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意蕴范文

传统文化意蕴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意蕴,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意蕴

篇1

1.传统文化元素的平面性

传统文化元素“形”的表达重在表现神似,以抽象形式出现为主,但大都不重视写实与再现。通过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进行删繁就简的归纳加工,运用夸张变形平面手法,表现对象的轮廓特征,体现了造型的“平面性”。比如,民间剪纸,就是通过对所表现素材进行大胆地取舍加工,删繁就简,以简洁的点、线、面概括所表达对象的审美特征,化复杂为单纯来进行艺术再创造,将物体和景象由三维空间立体形象变为二维空间平面形象。通过这种处理,使画面重点突出、虚实相衬,增强作品的表现张力。这种“平面性”的表现手法与招贴设计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传统文化元素的表意性

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往往蕴涵着某种寓意,大多用以意取材、以意设色、以意构图的创作形式来描写、表现、创造形象,借以抒发创作者主观内心之“意”。比如,以借喻、谐音等方法表达避祸求福的美好愿望,民间以蝙蝠、鹿、仙鹤、喜鹊等形象寓意“福禄寿喜”,以梅、兰、竹、菊象征人美好品格、情操,诸如此类,比比皆是。这些文化元素都蕴含着人们某种特定情感与愿望,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渐渐为我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元素符号。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对今天的招贴设计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3.传统文化元素的共识性

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多是以具象形式出现,诸如瑞兽、动物、植物、人物、图腾等符号。这些符号大多出现在传统器物、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载体上。经过历代的沉淀和传承,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共识性,很多成为人们熟悉的视觉语言。如龙是吉祥、喜庆的符号,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麒麟是传说中的,象征祥瑞。在中国民间广泛运用的吉祥符号,常用于婚娶,寓意幸福、长久的双喜字。还有作为中国哲学符号的太极、八卦图、京剧脸谱、中国结等等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物化形态和载体,这些符号表达了约定俗成的价值信息,已为人们所广泛熟悉、喜爱与接受,大量地被应用、流传至今,且深入人心。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审美意蕴对招贴设计的启示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洞悉艺术创造活动的精髓,这一观点可以认为是一切艺术创造活动,当然也包括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灵魂,只有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真正创作出既有民族个性,又能走向世界的艺术设计作品。

1.“平面性”对招贴设计的启示招贴设计需要快速地引起人们的关注,给人一目了然、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招贴设计的图形大都以物化的、直观具体的形式传递广告信息。传统元素的“形”的表达就具备这一视觉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大多源于对客观物象通过抽象、简化、变形、夸张,表现对象的轮廓特征,体现造型的“平面性”。传统文化符号这一特征使得设计者在进行招贴设计时,可以提取其中形态丰富的“形”的要素,运用现代招贴设计中常用的构成手法,诸如变异、错位、同构、打散、重构等,将这些传统艺术的“形”元素进行再次设计创造,剖析其造型魅力之所在,对传统文化元素中的一些素材进行新的加工改造,使之融入设计作品中,既能传达一定的文化价值,又要突出现代设计理念,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通过简洁生动的图形达到引人关注和快速传递的效果。

2.“表意性”对招贴设计的启示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化、读图时代。图形已成为主要的视觉传达要素,招贴设计如何利用图形元素进行有效传递、快速传递,成为设计者思考的主题。招贴设计中的图形是为广告画面“传情达意”的,要的是所谓“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效果。这就要求广告图形的主要特点在于其传播信息的直观性、识别性,易于受众接受和理解。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往往蕴涵着某种寓意,大多用以意取材、以意设色、以意构图的创作形式抒发创作者主观内心之“意”。这种“表意性”的创作方式既直观又通俗易懂,比较符合广告图形的创作特点。对意的延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代代相传,而应在延续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使其更完善,跟得上时代的变化,这就需要真正领悟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涵,再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招贴设计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时,同一个传统文化符号,往往会因设计传达目的的需要而派生出不同的创意图形和审美内涵。比如,被设计者广泛应用的中国吉祥图案“盘长”纹样,就被许多招贴设计师结合实际需要赋予了新的审美内涵。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招贴设计理念之间找到了交融点。共同创造出具有文化气息和亲和力的现代招贴设计。

3.“共识性”对招贴设计的启示

篇2

关键词:视觉语言;图像文化;图像传承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75-01

一、玄关的前身——照壁

中国古代民居,在大门内或大门外,通常会有一道墙壁矗立,使你无法直接看到屋内的情况。那道墙北方人称为“影壁”,南方人称为“照壁”,古代称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位于大门内的照壁称为内照壁,位于大门外的称为外照壁。照壁是建筑中的“序言”,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

照壁是中国人对家居保护在建筑形式上的一种体现。照壁的出现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

二、照壁的形式分类及内容

照壁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照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照壁。大门内的一字照壁有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外的,称为独立照壁,如果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照壁形状,使照壁与山墙连为一体,则称为座山照壁。

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照壁,这种照壁正对宅门,一般有两种形状,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照壁,平面成梯形的,称雁翅照壁。这两种照壁或单独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

还有一种照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平面呈八字形,称做“反八字照壁”或“撇山照壁”。这种反八字照壁在门前会有一个小空间,做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在反八字照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

