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 510440
[摘要] 卫生学技术审查是建设项目规划报建报批阶段所需的卫生防疫方面的专业技术意见,与卫生行政部门实施的卫生学预防性审查有一定的区别。本文提出卫生学技术审查的定义,对卫生学技术审查与预防性卫生审查进行分析对比,指出两者不同之处,并阐述卫生学技术审查的主要内容,以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卫生学技术审查工作的建议。
[
关键词 ] 建设项目;卫生学意见;技术审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 R637.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017-03
按照有关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建设项目初期进行卫生学预防性审查,并由出具相关行政审批文件。但在政府优化行政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工作的大背景下,为减少中间环节,部分地区则以建设项目卫生学技术审查意见代替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意见书,以提高建设项目报建报批工作效率。
1卫生学技术审查的定义
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30条规定“兴建城市规划内的建设项目,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中,必须有卫生防疫部门提出的有关意见及结论”。2004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28条再次明确“兴建大型建设项目需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2011年,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规定“公共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此后,各地出台的相应管理办法中,也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由此可见,建设项目应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办理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
但为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各地政府部门为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对预防性卫生审查作了技术性修改,以适应建设项目报建报批管理流程。2013年5月,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规划报建阶段实施细则》,提出“在建设项目具体审批过程中,卫生防疫是规划报建阶段非常重要参考审查意见,建设单位要在建筑设计方案中落实各专业部门技术意见后进行规划报建”。据此,建设项目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所提供卫生防疫方面调查意见本质上是卫生学的专业技术审查意见,而非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批意见。
实际工作中,将建设项目规划报批阶段的卫生防疫调查定义为卫生学规划设计技术审查,以区别卫生行政部门预防性卫生审查的行政审批。所谓建设项目卫生学技术审查就是卫生防疫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的前期建设进行现场调查和设计审查,并出具《建设项目建筑设计卫生学意见》(以下称卫生学意见)技术性审查文件,方便建设单位办理报建报批的技术审查工作,而非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的行政审批工作。
2卫生学技术审查与预防性卫生审查的区别
卫生学技术审查和预防性卫生审查均是从最初的卫生防疫调查演变而来,具有同宗同源的特性。随着建设项目管理的深化改革及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所职能的区分,实践中,卫生学技术审查与预防性卫生审查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①审查性质不同。2011年底,广东省卫生厅根据国务院、卫生部有关规定了《关于新、改、扩建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的程序规定》,强调“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工作”。 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是卫生行政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能。而疾控中心作为卫生局直属的卫生防疫部门、一个技术与服务机构,并非卫生行政机构,也无行政职能,所提供的建设项目卫生防疫方面的建议只是一项专业技术审查意见。
②审查范围不同。理论上讲,卫生学技术审查含概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建筑。但预防性卫生审查则按照“五大卫生”和专业分工,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实施。
③审查关系不同。预防性卫生审查是行政部门主动介入,带有一定强制性,是行政审批关系。卫生学技术审查则是受建设单位委托并签订《服务协议书》,构成一种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关系。
④出具的文件性质不同。预防性卫生审查后并出具《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意见书》或《建设项目卫生监督意见书》,具有行政审批效力。而卫生学技术审查出具的《《卫生学意见》,仅作为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个依据,只是一份专业技术指导意见。
⑤审查作用不同。对于卫生学预防性审查则通常从建筑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卫生标准进行全过程分析评估,提出建设项目潜在的卫生危害及所需采取的卫生防范措施,是建设项目卫生管理纲领性文件。卫生学技术审审仅仅从建筑功能与平面布置的角度,说明建筑设计卫生设施的合理与否,是建设项目一项技术性参考文件。
⑥审查时间不同。疾控中心卫生学技术审查与预防性卫生审查尽管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进行,但预防性卫生审查强调的是在选址与设计过程,卫生学技术审查则限定在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报批之后、签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
⑦所需资料不同。预防性卫生审查作为行政审批,所需资料也是按规范、标准所规定处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强制性,要求比较严格。卫生学技术审查的前提是要取得规划部门的批文,只需提供申请表(函)、规划批文、项目平面图、空调图纸、给排水图纸及卫生防疫设计专篇等资料,有必要时会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有关环评与可研方面的材料,灵活性比较大。
3 卫生学技术审查主要内容
《卫生学意见》以规划部门批文、设计图纸、卫生防疫设计专篇为依据,并经现场调查后,结合现行规范与标准有关规定,答复建设单位有关建设项目卫生学意见方面的技术性文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设计文件深度尚不能达到施工图的要求,《卫生学意见》主要针对项目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要求。《卫生学意见》主要内容及审点包括:选址与建筑功能说明、装饰材料、二次供水、空调通风换气、餐厅厨房、公共设施及其它方面。
3.1选址与建筑功能说明
首先根据规划批复文件应明确拟建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其次对拟建项目周边环境及市政配套进行现场调查,说明现场日照、通风、采光、交通、供水、供电及排污等情况满足项目建设要求;第三是调查拟建项目周边一定范围内有无污染源或潜在的污染源,是否对项目建设或建成后产生不利影响。最后,根据上述条件判断拟建项目选址是否可行。
同时,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与功能作简要说明,特别要明确如餐厅、会所、商场等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的布置情况,以便有针对性进行卫生学审查。
3.2建筑装饰材料审查
办理项目卫生学审查时,还没有开始装饰设计,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卫生部门难以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进行监督。完工后却需要进行室内环境的检测,氡、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指标的好坏是受建筑装饰材料影响比较大。为此,《卫生学意见》特别强调所选用装修材料应符合卫生要求,对人体健康不得有潜在的危害。
3.3 空调通风审查
对于一般建筑而言,在空调通风方面,主要强调不同卫生环境下机械通风、通风量及换气次数的要求,有时也会对室内温、湿度提出要求。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则强调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明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建设要求,包括各功能空间换气次数与新风量、空调送排风及新风布置、冷却塔设置、新风口设置、风管制作材料、防尘防虫媒的、水系统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空调系统(通风机、制冷机)等和内外环境的防噪声设施齐全,能满足消烟、除尘、消音、防震等卫生标准的要求。
3.4 给排水系统卫生审查
给排水卫生要求,主要考虑二次供水及供水设施的卫生要求。强调及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二次供水设施的安装应符合《二次人共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的规定,以保证供水质量、避免交叉污染。明确:生活饮用水箱应独立设置,远离污染源,贮水池容积不宜超过用户48小时的用水量,水箱建议采用不锈钢水箱并设密闭防污的上盖(或门)等;贮水箱(池)的进出水管间距不宜太近或落差太小,宜成对角布置,进出水管应合理布置,溢水管道应设防污染装置;二次供水设施不得与市政供水管道直接连通,设施管道不得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排水系统应保持通畅,要有防止污染水源和鼠类、昆虫通过排水道潜入生活水池的有效措施;宜设置室内污水排放管道系统的专用通气管,合理设置管道水封及管道排水坡度等等。
3.5 餐厅厨房审查
餐厅厨房在日常卫生学技术审查中所占比例比较大,并且专业性比较强,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过去,《卫生学意见》会用较大篇幅说明厨房餐厅的卫生要求。但在机构改革后,餐厅厨房卫生管理已不涉及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范畴,通常建议按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平面布置和流程设计,并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3.6其它方面审查
对不同的功能空间作有针对性的卫生学审查,如文体活动中心、公共卫生设施、商场商铺、展厅展馆、地下车库等等,要根据相应的卫生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审查,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明确相关卫生要求。同时,还应明确建设项目灯光照明、温湿度、噪声控制等微小气候应符合该场所的卫生要求,以及公共空间宜配备有效的预防控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
4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及建议
①本文所谓的卫生学技术调查最早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要求的建设项目施工环境卫生调查,后来由于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所职能分开,疾控中心一直在承担该项工作。但疾控中心不具行政审批职能,为了推进建设项目的报建报批,这项工作慢慢就成了规划部门所要求的专业技术意见,以一个技术手段解决了行政审批的手续问题。考虑到卫生行政部门职能架构、卫生监督部门人员配备等因素,疾控中心能否以主管部门授权的形式承担建设项目的卫生学预防性审查工作,还需政府部门的进一步研究明确。
②预防性卫生审查监督,按有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规定,是贯穿于建设项目选址、设计、施工、验收、运营全过程的行政行为,但大部门项目仅限于设计与验收两个阶段。于卫生学技术审查而言,也只是规划报批阶段介入建设项目的卫生审查工作。卫生预防性审查偏重于行政审查,与建设项目技术管理比较强的特性相背离,在操作层面上共性也比较少,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对卫生审查也不甚重视。为此,对于建设项目的卫生审查,能否突破行政审批的局限,转换为建设项目卫生学技术审查全过程管理,确保建设项目“三同时”得到很好的落实。
③随着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对建设项目功能设置也是越来越复杂、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有关卫生审查的规范和标准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还是上个世纪80年布的,难以适应建设项目中新的危害因素、新的生产方式及新的设备的技术审查需求。为此,有必要加强和加快卫生规范、标准的制订或修订。
④卫生学技术审查本身也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强的知识结构特点,再加上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技术水平不高的因素,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卫生学意见》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一方面要求单位重视,加强卫生学技术审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学识水平;另一面是加强规范化培训,结合标准、规范,细化审查内容,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审查水平。
[
参考文献]
[1] 刘剑晨,孙家平.浅析缩短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办理时间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5):165-166.
[2] 张战赛,汤宇斌.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卫生审核文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489-1492.
[3] 杨明金,杨明华.体育馆场所预防性卫生审查项目与要点[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7):204-205.
[4] 张玉慧,王斌,张灏.山东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5):311-313.
[5] 张启宁,钱群梅.高层住宅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卫生审核[J].职业与健康, 2008,24(32):2576-2577.
[6] 姚骏,徐勇.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行政审查有关问题的体会和看法[J]. 江苏预防医学,2008,19(2);79-82.
[7] 周杰,李学云.卫生学评价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6):446-447.
[8] 孔凡玲,李莉,隋少峰.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探讨[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1):55-57.
