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范文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学历史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

篇1

我们知道思想支配行动,只有我们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才有可能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老师,我这几年积极学习新课程教学思想,使自己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改变老师只是知识的传达者,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情四射。注意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效。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积极贯彻先进的教学思想,大胆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作以简单论述。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

中外教育学者的教学理论研究都表明,和谐愉快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大大减轻,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之下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处在活跃状态,学生的思维也会处在活跃的状态。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融洽师生关系,双方互相配合,具体做法是:(1)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多提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2)课堂上要给学生积极发言的机会,鼓励对不同的看法说出自己的见解,课堂上鼓励争辩,对说错了的学生也应该正确评价,不应该打击他们发言的积极性。(3)鼓励学生多动手。我记得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都进行实践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学生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实现我们提倡的知行合一。

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是关注社会现实,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推行素质教育,把历史知识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具体方法如下:

1. 让历史教材融入生活。让历史课堂走进生活。每次在备课中把过去的东西与现在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今天感悟历史。讲到的背景,联系世界历史的巴黎和会,学生知道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结合今天的争端,明确国家实力是一个大国存在的重要基石。

2.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让学生成为教材的主人。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学生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单纯地去想象一个历史人物是学不会的。设计历史情景剧,让学生在掌握理解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做评委进行评价。

3. 发挥历史的功能,评价今天的事件,史论结合。从史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现在服务。今天很多的事件学生可以借鉴历史,发挥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理由,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新课改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导,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并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以更好地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探究与实践

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阶段,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是历史老师们必要的教学任务。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获得的知识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 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在新课改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当今实际,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如今各省市的高中历史教师都在跟随课改的步伐,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从而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有力地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但如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高中历史教学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束缚,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二是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由于初中所学的历史知识较薄弱,所以,他们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以往的薄弱环节进行补习,就增加了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此外,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没有了解到考试的真正内涵,没有从研究考试入手,一味地认为学习高中历史是应对高考的手段,这就没有更好地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探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可能导致高考的失利;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缺乏继续教育,较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缺少对当今历史的研究,也没有进行知识创新,而导致了自身知识陈旧,在课堂上,教学方法不够创新,进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

(二)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高中历史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其特点具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教学目标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是不相同的,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浅层次对历史的了解;而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和有潜力的人才,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好历史的同时,考入自己理想的学府,从而做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在教育对象方面,与初中生不同的是,高中生通过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高中生比初中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再次,在教育层次方面,高中历史教育是初中历史教育与大学历史教学间的一个桥梁,肩负着普及与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任务。高中历史知识是初中历史知识的扩展和加深,它运用初中所学的知识积累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了高中生较高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究

面对如今的社会形式,对教育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高中历史教学也应该如此。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新课改下,教师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见解,并指出学生意见中的不合理问题,通过共同探究来解决问题。通过探究,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历史问题,从而解决历史问题。另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高中政治中的哲学思想,来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更加科学地认识历史,以培养学生正确认知历史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上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探讨、研究,在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发掘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好处。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对于高中现代史方面,一般的考试题目都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和用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这就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就是要把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与当今社会相联系,从而为社会服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把社会作为学生的最大课堂,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延展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大小事,让他们能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走进图书馆,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拓展自身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历史的意义。教师在带领学生去参观的过程中,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高中生对历史认识的水平,真正使学生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发现和解决历史问题。

三、 总结。总的来说,要想做好高中历史教学教师就必须结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地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为祖国培养更加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中新课程通识性培训丛书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龚奇柱.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6(1).

[3]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方法创新

成功老师对一个学生有100种方法,失败老师会用一个方法给100学生。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包括科学的教法和科学的学法。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教学可以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科学规划、充分开发新课程教学资源,保证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创是我们新课改的核心和关键。

一、创建多样的历史教学观

梁启超有云少年强则国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教育对青年学生尤为重要。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思想进行了重大变革,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到了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在历史教学中也将历史教学方法创新放到了首要位置。新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高中历史教师应极转变观念,着眼于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做起,树立全新的历史教学观。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有创新观念。在对历史教学的把握上,教师应能够掌握和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基本脉络,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对历史教材进行驾驭,并轻车熟路地运用教材;在教师角色的定位上,能够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向教学组织者、引导者转变,能够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种宽容、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开放积极的课堂环境。其次,历史教师应具备历史学科教研教改能力。高中历史教材经历了数次修改,历史事实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变化。在历史研究中,“史无定论”,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上,作为历史教师,应敢于针对历史教材进行质疑,用新的视野来观察、分析、评价历史,带动并调动学参与历史研究,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建兴趣问题式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设计得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学生思维产生积极启发性的作用,有利于使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通过兴趣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搭建,来促进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发展,最终达到历史学科教学效果。第一步,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兴趣问题教学的开展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具体在历史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探研究,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对康乾盛世的评价上,有学生提出“我看康乾盛世期正处于17~1 8世纪这个重要的历史剧变转型时期,统治者却继续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未能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社会进步,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后人对康乾盛世评价太高了”。对于学生这样的评价,我鼓励学生大胆各抒己见,并顺势展开课堂讨论,通过浓厚的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其次,历史教师应善于创造历史问题情境。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创造历史提问情景,鼓励激发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创新历史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方法创新上,建议可以通过引入影视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人性化水平。高中历史中涉及的史实很多,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势必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历史知识与影视资源、演义等结合起来,势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致。例如,在讲授秦的统一时,建议结合了电视剧《芈月传》和一些野史、小说等进行教学,将课堂教学故事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历史思维方法是首要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学生在学习中一时难以梳理出头绪,许多学生会认为历史太难学了。这里历史教师应重点教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帮助学生领会历史的规律,理清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历史思维习惯。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探究式教学。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过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41-01

