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方式范文

经济发展的方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的方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关系;互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逐渐的改革,但由于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详细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组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改善经济发展分配方式等众多内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改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方式,进入从整体上增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手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号召下正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旨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改善经济结构,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开发与经济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丰富经济发展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奠定夯实的理论指导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增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全球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从节约环境资源、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中吸取传统经济发展的精髓,填入时代化元素,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反馈方式,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能力。经济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法,通过自身带有的法律约束性,不断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进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也为完善、修订经济法提供了实践反馈。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要将其转变紧密与经济法相结合,增进二者互动互馈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时纠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反馈,对经济法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极度紧缺,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要想改善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能源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经济的创新型理念,以求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科学转型。因此,我们更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冲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冗杂障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逐一研究,并通过与经济法的紧密互动,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润回报,低成果反馈等众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关系,优化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同时,促使个体局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为其转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经济法的出现可以及时调节我国经济市场的相关经济行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沿着正确转型的道路,不断实践发展转变理论。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又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反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完善我国经济法发展,还可以从分本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在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首先,应该从二者的基本内容出发。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强调国家政策与原则,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行经济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切实权益,改善我国生态健康发展问题,节约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经济法的规定和号召下,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单位的劳动法、企业法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获取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劳动者应该具有其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劳动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宏观调控上也明确了对劳动者工作劳动能力的保障,引导劳动者注重自身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以往的经济法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然而正是由于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大,直接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体现出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所以,要想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就需要弱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营造积极、放松的工作劳动氛围,促使劳动者可以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激发自身劳动工作潜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法能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明确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创建、改革经济管理体系中,应该将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存在潜能考虑进去,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具体要求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还为更多的劳动人员提供了就业发展机会,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主体经济开拓了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经济法的实施和完善,经济法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单位法律意识出发,制定出长期规划性法律法规,进而通过法律对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为企业单位制定规划路线,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为不同行业提供良好、完备的法律指导。其次,应该及时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并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后,纳入相应的经济法中去,及时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济法的发展实施,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以求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相应完善,对公司法、劳动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求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相应理念,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反馈,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存在互动的关系。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减轻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劳动者能力素养的综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国经济法中,应该注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劳动者能力要求,不断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并通过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发展经济法。

作者:董丹妮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239.

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互动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185-02

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一切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这个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等,同时还有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在很大程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十分完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法的完善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1]。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就将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法互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变起到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一、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互动的重要性研究

在现代社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也开始逐渐突出,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国家和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和不利影响。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党的十召开以来,党的每一届重要会议和经济发展规划都在强调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并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对此,我们就需要不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在强化其转变方式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就是一项必须展开的措施[2]。

我国在之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问题,一般体现为投入较多、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环境问题突出。此外,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还体现出很多不平衡的缺陷,造成了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平衡等,也正是上述原因,造成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逐渐加剧,深化了社会矛盾。由此可见,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需要将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3]。

为了将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D变,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质量,就需要依靠现有法律和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这个环节中,经济法作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文件,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对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有着直接反映的作用,所以其对经济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经济法的作用下,能对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引导其经济发展从对数量的关注逐渐转变到质量上,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结合是一项必然开展的重要工作。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还能将强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从而提升经济法的优化和完善,是一项积极的发展策略[4]。

二、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

第一,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消费,同时其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人们不断进行消费才能进一步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同时,消费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动力因素,扩大消费的基础上才能对扩大需求,进而对生产环节进行促进,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想要保证正常消费工作,我国也不断发行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诸如《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从各个出发点保证消费的正常进行并将规模逐渐提升[5]。例如,《社会保障法》的实行保证了人们的生活问题,解除了人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敢于消费。《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的实行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有保障的消费环境,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经济法的适当完善也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将投资、出口为主的经济方式逐渐过渡为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

第二,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有着促进作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其投入较高、资源消耗严重、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综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不科学的,只有不断向集约型经济进行转变,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问题。在集约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科技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推进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对此,我们还需要不断调整现阶段的产业结构,通过对能源的节约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现代经济法的完善,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因为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提到过相关问题,在法律支撑的背景下,将对企业发展低碳生活和绿色生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发展方式有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奠定稳定基础[6]。