[9] 广东省卫生厅文件 关于印发《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的通知粤卫[2011]150号2011年12月29日.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经济性
一、项目概况
舟山新城保障房项目位于舟山临城新区,总用地面积为64731平方米;东临高云路,南临规划中的综合公共管理与服务区,西临象山(自然山体),北临新城大道及新城隧道,周边有舟山中学及大型商住区。
项目定位为舟山市保障性住房,主要为公租房,人才公寓,部分安置房及公租房配套用房,为舟山引进型人才,安置户,城镇低收入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针对居住区服务对象,使每一个居民都能平等的享受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绿化环境,体现公平原则。
二、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方案中,住宅区的主入口设在地块的东侧,开向高云路;次要出入口通过一条规划支路开向高云路,住宅区整体布局依周边地势,层数由11层至17层起伏,中心区域按中轴线布置,沿新城大道设置点式楼,在主入口附近沿高云路设置2幢11层住宅,其中底层为公租房配套用房及社区服务用房。11#底层设置部分物业用房及消防控制室。
1.建筑布局
布局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用地价值,在东、北沿街以小于90平方米的户型为主,西侧靠近象山区域以大户型为主,提高住宅的空间利用价值,以人才公寓为主。
(1)住宅区南北方向上由南到北楼层层数逐渐变多,建筑高度逐渐升高,形成南低北高,北侧点式楼中间复式楼的形态丰富的天际线。
(2)在住宅区东侧布置了两排较高的住宅,围合出较大的高层组团。在东侧、北侧沿街高层下设置两层商铺,可满足住宅区的使用需要,也为周边区域提供了方便。会所位于住宅区中部的高层住宅20#楼下,设置活动用房、物业办公用房等,既方便了住户的使用,更丰富了住宅区的公共空间。
(3)多层住宅可组成不同的组团,在布局上形成以半围半合形式为主,同时通过不同户型的错落组合,打破组团较封闭的形式,使组团内、外的景观相互渗透。每个组团通过建筑的板、点结合形成围合感,增加组团住户间的传统邻里感。
2.交通组织
住宅区在东侧高云路及南侧共设置了两个主要出入口。
区块内通过环形住宅区主干道及地下车库的布置,在组团外解决车流问题,使组团内形成一个安全,静谧的纯步行区域,住宅区内任一建筑到达消防车道距离均不超过50米,高层住宅至少有一长边面临6米宽的消防道路。
住宅区采用人车混行的交通方式,住宅区内设置一条7米宽的主路外围环绕,解决住宅区内部车行,同时结合考虑设置路边停车位。住宅区内除地面沿道路边停放机动车外,大部分机动车停放到地下车库。高层的住宅正下方的地下室设置储藏室,提供非机动车辆的停放。
3.景观设计
住宅区的景观设计,结合户型排布,社区活动空间等方面综合考虑,巧妙地排布景观和建筑的坐落位置,以小区道路为裙带,借鉴西方几何形态的园林及中国园林的自然、人文主题,绿化景观在不同的楼层空间,组团间的过渡空间,通过类似的或不同的景观主题,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构筑完善的住宅区户外交流休闲区域。
整个住宅区景观上可以分为三类:绿化隔离带、景观铺装、组团绿地。绿化隔离带位于住宅区的东侧,在住宅区的主要通道上设置几个景观节点:住宅区主次入口广场和组团的入口景观带。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组团绿化是中心绿化带的延伸,结合行步道和健身器械,采用宜人亲切的尺度,展开观景、戏耍、健身和休憩的户外交流互动空间。
三、建筑设计
1.住宅设计
(1)套型设计
套型主要分30平方米户型,60平方米户型,90平方米户型,120平方米户型4大类。采用大面
短进深的手法,保证多室朝南,客厅大面宽全景观,主卧室面宽大于3.6米,充分考虑室内辅助空间的设计,12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主卧嵌带卫生间。多层住宅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定位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主卧室开间为3.9米,客厅开间为4.2米,均有南向采光,卫生间与厨房采用全明设计。高层住宅90平方米以下户型设计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主卧室开间为3.5米。客厅开间为3.9米。
套型配比见下表:
户型类型 户型编号 户型面积(m2) 户数 户型配比
住宅 30m2 30a 29.7 500 29.04%
60m2 60a1 66.7
868
50.41%
60a2 65.5
60b 62.9
60c 67.1
60d 66.8
60e 65.7
60f1 63.9
60f2 62.3
90m2 90a1 85.4
302
17.54%
90a2 84.2
90b 88.1
90c1 87.9
90c2 87.8
120m2 120a1 126.9 52 3.01%
120a2 130.6 总计 1722 100%
(2)立面设计
住宅的立面设计风格沿用新古典建风格,采用典雅、大方、稳重的三段式处理,造型比例现代工整,强调韵律与节奏,基于法式建筑集群的美感上,融于现代建筑艺术造型及元素,外立面采用暖色涂料,并在立面上注重细节的处理,充分体现建筑的价值感。
(3)剖面设计
3#,7#楼底层层高4.5m, 2层及以上层高为3.3m。其余住宅底层层高3.3m,二层以上均为3.0m。
2.配套设施
在住宅区的11#底层设置物业用房;在主入口附近的3#,7#楼底层设置公租房配套用房,其中部分做社区用房。
3.地下室设计
地下室总面积为24369.7平米,地下室室外部分顶板覆土1.2m,层高3.8m。
四、建筑节能设计
1.外墙考虑采用轻质的保温材料,蒸压加气块、空心砖等,提高墙体建筑自保温;
2.根据需要,考虑在外墙增设外保温系统,使建筑单项满足住宅建筑节能要求。
3.户型合理设计,除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南向日照,做到南北自然通风。
4.采用节水型坐便器。公共洗手间的洗脸盆、小便器等洁具采用感应式延时自闭阀门。
5.采用变频供水,用水点限压限流,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消防水池设水箱自洁消毒器,
6.定期对水池除藻消毒,避免整池换水造成的浪费,
7.本工程12层(包含)以下的建筑每栋为单位采用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
五、消防设计
高层住宅每幢楼均有一条不小于4m宽的消防车道,同时在住宅的长边结合景观设置一段6m宽的消防登高带,保证每一户均有一个阳台或窗口能有云梯可以到达。
1.室外消防
室外消防市政给水dn150环管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保护半径小于150米。
2.室内消防
本工程消防贮水和加压系统设于地下室,设540m?消防水池一座,分为2格。在最高楼屋顶设18m?消防水箱一个,保证初期火灾水量和水压。
关键词:BIM;项目建设;成本监控;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4日
据统计,建筑业有2/3的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超过了预算。一直以来,工程进度的动态控制和成本的实时监控是建筑工业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伴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理论及技术的产生,具有高度信息集合特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变为可能,困扰建筑业生产效率的能耗低利用、粗放化管理将成为历史。
一、BIM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设项目复杂性的特点以及管理人员的协同困难的现实因素;多年以恚如何应用BIM在各常规项目上一直都是一个让建设方项目管理人员头疼的问题。对于中小型设计单位而言技术支持问题将会是他们应用BIM技术遇到的一个挑战。因为很多BIM软件都是由国外引进的,一些规则的使用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情有很大的出入,难以满足中国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国内算量软件商(鲁班、广联达等)都曾推出过力图实现项目动态监控的应用软件,但是这些软件无一例外都无疾而终,最终沦为成本检讨时套用的“花瓶”。
二、BIM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BIM技术在美国应用现状分析。美国是最早提出BIM技术概念的国家,同时也是将BIM技术应用得最为成功的国家。虽然,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等,在BIM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也比较成功,但相比于美国而言,这些国家和地区在BIM技术的应用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行BIM技术在美国应用现状的研究,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美国BIM技术发展的情况,及时发现我国在BIM技术应用方面和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借鉴人家的成功经验,同时吸取美国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教训,并为我国BIM技术的发展树立目标。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进行BIM技术的研究,最早提出的名称是建筑描述系统,即BIM技术的雏形。在2002年,BIM这一名词才真正出现,是由美国的Autodesk公司提出的。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发展40多年,BIM技术在美国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很多建筑企业都使用BIM技术,同时美国政府也对此大力支持,不仅颁布了一系列使用BIM的技术标准、指南、手册,还引导建筑企业建立BIM协会。美国政府机构推广BIM技术的方法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美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也比较早,同时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美国很多行业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建筑行业却是个例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并没有使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技术出现太大的变化。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信息化的发展,美国建筑行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可谓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能将很多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美国总务管理局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大力推广信息化手段,而BIM技术正是其中的代表。为了使BIM技术能更加规范化的应用于建筑行业中,美国总务管理局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标准,而事实已经证明,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二)BIM技术在中国应用现状分析。在中国,建筑行业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其中包括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建筑企业。BIM技术在中国建筑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一些项目使用了BIM技术,但大部分都是比较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有政府的支持和技术支持,如上海世博会、奥运村空间规划等,BIM技术在这些项目上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对于其他建筑企业而言,BIM技术还属于比较新鲜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建筑业中应用的并不广泛,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BIM从技术上来讲并不涉及到什么高难技术,但如果要在一个行业中推广,还需要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关键是要将这种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理论融入到设计师的理念中,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BIM技术对于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的要求比较高,但中国建筑业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行业不规范,这与现在的社会发展有很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建筑业中推广BIM技术是难以实现的。
但是,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BIM理念已经开始出现在建筑行业中,并被一些思想较为活跃的人士所接受,并付诸于实践。现在很多国内著名的建筑设计团队都成立了相应的BIM技术小组,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有专业的BIM技术咨询公司和培训机构。此外,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也都有应用BIM技术的案例出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三)BIM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建设部对特级资质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要求,BIM技术正在引发建筑业的巨大变革,将深刻地改变传统的工程设计、建造、管理方式,永久性地改变项目参与各方的协作方式,它以软件技术和信息技术为载体,形成完整的工程数据库,提高项目整合度,为工程设计、建造、管理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工程建造方更加有效和高效地进行项目全过程控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基于BIM的虚拟施工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将是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推动和支持,不断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实践,以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面对信息革命和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勇于吸收新技术,从而推动我国经济迅速高效的发展。
三、BIM在建筑模型及成本监控上的应用
(一)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
1、BIM在设计阶段的价值。在建筑项目设计中实施BIM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项目设计质量和效率,从而减少后续施工期间的洽商和返工,保障施工周期,节约项目资金。其在建筑设计阶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可视化(Visualization):BIM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描述通俗化、三维直观化,使得专业设计师和业主等非专业人员对项目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判断更为明确、高效,决策更为准确。
(2)协调(Coordination):BIM将专业内多成员间、多专业、多系统间原本各自独立的设计成果(包括中间结果与过程),置于统一、直观的三维协同设计环境中,避免因误解或沟通不及时造成不必要的设计错误,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3)模拟(Simulation):BIM将原本需要在真实场景中实现的建造过程与结果,在数字虚拟世界中预先实现,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未来真实世界的遗憾。
(4)优化(Optimization):由于有了前面的三大特征,使得设计优化成为可能,进一步保障真实世界的完美。这点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复杂造型建筑设计尤其重要。
(5)出图(Documentation):基于BIM成果的工程施工图及统计表将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设计企业最终产品的准确、高质量、富于创新。
2、BIM项目类型及介入点。哪些项目适合使用BIM?BIM应该在建筑项目设计的哪个阶段介入?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BIM只适合于复杂造型设计项目,在前期的概念和方案阶段就要介入,常规住宅项目是“杀鸡用牛刀”;有的说只有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住宅项目才能充分体现参数化设计的价值,提高出图效率,应该在施工图阶段介入;还有的说复杂的BIM只适合做方案设计,施工图还是使用AutoCAD灵活、效率高,这些观点其实都没错。心理学讲“需求是决定一切行为的根本”,BIM也是同理。不同的人、不同的项目、不同目的,将决定BIM的实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时候介入、做到什么深度、得到什么成果,以及实施的费用成本。
(二)BIM全过程成本监控系统模型。BIM理论及技术的构件特性决定了在BIM时代,构件这一称谓将作为一种建筑零件的存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产业工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在建筑信息模型中,构件不仅仅能够反映建筑实体的长、宽、高等几何信息,而且能够反映包括结构类型、材料种类、制造商、采购价格、施工成本在内的大量建筑信息,它为项目管理各专业的协价值工程同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信息来源,使成本的实时监控成为可能。伴随着BIM在施工进度中的成功运用,BIM“3D模型+进度+成本”的信息集成平台将成为解决项目成本失控的利刃。
目前,成本的控制一般还是着重在项目进展的特定节点上进行,整个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控制也主要表现为三算对比(项目概算、项目预算及结算)。基本上不存在真正的全过程成本控制体系,目前大多数甲方项目成本管理团队所采取的都是定期进行成本检测和成本分析的方式来力求实现对成本的全程把控。而通过BIM所能实现的全程成本监控,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时监控,成本监控的准确性将大大提高。BIM对于成本的监控体系,是从整个项目的招投标及设计阶段就开始真正介入到项目中直至项目交付业主使用为止(如果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考虑,BIM对于投资控制的控制将可以持续到整个项目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结束使用寿命、拆除为止)。
四、BIM应用可行性分析
基于BIM的成型的最大难题在于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各方数据的兼容性以及平台输出数据的准确性。这两者伴随着IFC的完善以及国家对于BIM标准的统一研究出台将会迎刃而解。如果要保C基于BIM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建设项目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各专业BIM信息接口,这一方面有赖于各专业BIM精英对于族的建设完善;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更加强大的数学算法来实现信息接口的通用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两个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也会随着BIM技术的推广和研究而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五、结语
从国际发展角度来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BIM技术相比于二维设计技术而言,不仅具有协同设计的优势,同时BIM技术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解决了不同阶段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建筑行业对于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必将成为一种主流方向。BIM理论及技术是建筑产业信息化实现的希望载体,BIM同时在建筑造价上的应用可以改善效率及项目管理面貌,在从繁重算量、重复成本核算中解放出项目管理人员的同时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建筑质量及细节的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建平,范.基于4D-BIM的施工资源动态管理与成本实时监控[D].清华大学,2011.
