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范文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临床医学网络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网络式案例教学(WCBL);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等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培养具有基层医生岗位职业素质,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融临床诊疗、疾病预防、保健、疾病康复、计划生育及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基层卫生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村、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实用性高素质医学人才[1]。因此,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也要掌握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如此才能具备为社区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当前信息化教育的大力推行,使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更易共享,因此我们将经典的案例式教学与网络结合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本文就如何进行预防医学网络式案例教学的设计及应用体会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质量。

1“预防医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和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最早起源于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20世纪7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2]。CBL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对案例讲解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启发性教学模式[3]。“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由于医学专科在校学习时间短,课程多,“预防医学”开设的课时一般较少,加上学生“重临床,轻预防”的思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目前,一些学者已将案例教学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引入一些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把预防医学的知识与临床和社区实践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调动了临床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综合医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4-5]。但同时有学者提出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如学生人数多,使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机会不均,且一些学生倾向于传统教学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影响学生对知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掌握[5]。而且,“预防医学”课程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因此把案例教学结合传统教学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6],使教学效果更优化。网络式案例教学法(WCBL)是近年来兴起的将经典的案例式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利用已经构建好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活动中各要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评估,既弥补教学时间、空间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又方便学生讨论时查找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适应现代化学习需要[7]。我们应考虑当今学生网络化和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在“预防医学”中选取部分适合设计案例的章节进行网络式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2“预防医学”网络式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2.1教材

选用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预防医学》(刘明清、王万荣主编,第5版),这本教材从基层卫生服务应用的角度考虑,对预防医学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预防服务分成了“临床预防服务”和“人群健康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两章,重点讲述临床场所个体化健康咨询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增加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将合理营养与健康改成合理营养指导,增加了营养调查与评价;并增加了医疗场所健康安全管理,将部分医源性疾病和伤害的预防融入其中。从内容上看,这本教材比较接近基层服务的需要,更适合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

2.2案例教学内容的选取

临床预防服务(案例:结合健康人群或“无症状”患者的体检情况分析并制订健康维护计划)、合理营养指导(开展大学生膳食营养调查实践、健康人或糖尿病病人食谱的编制)、食品安全(收集食品不安全事件进行案例讨论)、环境与健康(如雾霾、水体污染、家庭装修导致中毒事件的案例讨论)、职业中毒(如铅中毒、苯中毒案例分析)、统计图表的运用(如临床医生常用的统计图的选择)、统计设计(如常见慢性病的专题调查设计)等。

2.3精心选择案例及设置问题

根据各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结合实际生活中与健康相关的真实事件或病例精心设计案例,每个案例后面设置1~3个问题,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问题的难易要适中,多数问题是学生自己查资料即能回答的,有些无固定答案问题的须经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2.4网络平台的选用

世界大学城,网址:,是目前职业院校推广使用的空间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资源共建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8]。在空间里,教师可在课前在个人空间里上传相关教学课件、视频及在课堂作业子模块中,把案例及问题分发给相应的用户分组(学生),并在空间讨论区查看学生的讨论及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等。

2.5网络式案例教学流程

现以“临床预防”这章为例阐述应用网络式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流程:第一步,在授课前,教师根据这章的学习重点选取案例并设计了3个问题,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上传课件及相关视频,并在空间课堂作业模块中上传案例及问题:王某,男,40岁,公务员,在一次常规体检时发现身体多处淋巴结肿大、无痛感。其父亲曾于48岁诊断患有乙状结肠癌,并于50岁时因该病去世。王某否认其他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吸烟17年,每天约15支;饮酒史20年,每天2两白酒或1瓶啤酒;喜欢吃肥肉;体重超标,不爱运动。根据以上案例思考:(1)如何分析王某的健康信息?(2)应建议王某选择哪些疾病筛查项目?(3)为王某制订健康维护计划的近期目标。教师在空间里给学生分组,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收集资料,利用即时交流工具如空间留言、QQ等讨论问题,并在个人空间作业版块中教师指定的时间前回答问题。教师在空间上应随时查看及了解学生讨论的内容及进展,并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导。第二步,课堂案例讨论时,首先教师由案例导入,引入情境并提出即将讨论的问题,全班按6~8人分成小组,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鼓励各组积极发言(注意控制时间和纪律),最后由教师对案例问题及相关知识进行深层次阐述,总结并归纳重点,解析难点。第三步,案例讨论课的后一周,在课堂上未发言的同学可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讨论区发言及QQ交流,教师统计课堂发言及在网上发言的学生姓名,根据表现给出平时成绩。