新一轮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其突出的特征之一是教材文本体系的更改,从内容上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延续性,从结构上体现了历史探究的发展性。这种极具前瞻的历史学结构体系对于教师本身来讲,是一种挑战和跨越,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个人认为,三者的关系是:“过程与方法”是“渔”――工具和手段,“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鱼”――目标和结果。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与此前的教学大纲要求,最为突出的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一、“过程与方法”的核心:自主与探究

如上文所述,教学中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其完成高中学业的基础,高中历史学业模块的设置,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在教材的编写中,已经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的连贯性,在模块学习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自行查阅初中通史部分,同时,在教材附录部分,附有相关的互联网网址,可供登录浏览。通过初高中教材、网络以及有效的其他资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史实的来龙去脉,做一些必要的笔记和心得体会,大体上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着对历史的探究,有利于使学生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探究的领域可以不拘一格,就学生个体而言,根据其差异性,有的放矢,指导学生既可以探究历史学习方法,也可以探究某些历史规律,或者是特定的历史专题。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审视的过程,通过探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与探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起到了从学习的自觉、自律延伸到自我启蒙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文本解读,结构思维

在学生的自主与探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历史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困惑,这实际上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问题。历史教材和诸多的课外读物相比,教材要求的是精度,而非泛读。如何精读教材,这就涉及到文本的解读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许多课外读物喜欢炫耀式的向读者介绍许许多多的思维方法(有化整为零兜售之嫌)。其实,结合时下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特别是电子产品的程序和使用习惯,把这一些最朴素的、最常用的思维和结构――既树状目录结构,通俗一点讲就是菜单,用在解读文本是,很容易解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障碍。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先对教材文本结构解读做示范讲解大约一学期,第二学期起,则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的精读和知识结构的编写。以此教法,确实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实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过程与方法”的方式:良好的互动氛围

主体的学和辅助教,二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显然课堂是主要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必要的手段。在时下先进的教学仪器辅助下,教育主管部门动辄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并非大部分的课堂都要用多媒体,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新生代对于多媒体的熟悉程度早已耳熟能详,固定的字库、powerpoint简单的幻灯效果,实际上容易引发学生的视觉疲劳。教学的受众是学生,常变常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讲,应该注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课堂引导与课外解惑相结合,在可能的情况下,创建一些贴吧、QQ群,撰写一些博客文章,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互动交流方式。

四、“过程与方法”的感悟:保持独立性原则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创新,是人类、历史、社会进步的阶梯。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历史教育将进入一个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的新阶段。笔者就如何进行高中历史创新教育,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教学的创新策略

1.1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

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师生的,教师应通过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摒弃教师就是绝对权威的观点,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让学生不敢亲近,教师应放下所谓的架子,融入学生之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努力的创造一个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其次,则应更新观念。教师应当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教学重心真正地转移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上。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练习的机会,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也让教师在课堂上细讲的时间大大缩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中融入创新精神,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接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在课下,教师应尝试多和学生沟通,尽量了解学生的想法,听取他们对历史教学的看法,进而改善教学方式。

1.2该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开放的教学课堂

过去的历史教学,只是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路,满脑子教条,而忽略了“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可以通古今之变”的功能。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单纯地盲从过去,我们要面向今天和未来。学习历史,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因为没有基本知识的积累,学生能力的提高只能是无源之水。其次,鼓励学生勤于思考,不断深入学习,只有反复的学习思考,才能提高阅读、归纳概括和创新能力,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堂上,老师应抛弃师道尊严等传统教育观念,要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发现、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其更高的学习兴趣,变师本教育模式为生本教育模式,把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座位历史教育创新改革的奋斗目标。

1.3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

(1)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思考、讨论,求得答案。这样,可以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明清以前,我国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明朝中后期以后,近代科学则暗淡无光,这是为什么?学生根据“一定时期的文化史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得出相应答案。明清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领先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对外开放政策导致文化领先,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君主制空前加强,八股取士、闭关锁国导致近代科学暗淡无光。学生如此回答应该说比较满意。但教师应让其总结一下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看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学生翻阅课本讨论,继续组织答案,可以看到,这同中国古代文化本身具有的内在缺陷也有关系,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导致其重理论、重人文,而轻科技、轻自然,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民族英雄不可胜数,科学家、发明家却少之又少,中国传统科技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忽视理论的探讨,且很少有在实验室经过试验才应用于生产的。在唐代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工具再没有多大改进,便是一个证明,由此题,学生在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深切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

