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艺术传播范文

文化艺术传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艺术传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艺术传播

篇1

【关键词】敦煌文化艺术;影视;传播

敦煌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在敦煌考察时曾强调,“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作为文化瑰宝,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珍贵的史料价值。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就是通过视听结合的影视艺术传播方式传承敦煌文化,记录敦煌历史,呈现敦煌史料。

一、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现状

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成果主要有动画片《九色鹿》(1981年)与《夹子救鹿》(1985年),电影《敦煌》(1988年,中日合拍),电视剧《大敦煌》(2006年),纪录片《敦煌》(2010年),电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第5集《飞天》与第25集《敦煌经变画》(2020年),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第八期之“敦煌大劫案”篇章(2014年),以及网络原创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敦煌》(2020年)等。整体来看,目前敦煌文化艺术在影视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动画片和各类纪录片与综艺节目,这也是当前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现状。近年来,纪录片与综艺节目导演不断挖掘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内涵,丰富表现形式,拓展创作空间,推出了一批符合现代受众审美趋向的高品质纪录片与节目,在国内外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年度票房不断突破400亿、500亿、600亿和电视剧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以敦煌文化艺术为主要文化内容的电影与电视剧数量却屈指可数,现有与敦煌相关的部分影视剧作品也仅限于对敦煌外景地貌的呈现,缺乏有代表性的文化核心内容。从本质上看,影视剧留给影视工作者的艺术创作空间更自由、更多样、更丰富,传播力也更直观、更持久、更深入人心,但目前实际以敦煌文化艺术为主要文化内容的影视剧作品却较为匮乏。数字化时代,视听传播成为时代趋势,加强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剧创作传播,打破当前固有的传播类型现状,可以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二、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影视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传承、传播敦煌文化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主要有纪实性创作传播、动画创作传播、电视节目创作传播与影视剧创作传播。纪实性创作传播主要针对敦煌的史料价值和传承意义,以高质量纪录片为载体,以期达到史料价值呈现与文化传承效果。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20年播出的电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的《飞天》(第5集)与《敦煌经变画》(第25集),通过视听结合的影视艺术呈现出“飞天”运动与自由之美、“敦煌经变画”色彩与形象之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并受到诸多赞誉。纪实性创作要求在精准把握敦煌文物景貌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做到表现内容真实生动、传播形式新颖独特,更好地传播敦煌文化,进而提升大众文化审美力。动画创作传播指根据较低年龄段人群特点进行特定创作传播,如可以推出以敦煌壁画故事为灵感来源的单篇或是系列动画片(含动画电影)。取材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和《舍身救鹿》两则故事,创作播出的动画片《九色鹿》与《夹子救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儿童与青少年。敦煌壁画故事精彩、内容丰富,动画创作传播应以广大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为主要目标受众,加强敦煌题材故事文本创作,打造具有敦煌文化特色的动画作品,使其成为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及时代特征的系列专题动画,提升敦煌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综艺节目创作传播指根据敦煌题材进行情景式或全景式的节目制作与播出。2020年爱奇艺以敦煌文化为题材推出原创全景式人文探索类节目《登场了!敦煌》,由知名主持人汪涵担任团长,与青年艺人组成“敦煌探索团”,在“敦煌有缘人”(其他艺人)的帮助下,集齐徽章,解锁敦煌谜题。在探索的旅程中,节目嘉宾拜访并结识了多位敦煌文化艺术领域的名人与专家,探寻敦煌文化艺术的“奥秘”。此类节目以游戏体验的方式将敦煌文化艺术融入其中,使神秘而遥远的敦煌文化走进生活、走近大众,让大众感受到敦煌文化艺术的魅力。影视剧创作传播是指以敦煌文化为主题或主要表现内容的影视作品制作与播出。电影《敦煌》(1988年)和电视剧《大敦煌》(2006年)虽专注于敦煌文化,但从内容与形式来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加上播出时间较早,因此知名度并不高。此外,2002年上映的电影《英雄》,以及分别于2011年、2015年上映的电影《鸿门宴传奇》《天将雄师》等影视作品都曾在敦煌取景,虽展现了敦煌的地形地貌,但对其历史文化涉及较少。敦煌作为具有独特文化艺术资源的大宝库,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创造成果是进行影视剧艺术创作的独特资源。在“一带一路”与西部文化崛起的过程中,打造“敦煌文化”影视IP,推出叫好又卖座的影视剧精品,以此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使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三、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提升策略

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创作与传播,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人文精神,体现其审美品质,这需要在传播策略上仔细斟酌与实践。经过研究梳理,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的提升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加强传播内容多元化表现。首先,丰富人文情怀和人性情感,使敦煌文化艺术更有温度和热度。敦煌文化艺术影视作品要以人文情怀和人性情感为原点,进行艺术化加工打造,使影视作品传播出人文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其次,突出民族精神和敦煌精神。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精湛技艺在敦煌壁画、雕塑、文献等方面均有所体现,要着重选择能够体现团结勤奋、坚韧不拔、执着奋斗的民族精神与敦煌精神的影视作品。最后,体现环保意识与生态思维。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创作者要把保护自然和爱护环境的理念艺术化地植根于传播文本内容中,以点带面,使观众可以产生深刻的生态观念,形成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存局面。二是借助传播载体多样化呈现。新媒体时代来临,电脑、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移动终端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传播格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和B站、西瓜视频、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及直播平台也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无论是移动终端还是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平台,都是传播载体,区别在于前者属于设备类传播载体,后者属于软件类传播载体。敦煌文化艺术可以借助丰富的传播载体,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便捷性和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即时性、碎片化的特点,向大众传播敦煌文化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敦煌文化艺术便达到了大众化与日常化的传播效果。三是引导创作人员专业化发展。在敦煌文化艺术的影视传播中,创作人员即传播人员,只有以这样的身份自我定义,才能在创作环节带有强烈的传播责任与意识。由相关专业人士负责敦煌文化影视创作的筹备策划、团队组建、资本投入、经营管理、拍摄制作、宣传发行、市场营销等环节,可以借鉴好莱坞创作团队和国内优质IP系列创作团队的产业化影视作品生产模式,形成敦煌文化艺术影视创作与传播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将敦煌文化艺术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在赢得当前国内利好的影视市场的同时,进军海外影视市场,更加强有力地传播敦煌文化艺术,促使敦煌文化艺术创造出更大的人文价值和经济效益。

结语

篇2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高校艺术文化

引言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在文化和艺术交流上也是硕果累累。可以说,“一带一路”为国与国之间的文艺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缘于“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国内高校同沿线国家的文化及艺术交流与合作更为便捷,海内外学子共同探讨优秀的文化成果,相互学习和借鉴,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更多的沿线国家对于中华民族优秀而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一带一路”各项文艺交流政策的推动下,中华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开来,高校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由此,我们应当关注高校的文化艺术交流工作,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的文艺传播模式,在相互学习中积极创新传播形式、丰富传播内容,真正做到对外文艺传播与时俱进。本文正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从高校文化与艺术传播角度展开相应探讨,以期能够为高校对外文艺传播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传播的模式分析

(一)三种文化传播的模式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性,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具体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即:第一,平等交流模式。该文化传播模式源自欧美发达国家,所谓的平等交流就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双方都要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正视并理解文化差异现象。第二,主动吸收模式。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东南亚的部分岛国,核心理念是不盲从,力求通过深刻学习和实践的方式来汲取外来优秀文化,从而实现本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第三,优势发扬模式。典型代表是西方国家的美国以及东方的中国,核心理念为立足自身的文化特点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既能够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又能提高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当下高校文艺传播的模式概述

在传统意义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开展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主要是借助大型商业活动形式实现对外文化艺术的传播,然而,高校的文艺传播模式则主要是以高等院校为主要媒介,通过高校对外的文化艺术学习、合作等形式来实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对外文艺传播的机遇分析

“一带一路”各项政策频出,各国经济、文化及艺术的交流有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以高校为主体的对外文艺传播应当采用包容以及开放的交流模式,积极促进沿线各国高校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深入落实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同时,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对于文化传承与艺术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政策更是深化了国内高校对外文化交流的实践,为高校对外文艺传播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三、“一带一路”时代中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工作

高校的目的是培育新时代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借助高等教育的形式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予以更好地传承。由于高校生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成为了可能,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高校实现了对外文化艺术的传播,突破了地域与民族的限制,创造出“以带传授”的新传播模式,使“一带一路”的沿线人民充分学习到了中华特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大国文化魅力,为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发展、增强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文纽带。

(二)有助于实现中外优秀文艺交流

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的特点,任何艺术都具有交融性特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跨国的文艺交流工作能够将更多中华优秀的文化成果、艺术精粹等带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大舞台之中。高校通过对外的文艺交流,国内学子不仅能够领略到域外风土人情,同时更能够将本民族的优秀文艺成果分享给国外友人,让中华文化在沿线国家中生根发芽。同时,也能够在交流之中探索出新的文化传播模式,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打好基础。

