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历史教学问题范文

历史教学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历史教学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历史教学问题

篇1

历史教学问题》是综合性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教学类专业刊物。

办刊宗旨:伸张学术正气,高扬双百精神,会通中外古今,团结学界挚友,为推进史学革新,繁荣史学事业服务;为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服务;为普及群众性历史教育,增强全民历史意识服务;为继承、光大民族文化遗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力求办出特色,提高品位,更富学术性、知识性、思辩性、先导性、针对性和多样性。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广大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工作者、广大历史学爱好者。关注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进修深造,特别是为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学历史教师在学术上提升到硕士研究生水平服务。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努力促进中小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主要栏目

史学论坛,史家丰碑、史家访谈、史学专题讲座、名著与经典解读、研究生课程讲坛、研究生教学论坛、治史论语、学者箴言、一得之见、青年史苑、二十世纪回顾与思辨、读书与思考、求索与争鸣、寻觅历史、史海拾贝、切磋栏、疑案探秘、读史札记、国外史学观察、文博赏析、教改漫谈、教学天地、新教科书实验探索、域外专稿、港澳台历史教学、它山之石、教材研究、高考与会考研究、历史随笔、历史透视,考古天地、人物春秋、序与跋、书评纵横、学术广角、新书简介、历史画廊等。

 

篇2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问题 反思

一、历史教学的意义和现状

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对新课改的肤浅理解,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

“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并不是像教科书中为了教学方便而一课课的分节分章的,历史是一个连续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历史课的内容在看似不同的章节中有着属于历史的内在的关系,历史课程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传统教学割断了这种天然的联系,把历史教学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大大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二、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2.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

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英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3.“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这些都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困惑与失落。

三、教学反思

1.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2.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一课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3.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什么不足,但如果请同事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育创新 学科功能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可见前辈们对历史的重视。历史,它连接着过去,揭示着未来。历史的作用很大,怎样教好历史,需要教师长期的钻研和思索。教学多年,下面笔者谈一谈实践中的体会。

一、讲课避免抽象讲解

教授八年级第一课《》中“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时,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和头脑中的意识对不上号。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做一个周详的讲解,那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正在起着变化.前,中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用外权干预,清政府大权在握;后,不平等条约的屡屡签订让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遭受侵犯,一些丧失,这就是“半殖民地”。至于“半封建”,就必须从经济上解释,前,中国自给自足,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经济,后,国外的商品源源不断涌入中国,同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所以说,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渗入,这就是“半封建”。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清楚了,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借鉴历史教训

熟悉历史演变明清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科举制在甄拔人才方面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从明清以后走向了有害的一面,也就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过于拘泥,专门取四书五经命题,对经义做出阐述,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扼杀了思想,形式八股,格式单一,写作步骤单调。

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明朝中后期逐渐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闭关锁国政策,使中西文化交流中断;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束缚越来越严重,但封建王朝重文轻理和迷信落后思想的阻碍,尤其是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的文科不考自然科学的理科,不能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和八股文的形式本身都没有错,问题在于统治者给它做出了限制,专注于利用它维护自身的统治权益,想方设法压抑人们的思想,打击学子们的个性发展。四书五经是优秀的儒家经典,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巨擘,八股文也无可厚非,然而从内容上说,人的精神营养需要从多处吸取,只有四书五经难免偏颇单一,另外几百年只写一种文体,何谈发展?科举制最终被晚清政府废除。

此外,历史教学也需要让学生参加了一些活动,亲眼所见历史古迹会加深学习的印象。历史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对历史剧的编演、历史知识有奖竞赛、历史谜语趣味竞猜、开展历史人物辩论会等,方法多多,不一而足。总之,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引领和教化作用,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教师们深深懂得: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学得越积极,获得知识的速度越快。相信通过教师不懈的努力,历史课必然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式,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想,有这几点值得注意:

(1)角度创新。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

(3)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新型人才,通常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参考文献:

篇4

一、阻碍思维创造培养的因素

回顾过去,我们的历史教学严重地存在着阻碍思维创造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指导思想不明。主要体现是:教师一言堂,实行注入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容器,注重知识传授,轻视了能力的培养。一堂课过后,教师累的是精疲力尽,口干舌燥,而学生会与不会还是一个未知数。这种教学模式又怎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呢?又怎么能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呢?它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创造力,这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

其次,教师水平有限。历史学科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如果讲好了,学生是最感兴趣的。可是由于有的教师业务能力不高,知识水平有限,课上总是照本宣科,只是干巴巴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没有一点有趣知识的插入。因此,学生听起来,也就索然无味,枯燥无穷了。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拿出笔记和书勾勾画画,应付课堂,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厌倦了这种教学法,同时也对教师的能力做了最低的评价。至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第三,教学方法陈旧。过去的注重"填鸭式"教学,只顾自己传授知识,不管其他。当今改革的今天,仍有个别教师还是这样。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这一部分学生产生懒惰的特性和厌倦之感。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

