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语文课后训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课后作业;有效性;优化策略
一、引言
作业是学生自接受学校教育以来就在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更是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进行个性、智力及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说课后作业环节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及人生需要。但是就目前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后作业环节的布置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低效、量大、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对高中语文课后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布置,以此提高课后作业环节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环节的教学功能。
二、高中语文课后作文布置现状分析
1.量大,为学生造成了极其繁重的课业压力。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环节,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存在着数量大、质量低的现象,主要以机械性的抄写、背诵、反复训练类的作业为主,而作业的目标只为提高考试分数,而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这种“题海式”的作业形式,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2.“一刀切”式的作业形式,缺乏针对性。在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环节中,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为学生布置“一刀切”式的作业形式。这种缺乏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形式,势必会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严重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因此这种缺乏科学性的作业形式不仅具有低效性,对学生更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3.缺乏开放性,无法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迁移。课后作业环节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环节中,作业形式缺乏显著的开放性和延展性,使学生无法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来实现课堂知识的实践应用和有效迁移,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的优化策略
1.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从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后作业形式来看,主要以书面形式为主,题目类型也主要以知识型为主,这种形式单一的作业形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因此,为提高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就应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应注重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首先,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兼顾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练习,进行多样化课后作业形式的设计。另外,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时,在以知识型题目为主的基础上,还应增强作业形式的实践性,如动手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得到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另外多样化的课后作业形式,还能有效的增强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注重课后作业的层次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在学习效果方面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个性化的差异。如果教师不能针对这种学习差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贯彻,实施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设计。如,针对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多布置一些具有拓展性、探究性的作业。而针对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则多布置一些难度适中、基础性较强的作业。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更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3.注重课后作业的批改。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后作业环节中,教师的课后作业批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教师因注重缩短作业批改的时间。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如果课后作业批改的周期太长,学生对课后作业的信息会产生遗忘,从而减弱了作业批改的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增强作业批改的时效性,会提高课后作业环节的效果。其次,教师还应增强作业批改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进行个性化、积极的批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更容易与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提高课后作业环节的有效性。
【摘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首先指出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然后,指出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最后,从分析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分析教学活动和课后作业四个方面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语文;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载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教学的必然趋势。当前,在中小学课堂上,信息技术正如火如荼地与各门学科进行着整合。选择合适的整合模式和方法,决定着能否起到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初探。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主要偏重于教师为学生传授语文的系统知识,包括词汇、语法、段落知识等等,以及做题能力的训练培养,而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却不足。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包括对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较好的途径之一,通过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能够为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出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利用视频、音效、动画、图片等等,用这些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和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感受知识、领会知识。教师再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去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究,去思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是教学的主导,对学生进行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由于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常常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之间相互协助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参与活动,与其他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讨论问题,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这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多便捷、易用的工具软件,不仅能够使得查阅信息和资料变得方便和快速,而且能够提高阅读、写作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能够大大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
在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整合的时候,一定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语文教学的内容融合起来,让它们形成统一的整体,而不要生搬硬套,流于形式,否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的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抛砖引玉之用。
(一)分析教学目标
在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整合之前,为了更准确地达到教学目的,首先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终点,它明确地指出了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标准。在一堂教学课上,所教授的内容由多个知识点构成,在这些知识点里,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哪些是只需要了解,无需掌握的,教学目标对此都有所规定。因此,在整合之前,要以教学目标为方向,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创设情境是教师把学习的内容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组成部分。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有许多地方需要进行情境创设的,通过创立接近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并且提高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创设情境时,一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创设相适应的情景。通过展现信息技术创设的情景,加强学生的身临其境之感,这会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其次,创设情境时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教师要对学生具备的知识、经验、问题解决能力等有较清晰地了解,从而根据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创设具体的情境。
(三)分析教学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与思考能力,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培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以信息技术作为协助工具,通过在课堂上以及课后的学习、探讨交流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能力,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学习。
(四)课后作业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中,课后作业也是其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学生的课后作业,不仅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也一定要注重课后作业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左臣凤.试论高中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契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7
[2]高飞鹏.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6
