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范文

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

篇1

我们知道,技术从来都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电影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最深。默片时期的叠印、溶接、倒摄法等技术手段丰富了电影的基本语汇,胶片携载声音技术使电影进入有声片时代,特艺色(technicolor)和伊斯曼彩色胶片技术的出现,使电影转入缤纷的色彩世界,宽银幕技术(cinemascope)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推广普及,极大提高了观感的愉悦,也成为影院重新捕获观众的法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四声道光学立体声格式,给视觉愉悦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享受。不过,与以往的技术革新相比,数字化技术带给电影却是一次更加绚烂的审美飞跃。为这个飞跃提供跳板的是各种数字软件的开发与使用。CG场景,VR技术,Maya, Fusion, Motor 和PF track,借助于这些电脑软件的帮助,人们在拍摄素材上进行二度创作,把素材转化为奇诡眩目的视觉景观。矫健潇洒的武打动作、宏伟浩大的战争场面、超乎想像的细节再现,都是经过特效软件的加工、润色、渲染才得以完成。电影符号学家麦兹曾把电影称作“想像的能指”,数字化技术使这个“想像的能指”更加虚拟化,这是因为,当传统电影用胶片记录现实对象时,虽然影像本身是二维的幻像,但影像的所指尚有现实基础,但数字化时代的电影,影像的所指有可能是纯粹的虚构物――漫天飞舞的矢石、武士手中的长矛、排山倒海般的人流都只是数字幻化的结果。数字化技术给想像插上了翅膀,为人类想像的表达提供了更宽广的可能性。在未来的电影里,等待我们的将是无限伸展的虚拟世界。

对制作者而言,数字化技术拓展了想像的空间,对观众而言,数字化技术则意味着视听新体验,感觉新世界。在电影的默片时期,急速行驶的火车、摩托车、汽车都曾成为重要的电影元素,提供惊险刺激的情节和场面,欧洲先锋派艺术部分地也回应的是西方声、光、电技术所带来的感官冲击。同样,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导致的也是“感觉反应范围”(米莲姆・汉森语)的扩张,观影感受的强化。

按照西方精神分析理论的说法,焦虑直接导致“否认”心理机制的形成,当婴儿看到母亲的身体时,他看到了两性的差异,但为了避免这一差异给他造成的创伤感,婴儿会极力否认这一差异的存在,他会说“我知道,但是……”,依靠这种“否认”心理机制达到“否认”差异,消除内心焦虑感的目的。根据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观点,观众观影的基础也基于这个“否认”机制,它保证观众在观看虚假的、二维影像的同时, “否认”这种虚假性,从而进入到影像的真实性逻辑当中。“我知道(屏幕上的影像是假的), 但是(我还是承认它们是真实的)……”。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大片,加重了影像的虚拟特性,从假到真之间的游走距离加大了,这意味着“否认”机制需要发挥更大的效力。当人们蜂拥进入影院,深陷在一片幽暗之中时,他们等待的是在虚拟影像中体验到真实性的魅力,虚拟程度越高,对其真实性的渴望也越强,商业大片的吸引力正在于这个从假到真的转化。因此,尽管商业大片一直受到文化批评的诟病,但虚拟影像的观影却一直诱惑、刺激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同样,物恋也是消除焦虑的一种途径。电影作为一种技术,其魅力正是来自人们对物的迷恋。正像麦兹所说的那样,电影的机器设备正是物恋的所在,爱电影的最好标志就是对电影设备和技术的兴趣。影迷、发烧友所痴迷正是影像本身以及创造这些影像的技术手段。

