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科研课题研究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研课题研究普遍会使用到一些社会学的方法,例如应用通则的方法、归纳的方法、演绎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等。但在朱青生的《中国汉代图像信息综合调查与数据库》中又采用了六种新的方法:一是符号学的方法,符号学方法认为艺术中每一个符号被人为地赋予了意义,同时用语法把它陈述出来,然后人们可以解码从而获得意义;二是精神分析的方法,它强调艺术其实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征兆。任何一幅画,作者也许并没有想表达什么意义,但可以分析出它是如何画出来的,这就是精神分析方法在弗洛伊德之后的新推进,它是研究一个征兆的意义;三是存在主义的方法,这里的存在主义是方法上的存在主义,是指任何的解释都是当下的解释,存在主义就是说把历史的事情用当下所处的状态进行解释;四是解释学的方法,主要思想是我们在解释一个经典的时候,其实我们解释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不同的。对任何一个艺术现象观察的时候是对它进行一次新的解释的过程,历史是我们不断地对它解释的结果;五是朴实的原学术主义的方法,就是想办法体验故人的行为及生活,从而感悟汉唐精神的遗风;六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西方受到极大的推崇,是的方法也是社会学的方法,叫做辩证法。总之,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结合不同研究内容,选取什么方法更有效是需要研究者因地制宜进行考虑的。
研究课题价值的判断要求研究者应具有宽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道德和逻辑思维,了解历史和当今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条件等,在命题之前有着对价值判断的不断反省,才能对研究对象做到客观真实。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在于克服他人的异己性,但克服不是为了同一,把对象消灭掉,而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达成共识。今天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探寻各类人群生活意义的自在逻辑,而不是以现代的、西方化的标准或其他标准来评判世界上非文明的部落和国家,价值观和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评判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标准。只有在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中,存在可发现的及客观的真实时,牵涉到理论建构的议题才会有趣,结果才是有用的。《中国汉代图像信息综合调查与数据库》把所有汉画全部整理出来,让每一个人都能很方便地找到资料,这样任何人只要对中国文化何以发展到如今感兴趣,就可以马上进入这个数据库。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汉画和我们了解的文化有关系,也是我们学习美术史的另外一种思考,我们学习艺术的历史,其实艺术有另外的定义,就是透过艺术来看历史。如果我们像看电影一样透过图像能够回观社会历史文化与人性,我们从文字资料中得到的信息会更多、更微妙。当然汉画研究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学术政治问题,也不是一个学术的民族精神问题,更多的是研究者为这个学术开拓了跟当代活动相关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通过图像和形象来观察历史、观察人性。这才是做汉画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
科学研究的道路注定是艰苦的,在学术上有建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是学者毕生的追求。科学研究的每一点突破,都是对有关领域的拓展,都是对人类的贡献。前人有过比喻,人类的认知领域犹如一个圆,圆内是已知的,圆外是未知的,当已知的边界向外拓展的同时,未知的边界也随之扩大。数据得到解释、成果得到发表与分享意味着某个研究的结束,但一个研究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又往往会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意味着另一个新的研究的开始。
(注:本文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资助项目和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2130)成果之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暨高等教育孵化策略研究》(编号SQSM201211417010)成果之一)
注释:
①《中国汉代图像信息综合调查与数据库》是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项目预计做一套汉画总录,把现存的汉画都编号,然后用科学的方法记录保存,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编号很方便地找到和中国的汉语、汉民族、汉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有关的全部图像,并且通解其含义。朱青生先生从事汉画研究30余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创办了中国汉画研究所及中国汉画研究学刊。1996年以来,课题组一直在做汉画的整理和基础工作,把汉代所有古文献及中文、西文、日文研究汉代的资料全部做成数据库。过去记录一个形象资料会包含名称、时代、作者、尺寸、质地、内容和发现地等,现在课题组把汉画的记录扩充到26项。有些汉画会包含残破的图像,他们会把残破的图像都拓好,通过计算机复原,并非常注意记录它的残存痕迹,比如一块画像石,它是什么质料的,它背后有一个什么样的坑、豁,这样研究人员就知道它和别的地方是怎么拼装的,并能还原图像与环境的整体关系。汉画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明确,这是后期研究方法及成果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
一、明确课题研究档案袋制度实施的目的
可以说,在我们的历史长河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起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封闭式的、自上而下的量化评价模式,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甄别、奖惩、选拔等含义。《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教师自评,也就是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本人在发展性自我评价中处于一种主体地位。课题研究档案袋制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人。同时,这一制度的出台,让我们更加明确地看到,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对档案袋的运用是实现自主性评价的重要而有效方式之一,会让教师形成一种内在的激励动机。当全体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时,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很快提高,这一课题的开展首先得到教师的支持。
二、确定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运用的方法
首先,建立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教师依据总科研课题与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班级情况,填写“子课题申请表。”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方法、实施阶段、预期成果等进行设计,并全面反思、评价自己在工作生涯中专业成长及课题研究的路线;为了更客观体现教师评价的效度与信度,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加入“管理者和同事评价、家长评价”等透明的评价方式,让教师获得更加充实、更加全面的评价信息,评价结果也就更有利于教师自我把握专业成长的方向。
