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的本质范文

地理学科的本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学科的本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学科的本质

篇1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课本知识;乡土地理课程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的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拨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发动机

生动活泼的课堂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乡土地理在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到处都存在着地理知识,这些本地的、身边的地理知识,比课本上的东西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问:“谁会骑自行车?”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接着又问:“谁天天骑车上学?”大多数学生放下了手。然后再问:“骑车利于健身,更利于环保,那为什么不骑车呢?”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开始说各种原因,比如家长不放心啦,没有专用车道啦,通渭有坡不好骑啦,等等。然后我跟大家说,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呢?通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坡呢?学生开始思考了,“因为通渭是丘陵沟壑区地形,不利于骑行。”

那么,中国有几种地形呢?学生根据通渭的实际情况,感受到了地形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带着各种好奇,如,平原地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山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等等一系列的疑问,去学习地理“中国地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通过结合各种历史典故、传说、时事新闻等,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地理。如,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上的雪人传说;南方冻灾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当然,用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不够的,要做到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可以。如何维持呢?可采取以下方式:布置家庭作业,以南方冻灾为例,让学生上网查询冻灾的情况、形成的原因及网上的原因,结合自己的地理知识,对网上的原因进行判断。让学生在长久的兴趣下学习地理,才是最重要的。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应用十分重要,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创造条件。

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人心情愉悦,让教者更爱教,学者更爱学。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教学的有序,都是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关键。

四、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单纯靠课堂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在地理教学中,首要的,我认为是要教会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再结合文字说明、解析等,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乐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地成长。

篇2

【关键词】学分制;独立学院;选课;倾向性

一、学分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人才的适用手段

目前,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复合的、综合的,我国高等教育中原有的统一课程、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显其不适应性,伴随而来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也在进行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发展等,自主选择相应课程的学分制也就在全国的一些院校开始实施,特别是在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院校中,更是普遍采用试行。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分制的发展又促使了选课制作出相应的调整,要实行真正的学分制,给予学生真正的选择空间,是离不开选课制的,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与关键,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推行学分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优化其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地培养人才,让更多的学生在走出社会时,具备竞争意识、有个性特长、专业知识面广,具备复合交叉学科能力等素质。然而,目前学分制在我国的实施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影响,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更多高校只是利用学分制的“外形”将计量教学量的办法改变了,相应的,学生整体的培养思路及核心教学管理手段都没有脱离原有的学年制框架,在课程计划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由学校设定的必修课及限选课程占了90%,而完全由学生自主的真正选修课数量只占10%,比例明显偏少,可以选择的课程也不多,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么10门左右,且不可以跨专业、跨学科进行选课,学生在如何学、如何选课上没有实质性的改革。[1]这种情况下的学分制,没有了选课制的灵魂,达不到真正让学生自由选择成长的目的与效果。

虽然,设定学生的必修课占主要比例,限制选修课的分额,对于防止学生为容易取得学分、避重就轻地学习等倾向,保证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保证学校教育资源的不浪费等方面都有好处。但是,学生的选择空间少,完全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及社会需求进行规划,只能按照绝大部分都是学校设定的内容、没有多少选择空间下进行学习;加之,目前对于高速发展的如IT行业等,教学内容、教材都完全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雷同,个性化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等特点。再者,目前各高校都面临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大规模的毕业生待就业数量与大量的企业岗位空置,聘请不到合适的人才并存的现象,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社会脱节,而针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空间与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自己的课程,因此,学分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教学管理手段。

实施学分制与选课制赋予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甚至学习年限等多方面都有更大的自由度。然而,学生在机会面前,能否清楚自身的个性特点、明确个人的未来规划、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内容、行业发展信息与方向、课程间的相关联系等呢?在我国近代大学在推行学分制和选课制之时,就有人指出:“受年级之裁制者,对于所学索然无兴趣,其个性不易发展。而在选课制学分制下者,则惟选其性之所近者以习之。但人性避难趋易,益以所选范围漫无限制,则任性之弊随在可见。”[2]由此可见,学分制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课制。目前国内对于选课制的实施有多种方案,基本上都有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够完善的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好选课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很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使选课制得到完善,对学生选课动态的研究,学生选课倾向性的研究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为此,我们以广东省某独立学院的完全学分制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我们关注的学生选课的倾向性。

二、华软软件学院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情况

华软软件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独立学院,是在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新机制政策条件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办学思路上,她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发展需要,于2003年就开始推行选课制与学分制,并相配套地自行开发了一套逐步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每个学生都配以学习导师给予有效的指导。该校的学分制以选课制为核心,学生的课程选择打破专业界限,实现了全校通选,一般情况下,每个学期可提供给学生选择的课程有250余门;极大限度地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范围,学生入学报到就可以在完全咨询清楚后选择申请转专业、每学期的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授课方式等等都可以自主选择,通过选课学生也可以提前修业或者延迟学业,充分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在满足学生“选择”需要的同时,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和多样化。

华软学院的本科标准学制也是按标准四年设置。本科必须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量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学院要求各系要根据独立学院三本(广东二本B类)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一个合适的专业培养定位,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要表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上面。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教学计划里占有相对固定的比例,一般是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及专业必修课共占65-70%,选修课程占30-35%。选修课程由学生的自由选择,只要能取得足够的学分就可以,不一定是固定的某些课程,没有专业的限制,只受课程修读条件的限制,可跨系、跨专业选择。[3]

选择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在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希望学生的学习有自主的、多样化的选择。为了使得学生能真正理解学分制的意义,并充分利用选课制为自己打下以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相当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在第一学期安排了《大学的学习方法》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其开始学会思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校给每位学生配置了学习导师,并从管理制度上要求导师必须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学生每学期也须在信息管理系统上对导师进行评价,以进行质量跟踪。希望通过这些手段,学生能明确地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好规划,能在这不断的选择过程中得到了学习、锻炼、进步、提高。在这些条件下,学生在选课上能否达到目的,他们的倾向又是如何的?我们对低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选课倾向性的研究与分析。