观影者受到景观的迷惑,同时更受到景观背后“电影机器”的诱惑,它所触动的是观众内心对物的深度迷恋。

有趣的是,《终结者》系列、《骇客帝国》系列以及《侏罗纪公园》之类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经常把数字化景观表现(从人物的变形到巨大的场景描写)与未来和远古时空联系在一起,在奇幻的想像表达中展现技术蕴含的可能性,在大跨度的时空跳跃中表达西方的“科学幻想”。与此不同,中国商业大片,除少数当代题材(《集结号》)之外,几乎全部是历史、武侠、神话题材,古装、宫廷、义士、侠客、神话世界、刀光剑影、飞跃腾挪,其中所寄托的“人文幻想”(李零),成为数字技术呈现的对象。换句话说,数字化技术引发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像重写,因此,中国商业大片面临着一个双重的任务,在影像层面,它们需要通过数字化景观提供物恋满足,在文化层面,它们需要面对传统叙事,让观众在影像中重温代代相传的历史文化记忆。丈八长矛、青龙偃月刀、赤兔马、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曹营水寨,以及大大小小的各色人物,正是这些传奇般的传统文化符号,催促着人们涌入影院的脚步,累积起《赤壁》的高票房。

篇2

【关键词】 改良腹腔镜剔除术; 传统腹腔镜剔除术; 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多发于生育年龄,常见于30~50岁妇女,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1]。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利弊一直是近年来探讨的焦点问题,其优势为创伤小,恢复快,弊端为容易遗漏体积较小、位置在肌层较深位置的肌瘤。故对于如何更有效地挖除深部肌层的小肌瘤,成为近年妇产科医生致力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院在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改良了既往传统的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大大提高了深部肌壁间肌瘤的剔除率。现结合本院近年采用腹腔镜传统剔除术与改良剔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病例来探讨两种手术方法之间的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及阴道B超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改良腹腔镜剔除术21例(A组),年龄27~43岁,平均34岁,肌瘤直径1~10 cm,肌瘤数目4~10个,肌瘤位于肌壁间、浆膜下。采用传统腹腔镜剔除术21例(B组),年龄28~42岁,平均35岁,肌瘤直径1~10 cm,肌瘤数目4~10个,肌瘤位于肌壁间、浆膜下。两组间年龄、肌瘤数目、大小、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传统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气腹穿刺,于脐部纵行切开1 cm,置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压力达到12 mm Hg,置入10 mm Trocar及腹腔镜。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中上1/3分别置入5 mm Trocar,作为手术操作孔,置入操作器械。镜下仔细检查子宫位置、大小、质地、肌瘤部位、肌瘤数目等,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10 U或垂体后叶素6 U,高血压患者避免使用垂体后叶素。用电凝电切肌瘤表面至肌瘤包膜,于肌层与包膜间剥离肌瘤,完整剔除肌瘤,将肌瘤放置子宫前方,2-0可吸收线连续或间断缝合肌壁,关闭瘤腔。同法处理其余的肌瘤。将多发肌瘤完全剔除后,延长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上1/3原5 mm切口至2 cm,置入肌瘤粉碎器将肌瘤粉碎后取出送检。术毕彻底创面止血,冲洗腹腔,创面涂布防粘连制剂预防粘连。2-0可吸收线缝合脐部切口。

1.2.2 改良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 术前准备、麻醉、均同传统腹腔镜手术,3个穿刺套管穿刺位置同传统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关键点在于在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3 cm作一长1 cm切口,可置入10 mm Trocar,术者手指可经此切口进入腹腔触摸子宫,必要时行双合诊,往往可触及部位较深、直径较小、位置较深的肌瘤。确定肌瘤位置后,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10 U或垂体后叶素6 U,用电凝电切肌瘤表面至肌瘤包膜,于肌层与包膜间剥离肌瘤,完整剔除肌瘤,将肌瘤放置子宫前方,2-0可吸收线连续或间断缝合肌壁,关闭瘤腔。同法处理其余的肌瘤。将多发肌瘤完全剔除后,延长耻骨联合上3 cm原切口至1.5 cm,置入肌瘤粉碎器将肌瘤粉碎后取出送检。术毕彻底创面止血,冲洗腹腔,创面涂布防粘连制剂预防粘连。脐部及耻骨联合上3 cm切口2-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

1.3 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1)手术时间:两组均自麻醉成功、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2)术中出血量:吸出总量减去冲洗液量。(3)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至出院总天数。(4)肌瘤遗漏率:术后3月复查阴道超声,遗漏肌瘤数目与术前肌瘤数目的比值。(5)不良反应:脏器损伤、发热、伤口愈合不良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4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