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等材料的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照壁的内容多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的为题字内容。有些家庭,为了装饰点缀,在照壁前面院落中修建花台陪衬,花台多用大理石砌成,内栽松、竹、梅、兰等花木,花台上一般还要放置各种盆景。

三、现代室内玄关的表现形式

玄关主要有二种方式:硬玄关和软玄关。

硬玄关又分为全隔断玄关和半隔断玄关。全隔断玄关,玄关的设计为全幅的。由地至顶。这种玄关是为了阻拦视线而设的。半隔断玄关,指的玄关可能是在x轴或者y轴方面上采取一半或近一半的设计。半隔断的玄关在透明的部分也可能用玻璃,虽然是由地至顶,由于在视觉上是半隔断的。

软玄关指在材质等平面基础上进行区域处理的方法。分为天花划分、墙面划分和地面划分。

四、玄关的作用

玄关的作用,首先是视觉屏障作用。玄关对户外的视线产生了一定的视觉屏障,不至于开门见厅,让人们一进门就对客厅的情形一览无余。它注重人们户内行为的私密性及隐蔽性,保证了厅内的安全性和距离感,在客人来访和家人出入时,能够很好的解决干扰和心理安全问题,使人们出门入户过程更加有序。

第二,较强的使用功能。玄关在使用功能上,可以用来作为简单地接待客人、接受邮件、换衣、换鞋、搁包的地方,也可设置放包及钥匙等小物品的平台。

第三,保温作用。玄关在北方地区可形成一个温差保护区,避免冬天寒风在开门时和平是通过缝隙直接入室。玄关在室内还可起到非常好的美化装饰作用。

篇3

【关键词】工艺美术; 传统; 文化意蕴; 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是将中国历代能人的创作设计及智慧融合在一起,并不断完善其政治理论、道教和民情风俗,使其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设计体系。该吉祥图案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1吉祥图案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之情造就了吉祥图案,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图腾观念在雕塑中体现出来,用以寄托其美好的愿望,理论上这是最早的吉祥图案。自华夏民族产生后,龙凤便替代了原来的图案成为了华夏的图腾,在人们心中,龙凤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守护神,直至今日,人们仍然自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与凤是封建社会最尊贵的吉祥图案,后来逐渐被寓意为尊贵身份的男女。至尧舜时期,先民开始以山河为神灵,崇拜天文,各类祭祀活动也由此演变而来。颇具代表性的有星辰、日、月、龙等吉祥图案,后来被帝王之家绣在朝服上,以示身份尊贵,该习俗一直延续至清朝末期。商周奴隶时期一直沿用的是自然崇拜,并不断被神化,在商朝的青铜器上开始流行龙纹、豹纹、鱼纹和鸟纹等,西周后,敬天保民的思想逐渐取代了侍奉神灵的观念,具体表现在青铜器上的豹纹等逐渐被夔凤纹所取代,同时,四瓣花纹、云雷纹等吉祥图案也应运而生。自秦汉时期,各类民间艺术,包括雕塑、建筑和绘画图案的出现逐渐被赋予确实的意义。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的发展,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吉祥图案逐渐演变出来,例如莲花纹。隋唐时期,吉祥图案逐渐被世俗化,各阶层的人民开始将美好愿望寄托在吉祥图案中。吉祥图案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在明清时期,加上各类绸缎样式的多样化,使得吉祥图案以各种不同的样式表现出来,其应用范围也逐渐趋于广泛。

2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2.1信仰的意蕴

所谓意蕴,就是将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以艺术形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在思想上进行不断延伸。过去,吉祥图案就是信仰的代表物,不管是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还是自然崇拜,甚至包括宗教崇拜,都属于信仰,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趋吉避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龙凤图案,不仅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赞美,更凝聚了各民族对祖先的崇拜之情。龙的文化意识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作为代表图腾和神话意象的动物,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凤也是一种神鸟,传闻中对于凤的描述是,只要凤凰出现了,世界就太平了。龙和凤的吉祥图案是自原始社会就开始沿用的,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历经上千年历史,龙凤图案一直带着吉祥色彩和政治色彩,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图案。

2.2思想的意蕴

儒、道、佛三家造就了我国的传统思想观念,社会的维护和运转主要以此为哲学思想,因此,这一思想观念也避免不了在传统吉祥图案中体现出来。儒家学派的基本观念讲究的是用伦理道德对伦理道德进行维护,讲究老幼尊卑。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五翎(燕子、鸳鸯、白头、白鹤、凤凰)就象征着儒家学派等级制度的朋友、夫妻、兄弟、父子、君臣。儒家学派比较重视修身养性,因此大多文人学士均将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三友作为高洁情操的礼赞。而道家思想倾向于追求长生,因此“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样的吉祥字眼也就衍生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盛行佛家思想,并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思想。佛教的发展和盛行直接关系到吉祥图案的形成。例如佛堂中所供奉的菩萨,不仅仅局限于供佛教所用,还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吉祥图案反映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并经久不衰,使人们更乐于接受该类艺术性的语言。

