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作风建设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机关作风 建设 新形象
Abstract: The body style reflected the image of Organs decide success or failure of organs. Bohai Equipment New Centur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mpany party in two organs carry out style building activities to further shape the new image of organs,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agency role for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mission objectives the company has provided important support and protection.
Keywords: organ style building new image
中图分类号:G812.44文献标识码:A
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背景及目的
机关肩负着制定政策制度、推动决策落实、谋划业务发展、协调上下关系、指导服务基层等重要职责。实现公司科学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重执行的机关队伍去落实和实践。因此,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效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是提升机关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根本目的是转变作风、解决问题、强化执行,为公司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主要解决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深度不够的问题;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着力解决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问题;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着力解决节约意识不强、铺张浪费等问题。对于确保各项部署贯彻执行、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树立机关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公司机关是公司各项工作的指挥中枢和参谋决策机构,机关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影响到机关整体工作水平。在年度考核中向基层单位和员工群众征求意见时,基层反映个别科室、员工存在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意识淡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机关整体形象。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致力于弘扬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提升机关效能、增强执行力的有效载体。
三是提高机关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面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机关员工还存在思维不够开放、工作站位低、解决问题的方法少、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够强等问题。我们通过采取教育培训、加强制度约束等措施,切实转变与采油厂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服务水平和执行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做法与途径
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中,我们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严格考核、持续推进的原则进行组织和督导;机关各党支部、各科室坚持对标创建、查摆问题、整改提高、突出重点,不断将活动引向深入。
(一)紧抓“四个环节”,突出作风建设系统性
1、打牢作风建设基础,抓好动员学习环节。我们召开改进机关作风活动部署会,成立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下发活动实施方案。每个科室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学习,并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使作风建设活动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2、抓住作风建设关键,抓好查摆问题环节。机关各科室对照作风标准,深入调查研究,查找本科室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坚持以查促改、边查边改,特别是认真查找和解决基层员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使整改措施科学可行。
3、明确作风建设目标,抓好整改提高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每个科室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突出重点,既有分阶段的整改目标,也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制度,建章立制,巩固整改成果。
4、推进作风建设升华,抓好总结评比环节。每个科室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总结好的经验、成效和做法。每名员工结合学习、服务、创新、廉洁、节约情况,对个人做出全面综合的评价。通过总结评比表彰,全面总结机关作风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机制,表彰先进。
(二)打造“五型”机关,突出作风建设针对性
1、加强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坚持把学习作为机关建设的首要任务,抓好机关员工的学习,每月制定理论学习要点,每年组织2-3次专业业务培训。2012年,我们从提高机关员工业务素质和能力入手,举办了6期培训班,220人次参加了业务知识的学习。
2、提高认识,创建服务型机关。从解决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形象存在的问题入手,不断规范机关员工的服务标准;以选树“文明服务窗口”,不断树立机关工作形象。结合四个一活动,机关部门深入基层大走访、大调研、大交流。
3、解放思想,创建创新型机关。我们把创新作为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的根本动力,通过举办形势任务教育会、外出学习参观等途径,鼓励机关干部员工进一步开拓视野、开拓思维。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活动中,机关员工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共收集“合理化建议”87条。
4、强化教育,创建廉洁型机关。每半年进行一次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2012年,组织机关干部115人次到厂廉洁文化教育阵地接受廉洁教育。我们通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覆盖到机关全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责任机制。
5、精细管理,创建节约型机关。积极树立“减少失误就是避免浪费”的理念,在项目投资立项和政策制定时,反复推敲,全面论证,做到慎重管理、科学决策,杜绝决策或管理失误造成浪费。我们开展以节水、节电、节纸、节油为主要内容的“四节”活动,倡导每名员工从自我做起,落实节能节约措施。
(三)抓住“六个”关键,突出作风建设典型性
我们坚持分步实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不断丰富创建活动内容,持续深化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活动。
1、开展作风建设考核检查。我们坚持每半年对日常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年度一次综合考核。每次从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内容涉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每次考核完毕,及时对考核情况进行反馈和通报。
2、开展服务提升活动。为树立服务的典型和标杆,精心培育和打造文明服务的窗口形象。我们还制定了“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创建标准和内容,通过评选“文明服务窗口”,挖掘机关的服务典型。两年来,机关部门发挥服务窗口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机关整体服务形象的提升。
3、开展公开承诺活动。机关各支部通过调查研究、查找问题、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找出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将此作为承诺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机关所有党员认真制定公开承诺的目标、计划和工作措施,向员工群众公开承诺事项、联系电话等,接受监督。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机关员工的综合素质。每年组织机关员工参加以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拓展培训,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执行力。
5、开展日常监督活动。加强日常监督是抓好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基层单位聘请威信较高、公道正派、责任心强、有代表性的人员为机关作风建设监督员,收集和反映机关员工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由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汇总、收集、汇报、信息反馈、督促整改等相关工作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6、开展文化聚力活动。我们坚持以文化融合作为加强机关作风的纽带,将机关员工思想、制度、文化、行动高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机关队伍的团队力、凝聚力、战斗力。公司机关党总支坚持开展员工生日祝福、冬送温暖、夏送凉爽等活动,机关员工的归属感普遍得到提升,形成了干事谋业的强大动力。
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两年来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两级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并构建了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增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教育,认识到新的形势、任务对机关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机关员工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使命,自觉把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公司部署上来,立足岗位、多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二)提高了推动公司发展的履职能力。机关员工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岗位练兵等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把渤海装备机关和新世纪机械制造公司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执行到位,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今年上半年,机关职能科室围绕重点工程建设、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了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精细管理等9个专项课题研究,为公司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了促进公司发展的服务水平。机关各科室作为一个系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业务,为公司领导安排部署和进行决策提供建议和信息服务。机关员工在接待基层人员办理相关业务时,树立服务形象,简化办事程序,讲文明、讲礼貌、讲效率,把服务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人事劳资部在基层单位提出人员缺员补充时,经常主动到基层调研,测算实际缺员情况,解决基层实际困难。
关键词:公务员;公务员制度;作风建设;公务员作风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素质是一国公务员角色意识的彰显,也是国家“吏治”的基础。而公务员作风问题又是公务员素质的一个表现形式,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务员作风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甚至拖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前进的脚步。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事关政策执行的力度,事关群众满意度的提升,事关党政机关的公信度。由此可见,公务员作为落实各项国家政策的执行者、群众切实利益的保护者、党和政府伟大形象的维护者和执政水平高低的表现者,故其作风建设不容忽视。
一、公务员作风建设现状和表现
(一)公务员作风建设问题现状。对于公务员作风建设问题应有准确的判断和客观的认识,我国公务员作风主流是好的,但也不可回避的是少数公务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滋生,量变引起质变,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的公务员群体大多都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过高[1]等教育的人才,应当具备相当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但在实践中中国公务员作风建设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刻反省,积极改正。分析我国公务员作风建设状况,首先要了解公务员最主要的来源――大学生,对考取公务员好处的认识及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原因,在一项对大三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30%的学生认为成为公务员的好处是工作稳定,旱涝保收;29%的学生认为是工资水平一般,但是工作量不大,非常轻松;认为社会地位高的占24%;福利优惠的仅占17%。与此同时也分析了大学生考取公务员的原因,80%的人因为获取稳定工作和收入而考取公务员,10%的大学生则因为家长推荐,最后10%是抱着体验,随便考考的心态去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从这些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公务员的认识大部分局限于工作稳定,收入可靠上,真正上升到服务于人民的却寥寥无几。随着公务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其作风建设越来越备受关注。根据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调查结果分析,其中思想作风占的分数最高―
