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经济状况范文

企业经济状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经济状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经济状况

篇1

[关键词] 企业景气调查 景气指数 经济预期

景气调查方法,是二次大战后欧美国家首先发起的,到上世纪50年代中叶,世界各国已广泛推广。它是一种较快了解经济情况的途径。目前世界上广泛开展的景气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景气动向调查、设备投资意向调查、消费调查。景气动向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和趋势,各国开展的面向国内主要大中型企业的调查较多,这些大中型企业数量不多,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却相当大。在国际上进行景气调查的著名机构大都是以定性的判断调查为主,唯独日本采取定性和定量调查同时进行的方式。其定量调查主要涉及企业生产、销售、库存等有关经济活动财务指标的实际数据和预测(或计划)数据,共有62个指标;定性调查17项,主要是调查企业家对本企业经济状况、库存水平及其它情况所作的判断和评价。日本银行的《主要企业短期观测调查》从1957年开始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虽然问卷的形式复杂,内容繁多,但至1964年以来调查表的回收率均为100%,其公布的信息可信度也很高,而且极具影响力和权威性,政府和许多企业、机构都利用的数据来进行预测决策和制定政策、计划。

景气调查的最终成果是景气指数。景气指数又称为景气度,它是对企业景气调查中的企业家关于景气变动状况定性判断的定量描述,用于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处的状态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景气通常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再生产周期的高涨阶段,以生产增长、就业增加、商业和信用活跃、市场兴旺等为表征的经济繁荣现象。在现代经济社会,景气变动受到了个人、社会经济组织,以及政府的普遍关注,景气预测成为现实经济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基于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的企业状况预测研究成果主要有:

1.企业景气状况与宏观经济运行相互关系研究:陈磊(2004)对中国人民银行5000户工业企业景气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在全面考察各项景气调查指标的汇总量化指数DI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综合反映企业景气状况变动特征的企业景气指数――先行、一致和滞后合成指数,并据此分析了企业景气状况与GDP、工业生产、投资、消费和物价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从而为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判断和预测经济形势,深入探讨经济周期波动的微观起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为企业景气调查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必要的依据。

陈磊(2004)在全面考察中国人民银行景气问卷调查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构造综合反映企业景气状况的景气调查指数,对企业经营状况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性和行业景气变动的时差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从而为从微观领域把握和预测经济运行态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必要的科学依据。

2.企业景气预测研究:肖进,樊英,朱兵(2006)将企业景气调查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相结合,综合利用这两类数据建立景气预测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与单一使用传统统计数据或企业景气调查数据建立的景气预测模型相比,综合利用两类数据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大大提高,从而为景气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王恩德,梁云芳,孔宪丽,高铁梅(2006)根据我国统计数据的特点,开发了适于景气分析的数据仓库,同时利用国际上通用的景气指数方法,建立了监测中小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景气指数和预警信号系统,并研制了相应的中小工业企业景气监测预警软件系统。

3.企业景气与GDP增长率相互关系研究:何荆,尚国强(2003)试图运用浙江几年来企业景气调查结果和GDP增长率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并在证明两者呈显著相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式,预测浙江GDP增长情况的大体趋势。吴健辉,洪旺元,郝朝晖(2005)[7]通过对中部六省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和GDP三者相关关系的分析,比较各省经济发展的速度。

4.企业景气与财务预期相互关系研究:王晋斌(2006)研究表明定性和定量财务调查问卷设计指标的匹配问题限制了可以推断财务变量预期性质的变量,也使得从这些预期调查财务变量中难以观测下一时期财务真实变量的变化,降低了财务指标预期性质的可检测范围。徐广军,张腊梅(2008)以权威机构数千家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企业财务指标与企业景气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构建了基于企业景气指数的财务预测模型。经过分析和对模型的改进及对模型的预测评价,最后得到了7个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模型,为财务预测开拓了新的视角。

总结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企业景气调查能够从多方面反映企业景气状况,从微观面提供很多宏观总量数据难以包括的丰富信息,从而为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判断和预测经济形势,深入探讨经济周期波动的微观起因提供一种新的、较为有效的分析工具。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开展企业景气调查的时间还比较短,以及转轨时期行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景气指数构成指标的选择和企业景气状况与总量指标的时差特征还可能发生变化,有待于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内不断加以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2]陈 磊:企业景气状况与宏观经济运行[J].管理世界,2004,(3),14-24

[3]陈 磊:基于问卷调查的企业景气状况及行业特征分析[J].统计研究,2004,(3),34-38

[4]肖 进 樊 英 朱 兵:景气预测模型应用研究[J].软科学,2006,20,(4),12-15

[5]王恩德 梁云芳 孔宪丽 高铁梅:中国中小工业企业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122-130

[6]何 荆 尚国强:企业景气调查与GDP增长率相关关系及其预测研究[J],浙江统计,2003,(3),14-16

篇2

关键词:企业经营状况 一季度 问卷调查

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为了解今年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属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13・一季度企业经营情况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和传真问卷的方式进行,于3月6日发放问卷3,000份,截至3月2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1,353份,有效回收率为45.1%。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2.6%、5.2%、4.4%、4.1%、2.4%、1.6%、1.6%、1.6%、1.3%和1.1%。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9.8%,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占20.3%和9.9%;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8%、31.5%和61.7%;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6.9%,非国有企业占83.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9.9%;出口型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分别占45.6%和54.4%(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有所回升,对二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略有好转;与去年相比,企业订货回暖,产销下滑趋缓,库存趋于正常,产品价格跌势趋缓,亏损企业有所减少;企业出口需求有所好转,产品出口数量止跌回升,不过出口价格继续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但从长期来看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企业经营者认为,一方面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和利润率低依然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特别是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企业盈利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较慢,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部分行业甚至更加严重,受此影响,企业未来的投资计划比较谨慎;此外,企业招工难问题仍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涨过快,期待政府通过减税和稳定物价等措施对企业给予支持。

一、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及二季度的预期

1、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亏损企业有所减少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占30.1%,认为“一般”的占50.7%,认为“不佳”的占19.2%,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0.9个百分点,比2012年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调查表明,目前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呈现温和回升的态势(见表2)。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小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非国有企业,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非出口企业(见表2)。

分行业看,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其中房地产企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见表2)。

亏损企业的减少也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企稳回升的态势。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亏损”(包括“亏损”和“严重亏损”,下同)的企业占29.6%,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4.8个百分点;“盈利”(包括“较大盈利”和“略有盈余”,下同)的企业占42.3%,“收支平衡”的占28.1%。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盈利”企业比重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亏损”企业比重相对较高(见表3)。

在综合经营状况回升的同时,企业的生产状况也有所好转。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一季度处于“超负荷生产”或“正常运作”的企业占84.6%,比2012年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7.7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占15.4%。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生产状况相对较好,而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则相对较差(见表4)。

2、企业产销下滑的趋势有所缓和,库存趋于正常,产品销售价格跌势趋缓

调查发现,今年一季度以来,企业产销下滑的趋势有所好转。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生产(服务)量“减少”的企业占31.8%,“持平”的占42.7%,“增加”的占25.5%;“减少”的比“增加”的多6.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年度调查结果下降了16.1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2.8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生产(服务)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多20.6个百分点,明显多于东中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生产(服务)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0.9个百分点,明显多于大中型企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生产(服务)量减少较多,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对较好,生产(服务)量“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0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的销售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销售量“减少”的企业占36.1%,“持平”的占38.5%,“增加”的占25.4%;“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0.7个百分点,比2012年年度调查低了16.7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低了3.6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销售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多26.7个百分点,明显多于中东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销售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6.2个百分点,明显多于大中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销售量减少相对较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销售量减少相对较多,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相对较好,销售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多22.2个百分点。

在产销下滑趋缓的同时,企业库存也有所下降,这表明目前企业仍然处于“去库存化”的过程中。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库存“正常”或“低于正常”的企业占79%,比2012年年度调查上升了4.3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库存“高于正常”的占21%。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库存“高于正常”的占29.3%,高于中东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企业规模越大,库存“高于正常”的比重越高;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库存“高于正常”的比重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和房地产业企业库存“高于正常”的比重超过30%,相对较高。

企业“去库存化”的行为导致产品销售价格继续下跌,不过下滑态势趋于缓和。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目前的销售价格情况,选择“下降”的企业经营者占40.4%,“持平”的占49%,“上升”的占10.6%;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29.8个百分点,比2012年年度调查结果下降了3.2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产品价格下滑相对较多;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产品价格下滑相对较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产品价格下滑相对较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产品价格下滑较多,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相对较好,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18.2个百分点。

3、企业出口需求有所回暖,出口价格继续下跌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有产品出口的企业占45.6%,这些企业中,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42.5%。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和中型企业有产品出口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5)。

关于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产品出口数量比去年“增长”(包括“大幅增长”和“小幅增长”,下同)的企业占34.6%,“持平”的占32.8%,“下降”(包括“大幅下降”和“小幅下降”,下同)的占32.6%;产品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2个百分点,而2012年一季度则是“下降”的比“增长”的多10.9个百分点(见表6)。

在出口数量回升的同时,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继续下跌。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产品出口价格比去年“下降”的企业占34.7%,“持平”的占54.5%,“增长”的占10.8%;价格“下降”的比“增长”的多23.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多了10.4个百分点(见表7)。

4、企业家信心有所回升,对二季度经营预期略有好转

在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好转的同时,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也有所回升。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经营者占29.1%,比2012年年度调查提高了14.5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上升了8.2个百分点,与2011年基本持平;认为“一般”的占53.4%,认为“很差”或“较差”的占17.5%。其中,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8)。

调查还发现,认为目前宏观经济“正常”的占41.7%,比2012年年度调查提高了18.5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提高了9.8个百分点;认为“偏冷”或“过冷”的占39.9%,比2012年年度调查下降了17.3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5.3个百分点;认为“偏热”或“过热”的占9.8%,认为“尚难判断”的占8.6%。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认为目前宏观经济“正常”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9)。

调查还发现,企业经营者对二季度经营状况的预期略有好转。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42.3%,预计“不变”的占46.9%,预计“恶化”的占10.8%;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上升了7.3个百分点(见表10)。

分组来看,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对二季度的预计相对更为乐观,而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对二季度的预计相对悲观(见表10)。

对二季度盈利情况的预计也反映了企业经营者对二季度预期略有好转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盈利”的企业经营者占55.7%,预计“收支平衡”的占28.8%,预计“亏损”的占15.5%;其中,预计二季度“盈利”的企业比一季度实际“盈利”的企业多了13.4个百分点。

分组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对二季度盈利情况的预计更加乐观。

订货的好转是企业经营者对二季度预期略有好转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59.6%,比2012年年度调查提高了8.9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订货“低于正常”的占40.4%。

分组来看,东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目前订货情况相对较好。

调查还发现,与2012年同期相比,目前订货“增加”的企业占25.2%,“持平”的占36.7%,“减少”的占38.1%;订货“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2.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年度调查下降了21.3个百分点,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7.3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企业订货情况相对较好。

二、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1、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和利润率低依然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

