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期末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期末语文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期末语文教学反思,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期末语文教学反思

篇1

一、“延迟结论——扩展反思”模式

语文老师讲授每节课,都有相应的内容核心与知识结论。包括中心思想的概括,写作方法的总结,人物性格的评析,相关知识重点的梳理,等等。归纳这些关涉到教学目标、任务、重点与难点的内容核心与知识结论,传统教学常常习惯于由教师来完成,而新课改倡导学生多参与、多动手。所谓“延迟结论”,即是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把作结论的时间和契机适当往后推延,并且最好不要由教师而是由学生自己来做出结论,使学生在反思活动中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所谓“扩展反思”,即发散思维,力求思维向纵、横、前、后各个方向发展,形成逆向、横向、侧向、纵向思维。在幅度上,参与的学生面要广,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涉及到的知识内容面要广,力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域和认知空间;在深度上,要不断增补、充实和深化。“延迟结论”与“扩展反思”两者辩证统一:“延迟结论”是“扩展反思”的前提条件;“扩展反思”是“延迟结论”的效益结果。

二、“设置问题——分聚反思”模式

提出“问题”,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形成“问题意识”,又是发展能力的关键途径。所谓“设置问题”,也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语文教学。问题要关联着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的、目标,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驱动力和贯穿线索。所谓“分聚反思”,是说有分有聚、分聚统一的反思过程。先是把教学目标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索,然后再把对若干个问题的认识聚合起来,形成问题的整合和认知的一体化。

比如,有位教师组织一堂作文指导讨论课,定课题为“寻找普通的精彩,写作真情的文章”,并把这个教学大目标分解为四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一是“实,亲身实践有价值”;二是“真,体验生活有素材”;三是“新,独树一帜有神韵”;四是“深,悟出情理感动人”。教师遵循四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先是讨论“作文要实”,引导学生关爱自己身边的生活;接着讨论 “作文要真”,即真实感受与写自己的真实情感;再接着是讨论“作文要新”,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观察和自己的发现,选取新素材、新故事;最后是讨论作文要“深”,即作文要有情有理,就要敞开心灵,张显个性;有理,就要升华认识,创造境界。“实——真——新——深”形成四个紧密相关、环环相扣的问题环;而在一一分解、题题递接的讨论过程中,融入了丰富的社会体验、生活感悟、典型事例和生动叙事。这位教师说:“将作文法理寓于生活叙事之中,每个生活素材里都有一件故事,每件故事里都凝结着一种情思,每种情思里都蕴含着作文的方法过程。”在分解、讨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四个问题环“实——真——新——深”串联起来,加以集中和归纳,就形成了本课题的系统知识和完整理念。

三、“学科整合,迁移反思”模式

所谓“学科整合”,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对有关学科及知识的连接、渗透与结合。学科整合包括教学思想、内容、方式、手段等各种因素的整合。学科整合的优势,是能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实现知识的重组与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谓“迁移反思”,即是反思的发散、扩延与转化,突出反思的灵活性和变异性,突出联想的品位和想象的价值。两者之间,整合是基础,是条件;迁移是发展,是变化。

例如,有位教师尝试了语文、美术、音乐的学科整合。课题为《小蝌蚪找妈妈》,学科整合的教学内容为:1.语文,美读感悟故事;2.美术,观赏电脑屏画;3.音乐,为朗诵、图画濡染情境氛围;4.讲童话故事与绘童话图画。教学伊始,优美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电脑彩屏呈示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师生带着感情美读感悟课文。由美读塑造了小蝌蚪的天真纯稚的性格个性,感悟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内心世界;由电脑屏幕描绘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春天池塘环境,绿草、红花、清水及各种动物为故事凭添了生气;由音乐形成了故事欢快、明朗、清新的格调,烘托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氛围情境。在将文学语言、声画语言、音乐语言整合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反思的两种转换:一是由感悟故事情节向进入故事情境迁移;二是由故事情境体验向联想说话作画迁移。此节课以语文教学为主体,适当地引进音乐、美术手段,并由音乐濡染色彩缤纷的自然背景,由美术凸现动态的立体画面,赋予音乐、美术手段以人文内蕴和情思色彩,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作幻想,有力地推进了学生创造性的迁移反思。小学生编讲了各种有情趣的童话故事,画出了不同构思的童话彩画,此节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四、“创造情境——形象反思”模式

篇2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中心,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开展集体备课,加强对新教材的培训、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关注常态语文教学,适时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加强教研常规管理,进一步形成语文教学的研究氛围

