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学科问题范文

初中历史学科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历史学科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历史学科问题

篇1

1.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历史问题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问题的展示,对学生进行深刻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必须确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点。师与生、教与学构成课堂教学矛盾的辩证统一体。问题教学,正是解决这对矛盾,促使其达到辩证统一的良好手段。它通过教师对问题展示的外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因,恰当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其过程中,关键是“恰当”,“恰当”就是符合学生实际。教师的设计不管多么完美,愿望不管多么善良,但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就不能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原则。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教育学依据。其次,要明确在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再次,要懂得中学历史教学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分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它要求学生在对基本历史事实、历史现象识记的基础上,形成历史基本概念,进而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设计历史学科问题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注重对历史基本事实的调查和了解,并能从启发思维的角度,对教材的史实知识重新归纳,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2.历史问题教学设计与信息系统的开放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问题教学过程实质是师生信息交换、交流的过程。历史问题教学设计就是通过调控、反馈,控制教学结构,促使信息系统的开放,让学生获得有序信息。

第一是信息接收系统的开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设计,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接收系统都处于积极状态,形成全方位的交叉感知,充分发挥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接收、加工和贮存信息。如高三历史的单元复习课,要求在原有章、节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系统,重建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强化能力训练。教学中就可以复习线索为依托,采取顺藤摸瓜,引线串珠的方法,设计系列问题,形成问题系统,设置新的情景,引发学生通过概括、归纳、比较的思维活动,从宏观上对历史理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信息进行加工、贮存;又从微观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细微区别的信息进行接收、整理。第二是信息渠道系统的开放。信息渠道既指课堂信息渠道,也包括课外信息渠道;既有教师传输信息渠道,也有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议论后的质疑反馈渠道。双向的信息渠道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扩大、加深、巩固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如复习《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这一章时,可结合现实,设计一些有关“波黑战争”、“车臣危机”、“巴以关系”的问题,既可向学生传输最新的信息,又可引起学生对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向多极发展的新思考,畅通双向的信息渠道系统。第三是信息网络系统的开放。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脑中已贮存了许多各类的信息,形成信息网络。且随着不断的学习,不断接收新的信息,使其信息网络处于动态之中。历史问题教学设计,就是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开启学生原有的信息网络系统,让他们运用已知的知识,经过联想、综合,接收新信息。

3.历史问题教学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问题教学就是将问题作为发展智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习思维能力包括深层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几方面。

3.1 历史学习的深层思维

是指能够在对历史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人类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本质特征、规律和趋势,做到“以史为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通过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景等方法,为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思维训练创造条件。

3.2 历史学习的灵活思维

是指在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中,不为习惯思维所束缚,灵活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主动变换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线索。为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注意设问角度的多变,问题答案的多个和解决方法的多种,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可迁移性。如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求发散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

3.3 历史学习的创新思维

是指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的方法去对未知史事进行自主创新的思索提出全新的创造性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逻辑化的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一般在总复习阶段进行。

3.4 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

是指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正确分析批判,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反省自己,纠正思维方式和方向,以期获得全新的思维成果。教师的问题设计,就要能引导学生不为前人观点所左右,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结论。

4.历史问题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篇2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标。教师要抓住新教材贴近学生实际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与新课改不相协调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笔者通过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占主角讲授内容多,学生参与讨论内容不多。由于当前的教师受之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时间很难改变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整个堂课讲下来,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理解或者不理解,明白或者不明白整个历史背景材料是另外的一回事。学生很少能够与教师互动式的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很难看到学生发言或者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到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方法的教授。教师旧的思想意识没有改变,认为历史课堂就是让学生知道历史知识,能够记忆下来,在考试当中知道有这样的一回事就可以了,并没有把初中历史课程当成是一项严肃的思维活动的训练过程,没有认识到历史课堂的教学是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空定位能力。如果这样的思想意识没有在历史教师的教学思维中建立起来,对于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上课觉得没有意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打断。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是学习方法和处理问题方法的知识的传授。

3.教师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历史知识,都是浅显的、基本的、概括性强的历史事件的重新概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的是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认为让学生在知道历史的情况下,记忆历史事件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当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这样教学的过程导致了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难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教学场地、教学视频材料让学生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对策

1.转变以前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新教改的推动作用下,教师应该摒弃旧的教学思想,将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升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上来,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历史学科,不是记忆历史事实更不是为了考试的时候能够记住历史现象。而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时空定位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方法的教学方式。这样做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的意愿下进行历史学习。

2.改变以前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秩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时空思维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成了主要角色,将自己的定位给倒置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将历史事实呈现给大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讲解对于历史事实的了解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辅助和纠正错误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秩序足矣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下,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历史掌握的牢固程度肯定较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时空思维能力。