2.3民俗的意蕴

工艺美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对生活和社会的阐述,我国传统的工艺以装饰的吉祥图案将民俗意蕴充分的表现出来了。中国是个比较重视家庭延续的国家,比较看重对子嗣的传承,为了能够将这种美好的愿望表达出来,吉祥图案中就出现了象征“望子成龙”或“榴开百子”的图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我国劳动人民比较重视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劳动人民祈祷有美好的现实生活,并期望能够延续这种美好现实,这种观念在吉祥图案中的表现形式就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了,这是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生活愿望的表达方式,将民族品德和性格直接的反映出来了,并自发的形成凝聚力。

3结语

吉祥图案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流。不仅凝聚着国人的审美情趣、伦理情感和宗教情怀,更多的是帮助人们更好的去生活,将人们追求吉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吉祥图案中体现出来,把人们的美好愿望艺术化、象征化、社会化,让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构建吉祥的美好画面。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中国吉祥装饰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卞宗舜,周旭,史玉琢.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王园,许云,尹雅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的融合——关于形成中国风格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

篇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视觉元素及艺术符号,这些文化瑰宝是华夏文明五千年发展传承的重要成果,是我国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地域风情的生动写照,凝聚了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千百年来形成了睿智、包容、朴素而富于生活气息的特质,呈现出形式多样、变化无穷的视觉样式,如京剧脸谱、水墨意蕴、书法篆刻、旗袍唐装、碧玉青花、园林民居等等,蔚为大观。这些传统文化符号自成体系,个性分明,通过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领略华夏文明独特的艺术魅力,勾勒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获得全面而深邃的审美体验;它们不仅仅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更与东方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情结相吻合,它们虽然为中华民族所独创,却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及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愧为是中国的珍宝,世界的财富。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财富,今天的人们应当保护珍惜、努力挖掘并创造性的应用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将它们转变为现代艺术语言,运用于当今的生活。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包含了众多独具魅力、引人入胜的设计意蕴,既表现在现实物质之上,又存在于民族精神之内,既是人们挖掘民族精髓的钥匙,更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媒介和窗口。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现代设计有诸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深入挖掘其中的艺术元素和民族特质,融会贯通以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意风格和设计理念,必将让中国民族风格在世界多元化的设计潮流中彰显出更为夺目的文化魅力。

2加强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入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基础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方法论与认识观,在整个设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先导作用毋庸置疑,时代的进步和新媒介、新技法的不断涌现拓宽了设计基础的概念及内涵,促使传统的设计基础教育进一步的提升与更新。平面设计是艺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概念是不断丰富和拓展的,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传统的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被包豪斯的“三大构成”课程体系所主导,教学内容及形式长期缺少变化和更新,难免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设计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换言之,传统单一的平面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平面设计不断发展的需求,充实和和加强平面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当前平面设计除了要有独特创意之外,也有明显的本土化发展趋势,强调具有民族特征的表现方式,在对外对传播信息的同时实现本土文化的广泛传播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有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一个民族若失去了自身的文化身份,便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平面设计教学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未来设计师的重任,应当注重学生传统文化观念和本土意识的培养,让传统文化符合这个元素贯穿于其基础教学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用最纯真质朴的文化语言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源,有待于挖掘、整理和利用。所谓“符号”,即人类认识事物的载体,作为信息记忆和存储的工具,符号也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如德国符号美学家卡西尔所言:“艺术设计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每一个设计形象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符号标识。按照当今平面设计发展的趋势,如何将传统文化符合与现代设计传承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当中应该将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将传统符号进行传承、变化与重构,由此派生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完美结合的平面设计风格。从传统元素切入,运用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实现中国传统图式、文字、色彩及其造型与现代视觉传达的有机整合。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既有基础训练的强化,又有应用设计的延伸,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鉴于此,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要力求从传统符号中引申出平面设计领域中最普遍的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从传统中汲取更多营养,为设计基础教育探寻新的可能。

3彰显传统文化特色,整合教学资源和内容

篇5

关键词:传统图案;中国学派;艺术意蕴

一、“中国学派”与传统图案

中国动画是从模仿开始的,早期的中国动画多多少少带有欧美或前苏联动画的影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后,中国的动画人开始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他们将动画的造型设计与中国传统图案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像风格。这些动画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体现出中国独有的美学思想,在全世界的动画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冠以“中国学派”的美誉。

“中国学派”力求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影片相融合。“中国学派”的艺术家们坚持将传统图案应用到动画设计中来,并不断进行探索,使之与中国特有的水墨,剪纸等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动画作品。从外在形式上来说,中国动画具有独特的东方美感,从内在精神上来说,中国动画更是传达出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担负着寓教于乐的使命。

二、传统图案在动画中发挥的艺术传达作用

(一)将传统图案应用于造型设计,体现角色的内在性格

在造型设计时,中国动画师多参考大量中国传统图案或民间美术作品,使得中国动画的造型风格既不同于美式动画的写实风格,也不同于日本动画的漫画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例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的动画片《天书奇谭》中反派人物老狐精、美女狐精、独脚狐精的造型设计分别参考了戏曲里老旦、花旦和丑角的脸谱图案和扮相,这种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设计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角色的年龄、性格等特征,将角色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戏曲脸谱等传统图案,是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下对人物性格的凝练,能够准确生动地体现出角色的性格、气质、心理特征等。