(2)要结合社会热点、焦点,注意和现实问题相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横看世界,放眼未来,增强责任感,并且把历史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转化为综合知识的能力与培养,把知识传授课变为素质培养课。如讲授,历史教师应首先掌握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气候类型、地形特点,我国对的基本国策、“两国论”等,然后结合相应材料,组成专题,向学生讲解,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解台湾的过去和现在,通过政史地综合,开发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假设学生“作为我们国家外交部发言人”,想对分子说些什么,引发讨论,通过这个假设,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讲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可联想到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以及美国的西进运动,并联系到今天人们日益关注的环保问题,人口问题等,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树立起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经济的发展,高考模式的改革,给我们提出挑战,我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充电”,熟练业务,活跃自身思维,才能把素质教育贯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出集独立性、全面性、开放性、敏锐性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

1.4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历史本身的生动性、趣味性、不可重复性及深刻启迪性,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口是难以描述的。历史学科只所以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和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历史本身,而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网络世界为我们复原了历史、丰富了信息,多媒体技术弥补了我们无法完成的缺陷。因此实现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的最佳整合,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结语

面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并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萌发标新立异的想法,独立自主地去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地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内容;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47-2

高中历史模块教学伴随新课程改革即将十年的历程,面对“一标多版”的教科书及其他教材资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和困惑,本文试图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教学为例,依据对标准的理解、教科书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而后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科学指导教学实践,并愿与一线教师分享交流。

一、教学内容的异同

1.课标版与大纲版教科书的比较

(1)内容组织方式的不同。以往大纲版教科书中,组织历史内容的基本单位是“章”。“章”下设“节”,“节”下设“子目”。章划分历史阶段,节组织历史阶段中的内容,子目展开具体内容。以章作为教学单元,有利于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课标版教科书与大纲版教科书相比较,最明显的特征是“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高中历史教科书新结构”[1]。大纲版教科书中关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具体学习要点基本都有涉及,但是以通史的顺序零碎分布在各个章节中。课标版教科书以专题编排形式取代了通史编排形式。为了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在课程标准框架内,教师作一些适当的链接,以便使各个模块和专题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可以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

(2)具体的内容选择和表述的不同。大纲版教科书“一纲一本”,所以其教科书内容的表述也是唯一的。教学大纲对教科书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往往带有过强的约束力,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创造性,教师没有发挥的余地。在教学大纲时代,教科书被认为教学的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有所规定和要求。而新课程改革后,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共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四个版本,其中前三个版本使用的范围比较广。

(3)教科书内容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大纲版教科书往往在一章、一节或某一问题之中,写入现成的、所谓权威的结论或观点,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感情培养。后来教科书也做了一些局部调整,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格和图片资料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体现出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新教科书在编写中充分继承了旧教科书这一优点,并增加了不少文献资料、图片资料,让生动丰富的史实说话,让学生亲自感受历史的博大精深,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2.课标版不同版本内容比较

在“一标多本”的背景下,课标版教科书不同版本各有特色。各个版本对本专题内容的处理上有所差异,无论是课文子目的确定、知识点的选择和观点表述,还是选择的角度及其组织方式都是匠心独运,各具特色。

(1)单元结构顺序的差异。从历史模块三的整体结构来看,人教版、岳麓版和人民版三个版本教科书关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内容所处的位置不同。人教版一共是八个单元,以中国史为主线,按照专题将中外历史大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穿插排列。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处于第五单元。人民版模块三也是一共八个单元,顺序是以先中国史,后世界史,两条平行的线索,跟《课程标准》的内容排列顺序完全一致。岳麓版模块三一共是六个单元,以中国史为主线,将专题按中外历史大致时间先后顺序设置,单元设置顺序与《课程标准》差异较大。岳麓版与人教版、人民版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设置为一个单独的单元,而是将其作为“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的一个部分。

(2)具体知识点的差异。一是在内容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关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人民版没有提及,人教版设置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子目,简要介绍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和目的、实践和意义。岳麓版的表述最为详细,设置了“体用之争”一目,对顽固派、洋务派的主张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解释和评价。

3.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本专题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发展的思想历程以及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此为学习主题体现出了典型性、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但在主题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仍然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1)教科书中值得商榷之处

第一,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早期维新思想是否应该纳入教科书?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下掀起的是对后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实践,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加强对这一思想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地主阶级的探索历程。19世纪60年代产生的早期维新思想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后来对康梁维新思想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民版对于这两部分内容只字未提,使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显得不够完整。

第二,民主共和思潮是否属于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程标准》将“民主共和思潮”放入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专题中,而没有将其作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要求。毋庸置疑,民主共和思潮在20世纪初的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按照《课程标准》的教学安排,势必就会造成学生知识的不完整。而从教科书的安排来看,只有人民版教科书在“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中设置了民主共和作为一个子目。岳麓版在一课中提出“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但是查找教科书学生无从知晓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困惑。

(2)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第一,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无论人教版的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还是人民版的“顺乎世界之潮流”,还是岳麓版的“师夷长技”,涉及的知识点繁杂,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太多、用一课时的时间难以完成课标任务。如果在课堂实行谈论、探究等教学方式势必造成课时紧张;如果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又势必造成教师语焉不详,学生似懂非懂。这就产生了教学内容容量太大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

第二,知识跨度长与学生基础薄弱的矛盾。中学历史课程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不成为历史课程。采取专题的方式构建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本意上是使教学内容精练、主题重点突出,但却客观上导致了课程结构跳跃性过大,强调发展与变化的历史学科的根本特质被弱化,知识系统破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涉及的历史知识时间跨度较长,由于部分初中的历史教学不够扎实,从而导致部分高中生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如果仅仅教授思想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渐下降。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不得不额外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这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容量,导致多数教师感到课时过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二、教学内容选择与应对策略