3.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图片、历史文献资料、历史小故事等素材,组织学生对上述历史素材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且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历史事实,在实践中了解历史的进程。透过历史事件的视频或者电影资料等对学生进行传授历史知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式,通过这些实践的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历史课堂中有所收获,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都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时空定位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智慧的结合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完善自身的历史修养,改革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让历史课堂能够生动起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历史的信心、兴趣和探究历史的欲望和能力,让历史课堂能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气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处于改革与发展之中,经历着转型和变化。可以说,历史教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这种新形势下,老的问题如何处理,新的问题又如何解决,需要广大历史教师进行深入研究。我认为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历史在中考中还不是必考科目而不被重视

历史近年来在中考中仍然不是必考科目,所以从学校领导、老师到学生、家长都不重视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虽然多,“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但是教学时间安排得短、紧,加上在小学阶段虽然开设了“社会”课,但是有名无实,从未有老师正式上过课,可以说小学生都是历史盲。到了初一、初二一般每周两课时,追炮子似地上完新课就差不多,初三课时多一些,但既要学完世界历史,又要系统复习三年所学的内容。学校在安排教师分担课程时,多作为零头任意分担给教师,专职历史教师很少。因而大部分历史教师上课时就是照本宣科读一次,或大概讲解一下,然后就是读。临考就利用音乐、体育、美术课等突击读一下,让学生在教本上标记重点、难点,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由于受传统观念主、副科观念的影响,在基础年级各阶段,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而且因为平时考试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一些死记零散知识点的学生照样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历史容易学,此无他,唯背熟尔”的观念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虽然近年来有所重视,但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改变,因此教师的讲解成为徒劳。

二、研究性学习难开展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

现行的历史教材容量太大,使教师感到即使删除一部分内容不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也相当吃力,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思考和动手的时间所剩无几;初中学生缺乏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而一些班级人员过多,教师不具备“威严”是难以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的,加之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活动课、研究性课根本无法开展,即使勉强开展,也难见成效;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受课时少、考试压力等方面的限制,教学仍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实践应用,重视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渗透,尤其缺乏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改下,新课程教学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就目前来看,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具有这种意识,但实际操作往往效果不佳,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问题,问题教学存在“满堂问”的现象,讨论、合作流于形式等,教师不能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不能走进学生中参与学生的讨论,没有形式探究型的学习气氛,还在控制学生的思维,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

三、不重视接受性学习,弱化基础知识教学

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和接受性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作用,无所谓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接受性学习自有它独特的用武之地。基础知识,即《课程标准》中学习水平归入A层次的那些明确知识――能清晰地陈述和反思的知识,前人认识的结晶――通过接受性学习获取,直接、系统、花时少效率高。只是我们要注意,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时,不要硬塞,而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接受知识,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正确运用,在基础型课程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但目前不少老师把接受性学习方式等同为“灌输教学”,将其视为糟粕,置如弃履。过于单一地强调、突出研究性学习,就会有意无意地放弃对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它的直接后果是弱化了基础知识。在这种状况下,老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连续不断地提问。听过这么一节课,未见老师对基础知识的指点传授,也未见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上课伊始老师就不断提问,整堂课竟提了三十多个简单而直接的问题。学生随之忙忙乎乎不断举手起立,照本宣科。在课后随机的抽查中,大部分学生离开教科书,连最基本的知识都答不上来。

这种高密度低要求的提问,囿于教学内容的表面,基本无质疑、思辨的价值,却排挤了本该得到重视的基础知识教学,还将历史课极为重要的时序――历史事件的延续性、人物的完整性等割裂得支离破碎,教学过程毫无生趣。其实,这种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的做法,其本质仍未跳出“灌”的泥淖。

四、历史教师观念急需转变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问题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正处于改革与发展之中,正经历着转型和变化。可以说,历史教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这种新形势下,老的问题如何处理,新的问题又如何解决,需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此,从我地的历史课教学中来看,个人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历史在中考中还不是必考科目,导致不被重视

历史近年来在中考中仍然还不是必考科目,所以从学校领导、老师到学生、家长都不十分重视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虽然多,“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但是教学时间却安排得短、紧,在小学阶段虽然开设了“社会”课,但是有名无实,从未有老师正式上过课,可以说我们的小学生都是历史盲。到了初一、初二一般每周两课时,追炮子似地能上完新课就差不多了,初三多一点课时。要学完世界历史,还要系统复习三年所学的内容。学校在安排教师分担课程时,多作为零头任意分担给教师,专职历史教师很少。

因而大部分历史教师上课时就是照本宣科读一次,或大略讲解一下,然后就是读。临考就利用音乐、体育、美术课等突击读一下,让学生在教本上打记重点、难点,然后就是学生死记硬背。只要这个老师抓得住班,学生就会读。谁恶,学生就怕谁,就给谁读。由于受传统观念,主、副科观念的影响。在基础年级各阶段,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由于平时考试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一些死记零散知识点的学生照样取得好成绩。于是“历史容易学,此无他,唯背熟尔”的观念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虽然近年来有所重视,但那种骨子里的思想却很难改变,因此教师的讲解成为徒劳。