三、学生选课倾向性的研究

基于华软学院完全学分制与选课制的条件下,我们对低年级本科学生进行了选课倾向性的研究。我们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调查与分析。

(一)利用校园网络对二年级本科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我们认为,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和理解是和学分制的成效直接关联的,正确理解与用好学分制,对学生的选课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此选课制条件下,各个选课的操作要素对学生的影响又是如何?这些就是我们问卷调查的目的。

我们得到的问卷调查结果如附录一。

全院共有883名同学完成了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809份,占二年级本科生人数90%以上;系统对学生提交的答卷自动进行ID识别,从而可对答卷分别作男生、女生,及不同专业的统计分析,同时,也为我们后续对高年级学生、不同年级学生的纵横向跟踪研究作基础。

从调查的数据看到,问题一答卷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如表1。

问题1数据分析:

总体看:三个选项总体比例中比较积极、乐观、主动的选项所占比例达到88%,这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高。有74%以上的学生,在他作为3个所喜欢的选项之一中,都选择了讲授实用内容的课程(C项)。可见学生的学习目的较为明确,学习态度较好。同时体现了学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针对学生群体定位的正确。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学到一技之长,找一份好工作,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给人以人生启迪的课(A项)有近50%的学生有此选项,这个比例有点偏高;从中我们看到大一的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彷徨,不明白该如何做,同学们知道自己可以作主,选择自己的未来,但是很需要引导,具体计划认识不清晰不够把握。

有能力的老师讲的课(I项)有接近40%的学生有此选项,表明学生对老师的引导的需求还是很重要的。但是排在第3位,比例有点偏低,也反映了老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不足,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不高,有点欠缺。

问题二答卷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

你认为选修学分按以下分类怎样安排比较合适?包含6个选项,各选项比例的总体安排如下:A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38.16%,B其它专业的选修课11.51%,C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选修课16.77%,D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选修课12.73%,E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15.46%,F容易获得学分的选修课5.25%。

问题2数据分析:

总体来说,选择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的比例最高,然后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而提高外语、综合素质与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的比例接近,这也从某个方面说明该校的办学方向,专业特色比较成功。学生除了本专业外,相当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

问题3答卷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

在你的选课中,对课程的了解主要取决于以下的程度各为多少?包含6个选项,各选项所占的程度为:A信息系统中的课程信息35.69%,B老师的选课指导17.12%,C师兄、师姐的介绍7.56%,D同学之间的推荐13.33%,E对之前的该课程教学的了解17.50%,F自己主动找课任老师或修过该课程的同学了解8.69%。

问题3数据分析:

总体看,学生选课最主要是看课程信息,比例超过1/3;其次是老师的选课指导和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认可,可以可看出老师的选课指导是有一定作用,但仍需改进;再次是同学是推荐,最后才是师兄、师姐的介绍和主动找课任老师或修过该课程的同学了解。

从学生选择课程信息了解课程选项占1/3多这一事实来看,学生的选课的主动性尚有不足,有待加强。本来应该是F项(自己主动找课任老师或修过该课程的同学了解)是最好的选项,因为原来的课程信息信息量较少,用以指导学生的选课时,经常不能满足学生对课程教学的了解。老师的选课指导并不是针对学生个人,而是针对群体,所以最理性的选择应该是F项,但F项的比例只有不到10%。

问题4答卷情况统计及分布特点。

在你的选课决定时,主要取决于以下的程度各为多少?包含6个选项,各选项所占的程度为:A课程信息中介绍的课程内容29.36%,B授课方式10.38%,C主讲老师12.91%,D个人职业发展规划30.48%,E同学影响7.11%,F容易获得学分5.44%,G老师要求4.21%。

总体上说,选课决定基本上取决于课程信息或个人职业规划,都接近1/3;然后是授课方式与主讲老师;最后是同学影响、老师要求和容易获得学分。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良好发展是学分制的优点;但同样因课程信息的不充分而在此选项中占近30%的比例,可见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在选课过程中有考虑、决策过程不够理性的方面。

综上所述,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选择授课内容时以实用内容为主要。而且,学习目的、个人的职业规划意识比较明确,老师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选课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足,课程信息对学生选课操作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学生在主动找老师了解的比例不大,从决策方面也突出说明了学生的考虑、决策过程不够理性。学院对这类状况有多种渠道的反馈,目前正在加强课程信息的准确和适度加大信息量,这必将对今后学生的选课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学院大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导师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作用,这也定会使得以后的选课制产生更好的效果。

选课倾向性的表现是在同学们的选课结果中,作为倾向性的研究,我们做的另一方面的工作就是:

(二)学生选课数据分析

华软学院采用信息化管理,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的分析就是从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全体二年级本科生两个学期所有的选课信息,分专业进行归类;然后,对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得出学生使用选修学分的进展情况及分布、同时还做了按专业、区分男女生的统计分析。

在做统计分析之前,我们要先对全院课程作分类。不同的分类,给出的统计数据有不同的应用。依我们的研究目的,务必使此课程分类方法必须做到有一定的区分度,不同专业之间有通用性,全院范围内有较好的概括性。为此,我们选定的分类共分为五类,分别是: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②其他专业的选修课;③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选修课;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选修课;⑤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其中相关专业的概念成为一个关键点,我们认为若以本专业的学习与知识结构能很容易过渡到的专业知识课程,则可认为是相关专业选修课。为此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与课程信息,核查课程讲授内容,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

在做统计时,不同的专业因教学计划不同,学生的选修学分会有小差异。考虑到这点,我们引进权重因子,以各专业的选修学分总数作为权重,这种统计就消去了这些专业差异。我们得到的结果如表2、表3。

