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邮乐购;农村电商;物流;研究
“邮乐购”是邮政部门为了贯彻国家富民政策,依靠邮政专业网点优势,凭借邮政部门社会影响力及服务性,打造的服务于人民的公共服务平台。“邮乐购”在最初阶段需要凭借政府提供的大力支持,全面发挥邮政优势为电商发展提供设施支持,同时与各大线上网购平台及线下零售市场相结合,推动“邮乐购”通过农村电商网络平台获得发展;期间,邮乐购为了能够提升农产品营销效率,促进自身现代化发展,利用农村邮政网络优势、农产品经营产业及销售渠道,与农产品领军企业及销售渠道建立合作关系,树立领军企业及营销渠道协同发展的市场局面。2016年,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竞争激烈,“邮乐购”在竞争大军中独树一帜,走在全省电商前沿。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加强优化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农村企业合作力度,形成大众配送规模,是当前电商及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需要快速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贵港市电商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贵港市自身特点提出优化策略。
1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1.1农村发展现状
1.1.1农村基本发展情况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贵港市常住人口大约为431.6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大约为215.8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大约为215.82万人。近年,乡村户数、乡村总人口及从业人数逐渐呈现上升趋势。1.1.2乡村经济发展现状“十三五”以来,贵港市关键性经济作物产值始终保持增长态势,推动农产品经济不断发展。2020年贵港市粮食产量高达146.8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大约为311.4万亩,水稻产量高达122万吨,全市粮食产值超过47亿元;全年水果产量高达50.56万吨,年末果园种植面积超过103万亩,水果及果园种植面积同比增长分别为15.8%、3.3%。近五年,贵港市农林牧渔等产业均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值超过4%。综合来讲,贵港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使农村电商业发展具备一定自然优势。
1.2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1.2.1电商综合发展状况2019年,贵港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全面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全市电商成交额超过13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1%。电商产业快速壮大。2019年,贵港市简易家具、电子信息、运动服饰以及生鲜水果、旅游等产业电销成交额均高达亿元以上。全市通过第三方平台创建的跨境网络营销商户超过80家,跨境电商境外成交额超过2亿元,其中,简单的木制品及工艺品的销售总额分别超过2000万元、1600万元不等。电商扶贫获得明显效果。全市商务机构联合企业设立“京东———贵港馆”以及“贵港扶贫市场”等平台,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富硒农产品,开拓农产品营销途径,主打百香果、红薯以及白玉甘蔗和沃柑等“网红”农产品,仅这四种农产品全年网络营销额度超过8000万元。以上情况均体现了贵港市电商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逐步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是促进广西消费增长、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产业的重要动力。1.2.2农村物流发展状况当前,贵港市农村物流产业逐渐从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模式过渡。首先,主流产业多样化发展。主流产业由快递、仓储、邮政以及运输等方面向加工、生产及流通方面拓展,特别是向农产品深加工至营销方面扩张。从当前阶段贵港市农村物流发展现状来讲,农民及农业生产机构是主要生产力,乡村供应及营销物流规模较大,比如农产品批发、经销合作产业等。其次,政府持续向乡村物流提供支持。中国快递行业规模始终排在世界首位,广泛覆盖全国各个村镇。贵港市与其他地区制定战略合作目标,希望通过互相扶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等方式,促进在网络规划以及项目建设和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管理及电商等范围内的合作,协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最后,物流产业与农村经济现状之间出现冲突[1]。社会现代化发展及服务通过物流产业得到体现,贵港市乡村经济呈现出自产自销的态势,不符合农村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一则自产自销的发展定势造成贵港市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目标,服务性能有待提升;再则,农产品加工无法形成一定特点,不能有效促进乡村物流产业市场开发。
2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遭遇的瓶颈问题
2.1乡村群众参与电商观念有待加强
乡村群众人员结构存在一定复杂性,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农村地区很多居民是留守儿童及老人,虽然部分地区有青年人群居住,不过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处于初高中阶段。尽管网络宽带已经广泛普及,但是基本用于看电视及玩游戏,网络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发挥经济效用的机会渺茫。农村群众受自身观念及受教育程度影响,对于网络交易、电商等概念缺乏认识,对于信息科技及网络了解不够深刻,通过电子商务完成购物的观念及操作能力有待提升,无法充分认识电商对于农产品外销及工艺品下乡等网络平台的作用,潜意识只认可传统的实物交易模式,对于新兴的网络交易较为陌生,致使乡村群众参与电商的观念有待加强,使乡村地区的电商物流受到很大影响。
2.2乡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国内乡村电商起步较晚,物流产业严重缺乏基础设施,特别是乡村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运保管、道路运输等设备均无法使电商物流需求得到满足。此外,乡村各个村落较为分散,特别是新疆、以及青海等牧区,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公路通达,更遑论建设乡村物流快递站点[2]。很多电商及快递企业在此类偏远山区成立的快递站点通常只能到达县、乡、镇一级,很难实现“村村通”的服务目标。与城市成熟的物流产业相比,乡村电商物流当前需要完善道路、储运、保管、通讯及网络等基础设施,即使实现邮政通讯的行政村,其他自然村仍需要自行寄取货物,使乡村电商物流的长远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3乡村电商物流成本要求过高