3网络式案例教学的几点体会

3.1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7%的学生认为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形式新颖,案例贴近生活及临床,学习兴趣提高;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有利于自学,案例能启发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满意度提高。

3.2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由于学校网络及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不能坚持在网上发言或查询资料,另外也有部分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做个“安静的”倾听者,在案例讨论中习惯等待别人的答案,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查找资料花费时间过多加重了学习负担等。

(2)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开始之前,需要花费比传统教学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典型案例和设置问题,并设计课堂讨论如何开展。在案例讨论课前一周还要把资料上传到个人空间,并在讨论区观察学生的发言和引导讨论。在课堂案例讨论时,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否则学生讨论容易失控或冷场,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在保证课堂秩序的同时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无论是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还是课堂控制以及课后的讨论人数统计,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3.3正确处理网络式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

网络式案例教学具有新颖性、实践性、应用性等优点,能克服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讲授传统教学。如“预防医学”中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原理、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授仍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4考核方式的转变

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强调参与讨论积极发言完成作业,因此必须采用配套的考核方式,如增加平时成绩(计平时作业、讨论发言的表现)的比重,由原来的平时成绩占10%增加到30%~40%,才能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期末考试也要注重应用知识的考核,增加一些案例分析与应用题,分值大约占总试卷的30%。

4结论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法在高专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可行的大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在现阶段教师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友谊,黄振元,杨敬博,等.面向基层的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36):130-135.

[2]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1-5.

[3]邓月仙,张宝,刘文宝,等.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62-764.

[4]尹秀玲.案例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1(6):97-99.

[5]邓树嵩.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右江医学,2015,43(4):523-524.

[6]步怀恩,王泓午,赵铁牛,等.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0(2):22-23.

[7]韩嘉宁,徐米清,叶子冠.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44-45.

篇2

【关键词】 免疫学;免疫学技术;网络资源;双语教学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自双语教学开展以来,就一直面临着教材、师资和学生学习能力等各种问题的困扰。而且由于课程教学课时紧,内容繁杂、抽象,因此,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的双语教学工作开展难度更大。如何更好地开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的双语教学工作,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和学习平台。网络资源具有其他传统资源所没有的优势。它资源丰富,无时空限制,更新迅速,同时又有方便、经济的获取渠道。因此,网络教学教研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在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的双语教学中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提高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 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为适应新的形势,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双语教学,使用先进教材和多媒体授课。在此形势下,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技术结合双语教学方式必然成了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相对于其它临床医学专业而言,由于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涉及范围广泛,如克隆选择学说、抗体工程、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多种免疫分子及其受体信号的发现,为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增加了新的内涵,必将有助于了解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2]。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仪器新技术大量应用于临床,现今的大多数现代化临床免疫仪器依赖于进口,其仪器操作、维修、保养等说明书均是外文,对检验医学专业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另外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医学期刊、杂志和书籍均采用英文出版,国际会议也大都使用英语交流。这就要求医学检验学生在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的同时,有必要熟练掌握医学专业英语,这样才能具有获取更多医学信息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可以顺应时代的需要,具有通过提高学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及跟踪科技前沿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才能为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医学检验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采用网络双语教学是培养符合当今学科要求的高素质临床免疫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优势

2.1 提供丰富的教与学的资源

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大量关于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研究的英文原版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搜索英文网络迅速地得到相关的信息,这对目前资源严重匮乏的双语教学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另外,网络可以通过创设各种虚拟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英语应用空间,让学习者了解到原汁原味的英美国家该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理论,力图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推动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3]。这对师生双方都是非常必要的。

2.2 保证高效率的交流与反馈

双语教学特别强调交流,面对面交流和通过网络交流是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所特有的两种交互方式。在面对面交流中,师生双方可以充分地运用非语言行为进行强调、补充和辅助语言交流。网络交流的优势在于为师生、学生之间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空间,例如,BBS、聊天室、E-mail等,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语音、视频等多种交流形式来提高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2.3 提供个别化学习空间

