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医基础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基础会计;常识迁移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学习该专业其他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的敲门砖,所以学好该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刚刚步入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而言,《基础会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其理论体系、专业术语表述、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与以前所学的课程截然不同,难以把以前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从而导致很多学生难以适应该课程的学习,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如何解决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便成为师生必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日常生活常识,探索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常识迁移法。
在心理学上,迁移也称学习迁移或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比如,数学学习中审题技能的掌握将会促进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审题技巧的应用和提高;语文学习中“中心思想”的概括技能将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归纳与总结技能的提高。日常生活所习得的经验、常识与课堂知识之间也可以相互迁移,这里称其为常识迁移。本文所运用的常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日常生活常识经验来解释和学习会计原理和抽象概念的方法。在教学中使用常识迁移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把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迁移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以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消化难点,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相对沉闷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私客公请”的不当行为常识解释会计主体概念问题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明确了会计人员工作的立场。学生在学习这一概念时往往是死记硬背,以致无法正确地理解会计主体假设的真正含义,更无法用它来分析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就用“私人请客,公司买单”这一现象来看看如何理解会计主体概念。
假设你毕业后到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担任会计。一天,老板家中来亲戚,请客用了1000元。事后老板拿着发票等相关单据找你报销。请问:这笔费用能在单位报销吗?答案是:不能报销。为什么?因为这一开支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不是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也就是说不符合会计主体这一假设。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必须是企业或者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经济业务。
二、运用“左手”手指大小常识迁移解决账户结构的认识问题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的教学,通常是在区分账户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述,例如,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资产的结存额;负债类账户的结构是贷方登记负债的增加,借方登记负债的减少,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负债的实际数额。倘若叫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内容,学生觉得很苦,并且还很容易忘记、混淆。如果能够结合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常识,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资产增加要登记在借方,减少要登记在贷方,而负债则相反”,那教学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利用我们的左手,大拇指“大”代表增加,小拇指“小”代表减少,中间三个手指弯曲起来不看。讲述资产类账户结构:资产是企业的家底,应当紧紧握在掌心,将掌心面向自己,大拇指所指方向即左方,也就是账户的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小拇指所指方向即右方,也就是账户的贷方,表示资产的减少;讲述负债类账户结构:将手背面向自己,意为“背负”债务,大拇指所指方向即右方,也就是账户的贷方,表示负债的增加,小拇指所指方向即左方,也就是账户的借方,表示负债的减少。这一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机械记忆账户结构与性质的难点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拓宽了学习思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中称这种方法为“左手手则”。
三、运用寄宿生宿舍调整常识迁移解决账户的结转问题
在讲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时,如何让学生理解期末账户结转,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如何“搬宿舍”。
账户之间的结转问题一般都是在期末进行。在我们学校每逢学期末,我们也要搬宿舍。这两者有极为相似之处。在搬宿舍时,我们必须将个人所用的物品从旧宿舍搬出来,全部移到新宿舍中。期末有关账户间的结转就像学生期末调整宿舍时需要搬宿舍一样,必须将“旧账户”上的余额搬到“新账户”上,使旧账户的余额为零。依照这个思路去编制会计分录时,要让学生明白:结转后旧账户上的余额为零。若结转前旧账户余额在借方,就必须从旧账户的贷方转到新账户的借方中;若余额在贷方,就必须从旧账户的借方转入到新账户的贷方中,则新账户在其相反的一方,即结转时,旧账户记在借方,新账户就记在贷方;旧账户记在贷方,新账户就记在借方。这样很快学生就能理解账户期末结转的含义与其会计分录的编制了。
四、运用中药材管理常识迁移解决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弄不清楚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我们不妨把中药房的抽屉与标签的基本常识迁移到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
中医院药房中有许多存放中药材的小抽屉,每个抽屉上都有标签。标签上写的是抽屉中存放的中药材的名称。倘若只有标签,没有抽屉,药材就无处存放。药材没有分类,要取就非常麻烦。如果只有抽屉,没有标签,就无法清楚地知道抽屉中存放什么药材,要找起来同样非常麻烦,所以标签与抽屉二者缺一不可。标签与抽屉的关系跟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十分相似。会计科目是标签,账户是抽屉。没有账户就没办法登记会计信息数据的增加或减少的金额。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化,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是反映会计信息的名称,也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如同抽屉上的标签。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如同药房中的抽屉。
五、运用逻辑学中“归纳法”常识迁移解决错账更正法的记忆问题
错账更正法有三种方法: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如何正确判断选择错账更正法进行更正账薄错误记录总是产生混淆,掌握不准。运用逻辑学中“归纳法”归纳总结了两则“顺口溜”,帮助学生区别、记忆三种错账更正法。
第一则
――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何时用,须在账薄结账前。
记账凭证无错误,记入账簿有笔误。
更正步骤三步走,划线填写兼盖章,
文字可以是个别,数字必须是全部。
第二则
――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
红字补充怎区分,判断二者也不难。
凭证错在账薄前,分析凭证是关键。
先看方向和科目,二者居一必红字。
其二无误看金额,金额多记用红字。
金额少记就补充。
六、运用实物认知常识迁移解决会计凭证基本内容的识别问题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除了运用日常生活中风趣、幽默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解释,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外,还可以出具实物的形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述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时,就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各种单据,如收据、发票、车票、机票等,在课堂中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己从这些形式各异的单据中归纳出原始凭证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原始凭证的感性认识,也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接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能够贴近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例,来解释《基础会计》中刻板、原则的理论,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会计充满激情,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第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付磊.基础会计(第1版)[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7.