二、研究性学习难开展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

现行的历史教材容量太大,使教师感到即使删除一部分内容不讲,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也相当吃力,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思考和动手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初中学生缺乏自觉性和自控能力,由于一些班级人员过多,教师不具备“威严”是难以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加之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活动课,研究性课根本无法开展,即使勉强开展,也难见成效;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有课时少、考试压力等方面的限制,教学仍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实践应用,重视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渗透,尤其缺乏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改下,新课程的教学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目前来看,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具有了这种意识,但实际操作往往效果不佳,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问题,问题教学存在“满堂问”的现象,讨论、合作留于形式等等,教师不能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不能走进学生中参与学生的讨论,探究型的学习气氛没有形成,还在控制学生的思维,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

三、不重视接受性学习,弱化基础知识教学

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和接受性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作用,无所谓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接受性学习自有它独特的用武之地。基础知识,即《课程标准》中学习水平归入A层次的那些明确知识――能清晰地陈述和反思的知识,前人认识的结晶――通过接受性学习来获取,直接、系统、花时少效率高。只是我们需要注意,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时,不要硬塞,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接受知识,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正确运用,在基础型课程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但目前不少老师把接受性学习方式等同为“灌输教学”,将其视为糟粕,置如弃履。过于单一地强调、突出研究性学习,就会有意无意地放弃对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它的直接后果是弱化了基础知识。在这种状况下,老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连续不断的提问。曾听过这么一节课,未见老师对基础知识的指点传授,也未见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上课伊始老师就不断提问,整堂课竟提了三十多个简单而直接的问题。学生随之忙忙乎乎不断举手起立,照本宣科,老师自以为这就是研究性教学。在课后随机的抽查中,大部分学生离开了教科书,连最基本的知识都答不上来。

这种高密度低要求的提问,囿于教学内容的表面,基本无质疑、思辨的价值,却排挤了本该得到重视的基础知识教学,还将历史课极为重要的时序――历史事件的延续性、人物的完整性等割裂得支离破碎,教学过程毫无生趣。其实,这种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的做法,其本质仍未跳出“灌”的泥淖。

四、历史教师观念急需转变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45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历史学科学习,因此,对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正是学生有效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大好时机。现代教学倡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只有有效解决了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学生没有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避免学生在历史知识点学习的过程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无疑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方面存在不足,教师按照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对学生该如何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进行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而且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进而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情况,影响了知识点有效呈现,同时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

为了使初中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而就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引起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对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来没有引起重视,同时也没有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无疑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方面存在不足

历史虽然是一门学生十分喜欢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学习难度相对不大的学科,然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并没有对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方面引起重视,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与知识点的讲解结合起来,使得学生难以在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引导下更加高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二、应对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上文对目前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加以解决,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针对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的理解知识点。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点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养成通过理解知识点进而深入掌握知识点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在新时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出现机械的记忆知识点的情况。

(二)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针对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

针对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之中。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将学生有效纳入教学过程之中,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本人会针对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进行集体作答,这样就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四)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篇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53

初中历史是中学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作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分子,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每一个初中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学好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来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对于历史学科教学的研究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过程中,广大历史教师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观念,一种观念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就应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的要求为学习的准则,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讲台下一定要认真倾听、做好笔记,把教师所讲的一切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被当成知识的容器,没有自己独立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毫无体现,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而另一种教学观念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持有这种教学观念的多数都是年轻教师,他们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积极地践行着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为了让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他们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感受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热烈气氛,这种想法本来四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过分地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而完全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导致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课堂活动看起来轰轰烈烈,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没有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的历史知识相对零散,系统性不够,知识面窄小等不良现象,这样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也流于形式,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校缺乏历史课程的专业教师

初中历史课一直都被学生、家长认为是和语文、数学、英语完全不同的副科,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的学校和教师也抱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在历史课上加强背诵,学生就能够取得高分。于是,历史课要为语、数、外等主科让路,被安排在了上午的最后一节或者下午的第一节课,这些时间都是学生学习状态不够好的时间段。很多历史教师也不是本专业的教师,年轻力壮的主力教师都在主科上奋力拼搏,年龄较大的教师只好半路出家改教历史,这些教师转专业度不够,自己对历史学科就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很多地方自己都弄不明白,所以,历史课堂教学中就只能照着课本念,然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历史教学毫无趣味性,学生当然不会满意,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我国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虽然我国已经倡导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围绕着应试教育来开展教学。虽然考试作为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评价方式具有客观、公正、可控性强的特点,这种评价方式在整个教学评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也有着一定的弊端。单纯靠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学校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重点知识的讲解、掌握和强化,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学生也总是围绕着考试的重点来死记硬背,反复做题,沉浸在题海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我们想要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深入研究教材,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想办法、找对策,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解决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新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先进理念,并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工作,创造性地应用这些教学理念,不能一味地盲目模仿,杜绝矫枉过正的现象出现。同时,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的历史考试的侧重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过去的死记硬背变成学生能力的测试。但是教师始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管是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都要以先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基础,这就跟建造高楼大厦是一个道理,不管你要多高的楼层,打下坚实的地基是第一步。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一定要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去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探究新的教学模式