(三)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校学子通过接受更为系统、专业的高等课程教育,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本民族优秀的艺术精髓,从而有助于自身人文素养的积淀。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高校通过对外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合作,使学子可以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更具特色的国外文化、艺术,特别是在人才强校的战略指导下,借助“一带一路”的良好学习交流平台,高校学子的文化艺术视野进一步拓宽,能学习到更多的文艺知识,从而有助于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打造国际化、全方位的高端人才做好准备。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创新路径

(一)注重思想教育工作,提升文化认同感

当前我国诸多高校同国外的高校以及相关文化机构之间都达成了校际文艺交流的协议,如搭建留学生文艺实践基地、在国外开展跨文化交流的讲座以及跨国文艺交流志愿者活动等,不仅极大程度上拓宽了高校师生的文化眼界,同时也在文化交流中增强了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与自豪感。特别是近两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之下,中国同沿线高校之间的文艺交流越发频繁,内容更为丰富,高校师生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应当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因此,注重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引导他们客观认识国外差异化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样在跨文化交流中才能够排除障碍,更好地理解国外的文化差异,同时,深刻感受中华灿烂文化的魅力,实现留学生由原来的功利文化传播到文化高度认同的转型。

(二)构建立体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

高校之间的文艺交流离不开大学生这个核心群体,高校学生的文艺素养对于跨文化交流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教学平台的优势,积极构建立体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在传播中实现教学,促进高校学生文化及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高校学生跨国文化艺术传播工作效率的提升。首先,高校在公开课程的设置中强化文化类以及艺术类等课程内容,如中华古典音乐鉴赏、唐诗宋词等,从而令高校学子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艺术成果;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可开设第二课堂或是艺术实践课堂等,引导学生近距离接触国学艺术,切身参与到艺术行为中来,激发其学习热情,从而为后期对外文艺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校还要做好多民族优秀文化的立体渗透教学,将国内少数民族中的优秀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如侗族大歌艺术、苗族的湘绣艺术等,都可以借助大课堂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关注中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对外文艺的美育工作提升做好铺垫。

(三)积极开展跨国艺术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扩大大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使学生从实践中直接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其中社会调研则是很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可以利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深入交流,开展跨国艺术社会实践,让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在各国年轻学子间推广中华优秀文化,通过调研实践师生互相分享调研结果,不仅学习了相关国家文化,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更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带向世界各地;国际间的艺术实践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大学生传播到国外,为促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打下基础,同步实现国与国之间、高校与高校间的经济文化共赢。

篇3

关键词:跨文化元素;文化艺术;“中国元素”

一、前言

如果只是从中国元素的概念展开分析,那么人们将很难理解中国元素的含义。中国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中国结、剪纸、爆竹烟火、京剧脸谱、绣花小鞋等都是中国元素。这些物件不仅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元素吸引着国外友人的眼球和探索的心理,同时也值得本国人民进行深入挖掘。我国人民可以充分利用本国的文化特色来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应不断探索中国元素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应用。

二、关于中国元素的分析

(一)中国元素的概念

何为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具体是什么?这些问题引人思考。根据文化部和人文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对中国元素下的定义,简单来讲:中国元素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通过对中国元素概念的研究可以得知,中国元素起源于中国,它同中国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较为重要的联系,中国文化是中国元素的根源,中国元素也是中国文化的体现。[1]

(二)中国元素的特征

对于中国元素的探索,笔者发现中国元素本身具有多样性特征。中国元素具备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多样性、传承性、动态性。首先是民族性,民族性是中国元素的根本,因为世界各地生活方式、文化水平、气候地域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世界各地都形成了属于本国的文化艺术,中国也是如此。民族性是体现中国发展历程的关键要素。其次是多样性,我国古人在生存的过程中创造出许多独特的具有意义的文化符号,不同文化体现着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地震仪、火药都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2]

三、关于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中国元素”的应用分析

(一)中国元素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

现阶段,中国元素正逐渐走向国际,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开始运用中国元素发展经济,拓宽发展途径。中国元素已成为国际时尚界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在巴黎时装周上经常可以看到运用中国元素设计的服装,在200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巩俐曾穿着改良后的旗袍出现在人们眼前,充分展示了中国女性独特的美。[3]

(二)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应用

电影的产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人们可以从电影中发现有趣的事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在电影中,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其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好莱坞在2011年曾推出《阿凡达》,影片中有气势磅礴的山崖,而这些山崖正是中国的黄山。还有《功夫熊猫》《花木兰》《十三罗汉》等,都是根据中国元素编排出来的,这些电影不仅得到了人们的好评,也为电影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当前,商家在经营的过程中,会运用中国元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让消费者购买商品。首先,在设计广告宣传图纸的过程中增添了中国元素。在进行广告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商家还将中国元素融入商品中,充分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美。其次,在设计标志性符号的过程中,我国也会借助中国元素来增强民族特色,如2008年奥运会的福娃、中国印,它们都蕴含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四)中国元素在建筑中的应用

近年,中国元素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让中国元素在国际上保持稳定的地位,建筑行业也开始运用中国元素设计建筑物。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就是集中国元素于一体的建筑物,该建筑物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同时也符合现代设计的理念。

(五)中国元素在音乐舞蹈中的应用

中国元素在音乐中的应用,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周杰伦的歌,从他的歌曲中我们能明显听出中国元素,如《青花瓷》,此曲以委婉的曲调向人们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还有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李宇春的《少年中国》都体现了“中国风”。就舞蹈来说,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就是典型代表,从太极拳到中国四大发明再到丝绸之路,张艺谋导演将书法、京剧、茶等一系列的中国元素用舞蹈的形式为人们展现出来,受到一致好评。

四、结语

中国元素值得人们引用,其所具有的精神和内涵值得人们去探究。对于中国元素,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将其更好地创新和发扬,这样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民族文化,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中国元素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加以探究,尽最大努力弘扬中国元素。此外,我们应正确看待中国元素面临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孙席席.晚明文人茶事美学意蕴研究[D].山东大学,2016:12-34.

[2]郭笑.摄影艺术的非绘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78-90.

篇4

【关键词】 艺术作品;文化传播;意义;途径

艺术作品是从历史长河中遗留下的文化精粹,它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和灵魂,镌刻着时代的印记,彰显着历史的脉络。将艺术作品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下,本身就是一种对作者创作精神的展现,更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播。

一、作为符号的艺术作品

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作为非语言符号的艺术作品,也必然担负着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卡西尔认为:艺术是一种承担了特殊“表现”意义的符号,是一种在激发美感形式媒介中的表现,是大不相同于一种言语或概念的表现[1]。艺术家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赋予艺术作品,那么艺术作品就成为了承载着艺术家艺术思想的符号。而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符号——艺术作品,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保存的。

二、艺术与文化

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中提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2]。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人类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联美学家卡岗认为: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因为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从中认识自己,并且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才能认识它所反映的世界[3]。

三、艺术作品与传播

传播活动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即传播者将其所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化为符号,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过程。那么艺术家从创作作品到艺术作品被呈现在大众视野并被大众所解读的这个过程就可以视为一种传播行为。有些事物由于过于熟稔,大众已经对其失去了应有的感觉。而艺术能够捕捉到这些司空见惯的美好,海的声音、声调的韵律、人脸的轮廓、风景中光线的舞动,并将这些融入到艺术作品中,同时注入作者的思想。艺术作品常以这种鲜活的呈现去传播意义。

四、艺术作品与文化传播

从19世纪传播一词进入公共话语,美国文化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传递观很容易理解,即一个讯息在空间传递和的过程。仪式观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4]。在这里,我们将不去探讨和追问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与偏颇。因为本身这两种对立的传播观并不需要彼此否定。大众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就是讯息—艺术文化在空间传递和的过程。艺术作品除了能体现出作者本身的思想之外,在某种程度上,它呈现着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态势。从仪式观的角度来看,传播的起源与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5]。艺术作品通过自身被附着的意义所建构出来的艺术文化世界,来吸引大众参与,并不是单纯的传递与获取信息,而是一种对现实的呈现。艺术作品的这种对文化的呈现以及大众对其的解读过程,就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播。

五、艺术文化传播的框架

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基模,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6]。《传播关键词》这样来定义框架:框架就是选择的原则——刻意强调的、阐释的和呈现的符码。艺术作品的传播过程必然会涉及到框架的选择。只是艺术作品的框架是隐晦的,不易察觉的,这种艺术文化的传播是通过看似不经意的框架来建构意义的。简单说来,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对主题、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造型、线条、色彩等)、作品元素等的选择就是一个框架选择的过程。不同的主题所表达出来的内涵与意义必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主题,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颜色、造型的不同,或是元素的不同都会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意义。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框架选择的过程,不同的框架折射出不同的思想内涵,通过框架来凸显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思想。这种艺术文化的内容是艺术家刻意强调和阐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文化传播是一种带有选择性的传播。

六、结语

无论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亦或是生活大众,我们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艺术作品对艺术文化传播的意义。艺术作品,以鲜活的形式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艺术的殿堂。这个虚构的世界,却折射着社会现实与文化历史,更通过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形式,将艺术文化世代传承。

【注 释】

[1][德]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98.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5.