国内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兴起时间不长,物流产业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很多电商及物流产业服务站点通常只在县及乡镇或者经济发达的乡村出现。再有,农村地区村落及人口过于分散,快递收寄站点存在一定距离,同时交通不够便利,使农产品网络交易受到很大限制,从而造成物流配送时间及成本消耗过高。很多快递公司对于农村订单缺乏接收意愿,并且乡村物流发展速度较为迟缓,使农产品竞争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导致乡村地区的电商推广受到很大限制,成为当前乡村电商物流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国际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国内农产品物流环节消耗量已经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近28个百分点,物流消耗成本占农产品总成本的30%左右,而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损耗仅占总成本的3%,由于差距过于庞大,使得国内农产品市场近95%的电商处于亏损状态[3]。
2.4农村网络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国内宽带战略的逐渐强化,网络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不过乡村地区互联网覆盖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地区不同,发展状况也存在差距。相较于城市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程度,乡村网络速度、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安装、运维等环节均有较大差别。当前,乡村推广电商物流需要网络信息化技术给予支持,由于受地理环境、运输条件、网络科技及专业人才等因素制约,电商运营网络产生意外状况时,无法及时得到维修,使得网络交易无法正常进行,特别是具有较高时效性要求的生鲜农产品交易。再有,很多乡村群众严重缺乏互联网应用的基本技能,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基本需要利用移动通讯或社交传播等途径知晓市场信息,网络交易量较为零散。乡村现阶段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无法为交易双方提供有效的主体信息或者存在信息不对等现象,极易错失农产品最佳交易时间,使得物流配送及储运等相关资源遭到严重浪费。
3破解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瓶颈的有效路径
3.1在农村范围大力推广电子商务产业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无法充分了解乡村电商产业,对于电商的参与意识有待加强,传统实体交易理念根深蒂固,参与电商网络交易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过渡。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推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加大乡村电子商务传播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乡村标语/标牌、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倡电商经济发展优势,强化乡村群众参与电商模式观念。首先,利用新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邀约各大新闻媒体、报社等具有权威的机构,针对乡村电商发展优势进行专题报道。其次,张贴标语标识,充分利用条幅、LED显示屏以及移动广告车等宣传途径,广泛传播电商知识,为乡村群众打造电商服务环境。最后,发放宣传资料,在乡村、集市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安排宣传咨询窗口,为乡村群众提供电商知识专业咨询服务。
3.2快速优化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受通讯、运输等基础设施环境影响,农产品加工、质量检验、储运、保鲜及包装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使得乡村电商、物流发展及服务质量均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所以要求工信、交通、农业以及邮政等政府机构和电商及物流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乡村电商物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乡村电商物流服务体制,推动乡村电商及物流产业健全发展。首先,快速建设乡村通讯基础设施,加快光纤网络普及范围,推动通讯网络提速降费,快速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网点免费网络覆盖面积。其次,应该提升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发展速度,政府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质检、冷链、储运以及包装等环节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再次,邮政机构及其他民营物流企业应该强化服务设施及系统共享力度,迅速加强农村物流网络基站建设,加设农村快递网络站点,缩减物流成本。最后,交通运输方面,政府应该加强输运硬件设施维护力度,优化城乡一体化交通运输环境,提高农产品运输质量。
3.3建设县乡村三级乡村电商物流服务系统
发展乡村电商物流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农村综合业务量及消费群体不够集中,物流企业通常仅在县或者乡镇地区布置网点,顶多在行政村设置便民服务网点,很难使大部分自然村的物流需求得到满足[4]。为了能够有效降低乡村电商物流网点的建设成本,需要交通、物流产业、网络营销及邮政部门相结合,构建乡村电商物流产业服务系统,发挥县级区域优势,展示“多站合一、服务通网、网络共享”的强大优势,协同建设网络营销、专业培训及服务的综合渠道,探索符合乡村电商物流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农产品储运、生产、包装以及营销过程中提供助力,促进乡村电商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推动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具备综合性能的乡村电商物流服务机制,降低农村消费群体收集营销信息、储运损耗、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成本压力,避免中间环节成本损耗过高,压缩物流运输周期,确保农产品营销渠道通畅,保障农产品新鲜度。
3.4提高乡村电商物流信息化水平
农村信息网络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市场信息传播速度也较慢,基本需要依靠移动通讯及人际关系获取市场信息,使得农村电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严重干扰。首先,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关联机构融合、对接,利用“互联网+农业”为农村电商物流产业提供支持,推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实现统一管理。其次,基于农村电商物流建设需求创办专业网络平台,用信息流引领资金、人才、产品及技术等重要因素,突破乡村物流信息迟滞性缺陷,发挥“互联网+物流”在市场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优势,通过物流信息数据库,及时公布及接收农产品营销、储运及物流等相关信息,追踪产品信息,提高物流产业服务水准及储运效率,最大程度保证物流速度及农产品新鲜度。
4结语
2020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提到,“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开拓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同时促进农业供给侧创新,培养乡村新动力的主要动能。为促进乡村电商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政府陆续推出和电商物流有关的发展策略,并提供破解途径,为推动乡村电商物流产业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廖瑜婷.漳州出台推进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四条措施[N].闽南日报,2021-12-08(002).