【关键词】高中语文 书写能力 回归课本 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29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语文的认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日常进行语文教学时,通常要考虑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让学生注意重视语文的实际使用价值,同时也要关注语文对文化素养进行培养的功能。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教会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又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不光是在知识层面上能力水平得到提升,还要使学生从精神层面对其情感认知进行升华,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切勿急功近利。换个角度,从日常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要想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离不开对知识的日常积累,也离不开日常语文学习中对情感的熏陶,更离不开语文中对人文性的教育。对高中学生而言,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培养起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对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教学要保证不断的进行学习,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更新高中语文教学的观念,积极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一、培养学生书写的能力
语文属于一门工具学科,对高中语文的学习伴随着大量的阅读和书写,特别是书写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书面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现在已经是电脑网络的信息时代,但是书写是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大家都知道“字如其人”这句话,实际上这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书写规范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考试和高考中,学生都是需要用笔来对答卷进行书写的,因此教师要在平时就培养起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样学生的答卷上的字迹才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尤其是阅卷教师在进行阅卷时,一笔好字能让教师对试卷整体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进一步来说,就算是以后走向了社会,在工作中一笔好字也是能够受到大家青睐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当对学生的书写做出一定的规定,并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必要的训练。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就应当注重学生的书写训练,可以单独的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书写作业,让学生专心的进行书写训练,并将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集中批阅,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书写的不足,在日后的训练中加以改正。教师还可以把书写融入到日常的语文课后作业之中,要求学生在做课后练习的时候,注意作业的书写规范,要按照对待专门的标准来完成普通的课后练习题。同时,教师在对这样的课后作业进行批阅时,除了进行常规的评价外,还要引入书写评价的机制,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对书写进行有效的训练。
二、帮助学生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虽然现在网络极为发达,学生可以轻松的从网上获取帮助,但是作为教师并不提倡这样的做法,一是,网上获取的结果龙蛇混杂,无法确定其准确性;二是,网上获取结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无法完全调动,这样学生对于查阅到的结果的记忆不够深刻。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要求,要求学生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学生通过对工具书的查阅,不会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主观的猜测,同时学生在查阅工具书的时候还可以获得不少额外的知识,比如在无意间看见了和所查阅的字词印制在同一页的其他字词,随便也了解的这些词汇的意思,这使得学生在无意间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能够保证学生学习时态度的严谨,也可以培养起其独立学习的习惯。
三、高中语文教学要回归课本
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于大量的阅读。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可以知道,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单纯的写作训练,还需要进行大量高效的阅读,因此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和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读书成为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时候,通过大量阅读的积累,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提高。所以教师常对学生说,写作水平的提高靠的是平时的积累,通过大量的阅读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教师同时还发现,有的学生阅读量不小,但是作文依旧写得不好,这并不是阅读没有用,而是学生没有将阅读获取的材料转换为写作的素材,换而言之,这部分学生不懂得活学活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回归课本,重视语文课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不要一味的要求这部分学生多进行阅读,要针对课本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的阅读课文,然后再写出对课文的读后感,把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读写一体化教学”。这样能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把课文中有用的素材提取出来,进一步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顺利的运用到写作之中,_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三三式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提升课堂效率?从古至今的教育者都在不懈的探索着,自从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领域,教学模式就倍受青睐。他们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从17世纪的夸美纽斯到19世纪的杜威,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处推进。成熟的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的特点。
本文针对我校提出的“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探究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效率在一线高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具体要求
1 课前三问――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方面的要求。但是《新课程标准》同时还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个更深层面的要求已经不仅仅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传道授业了,它更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正因为此,“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的课前三问才更加的值得提倡,课前三问是一个呈现语文教师本节课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明晰教学对象、教学主体的问题;还是一个提醒教师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问题。它们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初便深入思考如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再触及学生内心。
2 课中三段――掌控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
“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的课中三段正好契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要求将课堂的40分钟意识上分为三段,当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将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巧妙的结合,同时还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练习结合,最后还有总结及分享。这就将原来教师的“满堂灌”时间压缩,教师讲授的可能只占到15―20分钟,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学习讨论研究,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3 课后三思――追求课堂教学的精益求精
课后三思其实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它不仅仅是本节课得失的总结,更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习惯的反思,在点滴的反思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会使得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
二、“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目标在于使课堂更有效率,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帮助语文教师走出传统教学,进而关注文本、学生及情感,使语文教学更加灵动活泼。
1 关注文本
无论要求模式如何改变,但是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始终不能忽视,“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无论备课还是上课,以及反思,都有效的关注到了文本,要求语文教师研读文本内涵,并且在课中与学生共同解读。因为文本始终是教学的根本。
2 关注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已经明确了学生的课堂地位,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探究者。而“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的课中三段正好契合了这个要求。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课前复习预习情况,还关注学生课中学习新知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参与情况。督促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和探究者。
3 关注情感
因为在备课之初,教师已经有了深入情感的思考及设计,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对这方面的领悟及引导。虽然情感价值观不能在一朝一夕形成,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做到潜移默化,最起码让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有所触动,有所感悟。
三、“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突破了以往单纯注重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的模式,而将备课与课后反思放在与教学同等的地位,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阅读更多的书籍,不断的汲取专业营养,将人生领悟人生情感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努力给学生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语文课堂。
老子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虽然名为“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这更多的是一种弹性的约束,它更多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专业素养、对课堂模式的解读以及独特的人生情感价值观,所以切不可将其做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否则,将会使教学陷入僵化的条条框框,失去了灵动可言。
附《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前三问:
为何教?――呈现理念、目标
教给谁?――明晰对象、主体
怎样教?――研究内容、方法
课中三段(40分钟):
第一段(教学导入)时间5―6分钟
1、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提问或联系检测)
2、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新课
3、出示本节课学习主题和目标
第二段(学习新知识)时间25分钟
1、展示上节课布置的学生预习成果(5―6分钟)
2、老师针对性讲解(10―12分钟)
3、课堂练习或小组讨论(7―8分钟)
第三段(总结归纳知识)时间8分钟
1、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本节学习收获感受
3、作业布置(巩固本节知识的作业和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的预习要求)
课后三思:
思想有高度吗?
