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生产安全的认识范文

对生产安全的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生产安全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生产安全的认识

篇1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必要性;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我国电力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往较为繁琐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逐渐向着更为简单和高效的方向发展,而随着现场管理工作量的减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却越发的复杂和细化。近年来由于各种高新设备的引入和使用,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和实施,不断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水平。

1.电力企业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城市的扩建、规划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电力供应越发广泛,社会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量正逐年猛增。倘若电力供应出现中断、不足或是不稳定,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用电工业工厂的生产、金融市场的操作、公共交通的运作等,甚至可能造成各种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因此,电力的生产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电力生产安全,可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循环,对构建和谐、稳定的用电环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及意义。

1.1满足社会需求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电力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稳定用电环境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们生活的需要。确保电力安全生产,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要,同时对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1.2电力企业经济发展所需

电力安全生产,不仅是电力企业根本所在,同时还是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市场竞争的基础。电力生产安全还关系到电力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是企业形象的一种体现。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根本目标在于生产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生产力的保证、生产关系的保护。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运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发展进程中的不变目标,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

2.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常见问题

2.1对安全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

尽管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各岗位职责也都有了相应的要求,但在电力企业生产施工现场,由于某些部门或某些人没有将安全生产的意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对工器具的管理不到位

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面广,地上地下施工项目比较多,在管道铺设,高空架设等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对工器具的使用由于存在不规范或管理不规范,常常造成工作人员因工器具安全引起的事故。对工器具的管理没有做到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或管理不到位,比如维修记录,使用记录,报废管理等流于形式,对于超期的工器具继续使用引起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因此,对工器具的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2.3在生产过程中的习惯性违章重视不够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经常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操作,有些操作是违法操作规程或违法劳动纪律的,如在临时性拉电的时候,未能按照相应规定进行验电、挂接地线等工作,私自按自己的习惯来直接操作,凭经验或习惯造成的安全隐患应该受到电力企业高度重视。

2.4对电力生产基层工作管理不到位

安全是企业的命脉,安全不是小事。由于电力企业生产环节比较分散,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由于抓大放小思想的影响,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力度重视不够,常常为了赶工期或者进度而放松了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造成安全管理滞后;有些管理者碍于情面,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违反安全的行为监管不到位,如安全帽佩戴问题,必要的人身防护工具等,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点原因,对基层的安全生产管理更应该提高警惕。

2.5对电力企业安全规章执行不到位

安全是贯穿电力企业生产的始终的,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岗位,每一处现场都有相应的安全规章来框定在实际生产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浮于形式,敷衍塞责现象屡禁不止。比如在某个岗位不允许抽烟,但却有人明知故犯,事故的引发有时是因一时的侥幸而酿成大错。有些人员对安全规范缺乏必要的认识,为了图省事,或者为了赶进度,思想麻痹,却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事故.

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农电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3.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3.4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3.5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以缺陷管理为中心来加强设备管理,着重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合理安排电力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

3.6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一是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给其他个人使用。二是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4.结语

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之时,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适应或超前发展,并及时让电力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探讨及应用,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张蕊.提高安全意识推进电力安全生产[J].安全与健康,2006,(03) .

篇2

关键词:现场施工 安全生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优劣,尤其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管理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实践谈谈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肤浅认识。

一、抓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首先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要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除进行必要的正常的安全教育外,还必须营造一种警钟长鸣的氛围。首先,要在集团、公司乃至各项目部范围内建立强有力的严密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党政工团一齐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专职人员具体抓,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上下左右共同配合的管理体系。其次,还要大力开展“抓活动”,“开好会”,落实“三个不”的安全生产系列活动。

抓活动,就是要抓好每年开展的“交通安全百日赛”、“安全行车万里行”、“全国安全生产月”、 “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以经常性的活动促安全工作的深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落实“三个不”,就是制定出“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所伤害”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生产第一线,首先必须仔细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其二、作业人员身体素质、精神状态是否胜任工作。其三、在作业中该设专人盯控时必须设专人盯控,随时提醒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规》,严格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二、抓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

要充分利用时间,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掌握常用的安全知识,吃透《安规》的内容。要设置两道关卡,一是严把新上岗工作人员的《安规》知识关,严格实施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与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与安全操作技能。二是严把持证上岗关,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验证,无证不能上岗,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百分之百。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与考核,还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三、抓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做到超前预防

为做到安全无事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分析安全形势,找出防范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检查。检查时要从严从细入手,深挖细查,不留死角,避免走马观花。以“宁听职工骂,不听职工哭”的原则,严厉查处违章行为,对于可查可不查的要坚决查处,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与事故苗头要做到跟踪整改,对有严重的违章事件坚持上挂下联,上至主管领导,下至班组成员,一追到底,决不迁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突出其“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工作主题。但是,事故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事故与安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安全工作只要我们做到超前预防,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象黄河防汛一样“只准水不来,不准我不备”。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积极的预防思想,常抓不懈,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四、抓安全生产管理还应注重工作方法

(一)解决认识问题,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众所周知,“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如果一个单位的安全秩序良好,生产就能顺利进行,经济就能不断发展。反之如果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力,事故频繁发生,生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良好的施工环境,给人以安全感、自豪感。试想,没有安全保障的单位,要想加快施工进度是不可能的。只有现场安全工作做好了,才能做到实现进度目标有保障。

(二)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

(三)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这是安全管理体系中两个不可缺少系统,安全生产是由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共同努力完成的,不论哪个体系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转。因此要不断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的长效机制。

(四)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反事故的重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控制,超前预防,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五、思想隐患更需查治

最近,在翻阅安全管理方面书籍的事故案例时,有一个明显的体会:很多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因为企业的安全投入不够、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不严、人的技术业务素质不高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心存侥幸,有规不依、有章不循、违章蛮干造成的,这充分说明思想上的隐患对安全生产的威胁更大,更需排查治理。

所谓思想隐患,就是指在人的思想意识里存在不安全趋向,进而导致在生产中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对于思想隐患的表现,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侥幸心理作怪。此类隐患主要表现为对灾害事故的发生心存侥幸,在“经常这样干,哪有那么巧”的侥幸心理支配下,明明晓得自己操作行为不规范,却常常以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的态度,干起活来马虎、忙起来凑乎、出了事还满不在乎。甚至有个别现场管理人员对这种行为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姑息迁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侥幸心理的蔓延。

二是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作怪。“安全第一”的口号在标语里、讲话稿里频频出现,但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一心为完成任务抢时间,对安全喊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让安全制度、措施等成为了应付安全监管的应时盆景。