83.6分,生活作风为83.5分,领导作风是81.2分,学习作风占
77.8分,工作作风排名最后76.3分。综合数据分析,公务员的作风综合得分为80.48,作风状况总体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在维持好的发展的基础上,也要排除那些不良因素,为社会主义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作风问题在实际中的表现。公务员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思想作风保守。有的公干人员思想僵化,凭经验办事,只会走别人走过的路,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2)学习风气不正。一些干部平时不学习不实践,固步自封,有的甚至以功利主义态度对待政治理论学习;还有些人不善于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照抄照搬,满足于一知半解,脱离稿子就不会讲话;部分年轻干部还把学历水平当作晋升的敲门砖,满足于弄一张文凭作为要求组织提拔的资本。(3)工作作风不实。公务员一般比较稳定,所以一些人积极性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作风上拖拉懒散,对于工作更是避重就轻,落实不到位,缺乏具体指导。(4)领导作风部分领导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少数领导,主张集权,主观武断,作风粗暴,排斥异己,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要求群众为自己服务。(5)生活作风不检点。一些同志生活作风不检点,不健康,平时不重品行,做出一些违反道德操守的事。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二、公务员作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发展程度上来讲,我国目前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社会。底子薄、起点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也会对公务员产生负面影响,容易使部分公务员受到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这就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公务员滋长不良作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让我国借鉴,免不了走一些弯路,甚至在决策上会出现失误,对于公务员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不够完善,没有制定完整的解决对策,导致在公务员作风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
(二)公务员作风监督制度的滞后。我国监督法制不健全,监督效率低下,由于部分地区、机关法制观念的淡薄,使得我国的监督制度不被重视,监督机关没有足够的权利,导致监督工作软弱无力。从宏观角度讲,我国已经形成一个点面结合、自上而下的多元化监督系统,但事实上,监督体制不完善,缺乏合力,同级监督机关权力太小,监督主体无人监督,各个监督主体之间制约关系不明确。我国的监督机制水准还有待提高,部分干部大权独揽,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压制民主,对这种将要“误入歧途”的人上级监督难到位,下级监督够不着,而且同级监督也普遍缺乏力度,权利难以制衡。一种权利一旦失去监督和约束,就必然会走向腐化堕落。党和国家赋予公务员的权利是为民服务,为民谋福利的,但是,如果缺乏监督,这种服务就难以实施,权力就会被异化,腐败就是难以避免的。
(三)个别公务员对作风问题认识不够。在对公务员作风建设监督调查结果分析中,公务员自我约束得分最低,个别公务员对作风建设理解不够深刻,甚至存在误解。(1)对不良作风存在从众心理。在现代社会中,一些地方和部分领域长期存在一些不良作风,行贿受贿,打着“官旗”收敛钱财,打着“人情往来”的旗号大肆受贿的现象不断浮现出来。有些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如果自己不随波逐流,显得“不合群”是“另类”。因此,意志不坚定,原则性不强的人容易被同化,成为不良风气的俘虏。(2)对不良作风的惩治存在侥幸心理。那些违法贪污的人大都认为自己有“后台”,崇拜金钱至上,但是法律对于那些与国家法律,与人民群众作对的人是没有情理可言的。(3)对不良作风的诱惑存在不平衡心理。部分领导干部动辄与大款攀比生活享受,开高级轿车,住豪华别墅,由于这种虚荣心,心理极不平衡,防线自然崩溃,不得不去巴结权贵,收刮民财,以致贪欲就占上风。
三、公务员作风建设改善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当前我国公务员的选拔基本上是公平有效的,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公务员录用机制是把好入口关的关键,因此,公务员考试一定要透明化,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争取录取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同时,在公务员的实际工作中,缺乏可行、有效的考核测评办法,无法激励公务员的积极性,以至于部分公务员工作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公务员退出机制亟待完善。在《公务员法》中规定了辞职、辞退、开除、退休等退出机制。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退休以外,其他的退出形式极少被应用,以致形成当前公务员退出机制虚置的现象。因此,要改善现行的公务员退休制度,拓宽公务员退出的主渠道。例如,对于不同部门的不同要求,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一些部门工作量大,需要精力旺盛的人员,可以实行适当提前退休年龄;一些技术性强的部门,可以采用雇用制,这样就激活了整个公务员运作机制。
(二)紧抓公务员作风建设的重点和效率。根据矛盾分析法,事物都是有主次之分的,在公务员作风建设中要抓住重点,从重点入手,从而全面改善整个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公务的作风建设应当紧抓一下三个重点问题:(1)领导带头和明确目标。改善公务员作风建设状况,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要求其以民为本,清正廉洁,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此外,抓公务员作风建设,必须找准存在问题,剖析根源,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2)加强监督和落实责任。加强监督,严明党纪政纪是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例如,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委和政府专门的监督机关,其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责,对于违纪乱法的要严肃查处,对于不良风气要及时纠正。(3)强化教育和健全制度。除了一些客观上的措施外,必须从主观上改变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法纪意识。在我国的制度方面,要根据现实状况进一步完善决策,监督等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扩大公务员作风建设的参与层面。公务员作风建设是目前社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不良作风虽然只是极少数领导干部造成的,但对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因此,消除这种坏风气不仅要靠监督机关的力量,而且要结合党和人民一起监督,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努力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公务员作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和群众的力量,社会和群众参与公务员作风的评价与监督,不仅能对公务员的作风建设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提高群众的参政热情,还能提高群众对政府效能的满意度。总之,加强新形势下公务员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必须采取全民参与的有力措施改善目前不良作风的状况,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打下坚定基础,为社会主义顺利发展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张奇才.《中国的――思想》[M].人民出版社.2004
[2]《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3]《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2版
46页
关键词:民间舞蹈创作 采风调研
一、民间舞蹈创作与采风调研的关系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以及他们的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与愿望。”民间舞蹈编创便是以传统“语汇”为编创对象进行舞蹈创作与编排,采风调研是将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发掘、整理的一项传承民间艺术遗产的前提工作。“采风”源自于民俗学调研方法之一,是相对有技术操作性的一项内容。现用以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究与舞蹈素材、作品编创来说,“采风调研”主要是对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发生场景、事实动态与发生原因的纪实调查与记录。因此切实可靠、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采风调研”工作,可为民间舞蹈创作提供更深层与真实的历史记忆与传统例证,使民间舞蹈创作不至“漂浮与空,无根无据”。正如“从民间来,到民间去”一语所释,对于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唯有坚持实践出真知,深入了解、切实实践、扎根一线,才能真正发掘民间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进而创作出更具传统特色的民间舞蹈作品。
二、民间舞蹈编创前期的采风调研现状
“采风”一词,“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语出隋 王通《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最初为统治集权服务,统治者主要通过采录歌谣以来了解民众民情,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说回中国民间舞蹈采风调研工作,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主要是由我国戴爱莲、贾作光、赵得贤等老一辈艺术家、舞蹈家及积极进取的文艺骨干开创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热潮,舞蹈文化的大力发展,舞蹈学科建设的逐渐完备。舞蹈工作者c舞蹈研究者更是纷纷效仿前人先行之路,深入田野进行实地采风调研工作。无论是对民俗文化、舞蹈素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还是寻找传承人拜师学艺,现今舞蹈领域中的采风调研工作仿佛也只是在模仿前人的局面,大多还处在对于舞蹈本体之舞蹈动作的模仿状态,而缺乏扎实的理论支撑与指导。其中民间舞蹈编创者进行采风调研工作相对民间舞蹈文化研究者来说,更多是带有对舞蹈动作收集、模仿的目标性。因而对民间舞蹈文化背景、发生环境、风俗习性等特征的了解甚是微弱。这对我国民间舞蹈创作的发展产生着极不利的影响与不积极的专业导向。针对这些显性问题,做出对比研究与分析才可更明确的寻找到弊病所在,加强警戒与提高。
(一)“走马观花”式体验调研
在早年间的田野调研中,多因交通通讯的不便利因素,往往需花费不少时日停滞在路上长途跋涉,风餐露宿,但这种慢节奏的调研历程也显现了它的有益之处,在调研工作者未到达所要采访艺人之处,未开展调研工作之前,便已循序渐进地融入进了当地鲜活的民族生活环境中,待到具体采访调研艺人时所获采访信息,便更像走进了民间艺术宝库,如获珍宝,深知其来之不宜,更加深入与真诚的扑身其中,深入调研记录与整理。时至今日,通讯交通等传媒信息,高速更新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民族艺术调研者有了较前人更为优胜的便利条件,可以通过网络或多媒体平台获取丰富咨询的同时,却对这珍贵的民间调研工作变的不在那样纯粹与真诚。多半流于表面的在调研地拍摄视频及音频资料后,便草草了事,发掘所需素材后,便急于创作发展,对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生成等不再做深入了解与研究。这种“走马观花”体验式调研活动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民间舞蹈编创者来说,这种“急功近利”的调研方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乎儿戏且极不负责。
(二)“无备而来”式盲目调研
对于民间舞蹈创作中的采风调研环节来说,调研者更多的关注在民间原生舞蹈身体体态及动律的记录、整理之中。而忽略其身体语言族群生活中的语言环境与语言背景。田野调研中,前期文案资料准备工作的稀疏与不深入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田野调查是针对特定地域、族群及个人,通过实时观察、寻访、交流、参与等途径,获取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的实践工作。而前期对所调研目标的理论研究是支撑实践顺利、清晰进行的先行条件,对所调研对象的前期了解可帮助调研工作者更有条理性与针对性的进行访问与交流,对采风调研地区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期了解,可对其特定区域文化特色有一宏观把握。于民间舞蹈编创者来说,“无备而来”的盲目式调研是极不可选的,只有对当地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民间禁忌、敏感话语等伦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与深入,才不会是带有个人色彩与价值观地,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盲目筛选与摘抄,这种文化尊重是建立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之上的。是对采风调研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对民间传统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对所编创民间舞蹈作品中“传统血脉”的时代召唤。
三、采风调研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 团学活动 团学干部 感召力
学风是人们在从事学术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高校学风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学风是校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风的核心。良好的学风要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因此,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就业市场化及价值选择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所有高校的共同认识,还是社会和广大家长及在校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1]。团学活动是高校基层团组织发起、组织实施的一系列由在校大学生广泛参与的诸如科技、体育、文艺、学术等方面的活动,因此团学活动就成为高校学风建设诸多载体中的一种。
1.学风建设与团学活动的密切联系