――教育境界 (理念的渗透、文化的传承、人格的培养)
知识丰富了吗?
――教育素养(视野的开拓、思维的创新、认知的深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必要性
高中语文在高考这支指挥棒下,被涂上了厚实的功利性色彩,素质教育提及到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却演绎成了“一切为了高考分数”,高中语文的课堂也充斥了光怪陆离的浅层次教学演绎和题海战术的枯燥训练。高中语文教学出路何在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探求的问题。开放式教学就这样走入高中语文课堂。
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开放式教学打破了教学中的时间、空间限制,使语文教学面向自然、社会、生活开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个人潜能的开发。
一、高中语文课堂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进入21世纪后的主旋律,它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而开放式教学注重学习与生活的结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正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
2.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带入到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体验,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有利于学生回归课堂主置
开放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由教师一统江湖的局面,提倡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真正践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帮助学生回归课堂主置。
二、开放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有效开展的策略
1.做到时间上的开放
教师不能把一节课的时间仅仅局限在课堂的45分,而需要拓宽时间的维度,实现课前、课上和课后时间的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收获进课堂,带着问题、收获出课堂,学会自主学习。
课前时间的开放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提前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储备,主要是关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学习之前,提前三天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关于《红楼梦》的相关知识,从曹雪芹生平到目前我国对红楼梦的研究,这些知识将是他们进行课堂学习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上时间的开放意味着教师要让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每一分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还能依据具体情况,适当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
课后时间的开放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利用课余时间,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后生活。在学完《林黛玉进贾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翻阅红楼梦,找出林黛玉与贾宝玉最后的结局,设想如果林黛玉没有进贾府,每个人的命运会不会发生变化,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实现空间上的开放
空间的开放意味着教学的空间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室空间,还包括教室以外的社会空间,比如,图书馆、工厂、商场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空间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开放性的教学空间,不仅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还能鼓励学生进行多向交流,培养其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
3.坚持内容的开放
语文内容来自于生活,语文教学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在教学中学生除了可以把政治、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引入课堂,还需要把教学扩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外资源,真正做到将社会生活注入高中语文课堂,激活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一文之际,可以请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搜集现在的凤凰古城的相关信息,还有相关的优美文章。如果有学生去过凤凰,还可以邀请学生和大家分享他们眼中的凤凰古城,大家一起探讨沈从文眼里的边城和现在的边城有什么区别。通过知识的搜集与分享讨论过程,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做到教学过程的开放
课堂教学过程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开放式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地进行调整,不断进行创新。比如,在进行老舍的《茶馆》学习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表演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角色演绎过程中去感受每一个人物的特点。而在学习《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就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进行PPT制作比赛,必然会促使学生全方面搜集我国古代小说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实现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必然需要进行开放式评价。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着重关注学生思维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评价以积极的鼓励为主,但是也不能盲目夸奖,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可以进步的地方。比如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好是好在哪里,还有进步空间的话,进步方向在哪里,做到评价言之有物,如此才能让学生信服,达到评价的目的。
开放式教学虽然已经开始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并没有准确理解开放式教学的含义,教学还存在好多误区。想要开放式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还需要教师继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