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系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本;仁爱;诚信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从根本上说,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1]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先秦时期,“文化”一词一直是分开使用的,“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西汉以后,“文”与“化”才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古人认为:“文化”就是“以文教化”[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其新的意义,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一词,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此外,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大多数人普遍接受把“传统文化”定位为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法家为内核,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都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的民本思想、墨子的“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兼爱主张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这些思想和理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面对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对待传统文化,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阐发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魅力,不断强化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认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和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曾提出过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指的就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民可拥护君主,也能君主,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孟子更是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出孟子将人民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就是要求我们党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凝练和升华,由此可见,“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被撼动。同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强调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人民是国家政治的基础等重要思想,但是缺乏“人民的统治”的理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民权思想,将“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三、传统仁爱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民族根基
“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左传•隐公六年》中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强调以仁爱互助、礼仪来协和天下各国。《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反映了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论语•学而》中讲:“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使彼此都能融洽,主张礼仪制度等以“和”为标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引导人们要互相关心和爱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公正”、“友善”等理念相吻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厚土壤,也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传统诚信理念构成了社会主义公民价值准则的理论基础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代中国,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内在联系,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诚信作为公民的价值准则被列入其中,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导向,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强调了诚信是为人之本。《孟子•离娄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说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管子•枢言》中讲:“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指诚信,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人心。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以新的形式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愈加频繁,我们应当更加尊重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中赢得主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前人已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作者:王晓勇 徐洋洋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4]马新,杨朝明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5]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
[6]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郭齐勇.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N].光明日报,2014-04-02.
[8]杜雏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9][魏]王弼.周易•乾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奥运;人文精神
一、引 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书》、《礼》、《易》、《论语》、《春秋》等经典著作,向世人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持续繁荣着。而百年奥运,风云变幻,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自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发源于古希腊的奥运盛会将首次由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主办,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对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体育是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进行对话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学者指出: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流和融合的历史。中国在申办的过程中提出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其中“人文奥运”被认为是第一位的、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一个口号,也是中国申办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人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文化”来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人文奥运”的思想宝库。正因为如此,宣传中国文化,弘扬奥运精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文奥运”,将赋予2008北京奥运别样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原因之一即在于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融合力,它吸收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将之融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
2.“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即“民本”,这一思想恰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政治价值。中国早在西周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意识,提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本、民本和爱民、富民、教民等思想是儒学和墨家的核心价值之一。孔子主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晏子春秋・内问下》和《管子・霸业》中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表现为天命观、天道观和天理观,无论是天命、天道还是人伦,都是说明天与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目的是说明人的重要地位,从而为重民奠定理论基础。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精神,也是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
1.“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
2005年2月北京市的《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阐述了“人文奥运”的基本内涵: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奥运会在中国主办将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当代西方文化的源头在古希腊,现代奥运会文化也深深植根于古希腊文化之中,所以它紧密的契合了西方的现代文化。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展示中国文化,推动中西交流是人文奥运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人文思想的联系。
《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其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奥运人文思想强调人的健与美,这种健与美不仅指人的身体强健,而且指精神健全,身心和谐发展,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崇高的体育理念。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思想是一贯的。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更多地考虑社会问题,注重现实人生;强调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而非个人的自由权利,是维系全民族思想的纽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人文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二者是何其相似。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百年奥运的人文思想结合起来,一方面能使奥林匹克运动一贯追求的人文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现代化的精神。
四、传承奥运人文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深化对奥运人文精神的认识。
奥林匹克运动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性,奥林匹克运动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也在不断与现代社会进行调适,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将体育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它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特有的体育景观,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也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光辉典范,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力与美,是文化。
2.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跨越。