第四,考核方法单一。书面考试中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培养训练能力的题比较少,这样,一些好玩而不好记的同学考试的分数肯定不高,长此下去,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荡然无存。即使是学习好的学生,也只不过是死记的东西多一些,而真正的内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二、培养创造能力的基本要求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不利因素,如何充分利用现行课本,培养优秀的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掘学生的潜力,利用历史课堂的宝贵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造就合格的人才。那么,历史课培养创造性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新的特点。例如;在课本中有许多"想一想"、"说一说"、"归纳一下"、"插图"、"注释内容"等一些有趣的栏目,都是与本节内容相关联的,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作为学生,应该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全方位的理解。做到多思、多想、多问、多议。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思维创造力.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分析和解决问题。课本中的正楷字部分所出现的问题,学生必须弄懂学会。而一些"史料分析"、"五星号格言"、"归纳总结"等栏目中的问题有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己能解决的那更好,不能解决的就要及时地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直至弄会为止。长此坚持下去,就会把自己置身于思考的意境之中。大脑的思考,能力的提高,会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思维也就有了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新旧知识做好衔接,架起网络的桥。例如世界史中讲到"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以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它除了满足本国人民的需要外,迫切需要打开国际市场范围。这时就需要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中国历史教材中所讲到的""的爆发。正是因为英国的商品想要找到销售的国际市场,它才以鸦片为敲门砖,轰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紧接着一系列的战争爆发,外来的帝国主义开始纷纷践踏中国,外来商品也就源源不断地涌入了中国的市场。这样把英国的"工业革命的后果"与中国的""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性的网络结构,新旧知识达到了有机的统一。提高了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第四,正确分析和评价每一历史事件和每一历史人物。历史课中所提到的""、""、"明治维新"等事件我们都应给予正确的剖析,深刻认识他们的影响作用。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和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对于他们的功绩给予正确的肯定,对于他们的过失给予恰当的点拨。从而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第五,正确处理好正楷字内容与小字史料及注释等之间的关系。现行的新教材具有新的特点,除了正楷字的内容外,还有其他的相关资料,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深挖教材,钻研课标,抓住重点,解答疑难,正确地指导学生预习和复习,以便使相关的资料配合教学的正确进行,收到师生满意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会运用自如,有的放矢。因此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行教材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历史教学的思维创造改革

传统的教材比较单一化,阻碍着学生能力发挥,那么在时展的今天,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彻底的进行改革,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更新观念,立意新的指导。思维改革发展的今天,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期。我们应以"传授知识是基础,教育人才是根本,培养创造是核心。"为指导思想。在教学工作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人类社会。

篇5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教学

历史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历史知识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实现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到社会发展从而成为人才储备,达到国家富强的长远目标,然而教育大计也遇到了各种问题,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也有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加以注意并思考应对之策。

一、论证时需注意的问题

选择史料是指在同类性质的史料甚多的情况下,挑选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史料,并非指可以凭主观的意愿去挑选适合自己观点的史料。史料教学必然涉及史料的选择运用,在运用时论证又成为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大多时候我们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证的方式、角度。在具体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传授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就值得思考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一忌孤证,即所要证明的观点,只有一条史料;历史的发生、发展是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合力作用,这就决定了在分析历史事件、现象原因时要选择涉及面广的史料或者在对一个观点加以说明时,要提供多则有关此问题的史料,不能用单独的一则史料去说明问题。二忌想当然地主观臆证;历史教师在加工史料时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以教师自我理解为中心,强加观点给学生。三忌所引史料与所得结论的不一致或没有关联;这是教学中的大忌,史料作用是辅助教学,如果所用史料与结论相悖,教师就要反思到底是结论错误还是解读错误。四忌忽视反证:论证某一问题时,如果只注意到属性相应的史料,有意忽视观点相反的史料,得出的结论不是错误的,就是不全面的。

二、史料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史料研究范式

对于史料教学的研究中大多学者的研究方法较单一趋同:案例法、比较法、文献阅读法是普遍使用的方法,方法的选用会影响研究结果,所以在史料教学的研究中新方法的选用是必要的。史料教学具体操作方法不应该是抽象笼统的,它应该是具体的、灵活的、多变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史料教学的选用要考虑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考虑教材的版本,要考虑史料的分类,要考虑不同课型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要求。总之,史料教学的具体方法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后才能够产生的。切不可思维僵化、盲目追求形式,在教学中迷失方向,为了教学而教学。