三是应付将就意识作祟。“领导咋安排就咋干”的认识在少数管理人员脑海中根深蒂固,存在着“上面强调的多了,我就抓紧一阵;上面强调的少了,我就抓松一些”的应付现象,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到位意识,自主管理能力差,得过且过,不在状态;有些员工养成了“差不多了”、“将就干吧”、“下次再改”等不良习惯、缺乏“抓好安全为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

篇3

[关键词]安全管理;反违章;措施;提升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018-01

加强安全生产反违章管理,是供电企业遵循安全生产工作规律,顺应电网科学发展的新形势的基本要求。供电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发挥好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作用。通过学习落实,加大反违章力度,制定严格的措施铁腕治理违章。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隐患,要从基础工作抓起,要分门别类排查隐患,真正做到“发现一处,消除一类”。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做好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的研究,提高设备诊断和监测水平。

一、充分认识反违章管理的本质

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样如此。要确保反违章管理真正取得成效,真正实现由“反违章”到“无违章”的转变,领导层和管理层是关键。

从目前的情势分析,一些单位之所以违章现象、违章行为屡禁不止,其背后无不凸现出领导层和管理层的不作为或者说乱作为,这些都是管理性违章。省公司明确指出,管理性违章,就是领导层和管理层不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有关规定,不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制定有关规程、制度和措施,不严格落实企业规章制度,不强力打击违章违纪。毋庸置疑,管理性违章是行为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的根源。任何违章,不论是行为性违章还是装置性违章,背后都是管理性违章。

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无违章年”活动,就必须突出从源头上根治违章,也就是从严治理管理性违章。一是要对行为性违章或人员责任的事故障碍等进行深入的剖析,弄清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充分暴露背后的管理性违章。二是要提高管理流程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严格进行责任追究,防止“和稀泥”等责任不清的现象,下级人员管理责任不清就是上级主管领导的失职。三是严格管理性违章的处罚,除对相关责任人经济处罚外,还要加重处罚重复性的管理性违章,并连带处罚单位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四是要重点整治五类管理性违章,那就是凡不按上级要求制定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凡不严厉打击违章违纪、凡不对上级检查和监督提出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并认真实施、凡不按规定生产作业信息、凡不严格把关将没有现场运行规程的新设备投入运行的,均按管理性违章严惩。

切实治理管理性违章,对各级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无管理性违章是衡量领导层和管理层工作作风、工作执行能力的“试金石”。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工作抓实了,抓到位了,管理性违章杜绝了,安全生产无违章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二、加强反违章管理的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

要从关爱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现实出发,不断引导和教育职工强化安全风险意识,树立“安全是节约、安全是效益”的理念,强化职工对“严抓严管”和“无违章”理念的认同。逐层签订“反习惯性违章”三方共同约定承诺书。同时,结合公司与电网建设重点工程,深化细化“安康杯”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劳动保护三级网络的作用。通过举办 “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及“安全知识”培训和竞赛,凝聚各方力量,共筑安全生产“防火墙”,让“大安全”理念和实践更富有群众性特征,真正做到把安全管理与劳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岗位,坚决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生命的健康和安全。持续对一线班组员工继续加强安全知识和安规的培训学习,反思学习系统内安全事故通报,提高安全意识。坚定开展“反违章”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将“反违章”工作开展到底,让“习惯行违章”彻底低头。

2.做好整改落实

各生产单位从习惯性违章、安全管理等方面,深刻分析自身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明确整改落实重点,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重点的对存在“违章行为”的突出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归类,作为重点开展整改落实工作;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按照整改“违章行为”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提出整改落实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安排,排出整改落实进度表创造条件逐步解决;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细化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定期通报,接受监督,促“反违章”工作深入开展。

3.强化安全管控

在安全管理、控制过程中,发挥各级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作用,严格执行“两票”,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促使安全监督和安全教育按照规范、流程开展。完善安全管理网络和考核、监督检查管理体系,将安全监督从查纠作业一线人员违章行为转变到监督各级管理人员到岗尽责和体系作用发挥上来,通过监督、检查使各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以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程序来消除一线员工工作随意性大的不良工作习惯。通过现场违章行为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并进行透彻分析,找准违章行为产生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

4.严肃监督考核

把管理性违章的查处作为打击违章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对不严厉打击违章违纪、不严格现场把关的行为按管理性违章进行严厉处罚。要以铁的纪律、铁的处理、铁的面孔,严厉打击各类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生产局面长治久安;要通过从严处罚这一“抓手”,让员工对违章有切肤之痛,并逐步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各个作业现场进行明查暗访,督查安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各级安全监查人员全方位稽查,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良好的反违章工作氛围。

篇4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范围外的心理、生理上的损害或死亡。近年来,临床上护理差错事件逐渐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仍比较缺乏,对实习护生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频频出现护理差错事件,引起护患纠纷[1]。本文探讨护生安全行为与护理带教老师的护理安全认知水平的联系,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近一年期间在我院心脏外科实习护生以及带教老师,其中带教老师24名,实习生100名,带教老师的年龄20-48岁,平均(33.76± 5.24 )岁,其中0-5年护龄6名,6-15年护龄15名,16-20以上护龄3名,中专学历2名,专科学历6名,本科学历16名,护士7名,护师13名,主管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实习护生中中专学历47名,大专学历38名,本科学历15名,护生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6±1.3)岁。

1.2方法

制作问卷调查观察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对护理安全的认知现状,现场填调查表,共发放问卷125分,收回125份,收回率100%。调查的项目包括:带教老师的年龄、职称、学历、护龄,实习生的学历。评估标准:优秀:不低于90分;良好:80-90分;一般:60-79分或低于60分[2]。根据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评估结果,将评估为优的带教老师所带学生作为A组,评估为一般的带教老师所带学生作为C组,评估结果为良的带教老师所带学生作为B组,另外制作量表观察三组实习护生护理安全行为调查表,主要内容有:压疮预防、跌倒及坠床的应急处理、换药前对液体的核对、是否规范洗手。

1.3观察项目

观察带教老师与护生对护理安全的认知情况,以及三组护生的护理安全行为对比分析。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ASS15.0软件处理及分析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2.1带教老师与护生对护理安全的认知现状

带教老师的职称、学历水平与护理安全认知评估优秀比例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注:*:与B组、C组比较,P