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是高校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基本任务。高校要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培养大学生、服务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推动高校的发展。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团学组织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校园文化对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成为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因素。高校团学活动与学风建设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高校团学活动与学风建设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使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有团学活动与学风建设密切结合,才能有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其次,高校团学活动与学风建设在内涵上是融合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主力军是共青团和学生会,学风建设的核心内涵与对大学生开展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素质教育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最后,团学活动与学风建设形成互利关系。高校的团学活动推动和促进着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为团学活动指明方向和明确任务。团学活动与学风建设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增强团学活动的针对性,又有利于学风建设的有效性,扎实营造有利于优良学风建设的氛围。
2.团学活动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2.1开展学科竞赛,营造学术氛围。
团学活动的丰富多彩,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团学活动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动是其他活动形式无法比拟的。团学组织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学术科技活动,例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团队成员明确分工,相互协作,遇到问题时各抒己见,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和争辩,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系统化,认识深刻化。团队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查找资料,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来探讨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容易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这类型的团学活动以其内容的科学性、形式的自主性、学术成果的创造性等,在校园中形成了一种自由、民主、平等、开放和竞争的学术文化环境。这些都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确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团学组织开展一些科技竞赛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和学术文化氛围,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2.2发挥团学干部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的表率辐射作用。
高校团学干部一般都是经过选举或竞聘产生的有一定素质的大学生,他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二级学院的团学干部,主要由二级院团委管理,负责组织开展二级学院的一些团学活动。二是校级的团学干部,主要由校团委负责日常管理,负责组织开展校级的一些团学活动。这些团学干部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同时在开展团学活动中他们又是组织实施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是开展团学活动的主要力量。抓好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三方面加强培养:第一,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团学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开展青年培训班、大学骨干网络培训等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第二,发挥团学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团学干部来源于学生,分散在学生寝室、班级等各种集体之中,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状态,熟悉学生的学风状况。所以他们能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反馈宿舍、班级的学习状况及思想动态,从而使辅导员、班主任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教育活动来促进学风建设。另外在得到任课教师的同意后,协助任课教师收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和对教学的意见建议,经梳理分类后,用得体的语气形成书面材料,与任课教师沟通。这项工作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教师教学相长的热情。第三,发挥团学干部的辐射表率作用。引导团学干部刻苦学习,严格遵守校规校级,成为自身所在集体的表率,在学风建设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团学干部是团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在团学干部身体力行的影响和带动下,促使广大学生对第二课堂的活动兴趣反作用于第一课堂的学习,发挥团学干部的辐射作用。
2.3充分发挥团学活动在学风建设中的感召力。
高校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是在校大学生自己的组织,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层组织之一。高校的学生教育及管理部门离不开团学组织,这是学校了解学生思想与行为动态的有效途径[3]。学校的一些育人理念通常要经过团学活动具体实施与贯彻落实,如为了贯彻学校确立的“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理念,团学组织积极在校园开展感恩节晚会等系列活动,激发大学生潜在感恩意识,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高校每年暑期开展三下乡活动,让大学生下基层、访企业,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团学组织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广大同学的参与,促进了一大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提高高校团学活动质量非常重要,学校应该结合团学活动的开放性、基层性、自主创新性等特点,让其充分发挥在学风建设中的感召作用。
2.4增强团学活动在学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高校团学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视野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团学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抓住机遇,适时组织开展班风建设。如开展班风主题班会、邀请考取知名高校、研究所研究生及在一些知名企业就业的学长回来给同学们作报告,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学年的迎新和新生入学教育,是学校团学活动在新学年的头一项重要活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由此拉开序幕,团学组织围绕在学校的总体安排下,精心设计策划团学活动。新生入校以后团学组织开展的招新工作、迎新晚会、新生才艺大赛、新生篮球联赛和大合唱比赛等活动,丰富了新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尽快进入大学的生活学习状态之中。另外通过参观一些红色教育基地、校史馆等活动,加强了学生的爱国荣校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班风学风教育、学籍管理教育、校园服务介绍、社会实践、学术科技活动等都属于营造优良学风建设氛围的活动。
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团学活动的落脚点,同时学风建设又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以团学活动为抓手着力推进。高校团学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在学风建设上求质量,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团学活动,使团学活动成为大学生展示风采和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葛春晓.浅谈高校学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6-8.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风现状 学生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独立学院在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多的关注学风方面的问题,更加注重学风在校园文化中的分量而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过多的做娱乐性的活动。
3 关于学生管理的一些思考
除了以上所言的措施之外,笔者对于学生管理在上还有一些实验性的探索和思考,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笔者认为良好的学风要从大一抓起,不能等出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才是我们工作的最高境界。所以,笔者所在的学员一直要求大一新生坚持上晚自习,由各系对各个班级的晚自习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到勤率以及自修纪律。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积极的进行处理。
第二,可以在新生入学的始业教育中就开始生涯规划的教育,让学生在大学入学的时候就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然后再每个学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达到一个美好的目标。这样做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目标的迷失,给学生一个努力的方向。同时,将学生的规划置于老师的监督下,让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想法更好的给于学习上的指导。
第三,可以尝试建立一支学风督查员队伍去检查各班级的学风。学风督察员检查的是各班学习委员的工作,防止学习委员包庇班级同学的考勤违纪情况。这样做对于考勤工作不认真的学习委员是一种监督,但是对于认真负责的学习委员来说其实是分担了一部分责任——学风督察员更加明确了学习委员的工作是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而不是学习委员的个人行为,学习委员的工作是在学校的监督之下进行,这样,就以一种风险存在的方式,使得学习委员可以有理由拒绝同学之间的相互说情。但是要切记的是,学风督察员更多的是帮助学习委员,“督查”更多的是“督”而不在“查”。
第四,对于学习“后进生”,可以采取学校、班级、家长“三位一体疗法”:通过学风调查发现的后进生,首先是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商讨情况,进行教育并观察效果。对于依旧不听劝解的,联系家长磋商解决办法,力争帮助学生走向正轨。与此同时,组织各班级在学期初结合素质规划书通过自评和班级评议的方式对各同学提出自我修正意见。在学生干部和后进生之间开展 “互帮互助”工程,以先进带后进,通过朋友情意的感化、班级同学的互助、寝室温馨的关怀等多种方式帮助后进生。
学风建设对于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无庸赘述。为了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同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舍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管理工作都义不容辞的要在学独立学院风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险峻.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归因及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2(9).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 立体化管理 学风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39-01
1 引言
高校如若想要实时培养复合型人才,避免和社会需求产生任何冲突迹象,就必须竭尽全力进行学风建设。相比之下,大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交的核心区域,更是他们彼此交流最为频繁的场所。特别是在经过高校学生和后勤管理体制持续改革之后,公寓在学生成长环节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如今已经成为高校后勤和行政管理的结合点,同时更是检验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果的关键环节。而所谓的大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就是要求以公寓为载体,将爱心管理、部门联动、制度护航、学生参与等多元化管理模式融为一体。所以说,大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对于学风建设有着积极辅助效用,值得深入探讨。
2 大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对于学风建设的具体作用
2.1 令学生在参与公寓管理事务中树立上进心态,这是优良学风衍生的基础
安排学生参与到公寓环境建设事务之中,能够激发出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满足不断提升的成才需求基础上,令他们凭借更加高超的实践应用技能,改善公寓管理方案的针对和实效性。秉承教育和自我教育交互式融合理念,可以说是强化和调试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原则,有助于避免学生在步入高校生活之后产生懒惰、不思进取的问题。与此同时,经过公寓管理事务顺利参与之后,可以令大学生及时树立起助人为乐、踏实肯干的行为习惯,为该类群体今后愈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前景绽放,奠定基础。
2.2 改善公寓管理人员行为模式并为学生树立榜样,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前提
