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范文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

篇1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辽宁东港;椅圈镇

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东端,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土地总面积24.47万hm2,耕地9.07 万hm2。拥有水田总面积5.33万hm2。2008年粮食总产量47.37万t,是全国800个产粮大县之一。东港市作为国家和辽宁省重点产粮大县,粮食产量徘徊不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粮食成本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粮食价格涨幅低于成本增幅,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影响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发挥;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中低产田比重高,抗灾能力弱;粮食单产不稳定,年际间波动大;灌排设施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项目区属老水田区,地方投资有限,与农业生产建设所需资金相比差距甚大,致使农田灌排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粮食增产目标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1项目区实施内容

东港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从2008年开始实施,现已完成三期工程,主要针对中低产水田进行改造,采取渠道衬砌等节水措施,配套田间建筑物,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0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包括椅圈镇1个乡镇,涉及于家村、康家村等9个行政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 333.33 hm2,计划兴建田间配套桥、涵、闸等建筑物549座(其中分水斗门26座,渡槽2座,分水农门248座,路涵265座,渠涵8座),灌溉渠道衬砌80.865 km(其中支、斗渠现浇砼衬砌25.165 km,农渠预制砼U型槽衬砌55.7 km),疏浚渠沟65 km。通过综合改造后,达到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集中力量打造高标准农田,真正做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示范效应[3-4]。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在项目区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有利于解除制约该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有利于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项目区土壤肥沃,水质清澈,水源充沛,宜发展水稻生产和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业,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观光农业前景较好;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栽植,发展稻田养蟹、虾、鱼等,农民积极性普遍较高。因此,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可以取得“建一点、带一片、成一线、富一方”的效应,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增加粮食产量的支柱、标准化生产的楷模、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

3项目区节水措施

项目区节水措施主要是对现有斗、农渠进行硬化防渗;在农渠进口增设分水斗农门,在斗渠分水口处设置量水设施。渠道衬砌方案的确定:项目区水稻生产供水损失较大的环节是输配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渠道的渗漏损失是渠系水利用系数不高的决定性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拟采用衬砌防渗技术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采用衬砌防渗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同时,还可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减小渠道糙率,增加流速,加大输水能力。初步选择2个方案,即浆砌石防渗方案和混凝土防渗方案,现将各方案优缺点比较如下。

3.1浆砌石防渗

结构形式:500 mm厚浆砌石护坡、护底。优点:抗冲流速较大,浆砌石抗冲流速可达3.0~6.0 m/s;抗冻和防冻害能力较强。由于浆砌石衬砌厚度大,大于冻深,采用浆砌石衬砌等于基础采取了部分置换,且加大了抗力,从而减轻了冻害;具有较强的稳定渠道作用,浆砌石属刚性材料,本身即具有固渠和稳定渠道的作用。缺点:不易采用机械化施工,需要劳动力较多,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厚度大,方量多,劳动强度大,造价比较高。工程造价约为86元/m2。

3.2混凝土防渗

结构形式:面层为80 mm厚混凝土,下设400 mm厚砂石垫层。优点:混凝土衬砌强度高,耐久性好;混凝土衬砌能防止动植物穿透或外力破坏,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衬砌渠道可运用50年以上;过流能力强,允许流速大,一般为3~5 m/s。便于管理,渠道采用混凝土衬砌后,除解决渠道坍塌、冲刷外,还可防止杂草生长,减少淤积,便于管理,节省管理费用。缺点:适应变形能力差,易发生冻胀破坏,结构复杂,造价最高。工程造价约为95元/m2。

(下转第247页)

(上接第245页)

经方案比较,并考虑项目自身特点、该地区实际情况、工程造价及东港地区混凝土防渗技术的成功经验,该次施工渠道防渗采用混凝土防渗方案。

4综合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改善水田面积1 333.33 hm2,可增产3 t/hm2,每年可增产粮食2 000 t,水稻及副产品的现行价格按2.0元/kg计算,则年可新增产值400万元;项目竣工后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3提高到0.53,节水量为3 420 m3/hm2,全区共节水456万m3,可用于椅圈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项目竣工后,有利于形成稻养蟹、蟹助稻、稻增产、蟹丰收的稻蟹共生、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成蟹平均产量为300 kg/hm2,每年可产河蟹400 t,按12元/kg计,每年可新增产值480万元。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2 400 t,农民收入总额增加,纯收入增加400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256元。

4.2社会效益

项目区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改善了灌溉渠道的输水状况,提高了用水效率,做到了适时、适量的计划供水,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4.3生态效益

项目区开发后,营造防护林可增加林网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轻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既减轻了对沟壑的割切,又避免了土地的石化和砂化,明显减轻河道的洪水、泥沙危害,减轻了风蚀和风沙的危害。同时可使农田防护林网内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发生变化,减轻了霜、冻和干热风的危害,更加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等各行业的健康发展。

5结语

东港市水稻主产区为老水田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经过改造后综合效益十分明显。但是因资金有限,有部分水利设施尚未配套,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建议在今后农业综合开发中加大投入,并且可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多家单位紧跟开发步伐治理一大片的局面,开发和其他部门相互配合、联合治理,以创造更好、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参考文献

[1] 刘晓春.东港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策略[J].新农业,2010(11):60.

[2] 胡振德.东港市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J].辽宁科技参考,2001(6):30-32.

篇2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区;生态位适宜度

中图分类号:F3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287-03

Regionalizing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Based on Niche-fitness Suitability Model with Potential Construction

GUO Feng-yu,MA Li-ju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Hebei,China)

Abstract: Based on niche theory. The potential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in the aspect of ecology was studied. Taking Lulong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niche and realistic niche was analyzed. A model of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construction niche with 12 indexes from 3 aspects with natural endowments of farmland,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and site condi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county area was regionalized using GIS.

Key words: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potential construction; regionalization; niche fitness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与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Fs2009201);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1237109D)

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在明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实质和内涵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模型,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进行合理的分区,旨在为有序引导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使工程设计更有针对性,编制更适合实际的工程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县域耕地等别。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部,燕山南部低山丘陵区,位于118°45′-119°08′E,39°43′-40°08′ N,总面积955.82 km2。依据《卢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2011年卢龙县基本农田控制面积为37 297.04 hm2,基本农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9.02%,占农用地面积的51.43%。卢龙县是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近年来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规模8 474.80 hm2,占基本农田总规模的22.72%。通过整理,区域内基础设置得到极大完善,基本农田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2数据来源

研究选取的数据包括卢龙县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和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卢龙县DEM高程数据、地形图、土壤图、基本农田划定外业调查数据,卢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1年经济统计年鉴、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和农开办农业水利项目等资料。

1.3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区评价

1.3.1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生态位适宜度是在Hutchinson的“n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作物的现实资源位与其最适生态位之间的贴近程度,用于表征作物对其生境条件的适宜程度[1,2]。运用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可以认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必须以各种资源条件为支撑和基础,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多维的资源条件空间[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因子构成最适资源生态位空间,耕地的现实资源构成对应的现实资源生态位空间。二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反映了区域耕地现状资源条件对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的适宜性程度[4]。当现实资源位完全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需要时,显示生态位适宜度为1;当现实资源位完全不能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需要时,生态位适宜度为0。可见生态位适宜度能够反映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资源需求与现状资源生态因子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2]。通常情况下,作物对资源环境的要求可分为如下3类:

对于正向作用的因子,即指标因子资源必须满足其最低要求,而且越丰富越好,如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公式为:

xi= 0 si

对于负向作用的因子,即指标因子资源的现状值越低越好,如坡度,计算公式为:

x= 1si≤Dimin1-(s-D)/(D-D)・RDiminDimax(2)