第三,经济法的完善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很明显存在着经济不协调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区域间的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经济结构不协调等。而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经济在发展中的放任自流,导致现在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宏观的调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经济法的方式,帮助我国经济走向更为协调的发展方向,如《企业所得税法》中,在实行新的税收政策以来,主要是以产业优惠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区域优惠为其辅助作用,在现代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在此基础上能看出,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着可持续发展转变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

三、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

经济法作为现代社会中反映经济基础的重要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经济法也会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也将紧密地结合,从而不断发现实际问题和工作缺陷,通过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经过研究,其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环节:

第一,金融法。自从2008美国的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美国也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成立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机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不足就应该及时进行修改,同时加快经济法的优化和丰富。

第二,产业法。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的影响,我国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就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振兴政策和手段,以此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基于现在我国的政策执行力还比较弱,因此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法,由国家进行强制监管和实行,保证其实施环节的正常开展。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弊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产业法的推进和发展,为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积极的正面影响。

第三,企业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其主要组成环节,因此国有企业更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担任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领路人,虽然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收获利益,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在ζ笠捣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校正其发展方向,通过对其经济性质的确立,全面促进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一切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内容设计方面相对比较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等,同时还包含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现代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要想真正发挥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就需要不断对经济法进行完善。通过上文的研究,确定只有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才能对经济法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广东社会科学,2012,(5):251-256.

[2] 江晓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8-29.

[3] 赵兴华.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商场现代化,2015,(1):232-233.

[4] 张平.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贸实践,2015,(12):69.

篇3

人民论坛记者:您认为五中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王一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认为这是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灵魂,也是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

人民论坛记者:《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如何理解以上表述?

王一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大大超过同一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可以说,过去30年我国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由人口大国变为经济大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的外部冲击,而且使原有发展方式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这不仅表现在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发展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化解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后再上新台阶创造条件,还要为我国今后协调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比以往更加复杂艰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人民论坛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有舆论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这种深刻变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一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改革不同于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是一种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所谓“渐进改革”,就是改革从小范围开始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到其他地方。所谓“增量改革”,就是在保持“存量”利益格局的情况下,培育新的“增量”,以市场化的“增量”推动“存量”调整。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模式,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更多的探索和试验。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由过去渐进的、先易后难的、局部的增量改革转向战略性突破,改革还将从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拓展,这不仅要求推进全面改革,也要求不同领域的改革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这就更加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人民论坛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王一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就是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表现在供给结构上,就是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战略重点推进需求结构调整,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以加快发展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推进要素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以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

人民论坛记者: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民强民富”的呼声很高,您如何看待民富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王一鸣: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扩大内需重点应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这些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人民论坛记者: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发展30年具有长远意义。请您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选择。

王一鸣:第一,立足于国内需要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我国需求调整的基本方向。

首先,调整两个结构,一个是消费和投资的结构,一个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是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进出口的规模、减少出口。投资大国向消费大国转换,不是简单压缩投资,因为投资里面有40%的消费转换成劳务收入。最重要的是培育新的消费动力,在动态中调整这种比例关系,不能静态地去看待此问题。因此,我们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其次,因为工业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的储蓄率会相应的下降。再次,由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支出加大,政府的储蓄率会下降。

第二,以发展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生产业已经成为价值链增值的主体。产品增值环节主要在技术创新与服务环节,不在制造环节,而我国几乎都是在制造环节。其次,制约我国生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附加值环节被跨国公司控制。我国企业大多是低附加值企业、初级加工业。所以,我国必须促进战略性信息化产业的加快发展,通过展开组织调研,提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篇4

 

关键词: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区域布局,资金供给,人民币汇率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以上,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

三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超出了当前的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

四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五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六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別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5%。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选择是,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这种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要求。

篇5

一、广泛开展工业企业对标行动

开展对标行动,引导和促进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追赶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生产优质或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弥补短板、提升产业水平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工业企业广泛开展对标行动,围绕创新理念、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工艺保障、产品标准、节能减排、经营机制、规模水平、人力资源等9个方面,通过现状分析、选定标杆、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改进提高等环节,持续不断地对标追赶,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创新超越。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一批优势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一批大中型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省工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逐步缩小我省工业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大力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也是生产力。为加强品牌建设,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力争到“十二五”末,使优势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中国名牌产品达到10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0项以上,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不断提高。采取强有力措施,对示范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在项目、技术、科研、资金及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倾斜,在质量管理、境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引导、扶持优势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三、毫不放松地抓好项目建设