2.2 术后情况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肌瘤遗漏率显著低于B组(P

3 讨论

随着腔镜技术的蓬勃发展及临床医师的不断改进,腔镜在妇科手术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其在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同时,可以保证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并没有损伤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对于患者的预后及心理影响较小[2]。多数研究均认为腹腔镜手术因缺乏手指触摸的检查,容易遗漏小的肌壁间肌瘤[3],其更适合剔除单发、中小型肌瘤[4]。而改良的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解决了直径较小、位置较深的肌瘤的定位难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多发性子宫肌瘤都适用于此技术,首先排除禁忌证:(1)B超确定肌瘤数目多于10个,且多数为肌壁间肌瘤者;(2)肌瘤体积过大,影响术野者。

改良手术的技术关键:在常规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在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3 cm作一1 cm切口,术者的手指可经此切口深入腹腔,触摸子宫,确定肌瘤准确位置,甚至可以双合诊触摸,明确子宫肌瘤的切口位置,触摸时需耐心、仔细,反复、多次,尽量将术前B超所示的肌瘤位置一一确定。Trocar穿刺进入耻骨联合上的切口时避免向耻骨联合方向穿刺以免损伤膀胱,因耻骨联合上的盆腔空间较小,操作肌瘤粉碎器时,小心损伤临近器官。术者与助手需配合熟练。肌瘤表面的切口可依据肌瘤位置及术者缝合习惯,可行纵、横、斜行切口,对于有生育要求者,为减少子宫肌纤维的横断,肌瘤切口尽量选择纵行[5]。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在子宫切口缝合技术上更加成熟,加上正确切口的处理,手术对患者子宫的影响较小,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6]。

有效的止血是镜下正确快速分离与缝合的关键,肌瘤的基底部是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7],术中为减少出血,于肌瘤与子宫肌层间注射垂体后叶素6 U或缩宫素10 U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 ml[8],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肌瘤与包膜间层次更清晰,利于完整剥除肌瘤[5]。用电凝切开子宫,镜下仔细辨认血管位置,将血管先凝再切,减少出血。剔除过程中分清肌瘤包膜与肌层间层次,一边剥离一边止血,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子宫肌瘤过大,易造成操作空间不够,镜下操作困难,而增加术中出血量及延长手术时间,制定手术方案时应结合大肌瘤数量、肌瘤位置、盆腔粘连情况等选择是否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

而肌壁间深部肌瘤的定位是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直径小于2 cm的肌壁间肌瘤,术中寻找肌瘤花费一定的时间,且容易出现遗漏,部分患者遗漏的肌瘤逐渐增大,增加了再次手术的机会。术前B超检查肌瘤须细致,不漏查任何小肌瘤[9]。本改良后的手术方法解决了肌瘤的定位难题,且只需原有的手术器械,不需添加任何其余设备即可完成,但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医师的腔镜技术及经验有关,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参考文献

[1]林仲秋.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潘志坚.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07,2(2):157-158.

[3]张庆霞.朱兰.刘珠凤,等.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10(3):280.

[4]焦海宁.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对比分析[J].中国肿瘤与临床康复,2009,8(4):125-126.

[5]徐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4):324.

[6]赵艳,马瑞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43.

[7]唐艳芬,龙凤宜.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8,30(2):190.

[8]宋成文,韩阳,佴萍,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2):139.