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8.3%)、“社保、税费负担过重”(56.2%)和“企业利润率太低”(45.3%),其中,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和“企业利润率太低”的比重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提高了5个百分点左右。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选项还有:“整个行业产能过剩”(37.3%)、“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33.8%)、“资金紧张”(30.1%)、“缺乏人才”(28.5%)、“企业招工困难”(22.3%)、“未来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太多”(21.8%)和“国内需求不足”(20.3%)(见表11)。

分组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选择“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的比重相对较高,中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选择“企业利润率太低”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11)。

本次调查还进一步了解了企业人工成本的变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认为一季度人工成本“上升”(包括“大幅上升”和“小幅上升”,下同)的企业经营者占86.9%,“持平”的占10.3%,“下降”(包括“大幅下降”和“小幅下降”,下同)的占2.8%;“上升”的比“下降”的多84.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人工成本比去年同期上升相对较多(见表12)。

关于“与2012年四季度相比,企业今年一季度人工成本变化情况”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74.4%,“持平”的占21.9%,“下降”的占3.7%;“上升”的比“下降”的多70.7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人工成本比上个季度上升相对较多(见表13)。

调查还发现,企业经营者预计二季度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较大。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人工成本比一季度“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54.3%,与2012年年度调查的结果基本持平;预计“持平”的占43%,预计“下降”的占2.7%;预计“上升”的比“下降”的多51.6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预计二季度人工成本上升压力相对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信心有所回升,但在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下,一季度企业用工人数略有下降,二季度企业用工增长也有所放缓。关于一季度企业用工人数,调查结果显示,与2012年同期相比,用工人数“持平”的企业占53%,“增加”的占22.2%,“减少”的占24.8%;用工“减少”的比“增加”的多2.6个百分点,而2012年一季度则是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5.5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用工比去年同期下降较多,而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相对较好,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5个百分点以上(见表14)。

关于对二季度企业用工人数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25.4%,“持平”的占66.8%,“减少”的占7.8%;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7.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下降了11.1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预计二季度用工人数增长相对较少。

与人工成本相比,企业物料采购价格上涨相对较少。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物料采购价格“上升”的企业占41.3%,“持平”的占43.7%,“下降”的占15%;“上升”的比“下降”的多26.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低了20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物料采购价格上升相对较多。

受到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较重的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小。调查显示,目前盈利“低于正常”的企业占58.4%,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企业盈利“低于正常”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15)。

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产能过剩是近年来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占18.1%,“有些过剩”的占46%,两者合计比重比2012年一季度增加了5.9个百分点;认为“正常”的占27.9%,“有些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8%。其中,纺织、造纸、化纤、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超过三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产能“严重过剩”。此外,与2012年同期相比,造纸、化纤、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明显增加。调查表明,今年以来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部分行业甚至更加严重(见表16)。

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较慢是与目前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所在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较慢”的企业经营者占60.2%,认为“停滞”的占5%,认为“很快”或“较快”的占34.8%。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化纤、橡胶、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中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较慢”或“停滞”的企业经营者超过七成(见表1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信心有所回升,不过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企业今年的投资计划比较谨慎。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的投资额与2012年同期“持平”的企业占44.2%,“增加”的占29.2%,“减少”的占26.6%;投资额“增加”的比“减少”的略多2.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下降了3.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相对较多;而采矿业企业目前的投资额要低于去年同期,认为“减少”的比“增加”的多35个百分点(见表18)。

关于对企业今年计划投资额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占39%,“不变”的占35.1%,“减少”的占25.9%;预计“增长”的比“减少”的多13.1个百分点,与2012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今年计划投资额增长相对较少(见表19)。

3、企业招工难度依然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2013年二季度企业招工“更难”的企业经营者占19.3%,比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提高了3.7个百分点;认为“一样难”的占40.4%,认为“一样容易”的占6%;认为“更容易”的占5.5%,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8.7个百分点。此外,认为“不好说”的占28.8%(见表20)。

从不同地区看,中西部地区企业选择“更难”的比重高于东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选择“更难”的比重高于大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选择“更难”的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行业看,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选择“更难”的比重相对较高。

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涨过快。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企业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时,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分别为73.3%和48.9%,明显高于其他选项,与2012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39.3%)、“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32.9%)、“招工渠道单一,力度不够”(24.7%)、“企业员工流失严重”(22.2%)和“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21.9%)。与2012年一季度相比,选择“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和“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的比重有所提高,而选择“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的比重有所下降(见表21)。

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选择“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企业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和“工作环境不好(噪音、灰尘、高空作业、有毒气体、潮湿)”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见表21)。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招工渠道单一,力度不够”和“求职者(求职岗位)发展空间有限”的比重明显高于大型企业(见表21)。

篇3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f(x)段;邹田?x(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

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

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名仍是吉利,第八、九名分别由2008年的金杯、哈飞变成2009年的比亚迪、华晨。同时,前十名的产量相比2008年均提高,上汽提高近100万量达到270.55万量,一汽提高近50万量达到194.46成量,而比亚迪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只有10万量左右。十名之后的企业则分享了190.03万量。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数量上看,有五大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达到最小经济规模板;一个企业超过200万量,达到270万量,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三个企业产量接近200万量。其它企业产量都比100万量低,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同时,不同企业产量上的差距拉得更大。

总体上看,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三)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三、影响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

2008年的集中度=0.58,2009年的集中度=0.61,根据贝恩的分类应属于寡占Ⅲ型,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出极端现象,即产量最大的少数企业产量占市场份额比较大,市场比较集中,而产量较小的大多数企业产量则极为分散,这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

(二)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

据统计,我国的25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因为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很大,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汽车产业做完其支柱产业。同时,实行地方保护,鼓励本地汽车企业的销售,限制外地汽车品牌进入本地市场。

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三)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很多零部件企业面对的是本地的汽车生产商,没有将自己定位在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所以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数量很少,很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汽车企业建立完整的上下游的生产链。

(四)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需求实现规模经济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最优生产规模对应的产量大于现有的市场需求,此时为规模经济而扩大生产显然是不理智的。各个企业应该致力于扩大市场需求,使自身面对的需求与最优产量尽量匹配。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增加汽车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同时也要开发国内市场,及时升级换代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购置车辆的费用。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调整汽车购置税等来刺激市场对车的需求。

四、改善我国汽车规模经济状况的建议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一个总体上的空间规划,形成积聚效应

国家政策多向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倾斜,构筑进入壁垒控制没有优势的地方盲目上项目,促成地区积聚,形成中国的汽车产业区,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充分发挥积聚效应。

(二)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呈现出总产量大、企业个数多、单个企业产量小、经济效益低等特点,不利于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发挥。因此,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生产的集中度。通过企业的并购与战略联合实现市场的集中和生产的集中是很好的途径。并购能够优胜劣汰,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通过破产兼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以加快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

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对于并购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构筑的退出避垒以及政府行政主导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条件,促进合理并购,抑制不正当并购,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提高其规模,但也为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留下生存空间。

(三)有效地利用合资、合作机会,全面提升自身实力

在与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时候,要从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销理念、维修服务全方位发展完善自己,充分抓住有利机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合。

(四)规范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消除地区性市场分割

要规范地方政府的作用,让地方政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市场的划分。

篇4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贡献了生产总值的60%,创造了75%以上的城镇岗位、53%的税收收入[1]。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但竞争情报的缺位已经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竞争情报的有效运用,有利于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准确把握市场信息,获得核心竞争力。竞争情报是企业运作中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的第四大资源。据工业发达国家统计,一项科技成果的研究费用为1,发展推广费用为10,生产费用就高达100,而情报费用只要0.05。搜集一份情报可能花不上10美元,可这份情报的价值却能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2]。竞争情报需求调研与研究在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情报分析人员明确用户已满足、未满足和潜在的情报需求,是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基础[3]。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是指一定范围的市场中,能满足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的各类竞争情报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其中的“竞争情报产品和服务”也包括人力资源和培训服务,在研究过程中将其统称为竞争情报产品。通过对国内竞争情报供给主体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谁来供给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和问卷设计本次调研以江苏省中小企业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抽样,以邮寄及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为确保问卷的填写和回收质量,问卷发放之前都与被调研企业事先电话取得联系。2011年9月份,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向江苏省内的200家企业发放了问卷,回收135份,其中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63%。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就近企业实地考察、边远企业电话直接访问、约见竞争情报研究领域有关专家面谈的方式,获取了相关人员对竞争情报需求调研问卷设计的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设计了该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包括三部分: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对情报的认知,企业竞争情报需求与利用,企业竞争情报的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

1.2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深入分析,展示了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和供给现状。

2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从企业所属行业来看,此次调查的企业中,工业性企业占83.3%,商贸性企业占1.6%,服务性企业占15.1%,说明此次调研的企业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主。从企业的销售来看,其中销售额1000-2000万元的企业占27.8%,销售额2001-3000万元的企业占9.5%,销售额3001万元以上的企业占62.7%。

2.1企业竞争情报开展情况2.1.1企业对竞争情报概念的认识。在回收的126份有效问卷中,其中85.7%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是在法律道德规范内开展的信息活动,是企业知己知彼的必要工作”,11.1%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是传统的图书情报与信息工作的另一种说法”,3.2%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基本等同于工业间谍”。竞争情报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国外引入我国的[4]。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竞争情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本次调研可知,受调研企业对竞争情报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2.1.2企业对竞争情报重视程度。McKenna关于企业家个人特质的研究表明,企业领导者对系统收集信息并不关心[5]。对“贵企业的竞争情报负责人是否是高层领导”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这次受访的企业中,企业高层是竞争情报负责人的占39.5%,不是的占60.5%,表明竞争情报没有得到企业决策层的重视,这说明受调研的江苏省中小企业也普遍存在领导者对竞争情报重视不够的问题。决策者情报意识是影响企业竞争情报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管理层的投入,往往是情报工作没有成效的重要原因。“贵企业是否设置了情报部门”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明企业对情报的重视程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6%的企业设置了情报部门,84%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情报部门,说明受访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

2.1.3企业竞争情报的开展情况。企业竞争情报的开展情况也反映了竞争情报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企业没有正式的竞争情报人员及竞争情报工作,同时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程度较低,竞争情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小,这类企业占此次调研企业总量的51.2%。第二阶段企业建立企业档案,但没有建立正式规范的竞争情报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程度仍然较低,竞争情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较小,该类企业占此次调研企业总量的31.2%。在第三阶段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处于发展过程中,正在建立正式的竞争情报组织、流程或网络,高层人员的参与主要限制在特定的领域,竞争情报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较少,占总量的16.0%。发展到第四阶段,企业竞争情报部门已经建立了高度正规化的工作流程及情报网络,高层管理人员清楚地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价值并将其直接纳入企业的决策制定过程中,这类企业只有1家。当企业的竞争情报发展到第五阶段的时候,企业竞争情报流程已制度化,拥有世界范围网络,同时具有快速协同反应能力,此时绝大多数的企业雇员都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价值并积极参与情报及反情报活动,情报活动的开展直接与战略决策相结合,高层人员将竞争情报视为能影响组织未来发展的工作之一,这类企业也只有1家。