对于最适值在某一区间,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好的指标因子,如路网密度,计算公式为:

xi=0 si≤Dimin,si≥Dimax(Si-Dimin)/(Diopt-Dimin)・RiDimin

式中,xi为第i种资源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Si为资源现状的测度,Di为对资源要求测度,Dimin为资源要求的最小值,Dimax为资源要求的最大值,Diopt为资源的理想要求值,Ri为资源的保证率。

1.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定义,即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和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村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促进高标准农田持续利用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在考虑卢龙县农业生产的特点并结合实地调研与咨询专家的基础上,遵循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自然禀赋、基础设施与施工条件和立地条件3方面选取12个指标因子,构建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相结合确定指标因子的权重(表1)。

1.3.3评价指标分值计算由于各评价指标的取值范围和量纲往往不一致,难以直接进行比较分析,所以要将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使不同性质、不同度量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5]。根据因素指标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方式和作用程度不同,借鉴农用地分等体系中的赋值标准,采用经验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评价指标分级赋值标准。根据因素指标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方式和作用程度不同,可将评价指标分为阈值型因子和数值型因子。对于阈值型指标按照表2进行分级打分,对于数值型指标,可按相关公式计算[6-8]。

1.3.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区评价根据Shefold限制性定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通常由隶属度最小的因子决定,当某些因素在数量或质量上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接近某一临界值时,就成为限制性因素[5,9]。采用综合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式(4)]行指标量化分布的空间叠加,得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综合生态位适宜度,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划分为基本具备、稍加改造、全面整治3大建设潜力类型区[6,10]。

Sp=0min(xi)∈0Sp=xi × wsi min(xi)?埸0(4)

式中,Sp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指数;xi为某一评价单元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值,wsi为第项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个数。

2结果与分析

卢龙县基本保护区内共有耕地28 822.24 hm2,通过上述评价可划分为基本具备、稍加改造和全面整治3大建设潜力类型区。即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区(Ⅰ)、稍加改造区(Ⅱ)和需要全面整治区(Ⅲ)。由图1可知:

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区(Ⅰ) 面积为11 306.24 hm2,占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39.23%。该区域属于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卢龙县南部的平原地区和县城北部潘庄镇、刘家营乡、燕河营镇和陈官屯乡的平原地区。近期建设的区域面积较大,该地区的基础条件较好,建设的迫切性和可行性都较高,只需进行较少的投入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稍加改造区(Ⅱ)面积为6 468.57 hm2,占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22.44%。主要分布在下寨乡、双望镇、印庄乡和潘庄镇,分布与近期建设区相邻,反映其建设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以及连片推进性,该地区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稍加改造区域。区域内灌溉排水设施、道路年久失修,基本农田质量有待提高,应针对该地区基本农田的不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项目设计与施工。

需要全面整治区(Ⅲ)面积为1 1047.43 hm2,占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38.33%。主要分布在卢龙县的北部、西南部和东部半丘陵地区,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全面整治的地区。该地区基本农田坡度影响较大,同时基本农田的自然禀赋较差,基础设施存在灌溉不足、道路缺损等严重的情况,由于分布受地形因素的限制连片性以及区位条件都较差,施工难度较大且所需资金较多,因此为高标准基本农田远期建设区域。该区域的基本农田生态环境脆弱,建设工程应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加强基本农田的质量。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涵出发,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GIS技术为支撑,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进行研究,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分为3大潜力区。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特性,由平原区向丘陵区、半山区依次过渡分布,结果表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能够有效划分卢龙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适宜度的空间差异性。

本研究指标权重确定采用的是专家打分法,主观性较大,可能造成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偏差,因此今后如何确定一个客观评价系统需要进一步研究。科学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区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本研究主要侧重于耕地的自然属性因素,实际工作中还应考虑社会经济条件、政策限制等因素。

参考文献:

[1] 聂艳,喻婧,崔灿.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园地适宜性评价――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8):1000-1005.

[2] 牛海鹏,赵同谦,张安录,等.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 生态学报,2009,29(10):5535-5543.

[3] 郭姿含,杨永侠.基于GIS的耕地连片性分析方法与系统实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3):60-62.

[4] 李秀珍,布仁仓,常禹,等. 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J].生态学报,2004,24(l):123-134.

[5] 钱辉,张大亮. 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演化机理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2):20-26.

[6] 张志斌,潘晶,李小虎. 近30年来兰州市人口密度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J]. 地理科学,2013,33(1):36-44.

[7] 冯锐,吴克宁,王倩.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43-251.

[8] 李少帅,郧文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产业, 2012,14(3):189-193.

篇3

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做法;成效;问题;建议;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57-02

彭阳县自2002年就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并被自治区作为宁夏南部山区的典型区域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投入,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有效增加。特别是2009年以来,把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梁峁沟坡台综合治理,农林牧副全面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区域产业培育、小流域生态治理协调推进,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取得了生态显著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初步成就。

1 主要做法

1.1 创新思路,提高认识

彭阳县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中低产田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将农业、水利、林业、科技等进行综合运用,以促进地方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走小流域生态农业综合治理之路,创立了山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新模式[1]。

1.2 科学谋划,合理布局

县委、政府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两大战略,加快三个进程,推进四个转化”的总体工作思路,对全县各个流域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踏勘、调研论证、规划设计,编制完成了《彭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二五”规划》。并积极探索以发展小流域生态农业综合治理为主,配套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争取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逐步拓宽农业综合开发在南部山区新的发展空间,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为加快推进彭阳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1.3 多措并举,统筹推进

通过坡改梯,使人均基本农田拥有面积达1 333 m2以上,采取开挖水平沟整地造林、截流蓄水,打机井、找水源、旱改水等方式建设节水示范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4]。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载体,统筹规划各流域单元,以村为单位整体推进,农林水牧项目捆绑,按规划要求实施的工程,收到了“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1.4 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对于重点工程的组织实施,一律实行行政干部包进度、包规模,技术干部包技术、包效益的办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农业示范项目,采取打攻坚战的方式,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会战,集中流域综合治理,整村推进,落实到位,探索大规模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

2 取得的成效

3年来,彭阳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 835万元。农业综合项目的开发实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得到加快发展,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2.1 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营造优质经果林133.33 hm2、水土保持林416 hm2、高接换头嫁接改造666.67 hm2、农田道路防护林20 hm2,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4%,基本上达到荒地林草全覆盖,初步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和“山绿、水清、地平”的目标,既涵养了水源,增加了灌溉蓄水,增强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5]。

2.2 改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近3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坡改梯田200 hm2,拓宽铺砂田间耕作道路60 km,配置小高抽20处、建成容量不等的各类蓄水池12个,水保塘坝2座,新打及维修配套机井37眼,铺设输水管道123 km,建日光温室及水泥拱架棚1 600栋。项目区基本实现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的田园化格局,旱、涝、渍等障碍因素基本得到排除。

2.3 促进生态产业链形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通过3年来的农业综合开发,培植了一批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如红茹河流域的辣椒种植、肉牛养殖,长城塬的菌草生产,草庙的红梅杏,北部山区的苜蓿草收储加工、林地放养生态鸡,彭阳果脯加工等优势产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果、草畜、劳务为主体,特色种植、多种经营并举的格局,发展后劲持续增强[6]。