[3]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编选.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368.

[4][5][美] 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P5,P7.

[6]Owen Goffman Frame Analysis[M]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4.10-11.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5

上已有述,民俗有传播的天性。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在传播过程中进行的。在前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的传承往往以口头语言、日常行为、实物展现的方式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如此这般,便形成了民俗文化艺术传承的一般形式。譬如民间手工艺的传承、民间戏曲的传播,以及人们宗教舞蹈礼仪的传播等等。由此可见,民俗艺术的民间传播主要有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实物传播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是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民众之间实现民俗艺术传承、传播的主要方式。

1.口耳相传

远古时期,笔、墨、纸、砚等书写传播工具都还没有发明,人们要把一些宝贵的生活生存经验世代传下去,就用的口耳相传方式。当然,最主要原因还在这里,民俗文化艺术一般属于下层人民,即使在笔、墨、纸、砚都发明之后,由于不识字以及笔墨纸砚材料的昂贵,人民还是选择口耳相传的形式。可以说,口耳相传是中国民俗艺术传播的重要形式。很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神话,以及由此兴起的说唱艺术等都是通过口耳相传形式传播的。

2.行为示范

民间艺术传承,有很多缺少文字记载,是人们通过日积月累的艺术经验形成。这种类型的民俗艺术传承主要靠行为示范。观察民俗艺术表演者或示范者演示的行为,其一招一式都会在观看者心中留下印象,经过长期的示范学习,便会强化这种行为经验的印象,慢慢体悟其中的技巧、经验。行为示范的传播方式适于学习某一种技能或行为,如说唱、皮影戏、宗教舞蹈等。

3.实物传播

实物传播就是用历史留存的具体的民间艺术物品来传播信息。对于很多民间艺术形式,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容易出现错讹,有时也出现传承的断裂。很多有经验的人已经很难寻找,我们只有通过对实物进行研究学习。如微雕、蜡染、烙画等民间手工艺绝活,倘若失去明显的人际传承,但尚有些许民间手工艺品实物留存。借助留存的实物,我们也能够细心研究,将其继续传承发扬。在传统社会里,民间艺术以口头传唱、行为示范、实物传播的方式不断传播和扩散,生生不息。无论是口耳相传、行为示范还是实物传播,民俗艺术的传播最终是以人为传播媒介的动态传播。尽管民俗艺术的传播方式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传播过程,但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欧美艺术形式的传进借助现代大众传媒方式,以高速普及的方式在民众生活中推广开来,民俗艺术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口耳相传、行为示范、事物传播的传统传播方式也已经显示出不适应的状态。社会在进步,民俗艺术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一些适应性的变化。随着社会风俗的演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的生活已经不同于自己的父辈,他们对于早先民俗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认同。靠民间艺人或民间说唱人口耳传承的某一民俗传说、民间表演艺术,或者在民间流传的手工艺绝活,倘若失去了对年轻一代人的吸引力,没有人愿意去学这种民俗艺术,也就使得艺术传承的脉络断裂,久而久之也就失传了。

二、民俗传播与产业化的推动力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民俗文化艺术长期以来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色彩。人们对民俗文化艺术中所内蕴的商品属性以及其产业开发的价值并没有很深的认识。由此一来,中国大多的民俗艺术资源只能被封存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框架之内,并不能像其他事物一样进入产业化的市场运作视野。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各种文化艺术并立竞进的时代,民俗艺术想要重新焕发自己的生命力与传播力,就应该充分利用民俗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机遇,拥抱现代传媒技术和产业化存在的发展路径,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民俗艺术的产业发展路径并非将民俗艺术简单地纳入经济发展轨道,它讲求的是创意生产,乃是以现代媒介技术为支撑,能够运用个体天才的想象力、独特的创意和先进的设计手段,使民俗艺术完成自身“化腐朽为神奇”“从遗忘和遮蔽中走向澄明和在场”的“化蝶”之旅,把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

产业化的发展路径极大地推动了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因为文化产业的本质要求是以文化特征为内涵,走市场化运作的文化创意传播的发展模式。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足够的传播动力,能够大量借助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宣传推广。民俗艺术不单单能作为文化产品通过传媒进行推销,而且民俗艺术本身也能制作成传媒产品,尤其是影像产品。传统民俗艺术通过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激活了我们的视觉,有着难以言说的美丽,使得抽象文化具象化,而且传统的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实物传播等传播方式在现代以一种融合更新的传播方式出现。从口耳相传到文字印刷传播,再到影像传播、网络传播,民俗艺术想要在现代传播,就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自我调适。正基于这样的认识,有学者大声呼吁:“在大众传播时代,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更好地保护、传承、传播民族民间文化,发掘利用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中国传播学界和民间文化学界共同面临的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

当然,对民俗艺术而言,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与传播方式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流行的方式在促进传统民俗文化发展的同时,有时也会伤及传统民俗艺术。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产业追求的是一种文化创意生产的路径,其要义在于激活文化遗产,同时尽量在保有人类文化符号的自然、历史、古建筑和生活方式不被涂抹或破坏的情况下进行。但理想归理想,现实并非总是按理想而行。令人神伤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定“文化产业”涵义却是完全按工业标准而设定的:“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篇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特点

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是指它的表现形式时时刻刻处于一种流动与变化的状态,而非静态停滞,致使它从最初的产生,到日后被完善,被创新,最终形成体系。生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特征是指它依托于生态环境而萌芽成长,可接受外界的信号有所变化,实现其创新与升级。当它成熟完善后,又映射出生态环境的特征。传承性。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点是形态与内涵,传承的基础是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一代又一代人通过约定俗成的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将其形态与内涵传承下来,才让世人看到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传承人的创新与改造,衍生出很多分支,表现形式上会产生变化,而其内涵却始终如一。变异性的存在也是其“进化”和“传播”的结果。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非物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一)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人是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人更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主体。正是由于“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才得以传承与流传。非物质文化无论具有的是何种表现形式,它都需要人来将这种表现形式保存并传递下去。当然,保存的形式可以是通过书写留在纸张之上,也可以是通过技艺的传授得以保留。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人就是它的传播主体。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专业从事艺术学习、研究、创新与发展的人才,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掌握艺术形式,将艺术形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到世人面前。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才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作为具有稀缺性、濒危性特征,这就要求高校艺术专业人才更要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成为它传播的重要主体。各种类型文化的繁荣发展才使我们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文化氛围,在这个繁荣的景象的营造过程中,非物质文化功不可没,为了继续保持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可以继续繁荣下去,就要付出更多精力来传承与保护它,而这重任就落在了高校艺术教育人才的身上。

(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之所以具有“非物质”性就在于它不是以其他“固定”的载体存在于世间的,它的载体是人。它扎根于人的思想之中,存活于人的生活之中,通过人的所掌握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经过人与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播、延续。非物质文化被称为是“看不见”的文化,它由人来保管,由人来经营,而人这个个体成为了它的“栖息地”。高校艺术教育人才会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艺术的深奥内涵,在他们掌握了艺术的内涵后,学习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后,再将这种艺术进行加工传播给更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进入了衰落期,年轻人们一门心思扑在“世俗版理想”的实现上,没有人愿意掌握非物质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然而,掌握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是当代高校教育艺术人才的责任,他们既然选择了艺术行业,就应承担起这份历史使命,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三)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客体或内容非物质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既它可以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教育,将个体塑造为传统文化的产物,将“野蛮人”变为“文化人”。人们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文化”的传播上,既文化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播,却忽视了“人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精髓所在。通过科学家的实验与调查研究,“人性”并非是先天形成的,它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所掌握与传承,也使人性变成成熟与完满,而人性的特征也同样伴随着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而被传播出去。艺术教育人才在高校学习的任务除了掌握专业的艺术技能,再者就是通过学习塑造完美的人格。学习什么文化艺术,什么文化艺术的特征就会渗透到骨子里,伴随着文化艺术的表现而一同被传播出去。那么,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载体的同时,自身也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客体与内容。