1、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比如怎样把握新教材,新教材的单元安排体系怎样与教学进度统一起来,怎样对学生进行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怎样利用现有资源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等。

2、开设组内教研课,通过年级内、语文组内、校内的互听互学,通过示范课的观摩学习探讨,促进语文教研工作的开展。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要以本学科的课为主,认真填写好听课笔记,做好评课。

4、备课要适应新要求新形式,不但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要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新,而且教学目标要新,教后反思要不走过场。

(二)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

语文教学应当在教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及时转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旧教育,而到着眼于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颖教育。为此,我们要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任何学习都要注意课内外相联系,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再者,学习本身就包括接受与发现两种最主要的形式,这就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语文学习,更要重视社会生活中的言语实践。同时,鼓励老师们能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撰写论文或写好教学反思。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2、各位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

3、确定本学期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的方案。

4、陈希如老师主持的第一次专题研讨( 2011年9月30日 下午)

5、检查督促年级组语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做好流程记载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7、配合教务处做好推普工作。

十月份:

1、程世琦老师主持的第二次专题研讨( 2011年10月14日 下午)。

2、按照学校要求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

4、世琦老师主持的第二次专题研讨( 2011年10月14日 下午)。

5、董雪梅老师主持的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2011年10月14日 下午)。

十一月份

1、根据学校安排做好期中考试的拟题和评卷工作。

3、继续深入研究课题,做好相关记载,写好研究笔录。

4、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

十二月份:

1、陈希如老师主持的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2011年11月4日 下午)。

2、刘顺老师主持的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2011年11月4日 下午)。

一月份:

1、撰写教学总结和论文。

2、期末资料整理、汇总 。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幼专院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加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去,都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效果,从而加速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幼专院校,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现状堪忧。幼师重视技能课轻视文化课,语文课也是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课。学生认为语文课从小学就学习,没有什么难学的,而且毕业后语文知识的用处不大,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舞蹈、美术、音乐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好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要么做手工,要么玩手机。很多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大大受挫,认为精心准备的课堂,认真听讲的很少,时间一长,多数语文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不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备课上课,认为只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即可,没必要认真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懒得查阅大量资料,懒得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都是在每学期交教案时草草补上,根本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有效教学反思,就不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就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法形成个人教学实践智慧,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幼专院校语文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学反思与幼师语文教学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认真地分析、探讨、反省、思考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或困难,使教学实践趋于合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我国著名学者张立昌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他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批判地考察,及时肯定教学的成绩,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

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从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文教学效果等方面来研究自己的语文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从而改善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理念上,有助于语文教师重新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再度思考自己的语文课堂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把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实践中,有助于语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策略上,有助于语文教师选择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评价上,有助于语文教师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其教学效果更好。可见,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思考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思路,保证语文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激发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语文课堂管理,让学生想上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只要上课学生认真听讲,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提升,也会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文化课堂管理制度,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严肃处理,给予适当处分,并与其学分挂钩。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

学校督导室应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定期对语文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反思手段及反思水平进行评定,对于较好的教学反思策略,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扬,倡导全校教师向他们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其教学反思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二)学校各部门领导带头进行教学反思,增强语文教师的反思意识

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怎样,与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息息相关。“创设一种鼓励公开揭示个人错误的氛围,关键是那些掌握象征性权利或掌握权利的人们做出自我揭示的典范。”这表明学校领导如果带头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的不足之处,愿意承认他们不是全能的,并请求教师们帮助他们了解一些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学校的老师也会以学校领导为榜样。在学校领导的影响下,语文教师都会效仿领导的揭短行为,积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制定专家引领制度,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反思

很多语文教师虽然能够看到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但大都没有接受过撰写教学反思方面的培训,不能真正了解教学反思,更不会写教学反思,希望进行教学反思时,得到专家指导与帮助。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一些教学反思方面的专家,针对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中遇到的迷茫与困惑,及时地加以培训指导,并教授一些反思的理念及有效的方法,帮助语文教师进行有效反思,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深化。