其次,在经过评价面谈后,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个人或两人合作式的课题研究具体目标与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通过目标的确定,教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检测等方式来达到实现课题发展的目标。
第三,教师搜集有关课题研究、自我专业成长的素材,并通过以自我评价为主的形式,促进课题和自我发展。在“教师成长档案”中,大部分素材来自于课题研究本身,包括:第一类:准备阶段;第二类:实施阶段;第三类:总结阶段。
第四,针对在业务能力强,反思能力强的教师,给他们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教师自主选择展示的内容,在展示、评价活动中发扬自身的优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他们给同事展示的同时,给全体教师创造了相互交流、学习、评价、反思的条件,在评价与反思中,教师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找准改进的方向,获得课题研究的经验实现专业成长。
第五,从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的评价指标来看,幼儿园提出的评价标准基本是粗线条形式的。因为每位教师的起跑现都存在着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根据教师制定的自我评价指标,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个性化评价指标,让教师充分发挥专长和潜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三、开展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研究的实效
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的运用与研究提高了教师自主性评价的内涵,也就是它真正体现的是对教师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以教师为本的评价,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就实现自主性评价的作用来看,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教师有了实际意义上的自我意识,自主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这种意识和自主性代表了从他律走向自律的一个过程。当教师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时,孩子们手中也拥有了活动的主动权。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的运用,对优秀教师而言,增加了他们工作的满足感,激发了他们自主的动机,增长了才干,支持了创新;对困难教师而言,他们在自主性评价与他评的结合中获得了帮助、获得了咨询的机会,为恢复信心、改进工作付出努力。
关键词:整体科学;定性研究法;目的启发法;概念创新法
中图分类号:N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1-0084-06
自然科学可以分还原性科学和整体性科学。随着科学发展,人们发现许多现象不能进行还原和分析研究,需要从整体维度上把握。或者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既需要还原性研究,同时又需要从整体上研究,二者缺一不可。从整体上进行研究的学科领域可以称之整体科学。整体科学是以独特的整体作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对象往往具有不可还原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或者把整体还原部分将会丢失整体的某些属性,从而使得还原研究有时候价值不大。博物学、生物学、中医、天文学、气象学这样一些学科在很多方面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从而很大程度上属于整体科学。
传统上,科学哲学将物理学作科学的基本范式,坚持认可以证实或者证伪的理论才算科学。基本思路是强调还原、分析,将研究对象简化、纯化、理想化、数学化,注重规律的可重复性和实验的科学方法,这种传统就是还原性科学。还原性科学主要是指以分析和还原思路的研究,包括物理、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事物要素与要素或者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属于还原性科学;博物学、进化论和中医等学科主要研究事物整体及其关系的发展变化,属于整体科学,适用整体科学方法。整体科学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生物学的现象和过程是复杂的,对于复杂系统不能形成严格的定律。生物学的对象,如物种、基因都是变化的,因而不能形成普遍的概括。”
一般来说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程度很高,贝塔朗非的《一般系统论》就是从生命现象的系统性开始研究的。由部分有机地构成整体后,会有新的东西突现出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古代科学倾向于整体科学,因古代还没有对事物的基本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研究,还没有还原、分析的科学手段。到了近代,实验等实证方法则成经典物理科学的主要方法,机械力学的研究一般采用简化、纯化和理想化的方法,物质结构被还原到分子和原子层次,这时才有条件研究世界的细微结构。到了20世纪,还原方法的局限性逐渐显现,有些整体性现象的研究很难适用还原、分析性的实验方法,或者整体现象难于用分析思维进行解释,于是系统论应运而生。整体科学提供了与还原思路完全不同的研究视角,补充和矫正了分析和还原研究的不足和片面性。因此从科学史上看,科学发展遵循“整体科学(古代)――还原性科学(近代)――还原性科学+整体科学(现代)”的路线演进,符合辩证法的正反合循环。
复杂的整体事物从结构和理论上都不能还原部分,还原性科学无法解释整体科学所描述的复杂现象。整体性和复杂性使得整体科学跟物理和化学的研究方法根本不同,如进化论需要用整体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方法有定性方法、历史叙述方法、概念方法、目的启发方法等,观察、比较和分类方法在整体科学研究中比在还原科学中占有更重要地位。
一、观察、比较与分类方法在整体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在整体科学中,观察、比较与分类方法是常用的方法,所起的作用很大。“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古代的大量博物学著作,大量采取了‘类比取象’的认知方式。类比方法的本质是,在不同事物中发现、建构出相似的成分,以同代异。……在描述类科学(包括博物学)中,默会知识、个人知识是存在的。”
实验方法在很多科学问题研究中并不适用或根本无法施展,如在进化生物学中观察方法已上升到科学方法的重要地位。观察不需要改变整体观察对象,而实验要改变研究的整体对象,改变对象达到实验目的的条件。实验的重要特点往往是纯化、强化研究对象,采用分析的方法,实验方法往往造成整体研究对象状况的改变,而生物体或者生态系统等是系统整体,常常不容拆解,因此实验方法往往达不到所需要的研究效果,某些情况下不适用于整体科学研究。而观察和比较是在保留整体研究对象原貌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不是在孤立情况下进行的,比较适于复杂对象的研究。
观察是在自然现象自发发生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天文现象,人不可能改变它,只能用可观察信息进行推断,并提出假说进行辩护。观察和实验都是事物自然性质的呈现,在生物学中由观察所产生的知识比实验要多。很多生物学家就是博物学家,观察是获得经验材料的主要手段。
实验方法要控制、改变研究对象,人设定研究条件,而整体科学对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以控制、人改变的,人们只能在自然发生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如天文、生物、行科学等的大多数研究对象,只能用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或者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整体科学中也有规律,不过整体科学规律的陈述往往不是全称的,不具有普遍意义,而观察、比较和分类法是获得整体科学规律的主要方法。如果不拆解整体,只有采用保持原型的观察和比较方法,这两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可以分开的,往往同时进行。比较法包含着类比逻辑,经过相同和差异的比较,往往可以得出概括性结论,也可以使用类比方法进行推理,对事物进行归类并使之条理化。