正因为对奥运人文精神有了如此之深的认识,我国政府在申奥报告中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这三大理念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上的新贡献,同时也是我国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入研究的结晶与对奥林匹克认识的升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奥运文化,弘扬奥运精神,必将引领我们中华民族在新世纪进入一个和谐、秩序、道德、仁爱的文明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 刘修武.奥林匹克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 纪宝成.与时俱进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4] 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融合[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增刊.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80-3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其根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进入社会关系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基本精神主要有: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二是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予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这种主张和谐,持中贵和的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是双重的:其积极方面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压抑了人们的斗争精神,使人们缺乏西方人那种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
三是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的价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义利之辨”的讨论。“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者与后者是公利与私利、他利与自利的关系。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义”,即自己取利的行为是否是道义的。这些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即“崇德”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特色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原则,又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结构上的。个人的权利容易被忽视,容易压抑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过。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同时,对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与西方式民主的本质区别也要引起必要的注意,中国的民本思想并无对公民权利的法理内容规定,更没有人民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的意思,个人只是在宗法专制条件下的“子民”,君主始终是民众的监护和放牧者。今天,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表现在: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德教,重视知行合一,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他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建立在每个人内心自省的基础上。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灌输是外部因素,内省是内部因素,外要通过内才能发挥作用。大学生群体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应该教育他们要通过内心自省,从内心深处认同这种思想道德,没有学生自己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当今社会,由于世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重考验。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唤醒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观、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这些传统思想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可以获得广泛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一辈子受益不尽。
第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应该发挥其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各类高校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机制,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出现了断层与缺失。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知层次较浅,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的涵盖范围较窄,而到了大学阶段,本应该强化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的现实。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融人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给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留下了极为丰硕的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具体表现为:
积极的影响:(1)它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意识、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都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和人本主义的哲学社会观为基础,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倡导人性的回归,有利于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大价值,就在于它架构了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宽广博大的民族胸怀,而这种民族主体意识中积极进取的优秀因子,正为今天的社会所需要。(2)它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社会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形成道德的能动性,最终升华自己的品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都重视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在道德修养上的主体自觉,突出道德践行,这种思路本身值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
消极的影响:(1)中国传统文化重情轻法,不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德治的重要性,忽视法在国家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社会,深深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这对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将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2)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片面强调“仁义”,强调和谐的概念,也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传统思想中,崇固保守是最大的缺陷,表现在人的思想上就是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不思进取和革新,自我陶醉,也会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
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传统思想特质中的不良影响,去粗取精,正面现实与未来。要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四、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首先,建立和健全各项教育实施制度。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和结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从上到下,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各个形成单位之间应制定不同情形下的文化教育宣传办法,鼓励全社会关注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对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主要力量群体,更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为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做好资源潜意识中的储备工作。
其次,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不仅是大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渗透优秀的文化、历史、价值、美德教育,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传统文化、历史人文为载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注人人文活力,实现内涵拓展,使之成为思想理论有根可寻、有脉可把的课程。此外,鉴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价值,还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教学计划中。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其他政治课形成合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最后,发挥现代的大众传媒作用,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精神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另一方面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其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我们只有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方法,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大众传媒电视、网络、广播、杂志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挥现代信息传播快和覆盖面广的优势,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牢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让现代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林.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2]曲江滨,张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1).
[3]何海龙.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J].西江月,2012,(33).