表2横向反映的是不同课程类型在不同的专业学生选课后所形成的分布,最后合计反映的是全体二年级的学生完成的选修学分按课程类别的分布。

从以上数据结果来看,目前学生的选修学分用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的选项是最高的,接着是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的学习,然后是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最后是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的学分比例,两者比较接近。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男生与动画专业的学生用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的学分比例都过半,动画专业更加超过60%;网络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用于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的学分比另两个文科专业要多10%以上,网络专业更是占总体的1/3;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用于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的学分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多10%以上。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同学们的选修课相当重视专业课的选项,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这和该高校重视专业建设,加强专业师资队伍,不断改善专业课的教学条件是完全一致的。可以细分这些数据为按系、按专业、按专业课程的分布,我们认为这些数据可以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表3横向反映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完成的选修学分按课程分类的分布。纵向合计反映的是各个专业学生选修学分完成的进度及总体的统计平均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些都有所不同。

表3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其所完成的选修学分,按课程分类的分布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差异除了体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外,同时也反映了学生认可的知识结构的差异。这种不同说明学生选课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倾向性。我们认为这种倾向性的研究无论是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还是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探讨都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云鹏.中美高校学分制与选课制关系的历史考察[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

篇3

[关键词]新建地方院校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79-02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内各大高校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211、985国家重点高校较早地进行了多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且已达到总开设课程的相当比例。此外,2002 年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双语教学”,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生物学科最重要的骨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菏泽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最早开展了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并于2010年成为山东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随后逐步扩展到园林和农学专业。但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仍然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仍存在着许多尚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菏泽学院开设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菏泽学院已经开设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课程的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的生物科学、园林和农学专业的同学。共发出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26份,实际回收率为94.2%。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也对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了面谈,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调查发现,被调查对象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等级考试的同学刚刚过半,可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相对较差。对于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教学质量,多数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并比较满意目前的教学质量。可见,对开展双语教学必要性的理解和对双语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是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密切相关的。英语基础差的同学很难理解课堂内容,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认为开展双语教学是没有必要的。

(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就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来讲,绝大多数同学希望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逐步开设双语教学。更多的同学认为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授课和中英文版教材相结合进行双语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学到更多的知识。当然,这也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分不开的。

关于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查方式,只有少数同学对英文答题具有一定的信心,这也反映出了学生应用英语思维方式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差别较大。

(三)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更多的同学认为师资是最主要的因素,部分同学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少数同学认为教材的使用对双语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可见,师资、教材和学生的英语能力对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均有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途径和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海外留学人员和归国学者很少,双语教学的任务一般依赖于引进的年轻硕士或博士。而这部分教师的口语不是很好,不能很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因此,对语言基础好又有培养潜力的年轻老师,可以派去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进修或去双语教学开展较好的院校接受相关培训,为双语教学提供后备的师资。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以英语的思维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多人学习双语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更多的英语词汇,而不是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学习专业知识。只有学会了用英语进行思维,才会触类旁通,真正能够使用英语去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在讲课和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

其次,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助于提高双语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学学英语时,老师尽可能使用全程英语教学,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营造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氛围。

另外,提高学生分析和猜测专业词汇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专业英语中有很多专业词汇,而专业词汇大多拼写长、抽象。但专业词汇多是由前缀或后缀与相关的单词组合在一起,比如:前缀“photo-”有“光”的意思,相关的词汇有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photomorphogenesis(光形态建成)、photorespiration(光呼吸)等;后缀“-ase”有“酶”的意思,相关词汇有oxidase(氧化酶)、reductase(还原酶)、protease(蛋白酶)等。可见,只要掌握常见的前缀和后缀,再结合词汇的词性、句中位置、前后相关内容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便可以初步判断一些陌生词汇的词义,这是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合理选择教材

关于植物生理学的教材,目前国内多用的国外原版教材为Hopkins主编的《Introduction to Plant Physiology》及Taiz 和 Zeiger主编的《Plant Physiology》。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虽然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和准确的专业词汇。采用这种中英文教材结合使用的方法,即使学生接触到了原版教材和专业词汇,也可以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的改善

双语教学是学科教学不是英语教学,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科教育为主,英语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考虑先从部分内容开始,逐步增加英语所占比例。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弥补课时的相对不足,建议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双语结合的方式展现专业的内容,形象而具体,也可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络资源和专业英文期刊,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及时了解植物生理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前景,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植物生理学的理论课程来讲,除期末考试中英文题目要占50%以上外,还要根据平时的考勤、提问、讨论发言和作业等综合进行考核,鼓励学生用英语答题。

(五)建立双语教学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

首先,要在学校和系内成立双语教学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要定期开展双语教学的研讨、讲座等对外对内交流活动;负责组织双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双语教师的引进、培训等;开展双语教学课堂比赛,挖掘人才、发现问题,不断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政策扶持。对于一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在备课、课件制作、教学过程、作业的批改、试卷的出题及批阅等过程中,负责双语教学的教师都要比非双语教学的教师付出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可适当提高双语教师的工作量补贴。另外,一定的经费支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取得成果。

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仍然在起步阶段,开设的课程也非常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更有效的方法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掌握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专业知识的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2]于永生.财经专业双语教学策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丛波.英语思维方式在双语教学中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4]连俊,蒋德安,翁晓燕,等.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效果研究[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2).