2.2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情况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发展中心或者方向。从表1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企业竞争情报的需求程度很强的是客户情报(占50%),从这类数据可以看出,企业为了赢得客户的肯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对客户的需求非常重视。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程度较强按照比例排序依次是政策法规(50.8%)、行业情报(46%),这说明企业非常关注与企业长远发展有关的战略信息,关注自身的竞争环境。市场情报(44.4%)、技术情报(39.7%)、消费者情报(38.7%),说明企业也密切关注与自身发展相关的战术型情报,企业希望及时掌握市场需求,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改进产品以开拓新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

2.3企业对竞争情报的利用

2.3.1企业常用的信息源。表2显示了企业的竞争情报常用信息源分布情况,其中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网络作为最常使用的竞争情报获取来源,但同为电子型文献源的数据库以较常使用为主,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以开放性、免费性、易获取性成为企业展开竞争情报收集的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数据库由于受使用费用的原因,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同时说明针对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的网络服务还需进一步提高。在文献型信息源中较常使用的是报刊、杂志、政府文件、产品样本手册、展览会资料,较少使用的是协会出版物、工商企业名录、企业招聘广告,说明传统的文献型信息源依然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主要途径。实地调查、供销商、供货商为口头信息源,结果显示这类情报源企业较少使用,说明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技能还比较低,对隐性情报获取不足。65%的企业较少使用第三方咨询机构,56.3%的企业不使用竞争情报软件,说明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投入较少,企业没有资金用于竞争情报的硬件和软件投入。

2.3.2企业常用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竞争情报人员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反映出其从业水平的高低[6]。从表3统计的数据可以发现,江苏省中小企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客户满意度调查法,较常使用的方法是核心竞争力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财务报表分析法。在本次受调研企业中的情报工作人员不使用战略层次的竞争情报方法,这一方面和企业的规模、竞争情报工作者所处的管理层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受调研企业从事竞争情报的工作人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层面,并没有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去处理信息,故而不能发挥竞争情报为企业提供信息预警,为技术提供研发支持,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依据的作用。说明其竞争情报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4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情况

2.4.1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提供的主体。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中小企业的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提供的主体具有多样性,为了调查中小企业更加倾向于使用何种主体为其提供服务,本调研使用的是不定项选择的方式。从图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也选择了多个竞争情报服务提供主体,其中调研企业很重视企业内部情报供给,同时认为科技情报机构、公共科研机构这两个第三方完全能满足其竞争情报需求。政府部门、专业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基本可以提供企业需求的情报服务。即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主体和推动力量。

2.4.2企业希望获取的竞争情报服务类型。探求企业希望获取的竞争情报服务类型,可以明确以何种方式提供给企业所需要的竞争情报产品。图2显示了企业对不同竞争情报服务需求的类型,其中企业希望情报机构提供的服务首先是行业分析报告,然后是有关竞争对手的情报服务:竞争公司综合调研报告、竞争对手跟踪报告、竞争品牌跟踪报告,再次是产品规划专项调研报告,最后是价格体系专项调查报告。说明企业首先关心的是行业大环境,然后就逐渐细化关心竞争对手情报、产品和价格等市场信息。

2.4.3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资金投入。在调研的企业中,有71.4%的企业愿意为第三方机构所提供的竞争情报服务适当付费。进一步调研发现,62.7%的企业只选择小于1%的总投资额用于获取竞争情报,其次是34.1%的企业愿意用1%-5%的总投资额用于获取竞争情报,说明企业有竞争情报需求,愿意投入一定的资金获得所需的服务,但是投入的力度相对较低。

2.4.4政府在竞争情报服务中的作用。调研表明,65家企业希望政府提供竞争情报开展的政策支持,58家企业希望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公共竞争情报服务平台或网站和竞争情报人员培训由第三方提供,50家企业希望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3对策及建议

从此次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a.竞争情报工作没有得到企业高层应有的重视;b.竞争情报工作组织不健全,工作层次比较低,对企业的发展支持不够;c.竞争情报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d.企业对竞争情报投入较少;e.服务提供主体多样化,但真正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少。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强化企业管理层竞争情报意识,提高其对竞争情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市场竞争发展到今天,竞争情报已经成为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企业竞争制胜的第四要素[7]。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是竞争情报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中小企业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强,谁先掌握了市场的变化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策略,就可以借此做出正确的决策,成为市场的赢家。必须要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竞争情报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企业领导竞争情报培训”专项工程,邀请竞争情报专家设计培训课程,分批次、地区培训企业领导。同时在各个地方科技部门如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开展竞争情报交流会或座谈会,邀请做得好的企业做主题演讲或带领其他企业领导实地考察,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企业领导对竞争情报的认识。

第二,加强对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竞争情报服务水平。人才是企业之本,竞争情报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情报工作的关键。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竞争情报人员收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要增强其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为了调动员工自主学习竞争情报技能的积极性,企业内部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升职、加薪、外培、奖金等,鼓励竞争情报人员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报服务。企业内部制订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以参加外部培训与邀请竞争情报专家到企业内部培训相结合。把参加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作为职工考核的指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选择或培育一些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和课程,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对相关培训机构,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地方性科技机构或公益性单位在科技园区、高新园区举办免费的竞争情报培训课程,减轻企业的财政负担。

篇5

一、前言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关乎整个企业的良好运作。一个企业取得较好的运营效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身过硬的技术之外,还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企业的行政管理事关一个企业的兴衰,它不仅仅涉及到企业运营中的诸多细节,更是企业内部领导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良好的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和运行的效率,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说到底,企业行政管理最重要的是管理、协调和服务三者必须统一发展,不可偏废其一。

二、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全盘照搬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在目前的企业行政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机关习气”,很多方面还体现着机关作风。一些企业管理的干部完全秉持着过去固有的旧思维,完全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新形势下的企业行政管理要求脱钩。在管理上搞形式主义,做一些表面文章,完全脱离了实际,不追求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造成了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低下,而且既浪费精力又消耗企业对于行政管理的投入,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率。

2、缺乏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在企业行政管理出现一些机关习气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完全摒弃机关作风,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完全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明确的分工等等。不仅如此,有些企业还出现了有法不依的现象,很多管理的相关事宜全靠领导的个人臆断,完全不理企业的实际情况,决策只凭自己的判断,当然,这些决定也都使他们得到了个人利益,而直接损害的是企业的利益。这样做直接使得企业的一些机构、部门形同虚设,领导对执行层面插手过多,也直接导致了很多管理者无所适从。很多员工至此也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劳资双方的对立。而由于缺乏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使得这种矛盾无法解决,反而愈演愈烈,造成企业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3、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脱节

我国企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还出现了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相脱节,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的相关规定根本不适用于企业其他部门。企业的业务或生产部门甚至会觉得行政管理部门是在给自己的工作设置障碍,很多时候,除非是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密切相关的事情必须要他们出面,否则,业务与生产部门基本上与行政管理部门不相往来。这样的情况造成了管理渠道的不畅通,使得其他部门对行政管理部门形成了一种抵触或排斥的情绪。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管理与运营部门接触越少就越不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管理脱离实际。反之,管理越来越脱离实际,就越遭受各业务部门的排斥,直接造成彼此隔膜越来越深,造成企业管理不善,运营情况不佳。

4、企业行政管理法律体制不够健全。

企业要想取得高效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做到有法可依,很多企业的法律制度虽然已经确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很好的执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全面规范的管理规则,否则,将会始终影响着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使企业缺乏活力,导致经济效益受到损失。

三、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

1、要建立健全企业的法律法规。

企业行政管理不同于政府机关,相比之下,企业更偏向于管理,更注重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健全。在平时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充分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并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如绩效评估、目标管理等。目前企业存在着思想观念僵化和行政命令大于一切的陋习。通过将企业上的诸多工作程序合理进行理顺,建立起一系列规范化的图表和文件,科学地对领导干部和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则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

篇6

【关键词】民营企业 税收

一、A市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基本状况

A市装备制造业主要由电气机械及器材、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业等8各行业构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主,其他行业为辅的较为完备的装备制造链条。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923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83.1%;资产总计达1158.5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66.9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均实现了增长,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利润下降,效益增长速度放缓,使得地方税收压力加大

2016年1~8月,A市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为41.98亿元,同比去年1~8月份下降2.4%。分行业看,龙头行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利润35.28亿元,同比下降4.2%,低于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详见表1)。2016年,装备制造业企业所得税下降趋势虽有所放缓,但仍处在负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削弱,效益状况不佳。

表1 2016年1~8月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利润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A市统计局)

(二)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布局集中,同类产品竞争性大

A市制造业企业中,家庭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占比很大,目前,A市近千家装备制造企业中,产值超过3000万的企业仅占三分之一,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另外,A市装备制造企业80.0%以上集中在经济开发区,产品的技术、规格相类似,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

(三)企业库存压力犹存、资金周转困难

据统计,2016年,6月末,A市装备制造企业全行业产成品存货47.35亿元,产品库存压力较大,产成品库存率的增加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较大压力;A市75%的制造业企业反映上游企业拖欠账款现象严重。截至2016年6月末,A市装备制造业应收账款341.77亿元,增长3.5%,应收账款难以转化为流动资金。据统计局二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6.3%和13.3%的企业认为“货款回笼慢”及“存货资金占用较多”是造成本季度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全市上半年装备制造业产销率为93.3%,企业库存压力大,应收账款高居不下,资金回笼压力增大,给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带来困难。

(四)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企业用工成本攀升

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合计66.44亿元,比上年增长5.6%,根据电话寻访,70%的企业反应2016年年初存在劳动力招工等方面的问题情况。根据A市统计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专项调查》显示,有34.3%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是2015年企业经营成本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五)企业融资难度较大,信贷支持较弱

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一方面,受到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一些企业在融资方式、担保形式的选择上更趋谨慎。在对38家资产在1000万左右的装备制造企业的调查中发现,接近一半的企业存在为其它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情况。另一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高,尤其是针对一些存在对外担保、或有负债、资金周转慢的企业,抵押物贷款评估缩减,加大企业贷款的难度,同时联保互保企业的贷款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继续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督促供给侧改革推行,落实措施降低企业成本

抓住国家全面降低企业成本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契机,积极落实国家优惠措施。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宣传到位,送政策入企业,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摸排分类,按照不同企业的实际状况,分层分类落实助企政策,协助企业化解问题,通过降成本组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成本上升、资金困难的问题。

(二)加大金融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Y金支持

一是鼓励地方银行,尤其是地方性法人机构,例如农商行、村镇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探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信贷产品;进一步促进银企对接,真正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得到信贷支持。二是对低能耗、高产值、新型经营模式的制造业,放宽贷款条件,拉长资金供给链。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推行信用担保,优惠融资结构、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企业的社会融资成本。

(三)加强财政资补力度,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加强财政资补力度,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一是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二是对企业研发费实行财政资金支持,完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园,形成有规模效益、产业聚集的产业技术研发基地。