[2]岳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六曲河镇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06):93-94+104.
[3]孙艳.基于合作博弈的西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8):4-5.
一、我省二三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好,整体经济实力实现了提升。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安平丝网、辛集皮革、河间电缆、清河羊绒、白沟箱包等一大批特色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深入推进,建设标准化农家店39354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13个。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发展壮大。
二、我省二三产业发展目标
全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216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89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县域产业集群达到50个,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50%以上。县域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00个,驰名商标20个。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农家连锁店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商品统一配送率提高到60%以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每县建立1个农业小额贷款公司。
三、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
(一)培育壮大县域骨干企业
结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支持县域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企业产品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开展与大企业对接配套活动,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尽快形成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县域骨干企业。
(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围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培育县域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50个,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120个,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300个,50%规模以上企业进入各类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三)加快县城经济建设
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带动能力,把县城打造成县域特色产业聚集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人口转移居住中心。充分发挥县城中工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县域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项目向园区投放,创新要素向园区汇集。“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在县城周边规划建设1个以上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链接、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工业聚集区,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构筑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促双赢的新格局。
(四)强化招商引资
依托现有产业、骨干企业基础,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引进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竞争性强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兴业,鼓励现有企业自主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
四、努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一)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城市商贸流通企业将服务范围向农村拓展,构建以城市大型流通企业为龙头,县级重点流通企业为骨干,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抓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改造提升农产品市场,加快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重点改造升级200个大型农产品市场,推动200家超市或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产销对接。
(二)加快发展县域现代物流业
大力发展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冷链物流,完善粮食现代物流,引导支持供销社、邮政和大型城市商业企业完善农村物流连锁配送网络,扩大物流规模和品种,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网络。打造环首都物流产业带,在涿州、三河、香河、丰宁等环首都一线地区建设一批城市配送型、农产品供给型、空港服务型现代物流园区,使之成为承接北京物流外置的载体,满足北京市场供应的基地。
(三)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
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争取在全省各县(市)的覆盖率达到50%。鼓励县级和市级农村信用社联社加快股份制改造,争取40%的县级联社改建成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加快建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争取50%以上的县(市)各建成1家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300家。积极推动“三农”保险,加快养老、医疗和责任保险发展,扩大覆盖范围,降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风险。
(四)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
加快农村特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做大做强一批农村文化品牌和县级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农村乡土艺术表演团体。依托特色农业园区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滨海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支持农家乐、采摘园、庄园经济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按照“城乡统筹、‘三化’同步、富民强县”的要求,组织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鼓励各县发挥特色优势,抓好立县产业和立县项目,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403
黔东南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州内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近年来,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发展不尽合理,缺乏竞争力。因此,基于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对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1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力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呈现“结构软化”的趋势,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依靠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日益被以依靠脑力劳动和知识消耗的发展方式所取代。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它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发展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需求热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为此,党和政府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同步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对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出了“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和发展同步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机制、文化发展规模的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壮大,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提升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12年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年产值增长高于20%,到2015年,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由此得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产业。国发2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做大做强文化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侗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拥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绝佳基础。2010年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9年增长34.08%,占全州生产总值比重为2.44%,比去年增加了0.24个百分点,但是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与作为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和竞争力成为黔东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外部环境上看,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即“异文化”,这又是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动力。“异文化”加之黔东南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条件有:人力资源短缺、科技水平落后和基础设施不足等,这严重的制约了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黔东南州目前共有52项68个保护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75项206个保护点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发掘保护工作不断深入,2010年,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位居贵州全省第三名。旅游总收入逾百亿元,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文化产业以成为黔东南州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途径,其体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逐渐成为黔东南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充分利用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是黔东南州当前的重大课题。
2 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的现状