(二)传统图案在动画中的应用契合了作品故事的背景

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这些不同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传统图案。一部动画片的故事要有一个明确的世界观,给观众展现一个比较具体详实的时代背景。一些具有时代、民族特色的传统图案在动画中的应用,能够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和地点。国产木偶动画片《阿凡提》讲述的是我国新疆地区的智者阿凡提同万恶的财主斗智斗勇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在新疆,因此动画创作者在前期深入新疆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甚至参考了新疆古代壁画等资料。动画里应用了大量新疆特色的传统图案,例如印有新疆传统图案的服饰、毛毯等,这些新疆传统图案在动画里的应用,使得动画具有了新疆维吾尔地区的浓浓西域风情。

(三)传统图案为动画创作者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

很多地区流传下大量的具有故事性的图案,这些图案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各种佛教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地方人物传奇等等。例如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有大量的佛教壁画、雕塑流传于世,其中不乏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都为动画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动画片《九色鹿》的创作灵感便取材自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动画讲述了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惩恶扬善、因果报应的奇幻故事。动画的剧情同壁画原作《鹿王本生》故事图讲述的故事大体一致。动画的造型风格也参考了壁画里绘制的人物风格,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九色鹿》的形式、主题都很好地传达出中国民族特色,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动画作品。《九色鹿》的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图案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四)传统图案在动画中的应用是动画发挥审美教育、美认知作用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动画一向被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除了具有娱乐性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青少年通过观看动画片,能够对社会、历史、人生有一定的认知。例如动画系列片《中华五千年》,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让他们了解到中国的悠久历史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不同时期的传统图案往往与它所属时代的政治经济相关联,例如殷商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这种狰狞的形象揭示出奴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青少年可以通过认识不同朝代的纹饰,了解那个朝代的特征。传统图案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文化的活化石,它在影片中的应用,对于观众认识历史、了解历史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结语

传统图案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我们了解历史,对话历史的一本教科书,也是我国动画创作者利用动画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合理地利用传统图案,是国产动画中国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动画面临很多问题,很多动画创作者走入了一个误区,盲目模仿欧美、日本的美术风格,结果造成作品原创力不足,缺乏中国特色。现阶段,国产动画要摆脱对他国的盲目模仿,就必须要走中国化的发展之路,与民族特色文化相融合。在进行前期创作时,创作者要多从中国的传统图案中吸取营养,将传统图案与动画的主题有机结合,使作品达到形式与内容,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统一。传统图案在现代动漫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卡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就参考了我国传统的图案与纹饰。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使得传统图案在当今设计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传统图案是前人对客观事物的创造性还原与再现,同时凝结了前人们的主观思想与情感,也是文化的积淀。传统图案在动画中的应用,对传达中国民族文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值得每个动画创作者重视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虽然中国有着令世界瞩目的传统文化,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新文化、新思想、新理念铺天盖地向我们席卷而来,中国广告却依然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陈旧的老路上,不仅没有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丰沃土壤提供的养料,也没能领会新思想理念的精髓,精妙的广告创意屈指可数。反而是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将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运用于自身产品中,以此深入中国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广告创意的营养,不仅能激起本民族受众的爱国热情,使广告深入人心,更能有力地向世界展现魅力无穷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广告创意融合,已成为中国广告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广告业中争取一席之地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的有力举措。

但是,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意,决不是将京剧脸谱、阴阳八卦、龙凤祥云等元素简单地堆砌,而应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通过挖掘中国符号的普适价值,让人们真正体味其意蕴和风采。

下面以民族品牌李宁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李宁“天羽”透气跑鞋的视频广告,采用了水墨画场景:路边的杨柳依依,空中的燕子翩翩,湖上的莲花清清,水里的鱼儿幽幽,穿着“天羽”的两人,身轻如燕,踏水无痕,只惊动了荷叶底的小鱼,生动而准确地突出了产品卖点——轻。整个广告画面淡雅恬静,音乐轻灵舒畅,充分体现了“天羽” 透气跑鞋带给人们的清新感受。广告的最后,男女主人公穿着“天羽”奔跑在都市中,所经之处却变成了田园风光、荷塘春色,进一步贴合了当今社会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

中国人崇尚自然,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向往远离喧嚣、回归自然,而李宁作为一个运动品牌,本身就代表着与喧嚣对立的自然天性——运动。李宁的这则广告,创新地将水墨画与跑鞋联系在一起,不仅将中国古典之美表现得淋漓紧致,更是触动消费者内心,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给消费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李宁“飞甲”篮球鞋是按照NBA赛场要求专门研发的,具有高水准的专业属性,并且在保证功能结构平衡的基础上,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铠甲和钟鼎结构,在外观设计上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一向具有超然的特点,讲究“天人合一”,李宁便在“飞甲”的视频广告中以太极招法的刚柔并济,展现穿上“飞甲”对篮球的控制达到“物我合一”的奇幻境界,强调其性能的专业。另外,中国人自古有“皇室想象”,向往尊贵无比、气度非凡的境界,“飞甲”篮球鞋的铠甲和钟鼎设计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是王侯将相的象征,而广告语“做别人不如做自己”,更是突显了“飞甲”带给人们的卓尔不群之感。