历次经济转型往往伴随着新兴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大规模更新换代,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也是动力所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上新项目;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需要大上技改项目。由此可见,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2010年全省计划建设1300项重点项目,年度投资2500亿元以上,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下大气力抓紧抓好。首先是精益求精谋划项目。其次是千辛万苦跑办项目。第三是只争朝夕建设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制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解决困难问题,保工期、保质量,确保项目尽早转化为发展的新优势。

四、加快产业技术改造步伐

在现有基础上改变我省产业竞争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的状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技改。今年我省谋划了1000项省级技改项目,这是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口。针对我省工业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薄弱环节,用贴息的办法支持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运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企业生产实行技术改造,有利于企业升级。各级政府应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和我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新农村建设机遇,鼓励支持企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生产适销对路、能引导消费的工业产品,促进质量水平提升。

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技术者即王者”。只有抢占技术制高点,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包括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省科技部门已经启动了包括光伏产业、风电产业、钢铁节能、水泥节能等8大领域的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下一步重点是明确共性关键技术,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的集成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技术创新主要应靠引进那些既先进又可靠的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工艺、装备、技术等方面,向同行业的高端水平迈进。

六、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带动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我省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以及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在“两化融合”方面取得实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广大企业应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工艺改造、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和融合,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各级各部门应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政策、人才支持。省工信厅已经确定123家“两化”融合重点企业,涉及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13个行业,落实培育措施,选树示范企业,总结典型经验,以引导更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七、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发展方式最直接的举措。我省任务十分艰巨,今年要淘汰1440万吨钢铁产能、126万吨焦炭产能、464万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等。省政府下了决心,无论困难多大,今年的任务必须完成。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发育程度不同,我们必须既坚定又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和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税收杠杆调节,努力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分解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政策约束和政策激励,建立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

八、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省政府制定了节能减排“十项措施”,主要是继续实行“双三十”节能减排,突出抓好100个节能重点项目、46个烧结机脱硫项目、50座污水处理厂建设,组织“双百”节能重点企业和726家环保重点监控企业开展对标行动等。各级各部门应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全力抓好这些措施的落实。一是严格监管。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污染减排总量台账制度,完善在线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企业的现场监测;加快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电力燃煤机组脱硫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连续稳定运行。二是严把准入关口。工业主管部门必须严格产品准入,加强标准管理,坚决防止无标生产和低标生产。三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九、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改变我省企业“小、散、弱、差”状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今年全省计划重组10个大型企业集团,主要工作措施是:强化规划约束,引导企业调整组织结构;严格行业管理,在产业政策指导下帮助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减企压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等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和困难企业,引导优势企业与关联企业完善产业链的重组;加强政策引导,在企业融资、土地指标分配方面支持兼并重组。

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打好“产品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生产优质、高附加值的产品,而质量管理是确保生产优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重中之重。加强质量管理,一方面要坚决杜绝质量问题,防止“三鹿事件”重演,避免酿成产业悲剧甚至地区经济发展悲剧;另一方面要做好提升产品质量的各项工作,主要是实施产品更新换代工程。今年全省将有计划地开发1000个省级以上新产品;加强质量管理,充分利用产业政策、技术标准、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等手段,指导支持企业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质量和创建名牌;落实工业产品质量政策,推动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做好产品标准修订和贯标工作。

篇6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民经济 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23-02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而提出的重要方针,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的重大战略。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并不落后,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新机制。在新形势下,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新突破,形成奋发向上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机制,保障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并重,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哲学的角度理解这一方针的理论基础,对深入理解和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黑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基础

