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工业教学设计范文

地理工业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工业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工业教学设计

篇1

一、要设计开放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地理作业除了保留部分传统的作业形式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要突出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开放型作业是指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通过一定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迁移性和不确定性。传统作业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及确定性,束缚了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应重视设计开放型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思路更广阔、更灵活,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探索问题,得出多种结论。例如:在教学《认识地球》一课时,让学生按照课本提供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示意图,找出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行地球一圈,分别经过了哪几个大洋?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生活现象或者搜集的资料,列举几个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而不是平面的例子?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比以往完成的要好,答案多式多样,如:一艘轮船从海平面的一端向前行驶过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桅杆,之后再看到船体:太阳东升西落时候我们会看得由圆到半月的变化过程:还有平时看到的卫星图片等都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而不是平面等。虽然答案不同,但每个答案都是问题的“标准答案”。通过开放型的作业问答,可以让学生不局限在“标准答案”里,他们回答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要设计实践型作业

一些教师总认为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作业加以巩固与掌握,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地理学习也会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型地理作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例如:在教学《认识地球》一课时,让学生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学生的作品完成的很漂亮,其中还标注了制作过程:选取乒乓球作为地球仪的球体,找出乒乓球表面上的南北两极和赤道,每隔30画一条经线和纬线,分别标出了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用不同的颜色把低、中、高纬度地区范围分别表示出来,然后把南北两个极点个钻一个小孔,用先前制作好的地球仪支架,将乒乓球穿起来,穿进去的铁丝则为地轴……。这样的实践型作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要设计生活型作业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兼有自然和人文两大学科的性质的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地理作业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设计生活型作业。例如:在教学《世界的地形》一节后,带领学生来到本校后面的小山上,让学生观察山体特点并做记录,之后用橡皮泥制作山体模型。作业要求:要做出山峰、山脊和山谷等地形。通过生活实践,学生都能够把山体模型制作的淋漓尽致。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首先估测出山体的高度,然后用白色的棉纱线表示地形上的等高线,还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制作出山峰、山脊和山谷。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很快掌握地形图的原理。又如,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研究“城市工业区的分布”课题,首先让学生查阅城市地图和城市资料,如城市的工业分布,地形和交通等。然后结合课本知识实地调查走访,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区分布与理论中的差异性,然后把研究过程写成调查报告。通过自主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丰富课堂内容。

四、要设计拓展型作业

篇2

【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 工学结合 教学基地建设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16

现代物流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高职物流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而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岗位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及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是新形势下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它是实施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的物质保证,是工学结合模式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高职物流专业的发展及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一)实践操作为主、课程学习为辅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实际,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针对各专业培养操作性及应用性很强的技能型人才,以具体的职业为导向,不以学科理论为导向。现代物流专业本身具有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等特征,要求各高校必须用以实践为主、课程学习为辅的工学结合方式来指导这一专业教学。从教育本身来说,实践对于我们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学校传授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根据实践的需要来设置,对实践操作本身的认识也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和完善。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掌握技能。坚持实践操作为主、课程学习为辅的原则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二)共赢互利的原则

在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模式中企业是关键,尤其是高职的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其主动权在企业而不是学校,因此,应充分利用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共赢互利是校企长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和企业双方应本着共赢互利的原则,通过合同形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任务与企业的发展及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样才能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平台见实效。高职院校获得了物流企业的资金、设备、实践技能等硬件设施及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企业通过参与高职物流专业的决策、计划、组织和管理等工作从而分享一些利益,并利用高校资源来进行员工回炉再培训,还可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进行研发。不仅如此,在实习期间还应根据学生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或成本费用来进行利益灵活分配,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避免学生泄漏商业秘密的问题。总之,应尽可能地考虑企业的利益。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面临一个需求型经济的时代,市场需求决定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和物流专业方向的选择。高职院校应以“为社会提供大量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只有在调查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才能保证“零距离”就业。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的开展应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乃至变化了的市场的需求,以此来调整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市场化运作。教学基地的建设只靠学校单方投入远远不够,资金、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协会等多方主体的作用,以利益为前提,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 形成多模式、多特色的建设思路,保证教学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建设的方案

(一)建立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室,完成理论及实训教学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建立校内技能培训实验室。即建立“物流系统仿真模拟实训中心”、“物流实验室”,购买一些关于物流业务与工作流程的虚拟仿真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仿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训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的认知等实训,以此来完成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学校还可以建立物流教育网站,通过实验室进行现代化的远程教学,以增加生源和收益。二是建立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即购置一些简单的硬件配套设施,主要目的是承担部分物流实训教学任务,增强直观生动性。

然而,考虑到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物流实验室和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不太现实,各省市相关高校可以在省市级的物流协会或高等教育相关行政部门的协调下,只在一两所高校建设设备齐全的能提供学生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的实验室,其他高校需要时可以到这些高校借用。或者高校之间合作分别负责购买物流企业不同岗位群、不同环节、物流专业不同方向的设施或模拟软件,然后各高校之间再进行设备资源的相互使用,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资源,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再者也可以跟企业合作,学校出地,企业出钱和管理人员,按照投入多少以股份制形式共同分配利益。

(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完成见习及实习任务

校外物流实训基地又分为校外物流见习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校外物流见习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参观的场所。通常由老师带队引领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通过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或物流企业的基本面貌,对物流有个感性的认识。只要组织有序,见习过程对企业运转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发展见习基地的难度较小。对这类基地的规模等要求不高,但应具有广泛性,且应有足够的数量。校外物流实习基地可以弥补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室不能完成全部实训项目的不足,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物流环境及岗位,让学生顶岗实习,实现职业人身份的完全转变,不仅对其专业技能提高有所帮助,还对其自身软实力的提升有很大作用。通过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物流实习基地的要求相比较严格一些,必须优先选择大中型物流企业以及大中型工商企业的物流职能部门,这类企业能够给学生提供稳定的物流管理或操作机会,锻炼学生的效果要比小型企业显著。

三、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建设支撑体系的建立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还需要一定的体系来支撑,以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本文主要从教学基地工学结合教师结构、管理体制及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来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教学基地的支撑体系,以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

(一)优化教学基地工学结合教师结构

教师是教学基地的核心灵魂,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可采用校企互聘互派的方式,优化教师结构。即坚持学校教师“走出去”,跟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实践,了解企业的工作实景和实例并引入课堂教学;坚持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弥补校内教师经验和实践的不足;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物流课题研究,共同研发新技术;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符合现代物流专业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二)完善教学基地工学结合管理体制

由于物流专业大多采用的是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模式,利益分配及管理极其复杂和混乱,因此,应重视管理体制问题。可由校内有资格的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组成物流专业管理委员会,针对学生在“理论学习―见习―实训―实习”的整个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因素,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形成管理制度文件。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物流专业的知识能力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技能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协调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等内容作出明确的条文规定。

(三)建立多方力量的保障体系

在进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师资、技术等问题,因此,必须整合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家长、校友等多方力量,来寻求支持与帮助,共同推动和保障校企合作型工学结合的物流教学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地方政府应重视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出台一些措施,激励企业支援高校专业建设。地方政府在制定物流产业优惠政策时,可将企业是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附加的评估条件。企业应有长远的目光和打算,承担起物流实践基地的教学功能,在场所、人员、经费等方面实施配套安排。高校可定期举办学术讨论会议等活动,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参加,以增进三方之间的信任;可以聘请企业领导层担任实践基地顾问、兼职教授等职位,以获取企业领导的支持;同时应尽量考虑企业的利益。学生和家长应转变观念,接受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各校友也可尽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之余投资建设教学基地或帮忙介绍实习企业。

总之,工学结合模式是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物流岗位素质员工的重要途径,教学基地建设又是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的关键的物质准备。在现代物流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建设布局中,切不可忽视企业在物流专业建设中的作用,高校应整合多方力量及资源,扩大教学基地的功能与内涵,提高教学基地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于晓胜.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解决的问题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4)

[2]孙卫华.关于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物流教育,2010(11)

[3]刘何.面向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4]郭丽颖.关于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

[5]边传周.搭建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平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9(4)

[6]高冰蕊.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课题(2008A035)

篇3

CDIO模式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反思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认识

1.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反思

实践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一个教学环节。作为高职学生,除了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实践操作能力,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模式。

虽然这些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升,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与职业工作实践割裂。在高职教学计划安排一定比例实践教学时数,设置了一些独立的实训课程,这些实训多采取软件仿真手段管理业务,在所开设的实训课程里缺少职业工作的真实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由于缺少按照职业工作任务或业务流程开发的实训项目和相应的实训手段,导致教学与职业割裂。加上在实际操中进行一些实训往往比较简单、零散,致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不能够形成对于企业管理的整体性的认识,缺乏综合运用的能力。

(2)先理论后实践,学习与应用训练割裂。目前高职的实训内容还多限于理论的探讨,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上述实践模式中实践内容各种环节孤立的存在着,很多课程学完半年后,才进行课程设计,前面所学的理论、方法忘了很多,导致实践训练虚化,不能够把知识理论迅速转为真正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是十分不利的。

2.对CDIO教育模式的认识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做中学”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特别是构思与设计两个环节,对于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和做成事的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教育实质是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使学生养成的职业素养。借鉴CDIO教学理念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设计,遵循知识技能学习认知规律,按照“识岗――学岗――用岗――顶岗”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在参与中学习”,由转变认知模式到转变态度,再到改善行为,“练中学,学后用”,保持培训后“长期保存效果”。

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设计的构思

CDIO理念是充分利用大学学科齐全、学习资源丰富条件,以尽可能接近工作实际,以实际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CDIO的全过程中不断地在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的大系统适应与调控能力4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其目的在于克服管理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而有利于与工作过程相关内容的学习。

工商管理专业有别于工程专业,在运用CDIO教育模式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应顺应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按照“识岗、学岗、用岗、顶岗”模式顺序来构建,即“认识企业――识别岗位――学习各岗位技能――整合岗位能力――实践检验”把岗位职业能力贯穿整个管理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从管理岗位业务和岗位技能两个维度出发,将学习内容按岗位划分学习项目和任务,以“岗位―任务―流程”设计职业能力训练体系与内容。在此框架下按照“技能点―岗位线―企业面”构建实践教学,需围绕某一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设计,设计具体“典型的工作任务”(如企业招聘任务书、招聘信息等)单一的技能训练,再将一个个单一技能整合为招聘工作,然后将多个岗位任务(如采购、生产、销售、核算等)一个个岗位的技能,按企业运作过程设计实战型实践教学,以模拟加实战方法整合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学生岗位综合能力。例如,以真实产品为载体,利用校内生产加工中心实训基地,企业运营模拟实训,把单项技能和岗位核心技能整合起来,此外,还需训练学生团队合作、协调、决策等职业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融合,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CDIO教育模式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方法,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为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融“教、学、做”四位一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FMS教学组织模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协调下,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从做中悟出相关原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整体设计