[3]师银萍.语言通俗化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09(10).
[4]温玉彪.简易的课堂教学实例更容易启迪学生举一反三[J].会计之友,2010(01).
[5]晏国苑,朱丹.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师生兴趣互动[J].会计之友,2009(01).
[6]王泽云.《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07).
[7]孙金平.《基础会计》教学中歌谣式教学方式初探[J].会计之友,2009(07).
[8]范忠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09).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记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2.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50-01
英语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提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的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所以学生词汇量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词汇量从原来800个单词提高到1500多个单词和近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并强调用“学会使用”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了语言的运用。但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很多学生的学习信心逐渐降低。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在初中英语中对词汇记忆教学进行了有效尝试。
一、当前初中词汇教学的现状
笔者在本校八年级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目前英语课堂中常见的词汇教学有两种:一是教师根据课本后的单词表,在每节新课开始前先领读单词表,学生跟读,或让学生跟读磁带,然后教师讲解其中一些重点单词的用法,之后就让学生反复的背诵记住单词,教师一般通过听写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如何在词汇教学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做到轻负担,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许多英语教师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二、词汇记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情景记忆法。置身于真正的交际情景学习语言,是最有效的,就像我们学习母语,知识的获得必需镶嵌在相关或“真实”的情境中。但是对于外语的学习,课堂上往往缺少真正的情景,所以我们可以创造语境,使学生回到他们日常熟悉的场景。例如:新课标八上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新词的导入可以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今天早上大家是如何到校的?T: I’m sorry. I’m late today. Ss: What’s the matter? T: My car is broken. So I took the bus.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1: By bike.S2: On foot.S3: By bus.T: Does anyone take the subway? …通过情景导出了get to, subway 等词汇,让学生好像真的在日常交流中学习。情景教词法还能让学生反复操练单词,便于记忆。比较而言,学生对书本上想象的人物不感兴趣,生活中的真实的人和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实的人和事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更多、更有趣,进而更容易记住。
2、趣味式记忆教学。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兴趣可增强记忆,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积极而持久的认识倾向,它与大脑皮层中思维活动的兴奋中心相伴随。”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这种天性我们不能压抑,只能加以引导。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及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A.游戏教词法。游戏是一种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娱乐方式,也是学生们偏爱的一种学习方式。①猜谜语,例如新目标七下Unit9 可以利用Who am I?的游戏来导出write,practice等的过去式。②数词游戏,如:“Who has number… ?写些数词卡片,根据所教数词的多少,卡片上分别写上从1到25,从25到100,从100到1000和超过1000以上的数词。当教师指卡与学生背诵、做游戏时,就用数字代替他们的各字。就像他们的英文名字一样,使用多了就记熟了,这个游戏锻炼了学生们的记忆能力。
B.实物呈现法。结合图片、实物来做,如教mountain这个词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猜,自己说。
C.音乐歌曲教词。音乐歌曲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教学中用它们教学新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愉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树立学习信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例如,在教学leaf,fall时,我用一首歌a big big world中的I can see the first leaf falling来导入新词,顿时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讲sports时,课前我给学生播放了马丁演唱的The cup of the world,学生们都精神抖擞,跃跃欲试。
3、衍生词义,记忆词汇。词义是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方法,教师都是先导出单词,再让学生猜测词义,或者直接告诉他们词义,但有时也可以先解释词义,再引出单词。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使教学更深入人心。这类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A.直接解释词义教学词汇。如:教lazy 这个词时,就可以说:All of you study hard, but Xiao Ming doesn't study hard. He is very lazy. He gets up late and then does nothing all day. He is not a good student.这样通过一个例子使学生既练习句子,又清楚、准确地领会了单词lazy的意思及其怎样灵活运用。也可以利用诱导的方法介绍新词汇。如:教师说:“I have a lot of money. So I am …”学生答“富裕”。老师接着板书出rich。又如,教师说:“This pen is nine hundred yuan. It is expensive.”学生答“贵”。