2.4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加大投入硬件设施外,还重视软件设施的建设,积极引进推广各类农业科技成果,加强对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项目区共举办各种培训班30期3 000人次,实现了10户农民就有1名农民技术员。红河乡上王设施农业示范区是彭阳县确立的设施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园区之一,占地面积166.67 hm2,重点推广水泥拱架和钢竹混合结构2种棚型,共建成日光温室50栋6.67hm2、移动塑料大棚2 758栋160 hm2,加之引进蔬菜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据测算,仅设施蔬菜一项可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近700元。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彭阳县小流域生态农业综合治理兼顾了山区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化了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功能,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3.1 农业基础环境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立项原则有一定差距

彭阳县地处宁夏东南边缘六盘山东麓,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残塬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区域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建议山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区域划分上也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考虑到山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约1 333 m2的实际情况,建设规模应在连片333.33 hm2左右,格田面积控制在2 000 m2以内。

3.2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生态与农业并重,治理措施多样化,高标准农田涵盖不足

在小范围集中成片的农田中,实行水利、农业和科技措施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而在宜林荒山、荒沟上沿等高线统一放样,进行工程整地造林,防风保土,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因此建议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也纳入高标准农田的范畴,以满足山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求。

3.3 投资标准偏低

一是自筹资金难以到位,导致实际投资标准低于计划投资标准。二是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相应下降了建设标准。三是山区农田建设成本偏高。由于山区大多都是人多地少,人均吃饭田仅为1 333 m2左右,因此,在农田规划设计时,一般按照1 000~2 000 m2一块进行设计,相应的灌排渠系设置也较为紧密,从而增加了大量渠系衬砌的工程量与田间平整土方工程量,大大影响了实际的投资标准。

3.4 资金整合程度差,项目开发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按照“渠道不变,资金配合,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政出多门而产生的扯皮现象将很难避免。建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部项目资金由一个职能部门来投放,有利于项目的组织实施,有利于建设标准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舒琳.都市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研究与应用[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2] 杨磊,郧文聚.加快良田建设 促进农业转型―对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土地,2013(9):57-58.

[3] 杨邦杰,杨磊,郧文聚.加快良田建设,夯实农业转型基础―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发展,2013(4):7-11,2.

[4] 王利香,刘峻岭,刘丽丽,等.天津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房地产,2013(20):54-57.

篇4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对策建议;蚌埠市

中图分类号 F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03-03

土地整治规划首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要求,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复垦,着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以农田整治为重点,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积极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水平,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上轮规划主要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蚌埠市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1至2015年。规划范围为蚌埠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包括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和固镇县,总面积为5 950.72km2。

1.1 全面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全市实际完成可用于占补平衡新增耕地2 555.93hm2,年均新增耕地511.18hm2。

1.2 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8 320.00hm2,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87,新增耕地1 100.00hm2,项目区新增粮食产能150 989 372.56kg。

1.3 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理 全市累计完成城镇建设用地拆旧区总面积3 372.06hm2,增加农用地面积3 372.06hm2,其中增加耕地3 140.93hm2。

2 上轮规划实施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2.1.1 增加耕地面积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通过对闲置、废弃、低效利用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复垦,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二是通过土地平整,归并不合理和过于分散、碎化的农村道路、沟渠、田块等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三是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耕地面积。

2.1.2 提高耕地质量 主要表现在通过排水和灌溉工程保证了农田的灌溉率;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增强了农田的防风抗旱能力;田间道路建设工程最大限度的满足机械下田运作需求,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土地平整工程和土壤改良工程使耕作层厚度适当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产出率较整治前均有较大提升。蚌埠市土地综合整治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高0.87。

2.1.3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根据农民的意愿将农民安置在新建的住宅小区或者就近的中心村、镇中居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布局凌乱的问题,提高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加强管理和统一规划。特别是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拆迁复垦和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目标。在不多占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城镇工矿发展的用地需求得以保障,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硬约束。

2.2 社会效益

2.2.1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一方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生产物资投入成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调整,提升了农民增加收入的空间。

2.2.2 增加就业机会 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从而为农户提供新的劳动场所,为农村剩余诙力提供就业机会,减少了劳动力的闲置;并且土地整理工程本身也吸纳一定的社会劳动力,增加整个社会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2.2.3 增加耕地供养人数 土地整理增加了人均耕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能力。意味着农民基本社会保障程度得到提高。

2.3 生态效益

2.3.1 优化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农田土地整治通常以项目为载体,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发挥耕地的湿地、绿地等多种基础性自然生态功能,采用生物、工程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减轻水土流失,控制耕地石漠化、沙化、盐碱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耕地生态涵养能力,农业生态系统得到维护,项目区内的水资源、植被、农业小气候等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3]。

2.3.2 改善人居环境,美化乡村景观 建设用地土地整治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工矿废弃地、采煤塌陷区的拆迁、复垦、整理活动,统一规划、建设独具当地特色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带来了农村环境面貌的显著变化。土地整治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和重要举措[4]。

3 上轮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评价

3.1 补充了耕地数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2011-2015年蚌埠市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332个,新增耕地2 555.93hm2;同时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重点项目93个,总规模118 320.00hm2,新增耕地1 100.00hm2,投资规模15.76亿元;通过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等,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耕地质量;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耕地综合产能。

3.2 优化了用地格局,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通过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等工作,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更趋合理。2011―2015年,蚌埠市城镇建设用地拆旧区总面积3 372.06hm2,增加农用地面积3 372.06hm2。优化了城乡用地格局,促进了城乡良性互动,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新阶段。

3.3 维护了农民权益,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在做好地籍调查和权属管理前提下,蚌埠市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引导农村集体土地有序流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了农田道路、水利、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居民点安置用房、道路、给水、供电、清洁、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配套,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4 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的排水和灌溉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网工程和土壤改良工程,增强了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提高了田间道路通达率和森林覆盖率,控制局部地区的土地继续退化,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同时部分土地整治后的区域内的耕作方式也由此发生转变。通过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快了矿区生态修复,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动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出现2个集中,即农民住宅向大村和中心村(镇)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对农田、农产品污染的范围和深度。

4 上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规划目标较为单一 规划目标侧重于补充耕地,忽略土地的综合整治和增产增效;为了片面追求新增耕地数量,没有经过适宜性评价,一些不适宜整治的未利用地也被过度开发,部分新增耕地由于缺乏水源,缺乏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等,导致新增耕地产能较低,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5]。

4.2 指标设定不合理 如全市实际补充耕地是规划目标的234%;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补充耕地是规划目标641.56%等。

5 新一轮规划修编建议

5.1 科学设定规划目标 加大对土地整治规划目标设定的科学分析,根据全市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各类土地整治目标和控制指标:一是完善补充耕地目标;二是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三是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整治模式;四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5.2 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重点,积极开展“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工作,按照全域布局的工作思路,对符合条件进入储备库的高标准农田项目,逐县逐年分解建设任务。怀远县是全市唯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应在资金和任务量上予以倾斜;同时设立1~3个生态高标准农田保护示范片或示范区,建立健全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发挥农田保护示范区典型示范作用[6]。

5.3 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 按照蚌埠市制定的城(矿)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和建设“两型”城市的要求,推进老城改造、棚户区改造,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利用;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好乡村”;加大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力度,落实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任务,建设和谐矿区。

5.4 落实保障措施 强化规划管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持续发挥土地整治机制创新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土地整治规划执行的考核工作;加大规划期内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筹措力度,强化投入保障;积极引导基层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培养土地整治专业技术队伍等[7]。

参考文献

[1]韩姝娴.蚌埠市土地整治潜力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05.

[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Z].2012,03.

[3]徐炜.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10.

[4]张统生,李宏军.新时期土地整治规划的任务[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1.

[5] 潘凡等.关于土地整治规划定位的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2011,12.