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如何处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曾经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改革开放30年来,在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不高、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破解了这一难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所谓质,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内在规定性,而量则是标志质的范围和等级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质和量构成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并贯穿事物发展变化的始终。但在不同时期,由于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会对事物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想促使并保持事物发展和运行的良好状态,必须正确处理好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用这一哲学原理来分析同样适用,在国民经济运行发展中也要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大都是依靠GDP总量来体现,而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标准则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当然这其中还应包括环境、资源和社会成本的计算,注重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少投入多产出。单纯强调任何一方,都会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偏差,甚至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生混乱。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务必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又好又快发展方针的提出,表明我国政府对发展中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有了正确而又清晰的认识。“好”与“快”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首先,“好”是“快”的前提,坚持在“好”中求“快”,“快”要服从“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这两个字的顺序也能看出其中之意,强调“好”,就是质量优先。其次,“快”是“好”的必要条件,如果“好”而不“快”,发展也将无从谈起。只有把握好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所以,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时候,必须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转到重视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来。用又好又快的发展代替又快又好的发展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又好又快发展。十七大报告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哲学层面讲,就是抓住了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着的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但是矛盾双方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矛盾的两方面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次要的。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那些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矛盾解决得好,也会为次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放在前面,把“快”放在后面,这不是“好”与“快”简单移位,突出“好”,就是突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快”与“好”发生矛盾冲突,“快”应服从“好”,为了“快”而忽视“好”,将来想“快”也“快”不起来。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水平整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高增长、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经济运行态势。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四是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五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另外还有城乡收入差别过大、出口结构不合理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密切相关。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抓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消费需求、服务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方针的提出,正是为了着力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而提出的。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钥匙”。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在经济效益、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科技水平、企业素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不算强,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的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并在竞争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确保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也充分显示出巨大的现实意义。只有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解决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能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才能推进并真正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竹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篇7

转变发展方式

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第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人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第二,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我国各方面条件比较好,必然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投资、工业的快速增长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这些产业的投资扩张。加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低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贴牌生产方式来实现。这是支撑现阶段粗放增长方式的机制。因此,单纯就转变增长方式做文章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直奔成因,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内外需结构平衡了,产业结构优化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消耗高的粗放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现实指导意义更大。

第三,更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越来越多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由于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人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实现“三个转变”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寓意深远,意义重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高达92.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只有7.4%,即使近几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91.9%。而且,我国今后仍然能够主要依靠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人口大国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具备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庞大的消费需求;工业化进程加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投资需求;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内需空间。

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必须处理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近几年,我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年的21.7%,增加到*年的40.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年的63.8%,降到*年的38.9%。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据世界银行《*年世界发展指标》,*―*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远远高于美国的3%、世界平均的2.4%。但问题是,我国投资增长更快,从而使投资与消费出现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从消费领域自身来看,消费结构性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这一问题,制约了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减低到*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必须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发展的主线,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人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为此投入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却比产出所占比例高得多。*年,我国消费石油3亿吨、原煤21.4亿吨、粗钢3.5亿吨、水泥10.5亿吨和氧化铝1561万吨,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即使考虑汇率因素,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年公布的全球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拥有50个,欧洲占有38个,亚洲也有11个(其中日本8个、韩国3个),而我国却一个也没有。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己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按照“三个转变”的要求,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着力完成以下带有战略性的重大任务。

(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篇8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问:如何正确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

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加丰富,也是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课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内涵上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许多问题属于经济的外部性范畴,不能仅仅用资源配置效率来衡量,还要用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可持续性来衡量,不仅要靠完善市场体制来解决,还需要在完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进程中来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使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根本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

问: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哪些紧迫要求?

答:集中反映在:一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力构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体制,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是加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缓解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深化区域分工合作,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形成工业化、城镇化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国土开发格局。

六是调整内需与外需结构,逐步形成内需与外需互动型增长机制。统筹协调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统筹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统筹协调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参与全球多边、区域合作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问: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互动过程。现阶段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市场功能,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机制对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的激励和“倒逼”效应。不从完善体制入手,缺乏制度性约束和动力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到位。

当前,最迫切的,一是要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资源价格偏低,造成对资源要素过度需求和浪费,客观上刺激了经济的粗放型增长。资源价格改革涉及利益结构的调整,短期内会遇到一些阻力,还会带来低收入者承受能力问题,但不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价格扭曲状况很难扭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很难落到实处。

篇9

一、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扫清经济发展障碍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仅阻碍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只有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下坚实基础。

1.改善需求结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民众购买力下降,中国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及对外贸易摩擦频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部分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善需求结构,扩大内需,充分释放出中国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使消费代替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作为前提,必须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保障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地区和城乡间收入差距,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要坚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要持续提升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踏实发展实体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坚持自主创新,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和发展空间。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鼓励东部优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消除地区和部门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流动;要根据本地区科技、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投入力度,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性。

4.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严格控制大型城市规模,缓解因其人口过多而带来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要明确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位,通过产业发展升级、公共服务提升,吸引周边农业转移人口定居和就业,发挥集聚人口的功能;要总结户籍制度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