3. 结论

篇5

原告:钟宝强等住娄子巷164号19户住户。

被告:江苏盛名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名公司)。

南京市娄子巷164号六层商住楼,底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2米,建筑面积362.04平方米,产权属被告盛名公司所有。二至六层为居住房,由原告钟宝强等19户居住使用,产权部分属原告房产公司所有,部分由住户按房改政策购买。1998年3月,被告将底层部分的填充墙拆除,地面部分下挖至0.9?1.2米深,准备增建夹层,由此引起与原告方的纠纷。同年6月,被告委托南京市房屋安全鉴定处(下称安鉴处)就其在娄子巷164号底层增设夹层进行鉴定,结论为:夹层施工对主体未造成明显的结构性损坏,目前不影响居住和使用安全,但夹层设计、施工中存在问题,建议被告采取有关整改措施。此后,被告按照安鉴处提出的要求进行整改。同年9月,被告又委托安鉴处对其增设夹层方案进行鉴定,结论为:现经持证设计单位出具的正规施工图,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建设施工期间被告应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同年11月,江苏省建设委员会抗震办经审核同意被告在娄子巷164号底层加一夹层;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区分局消防科经审核,同意被告按所报图纸进行施工。1999年1月,原告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起诉,诉称:被告大规模地拆改主体结构,房屋装修加大荷载,造成楼上住房墙体严重开裂,屋面、墙面渗水,水箱受损、水管漏水,既严重影响了楼上住户的居住安全,也严重侵犯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要求被告恢复房屋原有的主体结构,拆除夹层,将下挖的部分恢复原状,并对受损的给排水系统及主体结构的基础框架柱采取补救加固措施。

被告盛名公司答辩称:娄子巷164号底层房屋产权属我公司所有。我公司根据使用需要,对自己的房屋进行装修改造,并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方案经南京市建委、规划局审核批准,安鉴处亦作出鉴定认可,我公司是按法定程序进行的,属合法行为。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理期间,被告领取了南京市规划局颁发的准予在娄子巷164号室内加一层夹层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受案法院委托安鉴处对原告钟宝强等19户的住房损坏情况进行鉴定,结论为:原告钟宝强等户住房出现的问题,并非被告底层增建夹层造成的;建议被告对底层公共部分大平台楼梯间的墙体裂缝部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粉刷,对地梁露筋部位做好保护层。

「审判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认为:原、被告属同幢异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好相邻关系,共同维护大楼的安全。被告进行整改,其设计是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所作。原告主张二至六层房屋受到损坏是被告增建夹层所致,被告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与自己的行为无关,原告没有提出反证,对原告的主张,不予支持。但被告应按批准的施工质量要求组织施工,并由有关监理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在诉讼中,被告自愿补偿原告钟宝强等19户每户1000元,予以准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第八十三条及有关部门的规章,该院判决如下:

一、被告盛名公司对南京市娄子巷164号底层公共部位大平台楼梯间墙体裂缝部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粉刷,对地梁露筋部位做好保护层,疏通下水管道。由原告房产公司和被告盛名公司共同委托监理部门负责现场监理,监理费用由被告盛名公司负担。

二、被告盛名公司给付原告钟宝强等19户每户1000元补偿费。

原告钟宝强等19户不服原审判决,以原起诉理由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改判由盛名公司恢复房屋原状。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娄子巷164号六层商住楼由盛名公司、房产公司及钟宝强等户区分所有。盛名公司、房产公司及钟宝强等人既对各自的专有部分享有单独所有权,又对共用部分按其专有部分的比例享有共有权。各区分所有权人对专有部分有权进行装修和必要的改造,但在行使这一权利时不得妨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及损害全体区分所有权人的共同利益。一区分所有权人对共用部分的使用,应当经过全体区分所有权人的同意。盛名公司未经其他区分所有权人的同意,擅自开发利用属共用部分的地下空间,侵害了其他区分所有权人的共同利益,故钟宝强等19户以盛名公司侵犯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为由,要求盛名公司将下挖的部分恢复原状的上诉理由成立,应予支持。盛名公司改造专有部分,拆除全部填充墙,增建夹层,致建筑物的结构发生改变,违反了正常使用的原则,故钟宝强等要求盛名公司拆除夹层的上诉理由亦成立,应予支持。原审判决盛名公司对娄子巷164号底层公共部位大平台楼梯间墙体裂缝部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粉刷,对地梁露筋部位做好保护层,疏通下水管道正确;但以盛名公司提供证据证明房产公司、钟宝强等19户的房屋损坏与盛名公司增建夹层的行为无关为由,对房产公司、钟宝强等户的主张不予支持不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该院于2000年7月21日判决如下:

一、维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决第一项。

二、撤销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决第二项。

三、被告盛名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拆除南京市娄子巷164号底层房屋的夹层,将下挖的部分恢复原状,由原告房产公司、钟宝强等19人及被告盛名公司共同委托监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监理,监理费用由被告盛名公司负担。

「评析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多人共同拥有一幢建筑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区分所有人因房屋而发生的纠纷,靠我国民法通则中的相邻关系规定已不能解决。为此,二审法院在二审审理中引入了建筑物区分所有理论。

所谓建筑物区分所有,是指两个以上自然人或法人对同一幢建筑物,各所有人对其在构造上和使用上具有独立性的建筑物部分(专有部分)所享有的所有权,和对供全体或部分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建筑物部分(共同部分)所享有的共有权的一种所有状况。这种所有构成建筑物所有权的复合关系。由于权利的客体是一个集合体,故这是一个较一物一权关系复杂得多的法律关系。区分所有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时,不但要面对他和房屋之间的“所有关系”,还要顾及他和邻居(其他区分所有人)之间的“共有关系”,其权利的行使必将受到全体区分所有权利人“共有关系”的限制,不像单一所有权关系那样可以任意行使。

篇6

煤矿的危险源主要是指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控制和决策等一些列工作活动的影响,导致火、水、煤尘和设备等物质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1.1煤矿危险源的主要特点

煤矿的生产系统主要是在地表一定的深度下进行生产工作的,在空间上是呈立体分布的,根据开采的空间和时间的改变情况,来保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煤矿危险源的主要特性是:危险源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形态变化比较多;危险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再触发危险源时,导致的的伤害随机性也比较大。

1.2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方式主要是运用经验分析的预测法、理论分析法。根据对煤矿单位的具体分析和生产安全系统的实际情况,将煤矿生产系统里的危险源分成静态固有危险源和动态触发型危险源。静态固有危险源式煤矿生产中产生危险的物质,包括瓦斯、水、火等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例的危险源。动态触发性危险源是指煤矿生产安全系统中,生产安全知识、岗位操作流程和心理和身体情况等因素对生产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

2进行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1可以有效控制生产安全风险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使煤矿单位在进行生产工作时产生的安全危险源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煤矿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将煤矿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降到最低[1]。利用煤矿生产安全系统,通过对当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有利于煤矿单位生产稳定发展

采取有效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举措,可以使煤矿单位充分了解自己在生产中所面临的风险,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或者当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补救,从而来避免生产安全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煤矿生产安全系统应用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能够减少生产工作人员的失误、生产设备的故障和监督管理造成的事故等,提升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使煤矿生产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2.3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煤矿产业进行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可以为煤矿单位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工作中更有安全感,使煤矿单温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煤矿单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开展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原则