1.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确定专题教学目标

为达到管理并控制课程的目的,课程标准就要对学科知识内课程标准确立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情感、态度、技能、知识与能力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应该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确定专题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的概述部分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基本的技能、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2.根据专题教学目标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增删处理

在教学目标确定后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在“一标多本”的背景下,各版本教科书所选择的内容与专题目标的相关性程度是不同的。如,人民版用整整一课时呈现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同时还列举了无政府主义、西村主义等各种思潮,这些内容对“了解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这一知识点的意义,并不十分重要,反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过程中应该删除。

3.有选择地利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资源

课标版教科书各版本对本专题学习要点的呈现,从历史内容的选择及其表现形式到蕴涵的史学观点都有很大的差异。现代教学论强调“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确立新的教科书观,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灵活地利用教科书,使教科书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以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为母版,广泛涉猎各个版本,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对其他版本教科书资源的选择利用,主要涉及呈现同一历史知识时所采取的不同观点、材料及其表述方法。从史学发展的趋势来看,岳麓版选择学习内容和评价结果的角度比较符合主流观点;从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来看,人教版设计的“学思之窗”和“历史纵横”等辅助课文比较精到,既便于教也便于学。教科书资源的利用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些问题。

篇7

关键词:科学探究;物理实验;科学素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46-1

许多物理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的再现和观察在物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决定了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实验科学。在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物理教学要求下,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前提下,教学的关系主要在于“学”,而“教”只是处于引导地位,科学探究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发现或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设计或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或数据、分析与归纳、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等环节,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归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培养,因而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目标不在于关注结论而更应关注物理实验的过程

物理教学是以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为基础,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而获得启发,从而认识物理现象的相关知识,认识规律,从而达到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物理实验可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教学这种双边活动达成统一,在初中物理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结合科学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教材安排大量的实验,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安排1~2个物理实验,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而达成共识,这就是物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概念和规律;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不应太关注物理结论,而更应关注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设计、操作、感受、启发和学生的想法。

二、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关键在于“导”

从教学的实效性来看,教学的目的不在于给予学生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能力,从学生全面发展来看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教师代替学生的劳动只会埋没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例如在“研究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关键是如何来比较两个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推动水平面上木块的距离长短来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实验设计采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动能与质量大小关系时通过不同质量物体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来控制达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从而比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如果教师只是传授给学生,在课后反馈中,学生都会认为是研究动能与物体在斜面上高度的关系;因而在实验设计思路教学中,应以面临问题,到设计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来设计,引导学生在设计中理解控制变量法,认识为什么让质量不同的小球要在同一斜面同一高度下落的真正目的。在“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等大量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的实验设计无不都是如此;如果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能多利用引导、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设计实验的常规思路和方法,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在稳步提高。

三、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动”

科学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大量的实验都由学生来设计完成探究,但实际上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每个实验都让学生在实验室探究完成,因而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来动手,把教师演示的实验可以改为学生上台来演示操作,在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可以分小组形式也可以针对一个实验由多名学生合作完成,尽量使学生动起来,在学生操作实验中,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应该说明你的做法、操作过程、发现的实验现象、获得什么启发、能能出什么结论等;如在研究串联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在教室中准备两套实验器材,通过学生的猜想到实验设计思路确定后,每一组都可以分别由四五位同学上台演示测量串联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最后二组比较得出什么结论,这样安排通过点面的结合,

有的放矢避免了学生在实验室一人代替另一人的劳动,学生的分组实验很难控制,有些学生就直接抄填数据的缺陷,教学效果好;如果教师在每节课堂教学都能抓住实验为切入口,真正使学生回绕实验动起来,那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很扎实,同时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以很大的提高。在平时练习或作业反馈中,学生感觉实验题有困难,平时单元检测也表明学生在实验题上失分很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切实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那就会大大改观。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物理的教学就应该通过实验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实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动手的快乐,获得真知的兴奋,体验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实验能力稳步提高的过程中,他们的预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同步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要达成的目标,这也正是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兴趣;实验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是离不开实验教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

一、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个成功的物理实验教学,并不是只限于在物理实验室中做的实验,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演示物理实验过程,把平时实验做不到的效果演示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使用多媒体等形式,把有趣新奇的物理实验“有声有色”地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课外活动的内容

探究性教学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和思考能力。实验教师提出一个课外活动的内容,作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进行探索、研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能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通过演示实验,实现实验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与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实验设计,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将物理的理论知识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变得活泼、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了教学的效果。

四、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实现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研究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开展创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争取在传授给学生“鱼”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给学生“渔”,这才是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探究式学习

《高中物理课标》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要实现上述目标,探究式学习不乏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获得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的。

1.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转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随着认知结构的丰富,感知能力也进一步发展,新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性学习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智力潜能,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尝试中得到快乐,产生兴趣,获得知识。

2.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新鲜事物是青少年的天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研究教材、精选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给他们以观察、思维、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也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方式。

3.能提高学生探究未知的素质

人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大小,主要由其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决定。也就是说,人探究的心理态势是发展探究能力的根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果经常开展探究式学习,不仅在趣味性、实用性方面迎合高中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还能打破课堂、教科书的限制,使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活动中培养起科研、创造和实用意识,提高学生探究未知的素质。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实施方法

