法改变了,相应的,学生整体的培养思路及核心教学管理手段都没有脱离原有的学年制框架,在课程计划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由学校设定的必修课及限选课程占了90%,而完全由学生自主的真正选修课数量只占10%,比例明显偏少,可以选择的课程也不多,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么10门左右,且不可以跨专业、跨学科进行选课,学生在如何学、如何选课上没有实质性的改革。[1]这种情况下的学分制,没有了选课制的灵魂,达不到真正让学生自由选择成长的目的与效果。

虽然,设定学生的必修课占主要比例,限制选修课的分额,对于防止学生为容易取得学分、避重就轻地学习等倾向,保证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保证学校教育资源的不浪费等方面都有好处。但是,学生的选择空间少,完全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及社会需求进行规划,只能按照绝大部分都是学校设定的内容、没有多少选择空间下进行学习;加之,目前对于高速发展的如IT行业等,教学内容、教材都完全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雷同,个性化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等特点。再者,目前各高校都面临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大规模的毕业生待就业数量与大量的企业岗位空置,聘请不到合适的人才并存的现象,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社会脱节,而针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空间与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自己的课程,因此,学分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教学管理手段。

实施学分制与选课制赋予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甚至学习年限等多方面都有更大的自由度。然而,学生在机会面前,能否清楚自身的个性特点、明确个人的未来规划、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内容、行业发展信息与方向、课程间的相关联系等呢?在我国近代大学在推行学分制和选课制之时,就有人指出:“受年级之裁制者,对于所学索然无兴趣,其个性不易发展。而在选课制学分制下者,则惟选其性之所近者以习之。但人性避难趋易,益以所选范围漫无限制,则任性之弊随在可见。”[2]由此可见,学分制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课制。目前国内对于选课制的实施有多种方案,基本上都有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够完善的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好选课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很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使选课制得到完善,对学生选课动态的研究,学生选课倾向性的研究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为此,我们以广东省某独立学院的完全学分制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我们关注的学生选课的倾向性。

二、华软软件学院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情况

华软软件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独立学院,是在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新机制政策条件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办学思路上,她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发展需要,于2003年就开始推行选课制与学分制,并相配套地自行开发了一套逐步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每个学生都配以学习导师给予有效的指导。该校的学分制以选课制为核心,学生的课程选择打破专业界限,实现了全校通选,一般情况下,每个学期可提供给学生选择的课程有250余门;极大限度地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范围,学生入学报到就可以在完全咨询清楚后选择申请转专业、每学期的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授课方式等等都可以自主选择,通过选课学生也可以提前修业或者延迟学业,充分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在满足学生“选择”需要的同时,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和多样化。

华软学院的本科标准学制也是按标准四年设置。本科必须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量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学院要求各系要根据独立学院三本(广东二本B类)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一个合适的专业培养定位,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要表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上面。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教学计划里占有相对固定的比例,一般是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及专业必修课共占65-70%,选修课程占30-35%。选修课程由学生的自由选择,只要能取得足够的学分就可以,不一定是固定的某些课程,没有专业的限制,只受课程修读条件的限制,可跨系、跨专业选择。[3]

选择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在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希望学生的学习有自主的、多样化的选择。为了使得学生能真正理解学分制的意义,并充分利用选课制为自己打下以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相当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在第一学期安排了《大学的学习方法》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其开始学会思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校给每位学生配置了学习导师,并从管理制度上要求导师必须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学生每学期也须在信息管理系统上对导师进行评价,以进行质量跟踪。希望通过这些手段,学生能明确地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好规划,能在这不断的选择过程中得到了学习、锻炼、进步、提高。在这些条件下,学生在选课上能否达到目的,他们的倾向又是如何的?我们对低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选课倾向性的研究与分析。

三、学生选课倾向性的研究

基于华软学院完全学分制与选课制的条件下,我们对低年级本科学生进行了选课倾向性的研究。我们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调查与分析。

(一)利用校园网络对二年级本科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我们认为,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和理解是和学分制的成效直接关联的,正确理解与用好学分制,对学生的选课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此选课制条件下,各个选课的操作要素对学生的影响又是如何?这些就是我们问卷调查的目的。

我们得到的问卷调查结果如附录一。

全院共有883名同学完成了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809份,占二年级本科生人数90%以上;系统对学生提交的答卷自动进行ID识别,从而可对答卷分别作男生、女生,及不同专业的统计分析,同时,也为我们后续对高年级学生、不同年级学生的纵横向跟踪研究作基础。