[4]张伟军.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1,(1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二是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予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这种主张和谐,持中贵和的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是双重的:其积极方面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压抑了人们的斗争精神,使人们缺乏西方人那种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三是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的价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义利之辨”的讨论。“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者与后者是公利与私利、他利与自利的关系。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义”,即自己取利的行为是否是道义的。这些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即“崇德”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特色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原则,又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结构上的。个人的权利容易被忽视,容易压抑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四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过。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同时,对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与西方式民主的本质区别也要引起必要的注意,中国的民本思想并无对公民权利的法理内容规定,更没有人民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的意思,个人只是在宗法专制条件下的“子民”,君主始终是民众的监护和放牧者。今天,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来自于《理论前沿》杂志。《理论前沿》杂志简介详见.)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表现在: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德教,重视知行合一,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他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建立在每个人内心自省的基础上。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灌输是外部因素,内省是内部因素,外要通过内才能发挥作用。大学生群体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应该教育他们要通过内心自省,从内心深处认同这种思想道德,没有学生自己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当今社会,由于世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重考验。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唤醒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观、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这些传统思想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可以获得广泛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一辈子受益不尽。第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应该发挥其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各类高校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机制,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出现了断层与缺失。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知层次较浅,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的涵盖范围较窄,而到了大学阶段,本应该强化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的现实。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融人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给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留下了极为丰硕的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具体表现为:积极的影响:(1)它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意识、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都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和人本主义的哲学社会观为基础,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倡导人性的回归,有利于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大价值,就在于它架构了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宽广博大的民族胸怀,而这种民族主体意识中积极进取的优秀因子,正为今天的社会所需要。(2)它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社会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形成道德的能动性,最终升华自己的品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都重视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在道德修养上的主体自觉,突出道德践行,这种思路本身值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消极的影响:(1)中国传统文化重情轻法,不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德治的重要性,忽视法在国家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社会,深深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这对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将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2)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片面强调“仁义”,强调和谐的概念,也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传统思想中,崇固保守是最大的缺陷,表现在人的思想上就是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不思进取和革新,自我陶醉,也会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传统思想特质中的不良影响,去粗取精,正面现实与未来。要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四、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060-02
核心价值观是特定时代里,在国家、社会及个人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达成共识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核心价值观是否植根于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特性;二是核心价值观是否顺应世界潮流、反映本民族的前进方向。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本文将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要放置于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框架中进行考虑。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自觉、自信,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武器。
(二)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文化维系着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纽带。抛弃传统文化意味着扔掉民族基因、国家美德,也将扼杀民族的发展。国家崛起不能失去民族的灵魂,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则是民族的灵魂。必须建立起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指导实践,坚持中国特色。
(三)融合普世价值的需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普世价值成为当今时代的世界性话语。普世价值追求民主、自由、法治、公正,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是全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的目标。融合普世价值,必须坚持“西体中用”,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源头,使核心价值观建设植根于我国的文化土壤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一)尚和合、求大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尚和合、求大同”体现追求国富民强、人民民主、兼容并蓄、和谐共赢的国家价值观。“和合”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彰显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理念。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的就是“和合”――一种和谐共赢的国家发展观。这要求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时要以“协和万邦”为指导,在化解冲突时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原则,在推进交流时以“和而不同”为原则,坚持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处、包容发展,在文明、文化的多样性中求取共同之处,实现世界协调发展。“大同”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大同”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中,但用于代表某种社会理想则见于《礼记・礼运》,描述一个“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与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现代价值实现融合与接洽,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提供精神源泉。
(二)崇正义、重民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同志提倡“崇正义、重民本”,从中国传统文化找源泉,可以看到“义”是五千年来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尧舜时代便有“义”之讨论。《墨子・天志下》说:“义者,正也。”儒家追求“天下为公”,并有“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唯公然后可正天下”之论调。实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则必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认为法律要保持稳定性、要刑无等级、要公布于众,把法律凌驾于社会之上。这和今天强调的法治思想有之处。实现自由、平等,则必须重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国君只有爱民、利民、取信于民,统治的根基才能牢固。同时,民本思想自由、平等,突出民本思想中的民主性因素,如《尚书・周书・泰誓》中提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说明统治者高度重视民意,把民意作为政权稳固的基础。这和强调民意的当代民主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坚持社会公正、以民为本、民主法治,才能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
(三)讲仁爱、守诚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讲仁爱、守诚信”更多的是从个人道德上提出的约束条件,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密切相关。“讲仁爱”,就是说要有爱人之心。“仁者,爱人”是儒家的根本思想内核,也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言:“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因此,无论是墨家还是儒家,都强调仁爱精神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仁爱的基础上,如此才能培育仁爱和善的价值体系。“守诚信”,强调做人应该守住诚信的底线。“信”指不食其言,“诚”则指“诚其意”、“毋自欺”。诚信乃立身之本、立国之本,所谓“民无信不立”正是其意。《论语》中,孔子38次提到“信”字;《韩非子》一书中,“信”字则出现149次;“信”字在《左传》中则出现216次。其次,道家、墨家、杂家亦对诚信有高度论述。强调“守诚信”,就是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力量之源,为诚信社会、的建立提供传统文化支撑,以人人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天然联系内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途径。2014年2月17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必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文化蕴含着人类道德的基因,优秀文化是人类美德的高度凝练和沉淀。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孟子的仁政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人文精神。这和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通之处。当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袭人心,社会信仰缺失,需要大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来消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