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尽早接触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建立管理意识,尽早地地接触企业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建立起牢固的企业管理概念,这是CDIO教学模式中实现工作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大学期间创造条件尽早使学生实现从科学思维意识向管理思维意识的思想转变;在培养方案中尽可能多设置管理能力训练的课程教学环节,是当前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结合多年实训教学经验,按照CDIO教学模式,逐步探索形成了涵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分层次、多模块、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递进多层次实训教学体系”。该体系是按照“认岗――学岗――用岗――顶岗”学习规律设计,从工商企业管理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提炼出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要素,根据这些能力要素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然后,据此设计实践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课程体系,达到提高学生用岗、顶岗位能力的效果。

1.“识岗”阶段

新生进校后要了解专业方向和对应岗位,学习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该阶段的实训以校内企业现场场景、产品装配、管理岗位模拟室和校外合作基地参观,让学生认识企业和岗位,通过认识实习使得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系统。进入大一后期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职业倾向,通过企业认识实习和沙盘模拟认识企业运作过程、企业管理岗位、管理者基本能力了解。特别是“沙盘对抗模拟实实训”、“企业经营仿真决策实训”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系统地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整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团队组建、采购、生产、广告到销售决策等都由学生共同完成,在模拟中学生感知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技能要求,明确下一阶段学习的方向和模块的选择。

2.“学岗”阶段

进入大二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这个阶段实训重点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岗位核心能力。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就业岗位调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会计出纳、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四个方向。围绕四个岗位方向,以“工作任务―业务流程”为载体系统化设计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如生产模块中企业进销存技能点、生产计划与控制技能点等单项技能训练学做练,一般在理论讲授中穿插,每个模块的各门课程学完后在通过2周综合性实训整合各个单项技能,让学生掌握该岗位核心能力。

3.“用岗”阶段

大二期末和大三期初是校内实训主要阶段,该阶段学生已经学完专业核心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能进一步提升专业岗位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以真实产品为载体,学生进行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整合岗位技能,以“职业人”的身份进生产、经营,根据学生就业行业,设置两个方向的综合实训项目,形成“全真+仿真”的教学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企业运营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加工中心(内雕机、外雕机、手工生产线)的企业运营实战,即从市场调研、产品的决策、产品设计、原材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财务核算完成6周的生产经营;工商模拟市场是通过市场调查,选择经营产品、进货、销售、核算体会零售业运营过程的管理。在“用岗”阶段把专业所学课程打通,讲“学岗”阶段零散的知识、单项岗位技能融合贯通。

4.“顶岗”阶段

进入大三后半阶段主要是学生自主创业、校内山科生产运营中心和校外企业中顶岗实践,该实践环节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学生顶岗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师指导下部分学生自主创业,一类是网上开店,一类是实体店铺。大部分学生到企业工作,部分没找到工作岗位学生安排在学校校企合作实训中心工作。学生在此阶段主要以员工的角色学习,教师主要任务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指导学生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四、结论

通过运用CDIO教学模式构建,按照“四岗”(即识岗、学岗、用岗、顶岗)认知规律,构建了“技能点―岗位线―企业面”的“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可以整体性解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较好地实现 “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钟金明,李苑玲.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12):67-69

[2]吴奇志,姚建文.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实施研究――以生产运营管理课程为例.中国校外教育,2009,(3):119.

[3]刁爱梅.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建设探讨.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2):46-47.

篇4

关键词:建设思路 基地建设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61-02

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既涉及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也涉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还与高校教学资源的整体配置布局有关[1]。建设良好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实践教学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学校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2]。为学生从理论学习转入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基本情况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大胆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对进校的学生实行了宽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高素质的培养模式[3]。从2005年起,与新疆呼图壁河流域管理处鉴定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起校级的教学实习基地。新疆呼图壁河流域管理处水利工程设施齐全,基础条件好,具有完整的从水源到田间蓄水、引水、输水、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包括水库、水电站、渠首、干渠、泥沙处理设施、灌区等相关水利工程;同时灌区内具有自压滴灌、机压滴灌、自动化滴灌系统等种类齐全的节水灌溉系统。以上水利工程设施能够为学生实习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和相关的技术支撑,可以顺利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

2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思路

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以培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立足新疆,面向全国,服务“三农”、水利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等工程实践能力[4]。加强与企业的联合,逐步实行“订单式”培养;增加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培训和引进相结合,逐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5]。在现有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实践教学体系、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将基地建设成为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需求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试验基地,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6]。

3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内容

利用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力量,积极推广教师科研成果应用领域,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工程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基地。

(1)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建设: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科研合作机制。

(2)基地教学条件建设:按照新增与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建设1个能满足200名学生实践教学的多媒体教室,购置一批阀门、管件等滴灌设备,以及管道水力要素观测、工程测量等仪器,满足实践教学任务的需求,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开放与维护,保证实践项目按质按量完成。

(3)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选择6-8名有实践经验的教师、3-5名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企业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才共同组成指导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践。

(4)实践项目设计、开发与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教学内容中,根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设计开发出滴灌系统安装、输配水自动化管理、作物灌溉制度制定等实践项目。

(5)产学研合作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单位的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积极拓展和实践基地的产学研合作,开展企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参与科研攻关、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如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智能化滴灌系统开发、大首部自压滴灌泥沙处理技术和水盐监测与调控技术等。

(6)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对学生校外实践环节进行考核、管理与监督,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

(7)开放共享机制建设:探索实践基地的开放共享运行机制,建立定期向社会各界主动实践基地有关信息的制度,根据接纳能力接收其他高校的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学习。

(8)安全、保密教育:建立学生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教育制度,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设备,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4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组织管理体系

实践教育基地由新疆农业大学教师和新疆呼图壁河流域管理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共有30人,由基地主任全面负责。基地设主任1人,由我校选派教师担任,副主任2人,分别由呼图壁河流域管理处负责人和我校教师担任。

实践教育基地下设实践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和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实践教育基地的质量监控体系等工作[7]。为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双方共同肩负责任。

新疆农业大学的职责和任务:(1)教育学生遵守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2)制定相关实纲,确定实习内容、实习计划,提前报请新疆呼图壁河流域管理处进行实践教学。(3)选派教师带队指导学生实习。(4)积极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与科研攻关,为解决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人员和科研平台支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5)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挖掘其中的科学问题,对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和申请科研成果评审鉴定等。(6)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开设讲座,组织专家学者到企业开展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培训和推广。

新疆呼图壁河流域管理处职责和任务:(1)为学生提供实习必要的条件(包括基本工具、技术资料等),在食宿交通等方面提供便利,协助完成实习教学任务;(2)选派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人员;(3)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具体落实实习地点、实习时间;(4)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实习管理,不安排学生从事危险、超时、超负荷工作。(5)经双方协商,对学生在实习实践活动中付出的劳动,给付一定的报酬。(6)企业招聘录用人员时优先考虑新疆农业大学的毕业生。

5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课程建设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课程建设涉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及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实习过程中的实践教学课程。根据新疆呼图壁河流域管理处不同实践教学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凝炼实践教学内容,编制实践教学指导书和教材;建立实践教学课程网站,便于适时及远程指导教学活动。

基地课程建设将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

(1)课程体系建设:基地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将以新疆干旱区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背景,以《灌溉排水工程学》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为前提,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基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基本能力锻炼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力求实现课程的有机衔接和整体优化。

(2)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对进入基地开展实践的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将改革传统模式,变导师指定实践内容为学员在教师指导下自选实践内容,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将相关科研成果引入工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查阅文献、参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兴趣、有创新的实践内容。

(3)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实践课程需要,突出《节水设备安装》、《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管理》等专业课程实践特色,吸纳科研成果,编写实践指导教材或专著。

6 结语

实践教学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通过多种途径,建设、建立了稳定、优质的农业水利工程校外教育实践教育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的综合素质、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推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惠记庄,张雷,孙德仕,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评价指标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1-14.

[2] 周锦燕,王志芳.高等农业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216-218.

[3] 向兵,倪福全,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2(8):196-200.

[4] 刘长宏,张恒庆,王刚,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11-113.

[5] 张治国,赵志根,郑永红,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139-141.

篇5

[关键词]智力三元理论 教学设计 创造性思维 实践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119

一、 理论简述

智力三元理论是耶鲁大学心理系教授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从主体的内部世界、现实的外部世界以及联系内外世界的主体经验世界这三个维度对个体智力的理论界定。他在《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一书中认为,个体智力表现为三种形式: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及实践性智力。

笔者试图将智力三元理论作为地理课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提倡培养不同思维的多样化课堂活动,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均衡发展。

二、 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三、 心得体会

1. 注重创造性思维、实践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演示、讲解、画图等,学生听、背、记、练是传统课堂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分析思维得到一定发展,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多样化教学方式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实践性思维的基础。这两种思维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设计合适的问题,提供相关的情境材料等。在课堂上摒弃照本宣科的一讲到底的独角戏,也要摒弃以事实为基础的低级问答,多问开放性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答案,同时鼓励学生自发地提问、寻求答案。以思维为基础的对话问答最适合思维教学,要求或强迫学生思维,而不是允许学生思维,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技巧。

2. 不同思维方式要因人而异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都处于不同水平, 三元思维比例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板思维,也有自己的短板思维。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具备三种思维模式的综合思维的人才,而不是其中一种。真实生活中的聪明意味着人能认识到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优势思维。教师应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发掘学生各自不同的长、短板思维,有意识地在点名回答问题、演讲展示等活动中扬长避短。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课堂作业是:依据你的喜好,多形式展示自然界的水循环。偏好理工科的学生设计水循环试验,偏好言语文科的学生撰写诗歌《我是一滴水》,偏好空间视觉艺术的学生设计《合理利用水资源》宣传画等,如果实在没有思维也不必强求。

当然选择具体哪种教学活动,设计什么问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师的个人风格、学生偏爱的学习方式等综合加以考虑。

3. 多途径评价学生

以往考试评价中主要是对知识及分析与归纳等分析性思维能力的考察,新课改后的考试加强了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实践性思维的考察,但实践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还是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如果说高考为主的评价方式是我们目前所不能改变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或采用评语等形式体现智力三元理论的理念。

篇6

[关键词]全过程技能培养 地理教学论 课程群 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黄莉敏(1969- ),女,湖北潜江人,湖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柯新利(1977- ),男,湖北天门人,湖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GIS与高等教育管理。(湖北 咸宁 437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北科技学院重点教学立项“基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1Z01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22-02

一、高师院校地理教学论课程群研究与建设现状

自2005年以来,有学者打破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僵化研究范式,提出了“课程群”建设这一全新概念,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课程集群。课程群建设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从有限的研究文献看,主要对课程群建设的意义、内涵、原则以及课程群建设目标、课程分解与组合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