在整体科学研究中,一方面有整体性研究,如进化论和中医研究,依赖观察和比较进行研究,对系统整体的描述和解释不可能还原成物理、化学科学的定律;另一方面,实验方法有时也还是要使用的,不过其地位不及在物理化学中重要。还原式的分析研究在分子生物学中取得了成功,可以有效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表达等。物理主义者往往重视分析、还原和归纳,他们认实验才是唯一的科学方法。整体研究方法跟还原分析的研究策略十分的不同。对前者,观察、比较和定性叙述是主要方法;对后者,实验和数学是主要方法。只有将两种研究思路互补利用,才有利于获得更全面的科学认识。
二、定性研究方法
整体科学的特点在于按照整体进行研究,整体作研究对象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整体事物。仅仅运用数量方法并不能反映整体事物的独特性,定性研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被采用。在对整体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进行描述时,对性质的表述具有重要作用。数学计算的重要性在生物学中大大削弱,定性的说明对生物过程和性质、状态更重要,进化生物学中大多数现象都是通过定性的推理来解释。达尔文的进化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结构。博物学是定性的,分类学与解剖学也如此。
定性与定量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各有优势,二者是互补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主要是定性研究,仍然能成改变人们世界观的名著。经济学既有定量研究又有定性研究(如《资本论》)。经过很多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运算,美国的经济体系2008年仍然发生了累及全球的金融风暴。数量经济学家不能通过繁杂的定量计算来预测和规避这场危机,在危机发生后倒是有很多人对马克思的定性经济学著作《资本论》很感兴趣。不是数学家的计算不精确,而是整体经济运行过程的随机性因素太多,如果像数学方法那样模型化,将复杂事物进行简化、纯化和理想化处理,那么繁杂的定量计算结论与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偏差的,因此在不否认数学方法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夸大定量计算的作用。
数量模型方法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数量遗传学可以解释不少现象,但是把基因当成计算的基本单位,显然是做了过于简化的处理,并导致部分生物学家对它的诟病。迈尔认基因型具有整体性,基因不是理想的那种成数量计算的单位,基因型之间还有很多关联,数量遗传学不过是“豆袋”遗传学。有人认:“科学研究中如果仅仅运用日常定性的自然语言,就不可能描述现象的内在联系。数学语言把抽象能力和精确性带给了科学。”这种说法对物理学是正确的,对整体科学就不一定对。
物理学的特征是将运动、力和质量数量化。数学方法是还原性科学的重要方法,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数学使得模糊不清的东西变得清晰和精确起来。对比之下,进化论与此不同,它更适用于性质描述。生物个体的特征和差异、系统结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演变等都是需要定性研究的。人们如果把这些性质、特征转换成定量描述,就会失去生物现象的真正意义。如果尝试将适于定性研究的生物学现象转换成数学语言,定会困难重重,不如定性表达简洁、顺畅、切合实际。习惯于定量研究的科学家认仅仅通过定性表达的知识是非科学的,只能起到模糊描述和分类的作用。其实这是对定性研究方法的偏见。当然并不否认定量研究在生物学的很多领域中是重要的,这种重要性并不能排斥其他场合的定性研究。
三、历史方法
物理学是较早的带头学科,科学哲学早期是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严格因果决定论是机械论的理念,预测和解释被看成是对称的。在机械论流行的时候,时间与历史的维度往往被忽视。而生命起源、太阳系起源、宇宙起源的各种学说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性质,独特性和连续性是进化历史的突出特征。现代的进化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天文学离不开时间和历史的研究。定性方法和历史方法离不开对性质和历史的叙述,因此进行叙述性表达非常重要。
按柏拉图的本质论思维很难理解过程的独特性和连续性,从而忽视历史性叙述的重要性,并企图按定律将之公式化。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是采用历史叙述的方法完成的,而不是进行定量研究。物理科学和力学定律对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深远,然而并不是一切科学都像物理学那样以数学基础,在许多人看来进化论的科学依据并不充分。胚胎学、古生物学也是历史性科学,生物性状是由历史形成的遗传程序所控制,遗传程序的演变也是个历史性过程。
在整体科学中,不是由全称的定律陈述来解释现象,而是通过历史性叙述作出解释。历史性解释是整体科学的基本表述方式。当研究生命历史中的独特事件时,就需要叙述性解释。叙述性解释与物理学中的定律不同,进化过程中的某一事件需要作叙述性解释时,这一事件就不是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而是独一无二的,它只发生一次,并按不同方式重复出现。历史性叙述之所以具有解释意义,是因较早的事件往往是其后事件的原因,历史性叙述的目的之一就是后续事件寻找原因。
四、概念创新方法
整体科学的发展更多地借助于概念创新。整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整体科学具有历史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它的定律没有理化科学那样重要,然而定性叙述与概念创新却能起到很好的概括作用。
系统整体层次的概念和理论很难还原到物理、化学层次的概念和理论,例如自然选择、性选择、竞争等概念不能还原到分子层次,因此整体科学很难在物理、化学层次上得到准确有效的描述和解释,即使描述也是不完整的。一些整体层次的过程不可能只根据物理定律或化学反应来阐述。用生物学概念所表述的许多结构和过程在非生物界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同一事件在不同层次的概念结构中进行表达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整体科学只能在整体层次上进行概念的构建和创新,概念创新在整体科学的理论发展中显得特别重要。整体科学研究者可以用整体层次的概念来理论化,利用叙述方法进行表达。整体科学中主要依靠概念创新推进科学的发展。
整体科学不仅仅是搜集新事实,创新性地提出一个新概念或许比发现新事实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在整体科学中,大多数重要进展是由引入新概念或改进现有概念而取得的,如进化生物学和中医科学都是如此。
在某种程度上,某一整体科学的突破主要在于科学概念的提出和突破,如自然选择等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生物进化机制和过程有了新的理解。有时发现进行理论表达的词汇非常贫乏,补充新概念就是丰富学科内容。然而在科学内部引进一个新概念很困难,往往受到旧范式的抵制。概念的重要创新往往导致范式的转换。当然,观察或者通过实验获得新的科学事实可以促进整体科学的发展。没有新事实的发现,科学研究就缺少鸟儿飞翔的空气。提出新概念与发现新事实是互补的,二者同等重要。
五、目的启发法
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传统,目的性不是一种纯粹的因果关系,目的性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原则和经验陈述之间是矛盾的。尽管目的论符合逻辑,但很难直接用观察和实验进行证实。目的性在现实世界是确实存在的,并且追问目的是不可替代的问题研究方式。使用目的论陈述和弃之不用的效果截然不同。目的论语言的使用可以转化成一种方法论。