双语教学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英语学习水平、学习背景和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如果按照平均水平确定教学方案,这对学习水平高或低的学习者来讲并不是最有效的做法。网络资源提供了理想的个别化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能力、掌握程度等选择有差别的学习内容。这对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扩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有效的。

2.4 营造宽松的学习心理氛围

网络可以营造平和的学习氛围,减轻师生英语交流的压力。在网络交流中师生可以暂时抛弃自己真实的身份,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尤其是水平较低的学生,他们可以不必顾虑语法或词句的错误,教师可以放下自己的“威严”,随时以“平民”身份介入讨论和交流过程,不必为回答不出问题而尴尬。这对激发师生双方学习本学科的激情是非常有益的。

3 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

3.1 网络双语师资队伍的培养

网络双语师资队伍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学术能力、知识视野、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等[4]。双语教学的任务如果仅仅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关,双语教师的选择标准就应该是其外语水平,相应地,专业水平的要求可以放宽。但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接触到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专业发展有很好的把握,对专业发展前沿有很深的了解。

3.2 网络双语教学资源的开发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目前面临的一个困难在于缺乏我们自己的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例,几乎没有外文编写的教材,现阶段通行的做法是直接购买国外原版教材,教材昂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易克服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可否通过图书馆购买教材,然后采取租赁的方法,既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又顺利地推进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再如,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由于学科的特点,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各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检验技术的理解。比较国内外多媒体课件, 可以看出我们在这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有必要组织强有力的队伍, 加强网络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5]。

3.3 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学生的外语基础直接影响网络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尽管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了近十年的外语,掌握了相当量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也系统地学习了语法知识,但仍存在听不懂,看得慢的现象,尤其在口语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了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网络双语教学无法深入下去的症结,这也充分地反映出我国在英语教学体制上存在的不重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弊端。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网络双语教学很容易变成英语训练的场所,完全违背了双语教学的本意。因此,高校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总之,网络双语教学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广大高校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大家的合作与交流,我国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网络双语教学将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鲍作臣.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07,14(1):9-10.

[2]赵毅,王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1):75-76.

[3]胡咏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07,14(2):9-11.

篇3

一、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架构

(一)课程框架构建

在课程开课前,课程组教师整理并上传本课程所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Flash动画以及习题库和试题库呈现给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模块可以很方便地将教学内容以及素材添加到系统中,这些资源可以是电子文档、课件、FLASH动画、图片、音视频等等,然后形成图文并茂的网络教学课堂。

(二)课程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中PPT课件制作简单,适合大屏幕播放进行教学,但是不便于学生直接使用;教学视频、Flash动画和网页型的资源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制作起来费时又费力,若学科的每位教师都能够将学习资料上传进行资源共享,那就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中很多教学视频可以共享,在本课程的网络平台中我们在超星视频中选用了山东医科大学马保华教授的教学视频提供给学生课前观看,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二、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

(一)通过图文并茂的网络教学课堂,加强学生学习本课程形态学结构的效果

本课程中各种正常组织、器官的形态学结构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是抽象而模糊的,能正确读图,把文字与图片自如转换是学习该课程的关键。学生可以用个人帐号进入课程平台,在课前通过教学视频的观看预习本次课内容,课后在已上传到平台的PPT里面进一步辨识相关组织、器官的形态学图片进行巩固复习,同时学生可在讨论区提出问题,师生可在此空间讨论、答疑,让学生读图能力及学习兴趣均得以大幅度提高。

(二)巧用平台中的活动模块,构建沟通桥梁

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活动模块中包括签到、抢答、选人、作业/测验、任务、直播、评分、讨论等等多样教学活动方式,巧妙应用活动模块,无论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能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教师通过空间记录,轻松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实现个性化辅导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在平台上适时安排在线测验,学生完成练习后,点击提交按钮,系统立刻向学生返回测试成绩、出错原因及相关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系统提供的数据或图形,精确地评价本次练习的综合成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评。