篇5

近2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4.4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建成两个10万亩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批准为“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等。和林格尔县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集体”“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

树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理念。一是树立大开发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功能,坚持田水路林综合施治,农业、水利、林业、科技、交通等多措并举,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平台聚集生产要素,引领各有关单位共同参与,齐抓共管。二是树立项目农业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改变传统思维定式,用工业经济理念,产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农业、管理农业,把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作为一个产业、一个项目来规划,立项、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真正把示范区建成优质、安全、绿色、环保的标准化生产、加工、营销基地。三是树立集约发展的理念。通过政府的规划引领和政策导向,将各有关部门、各类涉农资金整合、集聚,统筹规划、区域推进,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之路,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

明确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示范窗口,形成有效载体,走以点带面,分步推进之路。和林县两个10万亩农业示范园区以及小甲赖新农村建设中,走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更好地发挥了项目平台优势,积极参与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整合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源,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科技运用方面加大投入度,创新了开发机制,吸引和集聚了更多的资源要素,使农业综合开发在全县新一轮农业园区建设中发挥了引领示范“先行军”的作用。和林县通过近2年时间的生产实践,示范区内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相应提升,示范区建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上出现了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6

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技术比较成熟,土地整治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生态工程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信息技术、规划技术、乡村景观保护与重建技术等。德国的土地工程始于13世纪,在土地整治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现已普遍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土地整治信息系统(LE-GIS),将土地整治的各种数据、图件和权属状况等资料储存于该系统中。俄罗斯的土地工程技术可追溯到15世纪,1996年12月,在莫斯科通过成立“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土地关系与土地整理问题国际研究会”,提出了统一进行研究和判定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标准,研究景观的、生态的土地整理设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澳大利亚的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重点是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复垦问题,在土地复垦整治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重视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研究。Caya等将模糊专家系统模型(FuzzyEx-pertSystem)应用于土地整治后的土地重新安排中,使土地权属分配得到更多农户满意。使整治前后的所有地块总价值相等,是成功的土地整治工程,因而必须要对地块的价值进行评估,GIS技术在价值评估中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国外土地整治的上述技术已经比较科学、系统、规范,适应了土地整治实践的要求。我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有关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甚少,土地整治实践中非常缺乏技术支撑。我国急需从土地整治技术的工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等方面构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支撑体系,我国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是景观设计与生态化整治技术。胡静等为实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三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王金满等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借助GIS软件的统计功能,研究了山地丘陵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测算方法和流程,并为测算土地整治量提供了方法借鉴;叶艳妹等设计了农地整治中急需解决的路沟渠生态化技术和灌排沟渠生态化设计技术。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了首个土地工程研究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以及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等进行了研究,这也充分说明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和趋势。

2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目前,土地综合整治包括:

①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如根据需求和现状将未利用地改良为农地或建设用地;

②对已利用地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值,如对农地的改良、配套,进行集约化利用,建设高标准农田;

③对现状土地进行土地市场一级开发支持经济建设,对污染、灾毁及破损土地的整治利用等。笔者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以下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2.1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工程

非农用地是指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于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大、中、小城镇,工矿区,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旅游、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占用的土地。我国非农业用地约占国土中面积的22.9%。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非农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功能,有利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工程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田、水、路、林、村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治,对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积极整合、有效利用以及资源集中集约化发展,有效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土地工程。土地工程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在工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系统性、整体性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成土、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及水利配套、电力、林业、道路等内容。在土地开发工程中应兼顾国家惠农政策,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如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2.2建设用地整备工程

建设用地,是指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城镇村及工矿等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它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据土地所用权特点,建设用地整备工程,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企业,对一定范围内的现状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清表、整治、平整并进行适度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之达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和土地平整)、“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和土地平整)或“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热力、燃气和土地平整),从而符合建设用地标准的过程。建设用地整备工程中的整治工程,主要指通过一定工程、生物或技术手段,使海域、沼泽或土质难以为建设用地所利用的土地达到建设用地的标准。例如,荷兰、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填海造地工程,将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作为建设用地,需要围堰、基槽清淤、基坑填沙、填砂等工程;沼泽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较低,当作为建设用地开发时,要注意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等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2.3污损土地改良改造工程

污损土地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地污染和损毁,使土地完全或部分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和建设功能,包括污染土地和损毁土地。对污损土地进行改良改造区别于其他废弃地的改良改造,需要根据“因地制宜”原则,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去除污染物、恢复损毁土地,并通过污损土地利用评价,使其达到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使用标准。

2.3.1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对空气、生物、水体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使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受到影响的土地。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污染土地进行改造使其恢复到未污染的水平。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按地点可分为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和异位改良改造技术。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即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改良改造;异位改良改造技术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处理的过程。土地污染改良改造按操作原理主要分为物理改良改造技术、化学改良改造技术和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的物理改良改造是指通过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将污染物与土壤分离或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的改良改造过程。主要的物理改良改造技术有客土和换土技术、蒸汽浸提技术、玻璃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电动力学技术、热处理等。污染土地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是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使其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聚合、沉淀等反应,从而使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转化、降解成无毒或低毒性物质。典型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有化学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溶剂浸提技术、施入改良剂或抑制剂等。污染土地的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依靠某些生物的活动和具有某些特的微生物,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得以清除或降解,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它主要是利用土壤特定的微生物、根系分泌物、菌根和超富集植物等降解、吸收或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染土壤改良改造的目的。狭义的生物改良改造仅指微生物改良改造,广义的生物改良改造包括微生物改良改造和植物改良改造,有时也包括动物改良改造。

2.3.2损毁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损毁土地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表土丧失或整个土地毁坏而造成土地第一生产力的丧失。损毁土地改良改造工程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损毁土地进行改良改造使其恢复成可利用的有效土地,包括生境建设和群落建设两大内容。生境建设是对地貌的重塑和土壤改良培肥,其核心在于“造地”,为生物群落建造一个良好的生境。群落建设则包括植被重建和引入土壤微生物及动物,其核心内容是植被。对于凹型地貌的重塑,通常采用填充和客土的方式。对于凸型地貌重塑则采用土地平整、建梯田的方式。目前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损毁较为严重,对于矿山损毁土地的地貌重塑一般采用“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工程技术,实现“边开采,边复垦”的良性循环。

2.4低标准用地提升工程

2.4.1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高标准农业用地可定义为: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其他高标准农用地。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是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使其能达到或基本达到:水源覆盖实现方田化,灌溉实现节水化,秸秆实现还田化,耕作实现机械化,施肥实现配方化,种子实现良种化,田间道路实现沙石化,农田林网实现网格化,田间种植实现规范化,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

2.4.2低标准建设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建设用地工程。高标准建设用地可概括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遵循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合理布局各业用地,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加强监管,通过科学技术增加对存量土地的各种投入,实现边际投入等于边际收入时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利用状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促使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高标准建设用地建设最终是为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完善。高标准城市建设要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各业占地布局,严格控制大面积囤地现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标准农村建设可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对原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减少或消除农村大片闲置地,消除空心村,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对旧工矿用地进行考证,对废弃区进行生态修复,拆并不合理采矿区,做好原矿用地生态修复工作。