二、结语

篇7

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在此以后,传播已成为人类学中的关键性词语和概念,并且也成为民俗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对其研究应愈来愈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此间民间风俗的传播及其生态问题,以此来考察民俗文化如何在传播生态层面保持其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因此,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研究,可拓展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视野。“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指的是情景中的传播过程”③,它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关于“传播生态”的概念,主要可从三方面来加以理解。首先,传播生态是研究传播符号在人类事务中所扮演的主导角色,看重的是传播符号的演化过程;其次,把传播生态看作是在20世纪以来社会迅速而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对复杂的传播环境的研究;其三,传播生态考察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情绪和价值,以及传播环境如何影响或促进我们的生存机会。由此可看出,无论是对于传播符号演化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具体社会语境下人类生存状态的研究,传播生态终究离不开对于环境的研究。

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以此为理论引导,把民俗文化置于20世纪这个特殊又斑驳的时代背景中,研究当时环境对于民众生活、民间习俗、风俗面貌所构成的影响,同时探究民俗作为特殊的传播符号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化变迁和文化涵义。这里的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另外,民俗文化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

民俗文化涵盖的领域极广,从生产劳作到衣食住行,从人生礼仪到信仰禁忌,从岁时节日到民间戏曲,无不渗透着民俗文化。截取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进行考察,可有助了解民国时期历史、民众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民俗文化“不仅要研究俗民们传递了什么,即研究所传的民俗符号的内容与形式,而且更重要的还要研究俗民们是怎样传递那些用民俗符号构成的民俗文化信息,亦即研究“传”的活动本身。”④民俗文化不仅要关注其本体特征,也应关注文化受众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特质,不仅要研究民众怎样传递民俗文化信息,还应重视为何要如此传递民俗信息,也即“人—环境”作为探析民国民俗文化的两个重要元素,对于其传播生态考缺一不可。民国时期,还仅是现代传播媒介出现的滥觞期,在大众传播媒介尚不发达或传播手段较单一的传统习俗环境中,民俗文化信息“传”的传统形式是如何与大众传播的现代传播形式形成碰撞和重整融合的,对于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要研究民国社会中的各种活世态,要立足于具体历史环境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进行思考,关注点简而言有三:首先,传播生态关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次,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再次,民俗文化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文化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文化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下面以民间戏曲艺术的演变为切入点来透视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民间戏曲艺术,作为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民国时期的戏曲艺术发展有以下特征:一是随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成都等沿海、沿江大都市的兴起与繁荣,一些曲艺艺人纷纷流入城市行艺,在竞争中使演唱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戏曲艺术在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二是为适应城市各阶层文化娱乐的要求,茶楼、书馆、戏园、杂耍园子遍布,为城市曲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三是随着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是,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出现了大量反映抗战爱国的新作,顺应了民心。四是受“五四”的影响,曲艺这一属于大众人民的艺术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加入其间,并有许多人进入了戏曲艺术研究领域。”⑤清康熙以来,在民间产生的如“梆子戏、皮黄戏、秧歌道情戏、花鼓戏、采茶戏等地方戏曲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⑥,这些新的声腔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清光绪至之前的近现代,是我国地方戏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其中当然包括有民国时期。

无论从创作题材、语言风格、还是舞台表演、故事模式上看,民间戏曲的表演风格较为简单、形式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厚,但也存在艺术性较为粗糙等特点。源自于民间舞蹈与民间说唱的民间戏曲大多是在会社、灯会或乡村集会上表演,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就有对这种曲艺表演形式与场面的描写:“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多美的一幅“社戏”场景!清末的地方戏受到底层劳动人民的强烈欢迎,它以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的大众艺术表演形式解构着封建阶层所构筑起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制度,因此遭到自康熙以来到雍正、乾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控甚至禁毁。但更多的较为远离社会意识形态的民间小戏仍在民国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沿袭,如流行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花灯戏,则是利用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节,结合人们的岁时民俗文化,边唱边跳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清纂民国修《湖北通志•风俗二十一》中记载:“正月十五为灯节,前数日为试灯,十六以后为续元灯……有所谓花灯者,妆饰男妇,沿门唱杨花柳曲及荷花、采茶等歌、尤敝俗也。”民国时期,随着末代王朝的灭亡与以来反侵略的革命运动,社会形态与民众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西方外来新学说对国人学术思想的冲击、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的遗存,以及在夹缝中生存以求一席之地的民间文化,多种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都处于动荡摇摆期。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变化使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创作与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播出相应的信息内容,民间曲艺所负载的信息传达着民国时期民俗真实的时代政治内容。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艺术的传播承载着其民俗文化转型中所透视出的时代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清末到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初期,我国约有300多个地方剧种,上演的剧目则更多,而时至今日尚在存活的地方戏只有几十种了,活力较强的则更少。比如建国初期仅山东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就有十余个之多,山东地方剧种的代表首推柳子戏,中国古代四大声腔剧种“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东柳”就是指山东柳子戏,但柳子戏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之后在数百年的传承中,柳子戏几近消亡。究其原因,应该是地方戏曲类的民俗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的确,任何文化都需要传播,而任何文化传播都面临历时性传播与共时性传播两个方面,就历时性传播而言,我国许多传统文化面临传承难以为续的问题,有学者尖锐指出:“近现代戏曲作家数量少,而且大多数以整理改编旧戏为职,新创作的戏曲文学名著寥若辰星,接收欧风美雨洗礼的文学巨匠多致力于追逐现代品格的小说、诗歌和话剧创作,少有人涉足戏曲文学创作。新时期戏曲文学仍然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热衷于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觉意识;剿袭导致少数作品雷同,趋同导致对作家艺术个性的遮蔽;部分作品出语粗疏,诗性品格丧失。”⑦这是从民间戏曲创作主体的缺失层面痛感戏曲艺术品种与个性化风格的丧失,原因源自近现代以来的民间曲艺传播生态的“欧风美雨”环境、到新时期仍把其传播看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附属,由此所造成的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对于艺术感知与价值的变异。就共时性传播而言,又涉及到传播受众的文化接受问题,同样在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异域民俗文化不断冲击本土的文化语境中,我们的文化受众是否乐于接受本土民俗文化,还是热衷于国外民俗文化的崇拜,传播媒介和生态环境的营造应在此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从传播主体到传播环境再到传播受众,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以达到民间戏曲艺术在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的生态平衡,是一个值得深思并深究的问题。#p#分页标题#e#

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

在传播生态学中,传播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因子除生态学上界定的气候、土壤、地形等五类生态因子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受众等。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子莫过于政治、经济、创新、受众、审美这几类。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后技术时代,艺术传播正发展为一种以形象或图像作为文化主因的视觉文化传播,当然,实际上戏曲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属于听觉艺术。传统艺术传播在顺应当代文化的走向时,就会呈现出这样的状况:“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众。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⑧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有多种影响因素,而人的需求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高雅艺术往往对其欣赏者提出要求,能够欣赏一定的艺术作品往往是欣赏者个人素养的一种检验方式。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⑨如果你不能欣赏美的音乐,那并不能证明我的音乐不好,只能证明你的耳朵是“非音乐”的,是缺乏艺术素养的。而在艺术的当代传播中,文化的权利与艺术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发生了转移,文化精英的趣味不再成为唯一标准,大众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传统戏剧艺术在经历过历史的兴衰变迁之后,也要以大众消费者为服务对象,能否赢得一定数量的消费群体,是传统艺术当代传播成功的一个标志。

传统艺术的现代生态传播需要创作者与欣赏者二者的结合,共同发力,即既需要培养欣赏者的艺术鉴赏力,艺术作品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赢得观众,使传统戏剧艺术的美学追求与受众的审美心胸都能得到提升。受众的需求把握住了,传统戏剧的价值空间才能得到更大的扩展。因此,创新因子,是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接轨,实现戏剧艺术当代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影、录音与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形态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与支持下,已经发展出新的传播形式与途径,电子书报、网络广播与电视、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介层出不穷,且越来越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昆曲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就应积极寻找当下社会热点话题与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共契点,“以社会的热点包装昆曲艺术的亮点”,江苏省昆剧院就把高铁和昆曲二者做了巧妙的结合,打造了“高铁昆曲”这样一个全新概念,“高铁大概是现在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将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最从容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将最现代的科技和最传统的艺术结合起来,将须臾纵横千里的空间感受和瞬间穿越千年的时间体验结合起来”。⑩不论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变化,它仍要传递和交换信息,它所要传达的都是人的观点的延伸。正如麦克卢汉把传播当作是一种总体意义上的文明现象,我们虽不似麦克卢汉所认为的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是媒介自身,但媒介在现代传播中所承担的表述功能,或可把媒介看作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在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播中,现代传媒就是传统文化艺术信息与思想的传递中介。如“环球昆曲在线”的创办,就是一个昆曲的“网络电视台”,正如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所言:“因为未来就是网络的时代,信息都通过网络传输,……我们在南京的每一场演出都是通过网络向全球直播的。”瑏瑡?当下社会,人们常常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样式的衰落,归咎于文化开放和文化的市场化,在抱怨戏曲等传统艺术门庭冷落的时候,就会说是由于年轻人普遍地选择时尚的、源于西方的快餐式文化娱乐,而冷落了本土的传统样式,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样式与艺术市场的萎缩。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文化的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文化艺术的开放在拓宽国人眼界的同时,也使国人更全面的了解作为支撑我国这样文化资源大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重要性。另外,传统艺术样式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咎于过去几十年的政治环境,归咎于对于这些文化样式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有化的院团体制,抑制了艺术家的热情,妨碍了演出市场的发育,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的传统艺术样式与传播形态的退化,在新的世纪里随着政府抢救和保护传统曲艺的政策扶持,传统艺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结语