[2]任桂娜.基于BIM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自动生成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1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涵义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建筑单位为了使设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策划、组织、指导和检验等管理方法对建设项目的工作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对于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来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很多人员和技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建筑设计项目在投资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最优组合,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1.2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特点
深入分析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涵义,可以发现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逝去性的特点,对于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来说,无论是项目组织还是项目设计过程,都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建筑设计项目结束之后,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解除,因而具有逝去性的特点,而且建筑设计项目管理也不是一个能够重复的过程;二是具有不可预知性,尽管对于建筑设计项目开始之前都有一定的预见性,特别是要做好各方面的分配工作,但无论建筑设计方案如何完善,建筑设计项目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这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灵活处理;三是具有多变性,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过程中,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因为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作用,这就使得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呈现多变的特点,必须在管理过程中积极推动管理模式创新。
2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与流程科学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2.1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科学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建筑单位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方面都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管理作为重中之中,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管理内容缺乏全面性,全面管理是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方法,但一些建筑单位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过程中缺乏全面性,特别是对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的管理不够全面和系统,存在着重视计划轻组织、重监督轻控制的问题。二是管理内容缺乏协调性,对于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来说,要想实现科学规范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建筑设计内容进行协调,使计划、组织、监督、控制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目前一些建筑单位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方面缺乏协调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现象。三是管理内容缺乏统一性,从目前一些建筑单位开展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来看,在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以及人员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战的现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运行体系,必然影响到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的科学规范化。
2.2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流程科学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单位普遍重视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流程,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在人员组织安排方面,对于项目经理和设计师的安排缺乏合理性,特别是个别建筑单位对项目经理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因而缺乏与设计师之间的协调配合,必然影响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流程的科学规范化。二是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流程缺乏精细化,一些建筑单位在开展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过程中,还没有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流程管理的重要理念,因而在对合同进行商谈和重订方面缺乏有效的衔接,特别是在提出的建议方面缺乏详细性,必然影响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科学规范化。三是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流程缺乏科学性,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流程管理,因而必须细化流程管理方案,但从目前一些建筑单位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流程方面,普遍存在着方案细化不足的问题,因而容易在管理过程中打乱伏,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3加强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与流程科学规范化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科学规范化的有效措施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这四个方面构建了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整个内容体系,必须围绕这四个方面加强科学规范化建设。一是要强化全面性管理,要把以上四个方面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不能厚此薄彼,每项内容都要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更具系统化。二是要强化协调性,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过程听协调机制,比如可以建立联席会计制度,对计划、组织、监督、控制人员进行协调,能够形成管理合力,确保管理内容都能够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三是强化统一性,对于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来说,必须使四个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加强各个部门、各个人员之间的协调,解决各自为战的现象,特别是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一定要相互通报,这样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避免出现管理空白。
3.2加强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流程科学规范化的有效措施
对项目进行立项,委托单位提出初步设想后,建筑单位制定初步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工作计划,经投资方批准后准备实施,这就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一是做好人员组织,这是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最从重要的方面,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方面的管理人员都要组织到位,使其既独立负责又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使管理更具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注重精细化管理,对于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流程来说,由于具有很强的复杂性,管理流程多,管理人员多,因而极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当中,每个流程都要做到尽量详细,做出科学的计划,明确管理内容、管理人员以及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流程管理更具规范化;三是强化科学管理,牢固树立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的理念,将建筑设计管理纳入到项目建设的始终,特别是要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人,建立奖惩机制,提升管理成效。
4结语
关键词:建筑项目;设计;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前所未有的,建筑业的发展更为迅速,200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已经达到34765.79亿元,2008年建筑业总产值已经达到61145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1010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8%。以建筑为首的各单位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建筑项目管理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日益复杂、庞大的工程项目,我们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整合、优化建筑项目工程设计和管理的方法。
(1)建筑项目工程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
建筑项目管理应包括设计方案的选取、施工方法,进行必要的施工验算,选择或设计、制作施工机具设备,选购与运输建筑材料,给排水、电、动力、生活设施以及施工计划,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施工是一项复杂而涉及面很广的工作,上至天文、气象;下至工程地质、水文、地貌、机械、电器、电子、管理等各领域;同时与人的因素,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密切。因此,现代的大型工程施工,应由多种行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协力完成。
(2)建筑项目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性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建筑项目工程的目标向工期、质量、成本、环境、卫生、安全、满意度等全方面、多目标的协同优化转变。伴随着全面质量管理在各行业中普遍实行,政府和人民同时意识到价值提升并不仅意味着最低的工程价格,还有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满意度等,建筑项目组织管理就要从施工管理、方案设计、成本控制等各环节,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在规定的工期内优质、安全地完成,主要包括:①确认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布置;②制定工程进度计划;③安排人事劳务计划;④临时设施计划;⑤机具设备使用计划;⑥材料及退缩计划;⑦工程财务管理;⑧安全、质量与卫生管理。这就表明建筑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其要求的提高,系统科学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建筑项目的设计和管理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项目管理的分析
工程的项目管理是一个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项目管理要坚持把安全质量作为重点,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内容,把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手段,以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的内容
首先,要建立项目部门,针对具体工程的规模以及技术的复杂情况,确定具体的管理层次,既要节约成本,又要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达到管理的目的。在人员选配上一定要严格,确定项目的负责人,明确部门内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职责,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其次,进行前期规划。我们做任何工作,其前期规划都是很重要的,项目管理尤其如此,在建立了项目管理部之后,就要对整个项目管理做一个具体的规划,确定管理的重点以及难点,列出详细的项目管理清单,这样在以后的管理中就可以目标明确,稳步进行。
1.2 强化项目管理的措施
(1)严格控制人员选配。
项目管理部门是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主体,那么项目管理工作是否进展的顺利,管理部门的人员是最关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配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考察每一个成员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素养,尤其是项目管理的负责人,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而且除特殊情况外,项目负责人不可以随意的更换。确定具体的人员之后还要分工明确,细化每个成员的工作范围,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保障项目的工程质量,要控制成本,所以项目部门要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熟悉了解,然后针对不同的阶段制定具体的检查制度以及奖惩措施,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以此来实现项目管理的真正意义,保障企业的切身利益。
(3)严格考核制度。
在工程进行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周期计划来对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认真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一旦发现漏洞,及时的勒令其改正。工程项目竣工之后,更要和相关部门一起,对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来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确保工程质量没有任何问题。
2建筑设计管理的分析
一个工程的设计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设计方案是投资的前提和依据,所以做好建筑设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保障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
2.1 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政府的监控力度不强。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设计工作只对业主负责,只要业主认为没有问题就可以了。这就很容易在后期的施工中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此外,对于设计市场的管理不够严格,经常有无证或者越级的状况发生,这都是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的原因。
(2)对设计工作不够重视。
现在很多业主对设计工作不够重视,他们只看重施工的环节,认为施工才是真正控制成本以及质量的关键。这主要是他们对设计的理解不正确,也没有意识到设计工作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由于业主的不重视,导致对设计的把关不严格,很多设计师为了迎合业主的喜好,盲目的赶时髦,求新颖,不考虑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成本控制,这样对项目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都有影响。
(3)缺乏竞争性。
现在很多的设计不是靠投标竞争,而是凭关系,在采用设计方案的时候,主要是看谁认识的人更有权威。这样就使设计工作丧失了竞争性,没有了竞争就没有压力和动力,也就没有了提升的空间。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只要保证不会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当然不会过多的考虑成本问题,很多时候,很多设计单位为了保险起见,随意的增加安全系数,这就造成大量的浪费。
2.2 加强设计管理的措施
(1)管理部门加大优化设计的监控。
这个工作开始的时候可以由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审核,这样既可以通过审核的方式来对设计方案进行把关,还可以给设计单位一些压力,使他们在设计的时候主动优化方案。
(2)提高业主对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设计管理的控制单纯的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宣传等方式来提高业主对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设计监理部门,对设计工作进行全程监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设计方案的质量。
(3)增强竞争意识。
在征用设计方案的时候最好以投标的方式,对多家的设计进行比较和筛选,然后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强设计单位的竞争意识,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各个设计单位才会竭尽所能,设计出更加优化的方案。
(4)加强优化设计的综合性。
要通过优化设计的方法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所以不能片面的强调节约成本,而是要正确的处理经济和技术的对立统一。要做到技术合理和节约的完美结合。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去设计方案,把成本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最终设计出理想的方案。