篇7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课堂质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情境;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只有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的一个维度:“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情”。情境为谁服务的呢?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过去,教材是我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我们的教材。教材是一个具有生命灵性的敞开的文本,可容纳各种不同的见解,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挖掘,与教材和谐对话交流。引导孩子们进入文本所创设的广阔情境之中,用他们的情感和感受去同文本沟通,体验和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深邃意蕴,是新课程畅导的自主学习的重要理念。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情境中的问题一定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问题必须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点燃的火把。这就要求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要新,而且能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探索、升华。它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新型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独特新颖的问题情境。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定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及历史意识的形成情况;掌握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变化与发展情况。可见,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所以教师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应重在过程。问题要有双向性,这种双向交流与传统的单向传递有本质的差别,前者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后者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教学时,一方面是反映学生的认知、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另一方是体现的社会、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融合点,是一种双向交流,体现了教学活动领域的民主性。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要让学生“活”起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高见”。教师也可发表见解,并非强求学生绝对接受,师生之间允许存在观点、思维方法的分歧,相互驳斥甚至争辩均属正常。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也得到了锻炼,他们在互相交锋的过程中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不就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吗?创设的情境问题必须符合学生与教材的适应性。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学生则是动态型的。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将会适得其反。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材料的基础上,将历史解释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要培养他们“证由史出”“史论结合”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当学生认为:所谓历史,就是“我”自己根据史实材料对过去事情的探究和解释时,学生“我能学”的学习主体意识将大大加强,历史教学才具有生命力。

篇8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92-02

为了体现现代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我国适时推出了一门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主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我们生活的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基本认识;我们传承的文明――对现实社会的追根溯源;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对现实社会主要问题的探索。总的来讲,该学科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的一门初中社会学科。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定位

《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级7-9年级开设的进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尤其是强调对学生历史的、辩证的观察和认识社会能力的培养,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门新的课程对现有的一些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如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学、人文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所以可以看做是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

既然有如此高的学科定位,所以这门课程的讲授对教师的综合知识及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它要求讲授的教师至少要具备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学、人文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基本理论,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学生听课的过程中也才能融会贯通。

目前,为了体现初中教育的综合性及时代性等特征,各个国家开设的社会历史等课程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的历史、自然、地理等学科了,而是包括了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如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些国家的社会历史学科甚至包括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内,所以正是由于时展的需要,学科发展也相应体现出综合发展和不断融合的趋势。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是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方面的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填鸭式的灌输和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体制所形成的教育氛围所致。

2.主观因素

(1)教师知识面狭窄

目前初中教师知识面较为狭窄,尤其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受到专业限制。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就是把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分成文科生和理科生,大学阶段又分成不同的专业,隔行如隔山,所以教师对跨专业的一些综合知识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往往需要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筋疲力尽。虽然这个属于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是主观因素方面,但是究其根源还是由长期的教育制度造成的。

(2)学生主体性缺失

最近几年在中学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从实践角度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很漫长的改革过程。一般情况下,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掌握有非常丰富的课堂经验,比较注重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善于把握和控制课堂氛围,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自主思维活动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压抑。

三、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1.备课充分,规划时间,课后认真反思,总结经验

教师应加强自身知识积累,增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例如《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课,教师应先考虑清楚两个问题。即如何选择地图和怎样使用地图,而地图又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地图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前提下,才会遇到怎样在多种多样的地图中选择合适的地图,继而才会有如何使用好这些地图的问题。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展示一些地图,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用途。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让学生明白地图范围的多样性。《中国地形图》、《中国交通图》、《中国气候分布图》等让学生明白地图内容的多样性。由此导出一个结论就是地图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探究地图的乐趣。

备课时按照这种逻辑预设课堂教学。从起点出发,介绍地图特点,以及地图对人类的贡献,再到如何从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图中获取我们所要得到的信息。合理分布课堂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已期达到最大的教学成效。课程结束后认真总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布置课后作业,对本课所教授的知识加以巩固。并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课堂内容。

2.围绕教材体例与知识架构的变化改进课堂教学

改变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合理分布教师教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兼顾学生的群体特点与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具有共性特征。他们渴望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责无旁贷。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就是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探究未知世界。但是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不容忽视。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授“秦朝一统”课程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对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和秦始皇本人的大讨论。诸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外族入侵等,功绩巨大;而焚书坑儒,制定苛法严酷镇压人民等,又犯下累累罪行。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出对秦始皇客观公正看待的观点,对其有功的一面加以肯定,对其残暴的一面进行否定。进而发散式的教会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逐渐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评判的能力。