(四)利用每周三的教师集体备课,大力开展集体反思活动

集体反思通常是同学和教师对某一问题,集体交流探讨,集体反思教学的活动。集体反思有利于语文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观,有利于语文教师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因为,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会不够全面,如果有同教研室的同事参与集体讨论、共同分析教师教学实践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提出“多种意见”、“不同看法”,就可以促使语文教师借助大家的智慧,不断改正自己理解的偏颇,更好地进行深刻、全面的反思,从而克服个人惰性。语文教师以这些共同反思的成果为基础,重新设计和完善教学过程,会有很大收获。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要大力开展集体反思,多听听同事的建议,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集体备课是语文教师集体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解疑答惑、提供问题解决的良好对策,强化反思效果。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以教研室为单位,由备课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实施的,事先制定好备课计划、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集体讨论的集体活动。它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对教学中存在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一种备课方式。教育博客也是语文教师集体反思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博客,然后就可以利用论坛发表和张贴个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看法,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其他语文教师可以针对问题谈论自己的经验,交流自己的解决策略。教育博客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为语文教师交流反思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五)语文教师要多阅读教学反思的专业书籍,提高反思技能

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树立反思理念,要在教学之余,加强理论学习,阅读教学反思方面的专业书籍,学会反思方法。语文教师只有坚持读书学习,多与语文教育专家、教育理论对话,不断积累反思知识,还要勤于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读书的感悟,及时整理记录下来,并将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合理的反思方法和策略,进行不断的反思训练,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师的反思技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语文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可以写教育日志,把自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等记录下来,结合一定的理论,分析、回顾和研究自己的教育活动,提高反思技能。可以写教育叙事,即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阅读故事后,让读者能够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其叙事形式有故事、口述、日记、访谈、总结报告等。也可以写教后记,这是教学反思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教师在每节课后把上课的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是一种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最好方法。写教后记一定要及时写,及时反馈,不断改进。等到学期末再补写教后记,毫无意义。

四、小结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历程,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重视教学反思,学会反思的方法,不断增强反思技能,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中教师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4,(8).

[3][美]StephenD.Brookfield著.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4

继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具体指导,积极开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课题研究活动,重视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和要求

1、继续组织语文组全体老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精神,重视学习语文教学新理念。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学习各类教育刊物中有关语文教学的新做法、新思路,要求结合本校存在的问题,有重点的组织学习。依据新课标,评价师生教与学。

2、抓好教学常规,将素质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抓常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为重点,抓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抓良好的性格形成为重点。

3、抓好课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要更上一层楼,就要重视课题的管理,重视研究过程,将课题研究与培养青年教师结合起来,真正使课题研究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4、加强师资培训,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着手准备做好以下工作:(1)苦练内功: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自觉加压、努力使每节课都成为有质量的研究课。(2)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教学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3)鼓励语文老师勤于笔耕。希望老师们能经常写教学反思,这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好处的。

5、组织各种语文活动,让生活充满语文。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语文组活动计划,各语文教师制定学科计划;

2、组织学习《新课标》解语材料;

3、教学检查。

三月份:

1、课题分工与设计;

2、组织讲故事比赛活动;

3、每月教学检查。

四月份:

1、学习有关教学新理念的文章;

2、组织写字比赛活动;

3、部分老师上研讨课;

4、期中教学检查。

五月份:

1、部分老师上研讨课;

2、组织手抄报评比活动;

3、每月教学检查。

六月份:

1、观看教学录相;

2、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区论文评比活动;

3、期末教学检查;

4、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语文组

篇5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37-03

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是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竞争。对高职生来说,既要教会他们一门专业技术,更要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从某些角度来说决定着一个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选择能力及潜在发展能力,而高职语文课程则担负着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责任。

一、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反思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猛,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高职语文教学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少人认为在高职院校只要学会一项专业技能,学生踏上社会便有用武之地,语文学不学不重要。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往往比较差,这更造成了高职学生的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少毕业生由于语言交流和沟通问题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与高职语文教学本身长期存在的弊端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定位不准,认识有误

对于高职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有人认为是人文性的,也有人认为是工具性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高职院校只把高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可开可不开,因此在所有专业中都以《应用写作》来代替《高职语文》,有的甚至连《应用写作》也不开设。这些高职院校没有把高职语文上升到可以作为一门综合的技能课程,也没有将其作为可以培养学生相应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二)高职语文课程地位不高

正由于对高职语文课程认识的不足,高职语文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地位甚低,语文课程边缘化现象突出,导致教学课时得不到有效保障,语文课经常要为一些专业活动、专业课“让路”,学生因不重视语文课而逃课、翘课的现象较为普遍,极大地打击了语文教师的信心。

(三)教学手段单调落后

由于多媒体教室有限,很多学校在安排教室时,就把“无关紧要”的语文课安排在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则让位给专业课。这导致大多数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仍停留在“教材+粉笔+黑板”“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手段,现代科技技术不能为语文教学所用,教学方法呆板、生硬。学生由此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对语文课程产生了抵触情结,最终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大