在地理教学论领域有关课程群建设的文献仅有二篇,最早进行研究的是重庆师范大学的李晴教授,她介绍了本校地理教学论课程一分为四的举措,并提出了在教学方法、媒体与课程评价上的改革思想。内江师范学院进行了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安排的构想。在少数部属院校,地理教学论进行课程群改革业已先行,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由于改革的初衷不同,这些院校的地理教学论课程开设各有侧重。总的来看,目前高师院校进行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改革,还未普及和深入,仅仅是停留在将地理教学论课程分解为几门独立课程,各自为营进行教学的层面,缺乏从师范生就业需求和课程间内在联系的角度进行系统建设层面的研究。

二、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的建设

(一)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界、高等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中小学进入新课程体系后,急需一批能够迅速适应和胜任新课改教学的教师,这种需求使得中学职场更追求师范毕业生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和教学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近三年的就业招聘市场行情显示,中学地理教师招聘采取笔试和面试双门槛准入制度,笔试包括做课改高考试卷、测试题、习题、设计教案,面试包括讲课、说课、分析试题、画图等。有些学校对讲课和教案设计还附加指定教学方法和技能条件,比如要求运用案例教学法讲解“工业的区位选择”,运用实验法讲解“锋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设计“洋流”一节教案等等,“以技取人”。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可以提高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师范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因此,构建 “一个中心,三个维度”,由最能反映师范技能的六门技能型课程“地理教学概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中学地理实验技能”“地理教学研究”“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组成地理教学论课程群结构体系,已成为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方向所在和当务之急。

(二)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内容

课程群建设是课程组合知识体系的重组,是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再设计。课程群建设有别于课程建设中的单兵作战和单一课程内部的吐故纳新,它立足于大课程建设,既对几门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又对融合后的大课程进行分解,因而课程群建设内容应该与以往课程建设内容、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有较大区别。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内容,既要紧紧围绕“技能”,充分体现课程群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又要使建设具有系统性,发挥课程群建设产生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功能。

1.制定教学大纲。要结合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理念价值取向、功能特点、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总结归纳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的地理新课程教学技能种类,将不同种类教学技能分别对应纳入“三维一体”相应课程中,然后在大课程框架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基于全过程技能培养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的总教学大纲和群下各门课程的分教学大纲。

2.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分解。群内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融合与分解性及课程实施的相对独立性是课程群的典型特点。针对地理教学论的课程特色,将原有独立单一的课程“地理教学论”内容进行分解,弄清分解后的“地理教学概论”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学技能实训”“地理教学研究”“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课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补充关系,拓展延伸关系,上下游关系,还是交叉渗透关系?或几者兼有?各门课程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删重增新,进行不同课程内容的对接与融合?厘清各门课程所侧重的技能,确定先后学习的逻辑顺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各门课程的衔接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课程性质的定位。

3.课程群教材建设。迄今为止,“三维一体”课程群中的多门课程无专门教材和教参,如“地理教学概论”“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中学地理实验技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课程,目前市场上有三个版本的教参:王民、仲小敏的《地理教学论(第2版)》(2010年)、曹琦主编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原理与方法》(2005年)、白文新主编的《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2011年),“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课仅有华东师范大学段玉山教授主编的《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2003年)。这些资源中对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技能内容的取舍、编写的角度各有侧重,是很好的教学参考,但要突出全过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尚需进行课程群教材的全面创新开发与建设。

4.课程群团队建设。教师是课程建设中最具活力、可塑性最强和实施课程群建设最关键的因素。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我国改革高校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首先,要明确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共同发展目标,始终坚持团队与个人的捆绑式互动,个人荣誉服从团队荣誉;其次,所授群内各门课程建设以课程群大目标为总向,课程之间进行关联协作建设;再次,以“教研项目”驱动教学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互动,实行教学与教研双轨并行,展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先进性;最后,建设一支以中学地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海外兵团”实战部队援助教学团队,即在“课堂技能理论教学课堂技能操作应用课后技能实践落实”三段式教学体系中,涉及课堂技能操作应用和课后技能实践的内容,请“海外兵团”作出观摩指导和技能示范教学,同时,参与相关技能教学问题的教研活动和教学立项,通过这些举措形成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最大合力。

(三)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保障机制

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要体现和落实全过程技能培养,需要建立课内、课外、教学模式和评价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1.课堂教学以技能操作与应用为本,确保全程技能化。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要实施全过程技能培养,首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技能操作与应用为本,始终体现“课堂技能的全过程性”,因此,必须摒弃传统以知识理解与掌握为目标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将技能操作与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运用有助于目标实现的最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法、项目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等;在教学程序上,主张教学知识与技能理论讲解(教师)案例呈现与解析(学生为主)技能设计与表现(学生)技能检测与反馈(学生)技能反思与申诉的教学程序,保障技能培养的可操作化、全过程性。

2.建立完善的实训实践实习体系,夯实所学技能。课堂教学仅仅是室内的练兵场,要使培养的人才技能娴熟、适应社会,必须建立完善的实训实践实习体系,进行相应的职场预习。首先,确立实训内容,指出“地理教学概论”“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四门课程中哪些内容需要进行实训;其次,确定实践性的环节,如实验、课程设计、见习、实习、顶岗、毕业设计等;再次,设计和规划实践环境场所、实践实习阶段、周期长短、内容等;最后,制定相应的实训实践实习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一体化的实训实践实习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夯实各项师范技能,保障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应用性。

3.构建“1+2+3”模式,形成课程群建设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在课程建设改革中常见的有单一课程模式和精品课程模式,这类模式专门针对独立课程,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和建设经验。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是多门相互关联的课程(“点”)组成的“集群”(“面”),比独立课程建设面大,“面”上建设的要求与独立的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要求不同,建设的模式也与独立课程、精品课程迥异,既要考虑群内独立课程建设的个体性,又要把握群体课程建设的整体性。

根据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内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具有合力的团队群体,凸显技能操作的课堂内外实训和经济学“集群”概念的内涵,可构建课程群负责人制的突出团队群策群力的“合零为整”的“1+2+3”模式,即1个龙头、2个抓手、3个环节。团队合力重点建设群内1门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龙头,辐射示范其他课程建设;以教学研究和“点”“面”结合的课程群管理这两个着力点为抓手,保证课程群建设的先进性和整体性;落实课程群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技能培训教学程序,单门课程和课程群的实训实践实习体系,以及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三个环节。通过“1+2+3”模式对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进行建设,可以保证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贯穿到整个教学、实践和管理中,保障课程群质量建设形成强大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产生“1+2+3>6”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4.设计体现全过程技能培养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监督机制。要使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确保落实全过程技能培养,有必要设计凸显全过程技能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群建设内容、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体系、教学模式四大模块内容,并采取教学团队自评、学生学习座谈、同行与团队协商式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主体与方式,通过建立评估机制,保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达标。

[参考文献]

[1]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2]李晴.地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3]卢小丽,杨梅,李尤.高师地理教育课程群建设的探析及构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

[4]黄莉敏,钟儒刚.构建基于技能培养的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群[J].教育与职业,2012(18).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29-02

《水处理设施设计与运行》(简称《水处理》)课程是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由于水处理工艺多、设备多并且比较复杂等原因,《水处理》课程教与学均存在一定难度。在现代职教理念下,如何构建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大家深入研究。要使该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水处理相关的一线技术工作,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本科的学科型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并与工作实际接轨。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废水处理工是与《水处理》课程相关的职业标准,亦是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本课程标准应该基于此职业标准构建[1]。

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除基于职业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外,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学的灵魂。目前,高职教育公认的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为项目化教学模式。高职教师都在开发项目化教材,并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实例的开发。本文就对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的《水处理》课程项目教学设计实例开发思路进行论述。

一、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

现行的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废水处理工是以环境保护理论与方法为基础,运用废水处理工艺的技术,从事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和中水回用的操作管理人员。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废水处理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废水处理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废水处理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持有高等学校(含大学、大专、高职)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给排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等专业毕业证者,可直接申报废水处理工(四级)职业资格鉴定,在本专业工作二年及以上者,可直接申报相关职业的废水处理工(三级)职业资格鉴定,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并可在取得毕业证书之日起的三年内,免考其理论知识部分。

标准将废水处理工的职业功能分为废水输送及预处理、废水物化与生化处理、废水处理装置与设备、废水监测、分析及安全生产、相关基础知识等5个方面。标准针对不同职业级别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专业知识要求、比重。

二、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设计水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例开发的大纲和依据。课程标准是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推行的纽带和关键,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将为促进课程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职业标准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但职业标准不能代替课程标准。《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属于工作标准,是胜任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最低标准,其核心部分是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水处理课程标准要按教育规律指出要求,在职业标准的众多工作要求里,重中之重是对“水处理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做出纵向梯次要求和横向关联两方面要求。前者是职业内上述三种结构初中高梯次要求,后者是“职业群”内上述三类结构的整合。基于此,水处理课程标准可以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开发,但内涵要超过职业标准的内容[2]。

我校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重新制定的《水处理》课程标准主要包含:课程定位、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策略等几个方面。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将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作为基本的要求,但是又不局限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水处理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包括水处理中级工在内的“水处理技术岗位群”工作。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课程标准应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区域性以及生源智能特点的差异。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使课程具有拓展性,从智能特点的角度,课程又有提升性,即针对部分学生加修一些课程,对口升学到本科院校学习,提高学历层次[3]。例如,我校在废水处理工要求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增加了当地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常用工艺及设备,并为学生便于专升本而增加了循环冷却水处理、气浮、反渗透等教学内容,考虑到拓展性增加了水处理设备设计的内容。并将内容整合,依托项目开展教学,项目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自来水厂设计与运行,纯净水设备设计与运行、造纸废水处理设备设计与运行等。

三、基于废水处理工工作过程设计项目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采用以典型污水处理工艺为载体,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为主的模式。在课程中设计几个典型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几个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通常以典型案例引入,然后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在实施工作项目时,教师首先设计项目工作页,然后随机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按照项目工作页的要求,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小组协同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实施工程中,老师和学生也根据工作过程不断变换角色。教师进行基础知识讲解时是传授者,项目资讯、计划、决策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是参与者和决策者,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是管理者,项目结束后是考核和评价者。实施过程如图1。

图1项目教学过程

通过教师向学生阐述各水处理工艺教学项目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整体项目及进程有所了解;通过学生的思考、教师的点拨、指导答疑设计污水处理方案并演讲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现场调试设备、完成技能训练,再由学生独立完成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让学生感受实际废水处理工工作中一般工作流程,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最后汇总完善整个项目的设计和运行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企业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成绩。

四、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情景设计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针对学生蕴藏的学习主动性,把学生带入情景,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力;又在连续的情景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在开发课例时,要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情景构建学习情景,使学生的学习场所和真实工作环境尽量一致。