李宁RUNFREE等系列减震跑鞋的视频广告中,介绍李宁研制出新型减震设计“李宁弓”时,大量运用了古代弓箭的画面,并以古代建筑设计图的形式,表现其设计与赵州桥的拱形受压能有效缓解压力的原理相同,再配以具有古诗神韵的四字句文案“弦弓暗藏,落地无震”、“东方智慧,现代演绎”,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人除了有“皇室想象”,还有“江湖想象”,即远离朝堂的束缚,在江湖中行侠仗义。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被冠以“弓”的名字,不仅表现“李宁弓”是堪与弓箭相比的“神兵利器”,更切合了中国人的“江湖想象”,广告画面古香古色,透着古典侠义的精神气韵。

京剧和皮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奇葩,李宁大胆应用二者的结合,在NBA赛事转播间隙,分别用“三头六臂篇”、“喷火篇”、“巨人篇”、“飞人篇”,把NBA的篮球明星用皮影形象展现,画面生动形象,趣味横生,中国的独特审美情趣令人过目不忘。

篇7

【关键词】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思考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ar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Hou Shun-ji

(Hebei sen BaiY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03)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 is further enhanced requirements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industrie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which is a manifestation of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 is the color and the perfect fusion of architecture,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carrying the human spirit and thought, whether in ancient times or in the world today are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corative arts, it is still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from our décor artistic point of view, its full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howing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Chinese media.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Thinking

1. 引言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他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的特征。只有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才能真正理解建筑,才能真正把握建筑的内涵和价值。在我国有很多现代装饰设计就结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征,成为了一个时代辉煌的象征。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1)现代建筑装饰现代建筑装饰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的审美功能,它和建筑主体共同构成了建筑的主题。建筑装饰能够装饰产品、点缀建筑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同时,它更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感,用现代人的思维去陶冶人们的心灵。其次,建筑装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很多建筑装饰往往会成为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从而使得建筑的主题得到升华。最后,现代建筑装饰还有一定的标志和符号的功能,很多建筑装饰往往体现了人们的信仰、道德、技术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

(2)现代建筑装饰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一是以图案和纹饰进行装饰,如浮雕绘画,文字,适形造型,或者建筑构造的外部构件。二是利用建筑构建的抽象组合来形成装饰。建筑构件往往成为建筑的语言,通过一定的建筑构件,如标准手段制作的柱式,标准手法处理的山墙端部等等。这些构建具有一定的符号功能,能够很好地表达建筑的主题。静电的作品如我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就是通过钢筋条柱来表现出一定的主题。三是通过不同的材料构的对比。比如,现在用人造石来代替花岗石,用玻璃钢表面饰色来代替金属材料,用壁纸来替代磁砖等,在视觉效果上让人们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真伪。因此,发挥材料的特殊性能及质地美,必然成为现代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

(3)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应用传统文化,应当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对现代装饰手段应用的基础上,寻找现代和传统“结合点”。笔者认为,应当从“形”、“意”和“神”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应用。从形的方面来看,应当着重于对中国汉字、龙纹、鱼纹、云纹等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形”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制而应当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纹饰的提炼和改造。比如,北京故宫的隔扇夹纱上的臣工字画使得室内空间显得高贵而优雅,目前很现代装饰中对汉子装饰就有着创造性的应用。汉字装饰的材料不再是木和纸而变成了玻璃锈蚀、金属和陶瓷。在一些现代装饰中,玻璃锈蚀汉字的装饰与灯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高雅的室内环境,同时也形成了空灵和飘渺的效果。

(4)传统文化中“形”的应用,从根本上讲应当是“意”的传承。比如,将传统的云纹样式应用于现代建筑装饰中,则是表现了现代人对于“吉祥”意蕴的追求。在现代建筑装饰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在现代装饰中应用古典装饰的例子。比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他在设计香山饭店时,没有设置玻璃瓦屋顶而是将传统的江南民居、传统的庭院等装饰元素和现代形式融合在一起,很好的将中国的传统和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

3.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设计要有所突破,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在传统中汲取营养,进行发展,开拓创新。

现在人们都在呼吁要传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而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亮点之一,因此现代的许多设计师都喜欢在其作品中运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那么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对现代的设计到底有何意义和作用呢?

3.1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形象丰富,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如传统的斗拱、雕梁、画栋、隔扇等等建筑装饰元素,不仅具有极强的文化延续性,也是人们所熟知的文化符号,是较好的设计素材,设计师们可以用这些传统的元素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进行设计。

3.2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贴近人们的传统生活,易于被人接受。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节奏较快,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也比较缺乏人情关怀。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渊源流传了数千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一些传统的建筑元素,如一些传统的材料、装饰纹样,营造出一种平和、安静、易于交流的生活氛围,作为现代人繁忙、快节奏、激烈竞争的生活方式的补充,使人在在工作之余较好的放松心情。

3.3 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可为现代设计提供借鉴。传统建筑元素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色彩,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会让我们了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寓意,现在设计中如果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韵味则更受人欢迎。