B.利用词义的归纳、对比法。大脑学习理论研究者认为,词汇不是孤立地存储在人的记忆中,而是分门别类地存储起来的。因此归类很重要。①利用同义词。同义词都是相对的,比如nic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同义词可能是pleasant(令人愉快的),kind(亲切的),fine(好的)。根据这个特点,不要孤立地看某词的同义词,而要把它放在句子中来看是不是同义词。如:The weather is nice today. 和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 这两个句子中,nice和 fine就是同义词,可以相互代替。②利用反义词。在英词中表示相对的概念的词汇经常可以遇见。如学过big以后,当学到small时,可以指出Small means not big.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了。③也可利用联想找规律。如由tree联想到branch, leaf, green, yellow, color, flower等。在黑板上板书:cold > cool > ______ > hot询问学生,空白处该填上什么样的词(答案:warm)。
总之,英语的教学充满了快乐与痛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更易带来疲劳。”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认真地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词汇,应根据词汇特点,找出一种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才能有法可循有样可学,积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玲,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关键词:公路建设;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分配;维护保养
前言
目前,国内多数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均采用各种大型工程机械进行施工,例如碾压、摊铺、起吊机械,大幅提升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是在机械施工过程中却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既影响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和安全性,也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损失。因此,在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如何正确地选择和操作机械、合理地保养和维修机械,避免出现施工中的经常遇到的问题,已成为施工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1.公路机械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机械施工安全事故
我国有关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发生地坍塌、压路机倾翻、大梁支架坠落、挂篮坠落等各种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有机械操作不规范、未严格依据有关标准与规范进行机械检查与维护、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防护性设施不到位、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等事项。对于公路施工的场地条件、气候温度、地质结构等客观因素的应对不足,也引起不少安全事故。例如高温造成的机械过热、地基沉降造成的机械失衡等。
1.2. 机械设备管理体制缺乏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是工程量较大,但施工期较短,而施工企业常常是规模小,设备不足,为追赶进度、提高生产效率,一味地让设备超负荷加班、加点。不仅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监督、管控、维护,也没有完整有效的机械设备生产制度,从而直接造成了施工机械状态及完好率的低下。由于难以保障生产机械的运行状态、质量寿命,倘若施工机械出现电气短路或机械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了项目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将直接危害到操作人员与作业范围以内其他施工班组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是由施工机械的外部结构接触、破坏到施工部位。
1.3. 机械设备老化、损坏
由于企业进行机械化施工的过程当中,没能够对各个路段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科学、有预见性的评估,没能有效地针对工程量分配设备。因此,在配备机械化设备的时候,经常是一刀切、统一分派,根本没有考虑到具体施工当中的具体需要。
在设备分配施工任务上的不科学,造成了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的严重问题。有的地方,由于设备的严重缺少,机械长期超负荷作业,加之使用不当、不注意保养,设备的老化程度非常高。而在另一些地方,由于设备的长期冗余,许多先进的设备长期闲置,出现了老化生锈的情况。此外,由于这些设备的大量堆积,因此得不到必要的更新,最终出现设备跟不上施工的实际需要的问题。
1.4. 操作人员素质较差
由于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公路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往往非常先进,操作也相对复杂。而许多施工企业虽然非常重视机械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却往往忽视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配备。在公路工程项目机械化施工中,现场施工人员主要有负责直接操作机械作业的特殊工种人员,指导、指挥机械操作行为的现场管理人员,检查、养护、维修施工机械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技术能力的高低对机械施工的效率、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一些施工企业并没严格把关机械操作人员的招聘,更没有开展系统、专业的再教育,往往是指派一些未经过资质考核、缺乏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参与施工,不但难以发挥机械化生产的应有作用,也直接影响、威胁到了其他班组的作业秩序、人身安全、施工质量,而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不到位、专业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的存在,也将影响到机械施工的安全、质量。
2. 机械施工主要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建立机械施工管理组织
公路建设机械施工企业必须设置工程机械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对于机械管理的全过程(机械设备的计划、选购、调试、使用、维护、检修、升级、改造、更新和报废等环节)都要制定与其环节相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使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使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制度化、规范化。