3结语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而言,其项目管理和设计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所以做好项目管理和设计管理是工程进行的前提。本文已经分别从几个方面对加强建筑项目管理和设计管理的措施作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各个部门对项目管理和设计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这些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伊生.建筑工程进度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建筑项目 设计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建筑行业当中,“风险”是指某个事件或因素具备具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且会对正常的施工、设计等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就是可能会产生损失。根据现代管理理论,“风险”及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建筑行业对 “风险”要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基础上,通过具体的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和控制。
二、项目设计风险管理概述
在对建筑设计进行风险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对设计阶段的概念进行充分认识。目前在国内建设领域对设计概念的认识只是局限于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纸完毕的阶段。
众所周知,设计是工程实施阶段的关键,设计阶段质量的好坏,决定整个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无论从工程质量,还是从投资和进度方面而言,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设计质量的好坏,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巨大影响。一旦由于设计失误所造成的质量问题,经常是在施工阶段不能挽救的,严重的甚至会带来整个施工项目的损失。
2、设计对工程投资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项目投资控制最主要阶段就是的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目前在我国的建设项目投资中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和概算超估算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3、设计对工程项目进度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设计进度尤其是设计图纸的按期制定并投用,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设计质量的好坏也对工程项目整体进度有重大的影响。设计质量不能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就可能要频繁的变更工程项目,浪费了时间,最终造成项目进度的延误。
由此可见,设计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很重大的,涉及到项目的全部过程。在设计阶段,虽然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少,但因为工作的难度最大、对智力要求最高,不仅对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项目的运营管理效率、对项目全寿命周期效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 建筑设计三个方面风险识别
1、方案设计阶段风险识别
方案设计是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其它有关的设计资料,从适用性、经济性、结构合理性、艺术造型、群体效果、空间关系等几个方面做出的设计决策和综合的设计构思,并通过图形、表格、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的过程。除此以外,设计的时候还要对暖通、给排水、电气、消防等进行统筹设计,在建筑的功能和布局上有所考虑。
2、 初步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
初步设计要在总体设计或设计任务书的原则指导下进行,这一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建设单位的干预因素,不遵循设计的客观规律,给项目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设计者信用风险,比如虚假的资金状况、资金链条断裂、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建设手续不全或者属于非法建设,这些情况都最终导致不能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设计款项,甚至取消项目。除此此外,还存在着设计职业责任方面的风险因素。典型的设计风险包括了因设计内容不完整、设计质量存在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工程造价超过计划、质量低劣甚至由此引起人身伤亡和物质损失等。
3、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
施工图是提供施工安装单位按照何种标准进行施工操作,并最终完成产品生产的图纸。在这一设计阶段,由于各专业工作量大,之间相关的技术配合和技术协调工作也会经常发生。因此这一过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更复杂。这个阶段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工人员在贯彻设计意图方面与施工图设计人员的沟通不及时畅通,以及设计人员在现场检查从而发现设计中的问题。例如某些承包商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降低人工成本,经常找客观原因变更设计,进而增加了设计单位的工作量和责任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各单位之间沟通不畅通,交底不完全,也会引发一些的风险,造成设计的变更和设计失误。第三,监理工程师为了控制投资费用,有时会要求设计单位降低安全系数,再加上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留下了很大的工程质量隐患。此外,因现行监理收费的标准较低,而且加上设计者的不断压价,以及监理合同的不规范,造成监理单位要求变更设计的情况时有发生,进而降低工程成本从中获得一定的报酬,这必然会加大了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而且也埋下一些责任风险和隐患。
四、建筑项目设计风险管理
风险应对与防范是与相关人员比如项目经理者相关负责人密不可分的。相关人员要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得到相应的结论,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顺利实施的过程。风险应对的工具和技术主有几种,下面将详细进行阐述。
1、建筑设计的风险规避
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规避指的是项目总负责人或者主体组织在进行决策时对存在风险很高的设计领域、项目和设计方案通过选择进行有效回避,选择低风险的方案。简言之就是回避风险高的设计。这种方法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回避一些风险而放弃活动必然会到来经济效益的损失。
2、建筑设计项目的损失控制
如果特定的风险不能进行规避,就要采取必要的行动将与之相联系的损失降到最低,这种处理风险的方法就是损失控制。与其他工具和方法相比,损失控制的方法是最为积极、合理、有效的。因此,在建筑设计项目中,我们通过多种手段来控制损失,比如适当提高设计取费标准和设定适当的设计周期。
3、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指的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就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消除或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但在现实的情况中,由于一些风险是不能预测或者是不能防控的,因此,预防措施只能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消除或减少风险损失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严格控制风险的来源,有效预防建筑设计的风险,就要在完善合同设计、严格审查设计单位的资质、规范设计招标环节、严格设计审查标准等这几个方面重点加强工作。
4、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承担风险的主体有意识地把损失或者会引发损失的财务后果转嫁给他人的方式。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转移,是指把设计过程中的部分或全部风险从一个承担主体转向另外一个承担主体,并且有意识地把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其他责任主体,把一些风险因素通过一定措施转移出去。比如设计单位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意外风险等转移给保险公司。
5、建筑设计的风险自留和风险监控
风险自留指的是面对承担风险,也就是说,一旦发生了一些损失,责任主体或者单位可以根据这个损失获得资金来赔付这个损失。除了设计者的个人干预行为之外,设计单位应该首先做出准确判断,还要具备超前意识,尽快开展顾客满意度的测评工作,了解并把握市场的变化,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最终获得成功。
风险的监控是指在执行完风险处理的对策之后,及时对执行的效果进行检查评价,并根据情况不断修正和调整对策,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建筑设计项目的风险监控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建筑设计的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而且随着外界情况和自身的情况的不断发展而随之变化。因此,不但要事先根据相应风险的控制措施,制定风险应对策略,还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实施情况随时进行监控,并及时反馈,在必要的时候调险管理对策,最后对实施的效果及差异进行评估。
五、结语
风险因素存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就必须要求企业相关责任人建立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有效的方法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尽量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王永东,李树晶,任国粱.建筑设计企业管理初探【J】.科技信息,2010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
Abstract: the civil building design project management including design stage designers and drawings and responsible for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ject engineer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technology, etc. Its purpose is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in quality, schedule and investment cost effective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for best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civil;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设计单位为了使设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策划、 组织、指导和检验等管理方法对建设项目的工作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 这个过程极其复杂,包括设计阶段的设计师和图纸还有负责整个建筑项目的工程师和在施工阶段的技术等 。其目的就是要对建筑设计项目在质量、 进度、 投资成本进行有效地整合,相互协调以得到最佳优化。 建筑项目管理是对具体的设计项目进行管理,它与一般的管理不同之处是将管理的对象具体到设计项目,但它仍是管理的一部分,所以管理的理论也对之适用。
一、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个完整的工程包括前期的可行性研究、 设计方案、 施工、 验收、 试运行再到投产的环节。 每个建筑设计项目的时间、 资金和目标是既定的。 由于其限制性,建筑设计项目就具有其特定的特点。
1、多变性
项目管理部门的设置没有固定的限定,随着项目的进展,有些部门的工作越来越重要,相应的要求的人员数也需要增多,而有些部门可能只负责前期的工作,一旦这部分工程的完成,它的存在就没有必要,因此,这部分专业人员就可以投入另一项目或者这个项目的其他部门,也就是说建筑项目的管理不可能是固定的、 一成不变的,项目管理有时会要求人们承担各种不同的任务。
2、 逝去性
每一个项目均面临一个新的过程,项目的组织也是临时性的,从人员上看,每个项目所需要的专业人员不同,项目结束,所有人员都各自自行解散,合作关系也随之解除;从设计的方案来看,每个项目有特定的要求,因而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设计方案,因而其管理也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项目的管理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3、不可预知性
虽然在一个项目开始之前都有一个可行性的研究以及对人力 物力等资源的分配过程,但是无论项目经理的能力多高,设计方案多么完善,施工人员的技术多么精湛,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常有不可预知的情况。
二、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
1、 严格执行合同
民用建筑项目设计合同是甲乙双方就建筑项目设计签订的法律性文件,是项目管理的基本支撑条件,也是约束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强制力文件要严格地执行合同条款,完善项目管理工作,应当注意到以下几点:
(1)熟悉合同条款明确目标
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合同,明确规定的设计单位应履行义务以及约定的设计文件交付日期各级设计管理计划,也须围绕此目标深入展开。 换言之,民用建筑设计项
目管理的首要任务即熟悉合同明确目标,制定最高效最经济的项目管理计划。
(2)做好设计计划调整的时间准备
了解并熟知合同约定的业主方职责范围,尤其是要做好设计计划调整的时间准备业主单位职责内容是合同约定的重要内容,设计工作的展开也需要依赖于部分业主职责的完成 因此,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业主提供的文件资料或其它条件,即设计的外部条件输入 业主提供资料延期的,项目管理计划也应相应调整并选择新的时间节点掌握设计方的职责范围 项目管理动态化项目实践证明,设计项目的运作经常会因业主要求的改变而出现内容变动,由此会带来资料数据采集 合同工期等诸方面的调整因此,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必须确定动态的目标管理要体现相对性而非固定性.
2、依据项目人力资源组成, 完备项目管理计划
组织机构是民用建筑设计项目任务赖以完成的组织保证由于民用建筑设计涉及到建筑给排水电气结构等诸多专业,需要由设计、 校核审核等岗位人员协力完成其中存在的专业差别及设计人员间的技术经验差异,都会直接影响到设计任务的执行进度。因此,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针对上述差异,采取对应的预控措施,切实保障管理目标的达成。
(1)编制项目的人工时定额, 人力资源安排合理化
建筑项目设计的专业分工,可继续分解为若干工作项,每一个工作任务完成的所需人工与时间即该项工作的人工时定额。 项目管理人员应结合合同计划,在人员、 时间安排方面实现合理搭配,还要考虑到人员数量及专业技术水准等诸项因素,确保工作任务在经济合理的总人工时下的按时完成。
(2)确定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定额, 编制恰当合理的设计节奏和设计进度计划由于不同的民用建筑如住宅商业城 、学校等在设计 、校核以及审核时间都是相对稳定的,但具体到存在项目设计经验差异的设计人员、各设计阶段,设计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项目设计进度计划编制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动态地把握好设计节奏,使项目进度计划可顺利完成预计目标,并留有一定余地便于修改。
3、严格落实设计程序, 注重方案论证工作
民用建筑项目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在建筑设计方案深入细化的过程中,必须在前一程序任务完成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展开后续工作,这样才能尽量降低建筑设计的返工率。由此,各阶段的设计方案论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中,必须保证方案论证的确实执行并留有充足时间首先,方案设计阶段,论证工作应在建筑功能平面初稿完成的基础上,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从专业角度对建筑设计提出要求,并确定各专业方案在现有建筑方案上是否具备可行性,在可行性基础上加以优化论证。 其次,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方案论证,该阶段主要是就相关专业的具体方案加以讨论和论证,较关键的方案应由分管总工程师参与论证工作。
4、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方法
(1)进度管理
由于建筑项目有时限性的特点,所以要保证进度在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虽然现在大部分工程项目都有一个完善的进度监控小组,但是进度失控的现象也很普遍。 这其中不仅有承包商的责任,投资方的责任也不可推卸。 只有承包商和业主两组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会达到控制进度的目的。
(2)关键线路法
关键线路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 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 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3)合理配置
通过整合或者分解的方法,合理的分配劳动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要素,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4)质量管理
质量是衡量一个项目的核心标准,在保证进度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达到既定目标的质量要求。
a技术质量保证
总工程师是技术质量保证系统的负责人和把关者。 影响技术质量的因素包括在施工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施工仪器设备,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设备、新技术是保证技术质量的前提条件。 此外还有进行质量检测的工程队,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测量施工的样本,保护好测量的标志 ,收集测量资料等,实验室里工作质量也是技术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工作任务便是现场取样,对材料等进行检验,进行质量监督 ,以实验结果显示可行性,是工程师指导各工程队工作的重要依据。
b施工质量保证
这一部分工作主要是现场质量管理,首先就是要保证材料设备的质量,采购的材料必须合格。其次,就是施工仪器设备的正常和计量器的有效,所有的机器都必须经常检查和维修,机器的调配也要有固定性,当然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备用一定的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就是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仅要求技术精湛,对于一些特殊工种,还需要施工人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在人选上最好选择经验比较丰富的人。
总之,尽管民用建筑设计项目是设计项目中涉及专业较少规模较小的项目,但其项目管理工作与大中型工程项目总体管理工作相比较,存在共性,也有特殊性。 只有很好地完成了民用建设计项目管理工作,才能为更重要的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晔.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与流程的科学规范化[J]. 建筑设计管理, 2011,(02) .