4.关注学生不同层次,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的水平及自身接受和理解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来自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享受的教育资源、认知能力及学校条件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会造成学习成绩的差异。一般来讲,城市学生综合能力如探索能力、参与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都会强于农村学生。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殊途同归”提高教学质量。

即便是用一个班的学生,除了中学生共同具有的特性之外,每个学生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他们各自的家庭背景、认知、兴趣以及对学科的心理认同程度等都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这是一种隐性分层现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化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充分照顾其个性心理。因材施教。逐渐拉平这种分层。

5.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改后,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强化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新设的文科综合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比如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网络资源等。尤其是网络在当今时代的异军突起,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资源优势。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可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学习《盛世文化》课程时,引入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像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种盛世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结合我国历史上的诸如汉唐盛世文化,说明封建时代盛世文化和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盛世文化的不同特点。

在学习《屈辱的岁月》、《》等课程时,可给学生播放《北洋水师》等影片片段,并于我国现在的改革开放相对比,让学生感悟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独立国家的重要性。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去一些历史遗址,结合我国遗留下来的丰富的历史资源,实地现场教学,让学生真切的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加深印象。

总之,《历史与社会》这门典型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以上简述,主要是说明教师通过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充分了解历史,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思考能力,评判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使这门学科能最大限度的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 问题式教学法 运用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主题的作用性。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也是研究型的教学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的不同,问题式教学法是由教学老师通过对问题的情景创设和问题的设定,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引导,问题是教学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影响。以下是对初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方法运用的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的作用

历史教学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可以顺利解决问题。另外,教学老师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应该对课程教育的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历史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只有启发了学生了问题的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问答,问题式教育是所有科目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教育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引导,从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充分掌握问题式教育的模式。教师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法运用的时要注意学生平时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之后,再对问题进行设定才可对学生进行提问,经过设定的历史问题会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把问题和现实生活的某些例子相结合,让学生对问题产生熟悉感,对问题不再存在陌生感,使平时不爱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当中,此外,历史教学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一)怎样对问题进行设计。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是单一的提出问题,应该加入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历史情境当中,从而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思考,并向老师反问。因初中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幼小,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能用太过于严肃的语气向学生提问,而是应该采用较为亲切的语气向学生提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想象、大胆回答、大胆反问,另外,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由较浅的问题慢慢将问题进行深入,而问题的答案不能只设定成一个标准的答案,因历史属于文科,所以会存在很多不同答案的描述方式,从而同一个问题就拥有了多种答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要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原意接近即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使学生对历史这门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

怎样对问题进行思考。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在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而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教师是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再对问题进行辅助语言的分析,教师对问题进行辅导语言的分析之后,会对学生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引导。另外,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给15至20分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思考时间当中会自己把学过的知识主动进行回忆然后与问题相互结合,从而对问题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探究。

怎样对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完成思考的过程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3至5人的一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问题答案的讨论和分析,而教师在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的时候可以在一旁进行适当的点拨,让讨论小组充满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没有拘束性的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观点,并发挥出每个学生自身的才智以及激发出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

(四)怎样对问题进行解释。对于教师提出问题的回答,首先由各个小组选出发言代表,然后再由各讨论小组的发言人和历史教师进行对问题分析、探讨和总结,最后得出问题的标准答案。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各小组的发言代表一定要积极主动发言,当小组发言代表发完言之后,历史教师不管答案对与否都应该给学生正面的评价,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发言人和发言人所在谈论小组语言的鼓励,如果给了学生负面的评价就会减少学生以后在问题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中的积极主动性。当各小组的发言代表发完言之后,教师应再次给予各讨论小组语言和掌声鼓励,最后再给出正确并完整的答案。

(五)怎样创设学习情景。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关键教育关节就是情景的创设,情景的创设包括了4部分:①情景创设所需的问题分类,②对情景问题的创设设计问题,③对情景问题的分析,④情景问题的组成和探究。另外,初中历史课堂情景创设的引导需要辅助语言、图片、模型,情景,情景创设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探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大胆的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然后再通过问题的假设对问题进行认知的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的教育模式,问题式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问题式教育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师在运用问题式教育法的时候要注意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在课堂中要把学生作为主导,对问题的提出要把握好问题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不能有打击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语言并和学生融为一体,另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特长发挥加以重视,教师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真正发挥出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娜.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J]

[2]韩丽华.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研究[D]

篇10

[论文摘要] 本文从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问题设计的误区为切入,举例说明了课堂问题设计要“基于教学目标、基于有效观察、基于发散思维”等的优化。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在呼唤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一、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课堂问题的设计关系着学生的思考质量,反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初中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较为强烈,但又存在着主动表现的心理障碍。因此,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问题设计,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又有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从而使提问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诱导其展开合理、适度的定向思维,推动知识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目标的效率,并突破重难点。然而,不少教师因种种原因使课堂提问陷入有悖于教学科学规律的误区,问题设计缺乏系统性、目标性、思考性、导向性、基础性等,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问题设计误区例析