(四)积极推进“营改增”的全面铺开,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前言

获得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保证财务经营状况的良好才能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来看,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现状并不是十分良好,其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需要被解决,其中风险预警水平不高便属于极为严重的一项问题,对此,建立相应的监管预警机制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进而使其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现状及构建监管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1.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现状

(1)电力消费量明显增加

随着三大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电力资源量的要求开始越来越高,调查发现,近些年内,三大产业每一年的用电量都有所增加,这样的趋势表明我国电力消费增长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上述情况的存在是导致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现状的主要体现[1]。

(2)监管预警机制缺乏

资产经营考核是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的主要依据,上述管理体制能够使电力企业的资产得到有效的核算,但却无法完整的体现出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对于电力企业财务问题的解决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构建监管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去制定下一步的发展决策,如果财务状况反映不全面,决策制定的合理性必定会受到影响[2]。监管预警机制的不完善会导致电力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无法被详细的反映,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构建监管预警机制,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的处理好不断增加的消费量所带来的财务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才能使电力企业本身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的构建策略

为了使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能够得到构建与完善,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实现:

1.明确了解企业风险

对企业风险的不了解会导致监管预警机制的功能与效果无法有效的发挥,因此,为提高监督预警水平,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判断不仅需要较高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对财务报表进行制定,以进一步的判断出风险的大小,这样才能使监管预警机制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3]。

2.严格预警指标

对预警指标的建立是构建监管预警机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证机制功能发挥的核心内容。提高预警指标的合理性非常重要。通过对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历史财务数据的总结以及对当前市场情况的分析,能够得出可靠性较高的风险指标,将其作为主要指标对于预警机制有效性的提高能够起到较大的价值。

3.提高风险预警人员的素质

风险预警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监管预警机制功能的发挥程度。具备较高素质的风险预警人员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对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实现对风险的最终判断,实践证明,上述判断准确度一般较高[4]。电力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要通过招聘以及培训等过程对风险预警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使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有关人员必须对其构成情况有所了解。预警分析机制、财务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以及财务风险的分析与处理机制等均属于监管预警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机制的职能存在区别,以财务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为例,其主要功能在于对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并对信息进行整理与传递,以使其能够为有关人员所利用。除此之外,财务风险的分析与处理机制指的则是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发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以此为参考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策略,以使企业的风险能够被有效解除的一种机制。在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中,每一部分都十分重要,电力企业在建立监管预警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对上述内容加以重视,这是有效解决风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结论

随着电力用户用电量的增加,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开始变得尤为重要。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完善需要在明确了解企业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除此之外,预警指标的合理性以及预警人员的素质也会对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的完善性造成影响,对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重视,要在了解监管预警机制构成的前提下,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达到提高企业本身财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小晶.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蒋莹艳.浅论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监管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5,44:129-130.

篇8

本期,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88.58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较上季度上升10.41点。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58.76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较上季度上升14.72点,指数走势见图1。我国航运业进入“冰川期”后,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降至历史最低位,航运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趋势有所减弱。

1 船舶运输业形势严峻

自2011年第一季度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跌入不景气区间以来,船舶运输企业景气状况已经连续8个季度萎缩。

本期,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85.85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39.54点,处于较严重不景气区,指数走势见图2,行业运行环境不景气程度进一步加深。船舶运输行业连续2年的不景气迫使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其中,大型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90.00点,略高于中小型企业,大型船舶运输企业抗风险能力最强。

1.1 运力投放量逆势上涨,企业盈利继续萎缩

本期,运力景气指数与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位于景气区间,船公司通过封存船舶来削减运力却依然无法抵消新增运力的泛滥,突出的供需矛盾无法支撑较高的舱位利用率和运费。与此同时,燃油、人力等刚性成本也不断上升,促使企业盈利情况继续趋向恶化。

1.2 干散货运输行业陷入深度调整

本期,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82.13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干散货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23.39点,处于较严重不景气区。

干散货运输市场成为航运市场中的极寒点,企业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其中,小型航运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最弱,企业经营状况最差,景气指数值仅为58.57点,远低于大中型运输企业,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部分小型干散货运输企业已经开始退出市场。

1.3 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状况总体趋稳

自2012年年初以来,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过多番集体涨价,企业盈利状况良好,流动资金充裕,第二季度大幅跃入景气区间,但后期随着航运市场形势的不断恶化,经营情况总体有所下滑。

本期,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95.41点,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72.26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其中:小型集装箱企业景气指数为102.86点,处于景气区间;大中型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依然位于不景气区间。

2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重返景气区间

本期,中国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103.84点,在2012第三季度首次跌入不景气区间后重返景气区间;港口企业信心指数也大幅回升至98.03点,但依然处于不景气区间,指数走势见图3。虽然港口企业的泊位利用率、吞吐量、企业盈利等经营指标较上季度均大幅好转,我国港口行业整体状况的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但港口企业家经营信心还未完全恢复,其中,大型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95.79点,依然处于不景气区间。

3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状况深度低迷

本期,中国航运服务企业的景气指数为76.98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业的信心指数为45.12点,处于较严重不景气区间,指数走势见图4。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已经连续5个季度处于不景气区间。航运业长时间的低迷已经对航运服务企业的经营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大型航运服务企业的景气指数为70.59点,恶化趋势最甚。但是,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119.59点,一跃进入景气区间,成为航运服务企业各项经营指标中唯一一项处于景气区间的指标。现金为王策略逐渐成为长期处于低迷行情的航运服务企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4 2013年上半年航运业难有起色

4.1 航运业复苏缺少支撑,半年内难有起色

2012年11月,先行指数较上月略微上涨,一致指数较上月出现小幅下降。自2009年11月以来,先行指数总体上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中间虽有波动但都未形成连续长时间的支撑,至今仍未释放任何积极的信号。2013年上半年,航运业将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航运业难以摆脱困境。

4.2 航运企业家普遍不看好2013年第一季度 行业前景

中国航运景气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预计为84.75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预计为63.12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预测指数走势见图5。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航运企业的经营状况仍将举步维艰,航运业总体运行环境也难有改观。

(1)2013年第一季度,船舶运输业持续低迷。调查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2.86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43.27点,处于较严重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多数经营指标位于70~90的不景气区间内,企业面临内忧外患。运力供需失衡的大背景将拖累运费和盈利的增长,也加剧流动资金的紧张,但运力投放将再次进入不景气区间,运力增长态势或许被遏制。预计,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71.57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88.85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

(2)港口企业颓势难改,将再次进入不景气区间。调查显示, 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港口企业的景气指数预计为91.16点,港口企业的信心指数预计为90.83点,均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除流动资金和新增泊位与机械投资两项指标外,吞吐量、泊位利用率、收费价格及盈利情况等各项经营指标全部跌入不景气区间,本期的小幅回升难改港口企业告别高增长的大趋势。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及航运市场长期低迷的背景下,2013年,港口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3)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跌无可跌。调查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0.86点,从较为不景气区间上升到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服务企业的信心指数预计为61.88点,从较严重不景气区间上升到较为不景气区间,在整个行业跌入谷底之际,航运服务企业景气状况跌势已经放缓。预计,航运服务企业各项经营指标除流动资金外,其余指标均处于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依然呈全面恶化态势。

5 热点问题探讨

5.1 收缩运力将成为主旋律

在航运市场船舶运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航运企业家对继续造船的热情大幅降低。调查显示,71%的船公司不赞成继续造船,仅有14%的人对造船感兴趣。与此同时,船舶拆解速度不断加快,29.55%的船舶运输企业2013年不拆船;48.86%的企业船舶拆解率为0%~5%;9.09%的企业拆解率为6%~9%;12.50%的企业拆解率约为10%。新建船舶热情降低,船舶拆解速度加快,航运市场运力或从2013年开始收缩。

5.2 油船联营体“国油国运”效果有待时间检验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推进下,大连远洋、中海油运、招商轮船和长航油运等4家油船公司协商成立VLCCPOOL(油船联营体),计划订造50艘VLCC投入运营。以组建VLCCPOOL方式推进“国油国运”战略面临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运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四大国企花巨资新造船舶增加运力,若不能成功挤走国外运力,联营体将面临货源短缺、资产大幅贬值的风险。调查显示,仅有25%的航运企业认为,此举可实现船货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保障能源运输安全;高达75%的航运企业则对此抱有否定或疑问态度。

5.3 银行贷款仍是航运企业最主要的筹资方式

当前,航运企业正经受着生死存亡的大考验,集体面临连续亏损、现金流告急的局面。各大航运企业为增厚利润、筹集资金,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中海海盛出售“金海顺”轮、“金海洋”轮和“金海潼”轮;长航凤凰拟挂牌交易转让38艘船舶并转让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中海集运出售部分自有集装箱,之后再返租;多家航运企业还加大借贷和债券融资的力度。

篇9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物流成本;相关系数;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马克思说:“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在物质短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品供给不足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商品相对过剩的今天,如何使资金高效周转,减少库存积压则成为企业经营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关于现代物流业的基本认识

1.物流产业的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传统的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日益完善,生产和销售领域以外的运输、储存、配送等物流环节中蕴藏着巨大潜力。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开始寻求成本优势和差价优势,对物流各环节的功能进行扩充和整合。他们首先将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不再仅仅局限在企业层面上,而是转移到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即“第三方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现代物流业,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进行一体化管理,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国际上通常把降低物资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一利润源泉,把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带来的利润称为第二利润源泉,而把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的利润称为第三利润源泉。著名管理权威P.F.德鲁克则把现代物流业称之为尚待开掘的“黑大陆”。[1]

2.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

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第一,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二,现代物流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第三,现代物流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二、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物流业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物流搬运中心进行的全国性调查表明,90年代中期以来,物流费用占整个国民经济总支出的39%;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物流费用占总支出的63%,1996年英国物流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63%。从1996年《劳氏航运经济学家》这一权威杂志对世界主要地区的统计表明:物流支出在各国GDP中的比重一般占到11%――15%左右,其中在欧洲各国为12%,1美国的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也达到了10.5%,日本为11.3%。[2]

2.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状况的分析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史,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其发展呈加速态势。1991年至2002年,全国物流总额从3万亿元人民币上升为23.3亿元人民币,增长6.7倍,年均递增20.4%,高于同期经济增长15.5%的年均增速。[3]

我国物流业的统计数据表明:

(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每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从2001年的1.78上升至2004年的2.43,说明社会产品的货币化程度在加深,对物流业的需求呈现较快的增加。

(2)对GDP与社会物流货物总值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GDP为自变量X;物流货物总值为因变量Y;

两者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41,显然二者高度相关;

用最小二乘法对两变量拟合指数曲线,得到:y=15.109e0.2304x

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F=MSR/MSE=6268.11,大于临界值,通过检验。

(3)我国的物流业效率在逐年提高,从2001年到2004年间,物流总成本占物流货物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41%、9.44%、8.45%、6.88%,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4)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偏高,达到21%,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为10%左右,我国的物流业如果能够节约一个百分占,即可节约物流成本267亿元。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只要我们能够将现有的物流成本降低10%左右,我们的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就能出现一次新的飞跃。

三、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展望

近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兴起,中国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连锁经营方式方兴未艾,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等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得到快速发展,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比如青岛海尔集团通过物流改革和突破口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他们选择空调部件为点,建设现代化的立体仓库,以此推动物料配送系统的改革。开展代外租库、供应商供货标准化、库存管理自动化等活动。利用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取代了落后的6.5万平方米的外租库,用48人的库管人员取代了原雇佣的389人的仓库人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仓库管理费用,仅外租库费用每年就可节约达1200万元。

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在21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必定会沿着以下方向:

一是系统化方向。为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商品流动过程,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也就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

二是信息化方向。借助于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整个物流系统实现管理电子化,物流业正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新阶段;

三是专业化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企业为精干主业,提高效率,逐渐把物流配送业务交由专业的物流企业去做。第三方物流能够发挥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物流合理化,从而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方向。仓储现代化表现为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组织起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运输的现代化则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

五是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方向。传统上,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但现代物流的功能逐步拓展,将商品的交易、产品的位移和信息的传递集成在一起,实现了三流合一。只有这样,提高我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有望真正提高。

任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濮小金,司志刚.现代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9-95.