(二)史料对比

在史料教学中放眼国外从而在比较中对中国的史料教学提供借鉴是比较适合和必要的。英国、美国的史料教学相比中国历史更悠久效果也更好,而中国在史料教学方面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它们的史料教学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但在比较的同时应该扩大比较范围,不仅仅是中美英三国的研究比较,这样难免会显得狭隘,使研究结果缺乏全面性。

(三)核心素养与史料教学

在史料教学和素养培养的结合方面首先是值得肯定的,在新课程改革下“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取代了之前的三维目标。因而,在教学目标方面,由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培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导向,这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三、具体史料教学方法

(一)加强对教材版本中史料问题的探讨研究

初中历史教材经现在改革后都统一成统编版教材,但高中历史现在仍有很多版本,注意版本的比较,注意不同版本中史料的选择与运用也是一项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譬如《选取不同版本教材中史料的策略——兼论“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中运用比较法、举例法对人教版、岳麓版中的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研究,发现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讲述中运用了同一史料但讲解时的侧重点却不一样。反思出史料教学要适度重视、缓慢渗透,立足课堂、巧设情景,立足教材、充实史料。不同版本教材中可能在同一课中引用的史料有所不同,当然也有相同的史料出现,那我们要怎么进行解读,侧重它的哪一方面这对我们突破重点难点提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注意阶段史料教学要有针对性

史料教学主要是针对中学阶段的研究,却很少对初中高中这两个阶段进行划分来进行研究,初中和高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差异,知识经验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所学教材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应该得到重视。当然,强调差异的同时也要注意它们间的衔接过渡问题,如果一味只强调差异,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是断层的不完整的。同时,高等教育中的历史专业对史料教学也有很大的依赖性,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会通过其所运用的史料和对史料的解读体现出来,学生的能力也会透过史料折射出来,但是,大学生又与中学生各个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所以,教学方法这不尽相同。总之,注重差异,重视区别,逐步过渡,最终使学生能力提升,形成史学素养,终身提升和发展。

(三)史料教学和素养培养的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下“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取代了之前的三维目标。因而,在教学目标方面由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培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导向,这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教学观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要从传统的知识传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要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而史料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人文关怀”等,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形成和发展。

四、史料教学设计步骤

(一)具体设计步骤

遵循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求,史料教学设计的步骤分为:第一步,解读内容目标,分解史料实证水平层次。史料实证水平层次可以细化为:第一,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第二,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第三,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第四,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第二步,确定教学内容,思考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般是教学里面关键性的、概念性的问题,学生未来可能有用的东西。一个问题是否是核心问题,主要看是否能帮助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好地聚焦基本内容,获得有效的理解;能否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消化,指导其学习。第三步,分析学情,思考史料教学技能培养方向。包括学生能力发展(解决问题、历史思维)、史料的阅读能力理解与诠释能力、学习动机的激发等。第四步,搜集史料教学的资源,设计基本问题。我们要思考:学生可以获得怎样的迁移目标?阅读分析史料后,对史事有怎样的理解?明白怎样的意义?应思考哪些核心问题?应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达到什么样的最终目标?第五步,思考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目标达成的证据,思考实施方案步骤。教师要思考: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业表现或结果可以证明理解和学习迁移?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估学生的表现?需要回答(或解决问题)的关键项?有什么样的证据用来检验学习结果?何时达到?验证需要多长时间等。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设计 有效性 四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52-02

在长期的课堂改革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历史教师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江苏省实践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设计为起点,自主学习为基础,学生讨论为途径,自我展示为目标。其中教师点拨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5分钟,自我展示的学生大于学生总人数的20%,从中可以看出课堂高效的关键是问题设计是否有效,是否高效。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注重有效性,应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的放矢 发轫之始

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应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在历史课堂中不能也不应该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来保证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依据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是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了解世界银行和国际国币基金组织,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来设计问题。明确课堂的重难点: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通过一个主导(美国),两大体系(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来理解此重点,更为清晰。

其中了解、知道型为基础知识,设计此类问题必须明确目标,例如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国家,通过了以什么为基础的法律文件,可以让学生借助问题导学单自主学习完成,课堂上可以通过填空、判断、选择题的方式检测反馈。同时课堂上必须保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背诵和消化。重难点问题设计围绕理解探究类知识点展开。例如:如何理解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层层递进 条理清晰

怎样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重点在于问题设计应具有逻辑性与层次性。教师首先强调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结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来分层次、有梯度地设计问题。例如:本课线索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强调了第17课与第22课的内在逻辑,点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系化、制度化。

设问: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无序”的原因?(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人教版必修二“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引发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危机破坏了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不堪。”)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过程中,美国为何提出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企图建立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货币体系)该体系是怎样建立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根据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如何体现美国为主导,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得特权和支配地位?(《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即双挂钩,使美国取得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绝对控制权,总部设在华盛顿,关键职务由美国人担任,获最大投票权)突出美国为主导的货币体系,从其酝酿到诞生都有美国的意志。