篇4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大学;政策价值;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2-0038-05

为有效应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培养结构的需求变化,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开始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部署。2014年5月,178所高校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共同了《驻马店共识》,全面开启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改革。然而,地方本科高校为什么要转型?转型的动力来源和战略任务是什么?文章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政策价值

从理论上讲,应用技术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其“应用技术”的特征和定位上。应用技术,是目标性结果与内容性手段的统一,即以“技术”的知识、技能、教学为内容手段,来实现“技术”的应用、服务实践的目标。从实践上看,应用技术,体现大学的教育内涵,代表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定位;应用技术,彰显大学的办学特色,发挥独特优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应用技术,是大学与产业融合的着力点,代表专业设置、学科教学、师资培养的改革主线。

(一)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用工需求相脱节,国家总体人力资源结构的失衡难题亟需破解。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定位则是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旨在培养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切实解决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脱节的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关键是推动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与市场、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对接,为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路径在于实现由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转型,由以传统专业为主的封闭办学向与现代行业企业的新兴专业高度对接的开放式办学转型。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需要有大批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而地方本科高校将要承担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将会在平衡国家人力资源结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推动高校特色办学,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发展水平实现了快速的补偿性增长,规模扩大、学科健全,多数高校实现了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然而,高校之间的办学同质化、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等问题也不断凸现。一是多数高校办学出现同质化问题,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门类的齐全、增加硕士博士点等,贪大求全的办学定位弱化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二是同质化的人才培养规格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三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有待优化,学术型大学与应用技术大学的比例、专业结构设置等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难以匹配。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支撑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根据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增设新专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另一方面,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校特色化办学,如提高应用技术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规模,优化完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地域结构等。

(三)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关键是发挥行业企业的参与价值,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产教研融合力度不够,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校企合作的层次、形式和意愿有待提高。此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构建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等。与德国、瑞士等国的“双元制”相比,我国地方高校在吸引企业参与、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价值的程度较低,相应的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有利于引导地方高校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内部治理机构,完善现代大学章程,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将是大学章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不仅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需要,更是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从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维度全面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

美国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指出:“大学的转型已经提到了现代大学的议事日程的顶端。”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则是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既有产业结构调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外在动力因素,也有高校特色办学、大学生就业等内在动力因素,其动力机制源于内外动力因素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共同构成了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篇5

Abstract: Cultivat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current,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n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mode, solutions and achievement, which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cultivat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17-02

0 引言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各高等学校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近几年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探讨相应的对策。本文就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面临的问题及相应措施等进行阐述。

1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

①学科类竞赛活动:如全国、全省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挑战杯竞赛、航天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音乐艺术表演竞赛、美术艺术竞赛、体育类学科竞赛、英语类竞赛及其他专业类学科竞赛等活动。

②学生科研活动: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每个立项项目要进行具体分工,并依此组建学生科研团队,每个团队至少3-5人。

③学生自主创业:主要由学生根据市场需要自发组织,注重活动的时效性及效益性。要大力开展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并鼓励、资助、指导和监督学生创业。

④社会调查研究:通过课余时间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⑤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注重活动的个体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科研导师资源有限,高水平教师数量匮乏 所谓科研导师就是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科研导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体现主体性,因此,要求担任导师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富有责任心[1]。

篇6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实践力的本质和内涵就是人在户外进行观察、分析,进行社会调查和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时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地理实践力有如下特征:一是综合性。地理实践力是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地理思维品质、行动能力的综合表现,因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二是发展性。地理实践力随着特定的环境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并随着学生地理知识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发展。三是长远性。地理实践力是在学生地理知识经验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长远的地理品格与地理能力,所以其具有长远性,并对学生未来产生长远影响。四是实用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用到地理知识,地理实践力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

二、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首先是国际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地理教育要能发展学生的空间组织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性的地理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国家的许多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地理知识作支撑,地理实践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需能力;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教学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地理实践力正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方法与途径

1.运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

体验式学习方式是基于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和感受,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基本分为实际体验和模拟体验两种。而实际体验又能分为如下实践内容。实际体验:一是栽培实验,二是制作和操作,三是现实生活体验,四是人际交流体验。通过体验式学习不但能让学生学会地理操作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和体验能形成认知能力,并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2.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

探究式学习是主要在学习中进行地理学科的探索性学习或实践活动,探究式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主要是进行探索学科知识的获得途径与方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在探究式学习中要把握从抽象的地理学科知识学习转向通过具体的实践探讨来体验和感受地理学科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验证和获取某个知识结论为目的进行学习。二是要抓住探究式学习的本质进行学习。进行地理探究式学习其本质在于探究,而不是对某个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行简单的再现与重复。三是探究式学习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假设以及制作模型等方面的能力。

3.运用解决问题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

篇7

【关键词】新课标 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地理教学

一、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其本质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基础,才能决定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基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不重视,导致高中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趋于不足,有部分学生甚至放弃地理学科的学习。其本质原因有几点:1. 地理偏理科,在学习上绝大部分的女生直接不感兴趣,不想去思考、划分与分析地理图表;2. 高中教学体系中对于高中地理的基础教学不够重视。因此,学生逐渐地对于学习地理学科缺乏兴趣。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其教学系统本质是依仗地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于高中而言,学校应当扩展与优化高中地理学科教研组,解决地理教师匮乏、综合水平不足、青黄不接等现象。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的高校地理教师,其实际职能范围大大超出其岗位职能工作,除此,要实现师资队伍的完善,必须加强对于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优化现阶段教师的教学手段,从思想上,破除学生、地理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层对于地理学科的懈怠,改变其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实现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师资队伍建设。

(三)教学资源匮乏

地理,是一门理科,但同样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人文故事与古今轶事,是许多青少年会去探索与兴趣学习的。比如:许多不优秀的学生,热爱三国类的游戏,但其对于古今中国的地域分布情况,却能够了如指掌。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接触与兴趣,通过游戏可以接受更多的课外知识与故事,丰富其部分的地理综合素养。新课标下的我国高中地理,其教学资源依旧处于匮乏阶段,比如设备:地球仪、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又比如教材:教师缺乏对于订阅地理学术杂志的习惯、学校图书馆地理书籍存量少、地理教师缺乏特定的地理模型。正是由于教学资源去匮乏,导致了地理缺失了引人入胜的学科魅力,让学生无法去接触到趣味性的一面,从而全面地降低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学校地理教学的发展进程。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实现学生自主与合作化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驱动高中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态度。通过不断地设计提问、学习、交流与表达,教师主导教学目标,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辅助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培养,营造一种趣味化、知识化与探究化的教学课堂氛围,逐渐地改变其传统地理教学的自然过程,从而优化其本质教学,实现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打造效率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全面性地发展学科学习。