4. 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 传统装饰语言的直接选用。

中国传统装饰语言的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吉祥图形符号,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如:龙、凤、麒麟、朱雀、玄武等图案,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将其逐步挖掘、变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传统装饰艺术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创作时可将其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手法,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传统图形里有许多的极其高度况、艺术性强的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挪用,这种直接应用必然有个选择的过程,不是任何的传统装饰元素都可以直接照搬的,我们更多的是对其部分装饰图案、造型的吸取,装饰技艺上的采用,以及装饰内涵、装饰风格等进行采纳。直接使用传统装饰元素的做法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量要适度、手法要合理,讲究文脉,尽量不要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装饰元素同时堆砌、一拥而上。二要注意现代装饰对象和装饰题材上的吻合,要考虑其暗含的文化寓意,在造型装饰、色彩装饰中选用切合主题。

4.2 传统装饰元素的提取和重构。

(1)对传统装饰元素中的造型、图案、色彩等进行装饰形象上的概括,设计者运用各种设计元素、造型规律、文化内涵和艺术设计法则,将传统图形元素加以提炼、组织、整合,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最终创作出现代设计作品。在设计时,需要按照现代设计法,将部分传统装饰图案进行现代形式感的抽象与变形,再按照传统图案设计手法进行组合。我们可以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挑选出可以被现代设计所吸取的图案元素,再将其重构。这种方法在将传统装饰艺术进行现代创新性设计中是非常有用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它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拼接与罗列,而是在理解对象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组合。

(2)因此,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原图案造型的形式特点、组合方式,保证提取的元素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合理将传统装饰元素提炼出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装饰元素,在设计里体现一种传统性格。

5. 结语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建筑装饰从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建筑装修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无形折旧”更趋突出,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为此既要改造传统,也要改造现代,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装饰艺术风格高度融合,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史亚丽.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 葛颂.浅谈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8).

[3] 汪田明《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再设计》,中州学刊,2002.

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艺术;文字图案;文化创新

在艺术活动的设计中,没有什么元素是能够做到稳定不变的,每一种艺术元素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在设计活动中忽视了对传统艺术的表现,将会让设计成果显得格格不入。同时,在对传统艺术进行借鉴与运用的时候,又需要做到创新发展,即是将传统与创新进行结合,它们二者应当是设计活动两个进行方面,是共生,共存。传统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所结的果,创新是设计师自身的个人经历与这样的经验之果碰撞之后所产生的火花,二者为新生事物的产生而服务,而结合。在本文中,笔者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篆刻、书法以及建筑装饰四个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在平面设计活动的体现出发,来进行阐述与探究:

一、绘画元素的表现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中,水墨画是其主要的表现类型之一。所以,在对艺术美学进行表现的时候,中国文化往往会使用现墨来进行表现,这是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创作活动的艺术特征体现,这也是我国绘画艺术其民族性的独特所在。水墨画的创作需要使用毛笔、砚台以及宣纸这些工具。同时,具有丰富笔墨变化的趣味特征,也是东方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在画家韩美林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艺术品,都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进行表现,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地对西方美学进行表现,以此来实现现代艺术设计活动地进一步开展。在这个设计与创造过程,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中所需的写实、写意、工笔、抽象等创作方式进行结合,促使整个作品的内在意蕴能够得以体现。比如,在为2008年北京申奥所设计的会徽来说,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借鉴所实现的现代创造活动,其通过对“盘长”这一技术,将中国传统绘画特征进行表现,进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表现,这些绘画表现组成了中国元素(中国结),它的寓意在于表现中国人民的友好以及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就会徽的结构特征来说,它仿若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带着动感的动作,几笔简单的线条,显得和谐且富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书法元素的表现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得到外国人的认可的艺术表现,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交流信息时所使用的工具,其本身具备着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发展的痕迹。从汉字的结构来看,可以看出它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其在字形上不断地追求着对字义的直接表现。因此,汉字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在对汉字进行创新表现的时候,书法活动的重要性也就得以表现出来了。在书法活动中,,借助于对字的笔画与结构,可以让同一个汉字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进而实现对个人、对民族精神的特殊化表现,做到视觉效果的加强。靳埭强在对他的书法作品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十分注重于对传统书法的表现,进而在现代设计活动中将其着重地进行突出。具体来说,靳埭强会使用带有浓浅特征的墨迹来完成对汉字的创作,当淡墨与浓墨富有特色的在留有空白的底色之中得以体现的时候,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显得是格外动人。由此可以说,这是作者对传统艺术的借鉴,亦是现代平面设计活动的新型表现形式。

三、篆刻元素的表现

就视觉效果来说,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是一门形象语言的表现,它的外部特征是其所要表达的文化底蕴,因此,篆刻元素有着较为鲜明的传统特色,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在现代,篆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指的即是印章,这是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所在,可以是印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篆刻艺术中,印章的色彩、材质。造型以及结构在经过多样化的岁月发展之后,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表现形式,所以,现代平面设计活动通过对篆刻的借鉴,将其传统元素信息运用能够实现现代平面设计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结合表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准中的印章艺术在平面设计活动中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在这整个结构中,印章文化作为其体现的重要形式,文字的符号、鲜红的颜色以及书法的结构体现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体现,也是对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精神表达。就其结构来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选择了汉代的竹简文字最为表现享受,让整个会徽的底蕴显得是浓重而深厚。同时,在对整个会徽的结构比例进行设计的时候,它的布局完美,结构统一进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称赞。再者,印章本身的特性是对诚信的追求,而这又与奥运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虽然,这个标志只是简单地使用了寥寥几笔,但是,它的洗练、准确是有目共睹的,它巧妙地做到了以小见大,将中国举办奥运会所追求的人文精神深刻而强烈地机械了表达,这是平面设计的创新发展,也是篆刻元素的完美表现。