二、加快实施科技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驱动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因素,科技发展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根本动力。只有鼓励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撑。

1.优化创新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科技研究;通过完备的政策法规,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在全社会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及文明和谐的人际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注重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联动,建立产学研利益共同体,使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持续科技创新提供动力。

3.加大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要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打造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要通过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国际接轨的薪酬激励制度,吸引外国高水平人才到中国发展创业。

三、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在努力把外国资金和技术引进来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国际金融风险;要鼓励国内企业勇敢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天地获得更大的发展。只有更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通过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和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品牌。

2.科学利用外资。通过政策倾斜,税费优惠等方式,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水平较低的行业,发挥好外资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引导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努力控制吸引外资所付出的政策、资源、生态等招商成本,防止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造成负面影响。

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经济发展方式 若干思考 问题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32-01

1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1.1 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煤炭和石油是我国传统能源,为了实现煤炭供给的平衡,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煤炭行业进行了不断的调整,煤炭企业大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粗放式发展阶段。粗放型和集约型都是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1978年到1997年是我国煤炭企业粗放式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煤炭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得以调动,煤炭供应趋向过剩。其次,1998年到2001年是煤炭行业艰难转变的阶段,省级地方政府加强了对煤炭企业的管理。再次,从2002年到现在是煤炭行业初步转变的阶段,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煤炭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煤炭市场的供给和调控能力得到提高,煤炭安全生产的形势好转,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能力增强。

1.2 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行业虽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转变,但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问题,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增长仍然依靠煤炭价格提高和产量增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差。其次,政府对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国家政策很难落实到实处。再次,环境治理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2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1 我国煤炭市场逐渐饱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受到企业的重视,更多的节能材料和环保材料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煤炭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据估计,未来5年,我国国内煤炭消费总量会大幅度降低,这和我国煤炭供给能力的整体增强趋势是不符的,煤炭供给和煤炭需求呈现相反趋势,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若不及时转变,煤炭会呈现大幅度的过剩。

2.2 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滑坡

首先,煤炭产品要素成本增加。近年来,企业职工薪资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是煤炭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成本的加大直接就导致了煤炭生产成本的加大。我国加大了对资源税的征收标准,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加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其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的解决。近年来,非煤产业经济效益规模扩大,但是物流、机械、铝业和建材等非煤产业经济效益较差,煤炭企业的还贷压力较大。

2.3 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增加,这种增加主要是依靠生产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而不是依靠扩大经济规模、依赖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实现的,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非常缓慢,较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降低了生产企业的效率。煤炭企业应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整合企业内部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发展核心技术,完善企业组织治理,提高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关于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

3.1 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

随着各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十二五”必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会出现实质性的转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这会对煤炭企业的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的转变,煤炭行业的领导和主管人员要达成共识,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变。首先,煤炭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环境容量、市场需求和灾害防治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其次,煤炭企业要树立集约发展的观念,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构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推动煤炭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煤炭企业要树立发展理念,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3.2 煤炭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煤炭和石油都是传统能源,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传统能源,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悖的,煤炭生产企业要推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调整战略结构。首先,煤炭行业要加快现代化煤矿的建设,对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实行淘汰制,关闭不具开采条件和改造条件的小煤矿,提高大型煤矿的产能比重。其次,建立公平和开放的煤炭市场体制,依靠现代物流业来形成新的煤炭流通和储配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炭价格机制。

3.3 推动现代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已经接近顶峰,煤炭产业演进方式转变,煤炭企业急需向现代产业发展。我国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政策措施,确定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煤炭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政府要实现煤炭企业的主导,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的结合,促使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和重组。中央和地方要明确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激励力度和政策向导,加大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力度,推动我国煤炭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此外,政府还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产业投入,推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进展。

3.4 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煤炭企业要转变依赖投资建设、整合小煤矿和兼并重组等外延发展的方式,重点的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遏制企业投资冲动,实现企业内部增长机制的建设。首先,企业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利用,实现煤炭生产工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升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其次,煤炭企业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吸引并培养企业内部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煤炭企业还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4 结语

近年来,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趋缓,煤炭供给呈现过剩趋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发展的实现方法、实现途径和实现模式。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粗放发展、艰难转变和初步转变三个阶段的发展,但是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呈现趋缓局势,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进一步转变。

参考文献

[1]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2011年煤炭经济研究工作要点[J].煤炭经济研究,2011(1).