三、不愤不启 渐入佳境

问题设计应具有趣味性与启发性。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行动,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区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求助热线:以下国家纷纷打来国际求助热线,可以向哪个组织求救?他们组织的宗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1997年,韩国突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1/2以上,韩国政府不得不向某国际组织申请贷款来稳定货币。

材料二: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后,需要大笔资金用于震后重建。

材料三:金融危机之后,冰岛破产,冰岛克朗对欧元汇率缩小,冰岛人均负债曾达到25万美元!

材料四:2008年3月21日,某国际组织执董会昨天批准给中国3840万美元贷款,用于修缮保护甘肃省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文化自然遗产,开发可持续旅游业。学生小组讨论可得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贬值和收支失衡,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长期贷款。

历史课堂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达国家在外交上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当前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中掌握了充分的主动权,成为最大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面对此情此景,更应该团结合作,谋求双赢,在某些领域更应该掌握国际话语权。例如2015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它是政府间性质的组织,总部设在北京,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你有哪些感悟?“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掌握国际规则制定权的国家”。――当代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学生对此自然感同身受。

四、不疾不徐 水到渠成

问题设计应注意适量与适度。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问题设计要适量,题量控制在10题以内,当堂练习,及时讲评。同时,问题设计也应适度,可以设计成基础题与能力提升题。基础题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为主,要求能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要素和发展过程;明确历史事件不同阶段的特征。能力提升题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概括和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例如:材料一,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已经不适合时展的需要。已经多次出现其成员国利用该弊端,无理地打击竞争对手,为本国谋取不当利益,直接导致许多国际贸易纠纷得不到真正公平、公正地解决。回答:归纳关贸总协定的弊端有哪些?分析: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规则不严谨(贸易保护主义有可乘之机);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性。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在其生效后的40多年里,经过多次多边谈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下降到13%,发达国家平均关税降到4.7%。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回答: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分析: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平台,有利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至此,重难点理解水到渠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大经济支柱,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逐步导致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推动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只要有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并从历史整体上高屋建瓴,从历史细节处精雕细琢,同源共流,就一定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陶行知: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林川.关于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

篇7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新课改;自主学习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求教师将学生从历史课堂“喂养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积极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这种提倡多元化、层次化、梯度化的历史教学,不仅能“活化”单调枯燥的历史课堂,同时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实现平台。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新课改为导向标,从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新课程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一、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授课方式枯燥单一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具有课时紧张、知识点繁杂、记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高考的重压下,很多历史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知识的溶解量,通常会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课堂形式。由于教师在课堂对知识点的讲解、知识体系的构建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思考的时间可想而知。这种以画重点、押考题的“授之以鱼”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因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和沉闷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迟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很多历史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理念比较落后,极易单纯的将历史看成是一门考试科目,而忽视了历史在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形成、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种仅仅为了“授课”而“授课”的历史课堂,不仅无法深层次挖掘历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时,也容易使得历史课堂陷入应试考试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一刀切”现象严重

俗话说:教师是学生灵魂的铸造师。孰不知,学生既是教育的主观承受者,又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构建高效优质历史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建立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去分析历史问题、探索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在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由“让我学”积极转变为“我要学”,逐步实现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的转变。

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很多教师为了保持课程进度的统一性、一致性,通常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授课速度,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性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导致了学生一味的为了追赶教师讲课“步伐”而疲于誊写课堂笔记、死记硬背疑难点。这种层次不明、梯度不分的历史课堂,极易使得高中历史课堂陷入“好学生吃不饱,坏学生吃不了”的尴尬境界。

二、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质量的措施

(一)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优质高中历史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选取难度适中、层次鲜明、实用性强的历史素材来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课堂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可观、可想、可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全面性的历史学习氛围,从而在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谆谆善诱、步步深入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爱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映像、网络、影视片段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课堂的历史感、凝重感和现场感。同时,在恰当的时候,教师在配以声情并茂的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消除疑问、深层次理解知识点。这种表现新颖、层次鲜明、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为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曾经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针对性强、代表性高、梯度性明显的教学手法,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真实实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的历史课堂目标的实现。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着重进行基础知识背记、知识疑难点归纳、基础知识练习等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允许其跳过基础题目,而让其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自选题目性质的进行拔高题训练、知识体系构建、简单课件制作等活动。这种层次分明的历史课堂,不仅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加强师生间交流、生生间互动创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结束语

科学、合理、规范的历史课堂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步。因此,在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层次鲜明、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转变,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真正发挥其学习主人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丽明.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08).