三、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一)教学设计

要实现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课程教学,其本质在于教师应当熟练“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结合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困境,引入课外性的教学资料,构建初步的地理模型,递进式与探究式的知识传授过程,不同教学内容,则引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观看与活动,让学生对于每节课都有着充分的新颖感,从整体教学大纲上,优化每节“小组合作学习”的小课,力求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从而更好地优化其教学质量。

(二)分组模式

古语有云:教学相长也,其揭示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必须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促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当采用合理化与科学化的分组,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对于班级学生进行6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学习”,参考学生地理学情,综合每组地理综合知识。本着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促进的目标,安排小组长,协同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小组学习协调,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地理教学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材料

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案例为课堂教学,课前一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提倡高中生利用地理课本、网络、图书馆以及老一辈的经验故事等资料,进行气候、生物、地质、水质、地势方面资料收集,由小组长进行综合记载。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堂中,教师事先组织小组长进行综合资料的发言,教师参与讨论起水土流失过程的环境演变,并提出:“小组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列”,让小组学生能够自主化想法交流。

利用多媒体教学,绘制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曲线,并辅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们充分地理解对于地理中的一些科学曲线的认识,并要求小组学生进行自身观点的影响因素曲线绘制,通过小组课堂学习、交流,加以教师辅导,进行影响因素曲线的初步绘制,让学生们去自主化、合作化与探究化地摸索,从而接受地理知识中的一些枯燥理科理念,实现对于小组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与地理教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于课堂的设计,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自主、合作、趣味与探究性的学习氛围,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不单单提升教学方式,更重要扩宽教学手段与教学材料,从本质上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使高中地理更生动,为高中生学习所感兴趣。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关于空间、区位等长期研究的成果,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发展历史看,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着关注空间区位的传统,从经济学的先驱到近代经济学的大师,无不对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位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区域、空间、区位等概念却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只有德国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坚持不懈地探讨区位的经济含义,长期从事这一主题研究的先驱包括了杜能(thunen,1 826)、韦伯(we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早期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时期,当外生变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特定区域的区位选择问题,这只是一个应用决策问题。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根据消费和生产的决策行为,无法给出区位选择的圆满解释。因此,经济学拒绝将区位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当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收益递增的市场均衡和决策获得了新的分析工具,并且能有效地用于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从而构筑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用内生变量解释空间集聚或扩散,或更准确地说解释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行为时,空间经济学才取得了登入主流经济学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分析工具的约束。没有理想的分析工具,即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也会拒绝其进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而宁愿将其交给应用学科去研究,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个成熟理论学科的必然选择。

篇9

关键词: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湖南地方本科院校 产学研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01-03

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有力地促使学校打开校门,改变传统的以教室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陈旧模式,而且能够将学校教育、产业发展、企业经营、科学研究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促使学生在工作中迅速地转化和应用知识,需要高校运用开放式的模式,将学生放在更多的社会环境中去,这些都需要高校广泛地与企业、科研机构、产业组织密切联系。

一、基于区域文化视角的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目前,普遍认为较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为如下四种:

1.“工学交替式”模式――“工读结合”。即让学生在校期间有一部分在学校学习,有一部分时间则在企业或用人单位学习、实习、工作。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有较长的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去参与实践、接触社会,也能促使社会参与到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计划中来。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的工程实践交替进行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

2.“订单式”模式――共建实验(实习)基地。根据商务事务的特点,依托当地产业组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校外的实验(实习)基地。在课程设置中灵活地安排实验(实习)环节,弥补校内实验(实习)模拟性较差的缺陷,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到校外的实验(实习)基地中。这是一种由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培养“适销对路”员工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

3.“X+Y”模式――共建实验(实习)基地。前X年在学校组织教学,以完成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后Y年在企业进行,以顶岗实习为主,参加企业各项活动,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4.共建研发机构模式。考虑与企业或科研机构共建研发设计机构,企业或科研机构提出命题,教师和学生提供科技服务,对企业及企业所在的整个产业或科研机构的重大管理难题、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合作与科技创新。

这四种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各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已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是不能与本地经济与区域产业特点结合,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许多地方高校在办学中无法与本地经济联系起来,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本区域产业的特点,无法准确地辨别区域发展优势,学校的科研成果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不能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1}。二是不能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结合,产学研人才培养运行模式缺乏针对性{2}。三是产学研合作的各方不能主动与当地产业融合,不能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进行教学改革,也就无从“互利互补,协调发展”{3}。

二、基于区域文化视角的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研究

在一体化思路下湖南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可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就是指相关管理主体面对各类产学研合作情况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和各类控制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产学研结合的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目前,产学研各方的管理机制仍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良好且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产学研结合顺利实施和稳健发展的有力保障,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管理工作机制与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4}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管理机制。一是成立政府人文社科产学研合作管理工作小组。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地方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对地方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产生显明的制约作用。二是成立政府产业专家委员会,保障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发展上的实施效果,加强对产学研结合运行过程的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在大数据时代,地方本科院校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当前,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更新的过程中,为保障产业技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光靠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需借助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把握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方向,对产学研组织开发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产品进行严格把关。