高校公寓管理的主要内容,便是进行公寓环境规划建设,归根结底,其属于一类养成教育的系统化工程项目,因此需要管理主体予以精细化培育,唯独如此,才可以激发学生养成正确生活和待人接物习惯的积极主动性。在此类背景下,对于高校公寓管理主体明显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诉求,毕竟他们日常生活和管理活动中的任何举动,都会被大学生关注。所以说,今后作为现代专业化大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务必要时刻展现出优质化的管理和生活模式,树立起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并借此促进大学生绝佳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结果。
3 借助公寓立体化管理途径强化学风建设实效的细节
3.1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融合
这里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求公寓管理中的不同内容都要以学生学习、生活、发展、成才为基础加以布置拓展。其中学习的内容将细化为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社会公德等,为了令公寓尽快转化成为大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阵地,就必须考虑在公寓内建立起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令学生在公寓中的一切行楸硐侄寄芄缓徒窈笞酆喜馄澜峁相互挂钩;而指导教师也可实时观察学生心理状况,保证定期组织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学生今后能够快速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各类我呢提,并且养成妥善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实践技能等,为日后成为国家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至于在公寓管理过程中,则要注意明确职责,尽量保证物业和学生管理的分开进行。因此,可以考虑安排后勤机关承担物业管理事务,而学生工作部门则负责处理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同时要求两类机构在特定时期内借助协调会进行工作通报,保证大学生公寓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3.2 树立管理和服务交互式融合的理念,构建专业化的公寓管理团队
公寓可以说是大学生群体的第二课堂,而公寓管理人员则是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作为一个优质化的公寓管理主体,尽管不能在课堂上授业,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尽好传道解惑的职责,令学生能够豁然开朗并且至此积极向上。想要达成这类目标,就必须确保这部分管理人员时刻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为了充分调动大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学校领导可以考虑进行学生意见箱设置,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保证在第一时间内掌握不同学生需求和建议,将学生的监督作用发挥到极致。再就是定期开展工作点评和例会活动,强化对公寓管理团队的指导力度;最后就是针对不同公寓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机制匹配,同时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借此将各级公寓管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予以全方位调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对于学风建设的确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效用。因此日后需要校领导能够不断强化对该类工作内容的重视力度,及时聘请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员来担任学生公寓管理者职务,并利用他们合理的榜样示范作用和人性化管理服务模式,校正大学生群体思政意识和日常行为习惯。长此以往,发挥出各级公寓管理的联动效用,为日后良好学风的形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为春.学校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1(03):118-130.
[2] 涂华华.浅析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和策略[J].科技信息,2010,16(03):77-85.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团委
我国教育体系对于学风建设愈加重视,高职院校不断深入发展,更是需要学风建设紧跟步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却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学风跟不上学校的发展,甚至是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不断改革,要求校团委不断改进学风建设,争取将学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团委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远大理想。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对于学习保持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是学风建设呈现弱势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学习能力差,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迷茫。学生缺乏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并不注意自身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有时候工作不到位,缺乏对于学生理想树立的激励措施,因此学生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没有成就感,也就没有为社会做贡献的动力。
(二)错误的学习观念。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补课,不能在生活中发挥知识应用的水平,因此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面对着宽松的环境,不能很好的转变角色,变成了学风建设的被动者。高中的教育太过于辛苦,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只想着轻松的享受生活,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下知识的学习,过分依赖老师讲课的内容,缺乏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团委学风建设重要意义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学风建设。优良的学风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职院校只有保持着先进的学风建设,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同学们创造施展自己的平台,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才。高职院校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研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二)提高竞争力。优秀的学风培养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当前教育竞争压力大,高职院校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生存的空间,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团委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正是顺从这一个观点,在培养人才以后,打响了高职院校的声誉,提高了高职院校招生的竞争力。
(三)构建和谐校园。学风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不仅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包括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加强学风建设工作,校园的氛围能够得到大力的提升,对于够将和谐校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拓展大学生素质。应试教育下,大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大学宽松的管理模式,在转换角色自主学习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些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能力。学风建设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团委学风建设实效方案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高职院校团委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邀请名师定期为学生做报告,树立远大理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远大的理想需要付出实际的行动,学生树立目标以后,进行人生规划。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就是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对于学生生活充满了热情,自然就可以营造良好的学风环境。
(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水平。高职院校的老师是学生日常生活的榜样,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对于学校的学风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团委在学风建设中,要加强对学校教师的素质提高,使得教师对于教师职业充满自豪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出勤率,还要建立健全综合评价机制,全方位的评价学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风建设。校园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邀请知名人士或者杰出校友进行讲座,与同学们零距离接触,畅谈人生理想;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形式各样的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地位,主要采取的形式有演讲比赛、辩论赛、图片展览、相声小品展示等。学生通过积极的参加这些活动,能够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得到自信心,充满未来的希望。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活跃校园气氛,提高了学风建设的水平。
(四)发挥榜样作用,提高整体水平。榜样作用是强大的,团委可以利用团员和党员的优势,积极的推行模范带头作用。可以推选一系列榜样标兵,例如优秀宿舍、模范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团员积极分子、学习标兵等,发挥这些骨干的先锋带头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影响身边的学生,一同建立优良的学风,提升学生学习的整体素质。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求学校领导、教师全力奋进,还要全校学生的积极配合,一点一滴的进步做起,慢慢提升学生的学风建设。团委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单位,首先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学风建设策略。然后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做好学生的榜样。其次,评选先进的团员、党员标兵,发挥先锋带头作用,还要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团委充分进行学风建设工作,提高学生素质,建设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贾新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2] 赵琳.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94-02
一、高等职业院校高职生的特点
(一)思想较为活跃,兴趣较广。与70后、80后相比较,90后高职生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他们成长于社会改革深入、转型加剧、市场开放程度加大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通信方式不断变革、网络大幅发展的时期,各种资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达到共享,种种的因素对于成长于这个社会大环境之下的90后来说,他们接触事物更为便利,可以获知各式各样的新事物,所以思想比较开放,观念也比较超前,兴趣广泛。
(二)缺乏集体意识,个性独立。当前的高职生大多数都是家中的独子或独女。与其余高校学生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亲戚的关心、父母的宠爱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不像父辈们那样经历过艰苦的成长环境,某些高职生自小就个性独立,有自己的想法,特立独行、娇生惯养。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他们比较热衷于自己的小团体,个性独立,但在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方面较为缺乏。所以,在举办集体活动的时候,高职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都不高。
(三)文化素质较低,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较为缺乏。高等职业院校中高职生的入学门槛比较低,其在高职阶段的文化知识基石是高中阶段的文化素养,虽然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面素质,但也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反映,文化素质较低的因由并不是真的说学生的“头脑”有问题,而是在于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学生态度不端正。也恰因为缺乏文化基础知识,某些高职学生在面对高职院校相对自由、宽松的生活学习氛围的时候,很难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缺乏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反过来又不喜欢被教师、学校约束,旷课、迟到等问题严重,考试不及格、作弊等现象普遍。