随着黔东南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到黔东南采风、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拉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经统计,2008年黔东南州GDP为228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83.6亿元,文化产业占全州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如果把文化旅游的效益要素纳入文化产业,那么2008年文化产业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三分之一。“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占GDP将达到5%,即年增长率为2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增长至少达到20%以上,保持黔东南州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营效益,保持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对全州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明显。近年来,以“旅游活州”为基点,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原生文化,坚持把挖掘和发展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优势作为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相结合、民族文化村寨与旅游相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少数民族古镇与旅游相结合等,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跨上新台阶。2012年全州接待游客2389.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8.50亿元,分别增长25.76%和30.13%;其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32万人,总收入33.35亿元,同比增长39.52%。
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1)市场发育水平低。从黔东南目前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看,政府介入文化产业发展较多,而民族文化私营企业力量单薄,由于政府的管制过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活力,大部分文化企业还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以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过于单一,尚未形成市场化,文化产业市场生产与经营环节分离,加之黔东南属于不发达地区,从而受到经济等社会资本的制约,文化产业没有得到区域性支撑,必须依靠旅游业带动黔东南的文化产业发展。从文化产业市场营销上看,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的包装与营销手段较为单一,没有形成整体性推广。
(2)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归根到底,文化产业是文化人去从事的产业。在调研了解到,黔东南地区拥有较多精通民族音乐、舞蹈、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艺的专业人才,但是,懂策划、规划、运营、管理自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民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却相当匮乏,这急需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够好。近年来,虽然黔东南州政府出台大批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包括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文化产业用地等。但是还存在对文化产业用地性质明确、规划布局不到位等现象,各级政府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门坎较高,工商、税务、金融等优惠政策难以惠及到地州市、县一级。
(4)文化产业创意不足。黔东南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文化产业研究和理论贫瘠。通过搜索文献和分析,有关黔东南文化产业的文献寥寥无几,更难说知名的专家学者。由于理论研究不足,例如:如何处理好保存保护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和如何对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智慧把握;文化产业资源竞争的挑战;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等,这需要从理论上首先把握好。保护与开发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开发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保护是为了延续利用,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价值。保护与开发的先决条件是做好理论研究,合理且适度的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3 提升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着力点
3.1 不断拓展文化消费市场与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消费市场决定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根本。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的文化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例如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等,生产出具有针对性,并且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文化产品。其次,努力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文化产品消费能力。政府可以适当的对文化产品消费进行补贴,从而提高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模式。
3.2 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群
发展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加强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群建设,对推动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群建设,加快黔东南州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明确“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毕竟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顾名思义,它更需要国家从战略角度出发,为其产业的发展进行周密布局规划,绝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其次是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主体集群化和生产规模化,形成综合大型文化产业平台,呈现着文化产业加快整体发展局面。最后是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力,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和工艺美术业的创新力。
3.3 提高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环节、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良性途径。无论何种企业都如此,经营管理能力是必备条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只有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才能提高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与此同时,强化经营管理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做强做大文化企业,才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3.4 以品牌战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根本途径在于打造具有黔东南特殊少数民族文化品牌,是提升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参与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利用。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2007年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先后推出了“千年原生态,万象黔东南”、“侗族大歌、世界遗产”、“苗乡侗寨,长寿家园”、“千户苗寨、天下西江”、“名镇天下,宁静镇远”等著名文化名牌,打造了“余秋雨旅游线路”、“十大民俗风情精品线路”、“奥运圣火旅游线路”等文化旅游品牌线路,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民族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龙头带动、文化事业产业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黔东南州应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大力推进民族文化精品战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民族文化知名品牌。应该围绕侗族大歌、民族工艺品、民族特色饮食、民族医药、民族建筑等,形成苗侗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产业链和品牌项目集群化。
3.5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创新
政府和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在政策和资本投资上对具有黔东南特色和重要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产品生产、传播给予扶持。要结合黔东南实际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多生产优质廉价、安全适用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紧密结合黔东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实践。增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和能力,提升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使其能顺应“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继续组织实施黔东南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重点文艺精品创作、民族民间工艺、旅游商品生产,进一步加强文化产品创作方面取得新突破。
3.6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要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否则难以走上正常的轨道。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表现在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政策引导等,部署和规划,并提供政策支持。黔东南州坚持以政策引路、用政策推动、靠政策保障,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相近出台了有力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黔东南州民族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积极参与《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贵广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沿线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并扶持太阳鼓苗侗刺绣公司、仰阿莎银饰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这有利于推动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和深度。
3.7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打造
文化产业发展是与高科技紧密相连,黔东南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人才是最根本因素。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要依托凯里学院等高校,加快创意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在重点领域培养一批创意领军人物。并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引进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有助于发挥专业人才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3.8 坚持走文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黔东南州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要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转型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原有的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在这样的环境下,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加大力度保护性开发,使民族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正确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正贤,何小松.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4.