3.1闭环性原则

对于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闭环的过程。只有实现闭环性原则,才能够更好的建立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在生产工作中,加强对信息的反馈和预控控制功能,从而达到降低生产安全风险的目的[2]。

3.2动态性原则

煤矿生产的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该系统的动态性很强,在煤矿生产工作中,不同的工作地点、时间、生产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化和设备的运转情况都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因此要对动态的煤矿生产系统进行正确的预警,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3.3系统性原则

煤矿生产安全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瓦斯防治系统、通风系统、防灭火系统等,根据这些系统的特征,进行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找出存在的生产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煤矿生产安全系统变得更加可靠。

3.4及时性原则

在煤矿生产工作中,危险源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工作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潜在危险源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和及时传输给预控监测中心,这样可以将生产安全风险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3.4.1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关系到煤矿作业人员的生命以及煤矿单位的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大对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投入。然而我国目前的煤矿产业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安全风险意识薄弱。在煤矿单位生产作业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煤矿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没有生产安全风险的理念,没有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看为重点,容易在生产工作中就会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事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和危害[3]。特别是有些工作人员是缺乏工作实践经验,对于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不重视,煤矿单位缺乏对员工生产安全教育的系统培训,使工作人员的生产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经常违反作业和操作流程,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②煤矿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在煤矿生产作业中,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矿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据调查发现,许多煤矿单位的监督管理人员很少,对监理人员的安全认识比较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监管体系。在生产过程中,面对生产人员操作不当时,没有进行及时制止与指导,这就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的生产管理者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管理体系,但是由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落实和执行下去,对于违规操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工作中产生许多隐患。此外还有一些监管人员在监督施工时不严格不细心,没有发挥真正的监督管理的作用,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时缺少相应的安全措施,都是生产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③关于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关于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为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但是在煤矿生产的具体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缺陷与不足,针对一些细节问题,实施难度比较大。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关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对于煤矿业的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行为的监督意识浅,缺少有效的措施与管理办法。

3.4.2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从上述对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对于煤矿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技术水平,还包括具备的安全知识水平。煤矿单位应注重对生产工作人员的生产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关于煤矿生产安全的讲座培训,及时更新生产安全管理信息。教给工作人员安全操作流程和紧急避险方案,以及如何将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增强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培训学习,在煤矿生产作业中,能够根据对煤矿生产安全的评估,制定生产安全应急预案,防止事故发生,使煤矿生产作业顺利进行。②健全煤矿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想要完善与落实煤矿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就必须使煤矿生产作业的监管者和生产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将生产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或者个人,形成良好的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煤矿单位对在生产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操作,要严格监督,严肃处理,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找到责任负责人进行处罚,这样可以使生产安全监管制度更规范和合理。③完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于目前煤矿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有利于健全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标准规范化,为煤矿生产提供安全依据。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对煤矿生产作业单位进行定期检查与监督,保证煤矿单位在生产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标准化和合格化,对于不合格的和存在问题的煤矿单位,进行追责处理,保证煤矿生产的质量的安全性。

4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是煤矿生产发展的重要课题。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促进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加深了生产工作人员对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的认知,降低了煤矿生产工作意外事故的发生。总之,安全生产管理事关人民的福祉,事关经济法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必须要贯彻安全发展的理念,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推动煤矿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生产运输事故风险管理体系在东林煤矿的应用[J].能源与环保,2018,271(07):30-35,40.

篇7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煤矿机电运输是整个煤矿开采作业中的重要组成和核心环节,在保证煤矿作业生产安全和推动煤矿开采行业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在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中却是事故频发,严重危害到煤矿工人生产安全和煤矿产业的稳定发展。解决和处理好煤矿机电运输作业中的事故多发问题,提高机电运输的技术安全水平,是我国目前煤矿企业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分析

煤炭企业不仅拥有的机电设备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范围广泛。为尽量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就需要加强检修工作的管理。而检修管理工作也由于周期很难把握,制度不够完善,检修标准不统一,导致机电设备故障时有发生,给煤炭安全生产带来许多隐患。造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主要有设备和人为两个方面,下面就其原因进行具体的概述和分析。

1)机电运输设备的落后、老化问题严重,不能满足煤矿生产作业的标准和要求,从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目前,我国的有些煤矿企业为了降低设备成本,追求最大利益,在机电运输作业中仍旧采用落后的生产设备,对存在老化、陈旧问题的设备不能及时的更换,使得这些设备在技术和安全上不能跟上新的煤矿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标准和需求,存在生产安全隐患,极易导致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2)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素质较低,生产安全意识薄弱。煤矿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了我国目前从事煤矿特种作业的矿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拒不完全统计,在所有机电运输事故的当事人中有40%是只受过小学文化教育的矿工。有些矿工专业素质缺乏,对操作知识和流程的熟悉、掌握程度不足。在进行作业时,缺乏相应的生产安全意识,没有建立“安全第一”的生产安全思想,工作操作麻痹大意,违章违规操作时有发生,造成了机电运输安全事故频发。

3)缺乏相应的煤矿作业机制和安全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的很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运输作业机制不完善,作业人员无法真正将安全生产从意识上重视起来。同时,缺乏相应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少有力的执行管理,在出现事故时相互推诿、扯皮,事故责任落实不到相关的责任人,造成机电运输事故屡禁不止。

4)频繁的进行特种作业岗位的人员调换,造成安全隐患。煤矿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要在当地的劳动主管部门通过专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操作合格证书后才能进行实际作业。这决定了不适合频繁、随意的调动他们的工作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煤矿领导不考虑技术工种的实际操作要求,强塞进一些有人情关系但是学历、技术水平都不合格的人员,造成了技术岗位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违章违纪作业现象屡见不鲜。

5)政府监管、控制力度和范围不足。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政府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对煤矿企业及其内部的生产作业情况了解不深,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执法监督,造成政府的监管和控制力度不足,监管的范围不全,不能对相关煤矿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避免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2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控制对策

针对上述提出的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产生原因,做好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工作,控制事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验和维修工作,对淘汰、老化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更换,以便适应和满足煤矿生产工作的需求。煤矿企业要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组织专业的具有安全检验资质的机构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验和维修。对不能适应和满足现行生产技术要求的落后淘汰或者老化报废的生产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2)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确立“安全第一”的生产作业思想。煤矿企业要定期的对实际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和操作知识的培训,加强他们对煤矿作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避免违章违规行为的发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作业人员明确事故危害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确立“安全第一”的生产作业思想。避免生产安全侥幸心理,提高作业人员的生产安全意识。

3)制定和完善相应生产安全的制度规范,建立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确立和落实生产安全问责制度。企业要制定和完善煤矿生产作业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作业现场安监人员的监管作用,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同时,确立和落实生产安全问责制度,明确生产作业各个环节、各个人员的安全责任,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将责任具体到个人,真正发挥问责制度的作用。

