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微企业投资项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 未来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相关的社会效益。投资房地产项目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保障。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因而房地产行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为只有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社会才会稳定,经济才会发展。
然而房地产也对社会心态构成了严重的破坏。当一个社会炒房与炒股一样成为常态之后,房地产就已经偏离了解决民生的方向而成为了资本的工具。这几年的房价潮涨潮落之中,炒房队伍日见其长,而且多数炒房收益不菲。因此,房子更成为投资和投机的工具而被追捧,很多人创业的想法和资金被炒房取代,很多人都在幻想通过轻松的资本炒作积累财富,而非辛苦创业搞经营。房价早已超过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但还一直涨个不停。房地产还破坏了地方政府的心态。国家实行分税制之后,很多地方政府在实体经济上没有缺少发展能力,就把希望寄托在卖地上。房地产业由于具有投资规模大、拉动GDP速度快、彰显政绩效果明显等优势,这与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特征相吻合,从而成为地方政府确定当地支柱产业时的首选。房地产业的畸形繁荣,与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之间关系多多。由于房地产业的短期效益较为显著,一届不过5年的地方政府显然不愿去发展研发周期长、短期效益不明显的高科技产业。所以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不仅无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会进一步造成资源的错配和产业结构的失衡。一个国家不可能依靠盖楼实现经济现代化。
2、中小企业房地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中小企业投资房地产项目除了社会效益以外,最重要的是获得了经济的效益。
首先应进一步的加强企业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和市场的销售情况。中小企业在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前期应加强各方面环境的评估。这样能为中小企业在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前期提供适当的决策依据。在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投资环境各方面的管理。其次,中小企业应该做好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使企业的税后利润最大化。中小企业投资房地产项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而为了实现企业的最终目的就必须做好纳税筹划工作。中小企业应在合法的情况下通过对涉税业务进行全面的策划,制作出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使企业达到节税的目的。再次,中小企业应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管理者对于投资项目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中小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适应市场的变化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中小企业投资房地产项目的未来发展之路
通过对中小企业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分析,作为中小企业在跨行业投资房地产项目时,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民众投资意识逐渐加强,社会对各类房地产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这给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尚未形成垄断,中小型企业在这个零散的房地产市场内仍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作为中小型私营企业的中小企业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发展策略有以下几点:
3.1 “缝隙经营”的策略
中小企业投资的房地产项目,无论是在规模、资金还是科技含量于大型企业相比都处于劣势地位。为此,中小企业选择经营方向时,应尽量选择一些大型企业轻易忽略,但又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缝隙”产品,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拾遗补缺,填补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空缺。
3.2 制定“精品”方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房屋的考察不仅仅是房屋的规划设计、交通配套及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还会进一步要求房屋有一定的产品文化和居住文化。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洗礼之后,房地产开发的各项成本都不断的提升,通过房地产业的竞争的不断加剧,作为中小型私营企业的中小企业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规模不大,并且也很难在资金上获得优势。中小企业在投资房地产项目可以走精品战略之路,通过设计理念的创新、引领时尚生活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购买者对房屋品质的要求,提升产品和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3.3 确定适合自己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同其他的商品一样,都会面临着市场的抉择也就是消费者的选择,并且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多,谁都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对于向中小企业这样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则要更加注重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研究,通过对市场进一步的细分,选择出产品将来可能面向的消费群体,从而确保自己开发的房地产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成功。中小企业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应以高效率、高品质为某一狭窄的对象进行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们。
对于向中小企业这样的中小型私营企业投资房地产项目并不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但是固守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竞争策略,显然是行不通的。为了寻求突破,实现突围,中小企业应迅速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优势,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走与大型房地产企业不同的路。做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参考文献