在水处理课程教学当中,专业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三板式”课堂灌输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设计和构建有利于学生掌握水处理工职业技能、树立职业意识、养成职业认知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水处理工职业场景及氛围,把学习内容情节化,分设岗位,通过营造、创设与现实岗位技术相适应的职业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辅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我校将水处理教学内容中的运行项目教学的场所从教室转移到水处理监测及工艺实训室,构建模拟废水处理工工作场景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另外,辅助教学仿真机房,构建高度模仿工作现场情景的污水处理厂DCS系统操作场景。将设计类的项目教学场所转移到“设计室”,设计室里有设计资料和绘图工具,创设小组各自的工作场所。学生可以迅速找到从事污水处理工工作的职业感觉,能更快达到学习目标。

五、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考核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模式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目标也提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考核方法上缺少一个可操作性的评价、考核方法和指标。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中提出了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是废水处理工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个级别在不同工作内容中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而且明确了在鉴定培训中教师的教学考核原则。因此,水处理课程考核也要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考核,轻技能考核”,“重专业考核,轻职业素养考核”的考核模式。

首先,应该将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分别制定明确的理论考核内容、技能考核内容,并且在考核中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的考核内容。其次,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校内单一主体模式,将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果评定等各个环节,探索校企考核相结合的途径,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另外,要引入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作为终结性考核的补充。

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SOLO分类理论;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孙毅(1965-),男,山东邹平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59-02

2011年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十一五”教育改革发展及“十二五”教育工作召开新闻会,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会上表示,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6%,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如此大量的学生走入社会,各高校当务之急是专业建设,课程优化设计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需要系统性改革

旅游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各开设院校普遍存在教学设置偏差、教学方法落后的现象。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在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接待、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达到此目标,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如具有较广阔的历史、地理、园林、建筑、植物、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素养,以及能够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和旅游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以上两方面都需要学生内化后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显现出价值来,其隐性存在的特点致使学习效果评价障碍重重。有些学校进行了PBL教学改革或项目化教学改革,这些大胆尝试的目的是打破旧有的知识体系教学设计,将目光转向能力培养,逐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传授型教育向能力训练型教育的转变。他们的积极探索意义重大,正确引导了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在单独的模块化教学方面优势突出,而在整体教学体系系统性设计方面略显不足。

二、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

(一)SOLO分类理论主旨思想

SOLO是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译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此理论更加注重整个教学的系统设计。它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作为为教学和考核对象,将学习成果按性质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习一门新学科时首先获得的分离的、互不相关的教学内容,其加总后形成量变。量变进一步深入之后,质变发生了,所学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此类学习成果为第二类。当学生的思维建立起抽象体系后,就可以解决以前从未遇到的新问题,此类学习成果为第三类。以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为主线,即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表面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因此形成了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由于此分类理论,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为考核对象,以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学习成果的循序渐进培养为教学设计思路,使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更具系统性。为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尝试。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思路

课程优化设计焦点在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重新构建和组合,包括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向量,目的是使教学质量不偏移。为此课程设计步骤分为三步,一是找到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即学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深入的企业调研来完成;二是对学习成果进行类别定义。定义原则为:分离的、互不相关的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一类学习成果;相互联系的、连贯的、一致的整体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二类;抽象思维后可以解决以前从未遇到的新问题的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三类。第三步是根据认知规律调整教学顺序,即怎么学,调整顺序的原则如下: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循序渐进。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服务面向不同有所区别,但本质上应定位于: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在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景点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接待、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的工作岗位(毕业后3-5年)为:接待经理、外联经理、计调经理、导游经理四个。以上岗位的优秀工作者都将成为企业调研的跟踪对象。通过对62家企业248位以上岗位的优秀员工进行工作过程实时跟踪,形成了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此即旅游管理专业的可观察学习成果共计21项。再对以上学习成果进行类别划分,形成了11项第一类、5项第二类、5项第三类可观察学习成果。

1.接待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客户心理、分析旅游线路、推荐门市销售三部分,第二类是签订旅游合同,第三类是旅游风险规避和;

2.外联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旅游市场调研,第二类是旅游市场开发和客户开发与维护,第三类是旅游产品销售;

3.计调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旅游要素采购,第二类是旅游线路设计和成本核算,第三类是突发事件处理与预防

4.导游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客户档案管理、为游客提供食宿等生活服务、游客个性化服务、迎送服务、景点讲解、商品导购讲解等,第三类是导游培训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结果

按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的教学顺序,对以上能力点的相关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和实训)进行前后序调整,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

1.专业必修课。顺序开设《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安全与急救》、《领队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计调实务》、《旅游文化》、《旅游英语》、《现场导游》、《接待实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14门课程。

2.专业任选课程。顺序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会展概论》、《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旅游美学》、《旅游公共关系》6门课程。

3.实践课程及交付成果。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高职高专层次专业教学应开设大量的实践课程。在职业背景下,实现前述21个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年以认知实习为主的体验教学。训练包括客户心理分析、旅游线路推荐、门市销售、旅游市场调研、客户档案管理、客户迎送服务、景点讲解等11个一类能力项。通过对旅游企业实地调研,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等的感性认识,促成第一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年以生产性实训为主的双轨教学。一部分学生进入旅游教研基地,在接待、外联、计调、导游等岗位熟悉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实现签订旅游合同、旅游市场开发、客户开发与维护、旅游线路设计、成本核算等五项第二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年学生带课题进入企业实习,课题设计全部与第三类能力训练相关,包括旅游风险规避、旅游接待管理、旅游产品销售、突发事件处理与预防、导游培训等五项,实现了第三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SOLO法在课程优化设计中的实施难度

(一)应用知识教学尚存差距

高等教育的学习者任务是双重的。第一必须掌握一些认知范畴的知识,如概念、基本技能、事实资料等;第二必须掌握、应用前述认知知识的方法,从而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按以上课程体系完成教学任务的08级毕业生进行回访,发现第二部分的能力未能更好的发挥,尚需在以后的研究中找出答案。

(二)课程开发是团队工作

对能力、工作任务分析、可观察教学成果等事项的信度严重影响课程整体设计的水平,参与人员需要精通学科知识并对课程广泛涉猎,需要一支至少是由任课教师、课程理论专家和企业专家组成的队伍来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结束语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设计,虽然存在瑕疵,仍不影响其优秀教学成果的显现。我们形成了基于SOLO的高职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并将其应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优化设计中,实施此方案的08级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后续研究我们将深入更多的专业领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课程的精准定位。

参考文献:

[1]李俊,鞠燕梅.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J].文教资料,2008(6):242.

篇9

程序设计 C语言教学 基本方案

一、引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强调4个方面的专业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运用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在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设计到的程序设计的内容,为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种系统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已广泛用于为各种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编写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汇编器及编辑器等;作为一种应用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已广泛用于编写各种应用领域的应用软件。

关于C语言的教学探讨一直都是学者、教师和相关人员的主要探讨的课题之一。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教学往往缺少活力。在开设的理工类课程中,科学逻辑很强,通常采用演绎方式进行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和自己设计课程内容环节。C语言的教学也大体如此。

1.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在大一开设C语言,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C语言概念性强,理论内容较丰富;抽象性强;逻辑性要求高;一开始容易陷入C语言的繁琐的细节中。

2.没有突出C语言本身的特点。课堂教学没有突出C语言本身的特点,如灵活的指针、追求执行效率等,不容易掌握C语言的精华。

3.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导致要求完成的实践内容脱离实际的、有趣的应用。

4.相关基本内容设计不足。对算法思想、数据结构的相关基本内容设计不足。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反馈)。

2.强调“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情境下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并容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3.强调“协作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群体中,允许观点和方法的碰撞和交锋,但最终需要群体成员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这样的协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学生可以利用其中的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建立教学资源库。在学习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料),以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

三、具体方案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当前学生学习的主题(即确定与基本概念、语法以及程序设计有关的知识内容),是教学设计面临的首要任务。

2.学习任务设计。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拟采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的教学方法。以某个实际项目为主线,贯穿顺序、选择、循环结构和数组、指针等所有章节中,课程教学具有连贯性。同时结合现场提供实际项目案例(子项目)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导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完成课程设计和教学训练的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

内容由浅入深,涉及的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为全面,并以一个完整的典型的小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各章内容。

借助于计算机相关课程(如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的基本内容,对C语言加深理解和应用。

3.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促进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将实际开发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和实验实训项目。根据课程内容和工作过程,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讲练结合等教学手段,把工作项目开发过程的工作环节及任务穿插于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中。

4.信息资源设计。确定与项目完成相关的信息资源。确定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完成本次任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需要确定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提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

5.自主学习设计。自主学习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6.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7.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时,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测验、操作、作品展示、项目设计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要体现:突出能力本位;重视对原有学习能力的认可;个性化评价;强调创新能力的评价。

四、总结

通过对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编程思想,使其具备基本程序结构代码的编写能力,熟悉基本程序设计方法,能更好地利用程序设计思想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将程序设计方法用于后续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学习中,为其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宗礼,姜守旭.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清新.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技能;观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64-04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方针之一。教育信息化从提倡“整合应用”转向倡导“深度融合”,亦即不是简单地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更要使之与课程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融合为一体,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在《规划》中,“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是发展任务之一。对于教师能力建设而言,在于“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师培训更为强调教育技术的深层应用。自然而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也有所深化,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能力”。受这一时代背景的驱使,信息化教学能力呼之欲出,并成为当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内涵,其中也包括作为教师后备力量的大学师范生。那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具体指什么?由哪些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目前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如何?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提高大学教师教育质量水平以及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国内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本研究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质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运用ICT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知能结构体,其目的在于实现技术促进型学习(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其不仅应具备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还必须涵括根据具体而真实的教学情境所生发的“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目内容”三者融通转化的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与评价能力是三大内核。[1] 本研究邀请10位高师院校从事教育技术、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专家发表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的看法。绝大多数的访谈只提一个问题:您认为师范生应具备怎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对访谈进行全程录音、资料整理后,将文字文本反馈给受访专家审阅和修改,然后采用提取关键词和关键词归类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编码,最后将专家的看法概括为表1中三个维度。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某高师院校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他们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美术、教育技术、计算机12个学科。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03份,有效问卷为1103份,三年级535份,四年级568份。

2.研究工具

依据表1编制出研究工具《关于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问卷》,问卷的第一部分关于个人基本情况,共3道题。第二部分是一个包括三个维度和48个题项的量表,全为单选题,题目赋值范围为1-6分,3.5分为中间值,主要考察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所有题目根据受访专家所提及的具体信息化教学能力内容编写,要求师范生对自己的现状做出判断并据此进行回应,得到的结果应该是自我报告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第三部分涉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发展状况,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影响因素等,共13题。