3未来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使规划、设计、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信息、监测及标准规范等不同领域进行有效交叉和融合,通过系统集成与自主创新,使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得到全面提升。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以提高土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实现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的方向转变。具体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技术将向的综合化和集成化发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全面和深入的应用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土地整治生态变迁;土地整治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与互操作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向生态化、智能化、节水节地型和可视化发展;质量型和生态型土地整治技术将实现针对性、高效性和最优化;土地整治的景观重塑和恢复工程技术;土地整治监测将从注重数量监测向数量、质量、生态和效益监测发展;土地整治的施工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3.1农田建设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传统的土地整治因缺少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撑,导致农田路沟渠使用寿命短,土地平整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耕地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再加上因不同地区、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利用方式对于诸如沟渠、道路设计强度、建设材料、成分配比、施工工艺、使用周期等要求均有明显差异,对一些关键景观断裂点的修复也缺少精细化的工程技术支撑,这些均影响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研发新的适应农田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技术,提出专门的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应用激光技术进行土地精细平整作业,自主研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材料、新产品与施工工艺,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能力等领域将是未来农田建设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2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把复垦工程作为矿区开采的一部分,十分重视矿区生态恢复、景观重塑、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土地复垦、复垦工程与周边景观协调以及复垦土地的跟踪监测与评价。因此,矿区复垦土壤的地表稳定与侵蚀控制技术、土壤结构破坏与污染的重构与修复技术、防治矿山生态灾害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技术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集成技术等是未来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3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污染土地修复工程主要采用实验室研究—中试或现场试验研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基本模式,修复基质由单一的土壤修复过渡为土壤和地下水综合治理,修复技术涵盖了物理、化学及其生物修复类型。因此,研发绿色可持续单一修复工程技术、多种修复方法耦合联用技术、研制专用修复设备和药剂产品是污染土地修复未来发展的趋势。

3.4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现代技术装备农业,以现代科技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安全,拓展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

区2012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示范推广项目目标任务:

购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225台(盏),全部安排在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内实施,示范覆盖农田面积4000亩。

区2012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培训项目目标任务:

根据我区产业发展实际和农民培训需求,以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累计培训人次280人,印发科普资料280份。

三、投资概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19.8万元,其中:示范推广项目9万元,科技培训10.8万元。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示范推广项目按期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审计局、农业开发办、项目乡镇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示范推广杀虫灯灭虫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区农业开发办抓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

五、实施安排

区2012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示范推广项目:

(一)宣传发动阶段

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入乡进村向项目区干部群众大力宣传杀虫灯灭虫等绿色植保技术的好处,积极引导种植、养殖、农业生产企业开展杀虫灯灭虫的技术推广,充分调动项目区广大农民推广杀虫灯灭虫等绿色植保技术的积极性。

(二)规划布局阶段

区农业开发办要按照杀虫灯灭虫范围的有效覆盖要求,严格技术标准,深入田间地头踏勘,征得项目区干部群众意见,科学合理完成规划布线任务。

(三)采购安装阶段

在12月前采用政府采购所有杀虫灯,确立杀虫灯经销商,订立供货合同,全部安排在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四)交付使用阶段

示范推广项目经区领导工作小组验收合格后,为确保正常运行并持续发挥效益,按照“建管并重”、“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及时将项目工程移交到项目区的村委会运行管护。要求接受方明确管护主体职责,安排好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与义务;要求接受方应做好示范推广项目工程管护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区2012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培训项目:

(一)为了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速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升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民科技素质,实现我区农业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着力培养性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户和创业致富带头人,我办联合区科协、农函大分别在富田、东固两地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①培训时间:2012年4月16日—19日。②、培训内容:a、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田间指导;b、果树(甜柚)栽种技术以及贮藏管理和实地指导;c、油茶林更新改造技术;b、油茶林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③、培训对象:a、农函大党员;b、果业、水稻、油茶种植大户、专业户;c、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村干部;d、热心果业、油茶种植的广大干部群众。④授课老师:高级农艺师周吉兆、市林业局林业总工程师曾昭汉。

(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策应我区实施“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群众科技致富水平,增强农民致富奔小康能力,我办联合区科协在鸿远大酒店举办一期《农业种养新技术培训班》。①培训时间:2012年5月12日—13日。②、培训内容:a、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与育苗管理技术;b、西红柿、辣椒、茄子、冬瓜、苦瓜栽培管理技术;c、良种繁育新技术;b、瘦肉型猪饲养与管理。③、培训对象:a、历届学蔬菜、养猪专业的农函大学员;b、值夏镇项目区种菜养猪专业户;c、热心种菜、养猪新技术的部分党员干部、群众。④授课老师:市蔬菜所高级农艺师肖火根、养猪大户刘精山。

六、项目预计效益

篇8

黑龙江省泰来县水务局,黑龙江齐齐哈尔162400

摘要 泰来县属我省西部干旱地区,低产田改造任务极为繁重,以低产田改造为立项重点,把旱改水作为治理切入点,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高标准、高效益、成规模为建设目标。

关键词 泰来县;低产田;农田水利;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018-02

1项目背景

泰来县现有耕地239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8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5.3%,低产田改造任务极为繁重,为发展区域经济,保障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土地治理以此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加上乡镇村大多是各自为战,造成规划不统一,布局不合理,设计不科学,治理不成规模,治理成效不显著,从宏观角度看,往往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产生无功投入和无益工程。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按着上级业务部门指导意见,以低产田改造为立项重点,把旱改水作为治理切入点,以高标准、高效益、成规模为建设目标。项目区位于胜利乡境内,现有耕地1.3万亩,这里土地集中连片,土质肥沃,是旱改水的适宜区域。泰来县正在实施的省重点水利工程“泰来引嫩工程”项目,从项目区经过,2007年建设的农业开发半拉山低改项目引水工程可同时为项目区引水,使本项目水源供给有了双重保障。省市县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更加激励了当地干部群众开发积极性,技术依托单位全力支持,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立项开发是打开多年束缚这一区域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当地经济锁链的钥匙。 项目区地处低洼地带,耕地连年遭遇涝灾,由于多年内涝,粮食产量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仅有2 099元,农民收入低,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无力建设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当地干部群众对这一区域立项开发早已翘首企盼,热切盼望尽早实施;

2)立项开发是全面提高农村综合效益水平的关键。立项开发彻底解决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问题,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增加农业整体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水平,为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将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3)土地立项开发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更能充分的利用这一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开发区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4)在这一区域立项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由于长期内涝,农民收成不好,效益不高,因此,农民不愿意投入,地越种越穷,很多农民弃耕,因此,这些立项开发也是德政工程,极其必要。

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条件是这一区域立项开发的基础。

1)项目区土质为厚层砂砾底草甸土,土壤肥沃结构致密,适于水稻生长,开发区内地势平坦,而且集中连片,有利于开发水稻生产和统一规划管理;

2)供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的嫩江水且无污染,水质优良,完全可以保证项目区生产和生活用水;

3)项目区的气候条件良好。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南部,是我省的第一积温带,积温高,无霜期可达145天,日照时数长,小区光热协调,这些都是开发优质水稻产业不可缺少的条件;

4)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高层次的技术依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全县有高初级农业技术人员40人,县乡村已形成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可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项目乡镇与东北农大、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依托关系,为项目高标准建设和取得高效益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技术保障;

5)开发区内交通便利,有村村通公路与小区相连,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电力充足设施齐全,每个自然屯均有380V动力线路,完全可以保证开发区的用电,区内通讯设施齐全,村屯有程控电话可通往全国各地;

6)干部群众积极性高,为立项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条件。项目区的农民早已吃够了内涝的苦头,盼望尽早立项开发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农民们说:“如能立项开发我们愿意出工、出劳、出资保质保量完成开发建设任务”。