明确管理组织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工程机械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机械施工计划总工期和阶段工期、工程施工方案、机械施工程序、操作规范、现场管理人员职责、机械选用、机械最佳配置和机械安全施工具体措施等。
2.2 .构建工程机械施工安全体系
2.2.1.机械操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风险意识,做好劳动防护工作。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要坚持做好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机械设备检查,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理机械事故隐患。操作人员要在确定自动控制机构、监测、指示、报警、仪表及警示等安全装置设备齐全并使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操作机械进行作业。
2.2.2.加大现场的安全监察力度。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责令相关负责人整改,并且要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2.3.对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管理。在机械周围要设置安全警示牌、路障。用来提示过路行人的。机械的停放场地要平坦,便于机械进出,并且要做好机械的防冻、防雷等工作。
2.3. 积极地落实设备管控活动
2.3.1. 合理选取机械设备。要明确道路建设工程的建设特点、工期及工程量等要素。在预算合理的前提下,选择技术先进的设备。在项目的时间不长,建设场地不宽阔的时候,要使用多功能的设备,对于那些有着较大的活动量,而且性质独特的,要使用专用的设备。
2.3.2. 加强开工前的组织管理。
开工前要详细划分具体明确部门、岗位的职责与职权,针对机械设备的选型、进场调试、运行使用、检查维护等环节业务活动,按相应的标准、制度与规范执行,保证各项监督、管控工作的效率、质量。需要将机械施工部分视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单项工程,根据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确定机械生产的总体计划、阶段性工期要求等,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施工要求,设计、编制具体的机械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并调整、优化相关的业务程序、操作规范。
2.3.3. 机械设备合理运行
在实际机械施工时,应综合考虑整个项目的机械作业量、工种类型、机械数量等具体情况,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设计、制定机械施工责任制并将其细化、分派、落实到每个操作岗位,通过奖惩制、考核制的实行,进一步提高全体在岗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将机械施工的操作、指挥、检查、维护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有效进行。
2.3.4. 注意设备的养护和维修
机械设备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适当的养护,以提升设备使用时间和效率。企业要设置综合化的机械养护体系,不能以时间紧、任务重为由来搁置、放弃保养计划。任务量大时,施工设备也必须处在一种合理的运行模式之中,减轻其问题的发生几率。没有任务时也要对其开展定期的养护活动。
2.4.强化机械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由于全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机械设备之中,设备种类、构造、操作等也变得更多、更难、更繁琐了,对操作人员知识、能力和经验要求更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
2.4.1. 严格录取操作人员,开展岗位培训活动。操作员必须懂且有一定经验,在了解设备结构特点和原理之后才可以上岗工作,最好具有一定的故障分析和维护能力。
2.4.2. 施工单位面临新的施工环境或引进新机械设备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各种形式培训,丰富操作人员的新知识、新技能。
2.4.3.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操作的教育。严格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公路工程机械的安全施工。提高机械使用率和缩短机械维修周期,为施工单位在工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公路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3.结束语
公路机械化施工由于很多施工企业缺乏长期的技术、管理经验,确实存在尖端而复杂的问题。因此,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具体标准规范,重点加强选型采购、运行使用、检查维护的监督、管控,才能避免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健.论路桥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
关键词: 尝试教学 递进式尝试教学法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 尝试成功率
1 递进式尝试教学法的现实背景及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实践应用尝试教学方法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外贸进出口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从事国际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就业背景看好,因而在中职学校招生时, 国际贸易专业受到了众多初中毕业生青睐。中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属于理论知识性和操作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基于其涉外性、应用性和国际化的特点,培养能够应战经济全球化,为绍兴、浙江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便毋容置疑地成为这一专业的教育目标。近年来,作为学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的一线教师,遵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所提出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 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笔者也慢慢从传统教学的桎梏中得以逾越,开始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以灌输方式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而且也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格格不入。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展开使用一种尝试教学法, 应用后解决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难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及自学能力,许多专业采用后教学效果颇佳, 我们国际贸易专业采用后教学效果也较好, 总之全校教师普遍乐于运用,现在业已推广至全校各个专业。