[2]郭争杰.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6(08).

[3]王欣.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0(05).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那么,问题教学法核心是什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者预言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种人才不但应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劳基础,而且要有很强的创造和适应的能力。实践表明,问题教学法对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适应高考历史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近几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明显加大改革力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大提高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题目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据比较权威的统计,1991-1992年此类题约占30%,到1995年,已达到80%左右。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仍然使用旧的一套“注入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点点滴滴的历史知识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是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注重引入类似问题教学法一类的侧重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其三,问题教学法的引入也是落实《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精神与“大纲”要求是一致的,就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它包括:(1)问题情境及其主要成份;(2)问题情境的分类;(3)问题情境的设置;(4)问题情境——诊断智力发展水平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等基本内容。本文着重谈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方式。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依据这一基本途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方式设置问题情境。

1.通过对有关的趣味史实的叙述创设问题情境。在讲授《唐朝的衰落》一章时,我向学生出示了一组唐朝人口增减资料:

A.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37,140,000人。

B.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41,419,712人。

C.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52,919,309人。

D.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16,990,309人。

E.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2,432人。然后,提出下列问题:(1)从A至C阶段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2)由于什么事件导致C至D阶段人口急剧下降?该事件的原因及后果各是什么?(3)从D至E阶段为何人口继续下降?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由于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后期由于统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使社会生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可见,政治稳定是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2.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如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我们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与现代人比较,学生就会很快回答并掌握“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这一问题。再如讲埃及金字塔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建造金字塔》插图,并适时提问从这幅图你想到什么?学生从图上具体形象,如230万块磨光的石块、金字塔的精密度、监工手中的鞭子、奴隶的暴死等,就能认识到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是奴隶和农民被残酷奴役的历史见证。

3.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历史意义时又说,“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动乱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典型、普通的错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置最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有时还可以通过当场试验或演示的方法,设置问题情境。

三、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必须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这是问题情境的难度标志。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未知的东西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未知东西的探索,使学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教学中获得更概括的知识。

2.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东西的愿望和需要。即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H·A·多勃洛留波夫说:“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

篇9

关键词:大学;历史教育;学生;问题意识;教育

一、前言

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较快,经济和文化与国际接触和交流也更加充分,这些都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培养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但是由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容易带来长期发展的隐患,为此大学教育机构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时都会有针对的开展“问题意识”的培养,当然历史学科也在这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现阶段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概述

“问题意识”是一种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将会通过思考不同的问题,在思考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案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人类的经验、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寻求进步和完善。因此依靠这种“问题意识”能够准确反映出人类的阅历,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思维的强化,有助于发挥创造性。在现阶段我国提倡创新意识的需求下,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在新时代却简单的寻求学生文化课程分数的提高,忽视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反而是西方国家将这种“问题意识”的教育占比提高,这样就造成我国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种从小形成的教育方式在大学教育中体现的更加突出。比如在大学课堂上没有人会提出问题,甚至对于自己的不知道的问题,大学生也会羞于提问,他们认为提问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怕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

高校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缺点:

高校历史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讲、学生为主听,整个课堂由老师主导。缺点首先是“重师轻生”的现象。衡量历史课堂教学的标准是历史教师个人素质和水平。备课是否认真详尽,讲课是否生动丰富、条理鲜明,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也以量化考核为主。如果如果遇上教师缺乏历史学科教学经验,单凭其个人经验和直觉来进行历史教学指导,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表现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在前面讲授历史知识,学生坐着听老师讲课,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比较少,因此,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展学习兴趣;再次,就是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我国大学生中缺乏“问题意识”的根本原因

首先中国的教育从最开始就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在不断的打压下学生逐渐失去了提问的能力,相应的创造能力也会被打压,在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也没有针对学生探索能力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内容,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就会造成“问题意识”的缺失。

其次中国学生普遍较为羞涩,学生的教育中普遍认为如果提出问题就代表你不懂,没有提出问题的人就是比你懂,比你强,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作祟就很难提出问题,宁愿把问题放在心里也不说出来。

最后是老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面对最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缺乏耐心进行深入的解答,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大的打击,尤其是经历过度的打击以后学生就很难再有“问题意识”,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对学生未来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大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的途径

第一点应该彻底转化现有的传统思想,重视问题意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重视问题意识,那么就会在这个前提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也会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有意识的参与提升自我问题意识。

第二点是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耐心予以引导和解答。学生遇到问题能够进行思考和提问应该是被鼓励和帮助的,只有营造出这样的气氛才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问,勇敢提问。

第三点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减少学生在提问时的羞涩,就应该鼓励多思考的学生,让学生正视提问的优势,而不能让学生盲目的攀比学习的结果,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

第四点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提问。由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提问将成为学生一生受益的财富,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提问,并将提问技巧化、深入化。

五、结论

通过本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单薄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一项重要问题,在学生教育的不同阶段都应该予以重视和改革。在大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灵美. 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J], 2014(83):137-137.