4)加强矿井质量的标准化管理,规范作业的操作和流程。机电质量的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实现管理、环境、人、机安全的客观要求。在煤矿作业管理工作中,要加强矿井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各种相应的设备管理标准,规范相应的作业操作和流程,从而统一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避免违规违章作业。

5)完善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在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进行控制、监管时的执法力度,确保政府的行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推动煤矿行业安全平稳的发展。

篇8

【关键词】石油安全 形势

事实证明,我国石油生产工作形势严峻有其固有的历史原因,尽管如此,我们一定要加大石油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努力探究出针对严峻挑战的有效措施,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彻底解决我国石油生产安全问题。本文旨在针对当前我国的石油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 解析我国当前的石油安全生产形势

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生产事故率有所下降,但总体事故数量还是很多,使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经常发生石油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因此,石油安全生产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中国石油能否可持续性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石油生产方面主要存在安全事故数量多,人员伤亡情况严重,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很多石油生产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出现违反操作规范的情况,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纪律性不强等,以上情况都容易导致石油生产工作运行缺乏科学性,效率低下等,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继而导致出现石油生产安全事故。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进行反思,出现石油生产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何在?如何解决当前的石油生产安全问题?

2 探究我国石油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逐渐与世界接轨,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根据市场需求,人们都将注意力转移到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数量的骤然扩大,科技发展速度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量,自然出现了产品生产安全问题。现阶段,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工业化历时较短、水平不高,在种种不利条件下,出现安全问题也在所难免;我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方面都在进行改革、创新,整个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变革,在这种大环境下,各方面进行新旧交替,摒弃了旧的制度,但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制度,导致出现断层,管理上出现了漏洞,安全监管力度不够,疏于防范,因此经常出现安全事故;石油产业在我国还算是年轻的项目,与欧洲一些老牌国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在石油生产中,经常出现一人多岗等现象,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会出现安全漏洞,并且随着石油项目的不断增多、石油产业的不断扩大,严重缺乏人才资源,使相关领导工作繁重、负荷量过大,石油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不够。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石油安全生产形势与我国的综合发展情况息息相关,掌握了出现石油生产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改善生产模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各大石油公司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问题,善于发现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解决,加强相关工作的管理力度,抓住机遇,勇于实践探索,相信一定可以缓解当前的安全情况,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针对我国当前的石油安全生产形势提出几点建议

尽管我国石油生产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在我们广大石油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个方面有所好转。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石油生产行业的重视程度,近些年出台很多的政策,提倡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我们石油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模式不断得到改善,石油生产事业正在阔步向前。

3.1 创新观念

新颖的管理理念是企业进步的基础力量,只有以正确的观念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才能使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发挥作用。我们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更新观念,善于接受合适的新思想,要清晰的认识到现阶段安全管理上存在瑕疵、漏洞,制定一条既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又符合我国自身发展特点的发展路线,创新观念,改善管理模式,建设新体制,提出新对策。企业相关领导要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学习,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培养工作人员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坚决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理解安全生产内涵,更新观念,制定出严格、科学的管理标准和考评标准。崭新的管理理念可以更好的指导石油生产工作的进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率。

3.2 创新管理

想要有效改变石油生产安全现状,就要着重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生产安全问题。这就要求石油企业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设置专业的石油生产安全部门,实现“生产安全化,管理专业化”的新目标。与此同时时,要努力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强化各个部门的功能及相关执行力。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及相关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做到有理可循,有理可依,尽量避免管理上出现漏洞和实效现象,使石油生产工作高效、安全的进行。

4 小结

石油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今,石油生产行业竞争激烈,对生产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中国石油企业一定要重视生产安全问题,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勇于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努力与世界接轨,缩短与百强企业的差距;我国对石油企业一直比较重视,但是在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往日的石油安全事故仍历历在目,时刻为我们敲响安全的警钟。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石油企业的快速发展,消除在石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内容。尽管如此,我们也要乐观的认识到我国石油行业的进步,承认该行业的发展。只有创新观念,改善管理模式,树立安全意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路线,才能有效缓解目前的石油安全生产问题,改变被动局面,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有一席之地。我坚信,只要我们广大石油工作者严于职守,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不断的学习,探究,一定能够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改进方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石油安全生产事故率,促进石油生产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风雷. 美伊战争对中国进口石油的警示[J].中国石化. 2011(07)

[2] 刘仕华,刘志林,胡国松.中国石油供需与石油安全[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9(01)

篇9

关键词:油田企业 安全生产 标准化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55-02

所谓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要指的是油田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以及相应的行业安全标准和技术规定进行生产作业,同时建立和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相关技术操作的标准和管理规范,并确保其落实和实施,从而实现油田企业生产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安全生产纳入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管理的轨道中来。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油田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全面提高和推进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质量和成效,深化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确保油田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油田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作业人员缺乏有效的自我防护意识

目前,在许多的油田工程作业中,作业人员的受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作业人员,尤其是一线人员缺乏相应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其自身的安全防护技术不高,这就使得作业人员在油田项目作业过程中,不能充分、有效的对自身进行安全防护,造成安全事故的多发。

1.2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目前,在我国的油田企业当中,虽然大部分的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在有些细节的地方仍然不到位、不完善,在实际的生产作业过程中,缺乏全面的、完整的、专业的生产作业安全管理机构。由于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安全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不能及时、有效的将所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处理,进而造成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和落实,给油田工程的作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1.3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造成油田作业中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督部门及人员没有严格、认真的对工程作业的安全性进行全面、仔细的监督和控制。有些监督部门及人员对油田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的认识不足,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工作过程中态度散漫、消极,不能积极、主动、有效的对油田作业工程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再加上对安全管理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不足,造成安全监督工作的不到位。

1.4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管理基础

目前,我国的油田企业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基础上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

(1)作业中的安全防护用具、防护技术、机械设备等较发达国家落后很多,其作业安全的工业化、定型化、标准化程度低。

(2)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参差不齐。

(3)对油田生产安全的技术研究工作薄弱,安全科技的成果应用滞后,缺乏能够有效的解决油田作业安全问题的关键性技术。

2全面推进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措施

2.1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树立人本思想的安全生产理念

油田企业要加强领导,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工作的认识,将安全生产意识贯穿到整个油田项目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中去。同时,还要树立人本思想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在生产过程中牢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保护措施。油田企业应携手相关的政府主管单位在生产安全上统一思想,相互协作,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油田生产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和核心工作来抓,牢固树立生产安全无小事的思想,重点关注和管理油田生产中安全方面的情况,避免和降低生产现场发生大的安全事故率,从而降低油田企业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在经济上的损失,维护油田企业的社会形象。