四、建筑装饰元素的表现

因为,我国有着广阔的地域,数量众多的民族,因此,我国的建筑装饰文化受到地域与民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久而久之,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也就独立地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无论是原始时代的洞窟建筑岩画,还是封建时期的砖瓦建筑特征,它们都带有强烈的东方特色,正因如此,它不仅仅得到了东方民族对其的认可,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不小的影响。在对传统的装饰元素进行运用的时候,现代艺术家做的不再是简单地借用,而是对完整性与创新性的结合运用,将传统的图形进行解剖,就其的文化内涵与组成形式进行探究,再将这些内容与现代的设计活动进行结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对于吉祥图案的偏爱是极为明显的,所以,在装饰元素中对其这些传统元素的借鉴是十分有价值的。其具体内容,可以是:方胜、如意纹、祥云纹、回纹、水纹等。这些装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在靳埭强为自己公司所设计的标志就是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充分的利用。即:借助于对方式这一元素进行运用,将吉祥如意这一的文化底蕴进行表现。同时,方胜也是对美好意愿的表达,将其用框架结构进行表达,使得整个设计的整体性得以保障。再者,这也是对现代平面设计原理的运用,是对现代设计理论与传统艺术的有效结合。靳埭强先生的设计意图由此可见,设计公司的设计活动,一方面,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与表现,实现传统文化的新时展;另一方面,设计活动的开展也要遵守现代设计准则,将二者紧密结合,紧跟时展的潮流,让现代的审美趋向得以在传统艺术中得以体现,这是靳埭强现实独具匠心的设计结晶,也是方胜元素,甚至是传统文化的丰富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经典标志。

作者:张桐 黄策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篇10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Www.133229.cOm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四、结语

篇11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特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出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的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于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裁缝在设计和制作传统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毫米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合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附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

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

兼收并蓄了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现代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传承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能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现,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面料,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篇12

引言

当前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在艺术精神方面往往人们都追寻以中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风格。这恰恰也是中国陶瓷艺术家一直所保持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景德镇陶瓷产业基地都能够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身影。将传统纹饰加入到我国现代陶瓷文化的设计中能够是的我国陶瓷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能够对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传承与发挥,凸显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对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设计作出分析。

富有装饰特点的中国传统纹饰

中国传统纹饰作为中华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其自身也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纹饰的应用极为广泛,许多行业中都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纹饰的身影。如陶瓷、纺织、园林建筑等都能够使用到传统纹饰作为装饰。传统纹饰的题材往往都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选取,而在这些题材的造型设计中往往都不会根据题材自身的形象,而是使用一种抽象的形式对造型进行设计。往往这样能够在视觉上取得更好的效果,体现出一种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感。传统装饰艺术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但依然保留下来了,这说明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在历史的的冲刷下反而会更具魅力,还能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

创意文化对陶瓷产业的研究

就我国陶瓷产业较为出名的景德镇陶瓷而言,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实现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陶瓷设计大多数还是源于传统陶瓷的设计,只是在传统陶瓷的设计上进行拓展和完善。不过现代陶瓷设计与传统陶瓷设计还是有些许差别的,因为现代陶瓷设计更倾向于陶瓷的功能性,对消费者更注重在艺术上的最求。将陶瓷的设计人员将中国传统纹饰作为一种创新文化融入到陶瓷设计中,而不单单的将纹饰刻画在陶瓷上。在创新文化的陶瓷设计中,作品的设计会与作品的内容、主题以及环境等反面相结合,从而提高作品质量,对设计的内容进行深化。在将中国传统纹饰进行现代陶瓷设计中一定要以突显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作为前提,中国传统纹饰所自身所具备的特征代表为,陶瓷的修饰方法主要是纹饰的加入,在古今陶瓷发展仍具有一定的联系,传统纹饰中大多所都有平安、几项等涵义,这涵义能够很好的满足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同时还体现了中国民族优良的文化精神。同时我国的传统纹饰大多数都是以抽象形式来表现的,所体现的艺术感极受人民喜欢,在进行现代陶瓷设计中很容易将其融入进去。

传统纹饰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1.莲花纹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在现代陶瓷的设计中经常会使用到莲花纹,莲花是我国传统的纹饰纹样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莲花的图案出现在青铜器上用于装饰,在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中,莲花纹样占有非常重要的

位置。在进行现代陶瓷设计中使用较多的是先用以个白瓷作为底案,然后在上面绘制莲花图案。这样所设计能够是整个陶瓷艺术作品更具美感,是中国画中常用的表现方式,将莲花与陶瓷结合在一起能够凸显出莲花的优雅与陶瓷的细致感。整个作品的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感觉。让人们感受到清新、自然美。