篇3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发展迅速,推动人们进入了数字化发展时代,而且数字信息在各行业领域发展和管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在当前数字时展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H要保留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点,同时还要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完善,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批判

1.体制批判

在传统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其管理体制很容易受到地域因素和空间因素的限制,往往只能满足距离图书馆较近的一少部分读者的需求,在共享图书资源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阻碍,这一现象主要就是因为体制缺陷造成的。从生产和发展目的角度来看,传统图书馆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图书资料、文献等稀缺的问题。通俗来讲,传统图书馆就是一种记载信息、储藏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它对空间和时间具有着很大的依赖性[1]。而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其主要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图书信息和文献的存储,其存在的限制因素相对较少,同时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查找和传输,方便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图书信息。

2.流程批判

从运作流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图书馆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就是功能分离降低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如图书馆都是由各单独部门进行采购、咨询、借阅等工作,只有将以上各部门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整体性的图书馆。而且细致的任务分工,使得各工作人员无法正常有效的完成管理任务,从而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而在数字时展背景下, 各种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逐渐转变了传统模式的管理方法,而且还实现了图书馆的无形管理,这样不仅保证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

3.人才批判

在传统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利,但是因为传统图书馆在管理任务的分配方面极为细致,以及图书信息载体数量众多,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量极多,无多余时间来考虑提升管理质量的问题[3]。此外,传统图书馆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基于数字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方法

1.管理目标的创新

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和管理重点,努力实现管理目标的创新。在日常管理中,要想为每一本书和每一位读者都找到相应的读者和图书,这一目标是很难实现的。这样不仅让管理目标变得广泛和模糊,同时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这与实际情况发生了严重的偏离。因此,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正确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实现科学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找到一条合适的、正确的管理目标[4]。同时确定自身在未来的发展需求和方向,对读者进行细分处理,为图书馆找到合适的服务读者群。图书馆在管理中应该注意,不能将尽善尽美当做自身的发展目标,而应该是自身管理中应该不断追求的方向。图书馆虽然不能保证将全面的内容提供给每一个读者,但是要尽可能的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这一管理目标能够让图书馆发展变得更加完善。

2.图书馆服务创新

传统图书馆主要为读者提供书籍查找、书籍回收以及书籍借阅等服务,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查找。在数字化时展背景下,图书馆需要更多的为读者提供知识寻找服务,对馆内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生产,从而创新知识的应用[5]。此外,图书馆在提供服务工作中,还应该正确认识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其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在提升知识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从而促进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3.管理人员角色的创新

在传统图书馆发展中,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书籍的管理工作,认为传播知识不是自身的工作任务。而在数字化时展背景下,应该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角色,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一方面,管理人员需要成为一名知识导航者,帮助读者更加便捷、高效的进行信息筛选和选择,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升信息查找效率,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搜寻时间。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还需要成为一名知识生产者,加强对图书馆管理的研究,丰富馆内的知识专题和文献资料,完善图书信息数据库,实现旧知识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为读者提供最新、最优质的知识产品[6]。此外,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还应该创新管理思想,使其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和发展方向,将管理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篇4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传统统开腹手术;效果

子宫肌瘤是临床较为常见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病症,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并发症较多,诊治不及时将引起患者出现癌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及时清除患者病灶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院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组后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手术治疗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以下对患者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采取超声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病理检查等相关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良性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自愿配合此次研究过程患者。排除标准:手术禁忌患者;存在其他子宫疾病患者。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25)和腹腔镜组(n=25),开腹组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3.5±7.7)岁;病程2~20个月,平均价病程(11.7±7.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3.6±7.7)岁;病程2~20个月,平均价病程(11.7±7.3)个月。将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差异,可进行研究比对,P>0.05。

1.2方法 开腹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全麻,采取膀胱截石位,取患者下腹正中,行直切口,逐层暴露患者子宫,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切除后使用可吸收线进行8字缝合。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行常规全麻,取患者脐缘正上部位,行纵向切口,将患者皮肤切开,切口约为1 cm,为患者建立气腹,维持患者气腹压力为12~13 mmHg,在患者脐周部位穿刺,置入10 mm套管针,沿套管置入腹腔镜,并另行3个穿刺点,置入相关手术器械,术中给予患者电凝止血,将患者子宫肌层行纵切口,将假包膜分离,保证切口长度保持肌瘤3/4左右,深入肌瘤,使用齿抓钳辅助,将患者瘤体进行钝性分离,术后常规冲洗盆腔,并将瘤腔肌层、浆肌层等缝合,术后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处理,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进行检验。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用率表示,以χ2进行检验,P