篇8

关键词:新农村 传统艺术 传播

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不仅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对于构建新农村的和谐社会的环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河南宝丰的新农村艺术文化教育伴随着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得到传承与传播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尤其是魔术、曲艺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文化教育基础,近两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当代“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建设中,农民群众利用自身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教育传播,以艺术致富求发展的创造探索和实践,扩大了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对于新农村的“三农”工作建设及艺术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形成与传播

宝丰位于河南省西部,现人口约48万,有13个乡镇,320个村。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历史悠久,魔术、曲艺音乐的群众基础深厚,素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的称号。影响较大的艺术文化教育形式为马街书会和魔术表演。

马街书会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1996年被列入“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现今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聚集在马街村展示说书音乐艺术,已成为马街、宝丰等农民的重大节日和曲艺盛会。马街书会至今已有700余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历史,据《宝丰县志》记载:“此会源于元延佑年间(1316年),当时有一老艺人,演技精湛,广收门徒,在曲艺界德高望重;且正月十三,农民艺人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负鼓携琴,吹拉弹唱,为其献艺祝寿。以天为棚,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冈上、麦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台台相连,说书献艺。时间仅一天,到会艺人多时达3000人,千余台书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听书群众多时达10多万人。”①在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庙碑刻中记载:“马街书会源远流长。”②马街书会在当今,既是艺人的展示与农村群众的自娱,又是节目演出的交易会。艺人的表演,称之为“亮书”,如被人请到他乡继续演出,称之为“写书”。这种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马街书会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产生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间,它的延续和发展与河南宝丰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宝丰魔术表演艺术源于唐宋时期,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粗犷、幽默、滑稽、神奇的地方特色。宝丰民间剧团和农民表演有着历史的传统,解放前每年遇灾年,常出现成群结队的农民外出表演戏法,以求得温饱,混口饭吃。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木偶魔术民间剧团。民间魔术剧团开始在赵庄乡出现,至90年代,民间剧团迅速增加。目前,宝丰县13个乡镇拥有民间表演团体12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商酒务、赵庄、肖旗、石桥、大营、张八桥、前营7个乡镇。其中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形成比较集中的是在赵庄乡,有魔术专业村6个,民间表演团体600多个,演出专业户2000多户,从艺者2万余人,分布在世界及国内许多地区,形成了农民魔术表演艺术团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宝丰文化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村剩余劳动人员的增加和广大基层群众艺术消费的高涨,为“宝丰文化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广大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则是其直接的推动力。

二、传统艺术文化教育成为新农村的文化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50个团体以上的民间表演专业致富村达15个,平均每年演出42万场次,观众达500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2亿多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出总收入达2.86亿元,约占全县GDP的5.6%,成为宝丰县经济发展的六个主要产业之一。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了解,全国共有2000多个民间演出团体,10万多人的民间艺人,宝丰县均占了一半。他们走遍了全国农村演出市场,到过青藏高原,走出了一条农民自办文化、政府扶持农民办好文化,农民办文化乐起来、富起来的农民发展新路子。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团体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小部分团体坚持常年在外演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集魔术、杂技、歌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团体;另一类是以武术、气功为主的表演团体。较大的团约有120人,较小的团以家庭成员为主。从经营状况看,有部分的团体演出、管理水平较好,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演出。一部分团曾到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演出,另一部分团已与我国香港、澳门等文化演出公司签约演出。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主要演员收入多在每月5000元左右,有65%的团体具有中等表演水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演出地点主要在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有时在集贸庙会上演出,演出形式主要以大篷车、大盖棚为主,有的在城市剧场。还有200多家团体演员素质较低,装备和管理水平差,演出多在偏远乡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

目前,国内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对宝丰文化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外国电视台为马街书会拍摄了电视片,题为《当田野成为舞台》。河南省和宝丰县文化部门也对民间演出团体不断提高认识和管理,改变针对个别表演团体在演出中存在问题进行围追堵截的做法,提出“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逐步提高”的方针,促进宝丰民间演出团体形成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宝丰的民间文化发展,不仅是一种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音乐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它对于促进“三农”工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路。

(一)开创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随着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在城乡巡回演出,并逐步形成艺术文化产业,走上一条发展民办文化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篇9

关键词:服饰文化;大学生;校园文化

一、大学生服饰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

校园服饰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种不同于大众时尚文化的特殊文化,它强烈地反映出学生在这一特殊环境下所拥有的特殊审美观念、时尚观念以及着装观念。1.大学生服饰文化能反映出校园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占据校园文化的核心地位,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而服饰穿着在人的身上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思想,不同的服饰不同的搭配就能够体现出一个人不同的气质,而大学生对于服饰的选择无不显现着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习惯、审美追求,所以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对服饰美的追求体现出大学生的内在心理和对于美的欣赏与价值观,服饰穿在身上就像赋予其生命,不同的类型形成了校园中不同的风景。2.大学生服饰文化能够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在校园这个特殊的氛围环境中,举办多样化活动就成为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从服饰方面就能够更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里大学生对于自身的穿着搭配停留在怎样才能通过服饰展示自己,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也会体现出服饰文化带给我们质的改变,整体环境的变化拥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大学生服饰风格的研究现状

1.时尚前卫风格。大学生着装引领着校园服饰文化的潮流,这是校园服饰文化的一显著特点,他们追求时尚着装,必然会带动消费的时尚,有些大学生追求品牌、偏好名牌,追求前卫潮流、个性的服饰,显现出随性,标新立异的特点,而有一部分大学生追求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性格爱好,追求特别夸张而又不显张扬的服饰,各种各样的群体在校园服饰文化中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展示校园的文化形象。2.单一的服饰风格。大学生服饰中的时尚和简约,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服饰的单一化,曾经做过一份调查研究显示,在大学大一、大二学生群体中,对于穿着类型的调查,拥有70%的学生穿着的运动服,15%的学生穿着休闲服装,另外15%的学生穿着一些比较前卫时尚潮流的服饰,同时,他们对于服装类型喜好的调查研究显示,65%的学生喜欢前卫运动休闲装,20%的学生喜欢一些品牌效应下的时尚服饰,15%的学生喜欢成熟稳重的服饰,服饰的单一显示着学生的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审美观念在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氛围下有一定的影响。

三、服饰文化的艺术传播

校园的文化精神是由教师与学生构成,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需要的精英群体。服饰的艺术与审美功能以独特的文化内涵理念影响着大学的文化建设,学生群体的穿衣打扮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体现着大学文化的精神。大学生群体对服饰认识与理解较为前卫,标新立异的穿衣方式体现着自身的与众不同。1.服饰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服饰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因素慢慢渗透服饰文化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服饰慢慢向实用和美观发展,更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大学生服饰文化是校园时尚精神的直接表达,作为一种时尚文化,体现出年轻人的审美观念,生活品位和价值观取向。大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他们穿着的不同体现出文化水平的不同。2.服饰艺术传播的意义。服饰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符号,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重大的意义,服饰中蕴含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的观念和习惯,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标准;服饰还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身份,通过服饰的传播能够带动别人的审美观念,把前卫时尚积极的信息传递给人们。服饰也是审美文化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体现出个人的修养、气质。