三、研究结果

1.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

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全量表还是各维度的信度都很好( =0.956、 =0.902、 =0.930、 =0.950)。全体被试所有问题得分的平均值是4.02,观念、技能和能力3个维度得分的平均值分别是4.80、3.99、3.58,观念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维度。由此,师范生自我报告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只是略高于中间值,并不十分理想。

(1)三个维度的现状分析

可将观念维度的10个题项分成三组, 第1-4题属于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认可的问题,得分略低于维度均值;涉及道德伦理观的第9、10题得分明显高于维度均值;其余是关于信息化教学的信念问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师范生应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评价结果低于维度均值,而“师范生应会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资料”和“师范生应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高于维度均值。总之,师范生对信息化教学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认可度比较高,对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和信念略低一些,尤其对“信息技术带来良好教学效果”并不十分肯定,但也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维度的得分。

从整体技能维度得分情况来看,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一般,局限在常用教学软件和常见网络操作技术上,如文字、数据处理软件(如Word、Excel)、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常用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索);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观念知识认识不够;对于较为深入的专业软件、工具、设备和平台,如课件制作工具Flash、常用图象处理工具(如Photoshop)、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教学系统等,掌握程度不高;关于应用信息技术识别、筛选、分析、加工教学信息资源的题项得分低于本维度均值。这表明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操作基本技能状况还处于一种较低的发展水平。

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是三个维度中最低的。第33、42、46、47、34、39、48题与现代教学理论中较新的知识范畴和较高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目标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有关,师范生的反映都低于维度均值,且前四题得分均低于中间值;涉及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的题项得分仅略高于维度均值;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所强调的一般知识和能力的得分显著高于维度均值,但均低于3.8分。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只是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所需的“传统”知识和能力方面表现出相对较好的自信心,如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而对现代教学与学习理论、新型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等知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所包含的较高层次的教学资源开发、目标设计、学习者分析、任务设计、教学方式设计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师范生的反映非常一般。

(2)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能和能力两个维度的相关程度很高,达到0.693,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现象。人的技能和能力不是同一回事,但技能和能力的生成是相辅相成的,能力以技能为基础,并通过技能的内化、升华、应用而表现出来。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应以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的发展为中心,但首先要形成过硬的信息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观念维度和技能、能力维度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397、0.199,尽管都达到显著水平,但相关程度非常低。事实上,技能和能力都与认知密切相关,观念却是独立于认知之外的一个领域,认知对观念肯定有影响,但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决定人的观念,如兴趣爱好、外部环境、文化归属等,因此调查结果是很合理的。

(3)不同“年级”、“学科”的差异比较

三、四年级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总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3.90和4.13,存在显著差异(P=0.001),四年级比三年级对自身水平的认可度更高。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两个年级间的差异,各维度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四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研究将可以获得理学学位的学科定义为理科,其余归为文科。按文、理科统计,信息化教学能力总得分的平均值为4.05和4.01,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三个维度的得分也均不具备显著差异。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

(1)课程与教学方面

《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法》、《教学设计》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负责传播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相关知识。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由表2可知,极少数学生表示非常满意,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不确定、不太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鉴于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以传统教授法(910人)为主,实践教学法(591人)、小组讨论法(526人)、网上教学(409人)为辅,学生建议增加实地见习、实践操作训练、创设问题情境等教学环节;增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信息化教学评价技术等教学内容。

(2)学习与实践方面

对于能否应用上述三门课程知识指导教育实践(如微格教学、教育实习),仅有48%的学生给予肯定回答,表示不能或不确定的分别占19%和33%。具体到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知识,32%的学生认为能够运用它们指导教学,表示不确定的达到49%。关于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经常使用的接近一半(47%),偶尔使用或很少使用的占38%和13%。至于使用何种信息技术,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电子讲稿和使用微软Word写作教案、制作试卷等,少数学生使用Flash等制作多媒体课件(310人)和使用Dreamweaver/FrontPage等工具建立教学网站(310人)。而且27%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学非常有帮助,68%认为有一定帮助,表示没有帮助的占3%。对于在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方式,学生提及最多的是帮助教师讲授、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学等。

(3)影响因素方面

绝大多数学生对自身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并不满意,认为影响信息化教学能力形成的外部原因包括课题体系中的实践环节(83.2%)、任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66.3%)、教学方式(50.8%)、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46.9%)、评价方法(44.6%)、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39.3%)、学习环境(29.0%);内部因素有学习目标(70.5%)、学习方法(49.3%)、学习兴趣(49.5%)、学习信心(41.1%)等。学生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满的方面是指信息技术水平不高(61.6%),缺乏与教学内容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56.3%),缺乏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52.8%),大学相关课程学习效果不佳(34.7%),缺乏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33.3%)。

四、思考和讨论

1.厘清各维度关系,构建信息化教学能力关系结构

本研究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观念、技能和能力三维度,观念是指信息化教学价值观、伦理观和信念;技能是掌握信息技术并应用其处理教学资源的基本技能,即信息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力则包括高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这一结果与顾小清等学者有关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2]在结构要素方面基本一致。统计结果显示,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能力维度中的三个指标亦存在高度相关性,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的相关程度为0.809、0.738,而后两者之间达到0.770的相关度。因而,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能体,观念和技能是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是核心,高水平能力在知能转化、整合中得以生成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建构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系结构(如图1),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转化关系,可作为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指导框架。

2.促进知能转换,发展高水平信息化教学能力

作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获得师范生相当一般的自我评价。如何发展高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呢?对技术的学习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学会将技术作为工具来提高学习和交流的效果才是最根本的目标。[3] 信息化教学能力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这就涉及到信息技术可能“怎样”地被用于支持教与学这一问题。安格里(Angeli, C.)和瓦兰奈德(Valanides, N.)构建了“网络化课目教育学知识”框架(ICT-TPCK),包含五个知识域:课目主题知识、教育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有关学习者的知识(Knowledge of Learners)和有关情境的知识(Knowledge of Context)。[4] ICT-TPCK有助于我们从教师教学知识的视角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根本解决途径,其中,ICT是增强或转变学生经验的认知工具,发挥教学示能性的重要价值。[5] 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具有整合、动态特性的知识体,包括信息技术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学知识,而这正是师范生缺失的部分。在“五个知识域”的习得、整合、转化基础上,形成ICT-TPCK,大力加强教学实践,深化对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理解,积累用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实践性知识”,实现知能转化,这是发展高层次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

3.正视多重因素,改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状况

师范生应理解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影响,认清信息化教学不仅是整合了技术支持的教学,更是一种革新的教学――涉及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只有通过自觉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习得和实践行动,才能实现从传统教学能力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转型。同时,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和文化支持不可或缺,高师院校应直面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解构性变化,更新教育理念、变革培养模式,在政策性文件中渗透“信息化”理念;进而开发能够有效支持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问题解决、任务驱动、案例学习等教学策略以及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学习方式,从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到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的工具和方法,再到与具体学科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综合知识逐层开展培养,完成信息化教学知识的普及与渗透;建设与实践领域对接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实现课堂教学自动录播、远程见习、在线互动以及资源共享,破解信息化教学技能的训练难题,完成信息化教学知识的应用与转化。

参考文献:

[1]刘矗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

[2]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4-20.

[3][美]Beverly Abbey主编,丁兴富等译.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06-207.

篇11

【关键词】地方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市场经济繁荣的背景下重新找到用武之地。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在全国1247所院校成立了设计类专业,在校生110万人。①然而,对于许多院校而言,教师资源的合理运用极为不科学,缺少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也正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一个尴尬之处。基于这样的情况,结合云南地区自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地区特色的教学改革,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期从根本上改变如上的尴尬现状。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定位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建立的意义

与众多的设计专业学科一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门专业,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它的定位、方向、特点、优势、瓶颈、盲区、作为和理由,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界定、不断调整、不断梳理、不断寻求、不断思索的问题。”②正是基于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定一个相对实用的教学模块,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生长”性,这将为学校向市场提供合格的设计人才提供必要的保证,同时也是本文的初衷所在。

(二)地方艺术类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定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人及中国的经济在当今国际中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升,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用一种学术性的批判态度来看事物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当我们具备这样一种心态的时候,改变、调整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就变成了一种自信的外在表象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云南本地的环境艺术专业该如何发展呢?

云南地处祖国边陲,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与民族资源,各个地区充沛的人文与地理资源正是立足本土进行发展的良好基础。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如何使得环境设计的形态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协调,同时又不失去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

二、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学”与“教”的探索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中课程的设置探索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需建立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新模型,该模块共分为六大部分,每个部分为一大模块,其下配以相关的子模块予以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同时根据每年学生的接收情况,细化每个课程的作业量以及不同课程作业之间的关联性。六大模块分别如下:

1.造型基础模块。其下设置子模块为:造型基础(1)与造型基础(2)。主要以“二维造型”与“三维造型”为主,在进行课程大纲设置中,凸显地区民族文化的造型特色,总结并提炼出地区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介绍与练习。

2.专业通识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艺术设计理论基础(1)与艺术设计理论基础(2)。主要结合地区文化特点进行讲授,进行多方位的艺术观点介绍的同时,主题讲座结合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的学习。

3.设计初步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创作初步与学习方法指导。通过抄绘设计范例作品、教师进行点评、了解或认识三个专业的概况知识,尝试设计入门性质的作业练习。

4.设计基础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设计基础(1)(2)(3)。主要是强调在“基本技能”之下的“环境与构成基础”和“环境与装饰造型基础”两个知识点,强调环境艺术专业特色范围内的构成、装饰,以及民族民间造型技法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方法拉开距离。

5.专业设计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专业设计(1)(2)。此部分模块是整个模块教学的核心部分,结合对于地区民族文化价值的研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如民族民居的研究与改造、民族文化的二次提升等课题进行研究与设计,在了解地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环境设计的保护与创新。

6.毕业设计模块。主要由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毕业论文结合毕业设计进行研究,毕业设计要求对具体一个民族地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并与当地政府形成合作关系,进行环境问题的梳理与解答,解决当地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二)模块化教学效果分析

作为艺术类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3年的模块化教学实践,在教学安排中突出艺术类院校特色,将一些在理工类院校中出现不了的课程安排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如陶艺课、美学修养、艺术品鉴赏、西方歌剧鉴赏等以选修或必修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突出学校专业化教学特色。

在模块化教学中,随着专业学习逐渐深入,每个学期“大作业”与各科的“小作业”的关系逐步加强,设计深度也随之逐步深入,同时,结合云南地区的民族特色,各个专业教师在课程设置中都将地区化和民族化作为重要的课程设置考虑因素,在“大作业”设置中充分加入这些因素,从而逐渐形成各个学期科目围绕核心科目展开的局面。

模块化教学还体现出一个很大特色,就是各个相关专业之间的联系明显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连贯性有了较为深切的理解,同时各个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复的内容虽难以消除但概率明显降低。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建立,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有机相连,同时使得教师、教学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减少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节省教育资源,对于专业特色建立是一个很大的补充。

(注: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注释:

①②宋建明.匠心行修三十年.//宋建明,王雪青.匠心文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21.