三、网络教学平台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观念

通过网络平台搭建的教学课堂,使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与内容得到延伸,对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开展立体互动的空间教育教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多元化的空间互动交流,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的思维方式;便捷温馨的空间管理服务,满足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日益完善的自主学习平台,赋予学生更多的教育选择权。

(二)实现资源共享,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篇4

关键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92-02

一、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年增加,专业以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药学等医学相关专业为主。与全日制医学高等教育比较,成人医学高等教育质量一直为人诟病,甚至有水货文凭之称。目前许多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虽也主要采用课堂授课的模式,但与全日制学生相比,成人教育学员一般都有工作,属于半工半读,经常无法按时上课,也很难有自学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提供能使成人教育学员在不到课堂听课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相当的教学效果是近年来成人教育的研究和发展重点。网络化教学模式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及,随着我国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方式越来越普及。网络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员不必亲身到课堂听课,通过网络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取得与课堂教学相当的教学效果,缓解了工读之间的矛盾,为学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1-2]。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存在诸多弊端,如因成人学员需要兼顾工作、家庭、学习从而导致面授到课率不高;另外成人教育由于教学学时过于集中,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以及学员在自主学习方面很难得到满足等[3]。网络化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员充分和有效地结合自身工休情况安排学习,解决目前的工-读矛盾。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和辅助自学,彻底改变教学和办学质量不高的局面,切实提高医学在职学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可行性。网络化教育的重点是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从技术平台来说,目前我国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通过网络浏览各种教学课件、习题、模拟考试,甚至流畅地观看教学视频已经比较普及。而教学资源则需要有关教育机构集中力量进行建设,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是目前网络化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但相对于技术平台,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各种教学课件、习题、视频等许多本来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加以整理或进行集中建设后即可投入使用。因此在国内大规模实施医学网络化教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构建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措施

1.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网络化教学平台是网络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员自主学习和与教师互动的平台,是有效进行网络化教学和管理的基础。网络化教学平台有各项功能,包括上传教学课件或参考资料、课程信息、作业布置及测试等[4]。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设要结合教学机构自身特点、教学现状、教师队伍、学员特点等,设计出实用的网络教学和教务管理功能,搭建满足成人教育需求的网络化教学平台。

2.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仓库”。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库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医学教学资源数据库按使用功能可分为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常见问题库、参考资源库、网址资源库、基础资源库等子库[5]。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为学员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料库,辅助学习,解决学员因学习与工作矛盾、学习与家庭矛盾等原因不能按时参加集中教学的困难。

3.医学虚拟实验软件系统建设。虚拟实验室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传感和仿真等技术,能高度逼真地模拟医学场景,并能通过动作和语言进行交互的人机互动[6]。虚拟实验是虚拟技术在医学实验仿真训练的应用。使用者既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系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并且还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大多是在职人员,教学的培训大多是采用业余的时间来进行,面授时间短,实验课时间长,医学成年教育学员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的特点致使到学校进行实验课教学的难度大,并且教学效率低,实验效果不佳。虚拟实验室彻底打破时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立体的、可视化的操作机制和虚拟的实验对象。学员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仿真或虚拟的实验操作,获得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因此利用虚拟实验室来实现医学成人教育的实验教学,尤其一些成本高、难度大、精确度高的实验具有重要潜力。

四、构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困难与对策

1.存在的困难。第一,部分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对网络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第二,网络化教学需要网络化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的保证,要求有易于操作的网络化教育设施和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师和学员的多媒体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第三,网络化教学模式对学员的自主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帮助;第四,网络化教学中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缺乏实质性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

2.对策分析。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建设优秀的教学资源,完善资源共享,为医学成人学员提供更多高品质网络课程;二是要通过联合现代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确保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顺畅;三是要加强学习指导,积极营造网络教学氛围,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四是要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保证师生网络交流平台和教学资源的顺畅访问。

参考文献:

[1]张顺行.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139-140.

[2]王蕴珠.浅谈信息时代的成人学校网络教学[J].大众科技,2011,(1):132-133.

[3]刘洪付,赵冬梅,倪天辉.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在医学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711-2712.

[4]郭凤丽,李博,周进旺.网络环境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多媒体教学研究[J].成人教育,2011,(1):79-80.