1.基于区域经济的地方产学研合作模式。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地方高效产学研合作在具备与企业合作培养经济管理人才并提供经营管理专家咨询的同时,还具备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区域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旅游规划研究基地”,研究机构对区域经发展状况研究来为地方政府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建议,{5}这样合作模式最典型的是成立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从表1来看,目前湖南23所新建本所院校共有23.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占全省总基地数(87个)的16.4%,其中经济类7个,说明新建地方高校学研合作规模越来越大。不过至今为止,湖南工程学院、湘南学院、长沙医学院、湖南工学院、长沙师范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湖南信息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等9所本科院校还没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基于区域文化地方产学研合作模式。从文化视角来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不仅肩负培养文化人才等基本任务,同时还需要研究区域文化的历史、现状、保护、传承并发展区域文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具体表现为“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建设“特色文化文献资料库”等等{6}。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湖南普通高等院校始终将“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为己任,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湖湘文化始终是湖南院校发展传承的重点内容。在各院校办学的过程中,湖湘文化的内涵始终贯穿于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为企业建立相应的平台,促使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企业文化,并随之发展起来。从表1看,目前湖南23所新建本所院校共有23.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文化类占16.5个,是经济类的两倍强,这对促使文化发展、传承与保护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湖南地方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的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深化“官产学研联合”的合作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要面向地方办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深化“官产学研联合”的合作模式是必然选择。地方院校只有抓住地方优势,才能快速提升办学水平。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人文特色和经济特点,地方院校所处的地区和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及产业优势,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7}因此,引导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三方力量之间开展深度合作,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湖南工学院为培养所需的人才,学校以董事会为平台,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共创集团、江头生态农庄、香港皇朝、泛华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同实施“卓越金融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计划”、“企业员工继续教育计划”,共建“大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人力资源培训基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8}

2.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整合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从整体上提升地方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师资队伍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地方高校成功转型的重中之重。湖南工学院紧紧围绕衡阳六大主导产业(现代装备制造、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矿产品开发和加工、新型能源、食品和医药加工、现代物流)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医药产业、物联网产业、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环保产业),通过新建、调整、改造、拓展等措施,努力打造具有明显产业背景和一定优势的工商管理专业群,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建设科技创新或实验教学基地,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训的范围,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组建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突出区域特色服务文化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地方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方面,肩负着神圣而崇高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地方高校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围绕地域文化特点,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实现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7}衡阳师范学院依托深厚的人文学科优势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建立湖南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和船山学研究基地文化研究院,“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湖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即“2011计划”)。

4.主动深入企业,加快成果转化利用。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技创新。2007年以来,湖南工学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学校与省内外30余家工商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涉及产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策划、生态农庄设计、生态环保、电子信息、经济管理、旅游规划等领域,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学校工商管理专业与企业、地方共开展科研合作项目100余项,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经费占到了全部科研经费的70%左右。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省级重点资助课题《STS视角下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动力要素、运行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编号:XJK014AGD007)、湖南省职业教育教改课题《地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ZJB2013062)]

注释:

{1}张霞.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吉首大学工商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高教论坛,2014(8):60-64

{2}戚志林.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地方特色略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53-155

{3}王全.地方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构建“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9):147-149

{4}王鹏杰.论我国产学研结合机制的建构[J].学习论坛,2015(4):54-58

{5}韩作振,韩汝军,刘桂仁.山东科技大学:促进产学研合作,走服务地方与科技创新和谐发展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04:24

{6}孟令择.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体制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教育探索,2010,5(4):61

{7}王清义.高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J].政策探索,2015.3下:13-15

{8}云谱萱,刘胜,肖中云,刘金春.八载砥砺铸辉煌,创新发展育英才――湖南工学院升本改革创新发展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5.6.17:4版

参考文献:

[1] 彭林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3):25-29

[2] 王飞绒.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杨琼.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2(9):50-53

[4] 刘叶,邓成超.构建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02:50

[5] 邵鹏.中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周衡志,六扬,王章忠,陶郁峻,巴志新.基于长效机制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5(1):73-75

[7] 汤姿.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的引领作用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10-211

[8] 王伟.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293-295

(作者单位:1.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3.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9)

篇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即将进入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科学学科的发 展日益呈现出交叉化、复杂化和界限模糊化的趋势,作为一门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前景 的学科,地理学也概莫能外,不仅地理思维又有了纵向和横向的极大扩展,而且传统的区 域性和综合性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对其的研究分析对于当前中等地理教育的改革将提供一个 有益的思路。

一、从传统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到新时期地理思维的十大特性

    1.从区域性到区域科学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 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 的制约关系。在中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前,地理学家所开展的大量的小区 域研究工作,以及8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的复兴,都表明了区域特性在中国地理思维特性中 的重要地位。

在国外,区域科学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区域科学对区域概念的表述比地理中传统的区域 概念更进一步。 现代区域科学更强调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和定量分析,把解释和建立模型作为中心任务,无疑是对地理区域思维的一种完善。

2?从综合性到综合地理学 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 只有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对传统地理综合特性的延伸,综合地理学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综合地理学要求实现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合作与统一,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经济学、工程技术科学、生态学 、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推动区域综合开发、区域系统工程和区域综合问题(如黄河断流、三峡工程和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等)的研究。

3?从人地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有人地关系研究的传 统,从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到人地协调论,是人地关系演 变的一条主线。吴传钧先生认为地理学应着重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研究它的形成过程 、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向的规律性。近年来所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涉及人类社会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地关系演化序列中一种较为完善的形态。实际上,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人地关系协调 论的要义不谋而合,从而使得地理学在开展这一专题研究、发挥可持续思维方面拥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

4.从空间性到空间系统 空间性可视为地理学所特有的属性, 它强调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差异的现象、原因及其规律。现代的空间概念已演绎为空间系统的 概念,并在区域开发与人文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一定区域的“点”、“线”、“面” 综合构成了“空间系统”,而“空间系统研究”则着重考察空间内“点”、“线”、“面” 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机理与相关的政策调控。

5.社会性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而地理学 则着重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以及具有空间属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社会地理学是 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社会地理学是在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加快、社会问题愈加 突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地理、城乡贫困、犯罪与交通事故地理和乡村城市化等都是 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空间分异、乡村社会空间系统等则属近年新兴的热 点研究领域。

6?实践性 地理学向来重视其实践作用的发 挥,从早期的人民公社规划到农业区划、行政区划、城市和区域规划,再到近十余年所广泛 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 土地评估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有待进 一步发挥。