四、服饰文化的艺术传播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响音诗画《清明》;艺术传播;文化格调;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山水建筑是骨肉,文化内蕴便是灵魂。一个城市综合素质的整体表现,需要靠文化来支撑。城市文化是城市格调的最佳体现,城市的文化格调是指由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文化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力量构成的一种文化状态,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及发展模式。一个城市所具有的文化格调是在若干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是文化创新力、文化市场力、文化运行力和文化吸引力的合力呈现。要提升城市的文化格调,除了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重视城市环境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标志、引进优秀文化人才之外,还必须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直接构成城市形象,直接影响城市的文化格调。因此,要有效地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格调,就需要多元化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我们需要通过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创造,融聚社会共同价值观念,整合凝练出能够继往开来的城市个性文化,这个性文化既包括历史积累的传统成分,又包括具有城市个性的现代元素。文化起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与创新,通过不断的更新创造而向前发展,文化是整合和超越的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不一样:传播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在传承中加以保护,最有效的传承方式须与现代传播手段联系在一起。应该立足现实,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与现实的碰撞中寻找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播可以是多种多样,但艺术传播是其中最有魅力,也是最有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是提升城市文化格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遗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与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这三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的形式并非都是非物质的,物质层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要通过人格化载体、物化载体、文化空间载体、产业化载体等有形的物质载体来实现。”①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政府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以重庆为例,重庆要实现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文化高地”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构建十大文化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大都市,具体需要:1、构建以重庆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思想支撑体系;2、构建城市文化形象标志体系;3、构建城市文化产业体系;4、构建城市文化特色品牌体系;5、构建城市文化传播体系;6、构建城市文化人才体系;7、构建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8、构建城市文化保护体系;9、构建城市文化研发体系;10、构建城市文化保障体系。②其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就是一个重要的构成,这关系到重庆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对一个地区至关重要,它是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直接反映大众的文化修养、精神状态和心理品味,能产生无穷的道德约束力和精神驱动力,是一个地域的内在形象和软实力,人文精神还是地区发展的内动力,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关系到重庆实现科学发展的竞争力。

“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和精神内涵代表着重庆人民的精神气质,是重庆城市精神培育的文化资源。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精神培育相结合,是城市精神培育的重要路径和实现手段。”③即便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贫乏的城市,也能够并且应该在普通的民俗文化环节中寻找到有价值的资源并进行富有地方色彩的艺术传播。节日民俗是人类社会各个族群普遍传承的重大文化事象,它紧密地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在传承过程中又不间断地延续着、创造着、发展着,构成了一部在时间和空间活动上丰富的节庆文化史。关于节日的文化记忆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诉诸于文字的,一种是活形态的仪式表演,美国社会学家贝格森把仪式划分为微型、中型、大型三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的大型仪式便是需要与日常生活区别开来的集体的庆典仪式。④在这里就有可能给各个城市的文化工作和艺术传播留下了余地。尽管例如清明这样的民俗节日不是重庆所独有的,但重庆的文艺传播工作者就以此民俗节日为主题创作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既注重保护民间节日的活形态,又对这一民俗节日注入了时代的和地域的内涵,从而有效地凸现了重庆同时作为古代重要关隘,现代历史名都和革命英雄之城的文化特征与格调,培育并实践了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

这部具有独创魅力的音诗画组合,以“清明”为主题的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音乐会“追思怀古、吐故纳新”,在对观众进行高雅艺术熏陶的同时,弘扬了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音乐会以“亲近传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为线索,以音、诗、画为载体,通过交响乐、合唱、独唱、民乐演奏、配乐独诵、齐颂等多种艺术形式,梳理、传导清明与人、世的和谐关系,展现传统节日“清明”的丰富内涵,为市民献上一场人文气息浓郁的艺术盛宴。在音乐会中加入了童声合唱《放牛歌》,童声朗诵、童声小合唱让孩子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除了童声合唱,现场还有交响乐《清明祭》、配乐诗朗诵《清明•思乡•春》(马思聪曲,小提琴伴奏,其中包括杜甫、韩愈、朱熹、朱自清等古今文人名篇)、民族女声独唱《风筝》、女高音独唱《清明上河图》、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无伴奏合唱《日月共生相思魂》等。清明缅怀的哀思在现场悄然弥漫,从古代走来,经历现代,又走向未来,充盈着静穆、恬淡、舒展的神韵,尤其是原创的交响乐《清明祭》、歌曲《清明上河图》和二胡协奏曲《红梅主题随想》升华了观众对先祖、先贤、先烈的思念之情,营造了观众对传统、自然、生命的敬仰之意,同时呈现并阐释了山城重庆独特的人文和历史内蕴。

《清明》这一成功的艺术传播形式启示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传播设计中,应该注意几个重要原则。

(一)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进行艺术探索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有关“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新的定义中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大类: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分类相关的文化空间。应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点,对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进行更加有效的多形式、多业态综合开发,可以通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等“整体保护、统一展示”的形式,开发“川剧戏台”、“故事村”等,在旅游中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又是在物质文化生活交流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而集市、庙会、传统节庆活动是民族民间物质文化交流的传统聚会,也是民族民间艺术大展示、大会演、大交流不可错失的良机和舞台。因此,利用集市、庙会、节庆活动,繁荣、活跃民俗民间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把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6个节日列入名录,至于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从傣族泼水节到彝族火把节,从瑶族盘王节到藏族雪顿节等等,更是丰富多彩。既要在民众节日活动中保持传统节日固有的神圣性,使其合理文化内核或文化基因得以延续,又不可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迷信化。现在的集市、庙会、节庆活动,普遍存在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精神文化需求的倾向。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集市、庙会、传统节庆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必将使人赏心悦目,显示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引导已开发和正开发的遗产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逐步实现其经济价值,将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传承性和周期性是节日文化空间最突出的特征,文化记忆的形式及其在文化机制中所发生的作用,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必须保护节日的核心价值体系。传统音乐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密不可分,某种表演艺术既可能是民间仪式、节日、庆典等集中的表演行为,也可能是商业化的戏曲、曲艺表演行为,还可能像日常的民歌传唱那样,纯粹是一种社会风俗行为,但它们大都涉及人们在特定文化氛围中开展的特殊的集体文化活动或社交行为,也就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⑤

重庆的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是重庆市着力打造的几大传统节日文化品牌之一,以传承中华文明,承载历史信息与古雅风韵。《清明》的艺术传播形态既丰富了人们的民俗事象,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格调,将清明节的“个体思念”提升统一到“社会缅怀”的轨迹上来,以清明为创作选题,用歌声颂扬品格,用音乐礼赞精神,用诗歌吟诵风物,用现代化舞台手段呈现国画风貌,最终起到振奋时代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视觉文化传播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新的艺术形态

文化遗产与文化安全密切相关,民间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积累性和继承性的特点,但也需要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加强自身的文化的创新能力,增强文化竞争力。《清明》音乐会用交响乐、诗歌朗诵、大合唱、流动画面等艺术呈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清明”之美与蕴涵于“美”中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将音乐、诗歌、画面较为圆满地结合,选择了交响乐与民乐、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情达意,投影背景还会根据不同的章节打出相应的画面,令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营造了一种意蕴悠长的氛围。视觉文化传播的涉入是当代审美文化的普泛性特征的体现。视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形态来表现和完成的,广义的“视觉文化传播”意味着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是由视听媒介或视觉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视觉文化传播引导现代社会走向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泛审美化。《清明》音乐会传播的不仅仅是音乐艺术,传播形态强调旋律、文字与图像的互补与互渗,既不妨碍各自独立的艺术价值,又拓展了意义的空间,在互动共生中求得艺术形态的审美增殖。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性与影像化生存。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些内容独特而内涵丰富的个性化博物馆,图片资料、录音带、光盘等现代影像媒介兼具艺术与传媒的双重身份,是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像川江号子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单纯的被动保护是保护不下来的,必须让其文化内涵实现现代转型,把它们和视觉艺术传播进行有效结合。产生川江号子的生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原生态的川江号子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因为任何历史上形成的文化艺术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渐变的表现形式才能得以持续传承。我们可以对川江号子整合包装,保留老船工的原生态歌喉,请知名导演将川江号子打造为集音乐、歌舞、现代舞台技术为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或拍成旅游短片,或者在朝天门两江交汇处设计“川江号子水道”,拉动体验“川江号子”的旅游热,提升重庆的外部人文形象,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命。通过典籍的整理传承自己的文化,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部综合性著作《川江号子》于2008年5月出版,全书近300万字,系统地介绍了川江号子的特征与形状,包括图片、文字、影响等内容。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转化中要注意本体性危机的问题。

(三)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艺术传播的地域特征

地域文化特征是中国城市文化的一种突出的品格。这就要求充分揭示本土的文化内涵,展示其文化特征和风貌,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化对本土遗产的文化自觉。地域性是城市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地域性差异明显的城市文化或者说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差异性这种城市文化特色其实就是一种识别标志、认同标识,它增强市民凝聚力、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是促进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促进城市延续传承的根本。我们要辨析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原因,认清城市文化地域差异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努力维持城市个性,理解城市内涵,继承城市传统,维护城市灵魂,以保护个性,求得城市的最大发展和社会的最大和谐,提升城市的文化格调。