参考文献:

[1]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篇12

关键词:实训多媒体模型能力

职业教育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国家也明确提出实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学更应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无论从教学目标或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方法都应注重实训课的教学,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所谓的实训就是模拟现场工作实际情景(设备、人员、环境、工作对象)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由于体积庞大,不能和其它工业产品一样可搬到课堂,而教学上要求学生要深入施工现场,又难于在课堂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实践,从实训项目的确立到完成,其直观性、真实性、操作性、学习性是重要的环节,使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得发展是实训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实训室的硬件环境建设。实训室的建设中,除了必要的实训项目,应重视环境的育人,培养学生的建筑企业员工意识。实训室空间划分为实训工位、教师示范讲解、讨论两个部份。车间内应张挂各种制度要求和实训项目的操作过程图解,有条件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教师采用模像直观教学模式,演示建筑现场拍摄的录像和教学课件,与学生的作业成果和操作准确性进行直观比较。同时应根据建筑施工安全要求配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用品,确保实训的安全进行,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到符合教学需要、符合学校发展需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二、实训课的教学设计。

实训课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训练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动手,以项目教学法展开。

1、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较少,不具备基本专业知识,没到过工地,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灌输理论或要求学生动手是非常难的。上课之前可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建筑物、实验室、实训场,或结合课程内容到工地进行见习,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也应购建各种建筑构造、结构构件实际模型,以便学生在教学中学。参观见习应由专业教师带队并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对部份参观内容以图形予以表述,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

2、多媒体教学。前面已谈到,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要在口头上讲述清楚是不可能的,或是依靠黑板去描绘也是非难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制作的各种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现场施工环境,为专业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实验、试验过程和现场才能看到的操作过程更好地理解,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单调模式,使学习落到实处。在建筑专业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图纸、详图,也可把一些施工操作过程拍摄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或者用动画的方式演示一些构件的破坏过程,则在课堂讲解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学生也能在教学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应用,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3、模型制作。建筑是创造空间的专业,其产品是三维立体的,各种构件也是三维的,且有多种层次,结构构件或材料组成往往是被隐蔽的,在实际建筑成品是不能直接观察,学生在教学中接触的教学内容多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这大多是二维平面形式,不容易形成立体形像,空间想象能力难于得到煅炼,模型制作恰可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把教学中的各种构件、系统要求学生画出图纸,制成立体模型。材料可用硬纸板、铁丝、线、软木条、薄胶合板,经济且利用剪刀、美工刀、钢尺、大头针容易制作。如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基本形体、组合形体可用硬纸板制作,建筑结构中桁架用软木条制作,梁、板、柱用铁丝作钢筋、纸板作为模板,甚至整个结构体系也可制作模型。施工技术、技能操作前要求学生用模型进行预演。在模型制过程中,学生通过材料预算、决算,构件合理选取、连接,充分理解建筑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经济性。

4、实践训练。模型只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论证,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还须在实操中进行。教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和技能应设计成若干项目,由学生动手操作。包括以下基本过程。

A、提出实训项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工程实况设计一实训案例,例如《装饰工程》中墙面砖镶贴教学,可设计一卫生间墙面的磁砖的镶贴。提供本节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构造做法、施工用料、施工工具、班组配备、作业条件、工艺流程、操作要求、安全规程、质量标准等,资料可采用书面、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并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教师同时介绍施工组织设计中本分部分项工程的编制内容、方法。

B、计划制定。学生在学习教师提供背景资料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实训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写出施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施工项目实际的总体图形尺寸、材料形状规格、用料计划、施工操作要点、小组成员分工要求等。如卫生间墙面的磁砖的镶贴施工计划应括根据所给的条件,确定卫生平面图和四面墙面砖具体几何形状与尺寸并画出图纸,选定磁砖规格并进行材料用量预算、施工顺序、工艺要求,小组分工。

C、讨论计划,确定各小组施工计划。首先由各小组推荐一人介绍本组施工方案,要求以图表或板书形式展现方案,便于讨论。然后其他小组对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从方案的可操作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方法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评点或引伸相关专业知识。

D、模型制作演示论证。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操作能力较低,直接进行实际工程训练容易损坏工具、浪费材料,故可利用硬纸板、铁丝等材料制作模型进行论证施工方案。如上述卫生间贴面砖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施工图用纸板制作四个墙面,根据磁砖规格用不同颜色纸板裁出,用胶水粘上,确认所用材料与施工顺序是否正确,对施工成品有初步感性认识,完成从二维图纸到三维模型的思维训练。若模型与方案存在不一致,则进行检查模型与方案,找出问题,分别进行修改,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E、实训操作。实训是中职学生技能培养的重点环节,只有通过一定课时训练学生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课堂中的实训以形成技能为主要目的,不能强调工程内容的复杂性、真实性,考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考虑到案例的可实践性,分解成若干阶段进行教学时,对于单构件、施工工序、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可利用模型和图纸、实物讲解,然后让学生采用看、画、算、练的方式进行,看即观察身边的建筑物或深入施工现场参观,画指利用制图技术对建筑细部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每一个细部构造,算为对建筑工程量进行计算,掌握诸如工期、材料清单、造价、内力、结构计算,对整个建筑工程可设计一个简化的、缩小的或小比例建筑物为例进行讲解练习,如以一间房间就可模拟完成一幢建筑物从设计、工程预算、招投标、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放样、建造全过程。在砌筑工程中采用粘土砂浆代替水泥砂浆,地板砖铺贴采用砂子代替水泥膏等粘结材料,竖立面用水平面模拟。选取一面墙在地面上进行实际训练。如卫生间内墙面贴磁砖采用在地面上用石灰膏代替水泥膏进行实训。其过程包括:1)、放样弹线;2)、切磁砖;3)、上浆4)铺磁砖;5)、场地清理;6)、计算实际用料;7)、小组自检。通过各种形式的案例实践练习,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加实践操作能力。

F、评价、小结。实训成果的评价是对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小结可使学生认识、发现学习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训练中进行改进并不断提高水平。评价方式有各组互检、教师评定,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评定、纸模型制作评定、施工质量评定、材料消耗量与用工效率评定(经济性)。依据主要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根据验收结果填写相应的质量验收记录表。

G、报告。学生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后,应写出实训报告,可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是今后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技能。一个完整的实训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项目或任务要求。2)、小组成员分工。3)、施工方案或计划。4)、实施过程。5)、质量控制措施。6)、成果评定。7)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训教学中应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为目标,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现代企业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出版社,2005年7月

2、新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建筑工程系列教材.[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篇13

【关键词】中职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经济地理》的教学中,某些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感知与学习脱节、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等问题对经济地理教学成效的提升产生了很大不利影响。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育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这就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现实世界中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正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所追求的结果,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对此,笔者认为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应当贯彻生活化理念,进行“生活化”理念的渗透与运用,将枯燥的教材知识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再局限于教材与课堂。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感悟,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学以致用。笔者这样考虑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从学科特点出发:“生活化”是《经济地理》的学科优势

《经济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内容有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贸易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布局现状和特点,并预测其发展方向,这是一门实用性的人文地理课程。经济地理知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就能用经济地理的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有用的经济地理观念、知识和技能。如一个商场的位置选择,一家大型超市连锁店的布局,公交车站点的布局等,都需要用经济地理知识来分析,才能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和布局。

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经济活动也与经济地理密不可分的。如现在的学生喜欢逛商场、逛超市购物。会有一些问题:商场超市这些商品主产区在哪里?为什么产在那里?它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哪些是农业原料产品,哪些是工业原料产品,哪些是高科技产品?哪些是重工业产品,哪些是轻工业产品等。

生活处处有经济地理现象,生活处处可用经济地理知识。“生活化”是《经济地理》学科的巨大优势。

(二)从中职《经济地理》教材现状看:教材的处理需要贯彻生活化理念

我们现在所用的经济地理教材是2009年出版的,案例、数据等没有及时更新,最新的数据2008年的资料,这些教学内容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涌现出很多新兴事物,是以前闻所未闻的,而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成长的,如果教学过程中还在例举四五年前发生过的事件,教学案例与学生的距离太远,脱离鲜活的现实,学生难以接受和喜欢。

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突破多年来紧扣教材、忠实教材的传统观念,根据课程标准、自身特长、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贯彻生活化理念,重新整合延伸教学资源,灵活拓展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优化教学,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三)从中职生的特点而言:“生活化”教学理念切合中职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据调查,我校中职学生有努力上进型的,这些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较为认真,并能不断进步。但比例较少,约占班级的18.6%;有得过且过型,学习积极性不高,怕苦畏难,学习效率低,只求过关。这类学生是主体,约占52.1%;有消极应付型,在学习中表现出很强的惰性,整天无所事事,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心理。这类学生约占29.3%。

由此可见,职校生的主体是学习被动型,主要的问题:缺乏自信,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基础太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但他们在学习中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动手能力强,乐于实践;可塑性强;对感兴趣的事物爱思考;有责任心。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努力建立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借助学生容易理解概念、规律、原理的生活背景及熟悉的生活事例、现象作为支架,恰当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努力价值和成功乐趣,培养起他们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乐学并且学有所得。

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中职经济地理的教师应依据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采用有效的生活化经济地理教学策略,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经济地理课堂充满了活力,而且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经济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生活化”理念融入中职《经济地理》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既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指在经济地理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学经济地理,把生活问题经济地理化,经济地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经济地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在经济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用更为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通过生活化的引入设计、情节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

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特征是:从核心价值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从课程的建构方式上,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统一;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上,坚持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从评价机制上,倡导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20世纪以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他指出:“学校最大的浪费是学生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学校教育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环境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教学走向生活,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应该然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根据现代教学观,结合经济地理学科的特点,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会经济地理的最终目标。因此,生活化问题在经济地理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一方面,生活化问题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经济地理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对学生有用的生活化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生活化问题成为学生掌握经济地理知识的纽带。

三、中职《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和生活中的经济地理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走进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实现让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知与行的结合。笔者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为“生活化”教学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科书是死教科书。”“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目前经济地理教材是以单元为体例进行编写的,如《中国经济地理》教材编排的内容章节按生产活动分别为: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业地理、贸易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章节。如农业地理的不少内容和工业地理的内容互有联系,但教材安排在两个不同的章节,上课时内容就孤立、枯燥,学生不仅很难有兴趣,也很难将其联系理解,进行综合分析。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整合,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备课过程中注重设计适合学生和贴近生活的场景,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符合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化的教学中,感受经济地理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感悟,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案例1:《丝绸之府看丝绸》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分属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蚕茧的生产分布是属于第二章《农业地理》中的经济作物类中的纤维作物(见图1),丝纺织是第三章《工业地理》中纺织工业这部分的内容之一(见图2)。如果是教教材,就是把教材里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讲完了事,教材上有什么内容,教师就讲什么;教材里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内容分散,知识不连贯,学生不感兴趣,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案例2:原第二章《农业地理》和第三章《工业地理》的知识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