关键词:产业发展;同城化;产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9-0041-02
一、昌抚产业同城化的现实意义
1.昌抚产业同城化在江西区域发展布局中有突出意义
江西省提出了“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下大力气着力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做强“大南昌”,以此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抚州市作为南昌市的近邻,南昌的产业对抚州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抚州的产业对南昌市具有较高的感应度,昌抚产业同城化,可使南昌市的产业、人才、科技等优势和抚州市的资源、原材料、劳动力等优势进一步放大,实现产业链跨地域延伸,拓宽南昌市产业纵深,升级产业发展,做强“大南昌”,亦可使两市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拓宽两市发展空间,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从而在江西经济腾飞的机头上做强发动机,加大马力,发挥“龙头”作用,更加强劲地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前行的速度。
2.产业同城化是昌抚同城化的基A和先行条件
昌抚同城化是一个区域两个城市间的合作。在目前的行政框架内,大的改变尚需时日,所以在经济层面实现同城化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在一些关键行政领域,经济上发展成熟了,一些改革则水到渠成。为此,推动产业发展同城化,推进昌抚企业间的收购兼并,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实行产业的优化整合,实现同城化,消除重复建设,昌抚同城化就有了经济上的坚实基础。一个区域的发展总是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过程。我们只有抓住产业同城化这个点,通过产业的分工布局,推动政策共享、区域市场共建、公共服务体系对接乃至生态环境保护等,才能更有效地深度对接合作,促进同城化发展。
3.昌抚产业同城化可提升抚州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抚州市一头连着南昌市、一头连着闽台地区,加快昌抚同城化发展,抚州市可以在更大广度、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接受南昌市的辐射和带动。从抚州市的实际情况看,工业总量偏小、产业层次偏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但该地区资源性产业有着很强的特色和发展基础,这与南昌市高新产业在层次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发展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实行昌抚产业同城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实现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聚合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发挥产业竞争优势,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基地,从而提升抚州市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二、积极加快产业发展,构筑同城化发展格局
1.工业的同城化发展
要注重产业布局的互补性,依托中心城市,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增强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块状经济。一是着力谋划和打造昌抚新区,实现南昌市与抚州市在空间布局上的无缝对接,实现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主动对接南昌市的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二是依托向莆铁路、杭南长客运专线、福银高速、沪昆高速、鹰瑞高速沿线生产力布局,主动对接南昌市产业延伸、海西经济区产业转移,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协作,重点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电新能源、绿色食品等方面与南昌市和海西深入开展合作,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产业合作带。三是围绕南昌市光电光伏、汽车及零部件、大飞机及零配件、生物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抚州市要做好“配角”,发挥长处,积极发展关联配套产业。例如,抚州市为南昌市光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配套,应重点发展金巢、南丰、南城三个板块,以聚源硅业、格美科技多晶硅为基础,大力引进高纯度硅粉、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太阳能薄膜电池、新型动力电池、LED半导体发光芯片和LD激光芯片的研发生产,以及其他半导体照明的研发和生产项目。
2.农业的同城化发展
抚州市素有“赣抚粮仓”美誉,特色农业发达,生态环境优越,中国蜜橘之乡、麻鸡之乡、白莲之乡、西瓜之乡花开沃野,全市11个县(区)已形成了“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抚州市要依托特色优势,着力推进优势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一是坚持深度和广度开发并重,做强做精传统产业,形成原料种植、食品加工、食品包装等完整的产业链。二是加快龙头加工企业技改和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档次。三是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冷冻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重点对接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高能食品、营养强化食品、保健食品,食用纤维、植物蛋白质等深加工产品,建设昌抚绿色、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3.旅游业的同城化发展
南昌市、抚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有共同的山水资源、相近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两市旅游业的同城化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两市要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提高整体竞争实力。一是依托南昌市的人才、资金和管理经营网络等优势,推动两市旅游业融为一体。二是实施旅游连线,共同开发和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共同打造两市无障碍旅游区,开通两市景点至景点之间的快速绿色通道,推进昌抚景区一票制。四是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建设一体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4.市场、物流业的同城化发展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南昌、抚州两市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毗邻,新世纪以来,多条国道、高速、铁路穿境而过,省会城市南昌更是形成了铁、水、公、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同为“南昌一小时经济圈”的抚州市,却有10万抚州籍人投身物流产业,推进现代物流业同城化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整合两市的商贸和流通业,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包括生产要素市场、专业市场、特色市场、集贸市场、地产市场等。二是在昌抚合作示范区建设统一的物流中心,打造设施、信息和政策三大物流发展平台,形成完善、高效的物流服务网络。
5.金融服务、医疗卫生、科教文化的同城化发展
一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同一城市标准,开展同城汇兑、拆借业务等,构建昌抚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推动两市间各商业银行内票据交换业务、银行卡、POS机、ATM、金融IC卡系统的同城化,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共享。二是推动两市医疗卫生同城化,实行昌抚两市医疗保险互认制度、医疗资源共享制度和建立两地医院远程会诊机制等。三是加大科教文化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教文化资源共享,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三、积极发挥昌抚产业同城化发展的驱动力量
1.政府调控是推动昌抚产业同城化的关键力量
南昌、抚州两市要优化产业布局,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开放度大、集群度高、承接力强、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同城化发展格局,关键在于两市间的政府合作。南昌、抚州两市要从政策制定、规划调整和创造同城化的产业环境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为区域内产业同城化提供制度平台,协调区际利益,消除行政分割与障碍,营造有利于两市产业同城化发展的环境,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
2.市场驱动是昌抚产业同城化的主导力量