目的论语言与因果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试图将目的论语言转译成纯粹因果论陈述很难成功,因在转译中不可避免地要损失目的论语言的一部分关键信息。在整体科学中的目的论陈述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科学语言,目的论陈述具有鲜明的指向特征。生物学中目的论陈述很常见,如海龟上岸以便排卵,如果换成非目的论的陈述就是:海龟上岸并排卵,这时就有关键信息遗失了。
追问目的的方法富有启发意义,目的启示法是整体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目的性不是形而上学的,而是当代科学的重要内容。适应与自然选择是生物获得目的性的原因,它将结构与功能、目的与现象连接起来。例如,当讲到生物适应环境可以提高生存的几率,“适应”就是一种目的性概念,具有启发作用。适应主义者认生物的每一种结构必有其存在的理由,探索这种理由就成他们的任务,这正是在利用目的启示法。进化论是从目前的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互演变关系来进行解释,以现在的现象和理论解释以前的事件,所以必须采用目的性原因追问的方法。不用这种方法就难以研究这种重要的因果联系。“达尔文进化论需要提出什么的问题:通常只有由自然选择选中的生物性状才能进化演变。这性状或行程序必须在生物的生存或繁殖成功上发挥作用。要承认这一前提就必须问某个性状什么存在,也就是说它在特定生物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动因分析。”
在探索生命奥秘中,目的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研究花朵颜色就要问虫媒花什么长得如此鲜艳,风媒花什么没有美感。了保持人的血压平衡,生理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机制和化学反应?如果不了解它,我们对花的生长机制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以理性超越、驾驭感性,被视理所当然。但博物学提醒人们要重视感性,通常感性并不比理性差。”
一、课题研究的三大优势
课题将充分利用新作文杂志社广泛联系各个层次的作者,联系一线老师及一线中小学、高校作文教育教学专家的作者资源与专家资源优势,为课题提供精到实用的学术信息支持;将发挥杂志发表推广的媒体优势,为课题研究的新鲜思想观点、新鲜经验做法提供第一时间推广传播支持;将依托新作文杂志社隶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平台与课题研究同步开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性出版计划,动态出版生成课题研究专著等课题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三对关键词与三大基本方向
第一对关键词是:梳理与总结。与之对应的一大方向是全面梳理活跃在当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与内容,思想与流派,为宏观上把脉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供切实的依据。第二对关键词是:研究与推广。相应的方向是选择写作学界、作文教学界前沿的理论与体系,研发先进理论与教学一线实践对接,推广可行方法与途径,实现科研理论向教学实践的产业化转变。第三对关键词是:创新与发展。与之对应的方向是集大家智慧,百花齐放,催生更为新鲜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范畴
1.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动力学原则、先放后收原则、自悟原则、大量读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等。从这些原则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适的规律,并进行概念的准确界定。
2.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训练与方法研究,作文过程中思维外化与内化对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作文步骤研究,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
3.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课堂实施过程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
4.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各类(含社会培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各类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
5.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6.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家长、学校教学资源,作家、教研机构等社会智力资源,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7.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8.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题型写作理论与实践推广。
9.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梁启超、朱自清、张中行等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10.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写作思维学研究。
11.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作文报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12.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中考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研究,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13.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培训的规模,教材,方法,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14.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建国以来形成的各种作文教学与实验研究。
15.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作文研究。
16.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17.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其他学科对作文的影响与借鉴研究,音乐、美术、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18.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对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的研究,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写作动力内在的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条件
1.本着双向选择、自愿参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申报子课题,成立课题组。
2.子课题组负责人要有较强的作文教育教学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子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子课题研究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验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3.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的单位,必须领导重视,建立相应的组织系统,有完成子课题组研究任务的相应专业力量。
4.具备相对稳定的作文科研教改队伍和组织机构,并设置固定专员和总课题组定期联络、沟通、汇报工作。