(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公司数与变更比例 本文以2004年~2008年在中小板上市的2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研究这五年中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当年、上市后第一年、上市后第二年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剔除25家未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司样本,最后得到794家公司样本。
在2004年~2010年期间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794家公司中,发生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的公司共有149家。其中上市当年、上市后第一年和上市后第二年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公司分别为14家、62家和73家。由统计结果可以发现,随着上市时间的增加,募集资金投向发生的公司数逐年增多,变更比例逐年增加。上市当年有5.19%(14/270)的公司发生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募集资金变更比例主要集中在0%~20%。上市后第一年有23.22%(62/267)的公司发生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募集资金变更比例主要集中在0%~40%。上市后第二年有28.40%(73/257)的公司发生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募集资金变更比例主要集中在20%~40%。
(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的主要类型 本文统计研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149家公司发现,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变更为投资主业和变更为对外投资。变更为投资主业主要包括将变更用途的资金投资于固定资产项目、收购在建工程、用于购买或研发某项技术或专有权等,而变更为对外投资主要包括将变更用途的资金用与他人合作进行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对外股权投资组建企业法人等。
在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149家公司中,上市当年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14家公司中有10家将募集资金变更为投资主业,有2家将募集资金变更为对外投资,有2家未披露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原因;上市后第一年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62家公司中有32家将募集资金变更为投资主业,有21家将募集资金变更为对外投资,有9家未披露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原因;上市后第二年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73家公司中有34家将募集资金变更为投资主业,有28家将募集资金变更为对外投资,有11家未披露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原因。由统计结果发现,有将近一半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将IPO募集资金变更为投资主业,还有将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将IPO募集资金变更为对外投资或未披露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原因。
二、两类IPO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一)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为投资主业 中小业企业板上市公司将IPO募集资金变更为投资主业,多是由于随着时间推移外部市场变化导致招股说明书中承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据此改变了公司上市时的投资决策,将变更用途的资金投资于固定资产项目、收购在建工程、用于购买或研发某项技术或专有权等。如2007年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精诚铜业(002171)在上市后第二年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高达90.69%,公司披露的变更原因主要为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募集资金项目生产的产品出口严重受挫,产品需求量严重萎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考虑到我国未来经济将向拉动内需方面转变,公司于2008年10月底开始对项目重新进行可行性论证,拟调整原募集资金方案,将原来以主要生产锌白铜带、锡磷青铜带为主而向黄、紫铜带进行转化,同时在产品的档次、产能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公司因市场变化改变投资决策还需更加谨慎,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前瞻性的不足。
(二)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为对外投资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将IPO募集资金变更为对外投资,多是由于招股说明书中原承诺投资项目的实施存在较大困难或风险,而与他人合作进行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对外股权投资组建企业法人等。如2007年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怡亚通(002183)在上市后第二年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达到48.28%,公司披露的变更原因主要为“怡亚通供应链华南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由于政府规划调整,短期内无法完成该项目土地的置换工作,使得该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募集资金人民币28139.02万元处于闲置状态超过一年之久。为更加有效的发挥募集资金效益,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将募集资金变更为投入“公司通过增资全资子公司联怡(香港)有限公司参股伟仕控股有限公司项目”。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联怡香港与伟仕控股签订股份认购协议、从香港二级市场购买伟仕控股股份,拟最终达到持股伟仕控股25%股权的目的。但由于伟仕控股股价的大幅攀升,公司难以在短时间内以合理价格完成预定认购及购买伟仕控股股份的计划。怡亚通决定放弃与伟仕控股的重大资产重组,出售伟仕控股股权,交易方案见图1。2009 年12月17日,怡亚通全资子公司联怡香港在二级市场以2港元/股的价格出售伟仕控股股份6000万股,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约5500万港元(税前)。2010 年11月26日怡亚通全资子公司联怡香港与POTENT GROWTH LIMITED签署协议,授予POTENTGROWTH LIMITED在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11年11月26日期间要求联怡香港以2.1港元/股的价格向其出售联怡香港所持有的伟仕1.5亿股普通股的全部或部分的选择权(“股票期权”)。截止2010 年12 月31日,怡亚通共持有伟仕159159999股普通股,持有成本为1.0723 港币/股,收盘价为2.29 港币/股。怡亚通将募集资金用途变更为对外投资,通过子公司收购其他公司股权以实现资产重组,在香港二级市场购买股份,导致伟仕控股股价在两个多月内大幅攀升,随后又通过股票期权形式出售股权,有利用募集资金炒作资本市场从中获益的嫌疑。