在各种各样的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老师并没有对问题的设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因提问目标不清、信口开河而导致学生乃至老师自身手足无措的现象并非个别。例如,有教师在上“地球上的水”时,以娱乐节目的形式把学生分成4组,通过一连串问题的抢答、鼓掌、增减分数等形式把课堂搞得“轰轰烈烈”。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样的“热闹”到底有多少教学目标能得以落实?这种追求形式的活动,最终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抗拒心理。究其因是问题设计缺乏挑战性。有一节科学公开课,课题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三章“电”的第一节“自然界的电现象”,上课时教师提问:“暑假中你们遇到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停电。”教师:“很好!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有关电的知识。”笔者听到这,一种悲哀马上袭上心头:这哪里是教育?分明是一种扼杀!其问题根本没有明确的指向。有一位老师在上“鸟类”时提问:飞机是模仿什么动物制造出来的?生答:鸟类。师:鸟为什么能飞?生答:因有翅膀。师:有翅膀就能飞吗?生卡壳。这样的提问根本无法达到教师的本意(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原因在于问题的设计空洞浮泛,使学生茫然失措,其结果必然导致“冷场”。

此外,“为设疑而设疑”的提问也非常普遍,如常常问些“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使问题单调直露、缺乏思考性,而非“在不疑处设疑”。

纵观以上事例不难发现,不合理的问题设计是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创造性被抑制的重要成因之一。如何有效设计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优化问题设计举例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设疑策略,先应了解设疑策略与教学模式间的辩证关系,即设疑策略应处于下位,应服从于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现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1.问题设计要基于教学的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主要描述学习者在接受教学过程后所预期的行为变化,且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问题设计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

2008年12月19日,在本县农村中学的一堂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对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3章第3节《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教学引入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在播放“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视频后提问“感受到了什么”,结果出现“很神奇”、“美极了”、“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等各种答案。此时教师马上把话题转到“植物为什么会生长”这一话题上,许多学生的回答也就戛然而止,紧接着的是一些学生的不满。问题在哪儿?是因为视频和提问的目标指向不明确!若要生硬地得到“植物生长”这一答案,既有“定向思维”之嫌,又无法切入教学目标。若改为学生观看“温室效应”导致的利和弊的视频(如气温升高使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使海平面升高等)后,分组讨论“地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二氧化碳增减的原因进行分析),汇报交流讨论成果,老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归纳,建构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不但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问题设计要基于学生的有效观察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受思维影响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化的持久知觉活动。观察比一般知觉有更强的积极性和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观察也叫“思维的知觉”。观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创造的开端。有效观察除了需要良好的记录习惯外,还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要有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周密的观察计划等。而合理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观察。

2009年3月17日,笔者在农村中学听了华师大八下第3章第4节《电阻》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上课教师在演示“并联在同一电路中的两个小灯泡发光现象”(69~71页“思考与讨论”中的实验)后提问:“两个灯泡的灯丝长度与粗细一样吗?与亮度有何关系?”结果,学生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重新观察后回答 “不一样,灯丝粗而短的更亮”。以上例子从表面看,学生参与度很高,效果似乎不错,但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前的观察是无效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提问后的重新观察,且因问题过于明确,所以缺乏思考的深度,从而出现学生回答热烈的教学假象。因此,这种提问对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并无多大价值。可做如下改进:在学生观察活动前,先给予“观察两种电路中的灯泡亮度,比较并分析造成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并通过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明确的观察目标,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驱动,使其观察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突出了比较分析的观察成分),这种任务驱动下的讨论也就更有思考性和挑战性。当学生得出“灯泡亮度与灯丝的长度和粗细存在关系”时,再追问“怎样的灯丝更亮?原因是什么?”其设问便隐含着学生观察目标指向的引导,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并获得结论,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相关内容的理解记忆。

3.问题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课堂教学提问必须基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

在上例的“探究导线性质与导电性关系的实验”中,学生通常用同一装置进行实验,然后根据灯泡的亮度说明哪一种导线的导电性好(电阻小)。若在学生实验前设问:若用该装置验证铜、铁、铅笔芯等的电阻大小时,最好如何选择材料的先后次序进行实验?为何要这样选择?或在学生完成该实验后,教师可能会发现不同学生选择材料的次序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可以质疑“若同一装置先观察铜的导电性后观察铅笔芯的导电性,结果发现前者灯泡较后者亮,是否就可得出铜的电阻比铅笔芯的电阻小的结论?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可让学生发现,电源实际上也是一个变量因素,因为随着实验的进行,电源电量是要逐渐消耗的。因此,当教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设计缺陷”时,学生自然会想到调换材料的先后次序重复实验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问题设计的优化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三种,只要我们善于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就会不断优化设问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初中历史 教学改革

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育法的运用,其问题式教育法指在课堂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前提,以学生为课堂教育的中心,从而促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让学生可以进行主动自我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历史课堂中教师向学生然后在对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一定要从多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诱使学生可以自我对问题进行探究.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首先,问题式教学法真正的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行思考,加之教师对教学节奏的适当调节,并把教学气氛不断搞活起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来把教学效果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符合。