[5]迟遏.成人教育教学中网络化模式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0,(24):56-58.

[6]李稻,丁文龙,沈国舜,等.功能学虚拟实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100-101,110.

篇5

关键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信息技术;信息系统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7.003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7-0007-04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智能化生产力,并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和发展理念。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可以实时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信息,支持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人员培训、和应用等过程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可以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1 信息技术在指南编制中的应用

1.1 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数据库的完善和检索平台的建设,以及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研究不断开展,文献数量的急剧增多,计算机检索日益发挥出巨大作用。如《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文献检索阶段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智能化生产力,并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和发展理念。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可以实时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信息,支持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人员培训、和应用等过程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可以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1 信息技术在指南编制中的应用

1.1 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数据库的完善和检索平台的建设,以及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研究不断开展,文献数量的急剧增多,计算机检索日益发挥出巨大作用。如《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文献检索阶段

量评价甄选了高质量的文献作为指南证据,为制订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总结了研究涉及内容的古今理论及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也为专家问卷调查奠定了基础。

现有的中医文献数据库大多是针对文献外部特征信息建立的,通过关键词、关键词串或主题词进行全文检索,用户很难表达其真正的检索意图;检索结果中包含了大量无关信息,很多与关键词同义的信息却未能检出,用户很难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大量同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数据库往往使用不同的标识制度,以及不兼容的术语和不同的数据格式。目前中医药信息主要以自然描述为主,缺乏知识层次的科学表达,没有统一的术语定义,给数据集成和共享造成一定的困难,导致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很难从检索到的文献中掌握所查主题内容的整体发展状况,难以发挥文献检索的实际作用。有研究者通过部分中医临床文献内容的语义分析和本体建设,利用信息化数字技术,研究设计了基于中医文献信息本体的智能检索模型,实现了基本检索、分类检索、导航检索、高级检索、检索词高级检索、自然语句检索、专业答疑等功能,还提供高相关性文献检索、检索结果相关性排序及计量统计服务,提高了中医文献的查全率、查准率,更好地发挥了中医药信息检索服务的功能[2]。

1.2 在专家共识法中的应用

Delphi法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于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传统的Delphi法专家调查问卷多采用邮寄,意见的反馈速度较慢,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采取电子邮件发送问卷的形式可以提高反馈速度;同时,还可开发网络调查问卷,在线制作问卷、浏览问卷、填写问卷、提交问卷,加入统计处理功能方便问卷反馈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更能体现Delphi法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统计性的基本特征。在“小儿泄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及“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制订中就采用了纸质和电子问卷同时发送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问卷回馈的速度,提高了调查效率[3]。

共识会议法由各相关专家、群体、代表等以投票、排序或其他达成共识的互动方法(公开讨论的形式),针对决策或研究发现进行评估,再将这些多元化的决议整合出最重要的指导建议。专家的选择、讨论进行的轮数、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共识会议法的关键之处。在制订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时,应尽量选择与指南制订学科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专家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和主要建树,有利于筛选出对指南所涉及病种具有充分认识和经验并开展过相关研究的专家,方便了专家组成员的遴选,保证专家组的范围、职称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会议内容是基于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而确定的,对于研究主题的相关背景和资料的提供也需要应用到互联网技术。会议的召开、专家发言、讨论结果等信息通过网络,将面向的人群延伸至整个互联网的目标受众,增强了会议的传播度和影响力。采取网络视频会议的新形式还可以降低宣传成本,利用更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实现最广范围的宣传,网络用户还可实时互动,发表评论,有利于收集其他领域人员对于会议主题的意见,使共识会议结果的产生更为透明化、准确化。