[2] 王伟杰,杨琦.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运用的探讨[J]. 建筑设计管理, 2007,(05) .
[3] 陈可. 建筑项目设计项目管理控制思路研究[J]. 科技资讯, 2010,(16) .
关键词: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住宅商品的需求日趋高涨。这几年住宅小区项目的开发红红火火,设计、生产和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客户购房理念也日趋理性,对房间功能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出发,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在整个建筑项目开发中也更加显得重要。房地产开发商对住宅小区项目开发策化和设计阶段越来越重视。以往开发商搞到地皮,找几个人便绘出图纸,建楼卖楼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有其特殊性。首先设计的成果是由建筑设计院完成的。其次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人员在策化和设计过程中起沟通、协调、监控作用。因此在建设项目的设计运作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如何介入,如何控制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能动性,是取得项目设计成功的关键。
项目管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其知识和方法体系在大多数时间适用于大部分项目,其价值和实用性已得到广泛一致的认可。项目管理有时被用来描述管理持续进行的日常运作的组织方法。对这种方法更恰当的称谓应该是按项目进行管理,即把持续进行的运作的许多方面视为项目,并运用项目管理技术来进行管理。项目管理通过应用下列过程得以完成:启动,计划编制、执行、控制和收尾。项目团队负责管理项目工作。在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化和设计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对项目策化和设计过程中范围的界定、时间、成果、风险和质量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将使房地产开发公司决策和设计人员对项目设计的监控过程更为具体化,操作更简便、理性和有序,有助于决策的理性化及对设计进度、成果和质量的控制,并对项目的后期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般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终产品分别是方案报建文本和施工图蓝图。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方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有些项目需做扩初设计,并报批。这里将扩初视为施工图设计过程的一个阶段。)可以认为建设项目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而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其项目管理在执行组织的结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流程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或委托设计院),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多轮的方案竞标,内部评审,专家咨询论证等,方法不一而足,希望能磨出一个精品来。但有时却事与愿违,要么设计成果偏离了目标,要么设计进度一拖再拖,延误了建设工期。
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强有力的执行组织的结构是必须的。一般由上层领导、设计规划部门、策划部门、营销部门等部门组成,在设计规划部门的协调组织下通力合作,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及时、科学地决策,保证设计进程的顺利推进。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在大、中型建设项目中采用方案招标来选定方案,也有的采用直接委托某一设计院来直接设计方案。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房地产公司在取得项目后,一般都会委托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项目策划,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而房地产公司也会对项目进行内部方案设计和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的整体方向,作为招标任务书拟定和评标的依据;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将方案招标作为项目研究的手段和过程之一,或考察设计院实力的方法,招标方案的成果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影响不大。对建设项目整体方向把握还不太准,或希望项目有所创新的房地产公司,一般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集众家所长。一旦房地产公司对项目形成强烈的主观意志,一般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以免不必要的反复而浪费成本和时间。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方案设计阶段,项目沟通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准确而及时的沟通使项目设计朝正确的方向有序地发展。沟通是多层面和多方式的。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沟通为:内部沟通(纵向和横向的沟通),与设计公司沟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尤其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要及时甚至提前,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建立沟通信息的存贮体系和信息查询体系,以便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由团队成员和项目干系人共享。
在方案设计阶段也要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绩效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实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项目资源的管理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何保证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配合,发挥各种资源的能动性,是项目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资源,分析各种资源的长处和 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何保证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配合,发挥各种资源的能动性,是项目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资源,分析各种资源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优势互补。比如设计公司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但由于操作的各种项目较多,积累了不少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房地产公司设计对市场的了解比较及时,但对先进知识和经验的获得主要通过考察的手段,也有所滞后。有的房地产公司因种种问题而将设计公司沦为绘图公司,实在是资源的一大浪费。方案项目质量管理除了在方案的进程中介入监控,与设计单位共同合作,保证设计成果的内容质量外,成果的表现质量也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包括成果的内容、数量、质量等,一般在委托设计合同中做详细交待。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方案报建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方案已经确立,设计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有序,因此此阶段的项目设计在执行组织结构、质量控制、资源管理、项目知识积累等方面与方案阶段有所不同。执行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成员配置一般由设计总监、工程项目经理(建筑专业),以及建筑、结构、设备及概算人员组成,形成一个典型的强矩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也相对简单:委托设计,拟定技术措施,中间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成果审查、成果报建、联合技术交底等。项目质量管理主要对上述几个流程组织相应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在这几个环节中,中间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是关键。工程设计负责人对项目的成功运作起着关键作用。在选定设计单位后,要对实施项目设计的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考查,审查其主持设计工程项目的图纸质量,对其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中,要依据设计院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成果控制,保证成果的质量,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设备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即组织规划设计部门和工程项目部门对成果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提出整改意见,把错漏控制在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
关键词:设计阶段;建筑项目;施工图;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04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项目成本控制对建设方来讲不是一个领导或哪个部门的工作, 需要公司重视、公司全员全过程参与,共同努力, 创造出成本管理的氛围, 并使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争取项目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笔者认为设计阶段是成本的控制重点,本文对此做简要探讨。
1.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经济因素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几个方面:
(1)平面形状
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对建筑物建造成本有显著的影响, 而且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 建筑平面形状越简单, 它的单位建造成本就越低。对一般建筑物而言, 外墙费用占建筑物建造成本很大比重, 一般会达到20%~30%, 平面形状对建筑物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墙费用的影响。
不同的设计可以通过检查外墙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率或外墙周长与建筑面积的比率来加以比较。通常, 该比率越低, 设计就越经济。因此简单的平面形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但近年来, 一些委托人或建筑师为了追求建筑物的标新立异, 往往采用复杂的平面或立面形状, 这样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成本。
(2)建筑物大小
建筑物尺寸的加大, 一般会引起单位建造成本(即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建造成本)的降低。因为建筑尺寸的加大, 可能会引起墙与建筑面积的比率缩小, 房间的使用面积势必加大, 而内部隔墙、装饰、墙裙等的工程量也会成比例地减少, 装饰在墙上的门、窗的额外费用也会相应地下降。建筑物尺寸的加大能引起单位建造成本降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 对于一个较大的工程项目, 某些固定费用如运输、现场暂设工程的修建及其拆除、材料及构件储存场地、临时给水的安设和临时道路的修筑等准备工作, 不一定因建筑面积的扩大而有明显变化, 而固定费用占总建造成本的比率却会相应地降低。
(3)层高
层高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成本。根据统计结果, 层高每下降10cm, 工程成本降低1% 左右, 墙体材料可节约10%左右。为此, 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 适当降低层高可以节约建筑材料、减少劳动力消耗, 节约用地, 其结果必然使工程成本降低。
(4)层数
建筑物层数与建筑物建造成本有密切的关系, 增加建筑层数, 一般有利于节约用地, 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5) 结构柱网尺寸及布置
柱网尺寸及布置与建筑物建造成本也有很大关系, 如何确定结构的柱距与跨度是柱网布置的关键。无论是多层框架结构还是单层工业厂房的柱网布置, 都要既使结构受力合理, 又使施工方便, 从而降低成本。
2.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不同于方案设计阶段之处是设计更加细致, 这一阶段要涉及到结构、水、暖、电等。所以这一阶段是方案设计阶段目标成本管理能否实现的一个关键环节, 也是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可以从设计范围、材料设备选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设计范围
建筑设计通常要确定建筑物各主要平面和立面尺寸, 而且这个尺寸必须到位, 包括电梯用房, 配电用房、风机用房、空调机位、管道、风道、通道等等, 遗漏一处, 会对项目成本造成很大的损失。
2) 材料设备选用
一般材料设备的选用主要考虑2 方面: ①外墙装饰材料的选用。外墙装饰材料有涂料、面砖、花岗岩甚至铝板等。②窗户的选用。窗户一般采用铝合金材质, 铝合金窗的类型有落地窗、低开窗、飘窗、推拉窗、平开窗、断桥隔热铝合金窗等。上述材料设备选用不同, 工程造价相差很大, 因此设计时在考虑工程质量的同时又要考虑工程成本。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阶段成本控制主要涉及结构设计, 对于如何优化结构、合理计算荷载、配置含钢量和提高空间利用率等方面, 向设计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基础选型与设计
对基础的选型, 应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设计单位首先应该认真解读地质资料,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分区域分别选用不同基础形式, 在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基础上降低项目投资额, 具体情况如下: ①对于能采用天然地基的应该首先采用天然地基, 如持力层埋深不超过3m、地基承载力也满足上部荷重的要求、大部分可以设计成柱( 墙) 下独立基础的建筑均应首先采用天然地基。又如核心筒基础尽量不要设计成联合基础, 而应设计成独立基础, 设计天然地基应按规范的参数对地基承载力值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②桩基础持力层( 尤其是风化岩层) 应根据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的不同要求合理选择, 不应强求统一。 ③对于座落在中微风化岩层上的基础可以不受基础埋深的限制, 且其半下地室底板在满足抗浮的前提下可以按构造设计, 不必设计成梁板结构。④采用桩基础时, 如果地质条件允许, 应首选应用预应力管桩, 且应该大小桩型混用, 合理配桩, 其次才考虑其他桩型。
(2) 上部工程设计
对于上部结构设计, 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基础上, 应该合理设置结构钢筋和多种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置, 以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①采用合理结构形式, 尽量避免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②提倡梁配筋采用省钢筋方式配置, 即梁两角部位钢筋在跨中1/3截断, 以较小直径钢筋与其搭接。但应注意, 该钢筋应按受拉筋绑扎搭接( 或焊接、机械连接) , 要求设计图上有构造处理大样。③楼板设计应符合计算模型, 简支边计算其负筋按规范要求配置即可, 避免随意增大。板能尽量采用分离式配筋。楼板根据计算跨度不同, 采用不同厚度, 对于房间阳角( 柱、墙角) 处板应有加强措施。④主次梁交叉位置附加钢筋应按计算配置, 跨度不大时按常规附加箍筋即可, 不能在图纸上笼统说明附加吊筋, 梁的箍筋也应该注意优化节省, 有次梁配构造箍筋的按规范最低标准即可。⑤柱设计时尽量少采用异型柱, 柱抗震等级亦应根据不同部位合理确定, 柱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沿高度有所变化。⑥楼层梁板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可以根据受力需要设计。