从调查的数据看到,问题一答卷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如表1。

问题1数据分析:

总体看:三个选项总体比例中比较积极、乐观、主动的选项所占比例达到88%,这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高。有74%以上的学生,在他作为3个所喜欢的选项之一中,都选择了讲授实用内容的课程(C项)。可见学生的学习目的较为明确,学习态度较好。同时体现了学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针对学生群体定位的正确。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学到一技之长,找一份好工作,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给人以人生启迪的课(A项)有近50%的学生有此选项,这个比例有点偏高;从中我们看到大一的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彷徨,不明白该如何做,同学们知道自己可以作主,选择自己的未来,但是很需要引导,具体计划认识不清晰不够把握。

有能力的老师讲的课(I项)有接近40%的学生有此选项,表明学生对老师的引导的需求还是很重要的。但是排在第3位,比例有点偏低,也反映了老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不足,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不高,有点欠缺。

问题二答卷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

你认为选修学分按以下分类怎样安排比较合适?包含6个选项,各选项比例的总体安排如下:A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38.16%,B其它专业的选修课11.51%,C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选修课16.77%,D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选修课12.73%,E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15.46%,F容易获得学分的选修课5.25%。

问题2数据分析:

总体来说,选择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的比例最高,然后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而提高外语、综合素质与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的比例接近,这也从某个方面说明该校的办学方向,专业特色比较成功。学生除了本专业外,相当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

问题3答卷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

在你的选课中,对课程的了解主要取决于以下的程度各为多少?包含6个选项,各选项所占的程度为:A信息系统中的课程信息35.69%,B老师的选课指导17.12%,C师兄、师姐的介绍7.56%,D同学之间的推荐13.33%,E对之前的该课程教学的了解17.50%,F自己主动找课任老师或修过该课程的同学了解8.69%。

问题3数据分析:

总体看,学生选课最主要是看课程信息,比例超过1/3;其次是老师的选课指导和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认可,可以可看出老师的选课指导是有一定作用,但仍需改进;再次是同学是推荐,最后才是师兄、师姐的介绍和主动找课任老师或修过该课程的同学了解。

从学生选择课程信息了解课程选项占1/3多这一事实来看,学生的选课的主动性尚有不足,有待加强。本来应该是F项(自己主动找课任老师或修过该课程的同学了解)是最好的选项,因为原来的课程信息信息量较少,用以指导学生的选课时,经常不能满足学生对课程教学的了解。老师的选课指导并不是针对学生个人,而是针对群体,所以最理性的选择应该是F项,但F项的比例只有不到10%。

问题4答卷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

在你的选课决定时,主要取决于以下的程度各为多少?包含6个选项,各选项所占的程度为:A课程信息中介绍的课程内容29.36%,B授课方式10.38%,C主讲老师12.91%,D个人职业发展规划30.48%,E同学影响7.11%,F容易获得学分5.44%,G老师要求4.21%。

总体上说,选课决定基本上取决于课程信息或个人职业规划,都接近1/3;然后是授课方式与主讲老师;最后是同学影响、老师要求和容易获得学分。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良好发展是学分制的优点;但同样因课程信息的不充分而在此选项中占近30%的比例,可见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在选课过程中有考虑、决策过程不够理性的方面。

综上所述,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选择授课内容时以实用内容为主要。而且,学习目的、个人的职业规划意识比较明确,老师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选课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足,课程信息对学生选课操作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学生在主动找老师了解的比例不大,从决策方面也突出说明了学生的考虑、决策过程不够理性。学院对这类状况有多种渠道的反馈,目前正在加强课程信息的准确和适度加大信息量,这必将对今后学生的选课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学院大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导师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作用,这也定会使得以后的选课制产生更好的效果。

选课倾向性的表现是在同学们的选课结果中,作为倾向性的研究,我们做的另一方面的工作就是:

(二)学生选课数据分析

华软学院采用信息化管理,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的分析就是从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全体二年级本科生两个学期所有的选课信息,分专业进行归类;然后,对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得出学生使用选修学分的进展情况及分布、同时还做了按专业、区分男女生的统计分析。

在做统计分析之前,我们要先对全院课程作分类。不同的分类,给出的统计数据有不同的应用。依我们的研究目的,务必使此课程分类方法必须做到有一定的区分度,不同专业之间有通用性,全院范围内有较好的概括性。为此,我们选定的分类共分为五类,分别是: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②其他专业的选修课;③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选修课;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选修课;⑤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其中相关专业的概念成为一个关键点,我们认为若以本专业的学习与知识结构能很容易过渡到的专业知识课程,则可认为是相关专业选修课。为此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与课程信息,核查课程讲授内容,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