综上所述,该项目无论从组织领导、技术服务、资金保证,还是资源开发的科学合理性、前景和效益等诸方面都是可行的。

4 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有建节制闸2座,闸孔宽度2m,建分水闸9座,其中主干渠分水闸1座(闸孔宽度2m),支渠分水闸8座(闸孔宽度1m),建过路涵17座,其中直径为1m的双孔过路涵4座,直径为1m的单孔过路涵13座,交叉涵1座(直径为1m),农道桥5座(单跨5m),灌水渠系衬砌4公里,整修灌水渠系30km,整修排水渠系31km,整修农道12km,建育秧大棚240栋,86 400m2(每栋360m2,宽8m,长45m),营造防护林200亩,科技培训1 000人次,购良种2万kg。农机合作社建设内容有:购置4160型洛阳福宝玉米收割机1台,久保田插秧机5台,久保田588型水稻收割机1台,东方红1110型拖拉机1台,宁波484型拖拉机4台,纽荷兰804型拖拉机4台,建农具棚400m2,办公室、维修间300m2,机库100m2,停放场300m2。

5 综合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项目区计划种植水稻1.3万亩,单产500kg,总产650万kg,按每公斤2.4元计算,总产值1 560万元,比开发前增加1 014万元。

5.2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抗旱抗涝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在开发项目示范辐射下,加快周边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通过项目的建设,项目区年实现农业收入910万元,比开发前增加57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 652元,比开发前增加3 553元。

5.3 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使这一区域低产田变成高产水稻示范区,避免耕地由于受内涝造成的盐碱化,又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6 结论和建议

6.1 可行性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证得出结论:该项目是可行的。

6.2 问题与建议

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并保证工程质量,使工程尽早发挥效益。对建后小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小区各项工程,积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使农业开发小区始终处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篇9

近三年来,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扶持产业化项目10个,争取贷款贴息项目6个,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扶持了一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杭锦旗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项目实施中的主要做法

(一)准确选择项目,严把立项设计关。我办在项目区的选择上一看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不好,农业增产的潜力大不大;二看乡镇领导班子有没有开发积极性;三看群众有没有积极性;四看项目区内是否有龙头企业带动。项目区确定后,规划设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以水利工程配套为重点,以道路和林网为框架,水田林路统筹安排,实行综合治理,严格按照自治区、市投资定额等规定的要求,多方征求意见,编制出领导和群众都满意的设计方案,保证了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遵守财务制度,严控资金使用。在资金管理上,一是严格按照《鄂尔多斯市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旗区级报账实施细则》执行,实行“专户、专账、专人”三专管理,推行了县级报账制,严格履行报账程序,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二是邀请会计事务所和审计部门对年度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审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断完善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完善项目库管理。一是重视入库项目的选择,我办高度重视项目库建设。土地治理项目库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选择镇乡和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领导班子有力的地方入库,同时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需求,优先考虑种植龙头企业和大户入库,给予重点扶持,项目按每年2万亩的规模,已确定三年的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在入库时注重选择相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能带动周边农业及相关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就业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已入库的项目财政补助项目22个,贷款贴息项目12个,都是我旗近年优先发展的产业化项目。二是项目库的管理上,切实加强对项目库的动态管理,确保储备库的不断充实更新,对已实施、已建成的项目要及时注销,入库项目在三年内仍不具备立项条件,则从项目库内清除,对入库的项目要定期清查,对已不满足当时申报条件的项目要及时清理或变更,每年上报的项目需要从项目库中择优确定。

(四)加大信息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我们在每年年初制定了本年度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下达了具体的宣传调研内容,制定了目标任务和奖罚措施,为鼓励大家积极投稿,对在重点新闻媒件采用且稿件内容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有关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深入实地,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出《杭锦旗现代农业的思考与建议》《注重各个环节确保土地治理工程质量》《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努力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文章在各级刊物发表。

二、项目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6万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3万亩,年节约水1122.94万立方米。项目区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基本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项目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开挖疏浚渠道108.88公里,衬砌渠道113.24公里,建渠系建筑物617座,修筑机耕路248.77公里,通过项目建设,农业灌溉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渠系完整配套,使项目区农田灌溉时间缩短,灌溉所用人工也明显减少,农作物的有效灌溉保证率明显提高;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提高了农田机械作业程度,方便了农业生产。

(三)科技水平明显提升。项目在狠抓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以优质玉米、油料为示范农作物,选用经鉴定、注册适合当地生产的玉米、油料新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并聘请农业专家进行全程生产指导、咨询;围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强对区内种植户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机械化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培训630人次。通过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示范和引领作用得到发挥。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强县、名城”为目标,以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动力,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中心,立足于建设好百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大县,推动优质大豆产业开发,实现“抓产业、强龙头、建基地、扩规模、促加工、上档次、创品牌、增效益”的发展目标。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开发原则

(一)效益开发原则。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为核心,树立绩效观念,强化绩效管理。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努力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统一,切实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二)积聚开发原则。因地制宜确定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产业、区域和龙头企业。一是土地治理项目实行规模开发,坚持集中投入、连续扶持;二是产业化经营项目向园区集中,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积聚;三是合力开发农业项目,以农业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其他支农资金,合力建设农业项目,做大项目规模;四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项目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格局。通过积聚开发,加速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向产业优势区域聚集,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提高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水平、效益和形象。

(三)科技开发原则。坚持农业科技创新,根据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明确科技推广的目标和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农民和农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以省农科院为依托,积极引进、转化、推广农业科技的新成果,强化科技对高效农业的支撑作用。

(四)择优立项原则。对乡镇重视程度高,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高,农民积极性高,产业特色明显的项目,优先立项。

三、开发重点及目标任务

(三)争取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12年重点扶持大众农产品批发大市场贷款贴息项目,争取财政贴息1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产提效,为广大瓜果菜农提供广阔的流通市场,满足市场供应,丰富居民的菜篮子。

(四)抓好优质水稻良种繁育科技示范项目。扶持延丰种子有限公司繁育水稻良种1000亩,争取财政投资60万元,为全县发展优良水稻生产提供优质良种。

(五)申报“节水增粮行动”旱作农业项目。积极争取青川乡旱田节水灌溉设施建设项目立项。

四、工作措施

(一)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把握开发方向

1.确立一个中心。以建设粮食主产区,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粮食产能工程为中心,突出抓好百万亩优质水稻产业化发展。

2.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水平,建设精品工程,打造农业开发新亮点,建设好高标准农田,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效应。二是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内具有前瞻性、示范性的科技项目,推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化步伐。

3.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开发理念。农业开发由过去的分散布局向规模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转变。二是转变开发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与其它支农资金整合配套、统筹安排、捆绑使用的机制和办法,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建设农业开发项目,共同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三是转变开发机制。积极引导管理规范的、有经济实力的、带动农民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业主大户直接承担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对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人、大户及龙头企业等业主参与建设的各类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予以优先扶持,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和管理的生命力。

4.抓好四个结合。一是土地治理项目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相结合,重点抓好乡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精品工程,发挥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作用。二是土地治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内容要和当地新农村建设有效对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集中连片开发,规模推进。三是土地治理项目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建设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为产业化项目提供高品质的生产原料。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精深加工延深的同时,向高效生产基地延深,鼓励龙头企业直接参与农产品基地建设,在推广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加强基地管理上,发挥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四是农业开发项目实施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以农业开发项目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吸引社会各类资本共同参与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开发格局。

篇11

一、项目实施情况

____县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坚持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产业发展为主线,群众增收为目标,本着干一件、成功一件、受益一片的指导思想,按照“集中整合支农资金、农业科技综合配套、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服务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科学设计,布局合理,严格标准,注重质量,分别在中寨乡、老店镇、白鹤滩镇、蒙姑镇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____县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2037.87万元,占计划的96.2%,其中:财政资金1547.87万元,群众自筹466万元(其中:投以劳折资99万元,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367万元),银行贷款24万元。在省、市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上级批复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中寨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0.5万亩,总投资69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3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96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4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44万元);老店镇中低产田改造0.32万亩,总投资41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6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17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6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26万元);治乐河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0.5万亩,总投资4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8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9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29万元);____县2000头托佩克商品仔猪繁育养殖扩建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4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银行贷款24万元;____县1万头PIC仔猪养殖扩建项目总投资37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217万元。昭通市____县1万吨蔗糖加工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扶持____白鹤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贷款贴息27万元。