(3) 设计过程跟踪、信息及时反馈
施工图设计过程中, 公司设计部门人员与设计院密切配合, 审核设计院提交的过程文件, 成本人员根据设计进程, 按设计要求随时进行测算比较, 并将测算结果、比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不断配合设计进行优化。
(4) 编制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后, 及时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分析报告, 对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建议具体实施情况予以说明, 对成本动态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并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 以方便各部门不断总结提高, 并执导下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
4.结语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 因为设计阶段对于投资和施工两部分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是决定投资成功与否的真正阶段。由于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涉及面广、环节多、难度大,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 最终实现成本控制的动态化、多元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钟艳艳.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研究[D].重庆: 重庆大学, 2007.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法规文件的相继出台,对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许可起到了很大的法规约束和政策指导作用,对推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许可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保证安全设施设计正确有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特征
1.1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定义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属于国家确定的九大高危险行业[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之一。国务院2011年的第591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了危险化学品就是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晶。
目前,危险化学品界定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录》(2013版)。
国家安监总局2012年第45号令《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包括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其安全审查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因此,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就是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必须接受监管。
1.2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特点
虽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复杂多样、千变万化,但都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或设施;
(2)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设施。
1.3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要求
作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12]第45号)的要求:设计单位应当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按照《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AQ/T 3033),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当符合《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的要求。因此,设计单位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应辨别建设项目是否属于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中的15种危险工艺,依据规章、标准要求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并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2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
以某外资公司的一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生产有机中间体,涉及胺基化危险工艺,属于受监管的15种危险工艺之一。其主要设施有生产装置、储运装置、火炬及焚烧炉等。该项目产品为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原辅料有异丁烯、氨、天然气等。
2.1 安全设施设计范围
针对项目特征,从预防事故、控制事故、减少与消除事故等三个方面入手,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范围有:总平面布置,保安用电及事故照明,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防雷及防静电,防爆电气,控制系统,防腐及保温设施,尾气吸收及处理,事故淋浴及洗眼器,安全附件,防爆、泄压装置,消防,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警示标识等。
2.2 安全设施设计
该项目为高温高压连续生产工艺,为保证工艺过程控制操作可靠,采用了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安全仪表系统(SIS),设置了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分等联锁报警系统;应对突发事件,设计了独立的紧急停车系统(ESD);反应工艺控制中设计了具有自动监测、报警和联锁系统。
设计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规范及标准要求,并根据项目情况对照执行。
2.2.1 总平面布置
按照GB2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装置之间满足防火间距要求。高架火炬防火间距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安全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当火炬辐射热强度q=1.58kW/m2时,人员穿有适当衣服可长期停留。该项目的火炬热辐射强度按公式q=Qtc/(4x3.14X2)计算,
式中:q-辐射热强度,W/m2;
Q-总热辐射通量,W;
tc-热传导系数,无相对理想数据时取1;
x-目标点到液池中心距离,m。
计算得出q=1.53kW/m2,此范围为以火炬头为中心,半径为30m的球体。该项目火炬高为40m,火炬的东面为生产装置,火炬头与生产装置间距为36.95m,水平投影距离为30.54m;火炬的北面为变配电间及仪表机柜室,间距为74.98m;水平投影距离为69.74m;与火炬毗邻的为焚烧炉和管廊。经核实,人员检修区域距火炬头的距离均大于30m;火炬头距厂区边界线的水平投影距离为31.58m。火炬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2.2.2 胺基化危险工艺的自动化控制
针对胺基化危险工艺,胺基化反应器压力与出口物料流量压力控制阀及入口物料流量压力控制阀形成联锁关系。胺基化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更好地利用热源,设计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原料,即反应器出口高温物料再返回一级、二级进料预热器管程与需要预热的原料进行换热。为确保工艺装置的生产安全,避免重大人身伤害及重大设备损坏事故,设置必要的自动联锁保护系统:超温、超压、泄漏报警和自动切断系统,控制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等。安全联锁及紧急停车由一套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来完成。参与紧急停车联锁的现场仪表与控制仪表分开设置,并满足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要求。
2.2.3 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
项目涉及的物料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质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为甲类火险物质;液氨为高毒性的有毒气体。因此,生产中所有的危险物料实施安全控制,所有容器都贴标签。工艺装置中涉及液氨等危险物料的工艺设计为密闭系统,使危险物料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置于密闭的设备和管道系统中,防止有毒、可燃气体外泄。生产场所敞开设计,通风良好。在可能有泄漏的生产场所安装有毒、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信号送到DCS系统报警。可燃气体检测器测量原理为催化燃烧式;在多种可燃气体共存的工况下,仅设置一台检测器,在调试中将爆炸下限(LEL)低的介质的测量范围设置为检测器的测量范围。在氨气的泄漏源附近,设置有毒气体检测器,测量原理为电化学式。
2.2.4 消防
整个服务区域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消防水量主要为室外消火栓水量,产品罐区所需消防水量最大为110L/s,系统压力为1.0MPa。该项目设计一套稳高压消防系统,系统水压1.0MPa,总干管为DN300的无缝钢管。设消防水池一座,内部分为独立的两格,每个池子的有效容积900m3,总有效容积1800m3,。配备2台消防水泵(1台电动泵、1台柴油泵,参数:Q:150L/s,H=1.2MPa);2台稳压泵(参数:Q=51L/s,H=1.05MPa);一个稳压容器(150L)。消防水的补充水量为37.5m3/h,保证在48h内充足消防用水。
室外消防水管网布置成环状管网,管网压力为1.0MPa,流速为2.4m/s,环状管网上布置消火栓。根据罐区物料性质,在罐区附近设置消防水炮。
高压消防水环状管网上设置多个150mm地上式防撞室外消火栓(SSl00/65),其间距不大于50m。消火栓均沿道路敷设,大口径出水口面向道路,便于消防车使用。
2.2.5 防雷及防静电
项目装置属局部二区爆炸危险场所,装置内主要设备和管道均作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按照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该项目除生产装置、储运装置、火炬和焚烧炉系统属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外,其余需要防雷的建筑物均属第三类防雷建、构筑物。为防直击雷,在屋面上易受雷击的部位设置避雷针(带),或利用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利用建筑结构柱内主钢筋或钢柱作为引下线。突出屋面的金属设备外壳均应与避雷装置相连;进入本建筑之电缆铠装、各类金属管线等与接地装置相连,以防雷电波入侵。
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变配电室各自设置一组总端母排装置以放射及树枝形式,将PE接地干线分别引至变配电设备及弱电设备处。并于适当地方设置一个或多个终端接地端子,以便用电设备的接地。该接地端子板按规范要求做重复接地。对易产生静电的金属物,如设备、管道以及金属构架等,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以防静电感应。
该项目设热浸镀锌扁钢及热浸镀锌角钢组成的联合接地装置,全厂防雷接地、安全接地以及防静电接地均连成一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2.2.6 事故淋浴及洗眼器
该项目生产场所为有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为避免突发事故产生对人体的伤害,在生产场所危险区域设置安全冲淋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按规定设计服务半径小于15m。
2.2.7 安全附件
项目中的压力容器,设置了必要的安全附件--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爆破片、阻火器等,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采用了液位及压力报警、联锁装置。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设置了温度计、液位计、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并采取压力控制调节保护措施。
当然,安全设施的设计还涉及防腐、防触电、防爆、防辐射、防灼伤、防噪声、抗震设防等多个方面,此处不一一展开。
3安全设施设计注意事项
安全设施设计重点在于危险工艺采取的控制措施,原辅材料的运输、储存控制,设备、装置的安全距离等是否符合规范。设计中应重视总图布置、建筑设计、工艺设计、自动化及控制设施设计、特种设备设计、供电设施设计、消防设施设计、涉及剧生产储存使用的设计、职业安全设施设计等。
(1)安全设施设计时,应进行工艺过程危害分析,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2) 分析原料、辅料、产品化学特性及其储存情况,根据GBl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危险辩别,确定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并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2011]第40号)划分重大危险源等级;
(3)设计时必须注重对项目生命周期安全问题的考虑;
(4) 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时,依据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安监总厅管三[2013)39号)要求编写;
(5) 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时,应要求项目建设单位结合安全设计措施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以杜绝隐患。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经济评价方法
Abstract: The method of Green building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can reflect certain aspects of the green building project profitability.Regarding the domestic green building investment projects for,static and dynamic evaluation index analysis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bining case,according to the energy sav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d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top-down arranged into hierachical structure.In the index constructing process using the frequency statistics,Delphi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energy-saving schemes evaluation model,to provide the project post-evaluation for the relevant decision-making.