在做统计时,不同的专业因教学计划不同,学生的选修学分会有小差异。考虑到这点,我们引进权重因子,以各专业的选修学分总数作为权重,这种统计就消去了这些专业差异。我们得到的结果如表2、表3。

表2横向反映的是不同课程类型在不同的专业学生选课后所形成的分布,最后合计反映的是全体二年级的学生完成的选修学分按课程类别的分布。

从以上数据结果来看,目前学生的选修学分用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的选项是最高的,接着是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的学习,然后是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最后是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的学分比例,两者比较接近。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男生与动画专业的学生用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的学分比例都过半,动画专业更加超过60%;网络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用于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的学分比另两个文科专业要多10%以上,网络专业更是占总体的1/3;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用于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的学分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多10%以上。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同学们的选修课相当重视专业课的选项,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这和该高校重视专业建设,加强专业师资队伍,不断改善专业课的教学条件是完全一致的。可以细分这些数据为按系、按专业、按专业课程的分布,我们认为这些数据可以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表3横向反映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完成的选修学分按课程分类的分布。纵向合计反映的是各个专业学生选修学分完成的进度及总体的统计平均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些都有所不同。

表3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其所完成的选修学分,按课程分类的分布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差异除了体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外,同时也反映了学生认可的知识结构的差异。这种不同说明学生选课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倾向性。我们认为这种倾向性的研究无论是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还是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探讨都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云鹏.中美高校学分制与选课制关系的历史考察[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

篇3

[关键词]新建地方院校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79-02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内各大高校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211、985国家重点高校较早地进行了多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且已达到总开设课程的相当比例。此外,2002 年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双语教学”,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生物学科最重要的骨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菏泽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最早开展了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并于2010年成为山东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随后逐步扩展到园林和农学专业。但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仍然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仍存在着许多尚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菏泽学院开设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菏泽学院已经开设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课程的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的生物科学、园林和农学专业的同学。共发出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26份,实际回收率为94.2%。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也对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了面谈,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调查发现,被调查对象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等级考试的同学刚刚过半,可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相对较差。对于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教学质量,多数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并比较满意目前的教学质量。可见,对开展双语教学必要性的理解和对双语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是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密切相关的。英语基础差的同学很难理解课堂内容,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认为开展双语教学是没有必要的。

(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就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来讲,绝大多数同学希望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逐步开设双语教学。更多的同学认为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授课和中英文版教材相结合进行双语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学到更多的知识。当然,这也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分不开的。

关于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查方式,只有少数同学对英文答题具有一定的信心,这也反映出了学生应用英语思维方式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差别较大。

(三)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更多的同学认为师资是最主要的因素,部分同学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少数同学认为教材的使用对双语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可见,师资、教材和学生的英语能力对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均有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途径和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海外留学人员和归国学者很少,双语教学的任务一般依赖于引进的年轻硕士或博士。而这部分教师的口语不是很好,不能很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因此,对语言基础好又有培养潜力的年轻老师,可以派去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进修或去双语教学开展较好的院校接受相关培训,为双语教学提供后备的师资。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以英语的思维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多人学习双语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更多的英语词汇,而不是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学习专业知识。只有学会了用英语进行思维,才会触类旁通,真正能够使用英语去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在讲课和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

其次,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助于提高双语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学学英语时,老师尽可能使用全程英语教学,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营造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氛围。

另外,提高学生分析和猜测专业词汇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专业英语中有很多专业词汇,而专业词汇大多拼写长、抽象。但专业词汇多是由前缀或后缀与相关的单词组合在一起,比如:前缀“photo-”有“光”的意思,相关的词汇有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photomorphogenesis(光形态建成)、photorespiration(光呼吸)等;后缀“-ase”有“酶”的意思,相关词汇有oxidase(氧化酶)、reductase(还原酶)、protease(蛋白酶)等。可见,只要掌握常见的前缀和后缀,再结合词汇的词性、句中位置、前后相关内容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便可以初步判断一些陌生词汇的词义,这是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合理选择教材

关于植物生理学的教材,目前国内多用的国外原版教材为Hopkins主编的《Introduction to Plant Physiology》及Taiz 和 Zeiger主编的《Plant Physiology》。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虽然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和准确的专业词汇。采用这种中英文教材结合使用的方法,即使学生接触到了原版教材和专业词汇,也可以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的改善