5.除执行本方案的各项规定之外,还要遵照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五、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培训
1.各学校在总课题研究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子课题选题指南见附件一)
2.填写《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一式四份加盖公章后交总课题组秘书处。子课题申报截止日期至2012年12月底(子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二)
3.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完成对参加子课题学校的资格立项审定。
4.陆续审定合格的学校统一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课题立项开题培训会议(时间及地点另外通知),届时统一颁发“十二五”科研课题立项证书及课题学习资料。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为了认真抓好课题研究,落实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分会秘书处《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负责对子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组织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培训、评估、检查;由总课题组秘书处承办课题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等活动。
本课题管理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课题组依据课题进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培训、交流、考察;各地区的子课题学校也可以自行组织相关活动,邀请总课题组给予指导与支持。
总课题采用公开申报、审批、分子课题研究方式,鼓励各子课题承担学校和个人以校为本,切实优化研究过程。希望研究者树立成果意识,注重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承担子课题研究时间为2~4年。
希望参与单位自愿给予总课题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额度由双方协商决定。
七、《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曹 韧:0351-5256554 15535812691
聂艳宏:0351-4195579 13203419770
曹晓花:0351-5256564 15034062154
张东萍:0351-5256564 13754818519
附件一:《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二:《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附件二略,该表可登陆新作文网站省略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附件一: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
与实践研究
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1.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2.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3.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4.作文教学原则研究。
二、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5.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等作文内容分类训练方法研究。(小学、中学)
6.学生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7.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三、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8.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
9.作文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四、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10.社会作文培训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
11.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2.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3.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4.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5.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6.小学、初中、高中各类作文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
17.作文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五、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18.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小学、中学)
19.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小学、中学)
20.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影响研究。(小学、中学)
六、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21.家长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2.学校非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3.作家、团体、教研机构等社会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4.作文教辅图书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5.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26.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
27.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八、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28.言语生命动力学作文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29.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0.题型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1.――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九、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32.叶圣陶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3.张志公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4.吕淑湘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5.梁启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6.朱自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7.张中行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8.――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十、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39.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40.现代脑图研究成果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1.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