在探究式学习中,方法是探究学习的关键,能有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产生质疑、困惑,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创造的探索。

1.创设学生积极探究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间的自由、平等的环境。例如在实验时,教师在教室走动起来,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并及时进行探究评价,帮助学生确定下一步计划;必要的情况下,要进行讲解、示范,把学生的疑问与探究的积极性联系起来。

2.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讨论是创造的“助产士”。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讨论很重要。例如可以用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讨论探究。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这一活动,在课前,可以进行分组;在讨论时,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学生在交流中展现自己的方法和成果,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能进行客观的比较与鉴别,从不同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正确理解获得的知识,使学生的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提供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的机会

能力的形成总是和行为息息相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但要明确学生科学探索的要素、方法,还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即发生探究行为。为此,教师要提供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的机会,就要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发生相关的探究行为。如实验探究学习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和发问的时间。

4.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技术

丰富的网上资源创建了探究学习条件,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给定一个大致的方向,学生就可以从互联网上查询相关信息,找出本组或本人感兴趣的问题以及相关解答,使学生探究问题迅速定位答案,为学生形成非线性思维、产生灵感创造了条件。

开展探究式学习,不仅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种习惯问题。为了使学习高中物理真正成为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课堂教学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科学思想的感染下,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夏艳红.谈物理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05)

篇10

关键词:数学方法;高中物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 A

一、数学方法的作用 数学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在高中常见的数学方法。如:解析法(包括逆证法)、综合法、反证法、加减(消元)法、建模法、极限法、图象法、穷举法(要求分类讨论)、比较法(数学中主要是指比较大小)、换元法(也称之为中间变量法)、数学归纳、拆补法等等。对于数学方法的作用,首先语言要形式化的精确简洁,其次提供计算的方法及数量分析,谈后要有推理逻辑的工具。另外数学方法还能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一些解题思路和思考方式。对于教学来说有它的方法,但怎样教却没有规定的方法,因此上解题应该也有它自己的法则,而数学方法就为物理的解题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法则。

1、解析法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在高中物理力学中,物体运动的轨道都是由观察物理现象一集物理实验等得出的,而很少通过理论只知识来进行推导。比如,对于高中物理力学中抛物体的运动问题,就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进行推导,由此而得出抛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然后通过观察、推导,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抛物体运动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在高中物理力学中,应用到数学方法很多,主要有函数、图像、几何、图形、解析以及归纳等方法。实际上,高中物理力学的有关问题往往是千变万化的,其解决方法也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求我们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应用数学知识及方法,认真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高中物理力学有关问题的能力及水平。

2、结合法的应用

数形结合法,可以应用道描写物理概念、规律和规律之间的关系及变化。数与形之间,是相互替代、相互补充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例如,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可以应用数形结合方法,进而把一些抽象的物理数量关系转变为形象逼真的几何知识。同时,也可以把几何图形化为物理数量关系。可见,应用数形结合方法,往往能够把复杂抽象的高中物理力学问题进行简单化、具体化,进而一年到学生寻找到简单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在解决高中物理力学有关问题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应用数形结合法,力求精确地解决高中物理力学的有关问题。

二、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1、正余弦函数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转动,由线圈引出的导线ae和df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转动的金属环相连接,金属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形成闭合电路。图2是线圈的主视图,导线ab和cd分别用他们的横截面积来表示。已知ab 长度为L1,bc长度为L2,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只考虑单匝线圈)

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1 的表达式;

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φ0 夹角位置开始计时,如图3 所示,试写出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2 的表达式;

3、若线圈电阻为r,求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其他电阻均不计)

分析与解答

1.(如图4)线圈abcd 转动过程中,只有ab 和cd 切割磁感线,设ab、cd 的转动速度为v,则。在t时刻,导线ab和cd 因为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同,大小均为E1=BL1v2。由图象可知,v=vsinωt。整个线圈在t时刻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1=2E1=BL1L2ωsinωt。

2、当线圈由图2 位置开始转动时,在t时刻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e2=BL1L2ωsin(ωt+φ0)。

3、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 为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线圈转动一周在R上产生的焦耳热Q=I2RT,其中,所以。

本题考查了交流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以及交流电路中热能的计算,主要运用到了数学里的正弦函数来处理物理问题。不仅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和电流瞬时值,机械振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机械波波动图象等,这些周期性的复杂的过程用正余弦函数表示却会变得非常简单明了。

2、不等式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例1:在某一次运动会中,运动员被要求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沿着水平滑出,最终落入水池中。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为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10 m/s2)。求:

(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和高度h的关系;

(2)如果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才能实现?其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BH为多少?