(四)缺乏自信,很容易引发自卑心理。因为整个社会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独特的办学性质、管理手段等方面了解不充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水平与学生素养方面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这对于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读书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内心纠结,存在内心落差感、失落感,大部分高职生内心对大学生活都抱着较大的渴求心理,但又矛盾于“职业技术”这个名称,自己觉得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比较起来是略逊一筹,所以缺乏自信心。尤其是在面对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的偏见时,在他们内心中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与沉重的压力。
二、高等职业院校高职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在基础方面较为单薄,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而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以往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方面仍旧使用旧的方式,却忽略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然而现今的情况却让人较为失望,高职生除在课堂上的正常学习时间外,很难获得专业教师的专业性引导,所以,其高职生涯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没有把握好高职生的个性,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教育的本质不但是要把握好学生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而且还要尽量满足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然而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方面,慢慢就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主动性等创新技能,没有对高职生进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指导,导致很多高职生对院校的教育管理更多的时候会表现出沉默、爱理不理、麻木,会有比较多的负面情绪。如前所述高职生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思想也比较活跃,假如依旧采用旧的管理策略,一定会引起高职生的消极情绪,不配合院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这样无形中也加大了管理学生工作的教职人员的工作难度,缺乏工作的成就感,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
(三)高等职业院校中辅导员工作无法实现职业化。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承担着较大的承认及光荣的使命,然而实际上,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的地位却比较尴尬,辅导员的工作往往只是教师进入院校的跳板,大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了几年之后,要不就转入学校行政管理相关岗位,要不就是转岗成为专业教师,很难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往往都是做着最广泛、最基础的学生管理相关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同时兼顾许多职能部门关于学生工作的相关事情,工作非常繁杂、辛苦,但是在院校中却又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形成有效的绩效管理与鼓励机制,在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之中,很难有时间及精力用于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较为迷茫,所以很容易引起职业的厌恶感,留不住专业人才,缺乏稳定的思想政治辅导员。
三、学风建设中完善学生管理的几点措施
针对现今学生管理工作中表现出的问题,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为了更高效地实现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目标,可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加大力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主要是围绕着学习风气、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三个方面。首先,利用主题班会等方式,让高职学生认识到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明白高职生涯学习生活的价值所在,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地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生活。其次,开展学生代表座谈会、学习成果分享交流会等活动,并尽可能让专职教师也参与进行,为高职生讲解各个学科的特点,学习方法等,学生依据自身实际,制定出每个学期或每个月的学习方案,开展有计划的学习。最后,注意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这点是提高学生学习意识的关键策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可以依据高职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高职生的特长,消除其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对高职生的学习指导。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相比较往往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正是由于缺乏文化基石、学习方式不正确等因素,导致他们在心态上不会严格要求自己。所以,需要及时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尤其是刚刚踏入高职院校的时候,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可以逐渐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专业教师在平时课堂上针对某些学生开展专业性的指导;二是利用好新型的交流平台(如电子邮箱、微博、MSN、QQ等)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三是深入学生宿舍,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提高学生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主要是针对广大辅导员的队伍。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与职业素养在日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都会丢学生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这就需要院校将辅导员职业发展更为规范化,适当引进激励体系,确保辅导员在做好自身工作的时候,也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工作技能,逐步发展成为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沈文青,卢新明.论高校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育;大学生;学风校风;建设;机制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国防实力的主要后备力量,是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军事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倡导国防精神,主要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尚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民族精神等,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德、智、体、心、法等综合素质的形成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军事理论教育从树立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重塑行为品质上的功能上来看,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研究军事理论教育对加强高校学风校风建设作用的长效机制对策,怎样把军事理论教育和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相结合,在军事理论教育中促进学风建设,使课堂上接受的军事理论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调整个人心理活动,发挥综合教育功能,促进高校学风校风的建设,在学风建设中提高国防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本文章探讨的主题。
1 关键词语的界定
1.1 国防理论教育
又称为军事理论教育。国防教育体系结构由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巩固养成、深化拓展四个部分构成。军事理论教育指国防领域方面的理论在课堂上的教育。
1.2 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长时间内发挥预期功能并保证正常运行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组织和个体。
2 军事理论教育提高军事素养的教学实效性策略
长效机制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是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组织和个体。个体指接受军事理论教育的大学生,大学生对军队的向往,对自己母校的期望是推动制度运行的个体动力源。可以从思想上行为上巩固养成一定的军事素养,主要经验和创新有以下几点:
2.1 借鉴军事化管理的经验,建立模拟连排班建制
模拟连排班建制,为军事素质的培养,为继续巩固军事训练的成果,为落实高校校风建设的各种要求,也为分层次分组织贯彻执行命令。
军事理论教育往往采取大班教学。10人模拟一军事班。一教学班模拟四、五个军事班,一个排。一个教学大班约100人模拟一个连队。连长排长班长均由优秀大学生担任,因军事理论教学时间短,学生干部慎重选定后不轻易改变。
模拟连排班建制一旦建立,课堂上首先抓执行力度,主要有组织纪律、文明礼貌等军事行为能力的要求,使“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等、军容、军礼等军事素养树立、养成、巩固,使军队的优良传统、优秀的作风作为综合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延伸。高校的校规校纪和各项要求能在执行、效率上得到较好的贯彻。提高了大学生严明的纪律意识,使军事素养在大学生心目中生根,使校风学风得到提升。
2.2 军事理论教学管理融入军队管理元素
教师怎样融入军队的一部分管理元素,按照军事化的部分标准要求学生,改变学生精神面貌,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做出学科应有的贡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经验主要有:(1)按学号排座听课,课前可唱国歌或军歌,规定听课时手的摆放位子;(2)非正常情况下必须报告和入列,下课时有序走出教室;(3)课堂上学生服装必须符合基本要求;(4)严守时间、服从安排、令行禁止;(5)教师采取正确引导、制度制约、榜样示范、纪律处罚等各种手段以达到严肃课堂学风。
按照部队的组织纪律规范学生,按部队的令行禁止作风、雷厉风行的服从意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以达纪律严明、秩序规范、作风严谨,为高校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提供有力保障。
2.3 切实发挥军事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功能
国防理论教育既是军事科学,又是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把综合素质教育寓于大学生的军事理论教育中。(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阐明理论与军事科学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强化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军事上的团体性和对抗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强化集体主义精神。对抗性有利于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竞争意识。(3)改善学风。通过阐明国防责任感与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关系,激发大学生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自觉性。(4)激发爱国热情,发扬进取精神。通过国防意识的培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持对国家所面临外部威胁与挑战的忧患意识,发扬为改善生存环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的进取精神。(5)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军队中的各种优良品质和朴素作风融入到军事理论教学中去,使学生养成严谨、有序的课堂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6)培养国防素质。教学中结合军事上的实事热点、军事动态等。在分析中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7)促进高校校风学风建设。举办国防专题活动和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国防领域社团活动和课外阅读,并在学科的成绩上给予奖励,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2.4 制定军事理论课堂上培养和管理的学科规章制度
军训成果是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目标内容之一,怎样使这些成果固化、养成、发展,必须寻求继续目标内容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其中军事理论教学就是有效的载体和途径之一。为此,军事理论教育的素质目标、行为目标的培养和军队管理元素应形成学科规章制度,并不断建设完善学科规章制度。
3 建立健全军事理论教育加强高校学风校风建设作用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推动制度有效运作的的组织。教师和教研室是实施军事理论教育的基础组织,是推动制度运行的组织动力源。为发挥军事理论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和固化学生的优秀行为品质,促进高校学风的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教师和教研室管理制度。
3.1 建立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军事理论的组织机构