篇10

射阳县是江苏省纺织产业基地县,现有143家规模以上企业。近期,该县对57家重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中,95%以上企业负责人反映近年来经营状况持续困难,预计今年上半年会进一步恶化,将有一半左右企业关停。

棉农植棉积极性持续下降原因

1.种植信心不足。棉农反映,粮食产量稳定,政府补贴较多,价格年年上涨。对今年棉花价格,部分棉农心里没底,不愿大面积扩大棉花种植,更倾向于种植粮食。如今年预期心理价位达不到,大部分棉农明年植棉面积将会再度缩减。

2.植棉成本偏高。2013年该县的棉花生产亩平均总成本达到1623.84元,与水稻772.81元、玉米523.15元的总成本比,分别高出851元和1100.7元。目前,种粮从播种到收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民除种和收时,均可外出打工,相比之下,棉花把棉农常年束缚在棉田里,不仅生长周期长,而且育苗、移栽、施肥、采摘等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都需要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县棉花协会调查,2013年棉农植棉自投工日达到22.5个,而种植水稻、玉米分别只有4.5个和3.5个。

3.植棉效益较差。除去总成本以后的纯收益,种棉花的只有642.4元,明显低于玉米803.6元、水稻1148.4元的收益水平。

4.财政补贴较少。目前,种粮每亩有10元的小麦良种补贴、15元的水稻良种补贴、20元的水稻直补、103.4元的农资综合补贴,如果稻麦两季种植,每亩补贴达到148.4元。而植棉只有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即使套种夏粮作物,也只有一半的农资补贴51.7元,合计只有66.7元,比稻麦两季少81.7元。

棉农的几点建议

1.早日享受到棉花直补政策。今年国家将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棉花直补又将在新疆先行试点时,内地棉农普遍反映不理解。急切期盼国家政策能够阳光普照,植棉收益也能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

2.直补政策未试行地区尽早出台临时收储政策。考虑到棉花3月份开始制钵、清明节前后播种等情况,建议对新疆以外地区2月底前出台2014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并适当调高棉花收储价格,扩大收储规模。

3.扶持优质棉基地建设。设立专项奖励补助资金,鼓励引导主产棉区加快建设优质棉基地,扶持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加大对老棉区“旱改水”的投入,推动改水轮作换茬,促进棉花生产稳产高产。

4.加大植棉财政补贴力度。建议参照种粮补贴方法,增加植棉补贴项目,给予植棉农资综合补贴,提高良种补贴。

纺织企业反映导致生产经营恶化的主要因素

2013年,57家企业实现开票销售35.4亿元,同比下降2.2%,企业生产运行总体上处于勉强维持状态。自去年10月初至今,在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企业订单锐减,销售受阻,库存上升,目前已停产17家,占29.8%,其余40家均不同程度限产,开台率低的仅有20%,最高的80%。

1.国际国内棉价严重倒挂。近期,棉花价格每吨国外市场13000元左右,国储棉政策主导下的国内市场18000元~21000元,国内比国际高出5000~8000元。因国家实行进口棉配额制,绝大多数棉纺企业用不到或少量使用到进口棉,生产出的棉纱价格明显缺乏竞争力。该县最大的棉纺企业双山集团反映,以32支普梳纱为例,1吨纱成本使用国内棉达到23900~26000元,而越南、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受惠于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政策和国际低棉价,棉纱倾销给国内企业的价格仅有23000元,比该企业棉花原料成本价还低900~3000元。

2.金融机构限贷缩贷。金融机构不看好棉纺行业,信贷投放力度减弱、利率上浮、节奏放缓,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加剧。祥和纺织公司反映,纺织企业能承受的年利率在7%以内,但银行贷款算上担保、贴现等多种费用,综合起来年利率达12%以上,同时贷款到期后续贷不及时,快则两三个月,慢则半年,有时不再续贷。

3.新品研发难仿冒易。多数企业研发成本难以收回,不愿轻易投入人力财力研发新品。金港特种纱公司反映新品研发投入大收益低,新产品刚推向市场,其他企业立即跟风模仿,模仿不了就收买研发团队中的成员获取技术生产类似产品进行低价竞争。

几点建议

1.适时取消进口棉花配额和国储棉政策。平稳过渡到直补政策,在维护棉农利益基础上,改变“国内棉花价格高企业不愿意买,国际棉花价格低无配额买不到”的状况,使棉花的生产和流通市场化,逐步实现国内、国际棉花价格接轨,使企业处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

2.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建议金融部门对棉纺行业一企一策、区别对待,对企业资质和信用记录较好的给予贷款扶持。同时优化服务,加快贷款审批流程,压降利率费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篇11

关键词:人力资源;文化产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109-02

1 珠三角人力资源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的人力资源数量有了显著增长。首先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1994 年人口为 4080 万人, 2005 年人口为 5608万人, 年均增长率为1.95%。其次是在业人口的增长,在业人口反映了实际利用的人力资源的数量。1994年,珠三角在业人口为 3569.1 万人,2006年在业人口为 4702.1 万人, 平均年增长率为2.1%,高于同期人口增长的比例。

珠三角人力资源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1985 年至1992 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绝对值由 1840 万人下降到1636 万人; 相对值由 60%下降到 49.2%。这说明新增就业人口更多地流向第二、三产 业, 并且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的就业人口大于第一产业新增加的就业人口。但是在近 10年,珠三角的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却不尽人意。1996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 1370.4万人, 占总就业人口的 37.5%; 而 2005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 1548.7 万人, 占总就业人员的 32.9%。虽然相对数较10年前下降了 4.6 个分点, 但绝对值却上升了 178.3万人。

珠三角九个城市 2005年总人口为 5608 万人, 但珠三角的人力资源质量却没有保持在相应的位置。珠三角就业人口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每万名在业人口中, 初中与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为 1148.74 人和 1422.13人, 两者合计占总数的 3/4; 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 64.52人; 中专及高中学历的有 448.24 人; 文盲与半文盲有 282.08 人。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 7.49年。另外珠三角每十万人口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5150人, 低于浙江的 5772 人,更低于上海的 15069人。每百万人口中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落后于京津唐和长三角地区,与日本相差 6.2倍、与美国相差4.9 倍、与新加坡相差 5 倍。

2 珠三角人力资源状况对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2.1 数量不足

目前,人才紧缺是制约地区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运筹经营人才奇缺。根据针对珠三角地区招聘信息的统计显示,2006年传媒、出版、印刷、包装类的职位空缺平均每月是5344个。2007年5月这些职位的需求已经上涨到6896个。教育和培训行业与娱乐、体育、休闲行业,2006年平均每月的职位空缺数量分别是2888个和1896个,而到2007年5月,这两个行业的职位需求分别是5288个和2076个,增幅分别为83%和10%。可以说在一段时期内,文化产业人才匮乏将是制约珠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2.2 素质不高

由于现存教育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方面和文化单位改制等微观方面的原因,目前在珠三角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文化艺术创作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与国外文化产业乃至国内其他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的相关人员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以深圳动漫行业为例,深圳动漫人才较多,大约2000人左右,另据企业问卷调查,深圳动漫企业中,设计人员平均为14.86个,占企业平均总人数的50.27%;但前端策划型、编剧型人才明显不足,绝大部分集中于中间的加工部分,后期加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也欠缺。目前深圳的10多家外资动漫企业仍然以制作、加工为主。

2.3 结构不合理

珠三角文化产业中的诸多主体还处在“事业”改“企业”的过程中,把产品和服务进行成功市场交换的人员,比如发行人、制片人、策划人、经纪人等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短缺现象。这种情况不仅对文化企业内部并且对整个文化产业来说都是如此,除此之外,在其位但不能谋其职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从根本上说是素质的结构问题,都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阻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资料,2006年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全世界平均为5.7%,发达国家为6.1%,发展中国家为4%,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资料,2006年长三角地区为2%,珠三角地区为1.8%(见图5)。可见,珠三角在教育经费拨款方面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也落后于同样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此外,珠三角地区教育的重头戏――高等教育与全国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其专业设置尚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的需求。这些都对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国人的文化素质相对偏低,而有关文化产业的高校专业设置,比如新闻和中文专业,只重视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营销、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却很少放入培养计划。另外,珠三角高校中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相关专业的不多,这使得文化产业所要求的同时具备高文化素养和复合知识能力体系的人才很难寻觅。

3 优化珠三角文化产业人力资源配置对策建议

3.1 更新人才观念和用人观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各文化经营单位应认识到,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更新人才观念,首先要开阔视野,既重视有所成就的人才,也关注具有潜能的人才;既重视国内人才,也积极吸引海外人才;既重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也要把民营科技企业、受聘于外资企业的专门人才纳入视野,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在人才培养上,要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在人才使用上,当务之急是要破除“求全责备、以偏概全”的观念,识人看大节,用人看主流,善于使用那些有独特个性、且富有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新型人才,并积极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2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水平

提高人才素质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人才活动领域的全球化,人才素质应当具有国际化水平。为了更好地扩大开放,必须培养一大批能够驾驭经济发展全局,在工作中全面考虑国内和国外两种因素,善于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各类人才。要克服过去的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方式,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大力培养智能型、复合型、多功能的人才,促进人才素质综合化。例如,珠三角现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没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业学科,人才的专门化培养没有摆上议事日程。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国有文化产业单位的优秀骨干力量,大力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既要培养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化专业人才,又要培养熟悉艺术、有较高创新意识和文化品位,懂市场运作、有较高经营管理才能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文化产业高级复合型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3.3 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

珠三角各级政府和文化产业单位主体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利于人才公平竞争、脱颖而出、发挥作用、充满活力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干部选贤任能的科学机制和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的科学机制,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要完善法制,保护人才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要通过完善法制,加强对人才和劳动者基本权利,包括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以及人身安全、受尊重等精神权利,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促成公平竞争、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3.4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性