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32万亩,衬砌渠道建设21公里,沟道治理—溪流护岸0.6公里,占计划的100%;机耕路6.5公里,改良土壤0.44万亩占计划的100%;营造防护林0.2万亩,节能灶500眼,占计划的100%;沼气池综合配套49户,占计划的98%;优质蚕种推广0.1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0.8万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占计划的100%;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个,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贷款贴息项目1个,占计划的100%。

二、取得主要成效

通过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开发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工程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改善农业基础,综合生产能力增强。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新增和恢复改善灌面、新增农机、扩大机耕面、水土流失治理,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项目区基本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0.2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5万亩,改良土壤面积0.44万亩,年节约用水55万立方米,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平方公里,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5万亩。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基本上解除了春来怕干旱,雨来怕冲涮和洪涝的忧患,为项目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证,增加了抗旱、排洪、排涝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使项目区有效灌溉率从原来的35%提高到87%,提高了52个百分点,比全县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供水保证率达到80%以上,

(二)优化项目管理,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实行科学规划、择优立项,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施工和管理,强化资金使用监管,确保项目发挥良好的综合效益。一是生态效益。项目区基本形成蚕桑、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为主的发展模式,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2万亩,节能灶500眼,沼气池综合配套50户,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调节了气候,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维护了生态。二是经济效益。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项目区培育了以“经济林果、冬早反季蔬菜”为支撑的增收主导产业,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增加粮食269万公斤,增加其它农产品50万公斤,增加种植业产值1510万元,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900万元;三个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每年新增仔猪12000头,新增总产值875万元,新增利税264万元,直接受益农户119户,带动农户2904户,新增就业人数162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736万元。三是社会效益。通过适用农业种养技术培训,增大科技推广力度,粮经作物的发展又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显著,实现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且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发展壮大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改善了农村面貌,环境整洁,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

(三)转变农民意识,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一是改进耕作方式,减轻了劳动强 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益;二是实施“五改三建”,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项目区农户用上了沼气液化灶,洗上了太阳能热水澡,真正地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群众在劳动之余可以看看电视节目,有效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群众都自豪地说:“咱们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同时,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治理了生态环境,农民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县级财力匮乏,资金配套困难。按照“先易后难、集中连片”的原则,前几年开发重点主要集中在条件相对好的乡镇村社,而尚未实施项目的村社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项目实施成本高,投入资金需求量大,地方可用于配套的财力有限,地方财政不能足额配套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区的整体开发效益。

(二)农民群众贫困,筹资投劳困难。一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村由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农村劳动力缺乏,投工投劳困难;二是____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普遍贫困,要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政策规定的筹资投劳比例十分艰难。

(三)缺乏监管意识,项目后期管护难。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主要是以财政的无偿资金为主,项目工程验收后,虽然向乡镇、村办理了产权移交手续,但由于乡村社干部及群众责任心不强,群众集体监管意识差,加上投入使用后维护资金投入不足,水渠等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投入使用不久就有损坏现象,甚至导致整个渠道不能正常使用。

四、对策和建议

在今后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高原特色农产品,实施综合开发、规模开发、特色开发、产业开发和科技开发,提高优势农副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大特色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力度,促进项目区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____做出积极贡献。

(一)明确目标,强化组织领导。要立足“三农”工作,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____实际,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宣传力度,积极向上级汇报请示争取更大的扶持,要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作为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性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进,抓出成效。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纳入实施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形成县乡村社及群众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协调,整合支农资金。要加强涉农部门协调,使涉农部门密切配合,切实解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和其它支农资金投入形不成合力、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逐步形成“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的资金投入格局,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三)突出重点,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第一要务,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建设和运行中,必须注重开发实效,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坚持以解决制约农业发展因素为关键,以水土治理为重点,着重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突出农田水利、优质良种、科技种植、耕地施肥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

(四)量力而行,落实配套资金。要在加大和积极争取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据实安排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将每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使县级配套资金有保障,弥补农民群众投资投劳不足,减轻项目区农民群众的负担。

篇12

近年来,农八师148团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创新思路举措,科学规划、打造精品,有力推动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上档次、上水平。立足本地特色,因地制宜搞好规划设计,不断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飞跃。

一、加强宣传,深入发动,充分调动项目职工区群众的积极性

始终坚持“围绕开发抓宣传、搞好宣传促开发”的指导思想,切实把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业综合开发整体工作之中。通过宣传积极争取职工群众参与、支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区干部职工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为营造良好的农业综合开发环境,同时强化宣传载体的作用,在宣传的主体、方法、手段上求创新,着力扩大农业综合开发的社会影响,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意义,宣传农业开发政策,大造舆论声势,充分调动项目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

二、加强项目库管理工作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搞好项目建设的基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项目工程,项目库的建立结合团场连队的现状,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通过项目建设使每个项目区之间达到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提高机耕路的通达率和防护林的覆盖率。同时由于项目要求上报的时间相对较短,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完成高水平的现场踏勘,避免临时拼凑项目,减少和避免由于前期工作仓促所造成的决策失误,在短时间内高质量上报项目的有效办法,就是建立高质量的项目库,作为满足农业综合开发连续不断进行选项而设立的一项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做好开发规划的基础上,择优储备项目,择优筛选,使申报立项工作规范化、经常化。

三、科学布局,认真规划

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功能和作用,以高标准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为切入点,按照有利生产、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原则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行的目的,切实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搞规划,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突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进行综合治理。按照田块方整化、沟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建筑物配套化、田间林网化、灌溉节水化、渠道防渗化、作业机械化进行规划设计,并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广纳民意搞规划。充分听取项目区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遵循他们的种植传统,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完成项目初步规划,进行公示后进一步完善。三是邀请专家搞规划,邀请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技术专家,对项目区进行系统考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确保项目区"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做到项目区结构调整、作物布局、科技推广科学合理。

四、严格施工管理

在项目实施中,始终把“质量第一,规范施工,力争质量管理创优,工程施工创优”作为工程建设的目标,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做到程序清晰,有章可循。工程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施工单位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规范施工,为此,农发办的工程技术人员,长期驻守在工地,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使各施工单位真正能够做到目标明确、程序清楚、组织合理。各施工单位均配备了现场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切实履行好自检自查的职责。此外,按照“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原则,授权监理公司,全权委托监理公司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监理公司派出了一名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常驻工地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基础处理等关键隐蔽工程实行旁站监督施工。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督促监理、施工各方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我们将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工程进度的快慢与施工、监理单位的经济效益紧密挂钩,使得利益与风险同存,从而确保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如期进行。

五、建立健全管护制度

篇13

【关键词】禹城市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 A

禹城市2010-2012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范围涉及禹城市的莒镇乡、伦镇镇、李屯乡等3个乡镇, 70个自然村,控制面积106183亩,其中末级渠系改造自流灌区7处,控制面积2.54万亩,高效节水管道灌溉8.08万亩;新建扬水站7座,新打维修机井689眼;支、斗、农渠衬砌117.42 km,新建维修各种建筑物665座,共建设测水量水设施271座。铺设低压输水管道582.44km,安装配套射频卡系统管理机40套,控制器689套,射频卡1062张。项目三年共完成投资9831.1万元,中央补助资金19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4050万元,德州市补助资金119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905万元,折资786.1万元。