教师是国防理论教育的具体实施教育者和基层组织者,是关键基层人物。军事教研室是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着眼点。(1)教师人员编制要有保障。建设一支人员稳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对组织机构的完善最为关键的措施,是推进国防教育持续发展建立根基的强有力保障。高校在落实编制体制过程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整体素质高、专兼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2)军事理论教师培训和进修工作制度化。军事教师需要具备特殊的教学规律和素质要求,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可采取教育有关部门与军事部门联合方式,负责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也可委托军事院校直接进行培训。(3)实现军事理论教研室的规范管理。军事理论教研室除了具备一般教研室的共性外,根据学科培养目标还应具备自己的个性,主要有用制度来规范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军事素质教育、国防意识培养、优秀行为品质的养成等,在教学组织上形成一种有计划、分步骤、重过程的学科规定。教研室审查教学计划中是否充分体现了军事素养的培育,对计划执行过程分期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以期达到实效。
3.2 建立高校与军队(军校)合作协调的机制
建立高校与军队或军校合作协调的机制,对军事理论教学教研和大学生军事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军事专业化的保障。(1)建立教学上的合作机制。军队与高校密切配合,共同协商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经过教学实践后,完善计划方案,逐渐使之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约束性,最终形成高校与军队的在教学教研的合作机制。(2)建立教官与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教官专业素养强,在军事信息量、军事理论研究方面更加专业化、前沿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官与教师交流合作,优劣互补,各自发挥优势合作,对教师融入军队的管理元素和提高军事理论教育实效性大有裨益。(3)定期教学、研究交流机制化。军事院校与高校定期举行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军事动态的交流和科研上研讨,提高教学水平,活跃学术气氛,优化学术风格。有助于高校教师借鉴对方的教学方法,学习他们的学风与军人气质融为一体的风范。(4)依托部队建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基地。形成高校――部队――学生之间的三维关系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军事素养。同时,大学生与基层官兵的互动产生同龄人的思想共鸣,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集体观、挫折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建立学校管理层相应的有效运作的配套制度
建立学校管理层有效运作的制度是保障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所要求的配套制度之一。(1)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军事理论教育主要承担综合素质和优秀行为品质的培养,促进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管理机构应把把军事理论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纳入到学校校风的建设制度体系中,纳入到学院的监督管理中,纳入学科建设中,纳入到教师的教学职责和任务中,创新其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督促其教育过程中的目标培养。(2)建立层层管理机制。建立层层管理机制是促使国防教育环节对高校的学风的建设取得成效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建立后,管理组织机构监督督促制度运作,并贯彻整个执行过程,坚持执行,持之以恒,终见成效。涉及的管理机构主要有军事理论教育室、分管的学院、校保卫处、学生工作处、各团委、教务处、校党委等,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涉及国防教育工作职责和具体的分工协作范围。(3)建立物质条件上的保障机制。军事理论教育在综合教育功能上对高校校风学风的良性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和教育无法替代的。应对军事理论教育大力扶持,保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保障落实到基层。
国防理论教育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丰富思想政治道德工作的内容,改善高校精神面貌。高校学风建设使军事理论教育工作的内涵更丰富,更加与大学生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落到实处,从而增强军事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从会计学角度论高校考试作弊成因及考风建设研究
特定的行为后面往往隐藏着一定的动机。大学生由于抵抗能力不强,自身阅历较窄,受社会的阴暗面和自身情绪的影响出现考试作弊现象。教育部曾发出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后下发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但考试作弊之风仍消然曼延,如何有效减少和杜绝考试作弊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育势在必行的工作任务。
一、导致考生作弊行为的重要原因。
1.大环境影响
考试作弊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行为,办事情靠拉关系、政府官员知法犯法、假货、伪劣产品充斥着整个商品市场,还有社会上各类职称考试在大学校园中寻找替考现象等,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或认为只要不是自己作弊,对别人作弊无所谓,此观点淡化了大学生作弊的羞耻感。没有统一规范考试的《国家考试法》,考试作弊行为仅视为违纪行为。对考生作弊处理只停留在道德约束或行政约束面上。
2.对考试缺乏正确认识,漠视道德观念与是非观念。
学生更多情况只看到考试手段,却忽视考试的本质小论文,以致不认真对待考试,学习目标不明确。一些学生没有将考试看成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对是与非不加分析,不以考试作弊为耻。错误的考试观念加上自爱、自尊、自信精神的缺失和纪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作弊行为的发生。
3.评价体系偏差。
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束缚着人们的思维, 社会、家长、学校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应试者资格的唯一标准, 评价学生素质的一种尺度,如四、六级考试, 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直接导致考生为了考试及格或者过关而作弊,学生获奖要看分数; 当学生干部要看分数; 解决组织问题要看分数; 就业找工作要看分数。部分社会用人单位把学业成绩文凭作为衡量人才的硬指标, 并不重视对应试者全面考查。
4. 考试监督机制不完善
和巡查不利,监考不严,助长学生作弊之风,使学生有可乘之机。监考教师监督管理尺度不一,为作弊者提供了条件;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执法不严,纵容了作弊者。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学生作弊手段的花样翻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分析
1.建立完善社会诚信体制, 增加信誉成本。
加强宣传,让遵纪守法观念和诚信意识在公民中深入人心,形成“失信可耻诚信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还要建立和信用评估制度和诚信标准,建立通行的评估制度和诚信规范、标准。增大失信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制定相关法律,的信用记录要写入和保存个人作弊行为史,成为终生污点,对作弊者的长远利益造成影响,使失信成本远远大于失信利益。
2.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增加道德成本。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 从主流上能认识到考试作弊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是值得大力保护和发扬。要帮助考试作弊的学生正确看待荣誉与成绩,真正的本领才是的立足之本;对考试作弊持无所谓态度,是非观念淡漠的这部分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端正学习态度,加强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上的不良环境给学生带来了负面效应,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理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以帮助学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3.加强监考力度, 提高考试作弊的风险成本
我们发现对考试作弊学生总是监考教师抓的少, 教务处巡视老师抓的多, 监考教师要认真严格,统一思想,抓好考场纪律。不能对学生手下留情,学校要加大处罚措施,如“留校察看、取消学位、勒令退学”。以加大考生作弊的惩罚力度和风险成本。
4.改进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增加考试作弊的实施成本。
大学教育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考试作弊案例分析, 学生夹带纸条的内容多半是死记硬背
的概念公式。减少学生考试作弊,在考试形式上可做以下调整:1)试卷尽量提供解题的公式小论文,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注重测试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的小测验、实验,加大实验实训成绩比重,减轻试卷考试成绩所占比重。③闭卷开卷并举, 社科类课程侧重分析论述题目,考试可实行开卷。④笔试和口试并举,需要对考生的反应能力、表达能力、仪表风度、思维能力等进行有效测试的科目如礼仪和英语课程可口试。⑤合理安排考场。将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安排在一个考场,同一级学生用分用A、B 卷,通过这种方式考核学生,使学生考试作弊的实施成本加大, 甚至根本无法实施作弊行为。
参考文献:
[1]徐建辉.也谈考试作弊的危害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9(1)
[2]郑娅.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09-2
[3]许溪沙.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建设教育,2007-4
关键词:科学道德;学风;研究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81-02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高级专门人才,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在研究生中不断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研究生、推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工作,也是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必须加强并长期坚持的重要举措。
一、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的本质及其危害
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它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研规范问题。对科技事业而言,它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1]
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对国家、高校和个人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对于国家而言,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会误导科学研究的方向,导致大量的科技资源低效使用甚至浪费,严重影响我国科研水平和科技竞争力,从而影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对于高校而言,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教师、研究生在教学、科研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考试舞弊等,严重破坏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严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四大社会功能的发挥。对于科技工作者个人而言,科学事业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而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都是对这种信任的严重践踏,科技工作者一旦背离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就必然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和批判。[2]
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与研究生德育的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逐渐加强,科学技术越来越具有道德的性质。因此,需要从道德层面规范科学技术人员的行为,以保证科技成果的正确运用。[3]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必然和科技发展联系在一起,必须将科学道德纳入到高等德育教育的框架之中。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肩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因此,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更是应当着力加强并长期坚持的德育教育方式,在研究生德育教育中起到引领作用。
在研究生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要全面开展宣讲教育,提高研究生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思想认识;要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学术规范类和科学道德类课程建设;要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的示范作用;要着力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三、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引领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
1.全面开展宣讲教育,提高研究生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思想认识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必须从思想认识抓起。全面开展宣讲教育活动,是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将宣讲教育运用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中来,是对高校德育教育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宣讲,把科学道德、科学精神的内涵讲清楚,把实事求是、学术诚信的重要性讲明白,把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迫切性讲透彻,才能不断增强广大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风修养的自律意识,把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观念内化为研究生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究的自觉行动。