2.2建立健全油田生产的标准安全管理体系

油田企业要根据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油田生产的相关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内容如下:

(1)建立集管理、生产、监督三位于一体的油田生产现场的标准化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促进和引导油田企业在全面落实贯彻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以及标准的同时, 完善和修订原有标准和制度, 建立全新的油田生产安全标准, 从而形成完善的油田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2)建立油田生产安全责任制度。油田企业要根据具体的项目生产情况,明确生产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人员的生产安全责任和义务,量化生产安全的标准和指标,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3)油田企业要严格贯彻和认真落实已制定的安全生产标准, 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上来。

(4)建立标准化的油田生产安全监督机制。油田企业要制定和建立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对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性进行严格的业绩考核和评审。同时,还要规范和纠正生产作业人员在工作中的态度和行为,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5)油田企业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作业,如管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操作标准化、人员行为标准化等,使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在从事每项工作时都能按标准来办事。

2.3加大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

油田企业要加大在生产作业安全上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通过购进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设施,提高油田项目作业的安全系数。同时,还要及时的更换和淘汰落后、过时的安全设备,对损坏的安全设备设施进行及时、全面的维修和养护,以保证安全生产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

2.4加强对高新技术成果的运用

油田企业要紧跟时代变化,加强对当前安全生产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利用。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油田项目生产作业中关于安全生产的高新技术成果也越来越多,其生产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油田企业要积极地了解和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积极的将安全生产业界中的高新技术产品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作业中去,以用来提高油田作业的生产安全系数,保障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2.5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素质培训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的油田工程项目的一线生产作业人员的文化层次和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其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技能不完善等特点,给油田生产作业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油田企业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定期的为他们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身防护能力和业务素质水平,打造一支安全意识强、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现代化的生产人才队伍。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油田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在实际的工作中,油田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长效机制,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从而实现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瑞霞.关于深化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之探讨[J].企业管理,2008(12).

[2] 孙健.浅谈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0(05).

篇10

所以,人们常说:“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不牢地动山摇”、“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产力”!是啊,那么怎样才能在工作、生活、管理等各种社会生产活动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根植于心,固化于行,深入于脑?怎样才能切实让每个人首先从自己做起,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的理念,继而通过予己于“安”的常态安全管理机制,来确保实现以“全”予人的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安全管理目标呢?笔者个人浅显以为,要让安全理念真正入脑、入心、入行,首先我们每个人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真正懂得“生命之重不可懈怠”的意义所在,端正对生命高度负责的安全态度。纵观一个人生命的始终,从命运的一开始,每个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就一直是我们度过人生的一叶扁舟,表面上看它不怎么显眼,然而实际上却承载着度量我们生与死距离的重要使命。一次交通违规、一次违章作业、一次腐败贪污、一次违反原则,一次偶食不安全食品,足以让一个人丧失生命、丧失做人的尊严、丧失赖以生存的职业和继续健康活着的机会,所以,有时经常听人们对于怎样才能延长自己的寿命、活得更长更好而高谈阔论时,笔者会常常想起古人关于安全所说的质朴、真诚、贴切形象的八个字: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所以,只有每个人从思想上重视自己的生命,才能真正认识到安全对于生命保障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只有真正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每个人才能去自觉地遵守关于安全的各项规定,从而让自己平安、让家人平安、让亲人以及与自己合作的人与企业得以平安,从而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予己于“安”,予“全”于人。

二是要深刻领悟“生命之轻不能承受”的意义所在,树立珍惜生命的安全理念。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一书中曾写道:“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每次在读这段话时,笔者都觉着这“负担"二字是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安全责任”一词的深刻含义的。一个人生命的轻或重,长或短,它不取决于生命的本身而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为生命的安全,所能担负的那份责任的份量。生命的长度只有在我们强烈的安全责任感中才能永葆鲜活,如果鲜活的生命不慎或不幸在日常工作中与安全失之交臂,因失去了安全的管控,而造成了生命的丢失或残缺,那么“缩水”的生命长度,将会给家庭、给亲人、给社会带来无法想象的痛苦和负担。

所以,每个人只有树立倍加珍惜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理念,让安全为生命的健康持续为伴,才既能让自己因为安全而感受到活着时的美好,又能将这份来自生命平安的美好,传递给身边的人,才能在安全中,真正做到予己于“安”,予“全”于人。

三是要真正认同安全界于生命的伟大与脆弱之间所存在的意义,养成自觉遵循安全法则的习惯。

之所以说生命是伟大的,是因为它能让每个人因平安地活着,而不断感到幸福和延续生命的快乐,不断创造智慧;同时说它又是脆弱的,因为也许一次小小的安全失误、一个小小的安全违章、一个小小的不安全习惯,就会让原本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亡。所以,只有每个人自觉将“安全”的重要与生命的伟大与脆弱等同重视起来,才能让每个人的生命因为拥有“我要安全”的理念而变得更加踏实,才会让生命的伟大因为有了安全而远离生命的脆弱。

所以,只有每个人拥有对自己安全的自控能力,拥有保护自己安全的防范能力,拥有提醒别人不要违反安全的监督能力;拥有自觉对生命负责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予己于“安”,予“全”于人。

篇11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52-01

引言

机电设备的管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安全生产以及质量是否达标的保障。更是机电设备是否可以高效、可靠、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对管理人员的一个重大挑战。作为一个管理者,则应该认真的贯彻“装备、管理、培训”三个并重原则以及“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并且提高自身对机电设备的生产安全的认识,以及对机电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及其该故障所产生后果的认知。

1.针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策略

机电设备的管理策略,对于机电设备的安全来说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某种程度来说它决定了企业生产是否能够正常良好的进行。增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能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所以,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1.1 合理的选择机电设备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多样化,同一种产品在性能、质量以及价格上都有所不同。机电设备也是如此。而选择的多样化,必然促使着我们首先得对设备本身的性价和质量要有一定的认知。其中,我们可以通过机电本身的性价和质量选择企业合适的设备;也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设备和技术或者全国其他企业、院校、科研、设备厂家的经验,不断探索并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对机电设备选择和合理搭配的经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只有不断引进外来的设备、技术与经验,才能改变我国落后的作业模式;才能提高生产企业的产量、效率,以及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健全机电设备市场的机制,减少机电设备引发事故的几率,促进我国机电设备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1.2 机电设备安全性能应不断的提高

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大以部分安全事故都是由设备产生故障从而所引发的。所以,生产企业的生产资料应当要不断的改善也更新。应当致力于提高设施与设备数字化、机械化的水平;通过促进设备的更替,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加强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应用。多方位的杜绝机电设备在各环节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最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系数的效果。另一方面,设备与技术的改革更有力的促使了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同时也为企业增加了效益。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效率也逐渐提高,从而带动经济的大幅度的提高;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促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1.3 管理制度化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期服役,给机电设备安全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建议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这就必须从企业制度上人手,制定设备更新计划,保证急需更新的一些设备的投入。