在实施人力资源策略的同时还要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性,从增强我国传媒业竞争力的角度,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注重教育学习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改革教育学习方式,引进国际先进模式,从适应市场需求出发,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终身化和手段多样化,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潜能,使企业建立人才竞争优势格局,为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做好基础准备。就目前来说,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是结合本企业的优势借鉴成功跨国企业的用人之道,不断完善和提高本企业的人才资本和绩效

3.5 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们要从提升珠三角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看待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注意使用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现有人才,为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成长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这既是留住和用好现有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做好引进外部人才的重要前提。要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要把物质激励和创造宽松制度环境结合起来,营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要敢于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加紧建立海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创造条件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BP算法;经营状况;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36-03

前言

企业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它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很重要的问题,因此如何做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价问题也就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常用的评价模型很多,主要有统计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等。统计方法如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2]、Logistic回归模型[3]、Bayes判别信用评价模型[4]、因子分析法[5]、聚类分析法[6~7]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欠缺:有些模型只能应用于线性场合,对于非线性场合不适用;有些模型对于数据的分布要求很严格;有些模型的建立依赖于个人经验,有些模型难以应用于多因素场合。统计方法需要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状况较为复杂,用统计方法不易解决的时候,神经网络可以成功的解决这一类问题。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并行处理、鲁棒性和自组织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8~9]。下面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企业经营状况评价模型。

一、网络设计与训练

将中国2008年的64家公司作为训练样本,其中经营正常的公司有39家,经营差的公司有25家,测试样本采用2009年的17家公司,其中经营正常的公司9家,经营差的公司有8家。

1.网络层数的确定

构造一个2层的BP网络来解决本节提出的两类模式分类问题。

2.输入维数、输出层节点的确定

对两类模式分类问题,财务指标选取4个财务指标x1=每股收益, x2=每股净资产,x3 =净资产收益率, x4=主营利润增长率, 用“0” 代表经营差的企业,用“1” 代表经营正常的企业.所以输入维数为4,输出层选取1个节点。

3.隐层节点的确定

一般状况下,隐含层的结点数较难确定,因而采用试凑法。在能正确反映、实现输入输出映射的基础上,尽量选取较少的隐层结点数,从而使网络模型尽可能的简单。为了使数据更加精准,先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隐层分别选取节点为3,4,5,利用上述训练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当隐层选取3个节点时,训练误差变化曲线(如图1);当隐层选取4个节点时,训练误差变化曲线(如图2);当隐层选取5个节点时,训练误差变化曲线(如图3)。

图1

图 2

图 3

从训练误差曲线图可以看出,当隐层选取3个节点时,当训练到第11步时,训练误差达到0.001,当隐层选取4个节点时,当训练到第5~6步时,训练误差达到0.001,当隐层选取5个节点时,当训练到第10~11步时,训练误差达到0.001,因而,当隐节点为4时,所需要的训练步骤最少,所以隐层节点选为4。

二、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经营状况评价模型

当隐层节点选为4时,各层的连接权值和阈值分别为:

w=3.33852.09120.1425- 0.3756- 0.1848 2.27941.5118- 2.85743.0057- 2.4902 0.5163- 0.4217- 1.0658 - 2.3104 - 0.8535 - 2.9116

B1=- 3.9598 1.3199 1.3199- 3.9598

V=[- 1.6817 2.9964 2.2098 3.8302] B2=- 3.6774

则由此得到BP神经网络的信用评价模型为:

y=gVjgXjixi+B1j+B2

其中:第一个g为logsig函数,第二个g为logsig函数,Vj为输出权值,Wj为输入权值,B1为输入阈值,B2为输出阈值。

三、网络的仿真

1.训练样本的网络仿真

利用所建立的信用评价模型对64个训练样本(经营差的企业25个,序号为1-25,经营正常的企业39个,序号为26-64)进行两类模式分类。仿真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有25个网络输出值接近于0,序号为1-25,有39个网络输出值接近于1,序号为26-64,这表明在训练样本中经营正常的企业的正确识别个数为39,经营差的企业正确识别个数为25(见表2),因此该评价模型对训练样本的正确识别率达到100%。

2.测试样本的网络仿真

推广能力是衡量神经网络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因而,为了检验网络的推广能力,将2009年第一季度的17家上市公司作为测试样本,经营差的企业有8家,经营正常的企业有9家,测试样本的网络输出结果如下(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序号为1-8的网络输出值接近于0(0.9924),所以经营正常的企业正确识别了9家,从表4可以看出,该评价模型对测试样本的正确识别率也达到了100%。

总结

采用中国2008年的64家上市公司和2009年的17家公司的财务数据,考虑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4 个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主营利润增长率。通过matlab 软件,利用2008年的64家公司的数据建立了基于BP算法的经营状况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9年的17家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网络模型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正确识别率为100%。因此,基于BP算法的经营状况评价模型能够正确的对两类模式进行分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汪勇,魏巍.电子商务网站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构建[J].湖北大学学报,2010,(1):50-61.

[2]林斌,吴贵生,王剑.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发展趋势探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J].运筹与管理,2010,(l):139-144.

[3]陈立文,孟苓阁.房地产上市公司Logistic预警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10,(8):34-36.

[4]林杰新,罗伟其,庞素琳.Bayes判别信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1):22-25.[5]毛春元,张月,黄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模型[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1):67-70.

[6]巩芳,常青,白布赫,等.基于聚类分析的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27-32.

[7]高新才,魏丽莉.中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2010,(1):91-96.

[8]朱国强,刘厚泉.基于聚类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3):223-224.

[9]柳平,赵岩,王军.基于非线性特征提取的EEG信号支持向量分类器[J].汕头大学学报,2009,(1):69-74.

An Evaluation Model of Enterprises’s Business Status Based on BP Algorithm

WANG Xiao-dong1,XUE Hong-zhi2,YANG Wen1

(1. School of Science,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2. School of Science,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China)

篇13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新经济时代大市场新型企业企业家经济特点运作塑造平行挑战

21世纪是一个新经济时代,它催生新的企业、新的企业家和新的企业管理。2o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重要主题,就是新企业、新领导。中国要在新的世纪向新经济时代迈进,必须全面和充分认识新经济时代的新式企业经营管理,并依据其内容、特点及要求培育和塑造新型企业家。

1.快速适应、创造和过渡式的经营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科技、产品和市场变化非常快,企业在变化无常的条件下生存,这要求企业快速适应。虽然发达的信息系统和互联网,使企业的快速适应具有技术基础,但是这对企业家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信息量很大,而且许多信息还可能充满矛盾,会使企业无所适从。这就要求企业家对信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有透彻的分析能力,能够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但是,在高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企业要保持与众不同的经营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经营方式,都会通过信息网络迅速地传递出去,迅速被模仿和被利用。这就要求企业家把适应与创造统一起来,而且要使这种统一成为持续不断的过程。同时要求企业家敢于冒险投资和积极创业,又善于适当地控制和化解风险。德国贝本豪森科学和政治基金会国际政治和安全研究所主任克里斯托夫·贝尔特拉姆说,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过渡时代,一个不能维系长久的时代。我们今天拥有的不是、也不会成为一个具有清晰的坐标和等级的“体系”,没有清楚的迹象表明之后将出现什么。在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也一样,很少会有一个清晰的坐标和等级的体系,也不清楚以后会出现什么,会演变成为什么。这就需要实行过渡式的管理。所谓过渡式的管理,就是不把现成的作为确定的来管理,不维持现状,主动改变现实存在,不断开拓和创造未来。但是,企业管理必须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组织和秩序,而秩序又必须是现实存在的和确定的。这就给企业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把变动与秩序统一起来,使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建立和维持秩序,在建立和维持秩序中进行变革和创造。

2.战略伙伴关系、舍伙经营和集体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关系,一方面是大大地拉近了,似乎是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可以直接对话和沟通;另一方面又大大地复杂化了,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混合关系。这种既直接又复杂的关系,要求企业既不以自己为创世主,也不以消费者或用户为上帝,而是平等相待;既充分尊重、理解和服务用户.又充分掌握主动权,发现和创造需求,以发展全新的事业。企业家以能够增进社会福利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企业发展为根本使命。这其实就是要求企业家在用户、供应商各方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伙伴关系。发达的互联网联系,不仅给供应商和用户提供了选择的巨大空间和余地,而且企业自己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但是,伙伴关系需要维系,要有稳定性。而稳定与选择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企业家必须解决这个矛盾。

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伙关系,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往往是由买卖的合作关系转变和发展成经营的合伙关系,实行合伙经营。与用户之间的合伙关系也往往包括合伙经营的内容,对于用户来说,企业的先销售后生产就是参与生产经营。不仅资本所有者之间是合伙经营关系,而且资本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问也是合伙经营关系,甚至连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也可以说是一种合伙经营关系,员工也参与经营。这对企业家来说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挑战,即既要实行基于权力不对称的控制和监督,又要实行权力平等的合伙经营。

企业的这种复杂、不确定但又必须相对稳定的合伙经营关系,需要实行与之相适应的“集体管理”:这里所说的集体管理不同于我国现实存在的那种名义上是集体决策和个人负责而实际上往往是个人决策和大家不负责的所谓集体管理。新经济时代所要求的集体管理,其实质是战略伙伴的集体管理,它的主要特点是超越于一般的分工协作关系,实行基于和超越专业的全局管理和协同管理。美国学者马西娅·维克斯说,21世纪的首席财务官应该是战略家、交际家、商人和金融家,还应该是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的专家:该杂志同期发表安迪·莱因哈特题为“从机房主管到显赫角色”的文章。文章说首席网络官不仅负责管理信息系统,制定长期的信息战略,而且还要创建并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电子商业关系网。只有这样的首席财务官和首席网络官,才真正是首席执行官的战略伙伴,才能真正有效地实行集体管理。

3.水平式、移动性和模糊化的经营管理

在旧经济时代里,企业生活在垂直的世界里;而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生活在平行的世界里。这对企业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既要按照平行的组织和方式运作,又要有效地控制庞大的公司。虽然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此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但是企业家自己还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并要求企业家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同时,与水平式的企业组织相适应,企业家必须实行移动式的管理。努斯鲍姆说,未来公司的总部可能设在飞机上。即使现在,首席执行官在飞机上办公的时阃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会议越来越多在机场举行,头等舱和公务舱被当做办公室。从无形的角度看,则是交流式管理。实行交流式的管理,对企业家来说是一种新的要求,要求企业家在与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中实现管理。这要有更高的境界、技巧和艺术。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杰西卡·马修斯发表文章指出,信息革命的实质是改变各种关系,并模糊、重新设定或消除时间和空间的内部界限。例如,“此处”与“彼处”的界限,“国内”与“国外”的界限.“我们”与“他们”的界限,强大力量与软弱力量之间的界限,都已经或将开始消除,或不再明显。这需要企业进行模糊化经营管理。它对企业家来说,是一项新的任务。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要有区分和界限,没有“我们”与“他们”、“此处”与“彼此”、“国内”与“国外”的界限,就无法进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又要超越这种种界限。