2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高,但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现剧烈疼痛1例,开腹组患者出现剧烈疼痛8例,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剧烈疼痛发生率4.0%与开腹组3.2%相比明显较低,χ2=6.64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良性肿瘤,临床发病率约为20%~40%。当前临床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致病因素较多,激素分泌紊乱是引起子宫肌瘤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子宫肌瘤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多出现白带增多、月经增多、子宫出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不孕、流产及癌变[2]。

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治疗方式。当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常用治疗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腹手术两种[3]。本次研究中腹腔镜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剧烈疼痛发生率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低,说明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更优。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时,其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时间较短,但患者切口较大,手术创伤较大,使得患者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较慢,且极易出现粘连、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预后。而腹腔镜手术是在微创基础上形成的术式,其手术切口小,可减少患者瘢痕,满足患者美观需求;手术创伤较小,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腹腔镜术野清晰,可就减少患者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实施腹腔镜手术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及盆腔结构完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4]。

综上,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治疗效果更优,患者手术指标更优,且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恢复,临床推广运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I:

[1]闫利弘.58例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J].中外医疗,2014,33(10):53-54.

[2]樵.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3,34(16):3136-3137.

篇5

【关键词】 传统剥除术;腹腔镜下剥除术;子宫肌瘤

在女性生殖器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就是子宫肌瘤, 在30~50岁的妇女中比较多见, 发生率在20%~30%左右[1]。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具有伤口较小, 切口也较为美观, 术后的恢复也比较快等一些特点, 同时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有更多的妇女都晚婚晚育, 对于子宫具有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方面的完整性都更加的重视[2], 所以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的剥除术越来越受到更多患者的青睐。本次的研究选择在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龙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传统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 治疗组患者则选择腹腔镜下剥除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排气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的天数,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 将其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患者年龄24~45岁之间, 平均年龄(36.9±2.3)岁;27例患者已经有生育经历;21例患者为单发肌瘤, 9例患者为多发肌瘤, 13例患者为肌壁间肌瘤, 16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 没有患者为宫颈肌瘤。治疗组患者年龄25~47岁之间, 平均年龄(37.2±2.1)岁;24例患者已经有生育经历;17例患者为单发肌瘤, 13例患者为多发肌瘤, 12例患者为肌壁间肌瘤, 15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 3例患者为宫颈肌瘤。手术指征为要求生育妇女, 年龄在40岁以下, 以避免肌瘤生长过大;不需生育的妇女患的肌瘤发生子宫异常出血、压迫症状、肌瘤超过12周妊娠大小、黏膜下肌瘤、肌瘤生长迅速有恶变可能、宫颈或阔韧带肌瘤等, 均可以考虑行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均行术前常规全套检查, 尤其注意盆腔检查, 病例选择标准:有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临床有保留子宫的要求和可能;术前常规性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排除癌性病变。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传统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 手术方法为对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全麻的的方式, 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 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然后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方法为:在患者月经干净的第5~7天进行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的剥除手术, 患者采用的位置是头低膀胱截石位, 在对患者弯身全身的麻醉之后, 接下来进行常规的气腹穿刺, 压力控制在13~15 mmHg范围内, 然后在患者腹部的位置取穿刺点四个, 选择其中的一个穿刺点用来脐部置镜, 剩下的三个穿刺点可以用来放置其他要使用的器械。在引导内还需要放置一个举宫器, 目的是将子宫进行固定, 这样操作时可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来进行手术操作。向子宫肌壁内使用常规的穿刺针将20 U的催产素注入, 主要是为了让患者的子宫的肌肉组织可以得到收缩, 然后依据患者肌瘤存在的不同位置使用对应的手术方法。患者的肌瘤如果是肌壁间肌瘤, 那么就在其肌瘤最为突出的位置借助单极电钩沿着起投影线斜行将子宫肌层慢慢地切开;患者的肌瘤如果是宫颈肌瘤, 那么就需要避开动脉的位置以及血管的部位, 将肌层纵向切开;患者的肌瘤如果是浆膜下肌瘤, 那么就采用梭形的切口, 目的是利于患者的创面平整;患者的肌瘤如果是阔韧带肌瘤, 首先需要做的是确定输尿管的位置以及其具体走向后, 再在与子宫体部位紧靠处行纵向的切口, 创面使用电凝进行止血, 用大抓钳夹持肌瘤并向上方提起, 钝性分离后将肌瘤暂时放置在子宫直肠的凹陷地方, 检查患者的刨面后并进行止血, 最后缝合切口。将患者的肌瘤使用电动齿缘状的组织粉碎器将肌瘤粉碎成条后取出, 然后进行常规的病理检查。冲洗并且吸净盆腔内的液体, 经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 放出腹腔内气体并取出穿刺鞘, 缝合创口。术后要及时进行肌内注射催产素, 配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1. 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实验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其中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卡方检验, 最后以P