(3)若H=4m,L=5m,动摩擦因数μ=0.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7m,h值应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

根据平抛运动x=v0t,,得,当时,x 取得最大值

很明显,在第二问中就用到了不等式求极值的方法,而第二步的结论又直接影响到了第三问的解答,所以数学方法的应用是本题的一个难点,也体现了数学方法的重要性。例:在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分析

物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变速曲线运动,该类运动常有临界问题,并伴有“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常分析两种模型———轻绳模型和轻杆模型,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一

【说明】由以上例子可见不等式不仅在求解范围极限这样的题型中用到,在一些临界情况的分析中不等式法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不等式与物理的结合能力也是学生分析问题时必不可少的。

3、应用极限法解决物理解题

极限法(又称极端法)在物理解题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若将貌似复杂的问题推到极端状态或极限值条件下进行分析,问题往往变得十分简单。例如,应用极限法,通常可以把中物理力学中的倾角变化的斜面转化为水平面或者竖直面,进而把较为复杂的物理力学问题转变成简单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把运动的物体视为了静止的物体,把变量转化成特殊恒定的数值,把非理想物理模型转化成理想物理模型等。实际上,极限法是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中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方法。对于很多需要进行定性分析的力学问题,应用极限法都能够使解题省略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推导及运算,往往只进行简单的推理即可得到结论。但是,极限法也是常常被学生忽略的。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地引导学生应用极限法进行解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下面以例说明。

例:如图3所示,A物体和B物体由轻质细线连接跨过定滑轮,A置于斜面上,A、B均静止。且,斜面倾角θ=30°。若将一小物体C轻放在A上,A仍保持静止, 则这时A受到的斜面给它的摩擦力可能是( )。

A.变大,方向沿斜面向下。

B.变小,方向沿斜面向下。

C.变为零。

D.变小,方向沿斜面向上。

说明与解析 :

若摩擦力恰好为零,A能静止在斜面上, 有mAgsin30°=T=mAg,即。,说明A有沿斜面向上滑动的趋势,A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方向沿斜面向下,若在A上放一小物体C,A仍保持静止。则有三种可能:

②已大于2,f变为沿斜面向上,有可能比原f大,也有可能比原f小。

③仍小于2,f变小,仍沿斜面向下。

因此选B、C、D。

点评:当A受到静摩擦力f=0就是一种临界状态。进行分析,将f推至临界状态,正确的结论就能很快地得出。

在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中极限法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相对于一些只需作定性分析的题,利用这种方法解题就省略了

比较繁琐的运算,得到结果用很简单的推理即可。但这种方法常被学生由于“想不到”而忽略。因此我们要引起重视,扩展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极值法解题。

4、解决物理问题数型结合方法的应用

对于物理概念来说,数与形都可以用来描写,以及对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两种形式之间可以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能将抽象的数量关系以用形象的几何直观来表达出来, 也可以将几何图形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数形结合的思想,往往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找到简捷明快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同时,我们在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我们可以对情况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认清物理图形与数学表达式、图像的特点、功能,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选择比较合适的形式来反映、描述物理规律、现象,这样就会显得灵活、方便。

例4:物体以大小不变的初速度v0沿木板向上滑动,若木板倾角θ不同,物体能上滑的距离s也不同。如图4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出s-θ图像, 求图中最低点P的坐标。

说明与分析:这是一道物理情景非常熟悉但题型又较为新颖的数形结合题, 要顺利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获取图像的有关信息,然后寻找出题目所隐含的潜在规律,再转化为代数问题进行求解。由题中s-θ图像可知, 当木板倾角时θ=θ1=0°时, 物体滑行距离s=S1=20m,即此时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得:V02=2μgS1 (1)。

当θ=θ2=90°时,s=S2=15m, 此时物体实际做竖直上抛运动,于是有:V02=2gS2 (2)。

当θ为任意值时, 物体滑斜面上滑, 有:V02=2(gsinθ+μgcosθ)s (3)。

联立(1)、(2)、(3)式,消去V0和g得:s=S1S2/(S1sinθ+S2cosθ)(4)。

以S1、S2的值代入(4) 式后简化得:s=12/(sinθ×0.8+cosθ×0.6) (5)。

考虑到cos37°=0.8,sin37°=0.6,(5)式可化为:s=12/sin(θ+37°) (6) ,

所以,当θ=53°时,s有极小值12m,故P点的坐标为(53°、12m)。

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对于一些物理问题,用图像来表述有关的信息,为了使其方便描述。虽然图像形象直观,但不够精确。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只有充分挖掘图像的信息,把图像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对有关的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根据图形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些物理问题我们才能更加精确地的得到解决。

结语

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离不开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数学。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在处理、分析、表述和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将物理问题和数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既能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又能从数学表达式中深刻领悟其物理问题的内涵,且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怀琴.略论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41:191-192.

[2]杜岸政.高中物理解题思维策略探索及应用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篇11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物理实验教学 思想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现象、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发现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搞好实验课教学,通过实验再现客观世界,探究验证其中的规律。这样,既能真实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现象和周围世界,掌握物理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进行归纳。

一、理想化法

理想化法是中学物理课本中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最基本、最广泛的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假设一些理想条件或忽略某些次要因素,突出本质因素,从而得到与实际情况近似的合理结果。

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理想化实验和理想化模型。理想化实验是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条件进行理想化处理,进一步得出更本质的结论,是一种假想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不能用真实实验直接探究或验证。例如伽利略论证惯性定律所设想的实验就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理想实验,其认为若没有摩擦阻力,从斜面滚下的小球将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理想化模型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课本中,尤其在实验中常常用来代替客观原型。实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单摆就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模型,实验过程中也采用了理想化处理,假设悬线不可伸长,悬点的摩擦和小球摆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等等;电学实验中把电压表看作内阻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把电流表看作内阻为零的理想电流表;运动学中的质点、自由落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机械振动中的弹簧振子,静电场中的点电荷、试探电荷、匀强电场等都进行了理想化处理。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把一些复杂问题用简单的或已经解决的问题来代替,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比如“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先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力拉橡皮条,再用一个力代替这两个力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两种情况下作用效果相同,是一种等效替代,把这一个力称为另外两个力的合力;“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把小球水平速度的测量等效地转化为水平位移,这种方法直观明了,大大地简化了实验过程。