4.包容性大市场经营和生态化环境经营

在新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的商品,不限于有形商品,也不限于技术、专利、商标和品牌等无形资产,进入市场交易的还有信息、知识、创意、理念等要素,因而是前所未有的大市场,是我们以往难以理解的大市场。不仅如此,这样的大市场还包含着看似矛盾和冲突的内容。这就需要企业家有广阔的视野,要善于从看似矛盾和冲突的东西背后发现其统一的基础,善于发现统一的方式,要有实现这种统一的操作能力。总之,要有驾御包容性大市场经营的能力。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要求企业把经营与环境联系起来。目前,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环境工作已经与财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活动能力并列,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尽管经济、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环境经营创造和奠定了基础,但是企业的环境经营仍然面临很多问题,这对企业家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企业家具有远见卓识,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环境风险,对企业的环境影响提出预测;其次,要求企业家根据新的经济标准,建立和实行环境会计;再次,要善于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解决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仅如此,在新经济时代,还要求企业内部组织环境的生态化,以及与供应商和用户关系的生态化,要求企业家实行生态化的组织和经营管理。

5.知识经济的经营管理

新经济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以高科技知识为主导,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时代。21世纪的企业将通过创造知识赚钱。这就要求企业实行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不同于物质,物质是有形的和确定的,看得见和摸j导着,而知识是无形的和不确定的,没有明确的边界,看不见和摸不着;知识具有传播性、共享性和公益性,其使用的边际效益是递增的,排斥私人占有。如果说物质经济是看得见的、明确的和私人性的经济,那么知识经济就可以说是看不见的、模糊的和公共性的经济。尼尔·格罗斯指出,知识运动正在彻底打乱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组织机构。知识经营管理根本不同于物质经营管理,既有比物质经营管理广阔和深远得多的存在空间和发展余地,又要比物质经营管理困难得多,要把各种不同的知识统一起来配置和经营,要使知识得到充分的经济利用;要管理活的、千姿百态和变化万千的知识,对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求企业家具备更高的知识和能力。

6.人本化、个性化和人格化经营管理

如果说旧经济时代是以物为本的经济时代,那么新经济时代就是以人为本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是人本经济。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通过创造知识赚钱,创造性的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必须实行人本化经营管理。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根本不同于以物为本的经营管理,人有欲望和本能,人有意愿和意志,人有思想和意识,人有情感和情绪,人要求独立和自由,人也要求相互帮助和支持,等等。以物为本的经营管理,可以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人的这些内涵、特性和要求,但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就必须充分考虑、合理解决和有效满足这些要求。

人是有个性的,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密切相关,社会化越发展个性化就越充分。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客观基础和条件,因而在使人的社会化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就使个性化充分发展。新经济时代可以说是个性化的时代,除了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及其个性化的定制生产供给外,主要是员工的个性化。尼尔·格罗斯说,伟大的思想都来自独特的个人,这些人不倾向于协同工作。最有雄心壮志的人员——不妨把他们比作鹰——往往不愿意共同分享知识专长。但企业是一个团队,必须进行合作,要让鹰按队形飞行。这就需要企业学会个性化经营管理,这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实行人本化和个性化的经营管理,其实质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经营管理。以物为本的管理,是把劳动者作为单纯的生产手段,或者说是把人作为物来经营和管理。人力资本管理虽然使劳动者拥有自己劳动能力资本的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但是仍然受以物为本的束缚和限制。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实行人格化经营管理。人格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同时,人格化经营管理还会使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既具体化,又简单化。超级秘书网

“人”的概念是既高度抽象,又非常复杂。而人格是具体的,欲求、动机、思想、情感、灵魂、知识、能力、道德和品行等都包含在人格中,但又有明确和统一的结构,因此是简单的。所以,人格化经营管理可以使复杂的人本化和个性化经营管理简单化,这符合经营管理的便利和有效原则。这方面,虽然中西方实业界已经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做得比较成功,但是大多数人还不适应和不合格,经常“颠三倒四”和“忘情负义”,更缺乏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还是处于白发性和经验性的阶段。

7.超权和全球性本地化经营管理

篇14

关键词:纺织业;指标体系;后配额时代;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6;F426.81

衣食住行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温饱二字又将基本需求中的衣食提升到一个更为重要的层次。由此可见,为人们提供保暖物的纺织业在国计民生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现代纺织工业,或称现代纤维加工产业,关乎人们的穿衣和美化生活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之一。从世界范围看,纺织行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扩张后,又可能成为重点调整的产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纺织业在中国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品贸易中最大的输出国之后,这个产业又被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因此,了解纺织业,除了从其自身作为传统产业的发展状况入手之外,以其新特色新风貌,即大量外资经济的进入作为新视角来切入讨论也是意义很大的,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一、纺织业总体分析

纺织业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传统的产业之一,它不仅关系到13亿人口的穿衣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社会稳定的坚强柱石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下面通过数据来展示纺织业的经济地位、总体规模以及内部结构,以便走近纺织业,走近纺织业外资经济。

(一)纺织业的地位

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彻底的 “民生”产业。2005年,中国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近2000万,其中70%来自农村。全行业使用国产天然纤维约730万吨,直接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可以说,对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纺织业举足轻重,涉及数以千万计的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收入和生活①。纺织业作为制造业30个行业中的一个,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就业人数都是规模较大的,为国民经济做出了较大贡献。

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纺织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比例是6.6%,仅低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5%)与通用设备制造业(8.9%)所占比例,排名第三;就业人数占制造业就业人员的比例是9.4%,仅低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4%)所占比例,排名第二。可见纺织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确实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就业人员所占比例比企业单位数所占比例高了近4个百分点,说明其单个企业的平均就业人数较多,体现了纺织业对解决就业问题的支持。

(二)纺织业经济类型结构

在87342家纺织业企业中,内资经济有77919家,占总体的89.2%,外资经济占10.8%。应该说纺织业还是一个内资为主导的行业,毕竟这个行业还是我国传统的轻工业,各类型企业在企业法人单位数、就业人数、资产总额和全年营业收入上的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私营企业在企业法人单位数、就业人数、资产总额和全年营业收入这四个指标上所占比例均最大,因而使得纺织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以及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也较大。总而言之,我国纺织业中非国有经济相当活跃,国有经济所占份额有限。

(三)纺织业进出口状况

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是我国贸易市场上的最大优势。2004年,受全球经济回暖和配额取消的拉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根据《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4年,我国纺织业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外贸的贡献突出。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达到1141.8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973.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01%,增幅比上年回落约7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41%;进口168.04亿美元,同比增长7.81%;实现顺差80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7%,是全国同期进出口贸易顺差的2.52倍。

在出口的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出货48.80亿美元,同比减少了4.69%,而民营、集体出口38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04%,外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了335.0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60%。

二、纺织业内外资经济比较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纺织业属于传统制造业,历史悠久,适应性强,是很多省份的重点工业,同时也是带动农业、提高农民就业和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最重要产业之一,随着中国国门的开放,它又成为出口创汇的优势行业。要想保持这样一个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纺织业需要在技术上实现转型和升级换代,在此背景之下,外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将作为一股积极的推动力量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下面依据第1次经济普查的数据资料,就纺织业内外资经济进行对比分析。由于内资经济中私营企业占了很大的份额,因此在分析意将内资企业分为私营企业、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两部分。

(一)纺织业外资经济总体状况

伴随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和加入WTO的市场开放进程,中国国民经济将被快速全面地纳入全球经济体系。入世后,不但外国商品可以更自由地进入中国,外国资本也可以更自由地在中国落地。这一方面为中国纺织业在新的经济大环境中求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改善纺织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扩大出口市场调整国内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更好地利用资源;另一方面也会使国内纺织业受到冲击,比如,纺织品进口的增加会给国内产品市场带来压力,纺织业必须及时完善生产技术和成品标准,应对各种非关税壁垒带来的限制,扭转贸易争端处理上的不利局面,同时要面对跨国公司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名牌优势等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外资持续进入中国的进程中,纺织业已经累积形成了具有显著规模的外资经济。根据《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到2004年末,在我国纺织业中,外资经济以10.64%的法人单位数,21.71%的从业人员数,41.12%的实收资本占有了27.98%的资产;同时在当年创造了24.93%的工业总产值,47.65%的出货值,25.05%的产品销售收入,25.83%的利润总额。将这些指标放在一起,可以看到,纺织业外资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大资本投入,企业单体规模较大,外资参与程度较深,生产的产品以出口为主,中国只是其加工基地。目前,外资企业纺织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1/3以上,2005年取消配额产品的出口增量中有70%是外资企业完成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外资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仅为中国的GDP增长和就业做出了贡献,更为各自投资母国赚取了可观的财富。由此可见,纺织业外资经济在中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二)规模以上②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比较

对规模以上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的比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营效率

表1提供了反映各类型企业经营效率的主要指标。从中可以看出,一是在市场占有方面,基本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私营企业占有了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二是在资金周转率方面,私营企业更是优势明显,而外资企业的资金流动也比国有及其他企业要好。三是在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方面,同样是私营企业占有绝对优势,而外资企业的流动性相对较弱。四是在资本利润率方面,同样可以看到以私营企业为最高,其单位资本的盈利能力最强,甚至是国有及其他企业的两倍,外资经济则夹在中间。五是关于资产负债率,一般认为在40%~60%之间为较好的比例,从这一点上看来,外资企业控制得比较好,私营企业和国有及其他企业都比较高,债务风险相对较大。六是成本费用利润率方面,其主要反映单位成本费用带来的利润,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同样是私营企业效率较高,外资企业次之,国营企业最差。

综合起来看,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私营企业经营效率具有明显优势,外资企业各方面表现都居中,但资本负债率较低,企业的风险意识较高,但这也是流动性不足或者是对中国的投资市场没有信心的表现。

2.研发创新

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是科技活动资金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重,还是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呈现的景象都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最高,外资企业次之,私营企业最低。因此可以认为,私营企业的经营策略更倾向于“短平快”,不太注重科技活动或者新产品开发,但从其新产品产值不低的情况看,或许其采取的方式更倾向于引进别人的技术、产品或者模仿的方式来生产。外资企业比较注重基础性的R&D研发,比较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而且本身的技术水平也比内资企业高,因此其新产品产值占比较高,投入产出效率较好。而国有及其他企业无论创新投入还是产出的总额及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体现了传统纺织业想要通过技术创新走出新的发展道路的趋势,但其科技活动支出占比与其新产品产值占比之间的差距最大,说明其创新效率不高。

3.劳动生产率与能源效率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外资企业效率最高,达到190.89千元/人,这与外资企业资本投入水平较高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关;私营企业劳动生产率189.51千元/人,只略低于外资企业,说明私营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为提高劳动产出效率而做出的努力;而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155.82千元/人,远远低于其他两类企业。

从能源效率来看,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的单位产值能耗为0.057万吨,远远高于外资企业0.0446万吨和私营企业0.0453万吨。原因在于,国有和其他内资企业历史比较长,设备比较落后,再加上企业效率本身不高,导致单位能耗较高,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私营和外资企业相对比较年轻,设备新,劳动生产率高,所以耗能较少。