[2] 朱萍.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中[J], 2015(7):55-55.

[3] 柳池.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育[J], 2015(30):118-118.

[4] 景红艳.关于提高高校历史专业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44―45.

[5] 张祥稳,江贻隆.加强高校历史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以非历史专业本科生为中心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4,(1):146―150.

篇10

关键词:历史 教学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98-01

选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历史教学方法的设计,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状况、课堂类型以及教师的素质等,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或发展创新,从而使用最适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阶段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利用率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当属“问题式”教学方法。下面就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实践略陈管见,欢迎批评。

一、问题教学的概念和地位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图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仍在广泛地应用着。此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教学环境的改善,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电脑教学法(又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历史情境创意教学法、历史探究教学法等。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实际上很少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互为补充。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问题的设计基本上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但有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设计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正如说评书的人讲到关键时候总要卖关子吸引听众一样,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们也不妨在课堂中对学生一试。所谓问题教学方法,并非完全分离于其他教学方法之外,单独操作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统领和转承的作用。这种通过教师设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质疑,然后通过其他手段或解疑、或归纳概括、或展开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形式,就是问题教学方法。它最大的特征是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的统一。这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一直使用的传统方法,特别是在历史课教学中,仍然有着谁也无法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二、问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采用问题教学方法,就必须着眼于如何设计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时不在,一个匠心独具的教师设计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中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但又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

首先,教师设疑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悬念的设疑,可以诱发学生围绕着问题积极地思考,产生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欲望,从而巧妙地向学生引发学习任务,创造出探索知识的最佳情境。

第二,教师设疑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难易适中,不能太偏或太难,使学生回答困难。比如,在讲完“五四”运动的史实后,如果马上提问:“‘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中国革命从时期转变为时期的标志?”,这一问题显然超出了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结果就会造成有问无答的局面。不过,教师设计的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即能答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自然也就不具有启发性。

第三,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设疑。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我针对教材中的两个子目提出以下问题:“欧洲经济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为什么说商品经济不等于资夲主义经济?如何理解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巨大影响?货币地租在资本主义萌芽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环环相扣的若干问题,经过我的启发和学生的思考,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些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起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创造性。创造性的问题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辩论,可以激发出独创性的见解,更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的教学中,我设计过这样的几个问题:(1)既然但丁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还充满着宗教的色彩?(2)既然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还宣扬“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3)既然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为什么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这些问题,虽然对历史知识比较薄弱、能力偏低的高一学生只有在讨论和积极思考中才能初步解决,但是教师不能避而不问。实践表明,这些问题正是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点,在这里采用问题教学方法,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点拔启发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辩,既加深了对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问题教学方法中的“引导”和“评价”

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会?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问题教学方法中的问题设计很关键,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法,而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则意味着学生能不能学会;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成果,则意味着教学是否成功。因此,问题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

现代教学主张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解决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辩论,因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以在辩论中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对不同的结论或观点不能妄加评论,而是要积极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我们评价学生课堂活动的原则应该是:不怕学生观点有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哪怕是提出了错误观点也要表扬。这种做法实际上也算是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思维到敢于思维和乐于思维的思维习惯,这更符合学生历史思维的形式和发展规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是在他们积极思考与激烈的争论中闪现的。

综上所述,历史课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方法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可以说是每位教师都曾经使用也将不断使用的方法,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更好地结合,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改革,加强对问题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设计是我们从教者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蓝新盛. 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问题教学策略的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主动参与;质疑问难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71-01

1.历史教学要有深度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历史教学中,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能力训练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

2.问题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首先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所决定的。原来的老教本,知识陈旧,不少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和更新。

第二进行问题提高,是指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3.问题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e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4.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需具有整体化、最优化的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全面增强学生素质,这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学生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身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并且积极提问、积极解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说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课程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倡导“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希望可以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得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培养。在这种新课程改革观念的引导下,积极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就需要适应全新的要求: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去。

二、高中生参与历史教学问题意识的现状

1.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习惯性地以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为主,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常常忽视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一直停留在理解和领会历史知识水平的角度上,不仅仅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还难以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

2.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形成了思维惯性:唯书唯师。简单来讲,就是在学生的思维里,书本和教师是历史课堂的依据。在这样的惯性作用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慢慢消失,也就很少去提问、去参与。这不仅仅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还难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历史事件。