42.写作思维学研究。
十一、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43.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4.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
45.各类作文报刊的优势、特点以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十二、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46.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
47.中考作文研究。
48.高考作文研究。
49.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十三、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50.小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51.中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十四、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52.――作文(法)专题研究。
十五、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53.美国作文教学研究。
54.日本作文教学研究。
55.韩国作文教学研究。
56.英国作文教学研究。
57.台湾作文教学研究。
58.香港作文教学研究。
十六、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59.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
60.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十七、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61.学科作文研究。
62.不同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十八、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63.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与作文关系的研究。
64.学生作文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
65.写作动力、动机内在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申报者可以以某一地区教科研部门为单位申报区域性课题;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学校课题;还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个人课题。
上述课题供申报者参考,申报者可以结合本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总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自行拟定课题进行申报。
上述课题从18个大的研究方向分解出60多个子课题,申报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条件,将子课题进行合并,选择大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范畴进行申报。
[收稿日期]2006―05―12;[修订日期]2006―08―11
[作者简介]余向洋(1969―),男,汉族,安徽岳西人,讲师,研究兴趣:旅游规划与管理;朱国兴(1964―),男,安徽黄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
[摘 要]从众多的游客体验研究文献中,以研究方法为主线.框架性地提取出4种研究路径,对于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旨在介绍国外学者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以便拓宽国内游客体验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游客体验;研究方法;述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0―0091―06
1 引言
游客体验已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课题。从理论上来说,游客出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旅游目的地及其管理者通过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从而达成自身的目的。然而从目前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对游客体验的本体未形成共识,但众多学者已从其自身的理解对游客体验的不同侧面做出界定,形成了不同的理解视角,相应地给出了游客体验的测度方法和管理工具。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游客体验研究视角进行述评,深化对游客体验的理解,并对景区和旅游地的管理提供借鉴。
2 基于满意度的游客体验
2.1 理论基础
从管理学和营销学的视角,游客体验就是游客的满意度。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游客体验是通过游历旅游地形成的,因而游客构成旅游地管理的首要信息来源,游客对旅游地的评价,构成重要的反馈信息,管理者根据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管理改进和营销策略。
2.2 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2.2.1 单一性测量方法
采用期望一价量理论(expectancy-valence),认为游客都是理性的决策者,通过对期望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结果达到或超过期望,则产生高满意度,反之,则不满意。这种方法是基于对满意度进行单向度理解的基础上,仅提供了满意度的测量方法,而没有说明是什么导致了游客的满意,因而具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单一性测量方法将一次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众多要素及其评价转换成了一种观点的表达;其次,这种一般性的评价,容易受到游客情绪、个人关注的影响;其三,这种方法没有过滤出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总之,这种方法对于游客体验没有进行精确的描述,不能使管理者在激发和提升游客体验的质量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应用性受到极大限制。
2.2.2 重要性一绩效方法及其改进
在认识到满意度的多维度和多侧面属性的基础上,I-P(importance-performance)方法在营销研究领域得到迅速发展,通过顾客对服务产品多重属性的评价并向管理者传递评价信息。在具体运用上,首先,调查顾客对产品属性的重要性认识,然后,了解顾客对产品属性的绩效感知,求出.二者的总体平均值,将其图示于二维平面坐标轴上(图1)。通过这种图示方法,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其管理状况,从而轻松地确定其不同的管理区域。
图1 重要性一表现性模式图