产业同城化本身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驱动的最终结果。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产业同城化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一个产业分工与协作、逐渐融合的过程。实现昌抚产业同城化发展,应根据两市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要素禀赋,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合理的a业体系。通过在两市构成的大区域内合理配置资源,两市间不同产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交叉渗透,在城市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增量合作,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型产业形态,最终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科技;时尚;自组织;低碳;特色;都市产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50-04
一、宏观背景分析
(一)国际纺织产业发展趋势:科技+时尚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纺织业步入了新一轮调整升级周期,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往产业链的前端延伸,与科技研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新技术在纺织产业广泛应用加快了全球纺织产业升级和纺织业横向结构调整。一方面,合成纤维的产业化及技术装备的高速化,使纺织品供给效率提高,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纺织品,如功能性的服装与装饰,以及产业用纺织品上的突破,使纺织业重新焕发生机。纺织技术的进步,拓展了纺织产业发展空间,带动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
2.往产业链后端延伸,其时尚特点越来越明显,纺织业态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即文化、时尚内涵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权重日益增加,纺织服装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重视,由此衍生出相关的时尚产业。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世界五大时尚名都的发展历程清晰表明,其纺织服装产业均经历过业态转变,其产业链逐步延伸,并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3.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即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中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五省一市纺织产业规模占全国七成,而长三角地区纺织品产量和贸易出口量又占全国五成,这些基地成为世界相关纺织服装产品重要制造基地。
4.纺织竞争层次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大量运用,纺织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导致纺织业国际竞争从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更高层次的竞争。欧美发达国家的纺织业是新纤维开发、纺织机械供应、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主导者,他们依靠综合实力,牢牢把握全球高端纺织品市场控制权。
(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基本路径
中国作为世界纺织产业的大国,要想成为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强国,“科技+时尚”是必由之路。而这条道路分两步走应更符合惯例,也符合实际。即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再完成制造强国向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强国的转变(即中国的关键企业或集团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目前正处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嬗变期,主特征是“低劳动成本优势”向“劳动高效率优势”转变。在这一阶段,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人民币外升内贬,以及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的现实及预期,加速从不易资本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撤出,发挥资本实力,完成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改变国际产业竞争被动局面,完成由大向强的转变。相应,在产业积淀实力的支撑下,在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下,“科技+时尚”将厚积勃发,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业态的巨变。过程中,在产业结构上,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中国纺织产业由制造产品的低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布局上,中国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将转移中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纺织产业业态向“科技+时尚”演化,每一集群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并暖育产业链与横向产业的系列企业与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整合中小企业群,形成即可大批量制造高端纺织服装产品,也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需求的柔性生产经营的业态,构建中国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的排头兵。与之同步,为充分挖掘中西部市场潜力,充分发挥中西部资源与产业基础的优势,通过产业大转移释放东部产业基地过剩的产能,削弱东部产业内耗能量,带动中西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共享产业转型升级的红利。
二、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保持了年均31.09%的增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截至2012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200多亿元,全行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十、西部第一。
(一)已形成较完备产业结构与较合理的产业空间集群
1.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4级层面分布齐全(2011年485家规模以上企业主产品统计表,未附)。在产业企业数结构中,以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生产为主,占纺服业的48%左右;服装、服饰企业占20%左右;床上用品行业起步晚,仅占3%左右。我们还计算各行业销售产值比,也显示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服装、化工助剂行业对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贡献值比较大。
2.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五大集群,即成、德、绵服装、家纺产业集群、南充丝绸纺织产业集群、遂宁棉纺织产业集群、达州苎麻纺织基地,以及宜宾自贡的西部化纤纺织原料基地。
(二)产学研具备一定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纺织科研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5项、中纺协“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40余项;由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的“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聚苯硫醚纤维、醋酸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三聚氰胺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纺织产业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级1个。宜宾丝丽雅集团在染色绣花线、粘胶长丝、白胚绣花线等产品技术研发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三)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有较强竞争力
四川省六大地区品牌产品(丝织品、桑蚕丝、棉混纺布、人造纤维、工装、苎麻布)在全国的竞争力较强。宜宾丝丽雅集团的染色绣花线产量亚洲第一,粘胶长丝占全国产量的26%,白胚绣花线占全国产能的50%,国内排名第一。“雷迪波尔”、“欧度”、“琪达”等品牌企业在服装市场影响力较高。“琪达”牌服装、“宝珍”牌丝绸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宜宾丝丽雅”被评为中国出口名牌。全行业拥有四川名牌产品41个,四川著名商标30余个。