2.古钱纹样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改革,然而不同朝代所使用的钱布、样式也有很大不同,其中一种方孔圆形的的钱币所流通时间最为长久,古钱纹样作为陶瓷上的装饰图案,无论在造型、艺术方面都与陶瓷的艺术形式有很大的相同之处。采用古钱样式反映了人们对主观愿望的精神追求。如古代钱币多数都为圆形,代表着人们都希望能够幸福美满、团圆吉祥的美好追求,包含了人们内心的美好夙愿。

3.编蝠纹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蝙蝠纹是一种传统寓意纹饰,蝙蝠的形象被寓意为幸福的象征。蝙蝠纹的整体造型为流线的曲线,将蝙蝠的形体以波浪形表现出来。这种纹样极具想象力还带有夸张的形式在里面。将原本蝙蝠生硬的外形替换成一种有吉祥寓意的云纹,让人产生一种飘逸、轻松地感觉。蝙蝠纹的构图多数是对称、平衡为主的表现形式,在构图期间非常注重主次分明、线条虚实不一、疏密不等。这种构图形式也对图案的层次效果和人文内涵得到增强。

结语

篇13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文化运用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应用问题。

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迎接新世纪》海报赵萌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国龙作为主题图案,把中国人民龙的情结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强调新的创意、赋于新的内容,表现新的理念。其视觉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的标志设计以体现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愉悦精神内核作为创意原点。标志借用司南椭圆的外观造型与国际通用的定向运动标志相结合,取意天圆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个标志给人以宁静、悠远又不失动感,体现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珍爱生命”的运动宗旨和“在休闲中锻炼,在锻炼中休闲”的理念。司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司南的运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让人联想到定向运动的特点,更寓意着这项运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篇14

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技发展水平。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开始没落,尤其体现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当代平面设计中,采用的多是现代化的文明与艺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已经落伍,无法吸引他人的注意。但刚好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平面设计的思路来源,现代化的文明与思想只能流行一时,传统文化艺术才是岁月沉积下来的精华所在。所以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应用在平面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水平与设计质量,还能进一步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平面设计;运用

前言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所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全世界的”,所以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时,可以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元素相结合。平面设计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我国传统的文化文化艺术元素,就是平面设计的灵感源泉,为设计作品增添了时代的个性。如果说创造性是平面设计的前提,那么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就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因为传统的卫华艺术元素是历史沉积下来的经过,集齐了前人的无数智慧,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才成为了现代人所继承的传统文化艺术。

一、传统的色彩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于色彩越来越敏感,所以对于色彩的应用也逐渐丰富起来。例如,在中国的古代,黄色代表着皇权,象征着高贵。随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展,加快了中国传统色彩艺术元素的发展进程,使得传统的色彩艺术元素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与现代的平面设计中[1]。

二、传统的文字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中,文字艺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不断发展,文字艺术的出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在文字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可以发现,文字艺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文字就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却能够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很多丰富的创作思维以及文化资源[2]。所以说,文字艺术元素就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传统的文字艺术就是从图形演变而来的,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图形了解实际事物与情况,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就是将这些文字图形的意义与功能进行了综合性的还原,形成特别的审美元素。

三、传统的民俗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广阔的地域,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特色。目前,我国有很多现代的平面设计都享誉国内外,不仅仅因为设计本身的精巧,还因为其中融入了很多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族特色。将传统的民俗艺术元素融入现代平面上设计中,可以增加人们对于设计作品的亲切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加人们对于设计作品的情感感悟。

四、传统的图案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的图案艺术元素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剪纸与年画等都属于图案艺术。不同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含义,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都不同,但是在图案艺术中都具有很强的感情渲染力,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传统的图案艺术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部分,随着历史的沉积,使得传统的图案艺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宏伟的传统图案艺术文化系统。就图案的内容来看,可以体现出很多方面,例如,有人们庆贺丰收的、欢庆节日的、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的以及恭敬神灵的。在进行图案艺术装饰时,可以既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态度,也能够表达出生活情感。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广阔的地域,所以在不同的地域上,都有着自身的文化与文化特色。例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在文化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维吾尔族的文化与藏族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3]。因此,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就产生了很多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图案。而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融入多样化的图案艺术元素,可以继承传统图案文化所表达的情感,传承传统图案文化所表达的精神。另外,在实际的平面设计中,可以深入的了解传统图案文化艺术中的故事,然后将故事进行还原,并在其中融入现代化文明与思想,将传统图案文化中的精神与现代化的形势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满足了人们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够传承了传统图案文化艺术中的精神。除此以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平面设计师,不仅要求能够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艺术,还要求在将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与平面设计进行融合时,不可以对文化艺术今次那个生搬硬套。因为这样就既会违背创作精神,还会降低设计作品自身的灵性。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以及多元化的样式。传统的文化艺术在色彩、图案、文字等方面都与现代化的设计安排有着明显的差别,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思考与借鉴的元素。另外,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时,我国的设计师会将传统的视觉艺术元素设置为现代平面设计的符号代表,体现出我国的平面设计正在逐渐的向民族化的方向上发展。

作者:王晓菲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伍小珊.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