对于游客体验的满意度评价,则将旅游产品的属性转换为多级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将游客旅游产品属性感知的重要性和表现性进行对比,置入I-P模型图中,方便管理者发现问题并通过相应的管理手段解决问题。针对I-P模型仅向管理者提出了管理方向,未能提出管理改进的量度,霍伦郝斯特(Hollenhorst)提出了改进模型――表现估计指数IPE(indicator performance estimate)。IPEi=(pi-ai)/spi,对于每一指标i,IPE为表现估计指数,代表标准表现水平;p为平均偏好;a为实际条件;sp为偏好标准差。求出每一个指数的IPE值,放入I-P二维坐标轴中,IPE模型不仅帮助管理者了解每一个指数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每一个指数的偏离程度,使其采取对应的管理行动。目前该指数已在可接受的变化极限(LAC)的管理工具中作为重要的监控指标。
2.3 评价
近年来,游客体验的满意度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并且游客体验满意度一直是室外游憩质量的主要测度方法。一方面,游客满意度对于管理绩效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游客对各种旅游环境属性的感知,测度了游客的体验质量。但是作为一种游客体验的量度方法,在很多方面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1)游客体验满意度方法是基于游客群体或者统计学上“平均游客”的体验评价,为管理者提供了统计学信息,而忽略了游客的多样性和体验的多样性,以至于对于单个游客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水平不能进行量度。(2)游客体验满意度方法的测量过程,是将旅游环境或者旅游产品分解为相互分离的多种属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游客体验的是旅游的整体环境,而不是不相关联的环境属性。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游客对于环境属性的满意度并不就是游客体验的满意度。(3)游客满意度方法认为,游客是环境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而不是通过建构的意义来主动地解释环境,因而忽略了旅游产品的象征和情感价值,这些价值是游客基于吸引物而构建的主观意义。(4)对于量度的真实性方面,根据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理论,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之后,再让游客表达不满意可能是非常困难的。
3 基于收益的游客体验
3.1 理论基础
基于收益的游客体验,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以动机理论为基础,将旅游活动作为取得一定生理和心理目标的工具追求,作为旅游活动最终目的的游客体验就是通过游憩活动而获得的心理结果的集合,其理论框架见图2。这种体验理论解释了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游客想从游憩活动中获取什么,并能洞悉游客是怎样从游憩活动中获益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游憩体验偏好量表(REPs)
游憩体验偏好量表最初由德瑞沃(Driver)等提出,后经德瑞沃和其他学者的深化研究,用于了解游客经由游憩活动所获得的游憩体验,将其划分为19类:(1)成就感/刺激感;(2)自治/领导;(3)冒险;(4)装备;(5)增进家庭关系;(6)分享共同价值;(7)认识新朋友;(8)学习;(9)享受自然;(10)自我反省;(11)创造性;(12)怀旧;(13)身体健康;(14)放松;(15)逃避个人或社会压力;(16)逃避生理压力;(17)社会安全;(18)教导/领导他人;(19)减少风险。游憩体验量表的应用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特定游憩活动参与者的体验偏好进行描述和比较; (2)依据体验类型对游客进行细分;(3)建立游憩体验与游憩环境和游憩活动之间的关系;(4)探讨体验偏好和游客的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5)以研究方法论来处理体验偏好量表的发展与检验等。其中在(3)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游憩体验与游憩环境(自然、社会和管理环境)和游憩活动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重要的规划和管理工具――游憩机会谱(ROS)。
3.2.2 最佳体验
最佳游客体验被游客描述为一种特殊的、不同平常的、有意义的心理状态类型,包括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畅(flow)和沉浸体验(absorbingexperience)。高峰体验指暂时地超脱于真实世界并从中获得最高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对某一刺激的深度关注和感知;无我的境界;或暂时的迷醉状态。畅是指人们高度投入于某一活动以至于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这更重要了;畅是如此的惬意以至人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畅的感觉。沉浸体验指个人融入到某一神奇的刺激中以至自我和时间感的消失,这种体验的获得不需要任何专门的训练。尽管不同学者对最佳体验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但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特征:不同于日常生活;高度关注于某一刺激;对于时间消逝的遗忘;无我的境界。
在基于收益的游客体验研究中,不仅重视最优体验的获得,而且注重研究游客从最优体验中所获得的收益(了解自己,理解生活和价值,改进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增加自立能力,精神上的成长,尊重生物,提升环境伦理,自谦,亲近自然和生命,康体,改进游憩技能,获得更多的动植物知识,获得历史文化知识,结识新朋友,增进家庭关系,增进和同伴的联系,缓解紧张等),并进行二者的关联研究。其具体研究方法与REPs方法相似,首先界定最优体验和收益,通过问卷调查并对其量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探讨游客的最优体验和收益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3.2.3 评价
基于收益的游客体验理论,遵循旅游动机一旅游体验一心理结果一游客收益的线性思路,对于游客体验编制了量表,为游客体验研究提供了概念框架,易于对游客体验进行描述、识别、分类和评价,并指出了游客体验的多样性;建立在游客体验与环境和活动之间关系基础上的ROS管理工具已被美国农业部林业局和内政部土地管理局广泛使用。但这种研究方法还保留了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1)游客体验量表的有效性,建立可靠的体验量表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2)游憩环境(自然、社会和管理环境)、游憩活动和游客所获得的收益之间的关联,需要更多的验证;(3)游客体验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还是作为不同心理结果的集合。
4 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
4.1 理论基础
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不是让游客评价旅游环境的构成要素,或是将体验转换成单一的评价,而是让游客在少受到偏见和预设的联系影响的前提下,准确、及时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探讨游客体验的动态性、阶段性、突现性和多维度等本质属性,强调游客游历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本身的研究,包括获得体验的认知和心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又是如何塑造游客对体验的感知。
4.2 研究方法
4.2.1 体验的阶段模型
克劳森(Clawson)和凯茨(Knetsch)依据时间序列提出游憩体验包括5个阶段,分别为预期阶段、去程、现场活动、回程及回忆阶段,并由此再开始影响以后的游憩体验历程,体验会随着不同的阶段而发生有顺序的改变,并且游客体验主要集中于现场活动阶段,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楚博(Chubb &Chubb)将其扩展为11个阶段(见表1)。尽管该模型已被学界承认和广泛接受,但由于其着眼于经济需求和收益分析,在旅游研究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验证和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旅游体验的动态性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游客报告自己的体验,众多案例表明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的认知和心理状态呈现出起落的动态变化。