三、累积法

实验中一些微小量用常规仪器难以直接准确测量,将其累积变大量测量的方法为累积法。例如“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实验,用秒表直接测量单摆做一次全振动的时间T,误差很大,这时,可测量多次(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t,那么,单摆的周期T=t/n(n为全振动次数)。这种方法可提高测量准确度,减小实验相对误差。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除了用螺旋测微器直接测量金属丝直径外,还可将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由线圈的排列长度除以圈数得到金属丝直径。

四、模拟法

它是通过设计与物理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间接研究原型的方法。典型实验就是电学部分“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由于直接描绘静电场的等势线很困难,而恒定电流的电场与静电场相似,因此用恒定电流的电场模拟静电场中等势线的分布情况;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形状通过实验来模拟;还有磁场线、铁棒的磁化和退磁、布朗运动等都是模拟的例子。

五、控制变量法

一个物理量或现象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研究某一因素与该物理量的关系,称之为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先保持物体质量不变,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电荷间作用力的因素”、“探究导体电阻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实验也用到了该实验思想。

六、图像法

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用图像方式来表示,可清晰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把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线性关系、周期性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能产生一般计算法所不能得到的效果。在振动和波的这部分内容中图像法是主角。简谐振动通过图像来描述单个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简谐波也是运用图像来描述不同质点在同一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都运用了此方法来处理数据。

七、放大法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把物理量的数值变大、作用时间延长、作用空间扩展的方法叫做放大法。对象不同,放大时所使用的方法也各异。螺旋测微计、读数显微镜等测量仪器的机械部分都是采用螺旋测微装置进行的,螺旋测微计就是把沿轴线方向微小移动量用可动尺上较大的旋转量表示出来;库伦扭秤实验中运用了两次放大:一方面微小的力通过较长的力臂可以产生较大的力矩,使悬丝产生一定角度的扭转,另一方面在悬丝上固定一平面镜,它可以把入射光线反射到刻度尺上,通过反射光线射到刻度尺上的光点移动,就可把悬丝的微小扭转显现出来。将微小形变放大的具体应用还有卡文迪许引力实验等。

八、留迹法

利用特殊手段把一些转瞬即逝的现象记录下来可便于研究。在动力学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来记录小车或重物在不同时刻对应的位置,通过分析点迹计算得出实验结果。“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实验都用到此方法。另外,用频闪照相机记录自由落体或平抛运动中小球的轨迹;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用探针通过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等势点的位置,这些都是留迹法在实验中的巧妙应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中,我们必须摒弃“实验不重要、干讲比实做好、用动画代替真实实验”等错误的观念,进一步重视落实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实验仪器的配备,深刻领悟真实实验中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邱会.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数理化教学,2007,(7).

[2]靳玉峰.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2010,(10).

篇12

一、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

我们常说,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二、历史教材阅读“九到位”

1.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3.阅读章节导言,把握背景线索。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9.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

以上只是要求历史阅读要全面,要到位。而历史阅读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总结。

三、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准)——理解(深)——见解(新)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历史学习三步曲。这三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便于进行高效、系统而有趣味地历史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三步曲”,取得较好的效果。

“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因此,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诸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都要了然如胸。“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了解”的基础是记忆,因此,要提高记忆力,探究记忆方法。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

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 转贴于

四、总结记忆方法,减轻学习负担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学生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

1.浓缩法。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

2.比较法。比较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把握特征增进记忆。

3.图示法。图示法是老师教学板书经常使用的方法。历史学习使用图示法可以化繁为简,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记忆变得轻松。

4.制表法。把相似易混的历史知识通过制表的方法掌握。制表法和比较法有所不同。比较法是要求比较异同,找出规律;而制表法只是把相似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便掌握。

5.历史年代速记法。历史年代的记忆只要动脑,也是有法可循。或连续记忆,或间隔记忆,或谐音记忆,或数字重叠记忆,或中外对比记忆等等。

五、历史复习四步法:史实—史通—史论—史感

第一步:“史实”——知识整合。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

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篇13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概念教学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54-01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概念教学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探索。

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快就能灵活掌握物理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创设这样的情景:磁悬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时间,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给出下列案例:普通轿车0100km/h用时20s;旅客列车0100km/h用时50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概念。再给出例1:兰博基尼Murcielago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0s;例2:麦克拉伦F1LM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3.2s;例3:宝马Z4跑车060km/h加速时间3.2s;例4:F1方程式赛车0300km/h加速时间15.6s。让学生分析例1与例2——速度变化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分析例2与例3——变化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比较例2与例4——速度变化不同,变化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探究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如何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物理过程、重现问题涉及到的情境而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加速度”物理情境,引导深化学生的思维,再经过进一步的反复、强化后,使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二、了解过程,感知内涵