一要摸清底数,确保宣讲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学校要深入调研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现状,了解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实习实践、文献检索、科技创新、论文写作等各个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宣讲教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二要打造精品,确保宣讲教育活动的高水平。学校要邀请品行端正、治学严谨、成就突出,热心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研究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院士、长江学者、百篇优博指导教师等群体开展宣讲教育活动,确保活动的高水平。
三要创新形式,确保宣讲教育活动的多元化。通过组织“院士面对面”等活动,为研究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名家的机会,感受他们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通过组织“学风建设主题活动月”等学生活动,让研究生自发并自觉加入到维护科学道德的行列中来。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建设“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网站,建立微博、微信等互动空间,为研究生交流思想和学术问题提供便捷。
2.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学术规范类和科学道德类课程建设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要常抓不懈,就要把学术规范训练等研究方法类课程和科学道德等德育类课程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为此,要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以理论课程或实践环节的方式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要求固化到研究生培养体系当中。
一是突出学科特点,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性课程建设。学校应按照各学科不同特点,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方面的课程,在学分配置方面提出刚性要求,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性的培养。通过有计划、有指导的文献阅读和讨论引导研究生掌握学科发展动态、训练严谨活跃的科学思维,培养创新型研究素质。
二是以点带面,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类德育课程建设。由于研究生学习年限等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研究生科学道德类德育课程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体现较少。但学校应有意识地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类德育课程的建设,以点带面,加强研究生对科学道德规范的思想认识,以适当方式进行科学道德教育,把科学道德规范落实到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中。
3.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的示范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不仅是研究生学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研究生人格、品德、修养的示范者。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提高导师的师德水平和学术指导能力。
一是注重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对研究生导师提出明确的道德规范要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增强教师从事教书育人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进一步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德育教育中的责任,使他们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把促进研究生全面健康成长当做自己的崇高使命。
二是提高导师的学术指导能力。导师的学术水平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导师应认真研究教育规律,吸收先进教育理念,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导师应善于从实际的科研工作中提炼科学问题,提高科研的实效性,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人才培养。[4]导师要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管理人和责任人,采用各种方式对研究生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进行指导,言传身教,激励每名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
4.着力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必须要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保持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领域的热心。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奖助机制和激励机制,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研究生有条件创新。要建立健全多元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专项资助等形式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水平,解决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二是要开拓和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使研究生有机会创新。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尽早接触科研项目,尽快融入科研团队,在团队中培养科研品格,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
四、结语
在研究生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主旋律。高校应着眼于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试用本)[Z].
[2]江新华,吕良珊.论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危害[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5):56-58.
[3]叶继红.科学道德、学术道德和高校德育研究[J].中国德育,
2008,(8).
根据《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部署和我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一、二、三、四阶段工作的安排,我局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动员、统一思想;第二阶段:敞开大门、查找问题;第三阶段:认真整改、完善制度;第四季度阶段:评议总结、巩固提高)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活动从4月10日开始至12月10日圆满结束。我局对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省委和厅党组确定的指导思想开展一系列活动,切实加强对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领导,结合实际作出计划安排,有组织,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开展各阶段工作,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多层次、多方位进行思想动员,多角度、多样式深化学习教育
1、局党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动员。我局对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研究,成立了局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机构;印发了各阶段工作实施意见及安排表,在《安排表》中,详细明列了各阶段各项工作的时间、工作内容;召开了各阶段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局长作了动员讲话,强调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严格执行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扎实推进我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支部、各科室层层开展动员,发动干部职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认真严肃的态度,积极投身到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来,确保活动取得成效。不断加强舆论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发动。运用标语、宣传栏(5期)、内部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介,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发动,大力营造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氛围,使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人人皆知,深入人心。为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和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继续抓好学习教育,推动理论学习向深层次发展,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坚持加强思想建设与推进作风建设相结合,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是《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提出的四个“贯穿始终”的要求之一,也是开展好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基础工作。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多次深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省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突出抓好与时俱进与“三个解放出来”、第一要务与“三个一切”、“两个务必’’与“八个坚持、八个反对”3个专题和省直机关工委统一编印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学习教育读本》的学习,并结合实际增加了抗击非典型肺炎第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等,丰富和充实了学习教育内容。局各党支部、各科室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厅党组部署,把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作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各支部、科室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收听省委讲师的辅导讲座录音与集中讨论相结合,读原著(《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学习教育读本》)、做笔记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学习交流与总结经验相结合,重视学风的转变,把学习过程作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并用于指导实践,改变了过去理论学习比较枯燥、单调、沉闷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共收到学习心得50篇。
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我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切实有效地增强了搞好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特别是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进一步明确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全面把握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热情、积极推动我局发展的劲头十足。通过学习教育,激发了干部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干部职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斗志,为做好我局各项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深入地查找存在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抓好工作落实。为了深入查找我局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我局领导多次深入北江大堤各管理(处)所等基层单位开展调研,从不同侧面了解局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邀请各管理(处)所领导、各科室(所)领导、离退休老同志、青年、妇女、工会等群体,分层次召开座谈会,围绕服务我局发展的全局观念、服务态度、廉洁自律、办事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如何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畅所欲言;设立机关作风建设意见箱,接受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来信投诉和反映问题;在局内部网设立机关作风建设论坛,引导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建议。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收集、梳理出了我局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工作效率低。工作上存在拖拉现象,特别是部门预算下达迟,办事环节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②体制、制度不完善。主要为北江大堤7个管理处、所,属双层领导单位,人员编制、经费都存在很大问题;探索北江大堤管养分离力度不够;有的制度不够健全,有的制度不够落实,影响了制度管理应有的效果。③学习调研不深入,理论联系不够紧密。表现为学习气氛不浓,研究北江大堤等深层次问题不够,调查研究存在走马观花的现象,掌握基层情况不全面。④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无法带动北江大堤现代化建设,特别办公自动化建设步伐需加快。⑤党群、干群关系不够密切。关心职工的学习、生活等不够。从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使我们进一步调查了解了我局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实践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了我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