为了把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笔者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教”教材为“用”教材,把蚕茧的生产分布与丝纺织工业整合为一节课,并取课题名为《丝绸之府看丝绸》(见图3),从杭州的金名片---丝绸引入,引出丝绸工业的基础原料---蚕茧的地区分布;丝绸工业的分布。杭州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在这节内容中引入杭州这个“丝绸之府”丝绸业的发展,对身为杭州人的学生来说,是乡土经济地理的特征,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亲切感,有用价值,能激发学习兴趣。

除了章节之间的知识整合外,在《丝绸之府看丝绸》的教学中,也有机地整合本地的教学资源:杭州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桑蚕的养殖和丝织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水平高。万事利集团是杭州高端丝织业代表。将教材围绕“丝绸即面料”到“丝绸是文化礼品”,再演变为“丝绸是新材料”这条主线进行重组、处理,使教和学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富有生活气息、有生活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外的延伸作业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分组布置走访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中国丝绸城、万事利集团、杭州历史档案馆、浙江丝绸工学院等,更全面地了解杭州的丝绸发展,完成拓展性学习的作业。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式,为生活化教学提供切实的措施保障

根据课程标准和生活化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以多种形式展现生活的多彩,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经济地理的关注度。

1.剖析时事热点,开展“生活化”教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很难适应当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把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新闻事件”内容,有选择地纳入到经济地理教学中,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地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积极意义。因为“新闻”中的每件事都和一定的地理要素相联系,更因“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贵在“新”,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普遍关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责任感。笔者在经济地理的教学中每节课课前5分钟安排地理新闻事件演讲,让学生从经济地理知识的角度进行点评,既关心社会时事,也提高分析能力,又复习和巩固了地理知识。在新课内容的教学中,也重视时事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经济地理要素,选用合适的事件成为课堂教学的案例。

案例1: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海岸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学生课前演讲)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了规模9.0级大型逆冲区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首府仙台市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测得数据为24.4千米(15.2英里),并引发最高40.5米的海啸。此次地震是日本有观测纪录以来规模最大的地震,引起的海啸也是最为严重的,加上其引发的火灾和核泄漏事故,导致大规模的地方机能瘫痪和经济活动停止,东北地方部份城市更遭受毁灭性破坏。

分析:这则新闻事件中就包含了不少地理知识,地震、震源、震中、地震级别、海啸、核发电等。学生把这则灾难事件做成了课前演讲的内容,笔者就地震、震源、震中、震级、海啸、核发电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讲解外,更是让学生普及“预”、“防”、“救”的地震知识。使学生知道简单辨识地震前兆期的几种方法;地震发生时的几种紧急避险方法,如:室内避险,室外避险,野外避险等;逃生原则、应急小常识,自救与互救的知识等。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会起到作用,这就是生活化知识的教育。有用,学生有学的动力。

案例2:日本地震核电站危机致国内抢盐风波的事件。

2011年3月16日,网上盛传日本核泄漏将扩散到国内,补碘可以防止核辐射,而海水质量将受到核污染,今后产的海盐不安全。谣言最终导致我国食盐抢购的发生。

学生很关注这则新闻,有学生的家长也在抢盐,学生一早在公交车上遇见我就问:“老师,你昨天有没去抢盐?我妈妈抢了一箱呢!”

经济地理的教材中就有一节是介绍我国的制盐工业,教材介绍了我国四种盐---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的地区分布、储量等。笔者就把这部分知识提前讲授,拟题为《从“抢盐”风波说开去》。除了教材的必修资料,还补充介绍盐的概念,工业用盐和生活用盐的区别及我国盐业的政策等,希望学生把这些知识也告诉家长,不必跟风去抢盐的!

当今世界变化很快,新事物、新事件、新问题层出不穷,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太慢,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经济地理教材偏重人文地理的特点,及时将社会焦点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并且引导学生对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热点焦点事件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联系时事热点、焦点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思维空间较大,而地震是环太平洋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学生对它较熟悉;抢盐风波发生就在我们身边,盐是每家每户每天的必需生活品,教师创设学生身边生活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2.借助生活经验,深化“生活化”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生活中的经济地理如果是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则触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材料。

教师所教的内容如果与学生生活经验产生碰撞,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作为教师不仅要多体验生活,更要善于抓住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经济地理事物和经济地理现象,加工设计成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例子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分析、思考和掌握新知识。课本中的有许多知识都都是学生看见过、经历过的生活实例。如:

案例3:农业生产特点的教学

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对农业生产的要求是要做到因地制宜,不违农时。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完全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俗易懂。

在讲授新课时,笔者出示了四幅瓜果的图片:桔子、香蕉、甘蔗、哈密瓜。

问题1:上述瓜果的著名产地分别是哪里?哪些是当今的时令瓜果?

问题2:著名的产地的物产就称为这个地方的特产。同一种瓜果,能种植的范围比较广泛,为什么这种作物在某地能形成特产?

问题3:有没有同学看到过或买到过浙江地区产的哈密瓜?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唤起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发现学习,构建新的知识,使教师达到不教而教的理想效果。

只有适用才是最好的,教师要从纷杂的实例中挑选出适合教学需要、有助于目标达成的生活实例。笔者认为:首先要“鲜活”,即选取刚发生的或正在发生事例,其次要选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生活体验的、最好是当地的学生身边的事例,与此同时要注意所选事例能否引起学生共鸣,进一步探究的冲动。

另外,许多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是全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也有些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干扰作用,如案例中没有学生知道或认为我们这里南方能种植哈密瓜。又如学生身边可能存在的一些工农业区位选择或城市、交通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也都起到了干扰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使它有利于教学。

3.捕捉生活现象,探索“生活化”真谛

教学过程的社会化、生活化是知识活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如果要使一堂课具有生长性,就必须使课堂的生活案例丰厚,就必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并把它转化为教学材料。

案例4:什么样的天气看烟花最妙?

如第6章旅游地理,介绍我国的旅游资源,杭州这个世界旅游名城的旅游资源是重点推介之一。杭州从1998年起的一年一度的烟花大会成了吸引各地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有人这样描述烟花大会的盛况:明月。烟火。不夜城。

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出了一道题:什么样的天气看烟花最妙?学生议论纷纷,给出的答案大多是:天晴、碧空、无云最好,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夜空中烟花绚烂绽放的美景。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科学的道理呢?

其实,碧空无云并非是最好的施放烟花的气象条件,无云的天空好比一个黑洞,很难衬托出强烈的烟花效果。

看烟花最妙的气象条件是:有较多的分散性的低云、碎积云,云底高度在1000米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有较多的水汽,风力小于3级,能见度6公里以上。有毛毛雨、有薄雾也无碍。

在上述的气象背景下燃放烟花,通过云中小水滴微粒散射和折射作用,能烘托出意想不到的灿烂背景,达到梦幻般朦胧境界。加上云层对声波的多次反射,延长交混响时间,天地共鸣,更有气吞山河之势。

学生听了老师给出的答案后,一脸的诧异,然后又是一阵讨论,恍然大悟般吸收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它不是唯一的资源。将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自身解读教材外,还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做新内容的教学案例,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经济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4.自创虚拟假设,模拟“生活化”情境

“自设虚拟假设,模拟‘生活化’情境”是指当这部分内容学生既没有生活经验,也没有生活现象可作很贴切的案例时,假设一个情境,可以用人、地、事、物、时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求。虚拟假设要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境中去,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实现知识的迁移。

案例5:如在学习影响经济布局的主要因素时,笔者给出了这样一道虚拟假设的情境题:有一位职高毕业的学生想自己创业,家里能提供他足够的创业资金,他有两个方案在选择。方案一是在某一学校大门口附近开一家奶茶店;方案二是想在浙江开发煤矿,成为煤老板。你们帮他分析一下,哪种方案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说说理由。

这两种方案,对学生来说,目前都还不具备生活经历,但利用假设提问,问题是生活化的,是有现实性的。

学生很有兴趣,开始有学生说开发煤矿好,能成为大老板。但这很快被大部分学生否定了,有个别同学已经在书本P150页找到了我国煤矿资源的分布图,发现浙江煤矿资源非常贫乏,不具备开发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对方案一的可行性认可度很高。认为奶茶店门店小,投入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可以创业。

笔者又抛出问题:开店能不能成功,选址很重要。请大家帮他参谋一下奶茶店的选址,哪里更合适?说出你的理由。

店址:幼儿园学校门口附近;一所寄宿制的学校门口附近;一所小学校门口附近;一所通校生的职业高中校门口附近。

通过讨论,学生会有比较统一的答案。从假设题中,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影响某一经济活动布局的一些因素,如:资源、资金、消费人群(数量、年龄构成等)、技术、店址、交通等等。事实上影响经济布局的因素很多,不同的产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对象,要考虑的因素侧重点有所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分析选择。

上述生活情境是虚拟的,但问题完全是现实的。通过自创设虚拟假设,模拟“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思考和探究,实现知识迁移。当学生把自己当成是情境中的一个主人时,就能主动、深入地思考和讨论,学习的效果更好。

5.走向社会,尝试“生活化”研究学习

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区域性,因此在教学中,“乡土”地理显得非常有实际意义,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教学内容的最理想平台。在经济地理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走向社会,尝试“生活化”研究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实际的动手、动脑分析、团队合作等能力,笔者特意将“乡土地理”以实践探究型活动课开展,内容围绕杭州经济发展的课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人口、环境、道路、交通、工业、农业等专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方法进行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的调查研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案例6:《寻找杭城“新”丝路》

在《丝绸之府看丝绸》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在课前一个月就布置了实践探究的课题:---《寻找杭城“新”丝路》。让了解杭州丝绸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振兴杭州丝绸业出谋划策。

选题阶段(结合教材内容,确定课题) 活动课课题的确定 开学初,根据教学内容,列出杭州“乡土地理”课题。

第二单元农业地理:纤维作物----蚕茧,

第三单元的工业地理:丝纺织工业。

笔者整合这两部分内容,因为丝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就是蚕茧。根据杭州是一个有“丝绸之府”美誉的城市,丝绸织就了杭州的部分历史,确定《寻找杭城“新”丝路》为课题,旨在使学生通过对杭州丝绸业的寻访,了解杭州丝绸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确定活动课寻访地点 (1)杭州中国丝绸城;

(2)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

(3)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蚕桑馆,浙江丝绸工学院);

(4)河坊街卖丝绸的店;