《清明》特别截取了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情感高点“红岩精神”,来观照历史,呼应现实。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以及具有重庆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打造重庆文化高地的基点。《清明》音乐会中二胡独奏《红梅随想》,时而雄壮时而如泣如诉的乐曲,诉说着对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讴歌和追思,宣传了重庆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历史传承,是一代代先民的传统意识和心理状态的历史积淀和反映,更是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色。城市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而成的,由于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文化又有着不同的特色。作为地域的中心,城市承载着其所在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这是城市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宿感的基础,也是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是城市应保存的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市民对本民族与本地区和本城市的历史、传统、及其载体的一种成熟的看法及行为表现。虽然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当代生活具有更多的共同性和世界性色彩,但这并不能完全取消各个地区的独特文化,相反还刺激了各地的城市文化向更具有地域性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的性质虽然是保护性的、社会公益性的、传世性的,但遗产可以统一规划,多层次、多渠道、多办法进行保护性开发,同时加强传播力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项目推广,提高人们对于艺术传播的关注度,促进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基,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一个城市不能被代替的个性内容,就在她的历史遗存之中,一旦失去了历史遗存,与历史中断,就看不清自己的城市性格轮廓而陷入迷茫,只有不断去发现、确认、抢救、保护、发展、传播、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延续文脉,传承历史,提升城市的文化格调,融入现代,使城市发展走向未来。(责任编辑:郭妍琳)

① 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与传承》,《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② 李炳仁《文化强市:重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重庆行政》,2007年第3期。

③ 牟延林《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风貌、精神内涵及城市精神的培育》,《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④ 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的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⑤ 廖明君、杨民康《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

Artistic Communication of Inheritance of No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motion of Urban Cultural Style

LIANG Xiao-mei

(Center of Chinese Poetics Research, 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篇11

关键词 奥运;文化;传播;电影;传媒

奥林匹克自产生之初至今已有百年的恢弘历史,电影艺术的发展亦逾百年。在奥运精神融入世界文化的同步,电影因其艺术感召力和异于其他媒体的亲和力将这一国际体育文化的内涵深化延展为对人性的塑造和渲染,成为文化传播和价值观树立的重要传媒。

一、奥运文化的涵义及其传播的本质

任何文化的最初形成都是由生活在共同地域的群体创造的,并由此产生共同的语言和心理,进而使群体具有特有的文化观念。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于一个多世纪前的希腊本土,后经国际奥组委的组织实践形成了波及世界的奥运活动。所谓“奥运文化”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奥运范畴内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有形的奥运会会徽、奥运建筑景观等可视艺术, “无形的”奥林匹克精神、主义、宗旨、格言等精神层面。其中,奥林匹克主义是构成其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写道“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是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其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

奥运传播与文化密不可分。奥运传播实质就是文化传播,确切地说是建立在奥运会平台之上的社会关系的跨文化互动传播。所谓“跨文化”是指相异文化群体间的传播。从文化的视角审视,这种互动主要发生在作为源头的奥运文化与作为传播终端的主办国文化。前者通过奥运会的定期开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使奥运成为国际最大的主题性活动;后者则意在借此契机运用奥运的“焦点效应”传播本国文化,阐释对本土特色奥运的独特理解,从而获得一种“软实力”,借势走向世界。因此它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是多元文化的互动转移;2008北京奥运的文化传播也必然是东、西方文化整合和世界奥运文化积淀的过程。

二、电影艺术的奥运文化传媒优势

奥运是一个全球媒介事件,奥运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传媒的推波助澜,现代奥运会从诞生之初就与大众传媒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奥运会本身就是媒体重要的传播内容和理想的广告载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奥运历史的不同阶段各种媒介逐渐显露出各自的优势和实力。追溯奥运与媒体的关系,最早是一份1744年伦敦刊载体育新闻的报纸,而报纸对于奥运会的最早报道则是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广播媒介首次应用是在1927年对英格兰联赛中的足球比赛的报道,1936年首次开创利用广播媒介长时间报道奥运的先河;1956年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1964年首次利用卫星转播,使之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盛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手机短信的运用又为奥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崭新、交互式的形式。

报纸作为印刷品尽管可以长期保存,且图文并茂,但出版往往滞后;广播以声音为传播符号,信息迅速及时,但稍纵即逝不便留存;电视的主要功能在于实时报告,有着强烈的现场感,但对人性化的遴选与挖掘不足;网络等新生媒介信息量大而无序,是大众快餐式信息消费的模式。电影的媒介作用曾一度被忽略,作为独立的表现奥运的艺术形式,电影的起步略晚。事实上,电影相对于其他媒介而言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首先,电影艺术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它的传播就是艺,术的传播,不局限于再现摄录的事项,而通过艺术创作附加以更深层的涵义;它以艺术的视角突破对奥运新闻的捕捉和即时报道,尝试在剪辑赛事之外挖掘人性的闪光点,或者结合文学剧本,以剧情叙事的方式塑造榜样人物,传达奋斗精神,在短时间内给人以集信息获取、审美欣赏和心理共鸣为一体的综合。因此,电影艺术创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将人的情感与意志视觉化、故事化、艺术化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塑形功能和精神动员作用。

其次,电影媒介的造型性、运动性的特点与体育的特质不谋而合,具有天然的亲和关系。电影是一种“采取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这种“空间形式”奠定了造型性的重要地位,而“时间艺术”又奠定了运动性的决定作用,这是电影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与传媒的鲜明特征。它以造型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又通过造型性给观众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形成电影空间和银幕形象的独特规律。其运动性包括被拍摄对象、摄像机、主客体复合,以及蒙太奇剪辑所造成的运动,加之奥运题材本质上外现的张力和电影无时空羁绊的优势,更能够提升奥运主题的高度及感染力度。

再次,全球化传播的便捷通道将促进中国奥运电影的国际化。在信息共享的今天,国际传播媒介的波及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际交流传播媒介中最易在不同文化间产生艺术共鸣的当首推电影传媒。尽管就传播速度而言,电影不及电视和网络具有即时性,并一度受限于碟片发售、影院放映等传统方式,但随着高科技传播渠道的拓展和奥运盛事的举办,电影艺术的全球化进程已大大加快,各国的本土电影均试图凭借自身庞大的文化依托跻身于国际电影之列;中国奥运电影也将以民族化的风貌、广涵世界的胸怀和传统文化的形态为国际奥运电影史再添锦绣。

最后,数字时代科技的进步为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强化媒体功能,不断改变媒体关系。传统电影是光、电、声、化学的综合产物,科技的进步使电影从黑白发展到彩色,从无声到立体声,从胶片到数字电影。数字技术的引入更使电影进入到以科技手段“虚拟现实”的新时代;制作和传播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跨国传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影艺术的表现自由度;同时,电影的传媒作用也随之强化。可见,电影传媒的基础是现代科技进步。

另一方面,电影传媒的现代化也将促进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带来潜力巨大的受众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已进入“体验经济”的时代,电影艺术是这一蓬勃的“体验经济”的主题和典型内容之一;电影的产业化将带来电影艺术的质量、规模、效益的空前优化。而且,作为艺术作品,电影比其他媒体更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

因此,电影是理想的传媒语言,必将在奥运文化平台上为本土文化的传播发挥着异于其他媒体的优势。

三、奥运电影的突破与发展

奥运文化在与电影艺术结合后获得了传播方式的突破,自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诞生了第一部正式的奥运官方影片后,奥运电影即被写入奥林匹克,成了奥运会赛事之外的固定 传统。所谓“奥运官方电影”是一个国家如何理解和看待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浓缩版本,是用生动的电影语言对奥林匹克主义做出的本土化和时代性的解释。它的使命是借助对该届奥运会的全面记录,呈现最激昂的体育赛事和背后的感人故事。历届奥运会的官方电影都由国际奥组委博物馆收藏,是奥运会的历史档案和文化财富。影史上最具争议的奥运官方电影出自德国导演莱妮・瑞芬斯塔尔1936年的《奥林匹亚》,之后陆续问世的还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2000年《悉尼2000》、1980年莫斯科《奥林匹克节》、1984年洛杉矶《光荣的16天》等,其片尾打出了“1988年汉城再见”的字幕,意味着这一传统的延续。2008年,中国的官方电影《北京奥运会》已由顾筠导演执导开拍,它将是我国第一部记录奥运盛世、传承奥运精神的电影,是国际奥委会的第22部官方电影。

奥运官方电影创作的同时,奥运题材电影也在推进中,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共摄制了500多部体育电影,我国自1934年第一部体育电影以来至今共拍摄40余部,奥运到来之际更有诸多作品涌现。

比较而言,奥运题材电影比官方电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其形式丰富,且多间接表现主题,而官方电影代表着主办国家的主流意识,是本土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浓缩的精品之作。

四、中国奥运文化与电影艺术联袂的可持续意义

中国的奥运文化与电影艺术的联袂是历史的必然,具有现实性和可持续的意义。一方面,电影传媒承担着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和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通过举办奥运会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本土文化已成为国际的共识。北京奥运的举办恰恰为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从而有机会在国际媒体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力图以电影的手法,以“嵌入”奥运文化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