Keywords:green building;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TU-9;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45-03
1前言
一般建筑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很多,但目前对此尚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特别是针对于适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更缺乏深入研究。绿色建筑项目与一般投资项目有所不同。了解绿色建筑项目的特点,是研究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前提。
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作了如下定义性说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
2项目概况
该项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春秋冬三季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2.3℃,最高气温为36.6℃。年均日照超过2000h,太阳年辐射量5225MJ/m2。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92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775mm。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主导风速2.7m/s,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基于该市气候、经济、社会特点,贯彻“本土化、低成本、低资源消耗、可推广”的绿色建筑理念,探索夏热冬暖地区实现绿色建筑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该大楼是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实践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的场所,集建筑技术、艺术展示,生态、能源、环境数据采集和绿色建筑技术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并向市民开放。
该大楼总建筑面积1.82万m2,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功能包括实验、研发、办公、学术交流、休闲、生活辅助设施及地下停车等。建筑设计采用功能立体叠加的方式,将各功能块根据性质、空间需求和流线组织,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附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建筑护构造,从而形成由内而外自然生成的独特建筑形态。 [2]。
3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方案
3.1节地与室外环境
①立体绿化
项目用地面积3000m2,容积率为6,为典型的较高密度城市建设开发模式。建筑设计将首层架空6m,形成开放的城市共享绿化空间。空中第6层和屋顶设置整层的绿化花园(图1、2),标准层的垂直交通核与开放的绿化平台相联系,共同形成超过用地面积1倍的室外开放绿化空间。在大楼的西面,设计竖向的由爬藤植物组成的绿叶幕及水平方向的花池,成为建筑西面的热缓冲层,使分布在整个大楼的“绿肺”组成了一个立体的绿化系统,缓解区域热岛效应。
②地下空间利用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有建筑面积为4283.57m2的两层综合功能地下室,用于设备机房、停车库,其中地下二层设立体机械停车,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③废弃场地利用
场地原为一废弃采石场,本项目的开发提升了场地的生态价值。
3.2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
①能耗计算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GB50189-2005等节能标准,利用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建科大楼的设计方案相对于传统建筑节能率为70%左右。
②围护结构
综合采用保温墙体、节能玻璃窗、创新外遮阳措施、绿色植被隔热屋顶等护措施。(图3、图4)。
③太阳能热水系统
热水系统根据需求不同,尝试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以进行性能等方面的对比。5层夹层~11层公共卫生间淋浴采用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12层餐厅、公共浴室及11层七套专家公寓利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11层一套专家公寓采用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④太阳能光伏系统
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了五种不同的光伏系统。屋顶花架安装单晶硅光伏电池板、多晶硅光伏组件及HIT光伏组件;大楼西立面和南立面采用透光型的薄膜光伏组件的光伏幕墙系统,在发电的同时还具有隔声、隔热等功能;南立面同时安装了光伏遮阳板,将光伏板和遮阳构件结合,既发电、又遮阳。
⑤风力发电系统
屋顶设置5台微风启动水平轴风力发电系统,以探索城市建筑上设置风力发电系统的可行性。
⑥空调系统的应用
根据房间使用功能和时间上的差异,采用以下多种空调方式:
㈠水源热泵式中央空调系统,利用雨水池\消防水池\水景换热的水源热泵系统;
㈡风冷变频多联空调系统+全热新风系统;
㈢水环式中央空调系统;
㈣热泵溶液除湿新风系统+冷辐射系统。
⑦自然通风的利用
通过建筑规划设计与计算机模拟分析,是建筑室外压力场在建筑迎、背风面形成“最高压力区”、“次低压力区”、“次高压力区”和“最低压力区”,并且使“最高压力区”与“次低压力区”,“次高压力区”与“最低压力区”分别对应,为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创造良好条件。典型工况下,不同高度处的建筑背应付面均能保持3Pa以上的压差,同时外窗可开启面积达到30%以上,外窗可开启部分通过计算模拟分析,采用了具有最优通风效率和气流组织的中旋式开启窗。报告厅用可开启外墙,以在可利用自然通风时节充分利用室外自然通风。
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
该项目设置了人工湿地中水系统,生活污水经污水管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前处理装置,在提升经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中水用于卫生间大便器、小便器冲洗及各楼层室外平台、屋顶花园绿化浇洒及空调冷用水。人工湿地占地面积约280m2,每天可处理中水量为50.06m3/d,节水率为43.81%,节水器具使用率为100%。
4项目的经济评价模型
本研究已构建出建筑节能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把影响指标划分为综合指标A、分类指标B、分项指标C三个层次,这样,上下层指标之间的隶属关系就已经确定了。假定以上一层A指标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指标B1,B2,B3……,Bn有支配关系,我们就是要确定B1,B2,B3……,Bn相对于A的重要性并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但是直接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数学上常用的AHP来获取。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相对上一层评价指标而言,本层之间有联系的指标权重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它是通过数学的方法计算出矩阵的特征向量即为相应指标的权重, 。
由于专家在认识上存在不可避免的多样性和片面性,对指标评分的高低不一定准确,为了防止多因素综合比较时产生重要性强弱不一致的结果,还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 ma然后通过公式 检查决策者判断思维的一致性;再通过公式查表进行一致性判断,只要满足
,就认为判断矩阵的结果可以接受,否则应进行调整。
根据以上方法,对建筑节能过程后评价二、三级评价指标和涉及评价内容因素超过一项的有关分项指标构建判断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见表2至表5。
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建立建筑节能项目综合评价等级标识如下:
⑴优,指标得分[90,100];
⑵良,指标得分[80,90];
⑶中,指标得分[70,80];
⑷合格,指标得分[60,70]
⑸不合格,指标得分[0,60]
分类指标B1,B2,B3的最终得分通过专家评分和各级指标的权重积求和为:
综合指标的最终得分为:
该结果表明,项目成功率73.95,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等级均为良。对于一个新建项目来说,这个结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5结论
目前所选用的评价方法都是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中一些现有的方法,每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有着自己的缺陷和限制,作为后评价的工具,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使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化。
本文所选范例研究略显不足,项目后评价一般是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本文所选例子只是为了学术研究,项目评价指标中所涉及的评价内容都是由本人经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并咨询相关人员所得,可能会存在部分数据不是特别准确的情况,而建筑节能后评价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所以在将来的工作里要加强对实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年版.
关键词: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控制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深入分析、论证工程项目需要的环境、资源、经济以及技术等相关要素,并且编制关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文件。目前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相关法规政策及要求规范,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也必须是在充分尊重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要求来实现,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设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建筑工程项目并不是依赖建造技术,更多依靠的是设计。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管理以及控制,只有确保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质量,才可以有效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终质量。
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
1.建筑艺术以及建筑结构
土木工程理论基础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任何建筑设计都必须建筑结构作为支撑,不管是如何完美、成功,的建筑都必须依赖基本的力学结构。现代建筑工程不仅强调实用性、舒适性、功能性,同时也追求建筑的艺术性,但是建筑设计艺术必须是建立在结构设计基础上的,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条件的限制,不然不管是多么精心的设计,也不能投入实际施工中。
2.设计人员自身素质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繁琐的工作,在实际设计中会涉及到诸多领域的知识,一般很难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设计,必须由不同领域的人共同协作、共同配合才可以完成整个完整的设计。工程项目设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质量,因此一定要精心挑选不仅具有丰富的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丰富实际设计经验的工程设计人员,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质量。
3.施工技术配套以及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设计毕竟仅仅是在纸面上的组织规划活动,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必须经过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设备才可以转化为现实,假如设计的内容对于材料要求过高的情况下,很难实现正常施工。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施工技术配套问题,确保有相应的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设计。其次,业主才是项目建设的发起人,也是这个建筑工程的所有者以及使用者,建筑工程设计实际上也是为业主服务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征询业主的意见,设计出令业主满意的建筑工程。这就需要设计师应该和业主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和良好的沟通,尽可能使业主和设计师的意见保持一致。
二、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管理方法
1.过程识别
立足于整个体系进行分析,过程管理方法主要是主张一定要识别和管理很多有内在联系活动,才可以有效的组织整个体系的运作,因此一定要做好过程识别工作。过程识别方法主要包括金龟法、章鱼图等方法,具体的识别步骤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识别、明确客户导向过程、管理过程以及支持过程等管理模式需要的相关过程。2)深入、全面分析这些过程的顺序以及内在联系,合理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能。3)识别、确定整个有效运行、控制整个过程的基本原则、标准以及方法等。4)保证能够获得一些有用、必须的信息及资源作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密切监视的强有力支持。5)对这些过程进行监视、准确测量以及深入分析,明确这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问题及不足。6)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持续改进这些过程策划结果。
2.过程接口
整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作用也被称为过程接口,主要指识别过程中输出的具体流向。过程借口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将当前全部的输入、输出全部进行彻底清理以及盘点,将一些无效、没有用、不合理以及多余的输入、输出等部分删除,将一些重复或者相似的输出内容进行高效整合。找出对实现目标有所影响的一些关键活动,并且明确活动的要求、相关责任者以及主要责任者,这样可以有效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3.过程绩效
绩效考核是评价、分析目标实现情况的主要手段,主要是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评选出最佳的表现者。绩效考核的结果全部是在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各部分的高效协调、配合,为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绩效考核作为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应该将其融入到整个过程中,这就要求将以往的“部门绩效”转变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过程绩效”考核模式。过程绩效一定要制定统一、科学的过程准则,主要是指过程原则、指标、目标及要求等相关内容。在制定过程准则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所有的接口、输出活动,尤其是和顾客接口相关的活动,还有关于关键活动以及增值活动都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衡量准则。如果有可能的话,岗位设置、设备设置以及输入信息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衡量准则。
4.过程控制
如果过程控制是立足于结果的情况下,可以将复杂的过程尽可能简化。通常情况下,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过程原则、方向、要求以及程序等。过程方向主要是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活动情况;如果活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非常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过程原则;如果活动整体上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只需要提出相应的过程要求可以很好的简化复杂的过程即可;如果整个活动过程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应该制定严格的过程程序。
三、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控制的几点要点
1.做好事前控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前,一定要设计策划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工程管理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充分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内容,包括工程设计的依据文件、工程项目概况、设计原则、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方案等。在这个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充分重视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文件,通过书面形式使甲方确认后将其作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同时应该有效落实相关的施工技术条件,包括建筑自身的技术条件、市政条件以及室外条件等,在落实相关的技术条件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尊重人防部门、消防部门、规划部门、建筑设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2.设计方案选择以及审核的控制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工程设计质量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严格审核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关于选择、审核设计方案方面的重点是结构选型、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等各方面,应该仔细审核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性、美观性、功能性、舒适性、可靠度等是否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各专业的详图设计、系统布置以及节点设计是否安全可靠。设计深度是否符合实际施工能力。计算结果和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是否保持一致,选择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是不是合理。经过审核后,分析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全面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结语
综上,文章主要就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管理及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思考。建筑工程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一定要实现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充分明确每个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要点,不断优化、规范工程设计,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使最终的设计成品令业主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可.建筑项目设计项目管理控制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0.