(5)万事利集团公司和其他的丝绸生产企业;

(6)图书馆、网络查找历史资料,主要包括:杭州与丝绸有关的地点、名人等。

组织落实阶段 经全班讨论,自由组合,分成6组,各选一个寻访点,进行寻访,记录和分析

方案的实施 各组学生,利用双休日及节假日时间,分别对本组的调查内容进行统计、调查,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拍摄了相关照片,每组交一份调研报告,包括小论文(文字资料)、照片和PPT课件。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1.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人人各抒己见,为小组研究性小调查工作出谋划策,特别是一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在此活动中找到了参与的价值。

2.探究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熟悉了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大量的数据统计汇总和报告的完成,既巩固了学生的统计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写作的能力。

3.增强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实践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组内通力合作。时隔一个月后,各小组将实践活动成果写成报告,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果由教师、学生、各小组间共同评议,最后将三方评价的分数加以平均,作为这学期每个学生的平时实践活动分。

走向社会,尝试“生活化”研究学习,开展乡土经济地理研究性学习不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它还加强了学生非智力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可以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可以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以生活的观念进行经济地理教学,充分挖掘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生活的意义。便于使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笔者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经济地理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经济地理的运用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增强了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本领,让学生知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布局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仅仅就学习兴趣而言,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的作业、课堂及对老师的评价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给师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传统课堂 “生活化”教学课堂

抬头率 30% 90%以上

交作业情况 个别学生比较拖拉,甚至不肯交 95%以上及时上交

对老师的满意率 80%左右 92%左右

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倡导要“背起书包抬起头听课”,在原来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抬头率在30%左右,也就说10多个乖学生在听课,如果要统计有兴趣在听的,数据还要低;在进行“生活化”的经济地理教学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明显增强,参与课堂发言的学生更多了,抬头率更高了,达到了90%以上,这在中职学校里已经是很不错的情况了!学校每学年一次的教学效果调研,学生的满意率都在90%左右以上,超出学校的平均满意率10%多,远远超出笔者所在的政史地教研组的平均满意率。

同时在考试成绩上,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进校第一节摸底考试,考查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平均分24分;学期结束,经济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平均分82.5分。 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提升。

(二)思考

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了生活化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持之以恒的达到经济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鲜活的生活案例——生活化教学的前提

作为教学的案例既是教学的素材,亦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实际与生活世界。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就要牢牢把握围绕在学生周边的各种各样的有趣素材,根据实际选用。选编恰当的案例,能为教学提供最有益的保障条件。用“生活化”给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教师提供的案例,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或是音频、视频形式,都必须具有适合逻辑分析的信息。因此,选择贴近生活的好的案例是该种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

2.为生活服务——生活化教学的宗旨

让中职经济地理课堂充满生活化,是教师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填补了传统教学与生活脱离的鸿沟,丰富了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接受经济地理、爱上经济地理、学会经济地理。

为了更好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经济地理存在并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生活离不开地理,才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地理的价值,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地理知识及地理思想和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生活服务,达到学以致用。

3.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生活化教学可持续的思想动力

中职经济地理“生活化”课堂的开设,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素养和机智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创新和实践。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生活并不直接等同于教育,生活中因为世界的自发性、复杂性,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在建构生活化的经济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

一是生活化但不能庸俗化。既要联系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又不能忽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把课堂教学停留在一个个孤立的地理现象层面,将会导致教学的庸俗化。

二是生活化但不能无序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决不能放任自流,目的要明确,要把学生的活动纳入学科的体系中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系统化,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的经济地理内容,都应以实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通过备教材、备学生,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契合点,才能把“生活化”的理念贯穿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总之,通过在《经济地理》课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能丰满我们的课堂,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增加学习兴趣,学会学以致用,也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来自一线的报吿[J]、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用得上”——来自一线的报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17)

篇14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0引言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形成冲击,为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1-3]。翻转课堂于2007年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在线测试、论坛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互动、解惑,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4]。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了教师角色、授课模式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目前,各高校纷纷推出了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的MOOC课程,这些课程各有侧重点和特色[5]。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等[6]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等[7]的《大学计算机》等。笔者基于自主建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8]。近年来,围绕翻转课堂教学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体验、学习成效等[9-11]。各学科专业课程也纷纷开展了MO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对资源建设、课堂活动、评估及反馈机制等进行教学设计[12-13]。在MOOC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方面,有学者提出翻转课堂教学优势、教学方法和策略等[14-16],但并未给出较具体的实践方案。本文结合自建的MOOC课程设计具体的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并对翻转课堂组织方式及授课内容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

1翻转课堂实施方案

在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中,对原课程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在新教学模式下,课程总学时为24学时,其中翻转课堂12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翻转课堂具体包括:大班讲授2学时,小班研讨10学时。研讨课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包括MOOC视频学习及在线测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行解决低级问题,并提出高级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概要回顾,然后针对关键知识点提问,随后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老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翻转课堂大班讲授2学时,包括课程总体介绍1学时和课程总结1学时。课程总体介绍包括:①MOOC的定义、MOOC发展现状、如何使用MOOC资源;②什么是翻转课堂、课前需进行的准备工作、课堂及课后需完成的任务;③课程计划与总体安排。

2翻转课堂组织方式

翻转课堂小班研讨以分组形式进行,学生按6~8人进行分组,针对每个研讨主题开展4个环节的教学,分别是:①内容回顾与提问;②实际应用;③游戏;④讨论。以两学时(90分钟)的研讨课为例,各环节参与及组织方式、时间分配、评价方式如下:(1)内容回顾与提问。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概要回顾该主题主要知识内容,然后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老师汇总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解答。如果没有学生提问,老师将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问。时间分配为20分钟。该项评价占30%,要求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2)实际应用。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示范性地给出几个知识点的应用实例,启发学生,随后学生在组内讨论,给出应用实例,并对其中运用的知识进行说明和展示。时间分配为25分钟。该项评价占比40%,要求举例说明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根据小组展示情况给分。(3)游戏。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讲解游戏规则,随后学生在组内开展游戏互动,解释游戏中运用的知识。时间分配为15分钟。该项作为额外附加分,要求学生解释游戏的意义,发现其中蕴含的知识。(4)讨论。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根据该主题知识内容提出实际问题,随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时间分配为30分钟。该项评价占30%,要求设计方案应用目标知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同小组之间交叉展示,互评给分。在翻转课堂的小班研讨中,主讲老师负责对各环节进行总体把握,助教负责辅助小组开展讨论。具体安排包括4个环节:内容回顾与提问、实际应用、游戏及讨论。在内容回顾与提问环节,主讲老师回顾该主题主要知识内容,汇总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解答,当没有学生提问时,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问;助教查看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帮助回答小组学生的提问。在实际应用环节,主讲老师示范性地给出知识点应用实例,启发学生,为小组展示打分;助教查看小组讨论情况,帮忙解答小组疑问,为小组展示打分。在游戏环节,主讲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解释游戏蕴含的知识;助教协助小组开展游戏互动。在讨论环节,主讲老师根据该主题知识内容提出实际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给出问题的示范性解答;助教查看小组讨论情况,帮忙解答小组疑问,监督小组进行交叉互评给分。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了清华大学开发的雨课堂工具,利用雨课堂开展课前预习、课堂签到、课堂投票、随机点名提问、实时答题等教学活动。

3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针对每个研讨主题,进行相应教学设计,其中借鉴了《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项目》的游戏及案例,思科IT基础课程中的虚拟计算机组装环境,美国三一学院的MOOC——AppInventor移动计算中提供的4比特计算机模拟器,以及思科PacketTracer网络模拟环境等[17-20]。本文以研讨“数据的表示与运算”为例制定教学设计,该部分是课程重难点,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课前需完成的学习内容包括:进位计数表示方法、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数据之间的运算、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数据校验码。翻转课堂上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还能探究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次研讨包括3个主要内容:(1)进位计数制表示方法。共有4个环节:①内容回顾与提问,计算机中常用的4种计数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为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首先提出简单直观问题,如:二进制数00110对应的十进制数是多少?5位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数字是多少?二进制数(110.01)2的真值是多少?十进制数13.62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多少?利用雨课堂开展实时答题,并实时查看答题情况。然后,提出较深入问题,如:计算机中的数据为什么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②实际应用。在学生理解二进制工作机制以及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之后,即可联系实际,如:32位计算机、64位操作系统、128位SSL加密、24位色彩、20M宽带网络等,探讨日常经常接触的名词和蕴含的技术;③游戏。开展游戏,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计数制,借鉴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中的读心术纸牌游戏;④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既然计算机中所有信息均以0和1的形式表示,那么只要能表示两种数值的硬件设备均可以存储信息,计算机中二进制数是以怎样不同形式存储的?通过以上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常用的4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方法,还能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处理和存储信息的。(2)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共有4个环节:①回顾教学内容,字符、图像等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②实际应用。由于实用的编码系统,如ASCII、Unicode、汉字编码较复杂,令学生望而生畏,所以首先引入一个自定义的小编码系统,如拼音编码系统,给出编码规则,让学生对特定序列进行编解码,以理解编码系统原理。随后引出ASCII、Unicode及汉字编码,通过提问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③讨论。学生在理解编解码原理后,可以尝试设计编码系统,并展开讨论,如: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时,信息是如何编码并通过电话线传送的?④引申。计算机如何用二进制表示图像。首先,通过实例引入像素概念,用1和0表示简单的黑白图像,并结合喷墨打印机原理扩展到彩色图像的表示。该环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掌握字符、图像等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理解ASCII、Unicode和汉字编码系统的基本原理,能设计编码系统,解释一些应用原理,如调制解调器上网传输信息的原理及喷墨打印机原理。(3)数据校验编码。共有3个环节:①回顾教学内容,如常用的数据校验技术,特别是奇偶校验技术。首先提出简单直观的问题,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如:对给定的实例给出奇校验或偶校验结果。随后提出较深入问题,如为什么需要数据校验编码,包括CD数据校验、硬盘数据校验,以及网络传输数据校验;②实际应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校验技术,如商品条形码、图书的ISBN(国际标准书号);③游戏。通过游戏,更好地理解校验编码,如开展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中设计的翻卡魔术。该环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不仅掌握常用数据校验技术,还能体会数据校验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4实践结果

本文利用雨课堂工具的投票功能,对学生开展了关于翻转课堂的问卷调查。通过投票结果统计可知,73%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认为能调动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希望课堂知识讲授可与实际相联系,而不是讲解知识本身;76%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程相比,学习效果更好,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说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较高。但是仅62%的学生在参加课堂教学前,完成了对应章节MOOC视频的学习,说明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课前按时完成自学。只有30%的学生喜欢小组展示的方式,23%的学生喜欢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说明学生从多年被动学习模式向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与自我展示的转变,需要假以时日,得到逐步培养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