(四)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通过多年市场竞争与企业并购,四川省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总资产在5 000万元上的企业215家,占规上企业的44.3%,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服装服饰、化工助剂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反映出四川省这些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多年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国内外先进的特宽幅箭杆织机、清梳联合机、整经机、精梳机、无梭织机、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约1/3以上的规模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通过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资源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信息技术得到较好推广应用,其中,宜宾丝丽雅、华润锦华、华纺银华、依格尔等一批重点企业集团的ERP应用水平走在同行业前列。“十一五”期间,全省纺织行业淘汰印染落后产能0.6亿米,化纤落后产能6万吨;通过技术升级,绵阳佳联印染耗水量仅为1.4吨/百米布,远远低于《清洁生产技术棉染行业》(HJ/T185/2006)耗水量2.0吨/百米布的标准。
三、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施行扩大内需政策,市场需求支撑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不仅引发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而且暴露出其社会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产业经济竞争力不断减弱与高社会福利刚性维持的矛盾难以解决。这一深刻矛盾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许多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接近极限。中国政府审时度,及时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方针,并且在十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奋斗目标与实现路径。其中,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目标的主要路径,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作为关键的政策保障措施。而党的十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系统的制度改革方案。可以预期,在党和国家的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中国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社会分配结构更趋合理,中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消费升级步伐将加快。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在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将进一步发展。其中,一些与消费升级紧密相关的行业将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如家纺行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和高端、个性化、多元化的服装行业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春天。
2.国家施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四川省享有市场、产业发展双机遇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施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举世公认。其中,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中国西部能源开发、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的作用明显。现在进入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阶段,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在顺利执行,新一届四川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多点多级发展战略。在以上各级政府的区域政策的集成作用下,四川省的城镇化进展肯定是西部第一,而且肯定也会快于中部一些省。该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会缩小与中部经济较发达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1年,中部乡村居民人均收入8 791元,多于西部乡村居民的7 855元,但是,两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是19 868元,这既是昨天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也预示明天的区域和谐发展前景。这为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一个具有地理优势的西部市场。与之同步,四川省正在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进程,成都市正在加快充分国际化进程,将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当然也将获益。
3.低碳、生态资源强省,发展特色产业潜力巨大
从长远看,四川的清洁能源资源种类丰富,开发有序,未来定是中国清洁能源强省。在这一未来最有竞争力能源保障支撑下,该省产品应最具冲“碳标准”关实力。可以预见,届时的“四川造”有可能是“中国造”的标准。从产业所需原材料的资源看,四川在蚕茧、苎麻生产,以及一些大牲畜、家禽的养殖方面有比较优势,这些高品质的绿色资源在中国消费升级的第二、第三阶段在不同地区并存时期,应成为个性化消费、绿色、低碳、环保消费品生产与制造的“稀缺”资源。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变脸”的故乡,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这里应是对服装产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化元素的宝库。因此,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发展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四川有独特优势。
4.东部纺织产业重构,可能加大对西部投资
目前,中国东部五省一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产值占中国该产业产值的80%,产业聚集发展模式极具竞争力,构成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产业的中坚。在国际需求接近极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以及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国际竞争力肯定将丧失。同样,中国许多产业都面临相同局面。为此,党在十报告中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鼓舞与指导下,东部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相应,将加大分享国内需求扩大红利的能力,为此,对西部投资是必然选择。这为西部跨越式发展纺织产业提供了重要动力,四川省亦然。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四川省要素资源也有不足,减弱承接纺服产业转入吸引力
客观说,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政策落差、国企改制滞后等冲击,经过企业改制,利用缝隙市场机会,主动融入东部供应链等举措,形成目前产业竞争力水平和空间布局。
目前,产业整体在人才、技术、工艺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东部有较大差距。因此,不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仅凭自身实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应无可能。而东部产业要向西部投资,一是为接近市场,二是为获得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或者使用要素效率高的优势。西部市场前景肯定是美好的,这是东部产业愿意投资西部、四川的重要原因。目前,四川省在水电气资源价格有一点优势,但在土地资源上,无论是土地指标,还是土地价格,与中部比已没有优势可言,更关键的是,四川省劳动力价格与劳动效率大致都是东部的3/4。由此可见,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不但已丧失吸引东部投资的吸引力,而且如不转型升级,将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