1.3 在循证性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中的应用

循证性临床诊疗指南是在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发出的一组临床指导意见,而证据的收集评价、推荐意见的形成和分级是循证医学最重要的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开展循证医学实践,获取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循证医学证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源检索实现。目前循证医学的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数据库、循证医学相关的搜索引擎、循证医学电子期刊、临床实践指南资源等。如循证医学图书馆(CL)是公认的实践循证医学的最好临床证据来源,主要包括Cochrane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疗效评价文摘库(DARE)、临床试验对照数据库(CENTRAL)、Cochrane方法学评价库、卫生技术评价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服务部经济学评价数据库(NHSEED)共6大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和政府的卫生决策。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数据库是由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组织建立和更新的以中文发表的临床干预性随机对照试验和诊断试验数据库,旨在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系统评价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向国际Cochrane协作网提供中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资料。截至2003年12月,该数据库已建立19个专业数据库,并开始向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SUM Search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研制的整合性搜索循证医学资源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Medline、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NGC)、CDSR摘要、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AHRQ)等多个数据库,并且可对疾病由发病原因到预后整个过程某一环节(如疾病的诊断、治疗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检索。

EBM Online是网络版的Evidence Based Medicine(《循证医学》)期刊,可查到2000年以来各期杂志的相关内容,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快速查询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的重要进展。读者可以按主题分类进行浏览,还可免费获取全文。

对于检索得到的临床或实验室研究证据评价和分级后选择高质量的证据进行摘要汇总,形成证据表,利用计算机技术绘制证据表可以节省时间、便于统计和修改。推荐意见的形成需要研究资料结果、专家临床经验和专业意见、患者意见3方面的信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2 信息技术在指南培训、、获取、推广中的应用

2.1 在指南培训中的应用

指南的培训包括研制前对编制人员的培训和研制后对指南使用人员的培训。目前,国内的指南培训大多是关于如何应用指南的培训,形式也局限于线下举办培训班,如2012年12月召开的“北京市脾胃病名家传承高峰论坛暨中医脾胃病临床诊疗指南知识培训”会议,与会专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胃脘痛、慢性便秘等脾胃疾病的临床诊疗新进展,以及临床诊疗指南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和解读[4]。随着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不同领域内的网络培训平台不断被开发和运用,网络培训平台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资源丰富、自主开放、互动交流、节约成本、提升效益等优势,是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培训网络化的重要途径。

邱氏[5]从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及我国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实际出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虚拟现实、视音频、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结合临床技能学习的实际要求,探索临床医学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有效模式及途径,并设计实现了远程临床技能培训平台,集临床教学、临床技能见习、实习、实训中心等功能于一体,构成一个跨越时空的医学临床学习共同体。

由此可见,网络培训平台对于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培训不应局限于开办培训班,还应借鉴其他培训平台的建设经验,参考现代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搭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培训平台,实现网上报名、审核和在线学习的功能,并提供培训等服务类信息资讯,使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途径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培训服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2.2 在指南中的应用

2012年7月14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系列标准,共8个临床专科229项标准。该信息除在《中医药临床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等纸质媒体刊载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及中国医药网、新华网等网络平台上也有刊登和转载,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相关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改版后,完善了后台管理系统,重新设计了网站的整体结构和页面,系统梳理了网站内容,重组和调整了频道和栏目。在政务公开栏目下设有综合新闻、工作动态、行业快讯等子栏目,中医药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新闻均可在栏目下检索到相关文章。

国内医学期刊大多为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数据库收录,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其检索已的指南。很多医学期刊还建有杂志网络平台,包括在线办公和在线期刊两大系统,在期刊上的指南可通过其平台浏览、下载。

中国医药网是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医药信息平台,标准会等行业信息可以通过该平台检索。此外,新华网等新闻网站也是获取指南信息的重要途径。

网络新闻会作为互联网技术和新闻会的结合产物,通过互联网形成虚拟会场,将新闻者、不同地区的记者和互联网用户集中,完成信息初始及交流探讨的传播活动。网络新闻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媒体和受众,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打破了地域限制,扩大了新闻的地域和影响范围;具有受众面广、实时反馈的特点,实现了指南制订者与使用者的直接沟通,避免了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的缺失;网络会无需租用和布置会场,避免了繁琐的组织工作,节约新闻会的成本;还可采用多种媒体的形式展示内容,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观看新闻内容,提高新闻会的效率和效果。

目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大多依然采取传统新闻会的形式。可以适当采用线下纸质媒体与线上网络媒体结合的形式,即“线上+线下”,在现场新闻会的同时,进行网上直播,并接受网上提问互动。随着技术的进步,还可实现登记注册、资料下载、视频音频播放、现场提问、项目展示、电子名片交换等功能,使指南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强指南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2.3 在指南获取中的应用