完善规章制度首先我们要依照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结合我们生产现场实际,制定有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各机电工、操作工种岗位制,并吊挂到生产现场,督促贯彻执行,从而对设备的管理做到制度化、科学化。

1.4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人是安全工作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在“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下,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建立良好的生产、管理理念的同时,应注重个人操作技能力,现场安全分析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素质的提高。根据事故的冰山理论,从员工的“三违”开始突破,抓紧抓实,那么矿难就可以避免。反“三违”,不只是一线工人,而是所有管理者的问题。只有从管理者到操作人员,人人都重视安全,抓安全,管安全,才能把煤矿事故的根基瓦解,牢筑安全生产的基础。

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自身工作的需要,我认为抓机电管理首先应从提高机电技术队伍的素质做起。机电管理的决策层如同战场的指挥官,应树立超前思维观念和创新思维观念,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本企业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突破旧框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转变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走出一条向机电管理要效益的路子。

2.针对生产员工的安全管理

在整个生产过程机电设备的安全中,人是安全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因素。针对在生产过程中人对机械所产生的安全问题以及人本身所产生的安全问题。可以说是生产安全的一个主题。而企业针对这一隐患,则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去针对生产员工进行管理的必要。这样,既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更能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企业应当在坚实以人为本和“装备、培训、管理”三个并重的原则下,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建立优良的管理。生产理念的同时。还需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如:现场安全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等。通过“三违”和反“三违”来提高从员工到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实现人人都能重视安全,管安全,抓安全,也只有这样才能牢固生产安全的基础,尽量的减少人和机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几率。高的技能,素质,技术的管理人员和操作员是塔高机电队伍整素质的关键。不然,就是再怎么先进的机电设备和再怎么先进的激素,也无法发挥其所能达到的效果。正是这种工作的需要和认识,要完善、抓紧机电设备的管理首先应该从素质坐骑。也只有机电设备的机电队伍的素质达到了所需的要求,生产才能安全有效的进行下去。而对于管理者,则更应该树立创新思维观念和超前的思维观念,把握住主动权。通过对市场经济的了解,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应对企业机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状况。要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勇敢的突破那些旧的、过时的跳跳框框,在创新中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更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转变自己的观念,开辟出一条有效的机电设备管理的路子。

3.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部件。一台设备能否长期有效的工作和企业对这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有着必然的关系。缺少维护和保养额机械,不说绝对,但是可以肯定有很大一部可能是造成设备的带伤工作,磨损,甚至出现严重故障。若,这样之后才去进行检修,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还可能对生产产生影响。所以,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机电设备管理之中是必不可少的。

4.结束语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不断的规范和完善企业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且引进、吸收、消化外来的经验和结果。总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邢海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4期.

篇12

任何企业生产都不能降低对安全的要求,忽视安全问题的研究。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更重要的涉及到工作人员的生命。煤炭为我国飞速发展提供了保障,长期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依赖的主要能源。煤矿安全直接影响煤炭生产的发展,是煤炭工业应该注重的头等大事。通常煤矿都埋藏在地下,煤矿生产需要工利用矿井进入到地下进行工作,恶劣的工作坏境和狭窄的工作空间使工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近年来,矿难的发生令我们痛心不已,但是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找出其中的原因,加强安全管理。安全就是生命,就是效率,加强安全管理是对人生命的敬畏,是对企业的负责。虽然国家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的管理力度,降低了矿难发生的频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煤炭事故仍有发生,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才可以为煤矿工业提供安全保障。

1煤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在煤矿的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很多的矿主漠视国家法律法规,铤而走险,私自进行开采。据我国矿难的调查数据显示,发生矿难的大部分煤矿属于非法煤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忽视煤矿安全管理一味的追求利益。一方面这些非法煤矿在基础建设过程中就缺乏安全意识,安全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比较少,这些非法煤矿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尽快的盈利急于求成降低了工程质量,为生产安全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矿主为了开采更多的煤矿往往超层越界开采,将安全生产置之不理。

(2)煤炭企业技术管理人才流失的现象明显,由于煤炭企业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很多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煤炭企业去工作,造成企业严重缺乏人才,甚至有的煤矿在采掘过程中根本不设计施工图。大部分一线工人都是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力度是企业生产安全的关键因素。大部分煤炭企业不注重安全宣传教育,轻视安全管理。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比较陈旧,根本跟不上现代煤炭企业发展的要求。

2煤炭安全管理方法应用研究

(1)国家政府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管理,对煤炭企业进行详细的检查,依法查处那些非法私营煤炭企业决不姑息,严肃处理违法煤矿矿主。国家可以通过拟定相关的法律并落实,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国家要赏罚分明,对于那些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好的煤矿,给予一定的政府奖励,为煤炭企业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对那些罔顾国家法律忽视安全管理的企业给予出发。

(2)煤炭企业自身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养成的。煤炭企业应该对员工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安全教育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提高对安全的认识。每位员工在工作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生产中每个环节的了解。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坚决不能让考试不合格的员工上岗工作。创新煤炭企业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要顺应煤炭企业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实现“零矿难”。

(3)煤矿安全管理离不开领导的管理,煤矿管理者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煤炭的安全生产。领导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在指挥煤炭生产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安全管理。领导要严把生产建设的质量关,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必须勒令重新建设,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制度,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煤矿企业要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由于煤矿生产条件的特殊性要求员工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3结语

篇13

1.当前工矿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工矿企业设备使用存在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矿企业由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部分企业管理层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尽可能压缩生产成本,使得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有的企业甚至存在部分设备带病运转情况;同时,对于需要进行保养维护的设备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及设备老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基于上述情况,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机械设备操作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与保养设备,采用适当的方式降低设备的使用损耗,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对于部分设备保养问题必须考虑仔细,调配合理,避免设备之间的使用与保养发生冲突使得保养工作不能有效落实。

1.2 工矿企业设备管理程度相对较弱

现在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然而,部分企业缺乏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使得设备使用混乱,以至于由于设备故障及使用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同时由于企业部分管理人员忽略设备管理对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设备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应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机械正常使用,避免超负荷运行而导致设备故障发生。

1.3 机械设备使用及维护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目前各工矿企业大部分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功能较多而使得设备操作相对较为复杂。而且很多企业设备操作人员由于未受到专业的培训,对设备的具体构造及性能未能够明确的了解,甚至部分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判断和处理设备故障,不仅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上述问题,生产企业应加大对设备专业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知识更好得为生产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更大收益。