2.产业缺乏自组织能力,发展面临生存考验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处于被东部产业低端锁定的状态,在缝隙市场中生存发展特征十分明显。第一,棉纺织业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化纤业的品种较为单一,新型化纤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用纺织品总量较低,服装、家纺业发展受面料、辅料、衬布、拉链、纽扣、缝纫线配套不足的制约。第二,该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各环节除蚕茧丝绸与苎麻织布产业链本地耦合运行度较高外,在本地的耦合度不高,产业链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况。导致本地产业链及链上企业不能同舟共济形成共赢格局,而且长期处于背负高物流成本运行状况而无法提高竞争力。因此,不排除这种可能,东部产业在重构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过程中,不向四川省投资,只把四川省当做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的市场。
四、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基本判断
第一,四川省拥有发展潜力巨大的西部市场、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条件、低碳生态资源,具备完整的产业基础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础,以及富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因此,四川省应坚定信心,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第二,四川省目前处于工业中期阶段,即关键城市的中期、后期与大多数地级市的工业化前期并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四川省纺织产业产值虽只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不是支柱产业,也应是重点产业。理由是:其一,该省低碳、清洁能源支撑的产业,有长远发展的生命力;其二,生态、环保、绿色资源的转化增殖器,是符合明天消费升级的产业;其三,四川省有许多处于工业化前期区域的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第三,四川省必须通过承接东部为主的产业转移,才能完成转型升级。同时,四川省只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才可能形成产业竞争力,只有形成以纺为基的大产业链,才可能形成中国内陆的经得住竞争考验的产业基地。第四,四川省只有走“科技+时尚”之路,纺织服装产业才能获得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战略
1.跨越式发展战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要消除人才、技术、资本等关键因素的制约,加快发展,必须抓住东部产业重构的历史机遇,尽快引进资本,带来人才、技术与管理,重整四川产业资源,才能较快形成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自组织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特色发展战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不具备全面开花式的发展条件,但是生态、环保、低碳资源富集,并且拥有较好产业基础和区域产品品牌,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因此,四川省在铸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应把重现丝绸、苎麻、蜀锦、蜀绣、民族服装服饰等传统优势产品的辉煌作为突破口,打出川牌品牌,形成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行业群,则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很有希望。
3.都市产业发展战略
“科技+时尚”已经成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流。四川纺织服装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这条道路。而实现“科技+时尚”的载体是特大城市,从国际成功经验看,还应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因此,四川纺织服装产业在向微笑曲线两端的跃升中,应以成都为依托,驾驭其充分国际化东风,大力开发新材料,大力发展服装、服饰、家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相应,把成都建设为区域国际贸易中心与“一节一周”的时尚中心。
五、对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省领导应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发展
从我们提供的以上资料及分析可见,纺织服装产业不但是民生产业,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而且可以是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目前,四川省的纺织服装产业还有很多不足,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恰恰需要领导关注、关心这一产业的发展。只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存在问题,制定正确发展战略来推动其发展,这一产业就可能是成都市国际化的一张名片,就可能是四川省生态、低碳资源的转化器,就可能是四川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前期地区发展工业的助推器,就可能是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的放大器。
(二)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在科学规划方面,首先应制订清晰的发展目标。我们建议制订两步走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在未来5年左右时间里,一是打好特色产业原材料基地建设,为四川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原材料基础,即蚕茧、苎麻生产基地应扩大产能;二是以西部市场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关注力,注重引入重整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提升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加强各方产业力量对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看好的预期;三是发挥我省在纺织材料研究、教育的优势,以纺织材料研究与产业化为突破口,走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路;以振兴蜀绣、蜀绢为契机,以我省的蚕茧、苎麻资源为本,以丝绸、苎麻纺织品为载体,以弘扬蜀文化、四川民族文化为魂,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突破口,走特色产业引领产业高端发展之路。这一阶段末,产值应达到2 000亿元左右。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之后5―10年,使该省几大产业集群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同行有影响的生产贸易基地。与之同步,在成都市建立西部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中心与时尚中心,在相应城市建立相关纺织品采购中心。
在政策制定方面,建议省政府应推动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涉及:一是明确政府发展该产业的意志,这对招商引资十分重要;二是统一的政策措施,这有利于避免各地拼政策而弱化招商引资的效果,也有利于政府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合理性;三是加大省政府对调整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支持或扶持的投入、奖励的力度。
在加大执行力方面,除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制订一套更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的管理办法之外,笔者建议:一是省级领导要加大对招商引资的指导与参与力度。二是应建立关键困难环节工作协调机构,并有所作为。如该省棉花主要来自新疆,但车皮调度十分紧张,据悉,山东、江苏两省有专设机构协调解决棉花的铁路运输难题,并发挥出应有作用,受到当地产业、企业肯定。
(三)找准症结,推动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尽早步入快车道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目前缺乏竞争力的主要症结就是产业链的貌合神离,导致四川省产业前端(纺织)与终端(服装、服饰、家纺品等)用料两头在外,产业间耦合度不高,最终结果是纺织服装产业各环节的物流成本都高,无法形成竞争力。产生的原因是该省终端产业是在缝隙型市场中艰难成长起来的,因此,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居多,多以模仿、订单获得市场,用料量小、品种规格繁多,无法对本地纺织产业提供有效需求,以激发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相应的,该省纺织产业被东部为主的外部客户低端锁定,处于微利状态,也丧失主动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综合的结果就是,虽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四川省政府应在提高终端产业竞争力上给予政策扶持,发挥杠杆效应,形成整合产业的核心力量,促进产业链的有机联系,推动四川省以纺为基的完整产业链尽快形成。
Suggestions for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LIU Ze-ren,ZHONG Zheng,LIU Yin-feng
(Chengdu Textile College,Chengdu 61173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