目前各院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各异,有综合型的《高职语文》教材,有单项的高职语文(如《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书法鉴赏》等)。而高职语文课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因此,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受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教学资源影响较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识。因此,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考试、考查的形式和内容也各有千秋。

二、现行高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弊端

在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评价内容片面、范围狭窄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考试内容仍局限在语文基础层面上,还是着重考查学生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和写作,相当于高中语文的考查。而对于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从业必须涉及的内容(如演讲能力、专业文书的写作能力、交流辩驳等实际的言语运用能力)都没有考量。这些都体现了高职语文教学评价上的片面性和狭窄性。

(二)评价形式简单化,一考定乾坤

目前很多学校的语文考试还是以期末考试一张试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水平,这种考试看似简单、公平,但也使学生平时不关注语文知识的学习,不珍惜各种机会锻炼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只是在期末考试前突击一下。这种考试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分数不重实效的体现,极大地压制了学生言语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三)评价主体单一,不够公平、公正

目前各学校的课程考试评价基本上都是由任课教师一个人说了算,教师的权力大,但随意性也大。很少有学校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评”的多元教学评价方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受教师个人因素的制约很大,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三、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原则

改革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评价,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要体现客观性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由于高职语文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特殊功能,它更要求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在评价过程中,标准要客观、统一,“不以己喜,不以己悲”,不以教师个人的主观情绪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二)要体现发展性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求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专业的学习。这项原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以发展的观点和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中要给学生多次、多样选择考试的机会,特别是对高职语文中的一些技能性的知识板块,可以允许学生多次考核,如实景写作、演讲辩论、口语朗读等,以学生最后一次的考核为基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来学习,不断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三)要体现职业发展需要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担负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服务于专业学习、满足职业发展需要的职责。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评价必须针对学生的专业情况,结合专业学习需要,调整考试结构,改革考试内容,结合专业需要来确定考试的内容方式。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程的考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一定的专业特点,真正为专业学习服务。比如,对旅游专业除了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考查他们的口才和阅读鉴赏能力;园林专业、艺术类专业等应重在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的考查。

(四)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原则

当前,很多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基本上都是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二者合成,即总评=平时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的60%。这种评价手段和评定成绩的主体单一,即教师。在这种评定方式中,学生参与少,透明度不高,很难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职教学,我们认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更加多元化,可以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的互评,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的范围上,既有平时观察、考查,又有期末考试,还有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的表现;在成绩计算上,可由“两结合”(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变成“三结合”(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与课外活动成绩结合)或更多的结合。

四、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路

针对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评价内容的改革

高职语文的考试内容可以由基本的语文能力要求加上适应不同专业岗位要求的多个专项语言能力要求组成,即可采用“1+N”的考试内容组成。“1”指的是语文基础知识,一般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知识。这部分是所有专业学生参加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总的来说,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一般不是很好,考查基础知识主要是引导学生不要丢弃语文学习的根本,但在考核内容中所占的比例不宜太高。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核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积累新的知识,并能熟练运用。“N”指的是多个不同模块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应用文写作、演讲、普通话、文学鉴赏、书法等,“N”具体选取哪些模块,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来确定。如园林专业可选取“语文基础+应用写作+文学鉴赏”的模块形式,旅游专业可选取“语文基础+文学鉴赏+演讲”的模块形式。其实,高职语文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远不止这些,与他人合作交流、理解和借鉴他人说话的涵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

(二)评价方式的改革

高职语文考试方式的改革,主要取决于考试内容和考试目的。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下,高职语文课程的考试完全可以改变以往期末以一张试卷评定学生成绩的单一考试方式,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形成性考查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才能符合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笔者所设定的高职语文“1+N”的考试内容模式中,“1”的内容(即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可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N”的部分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如笔试、口试、问卷调查、演讲活动、辨论比赛、速记等方式,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发展为着眼点,提高高职语文考试的实效性。“1”的内容一个学期只考一次,“N”的内容一个学期可以多次考查,并允许考得不好的学生自愿多次考核,一直考到本人满意为止。

(三)评价制度的改革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考试主观性强,各学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标准,不利于反映学生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随着高职语文教学评价的深化,高职语文也可以像英语、计算机一样,实行等级考试的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C)”机制,因此,对高职学生的语文考核,既可采用学校各自按照专业要求来考核的方式,也可以同时让学生或直接让学生参加ZC测试。ZC考试采用的是国家标准化测试,既能检验学生语文的学习效果,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劳动市场认可的职业能力证书,方便学生的就业需求。总之,高职语文教学评价必须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建立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卢锦明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改革[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