三、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是束缚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尤为重要。具体来讲,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涉及:其一,积极改变教师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设计中的同时,还要将探究的实践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以便构建其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二,改变学生的思维惰性,倡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历史,解读历史,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以便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呈现出更加活泼的氛围;其三,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使得学生破除对于创新的神秘感,培养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去分析、去研究、去解答历史事件。

2.奠定历史基础知识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依靠传统观念的改变,还应该奠定历史基础知识,可以说这是促进历史问题意识形成的关键所在。学生能够提出更加有建设性的问题,往往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其前提是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达到一定的层次。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历史事实都不了解,怎么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好的问题。

3.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更多兴趣,并且在和谐的氛围中,敢于表达自己,彰显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环境和条件。对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避免对于学生的提问做出过度的批评或者鼓励,倡导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历史教学实践中去;其二,注重教师教学用语,避免给学生形成刻板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不敢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去;其三,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平时生活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以便消除学生的顾虑,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去;其四,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讨论的形式来开展,使得学生以更大的积极性参与进去,激发其问题意识。

4.授予历史提问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授予学生历史提问的技巧,使得学生善于提问。简单来讲,起初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下,可以对于历史事件进行提问,随着后期对于历史提问技巧的总结和归纳,可以自主对于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提问。当然,要想完成这样的历程,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教师应该不断改善自己提问的方式,将主动发问的权限交还给学生,以引导发问的方式,实现学生问题策略意识的激发;其二,选择有价值,难度适中的问题来进行引导,规避各种不着边际的发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质疑;其三,掌握发问的时机,在了解学生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历史问题的引导,以便使得学生了解到历史事件发问的规律。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问题依然存在,应该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善和调整,以便培养良好的学生问题意识,为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朝着新课标的方向发展做出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李芳.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2.

篇13

一、“问题”与“问题意识”的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在表述“问题”这一概念中提到:“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它的时候,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由此可知,“问题”就是一个需要研究讨论最终解决回答的疑难或矛盾。将此放在教学中来看,“问题”则是应该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的、力图说明的东西,而且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该具备三种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未知的知识,并且要能够在学生通往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不能迅速地找到答案,从而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疑惑或心理上的紧张。第二,这个问题必须有拥有足够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才能引起学生对它的兴趣,进而产生探索欲望,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付出努力。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的,要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智力,经过努力探索达到目标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克服困难、跃过障碍,因而灰心丧气。《教育大词典》对“问题教学”的解释:“通过设置情境,提出、解决问题进行教学。” 因此,问题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有“问题意识”。

什么是“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认真探究,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常常会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对问题产生探究欲望,才会主动去解决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理想的课堂,达到有效教学。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为薄弱,具体表现为:一类是不敢或不想提出问题;另一类为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第一类学生有潜在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的鼓励激发;对于第二类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其不善于思考,或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重视教师的提问,态度不积极;大多数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发现问题的能力薄弱;一些学生提问和表达能力较弱,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体;一些学生不敢提问;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价值有待提升。

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来看,造成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与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不重视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只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性,不主动对知识进程的探索,学生往往只是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提取现有的知识完成解答,成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方式。

(2)在课堂教学中,对促进学生提问的情景设计不够有效。在平日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或其他方面原因,教师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讲解,却没有真正促成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提问的学习情景。

(3)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如何塑造学生的人格,教育的本质目标是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实现国民的全面提升。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全面深入教学,然而学校的评价机制仍然是传统的教育评价,历史课的期末分数基本上作为唯一的衡量尺度,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现有的教育评价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如何面对评价方式和问题意识培养之间的矛盾是应当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探索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问题思维和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三、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历史属于人文科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有着其学科特点。在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则是指学生能在正确的历史学科视野背景下,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感悟历史情境,逐渐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生成新问题的能力。

(一)建构历史知识体系,使之想问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要有一个对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高级的发展的状态”。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很重要,即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上。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把大量的、分散的、相Χ懒⒌睦史概念和历史史实经过整理和归纳,形成一套具有逻辑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反映历史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合理使用对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的角色就在于培养学生能通过教材的学习、利用知识结构图或专题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历史阶段特征。通过这样的逻辑训练,把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整理成为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结构。

构建整体的历史知识体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为“问题意识”的形成提供条件,也为学生的“善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创设情景,使之善问

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关键在于如何把学生引入情景创设中并进而产生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在学生有了整体的知识结构后,创设有效的历史情景为学生培养问题意识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创设情境有很多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简单叙述。

(1)史料创设法:利用史料,通过教师的引导,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史料做出观点或评价,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从史料中捕捉有效信息,能通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例如,在高一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中,有一段关于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关于批评的材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后,让学生思考郑观应说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旨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篇14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情境课程资源