2.关于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几点措施分析

2.1 完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前面提到由于目前企业关于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对设备的保养未能有效的落实及不按要求对设备进行操作,最终就会使设备使用寿命明显变短,甚至造成设备瘫疾而无法正常使用。对于企业应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设备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设备维护小组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与维护;其次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有故障及时维修;再者对于设备故障应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必要时可通知生产厂家进行维护及保养。

2.2 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有效检查

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通常点检制度可分为两种,曰常点检主要指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的日常清洁、保养等;而对于定期检查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这些人员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具有该类设备运行维护经验的专家及设备生产厂商的技术售后人员。通过上述人员的检查维护可确保设备正常的使用,对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及减少设备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加强对设备相关资料的保管及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设备所带的技术资料是设备使用及维护最好的参考资料,也是设备实际情况的详细说明,做好设备相关资料的保管有利于设备出现故障时的检查。同时由于部分企业设备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如煤炭开采企业),设备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使得使用性能降低,因此设备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设备A身情况及使用周期做好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确保设备使用状态良好。

3.关于煤矿开采机械管理对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煤炭开采的自动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发展,随着大型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使得煤矿开采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安全。煤矿通风设备是煤矿生产主要设备之一,其良好运行是煤矿开采安全的基本保证。由于目前煤矿供风设备基本采用螺杆压缩机或活塞质缩机,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煤矿风机常有的故障为设备防爆措施不够完善,使用海命短,设备散热性不好等。这些故障通常会给煤矿开采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旦通风供风系统设备及管道出现问题使得供风不正常,必然会导致矿井内部空气不能及时与外界交换使得矿井内部有毒有害气体增多,这种情况会使得井下作业人员产生窒息中毒,容易引发事故。据统计,在煤炭开采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通风设备出现故障引起的,可见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煤矿安全开采的重要性。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关键在于供压机组的可靠运行,而保证机组运行的前提应做好对设备的保养与维护,落实有效的监督制度,可见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对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4.结语

篇14

(独山子石化公司营销调运处南站新山子833699)

摘要铁路运输生产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旅客和货物安全、快捷地运送到目的地,而铁路运输生产的作用、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因此,为确保铁路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就得全面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职工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安全教育 企业发展

安全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各个环节之中。铁路专用线有不同于国铁的特殊性,对我们身处生产一线的职工来说,安全不仅属于企业也属于社会、属于家庭、属于自己。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一、安全教育首先是对员工的思想意识教育

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的关键,只有职工在安全意识上从一种本能的反应上升到在主观上去认识运输生产的客观规律、去阻止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观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抓好运输生产安全,因此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做好安全教育就得从职工思想入手,在对安全的认识上,有两种看法:一种人认为事故发生是必然现象,只要火车一动,就必然有事故发生,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看法是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看不到安全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认为安全生产的规律是不可认识、不能把握的;另一种人的看法是认为发生事故是偶然现象,事故是可以认识的,在正常情况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从哲学的因果关系来看,事物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指在同样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可能那样发生的趋势,必然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必然发生,且合乎规律、不可避免的趋势。凭经验和直觉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很不够的。而能事先预测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防止和消除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这就需要职工从思想认识来做保证。只有对职工做好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认识程度,才能真正确保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对人和物的管理,对事物的管理,如生产过程的管理,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和预防措施;对人的管理,即对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的了解和掌握。在处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时,要始终把解决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经常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不要出了事故才讲安全,不出事故就忘记安全。

二、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就是按照铁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改善劳动条件,最有效地调动劳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安全生产,达到杜绝事故和减少事故,减少和减轻对职工的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抓好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人们常说:不知者不为罪,作为铁路专用线,没有完全和系统和铁路专业教育,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每天只是空口强调安全,但不用具体作业环节中分析安全因素,培训安全技能,教育就是虚空的,安全也是无法保障的。在培训过程中还应当避免灌入式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更深入的开展培训。

三、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铁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职工有安全教育,可以说从有铁路开始就有它的存在,有安全就有效益。实践证明再好再新的设备,只要使用者不认真照样会发生事故。相反,设备虽然落后一点,只要狠抓管理,加强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就有可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再有一点就是职工的安全意识、职业责任、劳动纪律、技术作业标准、群体安全和生产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都要靠人的控制能力去体现或完成。搞好安全管理的目的,就要充分体现“安全运输”是最现实的生产力,是最有效的挖潜扩能,因此,安全教育是保证安全运输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四、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的可控能力是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人的意识影响人的行为,安全意识只是一种安全愿望,职工要实现这种愿望,必须通过以自身的安全素质和技能为支撑的行为去实现。故此,应通过各种途径与渠道,大力开展职工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职工在劳动作业过程中对安全的可控能力。在加大安全技术装备投入的同时,还应着力培育职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素养,使职工能尽快熟悉掌握、正确使用新技术新装备。当前铁路运输生产任务繁重,部分管理人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有些在潜意识中存在凭经验、凭感觉的侥幸心理。这种状况对职工安全意识的侵蚀作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

五、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班组管理

铁路安全运输稳定与否,更与班组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最基层的管理单元,是企业进行思想、技术、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班组在铁路企业生产结构中虽然是最小的生产和管理的一层机构,但它是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都体现在班组安全管理之中,班组的管理水平和职工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铁路的安全,反映铁路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运输工作的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班组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保证。人力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它是一种力量或能量。安全生产的实践证明:在安全生产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决定因素是人,是人的安全素质。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作用,任何先进的、现代化的设备条件,都不能发挥其自身应有的作用。造成事故的因素有:指挥决策的失职与失误,管理上的疏漏与渎职,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违章与失误等,而人的安全意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安全素质包括人的安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群体素质,这几个素质都达标或处于最佳状态,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发挥正常,使安全生产处于有序可控状态。而安全运输是铁路企业各项工作的中心,是铁路的生命线。铁路企业生产效率要想提高,设备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物资消耗达到最低水平,安全运输能够得到有力的保证,生产任务能够及时完成,都必须依靠每一个职工的努力,通过班组的活动来实现。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扎实了,铁路企业的安全运输就有了保证。

2.班组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化表现在班组负责人抓好班组管理,而班组教育的核心在于抓好班组安全管理,班组的其他方面管理都是为安全管理服务的,因此,抓好班组安全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工班长在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劳动纪律、作业纪律、作业标准、规章制度都要靠人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在进行一项工作中或作业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联控要靠人去完成,通过自身遵守和互相监督,实现规定目标和标准,这就要依靠控制手段。班组来自一线远离站、段所在地,独立承担繁重的生产任务。为保证安全运输生产,班组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决不能有半点闪失和发生失控现象,否则班组缺乏战斗力,安全基础就不稳定。因此,必须把班组的安全管理作为铁路企业管理中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来抓。只有班组安全教育工作实实在在搞好了,铁路企业安全生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