但笔者发现, 国际贸易专业的部分教师在应用尝试教学法时, 过于浮躁, 流于形式,不管什么内容, 学生是否熟悉, 能否理解,先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自学, 自己盲目理解练习, 在犯了许多错误之后, 逐步纠正错误,希望学生从中学会知识和技能。这种尝试过程,多少带有一点盲目性,有可能让错误先入为主。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应当考虑到中职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基础差,成绩不理想, 经常受到班主任的指责和任课教师的埋怨, 很多学生都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欠佳,对学习产生了自卑和恐惧心理, 如果本专业的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一点也不熟悉不理解的情况下, 在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 那就未免显得过于急进。尝试教学法有一个固定的教学程序, 它只是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指示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 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学生情况的不同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
2 中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实施“递进式尝试法”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步骤。
递进式尝试教学法在以前实践应用尝试教学法已经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针对尝试教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相信学生如果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要求教师的帮助的可能性,看到中职学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学生的素质导致他们在尝试过程中, 缺少“遇到困难,主动学习,解决困难”的热情。
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是学生比较陌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在老师引入有一定难度的尝试题时, 部分学生干脆放弃学习,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扯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 使课程无法按照教师预想的程序顺利进行。最终导致无论是传统教学方法, 还是采用科学的尝试教学法, 主动参与学习思考尝试的始终是一小部分基础较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能真正地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应对以上现状,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真正有可能有兴趣有成功感地投入尝试、解决问题,递进式教学法设计了如下实施过程。[ ]
2.1 引入准备题( 架桥),为出现尝试题作准备, 在新旧知识间架起桥梁。
以一个企业的进出易过程为实例,贯穿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了解整个背景的情况下强化各环节的学习,突出内容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贸易纠纷案件, 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并掌握理论知识点在贸易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授之以渔。为解决尝试题做好准备。
2 . 2 出示尝试题( 探索) , 与例题基本相似,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一堂数学课上得成功与否同练习的设计关系极大。教师备课,很大一部分精力要花在练习设计上。学生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尝试题,由于已经有准备题的练习和熟悉,对于尝试题的处理,应该能应用正确的方法, 以较高的效率和正确率解决问题,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有80%的学生能够顺利解答尝试题, 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知识点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和应用国际贸易知识增强了信心。同时,有准备的尝试,也可以防止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纠正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以及错误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
2.3 实际操作。
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最好能与当地外贸公司挂勾,学生在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阶段性地到外贸公司进行专业实习。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尝试题解答, 毕竟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的模拟。让学生亲历亲为地参与外贸实际工作, 才是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真正的尝试和实用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能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 把知识直观化, 为以后和工作做好准备。并且在现实中, 外贸公司具体的操作程序和书本上的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2 . 4 教学中网络的应用。
利用国际贸易实训软件在网上进行。
学生实训可以通过两个方式进行, 一是在试验室,安排固定的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是学生可以在校园网内随时随地上网进行。实训软件主要是模拟现代外贸业务网上操作的各个环节,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实际经验和能力。
2 . 5 联系外贸公司实际业务, 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动手机会。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除了将一些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放到课堂上, 模拟外贸公司的运作, 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亲自做一回“单证员”、“报关员”、“电子商务师”以外,课题组还将尽可能联系当地外贸公司, 创造让学生深入现场,亲手操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一、增强兴趣、树立自信心