着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重,企业融资风险增大,利率风险溢价上升,广大生产和投资企业呼喊资金紧缺、融资成本过高之声越来越急。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实际上,目前大企业和重点项目资金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一些大企业的资金,甚至充足到不接受银行上门贷款、反过来对银行超前还贷的程度。相比之下,普通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却很大,反映出中国货币贷款配置及融资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大型投资项目使用的贷款数额大、时期长,令银行大量资金沉陷于长期项目中周转不畅。调查显示,目前银行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已从2008年的50%上升到2014年的56%。而为保证已投放中长期贷款的投资项目建成,银行持续追加中长期贷款,造成投进大型项目的长期贷款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大,使得银行可用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来源减少,导致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多发、融资风险升高、融资困难与成本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一直以来,国家政策文件反复号召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但大银行普遍认为大企业大项目才是政府真正支持的重点,贷款安全度高,集中投放贷款效益高,对大企业大项目贷款争先恐后,喜好组团联手供贷。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则认为成本高、风险大,不是避而远之、百般推拒,就是严苛审贷、溢价收费。
这显然是一种偏斜与误读。事实上,大企业大项目贷款获得银行连续不断的供给支持,掩盖了很多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贷款软约束造成的风险损失。很多大规模长期贷款实际存在的不偿还风险,被连续不断的更大量、更长期贷款所包纳掩藏或向后推延。
更为严重的是,银行贷款重大轻小,会对货币贷款总量供给造成紧缩影响。大量货币贷款沉积在长期大项目里,相当于常规货币存量被缩减。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货币供给量,才能满足合理需要,这不是正常的情况。
因此,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深层症结,在于其融资资源被大企业和大项目的大规模贷款所挤占而缩减。同时,目前看起来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较多,但考虑到货币贷款结构问题造成货币周转速度下降、直接融资及社会融资增量缩减等,当下货币增速下的货币量供给,并不足以满足经济运行的合理需要,这也是融资难融资贵有增无减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这一问题,单从政策语言上强调支持,从中小微企业方面入手,无法得到解决。关键要调整大企业和大项目占用资金过多的融资配置失衡状况,压减过多过重的大项目投资贷款规模,为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业,让出融资贷款资源,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关键词:中小微 民营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
2011年4月开始,由于资金链条断裂,温州一些企业主开始“跑路”,到国庆节前后达到。至10月中旬,浙江省“跑路”和“跳楼”的企业主有228位,其中温州占了90位。其原因多种多样。有因赌博输光而陷入财务危机的个案,更多的是因为今年货币政策的极度紧缩,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而以饮鸩止渴式借入民间高利贷,到期无法还本付息而资金链条断裂,最终陷入财务困境。为什么陷入财务危机的都是中小微企业呢?这类企业天生就面对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吗?本人以十多年的企业财务主管经验,结合相关财务理论,主要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来谈谈中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
一、中小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可能性。理论上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该系数越大,则财务风险就越大。从公式看,利息支出越大,系数就越大。可见,企业财务风险大小与负债比率和负债利率的高低直接相关。温州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相对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主的风险观念
企业主的风险观念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和抗风险的能力。温州企业主大多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和超前的创业精神,但是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冒险精神较好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盲目借贷冒进投资而缺少理性的调研分析,跟风投资现象非常严重,而风险管理意识非常淡薄。
(二)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
温州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产结构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财务风险偏高的主要原因。
1、 实收资本空虚化
在创业初期,由于资金实力欠缺,企业主利用借来的资金注册企业,而后又通过挂其他应收款等各种形式抽逃注册资本;有些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也通过虚增注册资本的形式,修饰企业实力。
2、 短期贷款资本化
一些投资项目银行不认可,企业只有通过变通的手法,利用主业流动资金贷款,经过多次空转后被挪用于一些长期投资项目。
3、 民间借贷高利化
鉴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和银行信贷政策的歧视,多数中小微无法从银行获利足够的贷款,只能转向民间借贷。由于众多企业的民间借贷需求,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这些因素,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实质性的资产负债率和利息负担,从而推高了财务风险。
(三)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温州中小微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财务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许多企业分管财务的领导甚至不懂财务,而财务人员也只是简单的会计核算人员;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企业管理流程不规范,财物资金管控不严、财务数据不真实、不及时和财务监督不到位。多数中小微企业的现状是“外账”报表齐全、数据齐全,但却是假的。而“内账”却是报表不全、数据不全,企业主的家族消费与企业成本不分的糊涂账;缺乏系统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如在项目投资上,缺乏对投资项目的调研和评估,对项目实施的监督也不到位。又如在采购环节,企业主普遍利用亲信或者亲戚的可靠性,缺乏系统采购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对供货方的评价和货物的跟踪都存在问题。