篇11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国际经验 启示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历史过程。经济发展方式,简而言之则是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以及实现社会进步的一种理念、思路、方法与体制的总和。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发展方式更值得我国进行借鉴。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

美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并辅以政府政策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保障。具体做法如下:注重结构调整。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将信息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提升,巩固高薪技术产业的领先优势,并且为保障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整顿,保证资源配置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鼓励科技创新。美国对科技创新十分注重,并且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方式。并且美国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增幅较快,取得了良好的科技成果;累积人力资本。美国科技创新获得巨大成就,与人力资本的累计息息相关。美国对人力资本层面的优化,主要爱是凭借多层次的教育得以实现;完善激励政策。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干预政策会对经济增长与转变产生推动作用。例如税收优惠、价格保护、出资修建、直接经营等,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

(二)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

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自战后开始共分为三个基础阶段。包括通知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有资本密集向着技术密集转变。日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做法如下:推动技术创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且在引进的过程中,并未一味照搬,而是与国家经济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从国民收入与实际国情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适应经济转变的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教育。日本注重多元化技术人才与科研人才的培养,并建立了企业人才成长的评价制度,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原始积累;政府干预手段。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载体。日本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制订了不同的优化策略与手段,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产业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保持高度一致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将美国与日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进行借鉴,应用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中,对优化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以及格局作用显著。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启示

对国际经验的借鉴,推动我国实现经济方式转变作用显著。但在经验借鉴方面,也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实际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动态化、渐进性、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的过程,并非短期可实现。并且在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经验的统计与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扩大要素投入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逐渐转向集约化的增长演变。但这一转变过程需要经济条件的逐渐累积,形成一种全新的发展形态。基于此,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应该自实际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内容,进而避免由于人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导致的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出现。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虽然自主创新能力在近年来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依旧存在较大差距。深入剖析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根本,实现要素驱动的创新转型。在这一国际经验的引导下,我国应该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引进的同时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与经济情况以及发展状况相融合,确保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自主创新的支撑下,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基础保障。

(三)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是适用于国际市场的通用做法与重要的经验形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需要在经济发展与探索的过程中执行行政命令,还需要在企业在变动的市场环境中加深应有的重视程度,在根本上合理配置社会范围内的各项基础资源,有助于企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与价格形成和机制,使得资源产品价值能够准确反映出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及资源的稀缺程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深化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做到税收的合理控制,使得资本流向更加健康。还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发挥出考核指标的内在价值。

(四)政府的推动作用发挥

政府推动作用的发挥,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要素。针对国外的发展经验进行探究已经得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作用显著,能够引导市场的发展与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道路,相对而言,日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用的时间较短。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借鉴日本政府的发展经验,针对不同的发展时期采取相对应的政策。将政府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态相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格局。

综上所述,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变,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相对而言,日本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用的时间较少,我国在这一阶段,应该充分借鉴国际的发展经验,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融合,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学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经验、教训及启示[J].学习月刊,2011,10(15).

篇12

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约束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虽然我国虽然资源总量较大,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人均耕地、淡水、森林、草原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28%、14%和32%,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除了钨、稀土较高以及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各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铜、镍等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石油、天然气人均存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同时,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程度低。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一些重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0-5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保持高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二)投资、消费、出口占GDP比重的结构性矛盾

投资、消费、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表面原因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所致,从深层分析则是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增长方式难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我国这一比重仅为72.8%。

1.高投资率。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是启动经济增长的最快引擎,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据测算,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2008年11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增加投资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第一选择,我国迅速推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配合以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2009年投资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

世界上多数国家同等发展阶段的投资率一般分布在22―40%,虽然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投资率偏高,但是是符合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变化规律的,同时,高储蓄率为我国的高投资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经验看,东亚经济体的兴起经历了高投资的过程。投资起着双重作用,它既创造了需求,也创造了生产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且消费率低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大,保持一定的投资率仍很重要。同时应该注意,我国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投资效率低下,同样的投资规模,我国获得的产能增加比美国要低将近30%。应重点关注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布局投资的地区分布,提高投资效率。应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引导更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技术的更新和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应引导投资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分布。