双语教学是学科教学不是英语教学,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科教育为主,英语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考虑先从部分内容开始,逐步增加英语所占比例。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弥补课时的相对不足,建议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双语结合的方式展现专业的内容,形象而具体,也可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络资源和专业英文期刊,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及时了解植物生理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前景,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植物生理学的理论课程来讲,除期末考试中英文题目要占50%以上外,还要根据平时的考勤、提问、讨论发言和作业等综合进行考核,鼓励学生用英语答题。

(五)建立双语教学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

首先,要在学校和系内成立双语教学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要定期开展双语教学的研讨、讲座等对外对内交流活动;负责组织双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双语教师的引进、培训等;开展双语教学课堂比赛,挖掘人才、发现问题,不断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政策扶持。对于一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在备课、课件制作、教学过程、作业的批改、试卷的出题及批阅等过程中,负责双语教学的教师都要比非双语教学的教师付出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可适当提高双语教师的工作量补贴。另外,一定的经费支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取得成果。

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仍然在起步阶段,开设的课程也非常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更有效的方法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掌握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专业知识的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2]于永生.财经专业双语教学策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丛波.英语思维方式在双语教学中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4]连俊,蒋德安,翁晓燕,等.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效果研究[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2).

篇4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大学;政策价值;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2-0038-05

为有效应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培养结构的需求变化,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开始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部署。2014年5月,178所高校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共同了《驻马店共识》,全面开启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改革。然而,地方本科高校为什么要转型?转型的动力来源和战略任务是什么?文章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政策价值

从理论上讲,应用技术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其“应用技术”的特征和定位上。应用技术,是目标性结果与内容性手段的统一,即以“技术”的知识、技能、教学为内容手段,来实现“技术”的应用、服务实践的目标。从实践上看,应用技术,体现大学的教育内涵,代表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定位;应用技术,彰显大学的办学特色,发挥独特优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应用技术,是大学与产业融合的着力点,代表专业设置、学科教学、师资培养的改革主线。

(一)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用工需求相脱节,国家总体人力资源结构的失衡难题亟需破解。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定位则是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旨在培养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切实解决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脱节的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关键是推动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与市场、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对接,为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路径在于实现由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转型,由以传统专业为主的封闭办学向与现代行业企业的新兴专业高度对接的开放式办学转型。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需要有大批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而地方本科高校将要承担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将会在平衡国家人力资源结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推动高校特色办学,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发展水平实现了快速的补偿性增长,规模扩大、学科健全,多数高校实现了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然而,高校之间的办学同质化、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等问题也不断凸现。一是多数高校办学出现同质化问题,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门类的齐全、增加硕士博士点等,贪大求全的办学定位弱化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二是同质化的人才培养规格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三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有待优化,学术型大学与应用技术大学的比例、专业结构设置等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难以匹配。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支撑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根据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增设新专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另一方面,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校特色化办学,如提高应用技术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规模,优化完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地域结构等。

(三)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关键是发挥行业企业的参与价值,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产教研融合力度不够,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校企合作的层次、形式和意愿有待提高。此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构建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等。与德国、瑞士等国的“双元制”相比,我国地方高校在吸引企业参与、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价值的程度较低,相应的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有利于引导地方高校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内部治理机构,完善现代大学章程,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将是大学章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不仅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需要,更是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从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维度全面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

美国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指出:“大学的转型已经提到了现代大学的议事日程的顶端。”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则是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既有产业结构调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外在动力因素,也有高校特色办学、大学生就业等内在动力因素,其动力机制源于内外动力因素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共同构成了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篇5

Abstract: Cultivat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current,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n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mode, solutions and achievement, which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cultivat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17-02

0 引言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各高等学校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近几年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探讨相应的对策。本文就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面临的问题及相应措施等进行阐述。

1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

①学科类竞赛活动:如全国、全省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挑战杯竞赛、航天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音乐艺术表演竞赛、美术艺术竞赛、体育类学科竞赛、英语类竞赛及其他专业类学科竞赛等活动。

②学生科研活动: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每个立项项目要进行具体分工,并依此组建学生科研团队,每个团队至少3-5人。

③学生自主创业:主要由学生根据市场需要自发组织,注重活动的时效性及效益性。要大力开展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并鼓励、资助、指导和监督学生创业。

④社会调查研究:通过课余时间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⑤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注重活动的个体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科研导师资源有限,高水平教师数量匮乏 所谓科研导师就是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科研导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体现主体性,因此,要求担任导师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富有责任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