(四)财务管理制度和执行
温州中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普遍不健全,即便有制度也执行不好。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授权交叉;没有财务战略目标,缺少预算管理;缺乏对现金流控制的能力。
二、中小微民营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
急功近利往往成得了一时也成不了一世。企业家也需要经历N次风险才能更好地成长。企业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风险控制。
(一) 改观企业主的风险意识、企业人力资源策略和投资策略
1、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企业主的培训
近年有关部门曾推出了给企业主补助和名校联合培训的一些措施。但是名额很少,受益面很有限,只有很少几人得到了培训的机会,绝大部分小型微利企业主是无法享受到的。政府应该加强这部分企业主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大部分企业主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
2、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要不断完善
企业主要敢于用家族朋友圈子内外的所有可用之才。家族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人才的制约。企业主应改变观念,唯才是用,善于采用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企业要倡导决策的民主集中制
完善投资策略,避免冲动性投资。企业的投资决策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权衡风险和报酬。企业只有加强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重点对投资目标、规模、方式、资金来源、风险与收益等作出客观评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二)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
实收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虽然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注册资本必须足额到位,不得抽逃,但是实践中实收资本空虚化现象比比皆是。这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在公司成立时应通过有效手段保证注册资本的及时到位,并在企业的持续经营期间进行有效监控,防止抽逃现象的发生。
控制资产负债率在合理范围内,既要保持一定的负债比率,充分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又要控制负债经营的风险,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各银行在做着杀鸡取蛋的勾当,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算是最低的了,有的甚至上浮80%,还得附加一堆条件,比如强制认购理财产品等,使得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越过了基准利率的一倍以上!希望国务院、央行和银监会考虑此问题,别总是竭泽而渔。企业主们在利用民间借贷时,要充分权衡承受能力,饮鸩止渴的事是不能干的了。
资金来源结构与资产结构相匹配。企业的流动负债规模,大致与速动资产的规模相当,约为流动资产规模的一半。此时速动比率约等于1,流动比率约等于2。一半的流动资产和全部的长期资产,应该由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支撑。这样的资本结构是稳健可持续的。但不少企业的流动比率甚至小于1。就是说,流动负债用来支撑全部的流动资产以外,还支撑了部分长期资产的需要。这隐含了很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时,要考虑公司的业务状况来安排企业资金的来源,并在风险与收益之间作出选择。
(三)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引进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
企业不但要求管理人员参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基本的财务知识,还要善于向社会引进优秀人才。别当心“外人”参与管理,参与财务。拒绝“外人”参与核心管理团队,企业可能永远无法做大做强。
2、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水平
首先要规范企业业务流程畅通,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保证资产安全和传递给财务部门的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使会计信息真实可用。其次要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把账目做全做准,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3、 建立系统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主要指在企业管理财务风险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职能体系,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确保各项风险分析职能落实到位,温州中小微型企业应该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完善预警组织结构,确保预警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但是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仅对企业管理者负责。通过建立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的一切资本运营过程进行监督与跟踪,降低风险可能性,减少风险损失。
(四)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1、要理顺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缺失或运行效率低下的,应当及时解决。
2、制定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管理的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是以制度为基础的,因此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尤为重要。具体落实财务管理责任制,企业还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让制度切实的执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吴秋生等.内部控制评价整合研究.会计研究,2011
[2]王 利.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思考.会计之友,2010
一、 民间投资发展现状
1-5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44.37亿元,其中国有、非国有投资分别为72.12亿元和272.2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0.9%和79.1%;其中,民间投资为207.1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1%。从所占比重看,民间投资已经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从民间投资主体看,私营个体企业占民间投资总额的70.3%,构成民间投资的主体。同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集体企业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民间投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民间投资主体正逐步朝多元化格局迈进。