2 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 在出血量方面进行比较, 治疗组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 另外在术后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的天数方面治疗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开腹子宫肌瘤适应证[3]用于45以下, 特别是40岁以下患者。肌瘤较大, 直径>6 cm, 月经过多, 药物保守无效, 或有压迫症状, 黏膜下子宫肌瘤, 肌瘤生长较快者。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适应证旧:①症状较为明显:如月经过多、疼痛及肌瘤所致压迫症状;②因肌瘤引起不孕或习惯性流产;③直经4~8 cm的单发肌瘤;④3~4个多发子宫肌瘤, 且位于子宫表面或肌层;⑤阔韧带肌瘤;⑥阴道狭窄及未婚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依靠术前B超结果及妇检情况确定肌瘤的特性, 从而决定镜下手术的可行性, 因此进行术前的B超检查十分重要。本研究提示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①在病例的选择上面。子宫的大小对于手术的影响自然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进行手术时更加重要的一点是确定肌瘤存在的部位以及在子宫内具有的活动度, 如果是肌瘤位于前壁、宫底的部位或者是具有明显的凸起的浆膜下子宫肌瘤, 这些子宫的体积都是较大, 但是手术起来相对容易, 但是像是阔韧带肌瘤的体积即使不是很大, 但在手术过程中的难度以及出现分险的几率却较大。②术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腹腔镜操作技巧, 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③子宫切口的处理, 是肌瘤剥除后创面止血和切口缝合, 如在手术后患者伤口出血较多, 肌层受到的缺损较深时就需要进行两层的缝合。④患者在手术后复发的问题。术后出现复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些小肌瘤在手术进行前、进行中没有及时的发现, 而术后又在卵巢激素的作业下不断地长大;患者本身存在着一些肌瘤致敏的因素[4, 5]。

传统的开腹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 在进行肌瘤剔除的过程中造成较多的出血, 盆腔也因此容易出现粘连的问题, 这样会对患者的受孕带来一定的影响。腹腔镜在妇科的手术中的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其具有传统手术不具有的优势, 像是对患者腹腔具有较小的干扰, 保证了患者内环境的稳定等一些独特的优点, 手术的安全性以的及治疗的流程效果已经得到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6]。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保留患者生育的能力, 维持了起子宫具有的生理功能, 对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也具有更好的保障。总之, 在腹腔镜的帮助下进行子宫肌瘤患者的剥除手术, 是一种效果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还具有出血量较小, 恢复快、缩短住院的等优势, 更加有利于患者在术后早日得到康复,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应该采用何种的手术方式, 应该依照患者的肌瘤的类型、位置、大小以及有无其他的并发症而做最后的确定, 对于子宫肌层深部肌瘤、宫颈肌瘤及阔韧带肌瘤, 特别是靠近内膜甚至黏膜下肌瘤不宜行腹腔镜手术, 但随着腹腔镜器械更新及术者镜下缝合技术的不断提高, 能够熟练进行体腔内缝合和打结, 使对深入肌壁间的大肌瘤进行处理已成为可能。也使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姚玮.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研究.中国基层医药, 2012,19(5):656-658.

[2] 王天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58例疗效分析.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24(1):114-115.

[3] 仇燕飞.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37例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23(5):557.

[4] 万莉洁.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09(18):90-91.