虽然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但是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投资是GDP中变动最大的部分。在一般的市场经济中,衰退时期总支出的下降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下降引起的;经济过热时期,总支出的增加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增加引起的。投资和消费的波动相比,投资的波动更大。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引起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

2.低消费率。我国的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近十年来更是迅速下降。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明显,政府的消费占GDP支出比重比较稳定,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从横向比较,中国消费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1978―2005年,全球平均消费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到2005年的78.8%。2005年,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年均消费率分别为86.5%、75.2%、77.7%和85.6%。作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巴西、印度和俄罗斯2007年的消费率也分别达到75.7%、64.9%和67.0%。中国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率的下降,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而美国为70.1%,印度为54.7%。

消费的不足源于社会收入分配的失衡。显然,要提高消费率,需要增加居民收入。中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劳动报酬,而1996―2007年,我国的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由53.4%下降到39.7%。应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同时,我国二次分配制度也不够完善,在民生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额度不够大,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与国际相比较,我国2008年是7.5%,发达国家德国是55.5%,加拿大是45.6%,美国是30.2%,应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2009年由于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了消费,消费率上升,这种由于政策刺激的增长,如果政策退出将难以持续。比照国际经验,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后,投资出口对GD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677.86美元,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靠内需拉动经济增

长的条件,应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培育消费热点,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3.出口占GDP比重高。我国经济的增长高度依靠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占经济的比重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37.57%,高出全球平均值10%左右。

出口往往受到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出口占GDP比重过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使得我国经济难以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货物出口额仍达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同时,我国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货物进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开放,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发展。因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参与国际分工能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交换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就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竞争是技术进步和素质提高的关键因素;参与国际分工可以使我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提高价值竞争力和财富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一些新兴经济体生产成本低于我国,也生产能替代中国的部分出口产品,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另外,我国许多产品的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源多碳排放量高,可以说我国的高出口一部分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我们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新定位我国在国际分工领域的地位,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而不是单纯扩大出口规模。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是指经济活动各个类别的比例组合,它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干。当前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已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进而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城市化率偏低

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虽然不断提高,到200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6.6%,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明显滞后,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由于城市化率偏低,限制了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升级,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

(五)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不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技术进步自主创新严重不足,技术进步的脚步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

纵观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多数工业行业的建立和新产品的生产,大都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进口实现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在国际知识链的位置处于低附加值,工业品处于低端。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仍仅为美国的3.6%,日本的1/8、法国1/5、韩国的1/2。中国与世界最大的差距在于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人力资源总量多但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推动力不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只有39%,而创新型国家高达70%以上。高新科技立足跟踪国外先进技术,核心专利技术少,虽然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当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要素也可能增加社会财富,但一个国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则必定与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刺激有关。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应注重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例如,制定鼓励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改善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改善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状态;适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结构,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完善二次分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进城,提高城市化率;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鼓励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等。

(二)消除体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体制因素可以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因素不仅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绩效,而且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消除体制,去除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不利于经济发展因素,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政府应该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进行引导,制定扶持性政策,不设立过多的行政

许可和市场准入。

(三)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面向市场需求,把优化产业结构同推动产业升级相结合,适应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不能超过农业的支撑力。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升级重要的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核心的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占我国经济比重高的加工制造业。

(四)通过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速率是影响人们长期生活水平的三个因素,三个影响因素中只有技术进步具有无限潜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度量的。教育、培训、企业进行的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推动着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2009年美国推出以绿色经济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计划、欧盟委员会宣布,将投资32亿欧元,用于创新型制造技术、新型低能耗建筑与建筑材料、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三个领域的科技研发。我国应加大对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提升对于重要产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篇13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

1低碳经济时代的相关概念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环境之下的时代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内涵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经济发展指导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各项技术,以及利用产业升级、开发新的替代能源等方式来尽可能降低一次能源的使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的双赢局面。

1.2低碳经济时代

低碳经济时代是指以低碳生活为理念,遵循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指标发展经济的一种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就标志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2008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报告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低碳经济理念很快在世界传播开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一次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及高耗能对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始倡导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耗,降低污染,顺应环保大潮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在此背景下也应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2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了只有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农业发展方式才具备了转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国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由初期逐渐走向中期,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属于中期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备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发展上,我国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此外,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100美元,达到了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农业发展GDP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并且有专家学者指出:以我国民族文化保护程度及农业发展历史来看,我国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以低碳农业取代高碳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上述的种种先行条件都表明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1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是基于生物界本身的理念,利用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在农业经济生产中形成完整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达到系统平衡,遵循万物相生相克的理念,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率,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效益。高碳农业对于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盐渍化等,而生态农业则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在农田系统中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利用自然规律来治理农田,结合科学技术去发展农业经济,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1]。