其次,问题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产生问题、思考问题并讨论问题。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追求真理的动力。而问题式教学法就是抓住了这一特点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发现为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最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能够对基本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现象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把历史发展的一个线索加以理清,进一步具有对历史信息正确获取以及对历史材料正确处理的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对各种历史事物的共同属性以及内在规律进行认识,对学生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比较以及概括的能力进行培养。当然,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扩展也十分重要,通过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集中和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以及求异思维,激励学生从静态的历史是空想动态的历史时空转变,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出问题的独到见解。在这里历史的哲学角度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等等。

二、初中历史课堂实施问题教学的策略

在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答型问题教学应用最为普遍,因此本文仅对这种教学策略进行论述。它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提问策略、处理学生回答的策略,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进行论述。

1.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面临要加以解释的现象或事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着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对教材中的有关现象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疑问。例如:在教“”这一节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讲述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并且要学生找出发生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而产生“为什么会发生”的疑问。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如在教有关北京人的内容时,我们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北京人与现代人的不同之处。

2.设置问题的策略。问题中既有当前教学的基本内容, 又有与之相关的,值得学生思考的内容,把学习和思考延伸到课外,用课外知识巩固和补充课内知识,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将问题延伸到课外,更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提出的问题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只有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只有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才能保证重要的教学目标实现。在历史教学中提问应该设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3.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篇12

【关键词】 历史 问题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68-01

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之中。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是建构于精心设计的问题解决之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因此,在历史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用问题引入历史课题

1. 从现实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如学习到美国西部开发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观点。针对相关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2. 从历史事物本质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这就使他们对本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实践证明,创造条件演示好实验,并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延长。

3. 从历史知识关联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适时适当地运用史料,生动讲述历史学家的“有趣故事”,是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好方法。

二、用问题建立历史概念

1. 利用问答式提问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中,我设计过这样的几个问题:(1)既然但丁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还充满着宗教的色彩?(2)既然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还宣扬“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3)既然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为什么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这些问题,虽然对历史知识比较薄弱、能力偏低的初中学生只有在讨论和积极思考中才能初步解决,但是教师不能避而不问。实践表明,这些问题正是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点,在这里采用问题教学方法,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点拔启发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辩,既加深了对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2. 利用研究现象提出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

根据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实施“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归纳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这一过程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问题生成后,师生分头为问题的解决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资料。从来源看,有从互联网、从图书馆、从水利科技人员处查找资料者;从分类看,有从古代文献、从科技史研究文献,从模拟史学获取资料者。然后是在教师指导下汇集整理资料,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文字的、图片的、数据统计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

三、用问题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的根本要求,就是学会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针对当前历史考试的特点和新动向,师生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无论考试方式怎样变化,都要真正重视历史课。近年的中考试题逐步呈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的特点,因此,师生要时刻关注中考历史的新变化、新趋势,以及当前历史教学发展的新潮流,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好题型。要注重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该记的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但决不能死记硬背,要跳出以往的旧框框。

篇13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原则;运用

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靠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问号”来“钳住”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初中学生这些特点,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增强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师生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那么怎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灵活、自然地运用课堂提问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1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原则。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且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锻炼能力。因此课堂提问应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即课堂提问应富有启发性,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避免启而不发、答非所问。怎样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1.1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学生总认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拔河时,力气大的总是战胜力气小的。为此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班上选一个力气最大的学生,再选一个力气最小的学生,让力气大的学生穿上旱冰鞋与力气小的学生拔河,结果力气大的学生输给了力气小的学生。这个情境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和物体的平衡这两个物理概念的区别,启发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物体平衡的理解。

1.1.2教学中制造矛盾,激励学生思考。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如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如在学习“浮力”时,教师提出:“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上面,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回答:“因为铁块重而木块轻。”教师接着问:“把重8牛的铁块和重8牛的木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浮上来,而铁块却沉下去呢?”这一问使学生对生活经验“因铁重而下沉”产生了认知矛盾,有矛盾就有疑问,有疑问就促使思考,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活跃起来了。这种在教学中制造矛盾的课堂提问,是以学生的生活情趣为基础的,能不断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

1.2紧扣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的原则。

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课堂提问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课堂提问应集中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上,教师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地逐个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下去。如教学中可以先设问,诱导学生准确理解物理意义;再反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最后进行追问、深问,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化、提高。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为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会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半罐水”的现象。

1.3问题精炼、明确的原则。

教师提问时语言应简练,题意要明确,避免含糊不具体的提问,切不可灵机一动,信口设问。如“惯性定律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半导体能导电?”“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这样的提问,学生回答起来就很困难,不知从什么方向思考、回答,其效果显然不会理想。