今年以来,我市重点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注重城乡面貌建设,因此,推进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城市公园、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其中,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属于省重点项目,全长30.9公里,分为昌南拓展区段(4.1公里)和景东片区及高铁商务区段(26.8公里),全部计划总投资高达32.75亿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今年,我市民间投资增速呈现低迷,从1-2月的-12.4%、1-3月的-13.7%、1-4月的-14.1%到1-5月的-9.3%,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当前,我市民间投资呈现一下几点趋势:一是在投资方向上,由于市内民间投资规模小而分散,存入银行和投资股票的多,投资生产性项目的少,不能形成投资的主流;二是投资结构上,民间投资行业、项目单一,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和所占比例均很小;三是企业规模上,我市民营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小企业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少;四是论证比较成熟的项目较少,没有更多的好项目为依托,加之制约因素多的实际,不能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
在总结外因的同时,作为民营企业的本身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民营企业起点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民营经济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缺乏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导致民营经济核心竞争能力较低;二是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家族式管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三是融资渠道依然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融通上表现为规模偏小且无稳定的资金市场配合。因此,承受市场风险和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能力较差,稳定性不强,加上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金融部门要求严格,使其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四是社保机制不够健全,职工队伍难以稳定。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引进人才、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成为民营企业实行更高层次扩张的主要障碍之一。
三、相关建议
(一)拓宽投资领域
要按国家确定的“非禁即准”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进入基础设施、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领域,通过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制订PPP项目标准化合同范文和分行业合同,提供更加细化可操作的实施指引,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及公益性项目的盈利或回报方式,处理好PPP项目投资的利益风险分配关系,使民间投资有“可预期”的投资回报,对于一些回报率较低的项目,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措施给予帮助扶持,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回报水平,增强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二)优化融资环境
一是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发展,培育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的资本市场。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引导闲散的民间资本多渠道、多形式地进入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同时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向民营企业投资。二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尽快落实好国务院近期针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问题制定的具体措施,即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要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贷款和管理方法,增加服务品种,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授信力度,打破商业银行放贷行业限制,开展原材料抵押、商标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对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以财政担保的形式解决企业融资,并通过完善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等融资平台,让民营企业更多得到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服务管理
一、简化社会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建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会办制度,尽可能的减少报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实行分类指导,实行投资项目属地化管理制度,完善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服务和管理。
二、破解土地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引导企业向特色园区、小城镇集聚。土地管理部门按照项目的优劣安排用地,涉及土地的各项费用与其他所有制平等对待。借鉴成功做法,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个私单位的特色园区或由管委会建设多层或标准产房,租赁给企业经营。对土地采取招标、技改、拍卖等方式,允许不同所有制单位在竞争中取得用地权。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中小企业经营预警制度的同时,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和企业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民营企业的业主从业风险基金,解除民间投资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业主发展经营,扩大投资规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