3.2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的核心就是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尽可能实现再利用,提高农业资源使用率。在农业经济生产活动中,很多农业资源都因为重复利用率低,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循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增益减排的目标[2]。在传统农业经济活动中,许多农业资源的资源利用率都是较低的,很多可利用资源由于人们的疏忽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大了农业投资和社会负担,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低碳农业,因为要想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发展循环农业。

3.3发展有机农业

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为了提高产量,农夫们往往会选择使用化肥农药及含有生长激素的饲料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不仅提高农业经济的碳排放量,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潜在性威胁,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有机农业则是以有机农家肥及绿色饲料来对农作物和家禽进行栽培和饲养,避免了激素残留于农产品内,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率。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4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

城市旅游休闲农业是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种有机结合,旅游也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而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是将一三产业有机结合的体现。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负担,使得农民能够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做到城乡结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3.5利用科技力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学会利用我国的科技优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经济发展中,通过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培养农民的种植技术,达到提高农副产品的增收目的外,还可以培育优良的农业品种,做到保证产量的同时能够保证质量,尽可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3]。此外,还可以利用科技技术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时反馈农业市场信息,减小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生产能耗,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大琼 单位:四川省大竹县高穴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卫东.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河南科技,2014(11):223-224.

篇14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方式 结构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

在很早以前的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样的含义。“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值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1]。当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般指的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完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种片面地在数量上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失调、区域失衡、收入分配不均、工业污染及生态恶化等。于是,人们开始审视过去经济的发展态势,重新定义经济发展的内涵,把增长与发展明确的区分开来。认为增长指的是人均产品在量上面的的增加,一般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人均GNP的增长率来衡量。而发展则包含两层含义,它既包含人均产值的增加,也包含另外一个指标:即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的必要性

(一)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个地区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找出并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才能缩小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在总体上的同步发展。目前,我们西部和东部在经济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均值上都要比西部高。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则相对落后,西部地区在资源、环境上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异,致使很多西部地区的人们跑到沿海地区去打工挣钱。这导致本来就没有人口优势的西部地区陷入更加不利的处境,反过来使东西部经济的差异更加加剧。因此,统筹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才能推动整个国家向前进步。

(二)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013年1月14日起,连续三天的时间里,中国一些城市的空气都陷入了重度污染中,北京甚至变成了“雾都”,浓雾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硕果累累。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酸雨。使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三)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步伐虽然有所加快,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毋庸置疑,传统行业、低效能产业依然占主导的地位,高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则发展比较缓慢。“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但技术含量较少,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在我国的手机制造业中,国产手机所用的屏幕、芯片几乎全部来自国外进口。中国的电子巨头富士康,也只是雇佣国人廉价的劳动力,组装电子产品,而真正的核心技术,依然被国外掌握着。这反映出我国自己主导的产业技术相对较少,所以才导致国产手机大部分沦为大同小异的“山寨”产品。如何把“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成为产品链上游的供应端,才能使我们创造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真正走向现代化。

三、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到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统筹规划,按部就班地开展和实施。

(一)对经济结构重新审视和调整

“民以食为天”,农业方面,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产工具的科技化,优化农产品种子的质量,更新农民的劳作观念。工业方面,更新效率低下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发展高新产业,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使我国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去,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服务业方面,在完善传统服务行业的基础上,拓展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使服务业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现在网上购物的兴起,为物流企业带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物流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使服务业更加人性化,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二)把科教兴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而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则制约着该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现怎样的发展,发展的水平怎么样,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劳动者来实现。为此,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首先,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提高大学的录取率,给更多人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其次,加强职业教育的培训力度。目前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这方面还不够重视,投资力度也需要加强。再次,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重视,使不同地区的人都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人才才能公平,各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平衡。

最后,经济发展在数量上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增长,就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使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2]。”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必须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澳]海因茨·阿恩特. 经济发展思想史[M]. 唐宇华, 吴良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