子曰:学贵有疑。疑惑是学习的前提,疑惑也是问题的开始。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主动探究;没有问题,学生思维就会僵化,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没有问题,要求学生体验、感悟就是空话。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的过去性,历史的过去性为我们了解和学习历史蒙上了一层时空隔膜。学习历史必定是在各种历史问题的相继提出和解决中得以实现的。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之前还是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都是极其重视的。而从新课改的理念来看,则更为关注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则更显得弥足珍贵。而提高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历史学习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基于问题的产生而创设的,历史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结合了历史学科自身的学科特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等综合因素。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具体把握:一个是历史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它是教材编写者在对历史教材的综合处理后而进行的一种预设。另一个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它是教师依据具体的客观教学条件而进行的一种研究。

一、历史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文本,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文本之一。在以往的历史教育教学中教科书被视为教师教学的“掌中宝”,历史教育的权威教本。而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理念,把历史教科书的权威地位作了下移,明确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教学和学习的课程资源之一,除此之外,一切有利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因素都是可以用来为历史教学服务。教科书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实现了教学资源观平等性的转变。虽然教科书不再像以往那样被束之高堂,但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仍不能等闲视之,它依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资源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科书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大致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在课文导言中创设,在课文正文中创设,在课后练习中创设。从新课改后使用的四个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蛛丝马迹。而本文选用岳麓版教材为依据。

(一)在课文导言中创设问题情境。

课文导言是对一节课新内容的简要提示,是引导学生自学的重要文本。导言中提出了学生学习中应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开篇就营造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境。如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导言中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古希腊的民主制究竟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对当时和后世来说,它有什么利弊得失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导言中接连给出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之间都是有紧密的逻辑关系,问题的提出在于提示学生本课要具体了解的内容有哪些。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预习前能够结合给定的问题,带着问题自习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新问题的产生。实现了在学习新内容的开始,就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二)在课文正文中创设问题情境。

正文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文本内容,是历史知识的核心部分,在正文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重点内容的有效途径。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正文中在不同的知识点创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在讲到“权利法案”的内容时教科书中先是给出了一段材料,提供了《权利法案》中的几大条款,进而提出一个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的什么思想?而在讲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内容时,文中也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权利法案》确立的产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就是责任内阁制。由此可见,两个思考题都是围绕本课重要知识点而创设的。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重视该部分内容并重点掌握其核心知识。

在课文正文中创设的问题,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学思结合,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思维从认识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三)在课后练习中创设问题情境。

课后练习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检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考查的形式有诸多种,主要以简答题和材料解析题的形式为主。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析与探究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材料引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然后提出思考: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材料解析题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惯用方式,通过引用原始材料来创造历史时空感,引发学生的历史感,再通过相应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历史思维。

与以往教科书不同,新版教科书在课后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重视知识和结论,对问题探究的过程同样重要,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素材,符合高中课程设置的特点。

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科书编写者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把握和解读后对历史知识的一种处理和预设,其问题设计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和典型性,但并非具有普遍可行性。检验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与否还需要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必须与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相匹配。问题难度设计过高会直接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难度过低则对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帮助不大,如何把握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则需要教师在教科书外的其它课程资源中积极寻找途径。

二、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后对课程资源的定位有了新的提法。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创设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息,开发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地方资源,创设相宜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土历史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同时也可加深对本土历史的了解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

爱。如在讲述文化史部分中宋明理学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莆仙地区盛行的民间宗教——三一教来帮助理解。明朝嘉靖年间的儒生林兆恩在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会贯通和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在自己的家乡莆田地区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教派——三一教。三一便是三教归一的由来,它是宋明理学的一种间接产物。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寻找附近的三一教堂,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全面来了解三一教的由来和历史沿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三一教信仰为何会在除莆仙地区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不断蔓延?三一教信仰和妈祖信仰之间有何区别?三一教的不断发展是否预示着它会成为新的世界宗教的可能?

(二)开发校本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课程的界定包括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的编制则需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校本资源。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校本资源的开发也是为实现课程目标,为课程目标服务。因此,校本资源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资源,有利于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文艺——戏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校音乐学科编写的校本课程来进行讲解。通过对莆仙戏和十音八番等乐器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并进一步加深对家乡戏曲的认识和热爱。

(三)开发人力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人力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它在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导和权威,但教师的重要地位依然无法忽视。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高素养的教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对的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提高教师素质,开发教师这一人力资源,有利于创设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思维是认知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而要了解这些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学的学习。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创设出与其认知相应的问题,学生的历史思维才有提高的可能。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师技能,除了要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博学多闻、熟练处理历史线索、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外,还要不断提高史学能力,不断关注历史研究新动态,引进新的学术观点。最重要的还要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养成。一个温和、民主、开朗型的教师会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他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容易受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 朱汉国.王斯德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梁励.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关于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历史教学,2005,(6)53-56

[4]鲍学红.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