关键词 园林建筑设计 项目教学法 实践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67
Application of Project Based Learning in Designing Practical
Project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HUANG Jichuan, ZHOU Rong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isn't ideal because of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procedures and requirem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could be improv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based learning in designing practical project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which is based on real project of employment position, aiming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combining specialized course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uld be enhanced as well.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Based Learning; practical project
0 前言
项目教学法( 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 ,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是为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项目教学法将实际项目带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特别是实践项目与实际工程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侧重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与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和要求差距甚大,一般是根据教材的章节安排,分割为亭、廊、花架等不同单体建筑独立进行,每个单独的项目都要求学生完成一整套的设计成果。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师生在实践教学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的实践成果却零碎不成整体,深度也只能达到概念设计、个别能够达到方案设计阶段,根本无法达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也仅停留在比较粗浅的水平,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1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设计思路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设计通过整合传统教学中碎片化的实践内容,打破各门课程之间的藩篱,将涉及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不同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组合在一起,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方法所造成的知识和技能条块分割,达到培养学生以创新和设计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1 以就业岗位与专业技能为先导
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的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的设计应当注重培养相应就业岗位专业技能。从近几年的初次对口就业统计数据来看,从事方案与施工图规划设计工作的约占59.2%,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约占23.7%,从事概预算与招投标工作的约占10.5%,从事苗木生产养护工作的约占6.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从事设计、施工及概预算、招投标工作的园林专业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合计达到93.4%。在实践项目设计时,就应当以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所需的团队协作、手绘表达、计算机、景观材料、工程结构等方面的根本目的(表1)。
表1 就业岗位与专业技能
1.2 整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
园林专业的“园林建筑设计”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其先修课程包括“测量学”、“设计初步”、“园林工程制图”等,分别培养了学生工作时需要的现场勘察、立意构思、手绘表达、工程结构和景观材料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践项目的设计不仅仅考虑本门课程的知识技能,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将之前的所有课程涉及的各项知识技能整合在一起,通过实践加以锤炼,并为后继的课程和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3 根据实际工作步骤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是根据教材的章节安排,分割为亭、廊、花架、小品、公园大门、茶室、厕所的设计等碎片化的不同单体建筑独立进行。这样的设置虽然能够全面覆盖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但在有限的课时下每个项目成果学生最多只能做到方案设计的深度,还加重了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单体建筑设计训练的方式也与实际工作的步骤完全不同。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不同阶段,单体建筑如公园大门的设计要受到完整公园项目的性质、人流量、外部交通等因素综合影响,同时大门的设计进程也要与公园项目的设计进度保持一致,极少存在单独设计建造园林单体建筑的情况。重新组合后的实践教学模K应当以园林专业现实工作的内容和步骤保持一致。
1.4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
以园林专业核心岗位最常见的工作项目“小游园的规划与设计”作为参考,将实践教学项目按照实际工作中设计项目的步骤分解成五个部分(表2),把传统实践教学里的各个细分内容分解、组合并融入其中,每一个模块都要求学生完成亭、廊、花架等单体建筑相应深度的阶段性成果,融合专业技能训练及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教与学的过程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吻合。新的实践项目更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结束时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规划设计作品,让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表2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2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效果
2.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风景园林学是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极其综合的学科,涵盖面极其广泛。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每门课程都有自己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掌握,使学生除了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付出大量的时间外,特别是还需要为这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付出额外的精力。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直接在实践教学项目中提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能够在践过程中融合先修、同修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2.2 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将实践教学过程与工程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的内容,熟悉相关工作的流程,才能让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得到全面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在园林建筑单体上的创意、设计能力,而要求学生在融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锤炼立意构思、手绘表达、景观材料、园林植物和工程结构等多方面专业技能,真正培养了学生未来进入就业岗位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实践教学效果反馈
通过2012、2013两个年级园林专业“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后继课程的教师反馈认为学生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通过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对2012级学生毕业实习情况的反馈意见反映,不仅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职业认知、自我定位、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也更加全面,达到甚至超过了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
3 结语
从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基于项目教学法设计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通过围绕核心就业岗位的实际项目,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整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应当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并在学生分组、教学进度控制、考核评价等方面模拟真实项目运行过程来进行实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 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3-44.
[2] 陈妍.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以《室内装饰材料》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S4):114-115.
【关键词】业主;设计管理;投资控制;研究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出,设计的好坏对于建设项目的影响巨大,它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对于建筑的质量、投资、进度、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护成本、投资效益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和防止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造成业主的投资失控,因此,业主要重视设计阶段的管理,增加设计阶段的投入,要加强对设计分阶段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组织对设计方案的选择、论证、优化、评审工作,另外也鼓励某些专业水平高的施工企业对施工图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这对业主加强整个项目的投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业主加强设计管理在投资控制中的重要性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设计费一般不足建设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的1%,但这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很大。不同建设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情况,如下: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为95-100%;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为5-35%;在施工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仅为10%。
我们知道,投资随着工程建设阶段的进行不断累加(施工阶段迅速累加),而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则随着工程建设阶段的进行而不断降低(设计方案完成即迅速降低),所以投资控制要及早介入(最迟要从设计阶段开始),越早介入,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越好。
因此,作为建设项目的业主,笔者认为控制投资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所以说,设计是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环节,从业主的角度来说,就必须加强对设计阶段各项工作的管理与控制,这是业主正确确定工程造价、控制投资的有效手段和管理措施。本文就是站在业主方的角度,具体阐述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管理措施,来达到为业主节约投资的目的。
二、业主应重视对设计单位的择优选择
根据某研究数据显示,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由此可见,对于建设项目业主而言,选择一家优秀的设计单位,对提高整个建设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都非常重要。所以,作为业主首先必须重视对设计单位的择优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发包方式
为了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业主应根据项目特点,采取设计招标方式或设计方案竞选方式,并组织评标专家组对设计投标方案进行综合评比、打分。评委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还可以运用价值工程方式进行择优选择,这是控制工程造价比较有效的方式。
(2)投标人资格条件和业绩要求
在设计招标公告或者设计招标文件中,业主应明确对投标人的设计资质、业绩,以及项目设计负责人的设计经历和经验、设计能力和思路,设计团队人员的技术力量、专业配置等的具体要求,并在招标文件中约定对这些要素的评分细则。
(3)设计成果的综合质量和设计周期的保证
设计成果的质量决定了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设计周期的保证决定了工程是否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因此,在选择设计单位时,一方面需要考察设计单位的内部审核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按照工程实际需求与设计单位做好约定,把项目的设计方案构思、总体思路,项目设计的重难点,项目设计质量、进度的保证措施等作为招标时重要的考量因素。
(4)选择设计单位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单位是否有类似项目业绩,是否有类似项目的获奖经历,设计收费标准,设计服务方式等因素也是需要在选择过程中考察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设计招标过程中,业主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设计造价合理较低的基础上,使招投标双方能达到双赢。
三、业主应加强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的制度化管理
从前面的内容可知,通过设计招投标,可以为业主对设计单位的单位资质和人员资质、设计方案、工程投资、设计标准、深度要求、出图质量、考核指标、过程控制、成果检验、设计服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控制提供条件。但是,对于业主来说,只有对设计单位加强全面的、合同化的、制度化的管理,才能保证对业主的设计及服务的质量。因此,业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制度化管理:
(1)加强对设计合同条款的明确
合同管理作为投资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应该引起业主的足够重视,譬如设计合同里关于设计范围、与其他设计的界面划分、设计质量、设计周期、设计收费、设计付款方式,设计内容的调整、收费,违约责任等等,都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影响。所以,业主要重视设计合同条款的编制质量,也是为了对设计单位进行适当的约束。通过双方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分担风险,特别是对变更的约束进行量化,明确范围,以避免或减少因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服务不到位、达不到基本设计标准要求的图纸造成的不良后果。设计合同里需要明确的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设计委托范围
业主需要对设计合同包的划分进行策划,并对各设计单位所承担的设计任务和责任范围进行详细的界定,以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规范有序的管理和协调各设计单位,进而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推进。对于较复杂的综合性项目将设计合同包可分为以下三类:
总体设计:包括所有专业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绝大部分专业的施工图设计;
专项设计: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工程进行专项设计,如市政道路、装饰、景观、厨房、标识等等;
深化设计:不同材料/设备的技术特点不同,施工工艺和方法不同,这就决定了在施工单位中标后,必须至少进行节点深化设计,方能使图纸达到施工图深度,如幕墙、智能化等。
2)设计出图控制
业主对设计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出图控制,就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工程设计者如期完成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工作,并提交相应的设计文件(设计说明、图纸、计算书等)。所以业主需对各阶段完成的设计成果和提交份数需要详细约定,如效果图、设计概算、计算书、设计说明性文件等对工程决策、图纸审查、成本控制影响较大的设计成果的提交阶段和深度要求,在合同中应作出特别说明。
3)明确设计响应时间
在设计合同范本中,一般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性成果都有了明确的约定,但是对于施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出现的变更、洽商的答复时间没有明确约定,造成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变更图纸的不及时造成工期的拖延,所以在合同中需要约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单位对建设单位所提出的设计要求/变更限时进行响应,以确保设计进度按计划完成,避免由于设计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而引起的协调不畅,效率低下,节奏拖沓的弊端。
4)明确设计驻场服务的有关要求
大型工程由于功能复杂,专业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政策调整、需求变化等种种原因,出现设计变更的几率非常大,对设计单位驻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所以对于大型工程,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顺利有序,建议对合同范本中有关驻场服务的描述进行修改,对设计代表的人员要求、工作要求、驻场时间、食宿安排、工作报酬等进行明确约定。
5)明确对设计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和过程跟踪
在设计变更中,可以看到有些变更属于设计质量可以控制的范围,由于设计深度不够导致的现场变更,不仅延误工程进度,还会带来损失。通过责任分担,量化考核,避免不符质量要求的设计图纸流入现场,减少损失,提高设计服务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2)业主需要建立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是宏观层次的管理,是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管理,对质量、进度和投资的目标管理起着指导和保证作用。因此业主应该首先是建立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设计管理的标准化,从而保证管理的效果。
1)引入设计全过程项目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项目从前期的概念设计、初步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等,每个设计过程的设计优劣无人认定与评价。缺乏纵向的有效控制,资源浪费严重,协调成本高,难以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建设周期延长,提高了工程造价。因此业主可以实行由一个项目管理公司主导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够实现一个专业主体下服务的采购和协调,从而实现机制和专业储备上的资源有效整合,这样不但牵制监管了设计的投资管理,并且在设计阶段就可以通过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估择优选择设计方案。如此不但提高了工程设计质量,还能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建立设计总体院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设计的协调管理,对于大型综合性项目在进行设计合同包划分时,应明确建筑设计院为总体院,并在合同中注明:由设计总体院进行其他设计单位的设计界面控制、设计进度配合和设计质量控制;发挥建筑设计院技术实力强,专业人员齐全,项目经验丰富的优势,参与到专业性较强的设计技术管理中,如装饰设计,钢结构设计,幕墙设计等。
3)建立设计单位成本控制制度
业主应要求设计单位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一切以业主利益为出发点。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对各专业设计人员严格贯彻限额设计的要求,防止过度设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现场施工过程中非发生不可的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以减少返工对工程造成的损失。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应采取先预算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以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审核工程洽商和技术核定单。
4)采用限额设计制度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建设单位按照投资主管部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投资估算额度,严格要求设计单位按照“概算不突破估算,预算不突破概算”的方式进行各阶段设计,最终确保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的一种设计方式。业主在委托设计时,就应与设计单位达成限额设计协议,并在设计合同中予以明确。设计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下达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若因设计单位的责任突破投资限额,设计单位必须修改、返工,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投资分解和工程量的控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多层次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对投资进行分解,层层限额设计,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
5)实行图纸会审制度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对施工图纸的会审实行“三方”会审(即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参加审查),参加图纸会审人员应该是技术和施工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而他们往往重视的是技术、施工等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图纸审查的焦点往往都集中在技术的可行性上,忽略了经济的合理性。建议:①由单一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图纸会审,变为由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及造价管理人员参加的多专业化的图纸会审制度。②在施工图会审中,应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施工及结合现场的地理环境因素,合理选择经济技术参数,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③施工图设计方案争取“先算账后定案”,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四、结束语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对造价进行动态、全过程控制和管理,设计阶段是仅次于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对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业主,我们要将项目设计管理作为投资控制的重要内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世蓉,兰定筠,胡玉明.业主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邱力军,张学敏.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与控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1)
[3]张英 主编.建设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