如何更好地获取临床诊疗指南是指南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在积极建立指南网站、数据库和搜索引擎。

临床实践指南网站如NGC、加拿大临床医学实践指南网站(CMA Info-base)、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站(SIGN)、新西兰临床指南网站(NZGG)、英国国家临床示范研究所的NICE、芬兰的EBM Guidelines等都是各国建立的权威性较高的临床诊疗指南网站,也是循证性临床指南的主要英文网站。

美国内科医师协会期刊俱乐部(ACP Journal Club)、美国循证医学网络版(EBM)、英国牛津大学Bandolier,以及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等电子期刊也提供指南下载。ACP Journal Club(http://acpjc. )是由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创建的一本典型的循证医学期刊,是循证医学证据的重要来源。ACP Journal Club杂志定期“扫描”100多种核心医学杂志,包括《英国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脊柱》《卒中》等,鉴别那些方法学完善、临床相关性强的研究,并为精选出来的论文撰写精辟的结构性文摘和精当的临床价值点评,或提供临床应用的背景情况。运用该网站,临床医生可以快速获取并了解国际医疗实践的最新重要进展。

另外,还有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卫生科学中心建立的SUM Search、英国Trip数据库有限公司TRIP Database、英国国家保健服务系统Doctor Desk等循证医学多元搜索引擎,均是获取临床指南的重要渠道,也是指南得以传播和应用的基础。

2.4 在指南推广中的应用

指南的临床普及、应用推广和评价反馈是一项长期工程。指南的信息化、计算机化、可视化,以及指南数据库、网络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对现有的指南分类汇总,方便用户对临床诊疗指南的获取、理解、编辑和应用,面向全网用户开放,不仅为指南使用者提供服务,也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了解指南的窗口,有利于指南的宣传和推广。

医脉通(http://)是面向医疗工作者提供医学最新资讯、医学文献、医学交流、诊疗知识库、医学资源共享的专业学术性网站,还设有医脉通-指南(http:///)子网站,提供按学科分类或按制订者2种浏览方式,不仅为指南制订者提供了推广平台,为指南使用者提供了指南获取的途径,也为普通互联网用户提供了解临床诊疗指南的窗口。

“中医药标准数据库、知识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一,依据中医药学自身特点和现有的中医药标准建设的成果,应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中医药标准数据库、知识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大型的中医药标准国际化信息资源平台,并研制成同国家标准化信息系统平台的链接,实现各系统间标准数据转换和共享,全面、准确、及时提供中医药标准信息综合服务,为中医药信息交换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撑。其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完成了中医药标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搭建,收录标准包括中医药学国际组织、国家、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与传统医学相关的各国标准医学相关的标准,ISO-215标准,儿科专业标准。中医药标准应用平台(http://)也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提供国内外中医药标准的展示、加工、检索、比较分析等功能。该项目充分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了中医药标准信息的交流共享,有利于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推广。

2.5 在指南评价中的应用

指南评价工具对指南的系统评价对于保证指南的质量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常见的某一种或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各国家相关学会和机构都会制订各自的临床诊疗指南,而如何从众多指南中选择质量较高者用于临床,是临床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目前,评价临床诊疗指南最常用的工具是AGREEⅡ。AGREE协作网(http:///)提供了临床诊疗指南在线评价系统,以及如何运用AGREEⅡ进行指南评价的在线学习和练习的服务,体现了信息技术在临床诊疗指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3 小结

信息技术对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各个环节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指南的编制与获取方面,关于信息技术在指南、推广方面的应用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实践。对此,我们应积极研究信息技术在指南的编制、管理、应用、推广、实施和评价反馈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虞舜,汪受传,韩新民,等.《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文献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83-585.

[2] 王静.基于本体的中医文献诊疗信息的智能检索示范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3] 韩新民,尹东奇,汪受传,等.德尔菲法在中医诊疗指南中的应用[J].中医儿科杂志,2010,6(4):50-51.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育处脾胃病中心.“北京市脾胃病名家传承高峰论坛暨中医脾胃病临床诊疗指南标准知识培训”隆重召开[J].北京中医药,2013,32(1):81.

[5]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