篇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面临的困境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蕴含着各民族的集体智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传承人的老去,许多珍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而面临生存困境,保护与传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义化遗产的保护基本上停留在采访、记录、拍照、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这种文字、录音、录像、摄影等传统的保护手段,曾保存了大批珍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但是,书籍的生霉、录音带的失真、录像色彩的蜕变、录像带的老化等,都会使所记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信息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真,加上拍摄角度的限制,影响了长期保存和利用。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利用重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原生环境的方法,即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构建民俗保护区等方式还原其原生文化空间,做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原生形态与模拟原生环境之间的和谐,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原生形态进行保护。重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原生环境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类似于“动物园”式的保护方式,只能保护个别的传统体育项目,不能对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全面的保护,且经费投入过多。

数字化技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新途径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众多保护措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中美文化论坛以“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现”为主题,与会的中美代表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经验,并规划和展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未来发展,这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思路。2011年5月,《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文字、图片、影像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这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指明了方向。自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迈开了坚实的步伐,特别是在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数字建档以及数据库建设等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途径。相对于传统的保护方法,数字化技术在物理空间占用、管理成本、传输、资源共享等方面独具优势,数字化保护方法具有手段先进、传播面广、增值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这种方式有利于对民族传统体育文物、体育文献资料、体育制度、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习俗等内容进行保存,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数字化仿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物进行数字化复原或虚拟修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还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信息,允分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策略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本身面临的濒危处境,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整理、监控、管理相结合,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虚拟再现,建立永久档案和数据库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策略。

1.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真实性

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真实历史风貌,防止出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扭曲、变形等不良现象。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数字技术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特征相契合,以防出现曲解、甚至遗失文化遗产的事情。目前的数字化保护大多是出于商业开发的目的,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重视不够,最终伤害了文化遗产的真实历史风貌。比如在记录民俗舞蹈动作、武术动作的时候,要保证数字化记录的成品的正确性、科学性、真实性。

2.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其形成、衍生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根深叶茂、纷繁复杂的体系,但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很难全面收集或再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全貌,这就容易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片面性。如目前对武术套路的数字化保护,数据库对少林、太极、武当等众多武术流派的拳法和基本动作进行了采集,但鉴于这些武术流派体系庞大,很难记录下这些武术流派的全貌,如果被后人误认为不完整的数字化材料代表了各武术流派的精髓,就会影响人们对武术文化遗产的认识水平,最终影响到武术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3.与现实保护相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进入投资人的视野。因此,不仅在虚拟世界中要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现实世界中也要有效地保护。目前,人们对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不仅要进行虚拟访问,还要进行现实体验。这就要求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两手抓,做到数字化保护和现实保护相结合。

4.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分类体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据统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977项,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有利于我们进行研究和传承。建立数字化分类体系,要因类制宜,采取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开展数字化分类。在分类时,注意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系统性、内隐性和复杂性,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演变过程、形成要素、地域特征等,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类做好铺垫。

5.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库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库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文本、图像、语音、音响、影视、影像、软件和科学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并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进行高效、经济的传播、接收,实现知识增值,使互联网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

参考文献:

篇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逐渐利用计算机技术,这样就形成了数字媒体技术,逐渐影响了艺术的发展,而且数字媒体艺术生命力抢进,表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影响了整个社会公共媒介的发展,成为了重要的传播媒介。数字媒体艺术属于视听领域内的艺术形式,有如下几点特征:

1.1独特的创作工具

数字媒体艺术是媒体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其创作过程伴随着技术性的操作,同时也有艺术审美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示都依赖于计算机,同时与互联网也密不可分,并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1.2强大的交互功能

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需要观赏者的参与才能完成浏览,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是在观赏者的控制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例如,在网络游戏中,只有通过玩家的点击参与或互动才能构成一个虚拟的世界,才能体现其交互功能。

1.3多样化的呈现方式

计算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材料和技术分类,产生了数字媒体这一新的呈现方式。在计算机的处理下,声音、图像、文字等通过数字语言的融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并且在艺术家的想象中,媒体呈现出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使得作品更加生活化、艺术化。

1.4广泛的题材

传统艺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所依赖的是现实存在的物质,如绘画、摄影等。然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是面向未知世界的,借助高超的技术手段,数字媒体技术的题材更多的面向了宇宙、文明等超前的世界。

1.5人人皆可参与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使得很多单向传播的作品被埋没,而在数字媒体艺术下,人人皆可参与传播,可以自由选择传播途径,自由修改、删除作品,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参与平台,实现了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平民化。例如,互联网上的论坛、微博等,都是人们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下所创作出来的大众文化,适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民主化的特征。

2数字媒体艺术对旅游文化传播的影响

2.1传播和受众关系的转变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所写的知识单纯的文本,只有读者参与到解读中,作品才能真正实现永久的价值。正如旅游文化的传播一样,受众对旅游消息的要求为内容真实、生动等,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下,受众能够积极参与到传播中。传统的旅游文化的信息主要依靠电视和平面媒介,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属于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忽视了受众在信息传统的主动性。数字媒体艺术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使得传播效果更加,受众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旅游文化信息。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下,必须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吸引受众参与到旅游文化的传播中,提升旅游文化的影响力。例如,有的旅游信息网都有游客交流区,游客能够在社区内交流旅游体验、发表意见和建议等;又如有的省市旅游局开通了微博,信息,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从而提高了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2.2传播形式逐渐增多

数字媒体艺术为受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从而提高了传播效果。数字媒体艺术合理地利用了数字技术,提高了旅游文化的视觉和听觉的表现力,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旅游文化的传统过程中,传播者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会给人们带来全方位的体验,其传播效果会更加。例如,有一段介绍丽江泸沽湖居民“走婚”的微博,不仅有文字描述,而且有图片,吸引了“粉丝”的关注和转发和评论,实现了有效的互动传播。

2.3新旧媒体的整合

一方面,多媒体逐渐整合。传统的文化信息传播主要依靠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等,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的信息量有限,而且有一定的延迟性,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多元化的媒体共同传播旅游文化,例如,旅游网站整合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旅游文化信息。另外,受众也可以自由选择旅游文化信息,但每一种传播媒体都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必须将多种传播媒体整合起来,这就是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整合了多种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给了受众者充分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新旧媒体的共同发展。新媒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新旧媒体还会并存。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趣,旅游文化逐渐从电视、报纸等转向网络传播。网络中存在着巨大的受众群体,为旅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开创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新纪元。但由于受众者的多元化,传统媒体仍有很大的存在价值,新旧媒体在交融中发展,逐渐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2.4传播效果的强化

在数字媒体艺术下,旅游文化的传播形式和方式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生动有趣的形式使旅游文化信息受到了关注。旅游文化的传播内容必须是受众喜欢的,旅游信息也要生动有趣。数字媒体艺术凭借计算机技术,综合文字、图像等媒体,给旅游者提供营造了生动的环境,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了旅游文化信息,刺进了旅游者的旅游欲望。另外,数字媒体依托网络资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旅游者提供了海量的旅游信息,旅游者能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多元化的设计使旅游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旅游信息。由于受众者的文化、年龄、学历等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对旅游文化信息也存在不同的理解。数字媒体艺术依靠数字化的设计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的旅游文化信息,激发了旅游者的参与热情。例如,一些人文景区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枯燥的、静态的旅游景点变得生动起来,使守着不仅能够观赏自然美而且还能感受内涵美,提高审美境界,有助于受众者更好地理解和传播旅游信息。

3数字媒体艺术下的旅游文化表现形式

3.1数字影视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视制作的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数字影视能够将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动地展示给受众者,从而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促进了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人文旅游资源,如果想包揽旅游文化,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通过影视作品则能够浏览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数字影视从前期的制作到后期的声像处理,到最后的压缩保存以及画面的展示,都实现了数字化或部分数字化,使旅游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了旅游者面前。

3.2数字网络

在数字网络中,通过对旅游文化的多彩设计,使旅游者提高了注意力,实现了旅游文化的有效传播。在文字方面,传统媒体一般文字规范,而在网络中,网络语言有较强的口语性、随意性,有的游客在网上分享了旅游体验,其他人很容易产生共鸣,体现了大众化的特点。另外,图片也能够刺激游客的旅游欲望,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旅游摄影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能够通过图片分享旅游体验,使“凝固记忆”传授给旅游受众,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此外,在旅游网站上,设计者设计了个性化的导览,能够通过点击实现快速浏览旅游景点。在传播形式上还有数字游戏、数字博物馆等,都利用了现代数字技术使旅游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更加便利。

4总结

篇14

对艺术文化传播向度变动述评

当代艺术文化传播向度转变的原因探析 对当代艺术文化传播向度转变的批判 结语

一段时间以来,一首名叫《江南style》的流行歌曲风靡世界,一个“小腹便便”的韩国小资跳着马式舞步,唱着对美女与物质的渴望,出现在人们面前。这首歌之所以风靡,在于它唱出了16至35岁都市男性的 对艺术文化传播向度变动述评 对艺术文化传播向度变动述评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