兴趣是求知的导向,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因素。针对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仍保持小学生天真活泼、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用歌曲、口诀、小故事、用chant、表演对话、开展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用猜谜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寓教于乐。
二、巧教语音
语言是学习英语的金钥匙,在初一的教学中利用1-2周的时间让学生学习48个音标,把音标科学地分类,将音标中的元音、辅音和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联系起来,用绕口令的形式巩固所学音标,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利用音标突破单词,利用单词突破句子,让学生在心理上消除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获得一种学习上的成就感,轻装上阵,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语音基础。
三、掌握单词拼写规律
掌握规律、让学生拼读单词有章可循。我在教会学生音标之后进行教材顺序教学26个字母,此时学生就能准确无误地掌握26个字母的发音并能按其所含的原元音音素对26个字母正确归类,然后在学习一些日常用语和基本的读音规则(如a、e、i、o、u)五个元音字母的语音,掌握一些基本的语音现象为学生以后记单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扎实课堂词汇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在词汇的教学中使用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初一年级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教学中应扎实课堂词汇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单词与做游戏相结合,寓单词教学于娱乐之中 。我在教单词时,辅以各种课堂游戏,游戏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师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胜的欲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课堂教学重示范。在课堂教学教授单词时应该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素,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习惯,确定学生都能听清,模仿正确。采用了一系列直观、新颖的教法,并用丰富的表情、肢体语言、简笔画、单词卡片、幻灯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对生词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如:实物教学法,首先,准备一些食物如:一个桔红色的桔子,又大又圆的红苹果,浅黄的香蕉,黑白相间的足球等,都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其次,可就地取材。综观初一英语教材,很多单词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如文具类:pen, pencil, penci-box,eraser,ruler,schoolbag;这些词教室里都有,还有服装类,人体部位类词汇等都可以指着这些东西就可以学单词。巧以旧引新。在教学中重视中小学英语知识的联系,以旧词引新词,如:pen---pencil---pencil-box-,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等,并以旧引新套用旧句子,以新词造句重温旧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 课堂教学重运用。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如置于真实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使用所学词汇来表达思想感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3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带全家福来学校,课堂上词汇的教学就是从介绍自己的家人开始等。在八年级《How do you make milk shake?》中,我组织学生自制奶昔,课堂中我在亲手示范香蕉奶昔的过程中,分别在每个步骤中引入新词汇,再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断使用、巩固所学词汇,拉近了英语课堂与真实生活间的距离,学生踊跃参与,教学效果好。如即兴作文法可以给学生一个topic,几个单词点明具体地方,如:my family,classroom , school ,park,hospital等,然后要求学生口头作文:将所给单词运用进去,尽量说得完整、通顺、流畅。这种锻炼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意义是全方位的、极为重要的。
五、落实教学环节
1、 循环听写,促进单词分层记忆的有效落实。据粗略估计七年级教材词汇表每个Topic的单词总量不少于50个,按照学习进度学生每天得记10个单词,在实际的学习中,涉及一个循环记忆的问题,如何能使瞬间记忆转为长时记忆呢?我在教学理念上采用分层记忆法,把单词记忆工作放在课堂,放在有效引导记忆的位置上,强化分层记忆的理念,将课堂听写体现出新的形势,不急于求成,不是简单地按教学顺序听写,按分层记忆的规律降低单词记忆难度,减轻学生负担。(1)听音写英语单词。(2)听汉语写英语单词。(3)单词听音说汉语。(4)汉语短语译英语。(5)英语短语译汉语。长期使用这样的步骤,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循序渐进地记忆单词,使得每个单元的大量单词在反复循环中得到巩固。
2、 巧用教材特点,有效渗透重点词汇。教学中利用教材特点,有机地对教材进行整合,整合中突出重点词汇,使学生增多接受词汇的机会,增大记住的机率。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及兴趣,让学生轻松记单词,巩固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相互交流、借鉴切实有效的学习习惯,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如:(1)眼、手、口、脑并用。(2)盖住汉语解释,看单词说汉语意思。(3)形象生动的方式,如:“hippo”,可记为,“河马的PP圆圆的”。如:homework这个词,就是“home”和“work”的组合 -- “在家里做的工作”当然就是“家庭作业”了。又如 welcome 一词,可以把它拆成“we” “l”“come”三个部分,“我们大家一起来”难道还不“欢迎”。等等(4)与同桌或小组紧密合作,展开竞争。(5)背句子记单词,通过句子的练习,加深对单词的记忆。(6)在口语练习中记忆单词,在文章的朗诵或背诵中记忆单词。(7)采用反义词法,同义词法、对应法、组合法等提高记忆效率。
六、注意关心差生,对他们加以个别辅导
在词汇的记忆和掌握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个别“记忆力弱者”,他们会有种自卑感。 我们应正面引导,对他们要有耐心,单独地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求好的同学 多多帮助差生,使差生感受到周围的师生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关心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七、多样化的激励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