7?时段性与时空系统 一般人认为,时间是历史学的特性,按这种观点,历史地理学既可算作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可算作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但若论及 长时段思路则非地理学特性莫属。历史学所研究的已知的人类文明史不过是5000年左右,而 自然地 理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则动辄研究10万、20万乃至数百万年以来环境与海平面的变迁、古人类的起源。现代地理学还注重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即从时空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地理现象,揭示 其动态变化特征及一般演变趋向。

8?宏观性和微观性 地理学向以宏观研究见长,强调从大处着 眼,开展系统的体系研究,如城市地理中对城镇体系的研究,就是把城镇看作一个点,研究 一定区域内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包括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网络系 统结构。近年来,地理宏观研究中出现了研究大区域或大系统的宏观问题的趋势,如对地球 科学系统、陆地科学系统的研究。

地理也重视微观领域的研究,如同属城市地理,微观研究则把城镇看作一个面,综合研究 城镇的内部空间。如近年兴起的公司地理研究,探讨地方化与柔性生产网络的作用,研究国 有企业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微型社区更是典型的微观研究,如对北京“浙江村” 、苏南集镇等的研究,通过微观研究,归纳、衍化类型,从而具有更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9?学科交叉性 地理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缘于其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如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人口学、政治、军事、民族和宗教分别衍生出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民 俗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和宗教地理学等。尤其是与 计算机处理技术、遥感、数理统计等所衍生出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与遥感、计量地理学等 无不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地理学科获得勃勃生机。

10?决策性 这也是地理思维有待挖掘的一大特性。地理善于区 域研究、综合和宏观论证,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决策领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其实,地理 学完全有可能充分发挥这一特性,进入决策圈。因为,一则,地理学每每走在时代的前列, 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及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等即可见一斑 ;二则,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和一系列空间操作与分析 ,为区域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强化了地理的决策思维,也促进了学科的决策化。

篇11

1 学习地理知识必须以一定的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否则就无法形成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地理基础知识是指地理学科重要的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基本规律。它们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联系,它们基本上能体现地理学科的功能。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象一般的、本质特征的知识,是人们对地理事象的一般属性进行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后得出的反映地理事象的本质属性的知识。地理原理主要指“为什么”的知识。地理原理能帮助我们更广泛、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解释地理现象,能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指导我们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地理原理有助于我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和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认识世界,对搞好生态平衡和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地理规律主要指地理分布规律,它是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地理知识。根据空间范围及方向可以将地理空间规律分为三类:一是地理事物水平分布规律;二是地理事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如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等;三是地理事物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学习地理分布规律有助于我们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并且利用该规律分析一些地理现象。

2 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教学研究证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零碎的知识更重要、更有价值。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视对知识结构整体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对知识归纳、整理、加工的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如概括特征、建立联系、比较异同、归纳类型、联系实际等(这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其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3 要抓住主干知识,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地理主干知识是支撑地理学科的脉络,如果没有这些主干知识的支撑,这个学科就难以成立。例如,大气环流知识就是主干知识,对区域特征的认定历来都是学习的重点和考试的重点。对区域特征认定的基础之一就是运用经纬度位置、地形因素等展开逻辑推理,一旦有了区域的纬度位置,我们就能确定这个区域的热带量是热带、温带还是寒带;根据纬度位置我们还可以知道这个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结合地形特征,就可以根据其海陆位置知道该地区的降水分布情况,也就了解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而根据逻辑推理,就能知道该地区的水文情况、植被情况、土壤情况,还可以进而分析得出该地区发展的农业等。

篇12

1.全面阐述民族地理学学科的地位。作者在论述民族地理学学科资料积累和发展源流的基础上,对民族地理学进行学术定位,指出民族地理学既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序列,又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序列,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结构。民族地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在研究系列上应包括民族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论性质的民族地理研究、区域民族地理研究、断代民族地理研究、单一民族地理研究和部门民族地理研究等六个重要的环节。民族地理学横向内容的展开,具体又包括民族人口地理、民族历史地理、民族经济地理、民族聚落地理、民族文化地理等重要方面。民族地理学在研究这些重要内容时,与民族历史学、民族人口学、民族经济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许多学科,不仅在研究资料、方法与手段上会形成密切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学科依存关系,而且在某些具体的研究内容上还有可能建立共同的或者说是重叠的研究领域。总之,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实现学科间的整合,在交叉中求突破,在交融中求发展,是这门方兴未艾的新学科的显著特点。

2.体系结构上的精心构思。民族地理学内涵丰富,如何在有限篇幅中既全面系统又深入细致地对此加以论述,很能考验作者的学术功力与写作水平。作者在总体上采用了一种三元式体系结构:首先从学科建立与发展的视角,将民族地理学的发展源流及其研究对象、内容、概念、方法、意义及学科体系等做了整体性的论述。突出了学科地位的研究;继而从“民族共同体的地域分化与空间变动”、“民族与自然:人地关系上的民族生态观”与“民族文化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地理背景”三个方面对民族地理学所关联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最后分别对“世界民族地理”和“中国民族地理”进行具体审视,旨在从“世界”与“中国”的视阈中考察各民族的地理分布与区域民族构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将纷繁复杂的民族人文地理现象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图像。这种三元式体系结构,从涵盖面来说,几乎囊括了民族地理学所有的研究内容,使古今中外各种民族地理知识尽纳其中。仅从这点来说,该书既是一个全面开放的体系结构,又是一个兼容并包的体系结构,称其为民族地理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并不为过。