三、认真抓好整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在认真学习、充分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局讨论研究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明确整改内容,落实整改措施。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查找了一系列影响北江大堤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及时印发到各科室,并要求各科室在讨论中认真进行了对照检查,继续查找、补充。收集的意见、建议经过进一步的梳理和分类,经党委会进一步讨论研究,归纳了三大类10项突出的问题:一是如何提高行政审批、审核和核准事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为基层管理所和群众服务的问题,二是如何创新机制,抓好政务公开,政务协调的问题,三是如何坚持“两个务必”,关心群众的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制订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措施、责任人和时间表。对于每一个需要整改的问题,都将由一名局领导挂帅,都指定了科室具体牵头,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整改报告,完善相关制度。局长张发扬承担整改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他经常检查督促并带头进行整改,写个人整改措施。整改中,突出重点,抓社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切实解决北江大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做到的,马上改,如水政审批、部门预算、饭堂管理等问题;对需要统筹兼顾逐步解决的,要说明原因,排出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整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如管理制度化、工程建设、办公自动化等问题。坚持从制度上巩固整改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探索建立改进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各单位、各部门都能认真执行,抓好落实,都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调整和完善工作机制,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职能,确保了我们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结合本部门职能转变,按照“需要坚持的”、“必须健全的”和“需要建立的”三种情况,清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机关作风建设的有效性、规范性和长期性。经过广泛调研、深入查找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明确整改责任制,制定整改方案;基本解决了干部职工所关心的办公自动化、改善职工饭堂、车辆停放、管理所职工出路等问题。通过整改,加强了管理,提高了行政审批速度和工作效率,规范和简化了审批手续,改善了职工的生活,基本排除了职工后顾之忧。
四、认真总结,搞好评议,巩固提高
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总结,在园林系“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的态度是端正认真的,思想是高度统一的,措施是积极到位的。
一、积极贯彻,认真落实
在学院动员大会召开之后的当天下午,我系立即召开了在校教职工会议,传达了刘乃民书记关于作风年建设动员报告的主要精神,重点讨论了如何在学生中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并形成了初步意见
2月23日,召开了园林系系务会议,进一步全文学习了刘乃民书记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分析了园林系思想、工作、纪律等作风方面的现状;研究了园林系如何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议定了园林系“作风建设年”活动初步意见,部署了学习安排。
21日,召开了全体学生干部大会,传达了院党委有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关精神,并对在学生中如何落实并监督这一活动进行了部署和要求。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和分析,园林系广大的党员干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1、园林系干部在作风建设上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2、园林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刘书记的讲话精神,并用以指导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开展好作风建设年活动,不仅是和中央、省委、院党委保持一致的问题,而且是对我们广大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促进。
3、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是园林系09年抓好精品课程建设、搞好本科函授教育、强内涵、拓外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4、这项项活动需广泛延伸了学生中去,因为学生是我们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我们思想作风建设的有效监督。
三、制定措施,分类指导
在认真的学习了有关文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之后,园林系结合本系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具体措施。
1、分类指导。
在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园林系坚持“分类指导,严格要求”的原则,按教职工的工作岗位职责及性质,将全系教教职工分为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和实验员、辅导员、秘书四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加强作风建设十八条基本要求,分发到每一位教职工的手中,要求大家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2、组织保障。
园林系成立了以系党总支书记、主任葛伟为组长,崔向东、孙亚楠为副组长,杨炳武、李莉和郭国友为成员的园林系作风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
3、制度保证
在学习了刘书记讲话及学院《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园林系“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已上报),并将严格执行。
4、加大宣传。
明确了专人负责园林系“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专题网页,并出版了第一期校内宣传板报。
5、多办实事。
经系务会研究,确定了本学期为教师改善饮水、办公条件;预留专项资金加大精品课程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为学生联系就业;搞好毕业生离校服务等四件实事。
6、制定在学生中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措施。
一、多层次、多方位进行思想动员,多角度、多样式深化学习教育
1、党工委高度重视,精心动员部署。街道对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研究,成立了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机构;印发了各阶段工作实施意见及安排表,在《安排表》中,详细明列了各阶段各项工作的时间、工作内容;召开了各阶段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主要领导作了动员讲话,强调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严格执行市里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支部、各办、各中心层层开展动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认真严肃的态度,积极投身到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来,确保活动取得成效。不断加强舆论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发动。运用横幅、宣传车、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媒介,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发动,大力营造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氛围,使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人人皆知,深入人心。为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和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
2、继续抓好学习教育,推动理论学习向深层次发展,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坚持加强思想建设与推进作风建设相结合,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是我街道开展作风建设的要求之一,也是开展好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基础工作。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多次深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十六大以来会议、十七大和市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重视学风的转变,把学习过程作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并用于指导实践,改变了过去理论学习比较枯燥、单调、沉闷的现象。
3、每位干部都写下了1500以上的调研文章。通过学习教育,切实有效地增强了搞好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教育,激发了党员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机关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斗志,为做好我街道各项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深入地查找存在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抓好工作落实。为了深入查找我街道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街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方面听取了群众的意见。
1、开展了“走千家、访千户”活动。要求每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每人走访不少于20户的硬规定。通过走访,共收集了各类意见800多条,达到了“访民情、集民智”的目的。走访后,我们对于机关在服务村居、服务群众过程中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开展整改打下良好基础。
2、召开作风建设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党代表、企业家、村居干部,就机关作风建设、重点工程建设、难题破解等方面进行座谈。确定了机关作风建设存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缺陷,有农村用水、环境污染等多个难题急需破解,从而使工作做到实处。
3、利用网络新媒体征求意见。建立政务信息平台,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设立作风建设评议栏和投诉专栏,共同探讨如何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专人受理、限期回复,确保群众反映事项事事有回应。
三、认真抓好整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在认真学习、充分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党工委讨论研究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明确整改内容,落实整改措施。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查找了一系列影响*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及时组织机关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村居干部开展讨论,并认真进行对照检查,继续查找、补充。收集的意见、建议经过进一步的梳理和分类,经党工委进一步讨论研究,归纳了三大类10项突出的问题:一是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问题;二是如何创新机制,抓好政务公开,政务协调的问题;三是如何坚持“两个务必”,关心群众疾苦的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制订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措施、责任人和时间表。对于每一个需要整改的问题,都由一名街道班子成员具体牵头,并指定了经办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整改报告,完善相关制度。整改中,突出重点,抓社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切实解决乌龙岙高山移民工作中的遗留问题、河边村长潭水库饮水轨道铺设等,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做到的,马上改,如便民服务窗口设立、综治中心设立等问题;对需要统筹兼顾逐步解决的,要说明原因,排出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整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如管理制度化、工程建设等问题。坚持从制度上巩固整改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探索建立改进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调整和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了我们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四、认真总结,建章立制,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