2.课堂提问的运用

一次课堂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教师只有运用熟练的技能,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2.1指导与分配——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对特殊学生采取指导性提问,对全班学生要恰当地分配提问,同时组织好全班学生仔细倾听回答,参与确认和修正,这样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果一个问题没有被第一个提名者回答上来,可以停顿一会再向另一个或另一些学生提出。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下等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如教《惯性》一节时,有些中下等的学生对“力和惯性”、“运动和惯性”概念混淆不清,分别提问: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是否一定要外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有没有惯性?是否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物体受外力越小,它的惯性是不是越小?通过这些问题使一般学生掌握了惯性、力、运动的关系,同时为优等生补充这样的问题:“惯性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目的是让优等生“吃饱”,启迪他们把课内的疑问引向课外,深入观察自然现象和参阅课外读物,从而扩大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知识面。

2.2停顿与速度——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后,要停顿一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同时教师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又如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向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当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回答。因此,在教师提出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迹象。提问的速度则主要是由被提问题的种类所决定,低级认知问题可以很快地提出,高级认知问题或较复杂问题在提出前应有短暂停顿,并缓慢地仔细提出,并且随后要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如果以快节奏去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结果往往会引起混乱。所以提问时要根据需要确定提问的速度。

2.3提示与探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和探询是必要的手段。提示是指由帮助学生而给出的暗示所组成;探询则是引导学生更深入考虑他的最初答案,并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中要有提示、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并要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对这些要及时给予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释疑、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如,在讲述热传送的三种方法:传导、对流、辐射之后提出:“保温瓶灌开水,灌多少时保温效果最好?”在问题提出时,大部分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回答:保温瓶灌满水时保温效果最好。此时,教师要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思考:(1)空气的导热性比水差,瓶内留有一些空气使水中的热是不是不易从瓶塞传导出去?(2)瓶内空气受热就有少量空气从瓶塞缝隙逸出,瓶内空气体积减小,瓶外空气补充不进去,瓶内外是否形成一个压强差?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就将瓶塞压得更紧,是不是更好地防止了对流的形成?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既防止学生对问题的错误或片面理解,又加深对问题实质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4教师问与学生问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课堂提问一般采有教师问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掌握主动权,发挥主导作用,但它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有时可以让学生做主演,自己当导演,只在旁边略加指点和引导。如学生在做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提出:太阳光通过透镜为什么有两处亮点?首先让学生思考原因,在学生经过思考后仍不清楚地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一部分光经过窗玻璃折射后经透镜形成第二个亮点。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风气,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

3.答问的评核

教师在提问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以不同的方法处理学生的回答。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查核学生的答案,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并有意识地提出一到两个与本问题类似的其他问题让学生回答,看看其他学生是否了解;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表示予以确认;教师对学生答案的内容加以评价,坚持以表扬为主,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依据学生答案的内容联系其他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回答其他更深刻的问题,补充新的资料或提出新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追问其中要点,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

总之,课堂提问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探索物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超良.对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1997,(2):36-38.

篇14

关键词:问题导学式教学;初中物理;课堂实践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因而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被采纳。本文有效结合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设计原则与作用,并对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一、问题导学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践,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导”。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思考、实验等学习,并且问题导学教案的设计要做到把知识转化为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要有层次性。

(一)情境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创设出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好奇心,有效激发起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问题的引导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所创设的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启发性原则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采用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别难理解或者易错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一个个小问题把大问题分解开,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并且通过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目标引导原则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导学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从而轻松解决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二、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导学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主动性与独立性。例如,在讲解有关照明电路的演示课件时,老师可以先通过自制的演示板把所需的实验器材在讲台上展示给大家,清晰线路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学生,并通过一些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尊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地结合情境化创设问题,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解决的能力。

三、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主要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案例,并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积极自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老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经过精心设计,使得问题具有与学生水平相符的难度,从而起到激发学生智力的效果,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学生在享受学习喜悦的同时提高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一)所设问题要紧扣教材

在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定理 、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进行问题导学式教学时,所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教材,特别是对于有实验类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到光的折射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以下实验工具,透明的玻璃杯、筷子、硬币等,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试验来得出相关的结论。老师设置的问题如下:

(1)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水之后,观察倒水之前与之后杯底的不同?

(2)把筷子斜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从侧面观察水面,发现筷子在水中有什么样的变化?

(3)如果把硬币投入到透明的玻璃杯子里,并使硬币不在眼睛的视线范围之内,然后向杯子里慢慢倒水,观察硬币的情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筷子折弯或者硬币升高等现象都充分体现了光在水中发生折射的现象,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问题的设计要联系实际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存在物理现象,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问题导学式教学中,通过把物理知识的探究与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设计问题时,要通过创造多层面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并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来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验证,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讲解到有关浮力的相关知识时,利用石头或者木块做物体的浮沉实验,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两公斤的棉花与两公斤的铁块,到底是哪个重量大呢?对于问题的解答,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亲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问题导学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力,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

问题导学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问题导学式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实验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晓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导学”模式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