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孤立地讲述物理知识而不涉及物理学史。只有了解了物理概念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往往也是物理学发展史上长期未能克服的困难;历史上物理大师们与之辩论和斗争的错误观点,往往也保留在学生的概念之中,认识上的反复和曲折正可反衬出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物理学历史上关键性的突破和物理学家的伟大贡献,也正是物理学的重点。

例如,“动量”和“动能”是物理学中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们都和质量、速度这两个概念有关。如果只讲述定义,即使详细罗列两者的区别,学生仍不能深刻领会这两个概念的物理本质。在分析具体问题时,经常会混淆不清,究竟是动量还是动能才真正是机械运动的量度呢?这个问题在物理学史上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的引用一些物理学史资料,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认识“动量”和“能量”这两个概念,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更关注将人文的因素渗透。萨顿提倡的新人文主义将科学和人文结合在一起,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通过学习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熟悉了定量、定性等思维方式,形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循序渐进,加深巩固

有些物理概念,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把握形成概念的阶段性。有的概念牵涉的面很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得很透彻,这样的概念的教学,我们只能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阶段地逐步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例如“力”的概念,初中只讲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高中阶段有关“力”的概念可以说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高中阶段进一步把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联系起来,指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强调力的矢量性,由重力到弹力、摩擦力,进而到万有引力。由力学中的常见三种力到热学中的分子力;由电场力到磁场力;由宏观上的引力到微观里的核力;由物体直接接触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到物体与物体不直接接触而通过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对这么多有关力的概念的理解只能依据教材,依据学生认识规律逐步加深。

四、加强实验,突破难点

篇14

关键词:科学教育;优化概念教法;学法指导;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45-01

所谓科学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性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应该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更应该让学生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有:一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教育;二是物理学习方法的教育。教师在完成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掌握了研究和学习物理的方法,以及探索物理的精神。

1.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从实验中掌握科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科学家达?芬奇指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荒谬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定性之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领域屡犯错误,提出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等错误观点,究其原因,亚里士多德用的是观察的方法,所以他只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物理学的发展正是基于突破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和经验方法的局限,以伽利略的科学实验方法为指导而走上真正的科学道路上的。纵观物理学发展的辉煌历史,实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们还从实验中总结出了众多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要求他们在实验中掌握科学方法。如通过"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让学生懂得蕴含其中的"控制变量法"、"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法"、"近似处理法"、"等效法"等科学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中众多重大的但限于中学实验条件而不能做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现或模拟,让他们从中体验和领会科学方法。

2.让科学方法教育显性化

科学方法教育的显性化是指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明确指出这种科学方法的名称,传授有关该方法的知识,揭示该方法的形式、操作过程,说明原理,即教师公开宣称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方法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外显明朗的,这种教学的实质是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相结合的教育。

2.1 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显性化。科学的方法体现在具体科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之中。把认知过程充分而合理地展示出来,学生才能看到科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并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去解决的,从而学到科学的方法。要强调认知过程的教学,不是把历史的过程作简单的浓缩或重复,而是根据今天我们所认识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内涵,按照学生的认知模式,去设计一个认知过程,进而引导学生去经历这一过程,使学生领略其中具体的科学方法。

2.2 从物理学史中挖掘科学方法教育的因子。物理学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科学方法的发展史。每位物理学家都有其研究问题的独特的科学方法。

2.3 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揭示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并不是直接由学科的知识内容来表达的,它往往藏在概念、规律的背后,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等等,既不易掌握,又容易为师生所忽视。作为教师,应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不仅看到作为认知活动的结果的知识,还要看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其中使用的方法,并且要善于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它展示给学生,或安排恰当的认知程序,让学生自己去领略科学方法。接着可向学生简述"不完全归纳"这种推理方法,指出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等,一般是根据一些个别情况在有限范围内建立的,所以大多数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教师用较少的时间揭示了概念、规律建立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使科学方法显性化,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2.4 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在习题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主要是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设想在不改变现有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适当在教材中融入科学方法的内容,包括具体应用的科学方法的名称、实质及内涵等,以方框图形式穿插于教材中,类似于旁注,以这种方式来引起教师和学生对科学方法教学的重视。

3.通过知识教学渗透方法教育

方法和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方法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思想一样,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抓住知识和方法的结合点。有些知识和方法的关系比较紧密,甚至知识本身就是方法。我们要抓住这些知识点进行方法教育。例如,高中物理涉及到质点、单摆、弹簧振子、点电荷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理想化模型方法,使他们不但知道研究对象理想化的前提条件,而且知道如何把研究对象理想化,甚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知道如何找出理想化的模型的缺陷,如何修正。图象方法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在经典物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利用图象不仅可以使物理规律看起来一目了然,而且用图象处理有些问题很形象直观。高中物理教材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就是在学生没有学过微积分的情况下用图象分析得出的。

3.2 适时地进行方法小结。适时地进行方法小结,是指若某种方法在某一阶段地教学中出现过数次,教师就可以以这一阶段中的方法教学为基础进行方法小结,将方法进一步明确化、科学化。既可以讲方法的实施过程,也可以讲方法的定义和特点,甚至可以讲方法的局限性等,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审视这一物理方法,如讲完v-t、s-t、a-t图象后,可以总结图象方法;讲完分子电流假说和洛仑兹力后,可以总结假说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