4.出口倾向

由图3可以看到,内资企业只有20%左右的产品用于出口,而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高达50%以上。在新产品出口方面,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上升到30%左右,外资企业则更是将近60%的新产品用于出口。因此,可以大致总结出,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纺织业建立企业进行生产,主要目的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取得成本优势,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以出口方式回到外国市场,中国只是工厂所在地而已。

5.资本结构

从图4可以看到,私营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对简单,除了个人资本就是法人资本,很少有别的资本介入,好处就是管理起来比较容易,决策效率较高,但由此带来的最大不足就是风险大,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少数人的资本,一旦某些个人资本出现危机,就可能直接导致企业无法维持。国有和其他企业则呈现另一种景象:包含的类型较多,资本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都采取股份制或责任制的形式,资本来源不那么单一,但这样的企业管理起来成本肯定要比私营企业高。外资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当然外资资本在其中占主要比例,但个人资本、法人资本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而分散了企业风险。

6.税负压力

三种类型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负压力明显不同(见表2)。 在增值税利税率方面,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有较大的税负压力,增值税额甚至超过利润总额;在主营业务利税方面,私营企业压力比较大;在应交所得税方面,仍然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负担较重;而外资企业则享受了国家税收优惠,只负担较少的税收,从而发展的机会更多。

对以上分析进行总结,与内资企业相比,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外资企业整体经营效率居中,规模不占优,资金周转速度也不算高。

第二,外资企业尤其是研发资金以企业自有为主,也不太寻求国外资金的注入和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三,外资企业科技活动支出投入以R&D居多,而内资企业以新产品开发支出为主,总量上外资经济支出较少,但却有相对高的新产品产值占比。

第四,外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较多,但本年度申请的少,内资企业正好相反,表明外资企业研发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维持的阶段。

第五,外资企业生产率高,而且产值的单位能耗低。

第六,外资企业流动资产占比要比内资企业高,国有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较低,以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为主。

第七,外资企业出口倾向显著高于内资企业。

第八,国有及其他企业的资本结构比较多样化,其他两类企业都是一种资本占主导的结构。

第九,内资企业的税负压力明显大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得益于国家的减免税政策。

(三)规模以下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比较

表3列出了规模以下纺织业企业的经营指标数据。总体来看,规模以下外资企业数量较少,经营效率普遍比较差,绝大部分的市场占有率都被私营企业占据,资金周转率较低,劳动生产率也最低,全然不能和其他两类企业抗衡,同时其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却远远高于其他两类企业(外资企业高达8.64千元/人,私营企业和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则为8.26千元/人和8.21千元/人),造成利润低下甚至亏损的局面。资产负债率方面,外资企业还是体现风险回避的特点,负债率较低,企业以自有资本经营为主,而规模以下国有及其他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2%,这对企业而言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了。总体而言,私营企业在纺织业规模以下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外资经济的发展状况很不好。

虽然规模以下外资企业在企业经营和生产率方面都不是很强,但出口倾向还是很高,有40.56%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可见外资企业的建立目的还是为出口服务,为世界市场提供相对廉价的纺织产品以抢占世界市场。相对而言,规模以下内资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缺乏出口竞争力,因而出口率非常低,国有及其他企业只有8%,而私营企业还不到6%。

规模以下企业资本结构的情况和规模以上的情况类似,图5显示出,私营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对单一,国有及其他企业的结构多样化而且各类资本发展均衡,外资企业则以外商资本为主。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外资经济在规模以下的企业类型中并没有显示出任何优势。

三、31省市纺织业内外资企业竞争力分析

在纺织业,不仅内外资经济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不同省市外资纺织企业的发展状况也大不相同,因此,下文将以全国31个省市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及其他企业共92个交叉类型(没有外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指标体系,引入竞争力分析来研究外资经济在中国各省的发展状况,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持续创造生产力的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投资竞争力与创新竞争力四大要素。同时,考虑到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还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和规模以下企业竞争力两个方面。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及其含义见表4。指标选取主要是基于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中既有规模指标也有比率或效率指标,充分反映了企业各方面的规模和效率情况。

(二)评价结果

将各指标标准化处理后转化为0~100得分,通过简单算术平均获得各要素竞争力得分,各要素得分降序排列结果如表5所示。

1.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

规模以上企业中,优势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山东、上海、福建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开发省区,河北、内蒙古、宁夏等以大型企业为主发展传统纺织业的省份竞争力也不弱。可以看到,前10名中,外资经济的优势最大,由此可见规模以上纺织业外资经济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而弱势省份以西部省份的国有和其他内资企业居多,这些省份的纺织业起步较晚,经济环境也支持不了大规模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绩效相对较差。

2.规模以下企业竞争力

规模以下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与规模以上完全不同,私营企业霸占前10名,后面陆续跟着一些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中绩效最好的也只是排在第18位的广东外资,而多数省份的外资企业都排到最后30名的位次。这与前文比较分析结果是吻合的,规模以下的外资经济不仅没有显现出优势,还成了最具劣势的企业。这可能与外资的流入特点相关,外资资金流入一般来说就是较大规模,建立较大规模的企业,而较少的外资一般不会单独进入,可能会选择参股的方式,这样一来,小规模企业的经营管理就会相对落后而导致竞争劣势的出现。

3.市场竞争力

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产品和价格,纺织业外资经济的优势再次体现出来,大部分省份的外资企业排在前30名。当然,排名靠前的还有江浙、山东、上海和广东、福建等省份各种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靠近口岸,除了产品质量本身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之外,海外市场也是它们的领地,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外资企业,以及沿海的私营纺织企业,都从出口市场上为自己赢得较大的利润。而弱势群体几乎集中在中西部的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这里面有地域的原因,但也有国有内资企业自身发展模式和制度的原因,因为,在同一地域,外资和私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弱。

4.成本竞争力

成本竞争力主要反映企业的单位利润或者销售收入背后有多少成本的付出,可以看到前30名是“河山一片红”,私营企业在成本方面占尽先机,这是私营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模式简单、生产率较高的体现。而外资企业,尤其是沿海发达省份的外资企业成本费用都比较高,可以说同样名称的产品,也许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包含了更多的价值量,所以其销售收入和利润才会高,但是也投入了较多的员工报酬,管理、行政费用,资本等等,导致其成本竞争处于劣势。“外企工资高”就是一个体现,从而外资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之服务,所以暂时性的高成本带来的是永久的公司形象和品牌的树立,从而为之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这是以贴牌生产、廉价取胜的私营企业所不具备的隐藏优势。

5.投资竞争力

投资竞争力主要关注一个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和利用能力。在此方面比较有优势的还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而效率高,流动性强,而缺乏竞争力的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整体的资本流动性和回报率都不太高,外资企业分散在各个名次段,处于中间的居多,可能是外资企业资本投入量相对较大,对中国的投资环境、金融体系的信心不足,所以对风险持比较保守的态度。

6.创新竞争力

具有创新竞争力优势的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这类企业的科研投入、研发经费都是相当高的,就是因为它们系本土的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政府对其科技创新活动比较重视,扶持力度较大,所以投入多,产品的科技含量或者创新成分相对较高。私营企业占据了中间的位置,相比之下,创新主要依靠企业法人决定,更有许多企业专注于传统纺织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不注重创新和研发。外资企业的创新竞争力最弱,其中原因或许在于:外资企业进入时间较晚,引进的技术相对比较新;外资企业不想在中国进行太多的创新活动,以免过多的技术外溢;直接引入外国母公司的研发成果。

(三)总竞争力评价结果

将上述6个竞争力要素综合起来,对全部92个交叉企业类型排序(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到,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等省份还有老牌纺织基地内蒙古、河北的各种类型企业抢占了先机,其中又以外资企业靠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配额限制,我国纺织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广东一带。超过80%以上的纺织品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希望后配额时代,中国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将得到更大发展。处于中间地带的主要是各中东部省份的外资和私营企业,总体上这两类企业不相上下,又比国有及其他企业竞争力更强一点,处于整体弱势的就是中西部省份国有和其他内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比较奇怪的是北京的纺织业私营和外资企业也比较靠后,北京的纺织业总体发展并没有太大优势。

(四)优劣势分析

各种类型企业的优劣势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以下结合表7做分类说明。

就私营企业而言,华北地区的私营企业以成本优势为主,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河北私营企业,各方面的竞争力都比较强,只是创新方面相对较弱。东北地区私营企业也具有成本优势,而规模以上企业处于相对劣势。东南沿海及与之毗邻的中部省份,其私营企业的竞争力都相当强,除了创新竞争力之外,其他方面均处于绝对优势。西部地区的私营企业虽然在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和创新方面显现出一些劣势,但总体还是处于中等位置。总体看来,纺织业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成本、投资以及规模以下企业都是其竞争优势所在。

就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而言,华北地区企业在创新竞争力上有优势,东北地区企业各方面表现都属于中低水平,东中部地区企业在创新竞争力方面较强,其他方面表现好于其他地区同类企业,但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相比而言也只是中等水平。而西部地区的企业各个方面基本上处于劣势状态。

就外资企业而言,华北地区的市场和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较强,而规模以下企业和成本竞争力较弱。东北地区外资企业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东部地区除了成本竞争力之外,其他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中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方面劣势比较明显。西部地区发展比较不均衡。个别省份在市场和投资竞争力方面还有点优势,但其他省份基本上处于中低水平。

(五)结构均衡度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各省市三种类型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的发展很不均衡。表8反映 了各省市各类型企业以变异系数衡量的竞争力结构均衡度。

由表8可知,变异系数在0.3以下的企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它们在各方面竞争力水平差异较小,但却是普遍水平较低,实力较弱。变异系数在0.3~0.5之间的企业,各方面竞争力的均衡度相对较高,发展比较平均,也是集中在中部、华北东北等区域的各类企业,竞争力实力中等。变异系数在0.5~0.7之间的企业,结构均衡度有所降低,各个方面的差异性开始显现,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各个地区的部分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还有中东部的私营和外资企业。应该说这里面的某些企业群竞争力还是比较雄厚的,但发展开始出现“长短腿”,有特别具有优势的方面,但也存在明显的劣势方面。变异系数在0.7~1.0之间的企业,各方面发展非常不均衡,可能有些方面排在相当靠前的位次,有些方面却处于底层的劣势,这样的企业要么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私营和外资企业,要么是西部和西南的企业,都是总竞争力相对靠前的企业。最后是变异系数在1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恰恰都是竞争力比较强的江浙华中地区的私营和外资企业。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纺织业的基本状况:企业发展得越好,总竞争力越强,各方面发展越容易不均衡,总会有一两方面的发展跟不上其他方面的速度;而发展均衡的企业又游离在低端水平。因此,未来如何使纺织企业得以全面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四、总结与建议

对照以上分析,总结出纺织业外资经济的优劣势,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并对我国纺织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纺织业外资经济优势与劣势

总结以上分析,纺织业外资经济的优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优势

第一,资本实力雄厚,规模以上外资经济更具竞争力优势。

第二,市场份额及利润都相对较高。

第三,科技活动中心由新产品转移到R&D,自主创新能力及效率较高。

第四,生产效率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第五,出口倾向高,发展模式灵活。

第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化。

第七,东部沿海省份的外资经济发展竞争力较强,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