4.2.2 游客体验的突现模型
作为游客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显现的精神状态,它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它也呈现出动态性特征,但与阶段性模型不同,游客体验突现模型将游客体验作为一种意识流,通过捕捉游客的精神状态,探讨不同旅游情境中影响游客体验质量的变量。该模型大多采用体验取样方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让研究对象携带录音机或纸笔或其他通讯工具,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记录或描述自己的精神状态,通过样本分析,确定游客体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把握游客体验的本质。
4.2.3 游客体验的动力机制模型
以上两个模型反映了游客体验的动态性、突现性等特征,但都没有对游客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借此对游客体验的本质进行解释。在众多游客体验的解释性模型中,代表性的有:(1)技能挑战性模型。斯凯茨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认为当技能与挑战性二者呈和谐状态时,游客会产生畅的体验。维特索(Vitterso)借鉴认知图式理论(cognitive schemas)和同化抵制理论(assimilationresistance)(见图3),建立了畅一单形理论(flow.simplex)(见图4),认为当实际情境与认知图式的差异性增加时,同化抵制随之增加,随着同化抵制的增加,游客体验经历由厌烦一轻松一舒服一有趣一挑战一沮丧的过程,从而提供了对不同游客体验的理解模式。(2)个人建构理论。借鉴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认为个人都是科学家,体验就是个人的建构和重构过程,不是连续的事件组成体验,而是对这些事件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丰富了生活体验,并采用了体验周期方法,体验周期由期望、投入、遭遇、证实和否定、建构修改5个环节构成,揭示游客心理建构的变化。(3)情感控制理论(affect control theory)。该理论认为在某一情境中的人们进行互动,首先必须对特定时空中发生的事情给出合理的解释,即对情境进行定义,对情境进行定义的各种要素激发出特定的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情感意义使互动得以进行,从而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些情感意义通过评价(evaluation)、能力(potency)和活动性(activity)进行表示。情感控制理论对于游客情感的起伏变化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当游客进入旅游情境时,通过自我身份的定位来界定情境,并赋予自我情感意义,这些意义构成基础情感(fundamental sentiments),旅游情境中的事件会产生瞬时情感(transient sentiments),其表现情感取决于瞬时情感和基础情感之间的偏差,如果偏差较小,维持基础情感,如果偏差大,则表现 出瞬时情感(见图5)。
4.2.4 评价
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从体验本身着眼,图示了游客体验的不同发展阶段,描述了体验的不同维度和游客体验的动态性,包含了体验的认知和情感属性,而不是将体验作为各种环境属性的反应,扩展了我们对游客体验的认识。但是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都是选择不同的旅游情境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昭示了游客体验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方法,而很难形成游客体验的一般性规律,使游客体验很大程度上成为旅游地管理者难以控制的东西,其应用价值亦受到很大局限。
5 基于意义的游客体验
5.1 理论基础及研究视角
基于意义的游客体验多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游客体验对于社会个体和整个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阿罗德(Arould)和普莱斯(Price)根据体验在游客宽泛的生活背景下所起的作用来理解游客体验,游客从体验中获得的是使其生活更加充实的故事;麦克坎耐尔(MacCannell)认为游客体验是人们对现代生活困境的积极反应,为了克服这些困境而寻求“原真性”的体验;科恩(cohen)认为体验的意义来源于个人的世界观,取决于个人是否依附于各种“中心”,这些中心指个人的精神中心,也就是个人的象征性终极意义,游客体验就是游客同这些中心之间的联系。因此,科恩相信,这种体验反映着各种动机的某些稳定的模式,既有别于旅游者的各种行为方式,又是对这些行为方式的特征化。这些模式与“私下”构建的旅游世界相联系,代表着满足个人各种需要――从追求愉悦到寻求意义――的不同方式;此后,汉密顿―史密斯(Hamilton-Smith)、纳什(Nash)、派吉(Page)、皮尔斯(Pearce)、瑞恩(Ryan)、史密斯(Smith)、厄瑞(Urry)、亚安纳克斯(Yiannakis)和吉普森(Gibson)等在他们的研究中都提到了科恩的旅游体验范式。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得出有关旅游体验的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对个体而言,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既包含着娱乐成分,也有求知的成分。哈哥德(Haggard)和威廉姆斯(Williams)从另一个侧面理解游客体验,认为旅游提供了身份确认(self-affirmation)的理想情境,在无约束的旅游情境中,游客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理解自己的体验,维持自我协调和对自我的正面感觉,从而帮助游客改善自我的概念。地方感也已成为游客体验研究的一个视角。所谓地方感就是赋予某一地方特定的意义,以至于地方成了自我的一部分,自我也成了地方的一部分,游客一旦对某一特殊的地方产生依恋或依赖的感觉,他就会依恋某一类型的地方;李一平(Yiping Li)也从人与地方的时空间联系角度的探讨了地理意识与游客体验的关系,认为游客体验就是与“他者”建立联系,从理解和收集“他者”的差异性中进行学习的过程。
5.2 评价
基于意义的游客体验产生于游客与环境互动,但它既不是由环境规定的,也不是根据游客的旅游动机可以预言的,体验的意义和重要性是在体验前后及整个过程中构建的,与游客的背景、生活历史和个人建构的世界具有相关性。因此,游客赋予体验的意义成为体验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体验质量被理解为游客进行自我表达的程度,如果从主观和象征的意义角度出发,其他的评价方法都是表面的和简化的。基于意义的游客体验能够洞悉游客对于不同旅游地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其他游客体验方法相互补充,扩展了我们理解游客体验的视野。但这种方法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其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有限,不能对旅游地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预测性知识。
6 总结
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已呈现跨学科、多领域、多侧面的研究局面,研究重点出现从游客体验与日常生活的差异性转向去差异性,从游客体验的归并转向多样化,从旅游客体转向游客与情境互动中的主观意义,从对立、决定性陈述转向相对、互补性解释的趋势。但总体上,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体系。笔者从众多游客体验研究文献中,搁置游客体验本体论上的探讨,框架性地提取出4种研究路径,以研究方法为主线,对于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旨在介绍国外学者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以便拓宽国内游客体验研究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