1禹城市小农水建设主要做法

1.1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心编制规划设计

禹城市水务局在工程人员对规划区进行详细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委托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管并举”的原则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规划,并编制 “2010-2012年山东省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此方案在山东省小农水重点县方案竞争中获得全省第一名;委托山东省海河流域管理局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单项设计方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强化组织领导,建设严格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在市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技术咨询、技术指导。项目区成立技术小组,负责本项目区的工程设计、施工等现场技术指导。聘请省内有关专业设计队伍,对大型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技术指导,保证工程科学规划设计。

项目建设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要求,组织专业技术队伍,科学规划设计、精心施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断提升工程质量。

1.3大力坚持系统化、规模化建设。

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符合系统化规划的要求,建设的任务和内容与“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相一致。建设方案遵循“布局合理,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还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部门用于本次建设项目和资金,统一规划,做到集中连片治理,形成了规模效益。

1.4、不断创新,切实提高工程标准质量

工程规划设计坚持高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符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和《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手册》的有关要求,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亩均投资标准,努力打造“三十年不过时,五十年还能用”的精品工程。同时,在项目区采用了“土壤墒情、灌溉水量、预收水费等水情信息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 等新技术,井灌区采用IC卡技术。

1.5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文件和“补偿成本、维持运行、受益负担、逐步到位”的原则,协会参与,物价、水利两部门共同编制《农业供水终端水价测算方案》,供水价格按补偿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及税金,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科学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完善计量设施,推行计量收费,整顿水价秩序,降低农民用水成本。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水费收取、管理和使用,水费征收一票到户,专项用于灌区的工程建设与管理,做到水价、水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定期公示、规范使用、民主理财,促进了用水户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结束了水利工程有人用没人管的时代。通过这些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进而实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节水、减轻农民负担、工程良性运行的目标。

1.6、不断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1.6.1规范档案管理

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及管护运行、水价改革方案及水费收缴情况等资料,做到了收集及时、资料齐全、整理规范、分类科学、查阅方便。

1.6.2健全管理机制

创新“灌溉服务中心+协会+农户”管理模式,成立了由水务局和乡镇水利站为成员的农村灌溉服务中心,对农民用水协会进行业务指导、监管、协调和人员培训。每个协会设会长1名,领导协会日常工作,设管委会成员6人,分别负责工程、灌溉、财务等工作。协会全部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1.6.3 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按照协会章程建立了独立的供水管理、工程维护、水费收缴、财务管理等运行管理制度。竣工后,及时将工程设施、设备等产权移交给用水户协会,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双方签字,产权属协会所有。协会负责水利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各项工作分工到人,相互监督。

1.6.4 强化工程运行

工程完工后,由建管处组织监理、施工、协会人员代表对工程进行试运行。产权移交后,由协会人员到协会信息中心查询数据,为用水户提供统一供水、统一灌溉、统一收费、统一管理“四统一”服务

1.6.5 引导、发动受益群众全程参与

项目申报前,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宣传,宣传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项目建设的好处,提高群众参与和支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引导受益农民从项目筹建、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行管护全程参与。

2 综合效益

项目投入运行后,工程、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特别是节水效益明显,基层群众非常认可,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工程效益:年新增供水能力637.8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3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3万亩、新增恢复和改善排涝面积4.3万亩、新增节水能力870万立方米。工程面貌大为改观,灌溉网络健全完善,末级渠系更加通畅,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经济效益: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7万吨、新增经济作物产值503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05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了农田林网、道路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保证了农田灌溉,美化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机作业化水平,使农民得到实惠,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3 结 语

篇14

关键词 生态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1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56-0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西吉县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因此,为保障西吉县“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迫切需要采取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状况。

1 西吉县水土流失基本情况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土地总面积3 144 km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0.1%。境内地貌类型分为3种,分别为黄土丘陵区、土石山区和川道区。区域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采取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状况是全县“三农”工作的重点项目。

2 西吉县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西吉县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按照“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草),加强农田及基础设施建设,着手生态移民,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封山禁牧等,紧紧围绕水土流失治理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卓有成效。

2.1 全方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

西吉县优化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调整工作思路,使水土流失治理由过去的分散治理转变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坝系建设为主体、以骨干工程为龙头的规模综合治理;转变过去的粗放治理模式,逐步采取综合集约治理方式,例如陡坡种林草、缓坡设农田、沟道设坝系、农技进农田;由注重生态效益型转变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融为一体型。截至2012年底,已建成高标准治理小流域61条,兴修基本农田2.19万hm2,造林1.43万hm2,种草7 986.67 hm2,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96.25 km2;兴建水保骨干工程108座,淤地坝86座,小型水保工程2.6万座(处),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536 km2,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治理区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成效显著。并且境内包括小甘井在内的7条小流域治理获得水利部、财政部的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小流域称号[1-3]。

2.2 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索防治水土流失的新道路

西吉县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发了“坝窖池田”联用模式,并首先在聂家河小流域进行试验示范,建设了聂家河集水经济型示范小流域。聂家河小流域位于曾被称为“不治之河”的滥泥河流域,总面积46.66 km2,水土流失面积占96%以上,是一个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2000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来,以雨水集蓄利用、发展节水灌溉为突破口,综合利用集雨节灌及“坝窖池田”联用模式,以淤地坝建设为引导,主要方向为高效利用水资源。在丰水期间利用抽水泵等设备将坝内蓄水抽送到地头预存水的池子中,作为今后缺水期的备用灌溉水。这种预存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水坝蓄水量,使小型水保工程成为坝系的一部分,同时调整了用水时序,减少了蒸发和入渗,达到了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2.3 整合项目,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步伐

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龙头,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对山区水资源与农田、山林、道路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先后完成了沙岗子、扫竹林、韩垴、新克、庙湾5条流域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项目,完成骨干坝13座,中型淤地坝3座等,大力控制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稳定发展,改变了生态环境,提高土地水资源利用率。

3 存在的问题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虽然西吉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仍任重而道远。一是由于西吉县属贫穷落后地区,一些部门、地方和个人的法制观念淡漠,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如有的偏远山区群众有耕种荒山现象,有的生产建设单位返还治理达不到治理标准或治理标准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二是有的地方群众对水土保持工程设施保护不力,随意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坡面治理上单位面积国补投资太低,群众自筹资金较大,达不到很好的治理效果。四是水土保持工程后续管护单独靠水保部门难以落实,主要靠地方政府、村委会和群众参与加强水保工程管护工作[4-7]。

4 工作思路

西吉县近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如下:水土流失质量方面,到2020年西吉县新建淤地坝10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 km2,以保证10年内完成全县7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全面控制水土流失发展态势;在项目的争取上,计划“十二五”期间,争取浅岔河、西滩2条小流域坝系工程立项实施,积极争取吉强、腰巴庄项目区重点综合治理项目,震湖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西吉县城区治理项目,滥泥河(左岸)综合治理项目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等项目的立项。西吉县坡耕地面积很大,积极争取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梯田建设步伐,力争在10年内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

5 参考文献

[1] 王春玲,李世明,王久丽.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6-59.

[2] 林永贤,蔡志发,郑海车,等.平和东固陂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及其效益分析[J].福建水土保持,2001(4):31-33.

[3] 康纪权.低山丘陵地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有益探索:灌阳县长坪长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调查[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1(7):45-46.

[4] 彭珂珊.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中的特殊作用及发展途径[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2):7-9.

[5] 段文标,余新晓,侯旭峰,等.北京山区石匣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2(4):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