3.论述观点上的创新。主要有:第一,地理环境对种族、民族体质特征和民族性格及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书中以五个典型的个案材料为主,深入地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以及阿拉伯人的民族性格的塑造。作者看待这个问题的眼光是深邃而辩证的,他指出:“地理环境确实对一个地区或国家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深刻而持续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愈是民族发展的早期愈是明显。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形成民族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地理环境只能是一个基本因素,而且这个基本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它主要是作为生产力要素而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过程的,对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起核心作用的是这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这个民族的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有力地批驳了某些西方学者所鼓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第二,在对“民族生境”、“民族生态位”等概念具体阐释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民族环境取向的两个基本向度――垂直空间向度和水平空间向度,民族生存和发展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是关于居住地周围小环境的认知。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理论,具体分析了各民族对生态过程的理解、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中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生态观念,以及各民族社会传承有序的环境乡土知识对民族生态的维护作用。第三,探讨民族文化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地理背景,揭示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差异,是民族地理学在考察民族文化地理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书中重点分析了饮食、服饰、丧葬的地域性差异以及民间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民族聚落的影响,考察了民族聚落的地理类型与空间分布形态。“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这部分的一个研究重点,书中既分析了产生和发展的地理基础,考察了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对宗教分布、传播和扩散的影响,又对各种宗教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逐一进行揭示,探讨了宗教的生态关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通过对民族文化地理的分类考察、综合归纳,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各种不同民族共同体基于特定的生态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一般都有着较为稳定的空间属性或区位地域的植根性、依附性,并且在不同的时空序列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第四,书中关于民族地理现象中地名问题的研究与阐释,新颖独到。作者认为:地名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民族语地名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地理基础和文化背景,每一个地名作为民族文化的镜像,它都或多或少地记录着诸如民族兴衰、文化变迁、经济生产、军事活动等纷繁的历史事件,隐藏着大量的具有本源意义的文化信息。在对地名进行民族地理学的解读中,既注重探讨地名对民族地理环境的客观再现及其生态意义,又详细地考察了源于氏族部落或民族名称的大量地名,具体分析了区域民族历史变迁、民族聚居与杂散居分布状况、民族迁徙与跨境民族分布在地名上的反映。

《民族地理学》一书,还有两个值得称道的特色。一是善于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紧紧把握住学术前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术研究总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继续攀登,一方面要博采众长,起到综合集成和再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个人的理论思索和原创,力求新的突破。本书对此体现鲜明。从书后所附“参考文献”目录来看,作者所参考的有关论著多达700余种,可见其涉猎之广。二是书中附有大量地图和示意图。作为一部有关地理学的著作,文字表述当中所加图表的作用相当重要,这可以给读者以直观的感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篇13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055-04 收稿日期:2009-10-22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关于空间、区位等长期研究的成果,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发展历史看,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着关注空间区位的传统,从经济学的先驱到近代经济学的大师,无不对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位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区域、空间、区位等概念却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只有德国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坚持不懈地探讨区位的经济含义,长期从事这一主题研究的先驱包括了杜能(Thunen,1 826)、韦伯(We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早期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时期,当外生变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特定区域的区位选择问题,这只是一个应用决策问题。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根据消费和生产的决策行为,无法给出区位选择的圆满解释。因此,经济学拒绝将区位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当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收益递增的市场均衡和决策获得了新的分析工具,并且能有效地用于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从而构筑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用内生变量解释空间集聚或扩散,或更准确地说解释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行为时,空间经济学才取得了登入主流经济学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分析工具的约束。没有理想的分析工具,即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也会拒绝其进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而宁愿将其交给应用学科去研究,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个成熟理论学科的必然选择。

篇14

【关键词】地理教学 整体性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37-01

一、整体性思维的概念

整体性思维又称系统思维,指运用综合分析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不仅独立分析各要素还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不仅关注地理现象形成的本质还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然后归纳、总结出整体性的结论。

整体性思维要求以整体、全面性视角把握对象,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关系,避免思维的片面性。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整体性思维的必要性

1.地理学科的特点

整体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属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研究的对象、要素不是孤立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倡导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的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培养出的人不仅要具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从认识论角度看,整体性思维的提出,把我们以前教学从某一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某一区域孤立的知识转向了对要素、地理现象之间关系,从“点”的学习转化为整体性“面”的学习。从方法论角度看,整体性思维是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方法,从整体上了解、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有助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仅能收获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地理教育现状与新课标要求的差距

现在的地理教学注重细节知识的教育,而新课标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思维的锻炼。整体性的知识结构比零碎知识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思维来源于疑惑和思考。疑惑和思考能激发学习欲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零碎的知识按内在联系串起来,从个体到整体,从表象到本质,形成知识体系。

(一)从全局纵观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课程包括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七个模块。教师应发挥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读高中阶段全部教材,深入研究并融会贯通,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在讲授具体课程前,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课程的脉络,从全局上J知学习任务,在心中构建学习地图,在构建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明确各个模块在学习地图中的位置、作用和重要性及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二)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整体性的知识库

1.打牢基础,形成对基础知识的正确认知

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很零碎,可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并形成正确认知。有了基础知识的正确概念,再通过分析、理解和扩展,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的桥梁,形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概念,构建整体性的知识库。

2.纵向延伸,引导学生从表象的认知深入至本质

如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时,从整体性的分析模式着眼,由“什么是环境问题?”进入到“原因的分析”、“带来的影响”再延伸到“应当采取什么预防措施”,从表象的认知探讨到问题的本质,在层层分析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综合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整体性知识。

3.利用横向扩展,构建完整知识模块

在讲述“水循环”时,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水循环由地表水的蒸发、空气中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环节构成,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有机结合,形成巨大的水循环。学生在探索中构建了整体的知识模块,感受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从区域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状况、人口状况等角度分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了解到很多地理现象是整体性的,区域性只是整体性中的差异性。

(三)通过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完善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地理学科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综合性很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解释地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整体性思维能力。比如,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用化学式来解释:CaCO3+CO2+H2O=Ca(HCO3) 2。再如,学生通过语文中《敕勒川》的学习,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壮美风景有了生动形象的理解。在讲述太阳高度角时,借助数学公式:太阳高度角=90度-(当地的地理纬度和太阳直射点之间差的纬度数),学生很容易地把抽象知识理解了。

四、结束语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用统筹的方式协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系统地认识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系统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玄立烨.地理学“综合性运用”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2月,第35卷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